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基本准则十篇

时间:2024-03-07 17:47:38

会计的基本准则

会计的基本准则篇1

会计准则是一个外来词。同时传进来的还有会计标准、会计原则这些词。中国会计文献中出现会计准则、会计原则这些提法,就笔者所见,比较早的,当属解放前出版的潘序伦先生所译《公司会计准则导论》和潘兆申先生所译《会计原则述要》(均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发行)。直到改革开放前夕,人们在提到、或在课堂上讲到会计准则、会计原则这些词时,也总是把他作为西方国家的会计现象来对待和介绍的。改革开放以后,会计学者在会计研究中开始提及会计准则、会计原则、会计标准等概念,并开始思考中国的会计准则问题。当时的普遍看法是,会计准则是一种指导原则,是用于指导会计核算、制定会计制度的原则和思想。也就是说,它不是会计制度本身。

基于以上理解,有些学者进一步研究了中国会计准则所应包括的具体内容。有的认为,会计准则"应包括(1)实事求是;(2)集中统一;(3)及时反馈;(4)系统完整;(5)民主理财;(6)开源节流;(7)统筹兼顾;(8)内部牵制。"(孙文超《关于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原则的浅见》,《财会通讯》)1983年第10期)。有些学者进一步认为,这样概括的会计准则并不都是会计所固有的,有的原则实际上所有经济活动都应具有的。所谓的会计准则,应当是会计所固有的。据此,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会计准则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特点的会计准则,如:社会性、统一性;另一类是各种经济形态都存在的会计准则,如:会计主体、历史成本、稳健、配比。"(孔祥祯《略论社会主义企业的会计准则》,《财会通讯》1984年第3期)。还有的认为"会计准则应分为两类,一类是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准则,比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实际成本、收入确认、配比;另一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比如,统一性、计划性、政策性。"(李柏林《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会计准则》,《江西会计》1984年第6期)。

也有观点认为,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的规范,即,它不仅仅是指导会计核算或会计制度的原则,它就是规范本身。如有的认为,会计准则"表达了会计工作以及会计工作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达到怎样的质量标准,才符合人们对它的要求,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而它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娄尔行、石成岳、裴静之《会计的任务、假设、概念和原则》,《会计研究》1983年第2期)。又如,"会计准则就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即,就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核算程序作出规定,为各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提供规范。"(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编《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国财经出版社,1993年)。以上定义更强调会计准则是关于会计核算的规范。这一提法目前更为广泛一些。但是也还有一些问题。主要是,从政府对会计的管理来说,涉及的东西是相当广泛的,他们并不都是会计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定义就显得太宽泛了一些。准确地说,会计准则是关于价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其中,确认是指对某一种经济业务加以分析判断,是否已经引起了资源和义务的增减变动,从而认定是否能够加以记录并在会计报表中列示;计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资源和义务的增减变动以什么样的金额加以记录和列示;记录是指用什么账户和程序加以记录;报告是对账户记录进行整理,确定列报内容和方式。将会计准则定义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就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会计准则的内涵,也使得会计准则与我国传统的会计制度区别开来。我国传统的会计制度所规范的内容大体上是对记录和报表编制这两个环节的规范,没有或者很少规范确认和计量这两个环节。

正如前面提到的,80年代初期,会计准则、会计原则、会计标准这些概念是混用的。有些同志曾经提出,会计准则、会计原则、会计标准属于不同层次。会计原则属于较为抽象的层次,高度概括,起指导作用;会计准则属于中间层次,属于具体的原则;而会计标准是较为具体的,直接指导会计核算实务。这与美国早期accounting principles,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practices 等词混用、也曾经探讨各词之间的关系,相当类似。记得1989年1月,在上海金山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的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赞成统一采用会计准则一词。从此结束了名词上的争论,开始广泛采用会计准则这个概念进行会计研究和政策设计。

二、会计准则的性质

会计准则的性质这个命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会计准则的本质是什么,主要是给会计准则定位。

80年代初,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有多种表述。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准则是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桥梁"。从会计准则以理论为指导、用以指导和规范这个角度来讲,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它始终并没有说明会计准则到底是什么,既然是桥梁,就既不是理论,又不是实务,它到底是什么呢?它没有回答。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准则是会计实务在理论上的概括"。从字面上看,它实际上认为会计准则是理论。因为对实务进行理论上的概括,还是理论。显然,讲会计准则是理论,是无法让人接受的。这个观点还可以作另一种理解,即,会计准则即便不是,也是按照理论的原则制定出来的。确实,会计准则的较高境界是按照理论进行推演,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确实作出了许多努力,使会计准则服从理论上的要求,而避免成为政治较量的结果。但实际情况是,在许多国家,会计准则是不同利益之间政治较量的结果,在另一些国家,会计准则是对各种经济后果和政治后果进行估量后作出的选择。因此,说会计准则是理论推演的结果也是不符合当今会计准则的现实的。也有同志认为,"西方的会计原则产生于审计的直接需要,他们的会计原则实际上就是审计原则"。从西方会计准则起源看,情况恰恰是这样,因为会计原则几乎都是为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服务的。但作为对会计准则的定位,显然是不够的。

会计准则作为一个体系和人类实践形式,是十分丰富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概括,目前可能不好定于一答。就目前能够认识到的,可以有以下几种分析。

从会计准则的形成和实际应用看,可以把会计准则看作是一种行政规范。在中国,会计准则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是行政法规的一部分,属于《会计法》所指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作为法律制度的一部分,会计准则属于上层建筑,它产生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从会计准则所达到的经济后果看,会计准则是一个分配标准。从实际过程来看,会计准则所解决的问题是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但究其实质,实际上一种分配标准,执行全社会总产品的确认职能和分配职能,比如,收入确认标准解决的是总产品的总量边界,固定资产折旧标准和存货计价标准解决的是总产品中的C的数量边界,有关人工工资的确认和计量解决的是总产品中V的数量边界。所以,会计准则搞不好,社会产品的计算以及分配都会失之紊乱。这已为我们的财务会计实践所证实。

最近几年,一些学者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新理论对会计准则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对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会计准则的本质,开阔了思路。

会计的基本准则篇2

笔者认为,提高会计准则执行力主要取决于如下四个基本条件:

其一,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包括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会计准则功效的发挥固然取决于会计准则本身的先进性,但协调的制度环境也是必不可少。首先是政治和法律环境。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政策、法规等,为会计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是制定先进会计准则的有力保障。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会计法基础之上的,法律体系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会计准则的质量。会计准则属于经济规范体系,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与配套经济法规的协调,尤其需要与其他会计法规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会计准则与经济法规的协调包括会计准则与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税法、企业法和公司法、合同法、外汇管理法等方面的协调,其中会计准则与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协调主要是会计准则与财政法规等财务规定的关系处理。其次是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根本因素,具体包括:经济体制、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政能力和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等。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发展的原动力,是会计准则发展和完善的促进因素,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会推动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势必影响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其二,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准则的建设和执行不仅要关注会计规范制定的现实适应性和远期前瞻性,而且还要充分考虑会计准则实施的土壤和环境。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和企业契约不完全的背景下,影响会计准则实施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企业因素是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利益相关者之间保证科学决策、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的制衡机制或制度安排,该套制度通过对利益相关者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全面界定,对会计准则在企业的实施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强有力的监督、约束和保障作用。公司治理结构通常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委托人和人之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称为外部治理结构;一个是通过内部决策和执行机制形成的委托人和人之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称为内部治理结构。处于外部治理结构中的利益相关者依赖会计准则生产的会计信息做出决策和选择,会计准则建设质量和执行效果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效率和效用;反过来,外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也必然会促进会计信息的需求,进而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内部治理结构中,通常遵循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框架,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经理层权利、利益、职责和义务架构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模式,不同的架构模式对企业实施会计准则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各不相同,内部治理结构对于保证会计准则的实施和会计信息质量作用重大。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影响到会计准则在企业的实施,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为会计准则的正确执行提供了可靠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指企业管理当局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措施。内部控制在企业制度中担任着内部管理监控的重要角色,它为会计准则在企业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平台,有助于提高会计准则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又是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了会计准则在企业运行的内部基础环境,从而也成为会计准则在企业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石。规范、系统、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了会计准则的执行水平和监控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甚至避免了会计准则“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加强会计准则在企业的严格执行过程和会计准则的信息生产过程。

其三,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素质主要是指会计人员的数量、素质、知识结构以及工作积极性等问题。它一般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熟悉法规;要依法办事、客观公正;要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较高的政治素质包括:认真自觉遵守国家法令、法规;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廉洁奉公等。较好的业务技术素质要求会计人员做到善于涉猎各类学科,不断提高自身的阅历;要善于研究市场变化规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善于总结会计实践经验,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有创新才能。较强的组织管理素质包括:要有面向未来的预测能力,牢牢掌握会计工作主动权;要有多谋善断的决策能力,对各项经济业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进行会计核算,客观、公正地办理会计事务,参与单位经营决策,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要具备协调组织能力,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优化会计工作环境,使各方面都能保持和谐协调的工作状态。

其四,外部会计监管。外部会计监管主要是指通过政府部门如财政部门、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公众媒体等社会机构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管理,达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企业对会计准则的正确运用和遵循的目的。政府部门由于其权威性、独立性强,具有足够的强制力,实施监管权力较易于为社会公众和被监管单位接受,从而使会计准则得以正确执行得强有力的保证,因此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也就提高了会计准则的执行能力。注册会计师等中介组织则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优势,能迅速发现企业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发挥好注册会计师等组织的监管职能有利于督促企业对会计准则的正确执行。另外,媒体或社会论监管也在外部会计监管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会计准则的正确执行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企业所有者、债权人、雇员、供应商和消费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应是外部会计监管的组成部分。外部会计监管得力是高质量会计准则得以有效执行并能真正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要保证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与先进的会计准则相适应的内、外部环境,必须具备会计准则能够得到不折不扣执行的基本条件。

会计的基本准则篇3

一、利得与损失——国际比较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财务报表要素划分为十项,分别是:资产、负债、权益或净资产、业主投资、向业主分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利得和损失是基本的财务报表要素。收入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不包含利得。对收入界定采用的是“流转过程观(Flow Process Approach)”,将收入视为一种流转过程,着眼于经营活动中资产的转化或流动。利得(Gains)是指“某一实体除来自于营业收入或业主投资以外,来自于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以及来自于一切企业的其他交易、其他事项和情况的权益(或净资产)的增加” [①]。同样,费用也不包含损失。损失(Losses)是指“某一实体除因为费用和向业主分配以外,来自于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以及来自于一切影响企业的其他交易、其他事项和情况的权益(或净资产)的减少” [②]。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其概念框架中,将财务报表的要素划分为五类,分别是:资产、负债、权益、收益、费用。其对收入的界定采用的是“流入量观(Inflow Approach)”,强调流入的结果。这里的收益要素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收入,指会计期间内正常与非正常活动中利益的增加,包括了收入和利得。收入是在企业正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利得是指满足收益的定义并且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在企业正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项目。利得不是一个单独的基本要素,而是收益要素下的一个子要素。同样,费用包括了损失以及在企业正常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损失是指满足费用的定义并且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在企业正常活动中产生的其他项目。损失作为费用要素下的一个子要素。

英国《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将财务报表要素分为七项,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得、损失、业主投资和向业主分派。其中,利得(Gains)被定义为除了所有者投资增加以外所有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通过对比可知,这里的“利得”概念是广义的,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收益”要素概念,同样采用的是“流入量观”。它包括了美国的“收入”和“利得”,相当于美国有关“全面收益”的概念。与利得概念相似,其损失(Losses)的概念也是广义的,即向业主分派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包括了 “费用”和“损失”。也就是说,报告主体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除了向所有者分派外,就是由损失产生的。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狭义的“利得” 是指企业除来自营业收入和对外投资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广义的“利得”包含了营业收入;狭义的“损失”是指企业除费用、分配的股利或支付的利息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广义的“损失”包含了费用。但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它们都包括了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事项,以及其他一切没有经过经营过程就导致的权益的增加或减少。利得与损失作为财务报表要素呈报,有利于全面地反映企业收益的变动,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准则,都将利得与损失定位于已确认标准上,即包含了已实现或未实现的权益变动。

二、利得与损失——新基本准则的改进与不足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的基本准则以取代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原基本准则中规定的会计目标、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和财务报告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变动是对会计要素的修改与规范。在原基本准则中,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其中,对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基本上形成了定论,较有争议的是关于构成利润表的三个要素。在新基本准则中,不仅按照2000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更值得关注的是,正式将“利得”和“损失”概念引入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新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规定中可以看出,这里的利得与损失是狭义的,不包括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入和费用,着眼于企业边缘性、偶发性交易事项导致的权益变动,与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中利得与损失的概念相近。以下对新基本准则的改进与不足进行探讨。

新基本准则的改进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原基本准则将收入定义为在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很明显采用的是收入的“流转过程观”。 新基本准则引入了利得的概念,对其进行了补充,体现了更的基础。其次,利得与损失作为财务报表子要素的增加,将非经常性损益由表外披露改为表内确认,使得权益的变动情况得到了更全面的反映。再者,通过各国准则对比可以看出,利得与损失要素是国际公认的概念,只是内涵各有不同而已,将其引入我国准则体系,体现出我国准则与国际协调的决心。

新基本准则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与具体准则衔接不明,难以指导实践。新基本准则给出了利得与损失的定义,同时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章节都涉及利得与损失,将利得与损失分为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和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与损失。关于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明确规定应当将其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予以反映。然而,关于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与损失,基本准则中虽然给出了概念,但在具体准则中并未进行详细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利润表的单列项目不包括利得与损失,同时没有更为明细的讲解,使得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衔接不明。笔者认为,准则制定部门应当注重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之间的衔接,或给出相应的解释与指南,以便基本准则真正运用于实践,而不是仅仅追求符合理论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特征。

