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05:12:03

数字电视论文

数字电视论文篇1

内涵一:传播特质是“平台”,而非内容。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的“内容”就像小偷带来的肉块,移转了我们心中那只看门狗真正应该注意的东西(小偷本身)。他的意思是指。传播媒介最重大的效果来自于媒介的“形式”本身,而非来自媒介传递什么样的“内容”。换句话说,传媒新科技对人类文明带来的改变,不是它可提供人类什么样的呈现内容,而是传媒新科技的传播特质会造就人类社会文明什么样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传媒新科技应被视为一个平台,搭载与传播内容的平台。

对于数字电视来说,同样地,也应将其传播的特质视为一个平台,就如同利用接收及免费接收的特性,建立一个可接收及免费提供内容的平台。通过这样平台的传播特质概念,更可发挥其本身科技形式所产制出的能量。因此,内容提升不应该是数字电视要一直思考的问题。这并不是说内容不重要,而是在探讨数字电视所带来的影响时,应该先就它的传播特质进行探讨,而非急于研究它传递了什么样的内容,也就是在定位数字电视的传播特质时,科技的形式应该优先于所搭载的内容。

与节目内容提供者不同,数字电视应该发挥的真正的传播特质在于,如何让数字电视成为在可方便免费接收的传播特质场域内,深受使用者青睐的节目内容的搭载平台。因此,对于当下数字电视产业经营者来说。应该朝免费使用的方向建构电视平台,即是将频道当成节目橱窗,通过节目橱窗安排使用者喜爱的节目内容。如此一来,既顺应了使用者对旧有模拟电视免费观看的收视习惯,又能通过好的节目内容吸引使用者观看,实现较高的收视率,这样频道节目橱窗的身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增强优质节目摆上橱窗的意愿,进而增加频道内各项广告或其它增值功能的价码谈判空间,从而获利。

内涵二:功能设计应着眼于人性化

在传媒新科技的产业发展方面上,经营者们必须重新定位传媒新科技的操作功能特质,也就是传媒新科技的操作功能合乎人性。科技应该以人为本,麦克卢汉在其科技决定论中也提到媒介是人的延伸,新科技的操作功能设计自然也应便于人们使用。

通过人性化操作功能的设计概念,数字电视在操作功能的设计上应该回归人性需求的思考观点,从过去使用者接触过以及体验过的操作功能经验,探寻操作功能设计的元素,再加上从使用者的背景与特质中寻求使用者对于操作功能的需求,以真正符合使用者对于操作功能的人性需求。因此数字电视在操作功能的开发上,不能背弃这样的思考出发点,而操作功能的设计亦可有计划的分期推进,其分期的基准在于让使用者的新使用经验是基于旧有经验之上。渐渐开发出新的功能,让使用者可以遵循旧有的习惯与对于操作功能的人性需求,适应并喜欢新的操作功能。

因此,对于数字电视经营者来说,不必急于研发新的操作功能,反而应该循序在旧有的功能上增加一小部分的新功能,让使用者不会因为不熟悉新的操作功能而有所排斥,又可渐渐地让使用者通过旧有功能的引导适应新的操作功能,再于不违背使用者承袭旧有电视的使用习惯下,拓展新的操作使用功能,也就是通过人性化的操作概念,循序渐进的推展各项新的数字电视操作功能。

内涵三:目标人群应着眼于使用者背后的社会网络共通性。

在传媒新科技的产业发展上,经营者们必须重新定位传媒新科技的使用者特质。也就是将传媒新科技置身于使用者的“社会网络需求”之中。将科技置身于使用者社会网络中的概念,正如当下企业界推崇的蓝海策略所指出的那样,企业不能再专注于顾客的差异性,而是要奠基于顾客价值的强大共通性,开发出前所未有的广大新客户群。这样共通性的概念所指的正是使用者特质延伸的社会网络,就如同家庭主妇购买电饭锅的道理一样,如果电饭锅所烹煮出来的饭菜量未能符合一个家庭共同的需求,那么便显示不出其价值的所在。也因为如此新科技的推广目标人群更应该探求的是这样的共通性,通过使用者特质背后的社会网络共通性。将可顺利为新科技开发更广大的新人群。

通过着眼使用者背后的社会网络共通性的概念,数字电视在设定其目标人群上,应该放弃过去单纯锁定一个特性的购买人群,应该借助使用者社会网络里的共通性,锁定其潜在的购买人群,也就是因为这样社会网络的共通性,代表着这些置身于相同社会网络中的人都有购买与使用的可能,因此推广的目标人群,将不是像过去一样是利用线性思考进行目标人群设定,只单纯依靠一个特性去设定推广的目标人群,而是通过方向性的思考设定其目标人群,通过各项社会网络中共通性的特性,锁定数字电视各个潜在的目标人群。

由于数字电视的使用者具有高度网络使用的频率,因此建议数字电视经营者,可通过网络媒体的特性,发现网络人群背后社会网络的共通性,将有助于数字电视经营者瞄准更多潜在的购买人群,亦可通过数字电视与网络两者共通的特性,进一步锁定可能使用数字电视的潜在人群,进而在现今网络发达的时代,顺利从网络人群背后的社会网络,探寻出数字电视的使用人群。

二、媒体汇流下的数字电视重新定位

传媒新科技绝非骤然而生,更进一步来说新的传媒科技是奠基于旧有技术的基础上而延伸,借助创新的思考与技术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产物,其价值意义非局限于时间或空间上,而是在于创新的思维与技术的突破。就数字电视而言,我们必须依据其内涵,将其传播特质、使用特质、操作功能特质、使用者特质及科技特质重新定位,并以此重新思考与定位数字电视。

定位一:传播特质。

前文提到,数字电视应该朝免费或低费用接收使用的方向建构电视平台,即是将频道当成节目橱窗,通过节目橱窗安排好的节目内容。这就是说,经营者必须认识到数字电视特质会改变使用者的本质,使用由数字电视本身的特性来进行思考。经营者如果过分重视使用者特质,就会忽略了媒体本身的特质,忘了传播特质会影响使用者特质,例如:数字电视接收的特性,可能使得使用者改变收看电视的习惯,不一定受限于某些地方才可以收看电视,而是可以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进而连同生活模式都有可能受到改变。

就接收的特性来看,手机电视是目前发挥数字这项特点最淋漓尽致的科技,根据菲利浦(Phinps)的调查,用户收看移动电视的时间,除了一般预估的上下班时段、约会等待的空档等在户外的零碎时间外,最多的时段竟然是在家的时间,尤其是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这印证了传播特质会改变使用者的收视行为,进而改变了使用者的生活习惯。

定位二:消费行为特质。

在思考观众会观看什么样的节目之前,经营者需要先把问题焦点回归到“观众为什么决定要看数字电视”这个关键点上。对观众而言,做出要看电视这个决定是很重要的。许多人事先决定要看电视,然后再去找可以令人接受的电视节目看;而不是为了要看某个特定节目而坐到电视机前。无论节目内容或质量如何,观众观看的动作仍需回归到“看电视”这一行为的本质上,因此可以说,消费者打开电视收视的决定比起收看哪个节目内容更为重要。

对数字电视经营者而言,应该具有的思维是:重点不在推出了多少个频道或节目,而是有没有办法让观众持续有打开数字电视收看的机会;不是推出众多频道节目后、就等于工作结束,等着观众自己上门观看。这提醒着数字电视经营者,应该重视“决定看电视”这个思维或动作,就如同目前数字电视最新衍伸的发展手机电视,即是抓住手机使用者在闲暇之余可消磨时间的概念,而推出来的数字电视新应用。使用者有机会收看电视为最重要因素,而至于要收看什么样的频道及节目内容,就显得是次要的了。

定位三:操作功能特质。

在数字电视操作功能特质重新定位上,经营者应放弃由自身的需求考虑设计操作功能,而改由使用者操作功能的需求进行操作功能设计。既然使用者——而非经营者——才是真正使用电视的人,那么市场推广经营者就该还给使用者在选择操作数字电视上的主控权。在媒体汇流时代,数字电视经营者应该掌握双向需求的功能设计观点,以迎合使用者对于操作功能需求的方式思考,或许更能拟定好的操作功能设计策略,进而拓展市场。

而经营者以本身频道或节目需求的思考设计或许在不知不觉间导致了经营者对使用者操作功能设计策略上的疏失。在时下数字电视产业来看。经营者仍将功能操作设计视为一项传统的工业设计,单向的考虑操作需求,纵然曾参照旧有有线电视的模式进行设计,但却也只是因应单边(经营者)的需求而产生,不是通过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使用者之间的双向需求而衙生的,因而产生操作功能设计上的盲点。

定位四:使用者特质

在使用者特质重新定位上,经营者应该认识到使用者依然在社会大环境下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特性,发现网络人群背后社会网络的共通性,进一步以使用者社会网络延展的观点来进行开拓性的目标人群设定,拓展市场,这将有助于数字电视经营者开发更多潜在的购买人群。

