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概况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投资概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固定资产投资概况

篇1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影响经济结构投资效率,它与地区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投资在经济空间内组合分配的格局,其恰当的组合会使投资效率实现最大化,所以探求优化的投资结构不仅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还对国经济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山西省而言,虽然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具有良性的发展趋势,但是仍与发达地区有差距,如果山西省经济希望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对其投资结构进行优化。

二、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概况

近年来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增长的趋势。2012到2014三年间,山西省全社会投资累计15021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2.4%,其中城镇投资1.3714万亿元,农村投资130亿元,各占山西省累计投资总量91.3%和8.7%。相比全国农村投资占投资总量的24.7%,比山西省高8个百分点,山西省农村投资总量偏低,投资总量不如城镇投入多。

自2012年山西省融资渠道中民间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资金13017.44亿元,年均增长22.5%;利用外资189.378亿元,年均增长9.6%;国内贷款3515.043亿元,年均增长21.8%;国家预算内资金1335.493,年均增长35%。民间投资的比例逐年增多,在部分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山西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现融资渠道单一,投资总量少,投资效率低。

三、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及问题分析

首先从主体结构来看,国有经济投资比重有上升的趋势,从2010年的10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189亿元,国有经济投资仍处于投资主体的主导地位,占45%以上,投资主体单一。山西省利用外资、个体经济、股份制经济投资比例小且增幅不大,这些数据说明山西省投资主体结构尚需调整与改进。

其次从供给结构来看,2010年以来,山西省在国家实施大项目战略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不断增长,投资成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山西省的国家预算内投资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说明国家在对山西实施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情况下,加大对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来自国内贷款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逐渐规范信贷制度,提高贷款门槛,而山西省位于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经济实力相对弱,一些商业银行不敢介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山西省的筹资渠道,制约经济发展。2010~2014年利用外资的比例也逐渐下降,主要是因为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招商引资的优势难以发挥。另外自筹资金所占比例在60%以上,这主要是来自山西省的地方财政自筹资金、各主管部门的自筹资金、企业事业单位的自筹资金。

再次从产业投资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基本保持在2%~4%,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第二产业保持在40%~55%,所占比例略有下降,第三产业保持在40%~50%。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三大产业投资不协调,严重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城乡投资不协调,一直以来山西省对农村投资力度不够,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影响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最后从固定资产投资率来看,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率与全国相比较低,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率基本保持在45%~55%,所占比例相对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率保持在50%~70%。固定资产投资率低会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

四、优化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对策

第一,建立和健全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的诱导机制,早前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支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的比例较高。从固定资产投资来源的发展趋势来看,宏观调控已不能通过对微观投资主体的直接干预来实现,而应通过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来实现。基于这一原因,应该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的诱导机制。

第二,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投资总量,山西省应从结构调整的源头上解决投资总量不足的问题,首先要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政府形象和工作效率是影响外商投资的直接因素,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吸引外资的能力。其次积极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利用外资必须同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

第三,调整投资方向,改善投资结构,加大对重点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在主导产业的投资上,可以选择向个别目标倾斜的办法,首先通过制定产业振兴计划,对产业发展布局进行统筹管理;然后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到关系全局的最重要最显眼的地方,以增强投资的力度。还有就是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农区、林区、矿区和边远地区更加困难。

篇2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可知,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手段,在企业的资产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电网经营企业具有资金密集型、高投入的特点,固定资产在电网企业总资产中可占到80%以上的比重,可以说,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对于电网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创造企业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经营、筹资、投资等三项决策中最重要的一项决策。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投资决定了购置的资产类别,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前景,以至于提出投资方案和评价方案的工作需要整个企业的经理人员共同努力。投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

投资按其对象可以划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两种。生产性资产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产,也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存货等,这些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条件,企业利用这些资产可以增加价值,为投资者创造财富。

一、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所面临的形势

2002年后半年以来,由于国内GDP的高速增长,电力需求增长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整

整4年的时间里,全国的平均电力增长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高于GDP增长速度。200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4.4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100万千瓦;200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2005年全国发电量247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

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导致电网负荷和网架结构凸现薄弱,无法满足电力增长的需要。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十一五”期间电源和电网结构调整十分重视。在电网建设方面,国家计划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在北通道,继续加大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向京津冀电网送电规模,促进西北黄河上游水电与宁夏火电联合以及陕北火电向华北和山东电网的送电。在中通道,要重点建设三峡水电站,同时开工建设金沙江和四川水电流域大型水电站向华东和华中送电工程。而在南通道,要在国家已经批准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开工一批电力项目,保证西电东送目标按期完成。此外,“十一五”期间,还将继续加强和完善区域主干电网架和各省网架建设。

在这种形势下,电网企业纷纷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省级电网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普遍达到四十亿元以上,投入的重点在变电容量和输电线路上,目的是保证电网坚强,提高电网输配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系数。

其实早在1998年,电力企业就开始斥巨资进行城市电网改造,1999年,又开始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在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过程中,由于有国家资本金的介入,政府部门和媒体高度关注,暴露了很多网改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社会对电力企业的建设管理水平提出质疑,并上升到仇视垄断企业的高度。

二、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建设投资存在的问题

从1998年至今,基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大规模资金投入,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在短时间内成倍增长,有的甚至增长四到五倍,在建设投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夸大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企业,投资的出发点是获利,在对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首先应当是衡量此项目是否盈利,是否能为企业产生经营效益,而电网企业在近几年的投资中,往往过分夸大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如1999年以来进行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某些低压改造项目投入几十万元,而用户的年用电量不过几十度,折合人民币不足30元,投入和产出差距如此巨大,而国家在农村电网改造中只注入20%的资本金,其余为银行贷款,电力企业在电网改造后还要承担还本付息的任务,而电价同时又受到国家管制,导致电力企业在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以付出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经济效益作为代价。

