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十篇

时间:2023-03-29 20:16:05

现代传播

现代传播篇1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价值取向是指用什么视角和标准来确定新闻价值,它直接影响着新闻宣传的价值含量和价值导向。因此,现代传媒增强传播意识,就要特别注重价值取向问题。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体现时代精神。和谐精神是当今的时代精神,政治建设讲民主,社会进步讲和谐、经济交往讲“双赢”,体现的都是“和谐”。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广播电视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优势,弘扬舆论引导之“势”,发挥引导之“术”,把握引导之“度”,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一项调查显示:64.1%的被访者表示,“当看到社会上的不平事”时会想到找记者、媒体;有24.3%的被访者“在生活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会想到找记者、找媒体。可见,今天的普通百姓都知道通过新闻舆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以人为本,关注民情民意。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尊重人、保护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因此,媒体宣传的价值取向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平民视角宣传民情民意。

民生新闻是媒体近几年推出的一档颇受欢迎的节目。为什么?因为民生新闻实现了三重价值的体现。有关专家认为,新闻价值包含表层、内层和深层三种形式,即对“事态信息”“情态信息”和“意态信息”的表达。

民生新闻的生活状态报道提供给观众的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人物、事件和现象等“事态信息”的感知,满足了电视观众最基本的“知事”需求,因此也就实现了最基本的“新闻表层价值”;民生新闻的生命状态报道提供给观众的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感情、情绪和情味等“情态信息”的体验,满足了观众最强烈的“知情”需求,因此它也就实现了“新闻内层价值”;而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报道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道理、本质和规律等“意态信息”的解读,满足了电视观众最成熟的“知理”需求,因此它也就实现了“新闻深层价值”。

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在于,社会新闻更多地从传播的角度播报,而民生新闻更多地从老百姓的角度播报,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身边的事情,并寓教于乐,达到以新闻教育和认知的作用,从百姓生活的全景图里,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时也使人民的生活、生存、生计、生命得到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媒体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就是把中国社会阶层分为“穷人和富人”,有些媒体津津乐道于少数人如何“致富”,着力渲染富豪的生活,宣扬奢侈和高消费。羡慕富人,讥笑穷人,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我们的媒体要为大多数人服务,绝不能充当少数所谓“富人”和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这是社会主义媒体一条重要的“底线”。媒体所有的报道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媒体是社会的公器,具有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传承社会文化遗产、娱乐等社会功能,应当为社会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并以此作为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但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广电媒体宣传中出现了不和谐音。比如最常见的是广告节目,虚假的内容加上新闻节目中的一些“虚货”,造成受众对党的宣传工作的不信任感、对政府工作的不认同感。

二、定位取向:向谁传播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首要问题

在媒体日益增多并面向市场化以后,媒体与受众实际上是双向选择关系。能否让受众心甘情愿地接受,关键在于媒体自己对受众的忠诚度。因此,现代传媒增强传播意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定位取向,即首先要明确向谁传播的问题。

解决定位取向应当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近年来,广播实行专业化和受众细分化,从“广播”到“窄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小众传播,这是否就意味着“广播”、大众传播的结束和“窄播”、分众传播、小众传播的开始呢?否。因为它还应从实际出发来界定。对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市场而言,由于社会分层清晰,受众需求差异明显,其细分化程度相对较高,因而这种表述是正确的。但在目前的中国,它却有些超前且不符合广播媒介市场的发展实际。事实上,我国广播媒介市场不仅有传统的大众化市场特征,而且也具有新时期分众化市场的因素。因此,在对其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广播媒介这种市场状况,坚持大众化专业频率的定位,它既不同于传统“大而全”的综合频率对受众的“总囊括”,又与分众传播、小众传播和窄播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频率的精准定位不同,而是在基本明确或锁定目标受众的前提下追求受众规模的最大化。

解决定位取向应注意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媒体的宣传定位根据需要而定,其传播意识应时刻关注事情本身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在定位取向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广播电视来说,节目的定位也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

媒体传播意识中的定位取向还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和敏感话题。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可人们往往容易重视普遍性而忽视特殊性,结果出现片面性。媒体的定位取向也经常出现类似的问题,忽视特殊群体和敏感话题常常造成宣传定位不准甚至相悖。比如,动画片传统的观众是少年儿童,但随着近年来动画产业的发展,不少动画片已经将目标观众瞄准到成年人,片中也开始出现暴力、粗口、等不宜儿童观看的内容。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一直没有电视电影的分级管理制度,没有人能决定一部影视作品是否适合少年儿童观看。在很多国家,动画产品已经成人化,而在我国,动画片习惯上还是少年儿童在看,这种国情导致了许多西方的成人动画进入中国,却被青少年观看。“小孩子不喜欢的肯定不好,但小孩子喜欢的东西未必是好的。”不适合孩子的动画片必然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动画片应当强制分级,准确定位。

三、文化取向:怎样传播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重要因素

媒体传播本质上是文化传播,现代媒体的传播意识应当十分重视文化取向。对于广电媒体来说,文化取向既涵盖在传播内容里,又表现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广播电视是一种包装媒体,在传播意识中不仅要重视传播什么,而且要研究怎样传播。

广播已经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传播,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原始的双向互动传播;二是通过热线电话、互动短信和网络三种形式的即时性实现。手机短信就像是一个空中聊天室,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针对短信的特点,娱乐竞猜、交友、点歌送祝福、话题讨论等广播节目纷纷开通短信平台,从而促进了广播媒体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变革。网络直播帖具备了短信在即时互动传播方面所具有的全部特点,同时还具有克服了广播传播在地域上的限制,突破了手机短信字数的限制,而且可以同时上传图片、音频甚至视频等鲜明特征,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直播帖的内容不仅传播者可以阅读,所有参与的受众都可以阅读,使交流更加热烈和充分。

现代传播篇2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说,媒体的传播意识即是事实在新闻工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只有上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才可能是新闻传播的内容。

对现代传媒来说,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和媒体自身功能的多样性,使传播意识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增强传播意识应注重定位取向、价值取向和取向。

一、定位取向:向谁传播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首要问题

在媒体日益增多并面向化以后,媒体与受众实际上是双向选择关系。能否让受众心甘情愿地接受,关键在于媒体自己对受众的忠诚度。因此,现代传媒增强传播意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定位取向,即首先要明确向谁传播的问题。

解决定位取向应当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近年来,广播实行专业化和受众细分化,从“广播”到“窄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小众传播,这是否就意味着“广播”、大众传播的结束和“窄播”、分众传播、小众传播的开始呢?否。因为它还应从实际出发来界定。对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市场而言,由于社会分层清晰,受众需求差异明显,其细分化程度相对较高,因而这种表述是正确的。但在目前的中国,它却有些超前且不符合广播媒介市场的发展实际。事实上,我国广播媒介市场不仅有传统的大众化市场特征,而且也具有新时期分众化市场的因素。因此,在对其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广播媒介这种市场状况,坚持大众化专业频率的定位,它既不同于传统“大而全”的综合频率对受众的“总囊括”,又与分众传播、小众传播和窄播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频率的精准定位不同,而是在基本明确或锁定目标受众的前提下追求受众规模的最大化。

解决定位取向应注意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媒体的宣传定位根据需要而定,其传播意识应时刻关注事情本身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在定位取向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广播来说,节目的定位也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

媒体传播意识中的定位取向还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和敏感话题。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可人们往往容易重视普遍性而忽视特殊性,结果出现片面性。媒体的定位取向也经常出现类似的问题,忽视特殊群体和敏感话题常常造成宣传定位不准甚至相悖。比如,动画片传统的观众是少年儿童,但随着近年来动画产业的发展,不少动画片已经将目标观众瞄准到成年人,片中也开始出现暴力、粗口、情色等不宜儿童观看的内容。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一直没有电视的分级制度,没有人能决定一部影视作品是否适合少年儿童观看。在很多国家,动画产品已经成人化,而在我国,动画片习惯上还是少年儿童在看,这种国情导致了许多西方的成人动画进入中国,却被青少年观看。“小孩子不喜欢的肯定不好,但小孩子喜欢的东西未必是好的。”不适合孩子的动画片必然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动画片应当强制分级,准确定位。

二、价值取向:传播什么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决定因素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价值取向是指用什么视角和标准来确定新闻价值,它直接影响着新闻宣传的价值含量和价值导向。因此,现代传媒增强传播意识,就要特别注重价值取向问题。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以人为本,关注民情民意。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尊重人、保护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因此,媒体宣传的价值取向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平民视角宣传民情民意。

民生新闻是媒体近几年推出的一档颇受欢迎的节目。为什么?因为民生新闻实现了三重价值的体现。有关专家认为,新闻价值包含表层、内层和深层三种形式,即对“事态信息”“情态信息”和“意态信息”的表达。 [1]