金伟灿在《蓝海策略》书中提出一个观点:红海代表着现存的产业,也就是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意指所有目前看不到的产业,是未来的市场空间。对于红海,产业界十分明确且为大家所认可,也有一套共通的竞争法则。所有公司都致力超越竞争对手,已掌握现有的需求。控制更大的市场占有率。然而随着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获益和成长展望日益萎缩,产品沦为大宗商品,割喉竞争将红海染成一片血腥。因此作者提醒:相形之下,蓝海是还未开发的市场空间及新需求,有机会创造获利型成长。虽然有些蓝海远在现有产业边界之外,但大部分的蓝海是在红海中扩展产业边界而创造出来。这些论述正给了数字电视经营者启示,即与其沉溺于红海中相互厮杀,不如主动开发另一片蓝海,去争取更广大的目标人群。而数字电视使用者背后的社会网络延展正是这片蓝海。

定位五:科技特质

经营者应将数字电视的科技本质重新定位为并非百分之百全新科技。那么在此情况下,使用者当然也非如目前经营者所误认的为拥有全新独特行为,真正的使用者身上其实是新旧使用行为并存,因此经营者也该充分利用其所有的新旧科技使用行为。在营销推广方面,除了应由电视及网络传播渠道传递推广信息外,更应该特别增加网络渠道所传递的信息量。并借助传递的信息内容,传达数字电视并非全新科技的理念,将更能提高潜在使用者接受数字电视的可能性。

事实上,新科技中确有旧科技的特性,麦克卢汉也提到“后窗口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新媒介在取代旧媒介的过程中,前者以后者为发挥潜力的标准。”也就是说,若在科技定位上来看,数字电视仍有“旧”媒体的特质,例如:数字电视仍有有线电视的功能,提供节目,同时亦有广播的特性,也就是提供声音娱乐与信息的特性,若进一步分析,数字电视同时还能提供网络特有的互动功能。因此,实在无必要以全新概念吓退一部分数字电视潜在使用者。

数字电视论文篇2

超宽带技术顾名思义,是指占用带的宽度大于中心频率的25%,或宽度在500MHz的新型无线发展技术,在宽带的支持下形成较高的传输速率。其应用广泛,不单单在有线数字行业,在军事领域也占据一席之地。区别于以往的信号传输,其在传输的过程中摆脱了载波的限制,自动产生脉冲信号,利用脉冲信号进行调制,最终形成几兆赫兹的脉冲信号波形,是传统模式宽带所无法企及的。

2超宽带技术的优势分析

超宽带技术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基于其自身强大的优势。与传统的数字电视系统相比,其首先是频谱宽度较大,不会消耗过多的功率。其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接着其具有超强的多晶分辨能力,填补了数字电视这方面的空白。最后其具有强大的系统容量,可以对更多的资源与信息进行存储。

3有线数字电视中超宽带技术的应用分析

3.1超宽带信号在有线电视中的传输应用

目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采用三种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时间分割方式、频率分割方式及空间分割方式,三者各有优劣,使用比较广泛是前两种。超宽带技术能借助传播媒介以近似于噪音的信号形式进行传播,功率较低,对其他同频的信号干扰影响比较微弱。新型的超宽带技术,其信号在进行有线电视传输中,功率低,耗能小,无噪音,实现了声音与图像的高品质传输。此外,超宽带技术帮助信号在较宽的无线电频谱中传输,功率消耗低,几乎不具有干扰性。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同轴电缆宽带使用中,采取的都是超宽带技术。目前我国还有部分地区使用CATV的传统电视系统,针对这种情况,超宽带技术也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在确保不会干扰其他电视基本信号的基础下,其能够使用噪音更小的信号对同轴电缆范围内的电视节目信号进行有效传输,不会过多占用其他的信号道资源。在目前通行的超宽带技术中有一项技术比较先进,使用效果明显,这就是超宽带技术中的应用码分多址技术。这项技术中包含大量的电视用户,即使在封闭的电缆环境中,其可以完成对信号的传输,不涉及对其他信号道的干扰,更不用考虑其他信号道对其产生的干扰,具有极强的独立与对抗性。

3.2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超宽带无线个人局域网应用分析

目前,网络的使用更多的是得益于局域网(WPAN),新型的局域网往往是小范围内的数据网络,又被称为LAN无线个人区域、个人局域网、家庭或小型办公室网络。其最大的优势是实现短距离的无线通信,这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项技术新突破。在与现有的有线互联网技术竞争中,其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摆脱网络线的束缚,其使用更方便,更随心所欲。通过取代现有的有线互联网技术,其可以实现信息的终端网络智能化,组建成小型的办公网络或者家庭网络。在WPAN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UWB技术。目前我们广泛使用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就可以实现对无线个人区域网络的网络接入提供渠道,实现多媒体数据服务于传统的电视传输。机顶盒与WPAN的联网使用,使得增值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市场应用更加广泛。作为便携式的短距离互联设备,WPAN通信设备的覆盖半径一般在10米以内,对于传统的无线局域网来说其信号覆盖率较低。作为短距离的互联设备其能够对QoS提供特殊性的连接多媒体服务,使得其进入与离开现有网络十分简单、方便。其具有的先进电源管理功能,节省大量的电池电量,耗能低。独特的物理层设计使得短距离的通信性能更加优越,其还兼具低成本与低复杂度的优势,对于55MBs的数据传输速度也能高度支持,并最终输出高品质的音频与视频资源。目前高速度的WPAN应用程序有两大分类,一种为高品质的实时视频数据,另一种为涉及大量文字数据的WPAN应用程序。数字电视、数码产品、录音设备、打印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急需特殊的连接设备,最终保证达到20MBs以上的数据传输速率,保证客户对数字电视的需求满足。利用超宽带技术改良后的有线电视系统实现双向传输,形成最具潜力的WPAN内容供应商,及超宽带技术的应用使得电视可以获取众多的数字电视节目、专业视频点播、网络资源自由选择等一系列衍生功能。基于超宽带技术的WPAN网络拥有覆盖面积小、安全性能好的诸多优势,进而使得有线电视本身的网络安全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4结论

数字电视论文篇3

【论文摘要】:以数字电视为载体的数字电视广告使电视广告的主要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传统广告传播信息有时滞单向流动为即时双向沟通,放弃传统电视广告沟通的方式,文章从数字电视概念与特点、电视广告优势、电视广告形式、电视广告的挑战和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1.数字电视概念与特点

广告需要以媒介为载体,新的广告形式总是伴随着媒介特点的变化而变化。数字时代的电视广告作为一个新兴的广告形式是伴随着数字电视这一同样新兴的媒介出现的,以其为媒介载体。同时,数字电视广告的特点以及其互动等优越性均源于数字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技术和传播方式上的特征和优越性。

未来的数字电视拥有各种优点:节目容量将大大增加,可以达到500多套,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专业化、多样化、对象化节目,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质量和优美的音质。用户在享受广播电视服务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如股票、生活服务、市政公告、天气预报、交通信息等各种资讯信息的服务。数字电视还有可以互动的功能,可以大大满足个性化需求,使用户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点播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可以享受如在线游戏、短信等多种交互式点对点的娱乐和信息等服务。

2.数字时代的电视广告优势

2.1数字电视广告针对性强

传统电视广告诉诸人的听觉和视觉,具有较高的触及面,但它面对大众而不能兼顾个人,所以针对性较差。很多时候,广告主支付了巨额的广告费后,却无法预测广告信息被多少目标受众接触到。数字电视广告一改这种模糊传播的特性,它可以向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爱好的目标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数字电视广告在形式上更考虑到用户的使用状态和专业性要求,因此可以达到点对点的传播效果。大众的分散性已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在分散性中又凝聚小的团体,针对受众市场的细分会产生大量专业化的频道。例如,喜爱赛车的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会对插入的赛车品牌的宣传广告特别感兴趣,而橄榄球频道中宣传的某种用具、装备也会吸引特定观众的注意力。

2.2数字电视广告给受众有真正的主动选择权

数字电视具有较强的互动能力,也带来了全新的个性化的电视广告。数字电视改变了传统电视时代受众被动、强制接受广告信息的特点,使得观众拥有整个传播活动的主动权。受众可以使用熟悉的遥控方式避免无用广告的骚扰,当然也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与自己感兴趣的广告信息进行深入、多次的接触,达到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数字电视的互动功能大大拓展了电视广告的发展空间,只要观众喜欢,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在节目播出中插播自己感兴趣的广告,这就解决了传统电视中广告抢占时段与观众回避收看广告之间的矛盾。很多西方国家曾经尝试在播放数字电视节目的同时,把一些附加的广告图片、文字信息叠加在节目画面上,用户利用遥控器选择访问、收看广告页面,了解详细的广告信息。这类广告既不占用专门的时段,又能激发受众主动、自觉的参与体验,在坚持观众第一的原则前提下,既刺激了受众的消费意识,又增强了受众对电视广告的收视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该频道的收视率,当然也能给广告主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3数字电视广告内容、形式上的创新令人耳目一新

