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3 23:04:09

关于体育的作文

关于体育的作文篇1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人才培养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以课内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是通过文化来教育的。体育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存在于校园文化之中,在培养社会所需人的总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体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体育文化所具的教育性、竞争性、激励性、等特质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竞争意识、自强自立、坚忍不拔的个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促大学生的社会化。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辞海》中对素质的定义是:人的素质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人的智力、体质以及品德才能的综合状况,是体现人的身心发展水平质量和功能的基本因素,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体育教学环境全面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思想,培养具有强健体魄,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以及卫生保健知识,具有良好体育健身意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学环境将生理、心理、社会、人文、自然、组织行为等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群体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坚强品质。另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同时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热爱美的情感和能力,陶冶学生的美学情操,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坚持体育锻炼能保证大脑能源物质和氧气的充足供应,使大脑神经细胞发育充分。同时,不同性质的运动能为整个大脑神经系统提供各种信息,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使整个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人的大脑在工作一定时间后会疲劳,根据高级神经的副诱导规律,运动中枢神经兴奋,可使思维记忆中枢得到完全休息,从而很快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强烈的对抗性和竞争性体现出其独特的魅力。竞争性是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竞争所导致的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客观法则,也是事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的比赛环境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并亲身体验到竞争的残酷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耐受力、抗挫折感、培养正视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都是绝佳的途径。由于现在多数学生都是从小长在经济较好家庭的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庇护,要想将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让学生明白人生存在各种竞争,有竞争就必然有失败,重要的是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重塑信心,扬长避短,在困难中磨练意志,坚定成功的信念。 

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环节。在运动中,特别是在休闲娱乐运动中,人们通常是轻松而富有激情的,肾上腺素分泌速度的加快促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带来快乐的体验。这时人的心理防备性处于低点,往往易消除陌生感,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建立纯洁的友谊。社会人际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人们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心态来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所苦恼的问题。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的体育运动形式多样,比赛过程曲折,比赛结果不确定,使得参与者不得不及时调整心态,随时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另外,善于发挥集体力量、挖掘个人潜质、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易于形成团队中个体之间互信、互助,共同奋斗的同壕战友意识,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融入企业,尽快为企业创造财富。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于体育的作文篇2

导语:2004年8月28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刘翔夺得了金牌,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Liu xiang is a symbol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porting success.he is well known all over the world.In 2002.he won his first international 110m hurdles event in Switzerland.and in the same year,a gold medal at the Asian Games in Korea.In 2004.liu won the first Olympic goldmedal in the same event for China in Athens Greece.He is a sporting hero in China.He is also trained for gold 。

英语作文翻译:

刘翔是一个中国的国际运动效果的标志是众所周知的世界各地。在2002.他赢得了他的第一个国际110米栏的比赛在Switzerland.and在同一年,在韩国举行的亚运会金牌。在2004.他首次获得奥运金牌的中国在相同的事件在希腊雅典。他是一个在中国的体育英雄。他也获得金牌。

关于体育的作文篇3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日趋成熟.其主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和解决体育社会问题,然而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目前理论界尚无定论.该文通过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问题的两重属性:通性—危害社会秩序;特性—影响体育发展.同时尝试给出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以供参考讨论。

1、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大学林启武先生编出《体育运动社会学》讲义起,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其中卢元镇、黄捷荣、刘德佩、吕树庭等专家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郑杭生先生所讲:“社会学不研究社会问题难以称得上是社会学”,同样体育社会学不研究体育社会问题,也只能是理论家们象牙塔里的玩物而已.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了从1994年到2001年的全部1 556篇关于体育方面的文章,发现有7b篇关于体育社会问题方面的论文,有研究体育暴力的、兴奋剂问题的、侵占体育场地设施的、独生子女引起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等等,这表明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是务实和严谨的.但美中不足的是,以上论文多是对某一具体间题进行的调查研究,而从整体层面或基本理论方面来研究的很少.

2、质疑

在以前的一些论著中有出现过“体育的社会问题”或“体育中社会问题”等,而“体育社会问题”实际上是与它们有严格区别的概念,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过多讨论.“体育社会问题”这一词组,在国内最早是出现在卢元镇先生1989年发表于《体育论坛》上的《试论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一文中,该文较完整地介绍了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种类和特点,同时对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作了一定的阐述,但欠缺的是没有明确地指出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体育社会问题这一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仍处于未确定状态,也是我国体育社会学界中使用得多而定义却不确定的概念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在2000年第2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看到肖洁副教授的《对当前体育社会问题的思考》一文(以下简称“对文”),第一次试图给出了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和界定,这是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开端.但是我认为“对文”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和界定是不够准确的,值得商榷.

一、“对文”称“体育社会问题又叫体育违规问题,它是指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我疑惑:

(1)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违规违纪都是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指的是某种行为“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和纪律,这表明“违规问题”的意思也是指“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的行为的问题”,那么“体育违规问题”就是指“与体育有关的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的行为的问题”.“对文”指出“体育社会问题又叫体育违规问题”,那么就是说“体育社会问题”又叫“与体育有关的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的行为的问题”.这一说法显然是片面的,似乎不能含盖所有的、具体的体育社会问题.

(2)“对文”称“它(体育社会问题)是指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从上面这个判断句中可以看到两个关键词“体育行为”、“体育……活动”,我们知道“行为”、“活动”都是动性的,按“对文”的意思体育社会问题都是动性的.那么体育社会问题就没有静性的了.

(3)“对文”的第三部分—当前主要的体育社会问题之例6"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毋庸置疑的是体育社会问题,但请问这一客观存在的、静态的现实,如何具有“行为”或“活动”去违反了哪样的规定和纪律?如果得不到肯定的回答,那么这一问题就不是体育社会问题了.

(4)“对文”的第三部分之例5“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特有的体育社会问题之一,但用“对文”的定义来考查,却要得出否定的结论.“对文”称“它(体育社会问题)是指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它是表明“问题”产生的范围—“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问题”的结果—是“违规违纪”的.而我们知道,产生“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政治的需要—我国政府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早日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成为体育强国,而有目的的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倾向于竞技体育,即问题产生于政治和经济方面而非体育方面;竞技体育的超常规发展,不仅不“违规违纪”,相反是我国政府提倡或支持的.综上所述,“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这一体育社会问题,问题产生的“范围”不是“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问题的“结果”也不“违规违纪”,那按“对文”的定义,“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应不是体育社会问题了!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二、“对文”的第二部分—对体育社会问题的定性和界定中指出:在体育行为中,常用五个标准来衡量:

(1随反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一切体育行为;

(2)违反体育目的、任务的一切行为;

(3)违反体育运动竞赛规则和条例的一切行为;

(4)违反奥林匹克精神和原则的一切行为;

(5)违反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一切体育行为.

