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8-09 17:38:00

数字赋能教育

数字赋能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数字乡村;数字化技术;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影响下,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诸多行业的生产中,萌发出许多新的发展业态、发展模式以及产品。其中,近年来“数字化”与“信息化”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发关键。“数字乡村”正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农民美好生活以及乡村治理。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标志着从国家层面开启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新起点。2022年2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部署了新时代我国建设数字农业农村的思路、目标及任务,指明了发展方向。东北三省作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一直以来是最大玉米、大豆和粳稻主产区。东北三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关键战略意义。本研究梳理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并总结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以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区域,分析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数字化转型及其高质量发展,以期为我国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提供参考。

一、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国内学者围绕数字化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及农业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高质量学术成果。1.数字化技术促进乡村振兴。李健(2022)指出:数字技术利用其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及减少信息不对称等优势,切实推进乡村治理、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动能。张蕴萍、栾菁(2022)认为,数字经济助力农业产业的多元化与集约化以及乡村治理数字化与智能化,应找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探索赋能作用有效发挥的途径。2.数字化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吕小刚(2020)认为,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现在:数据驱动农业标准化建设、技术创新和转化,促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质量提升,从而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以催生新业态、提供新动能。杨印生等(2021)指出:智慧农业能够实现农业生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三产融合。谢康等(2022)研究表明:一方面,数据重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农业数字化生产运营变革;另一方面,农业数字化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发展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3.数字经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夏显力等(2019)提出:利用“数字乡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应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业要素市场,挖掘农业发展潜能。郭苏豫(2021)指出:数字金融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践中还存在供需效率、供给对接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加强数字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的数字化转型等路径。张志新等(2022)认为,应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农业生产环节智能管控、盘活农业经营市场,推动农业产业链嵌入融合,加快我国农业高质量进步。综上所述,现有学者持续关注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及实现路径。但是,现有研究很少针对东北三省实现数字乡村战略进行具体分析。因此,选择东北三省这个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分析,对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字化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近年来,在实现乡村振兴道路上,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l、无人机等数字技术(简称5G及相关前沿技术)带来了新突破,发展出新模式、新应用、新业态,促进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化技术为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注入新动能,以信息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和物资流向农村集聚。孙中伟等(2013)的研究证实了信息流对于物质流的导引作用:流空间由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5种基本流态构成,在实体物流中,信息流可以实现对物流的替代作用,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物流成本。所以,数字化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积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能,让广袤乡村大地焕发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数字化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涉及农业的生产、流通及经营三个重要环节。1.数字化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流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依靠资源要素投入为主,农业生产的手段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不高,这将严重制约农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型。数字化技术赋能是指将广泛使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具体包括建设高标准农田,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农业生产要素定量化,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与规模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完善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将会不断解放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2.数字化技术赋能农业流通环节。一直以来,农资与农产品流通体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基础环节。尤其是202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数字技术嵌入涉农流通体系,一方面,可以使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农业生产需要的资料;另一方面,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智慧化流通,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流通,不仅实现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减少了农产品流通成本,也打破了传统市场交易方式的时空局限,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的地理范围。3.数字化技术赋能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的在于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促进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流流动,带动起各地农业经营体系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同时,数字化技术嵌入农业经营体系中,可以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在农业经营过程中决策的实时化与高效化,培育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上,数字化技术通过赋能农业的生产、流通及经营三个重要环节,促进用于农业发展的各类要素提高配置效率,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理顺数字化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基础上,本文将以东北三省为例,具体分析数字化技术赋能粮食主产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数字农业农村提供理论参考。

三、数字化技术赋能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分析

本文将以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数字化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及效益。黑龙江省作为东三省粮食产量最大的省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11年位居我国第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于发展数字乡村以及数字农业高度重视。2020年8月,黑龙江省启动建设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打造数字农业新业态,旨在推动大数据、AI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助力黑龙江农业全方位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黑龙江垦区相关企业将数字化技术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积累了不少数字农业发展经验。以北大荒集团为例,率先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先行示范区、北大荒农业大数据中心,以便于构建起评价服务体系应用于数字化生产信用和农产品信誉中,成为全国示范性数字农业生态系统。当前,北大荒集团数字经济与农业的结合率达到13.9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75%。北大荒集团于2017年开始进军数字农业,已经建成数字农场20个,其中6个无人化农场应用了大量高端智能农机装备,领先国内很多其他的地区。北大荒集团率先使用托管模式,以规模化经营方式为农民节约成本创造营收,在2021年服务托管1080万亩次,在2022年预计服务托管5200万亩次。吉林省围绕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在农业全产业链中。吉林省通过完善数字乡村基础设施的方式来发挥信息技术扩散效应,完善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化,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最终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吉农云”作为吉林省农业生产数字化的代表之一,是吉林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产品,用以赋能“三农”。“吉农云”的支撑应用系统包括了卫星遥感、智慧农机以及农业物联网,可以用来进行数据采集、叠加分析和数据分发等功能。农民可以通过手机使用“吉农云”实现全方位监控,包括查看土壤的酸碱值与墒情、农作物长势等情况,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合理,改变了过去只会埋头种地的情况。除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之外,“吉农云”搭建可供政府、农民、经营主体以及社会机构相互沟通交流的数字化平台,有利于各方面进行高效的决策。辽宁省积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绿色化转型,以数字经济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主要反映于三个方面:第一,组建数字化“智囊团”,挥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挥棒”。辽宁省针对农业数字化转型对数字人才的需求,加速数字领域人才培育,用以保障农业数字化转型。第二,精选数字化“应用场”,筑牢农业高质量发展“主阵地”。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基本覆盖了农业全产业链过程,包括了农机自动化、精细化种养殖以及智慧仓储物流等领域。第三,把握数字化“金钥匙”,锁定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链条”。数字化转型融入农业全产业链全流程,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综上所述,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都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但是,东北三省在数字化技术赋能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数字农业人才缺乏。对发展数字农业而言,离不开大量人作为主体的参与。这些主体必须要具备从事数字农业方面的能力,包括了采集分析数据、应用维护智能设备等。但是,近年来东北三省老龄化程度严重;同时,受经济持续下滑影响,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这使得参与数字农业的人才紧缺。第二,数字农业技术的创新动力不足。只有不断创新,才可持续推动东北三省数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东北三省数字农业仍然是引进技术设备为主,创新开发为辅,这将制约着数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进程缓慢。农业产业链不仅包括生产环节,还涵盖流通与消费等重要环节,涉及到的主体从农户到政府、企业等。但目前农业数字化应用多集中于生产阶段,流通和消费阶段应用不够。

四、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展望

针对前述对东北三省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着眼于未来,本文对我国数字化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展望。1.打造专业化数字农业人才队伍。针对数字农业发展中亟需的高素质人才,积极鼓励具有农业特色的高校开设有关数字农业领域的专业和课程,为数字农业的未来发展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梯队。在专业教育培养之外,还要鼓励高校与企业间进行产学研合作,以项目形式合作,为数字农业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的机会。另外,除了本地培养之外,还要积极引进全球优秀的数字农业专门人才,为数字农业的全球化提供一个交流窗口。2.鼓励数字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新一代数字技术为重塑传统农业发展范式提供了全新的发展逻辑,为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在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中,要突出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智能化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针对数字农业领域存在的“卡脖子”技术,要集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形成合力,为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提出核心科技支撑。政府可以主动收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需求,交给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专题攻关,满足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3.推动数字化转型融入农业全产业链全流程,促进产业链高质量的发展。努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力求达到数据可获得、技术可应用,智能可操作的最终目标。真正做到打通农业全产业链条数字化,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丰富“中间环节”的数字化科技含量。此外,政府应当积极筹措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产业链协同创新、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等的支持力度,加快实现数字乡村战略。

参考文献:

[1]李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22(3):77-83.

[2]张蕴萍,栾菁.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理论机制、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J].改革,2022(5):79-89.

[3]吕小刚.数字农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J].农业经济,2020(9):15-16.

[4]杨印生,薛春序,许莹,魏思琳.智慧农业的社会经济特征、发展逻辑与系统阐释[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1,43(2):146-152.

[5]谢康,易法敏,古飞婷.大数据驱动的农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22(5):37-48.

[6]夏显力,陈哲,张慧利,赵敏娟.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与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9(12):2-15.

[7]郭苏豫.数字金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12):102-105.

[8]张志新,李成,靳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分析框架[J].宏观经济管理,2022(3):63-69.

数字赋能教育范文篇2

一、疫情影响下的传统教育出版发展状况

(一)传统教育出版遭受重创

教育出版业在疫情发生之后,从内容创作到生产印制,到线下发行销售,各个环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疫情对实体书店、书展冲击巨大,出版社整体图书销售降幅达到二至五成。疫情期间全国有90.7%的实体书店被迫停业,全国实体书店的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85%-95%。[1]各家出版单位聚焦抗疫主题出版的公益性出版物,社会效益为先,经济效益基本忽略不计。面向教育系统出版发行的教育类期刊,因疫情防控和去年上半年延迟开学等因素影响,征订发行普遍出现下滑,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出版的教育教学类期刊为例,2020年同期发行量下降近20%。

(二)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被加速”

疫情期间,教育出版单位积极响应政府“停课不停学”号召,主动采取融媒体出版形式,把出版资源通过网络送到千万读者手中,赢得社会良好口碑。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在疫情期间的出版物多以融媒体电子版为主,通过网站以及移动终端传输,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教育出版社、大学出版社都积极落实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主动开放数字教育资源。清华大学出版社免费开放文泉学堂,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3万余种;免费开放多功能教学平台文泉课堂,支持微信端、移动端进行在线课堂教学应用。

(三)在线教育异军突起

教育出版行业中,在线教育异军突起。全世界数亿师生接受在线教育,全国多家头部、知名教育机构与央视、学习强国等官方主流平台合作,持续赠送公益课。阿里巴巴的“钉钉”下载量突破10亿,成为首选上课平台,一度上了“热搜”,猿题库APP的“全国百万人在线大模考”气势惊人。疫情造成的长时间停课,世界各国政府迅速开展线上远程教学,选择电视、网络平台、传统纸质材料等学习方式,从技术设备配置到社会经济援助等各个层面创造条件,以恢复教育教学,并且大部分国家将远程学习时间统计为正式学制时间。

