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14:13:14

数字农业论文

数字农业论文篇1

论文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部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

数字农业论文篇2

论文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部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

数字农业论文篇3

关键词:农业知识;信息技术;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SL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13-1

作者:于洋

0引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智能化信息技术从7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运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

1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类技术的总称。它是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速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是现代信息科学迅猛发展和农业产业内部需求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2我国农业知识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但整体水平不高,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信息意识不强,对农业科技的了解比较少。我国目前已有的信息设施,尚未在农业知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源在于,我国农技人员及广大农民不会使用计算机,信息意识差。广大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落后,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农民缺乏有效的信息指导。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农业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真正做到使农业发展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上来。

3我国农业知识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首先,政府在农业信息技术及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能不到位,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的功能。二是职能错位,政府承担了许多本该由社会力量完成的工作。三是政府缺乏对信息化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其次,农业信息采集的覆盖范围和时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兼备农业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农业信息人才缺乏。农业信息服务面窄,实用性不强。为了解决我国在运用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出数字农业理论体系。

4数字农业理论体系的研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突破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农业是21世纪提升农业产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字农业将有力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增产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同时,数字农业是环境健康的要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数字农业研究已初有成效,澳大利亚、英国、丹麦等国家都颁布了严格的环境法律。在我国,从事农业研究的人员首先开始了“数字农业”研究。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共同取向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必由之路。数字农业具有几个显著特点: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多维网络信息系统;多源、多比例尺、多分辨率以及数据集成的网络信息系统;面向全社会公众开放的网络信息系统;农业运行机制的全面数字化。

5完善农业信息化的具体途径

建立涉农服务网站,充分考虑农民使用,充分考虑农业增效,充分考虑农村发展。完善农民信息素养建设,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培训,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科技传播的带动,注重信息技术环境下科技推广政策的引导。推进农业信息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信息监测与速报系统建设;国际间农业信息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机制建设;引导和支持非政府农业信息机构的发展;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

数字农业论文篇4

关键词数字阅读 图书阅读 农村书业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social economy,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develops very rapidly in rural areas, so the rural publishing industry will also step across the traditional book-reading times and has a previously unimagined digital reading revolution.

key wordsdigital reading book-readingrural publishing indutry

一、三大因素决定农村即将结束图书阅读时代

当前,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出版事业的逐渐市场化,即在确保政府有效监管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出版产业由政府调控转向由市场调节。而这种市场调节行为所遵行的根本规律依然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主导下,利润和使用价值无疑是出版商和读者之间各自利益最大的攸关点。一方面,作为图书消费的主体,读者普遍看重的是物美价廉的图书,而对于农民读者而言,受阅读兴趣和文化消费能力影响,他们对图书的“物美价廉”的追求更显实际,期望更高,需求也更强烈。www.133229.CoM另一方面,作为图书出版和经营的主体,出版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在利润的驱使下,他们将想尽办法出版低成本、高经济效益的涉农图书。表面上看,供需双方的愿景趋同,似乎农村书业理应焕发青春。但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涉农图书出版商与农民读者之间的供需矛盾不可逾越。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农民的阅读需求越来越高,出版商现有的出版模式根本无法满足消费端的阅读需要。从消费群体来看,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整体素质迅速提升,他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急剧膨胀,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媒体等信息传播途径的快速普及,使农民对知识和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挑剔。从消费个体来看,农民的图书阅读呈现“三分”特点:一是分散的阅读兴趣;二是分层的阅读水平;三是分群的阅读习惯。而现有的涉农出版物大多都是“城市人在写农村事”,或者“坐在咖啡厅里写田园生活”。这种文学创作式的编撰模式,使很多涉农出版物注定了一出版就会成为库存品。因此,表面上看农民的阅读群体基数庞大,消费需求旺盛,但实际上农民的阅读需求非常分散,大众化的涉农读物很满足农民的阅读需求。

2.农村图书发行的高额成本和精品书籍高昂的编纂成本,决定了“物美”的涉农图书不可能“价廉”。纵观制约我国农村书业发展的诸种因素不难发现,农村图书发行问题始终是中国农村书业发展挥之不去的阴霾。受发行体制、交通、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图书发行不仅成本高昂、周期性长,而且发行渠道极不畅通,发行状况极不稳定。在此背景下,出版商的发行成本必然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受农业书籍的专业性和精确性的制约,精品的涉农图书无论是稿费支出、营销宣传,还是编辑和装帧设计成本,都要高于其他大众读物。这就决定了涉农图书质优则不可能价廉。

3.地方政府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对市场调节下的农村图书业的发展不可能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政府重视农村文化事业不等于扶植农村文化产业。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的要求。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 ②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在巩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在中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等地广人稀的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建设流动服务网络。……县(市)图书馆逐步实行分馆制,丰富藏书量,形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的图书配送体系,充分发挥县图书馆对乡镇、村图书室的辐射作用,促进县、乡图书文献共享。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市场运作发展”的要求,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③这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彰显了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表面上看,似乎为农村书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的方向主要是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和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并不太多涉及农村的文化市场;而且从政府的调控手段来看,主要是采取行政手段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并未形成具体的市场调节和引导机制。因此,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农村书业发展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相反“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电视进村、电话进村、网络进村、通讯信号覆盖进村,使农民的知识接触途径更加多元,对图书阅读的依赖进一步削弱。因此,从长远来看,地方政府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对市场调节下的农村图书业的发展不可能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的原因,笔者以为图书阅读时代的中国农村书业“变”与“不变”都没有出路。

