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诗十篇

时间:2023-03-30 22:28:34

数字诗

数字诗篇1

数字是抽象乏味的,诗歌是用形象思维的。当数字扑入诗歌的怀抱,同样会有佳作产生。数字因为诗歌而流光溢彩,诗歌因为数字而美不胜收。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是古代某神童的咏雪诗。前三句纯粹是数字的组合,摹写之朴拙能引发嗤笑。而末句则腾跃而起,一反前三句浅俗拖沓之堆砌,点化出大雪飘芦荡那种迷濛混沌、充满生气的艺术境界。

类似的数字诗前几句往往为常言拙语,看似败笔,收尾时却落笔生辉,画龙点睛。

明代杰出文学家、画家徐文长才华横溢,聪慧过人。有一次他与友人在杭州孤山一亭内作画。友人画的是《柳亭送别图》,画得很好,诗却难题。他素仰文长大名,便请他赋诗一首。徐文长也不推辞,提笔就写:“东边一棵树,西边一棵树。南边一棵树,北边一棵树。”友人目瞪口呆。文长一笑,不慌不忙地续上两句:“纵然碧丝千万条,哪能绾得行人住。”友人顿时眉飞色舞,赞不绝口。此诗前四句写景,平淡乏味;后四句抒情,异峰突起。一景一情,平中见奇,收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上述两首数字诗是部分诗句用数。而有的数字诗不仅句句用数,且一数复用,贯串全诗,构成另外一种组合意境。最常见的是“一”字诗,如《钩钓乐》:“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一般认为,这是清代文学家纪昀纪晓岚的一首诗,全诗“一”字占了1/3篇幅,可用得十分巧妙,一点也不使人感到重复单调,并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有节奏强烈之感和韵律和谐之美。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有一个故事。据说,一次纪晓岚陪乾隆皇帝游览江景。乾隆皇帝有意难一难他,于是命他即景赋诗一首,且须含有十个“一”字。纪晓岚眺望江面,略一沉思,随口吟出诗的前两句后便“卡”住了。乾隆见其蹙额拈须的窘态,双手一拍道“今天可难住你了!”言毕哈哈大笑。没料这举动竟触发了纪晓岚的灵感,忙说:“有了,有了!”随即诵出后两句,乾隆连声称赞。

此诗还有一个版本:“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两个版本各有千秋,本人更喜欢后者。首句渲染环境。二句交待人物及事情。三句中三个动词连用,人物动作神态活现:鱼吃铒,浮子下沉,渔翁急忙俯身下视,两眼圆睁;见钓钩已紧,赶紧提钩,提钩必然仰身;得鱼心喜,当然笑出声来。此句最为生动传神,且承上启下。第四句写景,情景交融。秋水澄澈,月映江中,上钩的鱼儿挣扎跳跃,搅动江水,月影晃动,波光满江荡漾,故曰“一江明月”。此句景中寓情,作者或仕途不顺寄情山水,或不满时政旷达江湖,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意隐寓其中。

据说清代女诗人何佩玉的数字诗写得特好。她写过这样一首诗: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这首诗也好在连用了十个“一”字,与纪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史上像这样才华横溢的女子不是少数,汉代的卓文君就是一例。她和司马相如成婚后不久,丈夫便去了京城做官。一别五年才传书一封,信上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聪明的卓文君立马知晓丈夫负心了,因为“无意”与“无亿”谐音。想起当初自己的抛家私奔当垆卖酒,想起当年俩人的山盟海誓,于是痛苦地写了封回信:“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是三四月,却谁知无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此信将来信中的十三个数字依次镶嵌进去,忆别离,诉相思,吐怨恨,表达了内心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此情感随着数字的递增而递增,哀婉感人。司马相如收到回信后,被妻子的痴情深深打动了,良心发现,与妻重归于好。一首数字诗挽救了一场曾经轰轰烈烈的爱情,折服了司马相如,也折服了后人。有多情者又将这首数字诗加以改写,把十三个数字倒嵌进去:

