形容时间快的句子十篇

时间:2023-04-04 01:53:23

形容时间快的句子

形容时间快的句子篇1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3、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4、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8、年难留,时易损。

9、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10、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12、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

13、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1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1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7、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

18、时间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19、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20、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21、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形容时间快的句子篇2

1、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2、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5、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6、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7、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8、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9、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10、我认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贵。

11、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

12、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13、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14、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

15、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16、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实,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

18、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19、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2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时间像一匹飞驰的骏马,从我们的身边飞逝而去,我们的工作像一颗闪耀的金色的光芒的流星一样,结束了。

形容时间快的句子篇3

1、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2、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4、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6、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7、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好!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去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功立业在今日,莫待明天朝悔今朝。

8、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9、时间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1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1、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12、白驹过隙日光荏苒?

13、年难留,时易损。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6、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17、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18、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19、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

20、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2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2、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23、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24、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2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6、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

29、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3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31、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33、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3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35、生命如日出日落,岁月蹉跎,时光荏苒,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只能回味,物是人非事事休,岁月不饶人,岁月无情,仿佛还在昨天。

3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7、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3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4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尡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2、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

4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4、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形容时间快的句子篇4

1、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2、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3、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4、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5、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徐特立

8、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邓拓

9、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10、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清·朱经

1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12、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13、我认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贵。——李大钊

14、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高士其

15、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16、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17、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季米特洛夫

1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20、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21、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2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2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24、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2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26、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实,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李大钊

27、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28、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2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0、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31、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32、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33、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卓别麟

34、把握住今天,胜似两个明天。

35、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3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38、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

39、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40、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41、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42、三春花事好, 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 人生容易老。——《惜时》

43、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44、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45、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唐·窦巩

46、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47、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

4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9、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50、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51、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

52、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拜伦

5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5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5、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伯克

56、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

57、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58、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59、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

60、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巴尔扎克

61、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62、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63、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马克思

6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65、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呀!

66、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67、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68、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69、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

7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7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72、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要在旭日初升的时候就投入工作。

7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74、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75、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76、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77、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形容时间快的句子篇5

一、题型特点

1.阅读文章短,设空多 。为了测试学生的语言知识综合能力,控制试题短文长度及挖空密度是必要的。一般来说,短文的长度在250~300个单词左右。平均每两空间隔12个左右单词。

2.考语境,轻语法 。从近10年的高考完形填空试题来看,大部分的题都是四个选项的语法功能和结构相同,只有通过文章情节即语境才能正确作答。

3.考查实词多,虚词少 。实词是指那些能够独立承当句子成分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虚词则是指连词、介词、冠词等。完形填空的选项设计大多数为实词。

二、解题技巧

1.快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不看选项的情况下,快速阅读整篇文章,了解全文大意。考生要认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了解文章背景,理清文章内容线索。在快速阅读过程中,不要急于动笔选答案,要一口气读到底。遇到不懂的地方“跳”过去,继续往下读,纵观上下文,以获得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从而确定解题的基本思路,切忌看一空选一题,断章取义。

2.细读首句,上下文联系,通篇考虑。 在通读全文,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比较、判断,选出既符合词义、句义,又上下文连贯、合乎情理的准确答案。往往有这种情况:从单句来说,四个选项都符合该句的句型结构和语法要求,这就要求考生联系上下文,按着文章线索,找出文章中与选项有关的信息词,选出符合上下文语境的最佳选项。上下文的内容联系和逻辑关系是做好完形填空的关键。

3.避开疑点,先易后难 。在做题时,应从易到难,先选出确定的、直接的、明确的答案。如遇到少数确实不会的题,切忌徘徊不前,这会严重影响答题速度。可以先跳过去继续往下做,有可能从下文中找到与此题有关的暗示或信息。

4.从句子分析和语篇分析两方面着手。 对句子分析可解决大部分问题,主要是从固定搭配、词语辨析、语法要求等角度分析,这要求学生应有扎实的语法和词汇基础及良好的语感。语篇分析是对于和整个语篇或上下文相关的问题而言。这种题就要求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句子内部成分进行分析。一般来说,解答完形填空题因遵循以下方法:

(1)快速通读全文,抓主旨脉络,特别注意首尾句。文章都有中心议题和中心内容。快速通读全文,才能对全文了然于胸,理清思路;抓住主线,才能使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阅读中要特别注意提示句,尽量记忆关键词、句,力求把文章内容串联起来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

(2) 弄清主旨脉络以后,要逐句精读、分析,用平时积累的英语语法和语言知识,根据文中语义、惯用搭配、前后逻辑以及常识进行客观推测,务必克服平时的思维定势。在选择答案的过程中,要先易后难;对少数难题,可暂定答案,在复读全文后再加以分析推敲。

(3) 瞻前顾后,寻觅启示信息。启示信息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句提供的信息;通读全文获得的信息;已经补充完整句子提供的信息;后问提供的信息;平时积累的常识和背景知识提供的信息。对上述信息,要全面考虑,寻找启示,做出选择。

(4)复读全文,力求从旁观者的角度清醒地重新审视文章,从整体角度核校答案,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各段落之间、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检查文章的整体性;也可以从语法、词义、惯用法、固定搭配、背景知识等方面进一步验证和修改答案。

三、复习方法

1.熟练运用,而非机械记忆英语语法和英语语句、惯用法的搭配。语法知识越丰富,单词越熟练,阅读速度就越快,对文章的理解就越全面、深刻和准确。

2.丰富词汇知识和提高词汇辨析能力。单词的语法知识是基础。在阅读中要注意形近和近义词在含义和语法搭配上的差异。

3.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语篇阅读能力,要在快速阅读时留意关键的信息词句。完形填空的主旨在于考察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字斟句酌的能力,所以要学会扫读、略读和寻读,以加快阅读速度,并在快速阅读中要善于抓语篇的关键词句、主题句和结论句。

4.形成正确的逻辑推断能力,锐化思维。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对文章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它能使“完形”恢复文章的原貌,变得更加容易。

形容时间快的句子篇6

关键词:比较句;比拟句;辨析与比较;语法;语义

一、比较句

(一)比较句的定义

比较句是指谓语中含有比较词语或比较格式的句子,在结构上由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词、比较点、比较值等成分构成。

例句:中国的人口比美国多。

“中国”是比较主体;“美国”是比较客体;“比”是比较词;“人口”为比较点;“大”是比较值。

(二)比较句的类型

汉语表示比较的句子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有两大类:

1.等比句:表示事物、形状的异同,不用“比”的比较句,而是“跟、和、同”等词

(1)结构:A跟/和/同/B 一样/不一样+形容词

例句:我和妈妈一样瘦。

2.等差句:表示比较性质、程度的差别

(2)结构:A不如B+形容词(形容词一般为积极意义的词)

例句:我不如妈妈细心。

不能写成:妈妈不如我马虎。

(3)“有”字句

结构:A有B+这么/那么+C

C1:形容词性

例句:沈阳有那么冷吗?

C2:动词性(如了解、喜欢、明白等动词)

例句:他有那么喜欢文学吗?

(4)结构:越来越+形容词/表示心理的动词(用来比较人或事物的数量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发展变化,是同一事物不同时期或不同条件的比较。)

①句中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已经含有程度的意义,是肯定以前的程度高,现在更高,所以不再接受表示程度词语的修饰。

例句:沈阳的空气越来越好了。

不能写成:沈阳的天气越来越好多了。

②“越来越+……”后只能出现心理动词,一般动词不可。

例句:奶奶越来越喜欢安静的生活。

不能写成:雨越来越下得大了。

③“越来越”是副词性短语,在句中只能用在形容词或心理动词前作状语,不能用在主语的前面。

例句:注意健康的人越来越多了。

不能写成:越来越注意健康的人对了。

(5)结构:越……越……

例句1:人越多越好。

例句2:父母越宠着,孩子越顽皮。

注意:如果只有一个主语,自然放在“越……越……”之前,如例句1;如果有两个主语。则分别放在两个“越”之前,如例句2。

(6)“比”字句的两种基本结构式:

① 结构:A+比B+形容词/动词性结构

例句:沈阳比抚顺大。

② 结构:A+比B+形容词/动词+表示数量意义词语

例句:沈阳比抚顺大多了。

二、比拟句

(一)比拟句的定义

所谓的“比拟”,指的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写的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而言,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二)比拟句的类型

1.拟人: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动,这种比拟叫做拟人。它的一般构成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用一些描述人的词语来描述物

(2)让人与事物说话,把物人格化

(3)把物变成人,跟人一样行动、说话,有思想,有情感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这种比拟就叫做拟物

三、比较句和比拟句的简单辨析与比较

“比较句”是就事物间的程度、数量和性状等方面的异同或高下做出客观的描述,属于一种叙实句。

“比拟句”一般只就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更多的是重在说明,个人主观性更强,属于一种说明句。

但由于二者有时采用相同的句法形式,因而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句和比拟很难辨别清楚,以下是我个人认为的几种简单的辨析方法:

(一)比较和比拟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可以同寄于一种句式――差比句当中。但正如我们前文指出的那样,比较句是一种叙实句,是说话人的客观陈述,而比拟句是一种说明句,更强调一种主观看法。对这两种语义内容,陆俭明在分析“像X似的”的构造层次时指出“跟X似的”只表示比拟,而不能表比较。因此我们可以用“跟X似的”的这种表达单一语义的特性来检验差比句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

例句:

1.哥哥跑得比我快。

2.我姐姐比我优秀。

3.哥哥跑得比兔子还快。

4.她的脸比苹果还红。

例句1不能说成“我哥哥跑得快跟我似的”例句2也不能说成“姐姐优秀的跟我似的”但例句3可以说成“哥哥跑的跟兔子似的”,例句4也可以说成“她的脸红的跟苹果似的”例句3和例句4在变换为“跟X似的”句式后基本语义未变,说明这类差比句式所表达的是比拟的语义内容。由此便可以看出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

(二)我们认为“比较”可以是两个事物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只能是两个事物间相比。“比较”是指本质上的同类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是指两种不同事物间的比较,而两事物间又有某些相似性。

例句:

1.他今天比哪天都高兴。

2.女儿已经有妈妈那么高了。

这类句子看作比较句,一般不会有异议,因为比较的双方为同一语义场的两个事物或动作行为。但像下面的例句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3.这冰雹和豆粒差不多。

4.这种萝卜跟梨一样甜。

5.这花开得有碗口那么大。

6.她的胳膊比火柴棍儿还细。

这些句子中的“跟(像、同)……一样”、“有……那么”与“比”字句一样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因此很难辨别。我认为把3―6的句子看作比拟句更好,比拟句中比较项和比较参项作为两种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一些相似的特性,在描绘的时候往往有夸张的成分。

如例句4 萝卜和梨是味道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萝卜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辣的,而梨则是甜的,说话人在此是强调这种萝卜的甜,而并非是拿二者来进行比较,而是运用了一定的夸张手法。再如例句6 在人们的心中,火柴棍儿是细的,拿胳膊与火柴棍儿相比就是想说腿非常细,重在说明而非叙实。

比拟句中的说话人拿来做比较参项的往往强调其“内涵义”,而非“外延义”。也就是说,拿来“比较”的两个事物不是同一语义场内的,在人们一般的认知范围内不会把他们看作同一类事物,由此而形成的“比较”就应该是比拟关系。

其实,比较和比拟两种语义可以同寓于一种句式结构中,都是对事物间的关系加以陈述的语义范畴。比较侧重差别,而比拟侧重相似和修辞。以上便是我对比较句和比拟句的粗浅理解,有的方面说的不够细致全面,但这些仅是我自己的观点,希望对大家今后的语言方面的研究有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商务印书馆。

[2]陆俭明:《语文月刊》1982.第1期。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商务印书馆。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商务印书馆。

[5]许国萍:《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2007.学林出版社。

[6]贺又宁:《语言应用散论》,2007.03.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形容时间快的句子篇7

《考试大纲》对该题型的说明是“在一段约300词的短文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二、命题特点

该题型所采用的体裁大多数是说明文或议论文,有时也有记叙文。这类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考生容易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要义,能够利用上下文语境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判断和推理,利用筛选法即可完成阅读理解任务。

