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0:26:21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范文篇1

关键词:市场竞争;反垄断;规制探究

垄断是由大型企业共同联合,依靠其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对巨额的资本进行支配,控制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价格,从中获取巨额利润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对我国现存的市场运行机制有着非常严重的危害倾向,垄断是不受市场良性竞争的控制的,从各个角度对市场竞争造成了破坏。对反垄断规制的探究,可以有效地维护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让产品提质降价,有效地保护千万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一、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垄断这种市场行为,产生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市场的不断竞争与发展促进了垄断行为的诞生。自由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垄断行为站在对立的两端,但是垄断的出现就不能说不存在竞争,它和竞争是共生的关系。因为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垄断的出现没有压垮资本主义私有制,也没有压垮生产和销售。然而垄断行为的出现让实力非常强的大企业出现了更大、更强、手段更多的竞争行为,这种竞争行为是不计后果的,破坏性也极强。以另一种视角来说,市场中的竞争与垄断行为的诞生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竞争促进了垄断行为的诞生,垄断行为又对市场竞争的制度造成了破坏。但是垄断行为的出现也未必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虽然竞争让垄断行为发生,但垄断之所以会形成却不都是竞争的结果。垄断行为的发生,让竞争的目的和手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综上所述,垄断行为的诞生和竞争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在市场竞争的强大力量之下就会促进垄断行为的产生。其次,垄断这种行为的发生会对市场的自由竞争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1]。最后,如果垄断行为是从市场的激烈角逐中产生的,那么垄断就不会消除市场中残存的竞争手段,这种垄断行为的出现是凌驾于竞争之上的,垄断和竞争是共生的关系。

二、反垄断法是良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手段

(一)反垄断法律的基本目标

垄断行为的出现给市场的良性竞争带来了许多弊端,我国为了保护市场的自由竞争制度,维护市场竞争的合理性、健康性和公平性,出台了相关的反垄断法。反垄断法律在世界各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法律的武器来对市场竞争中的垄断行为进行约束,反垄断法还有着“经济宪法”的称号。宪法的出现可以有效地保护民主与自由,而反垄断法可以对经济市场中的民主和自由进行维护,它可以对市场竞争和市场秩序有着良好的保护。在我国,《反垄断法》也明确地规定了市场竞争中的垄断行为的准则,对我国目前的市场竞争制度作出了一系列合理的约束。合理的竞争手段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自由的竞争机制还能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前进方向做出合理的推进。由于实际的市场经济是非常复杂的,市场运行的机制也有着一定的自发和盲目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自动的经济调节功能还不够完善,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的竞争体制中自由和公平只能做到相对公平和自由。如果缺乏对市场经济体制和反垄断行为的约束,就会让市场经济的秩序出现混乱,市场的力量会对生产价值造成影响。如果市场竞争是自由公平的,那么垄断行为就不会出现。反垄断法律的出现就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的良好发展与运行,所以反垄断法律的建立在市场竞争体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反垄断法的三大基本内容

第一,禁止经营者和交易人之间达成排除、限制竞争的相关协议。在市场的竞争中,如果管理者中达成了某种竞争垄断的行为或者签署了相关的协议,就会让他们生产的商品对市场份额有着绝对的控制力量,会对生产的商品的价格进行控制,限制商品的最低限价,或者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量进行控制,也会让其他的竞争者不能有效的经营这种商品,就会让市场竞争的秩序陷入混乱。垄断协议的签署造成的市场竞争中的垄断行为会对市场竞争的机制造成严重的破坏,也会让消费者在市场商品的选择权利进行限制,造成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失。反垄断的建立对这种行为是要严厉打击的[2]。第二,禁止有着市场支配权利的经营者对市场支配权利进行滥用。有着对市场地位进行支配权利的经营者如果一旦滥用这种支配行为就会对产品的价格进行垄断,也会发生掠夺性的定价标准、拒绝市场交易行为、强制进行交易的行为和价格差别待遇等,这种垄断的市场竞争行为会让市场的良性竞争出现不公平现象,也让市场机制出现不平衡的现场,竞争的执行不能有效保障,产品的定价也不能有效地发挥出配置稀缺资源的能力。所以反垄断法律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是严格禁止的,法律行为的有效建立会保护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强势的竞争者,要对竞争者的意愿做到充分尊重,有效保障市场的运行。第三,禁止出现有可能会对竞争的效果进行限制的竞争者实现集中经营的权利。如果经营者在集中的权利行使时可以达到国务院申报的条件,就要及时对经营集中权利进行申报,如果没有及时的申报是不可以进行集中经营的。在反垄断法的法律条文中对可能会对竞争效果进行限制的行为是明令禁止的。这样的措施与手段,可以让市场竞争保持最大程度的公平,也可以有效的限制市场恶性势力的形成[3]。

