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十篇

时间:2023-04-12 08:49:17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篇1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针对此类古诗的阅读,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把握内容,理解情感

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2.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3.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二、紧抓意象,体悟意境

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渔夫、樵夫、农夫、隐士、牧人、浣女等;常见的景物形象有空山、明月、溪水、芦花、清泉、竹林、古寺、茅屋、柴门、桑麻、炊烟、、渔舟、闲鹤、蜂蝶、蛙鸣、鸡犬、黄鹂等。

鉴赏山水田园诗时,我们可以从意象入手,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所表现的情境氛围,从而体味诗歌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譬如常见的炊烟、桑麻、桑榆、鸡犬等意象,往往营造恬淡宁静的氛围,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孤云、樵夫、渔父、僧人等意象,往往营造远离尘俗、豁达超脱的氛围,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三、分析技巧,品味语言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我们应该注意写景的常见技巧。

1.从描写的角度。(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2)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3)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点面结合、比兴手法等等。以2015年高考湖北卷欧阳修《劳停驿》为例,诗歌考查前两联“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这首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2.从抒情的角度: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衬乐情的写法。如张九龄《春江晚景》,首联“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从修辞的角度。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山水田园诗常见的修辞手法。我们要善于发现修辞,并分析其效果。如2015年高考天津卷黄庭坚《雨过至城西苏家》考查颈联“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的艺术手法,此联运用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和比拟(如“柳拂”)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红花沾雨、柳色葱翠的美景,表达作者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

4.语言运用方面,即使同为山水田园诗,不同的作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常用“平淡自然”“清新淡雅”“简洁洗练”“朴实无华”“委婉含蓄”“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评议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

四、明晰思路,规范作答

山水田园诗考查时除了诗歌鉴赏的一般题型外,还经常涉及意象、意境型试题。答题时,我们应着意于景、情、境三个方面,步骤如下: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描述时,我们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阅读训练】

游月陂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颈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 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山雨的特征,但表现手法不尽相同,请分别指出并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简析两首诗所表现的作者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水田园诗篇2

徐志摩

教学目标:

1.概括这类诗歌常见的情感内容

2.体味此类诗歌所描摹画面的共性特征

3.把握此类诗歌常见的写景技巧

教学过程:

一、概念阐释: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代表诗人有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

二、分析概括此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暖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②《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三、归纳此类诗歌画面的共同特征

1)视觉角度:开阔、优美

2)听觉角度:宁静

3)整体感觉:恬淡、闲适、富有生机或农村气息

四、归纳此类诗歌常见的写景技巧

1)听觉角度:动静结合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以动衬静例如:《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视觉角度:绘形、绘声、绘色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色彩映衬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4)运用炼字技巧:

5)运用描写技巧:工笔例如:《绝句》(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描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暖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五、考纲阐释

1.形象:(1)考察画面景物特征

例如读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赏析诗中的形象。解此类题应注意把握①画面特征(包括视觉听觉等),②画面概括(包括时间地点主要景物等)。此题答案可这样组织:诗中描摹了一幅优美、静谧的春山月夜图。

(2)考察形象内蕴涵的感情

例如读王维的《鸟鸣涧》,体会诗歌中作者的心境。回答此类题应注意①把握诗歌中表现情感的词语,②诗歌中景物的特征(画面冷暖基调欢快与否等)。此题考虑时应注意“闲”“静”这两个字眼,因为这里吐露着作者的心境。再考虑到画面优美静谧的特征,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闲适、恬淡。

2.语言:(1)考察整体的语言风格

例如读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关于诗的语言风格比较复杂。既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从整体把握一些作家的整体风格(如李白的浪漫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孟浩然的质朴平淡等),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考虑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是什么样的色彩、特征等。本诗的语言与杜甫其他诗不同,显示出自然流畅,生动形象,清新明丽的特征。

(2)考察炼字技巧

例如读王维《过香积寺》鉴赏“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咽”与“冷”的妙处(2003考题)。解此类题应注意把握:①诗句意思的把握(即翻译诗句);②该字在诗中怎样理解,突出了景什么样的特征;③此处修辞技巧的把握;④画面整体特征的把握;⑤该句景是如何契合了作者的心境的(即对作者心境的把握)。此题答案可表述为: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这种意境正是反映出作者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融合了作者“晚年惟好静”的情趣)

3.表达技巧(1)考查景与情的关系

(2)考察写景技巧、方式

(3)考察修辞技巧

说明:有时考题可能兼及几个方面,并且问的方式不是直接问,所以仔细审题,确定应答什么就显得很重要。

六、典型例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山水田园诗篇3

关键词:王维;诗中有画;构图;色彩;光线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06-02

在西方的艺术殿堂里,诗与画异质,是二门截然不同的艺术类型。然而在我国,诗与画之间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仅同源、同质,还拥有共同的文化思想基础。因此,中国传统诗画融合这种现象就不难理解了。从传统诗与画融合的情况来看,主要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画一体”、“诗画合一”这四大基本类型。

从山水田园诗角度而言,能将山水田园诗与绘画完美地结合得最成功的人当然首推王维。诗书画皆精通的苏轼曾在《题蓝田烟雨图》这样评述: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由此观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已经突破了语言的局限,显示了语言的画意色彩。具体而言,在众多的山水田园诗中,他不但凭视觉语言凸现了山水田园的质感,还将一幅幅生动的充满诗情画意图象呈现到读者的脑海里。

因此从审美的眼光来研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美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审美意蕴,本文试着从色彩、光线、动静互衬、构图、禅境等方面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视觉语言,从而挖掘出这类山水田园诗的绘画美。

一、色彩的合理搭配

“画”作为一种空间艺术,主要是用颜色和线条来造型,偏重再现客观事物。然则只偏重再现事物只得形似,不得神似。因此,在绘画中,画家更加注重情思,讲究情景融合。从这一点来说,诗与画具有共同性。深谙画道的王维,非常懂得利用这一共同性。在写山水田园诗时,他熟练地打通诗与画的界限,将绘画中色彩的用法迁移过来,使情景融合,从而达到塑造意象和意境的目的,这不能不令人惊叹。

纵观王维的众多山水田园诗,可以看出王维诗歌里色彩词的运用并不少。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所使用的色彩种类是有限的。据统计,王维诗歌中使用的颜色共有25个。按照出现的频率依次为白104次,青55次,黄31次,绿21次、红19次。从这个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和白这两种颜色占了将近50%,与其它素雅的颜色合起来占到70%。由此可见,王维对色彩的选择具有集中性。在这种集中性中,他比较热衷素雅之色。通过素雅之色去营造那空灵、淡远的禅境。

当然,王维在使用色彩词的过程中,不是将色彩和物象孤立起来,而是将这些色彩巧妙地进行搭配,共同营造物象和意境。

在《山中》这首诗里,他这样写道:“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诗中,他非常善于捕捉山水景物的色彩,用了“白”、“红”、“翠”这些色彩词。在这些色彩词中,白是冷色系,而红是暖色系,这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只有这二者,又未免太单调。因此他用了翠字。正是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但道出深秋,还利用色彩的相互映衬、调和、对比,使得诗歌的画面感更加形象生动。

除了这首诗,王维在其它同类的山水田园诗中,也熟练地将这种色彩词加以巧妙发挥。从艺术效果而言,正是由于这些色彩元素的加入以及巧妙搭配,整个画面不再显得呆滞,而是具有立体感。可以说,读者在读他的这些诗歌时,感受的不再是单调,而是在诗情画意中走近作者,并进而感悟人生。

二、光线的巧妙捕捉

诗画皆精通的王维对光线观察非常入微。在他的眼中,光线是构成画面不可缺少的元素。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为了营造诗歌的绘画美,他巧妙捕捉光线,讲究光影的摄入与映衬。在他的笔下,光影交织下,整个画面突然变得生动起来,具有非常强的立体感和光感。