就此五个标准,逐个予以质疑,会显得很繁琐,仅就标准“违反体育运动竞赛规则和条例的一切行为”,我就不太明白.比如说,某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的“带球走”,就是一个违反篮球运动竞赛规则的行为,并且也仅是一个违例行为.但按“对文”标准的界定,“带球走”却成了一个“体育社会问题”.不可否认体育社会问题是属于社会问题的子集,按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郑杭生先生所说: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须动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社会现象.‑A、请问“带球走”是如何“破坏社会正常运行”或“妨碍社会发展”的?B、所谓“动用社会力量解决”即是动用政治、经济、法律、政策或行政命令等手段解决.而对于运动员“带球走”,裁判员吹一下口哨就解决了,难道裁判员吹口哨也是“动用社会力量”?

所以,从“对文”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和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仅仅看到体育社会问题是“行为”的—动性的方面,而看不到体育社会问题是“事实”的—静性的方面,那么是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缩小化;而不加限制的“一切行为”又是对体育社会问题的动性部分的扩大化.

3、分析

对于如何定义“体育社会问题”,我认为:

第一,体育社会问题是从属于社会问题的,首先它必具有社会问题的通性—危害社会秩序.另外,体育社会问题又是有别于其它社会问题的,这说明它具有自己的特性—影响体育的发展.根据一些专家学者对我国许多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表明,其对社会的危害远不及其他社会问题强烈,其更多的是表现为对体育运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对体育社会问题作出定义时,必须表明它的两重属性,即通性和特性. 转贴于 第二,对于任何具体的概念,都存在一个范围,绝对不是“一切”的,同样体育社会问题也是有范围的.对于体育社会问题的界定,先要考察其母体—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对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目前存在三种基本看法,其代表分别是美国《社会学百科》认为“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它的结构、内容、变革和发展.研究以体育运动为特点的社会行为、关系和作用.包括系统内的以及与其它系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日本体育社会学家营原礼认为“是从社会学观点研究体育事实及与体育有关的问题,力图使体育合理化的科学”;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会长安德理斯·霍尔(A " Wohl)则认为“是记述、研究与体育运动及体育社会功能相关联的社会现象的经验科学.它通过研究促进体育运动发展或妨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阐明规定这种发展的法则,并且在我们期望的范围内,通过这种研究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虽然他们在文字表述上不一样,但对本质东西的认为基本是相同的,即体育社会学是“第一,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第二,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其内部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第三,研究体育运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及它与其他社会组成部分的关系。”

了解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那么对体育社会问题定义时:

(1)应该把体育运动上升为一种社会制度来考察.因为体育社会问题是属于体育社会学内容之一,体育社会学本身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研究的,那么界定体育社会问题时,也应该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考察.同时体育社会学又是社会学的分支,探讨体育社会问题也就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发展到当代社会,广泛地和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种族。··…等发生联系,已具有了自身特有的组织结构、法律法规、经济运行机制、保险保障制度……等等,已构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反之体育社会问题出现后,大多是通过对体育运动的某一机制或制度产生影响,从而阻碍或干扰体育运动的正常、健康发展的.

(2)应该表明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社会现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那么“社会现象”就是“社会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作用、社会事实都属于社会现象.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社会现象,也就是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作用和社会事实.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体育社会问题应是: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社会行为、关系、作用和事实,出现病态或失调,危害了正常社会秩序,并影响体育运动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需动用社会力量解决和控制的社会现象.

如此理解体育社会问题是因为:

(1)指明了体育社会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时必须具有两重属性:通性—危害正常社会秩序,须动用社会力量解决和控制;特性—影响体育的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例如足球“黑市”,如果它是纯粹的,虽与足球这一体育事实相联系,但它只是危害社会秩序,那也只能归于其它类型社会问题.如果过程中,有收买球员、裁判员,或通过种种方式控制和干扰比赛,那它不止危害社会秩序,同时影响了体育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属于体育社会问题.

(2)涵盖了体育社会问题的全部,即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作用及社会事实,包括了动性的体育社会问题—社会行为和社会作用引起的;静性的体育社会问题—社会关系引起的和某些客观社会事实.

关于体育的作文篇4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 人文 实践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缺失人文关怀的一些具体方面,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作者认为体育课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传习的层面上,而应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体育自身的精神价值并融会贯通于包括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反馈等诸多方面,令体育教学体现其独立性。

1 体育教学泛人文化浅析

“所谓体育的人文精神,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1]而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体现我们可以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称《纲要》)品鉴其中意味,《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性质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2]在《纲要》看来体育教学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身体教育层面,所谓的“身心和谐、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揭示的是体育教学应作为关怀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教学,其人文特征可谓彰显无遗。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化实际上是要求体育教学必须将技术传习与人文体育观有机结合,将体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形式导向对人类自身生命的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应充分渗透进包括:“指导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反馈在内的众多方面。

2 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缺失

2.1 从基层教育工作的知行矛盾看《纲要》的困境

《纲要》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实施的主要指导性政策,《纲要》在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方方面面做出基本要求的同时也指明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通读《纲要》的人会发现其不仅是一个约束性政策法规,更表达出制定者们对体育课程人文化发展的期望。然而长期以来在基层体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并没有对体育课程中的人文关怀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只是简单的技术传习。这种现象只能让体育教学变得机械,让参与其中的人变得麻木,因此也就不难想象学习者对于体育及体育课程会产生怎样的误解。从根本上说这将导致他们缺失长久进行体育实践的内驱力。造成这种情况的表层原因是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理解的偏差,深层原因则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缺乏文化素养提升的意愿。因此,纵有《纲要》的苦口婆心,许多体育教师也未必愿意深刻领会其中用意,更不要说什么体育课程创新和新一代创新人材的培养。最终《纲要》仍将摆脱不了束之高阁的命运。

2.2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泛人文短板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学双方共同付出努力。然而,当前实际教学工作中仍存在诸多急需改进、纠正之处。首先,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的基本问题缺乏思考、理解不深。何为体育,何为体育教育,现实中少有体育老师去认真探寻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形不成独立见解,上课就只能机械地传授运动技能,把学生当成训练机器。学生在没有理解体育究竟所为何事的情况下被动地参与其中,更多地只是感受到体育教学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体验,而无法获得愉悦,如此教学必然令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打压教学效果。

其次,体育教师缺乏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学习体育理论知识虽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文体育,但须知学生人文体育素养的提升需要以诸多体育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构建。当前基层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缺乏讲述,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为了完成技术传习的任务往往容易忽视体育知识、理论的阐述。直到两年大学体育结束依然不懂如何制定锻炼计划的同学大有人在;另一方面讲了但没讲透,体育理论知识传授的途径过于单一。许多体育老师仅仅依靠每学期4个学时的体育理论课草草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且传授过程机械,缺乏多种媒介物的有效利用。

