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十篇

时间:2023-04-09 20:01:30

中医典籍

中医典籍篇1

[关键词] 中医典籍;翻译;等值

[中图分类号] R2;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4(a)-0113-04

[Abstract] Chinese classics language is generally more concise, but the content is rich, and commonly used some obscure, esoteric vocabulary, thus increasing the difficulty of translation. The current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TCM classics vary from one viewpoint to another, and the quality of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s is uneven. Many translations exist in mechanical, stereotyped or word-obscure, ambiguous and ambiguous phenomena.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famous translator Eugene・Nida,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skills of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from four aspects: the meaning of equivalen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ynonym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ynonyms and the appropriate deletion. The author hop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confusion by better translation skills and solve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original expression in meaning and form, style and so on, so as to enhance the foreign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TCM classics, promote the spread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world.

[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 Equivalent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孕育和产生了无数造福于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传统。中医学源远流长,是我们先人们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总结出的宝贵智慧结晶。由于中医发展、扎根于我国独有的文化土壤之中,所以其在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及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都有不同于西方医学的见解和方法[1]。虽然西方医学在当代社会的医疗应用和生物科技研究方面占据主流地位,但是自从19世纪以来就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医在一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和独到的价值。随着世界范围内“回归”理念的兴起和深入影响,中医学受到国际社会的更广泛关注和认可[2]。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层次的科技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医学典籍的翻译成为我国在中医学方面与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者们交流的关键媒介。建国以来,在我国学者的不断努力下,中医典籍的翻译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可谓收获颇丰。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受中医学自身特点、译者知识储量及能力、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及生活习惯的差异等因素,中医典籍的翻译作品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了提高中医典籍的翻译|量,促进中医学的国际化交流,本文从等值翻译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中医典籍的翻译技巧。

1 等值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等值(translation equivalence)在西方翻译理论中位于核心地位。早在距今两个世纪前,英国的文艺理论家泰勒在其著作《论翻译原则》中提到: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能够将原著中的优点完全体现在译文当中,从而让分别阅读原著和原著译文的不同国家的读者对文章主旨、细节部分的意思有相同的理解,并从文中获得同样的心理感受。著名的苏联语言学家C.巴尔胡达罗夫教授认为:一部翻译作品要想在质量上达到一定层次,那么译文和原著一定是等值的。巴尔胡达罗夫要求译文需要与原文在意义、句型、音韵甚至修辞及风格方面力求等值。对翻译等值理论贡献最为卓著的当属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他也被称为当代翻译理论之父。“功能对等”的概念在他的翻译理论体系之中占有核心地位。奈达认为对原著进行翻译时切忌对语句进行死板的逐字翻译,而是要使目的语与原语在语言之间达到功能上的对等效果。奈达的翻译等值理论具体要求:翻译工作者在对原著进行翻译时,不单单要做到译文与原著在词汇意义上的等值,还要尽量做到风格、句式、音韵甚至文化信息方面的等值。依据奈达的理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以“等值”为标准的文字表述转化。此外奈达还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动态对等”理念,即要让译文使用最贴切的自然对等语将原文内容表达出来。这种翻译效果也是中医学典籍的翻译最希望达到的效果[3-7]。本文将从文章意义等值、同义词转换、近义词转换和释义以及适当删减四个方面阐述和探讨等值翻译在中医学典籍的翻译工作中的运用技巧。

2 等值翻译在中医典籍翻译中的应用技巧

2.1 文章意义等值――翻译的首要任务

由于中医学经典文集绝大多数使用古代文言文,一般用词造句极其精练,因此翻译中医典籍首先需要对中国古代文言文和中医学有较深的功底。另外,英语与汉语属于两个差异非常之大的语言体系,在语法结构、修辞文法等方面都难以实现译文和原著的绝对等值[8-9]。因此在中医典籍的翻译工作中想做到译文与原著在各个方面都完全等值是相当困难的,这时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力求使译文与中医典籍原著在内容所表述的意义上等值。以《黄帝内经》中《素问》的节选内容为例:

原文:昔在S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译文:In ancient times when the Yellow Emperor was born he has endowed with divine talents; while yet in early infancy he could speak; while still very young he was quick of apprehension and penetrating; when he grew up he was sincere and comprehending; when he became perfect he ascended to Heaven (the throne).

《黄帝内经》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我国中医学典籍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翻译工作者对《黄帝内经》的翻译既要考虑到目的语言国家的读者与我们之间的巨大文化及生活习惯差异又要将原著中的思想内涵及意义准确地使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表述是:当年黄帝出生时就有神灵,弱小时就能说话,幼年时顺从教育抚养,长大以后敦素聪敏,在一切有成之后他就登天而去了。在本例译文中译者使用了由when和while引起的5个平行结构,与原文中的“生”“弱”“幼”“长”“成”相对应。这样的翻译既简练又能够准确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思,并且使译文的语言格式与原文一样对整,做到了“让另一个国家的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获得与使用源语国家的读者相同的感受和理解”的要求。再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及《类经・任冲督脉为病》等中医典籍中类似出现的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任主胞胎”。对“任主胞胎”的翻译想要做到目的语和源语的绝对对等就非常困难,因为如果要绝对对等的话,翻译出来的内容在意义方面将与原文不符。因为“任主胞胎”中的“胞胎”并不是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中该词的意义――娘胎、孕育,而是要分成两个词。这里的“胞”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指“子宫”的意思,而“胎”是指“孕育胎儿、妊娠”的意思。因此“任主胞宫”的准确翻译应该是“Ren Vessel managing uterus and gestation”。另外还有在中医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专业术语“居经”和“并经”的翻译。依据等值翻译的理论原则,首先要求译文与原著所表述的文章内容的意思是等值的,所以这里就不能按照字面意思去直翻,那样翻译出来的内容就是错误的,是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居经”和“并经”两个词汇最早出现在魏晋之际著名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之中,其具体意思是指女子由于气候变化、生化方式、居住环境或者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月经异常症状,其中“居经”是指月经3个月出现1次,翻译成英文为“tri-monthly menstruation”,而“并经”指2个月出现1次月经,翻译成英文为“bi-monthly menstruation”。总之在对中医学典籍进行翻译时要做到首先保证译文所表述的意思与原著等值,在此前提之下尽量达到译文在风格和文体等方面与原著等值,切勿本末倒置。

2.2 同义词转换――阅读起来简单易懂

中西方医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一样的,所以两种医学体系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本质上是相互靠拢的,即两种医学体系的趋同性。由此可以推断,中医典籍中表达的涵义可以使用其他语言进行等值转换,中医典籍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也大多可以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到等值同义词汇[10-11]。在对中医典籍进行翻译时尽量采用目的语言中与原文意思等值的词汇,例如在对中医典籍中“眼花”“大汗”的翻译,译者可以直接从英文中找到这两个词的对应词汇进行翻译,即“blurred vision”和“profuse sweating”。这样既避免了生硬的逐字翻译,而且让西方读者阅读起来也非常容易理解。

2.3 近义词转换和释义――力求与原文等值

中医典籍语言一般简练,甚至两三个字就能概括现代汉语的一句话,这样的话要想实现中医典籍的等值翻译就只有将原著的准确含义进行对等翻译,其次考虑风格、文化等方面的等值翻译[12-15]。因此在对中医典籍进行翻译之前首先需要弄懂原著中的涵义,如果自己都理解不透彻那么译文的阅读者也不能从译文中获得与阅读原著等值的感受。另外,中医典籍中常会用到一些对当代国人来说也比较生僻的词汇,这些词汇更难以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词汇。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中医典籍中的用语或词汇的现代意思与古代意思不相同或者不尽相同,在翻译时需要给予准确的解释或者使用语义相近的目的语言词汇来转换。例如中医典籍中常用的专业术语“落胎”和“离经脉”,这两个词汇在西方医学术语中找不到意思完全相同的词汇,所以“落胎”在翻译时使用意思与其相近的“feticide”,显然后者所表达的意思范围要超出“落胎”的实际意义;同样,“离经脉”又称作“欲产脉”,是指临产孕妇出现的脉搏过快的临床表现,翻译为“abnormal pulse”也是取其意思相近的词汇来转换,这样的翻译不仅能将原著中的真正意思表述出来,也有利于文章风格、句式等方面的等值翻译。但有的词汇就必须使用释义的方法进行翻译,例如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有一方剂称作为“失笑散”,该方剂主要有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的疗效。服用“失笑散”后症状往往在不被患者察觉的情况下逐渐缓解,当患者发现疾病已祛除时常会惊喜的失声大笑,故名“失笑散”。如果这里仅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的话将是Powder for Lost Smiles。看到这个译名,恐怕没人敢使用此药[16-18]。李照国根据中医文献的特性将原著中生僻的词汇进行英文释义以达到译文和原著在涵义方面的等值效果,翻译为Shixiao Powder, a 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这样就更易被西方读者接受和理解。这种将中医典籍中生僻词汇进行释义以达翻译等值效果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这段话仍然节选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从下面两种译本的比较就能很明显地看出对生僻词汇释义是一种有效的等值翻译方法。

译本1:Jiexiong syndrome of cold nature has no symptoms of heat. Small white powder of three drugs can be adopted to the case.

