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项目十篇

时间:2023-04-09 14:37:05

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篇1

(一)速度力量型:速滑、短跑、投掷、举重

(二)耐力型:竞走、游泳、滑冰、长跑

(三)表现难美型:体操、花样游泳、冰上芭蕾

(四)技能准确型:射击、射箭

(五)隔网对抗型:乒乓球、排球、网球

(六)同场对抗型:篮球、足球、橄榄球、冰球、曲棍球

(七)格斗对抗型:击剑、柔道、摔跤、拳击

运动项目篇2

花样滑冰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花样滑冰的冰场长56~61米,宽26~30米,冰的厚度不少于3厘米。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有男、女单人滑(1924年列入),男女双人滑(1924年列入)和冰上舞蹈(1976年列入)4个比赛项目。花样滑冰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力量、耐力、速度、协调、柔韧、灵活、平衡、优美、稳定等素质。

花样滑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与冰刀的逐步改进紧密相联的。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冰刀是用兽骨制成的。到了16世纪改用木制冰刀,便于造型,以后又改用木和铁合制,最后发展为全金属或塑料与金属合制的冰刀。冰刀的式样也在不断改进,由刃比较平直无刀齿,逐步演变为现代冰刀,冰刀刀刃有一定弧度,刀前部有刀齿。且不同项目冰刀式样、弧度和刀齿也不同。

花样滑冰项目

单人滑。分男子单人滑和女子单人滑。比赛按短节目和自由滑的顺序进行,第一天短节目,第二天自由滑。①短节目:运动员必须在2分40秒的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套由跳跃、旋转、联合跳跃、联合旋转共8个动作和连接步编排而成的节目。②自由滑:运动员自选音乐,男子在规定的4分30秒,女子在规定的4分钟内完成一套编排均衡,由跳跃、旋转、步法以及各种姿势组成的滑行动作。

双人滑。由一男一女配对参赛。比赛按双人短节目和双人自由滑的顺序进行,第一天双人短节目,第二天双人自由滑。①双人短节目:运动员自选音乐,在2分40秒的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套双人短节目规定动作,每个动作只允许做一次,附加动作扣分。②双人自由滑:运动员自选音乐,在规定的4分30秒内完成一套自编动作。

冰上舞蹈。偏重舞步,强调用动作表达音乐。由一男一女配对参赛。比赛按规定舞、创编舞和自由舞的顺序进行,第一天规定舞,第二天创编舞,第三天自由舞。①规定舞:根据规定的音乐、图案、步法和重复次数完成动作。规定舞共有22套,国际滑冰联盟用抽签方法确定两套作为下年度的比赛项目。②创编舞:又称定型舞。运动员按规定的韵律自选音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套自编的舞蹈步法和图案。③自由舞:运动员自选音乐,在规定的4分钟内完成由各种步法、托举、小跳、姿势、握法等动作组成的自编舞蹈。

花样滑冰的比赛规则

1.国际比赛裁判人员:由一个9人组成的裁判组。他们对运动员的动作完成情况与艺术印象和技术水平来裁判。

2.双人滑和冰上舞蹈的区别:冰上舞蹈不允许用托举动作。冰上舞蹈的编排不是随意的,必须完成规定的各种舞蹈。

3.花样滑冰的个人基本技术包括:各种平衡跨跳,旋转,跳跃,各种滑行步法和各种连贯动作。

4.花样滑冰有几种不同的跳跃,包括:后结环一周跳,卢茨跳跃,阿克塞尔跳跃和萨霍夫跳跃。其中难度最大的跳跃是完成三周跳,三周卢茨跳跃和三周萨霍夫跳跃。

运动项目篇3

今天,是运动会的最后一天。当我走进校园,就如同走进了鸟巢、水立方这些人多而有热闹的地方,心情激动,巴不得进天的主角就是自己!

坐在位置上大半天拉,也该运动运动了,正好李老师叫参加齐心协力项目的同学过去派好队。我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向别的同学诉说着自己的心情!

当要比赛时,我怀着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踏着沉重的步子,向那人多而自己又期待以久的赛场!比赛要开始了,我带着全班同学的希望,使劲儿往前跳,把吃奶的劲都给搬了出来!后面的同学也不例外,死也要往前跳!要到终点了,后面的毒舌男蒋博文嚷到:“快跳哇,还没到终点呢!”我以超快的速度冲到了终点!我们终于到了终点咯!