在《渭川田家》这首诗歌中,他用“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这些字眼,形象地捕捉太阳西下时光线的移动以及明暗变化。在《鹿柴》中,他写道“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很显然,他描写了松林清泉日月光烘托之下的折光投影。在这首诗中,阳光反衬出青苔的潮湿阴冷,青苔反衬出阳光的醒目。在折光投影中,作者刻画出清幽深远的画面。在《送刑桂州中》,他用“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表达他对光线明暗的体验。除了以上所举的例子,诸如此类的诗句还有很多。将它归纳分类后,不外乎描摹了朝晖夕阴、月光云影以及日月光晕下的折光投影。

从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王维对光线非常敏感。在他笔下,哪怕都是表现夕阳这一物象,但在光线的映衬下,周围的景物总是呈现出不一般的画意美,给人以别样的体验。

三、动与静的互衬

在日常生活中,动与静是对立的。然而进入艺术作品后,有时却能相辅相成。在传统的诗画里,非常讲究动与静的互衬。在绘画里,也不全是静。唯有动静结合,整个画面才显得诗意盎然。同样在文学里,动与静运用得好的话,会为诗歌增色不少。南朝梁王籍在他所写的诗歌《入若邪溪》中,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来体现林子和山的宁静。在这里,山的宁静不是死的静,不是沉闷、单调的静,而是声响(蝉叫、鸟鸣)中的静,是一种带有生命气息的静。通过蝉叫、鸟鸣,这种意境显得更加静美清幽了。

作为诗画合一的山水田园诗,动静互衬这个艺术表现手法运用非常得当。在他的《鸟鸣涧》中,他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在这一首诗歌当中,局部的动态描写(桂花落、鸟鸣、月出)衬托了山水景物的静谧。

四、错落有致的构图

什么是构图?在美术中,“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G的译音,是造型艺术的术语。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构图又被称为“布局”、“章法”或“经营位置”,指的是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的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审美效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同样也很注重构图的合理安排。作为诗中有画的诗本身而言,所谓的构图其实说白了就是用散点透视来营造画面、意象构图布局的层次感。在他所写的《终南山》中,构图安排得非常错落有致。在他笔下,他对终南山所描绘的是这样一幅景象“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很显然,诗句首先突出终南山的雄伟巍峨,并以此做画面的大背景。之后次写山间之景,那就是山势高峻,云雾缭绕。再次,颈联所写的是峰顶俯瞰之景。最后是局部的特写,通过“隔水问樵夫”来突出山的辽阔与荒远。

在《渭川田家》中,作者王维也在苦心营造他的晚归图。在这首诗中,夕阳、牛羊、牧童、野老、拐杖、荆扉、麦苗、野鸡、田夫、锄头、作者一起出现在图画中,然而我们读起来并没有违和感。这是因为作者在构图过程中运用了散点透视,将图画中所出现的人和物按照层次感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就是既构造了深度感,又突出了主次。

五、空灵、淡远、和谐的禅境

诗与画的相融点在于有共同的意境。据相关的史书记载,王维不但精通诗画,还与禅宗结下了很深的因缘。在他的山水田园诗里,诗、画、禅意竟能高度融合,共同巧妙营造空灵、淡远、和谐的意境美,并进而使得整个画面意味无穷。可以说,此时的诗已经突破了语言自身的束缚,进入到了另一个高度,那就是禅境。

在众多山水田园诗中,《鹿柴》、《鸟鸣涧》、《辛夷坞》所营造的禅境最为突出。这些诗在写禅境时,是以禅入诗,以画入诗,可以说禅与画在诗中高度融合。在诗中,没有欺压,只有友善、自乐、闲适、自在。而这种怡然自得在诗中则是通过自然景物如深林、青苔、桂花、山鸟、明月、白云、溪水、夕阳来衬托。在这种禅境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王维所倾力打造的禅境除情景交融外,还带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在某些纯自然的景物描写中,虽然带有客观性,但并不代表作者没有自己的情感倾向。此时他的情感已经融入到禅境的营造中。而在某些诗中,作者的情感倾向是很明显的。以《渭川田家》为例,在这幅怡然、自乐的晚归图中,王维虽然表达出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但一联想到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最后他只能这样感叹: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六、结语

从文学发展过程来看,“诗中有画”并不是王维独有。在他之前,谢灵运的山水诗也有画意很浓的诗句,如“春晚绿野秀,崖高白云屯”。谢的山水诗也能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来描绘画面。然他们的共同点只达到形似,尚不得神似,缺乏了神韵。直到王维山水田园诗,诗、画、禅意高度融合。在他笔下,诗突破了自身的局限,具有图画般的美。而这种绘画美是由光线、色彩、构图、动静、禅境等构成。可以说,他的诗既刻画了山水的形貌特点,又体现了山水的神韵;既写了客观景物,又融情于景。因此,他的山水田园诗就带有了禅意般的绘画美。

参考文献:

[1] 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2] 曹中孚.王维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 赵殿成.王右丞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山水田园诗篇4

关键字 王维 山水田园诗 禅意 禅趣 意境

唐代诗人王维享有“诗佛”之美誉,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三种诗歌风格,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诗具有浓厚的佛家风格,意境高远。这是由于他长时间浸淫于禅宗思想的熏陶,因而对其艺术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维将艰深的禅意融入自己的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之中,以情抒感,以景寓情,通过山水美景的意境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诗意与禅意的融合升华到了美学的高度。故而,王维的诗歌艺术风格对其身后的禅意诗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王维禅宗思想的形成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国力之强大,物产之丰富,令人赞叹。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佛、儒、道空前繁盛的年代,对于佛教的推崇,更是前朝所不能比拟的。佛教是外来宗教,在唐代的开明政策的支持下,佛教的各宗派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日益壮大,特别是禅宗,发展成为佛教中最大的宗派。禅宗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以老庄学说思想为基础,并解释佛教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避世的家园。禅宗的要义是通过内省以明性,使人摆脱现世的束缚。禅宗的“觉悟”、“静心”与当时士大夫追求自由精神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因而,身陷于封建礼教的士大夫们为了追求自由精神解脱而不同程度地接受了禅宗的思想。

家庭对于王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出身于一个信佛之家,其字摩诘,取自佛教维摩诘,本身就带有禅机的意味。王维的母亲一生都持戒守佛,愿意住在山林田野之中,以求寂静。这对王维的成长历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其母亲的影响下,王维兄弟都信奉佛教,他自己也保持常年食素,并且愈到晚年对自己的愈加严格,如《旧唐书》中记载他晚年房间中什么东西都没有,却只有茶具、药勺、桌案和用绳子做的床而已,可见其对自己生活的戒守。另一方面,王维又洗好广交佛友,与他们谈佛论道,共研佛理,这些都丰富了王维的佛家思想。

王维的官宦生涯坎坷,也从另一方面促使他皈依佛门。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四十岁之前。王维早在22岁的时候,就已经取得了进士及第的功名,这对于当时的科举来说,可谓非常罕见。因此,王维意气风发,义无反顾的投身于政治,支持张九龄的政治主张,以求进步,希望能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然而,随着李林甫的拜相和杨国忠的专权,使得唐朝官场日益黑暗,朝败现象的加剧,促使其萌生退意。因而,在他四十岁之后,就过上了事事都不关心,只追求安静的半官半隐的生活,在这段期间他对佛教更为推崇。尤其是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元气大伤,使他更是看破尘世,绝对皈依佛门,而专心理佛。这正如他的诗中所描述的“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从他的诗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王维的政治生活严重打击了他人生志向,精神无所寄托,只能在佛门中寻求精神的依托。

二、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意

王维以禅宗的态度来看待人世间的种种社会现象,使自己沉静下来,将自己的心境融入进自己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之中,因而,使他的诗歌处处闪耀出韵味深远的禅意。

