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实践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3 20:35:11

农业实践论文

农业实践论文篇1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发达国家每年的农业补贴高达3000亿美元。高额补贴使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得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价格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首先取消农产品补贴。而发达国家希望尽快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农业问题上,不仅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有矛盾,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分歧。WTO农业谈判结果如何,对中国特别是对中国的农业立法影响非常大,它直接拉动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一、WTO农业问题谈判 (一)WTO农业议题谈判情况 1.新一轮农业谈判从2000年开始,把农业谈判作为核心议题之一,2003年是农业谈判的最关键阶段。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根据农业协议第20条的规定,新一轮农业谈判应该考虑到实施削减承诺的经验以及削减承诺对世界农业贸易的影响。尽管这些议题已经在WFO农业委员会中进行了讨论,作为成员国的进口国或者出口国都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2.多哈回合是世贸组织成立后主持的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此前,在世贸组织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主持下,已举行过8轮多边贸易谈判。谈判的主要工作是审议承诺的执行情况,并对规则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而后做出新的承诺。经过世贸组织和各成员的努力,2011年8月1日,各成员就多哈回合谈判达成框架协议,为削减农业补贴和取消关税、降低工业品关税、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确定了基本原则,从而使多哈回合谈判重新回到正常轨道。 3.目前,许多国家的农业保护程度仍然很高。大多数国家都希望通过贸易自由化来扩大农产品的出口。乌拉圭回合以后,欧盟15国关税超过15%的农产品占到了34%,韩国为74%,日本为18%,瑞士为17%,而这些国家的工业品关税超过15%的比例分别只有6%,20%,0.6%和0.3%,这就大大地加重了政府预算和消费者的负担,因此,削减农业支持和关税的呼声越来越高。 从WTO成立以来的实践看,多哈回合推动了农产品贸易体制的改革,但发展中国家出口农产品及其加工农产品一方面面临着高关税限制,另一方面经常受到发达国家反倾销措施和技术性壁垒的困扰,因而引起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对协议履行情况的不满。因此,要实现推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目标,WTO必须强化对协议执行情况的监督,为此需要通过新一轮谈判制定出更透明和更有约束力的执行细节和纪律。 (二)各成员方对农业谈判主要议题的态度 多哈回合农业议题谈判主要内容:一是是否全面取消出口补贴或削减;二是出口信贷和食品援助是否取消或者削减;三是出口限制和出口税的问题。 1.出口补贴问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虽大,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这使他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以欧盟成员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仅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还为本国农民提供大量补贴。各成员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们关心的问题首先是如何有效降低出口补贴,其次是如何处理如出口信贷、政府对出口风险提供担保和补贴保险、食物援助等具有出口补贴作用的措施。高额补贴使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得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价格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首先取消农产品补贴,但发达国家希望尽快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在农业问题上,不仅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有矛盾,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分歧。 2.出口信贷问题。许多国家认为,出口信贷应纳入出口补贴的范围加以减让。美国同意制定规则对出口信贷进行管理,但反对把出口补贴的减让范围扩大到出口信贷,并坚持在大幅度削减出口补贴的基础上,约束出口信贷。在食品援助上,所有成员都认为出于人道主义目标的国际食品援助是必要的。在国营贸易制度方面,很多成员认为,需要对其进行深刻改革,增加国营贸易制度制定的透明度。也包括对国营企业的贸易行为制定严格的纪律并有效地加以监督,以保证其按照商业规则运行。 3.出口限制问题。在谈判中一些成员提出,有必要制定针对出口国出于国内经济原因或国际政治原因采取出口限制措施的纪律,以增强国际市场供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将大大增加贸易保护的透明度。 二、农业谈判下的中国农业政策及其实践研究 我国的立场在多哈回合所有议题的谈判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农业议题。我国认为,高补贴、高支持、高关税的发达成员应该做出重大的实质性的减让承诺,才有可能打 破目前的僵局,从而推动整个谈判的进展。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最终结果对中国的农业政策影响很大。 (一)重视农业立法 1.立法指导农业发展。从历史上看,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是通过立法而逐步确定的。例如,美国政府非常注重通过法律法规加强管理,1995年WTO农业协定开始实施后,美国也开始调整国内农业政策法规修改农业法以适应国内农业发展和WTO规则的要求。 