2. 利得与损失的子要素地位尴尬。新基本准则考虑到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一致,没有改变财务报表六大要素的框架,将利得与损失作为财务报表的子要素。但从利得与损失的本质上看,它们代表了利益的增加与减少,与收入与费用的性质没有差别,四者应当处于并列的地位。通过国际比较不难发现,利得与损失要素要么作为基本财务报表要素与收入和费用要素并列设置,要么作为广义的损益要素下的子要素。而我国当前的做法将从利得与损失要素置于子要素地位,与收入和费用要素处于不同层次,使得利得与损失在财务报表中地位尴尬。笔者认为,可以考虑扩大收入要素的内涵,将利得归入广义的收入中,作为收入要素的子要素,即采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类似的做法。这样既不增加基本要素的数量,又体现出收入的“流入量观”,是较为合理的思路。同理,可以将损失作为广义的费用要素下的子要素。

3. 未实现的利得及损失的确认。之前已经提及,英国和美国准则都将利得与损失定位于已确认的(包含已实现或未实现)权益变动,认为一些未实现的权益变动只要是很可能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并能可靠计量的,就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得到确认,这体现了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的全面收益观的精神。全面收益的呈报,业绩报告的改革,是国际会计的趋势。但新基本准则中并未涉及未实现利得与损失的确认问题。只是在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并在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说明新基本准则倾向于不允许确定未实现的利得及损失,也就是排斥了全面收益观。这种保守的做法可能是基于当前我国计量属性的局限性考虑的,但它与国际会计发展的趋势却是背道而驰的。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1993年7月1日。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年2月15日。

[3] 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00-109页。

[4] 唐国平:《财务会计对象要素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72-178页。

会计的基本准则篇4

一、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包括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会计准则功效的发挥固然取决于会计准则本身的先进性,但协调的制度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协调的制度环境,再先进的会计准则也无法顺利地运作实施。

1.政治和法律环境

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政策、法规等,为会计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是制定先进会计准则的有力保障。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会计法基础之上的,法律体系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会计准则的质量。会计准则属于经济规范体系,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与配套经济法规的协调,尤其需要与其他会计法规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会计准则与经济法规的协调包括会计准则与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税法、企业法和公司法、合同法、外汇管理法等方面的协调,其中会计准则与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协调主要是会计准则与财政法规等财务规定的关系处理。而且,主要表现为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关系的处理。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根本因素,具体包括经济体制、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政能力和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等。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发展的原动力,是会计准则发展和完善的促进因素;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会推动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势必影响了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二、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准则的建设和执行不仅要注意到会计规范制定的现实适应性和远期前瞻性,而且还要充分考虑会计准则实施的土壤和环境。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和企业契约不完全的背景下,影响会计准则实施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企业因素莫过于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

1.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利益相关者之间保证科学决策、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的制衡机制或制度安排,这套制度通过对利益相关者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全面界定,对会计准则在企业的实施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强有力的监督、约束和保障作用。通常,人们将公司治理结构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委托人和人之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被称为外部治理结构;一个是通过内部决策和执行机制形成的委托人和人之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被称为内部治理结构。处于外部治理结构中的利益相关者依赖会计准则生产的会计信息做出决策和选择,会计准则建设质量和执行效果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效率和效用;反过来,外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也必然会促进会计信息的需求,进而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内部治理结构中,通常遵循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框架,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经理层权利、利益、职责和义务架构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模式,不同的架构模式对企业实施会计准则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各不相同,内部治理结构对于保证会计准则的实施和会计信息质量作用重大。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影响到会计准则在企业的实施,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为会计准则的正确执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2.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指企业管理当局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措施。如果说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那么,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帮助经营者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控制。内部控制在企业制度中担任着内部管理监控的重要角色,它为会计准则在企业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平台,有助于提高会计准则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又是紧密联系的,一起构成了会计准则在企业运行的内部基础环境,从而也成为会计准则在企业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石。规范、系统、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了会计准则的执行水平和监控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甚至避免了会计准则“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加强会计准则在企业的严格执行过程和会计准则的信息生产过程。

三、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主要是指会计人员的数量、素质、知识结构以及工作积极性等问题。它一般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熟悉法规;要依法办事、客观公正;要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较高的政治素质包括认真自觉遵守国家法令、法规;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廉洁奉公等。较好的业务技术素质要求会计人员做到善于涉猎各类学科,不断提高自身的阅历;要善于研究市场变化规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善于总结会计实践经验,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有创新才能。较强的组织管理素质包括要有面向未来的预测能力,牢牢掌握会计工作主动权;要有多谋善断的决策能力,对各项经济业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进行会计核算,客观、公正地办理会计事务,参与单位经营决策,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要有协调组织能力,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优化会计工作环境,使各方面都能保持和谐协调的工作状态。

因此,会计人员素质高则会计准则就会得到正确、有效的执行。相反,如果没有一支很好掌握会计准则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再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四、外部会计监管

会计的基本准则篇5

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信息不对称程度很高时企业的融资成本就会很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会在一定情况下向投资者披露自己的信息。与此同时,会计准则也会强制企业向投资者定期披露自己的财务状况,美国前SEC主席Arthur Levitt就指出会计准则在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很多文献从实证角度考虑信息风险对于资本成本的影响,这些文献主要通过财务报表构建衡量企业信息质量的变量。但是他们的相关讨论大都集中在横截面方面,很少有文献从时间序列的角度考察信息风险对于资本成本的影响。主要因为目前基于会计信息所构建的衡量信息风险的变量只在比较其横截面上的差异有意义,而在时间序列上比较其大小意义不大。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为本文分析时间序列上信息风险变化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然试验。相比旧会计准则,新准则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企业对净利润的操控。同时新准则还规定对资产价值采用了以当期市场交易为基础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使企业的盈余信息更具价值相关性。这一外生的政策冲击使得2007年以后我国资本市场上整体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改善,相比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资本市场上的信息风险会降低。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

遗憾的是,虽然新会计准则已经实施了五个会计年度,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学者很好的讨论新会计准则引起的信息风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汪祥耀和叶正虹(2011)比较了2006年和2009年两年企业的资本成本,他们发现2009年企业整体的资本成本相比2006年有所下降,但是对有些行业会有差异。他们没有考察新会计准则实施引起的时间序列上信息风险变化的影响,同时只包含两个年度之间的比较,这一结果可能会受到两年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反应资本成本在前后两个制度环境下的变化。

在考察新会计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时,首先需要分析企业的哪些特征会对企业的信息的风险产生影响。Francis et al.(2004)指出,在一系列公司业绩的衡量方式中,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司的盈利,因此本文主要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构建反应企业信息风险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考察由于企业自身信息风险的不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否会对不同的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利用2004-2011年的样本,研究发现:第一,企业的规模、经营风险和所处的行业环境会对企业的信息风险产生影响,企业规模、行业中上市公司的数目与企业信息风险呈反向关系,经营风险、所处行业竞争程度与信息风险呈正向关系。第二,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其资本成本得到降低,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没有使其资本成本得到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资本成本有所上升。