译本2:When a Blocked-up Chest is of a Cold nature without symptoms of Heat, Decoction of Lesser Xianxiong with three drugs call be adopted. Baisan Powder will also be a remedy.

这段原文转换成现代汉语为:寒饮聚结成实的结胸证,若确审其无热证者,宜与白散温下其寒饮。这一段话经许多中医药学大家考证后皆认为这是错简,应为“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白散”。“白散”即中医药学中指的“三物白散”,该方剂由桔梗、巴豆、贝母组成,由于该三物外观皆为白色,又为散剂,所以称其为“白散”。译本1的译者在翻译此段时采用将国外读者会感到生僻的词汇进行英文释义,将“白散”译为“Small white powder of three drugs”,这样读者就较易清楚。而译本2的译者仅按音译将其译为“Baisan Powder”,这样的译法导致国外读者很难明白“白散”乃何物,所以此处将生僻词汇进行释义以达翻译等值是非常有效的,可以使读者对白散的颜色及大致组成有直观的印象,便于理解。

2.4 适当删减――避免误解,宁缺毋滥

中医学典籍一般都具有语言的抽象性特点,另外由于不同语种国家民族文化、地缘差异等原因使原著中所描述的事物或文化理念不被西方国家人民了解或使其容易误解,翻译者如果仅仅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将会使读者难以理解原著的真正涵义。为了避免原著中的内容在翻译为目的语后使读者产生误解或困惑,如果原文中该内容在整句中或整篇中的地位和作用不重要,即使删除也不会影响原文中所表达的意思的话可以考虑将该词汇删除,切忌转换成晦涩难懂或存在歧义的词汇。例如:

原文: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In a word, it has always been valued and emphasized to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 since ancient times, because it is much harder to cure any patient with an advanced disease.

上述原文节选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意思为:所以说圣贤之人不会等到疾患染上之后才去治疗,而是在没有发病之前就给予治疗;不强治已暴发的动乱,而是在未乱之前就加以治理,这即是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当已经身患疾病之后才开始治疗,已经发生动乱了才着手去平息,这种做法就如同口渴了才开始去挖井,马上就要开战了才着手去铸造兵器,不是已经为时过晚了吗[19-20]?文中使用了三个比喻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形象化,不仅增强语言美,而且引人深思。但是因为这些比喻具有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如果翻译出来的话可能不易被另一种文化背景的读者理解。为了使译文上下对照、连贯从而达到“动态对等”的要求,译文中删除了原文中的比喻,这样不仅保留、传达了原文中的核心思想,而且可以使语句更加简练、通顺、易懂。对中医典籍进行翻译时,尽量不使用晦涩和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转化,要使用目的语言中和原著对应的词汇,如果难以寻觅对应词汇且该词汇在文中不起到重要作用的话可以考虑予以删减,以求达到等值翻译的效果。

3 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高,世界范围内科技、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中医典籍的翻译在国际中医学的交流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中医典籍在表述方面具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特点,所以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常常不能做到译文与原著在表述意思、风格及形式等方面的完全等值效果。当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作品与原著在表述意思方面的等值处于翻译效果的最核心的地位,如果能够在保证译文与原著意义等值的基础上达到语言风格、音韵、感情及文化方面的等值翻译将是翻译作品的最理想效果。因此在对中医典籍进行翻译时,译者要善于运用等值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中医的国际化交流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周铁成.医学英语特点剖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48.

[2] 向楠.几种翻译理论在中医药术语翻译中的应用[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394-397.

[3] 王琳,陈磊.奈达等值理论关照下的中医术语翻译[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1(6):42-44.

[4] 郭先英.中医英语等值翻译技巧研究与应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4):9-11.

[5] 尹楚茗.翻译策略在中医文本英译实践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8-15.

[6] 江楠.中医典籍英译策略的探讨和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14-18.

[7] 冯文林,伍海涛.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应用中的研究述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7):988-991.

[8]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14-17.

[9] 张瑜.翻译的修辞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7-9.

[10] 赖燕玲.浅析不完全等值翻译的原因[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1):281-282.

[11] 陈小慰.翻译与修辞新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19-221.

[12] 蒋学军.中医典籍中的文化图式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0,23(1):35-38.

[13] 李梓,管媛.中医英语等值翻译研究――以《黄帝内经》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1):37-39.

[14] 王银泉,周义斌,周冬梅.中医英译研究回顾与思考(1981-2010)[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4):106-112.

[15] 刘宁,张庆荣.中医药英语翻译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J].中医杂志,2012,53(5):384-386.

[16] 盛洁,姚欣.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的中医典籍英译本比较研究――以《伤寒论》译本为例[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64-467.

[17] 王小芳,刘成,高新颜.中医辨证基本术语英译标准对比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611-3614.

[18] 罾郑周春祥.基于两个《伤寒论》译本的中医英译方法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20.

[19] 李英照.翻译适应选择论关照下的《内经》病证词语英译[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9-13.

中医典籍篇2

《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是藏医药古籍保护与整理的重要环节,因此探讨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体例就显得至关重要。《藏医药古籍目录》编写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书名、著者、版本、内容提要、存佚等。

【关键词】 藏医药 古籍 目录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藏文典籍浩如烟海,其数量仅次于汉文典籍。藏文典籍中有大量的藏医药典籍。作为藏医学知识主要载体的藏医药古籍,从古至今一直是藏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并且是我国有优势的卫生、科技、文化和产业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藏医药古籍也积淀着藏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藏医药”被列入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对藏医药古籍的保护与整理,是文化遗产保护、我国全部古籍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医药古籍保护工作的第一步是完成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藏医药古籍珍藏在寺院和民间,大量的藏医手抄本、善本、孤本及“口传古籍”等正面临着流逝和失传的危险。对于藏医药古籍的存世现状并不清楚,这就严重影响藏医药的推广和科研工作的开展。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书,也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方法。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能够清楚地反映历代藏医药古籍的基本状况,也是我们学习藏医学的入门书。

藏文典籍目录的编著具有悠久历史。吐蕃时期,由于大量印度佛经的翻译,公元8世纪末,赤松德赞时期,产生了第一部藏文目录学专著《旁塘目录》,此目录已亡佚。现存最早的藏文目录是赤松德赞时期,译师嘎瓦贝等人编写的《丹噶目录》。此后历代都有藏文典籍目录的编写。编写图书目录,首先涉及图书的分类问题。目前对藏文图书进行分类较有影响的是以下几种:喜饶嘉措大师的分类,拉卜楞寺藏文典籍总目录的分类,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的分类,黄明信先生的分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的分类[1]。医学属于藏族传统文化十明中的医方明,在以上几种分类方法中,藏医学皆归入“医方明”。

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需要确定收录古籍的范围(时间上下限)。藏医学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的苯教医学,至今已有三千八百余年的历史。藏医药古籍是记载藏医药知识的古代书籍的简称。藏医药古籍收录的时间上限可以上溯到古象雄时期。本世纪初,从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古文献中,i.0.755号写卷已被公认为一部象雄语的医学文献[2]。那曲地区藏医院医生阿加就收藏了古象雄时期的医书,包括苯教创始人辛绕弥沃齐所著《象雄解除痛苦的医学广论》《象雄消除病魔白药瓶》《象雄药论甘露》《象雄消除病魔黑瓶》等书,均系手抄本[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藏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认为藏医药古籍收录的时间下限可以划定为1949年。

在编写藏医药古籍目录时,必然涉及对藏医药古籍进行分类。早期的藏医药著作藏医和藏药一般不分开,现存最早的藏医学经典著作《月王药诊》,内容涉及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药物学和药物治疗等。藏医学经典《四部医典》由《根本部》《论说部》《秘诀部》《后续部》4部分组成,内容包括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药物、养生、医德等。藏医学的分科最早见于《四部医典》,《四部医典》全名《甘露精华八支秘诀经》,八支者将医生治疗的疾病概括为普通疾病、儿科疾病、妇产科疾病、神志疾病、创伤疮疡、中毒症、养老及滋补壮阳等8个分支。

关于藏医(医方明)图书的分类,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将“医方明”分为:续部及其注释、药书译注、本草、零散著作。黄明信先生将“医方明”分为:医典及注释、医药著述、药物图谱、零散著作。杰西·西饶江措《藏文典籍目录学的源流及其分类研究》一文将“医方明”分为:一般著作、译著及注释、四部医典及注释、药物图鉴、其他[4]。上面三种分类方法实际是将藏医典籍分为:经典著作及其注释、(药书)本草类、其他(零散著作)三类。参照《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对中医书籍的分类方法:医经、基础理论、伤寒金匮、诊法、针灸 按摩、本草、方书、临证各科、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综合性著作。我们认为可以将藏医药古籍分为三大类:藏医类(包括医经及其注释、一般著作及其注释、临证各科、曼唐)、藏药类(包括本草、方书、药物曼唐)、综合类(包括医史、养生、文史丛书和学者文集中的医学著作)。