(三)反垄断法中对行政垄断的规制探究

我国目前使用的反垄断法中的相关规定,除了借鉴了国外一些反垄断法律的规定外,还和我国的国情、现存的市场经济状况进行了结合。在我国的反垄断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中明确的解释了,行政机关等一些对公共事务职能有着管理权限的机构不能随意地使用行政权力。不能对单位或者个人限制他们购买指定的商品。第三十七条也对不能随意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作出了规定。

三、加强我国反垄断法对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的完善

反垄断法律的推行对我国经济市场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亟待完善。第一,要对反垄断的一些配套措施进行制定与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当中的一些规则不够具象,不够细致和具体;对于经济市场中的价格垄断、知识产权的限制竞争等行为没有进行明确规定。这样无疑就加大了司法在执行的过程中的难度,还可能会造成执法人员对反垄断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所以,制定相关的细节和配套措施可以加强《反垄断法》相关的规定,加强它的完整性。第二,要不断地提高反垄断执法队伍的专业性,让执法人员有着更高的素质和素养去处理相关的案件。第三,要对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执法范围进行明确的规定,这样可以避免其他一些行政权力对反垄断法律的有效执行造成影响。虽然我国的《反垄断法》对执法机构相关的执法规定有了一定的限制,但是由于规定过于笼统,在实际的运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加强执法的范围和规定是势在必行的[4]。

四、结语

在反垄断法开展实施过程中,人们寄期于对大型垄断企业的约束,而反垄断法对市场竞争的维护却较少关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垄断又不能说完全不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反垄断法律的出现对垄断行为有了一定的约束,又不能完全地杜绝垄断,而一味地反垄断又是不科学的,所以反垄断也是在市场垄断中不断地出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前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还需要长足发展,要对各种市场经济进行充分的鼓舞才能发挥市场经济中最优势的部分,调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让国民经济有着较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弘斐,胡东兰,李勇坚.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与平台企业的杀手并购行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0(12):1-10.

[2]张靖.美国反垄断法对掠夺性购买的规制及其启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6):140-146.

[3]原洁,张国栋.企业反垄断合规制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J].法人,2020(11):80-84.

市场竞争范文篇2

关键词:基础电信竞争策略趋势

随着电信业的重组,我国电信业将形成新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会出现新的特点。这次电信行业的整合,结果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期效果及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显然现在还不能做出断论。基于此,对我国基础电信市场以往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能够为重组后的电信市场竞争提供借鉴,对于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基础电信市场竞争的特点

(一)同质化竞争为主

我国基础电信市场竞争特征是同质化,主要表现在:服务对象同质化,都是面对电信整体市场;竞争手段同质化,价格战是主要的竞争手段。

基础电信业务市场由于历史原因,除通信法规的限制外(不同通信公司,业务种类有所限制),电信运营商在服务对象、服务种类、竞争手段等方面大同小异。由于经营许可的限制所造成的通信技术差异,被相互进入和替代所模糊,比如,移动通信运营商,利用2.5G、3G技术进入互联网市场;其他电信运营商,通过IP电话进入固定长途通信市场。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价格竞争激烈

各种通信业务市场以同质竞争为主,各电信运营商的营销重点是以资费下降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特别是争夺低端用户市场,主要集中在价格战上。在电信业务领域,一直以来都以价格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并没有形成电信市场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不正当竞争

任何市场竞争应当遵守规则,但现在的电信市场竞争夹杂着许多不正当竞争内容。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在广告宣传上,内容虚假或含有诋毁竞争对手的内容;在业务推广上,采用不正当手段挖走竞争对手的用户;在互联互通上,人为设置技术障碍;在通信建设上,阻挠竞争对手的工程;在通信资费上,大打违规的价格战。