该题型选项大致可分为主旨概括句(文章整体内容)、过渡性句子(文章结构)和注释性句子(上下文逻辑意义)三类。

三、解题技巧

1.快速浏览备选答案,做到心中有数

被选的句子通常设在标题、段首、段中或段尾。注意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不同特征。标题通常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句、尾句通常是段落的主题句。段中的句子通常是过渡性或注释性的句子。

(1)做此类题的第一步就是快速浏览七个备选选项,了解话题的大致内容。

(2)通过句子的完整性或者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来判断该句在文章中的大概位置。

(3)通过阅读选项,找出与其他选项表达完全不同意思的句子,作好排除该选项的准备。

2.快速浏览文章,确定文章体裁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形式,确定文章体裁有利于预测文章各段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形式,形成重要的选择依据。

(1)记叙文通常是按时间发展顺序或因果关系排列的,常用的连接词有:then,later,after that,soon,after a while,in the end,so,as a result,because of that等。

(2)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段通常点明主题,后面几段多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主题,最后总结,所以各段之间多是平行关系,经常出现举例说明的现象。

(3)议论文先抛出议题,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4)新闻体裁的应用文的首句为主题句,后面展开细节性的报道。

3.分析篇章结构,找出各段的主题句

分析文章的层次包含两种形式:

(1)分析整篇文章的层次,也就是段落,说明文和议论文每段的第一句多是主题句。找到主题句有助于帮助确定选择的范围,即所选句子必须和该段主题一致。

(2)分析每个段落内部的层次,也就是语篇层次。要真正体会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把握作者的思路,从语序上去发现断续点,理清层次。

4.注意特殊词的用法,保证文章的一致性

(1)特殊疑问词:如果选项中或空格前出现特殊疑问词,一定要把这句话仔细读几遍,因为对于不同特殊疑问词的回答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对why的回答,后面要有because等表原因的词;对when的回答,后面要有表时间的状语;对where的回答,后面要有表地点的名词;对how的回答,后面要有方式状语等。

(2)连词:注意一些表示转折的连词和一些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因为这些连词可以表现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的连词我们可以推知句子与句子之间不同的关系。

我们还可以通过选项中某个名词或动词与空格前后的一致性或者相关性,来确定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联,从而选择正确的答案。

5.记住干扰项的特点,排除干扰项

两个多余的干扰项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特点来排除:(1)主旨概括句要么过于宽泛,要么以偏概全或偏离主题;(2)过渡性句子不能反映文章的行文结构或与本文无关;(3)注释性句子与上文脱节。

6.还原信息,检查答案的合理性

选出五个答案后,将所有答案放回空白处,通读全文,检查文章内容是否语义连贯合理、紧扣主题,语篇结构是否通顺连贯、具有一致性、合乎逻辑,写作思路是否清晰明了,格式以及用语是否恰当贴切,从而判断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

活学活用

You are a wonderful person and your mother and I think the world of you. It will not be long before you leave home to make your way in the world. Can I please give you some friendly advice? Here are some things that you should never do.

Never Despise(轻视)Yourself.

You are great and capable of achieving great things,so believe in yourself. When things go badly,never stop believing. Some girls get depressed,blame themselves and lose self-esteem.

Never Get Obsessed(心神不安的)with Your Appearance.

We think you look great. Please be happy with the person you are and the body you have. Eat sensibly,take exercise and be healthy. Some girls become obsessed with losing weight or getting the perfect shape.

Throughout life try to keep your spending within your income and so save a little. Avoid getting into debt if possible. There are some exceptions―like getting a mortgage(抵押)to buy a house―but generally if you can live within your means you will avoid all sorts of problems.

Never Compromise Your Personal Safety.

Never put yourself at serious risk. This means that you cannot trust people until you really know them and that sometimes you have to avoid things that look like they might be fun.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some evil people out there and it is best not to take undue risks.

Never Forget that Your Parents Love You.

Whatever difficulties you encounter,you can always talk to us and we will try to help. We are here for you.