(二)在建设投资前期管理中,注重电网规划,忽视投资回收分析

前几年,由于电力需求紧张,电力企业备受关注。为了企业自身发展,加之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地方政府的要求,电力企业对电网规划工作非常重视,经常与政府部门共同举办城市和农村电网规划研讨会,电网规划的重点立足于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是根据政府对经济的统一规划进行安排,少有考虑投资回收的内容。

正象一份电网企业的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讲的,报告第一部分为所在地经济概况,第二部分为电网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为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为建设规模及方案,第五部分为投资估算,第六部分是效益分析。在整个报告中,效益分析所占的篇幅和比重不到二十分之一,而且只有售电量增加、电费收入增加等有限数据,没有任何对投资回收的分析。即使完工后的工程分析,也仅限于工程造价的分析,鲜有投资回收期的内容。

可以看出,电网企业在进行建设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企业的角度去考虑效益的问题,而是更多注重社会职能。但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网企业的性质已经不容质疑,而且除少量技术改造工程外,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几乎都来自于金融机构贷款。一方面无视效益分析,盲目投资,一方面承担还本付息的任务,无形中增加了电网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暴露出对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不到位。

(三)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过程中,建设主体和使用主体脱节

电力企业一直采用自上而下垂直的管理模式,对于电压等级较高的工程项目,由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核算,如220KV及以上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就由省一级电力公司核算,110KV工程由分公司负责核算,10KV等低压工程一般由支公司负责核算,但是由于工程项目所产生的征地费、青苗赔偿费、前期费等支出必须由当地电力公司进行操作,导致一个工程项目由多个会计主体在核算,造成的后果是工程核算不完整,资料和信息不对称,竣工决算编制滞后。

由于中间环节过多,设计批复、可研批复过程中难免出现沟通问题,导致设计变更增加。几乎有80%的工程项目都有设计变更,变更引起概算不准确,投资计划不足,造成工程超预算列支。对于在企业内部实施预算管理的电网企业来说,资金无法核销,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四)工程物资管理不规范,浪费严重

省级电力公司出于集约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节约采购成本的需要,对于11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和大宗物资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但是由于采购委托有独立法人的物资公司,而合同签订却需各分支机构与供货商直接签订,而且由于物资的使用者不掌握主动权,导致售后服务跟不上,加之中间申报采购环节过多,周期过长,浪费严重。

(五)重立项,轻管理,投资建设后续问题多

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立项,重施工,轻管理的现象,对由于用电负荷增加的需求非常重视,对工程施工进度也抓得很紧,但是在工程管理上却存在很多问题。自上而下普遍认为工程现场完工就是工程项目的结束,不注重收集资料,不注重工程物资的出入库管理和施工结算,后果是工程完工多年,决算仍没有编制,资产没有结转,折旧无法足额计提,导致账面资产不真实,影响企业管理的质量。

三、对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建议

(一)将电网建设规划与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紧密结合,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投资效益分析和电网规划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的长期投资规划。即在进行电网前期规划时,除了考虑市场、负荷增加、未来经济发展等因素外,更要考虑市场是否优良,未来用户的电价结构如何,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是否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引导的方向,并根据上述因素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测算,结合未来用户的生产经营周期、产品性质、市场情况对投资资金的回收期进行详尽测算,保证投入的资金能够收回,规避投资风险。

(二)重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投资回收内容。项目评价的基本原理是: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增加;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小于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减少。在对项目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回收期、会计收益等指标,同时也要考虑投入货币的时间价值,即要增加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进行评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价程序:一是提出投资方案,固定资产投资的方案通常来自生产部门。二是估计和测算方案的相关现金流量。三是计算投资方案的价值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四是价值指标与可接受标准比较。五是对已接受的方案进行再评估,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找出预测的偏差,通过发现问题修正财务控制,为决策提供支持。

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也被称为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这种方法通过计算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和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以及现值指数,即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作为评价方案的指标,并计算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依据。另一种评价方法是不考虑时间价值,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看成是等效的,首先计算回收期,即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之后计算会计收益率,即年平均收益额与原始投资额的比率确定方案的优先次序。

(三)规范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管理,科学梳理管理流程。针对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设计变更过多,建设主体与使用主体脱节的现象,应科学梳理工作流程,建立设计变更、概预算变更的考核制度,优化设计方案,细化设计批复,分清责任。对于上级单位核算的工程,要规范与下级的资金拨付,资料的传递,信息的沟通。加强对物资采购和回收环节的监督,优化采购流程,减少资金风险,最大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篇3

一、投资项目统计数据质量情况

随着该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明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看好。为确保县委年初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面完成,县政府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建设规模进行了专题研究,将计划分解落实到实施单位和主管部门及各乡镇,县领导亲自检查投资项目落实工作,抓进度,抓质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成绩显著。截止11月底,全县完成全社会投资723249万元,同比增长25.5%。调研的十六个投资项目共完成投资263827万元,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36.48%,在所有投资项目颇具代表性。

从数据上看,十六个投资项目有十二个数据质量较高,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投资进度,报表数据与会计帐、统计台帐一致,报表数据填写规范,负责人签名、统计人员签名完整,报送日期准确,数据构成与项目进度相符;有一个项目单位提前上报了没有安装的设备;有一个项目单位开工未进行统计登记,且由于手续不全,还没有进行报表;有两个项目出现明显虚报,把没有建成的厂房提前上报,并且上报了部分订购设备。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安排县局投资统计与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及时采取了补救、修正措施,并要求他们在以后的统计工作中,严格按照统计制度和有关统计法律法规办事。