(一)山水田园诗的禅境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给读者的感觉,首先是呈现一种空灵的禅境意象,这种境界正是禅宗所希望达到的一种意境。只有归寂于幽静的山林之中,才能帮助忘却尘世间的一切烦扰。因而,他通过诗歌来描述宁静悠远的山林,来忘却人世间的纷繁复杂,进而能够进入佛家的禅境。如王维的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我们可以看出,两首诗中都透入出了一股浓浓的禅意。《鹿柴》中的“不见人”是给读者一种空灵的感觉,它具有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描述自然环境的空灵与寂静;第二层含义是描述了人们心灵的空寂。因而,王维的诗中所描写的“空”,其实就是禅宗所追寻的“心静无物”的表现,更确切的说,是作者希冀置身于人世间一切的喜怒哀乐之外,没有现实的烦恼与忧愁。进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境界。

(二)山水田园诗的禅趣

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创作的多首诗都与坐禅相关。他在创作诗歌的时候,也喜欢独自一人坐着时的那种感悟。因而在他的诗歌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一种寂静与山水美的统一,在对山水美的描写中,透入出幽幽的禅趣。如王维的诗《戏赠张五弟諲三首》: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云霞成伴侣,虚白待衣巾。可见在诗中,作者与鸟兽为群,与云霞相伴,享受着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而忘记了自己在大自然的存在感,超凡脱俗。这又与佛教中坐禅相似,以求万物合一的精神境界相契合。因而,王维在创作诗歌时,以无我、忘我、超物、寂静之感入手,是一种洒脱、超精神的精神境界,表现出了其想避世的情感色彩。又如王维的《酬张少府》:万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在诗中,表现出作者喜欢寂静的环境,沉浸于大好山水之间,逍遥快活,悠然自得,好不自在。晚年的王维随着其阅历的丰富和悟性的升华,对于禅宗的理解也愈发深刻,禅意的抒发在诗歌中更是随心所欲,真情流露,体现了他对于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漠不关心的心态,以及表现了他避世,进而投身于自然,与自然交互而悟得的禅机。再如《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晚年隐居在山林之中,与自然混为一体,享受着自然带给他的无限乐趣,悠然自得。因此,他的情感也是以自然的方式呈现在其作品之中,没有抱负,没有失落,没有喜怒哀乐,甚至连对自然的情感也隐没其中,充分的显示出其“忘我”的精神境界,真正达到了禅宗所追寻的“无我”境界。

(三)山水田园诗的禅悟

禅悟是禅宗修行的一种方式。禅宗认为,修行之人只要一念佛法,就可以立地成佛。禅是无法言明的,是个体的自身体验。在王维众多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中,有些作品看似写景,实际上却是参禅。使读者在品读诗中的妙语时,也能获得思想上的洗礼。如王维的诗《竹里馆》中:“独坐幽晃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他通过描写自己的独坐、弹琴、长啸等外显的动作来表达自己悠闲的生活,通过明月又反衬出他孤寂的心。王维在无意之中通过诗歌表达除了自己对于禅悟的体验,这是作者真实的情感体现,是他对禅悟体验的境界。因而,禅宗的思维方式使王维的作品中始终有一种言外有意的感觉。

王维以空寂之心看待自然,以禅意融入诗意之中,其意境悠远。正如美学界所认为的要达到意境的最高峰,就必须进入“无”的禅境。禅宗讲究悟,这需要忘却自我,忘却物我,心境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王维诗的意境不仅在于其创造了自然的意境,更升华到了禅境的高度。也正是王维由于深受禅宗的影响,能将诗的意境发挥到禅境的高度,才无愧于“诗佛”的称号,在我国的诗歌艺术领域中开创了一个新的风格。

参考文献:

[1] 刘建琼.论王维诗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 曹颂今.禅意与诗兴——唐代山水诗创作与禅宗佛理之联系[J].中州大学学报,2000(4).

[3] 刘洁.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J].安徽文学,2009(3).

[4] 杨建生.论“诗情画意”之生成——以王维山水田园诗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2).

[5] 袁志正.论王维诗歌中的“画意”与“禅理”[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6] 田俊萍.浅谈王维的隐逸及山水田园诗[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7] 王祥.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山水田园诗篇5

关键词: 王维山水田园诗 审美风格 空灵静逸

提起禅宗,只要稍有古典文学、美学知识的人首先想到的大都不是南禅慧能的那段名偈,而是王维,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的寂寂禅意总比“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的哲理说教让人容易亲近得多。这原因之一也是最根本的便是王诗所创设的那种空灵静逸如镜花水月般不可凑泊的禅境。原因之二是受众“既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又以谈玄参禅、山水田园为归宿的文化心态”。[1]P272禅境的创设跟王维精湛的绘画功底有极深的渊源关系,这使得他能以画入诗,以诗载画,因画生境,因境化禅。于是,一种特显而极为重要的审美风格――空灵静逸――便在王维山水田园诗中自然化生了。

本文无意索源“佛―禅”抑或“庄―禅”。简而言之,禅是不诉诸理知的思索,“既然不需要日常的思维逻辑,又不要遵循共同的规范,禅宗的‘悟道’便经常成为一种完全独特的个体感受和直观体会”。[2]P372这对美学,特别对艺术创作而言,不正是很熟悉、很贴切和很合乎实际的么?禅接着庄玄,通过哲学宣讲了种种最高境界或层次,其实倒正是美学的普遍规律。

李泽厚认为,禅宗的秘密其一在于“对时间的某种顿时的神秘的领悟,即所谓‘永恒在瞬刻’或‘瞬刻即可永恒’这一直觉感受”。[3]P373确为切中肯綮之论,禅宗之秘密四字可论:“瞬刻永恒”。除此内在特质之外,其表现形式却隐现于大自然之中。“禅宗非常喜欢……与大自然打交道。它所追求的那种淡远心境和瞬刻永恒,经常假借大自然来使人感受或领悟”。[3]P373如果说“瞬刻永恒”是其哲学内蕴,“淡远心境”是其心理条件,“大自然”是其假借对象的话,那么“空灵静逸”就是其审美风格了。王渔洋曾说:“辋州绝句,字字入禅。”请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本来都是动的,非常平凡,非常写实,非常自然,但它所传达出来的意味,却是永恒的静,本体的静。在这里,动乃静,实却虚,色即空。而且,也无所谓动静、虚实、色空,本体是超越它们的。在本体中,它们都合为一体而不可分割了。这便是在“动”中得到的“静”,在实景中得到的虚景,在纷繁现象中获得的本体,在瞬刻的直感领悟中获得的永恒。自然是多么美啊,它似乎与人世毫不相干,花开花落,深涧鸟鸣,然而就在这时对自然的片刻顿悟中,你却感到了那不朽的存在。

之所以被称为“诗佛”,的确不是空穴来风。王维很早就归心于佛法,精研佛理,受当时流行的北宗禅的影响较大,晚年思想又接近南禅,撰写了《能禅师碑》,受南宗禅的影响极大,而其山水田园诗也大都是晚年在辋川隐居时完成的。

《终南别业》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联,千古传唱。水穷尽之处,自然也就是深山空静无人之所,人无意而至此,云无心以出岫,可谓思与境偕,神与物会。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那无心淡泊、自然闲适的“云”,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写照。“对境观心而道契玄微,静极生动、动极归静、动静不二的禅意,渗入了山情水态之中,化作天光云影,空灵而自然”。[5]P244王维善于以动写静,喧中求寂,超以象外而入于诗心,显示出心境的空明与寂静。如静谧山林里的一两声鸟叫,幽幽清潭中的两三条游鱼,深山古寺的几杵疏钟,动中之静欲静,而诗意却能于空寂处见生气流行,清幽禅趣转化为诗的悠远情韵,更显冲淡空灵。“静”乃王维诗之主要特色,而“空灵”则不失为其主要审美趣味。我认为,再加一“逸”字,便构成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无上境界――禅境了。