二、技术驱动出版行业发展与教育改革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健康码、行程追踪、机器人测量等让我们近距离地体会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在交通出行、疫情监控、疾病诊疗等多个方面人工智能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疫情突发使整个社会对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于行业发展中的影响有了明显感知和了解。

(一)人工智能助力疫情期间

学校教育教学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地的学校纷纷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教学从线下搬到线上,以维系学校的正常运行,其中人工智能+教育表现出色。根据美国教育主流媒体开展的调查发现,疫情封校期间,许多学校采取了灵活丰富的人工智能手段促进教学。“肺炎疫情导致的远程学习,在客观上会促使教育者更多采用人工智能的工具和做法,远程学习支持自适应教学,广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自动反馈和支持等,将会助力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3]“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全球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二)人工智能开启智慧教育新阶段

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看,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对学习方式变化、学习质量提升、学习资源供给、个性化学习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政府先后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多个重要文件,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导思想、目标和方式。近年来,智慧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的教育将以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开启智慧教育的新阶段。

(三)智媒时代教育期刊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痛点

专家分析,随着疫情防控的持续,更多行业深层次的影响和变化将在疫情之后逐步显现出来,传统期刊脚跨传媒、教育与出版,后疫情时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教育期刊行业迫切需要寻求改革突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技术驱动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庞大的用户需求是构成教育出版产业链的核心,在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教育期刊出版形式已无法满足现实发展需求,用户全方位、个性化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被数据化,通过内容创造、技术支撑、设备生产、运营服务等各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实现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出版,将极大地影响其转型发展的进程。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内容的创作、审核、流量预测、运营、推荐、交互等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出版流程方面正在发挥更大作用,将大大提升出版效率,实现出版流程的智能化。”[4]

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期刊出版的现状与趋势

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主导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力量,从产品类型到经营模式,人工智能为教育期刊未来转型注入新的活力,重塑发展机遇,教育期刊应主动寻求技术赋能着力点,重构价值生产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一)赋能出版流程:数据把关算法推荐,实现流程再造

传统教育期刊从采到编到发,版面空间有限,审稿流程多,刊发周期长,许多热门教育话题价值因为时效问题,被严重消减。在网络媒体挤压下,教育期刊一些鲜活的教育话题经历从策划到出版制作到印刷装帧到运输送达读者手中,却早已成“明日黄花”。随着5G时代到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流程的再造方面将提供更多便捷和可能,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识别准确率已达98%,机器写作也逐步渗透进现实,今日头条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新华社等媒体已开展机器写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包括语音录入、机器协助校稿、机器写作等技术必将显著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人工智能的搜索引擎不仅可以向作者自动推荐符合要求的刊物,编辑部还可以对投稿的排版格式、摘要、引用文献等信息进行设置,既方便编辑初审,又可以有效简化作者投稿流程。教育期刊编辑部应逐步建立人工智能稿件处理平台,稿件文字复制比、数据是否准确、提法是否科学、观点是否新颖、引用文献资料是否合理等都依托技术识别,通过技术显著减轻编辑日常工作量。在期刊审稿环节,不仅可以由技术平台根据稿件主题、关键词、摘要等进行自动鉴定、审核、筛选,还能协助编辑进行加工校对,自动选择匹配的专家审稿。在内容生产的重要环节选题策划中,数据分析将是未来选题策划的重要基础,根据互联网热搜、热点词汇、传播热度等,对选题进行智能分析,依托技术聚焦热点难点问题。根据阅读平台、论坛、阅读数据、评论内容及数据,还有传播数据等,帮助编者掌握真实信息,由编辑把关转变为数据把关、算法推荐相结合方式,为教育期刊科学策划和评判提供支撑。龙源旗下人工智能平台“知识树”,目前已可以根据编辑的定义,依据数据库数千万文章的积累,自动组织生成内容。在“知识树”下,编辑可以用一个半小时编辑一本书,再用一天时间去发行。[5]

(二)赋能资源处理:激发资源活力,推动数字出版生态系统生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出版单位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积极寻求专业、精良、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融合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疫情期间,受众在接收教学资源时,除硬件条件不足造成障碍之外,优质的内容资源紧缺是主要难题。越来越多的家长通过作业帮、喜马拉雅、少年得到等APP搜索视听教育类资源。在线教育、知识付费正在席卷各行各业,内容是持续生产与服务的核心,精品、专业的教育出版内容生产,正是传统教育期刊的优势,也是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赋能的着力点。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化出版机构都在不断地通过提高资源建设和产品开发的水平,构建数字出版资源集成系统,提高传统期刊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服务效能和商业价值。“早在2004年谷歌就启动了数字图书馆计划,用扫描方式将全世界1.2亿种图书转化为数字化资源,但之后计划中止。”[6]因为资源数字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对数字资源的数据化处理之后进行资源的“多级生产”,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满足用户个性化、碎片化需求。当前阶段的教育期刊与大部分传统报刊一样,数字化融合转型只是将书刊的文字内容进行扫描,作为电子版存储,通过简单的电子版呈现来体现“数字化”,未进行数据化处理,更没有多级多层次开发和深度挖掘使用,所以也不能满足用户多元和个性化需求。无论是面向教育管理、教育研究的专业期刊,还是面向师生的学科辅导类期刊,在长期办刊过程中,教育期刊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专家资源、作者资源、渠道资源,技术的创新和智能化为教育期刊未来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教育期刊单位应着力建立完善专业的内容数据库,围绕用户需求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与开发。以教学类期刊为例,当老师研究某位名师的教学设计案例时,仅从一篇课堂实录文章并不能全面理解这位名师的教学设计意图、课堂授课实践、教学主张、教学风格等。而未来教育期刊应通过长期积累的资源,以该老师为中心,将与之相关联的著书论述、课堂实录视频、研究实践、成长历程、社会评价等汇集成库,使读者在极短时间和极便捷的渠道获得全面信息,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内容及咨询。建设教育专业数据库与知识服务平台是教育期刊出版未来升级创新的关键。信息时代,资源泛滥,信息碎片化弊端明显,通过数据切片和智能标签,变单纯的信息积累传播为有效知识关联传播,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激发资源活力,形成充满生机的教育数字出版生态系统。

(三)赋能出版形态:全景体验、专业服务与个性需求智能匹配

传统教育期刊历来重视内容,但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新媒体阅读终端已经在改变受众的阅读方式。对于期刊阅读,一项统计显示,90.74%的人选择电子阅读,只有5.56%的人选择纸质阅读。读者的流失对于传统教育期刊来说无疑冲击巨大。4G时代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在线阅读或者下载后阅读,而面对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如彭兰教授所说,“对场景的感知和信息适配是移动传播时代的本质”。[7]移动传播的大环境下,人工智能与数字出版融合应用,将以场景植入为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场景的创设满足用户不断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感知需要,为用户提供场景下的个性化服务方案。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类刊物,多媒体内容呈现形式丰富,文字内容融合了图片、声音、视频等元素,为受众阅读增添更多乐趣。5G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使用户对实时场景进行感知,还可以使用户在产品使用和体验过程中,进行沉浸式交互体验。《尼奥环球旅行》是央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款AR绘本,借助AR+3D实时渲染技术,“让书中的内容活起来”,使儿童读者获得更直观丰富的阅读体验。流利说少儿英语在场景设计上有海滩、实验室、公园等,有效提高用户的学习兴趣。教育期刊的出版形态发展,经历了传统纸质、数字化,正在走向智能化时代。近十年间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和云计算平台已经成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期刊出版,将是围绕用户这个核心,创设不同的时空和场景,注重对于用户服务的实时捕捉和推送,实现服务与需求的智能匹配。让读者在立体、真实而又多维的场景中,实现全景感知,阅读对于读者不再是一种视觉上的收获,更是全景式的享受。咪咕阅读,“1000个读者读出1000个哈姆雷特”,[8]这正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体现,全面提升青少年教育阅读展现形式和内容呈现方式,人工智能将不断升级未来阅读方式,打造一种全新的服务体验,未来传统期刊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是大势所趋。

(四)赋能传播发行:智能分发人机交互,让智慧教育落地

传统期刊出版以编者为中心,“出版什么,用户看什么”,普遍存在“用户连接失败”的问题,用户思维缺乏,导致受众流失、发行量下滑、商业模式坍塌。人工智能与教育期刊深度融合,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发和算法推荐,使出版智能化和服务个性化成为可能,重塑内容分发机制,实现个性化阅读、精准服务。北大方正正在建设的“超融合媒体解决方案”,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媒体与出版实现全面融合,赋能智慧媒体新时代,构建媒体新生态。方正已与多家传媒单位合作,在选题策划、内容分发、营销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让媒体人实现更贴近用户的选题、更便捷的内容创作、更准确的考核管理、更全面的影响力评估、更科学的分析决策”。[9]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期刊出版中运用的深入,智能化、交互式的教育数字出版产品将成为传统期刊融合转型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报告强调,“人工智能将对学习方式、学习质量、学习机会、学习能力和教师发展等产生直接影响。”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人工智能技术中识别技术、语言理解与语义分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对学习状态的捕捉和分析,对减轻学生无效课业负担,有效提升教辅类期刊服务学生学习效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教育期刊出版机构利用数据与算法技术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考查,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既保持传统出版优质资源提供商的优势,更实现优质精品内容资源生产、服务与新产业价值链的构建。

数字赋能教育范文篇3

一、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是对管理、服务、产品、客户、渠道等生产要素及关系重构的过程,目标是通过优化要素结构进一步释放生产力。在面向广大个人客户的零售银行业务领域,金融科技可以全面释放银行客户经营潜能,全方位提高触客服务能力,例如实现更便捷的客户经营,提升客户体验;可以更多收集客户数据信息,综合分析客户需求,以提供综合化、精准化服务;可以开展全量客户经营,扩大产品服务的覆盖范围,提高长尾客户经营能力;可以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快速捕捉市场机遇等。在提升客户服务效能的同时,商业银行的零售数字化转型不能仅停留在局部业务创新和技术工具开发应用,需要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和战略规划等方面实现整体改革(郭党怀,2019)。