后得知五3班因掉队而失去了第一。我们是第一,我们是冠军!

运动项目篇4

摘 要 采用文献分析和体感测试以及体验式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哲学为视角,提炼出滑行转动类运动项目娱人致趣的核心要素,通过参与者感官体验滑行中转动优美之趣味的运动感受,是该类运动过程中致人快乐和兴趣的始源。并对教学与训练的实践过程有效应用这一原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滑行转动 连贯衔接 致趣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花样滑冰、花样轮滑、平地花式轮滑、轮滑球、冰球等由于是在光滑且摩擦系数较小的特定场地上以滑行转动为基本方法进行的运动项目,而被称为“滑行转动”类运动项目。这类运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以其独有的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场地环境和运动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参与者和观赏者,目前已跻身于当代群众运动大家庭,成为遍布全球的普及性运动文化以及高校教学内容,被大众所接受。研究其致人快乐一直是该理论领域的空白,因此为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究其核心要素有助于推广和带动该类运动项目的发展。

二、滑行转动类运动的传统理论评述

滑行转动类运动项目均是借助专门器材在特定的场地进行非常规运动,在传统的理论认知中,人们多以竞技比赛获得佳绩为目标,把该类项目的基本规律、功能、特点等作为教学内容,忽略了此类项目所独有的“滑行转动”特征。而且通过教学与训练内容来激发学生对该类运动的兴趣,一直是无人关注的空白领域,关于该类项目“娱人致趣”的具体原因从未做出过有说服力的论述。

三、在休闲娱乐视角下阐述滑行转动类运动项目娱人致趣原理的尝试

滑行转动类运动项目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就在于它具有其他体育实践形式所不具有的“独特趣味性”。对滑行转动类运动项目的趣味性进行研究,全面阐述其“娱人致趣”的基本原理,依据传统的以“运动制胜”为目标的机械论思维方法却很难做到,因为类似“趣味性”这种体验和感受性的东西存在于休闲、娱乐和健身活动的过程之中,因此要转变分析问题的哲学视角,站在休闲娱乐和整体论的视角上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应当前社会蓬勃发展的运动休闲、娱乐和健身需要,适时开展运动项目“娱人致趣”原理及规律的研究,这对于完善运动项目理论,提高运动项目的社会适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滑行转动类运动的核心致趣要素确定

(一)致趣要素——滑动连贯与旋转衔接

从滑行转动类运动项目的比赛形式和运动过程来看,该类运动是在操控身体在运动中的平衡,在滑行中能连贯有序进行,凭借自身较小的做功获得更大的滑行动力,借助有效的滑行又能做出高难度的转动,完成一套优美自如动作表象,带给人美的感受和陶醉。通过肌电测试实验得知人在进行该类运动时,滑行转动的刺激更能使人产生愉悦的信号,这使该类运动的核心要素具有稳固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即是通过初始用力获得“滑动惯性”并在保持身体平衡中利用这种惯性持续滑行,这是所有滑动类运动项目都具有的基本规律,正是这一规律往往是其它项目所无法比拟的,是滑行转动类运动项目的魅力和特点。

(二)滑动连贯与旋转衔接过程中的“试误”体验

“滑动连贯与旋转衔接”是参与该类运动的不同阶段,其中自如的滑行是前提,旋转衔接是目标结果,体验“失败——成功”这一过程,是参与该类运动项目试误重要环节,参与者的真实感受令其记忆深刻,刺激其愉悦神经,使人快乐兴奋,获得动作的成功又能得到意想不到的身心满足。从中得到的乐趣既是该类项目的本质属性,也是吸引大众参与的核心要素所在。

五、滑行转动类运动项目教学与训练的策略选择

(一)哲学视角下,分析滑行转动类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律

集合传统体育教学建立以休闲哲学和整体论哲学观为指导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训练内容的健身性、娱乐性和休闲性的功能开发,从该类项目的动态过程出发,进行整体化教学设计,避免静止和机械枯燥地学习动作而忽视运动乐趣体验的倾向。

