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十篇

时间:2023-03-22 12:27:10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业资源与环境篇1

四年以上工作经验 |女| 27岁(1988年9月3日)

居住地:扬州

电 话:136********(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2年 ]

公 司:XXX环境与能源学院

行 业:学术/科研

职 位:科研人员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 校:扬州大学

自我评价

熟悉环境监测的相关操作步骤,能操作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气相色谱仪等仪器。熟悉环评的理论知识,能进行基本的报告的编写。性格开朗,待人友善,积极参与各类集体活动。专业知识良好,自学、动手能力强,熟悉SAS-JMP,曾组建并管理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实验室。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学术/科研

目标地点: 江苏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科研人员

工作经验

2012/8—至今:XXX环境与能源学院[2年]

所属行业: 学术/科研

环境与能源学院 科研人员

1.参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建设土建工程的招标和施工管理;

2.负责环境工程实验室安全、实验学生管理、实验室仪器试剂采购、实验室大型仪器管理和项目实施等工作;

3.参与环境工程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招标工作。

2011/8—2012 /8:XXX生物研究有限公司[ 1年]

所属行业: 学术/科研

植物生理系 科研人员

1.研究光信号在拟南芥叶绿体类囊膜上的转达;

2.研究叶绿体信号识别体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并成功筛选到功能基因;

3.熟练掌握了各种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和蛋白生化技术;

4.运用细胞生物学技术进行了重力信号钙离子在玉米根尖柱细胞中转达的研究;

5. 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杂志编辑和筛选稿件。

2010/8—2011 /8:XXX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年]

所属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研发部 药物发现信息学研究员

1、参与公司的化药和保健食品研发;

2、结合化学信息学软件,开发多个药物信息研究数据库;

3、设计、鉴别、优化小分子抑制剂;

4、数据分析开发QSAR模型,进行小分子毒性预测;

5、负责客户技术咨询,协助解答客户问题

教育经历

2006/9 --2010 /7 扬州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

证书

2009/6 大学英语六级

2008/12 大学英语四级

农业资源与环境篇2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 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 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 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农业资源与环境篇3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教学 社会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506个专业之一,也是12个学科门类中农学门类的27种专业之一,隶属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这一专业主要由1998年以前的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组建发展而来,目前全国共有53所高校设置该专业。①专业课程包括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质地貌学等。以这四门课程为例,结合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总结了提高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途径,并列举了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些经验。

1 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正在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201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的第九份关注农业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中指出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强调农业水土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以及基本农田的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至关重要。

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与本科生培养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攀高,2011年为26.9%,预计2020年将达到40%。高校扩招导致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本科教学一方面要按照“宽口径、大视野”的培养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强调厚基础,结合地域特色加强自身优势学科建设,同时还要兼顾扩招带来的实验室、师资队伍规模相对减少等问题,这些都给本科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课程调整压缩了传统科目的必要内容。以土壤学为例,1979至1986年开展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其后没有全国范围的土壤调查,教学中多年来对土壤剖面描述不重视。而美国每年都举办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土壤剖面野外判读比赛。土壤微型态、土壤发生、土壤地理、土壤分类等是国际土壤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领域。本科生野外试验技能训练不够,就不能为科研院校培养优秀的研究生生源,进而影响和制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2012年5月,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旨在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中西部一批本科高校的实力得到较大提升。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中,有14所设置了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这是全面提高这一学科教学质量和系统地发展该学科的重要契机。

2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

2.1 明确学生是教学和实践创新活动的主体

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体现在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进步上。从严格课堂纪律入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科普知识的普及,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要多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理解和新奇独特观点的机会,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中。总之,应该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安排,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弱化以单纯的背诵记忆为主的笔试考核。

2.2 打造精品课程和加强系统的学科建设

从事科学研究、加强系统的学科建设、与提高课堂讲授效果三项内容是统一的。2003年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由此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其内涵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需要发挥科研课题和学术研究在教学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有些还不很完善,一些教材内容也不能反映学科的进步。这就需要选取多本参考教材,同时在撰写科研论文和科研课题选题时,广泛查阅文献,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必要时适当增加新的教学章节,如讲授土壤地理时,可用单独一节讲授土壤微形态,使教学内容反映土壤学发展的全貌,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成土过程微观机制的理解。