民生的生活状态报道提供给观众的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人物、事件和现象等“事态信息”的感知,满足了观众最基本的“知事”需求,因此也就实现了最基本的“新闻表层价值”;民生新闻的生命状态报道提供给观众的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感情、情绪和情味等“情态信息”的体验,满足了观众最强烈的“知情”需求,因此它也就实现了“新闻内层价值”;而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报道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道理、本质和规律等“意态信息”的解读,满足了电视观众最成熟的“知理”需求,因此它也就实现了“新闻深层价值”。

民生新闻与新闻的显著区别在于,社会新闻更多地从的角度播报,而民生新闻更多地从老百姓的角度播报,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身边的事情,并寓教于乐,达到以新闻和认知的作用,从百姓生活的全景图里,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时也使人民的生活、生存、生计、生命得到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媒体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就是把中国社会阶层分为“穷人和富人”,有些媒体津津乐道于少数人如何“致富”,着力渲染富豪的生活,宣扬奢侈和高消费。羡慕富人,讥笑穷人,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我们的媒体要为大多数人服务,绝不能充当少数所谓“富人”和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这是社会主义媒体一条重要的“底线”。媒体所有的报道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媒体是社会的公器,具有监视、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传承社会遗产、娱乐等社会功能,应当为社会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并以此作为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但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广电媒体宣传中出现了不和谐音。比如最常见的是广告节目,虚假的内容加上新闻节目中的一些“虚货”,造成受众对党的宣传工作的不信任感、对政府工作的不认同感。

三、文化取向:怎样传播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重要因素

媒体传播本质上是文化传播,现代媒体的传播意识应当十分重视文化取向。对于广电媒体来说,文化取向既涵盖在传播内容里,又表现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广播电视是一种包装媒体,在传播意识中不仅要重视传播什么,而且要研究怎样传播。

广播已经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传播,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原始的双向互动传播;二是通过热线电话、互动短信和网络三种形式的即时性实现。手机短信就像是一个空中聊天室,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针对短信的特点,娱乐竞猜、交友、点歌送祝福、话题讨论等广播节目纷纷开通短信平台,从而促进了广播媒体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变革。网络直播帖具备了短信在即时互动传播方面所具有的全部特点,同时还具有克服了广播传播在地域上的限制,突破了手机短信字数的限制,而且可以同时上传图片、音频甚至视频等鲜明特征,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直播帖的内容不仅传播者可以阅读,所有参与的受众都可以阅读,使交流更加热烈和充分。

现代传播篇3

关键词: 展示设计 商品经济 展会 传播

一、商品经济中的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是一门跨越多学科、涉及多领域并立足于商品文化传播的专业设计范畴,相对于其它设计门类,具有更强的市场操作性,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具有人文及商务特征的策划和实施功能。在各类展会活动中,作为展示设计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其内容、时间、形式、规模和范围上有着不同的差异和灵活性,它要求在短期内既有观赏和教育功能,又含有推广销售、洽谈等商务性质,可见展示设计的规模和表现形式既受时间的制约,又有带动经济的功能,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商贸交流活动已成为展示设计重要的表现领域。

展示设计所体现的美学思想、人文理念、文化内涵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人们心理中引起共鸣,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关系,除满足人们基本的商务交流,还要有效地向人们传达品牌、企业、商品功能、精神内涵等信息,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起到带动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

展示设计即是围绕这个原则,在展会活动中使观众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程度地接受商品信息及对展会主题的理解和参与,由此看来,无论何种展会,其目的都是在稳定的空间内促进人们的交流成果,提高交易效率,其中包括信息知识、文化观念、货币及商品交易等,人们通过展会这个平台,将自己所表达的信息、诉求传播开来,实现与人沟通、与社会沟通,交流信息、交流商品,融入社会主体的目的。

展示设计要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这是我们进行展示设计定位的基本依据,人们需要舒适和谐的展示环境、声色俱全的展示效果、信息丰富的展示内容、安全便捷的空间规划及体贴周到的服务设施。

1.采用序列化的、有节奏的空间展示形式。因人们观展时均采用流动观展的状态,在流动中获得空间感受,这就要求展示空间必须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尽量少重复观展路线,使人们安全、便捷、完整地介入和退出,在满足求知欲的同时,感受到艺术设计的魅力和空间变化的无限趣味。

2.以最有效的空间位置进行展区划分和展品归类。因展品是展示空间的主角,对展区的合理分配是利用空间达到最佳展示效果的前提,所以必须将空间问题与展示内容结合起来,按不同展品制订相应的展示形式和空间策划,给展品以合理的空间,提升展示效果。

3.确保展示环境的节能环保、安全运行。在大型的展示活动前,尽量考虑将各种仪器、机械、电力装备、动力模型等耗能设备与观展环境分隔开来,杜绝动力噪声和有害气体污染,消除人为火灾、设备漏电、踩踏事故等不安全隐患,防止其对展示环境带来危害。

二、现代展示设计的形式

当今世界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不可质疑地影响了人类历史,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包括文字、图形、动画、数据、影像、音效、网络技术等,通过这些现代化技术,产生了能够全方位展示现实、模拟现实的展示形式,随着多媒体、超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展示设计的表现领域,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由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先进的技术与优秀的设计美学结合起来,使展示设计形式更加丰富和人性化。

以商业美术中的现代展示设计为例,空间的利用手法多变,其形式也不定向化,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大多突破了原有的展示体制及框架结构,使表现方式更加丰富。丰富的展示形式多用于展会场馆、场地的固定空间中,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时代感较强,有以下多种形式:

1.室内高科技大投影视频与展示空间相结合:将展品陈列于场馆,使观众在现代科技的氛围中近距离接触展品,了解展品性能、质量,具有时代审美情趣,如食品展、汽车展、体育用品展、商品交易会等。

2.动与静相结合:巧妙使用色彩、全息摄影、激光录像、多媒体等影像技术,虚拟现实,使静态展品得到视觉、听觉扩展,造成形象生动的活泼气氛和热烈逼真的展示环境,有着身临其境的现场效果,如影像设备展、旅游用品展、高科技电子产品展、考古文物展、工艺美术展等。

3.实物与电子信息相结合:通过电子计算机导览、解说系统,按顺序观展并寻找参观路线,通过电子计算机语音解说系统了解展览相关内容知识,极大的提升了观众的知识性和参与意识,如政治、历史题材展、自然科学展、艺术展等。

4.展品展台的高科技自动化:具有丰富的空间运动状态,如大型旋转展台,适合大型展品如汽车的展示;小型旋转展台,适合珠宝玉器、文物、工艺美术品,精密仪器等展示;而城市规化、建筑沙盘模型等展台则大量采用了现代化电动模型和高科技电子化仿真形式,模型各单元均按计算机编程自动演示。

5.机器人服务生可按编程和观众互动:增加了趣味性;广告宣传车的场地流动展示增加了空间动感;还有馆内外仿真建筑、生活休闲空间的亲身体验等。

三、结语

现代展示设计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内涵、涉及领域广泛并随着时展而不断充实的课题,在展示设计中不断完善其形式与传播的自身功能和由此涉及到的展示空间环境等,如何处理好现代展示设计和传播形式的关系,既是展示设计中的精髓,也是提升商业空间营销力的基础,这样我们则赋予现代展示设计以实质的生命意义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现代传播篇4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播学;基本视角;类型描述;传播介质;民族文化遗存形态;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126-05

现代的传播学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以后,随着人际交往扩大而形成的产物,其学术背景是现代大众传媒,它以现代都市化大众为关照对象,关注的是大众传播媒体对信息的传递与系统的控制。而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扩展了现代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从历史的角度、文化的角度、文化传承、技术发展的角度对民族文化信息传播的行为及活动规律、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进行现代建构。因此,研究民族文化传播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而且建构民族文化传播学,也将是极具创新性的,它是对历史与现代的连接和传递,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特色传播学的学科建设研究。

20世纪开始,科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边缘学科的兴起,跨学科研究的成果丰硕。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属于“传播学”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范畴,同样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国内外研究来看,从事“民族学”、“民族文化学”、“人类文化学”、“少数民族文化学”等学科研究的人不在少数。但当我们从传播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民族文化时,就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基本视角

民族文化传播学科的建构,本文认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研究:民族文化传播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沿革;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的形成;民族文化传播学学科建立的意义。本文在基础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以寻找和梳理民族文化传播介质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突破口,或者民族文化传播的原点进行研究。研究包含民族文化类型研究,即民族宗教文化传播、民族服饰文化传播、民族建筑形式的传播、民族语言文化传播、民族艺术传播、民族手工艺传播 、民族习俗传播、民族影视文化传播等。同时还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在现代媒体、多媒体泛滥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弱势文化、非主流文化,由于文化的定性、传播途径单一、传播手段的落后、原始,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而备受关注。西方学者斯宾格勒形容人类文化像田野里的花,是在一种崇高的无目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说明文化具有天然的多样属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为文化的多样性意义,所以本文最终的立足点是文化安全,对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和保护,提出就像保护自然生态一样保护民族文化生态。以此作为立足点,民族文化传播学在凸现了民族文化传播学学科性质的同时,又超越了学科本身的范畴与属性,这是由该学科的对象性、可操作性、现实性、科学性所决定的。另外,在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也不能忽略新媒体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当今社会作为民族文化承载者的村寨,许多居民也在使用新媒体,变为网民,变为微博和博客的接受者和者。所以对民族文化传播与文化变迁的研究,对民族文化活形态和今天存在的民族文化形态的研究以及对民族文化活形态与现代传播的关系研究,也显得很重要。