“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倚栏杆,九月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夕银河鹊桥断,六月酷暑别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端阳怕把龙舟看,四月桑芽无心去养蚕,三春风打桃花散,二月风筝线儿断,一片痴心,梦里到关山。可怜我多情白女子,偏遇无情小许官。郎啊郎,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改写后的这首诗更具体形象,写出了女子的相思之苦遭弃之恨,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数字诗篇2

一、用数字构成的结构美

数字在构成诗的结构美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构成诗的内在结构美。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黄鹂用“两个”,是写点,是近景;写白鹭用“一行”,是写线,是远景;写“千秋雪”是写时间,是写面;写“万里船”是表达空间,是写“体”。这样点线面体相互交织,远近时空相互对应,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立体美和参差美。

2.构成古诗的外在结构美。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里的“千山”和“万径”相对,使诗句构成了对偶句式,结构整齐,对仗工整,构成一种外在的形式美。

二、用数字抒发心情

古代诗人常用数字抒发自己的心情,从而达到加重感彩,渲染气氛的表达效果。

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用“三千尺”夸张写瀑布之长,用“九天”描写天空之高,一长一高,借“三”和“九”两个数字托出,何等潇洒豪放,气度非凡!再如李白《朝发白帝城》中的“千里江陵一日还”这句诗,用“千里”之远和“一日”之短形成强烈对比,从而流露出作者日行千里和遇赦的喜悦心情。

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没有遇到主人,正一片惆怅,感到扫兴时,忽见一枝红色的杏花从墙头伸出来,尽管只有一枝,同满园春色相比,数量虽然少一点,但诗人毕竟看到了春色,惋惜之中得到了一丝安慰。

三、用数字突出主体

数字的运用,有时能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如杜甫的《春望》中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月”写战乱之长,“万金”是极言珍贵,惟其是战乱频繁,所以一封家书胜过万金。这两句诗之所以能够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感情共鸣,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不能不说是得力于两个数字的运用,因为它紧扣着对亲人的思念,深化了主题。

四、用数字描绘形象,拓展意境

数字诗篇3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曹操《短歌行》里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周公说他在洗头时,三次将头发从水里提起;在吃饭时,三次将饭食从口中吐出:唯恐因接待贤能之士迟慢不恭而导致失去人才。借用这个典故,曹公自比自况周公,意在表明自己像周公那样热切殷勤接待人才,招揽人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来归顺,为己所用,为天下推重。让我们把眼光伸向遥远,历览那个纷乱而充满变数的年代,一窥历史尘埃。建安十三年,曹操先后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统一了北方。斯年冬天,他亲自率领号称八十三万大军,雄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平定天下。不料赤壁鏖战惨遭失败,被周瑜连环妙计杀得大败。曹操时年已届53岁,面对战乱频仍,烽火连年,统一中国的宏图伟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他忧愁煎怀,坐立不安。但他并不灰心气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意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立春秋大业。在此,可以欣喜的看到,曹操把人才致用,文治武功上升到国家一统的战略位置和政治高度,足可傲视封建帝王,“惜秦王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举价值连城,千百年来,为业之兴者仿效,为国之治者鉴用,幸莫大焉。