二、当前虚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字的原因

在调研中了解到,数据出现问题,除一些统计人员业务不熟、不精,不能正确掌握报表方法外,其中还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其中不乏夹杂着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祟。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办法欠科学,导致部分领导干部为政绩而不惜虚报投资。目前,市、县都把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评价地方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在制订考核方案时,未能全面考虑各地现有基础、资源优势、工作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是按照上年完成基数,简单地按某—相同的增长速度分配任务,脱离了一些弱势地区的实际,导致一些弱势乡镇不能完成分配的任务,甚至差距较远。同时,因有严肃的考核办法制约,某些完不成任务的领导为完成任务,便想法设法虚报,以达到完成任务而不受处分处罚的目的。另外,个别镇为达到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目的,用投资数据为政绩服务,以骗取荣誉、奖励,导致投资数据人为拔高。

二是基层投资单位统计机构不健全。与工业、服务业等单位有固定统计人员不同,投资单位大多是临时抽调人员或材料员、会计员兼任,充当统计,他们业务素质不高,既没有娴熟的业务知识,更谈不上对统计法律法规甚至统计制度的了解,基本上是赶鸭子上架或临时报佛脚学点统计知识的皮毛,造成所填报的投资数据失实。

三是个别项目存在代填代报现象。由于一些项目单位对投资统计认识重视不够,认为统计部门不能有效制约他们,根本不配统计人员或者采取不配合态度,难于取得投资进度数据,迫使乡镇统计人员代填代报。可想而知,代填代报的数据肯定质量不高,绝不会与项目进度相吻合。

四是有些投资项目原始凭证缺失,造成凭印象估算。个别项目单位不注意保管原始凭证,不能准确地按进度如实上报,只好主观估计投资进度和投资统计数据,影响了投资统计质量。

三、建立防止虚报长效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一是制定科学的投资考核方案。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全面考虑乡镇基础、地理优势、招商优势、工作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科学分配投资任务,使分配的任务与乡镇能力相匹配。进一步完善考核县乡经济实绩的办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是实行严格的开工竣工登记制度。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都要实行开工竣工登记。项目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之前到县统计局办理开工登记手续,领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工登记证》;项目竣工(下转第51页)(上接第49页)验收后15日内,项目建设单位要到县统计局办理竣工统计登记。

三是严格执行建设单位报表制度。规范好原始凭证,严禁代填代报。目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实行的是按行政区划逐级上报,即各镇区辖区内项目单位把报表报送到所在辖区统计站,经过统计站审核把关后,再由统计站上报县统计局。对投资建设单位要求建立健全包括项目核准(或备案)通知书、用地许可文件、环保评价文件、项目开工通知单(或报告)、施工单位报送的验工计价单、建筑安装工程预算书、投资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部门提供的工程进度情况表、设备验收单、财务拨款凭证等内容的原始记录(或凭证),作为计算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各项指标数据的基础依据。原始记录(或凭证)必须资料来源准确,填写清楚完整,必须注明发生日期、经手人及审核人姓名。严格依据实际完成的投资上报进度。

四是严格按项目进度和实际投资上报。严格遵守统计制度规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投资项目统计工作。只要项目已经实际开工建设,一律按实际进度统计。

五是加强对基层报表的审核。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统计标准、统计范围、计算方法、计量单位认真填写《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概况和进度统计台帐》,并据此填写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要认真做好统计报表审核工作,包括对原始凭证和统计报表的审核,做到表表衔接,表与实际相符。

六是定期对新开工项目和重点项目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是核查项目实际进度与上报的基层表数据是否一致;对没有平衡关系的新增固定资产、应付款、规划用地、实际购置土地及购地单价、生产能力等指标,要加强人工审核力度;同时,加强对建设项目的 行业类别、建设地址、注册类型、建设阶段、开竣工时间等属性指标的审查力度。

七是加强投资单位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定期集中培训,系统全面地学习投资统计知识和投资程序,提高投资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各基层单位统计人员能准确掌握投资统计的各项基本技能,确保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的稳定性。

篇4

在编制概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建设投资的动态因素,要合理的预测自编制概算时至工程竣工期间的价格变化等动态因素的变化幅度,打足建设投资。建设项目总概算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铺地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要将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分别列出。静态投资为设计编制时的市场价格,由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构成;动态投资由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和价差预备费等组成。按照国家现行规定,铺地流动资金为项目正常生产所需流动资金的30%。

编制概算前需注意以下文件必须准备齐全:已经批准的计划任务书;建设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等资料;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文件;建设地区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等价格资料;国家或省、市自治区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国家或省、市自治区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间接费定额及其他有关费用文件。编制人员应主动去当地定额站咨询,莫要遗漏。还要注意概算文件内容的充实、完成。

概算的编制说明中应充分介绍工程概况,讲明建筑规模,主要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备选型,项目划分,主要车间组成。旧厂改(扩)建时,应介绍旧厂相关情况;设计任务来源和依据,参与该项目工程工程设计的设计单位及总、分包设计关系。亦要讲明投资概况,及费用组成。按各主要生产车间,各辅助设施,工器具及生产工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等项目划分的投资及各占概算总投资的百分比。

