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0:21:49

并存范文篇1

经济多极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与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动密切相关的。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既是南北两方、多极类型构成的且两极分化的格局又是几大国、经济中心构成的且多极化的格局。总体上说,目前的多极化世界经济格局为美、欧、日三极并存。在90年代至21世纪的一个时期,不仅三极之间发生着实力消长的新变化,而且新的经济力量中心也在崛起之中。

一、美、欧、日的经济实力地位

(一)多极之首的美国经济

10年前的人们对三极实力地位的概括是:崛起的日本,复兴的欧洲,衰落的美国。然而90年代后的情况表明,美国遏止了实力地位相对衰落的态势,显示了其不仅是世界经济多极之一,更是实力之首的实力。其经济自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至2001年3月,已连续增长10年,10年中年增长率达3.5%,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周期的记录。而且不仅仅是经济持续增长,还出现了“一高两低”并存的所谓新经济现象,主要动因在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为期10年比较良好的经济发展使得美国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4.2%提高到28.6%。

(二)泡沫破裂的日本经济

90年代后的世界经济三极中,日本的经济发展势头、状态与美国产生此消彼长的位置互换。50年代至80年代的每一个10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都是既快于西欧、更快于美国的,从而使日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1989年末,日本的资产价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5倍;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美国的4%,而其市场价值是美国的5倍多,仅东京房地产的市价总额就可以购买美国两次。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长期膨胀的。1990年,以当时发生的经济周期性危机为契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两个多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景气状况中,又遇上了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的发生,这对日本经济是再糟糕不过的事情了。这场金融风波既充分显露了日本经济实力地位的下降和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反过来又对不振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现0.7%的负增长,1998年进一步恶化为2.8%的负增长,1999年勉强出现0.6%的经济微弱正增长,2000年,由于国际经济比上年加快(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7%),也由于日本近年来以国债为支撑扩张的财政政策逐渐显效,日本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但也仅仅是1.5%的增长率。用经济合作组织的话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挣扎了几年的日本经济已经开始出现适度的复苏。

过去的10年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受泡沫经济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双重打击的日本经济目前依然困难重重,但是日本的经济实力犹存。可以说,日本的经济实力、影响力只是相对于美国而减弱或相对于泡沫经济高涨时而收缩,而并非基础经济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国民生产总值约相当于排在世界第三、四、五位的西欧三大国德国、法国、英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之和。未来10年,日本将以接近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经济仍是多极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三)一体化的欧盟经济

西欧的经济发展态势在美欧日三者中始终处于中间的位置。80年代及其以前,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日本,但快于美国;进入90年代后,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日本,但落后于美国。以一个国家集团的实力计,欧盟的一些主要实力指标不仅大大高于日本,甚至超过美国。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欧盟占世界的29%,美国占28%,日本占13%。但不能简单地据此认为欧盟的实力地位世界第一。欧盟是一个国家集团,15个国家的集合,尽管其一体化程度较高,可以作为一个实体与美、日并立,但毕竟不像美、日那样作为单一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之一极。这要求欧盟既要加强经济一体化,又要加快经济发展,即通过“集中”和“积聚”两个方面的努力,以巩固和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力地位。

如何在较低通胀率和较低失业率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是欧盟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相比于美国近年来已出现“一高两低”的新经济现象,欧洲要逊色一些。

二、美、欧、日经济“软着陆”状况

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软着陆”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一高两低”的良好态势,即经济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并存。

(一)经济增长率

1997年以来,美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欧盟的经济增长状况是,1997年为2.7%;1998年为2.8%;1999年为2.3%;2000年经济增长率第一次突破3%,达到3.4%,为198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仍低于美国;2001年,据经合组织等预计,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3%以上,从而将9年来第一次超过美国。从更长期的发展看,自现在起到2010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已是欧盟确定的发展目标。

(二)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与经济增长率密切相联的。按照西方传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其在2.5%至3%的情况下是合适的,这既会使就业增加,又不会使通货膨胀率过于上扬。欧盟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三个指标上,只有在低通胀率方面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甚至比美国还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欧盟通胀率1998年为1.4%,1999年为1.3%。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美国是在经济增长率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欧盟则面临着既要经济增长率突破3%,并把高失业率降下来,同时又不至于使通胀率有大的上扬的艰难任务。事实上,自1999年下半年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来,欧盟的通胀率也呈小幅攀升态势。欧洲央行行长杜伊森贝赫2000年7月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说,“我们绝不反对经济增长率高于3%,我们所不希望的是通货膨胀达到这一水平”,因此,欧洲央行对影响欧元区物价稳定的因素保持警惕,将继续实行“把通货膨胀压力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长期战略。从现在的发展态势看,欧盟2001年、2002年的通胀率将回落到2%和1.8%。

(三)失业率

高失业率一直是多年来困扰欧洲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与美国近年来失业率压低到4%的情况相比,欧盟的失业率高达10%左右。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密切相联的两个指标。一方面,高失业率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压力。据欧洲的统计,欧洲每年用于失业、贫困人口救济和社会福利保障的开支高达1万亿到2万亿欧元,占各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到20%。如此巨大的开支拖累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高经济增长率是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的趋强,欧盟的失业人数在减少——从1996年及其之前的约2000万人减少到1997年3月的1,800万人、1998年5月的

1,700万人、1999年的1,600万人和2000年1月的1,230万人;欧盟的失业率也在降低——从1996年的10.8%降至1997年的10.6%、1998年的10.0%、1999年的9.1%和2000年的8.4%,预计今明两年将继续降至7.8%和7.3%。

并存范文篇2

关键词:就业失业结构性失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一方面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出现失业率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则出现了“招工难”,这种矛盾现象并存的情况在金融危机后更为显著。针对空岗与失业问题并发的这一特殊现象,本文尝试从劳动力供求总量、区域与职业结构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失业与空位”并存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现状