加入WTO五年多来,中国农业立法已取得明显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出台的涉及农业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有60多件,农业部还制定了400多件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健全有关促进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利用外资方面的法律,同时,充分利用WTO规则,加快有关农业支持方面的立法。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WTO规则要求的农业立法体系。WTO规则可以说是一部有关农业对外贸易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典,内容丰富,但WTO规则只有转化为国内法才能在中国适用。因此,农业方面的立法任务很重,急需制定、完善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同时,又要清理、修改或废止与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只有充分利用WTO农业协定中的“绿箱政策”以及我国能够享受的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其他优惠待遇,加快这方面的立法,才能支持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国家扶持农业发展。伴随着中国参与WTO农业谈判,中国支农政策呈现出新变化,突出表现在支农理念有了新变化。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围绕“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农产品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的需要,加强重大课题的研究:新成员具体的特殊待遇的实现途径及谈判策略;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战略措施及布局;新规则下保护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近些年来,中央财政除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村扶贫开发、林业生态建设外,还主动适应新形势需要,积极探索采用投资参股、专项贴息等形式,更加有效地发挥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运用关税政策鼓励进口国内短缺的农业生产资料;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全方位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财政支农力度有了较大变化。连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2005年仅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就比2002年增长了50%以上。此外,支农方式有了变化,制定实施了“三减免三补贴”政策,使农民直接受益的程度大幅度提高。 3.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2005年全国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已全部免征;28个省份已免征农业税,其余3个省也有210个县(市)免征农业税;中央财政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达到664亿元,比2002年增长271%。基本实现了“减轻、规范、稳定”的改革预期目标,8亿农民得到了实惠。 (二)积极参与WTO农业谈判 我国积极参与WTO农业谈判,并取得了一些成效:(1)出口竞争方面,《部长宣言》明确了所有出口补贴应在2013年底取消。这一成果有利于改善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2)国内支持方面,发达国家将在今后实质性削减其扭曲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国内支持,而中国8.5%的微量允许免予减让承诺,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预留了较大的支持空间。(3)市场准入方面,香港会议明确了发展中成员可以自主指定适当数量关系到粮食安全、农民生计与农村发展的产品为特殊产品,可以有比其他产品更大的灵活性。这为中国关系国计民生的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提供了一定的保护空间。(4)“蓝箱”、“绿箱”等国内支持政策使用纪律加严,使政策选择受到很多规则的约束,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我国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等要求将会更高。宣言第五段规定,没有“黄箱”和“综合支持总量”(AMS)的发展中成员的“微量允许”可以免于削减。由于中国没有“黄箱”补贴,这意味着中国在多哈谈判中不需要对农业的国内支持进行削减。中国现在所用的微量允许实际上微不足道,也就3亿美元;美国实际用的是70亿美元,欧盟还要大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对AMS的承诺是零,这就意味着中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不需要对农业的国内支援再进行削减。(5)新加入成员待遇方面,我国要求对新成员的特殊情况给予特别关注,这一主张得到认可并正式写入《部长宣言》。我国还充分利用作为正式成员所拥有的权力参与制定规则,有助于为今后的谈判争取较大的回旋余地和主动权。宣言第七段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自主指定一定 数量的农产品作为特殊产品并有权使用特殊保障机制。这样,中国的一些弱势农产品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宣言第十四、十五段规定,非农产品减税公式采用多个系数的瑞士公式,而且发展中成员的灵活性条款是谈判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中国农业政策的实践效应 农民逐步融人农业现代化国际潮流。作为传统的小农经济结构为主,多年来我国强调农业生产包括农产品生产逐渐向市场化、商品化方面发展,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商品化、专业化的程度在逐渐提高。加入WTO五年多来,亲历了国际市场的残酷,面对竞争日趋激烈、千变万化的国际贸易市场,身处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民开始逐渐改变沿袭千年的单家生产方式,通过与国内贸易企业“抱团”打天下,大力发展绿色创汇农业,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淘金”,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