不变,农民必将放弃纸质图书阅读。因为,随着农村图书需求与图书供给矛盾的不断加剧,农民真实的阅读渴望长期得不到真正满足,必将严重挫伤农民的阅读积极性,农民阅读兴趣减弱。其结果是必将导致农民主动放弃纸质图书阅读,进而转变信息获取渠道,而电视、广播、手机等媒体信息传播优势在农村淋漓尽致的发挥,也对农民信息获取途径的转变推波助澜,极大地挤兑了农民对图书阅读的吸引力。所有这一切必将导致农村图书市场的进一步萎缩。

求变,出版商必将放弃农村图书市场。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决定了农村书业发展必须从分众出版、多样化出版、精品化出版中求得生存,受农村图书发行困境以及农村图书的季节性、周期性等因素影响,分众化、多样化、精品化出版的成本必将剧增,从而导致农村图书经营必将进入微利时代,市场调节下的图书经营者必然放弃无利可图的农村书业。

二、数字阅读:农村书业的变革与新生

面对变与不变都将进退两难的境地,无论是涉农图书的出版者还是经营者,必将另觅它途,探寻农村阅读市场新的富矿领地,而惟一能触动出版商趋利神经的将是数字出版——一种饱含无限商机的“文化矿产资源”。如此论断,原因有三:

1.中国农村进入数字阅读时代已是大势所趋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的读书率为58.8%,平均每人每年读6.4本书;农村居民的读书率为43.0%,平均每人每年读3.3本书。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④2006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则显示,全体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8.8%,继1999年以来首次提高,而数字化阅读持续升温,互联网阅读率为44.9%,比2005年提高了17.1%。⑤而cnnic公布的另一项调查表明,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我国农村网民数量为5262万人,年增长率达到了127.7%,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2007年新增网民7300万,其中有4成(2917万)都来自农村。⑥

一系列数据表明,原本不高的农村图书阅读正在快速下降,而原本奢侈的数字阅读正在快速普及。这种截然相反的阅读趋势,反映了农村读者顺应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改善、教育事业发展、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生活水平改善的客观现实,它表明农村读者知识更新途径和信息获取方式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也昭示着中国农村传统图书阅读时代的终结与数字阅读时代的中兴。

未来的世界,有人的地方必将有网络,有网络的地方必定有网民,任何网民的生活都离不开数字阅读。

2.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正在为中国农村步入数字阅读时代平整道路

尽管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体制转型、版权保护、盈利模式、技术开发等诸多难题,但人类网络化生存的总体趋势决定了数字阅读终将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21世纪的中国也已经为农村步入数字阅读时代铺平了道路。

(1)数字出版的技术准备

从技术层面来看,随着现代it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出版已经不存在太多的技术难题。从国内技术提供商来看,无论是方正的数字出版解决方案,还是青岛华光的ebook整体解决方案,都能够为数字内容经营商和数字图书读者提供较理想的技术支持。而国外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如adobe、elsevier等等都能够提供强大的数字出版技术支持。而网上最大的多媒体digibook的不断发展壮大,数字出版物呈现平台及其相关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数字出版进村入户准备了技术条件。

(2)数字接入的渠道准备

从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已经步入了快车道。从中西部地区“乡乡有网站”工程的全面实施,到东南沿海地区“网络村村通”项目的积极推进,网络进村已经不再是奢望,许多城市的近郊乡村已经全部实现了网络接入。随着国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网络村村通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现实,这将为农村数字阅读的网络接入扫清障碍,为农村读者的数字阅读疏通渠道。

(3)数字阅读的教育准备

随着《义务教育法》的强制实施,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急剧提升,而高校扩招战略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农民的受教育层次,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这不仅因农民具备阅读能力而为农村阅读市场准备了读者群体,也因新型农民更高层次的阅读需求而为出版商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市场。

(4)付费阅读的消费准备

数字阅读时代,付费阅读成为出版商追逐的现实目标,优质信息资源的享用成为读者的终极追求。21世纪初网络产业的诸侯争霸,主观上成就了一批it新秀,客观上却造就了无数甘心情愿为网络生活埋单的付费网民,这种消费观念的悄然培育,不仅使网络积淀的财富越来越不可估量,也为数字出版雪藏了无限商机。

从图书经营现状来看,2005年底ebook的销售额占到出版行业的6% ~10%,到2020年将达到50%,预计到2030年,90%的图书都将是ebook版本。另据微软公司预测,到2020年,90%的图书品种将同时采用电子和纸张的方式发行。数字出版潜力巨大已是共识 ,国内的超星、书生 、方正等公司的迅速崛起也印证了这一点。⑦

毋庸置疑,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成为电子图书的巨大市场。有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4月,中国电子书出版总量就已经增至 14.8万种 ,成为全球第一。

目前全国约有 300余家出版社同步出版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用户也超过了1000家。⑧

这些数据表明,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图书经营中最具前景、最具活力的要素。而随着农民工市民化生活程度的加深,他们使用网络的频率急剧提高,也逐渐接受了付费消费的网络生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极大的改变了返回农村后的农民读者的网络阅读习惯。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他们也逐渐成为付费阅读的现代网民。而农民读者群体中的这种“付费阅读乐意”为农村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打开了心灵之门。