2.3 加强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与沟通

近年来,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教育工作委员等组织经常举办研讨会,关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本科教学工作。应该协调共享不同地区高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如《土壤地理学》需要讲解我国不同区域的土壤,结合野外景观照片讲解会更生动,可以不同省份自治区的高校协调分工,共享教学使用的幻灯片课件,使全国该专业的本科生受益。通过馆际互借,共享不同学校的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丰富完备的专业图书可以为本科生检索查阅文献、扩展学术视野提供基础。

2.4 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创建第二课堂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如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有土壤博物馆,可以通过建设数字博物馆,供其他教学单位远程参观学习。需要将图书馆、博物馆、地质公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参考,以及培养学生了解适应社会的能力。土壤学会相关会议增加土壤学教育的议题,以及增加企业与本科生、研究生在参加学术会议的比例,为“产学研”三结合搭建平台。

3 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入选了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编号TS12543)。结合相关学者的思考、②地域特色和课程设置,确定了该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农业资源高效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地质学、农业与气侯、遥感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壤与植物化学分析、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农业资源与环境的调查规划与信息化管理等关键专业技能;为从事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业技术推广、土壤与肥料等方面的高等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事业部门单位培养科研管理与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同时,还需要根据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当前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或适当修改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

依托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条件。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校园内的纪念碑、石刻等岩石标本命名,组织编写《土壤地理学》和《地质地貌学》的野外综合实习讲义;推进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参照国家标准方法编写《土壤调查与分析规范》和学生使用的实验指导书;③参考相关图书和国际国内会议进展,补充教材中不能及时更新或不能反映新疆特殊地域的知识。开设大学生课堂论坛,采用启发教学和加强讨论的互动式教学。④适当增加专业英语内容,开展双语教学,让学生多读多翻译,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收集科学纪录片和野外出差拍摄的照片,丰富多媒体课件内容,注重课件的美感,并增加自然灾害防治救灾知识。

教学改革充分尊重本科生的反馈意见。每学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参与教学改革。通过作业和讲述学术论文,使学生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口头陈述、实验操作、与老师同学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受到训练。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以绿洲农业和草地牧业为主,以土壤侵蚀和土壤盐渍化为主要方式的土壤荒漠化面积较大。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系统地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必将为实现我国西部山川秀美培养大批优秀高层次人才。

本文受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度教研教改项目“地质地貌学课程新疆特色案例库建设”资助

注释

① 王敬国,毛达如,张玉龙,潘根兴,张福锁,李保国.中国土壤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土壤学报,2008(5):865-874.

② 王敬国,毛达如.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4):40-44.

农业资源与环境篇4

我国目前农业生态情况如何?未来将在哪些方面改善农业生态功能?

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生态系统退化明显

“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旱作节水农业、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了积极进展。以草原保护为例,2015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54%,比2011年提高3个百分点;重点区域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15.2%,比2011年下降12.8个百分点;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局部草原生态状况改善明显。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例如,资源过度消耗,投入品大量增加,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明显。部分区域耕地质量退化问题依然突出。东北黑土区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理化性状变差,农田生态功能退化;南方部分地区耕地重金属超标,治理难度大;西北旱作农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还不高。

外来入侵生物蔓延的态势依然存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高达529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已成为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

全国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仍占1/3以上,草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农业湿地侵占破坏问题依然严重。重要水域农业湿地被破坏、被开发问题仍然存在,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生态系统质量及稳定性下降。

力争通过5年努力,改善恢复农业生态功能

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负责人介绍,当前,农产品连年丰收、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规划》明确提出,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生态功能得到改善恢复,农业绿色化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资源过度开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力争耕地重度污染面积不扩大,土壤清洁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农业“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超过0.55,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农膜回收率达到80%,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

――重点区域环境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东北黑土退化区、南方重金属污染区、京津冀地下水超采区、西南石漠化区、草原生态治理区治理技术体系和推进机制基本建立,耕地轮作休耕全面推进,主要农产品产地实现农产品安全达标生产。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北干旱区农业结构适应性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农业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基本控制草原退化沙化和渔业水域资源荒漠化趋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重大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得到有效遏制。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机制基本建立。基本构建科学的考评机制、合理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的投入交易机制、法制化的监督问效机制。