农业实践论文篇2

灰的建议。

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理(SiteSpecificCropManag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采集以12-15m2为单元的小区产量与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数据,并进一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软件自动生成农田内作物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定量获取这些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收成的空间差异性信息,实施基于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分布式调控,达到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产量成为可能。图1是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由图1可以看出,这一技术思想是通过多次循环的实践,来不断改善农田资源环境,积累知识,逐步达到作物生产管理精细化的过程。由于大田作物生产受到众多时空变化因素的影响,利用生产潜力的处方措施,还需要兼顾生产力、经济性、环境后果的优化目标,因此,其技术思想并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措施的“准确”。事实上,目前应用于获取小区产量数据的空间尺度为12-15m2,获取农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还只可能精细到60m左右。在实际操作上,对获取的空间信息还需要通过模糊聚类处理,生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方图来指导处方农作,因而还谈不到“精准”的操作。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虫草害信息实时快速采集技术的突破,农业处方操作也将愈益精细化。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提高耕地的生产潜力,节约良种、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

农业实践论文篇3

[关键词]应用型 农业推广硕士 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27-01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从2009年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范围;认为开展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需要。[1]可见,对于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为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的意义所在

地方农业院校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为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涉及的培养领域基本囊括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2],而且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与管理,更加注重国家的方针政策、农业操作技能、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领域中能够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的专业型人才。地方农业院校的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究

(一)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鼓励教师到实际的农业推广实践中去,接受农村发展的综合实践锻炼,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

1.增强综合性学科意识。教师在农业推广实践中会发现农民素质、政府导向、相关政策、传播方式、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制约一项技术或理论的应用,任何社会问题都不可能靠单一学科得以解决,必须确立综合性学科的意识。关注农业政策的研究,以及农民的需求和行为特点,使得更多的农业科学应用到解决“三农”问题中,建立更多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

2.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应用型农业推广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更加关注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思考问题的解决,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开放的实践环境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农业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

3.获得实践经历与经验。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教育应重视实践经验和实践经历,如果教师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理解理论的实践价值,他们就能够形象地教授理论知识,使理论作为抽象的思维在经验的基础上呈现更具操作性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的创新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培养农业与农村管理机构、农业服务、农业技术等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职业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教学中,并没有把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出来。实际上,很多农业院校的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缺少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优秀教材与案例,有的培养单位甚至直接使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材或将其简化后使用,或者将国外的教材和案例拿来使用。

建设适合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综合性课程,建立符合自己学科特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内容的创新是十分有益的。

(三)加强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的开放性

对于现有的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术性与实践性相隔离等这些问题,建立开放性的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对于突破这一传统学术理念的束缚将是有效的措施。[3]“双导师”制是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能够采取并且会继续扩大使用的措施,校外导师的参与使得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体系更加具有开放性,除了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增加外聘教师的比例。为了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加开放,应用性更强,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型,加大具有实践经验外聘教师的比例是必要的。在论文选题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把应用型专家放在突出地位。

2.在实践中寻找论文选题。应用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最重要是克服论文的学术倾向,要从实践出发,选择直接解决实践问题又适合个人能力与客观条件的课题,这就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以及其性质和研究方法。研究者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实问题,从中凝练出论文题目。这些实践性论文的完成,就需要学生必须深入实践,坚持调查和实证研究,而不是对现有文献进行堆砌、描述和解释。

综上所述,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对于人才的自身发展、社会的实际需求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翔.参与式教学在就业与创业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08(8):4.

农业实践论文篇4

    随着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农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环境的变化,高等农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工作,不断修订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不足:具体表现在:(1)教育理念陈旧,认为实践教学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掌握基本理论才是最重要的。(2)培养方案设计中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3)高校教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践教学上,其自身的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4)学生对实践教学缺乏兴趣,动力不足。虽然目前的培养方案中都安排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怎样安排,学生就怎样做,最后教师评定实习成绩”的思路来执行,这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学生不认真听讲,不认真操作,走马观花现象十分普遍,不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1)实验室建设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缺乏,许多实验开展不了。(2)校内实习方面,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校内用地越来越紧张,实践教学用地越来越小,能开展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少。(3)校外实习方面,实习基地数量不足,管理不规范,进入基地的高层次科技人员少,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农学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国家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就要开始找工作或准备公务员考试,参加考研的学生主要精力也放在复习考试上,因此实践课程学生到课率偏低,毕业实习也不用心,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强化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

    实践教学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6]。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旨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目标定位

    结合农学专业的特点和培养方案,本研究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是: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具有就业导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具有科研导向的科研能力两个基本能力。一是具有就业导向的实际工作能力,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二是具有科研导向的科研能力,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坚实的农学专业理论基础,学会实验设计、数据统计与分析、科技论文撰写等的方法,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具备一定的从事科研工作的综合能力。