如有引进工程,对于引进项目少的工程建设项目,注明总的用汇量即可;对于引进项目多的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列出详细的建设项目引进工程费用用汇情况,包括:用汇项目,设备材料费(FOB价),海运费,保险费,其他费。还要根据国家对环保卫生和安全与工业卫生设施的工程内容,范围规定,说明该部分工程费占概算基本费的百分比。注意概算文件的金额表示方式及汇价确定方法。内资项目应以人民币表示,其中引进工程需列出外汇金额。合资项目宜同时列出外币和人民币,合计金额应以人民币表示,但经合资各方商定也可以外币表示。外商独资项目凡以外币支付的费用,一律以外币表示,凡以人民币支付的费用一律以人民币表示,合计以外币表示。外币币种宜采用美元表示,外商独资项目也可按外商意愿确定。关于货币的计量单位,内资、合资项目的人民币和外币皆以万元为单位表示。另外编制概算时汇价要采用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市场汇价的中间价。

具体编制单位工程概算表时要注意下面问题。单位工程概算以单位工程项目编制。建筑安装工程概算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价差组成。设备购置费概算由设备费和设备运杂费组成。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应说明清楚,内容完整,取费符合规定,总概算和综合概算中的建筑面积,构筑物体积,设备重量和技术经济指标要填列完整。

主要建筑物应计算工程量,次要建筑物可按单位面积造价指标或参考类似工程的预决算资料采用指标法编制。一般构筑物可以按照概算指标法编制,大型构筑物如水池、料斗等应计算工程量,采用单价法编制。设备基础费可分别不同性质等车间采用设备基础费概算指标按占设备重量等百分比计算。对于大型设备基础,可视项目具体情况计算工程量,采用单价法编制。

篇5

关键词: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法;管理;作用

国防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经由国家的审批,用于提高军用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改善军用设备、仪器的研制、采购以及新建或者改建安工项目。国防军工建设项目管理包括三个方面:计划管理、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其中,项目管理包括:前期工作管理、项目具体实施管理、项目竣工验收以及后评价管理。就统计法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有以下三点论述。

一、做好统计工作是确保项目顺利批复实施的重要保证

(1)前期工作管理主要包括编制、审核、上报和批复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和项目的初步设计三个阶段。

其中,项目建议书是对施工建设单位的水平、能力、建设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单位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做出科学的分析,并对该项工程做出初步的投资预算。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其重点是对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否可行进行论证,采用多方案比较、需求分析等,选取相对利于实行的建设方案,并且对单位的投资和建设做出详细的评论。还要按照公认的规范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做出财务评价。项目的初步设计主要针对的是总体设计方案,要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不仅要对其技术上进行总体分析,还要在技术上的经济性、合理性、使用性和科学性进行论证。

在项目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收集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是必须进行的步骤之一,军工建设单位必须有一个整洁有序的基础数据库,保证科研生产中的各项数据的精确度。还要做好军工企业固定设备仪器的数量数据统计、每年实施具体任务情况的统计和厂房拥有量的统计,建立并且完善比较完备的统计系统和符合国内现状和企业条件的评价标准。这样,一旦有了新的项目立项机遇,就可按照上级对立项的要求快速并且轻松地完成立项报告的制作。

(2)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最常见的统计方法有统计设计、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阶段。

对项目前期的统计设计就是对立项的项目内容进行通盘的、统筹的综合规划,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顶层设计。该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施工建设方案、项目投资估算以及企业的概况。一个良好的统计设计对后期的工作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上级立项的具体任务要求,采取科学的调查方式,有计划、有目标的对统计中所要的资料进行搜集。企业可以根据其自身具体的立项情况,对需要搜集的数据资料按照不同的工程类型和产品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全面性质的调查或者非全面性质的调查灵活选择调查方式。最后在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

(3)顾名思义就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加工,使得资料系统化,进而整理出不同项目立项特征所需要的综合材料。

经过加工整理的材料可以主观的呈现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规模的大小和建设水平的高低。例如,在报告中对所需要论证的方案,按照统计分组的方法对相应的数据使用表格、图形等方法展现出来。通过这些演示,可以有效地反映出项目立项的原因以及项目立项的目的。使用回归分析法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投资的收益等。统计表的使用在前期工作的准备中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EXCEL的应用,立项报告工作者不仅要制作简单的表格,还要熟练地掌握EXCEL的使用。

二、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是保证项目实施的第一步

项目实施具体包括:项目施工的设计、采购招投标、计划管理合同、具体施工与施工管理、施工人员的培训、验收等等。在项目实施前,项目批复的周期也是比较长的,在我国,一般最短的项目批复为六个月,最长的批复为六十个月,普通的批复时间也要24个月左右。以下,就项目实施中采用的比较典型的统计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

第一,在项目得到批复后,首先应该对所有的实施项目进行科学的设计,即统计整体设计。按照项目工程的工程类型对其进行具体的分类,根据项目批复的周期与资金的实际到位情况来确定项目实施的顺序,还要进行充分的安排和严格的组织调研,合理分配预算和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其他费用。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工程施工部出现拖期现象。第二,综合运用各种专项统计。财务统计主要运用在财务和经费管理方面,投资报表中需要用到固定资产的投资统计,在前期的报告中也可能用到社会统计、科学技术统计、劳动统计和人口统计等等。合格的统计人员能够综合的使用这些转向统计。第三,对相对指标量和总指标量灵活应用。在计划以及合同的管理中,该两项指标的掌握和运用非常常见。既要有总指标的计算,又要有在一定时期内,相对指标的计算与平均指标计算,还要对这两个指标进行比较。例如,年实际指标的完成情况需要与年计划指标的计算进行比较,同时也会用到平均指标的计算、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以及比较相对指标的计算比较。所以统计人员要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