A. You look fine.

B. Never Live Beyond Your Means.

C. Never get drunk or take drugs.

D. Never Get Involved with a Married Man.

E. Never Give Less Than Your Best.

F. All sorts of problems can follow.

G. Whatever happens in life,your family will still be your family.

形容时间快的句子篇8

1. 利用多种方式,呈现句型学习情境

英语句型是经过多年的传承而固定下来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适合的语境是句型应用的外界环境,也是学生理解句型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谈话、视频、音频、实物等多种多样的资料,以恰当的方式营造一种句型应用学习的特定情境,强化学生对英语句型的第一印象。

比方说,在学习初中英语中的两个重点句型“It is time for ...”、“It is time to do ...”时,教师借助插图,为学生生动地呈现了一个“早上吃早餐”的场景,图上一个闹钟正在响着,时间指向了7点整,一个餐桌上摆放着包子、鸡蛋、牛奶等食物,让学生根据这幅插图合理的联想,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非常容易地想到了这是早上吃早餐的时间,于是快速地用“It is time for breakfast.”进行了表达。接下来,教师转换了另一幅插图,闹钟正在大声作响,时间指到了6点半,一个孩子正在蒙头大睡,“该起床了。”教师说,学生们顺利地说出“It is time to get up.”

运用贴切的学习情境呈现句型应用的场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促进学生大脑的积极思考,能够为学生学习英语句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句型学习做好铺垫。

2. 变换不同形式,开展句型操练学习

课堂上进行有的放矢的句型操练是英语句型学习的必经之路。通常教师都会在这一环节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但往往都是少数学生得到了训练,而大部分学生只是扮演了观众的角色。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新颖的句型操练形式,让学生产生参与练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句型学习的效率。

比方说,在学习“It is bad for ...”句型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操练,没有只是简单地带领学生朗读例句,让学生用这个句型造句这种形式,而是在现在的句型上进行了变式练习,让学生结合对这个句型意思的理解,对这个句型进行变形,学生们开始想“bad”是个形容词,可以用其他的形容词替换,首先想到了good,useful等,教师还为学生补充了helpful,beneficial等词汇,学生们用这些词汇进行了造句,“It is bad for your eyes to play computer games too much.(玩太多电脑游戏对你的眼睛无益。)” “It is good for everyone to do some sports every day.(每天作运动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It is helpful for me to do some reading every day.(每天阅读对我是有帮助的。)” “It is useful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decisions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for diseases.” 这种拓展性的句型练习让学生学生们积极地想例子,造句子,体验了主动探究学习的乐趣,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英语句型掌握的灵活性。

变换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操练英语句型,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句型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的嘴巴都动起来,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达到快速记忆掌握句型的目的。

3. 设计精彩活动,创造句型应用机会

应用英语句型进行表达不但是英语学习的根本目标,也是巩固句型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句型,选用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做好学生应用句型的监督和指导,让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在应用句型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实现句型的内化。

比方说,在学习“What’s wrong with somebody/something?”这个句型时,结合这个句型的应用语境,表达询问“某人或者某物怎么了”,教师为学生应用这个句型提供了一个情境,“两个好朋友在宠物医院碰面了”,让学生结合这种场景,分别扮演医生和两个好朋友,由三人应用这个句型进行交流。首先这三个学生进行了角色分配和对话语言的设计,“Hello, Li Qiang. What’s wrong with this dog? It looks very weak.” “Oh, I don’t know. I am going to see the pet doctor now.” “Let me see. What’s the matter with it?” “I picked up this puppy on the road, so I don’t know what’s wrong with it. Please help me to check it. Thanks.” 在这种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学生们沉浸在其中,用句型进行交流,加强了句型应用的体验,学习效果比较理想。

在形形的应用句型活动中,学生扮演着主角,教师做好辅助和指导,学生身临其境,激活了学生的大脑,灵活地应用句型进行交流,深入地理解句型,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形容时间快的句子篇9