(二)合理运用滑动技能形成中“试误”对于学习的积极意义

在“对滑动的适应”中学。承认学习中错误动作的存在,遵从尝试错误和适应积累的基本规律。合理设计教学训练的过程,使初学者了解和体验轮和冰的特性,体验在光滑平面上滑动的感觉,及早建立诸如冰感、轮感和平衡感等专门性知觉,同时要使初学者多滑多练,提高上冰练习、穿轮练习的次数。

(三)要始终关注滑动连贯与旋转衔接的快乐感受

在滑行阶段打牢基础,不急于加大难度,没有坚实的地基建起的大厦也容易坍塌,因此提高在滑行中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进而在滑动旋转中感受运动快乐,培养运动的兴趣。无论是初学、提高还是熟练阶段,都必须始终把滑行的体验作为安排练习内容的依据,在体验滑动连贯与旋转衔接的乐趣中掌握正确的滑行姿势,把体验滑动与旋转结合起来,防止忽视运动体验的唯“动作规格”的倾向。

六、结语

研究证明了“滑行”是该类项目的特有属性,滑行过程中滑动连贯与旋转衔接的优美感受才是该类运动项目的核心致趣要素。然而,体育运动项目在不断发展,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独特趣味性尚需深入探讨,如何采用提出的理论有效地指导教学训练,建构滑行转动类运动娱人致趣原理的新教学训练内容体系,还需做出大量艰巨的实证研究和细致的实践检验,未尽的研究命题还将在后续继续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杰凯.论操舞音韵与动作节奏的本能恰合之美[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4):7-10.

运动项目篇5

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去,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准确性的体育项目。弓箭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已经出现。复合弓创始于亚洲,中国的汉朝弓就是这种复合弓。英国最早用的是木弓,瑞士、荷兰、法国使用的是身短而重的弩弓。现代射箭运动最早出现于英国,1844年英国举行了第1届射箭锦标赛。1861年英国成立全国射箭协会。1931年,国际射箭联合会正式成立,在波兰举行了第1届世界射箭锦标赛,1940年以前每年举行1次,1959年起改为每两年1次。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运动项目篇6

关键词:竞技运动项目;软式化

1.前言

如何打发余暇时间、确保健康的生活,成为现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人们对竞技项目的需求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就必将导致竞技运动项目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即使成为奥运会项目之后,也要不断地在内、外选择的相互作用中,修改竞赛的方法与规则,便之更加完善。竞技运动项目的“软式化”过程,就是要营造运动项目的多元化社会存在形态,使运动项目最终成为具有广阔流行地域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并具有广泛社会适应性的运动文化方式。这是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运动项目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2.竞技运动项目“软式化”趋势的特征

2.1 运动负荷轻松化

科学研究证明,中等以下强度的运动有利于人体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改善。在许多竞技运动项目中,由于过分的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不但不能使人体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适应性改善与提高,相反却造成大量的职业性运动伤害。因此,有些体育运动项目不能适合人们的实际需要,它必须通过“软式化”的过程使运动负荷强度普遍处于中等以下。

2.2 难度负荷简单化

不同的竞技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技能复杂性,有些竞技性项目比较简单,运动的强度相对较大。技巧性的项目虽然强度较小,但技能的难度相对复杂。这些项目不经过“软式化”过程,很难成为普通人的体育手段。“软式化”过程,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使项目的运动技能难度适当降低,让多数群众经过简单的练习就能掌握基本的方法。

2.3 运动形式娱乐化

在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大家族中,许多项目本身就具有直接参与的娱乐性特性,而有些项目的娱乐性仅仅表现在其可观赏性方面,如竞技体操。有的项目只具有纯粹的竞技性,参与的可能性极小,如链球。娱乐性强的运动项目常常表现为集体性、游戏性和趣味性,“软式化”进程要保留这些特征,强化原有的娱乐性,同时为娱乐性差的项目设计出娱乐性,这样就能使更多的运动项目为人民群众所接受。

2.4 运动行为加强化

人们从事体育运动是一个不断学习并形成体育行为的过程。由不参加到经常参加,由无兴趣到十分爱好,其关键的因素在于不断地获得有效的行为强化。竞技项目在“软式化”之前,由于难度较大,普通人参与活动时很少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影响项目普及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软式化”过程就是要通过对原本项目的改进,降低难度和运动负荷,使参与者经过较少的努力就能顺利完成预计的运动操作。