任何文化的传承都是人的传承,任何文化的传播都是人的传播,人作为文化的媒介,成为传播的终极介质。人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的终极介质,而由于对人的传播研究推到文化场的研究,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研究,即民族文化生存的环境研究,使得民族文化研究有了逻辑性和推理性的意义。

二、民族文化传播学类型描述

民族文化传播类型分为宗教文化传播、服饰文化传播、民族建筑传播、民族语言文字传播、民族艺术传播、民族手工艺传播、民族习俗传播、民族影视文化传播等几种类型,我们选择几类进行描述。

1.民族宗教文化传播

民族宗教文化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本土产生的,与不同民族原初生存状态密切相连的原始宗教;二是从异地进入的,沿着古道、大海等通道传入民族地区,并产生深刻影响的人为宗教――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个特征即多元并存。比如拥有25个少数民族的云南地区,多数民族并不奉行某种单一的宗教,而往往是兼收并蓄,或以一种为主、多元并存,或不分主次,多元并存。第二,多形混融,即表现为多种宗教形态混合后产生出新的融生宗教,这是宗教混融最明显的体现。第三,表现为宗教功能的混融,宗教不仅行使自身特有的超自然向度的功能,而且同时具有审美功能、政治经济功能、社群伦理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历史传承功能,而且民族地区的宗教往往与世俗生活混融一体。

可以说渗透进了各民族传统生活的所有领域,民族文化同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往往是同宗教的传承与传播结伴而行的。各种各样的宗教祭祀活动,既是宗教仪式,同时也是宗教教育,内容与形式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是统一的。正如美国著名文化学者杰姆逊所说,没有宗教,就没有文化。

2.民族服饰文化传播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独具特色的衣装服饰,服饰是区分民族之间的标志。少数民族服饰隶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范畴,所以说少数民族服饰是一种文化符号传播的表征,是一种民族性规则和符号的系统化状态,是出于纯粹状态中的无声语言和标志。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经总结归纳了人类自然发展规律的公式:人―利用符号―创造文化。按照他的说法,人是“符号的动物”,拥有“符号化的思维”,并且利用“符号化的行为”去创造文化。他认为:首先,人是符号的人,人具有对符号运用和表达的倾向性,具有思维的符号性抽象。其次,人利用符号生活在一个由符号构筑起来的文化世界之中。也就是说,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和拥有文化之日起,就与符号密切相连,人也就进入了一种符号化的时代,符号赋予了人类能动的创造能力,并且为人类构建起了一个超越于现实物质实体的、丰富的想象和思考空间。人的符号和符号能力不是人主观地、偶然地创造出来的,符号的发生、形成是人类物质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物质实践的结构功能和主体性在人精神上的内化和积淀。符号是实践结构和功能在人观念领域的形式化和纯化的结果。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被极端符号化的少数民族服饰,其发展的演变展示了少数民族符号化思维的演变。民族服饰就是我们第一个认识不同民族的、最初的符号和最本质的符号。

3.民族的建筑文化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作为物质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在民族文化系统中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建筑文化具有外显性,但在物化的实体之中又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外显与内在的有机结合体。民族建筑形态的丰富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与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相一致的、丰富多样的民族建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相联系的、多样性的民族建筑;与丰富多样的生计方式相适应的、多样性的民族建筑。民族建筑的文化意蕴,首先表现为追求和谐的自然观。中华56个民族的建筑材料多取材于自然的土木竹石,进而使整个建筑也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相融契合,如傣族的干栏式建筑、摩梭人的木楞房。其次,建筑的结构布局因地制宜,巧妙利用自然环境,遵循着与自然环境协调相融的原则。

建筑另一种形式就是敬神祈神的民族宗教建筑。这类建筑中重要的不是人的位置,而是神的位置,不论是傣族轻盈动感的缅寺和佛塔,还是藏族喇嘛寺敦实厚重的殿宇和玛尼堆,都力图营造出一种信仰世界中的神圣空间,从而唤起人们的宗教意识。在民族建筑中,同时还体现规范社会秩序的伦理观。建筑不仅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体现。民族建筑的空间布局,尤其是内部空间的分隔充分表达了民族村寨或家庭内部严格的伦理秩序观念。

4.民族语言文字传播

民族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主体所创造、传承、使用的有意义的、符号的集合体。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因为,一个民族的语言符号结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表达、交流与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手段,它不仅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也影响着一个外部世界的沟通与认知。另外,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之中,蕴含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无比丰富的内容,或者换句话说,一个民族的文化主要就是依靠语言文字传承。

语言也是人类最早交流和传播的介质之一。人们为了能够相互沟通,获得信息,最初人们是用一些简单的动作和声音来表达思想与感情,并逐渐发展成为语言。就语言而言,其产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先产生出一些表达思想感情的音符,再对这些音符经过确定与组织,最后形成共同使用并明确其意义的语言。

文字的产生,使信息符号得以稳定在固态的物质材料上,为信息的间接传递创造了条件。文字的使用扩大了信息的交流范围,满足了人类远距离、长时间信息交流的需求,将人类的信息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表明人类社会交流的增多,活动范围的增大,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出现了专职的信息传播者,如云南纳西族的东巴图画象形文字。那1400多个单字符号较好地记载和传播了纳西族文化。纳西族东巴称自己的象形文字为“司究鲁究”,即“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的图画象形文字,其含意为’留记于树木岩石上的印迹”。

5.民族艺术传播

民族艺术传播即通过对少数民族留存下来的绘画、雕塑、剪纸、乐舞等艺术形式进行分析,指出其包含、积淀的民族文化及其传播意义。

民族文化传播中,艺术传播是民族文化传播的最早、最普遍、最常见,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传播样式。现代,少数民族中,还有艺术形式和艺术的活形态的存在,并仍然不同程度地进行着传播。而这种传播行为还往往同他们的生活、生产有一定的关系,解读或了解他们的传播行为、生存状态,对于解读和认识、了解、研究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族艺术传播中,绘画手段的传播是十分丰富的,如宗教绘画,如藏族的唐卡,驻足长留在不同寺庙之中,传播着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东巴教的《神路图》卷轴画,一幅长10~20米的长卷《神路图》是东巴专门为开丧超荐时用的,内容与佛教“灵魂不灭”、“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观念相似,但更显原始纯朴。《神路图》画有天上、人间、地狱三界,并绘有360多个人、神、鬼,以及70多种奇禽怪兽。画面造型准确、色彩丰富、内容繁杂,反映出了现实与精神相交错的广阔场景。东巴画是纳西族古代绘画中一种最原始最有代表性的艺术遗产。

另外就是剪纸,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乐舞指的是原始时期的音乐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类早期的乐舞与先民们的狩猎、畜牧、耕种、战争等多方面的生活有关。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迄今所知可估定年代最早的记载。《尚书・益稷篇》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此画面仿佛使我们看到先民们在原始乐器,如骨笛、陶哨、陶埙、石磬的伴奏下,欢乐歌舞的情景。 另外,民族文化传播还包含民族习俗文化传播、手工艺文化传播、现代影像传播等等,不一一而述。

三、“人”――民族文化传播的

终极传播介质 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人,人也因此成了民族文化传播的终极介质。不同的民族,正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承载体,从外在的,到内心心理的都体现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浸润的人都在表现和传播着不同文化。从这个意义来说,民族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关系到中华56个民族,关系到中华文化的生态建设,深层次上关系到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定,进而是对民族情感和民族权利的最大尊重。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是西方理论家麦克卢汉的著名论断之一。的确,传播介质,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也是“人”的文化进程进步与发展的标志。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也是“人”自我表述的载体,从这个意义来说,传播介质是“人”的延伸这一说法是可以成立的。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本身就是介质,就是传播的主体。

民族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的基点一定是“人”。民族文化传播发生在不同的族群中,传播行为就被生活化、仪式化了,从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民族文化传播也成为仪式化的民族生活行为。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直接服务于人类社会,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文化向来把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看作根本,上升到观念形态,便是 “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民族文化传播也就是人的传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我的文化属性的传播。因此,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中,研究的基点是“人”,是人对民族文化的彰显,以及人应用技术手段对文化的传播。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传播理论,应该理解为创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传播理论,要以人为本,这正是对于传播理论元点的复归。