三、统计分析工作是项目竣工的验收和后评价的基础

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整个项目的最后一项,它需要同时对竣工财务审计、建设档案验收和整体竣工验收等。后评价管理是对竣工后的项目实行全方位的评价,对完胜的项目进行全面又系统的总结与回顾。并且将该项目的最终完成情况、项目的综合影响和在项目决策时所确定的各个计划和目标,进行体统的对比、找出存在的差异、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总结经验,积极改进。在项目工程的后评价阶段,要对财务决算中的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在后评价报告中,它主要针对的是前期立项和具体工程实施阶段所形成的资料,并对其产生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认识和分析,进而预测建设工程的预期效果。

验收以及后评价阶段,一方面是对建筑工程的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对系统的评价和评价的标准;另一方面是对其现状分析后找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发现产生问题的规律,进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所以,统计人员掌握一定的统计方法和知识,并且对这些技能灵活运用,在固定资产的项目管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固定项目的投资管理中要将各种统计方法灵活运用到整个管理过程。

四、结语

在国防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中合理运用投资统计方法,并且全面了了解我国国防军工企业的实际现状,掌握项目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措施是国防军工建设项目申报和管理的基础。所以国防军工企业要对数据统计工作高度重视,做好各项数据的统计、整理工作,及时通过数据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且积极改正,为我国军工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建团,朱江东,,欧红薇,班莹,荣志刚.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中统计方法应用探讨[J].现代商业,2011(35).

[2] 金绮.统计一套表模式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方法初探[N].中国信息报,2013(01).

[3] 郑策.改革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J].中国信息报,2013(05).

篇6

关键词:物流业;主导产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gistics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other industry,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logistic industry and leading industry is benefit for leading industry to reduce costs, improve efficiency and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This book analysis the associ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leading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2007 input-output tables of Fujian, and proposed advices to promote their synerget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aculations.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leading industry; developing strategies

0 引 言

随着福建省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石化、机械、电子三大主导产业迅速成长壮大,成为福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羊。2010~2013年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596.64亿元,比上年增长49.5%,显然,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主导产业的发展。但由于三大主导产业基础弱,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规模小,集中度低,产业关联度低,产品成套性和系列性较差,产品占有率不高,产品竞争力弱,产品知识集约度低,“带动”力不强等。物流业作为服务业,其发展与其他产业密切相关,福建省主导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王金荣对我国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运作进行可行性研究,指出要推动两者的联动发展[1],张彩凤(2008)和孙玉妮、伍艳艳、张实桐(2010)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定量分析了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和波及水平,指出物流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2-3],雷凯(2010)在通过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北京市近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对经济的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对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指出两者之间的协调演化趋势,这对于今后物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的物流业和主导产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依据计算结果找出促进两者联动发展的路径,为今后福建省物流业与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福建省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1.1 福建省物流业的产业规模

根据福建省的产业分类以及国民经济的统计数据,本文将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归并为物流业,从物流业的物流总量、物流业的产值等指标来进行分析。

1.1.1 福建省物流业的物流总量

2010年福建省社会物流总额为31 153.31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8.2%,比2005年增长115.76%,年均增长了23.15%。在社会物流总额中,农产品、工业品和进省三者的物流总额在近5年都保持着增长的趋势,其中,工业品的物流总额增长速度最大,2010年达到20.2%,体现了福建省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对物流需求逐年增大。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物流总额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是2010年开始有所恢复,全省物流需求不断地扩大,物流总量逐年加大。

1.1.2 福建省物流业的增加值

从图1可以看出福建省物流业一直保持每年9%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从2007年开始一直低于福建省GDP的增长速度。2010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7.4%,占全省GDP比重为6.91%。反映出近几年物流业产值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原因可能是主要拉动经济增长的福建省工业近些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其次是国家政策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国务院为了促进海西建设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推进两岸之间的交流合作,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福建省第三产业有了更好地发展机遇和空间,导致第三产业增速快于物流业。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物流业在福建省经济中的地位。

1.2 福建省物流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

整个社会GDP的增长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GDP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某部门GDP与整个社会GDP的比例大小可以量化该部门对GDP的作用,对于物流业而言,其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可以用k表示为:

k=■×物流业GDP占全社会GDP的比重 (1)

根据统计资料的相关数据,将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的GDP表示为物流业的GDP,计算得到福建省近5年物流业对全省GDP增长贡献率,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物流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2007年开始一直趋于下降的趋势,2010年有所回升,达到6.05%,和江苏省8.74%有一定的差距,说明福建省物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表1所示)。

1.3 福建省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从图2可以看出,近年来福建省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增加。2010年,福建省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 504.4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8.18%,同比增长33.7%,略高于同期福建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30.0%。从动态来看,2005年以来,福建省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同期全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由于投资力度加大,物流业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上升,说明了福建省加大了物流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这有利于降低物流费用,对于提高物流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福建省物流业与主导产业的产业特性分析

产业特性分析是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针对产业间有直接和间接依赖及影响的产业进行分析,通过对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定量研究物流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度,有利于找出两者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找出两者联动发展的路径。

2.1 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直接消耗定额或投入系数,它通常用数学符号a■来表示,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第j部门单位总产值对第i部门产值的直接消耗数量,反映了该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直接消耗对其他部门产生的拉动和影响作用,可以用来判别国民经济的结构比例是否合理[2]。