宗白华先生曾以“太虚片云,寒塘雁迹”[6]P62形容艺术的空灵境界,这一描述是十分形象而精当的。茫茫的天空缥缈着丝丝白云,空旷的寒塘掠过片片飞雁。“太虚”、“寒塘”是空,是广阔空虚的背景;而“片云”、“雁迹”则是灵,是空虚背景中活跃的生命律动。空是虚、是无、是静穆;而灵则是实(不同于写实之实),是有,是灵气,是生命。那么,这种空而灵、虚而实的境界是怎样产生的?最主要者是诗人对简约手法的运用。简而言之,简约(美学上)即“寥寥数笔而意趣盎然”,[7]P43也就是说,以极其简化的线条传达极其丰富的意蕴,从而使人想象于无穷。如果一首诗、一幅画中的意象或线条简约而又有无穷的美感发生之力,那么这首诗或画就达到了简约和空灵。李东阳认为王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二句诗“淡而有味,近而愈远”(《麓堂诗话》),恐怕正是因为它们以简约洁净的意象深深地透衬出宁静、闲适、恬淡的心境和意蕴的缘故。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诗的首二句以空山之空旷、无人、静寂、幽深,作为背景,而活跃跳宕于这个背景之中的则是生命的声音,无人而生机盎然。后二句似一个特写镜头,诗人捕捉了一束晶莹透亮的光,它像金色的线一样穿透深邃茂密的森林,最后栖息于青青的苔藓之上。深邃空幽的绿色丛中透下这一束光芒四溢的阳光,这是多么空寂而又灵动的境界。“空山”、“深林”是空;而“人语”、“返景”则是灵了,这两者一旦被天衣无缝地接合起来,就是绝妙的空灵境界。

其实,空灵之艺术境界起源于老庄哲学特别是其人生哲学中关于“虚静”的理论。虚静作为从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中超越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游”的中介,它的核心是“忘”;忘人世,忘功名,忘利禄,以至于忘死生,忘自我。所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庄子・人间世》)。这种与世无争、放弃竞争和怡淡无为的人生理想是中国古代空灵写意艺术的根源,也是其美感形态的核心。空灵、简约、逸等都从中发展出来的,表现于作品中则是追求和表现极度宁静恬达、淡泊洒脱的心灵境界,不要一丝一毫的内心骚动和不安焦虑,如皎然所形容的“孤松片云,禅坐相对。无言而道合,至静而性同”。(《诗式》)对于人格的恬淡无为、旷达清静与艺术风格上之“空灵”与“逸”的关系,宗白华先生有极为深刻的体悟。宗先生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8]P276-277这是宁静超越的极致,也是空灵与逸的极致。

王维善于动中取静,以动衬静,因声写静。如前面谈过的《鸟鸣涧》,深夜春山,万籁俱寂。连细小的桂花从树上飘落都能被人察觉,(或凭感触?或闻其声?或嗅其香?)可见周围的一切是何等宁静。这时,月亮从山后升起,皎洁的月光照彻春山,以至于栖宿在枝头的山鸟以为白昼来临而惊飞,在空寂的山谷里时时发出清脆的鸣叫声。在这首诗的景物描写中,有两个事物是应当特别注意的:桂花飘落,本是极其微小的“动”;月亮升起,也是极其缓慢的“动”。但在此诗中,都被作者有意地夸大、突出了。这样做的艺术效果,是以局部的经过夸张的动,反过来更加衬托出整体的无与伦比的静。“动”的表现,完全是为“静”的描写服务的。

除了以动写静之外,王维诗中还常常以声写静,利用引起人们特殊感受的某些声音,来表现静境或静意。这类例子很多,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诗人入山访奇探胜,云海茫茫,古树苍天,杳无人迹。正当诗人在其荒僻深山中出入高下地攀登时,忽然似从冥冥中传来隐隐的钟声,诗人这才知道深山中还有寺庙。山泉在嶙峋的岩石间穿流,发出幽咽的声响;夕阳的余晖染在松枝上,更显出树影的深幽与清冷。在这首诗里,作者描写了两种声音:一是悠扬回荡的钟声,一是山泉流水的幽咽。但这两种声音的描写,并不是为了写山中的动,而是为了表现山中的静。钱钟书先生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9]P198非常准确地说出了此诗以音响来衬托深山荒僻幽静的特点。

王诗之空灵冲淡虽以静为其最大特色,以空灵为其艺术生命,而笔者以为:逸,才是它的灵魂。其实,“逸”主要见于画论。唐代朱景云《唐朝名画录》于神、妙、能三品之外独标“逸品”,诸品并列。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能品为低,逸品为上。“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方圆,都精研于彩绘,笔筒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能”,山川鸟兽的精细描摹;“妙”,老庄“曲尽玄微”,超出有限想象通向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神”,创造自由,乃神化之格非传神之神。“逸”,本来是指一种生活形态和精神境界。庄子即极为典型,徐复观说庄子哲学是“逸的哲学”。《世说新语》中涉及“逸”的地方很多。艺术中,“逸品”第一特点是“得之自然”,自然是指表现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第二特点是“笔简形具”,崇简。此二者都是与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紧密相连而成为其艺术形式的表现。“逸”之于画,特征有四:其一,不拘常法,超越规矩;其二,以精研彩绘为鄙,追求洒脱素淡;其三,笔墨简约,而又不失形象;其四,随缘任运,一挥而就。显然,“逸”的理论把简约空灵的理论发挥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对“逸”的把握是用高度简化的笔墨勾勒物体的结构,只有高度简化才能产生“逸”的效果。“逸者必‘简’,而简也必是某种程度的‘逸’”。[10]P278由于简,必产生“空”、“无”的效果,所以清代恽格就把“逸”与“无”联系了起来:“香山曰: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所以为逸也”。[11]P48此论粗看似妄,细味则精妙无比。无即是空,有即是灵,也就是说只有空才能灵,而空和灵的统一就是“逸”。“无一笔是树”,非无树也,不拘于树也,不拘于树之细节的模拟,故能超出于此物质的树,超出形似,而达于神似,达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妙境,使观者于树的形象作无穷之联想,树也就成了作者主观精神的外化,是高度凝练而具有饱满的情绪张力的结构。可见“逸”的精神是脱离对象形象细节而作简化的结构把握,这种结构把握是基于主观情感和客观对象之间同构对应基础之上的,它的操作特点是“逸笔草草”。这是“逸”之于艺术产品的要求。而其于主体、于人之品格则要求有二:其一,要求作者精神上的极度自由超越,这是超越对象的细节描摹而达于“逸”的主观条件;其二,“逸”是在极为简约的笔墨基础上产生的抽象空灵的自由运作,体现了在心、物同构对应基础上的创作自由的精神境界。艺术精神与人生境界便在“逸”的桥梁上对接起来,实现另一层面的异质同构。徐复观先生总结出三种“逸”:一是不肯受世俗污染的高逸;二是生活人性的清纯、清逸;三是超逸,是对以上两点的中和。这三者是不可分的,“超必以性格的高、生活的清为其内容,所以‘高、清、超’都是逸的内容与态度”。[12]P276从“逸”的人生境界化生“逸”的艺术精神,这是庄禅一路文人士子的共同追求,而文品、人品往往同构对应,合二为一。

“逸”主要用于画论,然而何尝不能用于诗论?以诗论画,以画论诗;以诗入画,以画入诗,其例不胜枚举。苏轼有“诗画一律”之说,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更是推崇备至,“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这是不同质的诗画两种艺术形式比较而以画论诗。诗是存在于时间的声音,画是存在于空间的形式。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实是一种感觉挪移形象,使诉之于听觉的有声之诗获得了视觉的无声之画的感受,是听觉和视觉的彼此打通。王维既是名诗人,又是大画家,且精通音律,所以他描绘景物的诗,能有这样的效果。上文所举所有诗节,无不如此。这里再另举一首《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知南选过襄阳而舟行汉水,在广袤的江汉平原上,写下了他的视觉感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自来受到诗评家的叹服赞赏。方回有言:“王右丞诗云‘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极俊语,却入画三昧。”(《瀛奎律髓)说得极对。试想舟行江汉平原向上流眺望,大江似从天外流来;向下流眺望,大江似又向天外流去。向两岸眺望,在极辽远处,才能略见山影。究竟是山?是云?是烟?都分不清楚。一联仅寥寥十字,竟创设如此永恒境界,真叫人叹为观止。这是无声画有声诗,凭视觉谁都可以“感”之,然而只有大诗人、大画家王维始能“书”之。这境界既有共时性、又具超时性。人所同感,万古常新。