数字电视时代,面对观众想看就看、不想看则不看的特权,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数字电视广告摒弃了传统电视广告低质量性,在数字电视中,受众会接触到许多高质量、高技巧、精美的隐性广告,消除了观众的防卫心理,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们接受了产品、品牌的有关信息。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数字电视发展了专业的广告频道,便于消费者有针对性、有选择、高效率的获取广告信息,更好的服务受众。对于内容来说,数字电视广告在乎受众的喜欢程度,通过好的创意、简单的概念、隽永的表达、独特的卖点,打破了惯性思维,给受众留下深刻的记忆,达到直接的效果。

3.数字时代的电视广告形式

在数字电视时代,通过DVR类的设备,观众可以过滤掉自己不感兴趣的广告。在传统广告的基础上,挖掘更新、更适合受众需求的广告传播形式。电视广告的形式必须适应从过去以传者为本向以受众为本的转变,数字电视广告形式主要分为显性的数字电视广告和隐性的数字电视广告。

3.1显性的数字电视广告形式

常态电视广告:数字电视提供给观众收费频道之外,还必须提供部分免费频道或公共频道,因要考虑到受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在这些观众收看的频道中,电视广告的存在是必然的。

贴片广告:指在播放电视节目的同时加贴专门制作的广告。通常在每集电视剧或每个节目播出前或播出后的广告时间内播放,适合品牌、企业形象类宣传广告,贴片广告有一定强制观众收视的效果,渗透性强,对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大有好处。

专业广告频道:数字技术使频道资源增多,客观上促进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信息的渴求加大,对获取商业、商品信息的方式、渠道有更高的要求,而观赏广告也有可能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状态。传统模式的电视广告采用与电视节目混播的播出方式,反而令受众在排山倒海的信息面前无从选择;专业的广告频道正是在高效、直接、实用的原则下应运而生的崭新的广告播出形式。按广告类型不同或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对广告信息进行专业、细分化的处理,方便了观众直奔目的,迅速找到所需的广告信息,而又不打扰收看节目的兴趣,对广告主来说,广告信息的传递也更有针对性,兼顾了多方利益。

3.2隐性的数字电视广告形式

所谓隐性广告,是指采用公认的广告方式以外的手段或方法来产生预定效果的广告。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广告的广告,是对显形的外露的传统广告形式的一种创新和发展。隐性广告可以在电视节目中无处不在,投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原则就是使广告更隐蔽使广告看起来不像广告。比如:

置入式广告:置入式广告是指把产品或品牌及代表性的视觉符号、服务内容通过一定的创意融入到电视节目内容中,潜移默化的达到传播品牌相关信息和形象的目的。如特写镜头是隐性广告最重要的形式,当形象代言人和赞助产品同时出现时,往往有特写镜头。尤其是当其喝饮料或抽烟时产品商标一清二楚。

互动刺激式广告:数字化电视广告可以充分利用互动性特征,在广告信息告知过程中,使用互动情节,刺激用户收视、点击广告。通常采取使用遥控器按键点击阅读、回答问题,点击消费有奖、选择正确答案等手段,辅以奖品、优惠、金钱等激励形式,促成广告信息的双向互动,增强广告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拉近了广告与观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观众寻求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

4.数字时代的电视广告挑战

在中国,数字电视的覆盖发展计划非常迅速,明年有望达到全国3000万户,并于2015年在全国实现电视数字化,而这一年也是全球广告第一大国及科技相当先进的美国的目标。也就是说,8年后中国及美国的电视科技在数字化的层面将会同步。电视数字化后的电视广告将会受到前所未见的挑战:

第一,广告可能被跳过或高速搜索过,最强大威力的广告媒体将变得对广告商失去吸引力。除了现场直播或实时观看,即如果观看的栏目是重播或按自己时间所选择,那么广告是可以跳过的。

第二,数字电视的收入来源更多样化,广告的作用对电视台来说更少。对于电视来说,少了常规广告,则需要在收入方面找更多机会。以欧洲数字电视举例,有不同类型的互动式广告,比如、电视购物、游戏、投票、比赛等,基本上在电视数字化后,更扩大了互动平台的作用,因此收入也扩大了,同时广告对电视台的作用减少了。

第三,频道激增带来收视分散,广告成本整体提高。数字压缩化技术使频道可增至500个,因此每频道的收视率也会因分散而下降,再难有一个频道占有大部分收视率的情形出现,广告的成本也可能因此整体提高。

第四,广告模式需重新考虑,在更短时间里提高广告吸引力。当广告容易被跳过时,产品置入式的做法将会更盛行,若是经过IPTV收看,下载节目时的等待时间将会出现短秒数的广告,创意公司的挑战将是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完成及引起喜好者的注意力。当然,这样的好处是在任何时间、多少观众看何种栏目或广告都可像互联网一样度量投资回报,这在数字电视化后将更科学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原本的电视平台改变着他们的业务模式,而且新的测量方法及数据都需要突破,去配合新技术的出现。而这种新"电视"环境的出现更跨越到互联网(宽带)及户外(移动)。所以我们很快要面对一个全新的数字电视广告时代。

5.数字时代电视的广告发展前景

数字电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纵观全球,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及其相关产业已经成为近期一些国家电视传媒的主导工作。目前,数字电视正在全球范围兴起,各个国家都已设立了时间表,为模拟电视退出历史舞台设立了最后的期限。传统电视网络的广告市场正面临着由繁荣转向低迷的威胁,而数字电视将加速这一转变过程。也就是说,新兴的数字电视有可能使得兴盛了多年的传统电视网络商业模式陷入困境。

那么数字电视的勃兴,究竟会对未来的电视广告市场产生何种影响?我们无法预测,但如果根据国际市场的经验,则有以下趋势可能发生。届时,电视台出现了二种收费赢利模式,一种是当下流行的公共电视台,主要赢利模式为电视广告,在提供的节目中插入广告时段,贩买给广告主与公司,另一种赢利模式是PayTV尤其是数字电视有许多频道,人们可以点选定制自己有兴趣的节目,而为此人们付出月费或CasebyCase的费用,从而这时数字电视提供商的赢利模式大量转化成PayTV,以国际市场惯例PayTV中一般是不插播广告的。

综观这二种方式的区别在于受众。在大、中城市或高收入受众将越来越多的选择数字收费电视,定制自己喜爱的节目,从而不把自己的有限时间浪费在广告上,而偏远地区或低收入居民由于受环境条件或收入限制,则将选择数字公共电视台,不付费但也必须忍受广告的存在,这大大降低了数字电视广告的普及率。另外,在技术上,广大的电视广告制作商们也在跟随新技术的发展,在运用数字技术来制作电视广告内容上也更有针对性。这就是特定的广告要针对特定的人群,使得更多的电视用户完成由厌烦转向喜欢看各种很有特色的电视广告。

参考文献

[1]韩建中.数字时代的电视广告[J].山东:广告研究,2005,(1).

[2]冯广超,方钰淳.数字电视广告[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数字电视论文篇4

论文摘要:《孙子兵法》说:“故善出奇者,无穷于天地。不竭于江河。”随着复制盛行、同质化日益严重,差异化生存愈加受到认可。“电视长了脚,跟着观众跑”,数字移动电视技术成为继网络技术之后又一被传媒和市场追捧的热点,数字移动电视以独特的传播优势,以一种更直接的推送形式将广告“直接介入”人们的视野,无线传输、支持移动接收的核心技术特色,使移动电视拥有了先天的强大竞争力,它将电视媒体从户内搬到了户外,抢占了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的空间和时间,抢占了一个没有竞争对手和低干扰度的传播环境。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环境;数字移动电视;广电经营

任何企业都如同生物有机体一样,生存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企业的营销活动不可能脱离于周围环境孤立进行,而了解和预测环境因素,将有利于提高营销活动的有效性。本文将从数字移动电视营销环境的几个构成因素入手,结合营销学中的$WOT分析理论,对移动电视的市场营销环境进行浅析。

一、数字移动电视的含义

老百姓平时所知道的数字电视实际是由彩电生产企业热炒的一个产品概念。数字电视包含的是电视节目采集、制作,信号传输、接收等整个链路的数字化,而仅信号传输角度又可分为三种方式: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移动电视其实就是地面数字电视,与传统的模拟无线广播电视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支持在移动状态下接收。

二、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

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职能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是与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容的扩大和自身各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发生影响。

三、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由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所组成。这些环境因素对移动电视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主要是以间接的形式而作用于企业的营销行为。

1、媒介自身的趋利性促使其不断地寻求新的经营增长点

在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看到新兴的数字技术推动中国广电经营的升级、发展,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广电经营不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探索新的经营突破口的战略姿态。当前的广电经营正逐渐转型,由一个已经恢复自主经营意识的个体,向一个具有自身发展逻辑和自身发展能动性的产业过渡。

2、人口因素与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关系十分密切

人是市场的主体,人口容量决定了市场规模,数字移动电视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主要包括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和车站的户外流动人口,他们大多处于无事可做的空闲状态。传统的电视针对的是在某一个地方相对“静止”的人群,而白天出行在外的人群是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的。这个群体不仅流动性大,而且随时段呈现规律性变化,为移动电视开展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有线网络资源积极推动数字电视的发展

数字化是一场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数字技术虽然只是充当了广电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营效益的技术基础和手段,但它自身的优势是对营销的有力支持。