四、民族文化遗存形态与

民族文化传播学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着自身特定的物质属性,它的价值也是在事物的复杂关系结构中被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的构成同样具有关联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民族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文化。基于对民族文化这样的一种认识,我们提出了民族文化遗存形态这个概念,它更注重民族文化构成的在场性,尤其关注民族文化信息依附于其中存储的诸多介质的生存环境。民族文化遗存形态既有物质的存在,也有非物质的存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对于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今人类来说,其价值意义都源于对历史文化存留信息的重新认识与阐释。从文化遗存形态的角度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信息的存储介质,诸多介质之间的关系。文化信息通过这些介质的传播方式,这些传播方式不仅仅是形式同时也是内容,指向的就是上面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信息存储介质的总体生存环境,这也是我们当前应该着重保护的对象。

民族文化遗存形态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它是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各个民族由于自身生活的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环境不一样,会形成独特的,完全不同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各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中都深深地沉积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就像有色气体一样,是一种看得见但却摸不着的精神力量,它烙刻在民族心理上,不可抹灭。传统影响着各民族人民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等,使民族社会与自然环境共生和谐。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定首先必须从文化的历史价值开始,换句话说,就是从对包括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价值认定开始。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进程,对多元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保护与发展,也是对人类大文化系统的维护与回归。

笔者认为,对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研究,需要解决学术层面的问题是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价值认定及对其存在形式的探究;需要解决的实践层面的问题是怎样使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保护与发展与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谐同步。目前,中国在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民族文化遗存形态正在被现代化的双刃剑砍得支离破碎,现代化与民族文化遗存形态以及文化传统产生剧烈的矛盾,甚或是对立。因此,这个问题的提出显得非常的重要。

五、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安全思考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执政之基、立国之本、力量之源。同时,文化作为“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逐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逐渐被外来异文化取代本土文化地位而失去了自身文化个性和文化传统,将面临着精神、文化层面的被奴役和被统治。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以及媒体传播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争相展开了文化软实力的比拼,在国际关系中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逐渐取代军事和经济力量成为当前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中,谁占领了文化制高点,抢占有更多思想文化阵地, 就意味着在未来国际影响力的比拼和较量中掌握自己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今天, 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并已成为全球经济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势不可挡,文化的大冲突日益突出,“文化安全”也应当和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一样,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而进行研究,并提到政府议事日程上来。

当国家安全开始从传统的政治、军事、经济安全领域扩大到文化等非传统的安全领域,各国在扩大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战略时,也开始改变过去在其他领域的固有思维,呈现出一种“隐性化”的倾向,在这里,我们把它称之为“隐性文化侵略”。“隐性文化侵略”是一种潜藏的对思想意识和文化的侵略行为。它依附在各种文化载体上,从深层次渗透到人们思想意识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它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不易发现的,但影响力却是更为巨大和深远的,并且影响涉及很多方面,在体制上它借助了新兴的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电子传媒,其传入途径为:输入文化形式,引导价值观改变,影响生活方式;同时,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还有其传播输出方式:经改造后的民族文化会被误导、谬传、歪曲,最终导致民族文化资源破坏、丧失以至消亡。“隐性文化侵略”伴随着经济而来,区域经济的过度开发,使文化承载力降低,文化资源遭到破坏和丧失,甚至导致文化失传。“隐性文化侵略”具有文化侵略的所有性质,它的背后是一个国家通过文化浸润对他国进行的文化入侵。它是在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变化的语境下产生的,它改变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加大了人们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最终实现文化同化,甚至征服其他民族的目的。它是冷战后文化侵略存在的必然演化体,只要国家和地区间经济和政治的竞争存在一天,文化侵略及“隐性文化侵略”就会存在一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加强,作为国家文化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正在遭受种种威胁和挑战。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一方面是对不同民族文化特质的坚持和发展,另一方面就是不同民族文化元素、文化资源的使用和保护。由于现代文化交流融合的复杂性特点,强势文化随意使用“非己文化”来为自己创造价值和卖点早已泛滥开来。而“文化侵略”、“文化掠夺”、“文化交流”、“文化全球化”等词汇,包含了更多经济因素和文化产业化因素。所以,维护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维护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防止隐性文化侵略,应该跨越“交流无界限”的因素而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层次和产业化的经济因素去考虑。

[参考文献][1][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2][美]萨默瓦,波特.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0,7.

[3]郑晓云.全球化与民族文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4]张文勋主编.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现代传播篇5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娱乐节目 现代传播

一、传播建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

传播学家德弗勒曾经指出:“大众媒介是现代社会中各个群体社会组织的模式化社会期待的一个重要来源。也就是说,媒介的内容描述了当代社会生活中所知的各种群体的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约翰·费斯克也谈到过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具有使人“愉悦”的三个原因:社会凝聚力、民族认同感和对民众的安慰与鼓舞作用。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发展文化传播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决定》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文化、新闻等宣传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文学艺术要弘扬真善美,创作生产更多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优秀作品。这是对文学艺术包括传播媒介的要求,也是在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结合现代文艺和传媒实践而提出来并必须实施的方针。“媒体必须确立自己的中国身份。重新认识和确定当下媒体的中国身份和属性,要从媒体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和谐社会的建设,核心价值的建构,舆论导向的确立,加强媒体素养等方面,进行主动设计和重新定位,从而确立起中国媒体正向、健康、和谐、统一的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和时代趋势的身份特征。新的中国媒体身份,应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人民认同放在首位,兼顾全球和市场要求。”

以影视传播为例。既要强调在影视中宣传新的政治观念和新的伦理道德,也注重承继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伦理。观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影视传播及其代表作品,有“主旋律影视”、有结合政治需要、社会需要、国际关系需要的各种综艺晚会、娱乐节目等。例如,中央电视台以大型演唱会和各类主题、公益演唱会为主的娱乐节目《同一首歌》,要做电视娱乐节目“精品中的精品”,靠的是什么?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宏扬现代先进文化并行不悖。该节目的总导演为此说:“《同一首歌》的宝贵品质就是:以意义为目标。节目本身的意义在于它的电视审美价值,好歌好节目。它的社会意义则在于不仅只是搭建一个宠大恢弘的舞台,还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共进。”

娱乐的“快乐原则”从属于社会化的娱乐传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指向,娱乐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任何一种娱乐活动都可能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娱乐传播作为“文化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诉求。在现代中国社会,由于我们国家传播媒介的社会主义性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宏扬现代先进文化更应该是娱乐传播的首要目的,是娱乐传播的内容核心,也是娱乐传播今后发展的价值指向和文化特征。

二、传播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诉求

“伦理”与“快乐”并重,“美德”与“愉悦”同行,长期是中国人娱乐活动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诉求。时至今日,仍然是现代娱乐传播的主要取向。中国娱乐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它决定了中国娱乐传播对“规范道德”和“体现伦理”的重视,“伦理剧”、“伦理文艺节目”伦理化的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中国人极其普遍也十分喜欢伦理道德色彩较重的影视片,欣赏影视中对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宣传,看重伦理和道德秩序。实际上,“规范伦理”和“体现美德”并不是国家对影视娱乐的强制要求,相反是中国大众本身最大的心理需求,是中国大众对影视娱乐的最大爱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渴望》的走红,其最大原因就在于经过近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对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后,整个中国人民都处在心灵无所依归和没有伦理道德支撑的“缺氧”状态中,《渴望》的播出,由于其主题是对优秀的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的肯定、宣扬,使人们立即就找到了一个心灵的依托和价值的取向。多年在全国各电视台反复播出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同样是如此,其中崇尚的中国传统美德,对中国伦理价值观的肯定,是这部剧能够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规范伦理”、“体现美德”不但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也是中国大众对影视娱乐的发自内心的重要追求。多年来,这样的影视剧都具有较高的收视率,也大受观众的欢迎。多年来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规范伦理”、“体现伦理”一类的作品也占了极大的比重。比如小品《都是亲人》、《马路情歌》、《足疗》等,表现了中国传统的“仁爱”美德,短剧《激情依旧》、小品《夕阳情缘》、歌曲《温暖》等,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肯定与宣传。