研究设计

(一)假说建立

要研究新会计准则对资本成本的影响,首先要研究企业自身特征的影响,其中最为直观的则为企业的规模。Watts and Zimmerman(1986)指出,企业规模越大,越容易受到监管机构和公众的关注,同时对外部资金的需求也越大,因此愿意更多地披露信息减少不对称程度。因此,企业规模越大,其信息风险应该越小。Hayes and Lundholm(1996)认为,信息披露会被竞争对手等运用,Inchauati(1997)认为处于同一行业中的企业往往具有相当的信息披露水平,Dechow and Dichev(2002)认为会计应计质量还会受到经营周期等经营性风险的影响。总结上述文献,得到本文的假设H1。Grossman and Stiglitz(1980)的模型指出,企业提高公共信息质量会降低投资者获取内部信息的动力,从而降低均衡时定价的有效性。Merton(1987)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增加投资者的基数、提高风险分担的效率和降低资本成本。在实证研究方面,Botosan and Plumlee(2002)发现企业资本成本随着年报披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随着临时性披露质量的提高而增加。结合上述文献以及假设H1,本文推断新会计准则对于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不同,由于大企业本来信息披露质量就较好而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因此新会计准则对大企业的影响较小而对小企业影响较大,总结上述推断,得到假设H2。

H1: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企业的信息风险与企业规模负相关。

H2: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能够降低小企业的资本成本,但不能降低大企业的资本成本。

(二)信息风险的衡量

本文从会计应计质量、盈利的可持续性、盈利价值相关性三个方面衡量企业的信息风险。第一类衡量信息风险的变量为应计质量。该方法由Francis et al.(2005)改进Dechow and Dichev (2002)的方法得到:

(1)

其中,TCAj,t为流动会计应计,CAj,t为流动资产的变化,CLj,t为流动负债的变化, Cashj,t为货币资金的变化,STDEBTj,t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变化,Assetj,t为期初和期末的总资产的平均值,CFOj,t为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Revj,t表示企业当年营业收入相对上年的增加额,PPEj,t 表示企业当年的固定资产净额。对式(1)分年度和行业进行横截面回归,使用证监会制造业二级分类和其他行业的一级分类,删除金融业。第一种衡量方式为abs_AQj,t=absv(εj,t) ;计算从t-4期到t期残差的标准差,则为第二种衡量方式AQj,t=σ(εj,t) 。变量abs_AQ 和AQj,t 值越大,说明公司的应计质量越差,信息风险越大。

第二类衡量方法为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根据Ali and Zarowin(1992),模型为Xj,t=φ0,j+φ1,jXj,t-1+νj,t ,其中Xj,t 为公司的每股收益。对上式中从t-9期到t期进行滚动的时间序列回归,得到的系数φ1,j 即反映公司盈利的可持续性(Persistence),该变量值越大,则公司盈利越具有持续性,信息风险越小。

第三类方法为企业的价值相关性,运用Francis and Schipper(1999)的方法,模型为:RETj,t=δ0,t+δ1,jEARNj,t+δ2,jEARNj,t+ξj,t ,其中RETj,t 表示从当年1月份到下一年3月份共15个月的累计收益,EARNj,t 表示当年净利润除以上一年年末的股票总市值,EARNj,t 表示当年净利润的增长除以上一年年末的股票总市值。对上式同样从t-9期到t期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得到的调整R2即为价值相关性(Relevance)该变量值越大,说明价值相关性越高,信息风险越小。

(三)信息风险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变量为公司规模,用公司营业收入的自然对数来反映。其他控制变量包括经营性现金流的波动性,用t-9期到t期的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标准差除以总资产;营业收入的波动性,用营业收入的标准差除以总资产;净利润波动性,用净利润的标准差除以总资产;经营周期,等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之和的自然对数;净利润为负的频率,计算方法为t-9期到t期之间,净利润为负次数的占比;外部权益融资依存度,用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除以企业的资本支出;企业投资的密集度,用企业的资本支出除以固定资产净额;同行业上市公司企业数目,行业分类使用证监会行业分类;行业集中度,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来衡量,指数越大说明行业内越缺乏竞争。

(四)权益资本成本的衡量方法

Easton(2004)提出的PEG方法和改进的PEG方法不会受到数据可得性上的限制,同时Botosan and Plumlee(2005)的实证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比现有其他方法根据可靠性,因此本文使用这一方法。估计的一般模型为:

(2)

其中P0表示当期的股票价格,r为预期的资本成本,agr=(agrt+1/agrt)-1 ,agr1=eps2+rdps1-(1+r)eps1,epst 表示第t期预期的预期每股收益,dps1 表示第1期的预期股利。对于第一种特殊情况,假设agr=0和dps1=0 ,得到关于资本成本的第一种衡量方式,,其中epst 的计算方法为根据每年年底获得的这一年当中所有分析师预测数据,对于同一个分析师只取最近一次的预测数据,本文使用所有分析师预测的中位数作为公司的预期每股收益。对于第二种特殊情况,假设agr=0 ,得到资本成本的第二种衡量方式,其中dps1=k×eps1,k为企业前三年股利支付率的平均值。

(3)

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国泰安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分析预测数据从2001年开始可得,计算在资本成本样本时间段为2002-2011年。有些信息风险的衡量方法中需要用到前十年的财务报表,因此选取其他变量时间段也为2002-2011年。信息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投资者面临的信息环境会影响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其信息可得性可能较高,因此信息风险会较小。在回归中,本文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所处行业的上市公司数目、出现损失的频率、外部融资依存度、投资密集度,企业经营层面的风险,如经营性现金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波动、经营周期,以及行业集中度。回归样本只包括2007年之前上市的样本。为了防止内生性问题,所有解释变量均滞后一期,回归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企业规模越大时,变量所反应的信息风险均越小,可以印证本文关于企业规模的对信息风险影响的分析。当行业内企业数目增加时,会计应计质量提高,说明企业为了吸引投资者,倾向于降低向投资者披露更多的信息。当赫芬达尔指数越高时,会计应计质量越高,说明企业面临的竞争越小,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会降低,企业更愿意传递信息。当外部权益融资依赖度上升时,会计应计质量下降,说明企业倾向于操纵报表从而保证融资成功,此时信息风险也增加。从拟合度来看,盈利的可持续性和价值相关性变量的拟合度稍低,R2在0.08左右;会计应计质量的R2较大,都高于0.1。整体而言,在所有变量之中,企业规模的解释力度最强也最稳定,企业规模越大则信息风险越小,回归结果支持假设H1。