3.促进竞技运动项目“软式化”发展的因素

3.1 竞技运动项目内部环境对“软式化”趋势的促进作用

3.1.1竞技运动项目内在价值观的变化

由单一地追求运动技术水平和挖掘人体生理极限的价值追求派生出健体强身和娱乐养生的价值追求。

3.1.2竞技运动项目社会空间的缩小

部分项目的运动技术向高难度方向发展,需要经过太多的学习和训练,致使直接参与人口的数量下降,项目的空间缩小。为了维持项目的空间,必须通过项目内部要素的重构来恢复失去的社会领地。

3.1.3项目发展过程中参与者日益减少的现状

随着项目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进程,教育和体育文化的普及使人们不再感到趣味和新颖,运动技术的发展使部分项目的内部要素和科学与和谐关系遭到破坏,致使观赏性和趣味性下降,某些竞技体育项目比赛的观众越来越少,社会基础发生动摇。为了重新找回失去的观众,也必须通过项目的“软式化”来培养新的项目爱好者群体。

3.2 竞技运动项目的外部社会环境对“软式化”趋势的推动作用

3.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的变革

当今社会,人们的体育文化兴趣日趋广泛,自主性提高。而兴趣的多样性和行为的自主性将导致人群向更多的运动项目分散,因此,竞技运动项目要保持昔日的繁荣,就必须通过异化派生出多样的活动方式,以满足广大群众兴趣多样性的需要。

3.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对竞技运动项目改革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单位、社区、学校的各类体育比赛活动日趋频繁,传统的“竞技运动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趣味多样、形式新颖和富有民间色彩的体育比赛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运动会”上。这些对竞技运动项目的“软式化”进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2.3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为满足群众对运动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需求提供了政策法规方面的保证,同时也为提高运动项目的社会适应度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3.2.4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

由于竞技运动项目的“软式化”发展,必将衍生出许多新的项目、新的运动方式、新的体育器材和用品,这为体育器材和用品的研制与生产提供了新的商机,体育产品的种类、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市场日趋扩大。而体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又会反过来刺激竞技运动项目的进一步异化和衍生,为新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的出现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4.竞技运动项目“软式化”的途径

4.1 项目的分化

运动项目的分化即由单一的存在形态分化出另一种存在形态,如通过分化而形成的竞技健美操和大众健美操,目前正在从竞技艺术体操中分化的大众艺术体操和艺术团体操等等。

4.2 项目的派生

运动项目的派生即由一种存在形态为原形而演变出另一种形态,如从竞技排球派生出来的沙滩排球、软式排球;11人制足球派生出来的室内5人制、7人制足球;竞技篮球派生出来的3人制篮球;由网球派生出来的软式网球;由现代乒乓球派生出来的慢式乒乓球等。

4.3 项目之间的交融

运动项目的交融即由不同项目的某些要素相互融合,产生出来的另一种新项目。例如,目前我国台湾地区出现的由高尔夫和门球交融得到的“术球”以及沈阳地区的“坛球”;韩国的“隔网足球”,就是以网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方法而构建出来集体项目。

5.竞技运动项目“软式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体育观念的变革与更新

为了使面向现代生活的体育目标得以顺利实践,必须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以时展的目光来看待竞技运动项目“软式化”的问题,要跳出竞技体育的狭窄天地,到社会生活的浩瀚海洋中研究体育项目的普及问题,建设体育文化。因此,要改变多年来一直延续的体育文化观,要接受竞技运动项目的其他存在形态。

5.2 体育用品的研制与改进

在竞技运动项目“软式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项目器具、器材的研制问题,没有相应的器材,就无法实现项目的“软式化”。目前,正在研制的“慢速乒乓球”,通过加大球体的方法降低了速度,使对球的控制变的容易,从而减少了练习中的失误,提高了对不同人群的适应性。这些创意对于“软式化”过程都将是十分重要的。(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艳霞.关于学校体育竞技项目“软式化”的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01)

[2] 钟卫刚.竞技体育教材化之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3] 李飞腾.让竞技回归学校体育[J].辽宁体育科技.2005(06)

[4] 高亮,谢争.“轻体育”基本理论刍议[J].巢湖学院学报.2007(01)

运动项目篇7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材化;田径运动教材化 

田径项目是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传统体育教学大纲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被认为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田径项目以它特有的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优势,确定了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体育受大学体育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影响,田径运动教材化已悄然兴起。 