确定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等8项重点任务

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保证了不断增长的畜产品需求,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畜禽粪污问题日益突出。大规模的畜禽粪污,是巨大的资源库,但若处理不好,必然对环境产生威胁。在水环境敏感的洞庭湖区,一些养殖污水不仅排入地表水,还下渗到浅层地下水,导致湖区部分地区地下水氨氮超标,对湖区水环境和居民饮水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对此,《规划》划出了“重点”,为在农业发展中如何做好生态保护指明方向。

《规划》确定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开展r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8项重点任务;划定了东北黑土区、南方耕地污染区、京津冀地下水超采区等7个重点区域;安排了西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工程、草原生态保护工程、渔业资源及生态保护工程等10个重点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篇5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实践教学 质量监控与评价

【基金项目】自治区农业资源与环境紧缺专业建设项目;自治区土壤学重点学科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58-03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的概念范畴。就其内涵可以理解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环节或活动性课程。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检验,也是增强课堂理论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1]。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进一步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完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等教育任务的关键环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国家最新颁布的新专业目录中规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因此,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探究,对于培养更具时代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实现高等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一种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对人才培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新疆农业大学教学质量监控机构主要是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教学督导委员会,在监控内容上以理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为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其它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与评价还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二、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特殊性

1.实践教学时间的差异性

实践教学过程因实践环节不同而产生时间差异,另外对于同一环节的实践教学,由于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有差异,其完成的时间差异较大。

2.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多样性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教学、课程实习、课程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学生科研活动、社团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由于实践教学内容的复杂性,环节的多样性,实践教学本身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科学教学体系,缺乏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各实践课程和实验项目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常常不明晰,实践教材比较缺乏。因此,在实践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手段运用上,实践指导教师都存在很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3.实践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

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技能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技能水平以及实践教学设施、仪器设备的优劣、管理状况等都会对实践教学质量有影响,如何科学地量化这些因素的影响,客观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是一个新课题。

三、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方法与措施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整体中的一个子系统。为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必须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特点,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标准体系、制度和管理体系[2]。

1.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机构

根据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特殊性,构建结构清晰、职责明确的实践教学监控与评价组织管理体系,形成院、系、教研室(实验室)三级组织管理机构(图1)。在学院层面成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领导小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专家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一把手(担任双组长)、相关副院长、相关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负责指导专家组和教学办开展质量监控工作,研究解决质量监控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专家组是由具有丰富教学或教学管理经验且有高度责任感的教授组成。专家组对实践教学进行督导,深入现场听课、考察、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学生实验技能操作等,发现问题召开研讨会进行专家“会诊”,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院教学办。院教学办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并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反馈信息,从整体上规划、执行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2.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文件

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进度计划是实践教学的纲领性文件[3]。因此,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各专业实践技能构成及规范;根据专业技能规范要求确定实践教学环节或课程,制订实践教学大纲;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将实践教学大纲要求体现在教学进度计划中。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大纲、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由教研室讨论制订,系教学委员会审定,教学办审核报领导小组批准。实验教学授课进度计划、课程实习(见习)计划、专业实习计划等由指导教师草拟,教研室讨论审定,系教学委员会审核批准。

3.制订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管理制度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实践技能模块,确定实践教学环节,制订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同时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有序地进行, 还需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建设,规范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建立实践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实践教学质量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加强管理、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4,5]。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专家组、系教学委员会和教研室要采取多样化的督导形式,对实践教学过程实行全程督导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实践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确保稳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激励效用。

四、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

1.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多要素、多层面、多途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综合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实践教学的管理监控、信息监控和督导监控三个子系统构成(图2)。

农业资源与环境篇6

关键词:循环农业 环境资源 合理定价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了产量,但过量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规模化畜禽养殖造成的农业污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国家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战略,在这个大背景下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循环农业的内涵

循环农业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其提出源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经济的简称,它把经济活动建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循环流程,通过物质和能源持久利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农业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农产品安全隐患的不断出现促使人们将研究视角转向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按照系统论和循环经济原理,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它以3R(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统筹农业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将农业系统构建成“自然资源―清洁生产和消费―再生资源”的经济循环链,以环境友好方式实现污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农业资源消耗的零增长和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率的零增长。