(5)公共服务的政策准备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公共服务这一至关重要的产业环境要素。农村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而近几年来,政府积极推行的出版体制改革不仅为传统出版产业松绑助推,而且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扶持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政府把数字出版产业作为高新技术行业和新兴产业业态来大力扶持,在政策倾向上积极鼓励,在产业发展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极大的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了网络进村入户,为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提供了强大支持。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农村传统出版产业正面临着阅读兴趣、图书质量、图书发行、经营价值等问题的严峻考验,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原因在于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传统图书阅读最为理想的替代品,而数字出版产业的经营价值也远远超越了传统图书的经营价值。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中国已经从技术、渠道、读者素质、消费观念、公共服务等各方面为数字出版产业在农村的飞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基于此,笔者认为,农村书业将跨越传统图书阅读时代,迎来一场盛况空前的数字阅读革命。

注释

1 徐京跃,宋振远:《2005中央一号文件:国家财政再向农村倾斜》,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5-01/31/content_2529073.htm〔ol〕。

2 刘琼,刘玉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十一五”农村文化进小康》,《人民日报》 , 2006-04-01 第05版 。

3 周玮,吴晶:《我国确定“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六大重点》,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13/content_5087527.htm〔ol〕。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7),nic.net.cn/?1647357728=1670870062〔ol〕。

5 禹继来:《农村图书市场现状》,《出版广角》,2007年第7期。

数字农业论文篇5

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 在沪举行

2010年12月7日,以“构筑多元互动参与机制、助推农村信息化发展”为主题的“新农村?新农商・新产业――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在上海市隆重举行。农业部、工信部、中国环境保护促进中心等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领导、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及众多关心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人士出席、参加了论坛。

长期以来,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村发展明显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的不均衡发展日渐凸显,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主要社会矛盾之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聚焦“三农”,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要“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并参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产业蓬勃兴起,并迅速成为现今农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据了解,“新农村・新农商・新产业――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由中国数字农村网主办,论坛通过构筑多方交流平台,促进各方就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助推“三农”事业发展。论坛已在北京、江苏等全国各地成功举办多次,正在成为目前国内农村信息化领域最权威、专业的论坛之一。

会上,中国数字农村网首席执行官任殿国先生代表主办方为论坛致开幕辞。任殿国说,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数字农村网一直为整合中小企业优势资源、发挥农村地方区域特色、打造农村信息产业链、共享拉动内需成果、而努力奋斗,相信本届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也一定会为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推进社会就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业部原信息中心主任陆贵生发表了题为《关于“十二五规划”对农业的政策趋势》的主题演讲。陆司长表示,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逐步建立农业长效投入机制,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体制,完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信息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随后,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秘书长、工信部电子信息中心副主任刘献军做了《关于电子信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的主旨演讲。刘司长表示,如今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强化软件的产业化融合纽带作用,并对会上中国数字农村网提出的“软件+咨询、软件+云计算”战略构想及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中国环境保护促进中心主席在会上针对农村信息化领域的突破、创新做了精彩演讲。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的高伟龙作为2010年第七届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充分强调了创新对于一个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他说,发展农村信息化事业,需要的就是像中国数字农村网这样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只有创新的企业才能真正走在时代的前列。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中国数农牵手百家企业战略联盟”合作签约仪式和“‘家庭药箱’捐赠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中国数农牵手百家企业战略联盟”是有中国数字农村网发起的,旨在促进资源共享,促进城乡市场间商品高效流通的一个多方共赢平台。通过此联盟,企业可以利用中国数字农村网的渠道优势,将产品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在拓宽销售市场的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而广大农民群众则能享受到因为减少了流通环节而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改善了生活水平;项目的各级站长则通过项目的运营模式,获得丰厚的收入,实现个人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而“‘家庭药箱’捐赠大型公益活动”的启动则是中国数字农村网“诚实守信、关爱三农”、投身公益事业的又一重要举措。

会上,与会嘉宾精彩的讲解激起了参会者的强烈共鸣,参会代表们纷纷表示愿意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场中国数字农村网为该项目在上海市工作站及上海七个区工作站进行了授牌仪式。

中国数字农村网是“政府推动”、“电子商务”和“新农村市场”这三大要素的创造性结合与有机统一。项目独创的“M2M”电子商务模式,将传统的商务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结合起来,形成农产品经纪人+服务站+网站的运营模式。M2M指Marketing to Marketing,企业或者个人将产品委托给一个营销机构或个人(中间人),营销机构或者中间人通过信息共享模式,互动匹配交易。该营销机构是电子商务网站根据客户需求为核心而建立起的营销型站点,中间人可以与营销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渠道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推广,通过站点为企业提供的重要营销渠道。

中国数字农村网以互联网为支撑,以全国连锁超市式服务为基础,在新农村地区普遍实现信息获取的实时化、信息管理的智能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信息应用的自动化和信息运营的产业化。通过市场的力量,建立起城乡商品流通的超级大市场,实现了城乡经济间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

数字农业论文篇6

关键词 数字地球;农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7-0102-01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总是容易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所掩埋,总是容易迷失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因此我们正竭力在寻求一种更好的方式来管理信息,也许数字地球正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它不仅能有效的管理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数字地球是当前一种最新的管理信息的概念,它能把地球上人类掌握的各种信息用地理信息这一纽带有机地串联起来,装载到因特网上,从而真正实现信息全球化。它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对地球进行多尺度、多种类、多时空的三维描述[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数字地球使信息摆脱了以往种种媒介的束缚,切实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其多维的空间数据特性也使人们改变了以往对信息单一的理解,使人们得到的信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借助数字地球,我们可以获得的不仅是高分辨率的地球卫星影像和数字化的地图,还有关于社会、经济、文化、人口等多方面的信息,利用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农业等广泛领域解决诸多问题,例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规划、灾害预报、环境监控、环境保护等。于此同时,数字地球的便利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2]。