当前,许多高职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要进行修改,在一年级、二年级建立了各个运动项目队,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专项自愿加入运动队。而许多学校在报名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参加田径运动队。而要从其他运动队硬性调配一部分学生,以保证田径运动队的人数,有的学校将田径内容融入到其他专项练习中,田径运动项目相当薄弱。 

一、造成田径项目薄弱问题的原因分析 

1 传统观念导致对田径项目的价值认识不足。田径运动是竞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竞技为表现形式的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普及率相当高,大多数人一提到田径就很自然将其与竞技联系到一起,忽视了二者的区别。虽然对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有一定认识,但想到田径练习的辛苦与枯燥,许多学生对田径项目望而却步。另外,在一些体育教师的认识中存在这样的观念,认为田径项目的练习,可以以素质练习代替。这些观念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误导影响,使学生对田径项目失去兴趣。 

2 田径项目教学内容趣味性差。当前高职田径的教学项目主要沿用竞技运动的田径项目,练习内容单调,运动强度较大。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田径项目的竞技是一种单纯的竞技,缺乏健身性的趣味竞技,田径项目的练习也大多是一些单个动作的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参加田径项目失去兴趣。 

3 考核方法过于单一。现行的考核方法将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及运动成绩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带有浓厚的竞技色彩,定量化指标过多,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身能力提高状况的考察,致使许多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素质较差,很难通过考试,而不得不放弃田径锻炼。 

4 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当前高职田径教学仍延续着传统的竞技项目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这种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规范性,只重视跳、跑、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由于教学过程中的运动负荷较大,田径教学过程变成了运动竞技项目的训练课,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使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 

学校体育具有传递竞技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任务。体育教材不应该排斥竞技体育,但必须有选择,而且不能把竞技体育项目原封不动地搬到教材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 

二、田径运动项目教材化融入体育教材的可能性 

1 加强田径专项理论和健身理论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田径运动的价值。

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要在田径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 

2 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将竞技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改变以竞技为主的传统技术教学为以健身为主的娱乐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方法、形式作适当改进,增加田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强调趣味性并不是要否定竞技性,而是将竞技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 改革田径项目的考核方法。现阶段田径项目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身提高幅度和努力程度。现代学校体育既要注重学生增进健康的近期效益,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健康意识的远期效益。改革后的田径项目考核办法,不仅要评价学生对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价。特别应该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身提高幅度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以减轻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高质轻负”的学习环境。例如,长跑项目的考核。只要学生跑完全程就可以得到及格分,然后再根据运动成绩划分等级。 

三、田径运动项目教材化的过程与方法分析 

对田径项目教材化可以从以下方面审视。一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作社会现象并进行教材的挖掘;二是教育学的视角,把它当作教育现象并进行教材的挖掘;三是从心理学的视角,把它看作心理现象并进行教材的挖掘,还有创造学、力学、史学、美学、生理学等。 

1 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程序。竞技运动教材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教学目标的确认过程、对素材的加工过程、形成教材的过程。 

2 田径项目教材化的方法与实践。我们要打破的是把高水平田径运动竞技的训练和比赛的方法照搬到学校里来的想法和做法,把竞技中那些富有教育意义的,而且是适应学校和课堂的那些运动技术和手段用到课堂中来。 

改造方法可以是变形、简化、趣味化、生活化(一些技能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理性化、游戏化、文化、运动处方化等。也可以是综合化,不同的练习方法经过不同的形式的综合而实现新的创造,出现新的体育教学项目内容。还可以是分解化,把复杂的正规项目的动作进行分解,包括分解其动作、技术、战术和规则,要用其中适合部分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运动项目篇8

习惯了的东西突然没有了,自然有些不习惯。特别是在大学生、青少年体质下降成为社会热议话题的当下,大学运动会取消了长期存在、似乎反映学生体质与意志力的长跑项目,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想象与猜疑。担心取消长跑是一种导向,大学体育不是向问题挑战,而是向现实低头,可以理解。但如果我们能够全面地理解大学体育和大学运动会,就不会纠结于长跑项目存不存在了,在某种意义上,大学运动会取消长跑项目正是值得称赞的务实之举。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习惯把学校运动会当作竞技体育比赛来办,实质上办的不是运动会,而是体育比赛,不仅异化了运动会的功能,也异化了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竞技体育是以成绩为目的、以训练为手段的身体项目;学校体育则是以增强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以教育教学为手段的教育项目。结果,异化了的大学运动会,变成了以田径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变成了少数几个体育特长生的表演舞台。长跑这种项目更是如此,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蓬勃向上、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的发扬。