二、数字化转型赋能客户经营的实践

公开资料显示,中信银行在2014年二次转型前,零售业务营收占比仅为20%,截至2020年末这一比例已经提高至40%。主要益于中信银行在金融科技上的超前投入。更具体地讲,中信银行2017年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科技兴行”的战略,2018年深化了互联网金融与零售业务数字化领域的探索,2020年,仅零售AI智能推荐带动理财销售额就超过了2300亿元,为更多优质客户提供了更综合的金融服务(郝浩远,2021)。

(一)数字化先行,让客户服务有温度更有力度

正如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所言:“客户才是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和驱动力”。在提供“有温度”的服务的路上,科技成为银行最有力的支撑。2020年8月,中信银行手机银行APP首次上线“财富体检”功能,客户的基于财富水平、实风险偏好以及所处生命周期,动态检视客户财富配置状况,并提供针对性的资产配置建议和产品推荐。出国、老年、女性是中信银行聚焦的三大客群,中信银行的APP可以切换包括老年人、小微企业、私人银行等在内的七个版本,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而中信银行的“温度”正在向老年和青少年倾斜,“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中信银行的奋斗目标。作为国内最早推出老年客群专属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10年间一直以“幸福+,有温度”为服务理念,打造“幸福年华”老年客户服务体系,为了帮助老年客户跨越“数字鸿沟”,中信银行推出手机银行老年专属版——“幸福+”版老年客户专属手机银行APP。

(二)数字化转型,让财富管理服务更懂客户

中信银行依托强大的金融数据平台,推出了的一款智能化财富顾问服务。基于对200多万客户多维度数据分析、构建了智能化风险评估模型,凡是中信银行的老客户,系统将自动的、智能化的进行用户画像分析、精准勾勒客户的五维风险承受能力,为客户推荐匹配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公募基金组合方案,客户确认后可实现基金组合的“一键购买”。产品的推出,将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普惠到更广泛的投资者,让财富管理更具智慧、更懂客户、更有温度。

(三)围绕客户需求,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零售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中信银行零售客户经理进行零售客户服务和开展营销工作的平台,也是总行、分行进行客户管理工作的管理平台。零售客户经营系列系统CRM、CDM、CMM上线后,总分行不断对系统、流程进行优化,分行针对客户经理绩效管理的效率大幅度提高,2021年,中信银行M+系统切换上线,新系统以模块化为特征,按照统一、标准、规范、高效的建设目标,整合了客户关系管理、绩效考核、网点管理系统,覆盖各个业务环节,为分行分层管户管理提供全方位系统支持,并进一步帮助支行改进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四)依托科技赋能,成功满足部分行业客户需求

1.数字金融助力服务教育领域客户。在分行党委的决策支持下,中信银行昆明分行重点营销具有规模型、连锁型的教育机构,以校园管家类免费政策切入,实现行业客户的统一化、标准化服务;针对中小规模教育培训机构,利用收单手续费补贴政策让更多收单商户享受服务优惠。同时,充分挖掘教培行业合作契机,以开薪易平台为抓手,进一步将服务延伸至教培行业客户的工资服务;通过现场营销信用卡线上E秒批及MGM线上推荐获客等活动,将教育培训机构的会员进行客户转化。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教育培训机构周边,将教育培训机构附近的热门商户吸纳成为银行“三公里”商户,提升现场营销效率,吸引更多教培机构会员成为活跃客户。2.数字金融助力物业领域客户。目前的社区物业和商业大部分为传统物业服务模式,对业主需求反应迟缓,对业务数据获取不准确、不及时,原软硬件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化要求,物业公司对于配套物业服务的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软硬件提升要求十分迫切。针对这些难题,中信银行昆明分行投入大量客服类科技研发资金,借力科技赋能手段,结合物业宝、MBS等交易银行产品,有力挖掘、满足物业多元化需求,开发出适用物业客户的数字经济增值服务产品,实现了物业公司综合成本的降低,服务品质、管理效率和物业管家等职能的优化提升,得到物业公司客户的高度评价。

三、数字化转型赋能产品经营的实践

为提高分行业务推动部门、经营机构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赋能的意识,引导经营通过创新产品和技术赋能推动业务落地和提升客户体验,中信银行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渠道,通过多形态的用户触点服务,逐步建立与客户的深度服务关系。

(一)以支付结算方案应用,带动行业客户转化

瞄准行业痛点,区分核心场景,融合线上线下,打造开放式的个人交易资金管理生态体系。1.构建“按揭+居间管家+财富管理”贝壳生态场景。以电商管家产品向下的居间场景为基础,2020年中信银行已成为最大二手房交易平台贝壳找房最主力的合作伙伴,综合市场份额持续保持同业第一(含工农中建等大行),“按揭+居间管家+财富管理”开放生态建设卓有成效,按揭投放保持同业第一,业务100%线上化,资金监管业务解决房产交易资金监管难的问题,市占率同业第一,打造完整交易闭环。在个贷业务一路增长的同时,带动批量零售客户转化及低成本存款获取。2.多种产品方案助力新房场景营销。中信银行凭借成熟的账户体系和结算能力优势,联合场景运营方打造了“新房管家”、E管家保证金模式等产品,面向个人客户提供的新房场景资金管理服务。通过银行专用账户归集资金,无需临柜,提供7×24小时全天服务,高效处理新房场景资金管理问题,为开发商提供了完善的管理后台。通过后台数据分析,为客户销售策略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二)聚集智能化产品,打造场景生态服务体系

1.经营场景: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全力助力普惠金融服务。作为央企,中信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用好对小微企业的各项支持政策,依托科技实力,迅速上线全线上小额经营贷、个人自助信用经营贷、E流程(经营用途)及核心企业供应链类新产品,初步构建普惠个贷产品体系,全方位覆盖客户需求。同时,优化“无还本续贷”等功能,缓解小微客户还款压力,切实支持实体经济。2.车场景:车场景线上信用贷款落地并逐步释放产能。车场景线上信用贷款(简称“E流程”)通过大数据应用、OCR识别+AI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固定场景下,客户线上申请、全自动审批、线上开卡、线上签约、自动放款的全流程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操作。3.用信场景:信秒付功能上线,实现首笔点差收入,创造盈利新增长点。上线信秒付场景直连、中信商城、保险在线支付及车位装修场景支付,自主风控、自建场景的商户管理体系初具雏形。

(三)推动产品及流程智能化,提升业务效率及客户体验

1.信用卡进件电子化。上线信用卡营销通APP,一部手机即可实现无纸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电子进件流程,有效提升客户申请本行信用卡的服务体验,提高进件审批时效。2.私募理财线上双录提高效率。上线私募理财线上双录服务,让高净值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参与本行代销私募产品投资的服务,节约客户时间,提升客户体验感,促进代销业务发展。特别是在肺炎疫情期间,有效解决了客户无法亲临网点办理业务的难题。数字化现行,让财富管理“有温度”。3.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拓展。为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智能薪酬管理,中信银行推出了“开薪易”开放平台,以注重企业发薪使用者及企业职工的服务体验,从发薪能力、开薪生态、行业方案、体验优化、员工服务、开放合作六个维度,呈现了全新的企业一站式薪酬管理解决方案。4.按揭贷款线上化。推动总对总渠道系统直连,上线贝壳线上核签功能,系统直连率100%、线上化申请率100%;推出手机银行线上化营销功能;完成X流程集中模式下的按揭自动化审批功能试运行。5.普惠个贷智能化。上线个人自助信用经营贷款产品;上线MPP移动端名单营销、业务受理、信用分级等功能;上线房抵经营贷移动端H5预审批申请功能,提升小微客户贷款体验。6.信用贷款7*24小时服务。全流程线上化、7*24小时服务的信秒贷业务,上线微贷、烟商贷等子产品,扩大客群覆盖;同时,持续拓展外联数据接入,完成产品适配基础平台升级。

(四)发力贷后管理智能化,提升产品管控效率及能力

1.押品管理线上化。实现个贷押品抵押登记线上化;落地个贷在线评估报告、押品星级评定项目。2.用信流程自动化。启用客户征信异议线上化处理及电子合同自助下载;推动印章电子化应用,实现8类客户证明的自动化用印;实现客户经理移动端征信查询,提升业务效率。3.贷后管理智能化。优化贷款自动化风险分类规则;实现自主支付贷款资金用途主动管控。

(五)落地云南首家“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预抵押登记业务

2020年下半年,昆明市不动产中心积极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工作,依托昆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门户网站,搭建了“不动产网上登记大厅”系统平台。受不动产中心邀请,中信银行昆明分行主动配合开展预抵押登记业务测试,依托该行强大的信息科技实力,于去年11月24日落地昆明市第一笔线上预抵押登记业务。目前,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已领先当地同业上线了“不动产网上登记大厅”平台,预抵押登记已实现不见面服务,真正做到客户“零跑路”,客户体验感大幅提升。

四、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后续计划

当前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强烈,催生了市场、客户旺盛的科技需求,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将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紧紧围绕客户需求,深化数字运用,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以数据驱动和线上平台为抓手,以产品服务和权益经营为手段,整合场景生态等互动资源,完善属地化大众客户经营策略,进一步在客户服务、产品供给、一线支撑、数据分析、运维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以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

(一)用大数据发掘客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

深耕数字化转型,以“数据驱动业务”,通过数据分析将线上线下的数据打通,建立多维度用户画像。从客户经营、留存情况、管资提升等方面深挖数据价值,全面梳理客群数据,归纳总结客户行为特征,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利用标签对用户分群、建模,洞察客户个性化需求。通过大数据预测、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合理的资产配置建议以及“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二)挖掘价值线索,识别高质量营销技巧

分析构建优秀客户经理行为模式,学习优秀客户经理经营管理客户的行为,通过采用语音识别技术、聚类等技术方法,挖掘客户营销过程中的高频问题及对客户异议处理的最佳应对话术,从客户触达、优秀话术学习等给出客户经理全方位的建议,促进生客到熟客转化,提升营销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三)增加客户触达按照“大数据分析-