表2数据显示,当物流业总产出实现增长1万元时,消耗主导产业461.48元,物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并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对物流业的直接消耗体现在产品生产中消费的物流费用,比如储存、运输费用等,由于装备制造业原材料规格品种繁多,质量要求跨度大,其对物流的依赖性极大,所以三大主导产业中装备制造业的物流费用最高,对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石油化工生产销售中都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撑,并且运量大,对物流安全有特殊的要求,而石油化工对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小,说明福建省石油化工物流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2 投入产出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因素,对各产业进行结构分析具有很强的必要性。本文根据产业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两个指标来进行产业结构分析[5](见表3)。

从表4可以看出,2012年福建省的物流业与主导产业中,中间投入率最低的是物流业(24.68%)。说明物流业对主导产业总体的直接带动能力小,附加价值率仍然不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按照中间投入率的高低,可以将产业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和“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判断标准是中间投入率是否高于50%。因此,福建省物流业属于中间投入率低、附加价值率高的产业,对上游产业带动能力也比较低,说明在福建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业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间需求率反映了产业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和联系程度,物流业达到为70.19%,超过50%,相对较高,这说明福建省物流业具有很强的基础产业特质,需求程度相当高,能够为主导产业提供服务的行业。

篇7

    各指标等级划分临界值及各细分指标所赋权重,分别计算出昆明市2004年及2008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见表2):

    然后,按照构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模型,计算出昆明在2004—2008年这一期间投融资模式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度。

    根据昆明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昆明城市常住人口为502万,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140亿元;2008年昆明城市常住人口为623.9万,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552亿元。由这些数据,得:

    P2004,2008==0.07

篇8

文中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图表制作 鲁班咨询

本专题策划人: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杨宝明

2015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723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增速自2013年以来持续下滑,为国家公布建筑业总产值数据24年来最低增幅。这种断崖式下跌,充分说明建筑业分化已经开始,中国建筑业发展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在建筑业的“危机”之年,上半年行业发展总体概况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如何?国企改革、一带一路、房地产政策、PPP项目、营改增等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对建筑业影响几何?行业如何在全产业链延伸、走出去、互联网+等方面进行业务布局,如何做好上下游、政企、银企的合作等战略联盟?企业自身如何快速调整战略规划、提升核心竞争力?

篇9

(一)城镇化水平分析

1.邵阳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

邵阳城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缓慢到平稳快速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三阶段。第一阶段(1949~1990年)缓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9年,历时30年,城市化水平不超过10%,一直到1982年城镇化水平才达到10.54%,1990年为12.91%,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第二阶段(1990~2009年)平稳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1990~2000年城镇化水平由12.91%上升到22.8%,从2000年-2009年,城镇化水平由22.8%%上升到30.43%,20年间,城镇化水平平稳匀速发展,年均提高0.92%。第三阶段(2009年至今),城镇化水平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年均提高1.90%,2013达到38.04%。

2.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1)城镇人口发展情况

城镇化率概况城镇化发展较快,但整体落后,且县域城镇化水平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相对较低,且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就业去向个体工商业为主,国有、城镇集体经济等组织为辅。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邵阳接受过大学(含大专)以上教育的有31.78万人,仅占5%,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共484.7万人,占75.7%。可见劳动人口素质较差。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之后,因为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大多只能从事房屋建筑、环卫等体力劳动强度较大的部门和行业,难以成为城市发展的骨干力量。科研方面科技投入不足。2013年全市R&D人员2243人,R&D内部经费支出38944万元,全市人均48.32元,不足50元,R&D人员人均支出17.36万元。共申请专利1536项,实际授权792项;每万人人均不足1件。科研投入不足,一定程度制约了城市产业的发展。

(2)城镇规模和建设状况

近年来邵阳城镇规模在不断扩大,2013年邵阳市下辖建制镇103个,比上年增加4个。比2000年增加14个,城镇区域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城镇建成区2000年为145平方公里,2011年达314.97平方公里,2013年超过400平方公里,以邵阳市区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群正逐渐形成。总体说来,城镇化质量较差。除市区和县城外,大部分小镇基础设施能不全,道路、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滞后,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设施较为贫乏。2013年,邵阳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仅13.61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卫生床位数33.62个,每万人医生数46.22个。各项指标落后全国平均水平。

(二)邵阳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2013年,邵阳市国民生产总值为1130.0386亿元,人均GDP15727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1.63亿元、1302元,增长9.88%、9.03%。总的说来,经济呈增长的良好势头,但经济总量还是较低,同期长沙GDP为7153.13亿元,人均GDP更是落后,全省排名14。工业化率为33.02%,处于工业化初期。从全市产业结构看,2013年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为22.5∶38.9∶38.6,非农产业比重合计达77.5%,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现代制造业及现代服务、商品流通对GDP的成长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从产业聚集情况来看,邵阳城镇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50.17%,第二产业占17.2%,第三产业占32.13%,但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待提高,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急需解放。同时第二产业支柱产业较为乏力,只有机械加工、打火机制造等少部分产业聚集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其他大部分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难以实现资源、资金、人口等要素的集聚。第三产业待进一步发展,吸收的劳动力待提高。

二、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内在关系分析

城镇化我们选取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作为代表性指标,经济发展我们选取国民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作为代表,通过相关关系分析来解读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的依存关系。随着城镇化率的上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GDP、财政收入均呈直线上升趋势,通过Excel函数求得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756、0.9880、0.9684,可见城镇化率与GDP、财政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之间均存在很强的正相关系。通过EXCEL确定趋势线,得到直线方程依次为:y=5359.7X-1295.8(Y: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X:城镇化率)Y=6399.4X-1321(Y:GDP,X:城镇化率)Y=624.59X-144.71(Y:财政收入,X:城镇化率)意味城镇化率每提高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GDP、财政收入、将增加53.597亿元、63.994亿元、6.2459亿元,可见城镇化率的提高对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邵阳经济有较大的杠杆作用,可以快速推动城市建设投资额的加大,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提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邵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循序渐进,推动城镇化进程