电信市场竞争主体的变化

电信技术的进步促进电信业务全球化,这又促进形成国际电信市场的竞争。随着电信市场参与竞争的主体日益增多,市场竞争主体范围越来越广泛,趋于全球竞争。

首先,除了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铁路、能源、电力等部门也加入电信市场竞争。其次,以前许多运营商一直希望能提供集固定、互联网和有线电视于一身的“三合一”业务,如今“四合一”服务(即在“三合一”的基础上加上无线服务)也具有了现实的发展基础。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多领域的运营商开始参与到融合服务的队伍中,其中包括固网运营商、无线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尽管其间有管制的因素,同时,不是每个地区、每个领域的运营商都有机会开展这种“四合一”的服务,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白热化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融合类服务将为运营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已经成为全球通信业发展趋势,这将促使更多的行业有机会参与电信业务市场竞争。随着我国电信行业的逐步开放,欧美、日韩等国家的电信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也将进入我国通信市场,参与通信市场竞争。

电信市场竞争趋势

近年来,我国电信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引起了运营商、消费者、监管部门和国外投资者的共同关注。运营商们一方面痛恨价格战,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以降低价格为手段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电信收入结构表明,新增利润主要来自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企业成本的降低。过量的价格战,导致通信企业增量不增收,每客户的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每客户平均收入)值迅速下降。ARPU注重的是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利润。很明显,高端用户越多,ARPU越高。在这个时间段,从运营商的运营情况来看,ARPU值高,说明利润高,这段时间效益好。投资者不仅看企业现在的盈利能力,更关注企业的发展能力。ARPU值高,则企业的目前利润值较高,发展前景好,有更好的投资价值。

恶性价格战,不符合国家通信发展规划,随着3G时代到来,未来的电信市场竞争将由目前的价格竞争,转化为差异化服务、产品竞争、品牌竞争和渠道竞争。

(一)通信差异化服务和产品竞争

当今时代是一个物质产品丰富、消费需求多元的时代,消费决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由从众型向个性化发展。电信市场竞争重点将转向细分市场,要求实施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以此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同时,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

各电信运营商的产品,其核心价值相同,所不同的是性能和质量的优劣,市场竞争重点体现在差异化的产品上。对于电信行业来说,目前移动和固定通话业务发展相对成熟,运营商们为了提高ARPU值,纷纷致力于开发电信增值业务,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各运营商试图不断开发新的电信增值业务,从而使产品差异化竞争,成为电信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如韩国SK电讯公司,在进行市场细分时,以5岁为一个客户群进行业务设计,从18岁以下到60岁的客户都有专属的业务。其中Nemo项目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地铁票,也可在指定餐厅、百货公司刷卡消费,费用与手机账单合并计算。SK电讯公司在推出此业务的一年时间内,客户就发展到300万,占韩国移动客户总数的近10%。可见,通信业的竞争已开始由网络技术、价格竞争,逐步演变为差异化服务竞争,这是通信市场竞争发展趋势。

(二)通信市场品牌竞争

品牌要完全摆脱价格战的阴影。目前电信运营商在品牌战略方面,还是以资费要素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新的品牌就是一个新的资费套餐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品牌不会产生溢价,反而成了价格竞争的精美包装,目前,公认比较成功的“动感地带”品牌,也没有脱离价格的影子。未来电信市场的品牌竞争,就是要通过建立强势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摆脱价格战影子,让通信品牌给企业带来品牌溢价。如韩国SKT是品牌经营的典型,SKT的资费在韩国三大运营商中最高,但是,其用户流失率很低,这得益于强大的品牌竞争力。

品牌运作要处于战略层面,而非战术层面。电信企业的品牌分为企业品牌、客户品牌和业务品牌。运营商的品牌运作,目前更多放在战术层面上,宣传的重点主要放在业务品牌上,目的在于扩大市场占有率。运营商的品牌运作应当着眼于长期的品牌建设,重点是企业品牌建设。战略意义上的品牌,不是推出多少种业务品牌,因为业务品牌会随着业务的升级换代消失,而企业品牌可以长存。

品牌要体现独特个性。在市场品牌竞争中,各个运营商的客户品牌,其目标用户群应该互相避开。业务品牌内涵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加强产品的竞争力。“品牌名称”和“品牌内涵”两手抓。运营商打造品牌,进行新业务宣传,既要强调品牌名称,还要增加用户体验传达品牌内涵。如中国联通公司品牌图标是中国结,其品牌内涵是情感沟通。

可见,品牌战略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通信运营商要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品牌领先战略,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但是,电信市场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这是通信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通信渠道竞争