四、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及优劣势分析

企业的微观环境包括企业本身、顾客、竞争者和社会公众。前面我们提到,数字移动电视从传统的“盲区”中挖出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它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移动人群,这就是移动电视广告营销潜力蕴涵的根本所在。

1、受众群体的流动性大

以车内受众为例,乘客们乘车去往不同的目的地,在车内停留时问各不相同,这个时间因城市规模的差异而不同。

2、受众随时段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不同时段内,乘客的人员结构呈现明显的一致性。比如说,早晨6:30到7:00,乘客以10几岁的学生为主;7:00到8:30,乘客以上班一族为主,收入水平非常近似;16:30到18:30,又以20到40岁的上班族为主。因此,不同时间段的观众结构是可控,相对稳定的。客户可以根据不同时段的不同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广告投放。

3、对受众的垄断和伴随性传播

移动电视的行动路线长而且固定,它的流动也导致电视广告能不断在特定路线上反复,从而增加了广告受众的数量和接触频牢,决定了移动电视广告的优越性,能使信息更精确、更有效的击中目标受众。但另一方面,数字移动电视传播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比在家里更多,观众的心态也更浮躁不安,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注意力,虽然关注屏幕频次高,但是单次连续观看时间短。

4、无竞争传播空间

移动电视将电视媒体从户内搬到了户外,搬到了一个低干扰的环境里,抢占了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的空间。但同时,观众也要求伴随在身边的移动电视能提供更实用,更有效更贴近的资讯。观众是媒介微观营销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媒体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或消费者。对消费者的把握,要从规模和观众需求的质与量两方面分析和了解,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考察,为特定受众服务,创造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受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五、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环境威胁和市场机会

环境威胁。环境威胁是指市场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对企业发展形成挑战,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对移动电视而言,环境威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目好坏是影响其经营的关键所在。由于乘客在车内停留时间不长,在公交车上的收视常常呈现为一种伴随性的行为,移动电视的覆盖率和渗透率相对大众多媒介而言,还是小众媒体。如果不能根据自身传播条件及特色来生产节目,将很难维持市场优势。要把握目标受众,移动电视应该按营销学的思路来组织和设计自身的传播产品,有效吸纳受众注意力,使观众获得满意的心理报酬,从而更有利于营销活动的开展。

第二,技术层面的问题对收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音量的大小,人声与车声的嘈杂程度,乘客的密集程度,人群的流动性,移动电视图象信号的接收情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电视的传播效果。

第三,模式是运营中实际的问题。在模拟电视经营模式当中,主要是媒介、广告公司、客户之间的三角游戏。作为广告经营的重要依据,数字移动电视收视效果检测机制的建立速度远远落后于技术和节目的发展。此外,数字移动电视该如何赢利,依据什么样的价格体系,什么样的成本核算才能赢利,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开拓用户市场等问题,仍具备一定挑战性。

市场机会。市场机会是指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企业拥有竞争优势。

第一,媒介产品的质量是根据受众满意来定义的,数字移动电视可提供的实用性信息包括:时政新闻、交通路况、出行气象、车位引导、消费资讯、商场促销等,这些信息看似平常,传统电视媒体也可以提供,但因为移动电视在户外实时传播的媒介先天优势,使这些信息具有更大的实用性,也使用广告的传播更有效,人们可以根据实时交通路况选择出行路线,可以根据消费资讯改变吃饭的地点,可以根据商场的促销信息决定逛街的去向等等。

第二,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视已经实现了在手机终端梦想成真,实现了面对面的商业传播。所谓“得终端者得天下”,拨开趋同认识的雾障,彰显自己的个性才能赢得市场。

六、结论

数字电视论文篇5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行的过程中,网络信号的传输会受到放大器以及载噪比所影响,也会对吸信号电平调节造成一定的限制。一般情况下,有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主要采用的是拓扑式的的网络结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电平也会由于电网消耗而逐渐降低,在电平值降到一定程度时,有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马赛克的现象,因此,需要保证电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这样才能避免以上电视不良现象的出现。网络放大器技术主要应用放大器来放大电平传输信号,从而确保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在实践中该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这也是能够保障有线数字电视在运行过程中正常接收信号的关键所在。

2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常见的故障

2.1室内布线故障有线数字电视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室内进行布线,而这个过程也是有线数字电视经常发生故障的环节,布线经常不合理以及分配器的不合理等,都会对有线数字电视造成极大的影响,信号接收不正常也会导致电视使用的不正常。

2.2数字电视图像形成故障数字电视图像形成故障是常有发生的事,造成这类故障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电视自身问题、电平信号问题等,本节仅从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如果分支分配器、放大器等受到损坏的话,那么在载噪比不高的情况下,电平信号也会较低,从而造成有线数字电视出现无图像的现象[3]。

2.3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故障现阶段,有线数字电视主要是有线数字系统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来实现的,但是,在实际有线数字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发现系统经常发生接触不良的问题,例如,接头生锈等都会引发有线数字系统故障,在接触不良故障的影响下,电平频段偏低造成信号传输中断,或少量信号传输存在断断续续的现象,使得无法正常使用电视来观看节目。

3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维护措施

3.1合理进行室内布线在对室内进行布线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室内进行合理的布线,尤其是在布线接头处,必须保证布线有着很好的连接性,同时,室内的布线更不能受到其他线路的影响。另外,要对分配器进行合理布置,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室内布线故障,对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进行有效的维护,进一步保障有线数字电视运行的正常。

3.2合理选择设备有线数字电视图形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信号不能正常传输,或是断断续续无法持续稳定传输,在实际中发现,造成这方面的故障主要是分支分配器、放大器受到损坏的缘故。对此,在有线数字维护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分支分配器、放大器的完好性,更好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合理的选择设备,要尽量选择阻抗相互匹配的分支分配器,以及选择频带宽、线性好的放大器,这样才能保障分支分配器和放大器质量的同时,充分将其设备的功能发挥出来,提高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才能有效解决数字电视图像形成的故障。

3.3加强对系统的检查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故障屡见不鲜,对人们的正常使用电视造成极大的影响,而引起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一些电缆接头处的不良而引发的,因此,有线数字电视维护人员应积极做好系统的检查工作,并且,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有线数字系统中电缆接头的位置上,确保电缆接线头的良好性,这样才能保障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才能确保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加强对有线数字网络系统的检查工作,才能切实的提高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结论

数字电视论文篇6

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获取信息的发展趋势正在由语音走向多媒体。电视就是本世纪对人民生活最有影响的发明之一,数字电视技术则被称作是继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之后的又一次及时的革命。数字电视是一个从节目采集、制作、传输、直到用户端,都要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电视,计算机和通信业务正在相互渗透,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数字电视技术使原来单一功能的电视系统变为多种功能的信息传输和交换媒体。而今数字电视开始走入千家万户,为广播电视业和信息产业界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它将促使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因此,数字电视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特别关注。现就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数字电视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图像与声音处理技术的数字化进程,引发了广播电视业的又一次革命性变化。由于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电视制作业也发生新的变化,这必将使得一批新的专业人员有了在新的技术应用领域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的绝好机会。例如:为专业广告人员提供收视率的依据,为编导人员提供改进的数据,,为开设新的栏目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数字电视克服了许多模拟电视难以改善的缺陷,在技术上有自己的优势

数字通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人使广播电视系统为运行方式从离散、小规模、低效率转向集约化、规模化高效率、高效益,从封闭走向开放、融合、竞争。数字电视在技术上有以下特点:

1.图像清晰度高、声音效果好。数字电视克服了模拟电视在传输过程中各种噪声和干扰的积累,使观众在家中收看到相当于演播室质量的电视节目。

2.服务方式从单一服务转向多样化、个性化,可方便实现有条件接收系统(加密/解密),便于开展各类计费电视业务。可以实现用户和业务的良好管理,确保资金的有效回收。

3.节省频率资源。利用现有占用SMH。带宽的一个模拟电视频道,可传输4-8套高质量的数字电视节目,用户对节目的可选度大大提高。

4.传播方式从单向、固定转变为交互、移动;系统采用了开放的中间件技术,能实现各式各样的信息交互式应用。

以上特点是数字移动电视在技术上独有的特点,此外数字电视易于实现信号存储。易于利用媒体资源开展多种增值业务等这些优势也是以往的模拟电视所无法比拟的。

三、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主要业务

目前双向数字电视网络有付费节目、按次点播(IPPV)、视频点播、电视购物、咨询服务、福利、电视游戏等业务。视频点播可以进行电影、电视剧、综艺、体育、教育等点播服务,并且已经与航空公司售票点实现了联网,可以通过电视超市进行机票预定。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主要的增值业务之外,目前还有很多的增值业务类型,如股票交易、证券信息等等,但是这些增值业务的赢利模式尚不清晰,只能作为数字电视业务的一种补充。

四、数字电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1)中国数字电视规划:国家广电总局制定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

2003年数字电视标准出台(未按期实现)。

2005年进行数字电视的商业播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户,直辖市、东部地区地(市)级以上城市、中部地区省会市和部分地(市)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省会市的有线电视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2008年用数字电视转播奥运会,东部地区县以上城市、中部地区地(市)级城市和大分县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中部地区县级城市、西部地区大部分县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2015年停播模拟信号,西部地区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2)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现实困难:

要发展数字电视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一是原先电视台设备的更换,节目的制作成本高于模拟电视。这直接造成数字电视初期节目源紧张。二是数字电视的基础是双向电视网络,现有网络由单向改为双向改造成本较高,难度很大。三是数字电视收视费相对模拟电视的费用提高,个别人的不理解和相抵触的心理也影响了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顺利进程。

3)数字电视的前景

数字电视的技术优势必然会取代模拟电视,数字技术的应用会使电视技术开辟一个新天地。从模拟电视广播向数字电视广播的过度,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它必将成为我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是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目前正在悄悄发生的事实。中国是一个电视大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有其广阔的前景。

数字电视论文篇7

这四种数字电视系统都是在用的、技术成熟的电视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移动数字电视较其他三种电视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其可移动性。由于是通过地面广播的方式接受无线电视信号,且终端接收设备是可移动的手机、PDA等,所以,移动数字电视可以在运动的环境下收看电视节目。当然移动数字电视不仅可以供个人使用,还可以通过机顶盒等解码设备,与电视机等大屏幕显示设备相连,为特定群体提供电视服务,如公交车上的车载电视系统就可以为乘客提供电视服务。目前其缺点在于移动数字电视提供的视频清晰度较低。由于受接收终端设备的分辨率的影响,移动数字电视的视频分辨率较低,一般不高于VCD质量。另外,移动数字电视接收的电视信号是由地面广播站发送的,其覆盖范围较小,在没有或远离广播站的地方无法接收。IPTV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与Internet联系紧密。这种紧密联系使得IPTV脱离原有的电视系统框架,自成一体。从狭义上说,IPTV不是电视,而是以电视机为终端的网络服务。因为其不是通过电视的调制方式传输信号,而是通过Internet协议传输内容。与Internet紧密联系也给IPTV造成了困扰:信源来源受限。由于没有电视转播的业务,IPTV的信源须向其他公司购买,其信源数量和种类都要受制于人。数字有线电视在受众数量和信源质量方面均独占鳌头。由于全国的广电网络和各电视台本身处于同一个体系,所以其信源质量可谓最高。从信源分辨率上看,高清电视可以传输;从信源数量上看,可多达150余套节目;从信源种类上看,有中央到省市地方的各类节目,甚至有区县自办节目。而且数字有线电视是从模拟有线电视发展而来,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在信号数字化的基础上,有线数字电视还推出了互动电视,为用户提供点播、回放、游戏甚至上网冲浪等功能,极大提高了电视与用户的交互。仅从电视系统本身而言,有线数字电视最大的缺点在于其“有线”——必须有“线”与用户相连。有线电视网络是通过同轴电缆层级连接的,网络无法达到的区域就不能收看。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有线电视电缆无法到达,该地区的用户也就无法收看有线电视。以上三种电视系统都能覆盖较大区域,而数字闭路电视系统覆盖区域就小得多了。虽然覆盖面积小,但闭路电视也有很大的优点,即容易操控。闭路电视系统一般为学校、工厂等单位自建,信源的设置较为灵活,可以在单位内广播公共电视信号、卫星电视信号和自办节目信号等。

二、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数字电视系统分析

以上四种常见的数字电视形式均有自己的技术特点,都有较为广泛的用户。但对于学校来说,必须根据自己的需求,从可行性和性价比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数字电视系统的类型。

1.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数字电视的性能需求我校数字电视系统至少要满足两种需求:一是为教学服务、为校务服务;二是能满足日常电视信息服务。为教学服务就要求能为个人或群体播放教学相关的内容。为校务服务则要求电视系统能广播学校自办节目。满足日常电视信息服务,就要求该系统能转播公共电视信号,比如转播国家的重大会议等。

2.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数字电视系统选型理论上,四种数字电视系统都可以满足我校数字电视的需求。在实际调研中也证实数字有线电视、移动手机电视和IPTV均适用我校,满足我校需求。这三种电视系统均可方便地满足日常电视信息服务的需求。但在实现为教学服务、为校务服务两个方面则需要运营商同我校合作完成,在直播我校自办节目方面难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上述三种系统均是面对城域受众,较难为个别用户提供特殊服务。由于立足单位,所以数字闭路电视系统规模小,操作灵活,信源变更方便,具有很强的可操控性。数字闭路电视系统可以通过设置信源即可方便地满足我校对数字电视系统的要求。综上所述,我校数字电视系统的理想选型应该是数字闭路电视。

3.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数字电视系统构建数字闭路电视系统主要由前端、线路和终端组成,如图1所示。简单而言,闭路电视的工作过程就是前端将信源编码混合成射频信号(RF信号)后通过线路传输到终端。数字闭路电视前端主要承担信源的编码、调制和混合任务。根据学校的需求,设置三类信源:教学信息类、校务信息类和日常电视信息类。教学信息类主要有七路信号:一路卫星电视信号,两路DVD,四路VHS录像机;教务信息类有四路信号:六楼多功能厅信号、十楼报告厅信号、演播室信号,还有一路电脑信号;日常电视信息则有一路南京数字有线电视信号。其中四路VHS录像机信号和教务信息类的四路信号串联。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射频信号经混合器混合后,进入数字闭路电视系统线路网络,传输到闭路电视终端。线路网络主要有同轴电缆和信号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等设备。若传输距离较远,可能会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闭路电视终端主要由解码器和显示设备等组成,显示设备可以是电视机也可以是投影仪。比如在教室中就可以利用投影仪作为终端显示设备。

4.数字电视系统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分析以上分析了数字闭路电视系统的基本结构。但在实际建设中仍会遇到很多问题。(1)多校区信号传输问题对于多个校区的学校,不可能在各个校区分别建立独立的闭路电视系统,而是要将前端设置在某个校区,然后通过线路网络将各校区连接。由于校区相距较远,所以连接各校区的干线需要特别架设。有种做法仍是用同轴电缆做干线。为解决同轴电缆传输中的衰减问题,在传输一定距离后加增放大器。这种方式因为节点太多,很容易出现故障。目前常用光纤作为干线的传输介质。光纤传输的通讯容量极大而衰减系数极低,可以有效解决多校区长距离传输电视信号的问题。图2.数字闭路电视系统的前端组成(2)增加闭路电视系统交互性数字电视系统与模拟电视系统相比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较强的交互性。而前面所讲的数字闭路电视系统并没有设计交互功能。没有交互功能的数字闭路电视,仅仅是模拟闭路电视在信号编码上的改良而已。所以,数字闭路电视系统应当增加交互性。增加交互性有多种方法。简单的做法是在终端加装电视控制器,该控制器由前端的一台控制电脑控制。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简单的交互功能,如控制某个或某些教室电视收看时间、收看频道,通过对讲系统和控制室联系等。但这种交互是极其简单的交互,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要。要做到电视与用户的积极交互,在电视终端设置用户界面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电视终端的用户界面一般被称为电子节目菜单,即EPG(ElectronicProgramGuide的缩写)。增加EPG就需要改造原有闭路电视系统的前端,增加交互功能模块。页面指令传输交换机接收终端用户通过EPG发送的指令并传递给业务系统。业务系统一般是一台WEB服务器,它接收到指令后完成指令业务,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数字电视中最常见的交互是点播,在教学中这一功能更加重要。实现点播功能,需要增加视屏点播系统,如图3。用户发出点播指令后,经页面指令传输交换机传递给业务系统,业务系统根据指令控制视频点播系统播放相应视频,经视频流传输交换机传递到数字电视前端,为用户播放。(3)加强闭路电视系统操作规范性闭路电视系统的硬件系统并不复杂,容易建设,建成后也很容易操作。上文说过,闭路电视系统易操控,这是优点,也是缺点。如果管理不好,闭路电视系统可能会控用来播放一些非法或不良的节目。所以,建设容易管理难。必须加强相关操作人员的管理,从管理上规范操作流程。必须健全闭路电视系统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杜绝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结论

数字电视论文篇8

数字城市属于一种系统,主要体现在人与人,地和地,人及地的相关关系。CUDI国际城市的发展研究院坚持城市的信息化在本质上是城市人地关系系统数字化,其主要体现得是人的主导地位,运用城市信息化进而更好的把握城市系统的运动状态以及其发展规律,对城市人地关系进行数字化。信息港,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三个阶段,近些年,我国已经正式确定九十个市区创建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由数字城市迈向智慧城市,将是解决我国城市化发展必然趋势,同时是实现信息化城市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已迈入建设性阶段,有线电视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将会有大的作为。首先先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作简要分析。

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2.1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概况自党的十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化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中多处提及信息化建设,可见信息化已经成为新四化的主要内容。美国IBM定义智慧城市即为——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手段进而来感测,分析,整个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进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以及商业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运用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及运行,进而为人们创造更多地没好的生活。截止2013年初,我国已有9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其中,山西省的太原市,长治市,朔州市入选。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基础的建设,同时这些信息基础建设服务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2长治建设概况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省由于近些年煤炭开发过度,必定造成资源为主的单一产业,其抗风险能力较弱,为了减少该风险,山西省一直致力于城市化建设。其中长治市坚持智慧城市建设,并指出其是实现经济社会转型提升的新支点,是改善民生的实事工程。智慧城市建设,长治实施“五五战略”,根据长治长远未来发展做出相应规划,其政府领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依托30亿元云技算,整合各部门的信息系统以及业务应用,协调各部门,综合利用各系统,实现综合信息平台。在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大优化。在2013年山西省有11个城市将全面完成数字城市的建设,并努力实现智慧城市的跃进。