    (二)内容体系

    对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翟云龙等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教学实验、农事认知、专业劳动、公益劳动、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构成有机统一、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4]15。周可金等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九大环节,即课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实践课程的教材、实践教学研究、实验中心建设、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和实践教学改革等[7]。笔者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应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论文、科研训练项目、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农事认识、专业劳动、公益劳动、军训及其他活动等12项。其中,前6项侧重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后6项侧重于通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建设思路

    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应坚持“市场需求约束下的培养模式”,其现实选择是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大环境下,围绕学生的毕业取向(即就业和读研)的能力条件,将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划分为专业实践能力和通用实践能力两部分,以这些能力培养为基本出发点,通过编制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将各项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四年大学教育的过程之中,最终实现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见图1)。在图1中,专业实践能力是指通过农学专业四年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实践技能,包括农田生物形态特征鉴别能力、农艺操作技术能力、田间诊断能力和科研素质能力四部分[8]118。农田生物形态特征鉴别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和比较农田生物典型时期的形态特征,训练学生的鉴(识)别农田生物种类的能力;农艺操作技术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与农作物主要生育期相关的农事操作技能;田间诊断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能力;科研素质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文献检索、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实施、数据采集与整理、结果分析、报告撰写”的能力[8]119。通用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进入社会应该具备的基本社会生存能力,包括环境适应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提升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具体包括:(1)强化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是农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田间作物生长季节进行。要转换教师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角色”,教师从传统的专家转变为学生实验的向导与合作者;改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组织教师编写实践教学教材;建立学生教学实习评价标准;强化教学实习的组织与管理。(2)完善生产实习。建立校内标本园,使学生初步掌握大田作物种植的基本环节和田间档案构建流程;将教师的科研试验田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建立校外农技推广示范站,使学生掌握农业技术推广基本流程;建立学生生产实习的评价标准;强化生产实习的组织与管理。(3)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校院两级要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强化实验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保证落到实处;实行中青年教师进入实验室锻炼制度,提高其实验技能;建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带供试实验材料完成实验项目;允许学生主持的科研训练项目进入实验室。(4)强化课程论文的撰写。本科生撰写课程论文是锻炼其论文写作能力的基本方法,要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明确基本要求,尤其是要掌握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等基本思路和技术要点。(5)建立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机制。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可以到校外实验室、相关实习农场基地、有关企业事业单位进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应加快制定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是在规定学制内所有实践性教学的具体部署和总体规划,要突出其针对性和应用性。首先,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要与专业总培养方案、作物生产阶段、教学规律和学生基本条件相适应,尤其要注意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的相互衔接;其次,要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的要求,将整个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实践项目,确定每个实践项目的学时数及考核办法;最后,根据教学日历将总课时分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根据教学目标串联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实践项目供学生进行训练和学习。

    (三)实施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改革学生专业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将现行的平时成绩+卷面考试成绩改变为平时成绩+卷面考试成绩+实践考核成绩三部分,并制定实践考核的标准,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四)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审核机制

    本科生毕业论文要实行导师负责制,论文答辩要实行评阅制,评阅通不过的不能参加答辩;答辩过程要严格程序,答辩不合格的可以组织二次答辩,二次答辩若通不过,不授予学位。

农业实践论文篇5

一、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江西农业大学为省属地方农业院校,主要是面向本省培养区域内所需人才。根据对最近几年的毕业生情况调查,我校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岗位有四类:(1)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占55%左右;(2)在县、乡(镇)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或农技推广站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占比为10%左右;(3)在农业及相关企业从事技术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工作的人数占25%左右;(4)自主创业占10%左右。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还将有更多的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有些深泽还将多次转岗、换岗。显然,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已经很难适应上述岗位的需求,必须要充实和创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内涵,培养“农、工、商、管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主要面向江西的农业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