2.3 学生对体育认知的物质化误区

多数大学生在经过几个学期的体育教学后普遍有如下感受:①、人参与体育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促进健康;②、体育能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但不知道具体的科学机理;③、上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④、体育课就是一门“玩”的课,一门让自己放松身心的课程;⑤、上体育课最害怕耐力跑,最喜欢自由活动。

从文化的层面而言,这些认识更多地表现了体育文化在物质层面的特征,而未表现出人文体育所追求的对人自身价值的关切。其实,对于体育的认识早有许多学者做过深刻的研究。宋卫在其《论健康教育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的文章中认为:体育起源于原始人对生存、安全、娱乐三方面的需要,并以满足人类较低层次的心理需求:即生存、安全、爱为目的;[3]徐飞鹏认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精神实质就在于追求‘阴阳平衡,内外调适’,它与西方竞技体育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表现形式而正在于此。”[4]由此可见体育绝非简单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体育对爱、超越、和谐均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

3 分析及建议

3.1 领会《纲要》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实践在操作层面上是具体的。首先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纲要》,明确《纲要》的指导地位,领会《纲要》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贯彻体育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其次,作为体育教师自身提升人文素养的需要,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并及时总结反思自身的教学经历提炼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精神内涵。身为体育教师应该保持一份清醒,保留一份坚持,让人们相信我们的体育教育能够担当起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概括地说,正人先正己,体育教师要想让体育教育健康发展,提高自身素养是第一步。

3.2 融入人文体育,强化体育教学独立性

融入人文体育不是新概念,却长期倍受冷落。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过分偏重于技术教学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这产生了许多被人们广为诟病的问题。例如:一个大学生在其求学路上至少经历了十四年的学校体育教育,然而学生们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却始终难以改变;耐力跑是一个对心肺机能极有帮助的运动,但学生们无论如何也难言喜欢。尽管我们说体育课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体育课的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最终随着问题的不断积累人们不禁会怀疑体育课作为课程独立存在的理由。笔者认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体育课重技术而轻人文的教育方式,因此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以及合理、系统地讲述体育理论是彰显体育教学独立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体育课过度技术化缺陷的重要突破口。以学习打篮球为例,学生们可以通过看NBA比赛学习之,亦可通过体育课堂学习之。体育课的特点在于它是即时互动的形式,师生分分秒秒都在互动,反馈及时、生动并融入了教师的体育理念。电视转播是单向的,半强制性的,是写实的,电视转播缺乏提炼,不能即时问答,与课堂教学相较而言其在概括性和理念的提升方面要明显逊色。可见在人文精神的融合上,课堂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缺少课堂教学是断不可行的,体育教学的独立性只有通过技术传习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形式方能凸现。

笔者有长期实践之经历,认为:在学习技术前,体育教师应先与新生进行一次关于体育意义的广泛探讨。体育教师需阐明学习体育的意义,体育课教学的意义,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体育所为何事时才能产生持久学习体育的内驱力。也许有人觉得“何为体育”连学术界都未必能给出清晰的结论,一个普通的体育教师又如何敢“科学阐释”。笔者认为,教学在保持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是可以有多样性的,每一位体育教师甚至学生其实都可以对体育有不同的看法,不妨大胆地与学生讨论之,不必纠结于所谓的“真义体育”。体育教师阐明观点时只需把握大方向正确,同时将讨论引入有利学习的方向上即可,至于以后学生自己能产生何种体会那就看他们各自的领悟了。对体育教师而言关键是“体育教师的独立见解,这是实现体育课独立性的核心,是需要体育教师认真思考的!” 转贴于

3.3 反馈——彰显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积极的反馈不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知识、技术,更是体现体育教学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最直接的反馈包括观察学生的学习反映和师生之间的日常交流。现实中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在讲述完动作原理、训练方法之后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练、练、练,把学生当成机器,不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学生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且屡屡不能突破、改进,就会在“挫折”中消磨了对学习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巡视学生训练过程,发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此外教师与学生在训练间隙的交流也较为匮乏,也许不少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中经常和学生互动,比如:一起打球、休息时一起聊天等。殊不知交流绝不仅是和学生打球、闲聊如此简单的事,以笔者的教学经历而言这种表浅的交流或许能够让学生放松其紧绷的精神、了解教师的秉性,但是对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形成并无太大帮助,更何况这种方法所能照顾到的也仅仅是部分技术掌握较好的同学,而技术水平低下者绝无法融入这个圈子,这对于这些体育课上的“弱势群体”有失公平,因而不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

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有意识的行为,既体育教师要将有利于培养正确体育观的内容融入反馈互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对于体质弱的学生,你可以从关心他的身体开始为其解释如何通过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告诉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最后告诉他体育课不是要把你培养成运动员,如果体育课能让你健康一点那也是功德无量之事……”等等。让其逐步建立信心,找到新的定位,进而产生正确的体育观。

除了课堂上的直接交流外,也别忽视理论作业的交流、反馈作用。和直接交流相比,理论作业具有覆盖面广,内容深刻等优势。需要指出的是在布置理论作业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学生必须写出自身感受而非网络中随处可见的“范稿”,更不要太多政策、定义之类的阐述。所以体育教师在布置理论作业时要注意出题的方向,尽量将作业引向利于培养正确体育观和表露学生真实心声的方向,让理论作业展现人文关怀的魅力。

4 小结

完善、提升体育教学的突破口在于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化运用。同时,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不高、体育教学缺乏独立性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提炼出完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

4.1 认真学习《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努力学习科研成果,不断自我总结,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4.2 体育课虽以技术传习为主,但应更多融入人文精神以及合理、系统地讲述体育理论,展现体育教学的独立性。

4.3 反馈是促进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认识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学应注意反馈的多样性及差异性,熟练运用各种反馈方式彰显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的人文精神. http://mlty.net.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3]宋卫.论健康教育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2.

[4]徐飞鹏.论传统体育的精神实质[J].吉林体育学报,2003,12.