一、形式上变短句为长句

许多小学生造出的句子生硬干瘪,枯燥无味,形式上过于简短,没有创新性,根本没有修饰成分。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变短句为长句。例如,在引导学生用“肆虐”造句时,学生很快就造出了“狂风肆虐着大地。”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为它“添枝加叶”,把句子造长一点。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学生很快造出了:(1)北方的春天,肆虐的沙尘暴席卷而来,混浊的空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2)英勇的战士,面对肆虐的洪水,不畏惧,不退缩,坚定地守护着人们的生命财产。这些句子不仅有主干,而且有修饰语。

二、内容上变空洞为具体

小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造句喜欢走“捷径”图省事,对比较抽象的内容不认真揣摩,造出的句子内容空洞不具体。据此,我引导学生造句时变空洞为具体。例如,我带领学生观看了“珍惜生命,远离”图片展后,我这样问学生“我们今天看了什么?”学生回答“今天我们看了吸毒的图片。”“这样回答对吗?”“谁能说得更准确更具体?”经过点拨,学生的思维空间大了,于是学生就造出以下结构完整、内容具体的句子:(1)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珍惜生命,远离”的图片展览。(2)通过参观“珍惜生命,远离”的图片展览,我了解了的危害性,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三、情感上变平淡为生动

小学生造句只求完整、通顺、平淡无奇。因此我启发、诱导他们放宽眼界造出优美、生动的佳句,变平淡为生动。例如,针对学生爱吃的“汉堡包”我要求学生用“津津有味”一词造句,经过相互交流,便从开始的“小妹津津有味地吃着汉堡包”这样平淡肤浅的叙述转为“那散发着清香的汉堡包引诱得小妹直流口水,她立刻买了一个,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样生动形象的句子。

形容时间快的句子篇10

论文摘要:现代汉语中一些比较句式既可以表示比较的语义又可以表示比拟的语义,本文试运用比较句中的句式语义内容、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同类与否以及功能语法的名词指称分类等方法,对现代汉语比较句中的比较和比拟的区分试做一些初步的探讨。这将有利于汉语比较句的研究,同时也将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 比较句和比拟句及其纠缠现象

目前学界较公认的比较句式有:“比”字句、“有”字句、以及“像(跟、同)……一样”等构成的句式,但这些句式同时还可以表达比拟的意思。本文所谓的“比拟”就是打比方的意思,即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与修辞学上的“比拟”不同。比较句与比拟句的区分对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研究以及汉语史上比较范畴演变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已略有涉及,但大多浅尝辄止,没有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马氏文通》首先提出汉语中的比较句,“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但就其所举例句来看,马氏并未就比较与比拟做出区分。吕叔湘(1942)把比较范畴分为“类同、比拟、近似、高下、不及、胜过、尤最、不如、倚变”等九类,可见吕先生认为比较包括比拟。首先提出区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是丁声树(1961),在讨论“和、跟、同”和“比”时涉及到比较句,并认为:“‘比’字说的是程度差别,‘和、跟、同’说的是异同或近似”。并提到有些句子只是比拟句,而不是比较句,但并未提出具体的区分标准。“比较句”是就事物间的程度、数量和性状等方面的异同或高下做出客观的描述,属于一种叙实句。而“比拟句”一般只就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更多的是重在说明,主观性更强,属于一种说明句。但由于二者往往采用相同的句法形式,甚至相同的形式标记,因而在自然语言中比较句和比拟句常常纠缠在一起很难辨别清楚,故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存在重合的部分,难以辨清。“纯粹比较与纯粹比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比较结构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一定的上下文或需辅助相应的语法手段、语气成分来加以明确。很多时候,在这个重叠区,比较句型在语义上是可以有歧义的。”(夏铭2000)陆俭明、马真(1999)指出“还”和“更”的两个重要的区别:“还”只能用于两者的比较,“更”可以用于三者的比较;“还”有比拟的意思。该文用变换分析的方法,细致地分析了“还”和“更”用于不同比较句中的语义特性,并进而指出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