客户建模-精准营销-效果分析-模型修改”路径,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将通过建立完整的数字化经营体系,实现从产品-销售-AUM的客户综合服务提供。重点建设客户营销触达工具,尝试使用大数据分析+智能外呼模式进行批量化客户营销触达工作。这一设想通过构建相关模型,基于大数据分析,掌握客群属性及客群偏好,精准捕获用户的每一个“Moment”,制定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推广及用户运营方案,将模型预测结果推送至智能外呼系统,以达到客户精准营销触达。

(四)完善属地智能服务平台

继续完善属地智能服务平台,重点打造分行专区、新媒体两个线上经营平台,融合总行数据分析、自动化策略经营工具,完善前端引流-数据分析-客户画像-客户建模-策略配置-自动营销-转化提升整体经营链路,完成大众客户经营体系建设。围绕用户生命旅程管理思路,建设分行自有积分(代币)体系,联动属地化商户,丰富活动形式及权益,完善分行专区视觉体验,并引入爆款活动,打造“商户-银行-持卡人”营销生态。具体措施上,以分行专区自有用户体系、积分体系为核心,自动化数据分析及权益分发系统为手段,给予分行零售客户个性化、差异化互动体验,全面提升客户线上体验感与获得感。通过以银行为中心,连接B、C两端,打造流量经营体系;通过传播、引流、分销、补贴,基于商户顾客画像,精准转化获客,降本增效;将银行获客网络延伸至商户场景,扩展营销半径。分别从:系统开发、场景拓展、活动策划、裂变营销、活动受理、效果评估、费用预算等7个方面出发。新兴自媒体运用:从客户拉新、客户活跃、理财销售、管资提升四个维度出发,以分行自媒体运营为主,总行直播间为辅的方式,运用多平台新媒体营销矩阵,开展服务类、短剧类、理财带货类等直播内容,同时利用信息流数据,裂变营销工具、抖音话题赛、内部员工视频达人孵化等形式,带动私域流量稳步增长。整合各部门及经营机构营销需求,以月度为维度,区分重点营销节点,打造系列视频、直播内容。对内挖掘具有新媒体运营潜力的员工参与到运营当中,持续提升内容质量,并培养一批具有新媒体运营能力的人员。对外提升品牌影响力及流量获取能力,储备分行私域流量,为客户经营提供持续的“水源”保证。客服类科技投入方面:持续用好客服类科技投入,一是从总行争取更多客服类科技投入资源,用于扩大项目规模;二是加深渠道资源合作,深挖本地商超、餐饮、酒吧等交易量大、客户流量高的场景商户,打造中信借记卡专属用卡环境,形成规模效应。开放银行智慧平台:基于总行开放银行能力,将金融/非金融服务能力组合形成标准化业务组件库,以API、SDK、H5、小程序、轻应用等多种对接方式,为需要进行系统级对接的企业提供全面的开发接口支持,必要时可提供人员及技术的深入支撑,同时探索分行自主开发快速部署应用,将中信银行开放银行大部分功能全面程序化,系统化。为无自有系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即插即用”服务,无需二次开发。同时,依据已开发程序快速按企业要求进行定制以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从传统商业银行升级到数字化银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水滴石穿,久久为功。但方向已经明确,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将沿着既定战略,努力让科技与金融接轨,让创新与服务同步、让技术赋能为云岭大众提供更有“有温度”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党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逻辑与思考[J].银行家,2019(2).

数字赋能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会展场馆;管理创新;产业布局;技术赋能;创新模式

会展场馆是举办展会的重要场所,经营管理情况会对展会效果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大数据、5G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场馆方如何顺应时展,利用新技术赋能会展生态业引发热议。在现代化发展环境中,会展业对会展场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会展场馆经营管理是保证会展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要对目前会展场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并积极探索新时期会展场馆管理创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场馆经营水平。

1会展场馆的重要作用

1.1会展场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在城市发展中,会展业是产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使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还为城市的发展及城市形象的提升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城市会展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展场馆的经营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会展场馆经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展活动的成效,同时关系着城市会展业的发展。上海航宇科普中心是上海市唯一一家从事航空航天科学普及教育的事业单位,上海作为国内一线城市,该单位的发展有助于向上海市民乃至全国人民普及航空航天知识。1.2会展场馆促进城市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在会展活动举办前期,要对所举办会展的城市进行选择,并对城市的产业基础设施、行业市场规模、产业条件等进行前期调查,这是举办会展活动的先决基础。此外,举办会展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即会展场馆,要对会展场馆有准确的定位,场馆所处位置、场馆设施条件等都要考虑在内,只有对会展场馆有清晰的定位,才是会展活动有序顺利开展的前提;反之,则会影响会展活动的开展,同时影响城市会展业的发展。

1.3会展场馆中的展览品牌有效带动城市品牌发展

城市中举办会展活动,会展场馆为其提供活动场地及配套服务,大型会展活动在城市的举办、一些知名展览品牌的加入,对城市品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知名品牌带动城市品牌发展。此外,根据展览业的惯例,会展场馆可以对品牌进行选择性展览,会展场馆对品牌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参展商而言,在选择品牌展览时,要考虑与场馆要求相符,因此会展场馆能够带动城市品牌发展,进而提高城市品牌的竞争力。

1.4会展场馆数量增加促进会展业的市场化发展

城市中会展场馆数量的增加,提高了城市会展业的竞争力,促进城市会展业向着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会展场馆的存在和发展无形中推动着会展业的市场化发展趋势,而会展场馆的市场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同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持一致。在市场化经营模式下,对于会展经营主体而言,其公平的竞争机会更多,未来发展的空间更广阔。

2新时期会展场馆管理创新模式

2.1精准定位会展场馆,全面打造安全场馆

新时期,全国各大场馆纷纷开启了新的管理模式,打造安全场馆。为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场馆应结合实际形成防控手册,从应急预案与要求、员工管理、防控措施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建立健全突发预案,用以指导新冠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的安全管理。与此同时,场馆要对会场布置方案进行升级,推出多种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优化设计服务,做好主办方的参谋,解决关于防控的后顾之忧。为构建安全场馆,上海航宇科普中心对单位员工、租户和外包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加强新风系统的有序运行;写字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构筑抗击新冠疫情的最牢防线;专人对场馆持续开展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消毒杀菌无死角……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为保障各项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场馆要为外地办展客户汇总一份权威的会展“攻略”,包括当地疫情动态、隔离措施、定点酒店、入住提示等,以便为客人提供即时有效的服务,确保会展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方位打造安全场馆。

2.2创新模式驱动下的服务模式

针对会展业线下业务暂时停歇的状态,政府鼓励企业进行展会服务模式的创新活动。2020年3月,中央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提出了“创新展会服务模式”的要求。2020年4月,商务部印发《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有关工作的通知》,这些举措都释放出政府推进行业恢复和发展的决心与信心,会展场馆进行服务模式的创新完善是帮助会展场馆渡过难关的有效措施。会展场馆应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全方位探索新形势下创新驱动新模式。

2.2.1实现场馆资源的科学利用,形成管理驱动对于会展场馆而言,下半年场馆档期紧张,场馆需要盘活空间资源的同时,平衡各类项目,满足各活动主办方的需求,保障大展品牌持续性的同时,减少展览面积、压缩档期,缩短搭建周期,为活动的举办争取更多时间。同类型、同题材的展览项目进行合并,既能保障项目顺利举行,对于主办方而言又更经济环保,降低了主办方的预算。针对特殊时期会展项目取消或延期,应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目对接,动态调整档期为客人提供最佳落地服务方案,并帮助客户消除心理阴影,真正做到危急时刻与客户携手共克时艰。在搭建方面,前置所有项目的交接时间做到落地就交接,后期马上跟进,以便更加充分地了解客户的需求、项目的意图、搭建的方案,在时间和空间上尽可能争取更多的修改机会。展览项目采用差异化进场,如预约进撤场时间、电子证件管理。划线和布电方面,尝试高低结合,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天上”“地下”同时作业,既节约大量的时间,又尽可能地将这部分时间让利给主办方。

2.2.2拓宽场馆服务范围,形成设计驱动新时期,常规化的场馆发展模式已不再适用,应该积极为场馆赋能升级,尝试全新的运营模式,进行展会服务模式的创新,对餐饮、物业、租赁等独立的综合体系服务项目进行创新。在保障食物出品全流程安全的前提下,应推出酒店蛋糕自提特惠活动,针对场馆外的本地消费者全面进行售卖,以最大化地方便周边消费者。随着场馆内写字楼及周边区域的复工复产,餐饮团队应推出早中晚餐预订及营养便当自提活动,实现餐饮服务同心型多元化发展,开拓服务不限于场馆内部,对外也要“走出去”打造垂直行业服务的概念。在为场馆其他服务的发展进行试水的同时,更为场馆拓展收益渠道,创新探索实现经营自救。

2.2.3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形成文化驱动新时期,为了会展场馆人才的不流失,持续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在场馆内部继续做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并健全专业培训与职业发展制度,采取吸引与培养人才并重的措施,不断丰富现有人才队伍,让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新时期,会展场馆应加大场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制定“行政序列”和“专业序列”双通道发展制度,在选拔优秀专业管理人才的同时,拓宽核心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构建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激发专业会展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会展场馆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2.3积极重构新技术赋能会展生态

新时期,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场馆经营管理中,要积极开展场馆服务数字化升级服务。在场馆管理中,要对各场馆区域内的硬件基础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确保重大展览活动的有序和顺利开展,同时加强对核心功能区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对内服务实现员工人脸识别签到、红外测温;对客服务实施酒店咖啡厅、商务中心升级改造,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技术开启自助寻车服务、场馆导航服务的点位铺设等。强化场馆App公众号的功能,线上增设多维看场馆、预定场馆的相关服务。企业应成立场馆信息化专班,同步研究国内外最新场馆服务与经营方式,积极推进智慧化、数字化场馆的打造。上海航宇科普中心目前已打造网上虚拟展馆、藏品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语音导览及视频导览,今后将运用更多数字化手段打造更高级别的“智慧博物馆”。运用大数据、5G、新媒体等技术为会展业的发展赋能,为其注入发展的科技活力,会展场馆的数字化发展是会展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新时期的会展场馆,必须积极、主动进行出击,创新思维,面对线下空间迅速缩减的困境,大胆开拓跨界领域合作,并积极借鉴线上业务发展模式高度整合植入会展业,将线下会展活动举办与线上营销结合,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与会展营销输出端强强联合,合力打造全新双线会展产品。