东嘎·洛桑赤列教授认为藏文图书详细目录的填写应该包括:总编码、部类名称、字母标号、书名、简称、别称、作者姓名、别名、成书时间、主要内容、抄本、印本、篇页长短、每页行数、函数、章节、页数、是否完整、馆藏部数等19项内容[5]。照东嘎·洛桑赤列教授藏文图书详细目录,结合藏医药古籍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主要内容应包括:类名、总序号、书名(包括通行书名、全书名、简略名、异名、书名编号)、著者(包括生卒年代、姓名〈人名著录选用常名,遵循约定俗成,注意各藏区的地域特色,强调人名的规范化。同名同姓者,可以在其名字前贯以地名、职位等加以区别〉、别名、著者编号)、版本(包括著作年代、出版时间、地点、出版者、版本类别、卷数、页码数、是否完整)、内容提要、存佚、收藏处代号、备注等。为了全面了解藏医药古籍总的状况,在进行目录编写时,应该收录著录存世或公开出版的藏医药学历代古籍以及已经亡佚但是见于古代医学文献、历代史书方志及学者文集中记录的医药书籍。

藏医药古籍目录中同一类目的著作按照成书或刊行年代先后编排。成书年代不详者,一般以作者卒年为准。生卒年不详或者无从考证者,则注明“成书年代未详”。著作年代的书写用三种纪年法 ,包括传统藏历纪年法、中国历史纪年法(历代帝王年号、干支)和公元纪年。1911年以后只著录传统藏历纪年法和公元纪年。

藏医药古籍书名取一最通行者为书名。藏医药古籍往往有很长的全书名和简略书名,本目录著录时全书名列于通行书名的下方,其他异名,均冠以“又名”字样,列于全书名之下,并反映在书名索引中。例如《四部医典》(通行书名),全名为《甘露精华八支秘诀经》,又名《医学四续》。

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首先要反映其藏文特色,同时应该重视其具有国际交流意义,所以我们认为藏医药古籍目录的文字应该包括藏文、汉文、英文、藏文字母拉丁转写等4种文字。

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既要参照传统的藏文目录编写体例和吸收现代目录学的研究成果,又要遵循藏医药古籍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阿华.藏文典籍的分布及其分编问题[j].中国藏学,1994:2.

[2]罗秉芬.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精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25.

[3]索朗措姆,拉珍整理.古今藏医药文献书目编制[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6:36,38,39.

中医典籍篇3

[关键词]藏医;汉医;医者;医药典籍;藏药

一、对吐蕃医者的影响

汉地医术对吐蕃医者的影响通过两种形式:其一,历代赞普派遣藏地医生深入内地学习中医术;其二,汉地医生通过受聘请和派遣的方式入居吐蕃。松赞干布统一藏地后,便从汉地引进佛教和医学。在文成公主入藏时就有汉地医生受唐朝廷派遣随和亲进入藏地。同时松赞干布还迎请汉地僧医摩诃德瓦入藏翻译医药典籍,迎请汉僧韩文海与天竺、大食的医师一起编写医药典籍。又据《藏医史》记载金城公主入藏时再次带去了医药人员与医学书籍(2)。《新唐书・吐蕃传》中也有相应的记载:“帝念主幼,赐锦赠别数万,杂伎诸工悉从。”(3)“杂技诸工”极可能包括汉地医者。金城公主所带医书在被译成藏文后,又迎请汉僧摩诃衍那与藏地翻译家一起根据根据这些译稿编写医学成医药著作《月王药诊》。赤松德赞时期聘请了更多的僧医入蕃,如圆净、善恕、善思及东松嘎瓦等。其中著名汉地医师东松嘎瓦,他不但翻译编写了众多医药著作,而且在藏地招揽弟子教传医术。这一时期吐蕃著名的九大医学家之一的宇妥・元丹贡布,即《四部医典》的作者,就是其学生之一。进入汉地学习医术使土生的藏地医者受到了汉地医术的熏陶,汉地医者进入吐蕃对当地医师又产生一些影响,改变了藏地医师的构成结构,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使藏医中加入了不少汉地医者的因素。

二、对吐蕃医药典籍的影响

《王统记》讲到文成公主入藏时:“四百又四医药方,四方、五诊、四论医典,六医器械皆赐汝。”(4)说明文成公主入藏便有汉地医药典籍传入蕃地。赞普松赞干布又迎请汉僧摩诃德瓦与藏地翻译家达摩夏卡一道翻译从汉地带回的的医药著作编译成书即《医学大全》。《汉藏史集》中有相应的记载:“又从汉地迎请摩诃衍那大师,由汉妃公主和拉隆多吉贝担任翻译,译出众多汉地历算及医药之书籍。”(5)同时,据《贤者喜宴》(6)记载松赞干布又迎请来自天竺、大食的医师和汉地的韩文海合编《无畏的武器》。《贤者喜宴》中在讲述金城公主入嫁吐蕃时也带去了许多历算和医学著作。(7)赞普赤德祖赞迎请汉地僧医摩诃衍那与藏地翻译家毗卢扎那把这些医药典籍译成藏文,在这些译稿的基础上编写成医药大典《月王药诊》。《月王药诊》受中医影响明显,其中的“阴阳五行”、“五行生克”的医学理论和把疾病分为“寒”、“热”两类,并采用寒药治热,温药治寒的治疗方法都与中医的内容一致。652年汉地名医孙思邈编成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也极有可能也随着金城公主入嫁吐蕃被带入藏地。赤松德赞时期又聘请汉地僧医入蕃翻译了不少中医典籍,如汉僧善恕和天竺医师合译《医学方金宝全书》《穿刺技巧》,汉僧圆净与印度医师合译《精治宝灯》《医药概论》及来自汉地的著名医者东松嘎瓦也翻译成了《杂病治疗》、《艾灸明灯》、《配方玉珠》等医药典籍。于8世纪晚期编成医学巨著《四部医典》的宇妥・元丹贡布是汉地医者东松嘎瓦的弟子,且《四部医典》是在继承《月王药诊》《医学大典》《无畏的武器》等前代医药著作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清代藏族学者洛桑却吉尼玛在其《土观宗派源流》里写道:“我认为,所传之《医方四续》,其最初来自于汉地。”(8)

三、对藏地药物的影响

敦煌本吐蕃藏文医书是尚存最古老的藏医文献,较真实地反映了古代藏医的面貌,是研究藏医起源和发展的第一手珍稀资料。医疗术长卷里记载了诸多药物,医疗术(一)s.t.756卷41条提到使用“汉地黄连黄水”治管漏并且疼痛;第11条使用“汉地桑叶”治疗舌头肿而溃烂;第51条以“汉地酒曲”治燥热症;医疗术(二)I.O.56,57卷第7条里以“汉地酒”治疗剧烈寒颤;第20条里用“汉地酒、姜、粉团、葱、当归等配制后喂食治牛病”,这些都明确地注明是来自于汉地,说明吐蕃时期曾从汉地引进药物(9)。在《藏医藏药初步调查》(10)里指出:藏药中与中药材完全相同的有98种,约占常用药的三分之一。《月王药诊》中共记载藏药780种,《《月王药诊》研究概论》11一文认为《月王药诊》中有一百多种药物是来自汉地的。文中指出在《月王药诊》中提到的向额儿(甘草)、叟买(豆蔻)、君母札(大黄)、毕毕灵(毕茇)、嘎果拉(草果)等明显都是中药材。同时,在汉地的文献里也有中药材被传入吐蕃的记载。《全唐文・卷34・元宗(十五)》在“赐关内河东河西入朝蕃酋等敕”这一节里有这样的记载:“部落有疾苦,量给药物。”(12)《全唐文・卷474・陆贽(十五)》的“论缘边守备事宜状”叙述里也讲到赐予吐蕃药物:“然良粮所颁,厚逾数等,继以茶药之馈,益以蔬酱之资。”(13)更进一步地说明在吐蕃时期,汉地有众多中草药传入并应用到蕃地医疗事业,造福于吐蕃居民。值得注意的是,后来作为吐蕃人生活必备品之一的茶叶,最初也是作为药材传入的。敦煌本吐蕃藏文医书医疗术长卷s.t.756卷第31条中提到用浓茶治疗冲撞污秽之物所得的病(14)。在《汉藏史籍》中说茶叶最初是作为治愈赞普都松莽布支疾病的良药从汉地引进到蕃地的(15)。

注释:

(1)五世达赖喇嘛《王臣记》第33页,刘立千译注,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桑吉嘉措《藏医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3)《新唐书・吐蕃传》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一吐蕃上》