伴随着数字地球宣告全球信息时代的开始,我国也开始对数字地球有了初步设想,如环境示范模型、灾害示范模型、农业示范模型和长江三峡示范模型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数字地球在这里全速运转已经指日可待。

我国作为一个资源大国和农业大国,发展数字地球在农业环境领域的应用是十分可取的,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这是数字地球应用研究发展的必然。随着数字地球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将这一集当今高科技于一体的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如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建设中的“数字城市”,应用到国家对区域规划、管理中的“数字省区”等[2]。因此将这一技术应用到与国民生存、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环境领域是一个必然,一旦这一技术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将有力推动我国加快转变农业领域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培养生产经营者的现代管理素质,从而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变得更加科学、有序和高效。

其次,这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是国民生存的基本物质保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粗放式的农业产出和低品质的农产品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污染破坏也日益加剧,如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不合理施用已经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如何进行最优的土地利用和施肥管理来确保农作物的优产高产,并使土地保持良好的肥力状况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正是数字地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借助它可以将低投入高产出的精准农业提升到一个新台阶,也可以帮助环境友好型的有机农业实现更好的实时监控等。

最后,这还取决于农业环境自身的特点。农业环境相对于其他环境而言其生态结构比较简单,因而具有易破坏性,同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其又具有稀缺性。然而这样一个既易破坏又稀缺的资源却与国民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在最优地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以及规划管理上的失误,而这些我们都可以借助数字地球来解决,从而达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目标。

尽管数字地球的运用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但仍不能忽视的是数字地球在我国的发展和推广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我国的相关技术及产业发展相对落后。首先是由于缺乏对数字地球科学的认识,因而对数字地球相关技术的开发和投入很不足,从而导致数字地球在我国的运用还停留在初始了解阶段。目前,在我国农业环境领域,大多都还采用很原始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不论是生产者还是管理者往往只注重追求短期效益,而不愿意一次性高投入,继而在后期得到长久和高效的回报,这造成我国的农业资源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浪费,而农业上的面源污染也日趋严峻。所以发展数字地球在农业环境领域的应用十分必要,是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客观需求。

另一方面,相关政策法规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这也是导致相关产业技术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发展高新农业、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但一些实质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尚未能很好建立或者执行,并且与政策相对应的资金投入或者扶持力度还不够,一些专门从事农业领域高新技术研发的龙头企业未能很好地运作起来,这使得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即便有利用新技术发展农业、改善农业环境的想法,也难以获得很好的技术培训和相关支持。

农业是国之根本,随着国家对农业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上述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因而数字地球在农业环境领域的发展是难以预测的,伴随着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它一定能够更好地帮助我国管理现有的农业资源、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数字农业论文篇7

关键词:数字城市;数字乡村;电子政务

一、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

云南省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三农工作新形势决定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云南省通过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采取以点先行、典型示范、积累经验、完善政策、先易后难、逐步推广的政策,对于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云南省农业厅在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中已经给出了简要的概括描述:“通过完善互联网、电脑、数码照相(摄像)机等农业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村基础情况、乡风民俗、政策法规、政策补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农村财务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名优产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资源环境管理、农村规划建设、农村疫情检测防治、气象、扶贫开发、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库,建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采用图、文、声、像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农村基层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实质就是三农的信息化建设。

二、从“数字城市”到“数字乡村”

1.用“数字城市”带动“数字乡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信息化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的运用已经融入到了城市经济、乡村经济及其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一般首先是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建设发展,而后慢慢过渡到落后地区及乡村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如中国信息化发展,首先是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等发达城市率先进行科学规划并进行试点工作,而后才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开。一般来说,城市以工业化为主,而工业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乡村以农业为主,而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按照成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先实现工业化,后发展信息化,然后再把信息化延伸到农业,最终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人们不仅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工业化发展,建设“数字城市”,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建设“数字乡村”,反过来,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的发展又为信息化提供了建设经验和技术支持。中国目前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同样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用“数字城市”经验来带动“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促进的关系,两者也将共同推动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理解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内容。

2.“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能互动发展。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个全局性的长远的战略思维,其核心在于:(1)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城市或乡村问题;(2)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3)为建设数字省份、数字国家、数字地球创造条件。具体地说,就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层次上,长远地规划区域数字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从系统论和一体化的角度来整合已有的或者正在发展的与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相关的理论、技术、数据、应用和能力。数字城市与数字乡村的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定目标。目前,应当建立多应用层面的数字化地区、数字化城市或数字化乡村,能够更广泛、深入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云南省自2007年提出“数字乡村”建设以来,“数字城市”建设同样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特别是2008年11月4日,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考察中国电信云南公司时指出:“昆明将建成为‘无线数字城市’,以信息化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毫无疑问,以信息化推进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是未来各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方向,同时,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也要将实现地区数字化、省份数字化、国家数字化、全球数字化作为其发展目标,因为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及成因分析