2.4树立全新思维引领会展发展,提高场馆附加值

首先,进行思维的创新,增强科技驱动。新时期,会展场馆要主动出击,在实施场馆内部硬件改造升级的同时,积极推动场馆智能化、数字化建设。面对线下空间迅速缩减的困境,要积极改造和重塑传统经营管理思维,以数字化思维为发展导向,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产业生态的立体式和多维式布局。通过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为会展场馆的发展赋能,同时引领会展业的发展,创新会展新服务模式、新思想理念和新标准,为传统的会展产业带来新活力。上海航宇科普中心未来将着力建设网上临展系统、探索数字展厅,并通过互联网3D技术打造高度互动的3D虚拟现实场景,进行线上布展。其次,树立结果思维,增强国际承载功能。新时期,场馆应围绕国家战略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渠道、提供增值服务,紧跟国际市场动态和加强国外媒体、组织联系,以引进高能级活动为抓手,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承载能力做足准备。最后,树立靶向思维,实现跨界合作。会展场馆应积极开拓跨界领域合作,充分借鉴线上业务发展模式复制植入会展项目,突破传统会展的局限,全力打造全新数字化会展产品。与此同时,场馆应尝试与新科技领域的跨界平台进行业务合作接口精准对接,将双方优势直接转化为可营销、可增值、可盈利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3结语

综上所述,围绕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个中心,现阶段各个行业都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思想创新等,不断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激发经济的发展活力,为经济发展赋能。新时期的上海航宇科普中心将积极应对,转变传统思维,利用新技术、跨界融合来加速智慧场馆的建设,推进场馆管理、运营、经营的数字化,提高会展的技术含量和跨界能力,化危为机。同时,坚定信心、探索会展服务新模式,拓展会展服务新空间,让场馆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情感含量、交易能量、服务力量都得到全方位、多维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裴超.新时期新价值强化价值属性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会展,2022(11):32-36.

[2]郑薇.疫情影响背景下成都市双线会展融合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2.

[3]俞华,肖克,徐娜.中国外资会展发展报告(二)中国外资会展发展现状特点[J].中国会展,2022(9):50-53.

[4]张凡.会展管理面面观展馆设计管理、项目合同管理与展会防疫管理的思考[J].中国会展,2022(7):52-55.

[5]苏永华,王美云.低碳背景下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的演进:经营多元化和顾客公民行为的双重视角[J].中国会展(中国会议),2022(6):48-51.

[6]刘营,鹿英姿.推进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天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J].天津经济,2022(3):21-25.

数字赋能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赋能教育;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通常指在非医院场所发生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一般将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统称老年CAP[1]。由于老年CAP初期起病症状不明显,体征不典型,难以诊断,且老年人易感染耐药菌,药物代谢能力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导致目前老年CAP后期重症病死率高达50%以上[2]。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模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快临床症状缓解,促进患者康复[3],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至关重要。与传统的CAP教育相比,赋能教育更着重于应用专业知识技能给予患者自我能力的培养,以患者为中心,使其主动形成健康的思维与行为,从而利用疾病管理与康复[4]。赋能教育主要分为五步:①发现问题;②释放情绪;③设定目标;④制定计划;⑤综合评定。本研究选择60例CAP患者,旨在观察赋能教育对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C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赋能组、常规组各30例。赋能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6~76岁,平均年龄(69.54±5.85)岁;学历:小学9例,初中及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6例;伴糖尿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冠心病8例。常规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5~74岁,平均年龄(70.68±7.11)岁;学历:小学10例,初中及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9例;伴糖尿病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冠心病1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基础疾病等一般情况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纳入标准:①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5],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经肺部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年龄≥65岁;③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本人具有正常的学习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神经功能障碍病史;②伴严重器质性功能疾病患者;③伴有听觉障碍,感知觉障碍患者。1.2护理方法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用药指导,疾病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赋能组患者除了常规的护理措施,由赋能教育指导小组成员对其每天进行1次赋能教育。组建赋能教育指导小组,组员由护士长及6名具有呼吸内科专科护理经验5年以上的护士组成,对组内成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专业培训,对赋能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的概念进行学习,学习相关量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保证对患者进行指导时内容输出的一致性,定期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进组。赋能教育主要步骤为:①发现问题。指导小组成员结合患者相关信息资料,并向患者开放性提问,比如“您知道哪些方法可以促进肺炎康复?”“您现在对于治疗还存在什么疑虑吗?”,请患者主动反馈对疾病的了解情况,初步评估自我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等,初步分析患者需求。②释放情绪。问题确定后,协同患者发现问题根源,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后,指导者需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干预,如有的发热患者体温反复不退,可能会产生害怕、焦虑情绪,可激励患者缓解压力表达情绪,耐心倾听并给予心理支持,坚定患者意志,加强患者信念感。③设定目标。护理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协助指导患者针对自身情况设定相对应的目标,增加患者疾病管理参与感,增强治愈信心。④制定计划。鼓励患者根据自己定下的目标制定相应计划,指导者在尊重患者生活习惯、文化信仰的基础上给予专业意见。⑤综合评定。每次赋能教育后,通过询问交谈的方式评价教育效果,通过交流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针对患者教育辅助效果调整目标并修改计划。1.3观察指标对2组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①自我效能水平:选用由王才康等翻译的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6],其Cronbachα系数为0.8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有4个程度选项,分别为“完全错误”“部分正确””大多数正确”“全部正确”,患者根据其自身情况作出选择,评分按照顺序计1~4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强。②自我管理能力:选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估表[7],其Cronbachα系数为0.91,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表格共25小题,分别从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自我监控症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自我心理调整、发现新问题及时处理、定时复诊等方面评分,各维度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③护理满意度[8]:出院时采用自制《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2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变化比较干预前,2组GSE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赋能组的GSE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2.22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干预前,2组自我管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赋能组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2.3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赋能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比常规组的86.67%高,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数字赋能教育范文篇6

(一)政策制度体系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支撑

近年来,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成为国家乡村发展的重点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通过乡村文化网络阵地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公布,对“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发展作出部署安排,实施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3]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4]这些顶层设计,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保障。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基础

“十三五”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求,落实公共服务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相继实施了县级“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形成,截至2019年底,1649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1711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截至2020年6月,共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6万个,覆盖率超过95%。[5]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三)新技术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动力

互联网技术推动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现有网民规模为约2.8亿,现有行政村已村村通宽带。[6]新技术催动新业态的形成,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渠道。这些短视频平台也重点扶持乡村短视频创作,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借助新技术的力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近年来,以“村晚”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牌,由线下到云端,造就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新形态,提供了新动能。

二、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东西部和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不均衡

由于经济水平发展、自然条件和财政投入等原因,东部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供给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在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指标方面,包括文艺演出、展览、教育培训、广播影视等公共服务方面,2016年上海市指数为4.66,而贵州省仅为0.71,差距很大。[7]在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解决。特别是在一些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和高原山区,与城市相比,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领域的人均投入不仅存在差距,而且服务保障水平存在严重不足。

(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数字乡村总体建设协调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数字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多个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粗具规模。但这些数字建设平台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发挥合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充分借力上述政府平台,与其他乡村信息服务进行信息共享,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8]

(三)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品质有待提升

“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有显著变化。由于城乡和地区差异、数字新技术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了公共数字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另外,乡村数字文化产品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够,面向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的优秀数字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9]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社会认知度较低,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四)乡村数字文化人才缺乏

目前,有些乡村文化站没有专人负责,乡镇文化站也缺乏具备文艺特长和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导致很多村庄老年人的比例大幅上升。另外,从人口构成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弱于城市。农村用户基本数字素养较低,再加上文化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难以适应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数字化、传播网络化、设施管理信息化、设备智能化等要求,导致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率低下、服务水平低下,无法赋能乡村振兴。

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位于公共服务网络的末梢。相较于城市,农村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速度缓慢,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促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快速提升,笔者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应坚持以下三个主要原则。

(一)坚持公益性原则

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要求,公共文化组织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通过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乡村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中,首要的就是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就要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和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在兼顾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各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投入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格局。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

实现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统筹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乡村的“最后一公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使数字技术在乡村达成全方位、全角度、全覆盖,以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完善、资源配置优化、供给能力提升的目标。同时,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进程,通过创新方式和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丰富、更好质量、更高层次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三)坚持县域统筹、乡镇发展为主的原则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是2022年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任务。目前推进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具有管理和指导农村建设的职能。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服务基层群众和坚守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任务。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分工,县级和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分别起到统筹协调和指导业务的作用。下一步,应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要阵地,发挥枢纽作用,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多样化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府法规和文件,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目前,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乡村文化网络阵地建设和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中尽管有所体现和侧重,但因没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未形成一整套建设思路,也无专门的经费支持,其进展比较缓慢。此外,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在数字乡村建设总体架构中,特别是实现乡村公共服务信息化以及生活智慧化过程中,地位不够突出,作用发挥不明显。因此,为促进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首先应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机遇,做好顶层规划和设计,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制定相应的规划,形成发展思路;其次要制定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规范,实现建设途径和方法的规范化;还要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加快新一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着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最后要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确保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服务效能,促进数字乡村建设平台间的协同发展、信息共享

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全国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平台的互联互通,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服务效能。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已见成效,电商农业、智慧农业等数字乡村产业粗具规模,“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党建”等数字乡村综合服务数字化信息平台在村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现有农村网络设施,与其他数字化信息平台统筹谋划、协同发展,并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效化、集约化。

(三)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进数字资源供需对接

为解决公共数字文化供需矛盾,一方面要自上而下扩大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要激发基层自我创造活力。近年来,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如全国云上广场舞、乡村村晚、群众歌咏大家唱等。通过品牌活动,带动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集体能动性,提高村民对乡村公共文化可接受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10]同时,激发基层群众创造潜力,通过自我创造丰富资源产品供给。充分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出多元化公共数字文化精品,丰富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群众的数字素养