(1)a.哈尔滨比这里还冷。哈尔滨比这里更冷。

b.我哥哥比我还有能耐。我哥哥比我更有能耐。

c.小张跑得比王平还快。小张跑得比王平更快。

(2)a.那孔比针眼儿还小。*那孔比针眼儿更小。

b.他呀,比狐狸还狡猾。*他呀,比狐狸更狡猾。

c.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他们跑得比兔子更快。

例句(1)是表比较的,“还”和“更”可以自由替换;而例句(2)是表比拟的,“还”就不能替换为“更”了。

殷志平(1995)也认为:“X比Y还W”句式有比较类“比”字句和比况类“比”字句两种语义特征(比况类即本文所说的比拟类)。殷文还指出“比较类‘比’字句预设Y具有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且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两极之间的某一个位置;比况类‘比’字句预设在特定的语境中,Y具有最高的性状、程度,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极端位置,通常Y超过X。”例如:

(3)山东队比河南队还快。

(4)小张的孩子比小李的孩子还会哭。

(5)我们的大“蜻蜓”仿佛比飞机还飞得高。

(6)你绣出的花比山茶花还鲜艳。

殷先生认为: (3)、(4)为比较类; (5)、(6)为比况类。可见,同一个介词“比”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二者常常纠葛在一起很难区分。陆俭明、马真(1999)和殷志平(1995)虽从不同角度提示了“比”字句存在表比较和表比拟之别,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还应该有更为深层的语义制约因素。

二 比较句和比拟句辨析

2. 1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内容辨析

从上节所引的用例可以看出,比较和比拟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可以同寄于一种句式——差比句当中。但正如我们前文指出的那样,比较句是一种叙实句,是说话人的客观陈述,而比拟句是一种说明句,更强调一种主观看法。对这两种语义内容,从这种句式本身出发很难离析清楚,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比较和比拟这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入手。陆俭明(1982)在分析“像X似的”的构造层次时指出“跟X似的”只表示比拟,而不能表比较。因此我们可以用“跟X似的”的这种表达单一语义的特性来检验差比句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上节陆文的例(1)组句式是表示客观比较的,表达了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是一种客观陈述,所以都不能用表比拟的“跟X似的”重新表达。例如:句(1)a不能说成“哈尔滨冷得跟这里似的”,句(1)b也不能说成“我哥哥有能耐跟我似的”,句(1)c也不能说成“小张跑得跟王平似的”。而陆文的例(2)组句却可以,例如:句(2)a可表述为“那孔小得跟针眼似的”;句(2)b可表述为“他呀,跟个狐狸似的”;句(2)c可表述为“他们跑得跟兔子似的”。例(2)组句在变换为“跟X似的”句式后基本语义未变,说明这类差比句式所表达的是比拟的语义内容。同样殷文的用例也可做如此分析。

2. 2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关系辨析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两件事情,要是完全相异,那就或是无关系可言,……。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我们认为“比较”可以是两个事物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只能是两个事物间相比。“比较”是指本质上的同类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是指两种不同事物间的比较,而两事物间又有某些相似性。丁声树(1961)认为:“‘比’字的用法可以分成两小组,一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二是程度的差别随时间而变。”从上面所引陆文和殷文的用例来看,凡是陆文和殷文所谓的比较类句式均为同一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类句式为不同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再比如:

(7)他的热情比年轻人还高。(《现代汉语八百词》)挑着比扛着轻。他今天比哪一天都高兴。

(8)这孩子已经有我那么高了。(《现代汉语八百词》)前面讲的和这里讲的是一致的。

这类句子看作比较句,一般不会有异议,因为比较的双方为同一语义场的两个事物或动作行为。但像下面的例句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未注出处的均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

(9)这种肥料和豆饼差不多。

(10)这种萝卜跟梨一样甜。

(11)湖面同明镜一样清澈。

(12)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向广场。

(13)这花开得有碗口那么大。

(14)她的胳膊比火柴棍儿还细。(引自陆俭明1999)