“诸子百家”中,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其师从孔子,法善六艺,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正的“中庸”之道,主张“法治”和“仁政”。儒家强调教育的巨大功能,实施国民教育,使人人都道德高尚、品质优良;政治上则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双轮驱动,产生极大的社会正能量,构建和谐社会之端始。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其以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及变化,主张道法自然,一切顺其自然,无所凭依,无需借助,提倡清静无为,无为而治;消极避世,与儒家的积极入世分庭抗礼,成为针锋相对的强劲力量。可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其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石,施爱于人,惠及自我,“兼相爱”即可“交相利”。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国与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蓄养国力,依靠自身的强力为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是,墨家后期分支演变,涉猎众多学科研究,诸如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创学术研究之范典,令人叹为观止。法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主张用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从根本上强调法治的无限威力和重大作用。至于其学识为君主专制大一统的建立提供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方略,尚需诟病,但毕竟开依法治国之先河。其余的几个流派,虽然影响不是特别大,但也“雁过留声”。名家以从事论辩而扬名;阴阳家因用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而被人称道;纵横家的活动对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其纵横之术颇显功力,为人津津乐道;杂家以编著著作而名播后世;农家因重视农业生产而得名;就连《汉书艺文志》所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亦未尝不博人灿然一笑,悠然一思。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成为中国文化大国璀璨星空中的群星座座,光芒闪耀。千古奇观,魅力永恒。

数字诗篇4

一别之后

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日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倚栏

九九重阳登高处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青天

六月炎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

四月清明雨纷纷

三月桃花随水转

二月风筝线儿断

数字诗篇5

关键词:字数;平仄;押韵;对仗

给下面的宋诗标平仄,并从歆律的角度分析它是否是近体诗。

池 面 过 小 雨,树 腰 生 夕 阳。

一││││, │─一│─

云 分 一 山 翠,风 与 数 荷 香。

一一│一│, ─││一一

素 月 自 有 约,绿 瓜 初 可 尝。

│││││, │──│─

鸬 鹚 莫 飞 去,留 此 伴 新 凉。

──│─│, ─││──

一、近体诗格律的第一个要求:字句有定

本诗在句数上共有八句,每句五言,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四联,属于五言律诗。在字数和句数这一方面符合近体诗格律严格的规定,满足“字句有定”这一要求。

二、近体诗格律的第二个要求:用韵严格

首先,本诗为宋诗,并以《广韵》为押韵标准。

其次,“阳”、“香”、“尝”、“凉”在《广韵》中皆属阳韵,做到了一韵到底,中途没有换韵。

再次,本诗做到了隔句押韵、偶句押韵,一般五言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本诗首句的“雨”与“阳”“香”“尝”“凉”不属于同一韵,首句没有入韵。

最后,“阳”、“香”、“尝”、“凉”四字属阳韵,是阳声韵。因此是平声韵,不是仄声韵。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知,本诗严格满足“用韵严格”这一要求。

三、近体诗格律的第三个要求:平仄协调

平仄协调有三个基本原则:平仄相间、相对、相粘。

1.平仄相粘。

本诗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都是相同的:“腰”与“分”都是平声;

“与”与“月”都是仄声;“瓜”和“鹚”都是平声。

2.由于本诗平仄不和基本句式的平仄完全符合,其中有拗救现象,因此比较复杂、下面分联来分析。

(1)首联:出句和对句分别是A型句和B型句,但出句(A型句)第三、四字同时拗(都为仄了),对句第三字就得救(“生”为平),对句(B型句)要求第一字必须为平,但是本诗为仄了,第一字拗了,就得用本句第三字来救(“生”为平)本联一字三救了,而且仄收式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虽然本联表面上不符合平仄相间原则,但通过拗救现象可以解释,因此不违反律诗原则,且本联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面”为“仄”、“腰”为平)因此也符合平仄相对原则。

(2)颔联:本联出句和对句分别是C型句和D型句、出句(C型句)第三字“一”为仄拗了,得用本句第四字救( “山”为平);对句(D型句)第三字“数”为仄,没有出现三平调现象。“风”虽然为平,但它是第一字可以不管它的平仄,而且本联的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分”为平,“与”这仄)因此不违反相间、相对原则。

(3)颈联:本联出句和对句分别为A型句和B型句。出句三、四字拗了,对句第三字又救了,对句首字为仄,拗了,得用本句第三字来救(“初”为平),本联的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又相反(“目”为仄,“瓜”为平)因此不违反相对、相间原则。