从现代传播来看,中国的每一个娱乐方式都有它对中国民众的教育作用,都发挥着“寓教于乐”的功能。可以这样说,中国大部分影视娱乐作品,包括那些说自己的影视作品是“艺术探索”的影视作品,都在有意无意地强调其教育意义和净化人心灵的功能。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之所以流行。是与宣传“仁爱孝悌”的传统美德分不开的。200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歌曲《天下父母心》动情地表达了儿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相声《让一让,生活真美好》,宣传“谦和好礼”,喜剧小品《送水工》让人们深切体味到了现实生活中已经缺乏了的“诚信知报”的温情。有观众看了200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喜剧小品《粮票的故事》,就说“春晚让我们学会关爱”。“春晚,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天下为人子女的人,又要到年底了,让我们相约:放慢匆匆的脚步,常回家看看,除夕之夜陪着老父老母看看春晚,继续听他们讲那‘粮票的故事’吧!让我们共同记住:孝心不能等待。”这样的感想是很有典型意义的。其实,像《常回家看看》之类的大量的优秀流行歌曲中,对传统伦理和传统美德的吟咏和向往的内容相当多。对人们的心灵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当然有落后的一面,需要我们批判和舍弃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合理的和优秀的,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都是精华,是支撑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的精神纽带,更是现代人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根基所在。就娱乐传播而言,就是要做到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而不平庸,既要为大众提供既有传统优秀文化精神,又有现代创新精神的健康有益的娱乐产品。针对一些“真人秀”电视娱乐节目的“追名逐利”、“格调流俗”、“伦理被否”、“道德缺失”,由此而产生严重负面社会影响的现状,有学者就指出这种现状最终会被中国文化精神所冲击,被国人所抛弃而消失:“‘电视秀’让大家发了一次疯,即刻满足,很快又失落。从景观来说,会有落潮和平静的时刻,就像人的一生,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与辉煌后,步入老境,会有一种平静,反璞归真。中国人的文化精神需求还是以真善美为核心。当然这一核心的表现很多元。若是以‘电视秀’的表现来说,它更多的代表狂欢、参与、热闹,感性愉悦,那么经历过这一场‘电视秀’的景观后,平和的、精神愉悦性的需求会慢慢回潮。以此为核心,会带动整个电视节目形态向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关联的节目回潮。所以,寄希望于一种平和的、超越的、精神的节目品格与品质,是以后的节目必须要考虑的。”

三、传播审美:“礼乐”与“和谐”为美

中国传统审美观倡导娱乐的“和乐”,反对娱乐的“极音”。荀子在《乐记》中强调:“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如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认为“乐之隆,非极音也”。“乐之隆”是“乐”的多种乐器和歌唱“和谐一体”,“极音”谓“乐”的声音“过高过大,冲突至极”,形成了“噪音”,破坏了“乐”的“和谐之美”,所以不可取。在中国最古老和最传统的节庆娱乐中,也有着“和乐”的意识,要求乐而不狂,乐而不淫,乐而不伤。中国人一直认为,“和”是世间万事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根据。在中国文化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孔子学说更强调了这样的“和谐”是中国人的国民审美意识,人与物之间的亲和感和仁爱关系,他提出了我们大家至今都奉为至理的名言“和为贵”。同样,在中国文化与宗教的互渗中,儒道释三家的和而为一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又一重要方面,即“天人合一”观。一直以来,我们中国人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大变革,多少次的朝代更迭,但这种“和谐”的审美观却非但没有被历史潮流所冲走,反而更为充分地表现出来。“中和之美”成了应该成为现代娱乐传播的审美核心。

现代传播篇6

关键词 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发展

新闻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媒介的传播形式是在改革开放后再发展起来,而早期的传播主要是以报纸为主,而代表了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转折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出现,而电视新闻传播在几十年的风雨中也经受了考验。

1 我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模式及原因

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是政治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事业,它集中的体现为党和政府对新闻工作的重视,我国的新闻事业是非常规范的,它的规范化也决定了新闻市场化的有序;新闻事业表现为2个特点;一个是身体上的政治鲜明性;另一个是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性;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的人民新闻事业。而在思想上,我国的新闻事业是源于马列主义新闻思想,在具体的实践中充分结合中国新闻事业的具体实际发展而成,这就形成以“党办报、政府办报”,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思想为指导。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新闻体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性和战斗力。建放前我国的新闻事业几经异手,由外国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掌控等多个时期,最后随着我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展和新中国的确立,我国建立了以马克思新闻思想为指导的新闻传播事业,在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理论不丰满的情况下也实现了新闻传播的多元化特点,表现为人民服务的特色性和有效性。

2 发展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途径研究

从新中国的建立,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回到了无产阶级的手中,也是人民掌握了新闻传播的话语权,使新闻传播真正成为人民的新闻事业,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开始实现多元化,这个特征表现充分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际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电视载体看到外部的世界,了解世界成为我国新闻传播表现最多的特点,从黑白世界到彩色的世界,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九十年代可以说是我国现代传播业确立自身特点的时期,从传统新闻传播形式到开始吸收和借鉴多元的传播形式,在历经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可谓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从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保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现代新闻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和集中化和持续化,所以说现代新闻事来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保障,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嵌入都为现代新闻传播的及时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现代新闻传播突出了人文化

现代新闻传播方式早已不再是过去一个境头一张脸一个表情的时代,多样性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这体现出了人文化的特点,人们对于电视传媒手段要求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给新闻传播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文化的另一个特点也反映了社会更具有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和谐社会下的一种生存态,而这个生存态也反映了新闻传播成为服务人民的常态。

3)现代新闻传播是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离不开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所需要的,这主要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开始注重对现代社会深度关注,这主要表现为主持人不能仅仅满足于拿稿念主持台词,而是要对现场进行掌控,对主题要有所了解,并且可以成为嘉宾之间链接话题的关键,种种迹象表明,现代新闻传播需要主持人有更为全面的知识面,这种知识面要结合中性的思维模式,偏激的言词也不能代表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客观性。这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特点所决定,复合型人才也是时代的一个特点,越来越多的新闻开始变得复杂化,而这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事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的错综有关联,而要了解社会的各各方面就需要主持人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独立的视角,所以复合型人才对于现代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

3 发展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措施

3.1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客观分析现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重要思想理论,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从新闻事业发展的特点来看,新闻是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及时的反应社会方方面面的窗口,是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互相了解和关注的信息来源,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能够更好的坚持正确的方向,满足和达到新闻事业的服务性和权威性,现代新闻传播越来越讲究内外兼合,追求视觉的立体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科学地发展新闻传播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3.2发展现代新闻传播事业要符合时代审美性

时代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基石,什么样的时代给予新闻传播以什么样的尺度,而现代新闻传播又代表了客观和真实,那么在表达这种客观和真实的时候,势必也要明白你的表达是否符合这个标准,特别是在参与新闻评论和新闻直播的时候,能否更多的表现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反映新闻客观性的窗口,能否成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心声的价值取向,都形成了这个时代的审美感,这就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去做好它,认识它,并正确的保持这种时代的审美性。

3.3现代新闻传播事业要市场化

市场化并不是商业化,商业化是市场化的一部分,现代新闻传播的市场化是要尊重新闻获取的途径和方式,尊重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劳动,给说合理的报酬,从新闻的市场性来说还有就是收视率,你的新闻传播能否引起社会的共鸣,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然是对市场资源的浪费,所以市场决定了新闻传播内容,市场化是新闻从业者必然要客观面对和尊重的。市场化是现代新闻传播的标杆,市场化就是要从体制中解放出来,改革和改变当前新闻传播中存在的不足,特别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来扩大自身的传播能力,而尊重观众也是市场化一个重要的标志,市场化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对所有的收费和不收费观众要提供多样的视觉服务。

4结论

现代新闻传播形式的多元化特点要求新闻载体要以市场和新闻的事实为最终的方向,尊重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翔实的报道,从而发展现代新闻传播事业,以求新闻事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传播篇7

关键词:现代中国文化 传播 大众传媒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日之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交流特性是我们所无法忽视的问题。在日本的江户时期,日本社会把中国的汉学看作是其本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近代,日本的文学改良运动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我国新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现状来看,电视剧交流和文学交流是我国与日本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对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问题的探究,可以为我国文化的海外交流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现代中国文学与日本影响关系的综述分析

基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作为大众传播传播中的重要载体,现代中国文学已步入了“世界文学”格局的发展中,现代中国文化传播已成为世界文化传播的主流形式。在大众传播中,中外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发生了重要改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与关注的重点。有学者认为,就中日文化传播而言,其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在近代之前,日本以受中国影响为主导;在近代以后(以甲午战争为分解线),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在流向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此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的肇始以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包括近代日本文化(陈渝,1995)。与此同时,一些学者直接就中国现代文化受日本的影响以及中国现代文化与日本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如《论近代日本戏剧对我国早期话剧创作的影响》(黄爱华,2004)、《日本影响下的创造社文学之路》(童晓薇,2011)等;《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李怡,2009)、《越界与想象――20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集》(王中忱,2003)等。

但是,影响是双向的,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在发展中经过不断创新、改造以及基于地域文化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居个性与魅力的现代中国文学,并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文学与文化对日本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笔者在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对日本影响的研究文献时,只有在部分单篇幅的文章中略有涉及。如在《试论鲁迅文学的世界影响》中论述了中国鲁迅文学思想对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吴作桥,1991);在《“始自于绝望的希望”":《竹内好的悖论》深刻论述了鲁迅文学对日本竹内好的影响(孙歌,2005)。近年恚随着研究深入发展,人们认知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对日本影响研究的重要性。但是,总体而言,多集中与探索“鲁迅文学及思想”对日本的影响,其探索范围与领域相对较小。全面综合性以及其他角度的分析与探索有待进一步研究,已成为现代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本文以大众传媒的影响为中心对“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进行了探索,为中国现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现代中国文学在日本的传播