时代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也变了。如今的长跑项目,已不再是过去那个“重在参与”的项目了,也不再是那个团结协作鼓励参与者坚持到底的项目了。在这种背景下,取消运动会的长跑项目,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的运动会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一方面,不少高校已不再举办统一的综合性运动会,而是由院系结合学生特点举办自己的特色运动会;另一方面,吸纳欧美高校的“轻松体育”或“快乐体育”观念,抛弃了重口味的传统竞技项目,而开展射箭、射击、保龄球、沙狐球、袋鼠跳接力、齐心协力、趣味跳绳和定点跑等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比赛项目,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好成绩的可能性,以人为本,通过适度运动,促进身体心理健康。

大学运动会应该回到大学体育的宗旨上来,朝着全员化、多样化、兴趣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保留长跑项目,学生的体质不会因此而自然提高,耐力和意志力的品质也不会自然形成;取消长跑项目,也不会必然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耐力和意志力的品质也可以由其他教育途径来培养。至于联想到竞技体育的担忧,那更是杞人忧天。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大学运动会的本质和目的实现情况,而不是纠结于个别项目的存废。

运动项目篇9

【摘  要  题】体育研究

【.

【关  键  词】新形势/运……

1984年,我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在前苏联、东欧及古巴等国缺赛的情况下,获得了15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第4位的较好赛绩。经历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波谷时期,在第25、26两届奥运会上皆获得16枚金牌,并连续位居排名榜第4位。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进至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三位,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世纪之交,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7届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使得国人对中国竞技体育的期望值空前增长。当前,北京申奥成功,中国顺利加入WTO,新的形势促使中国竞技体育不得不重新考虑自身的发展战略问题。中国竞技体育如何应对第28、29届乃至未来奥运会,如何成功地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竞技体育的挑战等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正确合理的项目布局是我国竞技体育得以快速发展的经验之一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在20年时间里,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已跻身于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列。究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正确合理的项目布局,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资源,形成了一批稳定的优势项目。1979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之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决策组织机构,根据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重点发展优势运动项目”的战略,并组织专家、学者对我国重点竞技项目的设置与布局研究。1980、1984、1989年分别确定了13、16、18个重点项目,并对这些项目在全国各省市的重点布局作出了统一规划。这一战略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体操、跳水、举重、射击和乒乓球5个优势项目的运动员在5届奥运会中共获得金牌60块,占80块金牌总数的75%。我国优势项目的发展对我国竞技运动水平总体竞争实力具有决定性作用。1988-2000年四届奥运会的成绩足以说明这一点(见表1)。

表1 我国参加近四届奥运会获金牌项目情况  

年代

届别

获金牌项目

金牌数

1988

24届

体操、跳水、乒乓球

5

1992

25届

体操、跳水、乒乓球、射击、柔道、田径、

  16

游泳

1996

26届

体操、举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射

  16

击、柔道、田径、游泳

2000

27届

体操、举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射

  28

击、柔道、田径、跆拳道

客观分析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特点主要有3个:①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性质,全国一盘棋,在各省市重点布局、统一规划;②由于经费投入的单一性、有限性,只能用较少的钱办成几件大事,所以只能按照投入产出的原理,把竞技体育项目分成经济类项目、准经济类项目、非经济类项目,对于花钱较少的项目优先发展;③优先发展适合中国人特点的项目,重点发展技能性较强、技巧性较高的竞技体育项目。

二、新形势下必须着手进行新一轮的项目布局

我国竞技体育的项目布局是竞技体育得以快速发展的经验之一,是与我国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在新的形势下,这种布局的指导思想、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障碍因素之一。新形势下进行新一轮的项目布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第27届奥运会来看,我国仅参加了24个大项的166个小项的角逐,占全部项目的55.3%;获金牌面为9个项目,占全部参赛大项的37.5%。我国基础大项薄弱,与世界强国有明显差距。优势项目与基础项目一冷一热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美、俄、德金牌项目的分布特征给我们展示了竞技体育大国实力结构的基本模式。那就是应该在各个项群中都拥有一批可参与金牌角逐的选手,同时,在12~15个重点大项中能够夺取金牌。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大国,也必须走这条路。