1.现状。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从2007年开始起步,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据统计,到2008年10月27日,全省共制作上传乡村视频文件2 238个,其中乡镇视频351个,完成比例为26%;行政村视频1 887个,完成比例为14.1%;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行政村有6 547个,完成比例为48.6%;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自然村有34 388个,完成比例为28.8%。另外,数据更新工作已完成近50%,其中德宏州、红河州、保山市完成了80%以上,普洱市完成17.2%、临沧市完成20.3%、迪庆州21.7%、昭通市25.1%。视频制作上传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昆明市已经完成了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楚雄州乡镇视频已经百分百的完成,大理州、保山市也完成得较好,分别完成了61%、44.4%。丽江市至今还未启动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普洱市只做了一个乡镇的视频,完成比例为0.09%、临沧市完成了3个乡镇和10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1.3%,昭通市完成2个乡镇和51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3.9%,文山州也只完成了3.9%[2]。从上面的这一系列数据中可看出,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仅仅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其建设力度仍在不断加大,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增多。但同时也会发现,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地方领导不够重视,目前仍就没有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化滞后等状况。

2.存在问题。总体来说,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离保障三农工作顺利开展还有一段距离。从科技上看,目前由于对“数字乡村”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对全省各地“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从人员素质上看,部分信息采集人员、电脑设备、电脑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影响了工作进度,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虽然对各村、寨进行了基础信息和照片采集,但照片采集数量不够,有的照片规格不附合要求,不能满足网页制作需要。其次视频采集制作要求要有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摄像、编辑、配音,编辑还要有相应设备和软件,而部分地州,特别是贫穷乡镇均不具备条件;从工作进度方面看,有的地市(如昆明、曲靖、玉溪)工作进度较快,已按实施方案要求完成全部村民委、自然村的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并已完成电子版信息表录入和照片分类保存;而有的地市(如香格里拉、丽江、怒江)进度较慢,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还未完成过半,电子版信息表录入、照片分类保存工作进度缓慢;从建设规划角度看,云南省各地市在数字乡村建设上的条件、标准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统一、规范的规划和技术标准难以确立,即使在着手统一规划之后,也很难尽快达到协调统一;从自身利益考虑,在统一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市对本地区的利益考虑得太多,不仅仍然各自为战,而且顾虑太多,拖拉被动,对总体建设规划不支持,具体到各村和个人则更不会积极响应,甚至还会抵触;从应急管理和服务体系角度看,旧的应急体系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表现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重复投入,各地市为了完善本地区的应急机制,往往重复购置一些设备,同时增加一些人员。另外,随着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现有应急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不仅变得反应迟钝和效果不佳,而且还常常发生相互之间的脱节和制约,造成本就非常有限的应急资源大量浪费,导致应急管理与服务成效急降。

3.原因分析。毫无疑问,“数字乡村”的建设其基础条件取决于信息化发展程度的高低,如果某一地区信息化程度高,则该地区发展数字化也将相对容易。然而伴随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影响和制约信息化长远发展的因素也日益显现。对于在云南省数字乡村初始建设过程中,为何会出现上述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认为这主要还是应归结为云南省的信息化水平,具体体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云南省信息化应用总体上仍处于分散推进阶段,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电子政务协同服务水平有待加强,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第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相对滞后,条块分割的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信息系统的标准、相关数据的格式、形态等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信息化发展水平尚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信息化水平差异明显,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较为明显;第四,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广泛性不够,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和配套的政策措施尚待完善,低收入社群和弱势群体的信息能力较弱,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加剧倾向;第五,信息化“双刃剑”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信息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网络犯罪、黑客攻击、不良信息传播等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信息安全管理比较薄弱,信息安全的技术能级亟待提升。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威胁着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3]。

综上所述可知,在云南省“数字乡村”持续快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只有立足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认真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才能强化云南作为全国“数字乡村”的领头兵地位,才能为其他省市提供相关的参考标本,才具有其他省市借鉴的价值,才能初步形成信息社会的基本框架,勾勒出“数字云南”的大致轮廓。

四、建设“数字乡村”的对策建议

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是一个创新,综观全国三农工作的开展过程,把三农纳入信息化建设,云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因此,对于云南省乡村数字化的发展就不可能从其他省市借鉴经验,但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的建设无疑都给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基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数字乡村”。云南省电子政务工程自2002年开始实施,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也自此开始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省电子政务骨干网已接入4 344个政务部门,省级各部门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网已建及在建全省性专网达44个,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得到充分应用。另外,2007年7月以来,云南省建立了以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为龙头,80个省级部门网站、1 300余个州市政府和部门网站、8 300余个县区政府和部门网站为支撑的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群,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为下一步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审批、交费、办证、求助等电子政务应用以及实施网上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因此,如果云南省在建设“数字乡村”时能很好地应用其已经成形的电子政务平台,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建设已取得的成效,很好地利用云南省电子政务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相信定会为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基于数字城市经验发展“数字乡村”。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可谓独一无二,因此,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但这也并非毫无经验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100多个数字城市的建设经验就可作为参考。如“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数字深圳”、“数字杭州”的建设都已经初具规模,其经验也可谓丰富。另外,2004年,云南省为了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和步骤,提出了建设“数字昆明”的设想,并开展了对“数字昆明”建设的前期摸底调研工作,2007年底,“数字昆明”建设启动了三期工程——昆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扩容项目,并计划于2008年8月完成。从中可以看出,云南省通过对“数字昆明”的建设,已经总结了一套“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思路,相信对云南省数字乡村的信息化工作将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所以可认为,在云南省建设数字乡村时,如能借鉴其他省数字城市建设经验,把在云南省打造数字昆明的技术、思路,通过修改完善后,直接转嫁到数字乡村建设上,进行去粗取精,优势互补,相信定能促进云南省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