1.基础素质。一是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服务意识等。二是文化素质: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社科类知识,具备处变不惊、应付自如的应变能力。三是身体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体魄,优秀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2.专业综合素质。一是专业知识素质:需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科目的基本理论,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二是专业能力素质:掌握农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拥有农业资源调查、现代仪器分析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了解关于资源管理与利用、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是本科生教育的指南针,也是适应时代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模板。因此,江西农业大学针对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课程体系“同质化”、实践平台“通识化”、人才培养“理论化”等问题,在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情况,构建了以农业资源类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特色,构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模式。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有特色”的基本原则以及“以学科知识为核心,强化技术技能训练”的要求,压缩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总学时数,优化课程设置,使课程体系能够在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等方面同样适应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必修、选修和实践教学环节所构成。(1)必修课。一是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合计568学时。二是基础必修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农业试验统计分析等,合计680学时。三是专业必修课: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农化分析和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合计240学时。(2)选修课。一是农业资源类模块:包括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肥料加工工艺、土壤微生物学等。二是农学类模块:包括植物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学、园艺植物栽培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气象学等;三是环境与生态类模块:包括农业环境保护、资源与环境概论、环境监测等。四是土地规划与信息技术类模块:包括土地规划学、土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测量学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另外,还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科技论文写作、文献检索与利用等公共选修课程,合计600学时。(3)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共计26周时间。另外,需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方面的课外科研活动和创作竞赛,经审核认定后给予相应学分,计入总学分。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学生一、二年级的野外生态考察与社会实践—二、三年级的生产劳动与实践—四年级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与科研训练纳入培养计划,创建了“专业认知—专业实践—实践应用”三层次逐级递进、校内外互补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1)认知性实践。安排在一、二年级进行。以江西农业大学绿源协会或教学班级为组织单位,以认知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现状为主要内容,通过野外生态考察、照片展、知识竞赛和科技论坛等形式开展认知性实践。这种有组织的生态考察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性质的认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基础。(2)专业实践。安排在二、三年级进行。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依托,开展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学生通过参加实际工作,体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实际工作中,所需知识的多样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为将来合理选择就业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3)实践应用。安排在四年级进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将传统的“多人一题”改为“一人一题”。一是将一些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的横向项目,通过综合分析,疏理一些有学术价值的课题供学生选择,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缩短学生进入岗位的适应期。二是要求课程指导教师,将科研内容分解成若干毕业论文课题供学生选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学生可以从技术人员那里学到更加实用的技术。四是学生从自己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可以在单位或学校完成。这种综合实践应用训练,大大地缩短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期,提高了就业的竞争能力。

四、结束语

农业实践论文篇6

[关键词]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1 农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受以前培养目标及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从事农学专业教学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实践教学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而已,掌握基本理论才是最重要的;片面地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而实践能力则无足轻重。因而只重视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甚至干脆不搞实践教学。在不重视实践教学的教师的影响下,部分学生也对实践教学兴趣不大、热情不高。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所搞的实践教学脏、苦、累,且档次较低,总是和庄稼、泥巴、肥料、农药等“低级”东西打交道。因此,有些学生在实验、实习、科研训练时只是看看而已,不愿意动手。

1.2 专业建设经费不足,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农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有一支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学术造诣深、科研、生产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而且要有良好的实践性教学基地。由于种种原因,农学专业目前专业建设经费不足,特别是实习、科研基地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工具也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培养的需要。因此,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是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3 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布置,忽视过程管理。有些高校看似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有关实践的教学文件一堆,课程论文该如何做、生产实习该如何做、毕业论文等该如何做都有规定,但学生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生产实习、科研训练、社会调查等,基本上都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搞成什么结果就算什么结果,缺乏对各实践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不认真听讲,不认真操作,走马观花现象十分普遍。考核中,普遍表现为重理论考试,轻实践考核。给人的感觉是措施很硬,但操作过程监控很差,很少有学生会因实践环节完成不好而不能毕业的情况,以致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成了走过场。

1.4 生源不足,生源质量有待提高。生源不足,生源质量较差,是长期以来困扰农学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的发展相对其他行业有很大的滞后性,农业和农村很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农村经济落后,农业工作条件艰苦,农业科技人员待遇偏低等,对考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使很多考生特别是优秀考生不愿意投身农业行业,从而使农科成为冷门学科,生源数量不足。农学专业每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的比例,不到招生人数的一半,能够在重点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更少,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因此,如何扩大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是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中必须研究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2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2.1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学农爱农的思想。专业思想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一个大学生如果他的专业思想不牢固,他不热爱自己的专业,他就不可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这种学生即使有很高的智商,也不会在他所在的专业领域内有大的成就。因此,搞好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学农爱农的思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看待农业产业的发展,鼓励学生致力投身于农业这一行,这是农学专业建设发展必须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关于农学专业的专业思想教育问题,过去几十年一直都在提,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专业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实证资料。过去专业思想教育大多是大会上讲,课堂上提,没有实质性的实证材料。学生没有真正看到学农的希望在哪里?出息在何处?结果专业思想教育花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但是收效甚微。总结过去专业思想教育。