3智慧城市如何更好的实现

3.1数字电视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将大有作为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宣传者,推进者以及建设者,有线电视将会积极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当中去。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业陆续的开展起来,一些城市推出基础平台——视联网,通过视屏会议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高清物联网应用系统,纳入智慧估计商务当中,教育,医疗等。各大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都有效的结合了数字电视。

3.2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数字电视为其提供了有效地保障首先,在现代这个经济环境下,作为网络营销机构必须要有一个跟的上时代的管理理念及运营模式。其为我国数字电视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将技术与市场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加强了队伍建设,同时强化了市场竞争的意识。其次,其充分利用了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云技术。同时,其以资源聚合为特征,以视频,语音,数据等多媒体为途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的是为客户提供较为全面的内容服务,为用户提供专业频道,高清电视及点播,为人们提供电视阅读报纸,杂志等刊物,提供互联网服务,包括消遣娱乐服务等,逐步让数字电视智慧服务政务,智慧家居,智慧文化,医疗教育等应用领域。

3.3但是我国智慧城市,数字电视也面临较多问题可归纳为:外部,内部两方面原因。首先外部原因,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三大运营商已深入参与,使得数字电视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近些年都在大力推进光纤入户,在终端服务上显示出巨大优势,该三大运营商都以智慧城市为目标,规划战略部署,同时使数字电视面临较大的挑战。其次,内部原因表现在缺乏较为科学的管理体制。当前中国网络运营状况尚存在一些问题———有系无统,一个省份一个网络系统,并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网络系统,无法统一管理,进而导致无法对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其发展较为缓慢,无法达到较为有效的规模效应。我国对网络整合较为欠缺,没有统一的运营网络机制,无统一规划,因而无法制定统一的战略部署,战略计划。我国国不同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识程度不一样,所给予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在建设智慧城市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数据资源的处理,因而数字电视在在未来不见得可以处理,所以我们目前就应该有个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并按照该体系作为努力目标机准则。详情可参照下图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再次,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对数字电视缺乏市场认识及人才较为匮乏。我国数字电视网络与运营,其市场化程度较低,技术重视程度不够,产业起步较晚,导致数字电视较为单一,且因缺乏技术人才,严重影响其售后服务及发展,对数字电视与智慧城市的衔接与运营产生严重影响。因而我们应为创建智慧城市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并依据该标准体系制定战略目标,努力实现智慧城市。详情可参照下图标准。

4结论

数字电视论文篇9

地面数字电视一路走来,如何评估其发展现状究竟如何,以下几组数字将给出最好的回答:1.中国总人口达到13.6亿,共计4.3亿户家庭;2.其城市家庭共有2.2亿户,农村家庭共有2.1亿户;3.有线电视用户已发展到2.29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72亿户;4.直播卫星用户截止2014年8月已达到3600万户。以上几组数字给我们以下几点提示:1.中国城市家庭户数与农村家庭户数在数量上相当,但是享受到的服务却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任务艰巨;2.有线电视是全国范围使用范围最广,用户数最多的直播电视平台,且数字化率较高,但是有线电视的服务群体依然较为集中在城市家庭;3.直播卫星用户发展迅速,但是3600万户相比于2.1亿户农村家庭而言,依然显得渺小。由上可以发现,中国三大直播电视平台,唯独地面数字电视缺乏准确的用户统计数据。这源于地面数字电视还未能在全国范围实现有效的推广和运营。但是几组数字进行简单的运算即可给出地面数字电视未来的发展前景。4.3亿户家庭,刨除2.29亿有线电视用户,再刨除0.36亿卫星用户,可以大约估算出未来地面数字电视的潜在市场规模为1.65亿户左右。同时,中国拥有超过2亿的农村用户,尤其是无法接收有线电视的农村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未来是这部分人群收看广播电视的主要手段。对于未来的估算,结合目前的发展现状,可见地面数字电视的实际发展与预测期待还有很大差距,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现状

2.1中国直播电视平台发展现状随着广播电视传输与覆盖方式的不断创新,广播电视从最初的地面无线传输覆盖方式发展到目前地面无线、有线电视和直播卫星三种技术方式:1.有线电视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城市建设有线股改网,2002年开始进行有线电视数字化,目前城市用户通过有线电视可以收看到CCTV标清和高清节目、各省卫视频道(其中包含十多套高清节目)、付费电视频道、本省市县电视频道、点播、电影、电视剧频道等,共计几十套高清电视节目和100多套标清电视节目。2.直播卫星自2008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广播电视卫星,我国除去南海部分海域之外其余疆域都可以接收直播卫星信号。目前农村用户通过直播卫星可以收看到CCTV以及各省级卫视标清频道。3.地面数字电视自2008年,全国300多个发射台站启动建设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覆盖网建设进程依旧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进。按照目前地面数字电视的节目规划,可以收看到CCTV-1的高标清频道和CCTV-7的标清频道,以及省级卫视一套标清频道以及部分市县频道。

2.2城市与农村广播电视信息服务现状我国广播电视业务正按照“城市以有线为主,地面为辅;农村以卫星为主,地面为辅”的主线逐步开展与实施。以上三种传输技术手段在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发展发展相对不均衡,传输的广播电视节目从数量、质量等方面看都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家庭用户远比农村家庭用户收看到的电视节目数量要多、质量要高、方式要先进。1.城市家庭用户对于城市家庭用户而言,其信息获取的方式不仅可以通过直播电视平台收看到标清和高清频道,同时可以通过在城市普及的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2.农村家庭用户而对于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家庭用户而言,其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仅局限于通过直播卫星或者地面数字电视收看到中央、省、市的标清电视频道。“宽带中国战略”目标将互联网带入农村的千家万户,但是短期内电视将仍然是农村家庭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3.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包含了很多不应该被遗忘与忽视的场景和群体,包括:长途客车和铁路客车的用户在地域跨度较大时主要依靠直播卫星收看电视,地域跨度较小时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收看电视;渔船和邮轮用户主要通过直播卫星渔船通收看电视;在旧城改造区等区域分散着很多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而其所居住的区域通常为有线电视覆盖的盲区,亟待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或者直播卫星等方式实现直播电视覆盖。广播电视服务水平在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还是很大,因此,广播电视今后要努力发挥地面无线、有线电视和直播卫星三种技术手段优势的同时,努力挖掘三种技术手段互补的潜力与可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网。

2.3中国直播电视平台的未来发展1.来源于自身的压力未来有线电视的发展,将主要面临着传统单向直播业务日趋单调,对用户黏度不断降低等不利局面,亟待网络双向化改造完成后创新丰富业务形态;目前中星九号22个转发器仅仅使用7个转发器,仍有15个转发器空闲,同时中星九号设计寿命只有15年,目前已经使用6年,如何在未来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发挥直播卫星平台的作用,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急需探索的课题;同样,地面数字电视若想在未来能够获得长足的成长与发展,将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与克服模数同播期的阵痛与无线频谱资源的日趋紧张。电视的角色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弱化,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依赖移动互联网。同时,相比于电信业务,广播电视的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和专业公共服务属性没有明确界定,其社会职能和经营职能也混淆不清,缺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使其面临当前互联网业务的冲击之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地面数字电视模数整转关键时期,急需探索一条长久发展,建养并重的长效机制。2.来源于外界的压力新兴网络技术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发展日行千里,基于广播技术移动电视正渐渐被淹没于3G、4G与WiFi对视频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的浪潮之中,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面向多屏的点播型与社交型电视兴起,逐渐改变人们的视频消费习惯,电信运营商已经跨入4G时代,WiFi演进到第五代802.11ac,3G/4G与WiFi结合的产品层出不穷,大功率WiFi、卫星移动互联网等新兴网络技术层出不穷。无线频谱需求与日俱增,全球范围内,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流量的持续增长及第二代地面数字广播标准的逐步落地部署,地面电视广播的频谱被分配给移动运营商的压力正在逐渐增大。信息消费逐渐蔚然成风,商务部研究院《2014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中提及,4G视频业务将成为发展重点,随着移动虚拟运营商和移动转售业务的出现,未来视频网站、电视台、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等与移动虚拟运营商合作的3G/4G定向视频流量套餐将会出现。互联网数据接入方式的越发丰富,接入速度提升巨大,高清视频已不再是广电专利。