(4)尾联:与颔联相同。

本诗四联中只有颈联的出句违反了平仄相间的原则,其余各句都符合平仄协调的要求。

四、近体诗格律的第四个要求:讲求对仗

1.颔联:“云”、“风”,天文与天文相对;“分”、“与”都为动词;“一”、“数”,数目相对;“山”、“荷”,事物相对;“翠”、“香”都为形容词,出句和对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类。

2.颈联:“素”、“绿”颜色相对;“月”与“瓜”事物相对;“自有约”、“初可尝”都为动词,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类。

总之,这道诗属于近体诗,满足近体诗格律的要求。

附:A型句:仄仄平平仄

B型句:平平仄仄平

数字诗篇6

据《史记》记载,吕不韦与儒生辑成《吕氏春秋》,全书有一百六十篇文章,分成二十六卷,共二十多万字,在当时称得上是一部巨著。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这就是“一字千金”的典故。诗人为了改好作品,哪怕一字半句,也往往为之绞尽脑汁,苦费心机。杜甫诗曰:“新诗改罢自长吟”。可见他十分重视诗文的修改。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载:陈舍人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送蔡都尉》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减”,或云“落”,或云“下”,莫能定。后得一善本,乃是“过” 字, 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对自己文稿,“出入观省之,朝夕改”。其名作《醉翁亭记》,初稿开头为“滁州四面有山……”数十字。后来反复琢磨,觉得文章中心应突出醉翁亭,其他方面不必铺垫太多,于是大刀阔斧砍掉大部分,仅存“环滁皆山也”五字。这一改,除了文字洗练外,更显示出欧阳修文风之严谨。直到晚年,欧阳修仍保持这种文风,甚至把原稿改得一字不存。

“唐宋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先后从“到”、“吹”、“过”"、“入”、“驻”……一直改到“绿”字方满意为止,于是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

北宋大文学家坡《和欧叔弼诗》,有句诗原为“渊明为小邑”,是说陶渊明作小县官,后改为“渊明求县令”,把陶渊明因家境贫困,求做小官的心情,完全表现出来。同为北宋的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嘲小德》诗,有句诗原作“书窗秋雁斜”,说小孩子在窗上写字,像天上秋雁那样整齐,显然不够真实。后改为“涂窗行暮鸦”,说在窗上乱涂成一团团,黑的像天上飞行的乌鸦一样,真切地描绘孩童学书的情景。

《诗经》曰:“如切如磋,如琢日磨。”众多诗人词家修改作品时,十分注重吸取他人的意见。人称诗奴的贾岛吟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后句“敲”字又欲作“推”,一时难以取舍。恰路遇韩愈,经指点选定“敲”字。这就是烩炙人口的“推敲”典故。边塞诗人高适,路经杭州清风岭,观月赏景,于僧房题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发现江潮亦随风而退,只剩半江水。觉得题诗用“一江”水描写月夜江潮,不符实际,归来时特去僧房改诗。不意发现诗已被人改过。僧人告诉他,有一官路过,见诗中“一”字不如“半”字准确,便径直改诗。高适多方打听,得知改诗官员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骆宾王。

数字诗篇7

1.学习和掌握多种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学会一个偏旁“反犬旁”,学会一个笔画“弯钩”。

2.感悟古诗大意,了解梅花的特点,体会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3.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谁能告诉我哪个季节花开得最鲜艳?(春天)

2.是呀,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各种各样的花都争着抢着开放,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到了冬天,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谢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你们猜猜看,这是什么花呢?(梅花)

3.说得对,你们有没有见过梅花呢?在哪里见过?是什么样的?(学生介绍)

4.是呀,梅花原产于我国的东南部,因此在北方很少见到。老师搜集了许多关于梅花的图片,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梅花观赏图,配乐,教师解说)