其次,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来看,过去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布局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一是主要运用行政的手段、统一规划;二是由于竞技体育经费的投入渠道单一化,经费的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项目布局,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

最后,从现实可能性来看,且不论奥运会项目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是在目前许多落后的项目上我们也完全有信心,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把它们搞上去。虽然在身高、体重、体质等许多指标上,中国人的总体水平与欧美人相比有很明显的差距,但13亿人给我们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选材资源。只要我们切实组织好广泛的科学选材,就一定能够从13亿中国人当中选拔出一大批具有出色的先天性竞技能力,适合于参加专门训练的竞技体育人才。从历史上看,即使许多现在落后的项目,历史上也都曾经取得过好成绩:郑凤荣、倪志钦、朱建华的跳高世界纪录,黄志红的多次世界女子铅球冠军,女排五连冠和女足、女篮的奥运会亚军,更不要说游泳项目上的“五朵金花”了。而且,从第27届奥运会来看,我们已经在许多非传统的优势项目上有较大的突破,像击剑、自行车等。

三、新一轮项目布局的基本构想

新一轮的项目布局要在继续发展已有的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根据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立足我国体育人才形态结构特点,审时度势,积极挖掘新的金矿,努力寻找奥运金牌新的增长点。我国多年来形成的竞技优势项目,在悉尼奥运会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举重、射击和柔道7个项目获得了26枚金牌,总计53枚奖牌,411分。分别占金牌总数的92.9%、占奖牌总数的89.8%以及总分的90.5%。其中,女子举重与乒乓球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全部获得金牌;在羽毛球5项比赛中,获4枚金牌;跳水8项比赛中,获5枚金牌。必须看到,在今后的比赛中,保持同样的获胜概率有很大难度。

首先,要积极寻找已经在大赛中有所突破的项目,如跆拳道、水上项目(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扳)、击剑和自行车等。现在距离第28届奥运会只有3年的时间,要想在第28届奥运会上增加金牌的数量,除了要搞好传统的优势项目之外,对于这些已经在各种大赛中有所突破的潜项目要首先予以关注。

其次,根据项群原理,对于优势项群中的弱势项目要注意积圾开发,培育成新的优势项目。比如射击项群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但是我们并不是在每一个项目上都有优势,如步枪、男女跳高、男女标枪,而这些暂时还不具有优势的项目,很可能是我们未来的优势项目。

第三,根据国人体能特征选准那些处于弱势项群中的个别项目,力争突破,尤其是那些对体能要求较高的项目。从田径项目看,历届奥运会中,我国选手在中长跑、竞走等7个项目上曾进入前8名,表现出一定的实力,尤其在女子投掷(主要是铅球)、中长跑、竞走三项有过上佳表现。另外,男子跳高、女子3级跳远、女子撑竿跳高均可作为我国重点突破的项目来考虑。

第四,要重视奥运会的新增项目。自1984年奥运会商业化运作以来,连续4届平均每届项目净增17项。目前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已从1984年的223项增至2000年的300项。我国在第27届奥运会上的辉煌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本届奥运会新增项目。对于一些已经进入的新增项目要积极发展,如山地自行车、沙滩排球、铁人三项和蹦床等;对于有可能进入奥运会的准奥运会项目也要提前准备,未雨绸缪。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总数将有所控制,但是在一些小项的设置上还是会有一些调整,尤其是在女子项目上。

第五,大力发展女子项目,我国女子体育为我国的竞技体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许多优势项目中,女子项目的优势更明显;在许多弱势项目中,女子项目也有不俗的表现。此外,女子项目还是奥运会增项的主要来源,2000年奥运会增加的有女子举重、跆拳道、撑竿跳高、链球和水球等项目。

最后,对群众喜爱、观赏性强的足球、兰球、排球等集体项目也要考虑加快发展。对于2004年奥运会,可以考虑以女足、女垒、女排、女篮、女曲、女手6个女子集体项目为重点突破口,力争夺得奖牌,而且个别项目要冲击金牌。对于男子项目则力争打入决赛,争取更好成绩。

新一轮的项目布局要注意发挥市场的机制,既要考虑我国体育人才的地理分布,又要考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运用贷款、招标、奖励和股份等多种筹(融)资方式,建立起布局合理,资金投入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竞技体育训练基地。

【参考文献】

[1] 秋水.第27届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J].体育工作情况,2001,(4):2-7.