接下来从时间序列上分析企业信息风险对于资本成本的影响,切入点为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这一自然实验。由表1可知,规模大的企业信息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新会计准则对大企业的影响也可能较小。为了能够比较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剔除在2006年后上市的企业。将两种方法得到的权益资本成本记为r1 和r2 ,无风险利率选取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用权益资本成本减去无风险利率得到风险溢价r1p 和r2p 。资本成本和风险溢价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从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计算资本成本时不考虑未来股利会低估企业的资本成本。企业的资本成本的均值在12%左右,风险溢价在9%左右,大于曾颖、陆正飞(2006)的3%,和李明毅、惠晓峰(2008)的相差不大,和Botosan and Plumlee(2005)比较情况很类似。但是两种方法得出的风险溢价的相关系数达到0.95,说明不考虑股利虽然会影响资本成本的绝对值,但是对结果的影响不会很大。本文在回归中用standardt这一虚拟变量表示新会计准则的实行,2007年及以后取值为1,之前取值为0。smalli和bigi表示按照前一年底市值进行分组后,市值最低的20%样本smalli取值为1,市值最高的20%样本bigi取值为1。为了反应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规模企业这种不对称的影响,本文在回归方程中引入standardt与smalli、bigi的交叉项,考察其系数的大小及显著性。回归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虚拟变量smalli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小企业的资本成本较大。从交叉项来看,smalli与standardt的交叉项显著为负,且在所有模型设定中均稳定。虚拟变量bigi在第一种资本成本的衡量方式中显著为正,交叉项也显著为正,但是在第二种资本成本的衡量方式中就变得不显著。说明总体而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小企业的资本成本得到显著的降低,而大企业的资本成本没有得到显著降低。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大企业本来信息披露质量就较好而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因此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规模企业的信息风险影响也就不同。从横截面的差异来看,反应信息风险的变量中会计应计质量的解释力度最强,在所有的模型设定中均显著为正,说明应计质量越差,资本成本越高。上述回归结果支持假设H2的推断。

研究结论与启示

会计的基本准则篇6

关键词:基本准则 新旧比较 会计准则

新基本准则是对旧基本准则中落后于国际财务报告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修正调整的,新基本准则能够适应我国特色的会计行业现状,同时又和国际准则接轨。本文主要分析新旧准则中的问题。

一、会计要素

基本准则中的核心内容其实有一项是有关会计要素定义和其计量与确认。新修订过的基本准则中的所确定会计要素的名称和数量都没有做变动,仍然具备负债、收入、利润、资产、所有者权益和费用这六个要素,但在会计要素的定义方面做出了与之前迥异的变化。新的基本准则中针对会计要素的内涵、性质两方面做了精准定义,为会计要素增添了新的内容,使其进一步贴合会计要素的质量特征,并且保障了在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时的准确性。确认会计要素时需要满足几个标准:第一会计要素需要符合该类会计要素的定义;第二确保和将来有可能流入或者流出的经济利益相关的企业的会计要素相配匹;第三保证有可靠计量项目的成本和价值。新基本准则对资产定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在资产分类方面取决于具体项目准则;与此相同的还有负债。在所有者权益方面规定了来源包括留存收益、直接算在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和利得、投入的资本等,增加了损失与利得的概念。完善的对收入进行表述,提出确认的标准。费用方面完善了其定义和确认标准,同时定义了成本。

(一)有关会计要素定义的变化

旧基本准则中资产的定义为企业拥有或控制并以货币来计量的经济资源;新基本准则中定义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在过去交易事项中形成的,预计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在旧基本准则中定义为企业所承担的以货币计量,需要用资产或者劳务赔偿方式支付的债务;新基本准则中负债定义为企业在过去交易事项中形成的预计会使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所有者权益在旧基本准则中定义为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新基本准则里定义为企业资产在扣除负债之后所得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收入在旧基本准则里定义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方面的业务时获得的营业收入;新基本准则中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或者和所有者投入资本没有关系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旧基本准则中对费用的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各种耗费;在新基本准则中定义为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没有关系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旧基本准则中对利润的定义为企业在某段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新基本准则中定义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二)有关会计要素部分概念称谓的变化

例如新准则在第八章提出:利润包含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并直接算在当期利润的利得与损失,其中提到的利得与损失就是新基本准则中引入的概念,但其规范的内容基本和旧基本准则中营业外收支净额这一概念符合。

二、总则

国际会计准则使用定义、引言、内容和范围等方式,而我国法律规定的新基本会计准则分为章和条,和旧基本准则相比区别比较小。新基本准则有11章,总共50条;而旧基本准则有10章,总共66条。新基本准则包括总则、资产、所有者权益、费用、会计计量、附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负债、收入、利润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

(一)新基本准则的适用范围

新基本准则的适用范围在总则中,删除了旧基本准则包括的设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投资企业,而适用境内的公司企业。

(二)新基本准则的层次关系

新基本会计准则的总则中含有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两大项。在制定具体准则的时候应该遵守基本准则。在旧基本准则中只有对企业会计制度制定时要求遵循基本准则,这样的修改订制巩固了基本准则的明确定位。

(三)新基本准则的财务会计报告目标

之前旧基本准则中并没有对财务会计报告中的目标作出明确规范的定义,这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作用目标发挥时受到很大影响。在新的基本准则中明确的提出财务会计报告目标这一概念,并且将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以理论的方式呈现,内容表达为:提供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成果等相关信息,能够反映出受托责任的企业管理层的履行状况,有利于财务会计报告操作者进行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目标这一概念的定义,对会计信息操作者和操作者使用途径来说,都有了明确的规定,指明了完善与建立具体会计准则的方向,提供了构建会计要素和设计财务报告的可靠依据。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与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占多数的基本情况相符合,突出强调履行受托责任对我国国有资产的保值起到增值的作用。

1、财务会计报告名称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中将原来的财务报告改为财务会计报告,导致这一名称上的变化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财务会计报告的说法有源可寻;第二国际通用说法为财务会计报告,有利于和国际接轨。

2、财务会计报告内容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中对财务会计报告的说法为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与某一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量、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包括会计报表在内的附注和应该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出现的其他资料和信息。规定会计报表至少需要包含利润表、负债表以及现金流量等。

(四)新基本准则的会计核算

新基本准则中,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权责发生制被提到总则中,提出企业应该把核算的基础放在权责发生制上。

三、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由于被旧基本准则列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里,导致其作用局限在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环节。在新的基本准则中,加强了对谨慎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实质重于形式、及时性、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等方面的修订。旧基本准则中的权责发生制将会以会计假设的身份出现在总则之中,而历史成本将会分到会计计量中。原有的资本性支出原则、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原则都被取消。新基本原则中,可靠性将变为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首要,这也符合了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根本要求。

(一)将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这样的修订突出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基本准则的重要性,同时又加强了旧基本准则中第二章的逻辑性,使其在新基本准则中和第一条保证会计质量信息相照应。

(二)重新定义了会计要素

新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修订中,从性质和内涵两方面,把会计要素的标准、范围和时间要求等方面做出了确认并用理论进行了概述,提高会计要素反应信息的可靠性。

(三)实质重于形式

社会经济中出现的复杂的现象要求会计能够发挥反映经济活动的能力,所以提出实质重于形式这一要求,并使其加入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体系中。