梅花原产于我国的东南部,喜欢温暖稍带湿润的气候,不畏严寒,有200多个品种,生长很有特点:先开花,后长叶,它的花瓣也很有特色,如果你仔细地数一数,就会发现它的花瓣是五瓣,或者是五的倍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梅花有的结果,有的不结果,如果它的花瓣只有一层,那么它多数都能结果,味道好酸,如果它的花瓣有两层或两层以上,一般就很少结果,只能供人观赏了,梅花有大红、粉红、白色、黄色等好多种颜色,植物学家们还新培育了其他颜色的梅花呢!好让它在百花凋零的冬天给大家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5.好了,同学们,欣赏了这些美丽的图片,听了老师详细的介绍,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6.揭题:梅花这么美,引得许多诗人为她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王安石所作的古诗《梅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梅”字。

(1)指名拼读。

(2)怎样记住这个字?(猜谜语:每天站在木头边、加一加、拆部件、老师重点教给形声字的识字方法:梅是形声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左边的“木”字是形旁,表示梅字的意义和树木有关,右边的“每”字是声旁,表示“梅”字的读音和“每”相近。汉字中大部分合体字都是形声字,因此学会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生字非常重要。)

(3)“木”字家族的成员可真不少呢!你还知道哪些“木”字旁的字?(松、杨、柳、柏、枫、桃、杏、李)这样归类学习,也是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4)你能结合刚才的短片用“梅花”说一句话吗?

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

1.看来你刚才看得非常仔细,听得非常认真。短片中向我们介绍了梅花的许多特点,那诗人王安石又是怎样描写梅花的呢?

2.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诗文,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3.梅花多美呀!你们也想这么美美地读读课文吗?请同学们拿起笔,端好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做上记号,再逐句把诗文读正确。

4.指名读课文。

5.男女生分读。

6.齐读。

三、随文识字,意境中感悟

读了这么多遍,你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随机体会诗句内容,并在意境中识字。)

1.“墙角数枝梅”

(1)梅花开放的位置――墙角。识记“墙”字。我们班有墙吗?用手指指墙在什么位置?这个字的笔画这么多,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猜谜语:左边有土回不来)

(2)“数枝”(课件演示:一枝、数枝)数枝就是很多枝,墙角数枝梅就是墙角有几枝梅花。

识记“数”字。“数”这个字念“shu”,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数学书)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你知道吗?“shu”(课件出示)数一数,我们来数一数这个小组有几个同学?

识记“枝”字。这个字比较简单,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组词、形声字、加一加等)

小结: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告诉了我们几枝梅花盛开的地点。除此之外,再来看看古诗,你还读懂了什么?

2.“凌寒独自开”

(1)梅花开放的时间――开在冬天里。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寒”,现在就是冬天,我们到外面去,就会感觉到天气比较寒冷。寒冷的反义词是“温暖”。因为天气冷了,所以我们要戴上帽子,因此这个字是宝盖头,这两竖就像我们的脖子,为了保暖我们还要围上围巾,这三横就像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两只小脚丫也藏在了皮靴下。瞧,这么复杂的字我们用讲故事的方法就记住了。

(2)“独自开”就是独自开放,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许多花在冬天都凋谢了,只有梅花还在盛开)这说明梅花――非常勇敢、顽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独”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在学习新字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部首“反犬旁”。(领读)由三笔写成。数笔画,教学新的笔画名称“弯钩”。(书空“独”字)你能帮“独”找个朋友吗?它不喜欢一个人。(孤独、独自、独立、单独、独一无二、独唱)

(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寒,就是寒冷,独自开就是独自开放,那“凌”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告诉大家“凌”在这里是冒着的意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跟老师读“ling”你能给“凌”组个词吗?(凌晨、凌空、凌云、凌乱、冰凌)

(4)那么从这一句话中,我们看到了梅花的顽强不屈,不畏严寒,让我们带着对梅花的赞美来读一读前两行诗句。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1)梅花是白色的。(遥知不是雪)