金融危机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部分职业的供求缺口进一步扩大,并且出现了区域分布、岗位构成的非均衡现象。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总量呈非对称递增。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回暖,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从供求总量看,监测的93个城市中,2010年第一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上季度增加了94.4万人和53.9万人,各增长了21.4%和11.7%。与去年同期相比较,本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139万人和37.7万人,各增长了35.4%和8%,但总体而言,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区域呈非对称分布。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劳动力供求人数均有所回升,其中环渤海、闽东南、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供求增长幅度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大区域城市劳动力需求人数均呈增长态势,其中东部地区尤其长三角、闽东南地区劳动力的需求增长幅度较大,求职人数珠三角、中、西部地区有所减少。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职业呈非对称结构。新兴劳动者对自身职业期望时可能过于注重职业地位、职业收入、职业发展等因素,而忽视了自身的性格和素质与这些职业的相互匹配性,导致了职业期望和实际就业的巨大偏差,从而加剧了失业问题。从就业岗位供求的职业构成看,技能人才的供求集中在初、中级技术人员;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需求缺口较大。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存在原因

一是岗位变化导致的摩擦性失业。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逐步回暖,定单回升导致珠三角、长三角等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用工需求增长较快,用工量大幅上升,但现在达成意向的人数仅占需求人数的15%左右。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因定单不足而裁员或者没有再进行补员计划,当定单增加时,部分企业招工告急,而工人在转换工作时需要时间,因而就产生了相应的临时性失业,即摩擦性失业。

二是供求结构性失衡造成结构性失业。首先是职业性结构失衡,数据表明,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多为技能型比较强的工人,而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或求职人员多为低技能的工人或者缺乏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其次是区域性结构失衡。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市场,在大城市资源配置完备、工资水平高和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下,绝大部分劳动者把大城市作为他们理想的终生就业地,致使大城市中的就业竞争空前激烈,导致“大城市人满为患,小城市人才凋零”的区域结构失衡特点。

三是人力资本水平供求差异造成的持续性失业。随着劳动者的群体结构和求职心理的变化,新一代劳动力就业预期和维权意识都有所提高,而这部分青年劳动力大多是初次就业,且较大部分劳动力素质不符合技能型就业岗位的需求,企业不愿意寓公缺乏工作经验,这就造成了青年人失业问题不断加重,陷入缺乏经验、就业困难、失业、不能积累工作经验、持续失业的恶性循环中,从而造成了长期的持续性失业。

三、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政策措施

1.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面临着外部需求萎缩的现状,随着我国汇率等各项政策的转变,我国劳动力价格优势可能会逐渐消失,为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变出口导向型为内需拉动型,降低对外依存度,实现经济体的内部良性运行,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另外还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通过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扶持,以及加强各方面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非正规劳动组织、微型企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规模。

2.增强技能培训,强化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教育、强化技能培训,是增强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的现实选择。充分发挥各职业介绍和培训机构的功能,为供求双方提供信息交流,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低效率与供需脱节,提高劳动力职业转换的效率,降低摩擦性失业水平。增强对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更新失业者的技能水平,使劳动者的素质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实现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这样既可降低劳动力技能供需结构的失衡,也可以避免劳动力因技能缺失而造成的持续性失业问题。

并存范文篇3

结核病与消化系统疾病重叠,治疗过程中出现矛盾或二者疾病症状主次发生变化,或由于消化系统疾病造成终止抗结核治疗或暂停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可形成复治结核病、耐药结核病(DR-TB),甚至引起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发生,而此种现象在临床上确有很多病例。如何达到实施督导下治疗和全程治疗的目的,兼顾治疗并存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我们探讨分析的问题,也是目前缩小或减少耐药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范围的有效途径。

1耐药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

根据资料报道,DR-TB、MDR-TB在全球范围内增多,我国尤为突出,而此种现象对国家造成结核病控制(NTP)的实施已构成严重障碍。其中一部分DR-TB、MDR-TB病人对一线和二线药物已耐药,陷入“无药可用”的地步,如何控制结核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临床实际工作中笔者接诊了很多难治性结核病。本文就1998~2004年76例结核病并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出现耐药性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

MDR-TB和DR-TB的发生原因在临床上遇到的较多,资料报道亦多。常见原因有人口流动,农村和城市差距问题,医务人员诊疗经验不足造成结核病发现率低下以及化疗方案不合理,尤其在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特别是乡、村卫生(诊疗)机构和部分地区级和县级综合医疗机构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门诊、住院)缺乏管理和管理不当。还有一些是医源性问题,就是在住院期间发现结核病,在治疗方案选择上出现偏差,或者是因结核病潜在,不合理应用激素,以及病房隔离未落实,以及结核病人对本身的疾病认识和卫生习惯或因经济困难导致治疗不彻底甚至中断治疗。都能引起结核病的传播和复发,特别是治疗过程中尤为突出,很多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

2结核病、消化系统疾病与耐多药结核病的关系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MDR-TB、DR-TB已成常见病。因为抗结核药除氨基苷类的链霉素(SM)等不口服外,其他抗结核药如: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利福喷汀(DL473.R5t.RPE.RPT.L),利福布汀(RFB)、乙胺丁醇(EMB,E)、吡嗪酰胺(PIA,Z)、力克肺疾[Pa(D)]、氨硫脲(结核安)、乙硫异烟胺(1314TH)等均要口服给药。而且上述药物不同程度引起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长期大量服用容易导致食欲减退、不思饮食等胃肠功能障碍。如果合并消化系统疾病的同时服用相关药物,将会“雪上加霜”引起治疗中断。我院住院的76例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虽然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和所患疾病轻重不一,但均有结核病,其中年龄最小6岁,最大79岁。21例是以轻发烧、咳嗽或腹部不适、纳差消瘦主诉入院,35例是以间歇性上腹疼痛、纳差主诉入院;20例是由于乏力、纳差而主诉入院,上述患者首发症状不同,共性的一点是均有消化系统疾患,消化功能障碍。住院期间经询问病史、查体以及结合辅助检查如:胸片、B超、胃镜、实验室筛检(涂痰、药敏试验)、免疫测试(P.P.D试验)等证实结核病的同时合并胃炎(轻、重度)、胃溃疡33例、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14例、慢性胆囊炎、胆结石19例、胆汁反流性食管炎7例、甲肝2例、胰腺炎1例。而这些疾病患者住院前执行化疗,住院时消化功能障碍为主要问题,从患者的角度或意识方面也是解决主要问题来就诊,否则疾病的主次和医患之间的矛盾就难以解决,这样就出现治疗方案要求更改或调整的问题。绝大部分是服用药物种类偏多乃至消化功能障碍、胃肠反应重时不能坚持服药,有些是结核病症状减轻或缓解,加之认识不到位,未坚持化疗造成耐药菌株产生,诸如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时间比化疗的时间更长,所以突出重点治疗,这就必然形成此类疾病占据结核病治疗规程时间。因此,耐药结核菌、耐药结核病自然而然产生。如此产生的复杂关系和问题就是我们防治结核病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3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如何解决临床上出现的这些矛盾,研究合理的治疗方案,既治愈消化系统疾病或缓解症状,又同时按规程治疗结核病,DR-TB、MDR-TB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笔者的经验是因人而论,随年龄、体质、经济状况、个人思想境界、文化素质以及对本身疾病的认识来综合施治。