数字赋能教育范文篇7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2035年我国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标志着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文化科技融合将催生“数字文化经济”的新经济形态,成为文化科技融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北京电视机厂,始建于1973年,创造了著名的“牡丹”品牌,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牡丹”经受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洗礼,经历过中国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牡丹”的历史也是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缩影。“十一五”中后期开始,牡丹集团努力实施稳健实施战略转型,靠有限的资源条件,走出了一条以数字创意引领数字场景创新、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的牡丹“品牌复兴”之路,成功实现智慧化的历史性战略转型,荣获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化示范企业、北京市书香企业,北京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诸多荣誉称号。近几年来,牡丹集团立足数字经济新时代,坚持科技重塑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构建文化数字产品生产线,打造文化内容创作、文化数字产品生产、文化大数据资源管理、文创作品传播和新型文化消费体验的全链条服务平台,依托“元宇宙工具开发集成平台+AI”的创新载体,创新性地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手段挖掘非遗、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历史遗址等优秀文化内涵价值,积极探索文化数字产品场景化和体验化,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创新经验和数字技术沉淀,开发了一系列多层次、多领域的主题文化数字产品,极大提升了牡丹集团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能力。坚持数字文化全场景可视化。

集团以新型显示技术和AR/VR技术应用型研发为核心,以科技和文化融合为先导,以产业园、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载体,将创新创业、共享共赢、融合发展的理念有机结合,推出了4K/8K高清显示终端、数码屏风、无介质成像终端、全息投影等智能显示终端产品和镜泊湖风光、富春山居图、延安保卫战、VR新时代成就展等内容创新产品、构建涵盖数字文化内容、数字创意显示、数字技术终端、互动体验、O2O服务和智慧教育、智慧文旅应用等文化科技融合的“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生活+休闲”全要素产业生态体系,拥有牡丹C-POP实验剧场、牡丹AR/VR工程实验室、牡丹创意咖啡吧等文化创新空间,为人们带来文化创意与数字科技相融合的全新体验,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成为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连接场景。坚持文化数字创新工具平台化。牡丹集团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能力沉淀,已经初步构建牡丹元宇宙开发平台、专业开发工具和云端模型处理平台,具体包括交互式三维无代码内容开发平台(Creator)数字孪生平台(室内室外三维复建)、大场景三维复建平台、渲染平台(NRR远程渲染)、AI文化计算、NFT发售平台等,通过创新集成拥有自主国家知识产权的开发平台和工具。在数字资产素材库方面,持续打造文化基因素材库、媒体艺术素材库,为元宇宙数字内容开发提供素材,着重利用2D、3D、XR(AR、VR、MR)、沉浸式等新一代呈现技术,建立分布式多维复合型元宇宙空间入口界面,赋能于多个行业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创新和体验。

坚持文化数字内容创新多样化。依托牡丹数字化工具开发平台,结合未来场景设计的跨界融合,通过文化创新和内容创新,创作生产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听觉亲和力的适应于现代化网络传播的文化体验产品,通过短视频、直播、游戏、动漫、网文、体验、文创等多种方式和形式,在文化传播,文化体验以及文化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牡丹文化数字媒体资源数据库,形成牡丹文化数字资产,为牡丹文化品牌输出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支撑,赋能于文化大数据、数字内容、媒体融合、智慧文旅、数字文博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并向文化遗产资源、场馆教育、演艺娱乐、全媒体等行业渗透,不断催生出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文化产业通过改变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形成开放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型文化生产体系,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坚持文化数字产品传播体验化。采用具有时代感和个体行为特征的表达形式,注重数字化运用,是数字经济时代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必然选择,加速推出中国系列短视频、传统节日动漫、微视频、视频直播等一系列网络文化产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通过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跨界融合,加速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带动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融合,高效引导从资源端,数据端,生产端到消费端的高效匹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贡献力量。

坚持文化数字产品运营创新化。牡丹集团通过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建文化计算与智能传播联合实验室,以基因库、标本库和素材库构建为基础,面向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文化科技融合应用,依托文化基因开发平台和NFT技术,开展文化基因挖掘、提取和商品化,针对数字收藏品和具有数字标识的实体文创产品,通过和阿里旗下的阿里鱼NFT运营平台合作,推动文化数字产品的线上运营、交易和传播,以达到盘活文化资源,助力文化数字产品的商业化运营,释放文化数字资产价值。展望未来,在文化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牡丹集团将会进一步强化以文化资产数字化为核心,以文化数字版权为支撑,释放文化数字资产价值,推动数字科技文创IP产业化,构建以牡丹元素为核心的文创产业生态,加速牡丹园IP特征的文化符号资源形成的文化势能向动能转化,成为驱动牡丹文化发展新动能,带动文化产业的虚实重构。

作者:朱旭东

数字赋能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媒体融合;“智能+技术”一体化运作;创新优势;内容视频化

随着新旧媒体的不断冲撞和整合,以及全球化媒体融合趋势的发展,各大媒体对传统媒体与新技术手段融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媒体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媒体融合”的理念最早来自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简单来说,就是将报纸、电台、电视以及网站等媒介整合组织到一起,通过整理、提炼、加工,运用不同媒介传播的特点,迅速便捷地传递信息,展现新闻事件背后的真实,还原新闻的全貌[1]。新兴媒体技术不断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性,许多大型媒体集团相继走上数字化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大媒体在体制机制改革、数字化赋能、内容出版流程与管理、重塑媒体定位等方面都加快了融合和改革步伐,建立了全媒体传播矩阵,创制了一系列融媒产品。进入“十四五”时期,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传播能力提升及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的需求更迫切,做强做大新型主流媒体、完成全媒体转型成为长期目标。综合过去媒体融合的发展历程,各媒体在平台建设、融合体系、优质内容、多元服务、媒网合作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凸显出开发数字媒体智库、机构一体化运作、优质内容供给等发展优势[2]。

一、“智能+技术”,开发数字媒体智库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统媒体转型,这些核心技术在媒体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信息传播领域的趋势转变。部分报业集团依托数字信息技术进行改革创新,打造“互联网+”、智慧融媒中心、云平台等,在为新闻产品输出提供选题策划、内容审核、分发渠道,以及为团队管理、人才绩效考核等方面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集团“媒体+智库+融媒+服务”的整体构架,形成资源整合应用、优势互补的态势。媒体智库的出现是媒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有利于推动媒体生产出更具思想性、专业性的产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化媒体融合要求,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信息资讯中心,通过媒体、智库、技术三方联动的形式,全方位建立媒体与知名专家、行业专家的对接合作机制,针对媒体新兴研究领域以及专业人员培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加强合作与交流,并研发推广数字信息服务产品,增加了媒体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深度和产品内容传播的专业价值。不仅如此,媒体智库在打造品牌、完善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还为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提供决策服务和信息咨询等相关智慧支持。如2021年上海市为充分发挥上海报业集团在媒体传播领域的优势,将“随申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驻报业集团所属的解放日报、澎湃新闻、界面等新媒体矩阵,上海报业集团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展开通力合作,在加大“一网通办”宣传力度的同时,加强服务引导、人才培养、重点项目等方面的合作,通过政务服务与媒介的深度融合,强化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和渠道共享。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组建的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一流新型数据媒体智库。组建了包括社会治理和政府决策、教育与人才、健康医疗与生物医药等在内的智库群,为社会各界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和数字信息功能,实现全链条媒体智库生态,赋能报业集团的媒体融合发展。2017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整合营销机构建立重庆新媒体数字营销中心和新媒体智库,服务于区县、企业、品牌等数字传播需求主体,建设实体化运营项目,在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智库咨询等方面与新媒体公司强强联手、合作共赢。同时还与行业协会和高校等机构联合实现深度数据连接和智力连接,共享资源,促进区域内新媒体营销传播提质增效。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高度重视技术在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媒体发展的方向,在集团下属的全国第一家上市的地方新闻网站舜网成立软件研究院,为报业集团探索出一条强化技术引领的实践之路。舜网软件研究院确立技术优先原则,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研发符合省会城市媒体特点的产品,推进“大舜云”媒体融合平台建设,相继推出的“政务云”“融媒云”“民生云”等集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涵盖了政务服务、技术咨询、大数据舆情检测等内容。与此同时,集团还创新媒体融合智能采编业务系统,注重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服务,服务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以及新媒体产品的信息输出等。

二、打破旧的架构,实行一体化运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9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要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全媒体对外传播格局。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部门撤并、相加,更不是技术的直接使用,而是运用信息技术与项目、资源整合,把着力点放在体系构建上,以一体化思维全面发力,打造全息媒体、全程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新型主流媒体,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协同各方,兼顾方方面面,坚持一体化发展。过去传统媒体单位、部门分立的组织构建无法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新闻产品在内容生产、分发传播、综合运营以及管理上受到严重的制约。为保证内容生产的及时和高效,不少报业集团打通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内容采制的一体化机制,从根本上实现部门的融合再造重塑,形成统筹协调、统一管理的全媒体协作模式[2]。在报道创新和流程创新的作用下,一些具备条件的报业集团不断深入推进采编流程改革,以符合新媒体的生产规律。从全媒体内容制作、传播、运营构建起全媒体内容生产链条,打通“最后一公里”,尽可能实现信息的一次性采集、多层次生产、多角度传播。业界热议的人民日报社推动的“中央厨房”模式构建,就是向促进一体化发展方向和目标推进的架构重组与流程再造。架构重组包括设立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发联动平台、改革采编部门设置等,流程再造包括建立总编协调会制度、新闻线索通报制度、统一绩效考核体系等。中国青年报从最初的“报网融合”到“中央厨房”的“融媒小厨”再到逐渐升级的“融媒云厨”,不仅是深化媒体融合的流程再造,更是全媒体一体化协作的体现。同时,一些报业集团也通过调整所属报网的机构设置,进行组织人事的重构,实现媒体从业人员管理、新闻制作分发及运营的深度融合。例如山东省大众报业集团整合非时政类的报刊资源,将青岛早报、鲁南商报、潍坊晚报等七份报刊收归集团所有,使得集团报刊达到18份,在全国形成独一无二的省域报业市场。不仅如此,集团还通过重塑组织架构,再造采编流程,确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双品牌战略,打造内容、数据、技术三大中台,形成智慧云库矩阵。湖南日报社将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分设的编委会整合为报社融媒体编委会,在将原有的采编力量转向新媒体的同时,按照客户端所需的组织架构配备人员,打破编制限制、开拓人力资源成长通道,实行以融媒为主的考核方式,重塑新闻产品策划、采访、编辑、审稿、全流程,彻底解决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拨人”的问题。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面对全新的报业发展趋势,确立“媒体融合领航发展”战略和“融合赋能,伴生城市成长”的大融合理念,将集团下属报纸都市女报转型,集合集团各报网优势资源,打造济南报业教育事业中心,并与教育局共建济南教育融媒体中心,以教育作为改革发展的试验田,在建设教育宣传的“中央厨房”的同时,发挥区域优势和宣传优势,讲好济南教育故事。