这里我怎么没有见到“白”字呀!“遥”就是远远的。在远远的地方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飘来。 “遥”,就是远的意思。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吗?(换一换)

(2)作者差点就把这洁白的梅花当成雪,可仔细一分辨,不是雪,为什么呢?“为有暗香来”因为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飘来。“暗”这个字念“an”,本意呢是光线不亮,它的反义词是“明”,你能帮它找到朋友吗?(黑暗、暗示、暗号、阴暗)

4.配乐有感情地读课文,边读边加深理解。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就是梅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是我国的国花,诗人写下这首梅花,也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梅花穿着雪白的衣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寒风中傲然开放!现在你们面前就是美丽独特的梅花,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美美地吟诵一下这首诗呢?(齐读)

5.熟读成诵。

老师也很喜欢这首古诗,喜欢梅花以她洁白的花朵,给大自然增添美;喜欢梅花以不怕严寒的品格,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喜欢梅花以她的暗香,给人们送来了喜悦。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好吗?

师生合作对读对背、自由背、个别背、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集中认读,强化记忆

古诗同学们都已经能够熟读成诵了,看来本课这些比较难的生字也应该没问题了,是吗?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下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开火车拼读。

2.去掉拼音读。

3.游戏:赏梅花。将词语写在梅花形的卡片上。读对的将梅花送给她。

梅花墙角 数学树枝 凌云 寒冷 独自 遥远 黑暗

数九寒天 五花八门 独一无二 柳暗花明

五、总结

1.出示句子: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是说梅花飘香缘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艰难困苦,才能取得成功。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学习梅花的精神,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经历了磨难,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让我们带着对梅花的敬佩与赞美,再来背诵《梅花》。

数字诗篇8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成大也在诗中写到过“诗眼”:“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范温的诗话更以“诗眼”为名,题为《潜溪诗眼》。“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虽然“诗眼”、“词眼”的称呼出现较晚,而注意炼字,可以说与诗歌创作的历史一样久远。宋、元时代的诗论家,正是在千百年来诗歌的语言艺术日益精迸的基础上,在诗人们愈来愈自觉地注意锤炼字句的情况下,概括出“诗眼”、“词眼”这些诗学的新术语的。

炼字的基本内容: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1.炼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诗歌的诗眼。如杜甫《春望》第三、四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是炼字,是使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天来了,鸟语花香本应欢笑愉快,但现在国家遭受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罢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字和“空”字,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典型,一词活而全句活,全句活而全诗活。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比较:“你们都走吧,让我一个人留在这里。”“你们都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王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字用得非常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

2.炼形容词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诗经》和《乐府诗》喜欢用叠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唐诗宋词也不乏叠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叠词不仅描摹出了事物的形象性,而且使诗句音韵和谐,舒缓连绵。另一种情况,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直”和“圆”字,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节奏明快,一“红”一“绿”色彩艳丽,读来朗朗上口,抒发“光阴易流逝、豆蔻弹指老”之叹。

3.炼名词

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因为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用九个名词(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中(温庭筠《商山早行》)共写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亮、脚印、小桥、霜,本联纯用名词组成诗句,将六种景物作意象的叠加,如一个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4.炼数量词

数量词不只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中的“一”字的使用即为传神之笔。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将“数枝”改为“一枝”,齐己便称郑谷为“一字师”。“一”是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得此梅不同寻常,紧紧地扣住了题目“早梅”。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5.炼虚词

数字诗篇9

【关键词】诗歌鉴赏;炼字;表现手法

近几年高考题中诗歌鉴赏的热点之一是“对含义深刻的词语的分析”,“含义深刻的词语”往往是炼字使然。就所炼字词的词性而言,常见的有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名词、叠词等等。