渠道是宣传业务、发展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渠道的优劣关系到企业市场竞争力,电信运营商渠道竞争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改造自有营业厅。电信运营商的自有营业厅承担了对全部渠道体系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我国现有主要运营商均有自有营业厅体系,这些营业厅除销售之外,还承担了客户服务功能,在视觉信息传播、市场信息采集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如对现有营业厅进行VMD(可视化营销策略)的改造。我国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业务种类多,结构复杂,因此运营商需要付出大量的营销努力以构建品牌忠诚。业务设计和资费吸引,只是用户造访店面的必要条件,而VMD则是促成这一行为的关键。VMD不仅仅是华丽的橱窗与装修,更重要的,它是渠道,是促销体系,是差异化营销战略体系,能够提高营业厅和产品形象,营造令人愉快的店内气氛,并能提高销售效率。

体系改造。体系渠道占据了目前销售体系的最大比重,它们数目众多,且在形式、规模、紧密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渠道的所有权不在通信运营商。商和运营商之间是一种供销合作关系,经济利益决定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运营商需要通过这一类渠道,增强渠道竞争力。商通过业务获取销售收入。商行为是否规范取决于商的素质。素质较差的商,甚至不惜在电信业务上降低价格,其目的促进终端销售业务增长,这样可能导致通信价格体系混乱,损害电信运营商的声誉。

另外,数据业务种类繁多,变化速度快,结构和功能复杂,不易被用户理解,用户要求提供服务咨询活动,这是产品延伸价值,即服务价值。为此,要求对以销售为主的渠道进行管理体系的改造,并转化到销售和服务并重的经营形式。

增值合作商渠道。体系仅仅在业务下游与运营商合作,而增值合作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更加紧密,其范围不仅包括销售和用户服务领域,还包括业务设计、内容提供、网络运营、市场运作等。最早的移动通信业务主要针对行业用户和公众用户,通信公司为他们提供无差别的服务,此后通信公司逐渐与其他行业联合,共同开发新业务。如中国移动在动感地带业务上与麦当劳合作,中国联通在BREW上与建设银行合作,这些是品牌和业务设计上的联合。在未来大融合时代,各个行业实际上是趋同的,针对用户需求,广电、传媒、金融、电力、汽车等行业的企业,完全可以提供相同的用户解决方案。借助于信息系统,用户可以在电信运营商处办理银行业务,也可以在银行办理电信业务,目前的手机钱包业务已经表现出这一趋势。这种渠道类型实际上更是一种战略资源,适合所有的电信运营商。

直复营销渠道。所谓直复营销,就是消费者通过非人员的媒体接触商品或服务后,通过电话、邮件、电视、互联网,以及其他媒体来完成订货和购买的销售方式。直复营销的形式有数据库营销、一对一营销、个性化营销、关系营销等,其共性是利用多种途径,针对个体沟通进行非店面式的销售。目前的电信运营商均具有成熟的客户服务热线体系,客服热线作为渠道,既方便了用户,又为现有的渠道体系做了有效的补充。

未来市场渠道竞争中,直复营销渠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其中,互联网将起重要的作用。用户强调电信需求的个性化,企业为用户所选择的业务组合千差万别。不同的业务对手机终端的配置提出了不同的需求,互联网较好地支撑了这一销售目的,同时,很多数据业务依赖于互联网来实现。互联网渠道由于对现有渠道体系冲击较大,因此更适合具有创新意识新进入者加入。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信企业垄断经营局面被打破,电信竞争机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电信市场陆续对外开放,电信业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为我国通信事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电信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电信实践经验需要总结,并上升到理论。这就需要人们观察分析电信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探讨新的问题,促进电信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俨.试论分销渠道策略成为企业主要竞争策略的原因[J].现代商业,2008(3)

市场竞争范文篇3

目前就中国的保险业来说,整体竞争已普遍存在,但就某个地区或某个企业来说,也客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经营,但在竞争规律的普遍作用下,这种垄断只能是暂时的,如果垄断者不能适应现实,逐步发展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那么最终不仅是垄断局面要被打破,而且还要被淘汰。因此,商业性保险企业要注意开发潜在的保险市场和更新竞争策略。

一、开发潜在的保险市场

目前,保险市场各家保险公司之间竞争的焦点不是放在服务质量、人才等方面,而是放在某些业务经办权的归属上。各保险人之间的论争也往往是围绕某类业务该谁经办,某个企业能否办保险等经办权问题展开,远没有意识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现实的保险供给还不能满足保险市场的需求,巨大的潜在保险市场远不是几家保险公司所能够分割了的。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后来者,为尽快占领市场,主要精力大都用在既存市场的占领上,而忽视了潜在的保险市场,我们现在的商业保险公司大部分业务大都是靠降低费率、提高手续费比例,从既存的保险市场上争夺来的,这样拼抢的结果,只能增加自身成本,降低自身利润,到头来规模是上去了,效益却下来了,增加了保险风险。这种在既存的保险市场上为经办权问题打圈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力求在潜在保险市场上下功夫,开发出适销对路的险种,打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在将来的保险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