2.4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我国正处于模拟向数字电视转换的过渡时期,地面数字电视作为模拟电视的延续,其技术提升不仅没有改变原有的公益属性,还需要进一步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电视节目,这就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过程中,有诸多积极因素因素对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相关配套标准的不断完善;地面数字电视发射与接收设备软硬件资源逐渐成熟,产品性能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地面数字电视国标的国际化和海外应用;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支持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工程项目的建设;各部委相关政策的支持,为地面数字电视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与此同时,地面数字电视发展也同样遇到了“瓶颈”,主要体现在频谱资源和用户资源两方面:频谱资源是地面数字电视的骨骼和基础,对于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起到主体支撑作用,但是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无线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移动通信服务蓬勃发展,移动通信运营商提出更多的频谱需求,在部分国家主管部门遵循市场机制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情况下,广播电视频谱因其具有良好的传播特性,而在近些年来不断的受到“挤压”;用户资源是地面数字电视的血肉,只有丰满的血肉,才能确保地面数字电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而在我国,国家有关部分仍未能明确相关节目政策与市场政策,节目政策涉及到地面数字电视的定位,以及其与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的相互关系,而市场政策,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面数字电视的业务发展,进而影响地面数字电视的用户数量。

2.5中国直播电视平台的未来价值在“十二五”期间,随着信息产业与工业应用领域的进一步结合以及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通信业务需求仍将有大幅度增长,网络建设规模也将持续扩大。已有数据显示,随着智能多媒体移动终端的普及,预计到2015年,国内移动业务的需求量将达到目前的100~1000倍,其中移动视频业务将会占到业务总量的2/3。商务部研究院的《2014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里面有提及,4G视频业务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另外,随着移动虚拟运营商和移动转售业务的出现,可能会逐渐有视频网站、电视台、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等与移动虚拟运营商合作视频3G/4G定向流量等,以上这些都将会对传统广播电视直播业务产生越来越大的威胁。基于4GLTE/LTE-A的eMBMS为移动运营商提供了发展移动视频业务的手段,但在经济可行性、全网安全可靠性(承受巨大流量压力)、用户业务体验质量等方面缺陷与瓶颈犹存。移动视频业务的发展将使移动运营商面临着网络建设与业务发展之间“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局面,移动运营商面临着提升现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容量受到频谱资源和能耗双重约束的尴尬局面。估计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电视与视频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对于传统的移动通信基站而言,承载数据业务可以忍受一定的延时,视频业务则对延时抖动非常敏感。如果在承载近乎“洪水”般的移动视频时仍然采用传统的归一化服务方式,则势必会造成移动网络资源和能量的极大浪费。所以全球的移动通信界都在研究探索通过3G、4G等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视频内容的低成本方式。而点到多点的广播方式,恰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合适的途径与方式。

2.6下一代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演进方向随着地面广播技术的不断演进,广播界需要国际合作,以确定一套高效的技术标准,推动新融合业务的传输和应用,其他国际标准的探索经验为我们下一代国标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1.美国广播频谱被重新分配,计划将更多广播频谱用于移动宽带等业务。美国广播服务提供商,努力扩充业务内容,在新平台上开发频谱新用途,如OTT技术视频、互动电视、当地业务、网络、移动和社交媒体等新业务,满足现代消费者对移动性、高质点播业务、大量节目选择和个性化互动媒体体验上的期望,从而展示其高消费价值和高频谱使用效率,进而确保其继续使用目前的频谱资产。2.欧洲频谱和广播的概念也正受到IP和宽带技术的巨大压力。因此,欧洲广播商在保证原有广播质量不降低的情况下,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不断推出包括高清和3D电视节目等等更高级的业务,充分利用宽带连接资源,甚至考虑未来使用现有的频谱资源转变成无线宽带运营商。3.亚洲日本的数字电视系统,正沿着高传输速率的方向演进,以支持甚高清电视业务(Ultra-HDTV)。同时,日本NHK提出了混合广播系统的概念,结合了因特网的特点和广播的内容,用在宽带通信网上引入的内容来补充广播服务。为了实现数字无线广播的大容量业务,传输性能须得到实质性扩充。一些高性能的传输技术研发成果,包括超多层面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固定接收装置采用的双极化的MIMO技术,以及移动接收装置采用基于空频分组编码技术的高稳定性传输技术等应考虑引入。同时,编码技术与音频编码技术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其与媒体融合将带来巨大的影响,云传输的实现将会有力支撑未来用于地面广播的点对点的多媒体服务。

3基于地面数字电视融合业务探索

如图1所示,无线广播网主要包含地面数字电视与直播卫星两大平台,两平台的技术特点与节目设置不同,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针对城市用户与农村用户两大群体不同的基础和特点,如何将无线广播网两种技术方式,与互联网信息获取方式进行合理的组合与融合,将决定着无线广播网在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进程中能够发挥多大作用。1.地面数字电视之于农村地面数字电视对于农村用户,可以提供本地性的高标清直播、地方性的应急广播响应系统以及数据推送以及视频点播等增值。2.地面数字电视与互联网之于城市通过地面数字电视直播服务,叠加城市宽带信息接入,构建起城市家庭多维综合的信息获取途径。3.直播卫星之于农村直播卫星对于农村用户,可以提供中央及各省级卫视高标清直播、全国性的应急广播响应系统以及区域性的数据推送与点播服务。4.地面数字电视与直播卫星之于农村即采用地面数字电视与直播卫星协同覆盖,共同服务的方式,将会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提升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的途径。对于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立足但并不局限于仅通过地面数字电视与直播通覆盖的方式推进。提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应分两步推进。农村服务第一步,定位于为农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能够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相匹配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服务第二步,伴随宽带、3G与4G网络等在农村的建设进度,进一步拓展农村信息获取的手段,丰富内容与服务。

3.1地面数字电视与直播卫星的融合

为实现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第一步的目标,即有效提升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应积极研究公共服务体系下,地面数字电视业务指导意见和节目传输政策,在推动全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的同时,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地面数字电视与直播卫星的协同推进与覆盖,并积极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国家振兴电子信息产业、宽带中国战略、智慧城市战略相结合。

3.1.1地面数字电视与直播卫星业务层面融合进行融合型业务探索,首先应该基于自身,合理整合地面与卫星两平台的优势资源,进行协同覆盖。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员居住分散,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采取直播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协同覆盖的方式将会是最佳选择,也是唯一可行的方式。1.地面与卫星协同覆盖,可实现中央地方两级应急广播体系,互不影响,互为补充;2.地面与卫星协同覆盖,可实现中央、省、市、县多级电视频道的汇聚,极大的丰富广大用户收看到频道的数量和质量;3.地面与卫星协同覆盖,可以有效搭建起开展增值性业务的平台,将有效推动地面数字电视建立一套建养并重的长效机制,从而将会更有效的推进地面覆盖建设进度;4.地面与卫星协同覆盖,可以为地方政府建立一个高效而稳定的政务信息平台,便于对各级政府服务、各部门,广泛开展各级应急广播、党务、警务、法务、农业渔业服务、农贸金融以及农村电商服务等,地方性公共服务尤其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将得到进一步丰富;5.地面与卫星协同覆盖,可以利用数据广播推送的方式,以“电视课堂”等形式推进公共教育进农村,将有力配合国家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地面数字电视与直播卫星协同覆盖的过程中,应注意改变传统“广播”思维,努力聚焦用户需求,通过两平台的协同覆盖,以更丰富的节目数量,和更高的节目质量,切实解决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问题。同时,在立足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之下,同时应坚持事业和产业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探索一套建养并重的机制,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才能够长久的延续下去。

3.1.2地面数字电视与直播卫星终端层面融合地面数字电视与直播卫星如何在终端层面实现融合,将决定两个平台的融合业务形态是否真正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在现有直播卫星加地面数字电视双模机顶盒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改造,将会为未来融合业务形态的开发,提供更灵活的空间,以及更有力的支撑。1.新型终端严格遵循直播卫星“户户通”单模机顶盒现有规范,通过在直播星“户户通”单模主板上增加物理扩展接口,在不降低系统安全性和可用性的前提下,实现地面数字电视解调功能的扩展;2.地面数字电视模块与卫星模块功能上完全隔离,扩展地面数字电视模块不需要修改原卫星部分电路和软件,不降低系统安全性;3.卫星功能和地面数字电视功能分别采取单独的实现主体,互不影响,有利于卫星和地面各自服务的优化演进;4.可适时调整终端形态,方便对接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的建设进程;5.安全性的基础上同时强调扩展接口的规范性(严格定义标准接口);6.地面扩展板增加USB接口,以支持数据推送存储以及文件浏览播放;7.地面板提供了可以灵活进行用户管理与控制的可能,区分基本型公共服务与增值型公共服务;8.积极推广直播卫星与地面协同覆盖融合机顶盒(图2),确保安全与可管控基础上,预留未来技术升级与发展的空间,同时积极进行终端承载新业务的开发。

3.2地面数字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

模拟电视时代,由于信息交流方式的局限性,对于用户来说,地面电视广播是最有效、最便宜的和最普遍的方法。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交流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图2地面与卫星融合机顶盒方案示意变革。与通信、无线宽带网络相比,地面电视广播的传统应用模式单一化,单向广播方式无法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信息交流方式的多元化也在降低地面电视广播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使得传统的地面电视用户数量在不断流失,同时也无法争取到新的地面电视用户,而用户资源的减少则将动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展的基础。因此,开展地面数字电视与互联网融合业务的探索,在无线广播网与无线通信网的协同发展中寻求生存,才是未来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之道。