关于体育的作文篇5

1.1掌握体育知识是培养体育能力的基础

基本的体育知识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只有体育教学人员务实地运用体育教学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对受教育个体实施有效的影响。同时,更重要的是,体育知识本身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要从体育规律、常识与观念等多方面,来注重强化对受教育者基本体育知识的培养,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掌握基本体育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对体育知识进行学习与理解。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这种体育知识培养的途径主要是从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机构可以多设计一些体育相关的选修课程,让受教育者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体育知识,学习体育知识内容。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体育知识内容越丰富,对于受教育者的体育能力的培养发挥的就越好。

1.2增强感性经验的积累是培养个体体育能力的关键

感性是一个人对体育知识获得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体育知识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作为教育者,要想使受教育者对体育知识内容有比较深入的体验,强化受教育者的感性能力是极为关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更加注重对受教育者的感性经验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要增加一些民族体育的相关内容,让受教育者在民族体育实践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个情感思想,这种情感体验的感受的实现,对于整体的体育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此外,体育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加入具体体育经典案例的引入以及国外的一些知名的体育事实,作为培养受教育者体育情感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增加一些名家体育故事分享等内容,这种人物事迹分享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是情感体验升华的一种途径,同时,对于受教育者的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提升。

1.3多融入人文知识提高受教育者对体育的深入认知

体育运动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作品内涵,同时,体育本身也是对人文文化的一种发扬,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体育知识是培养他们人文知识积累的一个途径,而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对体育知识有比较高的学习与理解力,这就需要在体育教学或运动中,对一些相关的人文知识进行讲解,通过这种知识讲解的过程,从最基础的体育内容角度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熏陶和培养,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首先对相关的涉及到的人文知识进行一种铺垫和梳理,让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体育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一个好的体育教学人员或者一个好的体育学习者,其人文素养决定着其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无论是简单体育运动,还是复杂的竞赛运动,都透着人文气息给人以一定空间下的启迪。从文化深层过手,体育是经过文化规范和情感性的创造,个体能够深入的把个性与传统以及现代需求呈现在他人面前。从现有的情感出发,体育往往是以他者的视角来创造体育的空间比拼与表演,人文的知识则是体育出现或产生的基本的来源,也是无法回避的张力。利用人文视角和社会需求,才能提高受教育对体育本身的认知,体育的品格与体育自身的气质认识,这一点应该说是极为必要的。

2体育教育中施教过程中现代性元素融合的思考

2.1师资培育院校要重视体育多元化知识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高等院校作为受教育者走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段学习时光,高等院校对于受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情况的发挥对于受教育者本身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在高等院校对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在对于受教育者体育方面多方面因素要有所侧重,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于受教育者进行侧面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自身的学习中尽量从理论与实践过程中,从体育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操作素质进行培养。从这一点,当然也需要政府及其相关的教育部门,在制定教师教育政策制定方面进行一系列关注,才能在受教育的体育观念进行影响。客观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师资培养机构对师资生体育观念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后续体育教学和体育知识的实践,也会导致体育课程能否为个体所迎合的必然要求。

2.2运用现代技术与国外经验丰富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人员大多技能相对较强,而通过MOOCs提升个体素养应该说是当前新媒体形式下一种不错的选择,其MOOCs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在线服务性的课程,通过一系列移动智能的学习材料,随时随地的可以满足来自全球各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且,可以通过开放学习环境和评价体系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同时,体育教学人员的文化素养的优劣更关乎于民族文化基因的继承和延续,在新时期,在学习国外体育教师素养的促进的同时,也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体育教学人员的影响,在体育教师素养培养过程中,尊重本民族特点,体现特色和民族文化交融特点发扬优点和找出为适应现代社会接纳的优点进行体育教学人员素养的促进。另外,探索人文作品和体育作品的最佳契合点,也成为现代体育创造制作和创造新的突破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3结语

在当前体育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教学能力自我提高的手段,现代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多元化思想的培养,特别是在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提升过程中,体育相关的知识内容蕴含了多种素质培养的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在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从多种途径对受教育者进行体育知识的介绍与教授,应该说是极为必要的,当然,前提是要对其基本元素有一个清晰的掌握。

作者:雷大海 单位:乌兰浩特市业余体校

参考文献:

关于体育的作文篇6

关键词: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242-03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无疑给新时期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安部2011年制定下发了《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规范》,要求“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民警的发展需求,注重民警的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在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指对公安民警个体合理需求和全面发展的基本关怀,要求各级教育者充分尊重民警的情感、意志、精神、文化、智能、价值等。这既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标志着公安队伍管理文明进步的程度。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将人文关怀引入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有效的关怀措施,进一步激发公安民警的职业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调动公安民警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公安事业健康、和谐发展,则是当前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动态性的工作,需要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当前,公安工作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内容和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近年来,公安部和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围绕民警职业压力、身心健康状况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调查表明,由于受特殊工作性质和环境的影响,相对其他公务员而言,公安民警工作两三年时间所经历的危机事件就相当于普通人一生所经受的危机事件。公安民警经常性地面对社会阴暗面和经受生与死的考验,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而作为肩负着社会维稳保安重责的公安民警,如果心理有缺陷,或带着强烈的负面情绪履职,就会对公民、对国家带来一些潜在的危机。新形势下,做好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这篇文章,对于培树公安民警健康心态、促进公安民警身心健康和公安事业和谐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公安民警个体人格魅力和公安队伍整体形象

公安民警个体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而公安民警的人格魅力源于平和的为人处事态度,平和的为人态度又离不开良好的处世心态。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入调整,社会贫富分化程度逐渐加大,公安民警所面临的各类压力也日益增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在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关注民警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情感需求,通过尽力满足民警的基本需要,着力帮助民警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可能地减少民警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民警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才能更好地引导民警树立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培育民警乐观、豁达、宽容的心态,培养民警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精神,促使民警用平和的为人处事态度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用和谐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进而增强民警个体的人格魅力。

(二)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民警个体幸福感

党的十以来,“幸福感”日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实力发展和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数。作为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组成力量的公安民警,其“幸福感”指数直接影响着其在维稳保安促和谐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社会各界过多地强调了公安民警应尽的义务而忽视了公安民警个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无论是从执法观念还是执法实践来看,公安民警都正在经受着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挑战,疲惫、愧疚、委屈、失落等负面情绪滋生漫延,让民警“幸福”指数不容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发挥。实施人文关怀,加强组织关爱和心理疏导,缓解民警工作、精神压力,维护民警正当执法权和个体尊严,丰富警营文化生活,才能让民警的品位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进而促进公安事业和谐发展。

(三)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民警遵章守令的自觉性和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虽然在铁的纪律约束下,绝大多数民警能够做到遵章守令,服从管理。但仍有“个别人”想要突显个性,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不愿与他人步调一致。这给民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翻开历年来的《公安民警违法违纪案例选编》,我们就可以看出,缺乏人文关怀的民警,很容易成为公安队伍中的不和谐因素。民警被动式服从管理与发自内心的自觉接受管理相比,缺乏持续性、稳定性。如果民警不能发自内心地理解、支持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就容易导致出工不出力,甚至出现关键时刻临阵退缩、不听命令的现象,这就会让指挥者唱“独角戏”,从而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施行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下好了“人文关怀”这步棋,有助于公安民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公安民警的自觉性,增强民警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更好地调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成上下同心,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实现队伍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四)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公安队伍的凝聚力