三、融媒传播坚持内容创新优势

媒体深度融合对新闻的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提到,主流媒体要向移动互联网倾斜,扩大主流媒体价值影响力版图,做大做强网络平台。在深度融合过程中,新闻产品的质量与传播效果决定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媒体在内容制作方面有先天的专业优势,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只有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坚持创新,内容与形式齐发力,才能制作出鲜活、接地气、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真正抓住受众的,是有认同的内容、有价值的服务、有风格的形式。2017年,人民日报推出《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H5产品,借助朋友圈分享的特点,让用户上传照片生成自己的1927—2017年90年间的军装照片,满足了网友们的“当兵梦”,使用户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其在加强与用户互动的同时,内容独辟蹊径,上线两天浏览量就破2亿次[3]。媒体融合的语境下,新闻产品在采访、内容生产、分发传播等环节趋向统一,内容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要制作出差异化的新闻产品,就需要媒体主创团队在同一事件下有不同的思考,有独到的眼光或者非同一般的见解。2019年,新安晚报融媒团队积极进行创意筹划,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百家媒体联合采访“春游江淮请您来”活动中,将与安徽有不解之缘的唐朝大诗人李白“请来”推荐安徽,精选李白12首最为经典的作品,搭配相应的风景名胜图片,以“跟着李白游安徽”为题制作了一个H5作品,并在作品中融入中国画元素,加入古典音乐,最终作品引发了热烈反响,被网友们称为安徽的“古诗音乐手册”[3]。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加快融合发展的战略任务下,提出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创新管理为保障,打造主流媒体新媒体品牌“极目新闻”客户端。它依托楚天都市报,以提供优质一流的内容为目标,同时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第三方平台亮相。从2021年上线开始,截至2021年12月底,该客户端中点击量过亿次的作品达15件、过5000万次的作品35件,其中单话题阅读量最高12亿次,在全国新闻传播领域刮起一阵引人瞩目的旋风,引发广泛关注。

四、内容视频化是媒体融合的必要形式

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与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1)》指出,“视频化+社交化”正站在行业的风口[4]。“无视频,不传播”。媒体融合的一大特征,就是从内容到平台渠道的汇流。随着内容视频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生产图文、视频的能力,新闻产品要有可听、可视、可传的特点。当前,视频不一定能完全取代图文,但已经成为媒体融合的重要和必要形式之一[4]。在日益凸显的传播新格局面前,主流媒体在视频化形态方面,纷纷进行内容创新,“直播+”“短视频”各展其长,成为媒体融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各报业集团纷纷入驻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平台,开通账号,作品。但内容视频化的生产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不少融媒呈现的作品没有摆脱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思维,视频化产品少且质量较低,没有带给受众直观、简约、互动、有趣的视觉感受,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5G时代的来临以及受众对高清视频的期待和要求,媒体产品的内容视频化步伐也需加快[2]。央视频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主打短视频,兼顾长视频和移动直播,定位于视频社交。其推出的《与疫情赛跑!见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崛起》系列慢直播,因观看人数巨大,催生了2020年度现象级热词“云监工”[4]。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央视新闻联合快手推出“1+6”国庆阅兵多链路直播间进行融媒体跨屏直播互动,观看总人次突破了10亿。主流媒体正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短视频在渠道推广、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应,实现了互利共赢,对媒体融合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21年,长直播、慢直播数量显著增加,部分媒体运用“固定镜头+轻缓音乐”这种极其简单的形式,对景点进行直播。比如潇湘晨报的“云游中国”慢直播,将镜头对准芙蓉镇瀑布,吸引了60.2万人次观看。在跨年节点,不少媒体还通过视频号或商业平台等方式直播跨年,比如由人民日报客户端与快手平台共同打造的“2022温暖之夜”,推出“普通人陪你一起温暖跨年”,观看人次累计突破3190万,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视频化魅力。

五、结语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规模、市场份额逐年递减,而依托计算机、数字技术等技术传输手段的融媒已经深入公众的生活,人们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新闻、知识和娱乐已成为普遍现象。新技术变革将使未来新闻的表现形式趋向于多样化,当前报业集团应加快媒体深度融合的步伐,采取多种举措提质增效,实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以科学的态度,在尊重媒体融合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顺应深度融合发展趋势,为新闻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奎因,费拉克.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和制作[M].任锦鸾,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1.

[2]曹月娟,赵艺灵.2022我国报业展露五大发展趋势[J].中国报业,2022(1):30-33.

[3]杨和宝.浅谈融媒体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J].新闻世界,2021(2):32-35.

数字赋能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智能时代;艺术教育观;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公共艺术教育

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专业特色发展、专业考试方式、招生录取机制等方面提出多项任务和举措,旨在对艺考招生工作进行系统性改革,构建全面、科学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革新正在全面加速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提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需求和消费需求,而我国的艺术教育从人才选拔阶段就已出现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艺术教育应当如何调整步调才能在保持艺术独特性的同时不落后于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又对艺术教育产生了怎样的指导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智能时代:艺术教育的数字语境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促进了各行业的结构升级,技术赋能成为热点话题。正如人类所推动的近代科技给人类自身提供了物质文明,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也会给人类提供精神文明[1]。作为人的精神活动产物,艺术在创作主体、鉴赏活动等方面均不可避免地受到智能时代的影响,当技术从工具逐步演变为思维、范式,艺术便进入了智能时代的数字语境。对艺术教育来说,技术赋能带来了教育信息化,技术逻辑在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均有体现,传统的“以师带徒”双向互动模式升级为包含人机互动在内的多元交流,艺术教育在新语境中走向变革,出现技术与人文相融合的趋势。这一趋势在人文学科范畴内均有体现,需要警惕的是,虽然技术进步将人类社会送上多元发展、全面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人文学科的研究总落入后置分析社会现象、滞后归纳社会趋势的窠臼,缺乏先进性和引导性。人文学科所遭遇的种种世界性危机,既有外在原因,即科技主导的大趋势以及目的(工具)理性的广泛渗透,也有人文学科自身的原因,即沉湎于过去而未能对现代性做出敏锐响应[2]。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如何才能使智能时代的艺术教育既不囿于工具理性的藩篱,又能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二、理性融通:艺术教育的理念重塑

艺术教育的理念是指立足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形成对艺术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方向、未来发展趋势的总认识,并使之成为指导实践的思想共识,它体现了艺术教育所处的时代特征,也凝结了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艺术中的广泛应用,从艺术生产到艺术教育都已出现人机共生的趋势,在这种环境下,亟须重塑艺术教育的理念来把握人的主导性。

(一)从单向度的人到文化工业

在传播学中,法兰克福学派对技术的批判性研究最为深入,该学派吸纳了黑格尔和康德的思想,深受马克思·韦伯的启迪,并能结合马克思主义展开思辨,最终形成一套面向工业社会的批判理论,其中马尔库塞提出的“单向度的人”的观点影响较为深远。若要追溯此观点的学术缘起,必须论及海德格尔。他认为,技术的异化使人进入“非本真”的状态,这启发了马尔库塞提出“人的异化”,并进一步提出艺术与社会的“双重异化”。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着眼于艺术作品的机械化生产、商业化传播等问题,借助韦伯的“理性观”指出,工具理性主导的文化工业正不断削弱价值理性。从艺术教育史来看,19世纪新工业的出现促使都柏林建立起面向制造业和实用美术的绘图学校,包豪斯学校也受到英国手工艺运动的影响,虽然手工艺运动期望削弱工业革命带来的弊端,但也不可谓没有受到其影响。这些现象都表明,基于工具理性的文化工业对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作用,如果现在只是简单地将“工业设计”“计算机绘图”等课程纳入学科体系,那便会成为“单向度”的艺术教育。

(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通

在数字语境中,艺术的生产和传播都已经离不开新媒体的作用,甚至已经出现传媒艺术这一新的门类,投影、虚拟现实、互动装置为艺术表达带来更多可能,出现了炫技强于内涵的现实情况。为了避免工具理性主导艺术生产,需要从艺术教育入手,培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通的艺术家。这一点也有理论基础可循,马尔库塞并不是完全的技术悲观者,他提出了有别于工具理性的“新技术观”,尽管这一观念有一些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且并没有得到更深入的阐释,但却明确指出,经过“美学还原”的技术是可以服务于人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暗示了工具理性可以被改造,且具备产生正面社会效应的潜能。在韦伯的观念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们本质合一且不可割裂。工具理性应当以价值理性为导向,价值理性应当为工具理性指引方向[3]。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艺术生产是通过工具进行的,数位板不过是数字化的绘图纸,任何艺术作品终要通过感官产生感知才能为人所鉴赏。在艺术鉴赏中,感知后产生的认知便是价值,它是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内涵、精神和美学思想,需要艺术家根植于作品中,也需要鉴赏者从作品中挖掘。以技术为桥梁,将灵韵从创作者传播至鉴赏者就是融通,这也是理性与艺术的融通,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融通。