炼动词。动词炼得好,容易使诗篇“活”起来,特别惹眼,特别使人喜爱,也特别容易使读者动情,触发想象,有助于诗歌意境的营造。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两个字都用得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说法好很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杜甫《春望》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的典型。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丧乱,一家人流离失所,鸟语花香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蒸”“撼”二字妙极,具有夸张色彩:“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八百里洞庭浩淼无边的阔大气势被渲染得大气磅礴。

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有一支曲子:“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字一般是被动的,有“残存”、 “残余”的意思;且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另二字则无如此丰富的内涵。

“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 “海上生明月”等等,炼动词的诗句相当多,这是诗歌鉴赏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炼形容词。形容词对整个诗句起到了修饰的作用,往往使整个诗句生动形象,含蓄而蕴藉。

吴伟业《无题》“千丝碧藕玲珑腕,一卷芭蕉展转心”一句中的“碧”字,从腕而联想到美人之腕如藕,由藕而想到诗心之慧,因有玲珑之赞,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能在对方的美上增加几分空灵的仙气。这种好像颠倒黑白的形容,反而给人一种合情合理再无一字可以换易之感。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二联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

炼副词。诗歌中也经常锤炼副词,副词炼得恰到好处,也能使诗歌开合自如,悠扬婉曲,生出情味,化板滞为流动,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二字,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抓住了春雨的特点,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富有情趣,表达了作者的喜雨之情。

王昌龄《闺怨》一诗云:“闺中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先写闺中兴冲冲地登上翠楼欣赏春色,用“喜”铺垫;由一“忽”字过渡,转入因看到杨柳嫩绿之色,想起送别丈夫参军,现还未归,自己是孑然一身,不免产生孤寂落寞之感,又“怨”上心头。“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周邦彦《咏蔷薇》“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用了一个“似”字,便使蔷薇处于与人似与不似之间,显出无限情韵。

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衬托出诗人壮志难酬困顿落寞的心境来。

炼数量词。诗歌中有时也会运用一些数量词,犹如神来之笔,为诗歌艺术平添几分亮丽。

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李商隐《锦瑟》一诗,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五十弦”、 “一弦”、 “一柱”这些并非富于诗意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却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李白“白发三千丈”、 “飞流直下三千尺”、 “会须一饮三百杯”、 “对影成三人”等诗句,就是借助于数量词形成夸张的手法,加上自己大胆地想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大愁大悲大喜的情感。

炼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并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游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而触发,化作无边的乡愁;孤雁从南楼飞过,凄哀的鸣叫,使乡愁更加上一层“雁归人未归”的感伤。情景交融,含蓄而耐人寻味。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思妇抬头望天,见一轮皓月,几片云彩,便想到如果云中飞来的鸿雁能够给自己带来丈夫的书信该有多好!雁字回时,渐飞渐远,思念之情却更加浓郁。

由诗中“雁”字,可见“雁”这一特殊的意象所蕴含的情感:思乡怀人,这就是名词意象的独特魅力。

有时多个名词连用时,能营造出非常精美的意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个句子都有三个名词意象组合而成,细细品来,各个意象无一例外地萧条苍凉,这样的意象组合就营造出一种分外孤寂的氛围,让我们读出了游子出门在外的无限愁思来。

炼叠词。叠词往往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的作用。

最熟悉的还是李清照《声声慢》里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诗人大清早一起来就开始“寻寻觅觅”,她在寻找什么,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譬如她曾经朝夕相处的丈夫,可是接下来的“冷冷清清”,我们就知道了斯人不再,再也寻他不着。几个叠词铺排而下,对丈夫的无限思念,找不到丈夫的无限失落,心情格外地“凄凄惨惨戚戚”,让人不禁跟着抒情主人公潸然而泪下。