农业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

理论基础

环境经济学理论为合理定价提供了理论基础。环境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会随经济发展而由绝对丰富变成相对稀缺,随边际使用成本增加而出现的竞争性需求需要合理配置。衡量资源合理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标准的前提是完全市场,但现实经济并非完全市场。在考虑环境资源稀缺性和外部性的条件下,应将环境部门加入传统一般均衡分析中以寻求新的均衡解。这种理论指出环境污染是因为环境资源的长期免费或低价使用,只有在合理定价和恢复市场行为后才能解决。循环农业强调物质层面循环和技术改进,缺少内在经济动力,因此合理定价包括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容量的定价是循环农业得以正常推行的保证和前提。

农业自然资源的定价

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包括水、土地资源等。目前“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现象说明资源价格没有反映其真实价值(包括环境成本、机会成本等)。资源经济学理论认为其价格应包括:与其生产、供给及消费有关的成本,即边际机会成本(MOC),包括边际生产成本(MPC)和边际使用者成本(MUC);消耗损害形成的边际外部成本(MEC),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有对农业资源的真实价值进行合理定价,才能使市场价格贯穿整个农产品反馈链,正确比较循环利用的资源与新资源的成本,找出最佳方案,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和实现回收利用,真正实现循环农业与市场接轨。

农业环境容量的定价

循环农业以避免废弃物产生作为农业活动的优先目标,但部分无法回收的废弃物就要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循环农业只有在实施成本高于节约成本时才能被推广,而前者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容量价格决定的。环境容量价格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经济系统的废弃物会增加环境系统载荷,造成环境容量稀缺,使其具有价值。废弃物对环境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环境吸纳能力、环境受体载荷及由此决定的人口数量和受影响生态系统特点等因素。

农业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的实现方式

尽快健全环境资源市场

目前我国仍存在着环境资源产权不明、信息不畅等问题,难以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健全的农业环境资源市场机制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应建立完善的环境资源市场,具体包括建立明晰的环境产权制度及在此基础上的市场准入和退出规则、定价规则、竞争规则和政府干预规则等。

政府积极干预

农业资源与环境篇7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 策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中,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变革,从农业生产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角度,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为总体思路,按照生态学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达到资源的低开采、低消耗、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有利于解决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单环式”反馈模式,依靠的是高强度开采消耗资源、高强度破坏生态环境,而循环经济是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向循环式”反馈模式,通过构建农业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循环体系,使得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成为另一个环节的投入,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自然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 “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为载体,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遵循生态学规律,构建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通道,使生产的各环节、各产业链条之间建立互补的共生关系,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并根据“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实行集约化经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使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必然替代自然经济和传统经济,让广大民众意识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尽快实现传统农业经济观念向农业循环经济观念的转变。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要树立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观、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和生活观。在发展观上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等原则运用到农业产业升级的具体实践中,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各环节,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价值观上将自然视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觉维持良性的生态系统,要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在生产观上要求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消耗和废物综合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合理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在消费观上树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消费观念,大力提倡各种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注重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在生活观上尽量减少环境污染,限制将不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消费,注重对垃圾的处理,推进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推广节水、节电、节能等技术。树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模式。

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必须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场农业变革,使农业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新的生产方式,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农业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但还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所以,着手制定资源循环利用、开发安全优质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禁有害化学品的滥用对改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参与主体在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法规与标准、行业市场准入机制,实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规,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定与循环经济基本法配套的法律法规,如《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废弃物处理法》等。抓紧制定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加快《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及实施,明确循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指导原则、规范体系以及法律责任等,作为调整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依据,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通过法律法规以确定循环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权利与义务。尽快制定并颁布农业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制定乡村环境清洁标准和农业清洁生产标准,建立公众和社会组织、新闻媒体、执法机构组成的监督体系,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监督机制。

三、注重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

农业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农业经济的根本变革,其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使农业发展始终同最新科技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科学技术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开发、运用与推广,大力开发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提高农业经济生产过程中各种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推广低消耗与低污染的新型科技,开发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新技术,推行绿色生产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开展资源节约、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开发废弃物再生利用、再生能源利用、农用水合理回收、生活垃圾资源化等循环利用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农相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率,重点在节能减排、农业清洁生产、沼气开发、科学施肥、生物防治、绿色栽培、健康养殖、节水灌溉、抗病虫转基因农作物品种等层面开展集成创新研究。多种途径加大对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知识更新的速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循环经济专业人才,创新农业科技投入方式,走市场化和集约化的道路,动员和鼓励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将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纳入中长期科技规划,确立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原则及工具、方法,研究开发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平台性和共性技术,实施农业科技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农业科技研究,实行农业循环经济。