3.基于云南省省情完善“数字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十一五”时期,云南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目标。并认为,全面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云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云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进一步提高云南人民文化经济生活水平的急迫需要和重要选择。正是立足于这一战略选择,云南省的信息化发展从电子政务开始,接着打造数字城市而后迈向数字乡村,以建设“数字云南”为长远目标,最终构建面向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全数字化信息系统。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规模庞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强调统筹协调,节约物力,即集中全省各业务部门现有设备和信息资源,与国家实施的“金农”、“金水”、“信福”和“三电合一”项目等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相结合,不搞重复建设。同时,还需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共同建设农业信息交互平台,尽最大努力争取做到使云南省数字乡村信息库内容基于省情,立足于三农,让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从而形成开放的现代化、信息化模式,为云南省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整体性地解决区域、全球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问题,为解决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设方案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EB/OL].云南数字乡村网,http://www.ynszxc.gov.cn/szxc/ProvincePage/newsview.aspx?id=2280016,2008-01-10.

[2]省农业厅“数字乡村”工程项目实施小组办公室,全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N].数字乡村快讯,2008-10-28(2).

数字农业论文篇8

在信息采集环节,要购置相关的采集设备,如照像机、录像机、扫描仪等;在信息存储环节,要购置必备的磁带、磁盘、光盘及相配套的磁盘阵列和光盘库;在信息利用环节,要购置必备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教育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鼓励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在职培训、业余进修等形式,熟练掌握和运用档案专业理论和现代技术技能。其次,要面向社会引进掌握信息技术、具备软件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能够胜任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任务的档案员队伍。

一、建设数字资源

一是建立目录数据库。2004年,台州市农科院购买了专业档案综合信息管理软件,开始建立归档科技档案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对案卷目录著录格式的标准化严格把关,控制好机读目录数据库的质量。目前,我院2005年以前形成的农业科技档案案卷级目录已经全部录入计算机。二是建立全文数据库。2011年,台州市农科院将档案综合信息管理软件升级为全文版,开始启动室藏科技档案全文扫描数字化项目。针对室藏档案资料量大、数字化力量薄弱的情况,农科院采取“外包与自建相结合”的数字化建设方案,对2005年以前形成的保管期限为长期和永久的农业科技档案进行全文数字化加工。

二、方案实施前

数字农业论文篇9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本文利用数字图书馆传播农业知识、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提供农业技术经营信息,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市农业经济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经济急需要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1.1我市农业经济概况

我市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耕地面积55318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49亩。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半干燥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在2463~2741小时之间,无霜期200天左右。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加之位于黄河位山灌区上游,水利条件十分优越。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品种500多个,经济作物品种107个,蔬菜品种600多个,蔬菜总产1300万吨,药材品种61个,林木果树品种225个,花卉品种146个,饲养动物品种95个,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1.2农村传统生产意识生产结构已经转变

旧的传统生产意识、农业结构被逐步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农业意识和新型的经济模式。耕地、林地、水库堰塘等规模经营逐步推进,特色经济如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经济种植、养殖业迅猛发展,乡镇企业正在向产业化、专业化、一体化、社会化方向、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创业人才不断涌现。

1.3目前农村急需经济信息

广大农民更是期盼有人为他们提供主动、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市场信息只有被农民朋友了解和掌握,使农业生产有信息,生产资料有介绍、生产过程有指导、销售经营有市场、价格体系有保障,才能真正发挥农民朋友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1.4但是,目前农村存在经济信息不畅、信息混乱

目前在农村确实存在信息不快、信息不灵的现象,科技意识相对淡薄,以至于影响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决策性、主动性和经济效益,一些农民朋友还会因为没有正确的信息来源,而被虚假的广告所蒙蔽,造成经济损失,真正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新农村信息服务没有跟上。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是求大于供、供不应求。

2. 数字图书馆是对农村经济一种超大规模分布式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组织、管理及服务体系。

2.1数字图书馆存贮了极大量的数字资源。

几乎图书馆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一经数字化,众多的图书不再是散布于世界各地孤立的图书馆中,而是通过磁盘、光盘等有关电磁介质永久性存储,或流通于全球信息网络上。

2.2数字图书馆使农业经济信息信息获得更加全面准确便捷

数字图书馆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搬到网上去,或将馆藏资源进行大规模数字化,而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其能够智能地、实际有效地存取全球网络上数字化的、多媒体的、海量的信息。

2.3数字图书馆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巨大作用

2.3.1数字图书馆利用当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过诸如Internet等计算机网络,把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农业经济信息以及大量新增加图书文献信息数字化,通过数字图书馆馆员不断进行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高速传播,使农业经济信息的存贮不再散布于世界各地孤立的图书馆内,而是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便于保存和查询的存贮介质之中。

2.3.2数字图书馆一方面可将图书馆扩展到社区、农村、家庭,使更多的人接受数字图书馆农业经济信息服务,提高数字图书馆社会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在广大的农村已经普及了网络,人们还可根据自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通过上网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数字图书馆学习和合理使用农业经济信息。

2.3.3因此,数字图书馆能在在传播农业知识、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提供农业技术信息、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的知识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数字图书馆积极开展农业知识传播、科学普及、信息传递的需加强的几点措施