坚持“以警为本”是建设和谐警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与“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领导干部和基层民警在公安队伍教育管理中,分别扮演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这两种身份之间本就是一对矛盾体。在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人文关怀”元素,给予公安民警这个“人”应有的尊重和平等对待,充分汲取民警个体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创造性智慧,让每名民警都能感受到警营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民警间形成“兄弟姐妹般的关怀”,营造出“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和谐氛围,将会更好地促进这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将教与被教、管与被管之间的矛盾降到最低,促使民警变“要”为“我要干”,给整个公安队伍的和谐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二、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党中央、公安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指引下,公安民警队伍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以人为本”更多关注地是公安机关的服务对象――人民群众,内部思想政治教育中本该被重视的民警个体却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了许多与人文关怀不适应的问题。

首先,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当前公安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一些警种、部门“一把手”一谈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是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的事,缺乏“齐抓共管”的责任意识,而在业务工作任务繁重时,政工部门、政工干部的岗位特征又被有意无意地模糊了,政工干部更多是被当作业务骨干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公安业务工作缺乏统筹安排,各类学教活动与专项整治工作频繁交叉进行,往往是一个活动没有结束另一个活动又开始了,这种铺天盖地般地教育活动,写不完的心得体会、整改报告让基层民警疲于应付,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更是使基层民警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倦怠、抵触情绪。

其次,忽视民警个体需求。人文关怀落实到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要尊重民警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传统的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填鸭式”灌输为主,往往只注重强调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奉献精神、集体观念等思想和价值观的教育,忽略了不同警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民警思想上特殊的内在需求,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不同民警的精神追求。比如支队长、大队长和普通民警这三个群体层次是相当清晰的,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一刀切”,由于对民警的层次需求关注不够,导致对解决不同层次民警的实际问题效果不明显;又如每个民警对未来的憧憬和个体发展的期望,都是其工作动力和积极性的源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很少有人关注民警对个体发展的期望值,对民警的政治追求了解不透,即使是谈心,也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工作中带倾向性的问题,从未或很少顾及到民警理想的期望值,从而难以为民警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一个广阔平台。

最后,教育方式方法不活。当前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上是满足于做好上传下达,一般以政治理论学习、先进事迹宣传、职务晋升、经济刺激等为主要方式,没有根据不同时期公安业务工作的特点,结合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和民警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如在政治理论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往往只重视念报告、背条文,开大会、讲套话,没有充分考虑到民警个体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民警对所学内容“入耳不入脑”,教育效果不明显。再如对民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与实际结合不够,尤其结合当前形势不够,讲的是“陈年老调”,有时甚至照搬、照抄上级文件,民警听起来没味、没趣、没劲,不能提高民警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民警厌烦、腻烦心理;空洞、命令式地说教,也难以有效地解决民警思想问题。再如在职务晋升方面,无论是领导职务还是非领导职务晋升都存在较严的职数限制,相对于其他政府部门而言,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晋升难度较大,一些民警工作数十年,临退休了还是一个普通科员,这种“僧多粥少”的现象导致职务晋升对民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刺激性相对减弱。

追根溯源,导致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主要有。

首先,教育理念滞后。教育理念支配着教育行为。不可否认,传统的、简单甚至是过激的命令、灌输式教育方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和公安工作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0、90后逐渐成为公安民警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取向、爱好、习惯以及知识结构等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这也对公安机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以往那种只考虑社会需要,而忽视民警个人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公安民警队伍教育管理的实际,更使得民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运行机制不健全。当前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不缺乏相关的人文关怀制度,如民警慰问制度、优抚制度、年休假制度、奖励制度、特困民警帮扶制度等,但这些制度措施真正落实到位的不足50%。人文关怀制度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保障机制。当前,在公安机关效能评估方案中,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占分值不足10%,而且基本集中在民警违纪违规查处、涉警负面舆情处置等方面,对各类人文关怀、从优待警措施落实情况没有纳入考核,或虽纳入考核却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监督机制,这也就导致一些领导者在施行人文关怀中的走过场、搞形式,很多好的人文关怀措施形同虚设,成为一纸空文。

最后,人文素养缺失。无论是作为教育者的领导干部,还是作为受教育者的普通民警,受“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技能培训,轻人文素质教育”的错误认知。一方面,一些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民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对公安专业知识的“充电”,忽视了对文史哲法艺等人文知识的学习。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文知识支撑,领导干部在施行人文关怀时,只知其形而不解其意,无所适从,常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民警缺乏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很多民警整天忙于侦查破案等业务工作,从不或很少阅读非业务书籍,仅有的业余时间也是用于健身、网聊、网游、看网络小说或影视等方面,一些民警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最基本的艺术欣赏能力都不具备,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差,执行力较弱。“精于科技、荒于人文;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盘算、荒于仁义;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平等”,这句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状态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当前的公安民警人文素养状态。

三、加强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

同志曾指出:“我们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构想成真的机会。”这正是人文关怀思想的核心追求。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历史使命,特殊的工作和纪律要求让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其他管理工作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是一个时代课题,十分具有挑战性。

(一)转变教育理念是施行人文关怀的前提条件

《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规范》中明确,“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即各警种、部门一把手即是本单位行政工作负责人,又是本单位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施行人文关怀,首先必须转变领导者“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做到“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重”。同时,公安队伍中,领导干部与普通民警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平等的战友关系。作为教育者的领导干部必须尊重被教育者即普通民警的人格和权益,要改变以往那种居高临下、训导命令式的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警为本,坚持严格管理和说服教育并重,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既要运用铁的纪律依法施管,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民警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民警自觉性。领导干部只有从思想上将自己从单纯的“教育者”“管理者”转变成为警队、为民警服务的一员,才能真正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基层民警心声,了解民警真实需要,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二)突出“以警为本”,不断丰富关怀内涵是施行人文关怀的关键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民警个体的合理需求,不断丰富人文关怀内涵,借助形式多样的载体,从思想、政治、生活等多方面满足民警个体发展的需求,才能实现民警个体发展与整体队伍健康发展的和谐统一。思想关怀方面,可以将心理健康课程列入民警晋职晋级晋衔培训内容,通过建立完善心理咨询站(点),不定期组织民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试、互动约谈等方式,准确掌握民警思想动态,加强民警心理疏导,及时发现、化解民警思想疙瘩,培育民警“阳光心态”,引导民警正确面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精神关怀方面,要借助丰富多彩的警营文体活动,将民警的“心”“神”凝聚起来。通过组织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围棋、象棋、游泳、书画、摄影等经常性、群众性的主题文体活动,进一步缓解民警心理压力,激发工作热情。生活关怀方面,建立完善慰问制度,对民警生病、婚丧等情况适时进行慰问;落实民警休假制度,每年至少组织民警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深入推进警营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民警志愿者到公安劳(英)模、烈士遗属家中走访慰问,帮助打扫卫生,陪孤、残民警谈心,着力帮助解决民警子女入学就业、大龄民警婚恋等问题。只有通过完善制度、丰富载体、强化执行等一系列举措,有效的保障人文关怀各项措施的施行,才能在短期内有效缓解民警身心压力,切实增强民警集体归属感,促进公安队伍整体形象的逐步转变,从而实现人文关怀短期效应和长期效果的有机结合。