三、公共教育:艺术教育的社会化转向

技术使艺术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纵览机械复制艺术的发展历程,印刷术使普通人读到诗文,摄影及冲洗技术带来写实易懂的图像,影音复制技术开辟了听歌、看电影等全新的娱乐方式。可以说,技术在创造新艺术形式的同时,也使艺术表现出更多消遣性的意味,艺术鉴赏和艺术消费成为公共化的艺术活动,人们对艺术也产生了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在本雅明看来,虽然机械复制导致了艺术光晕的消失,但它也改变了大众和艺术之间的关系,这表明艺术在公共领域内的作用正在得到强化。

(一)艺术的公共性与公共艺术

艺术的公共性与公共艺术从字面上看极为相似,但它们指向的是艺术发展进程中既有区别又有融合的两个方面。艺术的公共性旨在表达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能为公众所共享的精神价值,这里的“公共”是一种基于艺术内涵和艺术精神的视野,指艺术作品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受众面前均可以被解读。公共艺术在诞生初期是对艺术门类或艺术行为的指代,强调艺术空间的“公共”和受众群体的“公共”,以物理属性上的“公共”为前提来反映社会的公共认知。随着技术在艺术领域内的应用,艺术的公共性需要通过影响范围更广的艺术作品进行深化,公共艺术也在技术迭代中承载更丰富的内涵,这两个方面在数字语境中走向融合,艺术的公共性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一个特性、一种目的,即要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具有公共性,反映公共精神[4]。这一融合促进了艺术教育的社会化转向,蕴含公共精神的艺术作品不仅需要被创作,更需要被解读。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在智能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展览方式,也使艺术在数字语境中不断分化出新的角色。艺术作品既是文化,又是商品;既具有媒介属性,又附带经济效益;既能重塑社会环境,又能构建人文精神。近年来,网络媒介不断拓宽传播渠道,放大传播声量,进一步扩大了艺术作品的受众范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将公共性的社会话题注入艺术作品,这使艺术接受不再是单纯的鉴赏或娱乐消遣,从中亦可寻觅出一些社会活动的踪影。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审美素养的重要性变得可与媒介素养比肩,艺术教育便不能再局限于高校之中。因此,艺术教育在改革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将技术引入课堂,更应该思考如何使艺术教育在社会层面发挥价值。高校不仅要通过专业艺术教育培养智能时代的艺术家,更要与其他社会组织合力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提升艺术接受者的鉴赏能力,从而打破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认知壁垒,使艺术的公共性价值不被稀释。文章期待能革新智能时代的艺术教育观,从核心问题出发,用观念指导实践,由表及里地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艺术创作者的同时,也培养具有审美素养的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1]曹再飞.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图景[J].艺术广角,2018(1):6.

[2]周宪.再发明与在行动———化解人文学科世界性危机的路径[J].南国学术,2015(2):39.

[3]李玉恒.走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通的高等教育[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62.

数字赋能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经济;路径

一、引言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国家新的生产要素之一,数字竞争力也已经逐渐转变成衡量该国整体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随着大数据等顶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产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有助于产业融合与创新,打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此外,非互联网传统行业正在借势将传统方式转型升级,逐步呈现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为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助力。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数据经济的比例将上涨到50%。另外,数字经济已经变成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助推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的比重将达到55%。开放银行被视为银行4.0的起点,是未来银行的主要趋势。开放式银行业务将以用户的数字化为基础,并使用新技术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平台化服务,即手机端即可让客户享受金融服务,用户不会仅受限于商业银行网点,无处不在即可享受金融服务,因此它被看做商业银行4.0的起点。BrightKing提到:“银行的4.0时代,开放银行是银行逐渐发展演变的趋势,未来所有金融交易会依赖数字经济实现。”故根据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摸清数字经济对数字银行的需求,建立数字银行的发展模式,以对推动商业银行的数字化发展有里程碑式意义。

二、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挑战

(一)风控端客群下沉、欺诈风险上升,传统风控手段日趋失效。零售银行的客户总量庞大,但客户群体分散并且有多层的特征。随着零售业务竞争激烈,头部客群稳定,中部和尾部客群成为竞争焦点。该类。群体征信数据缺失,收入、负债情况难以有效衡量。消费金融传统的风控手段,难以有效控制风险。此外,近年来,消费贷款欺诈风险明显上升。据科技日报估算,中国网络黑产从业人员已达200万人,市场规模超千亿级,渗透到数字金融营销、注册、借贷、支付等各个环节。(二)营销端。消费场景不断细分,不同场景客群特点各异。随着3C、家装、二手车等场景不断成熟,更多细分场景相继出现,旅游、教育、医美、租房、在线培训、农村消费等场景不断受到重视。不同细分场景对应的客户群体各不相同,以往大范围覆盖的营销模式很难精准捕获有效客户,营销的成功率较低。同时客户对商业银行零售产品的粘性不高,客户选择具体产品主要考量的是产品获取便捷程度,传统营销手段往往针对众多场景的客群进行大范围推广时,难以做到让客户全面认识产品特点,客户也往往因对产品认识不够,而放弃该产品。(三)运营端。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体验成为评判产品优劣度的标准。消费金融市场参与者多,提供的消费信贷产品也多,但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选择不像手机等产品选择过程,难以形成情感上的依赖,往往只看重金额大小以及获取的难易程度。因而,用户体验成为检验消费信贷产品优劣度的重要因素。从借贷产品的申请到使用再到客户服务,每个细节都影响到客户的体验,而客户体验的好坏又直接影响了其对产品的复借率。尤其是在当前流量红利消退,线上线下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环境下,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复借率受到了银行关注。(四)数字经济赋能零售业务的路径研究。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零售银行业务从资产端来看主要是按揭、信用卡、消费贷款及经营贷,负债端主要是吸收个人存款。金融科技的关键点是基于高科技赋能金融产品、销售方式。同时,运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高新技术,简化银行客户双方交易的中间环节,减小融资成本。从而,帮助金融机构在盈利模式、信贷关系、渠道拓展等维度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零售银行实现产业数字化提供帮助。金融科技与零售业务具有天然的黏合性,变革了传统的营销和风控体系。从销售维度来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有助于实现销售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极大程度优化用户体验感。基于AI的用户画像,会将客户的历史信息转变成结构化的数据并进行深度的分析,从而更好地进行精准营销。从风控维度而言,大数据有助于商业银行实时监控信用风险、实施反欺诈管理和合规监管。借助风控数据,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用户的信用评分、违约预警、反欺诈模型开展贷前调查、贷中审批和贷后管理工作。

三、智能风控-降低逾期率、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和产能

(一)智能风控深入挖掘下沉用户特征,全流程防控风险。智能风控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在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算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等AI技术的运用,在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智能风控是对传统风控技术的有效补充,在数据与模型设定等方面,与传统风控有较大区别。智能风控使优质用户审批时间缩短至秒级。大数据在应用中不断迭代更新,进而为服务下沉用户提供了技术支持,填补了央行征信系统外的客群信息,从5.3亿有信贷记录的征信人群扩充至8.5亿互联网用户,极大地拓展了零售业务的发展空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科技已经赋能到精准营销、智能贷前、贷中、贷后、反欺诈模型、以及智能客服全流程信贷服务。(二)智能风控大幅提升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的审批效率。相较于传统的风控方式,智能风控大改已经实现合规检查要求的被动化方式,变成依赖高科技实现监测预警的主动化管理模式。就信贷业务而言,传统贷款难以避免地具有欺诈和信用风险、审批时间过长的痛点。使用AI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从大量数据中深挖借款人的信用程度,从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维度增加风险识别的精准程度。据艾瑞咨询《中国人工智能+金融行业研究报告》,智能催收技术的运用可以减少40-50%的人力成本,同时大幅降低小额贷款的审批时长,从而提高客户的体验感。(三)零售贷款审批全流程数字化,提高审批时效和提升风控水平。招行零售信贷业务贷中审批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处理,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可实现房贷T+0审结、小微T+2审结。客户通过招行APP提出消费“闪电贷”业务申请后最快1分钟即可完成审批放款。招行实现数字化风控,通过强化扩展智能风控平台“天秤系统”,伪冒侦测范围覆盖线上和线下交易渠道,并进一步优化电信诈骗提醒拦截。招行19年半年报披露,“天秤系统”仅仅只需30ms可以对疑似欺诈的交易进行拦截,大幅压低非持卡人伪冒及盗用金额的比例,它成功实现电信诈骗交易拦截任务3.6万笔,拦截金额破9亿元,为客户的资金安全提供稳固的保障。(四)“千人千面”智能营销体系-提升营销效果。智能营销:千人千面、精准触达。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海量客户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构建用户画像,进行用户分层,实现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精准营销。利用智能营销,商业银行可以更加智能、精准触达客户。大数据为智能营销的基础,海量数据的分析筛选使“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成为可能;云计算通过其超强的运算和存储能力,在提供可靠资源能力支撑的同时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人工智能作为智能营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利用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驱动营销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智能营销效果显著。《平安银行2019年度报告》披露,通过智能推荐平台在“口袋银行”APP和信用卡首页精准投放营销广告,转化效果比人工投放提升超过50%。依据招商银行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基于数字化运营产生的大数据,可以帮助用户画像刻画得更为准确,大幅提高销售的精准程度。半年报显示,通过1863个零售客户的用户画像,1H19营销客户接触次数高达39亿次,同比增长2.98倍,销售成功率高达20.8%。(五)智能运营-改善用户体验,提升客户粘性。金融科技赋能,使得商业银行服务更加人性化、方便易得。商业银行借助金融科技技术,从最初产品申请到最后的贷款催收,进行全流程的服务升级,可大幅改善客户体验,进而提升客户粘性。例如,招行零售业务从以往重视AUM(管理资产规模)转向重视MAU(月活跃用户数),更加看重与客户的交互,打造场景生态,提升客户粘性。1H19招行的招商银行app和掌上生活app合计MAU达8511万户。

参考文献:

[1]张华.数字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家,2020(13):80.

[2]刘翠花,张斌.数字经济背景下开放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海南金融,2020(1):33-40.

[3]陆岷峰.数字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定位与战略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9,39(6):22-29.

[4]陆岷峰,王婷婷.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数字资产经营与管理战略研究——以商业银行为例[J].西南金融,2019(11):80-87.

[5]黄明华.浅谈新时代银行如何拥抱数字经济[J].经济研究导刊,2018(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