3.1由于信息资源的全球共享,应对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人才等力量加以整合,以数字图书馆为核心,联合各类信息机构、管理机构等共同参与管理和建设,从而国家信息资源的制高点。

3.2数字图书馆对馆员员有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更高的综合素质。21世纪的数字图书馆与社会同步,共享信息知识,这就要求数字图书馆员具有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更高的综合素质来保证信息产品的质量、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通过图书馆馆员一系列的创造性劳动,把蕴藏在文献海洋中和网络上收集到的“死”知识激活,重新组配,合成新的知识形态产品,并运用编制文献、索引、专题资料、等多种形式,把技术市场信息等编制成具有针对性的致富信息,把科学的种植、养殖、加工等致富门路以实用技术形式,按时间分阶段进行数字化,以便广大农村、农业技术工作者,以及边远乡村的农民也能享受到数字图书馆的技术经济信息,为农民提供全面的服务,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巨大的财富。

3.3引导广大农民向数字图书馆要知识。现在,广大的农村已配备了电脑及网络,农民特别是那些青年农民,很愿意利用闲暇时间多上数字图书馆学习阅览,既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可以掌握一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多了解一些致富的门路,多开拓自己的思路。尤其是在冬季农闲时节,引导广大农民向数字图书馆学习还可以起到扭转和减少农村打麻将、迷信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增强人的是非观念,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起到了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一旦确立,那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就会再无立足之地。

3.4发展乡村科技信息员,建立信息服务网络。数字图书馆应由政府有部门与农业农村农民建立密切联系,发展多村科技信息员与当地农民建立广泛的联系,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指导生产,为闭塞农民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了解农民的需求并进行反馈,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使数字图书馆真正成为推广农业科技的一个重要基地,为农民提供更加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3.5同时应该注意到:我国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条件相对落后,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信息资源数字化问题、数字图书馆的安全问题、版权问题,此外还有经济投人、体制创新、人员素质等很多非技术性因素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与时俱进加以解决。

4.结语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科技信息的需求将会越来越迫切。我们必须继续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图书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我市农业经济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

作者简介:张彩云(1972-),女,山东聊城市人,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副研究馆员

参考文献:

数字农业论文篇10

[关键词]数字村镇 农村信息化 动力机制

[分类号]TP3 G25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提升到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的高度。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全面部署。目前,一些中央政府部门,如农业部、科技部、信产部、文化部,已逐步形成了农村信息化主流工程签约合作、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数字村镇是农村信息化的结果,也是其成果落实到基层的体现。现阶段,我国村镇数字化建设已进入试点探索的发展阶段。

1 相关概念

1.1 数字村镇的概念

数字村镇依托于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采用统一的信息规范与标准,将村镇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要素数字化,实现村镇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和高度集成共享,构建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村镇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村民生产生活等有关的应用系统,向村镇基层单位和村民提供村镇管理、农业生产、公共事业、特色产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增值或专门化信息服务。数字村镇建设的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数字村镇的服务对象有三个层次:一是为“现实村镇”的管理决策服务,实现党务、村务管理数字化;二是为村镇特色产业的宣传和市场化运营服务;三是引导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转变。

数字村镇的服务内容渗透到村镇生活各个层面,而管理和服务都统一到一个数字化的平台上。数字村镇的建设主体包括发挥主导作用的政府各相关部门、在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服务方面不可或缺的电信运营商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

1.2 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的演进

将“作用”抽象为一种“力”,是自然科学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本文借助经典力学的理论,探讨推动数字村镇的动力。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是指数字村镇建设赖以展开、深化和发展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在有序运行中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的综合体现。

村镇数字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其动力机制因发展阶段而表现形式有异。初期,推动力量主要源自国家的宏观政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行为,即“自上而下”的一元化动力机制;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提高,推动村镇数字化建设的内生性力量成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存的二元化动力机制将得以形成;之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逐步完善,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作用则相对弱化,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逐步转向多元化。

世界各国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历史表明:一切信息化发达国家,在其农村信息化开始和深化过程中,都大致经历过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向二元并存,并最终走向多元化的历程。只是各国由于历史条件、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其农村信息化动力机制在不同阶段大相径庭。我国的村镇数字化建设是在农村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启动的,遵循多元化建设道路是必然;此外,数字村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思维变迁过程,服务对象的层次性和服务内容的庞杂性也有赖于多力形成的合力。对推动其变迁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寻求正确的建设方案。

根据建设主体和服务对象在数字村镇建设中的作用性质(见图2),本文构建了引力模型、压力模型和推力模型,通过这三种模型来探讨数字村镇建设的动力机制。

2 引力机制

宏观方面,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数字村镇建设的根本动力;微观方面,农民信息诉求是直接动力。两者凝聚形成了数字村镇建设的强大内生动力,如图3所示:

2.1 宏观

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民的基本物质生活已得到保障。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目前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在这个阶段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是迫切的,也是现实的。

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农民思想日益活泛,信息意识逐渐觉醒;基层村镇实现了自治,农民广泛参与村镇的管理活动,生活更加丰富,活动空间空前扩大,所需信息的内容和质量也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使国家和地方政府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农村基层的信息化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村镇企业的成长壮大,村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扩展生存空间和竞争力。

2.2 微观

农民有强烈的信息需求。而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未完善,尤其是信息服务处于起步阶段,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的需要。数字村镇深入农民千家万户能够为农民带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为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矛盾提供了直接的解决方案。