(三)健全监督运行机制是施行人文关怀的根本保障

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公安队伍的健康发展,起步于制度管理,提升于人文关怀。尽管在队伍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合法不合情”“合情不合法”的矛盾,这些矛盾也是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冲突的表现。但相对于“死”的制度而言,制定、执行制度的人是活的,“活人”的发展不能被“死”的制度所束缚。当制度不适应队伍发展需求,不利于民警积极性调动时,就应该修改完善或废除,重新制定有利于队伍发展和提升民警积极性的新制度。在实施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如将民警年休假和健康体检情况纳入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对民警年休假率、体检率达不到100%的单位,取消年度评优资格等。同时,还可以通过上级检查、自我检查、民警评议、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人文关怀措施落实情况。只有实现制度管理、机制保障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才能确保人文关怀不成为一纸空谈,才能更好地促进和谐警营建设,民警也只有在和谐警队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与提高,进而推动公安队伍健康发展。

(四)提高人文素养是为施行人文关怀的基准条件

作为教育者的领导干部,是否具有人文教育理念、其自身人文素质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和其个体的创造能力,关系着受其教育的民警人文素质的高低。作为教育者的领导干部,如果只知道应该实施人文关怀而不懂得如何去实施,或所做与人文关怀的要求相违背,那就会适得其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都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因此,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意识地广泛涉猎基本的文史哲、心理学知识及医学、生活常识,简而言之,就是凡是民警关心的,都必须有所了解。只有具备了足够的人文知识,才能避免在施行人文关怀过程中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同时,政工部门也要有意识地开展民警人文素质教育,在民警晋职晋衔、轮值轮训等培训中,适时增加如国学经典解读之类的人文知识教育课程,通过专家授课、交流讨论、读书沙龙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升民警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2).

关于体育的作文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近年来,随着“以人文本”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求的提出,学术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内涵、人文关怀缺失、人文关怀内容构建及实现途径研究等问题做了大量研究 ,这些成果为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文关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路径研究,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尊重学生个性需求、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前提下,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呼唤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否更多地倾注人文关怀,已经成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文关怀的关系

1.二者研究对象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及行为的过程,其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也是人;学校要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发展。学生在关心自己的同时,也要关心、理解他人、关心集体、关注社会。人文关怀也始终将人作为自身关注对象,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二者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人。

2.二者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发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目的是培育人、塑造人、转化人、完善和发展人,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人文关怀所蕴涵的真善美的价值也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二者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3.二者体现内涵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注大学生当下的既定特征,更关注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对生活的自觉反思和自律。人文关怀所关注的生活意义也在于人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是对人未来的规划。所以,二者体现的内涵是一致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实践活动,直接、自觉、忠实地阐释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文关怀的过程,人文关怀也成为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

1.重形式,轻实效。长期以来,各高校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重视“形式”、外在表象、“花架子”工程,喜欢做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工作,忽视了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踏踏实实、耐心细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真正地关怀学生,全面发展。

2.重功利,脱实际。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过程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思想,注重外在形象和所谓的“政绩工程”,重视宣传环节、举办各种活动,至于活动是否充分体现其价值和意义,活动的效果如何,考虑较少。甚至有时只顾强制性地完成任务,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感受,不深入学生学习和生活实践,不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工作,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3.重过程,轻结果。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时,仅限于了解情况,反映问题,为不出问题开展工作,为完成任务而开展工作,用教师的身份、教师的权利开展工作,讲大道理论、讲套话、讲空话的情况多,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情况少,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

4.重灌输,轻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多数情况下,还是以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意识和身份。教化色彩浓厚,希望把学生培养成顺从。而90后的学生独立性强,对别人的说教接受效率低,甚至有些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师生间缺乏沟通,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不能用情感这把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来解决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

5.重群体,轻个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需关注整体学生,而非个别学生,同时更要注重和关心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实际工作中,却存在忽视学生个性成长、发展的现象。对“四困学生”即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困惑和就业困难的学生关注也仅局限于“别出事”,要在个体的思想、学习、情感、交往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学校的温暖。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1.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人文关怀思考得较少,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实际工作中必然忽视人文关怀的全面性、必要性、持久性和发展性。仍然强调用传统的标准来要求和塑造个性强烈反差大的90后大学生,注重培养听话、服从的学生,做法,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有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文关怀的观念转变不够,方法陈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跟上时展、社会进步的步伐,因老观念、老方法致使教育者的“教”与“育”脱钩,理论与现实脱皮,人文关怀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失去效果。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机制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但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育人合力形成不济,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动态掌握不及时,信息搜集、反馈和评估不全面,也就不能更好地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

4.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载体的利用和建设不足。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载体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且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目前,除手机、网络等物质载体利用率较高外,由于受到办学条件尤其是经费紧张的影响,载体建设的投入经费不足,各种活动的举办也受到限制。校园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路径选择

1.健全保障机制,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工作目标

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着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供组织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专项经费,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供物质保障;学校各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形成合力,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供各方资源;形成育人的长效机制。

2.改革思政课质量考评体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注重知识的掌握,忽视能力的培养。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思政课教师除了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外,还要善于总结担任班主任、结对子帮扶学生,推荐经典教学文章,撰写个人博客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互相交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生活状况外,注重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好学生关心的入党推优、评奖评助、就业等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回归到人,应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人当做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需求;从价值功能的角度看,培育和提高学生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从教育目的角度看,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肯定,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4.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学生精神品味

人文关怀以关心和尊重人的精神需求为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使人成为一个社会人,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而且也要尊重人的内心需要,促进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在满足学生低层次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满足更高层次的成长和发展性需要的精神需求。引导学生如何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陷入功利物欲的泥潭,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要达到激发学生追求高层次需要的目的,引导学生提高品德,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实现理想等高级精神内容,提升学生精神品味。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体现大学生情感和归属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有效方法。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90后学生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与其他人难以相处的问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全面锻炼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大学生情感教育,学会处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心怀感恩之情,以积极、包容和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

6、充实教育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增进人文关怀

合理布局、科学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同时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改进工作方法,传统的“一刀切”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状,现实要求进行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达到思政教育目的。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减少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让学生自主自由的主动吸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王建平.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0.9

[2]李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3]伍思文.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选择,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6

[4]石晓雪. 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着力点,中国成人教育,2011.11?