(4)索南坚赞《王统记吐蕃王朝世系明鉴》第69页,刘立千译注,人民出版社,1985年

(5)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第101页的,陈庆英译注,人民出版社,1983年

(6)巴卧・祖拉陈哇着《贤者喜宴》,黄皓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9年

(7)巴卧・祖拉陈哇着《贤者喜宴》,黄皓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9年

(8)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民族出版社,2000年

(9)罗秉芬主编《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精要》,民族出版社,2002年

(10)藏医藏药调查组:《藏医藏药初步调查》,日报社印刷厂,1965年

(11)罗尚达《对《月王药诊》研究概论》,研究,1985年第4期

(12)《全唐文》卷三十四,《元宗(十五)》

(13)《全唐文》卷三十四,《元宗(十五)》

中医典籍篇4

关键词:中医经典;重要性;课程设置;针灸推拿

1 经典课程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

1.1中医经典是中医之源 中医经典课程,一般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课程。《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养生等问题。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辩证、治则、针灸和汤液治疗等方面,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伤寒论》提出了六经的形证和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确立了六经辩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对内伤杂病进行证候分类,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温病学》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治方法,创立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丰富并充实了中医学外感热病的内容。因此,这些经典课程“是中医学的根,正是其根正,赋予中医学两千多年不竭的生命力[1]”。经典著作作为中医学的根柢,不予掌握,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中医学得根深蒂固是不可能的,探流溯源方能洞察本质[2]。

1.2经典指导临床辨证思路 中医学的宝贵,在于其辨证论治之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在。有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开始,已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体系,更在汉代时期的《伤寒杂病论》中,更已奠定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及之后发展出的各种中医的辨证方法,不断深化中医学的内容。中医的临床疗效,跟中医的辨证论治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差不多可以划上等号。要培养出中医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更要培养出学生的辨证论治思维。理论指导实践,学中医不能忘了经典。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应当博古通今,只有谙熟经典,才能见病知源,从而形成系统地辩证诊疗思路。李振吉教授曾做过大量调查,并与很多名中医座谈,他们都强调熟读经典的重要性,同时自己也对经典极为熟悉。因为他们认为若非如此,就不能掌握中医对病症辨治的认识规律,对方药烂熟于心,更重要的是熟读经典才能够建立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思路。不少老中医认为现在的中医"西化"了,实际上就是指他们以西医的观念来思考和对待临床问题[3]。

2 中医经典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经典课程开设不齐全,地位沦为选修课 我校针灸推拿五年制专业在中经典课程方面仅开设了《针灸医籍选读》这门课程,该课程虽以《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和《标幽赋》的针灸精华为主要授课内容,但由于三本书节选合成一本,内容压缩删减太多,很不全面。学生学习节选的内容,思路没有连贯性,跳跃幅度大,甚至某些重要章节并未在课上体现,可想而知经典的学习理解情况往往也不理想。且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未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列入必修课,只沦为选修课之列。部分学生为了图省事、轻松,报名选修课时,就放弃选择这些经典课程,转而选择一些轻松,易修得学分的课程,经常导致这些中医经典课程由于人数不够无法开班学习,使得有些真正想学习中医经典医籍的同学就这样错失了上这些课程的机会。或是有的经典课程人数足够得以开始,当学生往往因为不是必修课的关系,成绩不会纳入最后绩点,影响奖学金、保研的关系,而对此课程不上心,不认真学习,甚至常出现逃课、早退的现象,对于一些课堂任务、课后作业往往也敷衍了事。

2.2经典课程课时严重不足 针灸医籍选课程在针灸专业的主干课程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针灸专业学生成才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目前课程结构中公共基础和西医课程比例日渐加大,中医药专业特色课程比例逐渐减少,本课程教学时数已经由108学时逐步缩减为72学时,内容缩减竟达1/3[4]。授课老师经常感慨讲不完,学生抱怨课程节奏太快,听不全,课后消化吸收难度增大,课时数的严重缩减使得各篇章之间连贯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不利于学生系统,也不利于学生完整的中医思维方法的形成,影响了教学效果。

3 建议对策

3.1将中医经典课程纳入必修课范围 学校应重视中医经典的教育,提高经典课程的地位,建议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其纳入必修课的范畴。针灸推拿专业不应该培养出只懂针灸推拿而不会运用中药方剂的医生,应该方药、针灸、推拿三者并重,针药结合,不能有所偏废。在课堂教学方面不要仅拘泥于原文注释讲解模式,应与临床实践和具有代表性的病例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此外,可以在必修课程以外,开展其他的一些活动,或是以考促学。比如:我校目前正在试行的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或是开展经典背诵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同学们学习中医经典典籍的热情,夯实中医基础。

3.2合理增加中医经典课程的课时数 应建议学院适当增加《针灸医籍选读》等中医经典课程的课时数,或是将《内经》单独列为一门课程予以详细讲解,授课老师也有充足的时间,按照教学计划,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向学生们详细地讲解经典中的内容。这样一来,抽象的经典条文也更加形象,具体,学生也更易吸收理解。

3.3尽早开设中医经典课程 对于针灸推拿专业,建议学校尽早开设中医经典课程。经典课程的次序在学生学习完《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这两门课程后便可开设,且尽量安排在西医课程之前。其目的在于使针灸推拿专业的学子尽早接触中医的思维方式,将中医的思维深深烙进学生的脑海,不断巩固和加强,以培养出他们扎实缜密的中医思维。

参考文献:

[1]张翠玲.中医成才与经典[J].光明中医,2006,21(2):4-6.

[2]李如辉.应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J].中医文献杂志,2008,01:26.

中医典籍篇5

【关键词】 中医药信息 古籍数字化 中医古籍

古籍数字化是当前中医古籍文献整理工作的热点。中医古籍传承了数千年中华医药文化,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对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不仅可以再生性保护这些珍贵的中医古籍,而且为更加便捷地开发和利用古籍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古籍数字化尤其是国内中医古籍数字化的研究与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结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近几年来在中医药珍籍秘典的整理抢救、保护及相关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医古籍电子化系统的解决方案。旨在介绍一种实现无缺/错字、图文对照、通用性好、检索快捷方便、输入/输出灵活、读者互动交流、辅助研究性强的中医古籍电子化系统。该系统具有电子化编辑、压缩、上传、存储、图书分组管理、读者分组管理、读者-图书授权借阅、网络在线阅读、原文图像浏览、图书需求信息分析、计费电子借阅、古籍学术论坛、短信互动平台、准确快速检索等功能。其科学、便捷、安全、高效的古籍资源管理,将进一步实现古籍阅览由传统方式向电子/网络方式的重大转变。

1 系统主要功能结构

1.1 中医古籍编辑平台

中医古籍编辑平台提供对数字中医古籍的编辑处理功能。我们开发了《古籍编辑器》软件,用来对古籍图片元数据进行标注和压缩,输出电子书。

中医古籍电子书籍一般包含的信息有:①置标信息,古籍中的主要知识点,如病、证、方、药等;用于全文检索和浏览古籍图片;②原扫描图像,保待原图原貌,用于与文本信息对照使用;③书目的元数据信息,如分类、书名、成书年(出版年代)、作者、版本、馆藏地、内容提要、书籍特征、保管措施、复制状况等;④书的章节信息,用于划分清晰的书籍层次结构。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古籍的卷、章、节可以灵活分级管理;②支持对图片的标记和编辑,不会改变原始图片,可以搜索图片信息和图片的标记数据;③支持缩略图方式浏览章节中的图片,支持鼠标放大/缩小图片和旋转查看,图片能自动播放和根据显示器分辨率调整大小;④依据中医古籍总目的分类标准归类书籍。

1.2 电子古籍系统

电子古籍系统用于将中医古籍编辑平台输出的电子

古籍上传、解压、导入并存贮到阅览系统中。系统会根据古籍分类信息自动归入正确的分类位置并建立索引,以树状形式展示,且在树的每个层次上显示该层次结构下的总条目数,与原有书库无缝集成。

1.3 电子古籍阅览系统

电子古籍阅览系统实现了用户在线进行图文阅览,并可以记录用户在线阅览古籍的种类和时间信息,从而分析读者对各古籍的借阅和需求信息。同时,电子古籍阅览系统具有网上计费借阅功能,以便于珍贵古籍的保护和有效利用。计费借阅方案灵活,主要有按时计费(按实际借阅时间、包月/年等)、按书籍计费、按会员级别计费、按流量计费和综合计费。

1.4 古籍信息搜索平台

搜索平台具有简单查询、组合查询和全文搜索功能。对于中医古籍涉及众多生僻字的问题,平台建立了中医古籍的繁简字体对照表,增加繁简字体关联互检功能,提高搜索准确率,同时提供基于内容的高效检索和对知识的准确挖掘功能。

1.5 学术论坛即时通讯

古籍学术论坛和即时通讯平台提供读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中医古籍管理员之间进行互动古籍学术交流和即时通讯功能。

1.6 辅助软件操作平台

辅助软件操作平台提供了字数词频统计、历史年表、古今纪年换算、干支/公元纪年换算、六十四卦表等辅助功能,为古籍研究者对古籍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提供方便,从而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友好性。

2 系统采用的主要技术

考虑到基于Java的Web应用技术的实用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结合基于J2EE的Struts和实现数据持久化的Hibernate框架的MVC设计模式所具有的优良特点,本文采用了该架构来构建高内聚、弱耦合、可维护和可扩展的中医古籍电子化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 9i,数据搜索采用Oracle Text技术。下面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予以介绍。