邵阳地处湖南中西部,多山区,交通不便,加快城镇化建设,首先要在建设规模,建设步伐、建设方向等进行制度研究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循序渐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既避免了城镇化建设的“”,也避免了城镇建设的无序性。

(二)政府要应因势利导,扶持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1.加大投入,推动现代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及相关产品的深加工

邵阳是农业大市,种植业、养殖业有良好的基础,如:新宁的脐橙业、武冈的卤菜业、隆回的“生姜、辣椒、大蒜”三辣产业、邵阳县的油茶业等在社会都有一定的口碑和影响力。但规模都不够大,优势不够突出。政府可加大资金投入,改良、提升产品品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以优势特色农业强县兴市。

2.加大投入,打造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邵阳九县三区,市辖三区传统优势产业有冶金、机械、纺织、医药等,邵东优势产业有打火机行业、小五金、皮具业等,其他县市制造业基础较为薄弱。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因势利导,在资金投入、税收、融资、劳动用工等各个方面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支持上述优势产业及相关龙头企业规模上做大,品质上做强。

3.加大投入,打造黄金旅游线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邵阳旅游资源丰富,市政府可以加大投入,完善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把以崀山、云山、南山、黄桑、雪峰山为主题的生态观光区,以白水洞、桃花岛、魏源故里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全面推向市场。

(三)加强进城劳动力的培训,避免单纯的房屋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

加快城镇化的发展要注重进城劳动力的培训,包括职业技能、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最终将其转化为现代化的工业人和城镇居民。

(四)要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建设

篇10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效应经济增长;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831.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6)06―0066―05

收稿日期:2006-07―31

外商直接投资①中国一直呈现上升势头,这种良好的趋势有两层涵义:首先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自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保持了良好的增长速度:其次是来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商投资主体和投资项目总体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中国引进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跨国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高水平,至今已连续12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首位。

(一)中国在引进外商投资方面的概况 中国1993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工业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产业,2002年甚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04年全国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达到了43664项,比2003年41081项增长了约6.3%,而2002年则是34171项;2004年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也猛增到1534.7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3.38%;2004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是60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3.32%,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截止到2005年初,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是508941个,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966.0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5621.05亿美元②。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一方面为中国经济注入了直接的资本投入,从而在外延上为经济产出的增长予以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国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使得它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之外的国民福利增长(主要是技术转移方面的好处),从内涵上为经济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劲动力。在改革开放的早期,前一个作用一直是中国经济理论关注的重点,现在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经济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下渐渐从粗放的外延式扩张向精细的内涵式增长过渡。技术转移无疑是FDI对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内涵式支持的最重要内容。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日本企业最理想的投资国中,中国一直排在第一位:美国公司最想进人的目标市场也是中国。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保持着持续高速增长,这是对外资最具吸引力的因素。中国市场的两大优势――低劳动力成本和大市场,这也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积极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了更多的领域,外商的投资的机会更多,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1.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长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从1985年以来的近二十年中,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逐年上升,从未出现过下降的年份,只是年度之间的增长速度有些波动。

2.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引进外资中占绝对主导的地位。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利用外资一直是以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外商直接投资在全部引进外商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985年我国实际使用的外资总额为47.60亿美元,其中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19.5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占外资总额的41.09%。到200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在实际使用外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到75.42%①。

3.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产业和空间分布日趋广泛,但工业一直是投资集中领域,东部是投资的主引入地。改革开放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外商来华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则明显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从外商直接投资所进入的产业来看,对外开放初期主要是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随后逐步地加大在资金相对密集型行业的投资,比如近几年外商大规模进入我国的汽车工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4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内在质量显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近年来大型的跨国公司比如世界的前500强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到中国投资,与开放初期主要是中小型企业来华投资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二是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把研究开发活动转移到中国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中国的R&D活动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大。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 很多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能给东道国带来资金之外的额外好处,这种好处大多是由技术转移导致的经济效率增长效应。譬如,Beata K.Smarzynska(2002)从企业微观层面进行实证分析,FDI确实在立陶宛存在通过技术转移导致的生产力溢出,并对这种由技术转移带来的生产能力溢出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证明如果立陶宛的FDI流入增长10%,其技术转移能给本土企业带来0.38%的产出增加。Caves(1974)对澳大利亚和Blomstrm&Wolff’s(1994)对墨西哥的相关研究证明FDI能够通过技术转移产生溢出效应,使东道国本土企业的产出水平增加,从而使整个产业的产出能力提高。

从总体上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比中国本土企业要拥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大多数外商在技术、销售网络、出口等方面占有优势。当代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可以归纳为以下主要特点。

1.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技术转移的最主要渠道,尤其是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目前已经成为东道国重要的技术革新动力。

2.技术转移的源泉归根到底是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产生技术转移的前提是其自身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自主技术创新也是发展中国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期望产生技术转移效应的最终目的。

3.发达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是主流,也就是说技术转移既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垂直的,但技术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逆向转移――即由技术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向技术相对较高的发达国家转移。

4.跨国公司成为当前世界上技术转移最重要的组织方式,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内部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技术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

技术在转移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效应,其中包含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等各方面的内容。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是否真的产生了技术转移(或