四、加大农业循环经济资金投入

制定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投入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实现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农业循环经济的飞跃。及时调整国家财政分配结构,使之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财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增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乡村生态建设规划、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小型试验示范活动的补助,对发展规划中选定的建设项目,应在资金上有选择地给予必要支持。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农村投资建设生产基地,配套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的设施条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筹措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资金,积极探索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应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低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财政贴息等方式对有利于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对那些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以及对环境污染小的农业循环经济企业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建立创新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采用倾斜性的金融政策措施,建立起金融机构与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以促进农村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所造成的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向我们发出了严重警告,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强调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以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农村生活清洁消费为切入点,推动农业生产技术模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构建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提高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农业资源以及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保护耕地、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拓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谐发展,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郑学敏、付立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0(3).

[2] 刘芳:关于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35).

[3] 刘浏:发展生态养殖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2010(1).

农业资源与环境篇8

管制依据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管必须依据合理合法的政策和规则,对规则的遵从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监管实施程序上的效率性,做到有法可依,也可以树立规则的权威性,保障依法而治。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大型工业企业内部及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上,农村环境问题并不突出,相应的环境立法在目标价值选择上也是以城市为中心,以工业预防为主,而并未将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及农村居民的环境权益予以考虑,对环境问题逐步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辐射发展的趋势也缺乏深度认识。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无论是污染防治还是资源保护,对农村环境都少有涉及或考虑不够。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而对农村大量发生的面源污染问题难以规制。对遍布乡村的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因成本过高难以实现。专项适用于农村的《农业法》虽有一些关于农业环境和农业资源的规定,但从立法目的上看,其关注的重点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及农民收入的提高,而少有直接涉及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破坏方面。其他相关立法如《农业技术推广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也没有从专门视角对农村环境问题予以特别关注。立法的缺失造成农村环境监管无法可依,监管失效。管制缺乏体制上的保证。农村资源环境管制体制是关于农村环境管制机构的设置、职责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所形成的运行机制。体制的健全与完善是农村环境监管措施与制度能否在实践层面上得到有效执行的前提与条件。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远离工业文明,加上环境承载力较大,环境问题并不严重,对政府实施环保监管的需求也不高。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农村环境问题日趋恶化,农村环境监管机制的缺失与不足也逐渐凸显,表现在:一是基层监管主体缺位。监管主体是指依法具有管制职权、行使管制权力的行政主体。环保机构是我国享有环保监管职权的专门机关,但目前地方环保机构大多只延伸到市县级,环境保护缺乏乡镇以下的监督机制。

据2010年全国环保系统能力建设数据统计,2010年乡镇环保机构的设置数量仅为1892个,占全国机构总数的14%;配备人员7154人,占全国环保系统实有总人数的3.6%;在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上乡镇一级仍为空白。农村环境是我国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监管力度不够难以使农村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是管制主体分散,管制职能越位、错位。我国环境监管体制是统一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相结合的体制,管制体制层级多、主体复杂,各地各级管制机构都具有管制主体资格,有权力以自己名义制定标准,设定管制制度,实施管制行为。这样的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个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易造成管制政出多门、政令不统一或是出现管制真空,导致管制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管制主体过多还易造成监管权力分散,无法实现管制的专门化。如农村环境监管资源就被人为地分散在土地、农业、林业、渔业、牧业、水利等多个部门。分散监管虽然有利于环境管理与部门行业管理的协调,但由于各行业主管部门既有环境保护目标又有经济发展及业务经营目标,二者一旦发生冲突,各地各部门易首先考虑自身利益或管理需求,牺牲的往往是环境利益与价值,资源环境监管的正当性和公正性难以得到保证。三是管制政策运行成本过高,降低了管制的效率。管制是需要付出成本的,管制手段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机构、人员、设备,需要庞大的执法队伍和高额的执行费用。政府实施管制措施只有取得了效果,而且所付出的成本不高,政府的管制行为才是合理的。管制适用于被管制对象相对集中、具有公共性的事务。如果管制对象过多、过于分散,必然造成事务繁多、强制措施增多而使成本过高。管制的主要政策工具和法律手段在农村缺乏适用性。我国环境法采取了一系列以政府直接管制为主的政策工具和法律手段,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但从制度体系设计的主导倾向上看,其侧重点在于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的点源防治,而农村环境污染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因此这些制度在农村执行率低,缺乏适用性。以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依据的排污收费制度是整个环境控制的主体,但排污费的征收对象主要是企业。企业缴纳的排污费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必须专项用于重点污染源防治和区域性污染防治。重点污染源原则上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确定,而排放量较大的污染源大多分布在城市,区域性污染源主要是几大流域和酸控区,这样就忽视了对农村小水体、水源地、耕地等的治理和保护。限期治理制度是合理解决已造成的污染最有效的一项补救性的法律制度,但现行环保法将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限期治理的决定权赋予政府,不仅易使政府工作繁杂且效率难以提高,而且某些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当地经济效益,对治理污染久拖不决,而享有监管权的环保部门却无限期治理的决策权,很难及时进行环境治理并有效控制污染。目前,我国环评制度适用的对象主要是建设项目和规划,从建设项目环评的范围来看,需要进行环评的农业开发和建设项目范围太窄,一些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项目如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工程等尚未纳入环评范围。而且相对于工业项目、交通运输项目和水利项目,农业开发项目的环评不仅发展迟缓,其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也远远滞后。①因此,必须尽快健全农村环境管制的法律制度,使环境法的实施与农村环境保护相结合。