2.1 MVC设计模式

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是一种著名的用户界面软件开发设计模式,最早由Xerox在20世纪80年代为Smaltalk-80语言发展提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它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中。MVC设计模式把应用程序分成了3个核心部分,将应用程序进行了分层,视图和模型通过控制器连接,从而减少了用户界面和业务逻辑之间的耦合,使程序设计更加清晰、灵活,也提高了软件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克服传统Web系统的不足之处[2]。

2.2 Struts框架

Struts框架是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体现了MVC设计模式的特性,遵守了J2EE的Servlet、JSP等技术规范,同时根据J2EE的特点做了相应的变化和扩展,是J2EE体系架构的一种轻量级实现。作为一款优秀的Java Web应用程序的开发框架,Struts框架凭借其清晰性和灵活性,成为当前最为广泛应用的轻量级Java Web开发框架[3]。

2.3 Hibernate框架

Hibernate框架是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工具(Object-Relational Mapping),是一款基于Java环境的优秀的对象持久化开发框架,根据O/R(对象/关系)映射技术思想,对JDBC进行了轻量级封装,使开发人员可以使用一种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操纵和管理关系数据库,所以从技术本质上来说该框架是一种提供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服务中间件[4]。

2.4 Oracle Text搜索技术

Oracle Text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搜索技术,内置于Oracle数据库中,其提供的开发API使软件设计人员能轻松实现功能齐备的内容搜索应用程序,可用于搜索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文档,是对SQL通配符匹配技术的补充。Oracle Text支持使用基本的布尔运算符(AND、OR、NOT、NEAR等)将多个搜索条目组合到一起,同时具有更高级的功能,如soundex和模糊搜索以及结果排序等。该技术支持数百种文件类型,包括Microsoft Office和PDF。

2.5 中医古籍中生僻汉字处理

古籍生僻汉字问题是中医古籍电子化工作的一大障碍。目前很多电子化古籍系统采用偏旁相加的方法来写,看起来非常别扭,而且如果遇到无法用偏旁相加的方法来输入的汉字,表达起来会更为麻烦。本系统通过对中医古籍电子化中遇到的生僻汉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生僻汉字进行分析统计后,对其进行编码、造字,建立繁简字体对照表,增加繁简字体关联互检功能,从而有效提高了搜索准确率。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相近的简化字或者生僻汉字的模糊发音,即可进行生僻汉字有关的查询搜索。这种简单易用的方法实现了古籍电子化中遇到的生僻汉字的存储、检索和显示,较好地解决了古籍电子化中遇到的生僻汉字问题。

3 中医古籍电子化系统的实现

从2002年开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公益项目《1 100种中医珍籍秘典的抢救整理》、《中医药珍贵典籍的保护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工作,已初步建立起中医古籍电子化系统。通过自主开发的《古籍编辑器》、《古籍系统》,已经完成了1 500种中医古籍的书目元数据信息编辑工作,850余种的数字中医古籍的编辑工作;建立起的中医古籍阅览管理系统,实现简单检索、组合检索、全文检索、模糊检索、精确检索,实现了用户的分级管理,图书分组管理、读者分组管理、网络在线阅读、原文图像浏览等功能。可检索信息48多万条。系统功能正在逐步的建设和完善。

在系统建设中我们也碰到很多问题,如据根项目支持的经费,我们尚不能对数字化的中医古籍全文本化,那么如何实现阅读的检索呢·我们采取了对原书图标注的方法,通过标注,基本能实现古籍中主要知识点的检索。标注的度是达到检索量的要点,标注度过细,会大量增加工作量,标注度过粗,又会遗漏主要认知点,为此我们制定了标注的基本原则。数字古籍的图像,保待了原图原貌,除海外回归古籍是缩微胶片扫描完成外,原书扫描都是彩色储存。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储存的量,使图像的处理、图像上传及网上阅读都出现了速度慢的问题,为提高检索和阅读的速度,我们对数据库结构进行了多次优化和设备功能的提升,基本上解决了速度问题。速度问题随着数据量的加大,可能还会出现。

4 小结

本研究结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多年来在中医药珍籍秘典的整理抢救、保护及相关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库和Web网络技术的中医古籍电子化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就解决方案设计了技术路线和系统架构。该方案已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古籍电子化研究项目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电子古籍阅读需求的变化,中医古籍电子化系统是在不断发展,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如:古籍中同药异名、异药同名,古籍中的病证和现代病名问题,这些目前已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何利用这些成果建立起关联词表,将为中医古籍的阅读检索提供更加便捷的支持。

电子古籍生僻汉字问题的研究。传统的计算机二字节编码技术只能处理2万多个汉字,对古籍中大量的生僻字、俗体字、异体字、通假字、避讳字无能为力。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采用Unicode四字节编码技术解决了古籍整理和研究中生僻汉字数字化的瓶颈,完善了汉字信息网络化的平台。

提供人性化的电子中医古籍阅读方式也是一个值探讨的问题。新加坡电子书系统有限公司推出的E-Book Systems Pte.Ltd.解决方案,其用户界面将传统浏览的多媒体内容如数码相片、文字、音乐乃至动画等表现形式通过三维翻页界面以虚拟翻书页的方式呈现出来,将自然贴切的真实书本效果带入电脑及网络世界。如何将其技术应用到中医古籍电子系统中,我们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符永驰,孙海舒,李 斌,等.多媒体技术在中医药信息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2):103-104.

[2] Steve McConnell. Code Complete[M]. Washington:Microsoft,2006. 101.

中医典籍篇6

    维吾尔医药学古籍图书由单纯重视内容向内容和形式同等重视的转变,使维吾尔医药学古籍图书更加赏心悦目,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在以前出版的维吾尔医药学古籍中,大多数古籍图书更多地重视了专业性,但忽略了图书本身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无论是纸张选择、装帧设计、阅读形式等都同质化,书籍没有个性,面目模糊,不能给人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审美的愉悦。因此,这些书籍多半是作为一种资料性的文本,难以得到大众读者的认可。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图书表现形式的要求日益提高,个性化的阅读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也意识到了这种态势,在出版的规划上也由单纯重视内容为主转变为以同样高度重视书籍形式的表达,并对医药学古籍的整个出版流程进行规划,对书籍的开本、纸张、封面与版面设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图文书的制作,更是为这一转变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维吾尔医药学名着(1~100)》已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出版项目基金(514万元),该书的字体以维吾尔书法形式出版,给人以阅读古代手稿的感受。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来临,民族文化的不可复制性濒临消失,将出版形式和介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应当全方位用动态的形式展示民族医药文化的丰富多彩。用数字介质的保存和流通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弘扬民族医药文化,将民族医药文化的经典鲜活地保存下来。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还计划出版影印版的《维吾尔医文献》(1~15)丛书,即在原书内容原封不动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数字设备,对原手写稿进行影印出版。

    二、由注重社会效益到社会效益与市场影响二者兼顾

    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作为出版和编辑维吾尔医药学古籍图书的机构,一直非常注重对维吾尔医药学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编辑和出版,以期能使维吾尔医药学文化对各族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民族医药文化的出版如果仅是停留在资料性的保存方面,而不是传播出去,提升大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那这种作用也就是十分有限的。作为医药学古籍的出版社,应该打破这种僵局,使医药学古籍的出版走向市场。

    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以搜集、整理、出版和抢救濒危医学古籍作品为工作重点,多年来,在各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维吾尔医学各位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在古代医学典籍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从收藏于自治区的各科研究机构、古籍办、各级博物馆和流传于民间的有关维吾尔医学的古籍中整理出了《再合热花拉孜米(花拉孜米医书)》,《艾格拉孜提比亚(医学之目的)》,《托排土里阿西克(强身医书)》,《卡拉巴丁卡地日(复方制剂集)》,《黛斯图尔依拉基(治疗指南)》等作品。这些古籍包括维吾尔医基础理论、维吾尔医治疗学、维吾尔成药学、维吾尔草药学、维吾尔医养生学在内的维医内、外、皮肤、妇、儿科等各科疾病及其病因、诊断、治疗方法、饮食禁忌以及验方、复方、秘方和草药介绍等丰富的内容。

    因当时的历史条件,以上古籍成书文字多样,有察合台文、阿拉伯文、波斯文等;版本类型有手写本、手抄本、石印本等。在编辑出版计划中,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经过周密策划,探秘寻宝,取精存真,立足出版社在编辑出版方面的优势,组织了维吾尔医药学专家和精通察合台文、阿拉伯文、波斯文的学者,为出版的维吾尔医药古籍达到学术水平高、编校质量精、出版水准优良创造了条件,整理出版的《维吾尔医药学古籍》丛书共12部,每部约100万字、16开本、精装。该丛书于2012年5月被评为自治区第八届图书奖一等奖和装帧设计奖。但这些奖项,只是维吾尔医药学古籍出版中迈出的第一步,在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中,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要整理出版67本维吾尔医药学古籍丛书。