胃及十二指肠疾患的治疗存在不能口服抗结核药时,优化给药,经济状况支持时,改用静脉给药并肌注SM,静滴药物如利福霉素(SV)、氧氟沙星(OFL)、左氧氟沙星(LVFX,V)或环丙沙星(CIP,CPLX),尽量三联和四联治疗,对胃及十二指肠、胃溃疡(胃镜或者13C、14C阳性确诊)可选用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铋剂、H2受体拮抗剂以及两种以上抗生素(阿莫西林、四环素、替硝唑等),同时给予中和胃酸制剂、保护胃黏膜及促胃动力药物。如果口服给药困难时静脉给洛赛克制剂,控制Hp的感染,达到治疗伴发疾病的目的。

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失代偿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严重者恶心、呕吐、腹胀、肝区不适。肝大及肝功能损害严重时,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针对此种症状按既往有结核病史(痰检阳性)需同时治疗时,仍然存在给药困难问题,特别是绝大部分抗结核药的副作用就是肝损害,此时要按轻重缓急确立合理的治疗方案,首先要保肝抗病毒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胃肠功能,增加饮食来恢复体质,在较短时间肝功能得到恢复,必要时参考尹洪云、许家琏提出的个体化方案治疗。初治为9HR(L2)(每周用利福喷汀2次)E或6HR(L2)或9HEO(V);复治患者给予9HREO(V)方案治疗。用药过程中,轻度肝功能异常而无症状,如:转氨酶升高不超过正常上限值3倍,可以在密切观察下继续用抗结核药。

对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汁反流食道炎患者合并结核病时,往往出现的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或胃区、胸骨后烧灼症状,胃肠道症状出现时服抗结核药难以落实,绝大部分暂停抗结核药。特别是间歇发作性的胆绞痛患者或食管炎患者,个人心理上落实不了化疗药物,因此间断发作间断治疗,反复给药就人为地造成DR-TB、MDR-TB。对此,我们还是选择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对胃肠道症状重且反复发作者动员手术治疗,尽量早期缓解或治愈胆囊疾患(包括胆石症患者),以便短期内进行化疗,如果手术治疗行不通(主要是患者不接受或体质问题,不宜手术)者,缓解症状,改善胃肠功能,口服抗结核药能落实时尽量口服给药,口服难以执行时就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肌注SM2个月或每周3次,连用3个月,同时静脉滴注SV(每周2~3次,每次500mg)3月,如果是菌阳结核病患者,采用孙静等提倡的SV超声雾化吸入法(SV250mg+α糜蛋白酶4000u)治疗3个月,也取得明显疗效,所以不但防止了因慢性胆囊疾患困扰而延误结核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结核病的复治,降低DR-TB、MDR-TB的发生率。

对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诸如肠炎、胰腺炎等合并结核病而影响到全程化疗时,亦不能忽视治疗规则。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同时兼顾原发结核病的治疗,避免顾此失彼。

并存范文篇4

笔者将调查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对河北省沪深两市各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数据统计整理,考察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规模、监事会中职工监事的比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文化程度构成等内容,得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在组织层面上优劣。二是随机抽取了河北省2005年36家上市公司的104名独立董事进行问卷发放,一共回收78份,有效问卷为59份,内容涉及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作用发挥、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交叉和区别、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监督职能重构等,找出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问题所在。

2调查结果和分析

2.1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河北省36家样本公司中都依法设立了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独立董事建制方面,86%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占到1/3及以上,达到《指导意见》的要求。独立董事人数在董事会人数占比高低是衡量董事会独立性的一个指标,已有学者质疑我国董事会独立董事比例偏低。

依照《公司法》规定,监事会至少由3人组成,通过对2005年上市公司年报的分析,只有1家上市公司监事会规模未达标。《公司法》规定,监事会由股东监事和职工监事组成,受调查上市公司有3家没有设置职工监事。职工监事是通过职工民主选举产生,但现行《公司法》并没有规定职工监事的比例,这就给予了公司很大的自主权,大股东通过削弱职工监事的比例,以达到削弱其监督能力的目的。同时,职工监事在行政关系上隶属于或受雇于被监督对象,《公司法》也没有为职工监事提供立法上的行权保障,这使得职工监事很难起到监督作用。监事会中的股东监事的产生也有控股股东操纵的嫌疑,这使监事会依附于控股股东,独立性不足,进而影响监督职能的发挥。因此,提高监事会成员的独立性可以为其监督职能的发挥提供保障。

调查发现,独立董事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其士占30%,硕士占20%,本科35%,而大专及以下只占了15%,而且独立董事多为财务、管理等专业人士,这说明独立董事从学识和能力方面有一定的胜任能力。监事会成员学历较低多以大专、本科居多,占80%,而且几乎没有会计专业人士,这说明监事任职资格在知识、专业层面没有限制,对监事会行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监事会的发挥监督作用效果

我国监事会制度始于1992年原国家发改委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1994年生效的《公司法》设立了5个条文对监事会制度进行了规范。依其规定,监事会是上市公司必设机构,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有列席董事会会议权、公司财务检查权、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权、公司董事与经理违规行为的制止权及要求纠正权、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提议权和公司章程赋予的其他权力。①虽然我国监事的权力得到了立法保障,然而,在实际上远未产生相应的功效。受访者中,虽有12%表示发挥了很大作用,27%表示比较有作用,但仍有41%表示监事会发挥作用一般,17%认为作用很小,3%认为没有作用。我国监事会制度类似于日本的“二元”公司治理模式,监事会与董事会平齐,一定程度上讲,监事会从公司治理结构中位于监督的优势地位,而我国监事会作用的发挥受到了诸多限制。这不表示完全否定监事会监督有效性,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起到了监督作用,只是现有监事会制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在独立董事作为另一种内部监督机制被引入公司治理结构以后,对于监事会的作用,63%受访者表示没有改变,32%表示加强了,5%表示削弱了。笔者认为独立董事是作为辅助监事会完成监督职能而被引入的,二者的目标一致,但是具体协调问题和职能的定位并没有在立法中得到体现。