二、重塑农村资源环境管制法律政策体系

完善农村资源环境管制法规政策体系。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是实现环境科学管理的依据。面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缺位,当前工作的重点是调整政府的环境法规政策,在价值理念与目标选择上将农村环境、乡村企业、农民的环境利益更多纳入立法范畴,针对农村自身特点,在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基础上,通过确立农村环境质量标准、环保技术标准和规范,完善监管机制,明确法律责任,制定出更适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平衡的完善独立的政策法制体系。与城市及大中型企业的点源污染相比,农村以面源污染为主,兼有工业污染。面源污染的防治如土壤污染防治、农村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农村农药和化肥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污染及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等,相关立法几乎仍是空白,需通过专项单行立法为这些具体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为农村及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②完善农村资源环境监管机制。管理系统的专门化和管理体制单一的权力机构,有助于克服管理的无责任性与混乱性,建立以相对独立的管制机构为主要主体的管制体制,应当成为我国农村资源环境管制体制改革的方向。因此,在机制设计上,应当整合分散在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建设、国土等部门的管理资源,建立专门的农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机构,为农村整体区域环境保护提供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独立性、专业性特色的管理体制。该机构的职责应明确而专一:负责制定和协调农村环保政策和目标规划,制订和监督实施农村环境保护标准组织生态农业发展研究;对有利于控制环境污染的活动及清洁生产行为提供政策指导和资助;对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不作为的现象,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责任追究。政府的环保机构不能仅为城市环境保护服务,其职能也必须延伸到农村。乡镇一级的基层环境监管机构熟悉和掌握农村环境情况,可以探索出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拓展农村基层环境监管职能范围,可以使环境治理资源覆盖到整个农村。重视环境民主与农民参与,发挥村庄组织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建立环境资源共管模式。环境资源共管模式是强调当地群众在管理中的参与,而不只是被管理、被管制的对象,是各利益主体对话沟通的平台和探讨解决冲突方法的途径。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大部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污染主体分散,点对点的环境监管手段实施起来成本巨大,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吸收农民参与环境决策与环境执法监督活动,不仅可以弥补政府对微观环境事务的有限监管,还可以调动农民参与环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激励、引导性政策体系和法律制度。环境资源管制是政府社会性管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实施资源环境管制的政策工具不仅包括以强制性为特点的法律手段,还包括激励引导手段及被管制对象的自我控制措施。强制性法律管制的优点在于目标明确,如果实施成功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而且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该手段实施的可行性和效果均会增强,因此,应继续完善传统的排污收费制度,严格排污许可证制度,扩大管制的污染物范围,扩展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度。在污染源相对较少或较集中的地方,基于规章制度的直接管制手段可能是最可行的管理方法,但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是大量小规模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污染源多而分散,一般缺乏可靠的统计资料,其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的变化而具有空间的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匀称性,加之不同的地理、气象、水文条件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影响较大,要具体识别与监测必然带来较大的行政负担。