四、结束语

根据上面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旧基本准则在以政策改革为主要方法,修订出的新基本准则,在会计的目标、确认计量的原则和会计要素等方面,直面的讨论了具体问题,具有稳定性、科学性、逻辑性等特点,做到能和具体某个准则相互衔接和匹配,而避免以往只是对其简单重复与归纳整理,使原来的冗杂部分或者互相矛盾的部分不复出现,实现了修改定制新基本准则的最初目的,也达到了能和国际会计基本准则接轨的目标,增长了自身经验和计量属性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部莉B.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有关项目比较及思考[J].商业研究,2007

会计的基本准则篇7

关键词: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基本准则

一、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概念内容及其对会计准则制定的作用

1980年,FASB将概念框架定义为是由目标和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是相互联系的,组成的导致前后一致的连贯的理论体系。2010年,IASB认为概念框架应是为未来财务报告准则提供指南,并且可以解决会计准则或报告准则中没有直接表述的问题。从上述的定义和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概念框架是一套理论体系,它首先为会计的存在指明了目标,然后规定了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进而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和为具体准则没有规定的部分的处理方式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或是具体准则之间存在冲突或同一准则理解存在偏差给出指导,同时也是对具体准则制定和应用的约束。这说明概念框架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地位是统驭全局的。

但在涉及我国的会计理论时,很多学者都指出概念框架作为会计理论,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范畴。陈少华认为,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理论的一部分,但其自身不属于会计准则。这就需要从我国基本准则的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基本准则在我国会计理论中的地位,及基本准则的作用,概念框架的内容和基本准则的内容的差异,解决我国是否有必要构建概念框架,是否能用基本准则替代概念框架等问题。

二、基本准则在会计理论中的地位

我国基本准则中也有直接规定,其第三条指出,“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都应当遵循本准则”。基本准则作为具体准则的指导,统驭着它的制定。此外,对于一些新的交易,其会计核算未在具体准则中给出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要严格遵守基本准则的规定。

从上述规定及其作用中,不难看出基本准则对于具体准则制定的统驭和指导作用,相当于概念框架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指导,虽然有很多的学者以概念框架不属于准则的范畴为由,指出我国应构建自己的概念框架,但概念框架和基本准则都属于会计理论的范畴,在会计理论中具有统驭性的地位。从其实质作用出发,而不从表象出发,基本准则可以替代概念框架的存在

三、概念框架与基本准则的内容比较

IASB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0》,其内容主要包括: 财务报告的目标、有用的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报告主体、构成财务报表的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资本概念和资本保全。

由此看出,概念框架是沿着进行的:目标-(报告主体)-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报表中)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基本准则》中规定了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和财务会计报告。基本准则的脉络是: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主体)--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及其计量-财务会计报告。

从其脉络来看,两者很相近,但我国基本准则规定了会计假设和财务会计报告。对于会计假设而言,IASC在概念框架中对会计主体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说明,同时,提出了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两项基础性假定。这与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分期计量,权责发生制-是基本一致的。对于我国多规定的“财务报告”而言,是因为我国的会计理论体系是从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延续的,但国际的概念框架是由报告为导向,进而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进行规定的,所以基本准则最后强调财务会计的报告,而概念框架对于报告的强调贯穿于框架的脉络中,并不用单独指出说明。

就具体内容而言。两者对于同一项目的规定也不近相同。对于目标而言,概念框架指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基于决策有用性,更倾向于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负责,所以整个会计理论和概念框架都是以财务会计报告为导向,这也是会计的目标决定的。而我国基本准则指出,会计的目标是基于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既强调对外部的使用者负责,也强调对股东等内部使用者负责,在目标不同,也导致之后基本准则与概念框架的差别。但随着国际大环境更强调对外部使用者的保护,和我国进行国际趋同的策略,我国基本准则中是否有必要修改财务会计的目标还需进一步探讨。

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IASB认为质量特征是基于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忠实性表达、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之前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还存在可靠性的表述,其中可靠性包括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但之后的公告中不见了可靠性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忠实性表达。IASB做出的解释是,会计稳健性不符合投资者保护的要求,没有做到信息的不偏不倚,妨碍了会计信息的中立性原则。但在我国,会计稳健性仍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这一点也引起国内很多学者的讨论,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去证实会计稳健性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并指出会计稳健性是有利于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的。

在对比了概念框架和会计基本准则的内容后,不难发现两者的内容很相近,而其存在的不同之处,多是源于我国的财务会计的目标与国际财务会计的目标的不完全一致。但因为各国的环境都有其特殊性,所以是否要修改基本准则的内容,使其与概念框架一致,还需要具体结合我国的情况做深入讨论。

四、结论

我国的基本准则已具备了概念框架的大部分功能和作用,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差异,这需要结合我国的情况,对基本准则进一步完善修改,以作为我国的概念框架出现及更好的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和修改完善。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杜兴强,章永奎.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会计的基本准则篇8

本刊作为会计专业期刊,始终站在会计改革的前沿,为宣传会计改革而助威呐喊。我们继上年对会计准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今年再度全面解读会计准则,特获准刊发财政部会计司关于会计准则体系系列讲解文章,为广大会计工作者学习新会计准则提供支持。

199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顺应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其中,基本准则在1992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了重大修订和调整,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供投资人等作出决策,完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用

(一)基本准则的地位从国际会计惯例看,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是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在其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制定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它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作用。基本准则规范了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出发点,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础。

在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根据《立法法》规定,我国的法规体系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法律;二是行政法规;三是部门规章;四是规范性文件。其中,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发。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务院总理签发。部门规章由国务院主管部门部长以部长令签发。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属于部门规章,是由财政部金人庆部长于2006年2月15日以第33号部长令签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属于规范性文件,分别于2006年2月15日和2006年10月30日以财政部文件印发。

(二)基本准则的作用 由于基本准则在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会计实务问题层出不穷,会计准则需要规范的内容日益增多,体系日趋庞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确保各项准则的制定建立在统一的理念基础之上,基本准则就需要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我国基本准则规范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一般要求,是准则的准则,它对各具体准则的制定起着统驭作用,可以确保各具体准则的内在一致性。我国基本准则第三条明确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即基本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中,各项具体准则也都严格按照基本准则的要求加以制定和完善,并且在各具体准则的第一条中作了明确规定。

二是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会计处理依据。在会计实务中,由于经济交易事项的不断发展、创新,具体准则的制定有时会出现滞后的情况,一些新的交易或者事项在具体准则中尚未规范但又急需处理,这时,企业不仅应当对这些新的交易或者事项及时进行会计处理,而且在处理时应当严格遵循基本准则的要求,尤其是基本准则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与计量等方面的规定。因此,基本准则不仅扮演着具体准则制定依据的角色,也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做出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了会计处理依据,从而确保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所有会计实务问题的规范作用。