二、更新竞争策略

在健全的保险市场体系和畅通的保险市场运行机制逐渐形成,特别是我国保险业在经过恢复近二年的高速发展而渐趋平稳的情况下,保险企业的竞争必须从以规模速度为主的粗放型经营转向以质量信誉为主的集约化竞争。对于起步相对较晚没有背靠政府“保费有来源,业务有保证”优势的商业保险公司来讲,在其直接面向市场的情况下,以集约化经营竞争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稳健经营,慎重承保

在多家竞争的市场上,积极争取业务,把蛋糕做大一点,既是占领市场的需要,更是大数法则的要求。但是,就商业保险企业而言,为使业务经营稳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危险选择,谨慎承保是非常必要的。危险选择包括对可保标的审核、保险全额的审核和适用费率的审核。由于新工艺、新产业层出不穷,承保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以对保险标的的性质、运作有清楚的认识并据此正确评价危险程度;当决定承保而危险累积及保额超过自身承保容量时,对超出部分需进行再保险以分散危险,同时还须依据危险性质及程度确定适用费率,不管竞争中费率如何波动,至少应使制订的各类险种的费率与险种赔款和正常费用相当。慎重承保,才能避开危险使保险人处于有利条件下承担风险,保证其承保质量。

二)加强管理,防灾防损

风险管理,防灾防损是减少保险标的物的损失,降低赔付率的有效措施,从而使保险商业企业减少社会财富损失,维护生产和社会稳定。而从保险企业自身效益来看,由于保险企业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不能简单地把当年保费收入减去当年赔款、税金、费用开支后,就认为是经营利润,而必须把各项准备金考虑进去。要增加准备金的积累,也须防灾防损。据统计,我国工商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中役龄在10年以上的占50%左右,5年以上的占40%左右,不少设备亟待更新,危险累积的可能性很大。同时,在一些企业以租赁形式引进外资时,由于把关不严,不少已被国外淘汰的旧设备也涌进中国,这更使防灾防损有其现实针对性。因此,要切实强化防灾防损措施,并建立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制度,把防灾防损降到最低限度。

(三)信誉第一,及时赔付

事故、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些也是无法避免的,这正是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险的基本职能就在于进行经济补偿。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商品市场形成买卖市场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既会考虑价格,更会看重商品的品质。保险商品的品质表现在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的售后服务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灾害、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是否及时、准确地查勘、定损、赔付。“取胜于价格,失败于服务”的道理就深刻地说明靠价格的竞争只能短暂地占有市场,具有优质的服务才能长久地拥有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法则。

(四)盘清资金,用好资金

随着保险竞争的进一步升级,保险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更多地来自于直接的经营利润的现状,必将被更多地来自于投资利润所取代,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充分地用活巨额闲置资金是大势所趋。但以下两个方面问题有待解决:一是由于政策因素,我国商业保险企业在资金运用率与国际商业保险企业在资金运用率差距甚远;二是我国商业保险企业资金运用中经验不足,一些企业缺乏管理人员,资金运动轨迹把握不清,运用效益不高。

(五)重视人才,增强后劲

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公司的形成,未必一开始就拥有雄厚的资金,但必须有远见卓识的管理人才和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安泰保险集团之所以能进军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市场,其秘密就在于公司致力于贯彻“人才是安泰最重要的资产”的理念。商业保险公司往往由于刚刚创建,职员多来自非保险部门的其它行业,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教育、培训、锻炼造就一批保险专业人才是商业保险公司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也是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的长远大计、根本大计。

市场竞争范文篇4

目前就中国的保险业来说,整体竞争已普遍存在,但就某个地区或某个企业来说,也客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经营,但在竞争规律的普遍作用下,这种垄断只能是暂时的,如果垄断者不能适应现实,逐步发展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那么最终不仅是垄断局面要被打破,而且还要被淘汰。因此,商业性保险企业要注意开发潜在的保险市场和更新竞争策略。