运动项目篇10

关键词:曲阜师范大学;定向运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前言

定向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已有30余年发展,早期是在一些军事院校开展,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体育项目,目前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定向运动在山东省开展普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在场地环境及参与人群。最近几年在济南、青岛滨州等地方,出现了众多定向运动相关机构及公司,对定向运动突破校园,走向社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一、定向运动在山东省发展

山东大学比较早的组建了定向运动队,并在全国招生定向运动高水平运动员,在各级比赛中一直保持良好成绩,其他的很多院校大多是在2005年首次全省定向运动培训(张晓威主讲)开始发展起来的,山东省早期的发展离不开山东省无线电协会和深圳华瑞健定向的推广。2007年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将定向运动纳入其中,此后每隔两年举办一次,该项目在全省高校的体育专业有了进一步的普及。2010年山东省教育厅又将定向运动纳入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每四年开展一次,2010年山东省体育局也将定向运动设为山东省全民健身比赛项目,每隔一年举办一次,规模也越来越大。在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在济南、青岛、滨州等地,出现了众多定向运动机构及公司,开展较好的地区每周都会有活动,普及一般的地区,也有一些学校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定期的参与。定向运动在山东省已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体系,在济南、青岛、滨州等地,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群体,都基本完成了初级阶段,为下一步的更快的发展做好了基础。

二、曲阜师范大学定向运动发展

1.学校课程设置

曲阜师范大学也是从2005年山东省定向运动培训班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在2013年休闲体育专业开设定向运动课程,2014年在全校公选课开设定向运动课程。

2.定向运动队发展

在2014年3月也成立了曲阜师范大学定向运动队,2014年5月,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定向越野比赛,并取得1金3银2铜及多个前8名,并获总成绩第2名的好成绩。同年7月,参加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在参赛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也取得一块银牌,还获得多个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第四、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中国城市系列赛”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4年9月“曲阜师范大学定向运动协会”成立,在全校推广普及定向运动,得到了众多师生的喜爱。

3.学校团体活动开展

2014年成立了定向运动协会,不少学生加入到协会中,定向运动协会在周末时间组织多次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来了解和参与到定向运动当中。在体育科学学院每年举办一次“校园定向越野赛”,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也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学生和老师参与到比赛中体验。定向运动也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军事技能,2014、2015年定向运动连续被列入新生军训的正式训练项目中。定向运动在2015年,被纳入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趣味项目,使更多的师生接触到了定向运动。

三、小结

1.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在教学及训练方面,形成适合发展的教学及训练体系

山东省是一个教育大省,目前该项目得到了山东省教育厅、体育局的重视,极力推广发展,无论在课堂教学、竞技训练,都会需要一批专业人才,进一步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培养众多定向教师及教练员,为下一步山东省的全面发展做好人才建设。

2.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比赛

定向运动在济南、青岛、滨州等地发展较普及,曲阜本地受各种因素影响,发展受到制约,鼓励学生走出去,以赛带练,不断参加各级比赛,提高兴趣,积累实践经验。

3.开发济南、日照、青岛、滨州等地区定向运动实习点

知识本身要体现学以致用,体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逐步具备教师、教练员等能力,去普及较好的地区实习,一方面可以能力得到实践锻炼及提高,也可以更好的抓住就业机会。

4.创建日照训练基地

定向运动是地图与指北针的结合,一般大赛都是在山地地形开展,需要等高线知识,曲阜邻近泰山山脉,无论当地和济南地区都是以石头山为主,不利于等高线学习,而曲师大日照校区附近,地邻广阔的丘陵地带,是非常理想的定向运动训练场所。建设具备山地地形特点的训练基地,对于队伍走出山东,走向全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在社会上创建商业俱乐部

随着全国定向运动赛事不断增多,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定向运动商业化也越来越多,在开展较好的地区,从事该项目的商业赛事及活动,为未来定向运动商业化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亓美健.推动定向运动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必要性[J].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2006,(04).

[2]张晓威.定向越野[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3.

[3]赛庆彬.定向运动[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

[4]王娜娜,李培勇,陈克梦.定向越野的起源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2).

[5]王惠.定向运动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