二、基本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

我国基本准则的制定吸收了当代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当前会计实务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国际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动态,构建起了完整、统一的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原则,以及财务报告的基本规范等。它规范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财务报告目标财务会计作为对外报告会计,其目的是为了在企业管理层和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承担这一信息载体和功能的便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它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成果,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十分重要,它决定着财务报告应当向谁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护谁的经济利益,决定着财务报告所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决定着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与灵魂。

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概括而言,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其中,满足投资者决策的要求是会计准则的主要目标,这是与1992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作为首要目标的显著区别,也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定位。

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决策无关,那么财务报告就失去了其编制的意义。根据投资者决策有用

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及其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投资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有助于投资者评估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

除了投资者之外,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还有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比如,债权人需要会计信息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需要会计信息来监管企业的经济活动、制定税收政策、进行税收征管和国民经济统计等;社会公众也需要有关企业发展前景及其能力、经营效益及其效率等方面的信息。应当讲,这些使用者的许多信息需求是共同的。由于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这一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需要及时或者经常性地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使用资产的情况,以便于评价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情况和业绩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投资或者信贷政策,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因此,财务报告也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二)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基本准则规定,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其中,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这一假设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通过按期编报财务报告,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三)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相对应于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所采用的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统一要求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

(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其中:(1)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3)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对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对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也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会计信息。(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6)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7)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也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8)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从而可以把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五)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原则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它既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也是确定财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基础。基本准则规定,我国企业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会计要素的界定和分类使财务会计系统更加科学严密,并可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

基本准则对各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修改和完善,突出了经济利益的核心特征,建立起了会计要素确认体系,规定会计要素在确认时,均应满足相应条件,即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者流出企业;该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基本准则还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将“利得”界定为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将“损失”界定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通过判断经济利益是由企业日常活动所形成的、还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将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进行区别,有助于使用者全面分析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根据利得和损失的性质及其影响,基本准则又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就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固定资产处置净损益就属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项目。

(六)会计要素的计量基本准则规范了会计要素的计量原则,规定会计要素在计量时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

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是因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在交易所挂牌上市,使得这类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可以说,我们已经具备了引入公允价值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公允价值,更能反映企业的现实情况,对投资人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更加有用,而且也只有如此,我们才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在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即:第一,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其公允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原因是考虑到我国尚属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出现人为操作利润的现象。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获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七)财务报告的基本规范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是企业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最终结果体现,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主要是通过财务报告来了解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财务报告是向投资人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媒介和渠道,是沟通投资者、债权人等使用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信息的桥梁和纽带。我国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出于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的需要,都规定企业应当定期编报财务报告。

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考虑到小企业规模较小,外部信息需求相对较低,基本准则规定小企业编制的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基本准则突出了附注的作用,将附注作为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企业在附注中对重要的报表列示项目以及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的项目作有关说明,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全貌,有助于使用者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基本准则还规定,财务报告还应当包括除财务报表之外的其他相关信息,具体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定。比如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区的贡献、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的决策也是相关的,尽管属于非财务信息,无法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但是如果有规定或者使用者有需求的,企业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有时企业也可以自愿选择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这些相关信息。

三、基本准则的贯彻实施

依据基本准则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在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会计准则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从基本准则人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理念和本质特征、原则、内容和方法。

理论界应当把基本准则作为研究和教学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应当深入研究基本准则的理念、本质、原则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开展对会计准则体系的研究。另一方面,要结合基本准则的概念框架,丰富和调整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修订和完善各种教学工具,力求把基本准则的精髓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实务界作为会计准则体系贯彻实施的主体,应当深刻领会基本准则,以基本准则为基础,全面准确地执行好会计准则体系。在此过程中,各上市公司和相关企业应当重视基本准则的学习,不仅财会人员要领悟和学习基本准则,单位负责人也应掌握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基本准则的指引下,全面掌握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将准则变化与审计理念、方法和程序的变化密切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会计的基本准则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在独立审计规范体系中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是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法律,是规范我国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根本大法,也是其他一切注册会计师法规制度的“母法”。因此,《注册会计师法》是制定所有独立审计规范的依据。

中国独立审计规范体系

中国独立审计规范体系由独立审计技术规范、独立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独立审计质量控制规范、独立审计职业后续教育规范构成,四种规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独立审计技术规范

独立审计技术规范主要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技术行为,由独立审计准则、其他鉴证准则、其他非鉴证服务准则构成。独立审计准则又称独立审计标准,是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作为注册会计师执业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其体系由《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三个层次组成。《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对注册会计师的资格条件、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制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独立审计实务公告》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基本依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独立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也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特殊行业、特殊目的、特殊性质的审计业务的具体规范。《执业规范指南》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制定的,是对《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的解释和补充说明,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审计业务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从权威性而言,《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属法定要求,注册会计师执业必须遵循,《执业规范指南》不具强制性。其他鉴证准则是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审核、审阅、商定程序业务所进行的规范。其他非鉴证服务准则是针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咨询业务、务咨询业务以及其他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所进行的规范。

独立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独立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行为,由独立审计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两个层次组成。独立审计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是职业道德准则体系的总纲,是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执业能力和职业责任的一般要求和基本规范。独立审计职业道德具体准则是依据独立审计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关于注册会计师各项职业道要素的具体规范,旨在为注册会计师履行职业责任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独立审计质量控制规范

独立审计质量控制规范主要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行为,由独立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两个层次组成。独立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是质量控制准则体系的总纲,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基本规范和要求。独立审计质量控制具体准则是依据独立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具体规范和具体要求。

独立审计职业后续教育规范

独立审计职业后续教育规范主要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后续教育活动,旨在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它由独立审计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组成。独立审计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是后续教育准则体系的总纲,是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形式与内容、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的一般要求和基本规范。独立审计职业后续教育具体准则是依据独立设计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的具体规范,旨在为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独立审计规范体系“金字塔”结构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将中国独立审计规范体系列,如图所示,以帮助读者理解。

随着中国审计业务不断地多样化、复杂化,我国的独立审计规范体系也存在不断完善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政府的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对规范体系进行研究调整,以应对新形式,解决新问题。

会计的基本准则篇10

日本成本会计准则解析及启示分析

一、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

准则以当时普遍接受的成本会计实务中最好的实务为基础并将其编撰进去,这一过程也使基本成本惯例更加清晰。委员会的成员不仅研究美国、英国、德国和其他地区的成本会计体系,而且还在日本制造业进行调研,并且通过来自于三番钢厂、三菱电器、住友化学、富士纺织等企业的合作来研究实践中的成本会计体系。准则的观念与1951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AA)的成本概念和标准委员会报告相比,更接近于德国1939年的成本会计一般原则。日本制定成本会计准则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规定普遍遵守的成本会计原则,也是为了使准则作为会计核算体系一部分的成本会计的核算基础。

二、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内容和特点

(一)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目标和内容

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目标是:价格制定、准备财务报表、成本管理、预算和预算控制、制定基本计划和做决策。但是,准则没有定义或描述成本管理、编制预算和预算控制,以及制定基础计划和决策的具体方法。准则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成本会计目标和基本准则;第二章,实际成本会计;第三章,标准成本会计;第四章,会计和成本差异分析;第五章,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