关于体育的作文篇8

关键词:文化;德育;影响机制

德育教育与文化有着本质的联系。文化本身内含着德育要素,文化以“文”化人,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是实施德育的源泉;而德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文化的发展模式、活动规律以及所包含的价值观,必然会对德育产生根本性的深层次影响。肩负着育人重任的学校德育,其运作过程是一种文化和道德的传递与创新的过程。探讨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文化与德育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化与德育之间的潜在的、深层次的本质联系,进一步解读德育的本质,从而自觉完成新时期学校德育的育人使命。

一、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含义

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德育教育,应该认识到,德育充分体现着文化所具有的化育人类心灵、智慧、情操、风尚之义。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根本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德育内容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德育效果的彰显在于文化方法的正确运用。德育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伴随着价值和价值追求的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种双向建构过程必然要受到文化的影响。

研究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主要是从宏观上更加侧重对文化与德育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加以把握,也就是说,在对德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中,更多地关注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及影响方式,更多地关注在此影响下德育的变化形态及其内在规律,通过深入研究文化对德育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进而认识和把握在文化的影响下德育所产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由此,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可理解为:在文化与德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文化对德育发挥的有规律性的作用,及发挥这种作用的过程和作用原理。

简要地说,也就是文化对德育的“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

从关于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第一,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只能发生在二者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割裂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则难以认识文化对德育的影响;第二,这种影响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性的作用体现,重视对这种规律性作用的认识和把握是认识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关键所在;第三,这种有规律性的作用在其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原理,揭示相应的过程和原理应是认识和把握文化对德育影响机制的重点。

由于文化既存在于德育外部,又存在于德育内部,同时它还起着沟通德育内外部关系的桥梁作用,因此,一般来说,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在我们有关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讨论中,重点是通过考察文化对德育的影响过程,了解在此过程中文化对德育的影响特点,以及在此影响下德育的变化规律。

二、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机制

文化是德育的“生态圈”。德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其中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因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德育主体,不同的德育主体通过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进行不同的理解与选择,进而产生对德育系统建构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实现的。

(一)文化信息的传导过程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最基本的是信息传导,即社会文化环境与学校文化环境各要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学校文化环境的信息传导主要是通过舆论监督、榜样示范、人际互动等环境要素来实现的。由于学校文化环境是教育者根据社会需求和育人需要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起来的一种道德教育环境,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即围绕培养人、造就人这一根本目标运转,因此,学校文化环境的影响作用相对集中、明确、深刻和持久,对于人们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可控性与系统性。社会文化环境对德育的信息传导主要是通过公众信息、思潮引导、公德规范、社会舆论等环境要素来实现的。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其目标是模糊的、多变的,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往往是多元的、分散的,有时甚至是相互抵触、互相冲突的,具有不可控性与非系统性,因此,应正确认识学校文化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对德育影响的不同特性,在发挥文化信息对德育影响的过程中,通过增强其可控性和系统性,强化其信息传导的针对性和导向性,保证文化环境影响的正效应,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文化信息的选择过程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环境具有层次性,不同文化环境层次和同一文化环境层次各要素,都会对德育主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形成各自相对的接受主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由于不同接受主体的思想认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每一德育主体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的理解与择取也是不同的。由于德育主体对信息的不同选择而导致的对德育的不同影响的过程,形成了文化环境对德育的信息选择影响。

当然,就学校文化环境建设而言,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德育工作者对来自各方面、各层次的信息,都有一个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过滤、筛选的过程,并有明确的存优去劣的指向性。而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相对缺乏这种明确指向性所决定的过滤与筛选。可见,文化环境相对于德育信息选择的影响同时具有组织性与非组织性两种特性。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环境所具有的组织性,并借此增强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指向性,为德育信息的选择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文化信息的重组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与德育的本质联系决定了文化本身内含着德育要素。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不可避免地产生着影响,其中重要的体现就在于对学校德育资源的影响。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具有广泛性、多样性、隐蔽性和弥漫性,使得这种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资源的影响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对于学校德育而言,德育工作者自觉根据其工作目标,运用经过鉴别和选择的来自外部的文化信息,对原有的德育资源进行重组,从而丰富学校德育资源,用先进的、正确的文化信息影响德育对象。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工作者自觉对来自社会环境的文化信息进行鉴别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重组和优化学校德育资源的过程,可视为借助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所进行的德育系统优化。如果说社会文化环境相对于学校德育资源的正面影响尚不具有自觉性的话,则基于学校德育本质要求的学校文化环境建设较充分地体现出文化环境对德育资源重组影响的自觉性。可见,文化环境相对于德育资源重组的影响具有非自觉性与自觉性两种特性。因此,通过自觉加强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不断丰富学校德育资源,优化学校德育系统,用先进的、正确的文化信息影响德育对象,并努力使这种影响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主要方面。

三、文化对德育内部有关要素的影响机制

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最终要通过对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影响才能真正体现。文化对德育内部要素的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德育的母体,为德育系统的建构提供基本的价值导向及内容规范,这种基本的价值导向和内容规范,规定和制约着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存在与发展。这里主要从文化对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及德育课程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展开讨论,以引发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一)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

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是指德育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其所依存的文化在德育产生之际对它将要发挥的功能已经预先设定,这种设定体现着文化对德育作用的相应规定,表现为德育对文化的功能要求的适应,并影响着德育的发展形态。就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发展而言,文化作为德育的源泉,其形成无疑先于德育。事实上,正规的学校德育是文化积累和发展到较为规范阶段后才出现的,是随着文化的积累及文明形态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为适应与满足一定社会和阶级所特有的道德文化的需要才出现的,应该说,这也正是德育产生之初的功能,即通过特定文化的传承从而实现其对社会和对个人的作用。因而,学校德育在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社会认定了的文化要求,成为一种制度化了的文化传承方式。

重视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强调德育对社会需要的功能的同时,注重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就将抑制德育功能的发挥,阻碍社会与个人的发展。

(二)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

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是指文化在德育有选择地吸收文化信息过程中,通过信息整合与信息重组,不断地使自身所蕴含的价值与原有的德育要素相融合,进而使德育价值体系不断得到优化与丰富。