2.3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交叉

在基本职能和作用方面,两大制度事实上具有同质性。②受访者中,27%表示二者的财务监督职能存在交叉,26%表示二者对董事及高管监督职能存在交叉,22%表示二者在信息披露监督方面存在交叉;19%表示二者在财务以外其他的业务监督职能存在交叉;6%认为存在其他的职能交叉形式(见图2)。可见,独立董事和监事会都对公司业务有监督权,交叉着重表现在财务监督、对董事及管理层的监督等方面,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职能交叠的直接后果就是权责不清,二者都不能正常行使监督职能,并且增加了监督成本。

《指导意见》与《公司法》对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监督权有类似的规定,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独立董事职权和监事会职权涵盖的内容存在明显的重叠和交叉。

为了解决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在职权上存在的交叠和冲突,需对二者监督职能重新界定,使其各司其责,取得应有的监督效果。48%受访者表示独立董事是外部监督力量,监事会是内部监督力量;21%表示独立董事倾向于事前和事中监督,监事会倾向于事后监督;17%表示独立董事倾向于业务监督,监事会倾向于财务监督;11%对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职能分辨不清;3%则表示在职责安排上有其他看法(见图3)。

独立董事作为外部监督力量,通过参与公司决策,监督公司大股东与管理层,监事会处于企业内部,熟悉企业运作,为内部监督力量;独立董事为董事会内部监督机制,监事会为董事会之外监督机构;独立董事更侧重于“事前监督和决策过程监督”,而监事会则表现为“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独立董事主要是对董事、经理行为的妥当性监督,而监事会则主要是对董事、经理经济行为合法性等方面进行监督。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得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既存在职能交叉,也存在职能互补,同时二者是公司治理中不同层次的监督机构。那么独立董事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事会的不足,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监事会行使其职能。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在行使监督权方面各有优势、各存所长,只要对它们的职责加以合理界定,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使二者在行使监督权时相得益彰。那么怎样来构建适合我国企业的有效的监督机制呢?

2.4如何重构内部监督机制

监事会制度在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监督作用,引入的独立董事制度在监督职能方面与原有的监事会制度又存在交叉,那么如何重构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使这两种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发挥所长呢?受调查者中,10%建议取消监事会制度,90%表示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并存,但应合理划分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责。这主要是基于我国在法律、文化、企业背景等多方面有很多特性,监事会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累积了一些经验,存在一定合理性,不应该盲目取消。我国内部监督机制的重构应该根据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特性、作用机理等找出各自的落脚点,合理界定二者的权责范围,完善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法律基础,给予一定的行权保障,这是目前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紧要任务。

3总结

独立董事的引入,使理论界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现状分析得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提高监事任职资格在学历及专业方面的要求等;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在财务监督和对管理层监督等方面存在职能交叉,这为它们在行权时互相推诿提供了条件;我们认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在监督职能上存在区别,独立董事侧重董事会决策过程的妥当性监督,尤其是对于重大关联交易的监督,而监事会则注重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董事会和管理层行为的合法性监督。我们可以根据二者并存中的冲突和互补的关系,合理界定各自的职能,重新构造我国公司治理的内部监督机制(本文为河北省2006年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北省上市公司实施独立董事制度问题研究》(批准号:06457296)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申富平/河北大学;赵红梅、韩巧艳/石家庄经济学院)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初探

文/杨茜曹颖琦

加入WTO后,外资流入我国的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我国实际使用FDI为60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3%,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有更多的外资以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我国。其中,以并购为代表的新的外资进入方式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我国引进外资的步伐。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外资并购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在我国将掀起新一轮外资并购浪潮。而在这轮外资并购浪潮中,我国企业中最优秀、最活跃的部分——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外资并购的焦点,外资并购概念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形成一个新的热点。本文通过对部分已披露案例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试图说明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特征以及动因等基本问题。

一、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

自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WTO后,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对于外资收购上市公司股份方面的限制也逐渐放开,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外资并购方面的政策法规。2001年5月,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外商投资股份公司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发行A股或B股的审批程序和政策,以及比例限制。该《通知》是对外资企业改制和上市政策方面的一次大突破。2001年11月,外经贸部和证监会联合了《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有关外资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问题得以解决,为外资企业通过买“壳”的方式间接上市扫除了政策障碍。该《意见》是我国加入WTO后资本市场开放的一个必然结果,表明我国正在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对外国投资者逐步实行国民待遇的政策方向。2002年10月,证监会同时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放宽了对上市公司收购的主体限制,解决了外资收购的程序和权利义务问题,并建立了信息披露体系,规范了外资并购活动的操作程序。2002年11月,证监会、财政部、原国家经贸委联合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可以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该《通知》彻底解决了外资的市场准入问题,并对外资受让的程序、外资并购的行业政策、外汇管理等涉及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各项具体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随着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施行,我们已经构建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外资收购监管法规体系,标志着外资并购上市公司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二、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特征

目前,外资并购案例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随着与外资并购相关的各项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将收购的目标放到了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上;二是垄断性较强行业的上市公司成为外资并购的目标企业;三是外资并购模式不断创新,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操作更为灵活;四是出现了上市公司原有外资股东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增持股票实现控股的案例;五是外资并购同业上市公司的案例成为主流,在已经发生的外资并购案例中,外国投资者选择的并购对象往往是与其处于同一产业或同一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沿着制造——基础材料加工——食品、零售——电信——银行——公用事业循序推进,现已出现了涉及公用事业业上市公司的外资并购案例。

三、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动因

从实际情况来看,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动因主要由下几点:

1.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那样,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之风席卷全球,交易标的直线上升,尤其1995年全球跨国并购以1866亿美元之巨首次超过新建方式,占当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56.2%,2000年跨国并购总额更高达11440亿美元,占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跨国并购总额虽然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分子,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又怎么能够长期居于这一潮流之外呢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分子,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又怎么能够长期居于这一潮流之外呢。

2.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入世后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同时,正如前面所谈到的那样,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也已基本建立,可以说,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环境已经比较完善,外资并购活动出现的时机已然成熟。

3.与新建相比,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外国投资者可以直接获得上市公司已有的市场份额,速度快风险小,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这是进入我国市场的一条捷径。