    三、由被动出版转变为主动策划出版

    以前,医药学古籍的出版均为粗放式的方案和指定,并没有精细化的策划和方案,这与当前的出版形势是不协调的。近年来,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各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关心下,组织多位专家学者,整理出版了作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的《维吾尔医药学分卷》,为当代维吾尔医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各个历史时期所收集的有关维吾尔医学抄本以及民间所收藏的抄本中,有许多不为学术界所认识,有一些残缺不全,还有一些正在流失,这些珍贵的资料亟待我们去抢救、去研究。在抢救传统文化遗产时机已经成熟的关键时刻,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计划首先整理出版几十部篇幅较大的古籍,这些古籍时间跨度为11世纪至19世纪,均为各个时期名医所着,其中一部分为维吾尔民间医生所着,另一部分则是对维吾尔医学产生过直接影响,维吾尔医生在医疗实践中长期采用的其他珍贵资料。

中医典籍篇7

1对象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研究资料为河南中医学院1997年-2006年中医内科学专业毕业生的硕士学位论文207篇。

1.2调查内容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位类型、论文名称、关键词、论文类别、中医经典引用、西医知识运用、实验动物选用、实验方法应用、检测指标、统计学方法选用、统计软件应用、参考文献。

1.3调查方法

按照调查内容设计《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调查表》,组织已毕业留校的研究生进行专门培训后,对每篇学位论文进行阅读,按照调查表内容逐条归类。所采集信息汇总后采用频次法进行数据处理。

2调查情况

2.1学位类型、论文类别、实验方法调查统计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这3项统计中学位类型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类别分为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实验方法由于医学研究中具体实验方法很多,比如血脂的检测、肝功能的检测、血细胞检测、形态学观察以及现代新技术放射免疫法、DNA检测、白介素的测定等等统计非常难,但都可以归类为定性和定量,定性指形态学、病理切片观察、心电图等为定性研究,定量指对某些检测指标的测定,有量的概念,两者都具备的为综合研究。经统计处理,学位类型、论文类别、实验方法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

2.2引用中医经典及西医知识运用情况

由于中医经典著作数量较多,因此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引用中医古典医籍方面相对来说也十分丰富,我们对引用频次相对较高的中医经典(8%以上)进行统计,见表2。

西医知识运用相对集中,所列内容全部统计,具体统计结果见表3。

2.3实验动物选用情况

从论文选用实验动物来看,常见的有SD大鼠、Wistar大鼠、NIK大鼠、新西兰兔,除此外还有豚鼠、狗等。

2.4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引用情况

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其研究起点和基础,同时可以评价研究生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显示通过对中医内科学专业207篇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显示,引文数量不太均衡,平均每篇学位论文引用参考文献在50篇左右。从引文语种上看主要集中在中文、英文、日文3种,比例分别为83%、16.7%、0.3%。

2.5实验方法应用情况

从统计情况看1999年以前的学位论文在实验研究中选用的检测方法与指标较为单一,主要是常规项目如血常规、肝功能、血液流变学、形态学等检测,所用设备多为光学显微镜、普通病理切片机、心电图机、超声波等。2000年后的研究方法逐渐丰富,免疫组化、细胞培养、基因检测等先进的检测技术与设备得到了应用。

2.6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

从统计结果看应用的最多的统计方法为t检验、方差分析,其他统计方法依次为u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Ridit分析等;从统计软件的运用上看2001年前应用的统计软件集中在SPSS8-SPSS10,较低的版本,2001年后统计软件集中在SPSS10~13,这与软件开发有关,功能增加,应用更先进。近年来也有部分采用SAS等软件统计处理。

3结果分析

3.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全面

调查的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引用了大量中医古典医籍文献,反映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这与河南中医学院加强研究生中医古典医籍的教学分不开。引用的古典医籍主要为《黄帝内经》《丹溪心法》《景岳全书》《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医林改错》《伤寒论》等居多,其次《临证指南医案》《医学心悟》《医学衷中参西录》《名医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等也有较多引用,反映了我院研究生对中医古典医籍的重视程度。

3.2医学知识进一步提高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的西医知识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得到逐步提高,反映了研究生注重学习、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紧跟时代步伐。比如2000年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药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免疫学的知识进行研究;2000年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技术、免疫组化技术的出现,这些方法在学位论文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3.3注重查阅外文文献

引用参考文献的语种分析,是对研究生外语程度和论文吸收国内外科研成果能力的判断。研究结果显示,近几年研究生毕业论文引用外文文献逐渐增多,这反映研究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外医学科学的研究动态,并运用于自己的研究中,使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减少或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而且能及时吸收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中医药的研究水平。

3.4注重临床医学科学研究

1998年我国对医学学位类型进行了调整,临床医学研究生设置了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由于学位类型的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不同,医学专业学位主要是培养高级中医药临床应用型人才,论文要求与科学学位也不尽相同。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多为临床研究,如证候学研究、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等。从调查情况看研究生的临床设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大多采用了随机对照法,部分设计还采用了盲法。科研水平、论文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不断更新

研究生的中医古典医籍引用虽然很多,但在应用古典医籍说明有关问题上有些牵强,阐述得不够清晰。这可能与研究生对古典医籍的理解不够透彻有关,因此需要进一步培养研究生阅读、理解、掌握古典医籍的能力,体现在课程教学上应加强古典医籍的教学。同时还要开设传统哲学、语言学、文学等课程,加强对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和中医文化底蕴。

4.2实验设计应体现研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重复性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在本次调查的论文中存在一些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临床设计中病人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不合理;对照组的选择不科学;实验因素选择不合理;非实验因素难以控制;盲法应用多数为单盲法,很少应用双盲、多盲法。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设计能力已有显著提高,这主要与我院在研究生中开设临床科研设计方法相关课程有很大关系。今后应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增加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中医典籍篇8

②平衡论与传统中医理论中“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理基本一致。平衡论者主张的有规律的、温和的平衡生活方式,与传统中医的六经辩证论和八纲辩证论法③的理念相通。其次,环境论。近代英国人认为环境对健康非常重要,外部环境会影响健康。人生病和死亡,主要是因为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或从事不健康的职业。拥挤、空气不流通是城市瘟疫的温床。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生活在沼泽地区的人容易得疟疾,主要是因为吸入了从土地排出的有害气体。同样,制陶工人容易得肺病,生产铅的工人容易瘫痪,这都是因为工作环境不好,工人吸入了有害气体所致。甚至到19世纪,人们仍认为空气是瘟疫传播的主要途径。人们相信只有充分流动的空气和快速流动的水,才有可能保证人体的健康需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健康的前提。所以,保健养生的最好办法,是生活在空气流通和没有污染的环境中。居住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不如居住在人烟稀少的农村。长期以来,英国上流社会的人和富人喜欢在郊区或农村居住,也许正是基于此观点。

再次,魔鬼论。英国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在一个对异端极度仇视的国度里,特别是在新旧教斗争激烈的近代,掌握一定医学知识的教会人士往往把信仰和疾病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想要健康就要虔诚,巫术和异教会导致疾病。信徒们普遍认为,疾病可能是被巫师诅咒或撒旦(恶魔)附体所致。巫术、迷信和对魔鬼的信仰虽然在17世纪逐渐衰退,但其影响长期存在,特别是在缺医少药的地区和贫困阶层中。18世纪,约翰•卫斯理⑤认为精神失常是典型的恶魔附体所致。乔治三世的精神失常也有人认为是魔鬼作怪。甚至到19世纪,英国还流行把咳嗽的孩子从驴子下面传过去,认为这样可以驱邪治病。⑥把疾病和死亡归于魔鬼,用魔法对抗疾病,在下层和农村比较流行。最后,原罪论。在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家里,圣经的作用毋庸訾议。许多有关医疗保健的知识都来源于圣经和宗教读本。信仰原罪论的人认为,人的身体状况下降、疾病、痛苦和死亡都应归于原罪,是亚当和夏娃把疾病和死亡带到世界,上帝为了惩罚他们的不服从,让人类生病。圣经警告妇女会在痛苦中生孩子,这是罪的后果。17世纪,清教徒相信末日即将到来,世界很快会腐败老化,大量的瘟疫、流行病、灾难、饥荒和战争被视为是即将到来的末日的标志。疾病是死亡的警告。

⑦疾病被宗教信徒认为是上帝的手,上帝用疾病折磨异教徒。如旧约中上帝把瘟疫投向埃及人,鼠疫开始流行,这是一种惩罚,是一种神圣的愤怒,是对坏人改邪归正的提醒。那么,虔诚的人为什么会生病呢?那是上帝的警告。上帝用疾病提醒虔诚的教徒,以避免更大的精神和道德痛苦。例如,如果人被蜜蜂蜇,可用蜂蜜缓和病痛,证明了神圣上帝的提醒。上帝让人的肉体轻微痛苦,可以避免更大的精神痛苦,避免更多更危险的罪恶。⑧这样,疾病成为上帝向人们展示他意愿的一种方式。相信疾病有神圣的意义,并没有超越它还有自然原因和医疗的观念。⑨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或许这是人们对无法治愈疾病的一种无奈;对无能医疗的一种解释;对万能上帝的一种寄托;对健康和生命的一种希冀。更多的人还是希望健康长寿;希望有万灵药,药到病除;希望有好医生,帮助他们解除病痛;希望强身健体。