(一)中国现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历程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过程可以被看作是日本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译介和研究的过程。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和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为九一八事变以前这一历史时期,在这节段,日本学界主要对鲁迅、郭沫若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较为关注。从大众传媒的所带来的影响来看,《新青年》这一杂志在中国现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新青年第二个阶段是九一八事变以后至二战结束这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虽然中日两国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但是日本学术界依然把中国作家鲁迅的文学作品看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在《鲁迅全集》传入日本以后,日本学界形成了用具有本国特色的鲁学研究体系。1936年由日本学者竹内好、冈崎俊夫等人创办的《中国文学月报》和《中国文学》两大刊物成为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主要载体。在这两大刊物创办以后,中国作家矛盾、吴组湘、丁玲和林语堂等人的作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日本的第三个传播阶段是二战以后至今这一历史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的反对美日安保条约运动以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这一新型学科在日本的历史地位得到了确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没有被日本翻译过的中国文学作品也开始得到了译介。中国作家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等作品甚至被编入了日本中学的国语教科书之中,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日本的经典化知识化渠道的构建,可以让日本的青年学生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产生一定的认识,这就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中日历史文化的共同研究,不能回避日本在历次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就是说,日本正确面对侵华战争的历史是中日历史文化的共同研究的前提条件。

(二)现代中国文学在日本译介和研究的主要特征

在对现代中国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日本学者经常会将中国文学作品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与日本本国的社会现实相互联系,进而在契合时代主题的基础上,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躬自省。以日本学者竹内好1948年发表的《中国的近代与日本的近代》一文为例,作者在对作家鲁迅的作品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主要以鲁迅所采用的文学启蒙手段为主要切入点,对日本在明治维新以来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问题进行了批判。同时,当中国“人民文学”在日本得到传播后,引起了众多日本学者的关注,如中野好夫、小野忍、驹田信二、饭冢郎、高仓穰以及吉川幸次郎等等。“人民文学”文化思想成为了日本学者对战后日本社会改造的重要思想精神寄托。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文学作品的传播,不仅是文学上的交流,更是思想上的沟通。而这一点在中岛健藏“就是为了不陷于对政治绝望的不幸深渊里去,我们也需要中国现代文学”中得到有力证实(王小平,2008)。此外,受到中国汉学传统的影响,日本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以资料考据见长。《论集》《中国新文学大系续编》和《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笔名录》是日本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三、现代中国影视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一)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发展传播历程

电视剧是一个很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表新形势,从我国文化a业发展现状来看,大众传媒在这一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众传媒这一角度来看,中国现代电视剧在日本的传播,也是我国现代文化在日本传播的一种表现。在1972年中日建交以后,中日合拍电视剧的措施成为了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大重要措施,电视剧的拍摄工作甚至还受到了两国政府部门的关注。1985年中日两国合拍的《黄河》(日本称《大黄河》)在日本的播放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影视文化在日本传播的一种表现。1989年老版西游记在日本全国电视网播出以后,日本也翻拍过类似题材的作品。在1991年以后,中国创作的一些历史题材电视剧(如老版《三国演义》老版《水浒传》),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有关的现代电视剧开始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并得到日本人们的喜爱与热议。就《三国演义》影视作品而言,无论是老版的《三国演义》,还是新版《三国演义》,其所具有的英雄情结、经典历史场面以及故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日本群众的审美特性与思想价值链接。彰显了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有效传播,是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共同追求。进入21世纪以后,《流星花园》(台版)和《宫》《陆贞传奇》《兰陵王》等影视作品也开始销往日本文化市场。

(二)中国电视剧在日本传播的相关措施

从我国电视剧在日本文化市场的传播情况来看,缺乏振幅扶持,是电视剧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对此,我国有关部门需要从国家文化战略高度层面入手,对中国电视剧在海外市场的引导工作和推广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从大众传媒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来看,影视作品的传播是促进两国民间交流的重要手段,对此,我们也可以对韩国、日本的先进经验进行吸收。从日本的电视剧播放模式来看,周播是日本电视剧的主要播出方式,为了适应日本观众的收视习惯,我们还需要对在日本传播的电视剧进行适当的精简。

(三)中日历史文化的共同研究

在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研究过程中,中医历史共同研究的问题已经开始得到了日本新闻媒体的关注。从读卖新闻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情况来看,《朝日新闻》认为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努力,但是在《读卖新闻》中,相关媒体对中国的做法有所指责,这些因素的存在与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之前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随着中胛幕的不断发展,两国在历史文化领域的共同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以让中国文化更好地在日本得到传播。

四、结语

现代中国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中国现代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塑造,是我国当前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慧芸.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电视剧在日本传播历程与启示[J].东南传播,2015,(01).

[2]杨四平.现代中国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现代传播篇8

关键词:现代科技、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实际影响

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行业领域的改革和完善,而对于电视更是如此。电视新闻传播由原来传统的采集、制作、传播等逐渐向便捷化、高效化的方式转变,因此可以说电视新闻传播的每一次完善都是在科技的推动下来完成的,不仅使新闻传播方式更加的完善,还使得相关人员的思想和观念在不断的更新,进而更好的投入到电视新闻工作中,为人们提供更准确、更新颖的新闻节目。

一、现代科技背景下电视新技术的进展

数字化的采编设备在现在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虽然在采摄方面还依旧使用原来的分工模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有效的采编和摄像进行了有效结合。最近几年,在很多新闻事件现场中,电视新闻采编和传播更加及时,这样一来就使得新闻报道更加与观众个体视角相符合,同时还保证了新闻报道的个性化以及色彩化[1]。而使用这种数字化以及小型化的采编设备会变得更加普遍,不仅能够实时将新闻事件与观众进行分享,还让观众可以对事件的发展进行了解,而这种实时传播也被叫做交互式技术,而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让采访对象和观众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还能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处理,进而更好的保证电视新闻水平提升。

二、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电视新闻进行创新的主要表现

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图像传播技术的诞生,使得电视这一高科技产物出现。而电视一经出现就不难发现,它从里到外就都是科技的化身,同时它的应用和进步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从电视新闻角度上来说,其自身发展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本的基础技术,在画面、色彩效果等方面上也有了更好的追求。而计算机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为电视新闻传播形式的改进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因此电视一直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吸收科技成果,进而对自身进行完善和强化[2]。现阶段电视新闻传播在互联网、计算机以及数字化的推动和作用下,正朝着更好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对新闻传播时效、采编形式、制作模式以及观众收看形式等进行改变,进而使新闻传播具备高水平、高科技含量,更好的进行创新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1.现代科技推动了新闻采集方式的改变。在传统电视新闻进行远程采集过程中,采集受图像、声音等传输技术的影响和制约,致使新闻记者不能像报社记者一样进行传输采访信息,并且电视记者通常会跨地区进行采访,通常情况下不仅没有SNG的有效配合,也没有跨地区的光缆能够对画面传输进行有效支撑,只能回到电视台里发出,而这样一来就使得新闻的时效性丧失。而近些年,计算机视频以及图像压缩技术的有效发展和应用,使得电视新闻在跨区域采集过程中变得较为便捷。现阶段,电视新闻记者不管是在哪一个地区进行采集新闻,只要该区域有互联网结构,就可以通过电脑将新闻进行处理以后发回本部就可以。也正是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图像传输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让电视新闻图像传输像电话传真一样便捷,因此使得新闻采访再也不受异地采访的限制,真正的保证了电视的时效性。例如,某电视台推出了对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的特别报道,多天且连续的对颁奖礼进行报道,而在对颁奖礼进行报道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方式有效将地域的影响进行打破,从而实现电视新闻素材的良好采集,并且保证了电视新闻自身的时效性,同时也达到了跨国报道的目的。此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电视新闻一般都会在异地报道过程中尽可能的规避一些具有加强时效性的新闻选题,而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原来的跨地区采访变得像在同一区域内一样简单,使得新闻选题再也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保证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全面性。现阶段,科技发展为新闻远程的采访和报道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和通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新闻采访拍摄的形式进行了改变,从而有效的对新闻采集内容进行了影响[3]。以往电视新闻记者通常采用的事后拍摄的方式来进行报道,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使得各街道、各地点监控更加完善,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能够进行有效记录,使得新闻报道逐渐向进行式报道方面上转变。

2.现代科技对以往新闻制作方式进行了完善。众所周知,电视新闻是利用声音和图像来对事件进行表达,因此,声音及图像处理的越好,所能表达出现的新闻就越丰富、越清晰。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都推动了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创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水平。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以及《今日说法》等节目中,开始融入了FLASH动画这一表现形式,它和监控视频一样,都能够将事件经过进行描述,进而将新闻事件更加直观的展示给观众,而这两之间还有一定的不同,动画手法是后期制作时对事件的还原。因此动画手法的有效应用对较为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传统新闻是在事发后的图像以及文字对事件进行描述,虽然使用了一定的特技或者是其他手法,但实际上收到的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而FLASH这种方式制作相对便捷,并且具有十分良好的表现力,能够有效将事情发生的经过进行展示,使观众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因此在电视新闻进行传播过程中,这一新技术有效的改变了以往新闻的传播观念[4]。