4.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着股权分置的现象,而我国上市公司对外资进行国有股协议转让时经常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定价基础,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上普遍存在较高的市盈率,其实这是一种价值低估,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非流通股可以得到被低估的资产活的额外收益。

并存范文篇5

结核病与消化系统疾病重叠,治疗过程中出现矛盾或二者疾病症状主次发生变化,或由于消化系统疾病造成终止抗结核治疗或暂停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可形成复治结核病、耐药结核病(DR-TB),甚至引起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发生,而此种现象在临床上确有很多病例。如何达到实施督导下治疗和全程治疗的目的,兼顾治疗并存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我们探讨分析的问题,也是目前缩小或减少耐药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范围的有效途径。

1耐药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

根据资料报道,DR-TB、MDR-TB在全球范围内增多,我国尤为突出,而此种现象对国家造成结核病控制(NTP)的实施已构成严重障碍。其中一部分DR-TB、MDR-TB病人对一线和二线药物已耐药,陷入“无药可用”的地步,如何控制结核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临床实际工作中笔者接诊了很多难治性结核病。本文就1998~2004年76例结核病并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出现耐药性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

MDR-TB和DR-TB的发生原因在临床上遇到的较多,资料报道亦多。常见原因有人口流动,农村和城市差距问题,医务人员诊疗经验不足造成结核病发现率低下以及化疗方案不合理,尤其在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特别是乡、村卫生(诊疗)机构和部分地区级和县级综合医疗机构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门诊、住院)缺乏管理和管理不当。还有一些是医源性问题,就是在住院期间发现结核病,在治疗方案选择上出现偏差,或者是因结核病潜在,不合理应用激素,以及病房隔离未落实,以及结核病人对本身的疾病认识和卫生习惯或因经济困难导致治疗不彻底甚至中断治疗。都能引起结核病的传播和复发,特别是治疗过程中尤为突出,很多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

2结核病、消化系统疾病与耐多药结核病的关系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MDR-TB、DR-TB已成常见病。因为抗结核药除氨基苷类的链霉素(SM)等不口服外,其他抗结核药如: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利福喷汀(DL473.R5t.RPE.RPT.L),利福布汀(RFB)、乙胺丁醇(EMB,E)、吡嗪酰胺(PIA,Z)、力克肺疾[Pa(D)]、氨硫脲(结核安)、乙硫异烟胺(1314TH)等均要口服给药。而且上述药物不同程度引起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长期大量服用容易导致食欲减退、不思饮食等胃肠功能障碍。如果合并消化系统疾病的同时服用相关药物,将会“雪上加霜”引起治疗中断。我院住院的76例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虽然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和所患疾病轻重不一,但均有结核病,其中年龄最小6岁,最大79岁。21例是以轻发烧、咳嗽或腹部不适、纳差消瘦主诉入院,35例是以间歇性上腹疼痛、纳差主诉入院;20例是由于乏力、纳差而主诉入院,上述患者首发症状不同,共性的一点是均有消化系统疾患,消化功能障碍。住院期间经询问病史、查体以及结合辅助检查如:胸片、B超、胃镜、实验室筛检(涂痰、药敏试验)、免疫测试(P.P.D试验)等证实结核病的同时合并胃炎(轻、重度)、胃溃疡33例、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14例、慢性胆囊炎、胆结石19例、胆汁反流性食管炎7例、甲肝2例、胰腺炎1例。而这些疾病患者住院前执行化疗,住院时消化功能障碍为主要问题,从患者的角度或意识方面也是解决主要问题来就诊,否则疾病的主次和医患之间的矛盾就难以解决,这样就出现治疗方案要求更改或调整的问题。绝大部分是服用药物种类偏多乃至消化功能障碍、胃肠反应重时不能坚持服药,有些是结核病症状减轻或缓解,加之认识不到位,未坚持化疗造成耐药菌株产生,诸如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时间比化疗的时间更长,所以突出重点治疗,这就必然形成此类疾病占据结核病治疗规程时间。因此,耐药结核菌、耐药结核病自然而然产生。如此产生的复杂关系和问题就是我们防治结核病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3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如何解决临床上出现的这些矛盾,研究合理的治疗方案,既治愈消化系统疾病或缓解症状,又同时按规程治疗结核病,DR-TB、MDR-TB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笔者的经验是因人而论,随年龄、体质、经济状况、个人思想境界、文化素质以及对本身疾病的认识来综合施治。

胃及十二指肠疾患的治疗存在不能口服抗结核药时,优化给药,经济状况支持时,改用静脉给药并肌注SM,静滴药物如利福霉素(SV)、氧氟沙星(OFL)、左氧氟沙星(LVFX,V)或环丙沙星(CIP,CPLX),尽量三联和四联治疗,对胃及十二指肠、胃溃疡(胃镜或者13C、14C阳性确诊)可选用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铋剂、H2受体拮抗剂以及两种以上抗生素(阿莫西林、四环素、替硝唑等),同时给予中和胃酸制剂、保护胃黏膜及促胃动力药物。如果口服给药困难时静脉给洛赛克制剂,控制Hp的感染,达到治疗伴发疾病的目的。

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失代偿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严重者恶心、呕吐、腹胀、肝区不适。肝大及肝功能损害严重时,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针对此种症状按既往有结核病史(痰检阳性)需同时治疗时,仍然存在给药困难问题,特别是绝大部分抗结核药的副作用就是肝损害,此时要按轻重缓急确立合理的治疗方案,首先要保肝抗病毒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胃肠功能,增加饮食来恢复体质,在较短时间肝功能得到恢复,必要时参考尹洪云、许家琏提出的个体化方案治疗。初治为9HR(L2)(每周用利福喷汀2次)E或6HR(L2)或9HEO(V);复治患者给予9HREO(V)方案治疗。用药过程中,轻度肝功能异常而无症状,如:转氨酶升高不超过正常上限值3倍,可以在密切观察下继续用抗结核药。