二、书籍在传播医疗保健知识方面的作用

近代英国人对疾病的认识仍处于传统和迷信阶段。医疗条件差,医生数量有限,家庭是保健和治病的重要场所。那么,人们是如何获得医疗保健知识的?从塞缪尔•佩皮斯(SamuelPepys)和清教徒理查德•巴克斯特(RichardBaxter)的信件和日记中,学者们发现,人们的健康医疗知识主要是通过口述的方式传播。“几乎是以母亲的奶的方式获得,也通过教堂的传教,读圣经和其他宗教作品获得。”①16、17世纪由于印刷术的发展,书籍在帮助人们解决医疗困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在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大量书籍提倡自诊自疗、人人都是医生的理念。早期的书籍主要以防病治病为主,大多是宣传天然植物疗法的书籍,也有根据治疗经验总结医疗保健方法的书籍,还有以家庭医生或自助医疗的形式出现的家庭保健手册,以及介绍欧洲水疗的书籍。②例如,英国第一部印刷出版的医疗保健书《察尿》(1525年在伦敦印刷出版)的作者罗伯特•莱德曼认为,可以通过观察尿的颜色来判断身体健康与否。《察尿》不仅教人们如何通过尿的颜色判断是否得病,书后还附有一些针对不同颜色尿的植物药方,人们可以根据书中的方法自己诊断、预防和治疗。③16世纪这本书再版了11次,说明此类书籍非常受欢迎,其为落后地区和阶层提供了基本医疗知识。

第二,最早的一批图书中,有相当多是满足贫民健康需要的,为无能力看病的人提供了方便,为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作用。例如,1539年罗伯特•莱德曼出版了《穷人的宝典》,其中包括大量家庭处方,主要是植物药。比如,把老树根放入白酒里浸泡然后饮用,可防治脾病。④1536年罗伯特•威尔在伦敦印刷了托马斯•毛顿的《健康必备,人人必读》⑤,到1580年,再版至少20次。他还印刷了《健康镜子———贫民的宝典》(1550年?)、约翰•德•威哥的《保健方法》(1552年?)等廉价的有关医疗保健的书。⑥由于识字率和经济能力的限制,贫民不一定自己会读此类保健书籍,通常是由那些担当乡村医生职责的乡绅和有识之士等,帮助贫民诊疗,或将医疗保健知识传播给贫民。

第三,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有的书籍抨击传统的医疗制度和医生利用专业知识欺骗患者、开高价药的行为,为推动医疗改革摇旗呐喊。最著名的是英格兰植物药学家尼古拉斯•卡尔皮坡,他于1652年出版的《英格兰医生》,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1653年出版的《完整的植物》,成为最畅销的植物药书之一。民众不仅喜欢他的书,更喜欢他的理念。他将拉丁文的药翻译成日常英文,认为医药是公共财富,不是商业秘密,反对医生利用民众对医学的无知乱开高价药,欺骗病患。他的书很快被带到了新大陆,并受到极大欢迎。这本书从17世纪一直再版到现代,其对英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作用有多大不清楚,但在唤醒民众、揭露丑恶、推广植物药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向医疗体制的腐败敲响了警钟。

第四,书籍在促进英国人水疗养生,推动浴场改进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巴斯等浴场水疗养生价值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例如,1562年威廉•特纳的《论水的用途》出版,激发了人们对水疗的热情。玛丽女王统治时期⑦,特纳因宗教原因来到意大利和德国,考察了许多浴场。在书中,他对德国的浴场做了详尽的介绍,并对英国浴场的排水系统和管理提出了改造建议。此后几年,巴斯按照他的建议,改进了排水系统,隔离了洗浴室,将麻疯病洗浴室与普通浴室隔开。浴场不仅是富人的乐园,也吸引了大批贫民。从1609年贝勒特(Bellott)救济院为需要水疗的贫民提供住处,使得贫民也有机会喝矿泉水、洗药浴,大量流民和乞丐涌向巴斯等温泉浴场,直到19世纪,人们还在指责地方救济官将流民送往温泉胜地是推卸救济责任。上流社会是社会时尚的风向标,引领大众的保健养生潮流。在书籍和宣传的影响下,1574、1613、1615、1634和1663年皇室不断到访巴斯,不仅提高了巴斯的声誉和吸引力,也引领了英国社会各阶层对水疗的推崇。1688年6月,詹姆斯二世的妻子玛丽洗过温泉9个月后,诞下“老篡位者”①;1688、1692、1702和1703年,安妮公主(1702年后成为女王)频繁到访巴斯,使巴斯成为18世纪最著名的时尚旅游胜地;②1707年,威廉•奥利弗的《论巴斯水的实用》出版,该书详解了饮水和洗浴能治疗的疾病,对水疗保健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③人们对水疗浴场的热情一直持续到19世纪。1800年,威廉•桑德斯出版《论化学史和矿泉水的医疗作用和水养生及冷热水洗澡》,继续鼓吹水疗养生的功效。第五,书籍在向富人和有产阶层鼓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提供养生保健专业上的指导方面发挥了作用。18、19世纪英国出版了大量关于养生的书籍。④如,约翰•罗伯顿的《论医疗政策和饮食养生》(1809年)、皇家医学会成员阿黛尔(Adair)的《论饮食和养生》(伦敦,1812年)。阿黛尔在前言中谈道:“健康、满足是世上最大祝福,有权、有势、有钱的名流们得到的健康和满足相对较少,如果不注意使用,就会损坏或完全失去。”⑤他说:“人们因欲望和激情不注意健康,在自我觉醒前,沉醉于自我满足的快乐。因为这些不明智的满足常常失去健康,任何金钱、技术和勤奋都不能恢复。”

⑥作者凭50多年的从医经验,见证了无数个案例,写书的目的是想警告那些还拥有健康的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过分贪婪权力、金钱和荣誉。⑦第六,书籍在帮助新大陆居民解决健康问题方面也曾发挥作用。近代早期英国出版的很多书籍传到新大陆,满足了美国人民对医疗保健知识的需求。美国出现大量指导健康和治疗的书,多数是模仿巴肯的《家庭医药》。出版商再版时都会强调“根据美国的气候和病症修订”。尼古拉•卡尔皮坡的《英国医生》和《完全植物药》等书也在美国再版。《英格兰医生》是最成功的非宗教英语读本,受到极大的欢迎,也激励了其他人参与这个领域的写作。19世纪以前,美国有关医疗保健的书籍主要是英国此类书籍的翻版,19世纪后,本土作家兴起。1807年,在费城出版了詹姆斯•艾威尔的《农民和水手的医疗伙伴》⑧;1822年出版了塞缪尔•托马斯的《健康新指南》⑨;1830年出版了约翰•冈斯的《贫民的朋友》瑏瑠,其代替了艾威尔和巴肯的畅销书成为最畅销的健康指南;1842年和1850年,分别出版了约翰•贝尔的《论养生和长寿》和《论水疗———水养生》等。总之,这个时期防病治病的书籍充斥着市场。同时,新的传播保健知识的途径出现,包括年历、报纸、广告、期刊、传单、海报、表演展示等。每一种印刷发明很快被用来回答无尽的医疗保健知识,书籍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这些书籍对自己诊疗和养生起到一定推动和引领的作用,但也不能过高评价,因为书籍宣传的作用毕竟有限,就像今天禁烟的宣传一样,不良的生活方式很难通过宣传和说教而彻底改变。

三、医疗书籍大量出版和广受欢迎的原因

(一)人们自我健康管理是医疗书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近代早期英格兰专业医生较少,专业的医疗机构更少。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几乎都在伦敦。1600年,伦敦有约50名医生、100名外科医生、100名药剂师及250名“非正规”的从业者(不包括接生婆和护士)。大城镇医疗人员储备相对较好。1550-1600年,诺里奇有约100名医务从业人员。瑏瑡当时,英格兰人口约400万,医生人数显然不能满足人口对医疗的需要,即使加上非正规医务人员(如有剃须刀可以放血的理发师、有钉掌的工具可以拔牙的铁匠),也难以满足需求。英国正规医生多数集中在伦敦等大城市,居住在偏远地区或是英格兰西北地区的居民,无论贫富生病时都很难找到受过正规教育的医生。因此,自己掌握一些医疗保健知识十分有必要。