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于此二句可见一斑。而仅十字便“阅尽人间春色”,可谓惜墨如金,简约之至。一幅巨制写意山水,凝练于一联十字之中,素淡洒脱、清逸超拔,后人便难乎为继了。

《山居秋瞑》是王维调动各种手段,从层次、色彩、光线、动态、音响等多种角度来描写山水景物,体现“诗中有画”特色的典型诗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的前两句,好像是一幅山水画的大背景,是画面的整体。作者选择了雨后秋山薄暮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来表现山居之美,点出了主题,托出了意境。三四句写山中景物:明月松间,清泉浣石。这两句一句写静,一句写动;一句有光,一句有声;一为所见,一为所闻。互相映衬而又自然地融合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极其生动宁静的画面美。五六句表现人的活动,但并无对人的直接描写,仅有“竹喧”,然后交代是浣女归来;先写“莲动”,然后说明是渔舟穿过。突出了作者视觉、听觉上的一刹那的鲜明感受。结尾二句,终因山水泉石如此之美,遂起远离尘嚣、归隐林泉、与松风山月为伍的退隐情绪。

这的确像一幅空灵静逸的山水画卷。由于作者注意构图、着色、映衬,以及动静、虚实、远近、明暗的对比变化,因而把雨后清幽的山林,松间明月的清光,溪中泉水的声响,竹林里女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荷花丛中缓缓穿行的小舟,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它写出了诗人在山林中丰富新鲜的感受,于和谐圆润之中,显现出空灵的神韵之美与淡雅的静逸之美,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在山水田园诗中表现画意这一美学追求。

王维之诗及王维之人是一步步逐渐褪离诗境而步入禅境――空灵静逸之境的。让我们再来回味那些平淡之极的山水田园小诗吧。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日来相照。(《竹里馆》)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在这里,所有中青年时的怀疑彷徨、急躁紧张、焦虑烦恼都不见了,所有功名利禄、是非恩怨、荣辱毁誉都消失了。从“人闲桂花落”到“深林人不知”,再从“空山不见人”到“涧户寂无人”,创作主体一步一步地退出了诗歌的境界,隐藏在大自然的春山明月、茂林修竹之中,伴花开花落而起舞抚琴,随碧涧红尘而飘荡泛舟。在这里,已不必深究“人闲”与“桂花落”,“夜静”与“春山空”是怎样的关联。一切都是那样的寂静,一切都是如此的空灵,仿佛那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蕴涵着一种神秘的、不可抗拒的美。难怪胡应麟感到“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难怪沈德潜称其“不用禅语,时得禅理”。原来,这便是“诗中有画”,这便是“空“,这便是“寂”,这便是“禅”了,这便是“逸”了。

陈炎说:“尽管王维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但其最大的才能莫过于在方寸之中显示宇宙的宏大,在空寂之中包容人生的无穷;尽管王维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其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将佛家的境界转化为艺术境界,将禅宗的精神转变为艺术的精神。这,便是‘盛唐之音’的第二重旋律了。”[13]P138袁行霈也说:“虽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多带有禅意和禅趣。但像王维那样直接切入空灵禅境的并不很多。王维诗独具特色的宁静之美和空灵境界,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他人难以企及的正宗地位。”[14]P245不欲做过多的诠释与阐发,谨以此作为全文的归结。

参考文献:

[1]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3][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转引自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5][14]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陶东风.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9]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1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山水田园诗篇6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图形—背景理论 山水田园诗 《山居秋暝》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作为一个新兴的语言学学派或一种崭新的语言研究方法,已经越发显示出其对人类语言独特的解释力。

图形与背景理论是认知文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该理论对文学文本的阐释,在西方已经有比较成功的实践,但在中国还较少有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古典传统诗歌,中国古代的写景诗,尤其是山水田园诗,纷繁多姿,意韵生动,主要通过营造意境来表达感情,因此不管是在诗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其解读过程中都涉及较多的心智和认知因素,诗人表达意境的过程就是用简短的语言构建一幅图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通的自然事物或身体感受被赋予更深层的意义,读者解读的过程则是通过诗歌的语言对大脑中原有的意象进行激活的过程,因此单纯从传统的修辞和语义的角度来研究诗歌,尤其是山水田园诗是远远不够的,再考虑到山水田园诗歌的绘画艺术效果,就不难发现: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分离理论分析写景诗将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二、图形-背景理论框架

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是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首先提出,后来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对它们不断地进行整理,划分成图形(figure)、背景(ground)和后景(background)来组织语言表达。“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显的部分,是认知的焦点,“背景”是为突显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图形和背景不能同时被感知和理解为相同的,决定图形的因素是完形感知,容易被感知为图形的事物一般具有完整的形状和结构。当我们观看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突显原则。

三、山水田园诗的语篇特点及其认知基础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艺术瑰宝——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具有极强的画面表现力,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都是佳山胜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艺术感染力极为强烈,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要依据对客观事物的密切观察和通过观察所产生的一定的客观感受。诗人在观察客观景物时,其实是对所要描述的客观景物的一个认知过程。在观察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景物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人脑,而人脑在识别这些事物的时候不可能同时同等地进行意象的转换,总是会有一些突出的被识别为图形,而另外一些可能会被识别为背景。这样,在诗歌被创作出来之前,眼前的景物中图形和背景已经分离,于是诗人在诗歌的语言中也会把这一效果突出表现出来。山水田园诗通常是采用最简单最精练的语言描写最完美的画面,并使之完整而精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诗歌的语言在形式看来是简单甚至不连贯的,但通过激活认知的微观世界而调出相应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诗便实现了语篇层面上的连贯。正因为篇幅有限,诗人不会将所有的事情和感情交代地清清楚楚,而只会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激活点,而这些点足以触动读者头脑中的概念系统,从而在头脑中重新将这些概念形象化、推理化。大多数山水田园诗的语言特点,就是寄本意于景和物的描摹刻画中,达到图像鲜明,意蕴深邃的效果,具有强烈的画面之美。山水田园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是动态的,即图形和背景之间是相互转换的,山水田园诗通过焦点的变化和移动全方位地展现真实可感的景象。通常山水田园诗会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画面,而这幅画面怎样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就要靠创作者不断的变换感受焦点,使得所呈现的画面有动感。

综上所述,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过程与认知学有心理认知过程的契合,如果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可以从认知学角度透过山水田园诗的语义表面,深入分析其间的艺术之美。本文我们将选择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作——《山居秋暝》来进行透辟的分析和解读。

四、文本分析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山水名诗,诗中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此诗的镜头衔接和跳跃较独特,构图和谐,意境完整。下面笔者将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诗歌的题目是《山居秋瞑》,“瞑”是傍晚之意,交代了时间是秋天的傍晚,地点是山中的处所。这是整幅画面的一个大致勾勒。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就进行了图形与背景的建立,立意高深玄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照应诗题,交代环境。十个字,再次点明季节是“秋”,时间是“傍晚”,地点是“空山”,天气是“新雨后”。写足诗题,描画背景,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环境气氛。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灵空之美。这两句是铺垫,是后面诗句的大背景,是作为图景出现的。

接着,视线由远而近,在空山的大背景下出现的第一个图形——明月在此句中与松林形成了另一组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明月”属“秋暝”,“松”、“泉”、“石”则属“山”。把秋夜山中的特征性景色,融入工整流畅的对句里,并通过“照”、“流”两个动词,勾勒画面,酿造意境。仰观俯察,错落有致,有形有色有声,情景如画。以“清”字状“泉”,本属平常,而此处却可耐寻味。山泉本来就“清”,“新雨后”的山泉更“清”,又处在明月照临之下,则此泉尤为“清”了。一动一静,分离鲜明。