对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汁反流食道炎患者合并结核病时,往往出现的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或胃区、胸骨后烧灼症状,胃肠道症状出现时服抗结核药难以落实,绝大部分暂停抗结核药。特别是间歇发作性的胆绞痛患者或食管炎患者,个人心理上落实不了化疗药物,因此间断发作间断治疗,反复给药就人为地造成DR-TB、MDR-TB。对此,我们还是选择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对胃肠道症状重且反复发作者动员手术治疗,尽量早期缓解或治愈胆囊疾患(包括胆石症患者),以便短期内进行化疗,如果手术治疗行不通(主要是患者不接受或体质问题,不宜手术)者,缓解症状,改善胃肠功能,口服抗结核药能落实时尽量口服给药,口服难以执行时就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肌注SM2个月或每周3次,连用3个月,同时静脉滴注SV(每周2~3次,每次500mg)3月,如果是菌阳结核病患者,采用孙静等提倡的SV超声雾化吸入法(SV250mg+α糜蛋白酶4000u)治疗3个月,也取得明显疗效,所以不但防止了因慢性胆囊疾患困扰而延误结核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结核病的复治,降低DR-TB、MDR-TB的发生率。

对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诸如肠炎、胰腺炎等合并结核病而影响到全程化疗时,亦不能忽视治疗规则。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同时兼顾原发结核病的治疗,避免顾此失彼。

并存范文篇6

在稳定外贸出口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刺激。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前中国出口形势的严峻,严峻的形势从10月份开始明显化,这种形势还会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延续;另一方面近期出台种种措施,反映了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因而开始采取积极果断的应对方案,以减缓出口减少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的压力。提高出口退税率是刺激出口比较直接、效率较高的手段,因为税率提高一些,企业就会直接获利。

为了稳定出口,除了不断出台实质性政策利好、增强企业信心外,更要不断优化出口结构。我们不能总是依靠西方发达国家市场,还要向东欧、西亚、南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寻找出路。较之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新兴市场还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加快调整出口市场结构,打开新兴市场的局面。如果新兴市场能呈现相对较好的发展态势,则对出口企业来说就是明显的利好。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提高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国际贸易地位。

尽管目前我国产品的出口出现明显的萎缩,这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确实无可避免。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机遇,如我们的国际贸易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会得到提高。而且,我们还要看到,目前外贸出口的困难有的是暂时的,因为中国产品有两个特点:一是生活必需品比较多,二是价廉物美。对于具备这两种特征的产品,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消费者眼前的需求大规模下降了,但等已购生活必需品消费得差不多了或折损以后,他们还要继续购买,没有钱借钱或由政府救济也要购买,否则基本生活难以维持。对于那些易耗生活必需品来说,这种情况最多持续一年左右。因此,可以说那些生活必需品的出口困难只是暂时的,因为其消费需求是刚性的。物廉价美的中国产品一年以后必定仍然是西方消费者的首选。

关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有的人总是把劳动密集型与低附加值和贸易吃亏画上等号,但实际上产品是否属于劳动密集型还是非劳动密集型并不是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本质在于我们的产品具备不具备竞争力。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这有什么不好呢?更何况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能解决我们的就业难题。

近期中央政府推出了非常庞大的扩大内需和国内投资计划,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出口下降给国内经济带来的损失。在目前情况下,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们只能主要靠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这两驾“马车”。政府之所以推出庞大的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主要目的在于扩大国内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中国的经济转型应同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主要从出口导向向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产业转型升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前,我们通过实施开放国内市场,保障民生,扩大内需等政策,将直接推动这两个转型。

关于部分企业倒闭,必须说“适者生存”仍然是一条比较适用的法则。即使没有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由于我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也会使一部分企业和产品被淘汰。因此,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国际金融危机。

在目前情况下,稳定出口的政策操作空间还有不小,如税收、人民币汇率、出口信贷等方面。税收方面除了出口退税外,还有所得税、营业税,等等。信贷方面也还有比较大的空间,如对出口型企业可以采取某种倾斜的出口信贷支持。

关于人民币汇率调整,关键要反映国际供求状况,使汇率处于均衡状态下。最近几个月来,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保持稳定,但与其他大多数货币相比,却是在大幅升值,因为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的货币,包括一些小国的货币,最近都在大幅度贬值,所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来说实际上是升值了,而这对我们推进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出口非常不利。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国际社会都寄厚望于人民币,希望人民币能起到稳定国际货币秩序的作用,因此,我们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实际上承担了大国责任。但随着我国出口减少压力的持续加大,为了优化出口结构、扩大新兴市场的比重,通过人民币适当贬值来稳定出口就成为重要选择。

并存范文篇7

作为最传统的媒体,报纸在每一次媒介革命的浪潮中,总是最先受到冲击。伴随着媒介更替发展的过程,报纸消亡论的叫嚣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互联网时代也不例外。

在最风光的时候,报纸监督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甚至设定新闻议题,其它媒体唯报纸马首是瞻。如今在发达国家,报纸却成了濒危物种。

在美国、西欧、拉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报纸的发行量在几十年来一直下滑。(在其它地方,报纸发行量在上升)过去几年,网络加速了报纸发行量的大出血。

严酷的事实让最愤世嫉俗的新闻大亨们都不能否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根本不看报纸,他们主要从网上了解新闻。目前,15岁到24岁的英国人说他们开始使用网络后,看报纸的时间减少了30%。

和读者一样,广告商也在和报纸“拜拜”。网络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要把买卖双方撮合在一起,有什么比网络更“能干”?当代报业大亨鲁玻特?默多克曾把分类广告比喻为报业的“黄金之河”,意思是报业从分类广告中获得利润就像河水一样取之不尽。但是,他去年说:“有时,河流也会枯竭。”的确,以分类广告为代表的广告业务正改投网络的怀抱。在瑞士和荷兰,报纸一半的分类广告业务已经被网络抢走。

咨询公司iMedia预测,在接下来的10年中,报纸将会被电子媒体抢去四分之一的广告。总的来说,iMedia表示,报纸在1995年占有全球广告总量的36%,到了2005年,这一比例为30%,而到了2015年,这个比例还将下降5%。曾经对报纸信心十足的报业大王现在也认为,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只有进军互联网并且开辟其它新的媒体平台。

2006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59届世界报业年会和第13届世界主编大会,是迄今规模最大、专题报告最多的一次全球报业盛会。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名报业发行人、总裁、主编和媒体专家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通道的新传播形式。报业高层和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报业要像历史上各个关键阶段一样,积极吸收和采纳新技术,从当今一日千里的信息技术革命中寻找发展机会。对多媒体形式以及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新载体,要张开双臂去拥抱,而不应拒绝或排斥。报纸以及广播和电视,应当趁资源雄厚、资金流强大的时候,大力拓展网上业务,等待只会使自己陷于被动。