2.2 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俱进,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坚持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大生产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改革方向,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专业素质、掌握多种实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沿着与社会需求相互适应的轨道发展。

农业实践论文篇7

关键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特点;培养模式

从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趋向于大众化,这为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生源基础,1999—2005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7.57%[1]。这种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很大的发展。我国从2000年开始招收在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次转变。

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熟悉农村发展情况,并能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农村发展,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该专业学位有以下特点:

1.1职业性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必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才具有生命力。

1.2实践性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的重要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具有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外,更具有解决农业科研、生产、管理一线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研究性

研究性是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是应用型研究生,但是作为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如文献查阅、试验开展、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素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具备研究能力,其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必然不强。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1招生方面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2009年是从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而来,2010年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标准录取”的方式招生。对于大多数农科院校而言招生比较困难,在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有缺口的情况下要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就更困难。因此,近2年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部分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成绩靠后的学生中调剂而来,部分是本科基础较差的应届生。相对学术型硕士生来说,生源质量和学生基础都稍逊一筹。保证生源质量是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步。可以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应届生报考。

2.1.1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学费和生活补助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学费可以比自筹学术型研究生低。这样可以吸引一些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深造的优秀本科生报考。

2.1.2 增加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名额,选拔优秀应届生直接攻读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

2.1.3进行正面的宣传来提高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认知度。目前农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处于低谷,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刚招生2年,就业去向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招生,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强正面宣传,提高农业推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促进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

2.2培养方面

2.2.1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在职推广硕士不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没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大部分来自于应届本科生,对于他们的培养应该采取与在职推广硕士完全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应该以职业为导向,把他们对职业的要求融入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师资方面与学术性研究生应有所不同,要突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2.2课程设置要求。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总体设定和安排,是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和体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部分,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2]。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虑到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特点。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因此,课程设置不能像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化。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

2.2.3教学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能否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年,而对于农科类而言,试验的周期较长,结合这一点在教学方面可以采取案例分析和现场讲授等方法,让学生从感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将理论性和应用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到全日制推广硕士学制较短和社会认可度低,很多导师对这类研究生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采取“双导师”制[3],也就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等研究生基本素质层次的培养;校外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研究等实践应用能力层次的锻炼。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应结合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采用案例式、专题讲座等授课方式,结合学科前沿、国内外最新形势,把农业实践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4]。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为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学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等。

2.2.4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该来源于校外导师的课题或校内导师的横向课题,必需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规划设计等形式,也可以采取澳大利亚一些高校的做法,学位论文不一定要进行答辩,如果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申请论文答辩,其余的学生学位论文只要导师和同行专家评阅通过即可按照规定授予学位。

3参考文献

[1]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的专项[r].全国第七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08.

[2] 潘文年.学科挂靠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32-35.

农业实践论文篇8

现代化大农业是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由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大农业人才是强农的根本,农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农业人才的重任。在这种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应该转换培养模式,走实现自身价值的特色化发展之路,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对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这也是体现高校社会职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了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在农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

一、明确培养目标

农学类专业主要以大田农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等共同特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农学专业学生除了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外,同时还应该具有科研管理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等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与农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经营与管理、研发与推广等工作的综合型、应用型农业高科技人才。

二、转变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充实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1]。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要求农业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知识并重,即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能够快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并指导实践,所以对实践教学要求更多,因此学校设置“3+1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大学本科为四年,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主要完成基础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最后一年在企业或者是涉农单位开展各种专业实践、毕业实习、专业实训等内容。通过在企业和涉农企事业单位一年的实践锻炼,着重提高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化,有效地弥补了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同时,通过实践锻炼也让学生对农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有了客观的定位,看到了自己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和能力上的不足,增加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加深了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显著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培养关键能力

现代社会的经济、科技形势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如果长期固守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必然会导致农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传统的课程体系,突出的特点是专业壁垒森严,专业色彩浓厚。除公共课程外,多数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一个狭窄的专业培养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农业复合型人才,除了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具有获取知识能力、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沟通能力、群众工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等,要促进学生知学统一,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所以,在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中,应避免课程体系单一、结构失衡,突出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边缘性交叉性课程,具体可以分成几个类别: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程、科技讲座课程、身心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包括法律法规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经济管理课程、交际与礼仪课程、文学基础等课程。改革后,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等人文素养。