其次,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变换了角度,由山中之景写到山中之人。句法奇特,应该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因“浣女归”,故而“竹喧”,因“渔舟下”故而“莲动”。上句写有声的动态,镜头由远而近,由隐而显;图形——浣女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的背景下越发突出。下句写无声的动态,镜头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几艘小船满载星辉,尽兴而归,满眼荷叶纷纷倒向两边,掀翻了无数晶莹剔透的水珠。在此,背景是因船动而动的莲和已经被模糊化了的河水,而图形——满载而归的小船在画面中被显现出来。以上三联中近景高处的明月照松、清泉流石,低处的浣女与渔人又都以新雨后的空山为其背景构成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画面。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诗人在尾联由衷地倾吐出“王孙”可留的感叹了。因此可以说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这首诗以动态为动力推进艺术画面层次分明、自然灵活地在背景——图形间进行转化。同时又由中心思想作为一条主线,把各个动态鲜明的局部画面联结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给人以美妙的立体感。特别是中间两联,意境优美。“明月松间照”是一幅画,“清泉石上流”又是一幅画;“竹喧归浣女”是一幅画,“莲动下渔舟”又是一幅画。难怪苏试评价王维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东坡志林》)

五、结语

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作为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若将其运用到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分析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山水田园诗中一般通过动词和色彩来突显图形,将其和背景分离,又为运用图形—背景这一理论提供了较好的文本基础。本文从图形—背景的基本概念和建立出发,探讨了《山居秋暝》中图形—背景的建立、转换,直至最后文章总体意境的确立,对《山居秋暝》进行了全新的认知性解读,以此来验证图形—背景理论对汉语文本的解释力,拓宽了对汉语文本的解读思路。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马丽丹.图形/背景在王维田园诗中的认知解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山水田园诗篇7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人;精神追求;异同

陶渊明的诗歌以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而为人所称道,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之中,开创了田园诗一体。王维把画意融入诗歌文章,画意与禅趣相融合,使其诗文既构成了“禅”的状态,又在山水景物中形成了极为冲淡空灵优美深邃的意境。孟浩然的山水诗善于发掘自然美,把自己的主观情志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努力做到情与景相结合,努力做到情与景契合,创造出了以清旷冲淡为主的艺术风格。他们诗歌风格的不同与其内心精神追求的不同有着必然联系,本文也就是从这个层面,去分析诗人所创作的诗歌风格的异同。

一、进退两难,归隐田园,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自幼有很高的理想抱负,一生在出仕和归隐上表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他面对黑暗现实,能谨守先师遗训,不与现实同流合污,选择隐居躬耕的人生道路。但由于他深受儒学熏陶,使他于隐居之中,仍然关心世事。

陶渊明原为实现济世志向而出仕,然而黑暗的政治形势使他自知无力回天,欲守拙归园田,又“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必须禄仕求生,此种身为形役的矛盾,一直不断地使内心冲突而深受折磨,直到他彻底体悟“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后,毅然弃官归田,内心始得平静。他在《饮酒》第四首中,描写了栖栖失群之鸟对托身之所的寻找,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生归宿的追求过程:“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陶渊明是以此诗中的孤鸟飞鸣,表达他解绶之前的栖遑不定,在仕与隐之间作选择时的内心自我挣扎之苦。

陶渊明起初归隐田园还是欣悦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是他躬耕之初写的一首田园诗。这首诗抒写自己躬耕之初的新鲜感受和喜悦心情。在他的《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二首)中给我们呈现出一个超然物外,悠闲、适性的伟大诗人。他的田园诗,正是他人格精神的外化。但他对田园自由自在的喜悦随着时间流失而慢慢淡化,他所选择的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面临着困窘生活现实的考验。“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对他有着很深的影响,既然不能施展抱负,那就归隐田园独善其身吧!一方面,世风日下,作为儒者,他无力挽狂澜於既倒,只好学先圣“乘桴浮於海”;另一方面,时当晋宋易代,桓玄、刘裕交相杀伐,政途险恶,正如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所言:“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他的逃禄而归耕,实出于形势所迫。

陶渊明的诗歌之所以能够在人们的精神领域里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不仅因为其所营造的田园氛围,所描绘的田园生活能够吸引我们;也不仅因为其所展现的澄澈、明净的风格,所流露的真切、自然的情感能够感动我们;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还具有一种建立在诗歌内容和诗歌艺术特点之上的诗歌精神,那就是自由、随性的精神境界。

二、亦官亦隐,参禅信佛,一种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王维的人生历程,可以“安史之乱”而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的王维系官僚贵族子弟,年少才高、诗艺杰著,开元初到长安就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叛军所拘,系于洛阳,迫受伪职。两京收复后,责授太子中允。历尽劫难,身心受辱,王维雅洁清高的自尊心受到致命一击。加之当时朝廷纲纪紊乱,君臣昏庸,因之更加消沉、苦闷。于是,王维回归自然、向往山林,自性内照、远离红尘,在随遇而安的自然和谐中,尽享恬适、雅致、平淡的人生。

“安史之乱”后,王维几乎万念俱灰:“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这时,王维虽亦官亦隐,甚至还做官到了尚书右丞,但精神是苦闷的,心境是低沉的,他的主要精力还是在自然山水中。为了在现实社会中求生存,“亦官亦隐”的王维最终想成为一个脱尽俗气的高人,但又没有达到“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王侯门”的境界。他把自然山水始终看成是知己,看成是一个相见恨晚的朋友。对于山水自然,他不是发现,而是一种理解,在对自然山水的仔细理解中,融入了深沉的、带有禅味的情感,这种禅风流溢的情感,又与他极端个性化的生活情趣水乳交融、合为一体。这样,在他的诗中,诗理禅理相通,诗趣禅趣盎然。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诗很切合佛家“五蕴皆空”说。再如《竹里馆》:“独丛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表面上写空中的明月、茂密的竹林,幽静的氛围,独坐的弹琴人,其实暗合了佛家教义——解脱,表现出一种解脱后的所得之境——涅磐。

内心的超然更孕育了王维对世间万物敏锐的感观。他善于用一个高明画家的眼睛去发现、捕捉一种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色彩,再选用一个最能代表这个色彩的字,来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山水景物。我们甚至可以根据他诗中提供的色彩,绘制出一幅幅水墨淡雅的水画来。请看: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白石滩》

白云回望合,静霭入看无。——《终南山》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早春行》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田园乐》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诗画大师王维就是这样,在准确的色彩里寄托悠悠情愫,在淡泊的诗意里吐露娓娓心音,如此的秀美空灵,如此的清香醉人……如果说美妙的诗句成就了“诗佛”王维的地位,倒不如说他对信佛参禅一种超然境界造就了美奂绝伦的诗句。

三、返璞归真,融入田园,一种真我的体现

孟浩然(689~740)年轻时内心怀着积极的抱负。40岁前,他一直读书习文,为应举入仕作准备。开元十六年(728),孟浩然离开家乡,到长安去应举。然而事与愿违,他竟然落第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仍然仕进无门,开元十七年冬他返回家乡。开元十八年(730)他北上洛阳,又从洛阳南下游历吴越一带,直到开元二十一年仲夏,孟浩然才回到家乡。开元二十五年(737)阴历四月,诗人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张九龄到荆州后,将孟浩然请到自己的幕府中。但第二年立春后不久,孟浩然辞幕归家了。

纵观孟浩然的一生,虽然他曾经内心怀着积极的抱负,但却没有施展才能的舞台。他早年的诗作是一种隐居待仕生活的反映,他的进取心主要是因为不愿意生活在天下太平的时代而无所作为。但在实际的现实政治中,任人唯亲、不能取人至公的现象还是不能避免的。他在长安的作品,开始反映这些不合理的现象,早年那种激昂的抱负,此时化为感士不遇的不平之气。《岁晚归南山》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北阙休上书,南山归弊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面对仕进无望的残酷现实,他的诗句流露出了痛苦与郁闷。