互联网的兴起,威胁着传统报纸的生存。

当然,互联网也为报纸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美国报业协会(NewspaperAssociationofAmerica)上月试图再次向人们证实这点:来自网络部门的收益将是传统报纸出版商未来营收发展的主力军,从而弥补传统业务利润的萎缩。

传统报业可以借用互联网的翅膀。据美国报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网络收入平均占据报纸出版商总营收的5%。不过尽管目前比例不大,这个数据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报纸所犯的错

与此同时,传统的出版业正在遭遇读者群萎缩、原料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

最有用的媒体形式正在消失,确实值得关注,但没必要恐慌。只要能勇于开发多元化的网络商机,同时也不拘泥于传统的新闻概念。

2005年,总部设立在挪威奥斯陆的报业集团施伯史泰德,在互联网上的行动为他创造了35%的利润。

对于目前大多数的报业来说,在网络上的努力仅仅用于减缓它们的衰退是远远不够的。它们需要寻找更多的机会,开拓更多的新业务。英国电讯集团就利用《每日电讯报》的网站向读者出售各种物品,从枕头到情人节礼物,甚至还有保险,而这项收入几乎已经占据了公司收入的三分之一。

专家认为,“报业公司需要开辟新的商机,并尽量从读者身上获取更多的利益”,而许多报业公司仍然在苦苦地生产高质量新闻和开发新的发行模式,这是非常错误的。

可怕的是报纸不了解可以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进步,大多数报纸仍然太胆小、保守或者自视甚高。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2年左右,报业公司逐渐开始开拓报纸的电子版。到目前,已经远远落后与后起的网络“新”媒体(google、youtobe等)。

中国报业同互联网接轨,是从中国最大的日报人民日报开始的,自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进入国际互联网后,中国大报纷纷“触网”,把网络建设当成发展自身事业的重要手段。

报纸所犯的另一个错误是,总将优秀的记者留在出版业,这就意味着网络编辑的素质相对较低。然而它们的竞争对手———商业网站,则高薪雇用更加有经验的员工。

庆幸的是,在过去的两年中,报业开始大胆设想它们究竟能如何利用网络。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报业公司将它们的网站摆在了第一位。

报纸与网络的管理

有意思的是,近两年,中国的报业集团的老总们说得最多的也是报业经营思路,核心在整合资源,延伸报纸经营的产业链。

实际上无论你如何延伸报纸,还是把报纸与广电资源一起整合,都不过是在传统意义上,在原有的产业范围内。当你的管理能力,人才团队或者资本纽带发展到了那一步,这些都应该是水到渠成。

谁也没有不让你做“宽”,是你有没有做“宽”的资源和能力!

美国的报业集团资本比较雄厚,于是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以及成熟的公司管理经验来迅速赶上网络时代的步伐。以2005年为例,先后有纽约时报公司以4.1亿美元收购

,E.W.斯克里普斯集团以5.25亿美元收购,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收购,以及美国报业三巨头甘尼特公司、论坛公司、奈特.里德报团联合收购75%股权等。

今天,国内报业集团最关键的问题是报纸如何借助网络,如何接近自己心目中的“e”报纸。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必须明白报纸与网络的管理是两个有明显区别的东西。

报纸管理的核心是对信息的组织管理。包括信息的采集、处理,所谓发行是信息产品渠道的建立维护,所谓广告更是一种商业信息市场的建构。而网络管理的核心是技术,是技术的选择和运用,是资本对技术的持续投入,是新技术运用效率的比拼。无论丁磊、张朝阳还是江南春,也无论是腾讯、QQ还是MSN,财富和PV都是为技术所开发的。

这好比,在传媒竞争的战场上,纸媒是陆军,广电是海军,网络是空军。陆军不可替代,但是新型的陆军已经在往天上走。

目前,国内报纸培养了一批熟悉信息组织的专业人才,但是在任何一家报社里都没有产生对新技术的组织管理人才。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没有一家报纸的电子版取得了可以称雄的市场成功的根本原因!

弄上几个报社里喜欢或者“熟悉”互联网的“人才”,只能做个“电子版”,绝不足以实现“网络化”。没有IT行业成熟的资本运作和人才管理机制,也绝不可能实现这种面向未来的“转型”,充其量就是做个内容提供商。

今天我们所说的e化,与前些年的电子版大不相同,在理念与操作上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然打造这样一个产品的前提是:一个具有品牌优势的信息生产团队;一个强力的资本纽带,一个强大可塑的网络平台;一项围绕产品需求的整合了各项互联网技术的新型技术平台。

传媒大学的崔保国教授认为,未来的报纸必须建立三个平台,数字平台、网络平台和移动平台,这是高屋之论。

谁掌握未来媒体市场上最大的财富

2006年4月14日凌晨5时,解放日报社推出全球第一张电子报纸。《解放日报》电子报纸的问世,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电子报纸的一个开端。

究竟这种阅读器形式的报纸是否报纸的未来,虽尚无定论,但业界一致认为未来的报纸一定是被“e化”的报纸,而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报纸开本等形式进行革新;二是千方百计创造便于读者快速阅读的编排方式;三是不要让价格成为读者负担;四是以尽可能晚的截稿期包容尽可能多的当天重要信息;五是多种媒体并用。

另外,有限的绝对独家信息+同类信息的网络链接导引+“专业博客”(评论、专栏作家)+互动空间+BOB信息(分类广告),也有可能成为未来报纸的基本样式。

我们关注报纸的e化,说到底还是关注互联网,关注互联网的更进一步深化,关注互联网这一独特的媒体形式的发展、以及对其他媒体的影响,从而了解媒体传播形态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找寻传播先进文化的生产工具。

并存范文篇8

金融危机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部分职业的供求缺口进一步扩大,并且出现了区域分布、岗位构成的非均衡现象。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总量呈非对称递增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回暖,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从供求总量看,监测的93个城市中,2010年第一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上季度增加了94.4万人和53.9万人,各增长了21.4%和11.7%与去年同期相比较,本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139万人和37.7万人,各增长了35.4%和8%,但总体而言,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区域呈非对称分布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劳动力供求人数均有所回升,其中环渤海、闽东南、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供求增长幅度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大区域城市劳动力需求人数均呈增长态势,其中东部地区尤其长三角、闽东南地区劳动力的需求增长幅度较大,求职人数珠三角、中、西部地区有所减少。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职业呈非对称结构新兴劳动者对自身职业期望时可能过于注重职业地位、职业收入、职业发展等因素,而忽视了自身的性格和素质与这些职业的相互匹配性,导致了职业期望和实际就业的巨大偏差,从而加剧了失业问题从就业岗位供求的职业构成看,技能人才的供求集中在初、中级技术人员;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需求缺口较大。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存在原因