3.现代科技改变了以往电视新闻的收视习惯。在以往的新闻传播过程中,电视新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可重复性,通常也就是播过以后就过去了,因此这也成为电视媒体最大的缺陷。而近些年,存储技术和水平的发展,有效推动了电视新闻收视属性的改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旦要忘记某档新闻节目的收看,只需要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应的门户网站,就可以在其中收看到十分完整的节目,现阶段很多电视台都已经实现这种存储,这样就可以使观众观看新闻节目不再受时间、地域等多种情况的影响,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观看的目的[5]。与此同时,在很多网站的浏览边框上,都会将最近两天的新闻罗列出现,因此不管是想看整期内容还是其中的几条,只需要鼠标一点就可以所见即所得。也正是现代科技的完善和进步,使得现阶段收看电视新闻像阅读报纸一样便捷和灵活,不仅可以进行跳跃观看,还能进行有效的挑选,即使需要在观看中间做些别的事情,在完成其他事情以后还能继续观看,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实现了有效的超越。

4.现代科技将观众与事件融合到一起。现代科技中卫星技术、光缆技术、微波技术等等的有效发展,都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电视新闻的直播,这些技术能够打破原有空间格局的阻碍,加之新闻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都增加电视新闻的传播的魅力[6]。现阶段,电视新闻在进行直播时可以通过两种手段来进行,一种是有线传输,另外一种是无线传输,而使用这两种传输方式就能够将新闻记者和观众放置在同一的时间轴线上,让二者能够一同随着时间的变化来见证某些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结局。因此新闻直播凭借自身同步性,对直播的魅力进行体现。例如,2015年9月3号我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中央电视台对其进行了直播,充分利用卫星采集的方式实现与观众之间的零距离接受,不仅保证了时间的同步性,还让观众产生了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

三、电视新闻在创新传播方式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在电视新闻传播方式不断完善过程中,现代科技对其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且直接的,不仅使传统传播观念进行了改变和更新,还有效为新闻节目的创新创造了更加广泛的空间[7]。但是还需注意的是科技也具有一定的两面性,因此怎样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避免其消极方面对新闻的影响,就需要相关人员更加深入的对现代科技进行探究,进而提升运用现代科技的水平和能力。

1.正确看待成本问题。虽然现代科技有效地推动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但是这些现代技术的有效应用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因此对于一些规模一般的电视台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电视台为了实现异地的采访和新闻传输,通常会使用较为昂贵的直播车来进行,同时也可以使用电视传真技术来实现传输,而通过对比可知电视传真技术的成本较低,并且也不会对画面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8]。因此在对新闻节目进行直播时,不仅要选择最为适合的方式,还要保证传播效果的有效化,所以在对新闻节目进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对直播对象进行考虑,看新闻题材是否重大,观众是否对其进行高度关注等,如果单纯的为直播进行直播,就会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进而导致直播效果不足,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2.注重新闻直播的时效性。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让观众能够有效的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解。同时进行现场直播时也是对新闻记者的一种考核,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如果出现错误就会被观众看到,严重的还会导致直播事故[9]。所以进行直播也会对记者自身对事件现场的掌控力、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等有着严格要求,而这样就需要记者不断对记者能力进行培养,制定良好的反应机制,进而将消极因素降到最低,更好的对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创新。

3.借助各项资源将科技与新闻传播进行整合。就电视新闻传播来说,不是所有能用的科技成果都要运用到新闻传播中去,一定要有选择性的使用现代科技,同时还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来实现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例如,虽然部分网站为了增加自身内容的丰富性,增添了网页的点击率,也正是它这种节目留存的操作,有效地的弥补了电视不具重复性的缺点。基于此,电视新闻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与各门户网站间的合作,加大对电视新闻的宣传,进而增加电视新闻观众群体结构性。例如,各相关部门在各路口、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内安装了监控设备,而这些设备都是二十四小时运行的,可以拍摄到一些事件的发展过程,因此电视新闻一定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和联系,进而获得各新闻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有效增加电视新闻的内容量,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同时,借用社会力量和科技手段来对电视新闻进行创新,进而实现对电视新闻传播进行完善和改善的目的[10]。

4.保证新闻业务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有效结合

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闻业务进行良好的认知,真正的对新闻业务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解,深度挖掘现代科技与业务之间的有效结合点,进而在现代技术良好应用的基础上激发新闻创作灵感和动力,制定最佳的电视新闻传播方案,确保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应用的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在客户和相应受众的反应中体现出现,并且现代技术所创造的价值以及效益需要从良好传播服务中进行获取。所以想要使电视传播业务更好的发展,相关人员一定要认识到现代技术的重要性,并不断的听取受众的意见,满足其实际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

四、结论

总而言之,电视新闻传播的完善以及发展需要现代科技的推动和促进,而现代科技的实际发展水平也决定了电视新闻传播能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一定要注重现代科技与新闻传播之间的有效融合,将现代科技的作用和影响全部发挥出来,进而更好的促进新闻传播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玉斌,宿玉文,宋征等.基于Map-Reduce的电视新闻场景切分方法[J].电视技术,2014,38(6):91-93,96.

[2]赵宝.科技时代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发展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22):40-40.

[3]黄小伟.电视新闻制作中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4(3):98-99.

[4]范曼瑜.从《绝对忠诚》看电视科技人物报道创新[C].//201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论文集.2014:25-27.

现代传播篇9

中央的《意见》,从“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高度,把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媒体发展的时代需要,也是满足和适应民众诉求的重要体现。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肩负着引领主流舆论、有效传播主流声音的基本职责。目前传统媒体话语权受到新兴媒体冲击,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构筑现代传播体系要做好融合这篇大文章。

《意见》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这指明了融合和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需要严格遵循这些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强调真实准确、及时快捷、客观公正、全面权威的特征。新兴媒体发展,旨在改变传统媒体传播新闻的单一功能,强调以新传播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融合平台、多媒体整合传播能力,实现“具有新传播环境下强大影响力的新型融合媒体机构”的目的。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应努力实现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思路,以实现在大众传播新时代继续占据舆论制高点为己任。

现代传播篇10

关键词 微博时代 传播主体 多元化

一、.微博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发展

1.微博的特点。微博是诞生在博客之后。每条微博的内容限制在140个字容量,也就是2条普通手机短信的内容容量,能够简单地通过几句话将当时的心情、遇到的事情全部表现出来,而不需要像博客一样认真思考,这样大幅度地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成本,能够随时随地将自己所思所想全部都出去,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另外,微博用户具有更多的自和话语权,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自由地猎取,也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独立的言论,可以在瞬间内得到大量反馈,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具有传播主体平民化的特点。此外,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体、多种格式都可以应用在微博中,这样也就大幅度增加了微博传播的立体化、有效化。

2.微博在我国的发展。微博正是拥有了这些特点,才在世界各国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以我国为例,2011年底我国微博用户比2010年相比增长了296.0%,达到了2.5亿,同时,人数还在不断地呈爆发式增长。微博使舆情影响力汇集增大。微博促使某个事件升温,成为公众议论的话题,并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进而将其提上议程。从“宜黄事件”,到日本核辐射引起的“抢盐风波”、中石化天价酒、局长开房直播、“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件、“归真堂事件”等微博传播事件,都是微博引发的舆论浪潮,之后引发社会的共振并得到解决的过程。

微博使得舆论监督范围更广,它提供了便捷平等的发言渠道,成为舆论监督新阵地。微博的舆论监督作用使得“开房局长”在网民的围观中付出代价;因为微博的推动力,掀起了全民打拐的浪潮;“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国民对中国慈善机构积压已久的质疑,致使多家慈善机构作出回应,推出公开透明的捐款查询平台。微博行使舆论监督权,促进舆论事件得到解决。

二、微博时代传播主体分类

微博的传播主体实际上就是微博的注册用户,也就是微博的使用者。由于微博对于用户注册要求较低,用户只需要进行几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够开微博。这种简单快捷的传播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都纷纷关注微博。我们以新浪微博为例,有代表草根力量的 “后宫优雅”,有代表专家、主持人、名人、机构的“扶贫基金会”、“成都市交通管理局”、“李开复”、“何炅”、 “赵薇”等。这样就使得微博时代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全民出版、全民传播的新格局。微博时代传播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雇佣关系型。这些人是被人或者机构雇用来按条计费的水军,他们的目的是用来诋毁对手或者炒作某某产品。

第二,意见领袖型。这些用户喜欢在微博上与别人辩论,认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真理,自己的知识很丰富,经常跟人家支高招、讨论、参与,属于一种典型的自我表达。

第三,潜水型。这些用户一般注册了微博账户之后就不再任何的意见和看法,也不参与到讨论中,但是他们回经常听别人说什么。这些潜水型用户很容易受到其他的观点的影响。

第四,自我表达型。这些用户的自我表现欲望较为强烈,他们不管有无人关注、有无人倾听,都会整天唠唠叨叨地说点什么。

第五,社交活跃型。社交活跃型用户加入微博的目的就是与博友相互沟通,结交很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三、微博时代传播主体多元化缺陷分析