3.2.1地面数字电视与互联网业务层面融合地面电视广播向数字技术方向的靠近与结合,为研发更多创新性业务提供巨大的机会。但是数字化整转的过程,将为广播从业者带来巨大的挑战。电信业务提供商紧盯着地面广播的频谱资源,也意味着广播从业者必须以更高频谱利用率的创新业务来回击。因此,如何跟随上费者消费期望的改变以及媒体消费模式的转变,积极的面对来自于互联网的挑战,以包容的姿态去选择融合与合作,才能以新的融合业务形态赢得用户。地面数字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场景,目前仅适用于城市环境,业务层面的融合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推进。1.对于城市家庭用户环境地面数字电视为城市用户提供热门频道的高清直播与点播,通过少而精的频道设置以期待能够达到与有线电视相媲美的直播电视服务水平;利用城市已有有线宽带接入、移动互联网接入等手段引入互联网视频资源,实现对传统直播节目内容的丰富与扩充;利用WiFi实现在家庭环境中的无线分发与共享,提升用户体验。2.对于城市公共场合对于城市公交车、商场等公共场合,都存在着地面数字电视接收以及WLAN热点网络覆盖的需求,因此不仅从网络建设角度出发,地面数字电视的网络建设考虑与电信运营商WLAN建设可以灵活的方式协同推进,互为增强,互为补充,在业务开展角度,也可以有效整合两者各自优势推出融合型业务。以公交车环境为例,乘客在车上存在通过车载大屏幕观看直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也存在通过连接车载WiFi热点上网浏览的需求。而目前,公交车的车载热点设备,多通过3G与4G网络数据接入然后WiFi转发的方式实现,这种技术实现方式难以应对巨大在线视频访问流量。因此,若能以地面数字电视提供的热门频道直播来分担车上乘客的视频点播流量,将会创新出极具活力的融合业务形态。总之,在加快地面数字电视数模转换进程的同时,从终端与网络两纬度出发,积极借鉴与融合移动通信技术,追求传输容量与传输能耗的兼顾的同时,创新开展互动业务,构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平台,积极发展基于无线广播网融合终端,融合各成熟无线通讯技术,将机顶盒打造成家庭数字媒体中心。同时,对于现有成熟无线通信技术选择积极“融合”而非蛮力“对抗”,尝试利用4G等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双向数据接入,WiFi进行局域网无线分发,Zigbee等实现家庭智能互联,创新广播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业务。

3.2.2地面数字电视与互联网终端层面融合技术发展方向不应仅仅考虑某个技术环节性能的提升,应综合考虑体系结构、信号处理、网络融合、终端互动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探索广播网与互联网融合业务时,如何对融合终端进行定义,将决定着能否真正实现广播网与互联网的相互支撑,创新出以满足社会、广播从业者、电信从业者和消费者都活力的业务形态。广播方式对于缓解高并发视频访问量的价值,正逐渐被电信运营商以及其线下的虚拟运营商所意识到。融合了广播业务与电信业务的设备,也正在逐步出现。依然以公交车环境为例,电信运营商在其原有公交WiFi热点设备基础上,通过增加地面数字电视接收解调功能,并增加音视频输出接口,完全实现了对原有公交车车载电视接收系统的整合与代替。在我们当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硬件设备的渗透意味用户端入口的占据。这样一个小小的硬件设备的更迭,意味着公交车信息传播窗口主导者的更迭,意味着广电传统信息传播高地的沦陷。公交车这样一个小小的场景,应给广大广电从业者敲响警钟,类似于这样的小战场会有很多,如何利用广电手中节目源的优势以及广播技术的特点优势,实现对于移动互联网资源的整合,而不是被整合,决定着未来掌握用户端入口的主动权。因此,无论针对家庭用户环境,还是公共场合用户环境,都应努力将电视机顶盒的功能进行扩充,支持有线宽带接入,以及3G/4G/WiFi等多种无线数据接入方式,利用高清晰高质量的直播电视节目作为独有的差异性优势,力求将机顶盒打造成各个环境中的数字媒体和信息获取的中心设备,从而力求延续广电一直以来在用户侧“端”的优势,并利用所占据的入口优势,创新传统广电与互联网融合的新业务,提升对于用户的黏度。

3.2.3地面数字电视与互联网融合案例

3.2.3.1日本NTTDOCOMO的NOTTVNTTDOCOMO是日本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3G,LTE网络服务。其旗下的多媒体广播公司MMBIInc.自2010年9月9日,在MIC向MMBI独家发放了ISDB-Tmm业务牌照后一直负责NOTTV的日常运营。MMBI公司旗下的JapanMobilecasting公司具体负责Mobacas移动多媒体电视广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覆盖规划、信号发射等工作。NOTTV(图3)通过Mobacas网络向移动终端分发NOTTV内容,无缝融合了广播网络(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3G、4G或WiFi);既支持“一对N”的电视广播,也具有“一对一”的通信网络双向化与个性化的特征;实现了传统电视广播所不具有的“下一代双向业务服务”功能;为人们提供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入的“个性化”移动电视广播服务,包括实时电视广播、基于文件的广播以及基于Mobacas双向网络的交互式业务。NTTDOCOMO创新性的实现传统广播业务与互联网业务在智能终端上的共存与融合,其主要创新性还包括基于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挖掘分析的智能推介及自动分发下载(图4),以及用户对节目内容的深度参与,可使正在观看电视直播的用户通过叠加于电视直播画面上的界面参与投票及其他互动节目(图5)。Mobocas终端主要在移动智能终端基础上,增加支持ISDB-Tmm标准,同时终端侧加载DOCOMOUIM卡进行观看控制。相比于一段式移动电视广播服务OneSeg,Mobocas终端取得较好的市场推广效果和收益(图6),也从市场的角度印证了发展融合性业务才是未来广播电视业务发展的方向。

3.2.3.2数字电视转发器(WiFiTV)目前,国内也出现了部分以地面数字电视为基础,融合互联网数据接入方式的融合型产品,如数字电视转发器(WiFiTV)。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WiFiTV可以通过广播信道模块接收数字电视TS流或本地硬盘存储TS流,经转发器利用WiFi的方式进行转发。可以满足在各种便携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收看电视直播,不需要固定位置,不会增加流量消费,实现“直播电视无处不在”(图7)。WiFiTV产品主要适用于以下不同场景:1.家庭应用WiFiTV可以通过分离式以及一体式的方式,接收DTMB直播电视频道,以及OTT方式的互联网视频点播,并且均可通过WiFi的方式实现向智能终端的转发;WiFiTV可以单独实现DTMB直播电视频道的接收,并实现WiFi的智能转发;WiFiTV同时适用于家庭用户已有家庭无线局域网的场景,WiFiTV仅实现DTMB接收功能,转发功能交由家庭无线路由器实现。2.公共区域WiFiTV可以实现DTMB直播电视频道的接收,并转商用路由器进行WiFi多终端转发;WiFiTV可以在实现DTMB直播电视频道接收的基础上同时实现3G/4G网络数据的接入,并同时通过wii实现智能终端的直播电视与互联网数据接入;3.个人或车载WiFiTV可以实现DTMB直播电视频道的接收,并利用WiFi进行车内多终端转发。WiFiTV可以在实现DTMB直播电视频道接收的基础上同时实现3G/4G网络数据的接入,并同时通过wii实现智能终端的直播电视与互联网数据接入。

4总结

数字电视论文篇10

1.1注意控制EPON传输距离一般情况下,每一个OLT会存在很多PON口,而每个PON口往往会采用多种输出分配结构,可能是1分4,可能是1分8,也有可能是1分16。如果分路器的分路数量越多的话,损耗的光功率也会越大。由于采用时分多址技术、时分复用等技术,一旦光传输的距离在20km以上,会导致传输距离过长而延长传输时间,在数据的接收端也会出现很难识别数据的情况。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丢包,严重的话可能完全无法接收数据。因此,一定要注意EPON传输距离,保持在20km以下。

1.2应采用集中分配方式对于同轴电缆网络部分,为了将线路中的接头数量控制到最低限度,避免出现故障,在用户使用的那部分设计时应按照用户分布的密集程度采取集中分配的方式,也即是根据2分配、3分配、4分配、6分配的原则将6户、8户、12户、20户等采用同一个用户箱。具体的集中分配方式。

1.3注意用户放大器如果用户使用线路中存在用户放大器,则应该将放大器内部中插入高低通的损耗考虑进来。若放大器是多端口输出装置,不仅需要考虑插入高低通的损耗,同时还要计算放大器内部存在的分配损耗。比如,下图4是一个一级用户放大器的原理图,在这个光节点上有放大器1台、EoC两台、两断口光工作站一台、用户分配箱九个、OUN一台,整个光节点上的用户终端共有104户用户。在这个线路中,4号到8号采用的是集中分配用户箱,和其他箱相比,这个集中分配用户箱的下行高清电视信号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上行数据信号有很大损耗。采用EPON+EoC进行升级后,就可以构成一个双方网络传输有线电视数据,有利于提高整个网络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高效性。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