农业资源与环境篇9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影响

1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相关概述

1.1生态农业的介绍

生态农业即结合生态学与经济学相关内容,通过现代化先进技术与管理,整合传统农业优势并加以重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通过有效的循环来构建有效的生态环境,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经济不断发展,动物、植物与其他生物存在紧密联系,要优化运用有效的科学方式,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果,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生态循环农业,有效挖掘生态经济的发展潜力。通过产业研究开发,而丰富有关植物、生物物种,通过减少资源浪费,扩展植被覆盖面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社会和谐安定。

1.2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平度市民村镇属于山东半岛的核心区域,同时又是山东半岛最大的城市,现阶段,由于平度市民村镇在农业物产方面资源丰富,平度市民村镇主要是以农业发展为主,每年平度市民村镇农业产出大约有上百万亩,属于平度市较大的农业大镇。与此同时,随着政府部门出台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项目,该项目的出现更是优化了平度市民村镇农业向着生态方面发展,同时城镇经济也在不断地提高。与此同时,2018年平度市民村镇构制定了《农业生态补偿资金项目》,启动资金大约为10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经济规划与未来发展。

2发展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中国农业发展进程加快,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要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环境遭到破坏,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目前由于药品滥用而导致环境受到威胁,还需要加以有效协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发展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生态农业。

2.1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发展核心在于技术因素,主要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整合农业资源,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而展开农业生产运营。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讲究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不断改进生产模式,优化生产经营效益,提高环境保护实效。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经济效益的强化,而保证生产实效性,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2.2开发农业资源

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节约资源并不断更新资源,通过资源增殖来保证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营造循环健康的发展模式,为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作贡献。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核心,在于农业资源的保障,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并为今后的农业发展储备能量。

2.3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要稳定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从而兼顾劳动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水平的提升。通过资源合理配置来有效保护、利用并转化物质资源,兼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保证社会关于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国民经济与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紧密相关,要不断开发农业资源,提高科技水平,创新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生产质量与资源利用率,营造绿色产业链。

2.4发展农村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环境不断变化,面对进口粮食等方面的冲击,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稳定农产品价格。还需要兼顾社会、环境、生态效益,结合市场的需求,拓展更广泛的农产品种类,并降低生产成本。这就需要发展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将生产效率提高,优化资源配置,循环利用废弃物。

3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用

3.1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

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整合整合发展优势,对市场经济加以调研,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特色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构建生产、养殖、加工与商贸一体化,优化农业生产模式,生态产业链通过身产品加工来优化利用资源。关于畜牧、家禽、水产等冠冕的深加工,实现效益最大化,保证产品的环保无公害,从而发挥生态农业产品的收入增长效应,营建农产品特色品牌。

3.2投资融资体系构建

发展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能够拓展市场,推动平度市民村镇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增加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平度市民村镇政府部门的政治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空间更加宽广。收入水平的提升,也为资金投入创造条件。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的目的在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民收入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大投入资金。当前,生态农业引进外来资本,实现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有效拓展市场并营造融资途径。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还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通过金融政策支持来减少税收,或投入专项绿色项目基金,打造良好的农业生态融资环境。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时展必然,通过产业政策调整,而更广泛地吸纳外资,把握农业经济发展机遇。

3.3发展景观农业与休闲旅游

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提高,旅游消费需要日益凸显,生态景观能够满足人们接近大自然的需要,田园风光成为休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要发展农村生态景观,则需要首先推动农业成产方式的转变,通过生态农业来吸引游客观光,创造工业化生产模式,优化农村环境,提高生产质量与效率,保障生态发展成果。通过生态良好的田园风光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并拓展度假、购物等消费,保护农村地区环境,同时拓展资金产业链。将养殖、教育、观光、文化宣传、科技示范加以贯通,满足人们的个性化旅游需要。同时完善绿色旅游通道,如可以通过农家乐的方式,来有效吸引游客观光。

3.4发展国际贸易

中国为农业大国,要实现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还需要保证产品质量,针对反倾销问题而采取适当措施。实际生产中可能存在农药使用过量,畜牧水产等存在很多有毒物质,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则能够有效增强国际竞争实力,平度市民村镇还需结合有关国外先进经验,融合中国特有国情,汲取纯粹并优化生态结构。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发展,结合先进技术与管理来保证农业生产,因此对于发展国际贸易具有积极作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篇10