农民的信息活动活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06年底,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在通讯和信息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提高;《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农村网民达8460万人,网民中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披露,“上网找工作”的农民工由2006年的7.9%增加至2007年的9.9%,而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找工作的农民工从18.7%降至10.1%。

这一系列数字还让人感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同时也说明农民对于信息的需求是遵循由低到高的层级递进的:在最基本的通讯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对于获取信息的内容范围、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直到对信息的、利用的需求,如图4所示:

乡村精英是重要引擎。按农民的话说,乡村精英也就是农村中的能人一类,是农村中说得起话、办得成事的人。他们大多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能赢得村民更多的尊重、关注与信任,其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以及与村民的互动等等都会影响到村民的行动,对村民具有较强的示范号召效应。而乡村精英本身也具有信息化的利益诉求,往往成为村镇数字化建设的发起者、凝结点和推动力。

3 压力机制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广大农村比较落后,缩小“数字鸿 沟”的压力很大,需要借助数字村镇的建设实践来探索农村信息化模发展模式,如图5所示:

3.1 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无模式可循

在渐进式改革的中国,没有什么是旦夕生成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信息化建设做出了整体性的系统规划,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延续性发展。但是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仍要在实践中探索。

发达国家一般是先有一个部级的基础建设,再有个人、企业等民间终端的发展,这样整个国家可以很

顺利地进入信息社会。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的第一阶段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并举,积极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作为“后发型”国家,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种社会结构并存,不仅阻碍了信息化进程,而且迫使中国的信息化首先要解决“城乡二元社会”的问题,增添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难度。

特殊的国情压力既是困扰信息化的因素,亦可转化为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就政府而言,加大对部级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要把信息化的推动重点转向农村,聚焦于占总人口57.01%的农村人口,借助于民间终端的发展,通过数字村镇建设的示范作用,实现“星星之火燎原”的信息化态势。

3.2 中国农村基层信息化形势严峻

我国农村信息化经10多年发展,已初具基础,但形势仍严峻:总体规模小,地域分布不均衡,信息资源缺乏多样性,信息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时效性差,缺乏宏观调控,资金支持不足,网络管理薄弱,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到农村村镇基层,则存在信息服务效率不高、效果不好、信息服务各行为主体利益无法保障、体系运作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此外,有很多从事农村信息化研究和推进工作的人员,还没有真正了解农村的现状,提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办法也不完全切合实际。

4 推力机制

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信息化投融资机制,建立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民间组织、农民之间的密切协作机制,为村镇数字化建设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见图6)。这也是《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特别指出的。

4.1 低成本信息化技术魅力凸显

低成本信息化技术,是指那些在信息化初级阶段,需求相对简单、价格便宜、易于掌握、易于升级的信息技术。走低成本建设之路是我国数字村镇的关键,也是现阶段村镇数字化最为适用的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优势体现。各大电信运营商虽日渐重视农村市场,但出于成本考虑以及企业自身固有的逐利性,一直以来仍把主要的市场精力放在城市。目前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为网络融合和建设一体化的综合网络提供了有利条件。山西和宁夏“三网融合”的实现,开启了村镇数字化建设的低成本模式。

低成本信息终端设备纷纷涌现。秉承“使广大农民用得起、乐于用”的宗旨,政府层面对低成本信息终端给予了足够的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开发低成本且宜于在农村推广的信息终端与软件系统,如“面向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低成本、易操作计算机”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优先发展技术领域(2007年)。从企业层面看,面向低成本数字终端的技术研发逐渐受到重视,如北京信息管理科学研究所“面向农村信息化服务的低成本软硬件一体化终端”成功研制。目前,电脑下乡已经覆盖到全国,13%的政府补贴也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买得起电脑。

村镇信息服务手段继续向低成本、多样化方向发展。如2008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工作,同时开通“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宁夏提出平台上移、服务下移,信息化服务渗透到田间地头。

4.2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以电信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已参与到村镇数字化进程中。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和IT企业等纷纷看好农村信息化事业,采取多种模式多种形式参与其中。据了解,农业部将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全国层面上开展战略合作。目前,中国移动正在积极与农业部信息中心洽谈手机短信服务方面的合作。前一时期,中国移动与浙江农业厅合作共建了“农民信箱”,与重庆市供销合作社一起搭建了“农信通”信息服务平台,其省、地、县域公司与所在地涉农部门也实现了合作;中国网通吉林公司与吉林省农委有关单位合作,开通了“12316”农村信息服务热线;中国电信也在积极采取行动。电信运营商是中国信息产业的主导力量,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在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适用的信息普遍服务等方面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2009年2月“电脑下乡”正式实施,各大IT企业踊跃参与。

4.3 市场机制的引入

从世界各国实践看,政府在数字村镇建设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重视发挥市场作用。我国数字村镇建设伊始,就确立了走公益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路子。前者起主导和引导,后者承担大量具体信息服务业务的作用。各类相关政策的出台,引导和扶植企业参与数字村镇建设,实现社会、农民、企业“共赢”。

4.4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

“第三部门”非政府社会组织的作用非常引人注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15.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7万个。在一些农村,也出现了类似的社会专业经济组织。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非政府组织由于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特征,在数字村镇建设中能弥补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在政府、企业、农民间搭建桥梁并起到影响社会关注和社会监督等独特作用。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