一岗位变化导致的摩擦性失业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逐步回暖,定单回升导致珠三角、长三角等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用工需求增长较快,用工量大幅上升,但现在达成意向的人数仅占需求人数的15%左右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因定单不足而裁员或者没有再进行补员计划,当定单增加时,部分企业招工告急,而工人在转换工作时需要时间,因而就产生了相应的临时性失业,即摩擦性失业。

二供求结构性失衡造成结构性失业首先职业性结构失衡,数据表明,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多为技能型比较强的工人,而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或求职人员多为低技能的工人或者缺乏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其次区域性结构失衡中国劳动力市场典型的二元结构市场,在大城市资源配置完备、工资水平高和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下,绝大部分劳动者把大城市作为他们理想的终生就业地,致使大城市中的就业竞争空前激烈,导致“大城市人满为患,小城市人才凋零”的区域结构失衡特点。

三人力资本水平供求差异造成的持续性失业随着劳动者的群体结构和求职心理的变化,新一代劳动力就业预期和维权意识都有所提高,而这部分青年劳动力大多初次就业,且较大部分劳动力素质不符合技能型就业岗位的需求,企业不愿意寓公缺乏工作经验,这就造成了青年人失业问题不断加重,陷入缺乏经验、就业困难、失业、不能积累工作经验、持续失业的恶性循环中,从而造成了长期的持续性失业。

三、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政策措施

1.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面临着外部需求萎缩的现状,随着我国汇率等各项政策的转变,我国劳动力价格优势可能会逐渐消失,为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变出口导向型为内需拉动型,降低对外依存度,实现经济体的内部良性运行,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另外还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通过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扶持,以及加强各方面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非正规劳动组织、微型企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规模。

并存范文篇9

关键词:就业失业结构性失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一方面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出现失业率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则出现了“招工难”,这种矛盾现象并存的情况在金融危机后更为显著。针对空岗与失业问题并发的这一特殊现象,本文尝试从劳动力供求总量、区域与职业结构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失业与空位”并存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现状

金融危机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部分职业的供求缺口进一步扩大,并且出现了区域分布、岗位构成的非均衡现象。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总量呈非对称递增。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回暖,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从供求总量看,监测的93个城市中,2010年第一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上季度增加了94.4万人和53.9万人,各增长了21.4%和11.7%。与去年同期相比较,本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139万人和37.7万人,各增长了35.4%和8%,但总体而言,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区域呈非对称分布。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劳动力供求人数均有所回升,其中环渤海、闽东南、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供求增长幅度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大区域城市劳动力需求人数均呈增长态势,其中东部地区尤其长三角、闽东南地区劳动力的需求增长幅度较大,求职人数珠三角、中、西部地区有所减少。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职业呈非对称结构。新兴劳动者对自身职业期望时可能过于注重职业地位、职业收入、职业发展等因素,而忽视了自身的性格和素质与这些职业的相互匹配性,导致了职业期望和实际就业的巨大偏差,从而加剧了失业问题。从就业岗位供求的职业构成看,技能人才的供求集中在初、中级技术人员;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需求缺口较大。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存在原因

一是岗位变化导致的摩擦性失业。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逐步回暖,定单回升导致珠三角、长三角等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用工需求增长较快,用工量大幅上升,但现在达成意向的人数仅占需求人数的15%左右。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因定单不足而裁员或者没有再进行补员计划,当定单增加时,部分企业招工告急,而工人在转换工作时需要时间,因而就产生了相应的临时性失业,即摩擦性失业。

二是供求结构性失衡造成结构性失业。首先是职业性结构失衡,数据表明,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多为技能型比较强的工人,而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或求职人员多为低技能的工人或者缺乏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其次是区域性结构失衡。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市场,在大城市资源配置完备、工资水平高和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下,绝大部分劳动者把大城市作为他们理想的终生就业地,致使大城市中的就业竞争空前激烈,导致“大城市人满为患,小城市人才凋零”的区域结构失衡特点。公务员之家

三是人力资本水平供求差异造成的持续性失业。随着劳动者的群体结构和求职心理的变化,新一代劳动力就业预期和维权意识都有所提高,而这部分青年劳动力大多是初次就业,且较大部分劳动力素质不符合技能型就业岗位的需求,企业不愿意寓公缺乏工作经验,这就造成了青年人失业问题不断加重,陷入缺乏经验、就业困难、失业、不能积累工作经验、持续失业的恶性循环中,从而造成了长期的持续性失业。

三、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政策措施

1.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面临着外部需求萎缩的现状,随着我国汇率等各项政策的转变,我国劳动力价格优势可能会逐渐消失,为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变出口导向型为内需拉动型,降低对外依存度,实现经济体的内部良性运行,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另外还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通过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扶持,以及加强各方面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非正规劳动组织、微型企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规模。

并存范文篇10

清晨,看着远处那面冉冉升起的太阳,一种自豪感就涌上了心头。清晨,每当看见远处那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时,心里怎能不想起那些为祖国鞠躬尽瘁的伟人们?中国从诞生到现在,走过光辉的历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身躯时,上海公园的门口就竖起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当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祖国的大门,无数人民群众就惨遭杀害;贫穷落后、饱受欺凌,就是旧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而当新中国的旗帜高高升起的时候,中华儿女从此就站起来了!中国领导全国人民从民不聊生的封建中国,走向一个人民当家的新中国。是党领导人民在苦难中撑起一方蓝天,使民族的希望重现在世界的东方,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昨天的历史郑重的告诉我们:“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伟大的中国,将继续高举着光辉的旗帜,引领着中华民族去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的起点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接力棒要由我们传接。经历血雨腥风的考验,还有什么能让旗帜倒下;经历曲折道路的考验,还有什么能让旗帜偏向。我坚信拥有13亿人民支持的、伟大的中国,将继续高举着光辉的旗帜,引领着中华民族去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