者说技术溢出方面的效应,是否带来了经济效率方面的进步呢?虽然已经有很多文献对这一问题作过方方面面的研究,但针对外商直接投资中与技术直接相关的因素对中国工业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相对较少。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产业分布、行业分布和地域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很可能对技术转移效应产生地域上的重大影响。从东道国角度,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技术吸收能力是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的影响力与影响途径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对中国经济的两个主要贡献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1999年的《世界投资报告》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作用:一是扩大投资的来源,加快资本形成的速度。二是带来技术转移效应,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三是拉动出口贸易的增长,增强出口竞争能力。四是增加就业机会,并改变就业的结构。五是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示范和促进作用。这里从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对外贸易的贡献两个主要方面观察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对中国经济的主要贡献。

(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总体特点是技术相对领先、投资效率较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③。

1.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对全国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外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1992年为7%,1998年为24%.截止到2005年年初已占到1/3,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8%。而本土企业的工业产值虽然比重有所下降,但其增长速度却也达到了历史高峰。

2.实际使用外资额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1992~2004年实际使用外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0%左右,从1992年的7.51%上升到2002年的10.10%,2004年是9.9%④。这意味着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含量得到了一定保证,为其持续的技术转移效应奠定了基础。

3.外商投资企业上交的税收对我国工商税收的贡献。外商投资企业上交的税收占我国工商税收比重逐年上升,从1992年的4.25%上升到2000年的20.5%。2001年就已经达到2883亿元人民币,比2000年的2217亿元,增长了30.4%,占全国税收的19.00%。2004年初的统计显示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额占全国税收总额更是达到了近21%⑤。以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为主的涉外税收(以投资额98%以上为外商投资企业计算税收,不含关税和土地税)成为我国工商税收的主要来源。

表1分别列出了1999年度、2002年度和2004年度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几项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经济指标。可以看出,在1999年度外商直接投资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续影响,虽然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相比1998年度出现了负增长,但在随后的几年中很快就恢复到原先的水平,到2002年度已经比2001年度增长了12.51%,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增加值和税收方面,无论是总量还是所占比重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增幅达到了41.94%的水平,而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也达到了25.8%,在工业增加值和税收总额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均显示出了对中国经济增长良好的促进作用。

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速度的加快,说明外资随着其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其技术密集度也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本土企业通过技术转移效应获得了好处,加上不同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得他们为了继续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这一点在汽车行业比较明显,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汽车公司已经不仅是在中国生产一些在发达国家过时的低端产品,而是开始缩小中国分部与外国本部之间的产品技术落差,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同步进行。外商直接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在总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保持了微微下行的趋势,基本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外资在我国工业产出、税收中的比重增加的同时,投资的比重却没有成正比地加大,这说明外资投入产出的效率在提高。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得到了较好实现。

(二)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贡献根据中国学者赵晋平等人(2001)计量分析的结果,1980-1999年的20年间,在中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于利用外资的直接和间接贡献,也就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的迅速增长是其主要动力来源。根据国际货币基金会经济学家Wanda Tseng和Harm Zebregs(2002)的研究,中国在1990年代10.1%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中,直接外资所起的贡献作用在3%左右,即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左右,而同样认为其出口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表2综合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几个方面的贡献,从连续的时间序列上我们除了能够更好地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产值和税收方面的贡献,还能够观察到其在出口中的重要作用。 从表2中看出,1993-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总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1993年外商出口就占了全国总出口的27.5%,到2004年上升到57.7%,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报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值达到4442.1亿美元,占总出口的58.3%。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都在一半以上;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3.65%、30.20%.比全国进、出口总值的年均增长率15.43%、12.27%分别高28.22及17.93个百分点⑥。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对外贸易的增长是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源泉。

众所周知中国的出口增长成绩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突出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上中国产品在二十余年的时间内之所以能够保持不衰的势头,除了成本方面的优势之外,不可否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快速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的持续增长仅靠成本来解释是说不过去的,其在中国进行生产所采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本土企业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和增幅方面虽然表现没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那么出色,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成长速度也是惊人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各种方式的合作,使得技术在部门内和跨部门之间都得到了较好的转移效应,这种技术转移效应主要体现正是

他们(特别是本土企业)在总产值、增加值和出口方面的优良表现。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的迅速增长主要是建立在中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和相当技术水平支持基础上的。根据经济学一般规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小,所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近期的出口增长主要是依托技术水平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水平保持提升趋势是其技术转移效应实现的前提条件,所以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的迅速增长暗示了技术转移效应的良好展开。而同期本土企业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效应的带动下自身的出口也得到了较好发展,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出口结构都有了明显改善。

三、结论

如何更加有效率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上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已经不再那么迫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力也就开始转向对其技术转移效应的重视。随着WTO相关承诺的兑现。中国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会更加完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巨大吸引力还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而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主体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更加先进和规范的投资者日渐成为在华投资的主角,特别是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兴趣有增无减。

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技术转移的特征,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代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水平的资本和研发投入对中国本土工业企业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技术转移效应。而从更长时期看,作为考察对象的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效应最重要的体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二是对出口的促进。对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可以从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税收等内容可以看出,而对出口的促进则主要体现在占出口比例的不断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效应的实现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这种趋势得以继续保持乃至优化,外商直接投资有可能将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加显著的贡献。但从另一个侧面这也或多或少表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隐患――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性,外商直接投资在经济指标中的上升趋势既说明了通过资本投入和技术转移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从中获益,也表明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加强。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牵引力是公认的,而外商直接投资在出口中的强势表现实际上对中国经济提供了投资和出口的双重动力,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加强,随着中国经济中的技术水平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边际效应逐步趋小,对东道国的经济控制力逐渐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有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破坏性作用,毕竟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完全离去。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