从离开长安到去世,孟浩然的精神世界有了一些变化。他对隐居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找到了精神的安顿处,那就是放弃功名的诱惑,在隐居家园中保持人格的纯洁。晚年孟浩然的超脱闲淡,都源于他内心悟到的一个“真”字,他要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与这个“真”字相比,世俗的荣华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这种精神境界成为他诗作要表现的对象。如他的著名的诗篇《早发渔浦潭》:“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拔。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作为一个盛唐诗人,孟浩然以高妙的笔力,将自然的生机复苏的意境诉诸于文字,以反映孕育于自己内心的时代精神。“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

孟浩然的山水诗大都在一片清幽之中即景会心,伫兴造思,将客观景物同主观情致相结合,开掘出被主观情志异化的自然美,以抒发自己的孤寂之情,韵味悠长。创造出了富有个性的悠远凄清的意境,形成了清幽淡雅的风格。孟浩然的山水诗创作奠定了盛唐山水诗派的基础,使盛唐山水诗沿他开辟出来的道路走向繁荣。

综上所述,他们三人都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但人生境遇却有着极大的不同。所相同的是他们面对现实社会都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归宿,去追求自己内心的一种安静、淡泊。我们所看到的是归隐田园后他们的表现却是不同的:陶渊明是身归田园,心在现实,深受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影响,更多的是表现出的是一种苦苦的挣扎;王维是身在现实,心系山水,深受佛学影响,更多表现的是一种超然;孟浩然是身处田园,心融田园,更多的是一种纯朴天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石麟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山水田园诗篇8

关键词:陶渊明 王维 田园诗 比较

引言

自古以来,田园派代表人物陶渊明一直被文人们称作是我国“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创作的诗作对唐朝很多诗人都产生了程度不一的影响。长久以来,在学者们看来,身为唐朝盛世时期“田园”派领军诗人,王维创作出来的田园山水诗,承接了陶潜诗作的清腴,最终令其成为唐诗中之翘楚。[1]

陶渊明与王维同样是我国古典文坛当中田园派的杰出人物,一位是晋代时期田园诗创派之前辈,一位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领军人物。虽然这两者均为田园派当中的大师级人物,可是这两位诗人的诗作当中传达出来的田园情绪却各不相同。不但如此,陶与王关于归隐和田园诗在写作中,也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两位在隐居的态度上有着很大差别,这令两位诗人在诗歌描绘内容、写作方法以及诗作基调上都有着很多差异,因此这两位诗人的诗作里自然就体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笔者这篇文章试图就这一点来进行对比。

一、内容上的差别:躬耕生活之欢喜哀伤和赏析山川河流之闲情逸致

陶渊明隐居田园致力农作20多年,尝遍了农民生活当中的辛酸苦痛,因此产生了欢喜、愤怒、哀伤、快乐等一系列的原始感情变动。于是对情感的亲身感悟,便成为其在诗歌中体现的关键内容。最初回归田园之时,他的生活显得安定稳当,衣食无忧,内心充满了欢喜快乐的情绪,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展现了优美田园生活的状态以及自己内心体验到的快乐。[2]或是描写劳作时见到的美丽景色,和因此产生开心的情绪;或是描绘在耕地时的辛劳和劳作心愿;或是表现耕地空暇时的愉悦、怡然自乐的心绪。这些内容均是其在那个阶段所经历的真实情况,展现了醇厚朴实的情趣以及怡然自得的情绪。但是,改朝换代之后,生活条件每况愈下,农田耕作辛劳,生活艰难,他从经常感觉到生活愉悦慢慢变为时常感慨生存艰辛起来,这些心绪的变化也引发了其作品展现内容的悄然改变,诗作的基调从开始的欢快逐渐变得沉重起来,“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鸡鸣”,这个时期的陶渊明已经开始尝到了艰辛的滋味,希望改变现状填饱肚子,此时耕作就成了赖以生存的必须。到“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时候,不仅贫寒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他还滋生出怨愤的情绪,甚至发展到“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到了这个时期,他已是一贫如洗。总而言之,他切身“参与”到田园生活中,亲自到田里耕作,从无需为衣食烦扰一直到贫寒潦倒,遍尝所谓“田园生活”中的各种滋味,由此引发了感情上的各种改变。而根植于农田耕作中的充沛情感以及固穷却要守志、绝不忘记最初信念的情操,还有每时每刻在农田边上劳作所获得的快乐心情,这些情致却成了他诗作当中展现的重点内容。

王维的确是在仿效陶诗中那类醇厚朴实的诗作意象,继续传扬其作品中包含的田园之乐,“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这首诗作和《渭川田家》都是描写乡下农家安静、优美、淳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这样一种生活的艳羡情绪。但是,这仅仅只是乡下农家生活场景中的一小部分,也仅仅是为人所看到的表面情况。王维只是用一种旁观欣赏的身份在农家生活,并未似陶潜那般有亲身耕作的经历,也便难有陶潜经历起伏的生活感悟,因此他创作的田园诗很难传达出类似陶诗那般的情致与深刻。陶渊明生活在乡下,从亲身经历的角度来描绘自己经历的生活场景,但是王维只能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描绘农家生活场景。所以,王维直接描述乡下景色的诗并不是很多。[3]王维用旁观欣赏者的身份居住在农家,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踏足山川河流,去自然当中探寻、捕获贴合自身想象的审美感受。如此一来,就把归隐田园和赏析山川河流融合为一体,把田园诗和山水诗融合为一体,构成了其特有的田园山水诗。王维展现的多是其踏足的大自然所见的景象,且寄情山水之中。他的足迹遍布其居住周边环绕的山川河流,所以与裴迪吟诵唱作出山水诗集――《辋川集》。王维到了中年之后,作品之中经常散发出孤独、冷幽之意象。王诗更多的是展现其纵情山水,游遍田园的归隐生活状态,较为具体地表现出其生活上热衷的事物以及审美上的追求。

二、展现手法的差别:事中有“我”、叙事抒感和景中无“我”、寄托情感于景色之中

山水田园诗篇9

关键词:自然 留白 禅意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208-01

王维是我国山水田园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山水田园诗既继承了陶渊明诗歌清淡闲远的生活态度和人格理想,又传承了谢灵运、谢朓诗歌明丽清爽的模山范水和精细描摹,并创造出自然天成的山水田园诗,把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了顶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将二者交融,用陶诗的手段写山水,采谢家技巧入田园,真正做到了山水与田园的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首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造了诗歌的最高境界—— 自然之美。在中国的美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把自然之美称为最高境界。《老子·天道》中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大诗人李白认为美应该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元好问认为美在“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诗歌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最高形式,它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审美境界。

例如他的《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人不事雕绘,纯用白描,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自然清新的田家宁静生活的画面,这种亲切、惬意的生活,平和、愉悦的心境,谁不羡慕,谁不愿归隐呢?这种亲切、惬意的生活,平和、愉悦的心境,谁不羡慕,谁不愿归隐呢?全诗似乎信口道出,没有一丝雕琢,却诗意盎然,真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又如他的《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山水名篇,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诗人写景,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语出自然。这与唐朝诗人所崇尚的“真于性情……而风流自然”和“假物不如真象,假色不如天然”的观点是一致的。王维把回归自然视为一种生命境界,真正回到自然生命本源,诗人的生命顺应自然的节律张弛自若,而对自然之道以深切的体认。

其次,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写作运用留白艺术,给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和审美的期待。王维在诗歌创作中,还有超脱具体事务,体合天地精神的艺术境界,即不局限可感知的声色形象,还要仰观白云,俯察清流,心游宇内,涵泳万物。在一花一鸟,一丘一壑中发现了无限,于观赏自然中获得审美的体验,这就是空白的艺术。

在唐诗中,空是心境空静,白是“计白当黑”。而表现心灵空静的首推王维,他的笔下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人鲜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鹿柴》)