(二)成本会计准则的特点

在日本,准则是传播和普及成本会计知识的规范。准则是指导性的,不是强制性的,不是靠法律强制执行,企业违反准则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准则也对日本企业具有普遍的社会约束力,成为每一个公司成本会计的基础。成本会计准则为日本成本会计实务提供了清晰的基本框架,企业可以在准则之下执行他们自己的成本会计实务。准则应用于日本所有的企业,但是应用的具体准则依赖于工业类型、行业状况和公司大小(1958年小企业成本会计委员会)。而且,一些工业团体有他们自己的成本会计指南或成本会计程序手册。例如,军工行业有采购手册(军事设备协会,1989),预防性维修业有成本会计手册(建筑部部长秘书政府建筑室1991)。但是,这些手册和指南都以成本会计准则为基础。

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内容体现了日本独特的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在日本,两个传统成本会计制度类型——分批法和分步法也被包括在准则中,其构成了日本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分类法在日本普遍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制造商抢先占领了经济生产发展中的主要地位,制造商不希望为每一产品设立单独的生产线而耗费资金,因而他们使用共同的生产线和生产过程。生产弹性成为制造商追求的主要目标。准则的另一个特点是确定了工时在企业成本会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日本的工时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或进行一项工作的工作时间。其包括加工成本和服务成本的所有主要环节耗用的时间,并且一般以直接或间接的工作时间或以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各要素的机器设备时间来计算。因此,一套完整的工时就代表了企业发生的所有加工和服务活动的详细记录。因而,工时可以作为生产过程、工作单元、机器和服务职能,例如维修和材料管理的基础。在日本,工时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而且他们的设计和使用在教科书中被普遍论述。工时制不仅为管理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而且为成本管理的主要领域奠定了基础,其在控制成本、制定价格及制定预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也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关键的决策帮助。工时是产品成本会计制度的基础。准则中成本会计记录的类型也分为两个,一个是以财务报告为基础的成本记录类型,另一个是以管理目标为基础的成本记录类型。以财务报告为基础的成本记录与西方的相似,但是以管理目标为基础的成本记录与西方不同。

三、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作用及评价

(一)普遍执行的成本会计准则符合日本文化特点

企业成本实务纷繁复杂,成本核算需要依企业类型、规模大小、生产方式等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因此,企业具体成本核算方法需要因地制宜、依产品特点而定。由于成本会计实务本身所具有的这一特点,即使是政府颁布的成本会计准则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所有的成本核算情况,因此,准则只能是指导性的,而不能是强制性的。日本的文化崇尚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因此,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即使是非强制性的成本会计准则,日本企业也会服从成本会计准则的规定,主动执行准则,从而使成本会计准则成为日本企业成本会计的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普遍执行,确立了准则在日本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基础地位。

(二)成本会计准则的执行促进了日本成本管理的发展

从日本成本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来看,准则的目的是引进并向日本企业介绍先进的成本会计核算思想。并使之成为日本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从而促进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日本是一个资源稀缺型的国家,政府把振兴经济的方法放在有效使用有限的资源上,在会计上重视成本节约,希望通过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因而准则的制定目标从最初的控制产品价格转变为提高日本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日本成本会计准则在制定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成本核算及管理方法,例如规定的标准成本法就来自于美国,但是在会计制度上,日本更接近于德国;另一方面,对日本大型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经验进行广泛调研,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日本企业成本实务相结合,创造了日本特色的成本核算及管理体系:,在内容上,准则将成本管理的思想写入其中,促进了日本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及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日本的制造商以较少的工人和较低的存货水平,生产出了高质量的、有成本竞争力的产品,企业竞争力远远超过美国,使日本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为世界所关注。

(三)成本会计准则为日本企业确定了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

在对日本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日本企业在成本核算上仍然采用标准成本法,工时制仍然是日本企业核算的基础。日本企业在成本核算方法上的创新很少,创新主要集中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例如,目标成本法、适时制、弹性生产等,这与准则的影响不无关系。准则中对工时制、分批法和分步法作了详细的规定,将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化,置于与实际成本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日本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因此,很少有企业会在成本核算方法上进行创新。而准则对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没有详细规定,鼓励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成本管理就成为日本企业探索的主要方面,促使日本企业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四)以财务核算和成本管理为双重目标

从成本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成本会计在企业成本实务发展过程中演变出的主要职能有两个:一个是为财务会计提供信息,另一个是为管理会计提供信息。日本成本会计准则以财务核算和成本管理为双重目标,成本记录类型分为两种,财务报告成本记录类型和管理成本记录类型,记录类型虽然分为两种,但两者结合在同一成本核算体系之下。准则的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成本会计的两大职能,也促进了成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准则的协调。

四、日本成本会计准则对我国成本会计实务的启示

从对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成本会计准则规定了日本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为日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了基本框架,并将成本管理写入准则中,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日本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在1984年制定了分行业的成本管理条例,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改革的深入,尤其是财务会计的不断变迁,原有的成本管理条例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核算和管理的要求。现阶段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一,成本核算方法比较落后,许多企业仍然沿用旧制度中的核算方法,而且成本开支混乱,许多企业存在乱挤费用的现象。企业对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视不够,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财务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会计逐渐与世界接轨,会计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应该对成本会计进行改革。应该充分借鉴国外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成本会计实践的具体特点,制定适合我国成本实务的成本会计制度。

日本的成本会计准则为我国制定成本会计制度提供了充分的、可借鉴的经验。首先,成本会计准则应该是指导性的,由于成本实务本身的特点。有关成本会计的规定很难是强制性的,尤其是成本核算方法方面,因此成本会计制度应该以介绍先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思想为主,并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方法,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特点进行选择,也可以确定一些基本的核算方法作为企业核算的基础方法,例如,标准成本法。从其他国家的成本实务来看,标准成本法仍然是比较普遍和适用的方法,例如,美国在针对政府采购的成本会计准则中也规定,政府采购承包商在进行合同标的的成本会计处理时应该采用标准成本法。其次,成本会计制度的制定和颁布应该由政府来执行。、制度虽然是指导性的,但要形成制度在全社会范围内普遍的约束力,必须由政府来颁布和推行。政府的制定和推行有利于成本会计制度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普遍执行,并使成本会计制度成为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基础,建立一个广泛遵守的成本会计框架,促进产品成本在计量、分配和归集上的统一性与一致性,及全社会整体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再次,注意成本会计制度与财务会计准则的协调。财务会计致力于一个企业在特定时期的全部经营,而成本核算强调企业全部费用中的一部分向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分配,两者之间虽然目标不同,但处于同一会计核算体系之下,而且成本会计为财务会计提供有关企业存货成本和计算期间损益的信息。因此成本会计制度应该与财务会计准则保持一致最后,可以借鉴和采纳日本成本会计准则在成本管理规定方面的经验,将成本管理思想写入成本会计准则中,促进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紧密结合及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