一首《杳杳寒山道》,通篇充满了“寒意” ,就是因为句句使用了叠词,显示了其艺术的威力:“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渲染了“寒”的气氛;“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给人以空旷落寞之感;“啾啾”状鸟鸣之声,以有声写无声,衬托环境的寂静;“寂寂”直接描写寂静无声;“淅淅”以风声描写风的动态之感,从声音上渲染环境的肃杀;“纷纷”绘雪舞之状,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肃杀; “朝朝”“岁岁”从时间上渲染寒意之久。这些叠词从不同角度运力,共同塑造了整首诗歌的寒冷氛围。

叠词中的拟声词能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一句,用了叠词“潺潺”,一点点一滴滴,落到了亡国君主的心上,读者也仿佛听到了潺潺的雨声,走入了李后主凄凉的心境。

数字诗篇10

【关键词】诗歌 炼字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数量词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的外壳,也是诗歌描摹景物、塑造形象、表现内容情感的惟一媒介。诗的语言是高度浓缩的,寥寥数语往往蕴涵无尽之义,所以古人非常讲究语言的锤炼,即炼字。因为对诗歌的鉴赏需要建立在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基础之上。只有深入到语言文字中去仔细推敲、潜心体会、细细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推敲出文字背后的意趣,体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领会到作者独有的艺术手法。

说起炼字,还有一段佳话: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作诗作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时,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到了韩愈,韩愈问明原委说‘敲’字好。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其实汉魏以前的诗人就已经讲究炼字了,诗歌创作到了高度繁荣的唐代就已经形成了理论概括。诗圣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则是不同时期的诗人都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我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有的‘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孟郊).有的是‘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杜荀鹤),有的则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

古代诗歌的炼字无非包括炼实词和炼虚词两方面。我们应特别对诗歌中的一些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用心揣摩。

一、炼动词

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个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特别关照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一:宋代宋祁的《木兰花》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一个‘闹’字,清代著名诗评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如下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它妙就妙在运用了‘通感’:春景是可见的视觉范围的画面,而‘闹’是听觉方面的感知。

这里已将无声的画面变成了枝繁花盛之态,又写了群鸟竞唱的情状,于是浓郁的春意就在这喧闹的‘红杏枝头’活现出来。这就是把视觉艺术转换成了听觉艺术表现的奇妙效果。

例二: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诗中‘生’、‘挂’、‘落’三字最奇。比如‘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化动为静,它生动地描绘出了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高挂于山川之间。但谁能将这巨物悬挂起来呢(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的伟大赞颂,且‘挂’字是七言诗第五字,要响亮。那‘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瀑布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炼形容词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例一: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个形容词‘阔’表现的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把江面变碍渺远无际、恢弘阔大,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视野十分开阔,且与‘悬’对应,声调响亮。

例二:唐宋家之一柳宗元的《江雪》:“千山B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的形容词‘孤’和‘独’相对,用得妙绝:大雪的净与静已使人读后产生一种寂静的凄凉的感觉。后两句加强了前两句‘千山乌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沉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了老渔翁卓然独立、孤寂无援的处境,寄托着诗人自己的精神,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表现了诗人革新失败后不屈不挠又孤独苦闷的心理。

三、炼副词

例一:杜甫的《客至》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中的副词“始’字,用得极为传神。这两句是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县令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一个‘始’字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也使后面的酣畅欢饮有了着落。

例二:“闺中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侮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诗中写闺中登楼时兴致冲冲,而闯入眼帘的柳色却使她想起了远在京城的丈夫,因而生发出伤感。副词‘忽’写眼前的满园春色不经意地闯入的视野,惹起了她的一腔幽怨。它生动地显示了心理的迅速变化――从不曾‘愁’到‘悔’,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的余地。这正是本诗的耐人寻味之处。

四、炼数量词

唐代杜牧曾写过一首题为《江南春绝句》的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对于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晓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其实我们不应赞成杨慎的观点,因为诗歌贵在想像。若将‘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实际,但诗境全失。诗人描写景物,不必拘泥于所见所闻,可把眼前的实景和意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写。杜牧就是把自己的实感和想像糅合在一起,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