……

这里的“空”含有“空阔幽静”的意思。正是由于心境空静,才能从具体进入抽象,从有限进入无限,从瞬息中看到永恒,把刹那间的感受变成终古。

在诗歌中采用国画“计白当黑”、“以无为有”的技法,王维也是首屈一指的。他特别擅长运用“白云”来象征佛性的自在以及对人生的领悟,请看下列诗句:

悠悠远山暮,独向白云归。(《归輞川作》)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欹湖》)

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终南山》)

……

舒卷自如的白云把人的思绪引向无边无际,任你自由自在的驰骋,诗意与诗境都被白云缭绕淡化,呈现出镜花水月般的美景来。正如台湾学者陈子斌先生说的那样:“高明的作者,常常把美的感受,留给观赏着自己去揣摩,在脑海里自由自在的酝酿,才会影射出无限的遐想和品味,所以说,由自我发乎知觉或幻觉,由揣摩而得来的那种想象的‘美’,才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属于自己对‘美’的隽永感。”这就是留白的效果,而且是“无心恰恰有,有心恰恰无”,悠悠千载的白云,自然会呈现出一幅似真似幻、若有若无的图景,于是便在作品中出现了空白的现象。

空白表象上是一种休止符,但在欣赏者的脑海里却形成了审美期待,是美感上韵律性的延伸。

第三,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禅境与诗境自然融合,创造出诗意禅理的典范。在中国,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源于道、佛思想,王维早年受母亲影响颇深,信仰佛教,其名和字均源出《维摩诘经》中的人物维摩诘居士。中年之后,官场失意,屡遭贬谪,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他再也无心为残破的唐王朝效力,更不愿与李林甫等同流合污,于是选择了亦官亦隐,独往独来,无忧无虑的生活。他置身于大自然,免去了名缰利锁的羁绊,摆脱了现实苦难的烦恼,除去了情丝和欲念,把自己融入自然,接受自然的熏陶。王维后期的山水田园诗于自然中品出了禅味、禅理,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自然的意蕴。例如他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是一个远离世俗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是自然、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启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王维参禅有得,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田园,发掘山水田园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宗白华先生指出:“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以此来观王维的山水诗,实在是再典型不过了。庄、骚之神韵,哺育了王维,也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浩.大唐风度[M].华文出版社,1997,2.

山水田园诗篇10

按着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唐诗的几大类来分析一下,唐朝的诗歌我认为主要有四种。宫体诗、边塞诗、田园诗、讽谏诗(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其中,宫体诗在初盛唐时期出现的较多,讽谏诗在中晚唐时期出现的较多。而边塞诗与田园诗是两个阶段都有的,但在两个阶段诗的内容与“气骨”也有很大的差异。下面作具体阐述。

宫体诗的主要是人群体即围绕在唐太宗身边的是人群体所创作的诗歌,内容多为反映宫廷生活,多些宴饮乐事,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晒幸福”。这种诗歌在初盛唐可谓是盛行一时,但到了中晚唐,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急剧衰败,整天愁着怎么恢复大唐国运或者怎么应对国家动乱的局势,谁还有心每天描写宫廷宴饮和美人歌舞啊。再加上儒学复古运动,重视描写场面重视辞藻的宫体诗就渐渐衰败了。

边塞诗:边塞诗在初盛唐多表达扩土开疆的豪情和对战争的“渴望”,著名的诗人不出王昌龄、崔颢、高适、岑参。在我看来,这种渴望是基于连年战争得胜,加上秦人好战的个性产生的对于战争的盲目的热情,像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无限渴望战争的将军们。所以这时候的诗总是表达着诗人内心的无限豪情,即便有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其结尾表达的意思也必定是想要早些战胜敌人才能回到家乡。像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总之,一切以战争为主。此时的边塞诗也多慰边大臣所做的歌颂戍边将士的诗歌。所描写的也大都为边塞风景,由于边塞的地域原因,景色大都壮丽广阔,再加上战事得力,就也激发了这些并未真正经历战争残酷的诗人们的“壮志豪情”,像是最为出名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而诗到中唐,安史之乱的阴云还没有退去,很多生活在盛唐的诗人们心中像是泡泡一样远大又有些梦幻的理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就被现实击碎了。这时的边塞诗,已然没有了盛唐时期的豪气冲天,而更多的是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故乡的思念。于是此时的诗歌就多是表现戍边战士思想情绪的了,从“醉卧沙场场君莫笑”直接变成了“一夜征人尽望乡”了。之前描写的边塞奇景是为了衬托战士们的英勇,而中堂之后更多的变成了战士们的抱怨了。这种转变不也是因为展战事连年不利造成的么,原来是心中有盼头,条件艰苦就艰苦点吧,但现在打也是输不打也是输,那还是别努力打了,呆着没事想想家吧,想想家里的生活再看看现在的条件,这种抱怨的诗作很自然就产生了。

总之我认为唐朝边塞诗由初盛唐的意气风发到中晚唐的忧愁思虑的原因就是特别简单的,战事不利。

再来看看山水田园诗。初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无疑是王维和孟浩然。而中晚唐的山水诗人我想应以韦应物与大历诗人为代表。提到山水田园诗,可能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安逸舒适的画面。而唐朝的山水田园诗虽然表面上都是以和谐静谧的风格与画面构造为主,但是其内涵和原因却是截然不同的,先来看初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中国古代的诗人都是“官”所以诗中所表达的都是和国家,和官场有关的事情,而这两位则不同,王维经历了早年的变迁,晚年官至右丞而亦官亦隐。就像是淡极始之花更艳,官当大了就不用每天考虑自己的生计、升迁。就自然有物质和精神条件来亦官亦隐,来论道论佛。而孟浩然本身就终身不仕,就自然没有那些官场倾轧带来的烦恼而可以真正寄情于山水之间。所以,初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是诗人真的向往这种安静的生活而作出的,其意境自然是淡薄宁静。总之,初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是真的心向田园而作。

到了中晚唐则不然,如果针对边塞诗安史之乱毁掉的是唐人的信心与雄心,那对于山水田园诗来讲,安史之乱毁掉的就是唐人和平富足的生活环境以及上文提到的只有国家统一才能带来的人民的稳定感。就像是在当今美国人活的要比伊拉克人安定一样。安史之乱后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心态无论如何也回不到初盛唐时期了,诗人自然也包括其中。上文说初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就是纯粹的诗人想隐居,并也真隐居了而写出的纯正的山水田园诗,那到了中晚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就都是基于诗人仕途不顺,或者对生活失望之后才创作的山水田园诗。俗话叫“被逼的”。

比如韦应物,少年时期在盛唐度过,了解过盛唐的鼎盛于繁荣,所以安史之乱后还会作着恢复盛唐的梦,也写下过“丈夫当为国,破敌如催山”这样的有盛唐遗风的句子。而经历了宦海沉浮,少年时的雄心壮志已经被中年的理性与实际代替了。官场呆不了了,还是转向田园吧,在这样心境下写出的田园诗在我看来只有两个字“无奈”。没有官作了,只能归隐;没有理由写官场写国家了,只能写山水田园了。

再来看看大历诗人们,如果说韦应物的诗中还能看出些宁静淡泊,那其他大历诗人的诗中,则表现的全是哀景悲物。总之,国力弱了,经济下滑了,诗人们生活的安逸环境被打破了,诗歌中所透出的自然的宁静也就消失殆尽了。

再说唐朝的讽谏诗,不知道这样的定义算不算准确,或者可以笼统的说成表现社会现实忧国忧民的诗歌。我认为中晚唐开始这类诗歌较初盛唐飞速增加,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应该就属白居易。无论是《卖炭翁》还是《杜陵叟》,用最为平易的语言写出了最下层百姓的生活现状。为什么这时候这样的诗歌忽然增多了呢?我想是因为使人对于现实社会有所失望,有所不满,但他们没有选择与隐居使人相同的路,而是开始思考国运凋敝的原因,而力求解决办法以恢复盛唐气象。于是诗人们,尤其是当官的诗人们开始把诗歌当作奏折来像天子反映百姓的生活。这样,一首首讽谏诗就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