这些句子中的“跟(像、同)……一样”、“有……那么”与“比”字句一样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因此很难辨别。《现代汉语八百词》就将例(9)—(13)视作比较句,本文认为把这样的句子看作比拟句更好。比喻应该是本质上不同而又有某些共性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同类人和事物之间的比较是本义的比较,即所谓的“凡喻必以非类”。比拟句中比较项和比较参项作为两种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一些相似的特性,说话人并不是有意比较二者的异同,而是以比较参项(通常是人们熟知或某一性质的典型代表)为基准说明比较项,而且往往有夸张的成分。如例句(6)萝卜和梨是味道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萝卜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辣的,而梨则是甜的,说话人在此是强调这种萝卜的甜,而并非是拿二者来进行比较。再如例句(14),在人们的认知心理中,火柴棍儿是细的,拿胳膊与火柴棍儿相比就是极言其细,重在说明而非叙实。比拟句中的说话人拿来做比较参项的往往强调其“内涵义”,而非“外延义”。也就是说,拿来“比较”的两个事物不是同一语义场内的,在人们一般的认知范围内不会把他们看作同一类事物,由此而形成的“比较”就应该是比拟关系。

2. 3通过比较参项的指称功能辨析

“名词的指称(reference)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与名词有关的问题都牵涉到它。”(王红旗2004)“有指(referential)”和“无指(nonreferential)”是名词性成分的一对重要语义概念。“如果名词性成分的表现对象是话语中的某个实体(entity),我们称该名词性成分为有指成分,否则,我们称之为无指成分。”(陈平1987)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一对概念来说明“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例如:

(15)头种的西瓜,个个都有篮球大。

(16)地摊上卖的西瓜,个个都有你手里的篮球那么大。

底下加线的为无指成分,加点的为有指成分。“篮球”着眼点是该名词的抽象属性,而“你手里的篮球”是有所指的某个实体。也就是说例(15)中的“篮球”,说话人取其“大”的属性,借以极言西瓜之大,是一种说明,当然有夸张的成分;而例(16)“你手中的篮球”则是说话人用以作为比较的具体对象,是一种叙实。也就是说,当人们想要比拟、夸张某一事物的性状、程度时,往往选用认知心理中具有极端地位的性状或程度的事物作为“比较”的对象,即“比较参项”。这时往往是非叙实的夸张。例如:

(17)“你孩子有多高了?”“我孩子?比书架还高了。”(引自陆俭明1999)

(18)半年不见,小女儿比桌子还高了。(引自殷志平1995)上述两例的语义基本一致,我们以殷先生的例句为例分析其语义。小女儿一定是年龄很小,如按正常的成长一定不会有一般的桌子高,说话人在此想强调其高,故用其心理中的较高的事物作为比拟的标准,以极言其高。可变换此例为:

(19)小女儿比这张桌子还高了。拿“小女儿”与“这张桌子”相比,强调的是二者的高度差,应该是一种真正的比较,“这张桌子”高,“小女儿”更高,这是一种“双项同向比较”。(参见周小兵1995)

2. 4通过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辨析

比较结果大多由形容词充当,可充当比较结果的形容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高、大、宽、粗、重’等,我们称之为‘高大’类形容词;另一类为‘低、小、短、窄、细、轻’等,我们称为‘低小’类形容词。语法学界曾有人提出‘高大’类形容词是褒义词,‘低小’类形容词是贬义词。”(张豫峰1998)张先生在此想证明表比较的“有”字句里“‘高大’类词语本身无所谓褒义或贬义,当这些词语进入到句子中,他们的性质、状态随着句子所要表达的某种表意倾向的变化而发生偏移”。在此我们想用张先生的图示和例子来说明本文的问题: (+表正值, -表负值,O表零点)

O

O

O

-

+

-

+

-

+

(a)她的腰竟有水桶那么粗。 (b)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 (c)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粗。“例(a)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细’而是‘粗’,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在正值。例(b)在表意上既不倾向‘粗’也不倾向‘细’,只是对‘腰’的粗细进行衡量,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于零点,这样的句子可说成‘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细’。例(c)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粗’而是‘细’,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偏向负值,这样的句子还可以选择表示性状负值的‘细’代替‘粗’作D项,如说成‘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细’。”(比较结果张文称为“比较点”,用D表示)也就是说“水桶”和“柳条”是人们极言腰粗或腰细的两个极致,说话人正是取其抽象的属性,故其性状值有正或负的偏向,因此(a)、(c)句表达的是一种比拟,极言腰粗或腰细;而一般的比较则只是一种客观的叙述,主观上无所谓“先入为主”的概念,故表比较语义的例句(b)选用一个具体的客观的事物作为比较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