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按照重视能力培养、拓宽知识领域的教育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定位、学科发展、专业指导思想和特色,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学生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在学生参与科研过程中,教师结合实际,给学生以适当的科研奖励,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热情。同时在投身科研的过程中,学生切身感知到农业科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自身的努力方向。联系与农学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如作物化学调控、作物逆境生理学、农业推广学、绿色食品生产等,将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及生产实践相结合。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升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删减掉不同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重复内容,减少课时,节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拓宽知识领域。通过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五、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更需要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农业人才。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更大程度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这说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提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又一有效途径。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面对这种形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根据农学类专业的特点,利用依托垦区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环境,开展农资经销、特色农产品开发、种子生产与经营、动植物生产等相关的创业培训,从国家政策、市场经济分析及管件技术环节上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除了开展创业课程外,还举办创业大赛、创业工作坊、创业知识讲座、创业案例分析等,联系知名企业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由于创业本身就体现了开办和首创的艰辛与风险,因此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培训模式、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从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大学生的创业经验来看,大学生毕业后,先“就业”获得对在公司工作的“经验感知”,而后从事“创业”活动,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3]。因此,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就业教育。

农业实践论文篇9

一、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 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 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 没有农民的富足, 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8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 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 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 只有广大农民改变落后的面貌, 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全局出发, 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

《建议》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的意愿,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五句话表明, 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将要经过理论的充实和实践的探索,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真正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明确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不少成果问世, 但这一问题的研究, 也存在一些倾向: 有的照单开方, 定位“应该怎样”, 不分析农村的现实可能性; 有的简单以农民利益为借口而代替科学态度; 有的不做深入调查研究, 不思考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以逻辑推理逻辑, 以理论演绎理论等等。高水平、符合我国农村社会实际的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指导思想深化和方针政策的完善,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健康稳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二、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原则

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为出发点,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统筹兼顾、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的方法。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极为繁重、复杂的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 促进农民继续增收,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必须坚持的五条基本方针和“五要、五不要”的五项原则要求。基本方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向。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的准绳以及工作规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要尊重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建设规律, 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路径和方式具有多层面、多角度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提出健全五大机制: 长效投入机制; 工作机制; 激励机制; 参与机制;管理机制。《人民日报》社论提出五个必须: 必须确立城乡统筹的思想; 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 必须切实注意工作方法; 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农业部部长尹成杰提出“五大措施”,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提出坚持“四个先进”;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各省省委书记都谈到了各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和方法等等。

总之, 科学的研究和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经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崭新课题, 在理论上要有所归纳, 在实践上要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和积极成果。

三、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论思考

(一)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历史的永恒课题, 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 建国以来经历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历史的研究这一过程, 才能揭示今天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行性。

(二)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动纲领, 也是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 又指导实践, 理论的指导必须以实际为基础,因此, 既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又要深刻地领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既要深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又要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的原则性、规范性要求,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要注重五个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实践, 全国各地区对此高度重视, 许多省市开展了试点和示范村活动, 在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初步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因此, 科学地研究这些实践经验是充实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宏观归纳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统筹学等理论, 本着整体性观点、联系性观点, 用归纳整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某一领域、某一角度来说又属于微观问题, 微观是整体的基础,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研究必须宏观归纳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农业实践论文篇10

在新时期,探索农村振兴之路,实现农村振兴,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振兴农村不仅是广大人民的责任,也是青年大学生的使命。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再此背景之下,将思政实践拓展到创新创业教育中,通过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学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的必然趋势和相通之处,给予两者有机融合的相关对策方法,以此提高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能力,最终以促进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由宋发旺、尹文武、姜辉共同编著的《现代农业创业》(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02月)一书,以通俗易懂的词句系统地描述了现代农业创业的有关知识,全面的对我国现代农业与农业创业、农业创业成功所要具备的要求、形式、路径以及农业创业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或保险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该书技术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涉及大部分的基础知识,为农业创业者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建议,也可作为农民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农村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实践的融合是必然趋势