(二)贫民的医疗救助刺激了医疗书籍的出版16世纪以后,英格兰阶级分化加剧,农民中一部分人上升,成为富裕地主,生活水平提高,对健的需求和关注度也提高。这部分人有钱、有时间、有能力注重保健和养生。同时,英格兰农民中大部分人地位下降,贫困人口明显增加。有一部分人因病致贫,既没能力去看医生,也没能力请医生。特别是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后,救济机构减少,这些人的困境引起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因此,这个时期为贫民出版了大量自助医疗书籍,如《贫民宝典》。虽然当时全国的识字率不高①,但贫民是医疗书籍的间接受益人。这些书为解决贫困和流民问题,发挥了间接作用。因此,贫民看病难、看病贵是这个时期医疗书籍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三)印刷术的发展为获得医学书籍提供了便利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需求,也为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了条件。此前,医学书都是手抄本。印刷使出版书籍的成本明显降低,人们有可能通过印刷的书籍了解医疗保健知识。草药书中多数都有手绘植物插图,便于人们直观地认识植物药。16世纪大量植物药书的出现给传统医疗理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人文主义者对植物科学的关注,事实上是对人的关怀。人人都会生病,人人需要健康,草药物美价廉,容易得到。因此,市场需求是医疗保健书籍大量出版的前提。例如,有一本植物药书在1525年到1560年间重印了至少15次。②因此,印刷术的发展为医疗书籍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四)规范植物药名推动了药物书籍的出版传播随着新大陆的开辟,很多新植物传入英格兰。在给新植物命名时,为了区分,有些植物甚至用几个形容词修饰,名称显得过长;还有的情况是两种植物使用一个词,如无毒无害的“海胆”(echinus)和阻碍船运行的“鲫鱼”(remora)或“鮣鱼”(echi-neis),在音译时容易混成一个;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一种植物有多个名字,如Ireos原来是鸢尾属植物Iris。③这样就给医生带来不少麻烦。因此,需要植物药学家修正旧药名,为新药命名。这也是这个时期出版大量植物药书籍的原因之一。

(五)职业教育的需要此前采药和医生的工作是分开的,采药是体力劳动,又脏又累,医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有文化的人,是脑力劳动者,采药都由助手完成。16世纪,医生经常因不认识他们开的药而受到批评。罗伯特•伯顿引用16世纪植物学家医生莱恩哈特•福西斯(LeonhartFuchs)的话:“甚至许多老妪或村姑都比华而不实的医生更了解常用草药。”④医生们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开始积极主动认识和采集草药,并开始在园中自己种植,这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渐渐形成尊重植物研究的风气。植物药也吸引了王公贵族的注意,纷纷赞助植物园,植物药学家成为他们的医生。⑤例如,爱德华六世的护国公萨莫塞特公爵,早在16世纪40年代就曾赞助威廉•特纳;伊丽莎白女王信任的塞西尔,曾雇用外科医生和植物学家约翰•杰拉德做他的园丁。当医学院的学生开始走进植物园学习时,书籍也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途径。家庭植物园兴起,植物学家可以直接观察植物,著书立说。这样,16、17世纪有关植物药的书籍大量出版发行。

中医典籍篇9

             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了《关于印发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3号文件),对中药复方制剂的审批实施分类管理。旨在提高中药复方制剂研制水平。但实际操作中,发现从研制到审批客观存在许多无法逾越的问题和困难。

1  古代经典名方入选标准、疗效、特色评价标准尚难明确

    3号文件第七条指出:“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是指目前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清代及清代以前医籍所记载的方剂。”这是关于处方来源的笼统规定。为了便于统一操作,3号文件将古代经典名方具体目录的确定权交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并”。至今该目录尚未制定和出来。但这并不影响学术界思考该目录制定并的难度与可行性问题。分析这一规定,其中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件:一是清代或清代以前的古方(著作和方剂入选标准);二是现今临床广泛应用且疗效确切(疗效标准);三是处方组成具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特色标准)。三个要件既应有各自的具体要求和问题,又互相联系、密不可分,都以其他要件作为自身存在的必要前提。

    关于著作和方剂入选标准,此类中药复方应来自清代或清代以前的医籍,这些医籍至少包括经方、时方、方书、方论、验方和医案等。清代以前的方剂大致有几十万首,从中选取古代经典名方,建立开发目录,可操作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可行的办法是,对这些书籍的取舍预先做出明确规定,即尽可能缩小古代经典名方的考察范围。那么这些书籍取舍的原则如何确定呢?学术界通常推崇经方或时方,但不可能将经方和时方全部开发为上市品种。客观地说,其他书籍中也不乏疗效卓著和特色突出的方剂,按理不应排除在外。因此,预先划定古医籍范围的做法似乎又不足取。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的确定必然陷入两难的境地。另一方面,由专家从古代医籍中选取古代经典名方,建立处方目录,也应确定相关纳入标准,以约定专家的选录行为。但仅凭专家做处方分析确定古方是否入选,这样的依据具有多大论证强度,实际上是难以确定的。

    关于疗效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并”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选择研制处方,研制者必须有先见之明,即前期研究的复方恰好收录在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否则,前期的所有研究都将面临较大风险,甚至前功尽弃。于是,自然提出由专家确定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与研制者先期研究的吻合问题。可以想见,吻合率高只能出现在一种情况下,即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的决策者同时又是研制者,出现这种情况显然存在许多弊端,是不能允许的。面对这一现实,在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尚未公布的情况下,所谓疗效评价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研制者只能在目录确定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复方的疗效评价,才能提交可供考察的研究资料。故可预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古代经典名方的疗效尚不可能纳入审查议程。尽管如此,确定审查古代经典名方前期疗效的方法和原则仍然是必要的。一般说来,古代经典名方前期疗效的确认与新药ⅱ、ⅲ期临床疗效的评审标准理应有所区别,但基本的评审方法和原则必须确定下来,才能规范评审,避免可能出现的偏差。诸如处方结构和剂量、提取工艺、用法用量、疗程、样本量、rct原则、单中心或多中心、中心的级别和水平、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均应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需要特别指出,古代经典名方的疗效评价非常棘手。关键在于纳入病例标准、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等的确定十分困难。3号文件要求“功能主治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即是说,研制者提供的临床评价资料不应对传统的主治范围有所取舍。而古方主治范围通常比较宽泛,所涉及的病症之间未必存在逻辑关系,因而增加了临床疗效评价的难度和可操作性。例如,二至丸作为传统名方,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其主治“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二妙丸则用于“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2首方剂主治病症之间基本没有逻辑关系,即主治的若干病症不可能同时出现,那么临床试验时纳入标准如何确定?疗效评价指标如何选择?采用何种方法评价疗效?同时还涉及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如疗程如何确定?用药方法如何确定?等等。有人抱怨现在很难研制出六味地黄丸这样的传统制剂,其实,人们忽略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即所有传统名方中成药制剂(剂型改革例外)均未进行疗效评价。六味地黄丸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这些病症多半不可能在同一种疾病中同时出现,若按照现实的评价方法,压根不可能开发成上市品种。因此,建立相应的、学术界认可的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此类品种的研制才具有可操作性。

    尚需说明,基于“广泛应用、疗效确切”的要求,仅仅提供此类中药复方制剂前期临床试验资料是不够的,还应提交与前瞻性研究无关的“广泛应用”的证明。“广泛应用”可以理解为在固定原处方构成和剂量配比的前提下,长期在临床上使用,其所干预的病症稳定在原功能主治范围之内。这样,就涉及三个硬性考查指标,即长期性、处方构成和剂量配比固定和主治病证固定。这三个方面的证明资料如何提供?如何确保三方面资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即成为研制方和审批方必须统一的具体原则和方法问题。显然,目前尚未制定这样的原则和规范。

    关于特色标准,如果处方目录是经专家选定的,似乎不应成为问题。最为重要的是疗效,没有疗效就谈不上特色和优势。

2  临床应用疗效评价方法有待明确

    3号文件第八条指出:“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中医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治疗中医学的病或症状的中药复方制剂。”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了13个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给此类制剂的临床试验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专家们期待相关品种尽快进入临床试验过程,反映出中医界的一种良好愿望。

    要求此类制剂的申报遵循中医药理论,处方来源、组方原则、功能主治等符合审评要求,一般不难做到。医院制剂、协定处方等大体可作为此类制剂的处方来源。但要求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基础”和“临床评价应以中医证候为主”,实际操作同样比较困难。这涉及申报之前的临床应用疗效评价问题和ⅱ、ⅲ期临床的疗效评价问题。好象与古代经典名方的问题相似,其实两者的疗效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别。

中医典籍篇10

>> 高校图书馆与中医药文化传播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作用及途径初探 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与阅读推广 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中医药古籍综合保护的几点思考 试论大学图书馆的经典阅读推广 图书馆经典阅读意义及推广策略探讨 图书馆与经典阅读 经典阅读与图书馆 浅论图书馆与阅读推广 图书馆与全民阅读推广 浅谈图书馆与阅读推广 图书馆与家庭阅读推广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医学期刊的资源结构分析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提升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对策与建议 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体系与平台设计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问题与推广措施 基层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案例及启示 汕头市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案例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EB/OL]. [2016-02-15].http:///sapprft/contents/6588/ 279500.shtml.

[4] 许天才,杨新涯,王宁,等.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多元化趋势研究――以首届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大赛为案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 82-86.

[5] 淳姣,姜晓,姜婷婷,等.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估引入CBBE模型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5(1):48-5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