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受到来自文化的制约。和规定,德育的存在必须有着对生活和对生命的文化意义。德育的价值不是教人学会一些谋生的工具性知识和本领,而是在于引导人们去把握生活的意义,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从而帮助人去生成有意义的生活,形成内在于人的有道德意义的世界。

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对人生活的指导和对生命的丰满正是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所致。然而,在单一文化时代,学校德育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工具性特征,德育完全是按照已有的、被制度化的、外在的社会化标准的文化模式机械地训练人、加工人、塑造人,它不仅完全否定其内在的文化育人的品质,而且完全漠视、抹杀了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主动性及自我建构性。这样,德育在文化的意义上便成为一个“虚概念”,它虽然传承文化,但却不是文化,扮演一种社会主流文化的“传音筒”和“代言人”的角色,这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无自主性、无文化性的根本性症结所在,而缺乏文化的基本属性与品质的德育只能是文化灌输式的教育形态。在当前的多元文化时代,不同文化间交叉传播,使传统的一元的封闭的学校德育呈现出较多的开放特征,同时,不同类型的文化变迁使得学校德育开始反思对政治的单纯依附,重视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因此,德育在突出其本性特征即德育对社会、对人发展的价值作用的同时,应更关注对人类进步的作用,对人的生命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三)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

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是指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德育目标不仅是一个国家统治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文化规范及其价值的反映。严格说,国家的意志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直接影响着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德育的目标的内容和性质,同时德育目标反映着文化的实质及其结构。

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目标应该如何定位,价值取向如何,都体现着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尽管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德育目标的性质和内容是不相同的,但从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道德教育的本质意义上看,德育不仅具有社会,还具有个体,德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才能,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尊严,使人真正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为此,德育的目标应当定位在确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这一基点上。然而,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中,德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是社会本位目标至上,往往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与个体本位目标处于对立状态。强调德育目标的社会性要求有着它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伴随着人们对文化的认识的深化和文化对人民生活影响的加深,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价值得以珍视和确认,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注,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变化必然要求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德育在个人的关系领域发挥作用;必然要求德育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工具来培养;必然要求德育目标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出发点,把培养人的社会化人格作为归宿。总之,重视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必须依照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对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定位,使德育目标的确立有利于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四)文化对德育课程的规范

文化对德育课程的规范,是指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母体,造就了德育课程,决定着德育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德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规范来源。德育课程属于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社会所积累的优秀道德文化是德育课程的主要源泉,抛开文化,德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德育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其课程开设是传递、传播和创造道德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关于体育的作文篇9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艾东,牡丹江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都逐渐的体现出人文关怀这一理念,尤其是高校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针对大学生具有的独特个性和发展需求,树立和更新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合性,以此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

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已经含有了人文关怀这一理念,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的时候,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和意识,加强人文关怀的教育力度,构建和营造具有人性化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具有目的性的影响,而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基础内容和核心内容。对于我国的公民来说,人权是众多权利中的首要权利,若是没有了人权,那么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的一切权利都无法得以实现,因此,可以说,要想能够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么首先就需要尊重和维护人们的基本权利。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主要的目的就在于经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进行影响,对学生的言谈举止、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政治观等进行引导和帮助,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来说,其属于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对教育目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具体上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在于明确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不断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为现代新兴教育理念的人文关怀,其根本的目的在对人的价值和人性进行重视、尊重和肯定,对于人在个体特点上的差异给予充分的尊重,加大对精神生活的关心程度,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人能够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人文关怀教育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要对每个大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共同点都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尊重,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具体情况来进行学习和制定职业生涯的规划,不仅从生活、学习中关注和尊重大学生的成长,而且还从心理上、感情上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促进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众所周知,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核心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的培养又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对促进和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

(一)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与实际脱节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在知识和心理上比起初高中学生更加丰富和成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现实需求,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拥有一颗勇于承担的精神与责任感,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充分的尊重大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和个体差异。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仍然还有高校对大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尊重,始终在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上延续着统一整齐的传统理念,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脱节,无法使大学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具有进一步的积极感受,使高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无法得到顺利有效的开展。

(二)人文关怀工作中过于偏向形式化

目前,在部分高校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还停留在形式上的表面,对高校的外在形象和政绩过于重视,忽略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大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实际成长过程中的现实需求都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过于重视工作的过程中,而忽略了工作开展之后产生的效果。更甚者有的高校还在对大学生重复的灌输着初高中时期讲过的内容,没有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来进行教育,只会照本宣科,从而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的产生反感和厌倦的情绪,无法真正的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深层内涵。

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措施

(一)树立和更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众所周知,人文关怀的理念重点核心在于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给予一定程度上的重视,其要以人为本、为基础,因此,这就需要高校的领导和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树立和更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构建一个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清楚地认识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充分的认识到大学生的个体感受尤为重要,明确和了解到大学生在实际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现实需求,使大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环境下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精神文化等要进行随时的关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能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而使教育观念能够从传统教育观念更好的转变成现代教育观念。 (二)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水平建设

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时候,要明确教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的关键,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关系,因此这就需要高校要从一定程度上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水平的建设。作为高校领导和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思想和信念,通过利用自身的人格特质与人格魅力来积极的引导和激励学生,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高校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通过培训、进修、社会实践、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各种途径来加强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更具专业化和职业化。另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关系的在于高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因此,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充分的认识到人文关怀的深刻内涵,能够充分的尊重大学生在个体上的差异和特点,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优化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关于体育的作文篇10

投稿须知

1. 所投稿件须系作者(或课题组)独立研究完成,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按学术研究规范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文稿不得包含任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的内容;稿件的内容是真实的。

2. 注册投稿人需为本文第一作者,其他作者注册投稿无效。文章有关事宜编辑部只与第一作者联系。所有作者按系统要求添加,一经入库,作者及排序按投稿时添加的为准。

3. 凡向本部投稿,承诺该文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并保证不会将该文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先于《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

4. 所投稿件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论文如果获得有关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需提供基金名称及编号,并上传相关文件。学位论文请在论文整体框架下进行适当精简,所刊论文原则上与学位论文文题保持一致,本刊原则上不刊发学位论文节选内容。

5. 文稿题目应简洁、准确,不宜使用缩略词;摘要内容对论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及相关数据等应有所介绍,不要过于简单;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的正确书写;图、表和公式应通篇分别编号,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形式。

6. 《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杂志整体版权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技书刊部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选编。经我部许可需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或转载的,须特别注明“本文首发于《体育科学》(或《中国体育科技》)”。

7. 中国体育科技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修改,如作者因违背上述规定而给《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造成不良影响,作者将承担全部责任,接受编辑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警示,包括5年内禁止作者本人的任何成果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上发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