(一)以融合之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合力论”思想所说,社会历史发展正是在种种合力的推动下所产生的结果。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打好基础,脚踏实地的过程,需要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与思政实践双方形成合力来推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的过程。在思政实践中,包含了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则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将思政实践与创新创业有机结合,并在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强大合力,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息息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等作为理论指导,对学生精神、思想、精神、道德、心理、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感染和熏陶,思政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更多的基本技能及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可以为大学生农村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实践基础。我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积极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改革过程中起着思想引领的主导作用,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在现实中不断地总结实践中的发展困境以及自身理论发展困境。通过对思想政治学科体系不断深化改革、师资队伍的不断培养壮大,为广大学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思政实践平台,并且成为了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农村创新创业与思政实践之间互相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这是因为创新创业与思政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实践过程。大学生往往是在学校、企业创业实践平台的各种社会实践等活动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提高自身抗压能力以及激发创新创业的精神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这些实践平台是学生们真实理解、适应和融入社会的良好路径。

(二)以融合之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高达数百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不断增长,由此造成的就业困难,给毕业生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学生们面临这一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另辟蹊径。针对大许多就业问题提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并针对农业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对大学生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高校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使命,其作为社会各个领略各个行业输送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基地,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不断地创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实践平台,来提升我国高校学生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能力,为我国农村输送更多专业复合型人才,以促进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如果将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为学生们在接受社会化教育中搭建更多实践平台,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实践意识。唯有通过两者的有机融合,使理论去指导实践、辅助实践、回应实践,实践反过来补充、完善,才能从根源上缓解就业危急的现状。因此,将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融合是很有必要的。

二、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的有机融合

大学生农业创新创业与思政实践的有机融合说到底就是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的融合,这两者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合并活动,而是要求在目标、组织上全面结合,才能达到更高效、更高质的教育效果。

(一)目标融合

要实现农业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实践的有机融合,首要条件就是要搞清二者的关系,然后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设置两者融合后的共同目标,将思想政治实践融入到农业创新创业之中,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使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更为明显。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目标的融合:第一,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圆心,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的核心途径和方式,他们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等级关系,想要创新创业取得成效就要促进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将思想政治准则作为开展一切创新创业活动的基本标准和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作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指标。第二,以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思想理论以及思想实践的科学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出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据此,两者目标的高效融合,才能最大化地激发出学生的创业热情,促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学习更多创新创业知识以及创业能力。

(二)组织融合

要让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成为一种长期化、规范化的协同教育模式,必须从调整教育组织结构入手,促进两个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接触,共同制定综合教育计划。这里所提到的的组织融合,并不要求高校内主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和主管就业创业的部门进行组织机构上的合并。而是要在独立于这两个部门之外,成立起一个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与一身的多功能的综合部门,按照共同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思路,将两方面的融合教育行为划归同一组织、整体分工。例如,主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要及时了解并深刻学习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文件中与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关的内容,并及时向学生传达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政治大方向的朝向;主管就业创业的部门则应从实践的角度解读这些内容,及时颁布和与上级政策相符合的政策,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更多的创新创业活动中。

三、农业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实践的有机融合的方法

(一)把农业创新创业深度融入进思想政治课堂

高校要想做好农业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工作,首先,就要将农业创新创业教育带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去,让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农业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以促进其与思政实践的融合。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一些具体的讲述一些值得大学生学习的农业创新创业的事例,分析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践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充分对其进行讨论并消化了解,最终得出一定的结论,论述怎么才能将示例中的人物在他们进行农业创新创业中发扬的精神融合进自己的农业创新创业活动中,相互之间展示自己在今后的行为中怎么来践行这一精神。其次,要把农业创新创业深度融入进思想政治课堂,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优化教育的理念。这需要转变传统观教育观念,打破传统的、陈旧的固定思维模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体现在,明确给予思政实践地位,在与农村创新创业相融合的过程中,将探索的重点放在同步教育路径上,把学生特点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建立与之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然后,通过搭建更多实践平台,促进思想政治实践和农业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两者融合离不开实践基地的建设。所以,高校在结合自身实际后,要充分利用且发挥出各个方面的资源优势,给学生们提供就业创业的实训平台,引进更多相关专业的成功人士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让学生在掌握理论指导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使之对农村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通过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创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对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起着重要作的用。高校要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为活动开展的核心,借助网络、广播、新媒体传播等形式,来宣传有关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的政策及其思想。还可以在思想政治等课程中积极宣传国家针对农村创新创业的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措施,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自愿参加到农村创新创业实践中,投身于农村最终推动农村的建设发展。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下放到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