自从插上网络的翅膀,谣言的传播速度与危害均在不断升级。不信谣、不传谣本应成为负责任公民与传媒的基本操守,但在复杂情绪裹挟下,“谣言虽谬但亦有正面作用”竟获一定市场,“微博的自清功能”也被片面夸大。面对微博时代传播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如何在众声喧哗中有效控制像病毒一样传播的网络传言,让真相跑赢谣言,让公众掌握真理,已是我们在微博时代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微博以“短、快、灵”的传播特性已经成为当今最火爆的信息传播平台。不过,微博在带来信息传递自由与快捷的同时,也平增了不少困扰。笔者认为互联网的开放与自由,虽然让社会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绝不代表人人都可以“乱放风”,而须恪守社会道德,谨守法律“红线”。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享受信息和生活服务的公共平台,微博作为其衍生产品也具有同样的特性,但公众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微博只是一个社交工具,并不是自家后院,个人日记,可以口无遮拦,可以随心所欲。譬如,“4岁男孩刘晨光西安雁塔被拐”、“4岁女童郭佳美辽宁盘锦走丢”、“6岁女孩周萌萌四川彭州被拐”,等等?。这些曾经获得网友巨大同情并被海量转发的信息最终被证实是虚假信息,它们要么子虚乌有、凭空捏造,要么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其中,“6岁女孩周萌萌四川彭州被拐”最具典型意义。2011年2月14日,众多网友相继转发一则寻女消息:“周萌萌,六岁半,1月31日在四川彭州被拐。”发帖者言辞感人:失踪女孩很漂亮,大大的眼睛,十分惹人怜爱,“母亲因思念过度住院”。网帖短短数天内被疯转,引来无数网友关心。事实上,“失踪女孩”现为6岁的杭州网络红人“西子小小徐湘涵”。2月16日,徐湘涵在微博中辟谣:“请大家不要再转和‘小小’有关的‘打拐’假消息了,把时间花在真正‘打拐’上吧。”

又例如一名男子,为增加网民关注度和粉丝数, 在微博上发帖捏造数十小学生被毒死虚假恐怖信息。涉案当事人为了追求关注度,而编制恐怖信息得到大量关注,一方面可以看出当事人社会道德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燥热的网络环境里,当事人的虚假信息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恐慌,能让多少人为之纠结。因此,这种将自己快乐建立在被人痛苦上的不道德行为,应该被禁止,应该予以惩戒,决不能让社会道德一退再退,最后在网络世界里变的无德可守。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广大社会公众,在发挥积极性的同时,切不可草木皆兵,继而中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圈套,助长了其嚣张气焰。

另外,西方国家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渗透。近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有些西方国家在媒介攻势上重新做了战略调整,从传统媒体转向网络新媒体,更加注重利用Twitter、Facebook等网络新媒体和话语优势,对我国实施“软”遏制,叫嚣着要用“Twitter挑战中国网络长城”。2011年初,美、英国家分别收缩了传统的VOA、BBC中文广播节目,将这部分的人员、资金等资源投入到以微博为主阵地的对华网络新媒体外交传播攻势中。

微博时代的到来,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度的传播模式,把信息传播的主动权交给了个人,这也就意味着信息传播责任主体将出现多元化,个人将对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负有直接的责任,那么一旦传播信息出现偏差,个人将被追责,受到法律惩戒,并不是说现实社会有法律限制,在微博社会,法律限制就无所作为,其实他们同样适用。所以,社会公众要紧守法律“红线”,以法律规范,约束自身行为,切莫以身试法。

当下社会,微博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向外界展示自我的一个社交工具,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把微博作为个人肆意造谣甚至是发泄对于社会不满情绪的工具势必受到法律的严惩,因此作为传播主体的个人应当警醒,切莫以身试法。希望广大社会公众在享受互联网带来心系和生活服务的同时,多一份责任担当,少一些恣意妄为,让我们的现实生活、网络生活,多一点文明,多一点幸福,多一点和谐。

四、如何有效应对微博时代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现象

1.加大微博舆论阵地建设,掌控舆论话语权。当前,微博蕴含的软实力渗透作用不可忽视,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相互影响、渗透主阵地。为此,国家必须深入推进微博舆论阵地建设,用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牢牢掌控微博舆论的主导权。

一是选择正确的舆论话题,创造出适合微博特点、蕴含我国主流价值和先进思想文化的话题。大众传播学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这就是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当代传播环境下,大多数受众面对海量的资讯时,往往以沉默代替意见表达,这样,个别“意见领袖”的发言就会被放大,而被放大的舆论又往往影响到受众的下一步行动。因此,作为微博传播平台网络应当加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舆论的推送力度。

二是主流媒体应当承担起宣传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培育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无论是西方的社会责任论、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新闻学以及我们的党报党刊理论,都强调了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责任。因此,媒介(特别是开有微博平台的网络)更应该承担起主流价值观的宣讲功能。尽管,微博时代的到来,使得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倾向,从表面上看,舆情越来越复杂,监管越来越难,但笔者认为,媒体对于社会出现的热点、难点应当敢于出声,万不可因为媒介私利(如用户量、知名度等)影响媒介的行动。值得欣慰的是,从目前的现象来看,大多数不健康的微博往往能够立即引起其他人的吐槽,至少说明大多数网友还是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但是,这种看似自由的“意见的自主选择”决不能成为媒介推卸社会责任的借口。

三是权威部门要在微博上开辟专门的信息板块,及时权威信息,澄清各种不实消息和舆论谣言,同时,还要提供咨询服务,解答民众的困惑和问题。俗话说“大道不通,小道畅通”。传播学也认为:受众往往具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在我国,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现出来,权威部门的及时就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法等,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机关思维或者传播专业知识的匮乏,使得很多承担信息职能的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信息,造成信息失真甚至错误。“岳阳切糕事件”就是典型由于信息部门由于信息缺陷而造成信息误读,这一类的教训在微博传播中的教训屡见不鲜。

2.强化微博监管,引导舆论健康发展。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自由被漫无边际地滥用,那么必将造成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当下的微博时代,人们在充分享受话语自由的同时,也因话语权的过度滥用,造成微博上谣言肆意泛滥,各种政治力量恶意膨胀,对国家的舆论引导和社会政局的稳定带来了严重冲击。因此,强化微博监管,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各国争夺网络话语权的战略需要。

有鉴于此,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微博的高度监管,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微博使用的政策措施。2011年,北京市实施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注册微博账户要用实名;新浪、搜狐、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也要求微博用户实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这些监管措施和规定,极大地增强了微博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3.建立社会资源整合机制,提高舆论主导力。首先,构建完善的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情机制。近年来,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据统计,截止2012年12月10日,在新浪网、通讯网、人民网和新华网四大微博平台注册的政务微博数量为50561家。要构建完善的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情机制,一要成立政务微博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协同;二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密切关注网络舆情;三要规范信息机制,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进行权威信息公开,及时抢占信息制高点;四要增强议题设置能力,通过政务微博将公众关注的事件设置议程,使其成为公众议题,促进网络舆情的理性化,形成健康、强势的主流舆论。

其次,实施主流媒体与微博新媒体联动机制。微博新媒体虽然在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等方面比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优势,但由于受到字数的限制,不能对事件做一些深度的分析,无力使人们完全了解事件的真相,甚至在网络推手的恶意误导下,使网上舆论离事实真相越来越远。而主流媒体在对事件的报道上权威、深入、系统,可以充分弥补微博新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的不足,因此,主流媒体与微博新媒体只有通过优势互补才可以实现双赢。

再次,建立微博意见领袖培养机制。我国政府一方面要团结和争取“意见领袖”,发挥名人效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另一方面也要培养“意见领袖”的素养,使之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名人。

4.加强受众媒介素养,提高受众对谣言的辨识性。在海量的微博信息前,把关人只能做沧海一粟的工作,更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要留待受众自身进行。信息时代,受众的媒介素养就成了不可规避的问题。它指社会成员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只有了解媒介信息的生成过程、机制等基本问题,才能对信息进行理智的判断,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微博时代的智者不仅需要常识还需要媒介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艳平.论新闻媒介对舆论的引导[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3,(01).

[2]张晔.从议程设置理论看舆论的引导[J].魅力中国,2009,(13).

[3]曾玉宏.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04).

[4]赵会权.浅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与互补[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

[5]吉卫华,杜丽婷.从微博看自媒体时代信息把关的变化[J].东南传播,2010,(12).

[6]李姝阳.新世纪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J].湖南社会科学,2001,(02).

[7]冯耀明.信息技术革命对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J].理论探索,2001,(01).

[8]吴可佳.新时期大众传媒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挑战[J].学理论,2010,(02).

[9]刘洪洋,胡.浅析上海合作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