目前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贸易额由2001年的279.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增长了3.4倍,年均增幅17.8%,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从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都是土地密集型的粮油产品,排在前几位的产品有:大豆、豆油、棕榈油、棉花、小麦、羊毛等。出口产品构成中,水产品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2011年1至10月,我国水产品出口量316.1万吨,出口额140.0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75%和31.45%。总体来看,中国农产品贸易自2004年开始出现了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持续六年逆差并日益明显扩大的趋势,逆差额由2004年的47.7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231.4亿美元。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出口中保持着增长优势,在出口中比重呈稳定上升趋势,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在进口中比重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使农产品的产量下降,无论是由于国内供求缺口扩大还是各国农业普遍减产导致市场价格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大幅扩大。农产品的进口有明显增加,但出口增幅不大。人口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加之气候变暖将使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农产品进口势必快速上升,未来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进出口差额还将拉大。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贸易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效率低下,出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污染强度大,而我国进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污染强度小,形成“产品输出国外、污染留在国内”的尴尬局面。中科院《201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绿色经济转型》对“环境逆差”有了定量的结论,即外贸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作用很大。如净出口隐含C02排放量占C02排放总量比重在2002年为18.86%,这一比例到2005年增长到31.91%,到2007年增长到30.82%。同时,净出口产品隐含SO2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5%以上,净出口产品COD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0%以上。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存在资源环境的“逆差”。应对气候变化,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逆差影响很大,同样也成为我国在农业贸易领域环境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出口产品因环保水平的不足而在绿色贸易壁垒面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绿色壁垒成为继反倾销之后,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我国资源环境与农产品贸易双逆差问题已成为农业生产和贸易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资源环境与农产品贸易双逆差加剧的原因

以往对农产品贸易的度量主要以价值量来衡量,而很少从资源环境的视角度量,忽略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成本的计量。如果对外贸易使本地的资源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产生正面影响,存在资源环境顺差;如果对外贸易对本地的资源环境状况有所恶化、产生负面影响,则存在资源环境逆差。已有的研究对“环境逆差”有了定量的结论,外贸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作用很大。同时,造成我国资源环境逆差的主要原因已被指出:一是进出口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走的是一条以量取胜、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的贸易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效率低下,出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污染强度大,而我国进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污染强度小,所以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在价值量上是顺差,但资源环境却在产生“逆差”。二是出口产品的环境效率低下。我国出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强度大,而我国进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小。目前,在我国出口的绝大多数产品中单位出口产品的污染强度均比发达国家高。三是出口总量增速快。我国出口总量大约以每年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大大拉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一)农产品贸易中资源环境逆差的产生

近年来,由于国内粮食产量波动、粮食库存量下降和粮食需求的上升导致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国家在采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保证耕地面积的政策基础上,对粮食进出口采取限制出口和大量进口的双管措施。同时,国内供需状况变化导致的农产品进口需求激增和我国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加剧了农产品贸易逆差。而对于农产品贸易中的资源环境逆差问题,大多数研究指出面源污染是造成资源环境逆差的主要原因。农业贸易中的大宗农产品的化肥、农药施用的面源污染严重,其中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致的污染形势严峻。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达4124万吨,平均施用量高达400公斤/公顷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而且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大约只有30-40%,其余的则以各种形态进入到环境中。玉米和大米的贸易量为顺差,而从化肥、农药施用的面源污染造成的资源环境逆差看,实际上玉米、大米以及蔬菜贸易造成的资源环境为逆差。因此,我国长期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出口贸易战略承受了沉重的生态环境成本,引致了农业对外贸易的资源环境逆差,不仅阻碍了农业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对农村环境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这一视角出发,未来应进口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粮食、畜产品、海水养殖产品等),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实施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相互协调的农业贸易政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抓住农业对外贸易政策调整机会,采取农业贸易与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措施解决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二)技术标准与环保标准贸易壁垒的提高

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一方面,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化肥、农药等现代工业性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所造成的污染。全国耕地的17.5%受到了农村工业污染而被破坏。这些污染破坏的耕地意味着一亿多农民生计受到威胁。土壤污染不仅影响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损害了国民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为了出口创汇,将传统粮食生产转向有利于创汇的经济作物,如烟草、蔬菜、水果以及园艺产品,从而改变了农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