一、开发潜在的保险市场

目前,保险市场各家保险公司之间竞争的焦点不是放在服务质量、人才等方面,而是放在某些业务经办权的归属上。各保险人之间的论争也往往是围绕某类业务该谁经办,某个企业能否办保险等经办权问题展开,远没有意识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现实的保险供给还不能满足保险市场的需求,巨大的潜在保险市场远不是几家保险公司所能够分割了的。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后来者,为尽快占领市场,主要精力大都用在既存市场的占领上,而忽视了潜在的保险市场,我们现在的商业保险公司大部分业务大都是靠降低费率、提高手续费比例,从既存的保险市场上争夺来的,这样拼抢的结果,只能增加自身成本,降低自身利润,到头来规模是上去了,效益却下来了,增加了保险风险。这种在既存的保险市场上为经办权问题打圈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力求在潜在保险市场上下功夫,开发出适销对路的险种,打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在将来的保险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

二、更新竞争策略

在健全的保险市场体系和畅通的保险市场运行机制逐渐形成,特别是我国保险业在经过恢复近二年的高速发展而渐趋平稳的情况下,保险企业的竞争必须从以规模速度为主的粗放型经营转向以质量信誉为主的集约化竞争。对于起步相对较晚没有背靠政府“保费有来源,业务有保证”优势的商业保险公司来讲,在其直接面向市场的情况下,以集约化经营竞争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稳健经营,慎重承保

在多家竞争的市场上,积极争取业务,把蛋糕做大一点,既是占领市场的需要,更是大数法则的要求。但是,就商业保险企业而言,为使业务经营稳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危险选择,谨慎承保是非常必要的。危险选择包括对可保标的审核、保险全额的审核和适用费率的审核。由于新工艺、新产业层出不穷,承保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以对保险标的的性质、运作有清楚的认识并据此正确评价危险程度;当决定承保而危险累积及保额超过自身承保容量时,对超出部分需进行再保险以分散危险,同时还须依据危险性质及程度确定适用费率,不管竞争中费率如何波动,至少应使制订的各类险种的费率与险种赔款和正常费用相当。慎重承保,才能避开危险使保险人处于有利条件下承担风险,保证其承保质量。

(二)加强管理,防灾防损

风险管理,防灾防损是减少保险标的物的损失,降低赔付率的有效措施,从而使保险商业企业减少社会财富损失,维护生产和社会稳定。而从保险企业自身效益来看,由于保险企业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不能简单地把当年保费收入减去当年赔款、税金、费用开支后,就认为是经营利润,而必须把各项准备金考虑进去。要增加准备金的积累,也须防灾防损。据统计,我国工商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中役龄在10年以上的占50%左右,5年以上的占40%左右,不少设备亟待更新,危险累积的可能性很大。同时,在一些企业以租赁形式引进外资时,由于把关不严,不少已被国外淘汰的旧设备也涌进中国,这更使防灾防损有其现实针对性。因此,要切实强化防灾防损措施,并建立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制度,把防灾防损降到最低限度。

(三)信誉第一,及时赔付

事故、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些也是无法避免的,这正是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险的基本职能就在于进行经济补偿。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商品市场形成买卖市场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既会考虑价格,更会看重商品的品质。保险商品的品质表现在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的售后服务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灾害、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是否及时、准确地查勘、定损、赔付。“取胜于价格,失败于服务”的道理就深刻地说明靠价格的竞争只能短暂地占有市场,具有优质的服务才能长久地拥有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法则。

(四)盘清资金,用好资金

随着保险竞争的进一步升级,保险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更多地来自于直接的经营利润的现状,必将被更多地来自于投资利润所取代,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充分地用活巨额闲置资金是大势所趋。但以下两个方面问题有待解决:一是由于政策因素,我国商业保险企业在资金运用率与国际商业保险企业在资金运用率差距甚远;二是我国商业保险企业资金运用中经验不足,一些企业缺乏管理人员,资金运动轨迹把握不清,运用效益不高。

(五)重视人才,增强后劲

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公司的形成,未必一开始就拥有雄厚的资金,但必须有远见卓识的管理人才和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安泰保险集团之所以能进军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市场,其秘密就在于公司致力于贯彻“人才是安泰最重要的资产”的理念。商业保险公司往往由于刚刚创建,职员多来自非保险部门的其它行业,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教育、培训、锻炼造就一批保险专业人才是商业保险公司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也是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的长远大计、根本大计。

市场竞争范文篇5

一、特定市场竞争结构

企业总是处于特定的市场。一个特定市场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的加入者、代用品的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间的抗衡。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特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着特定市场中获得利润的最终潜力从战略制订的观点看,五种竞争力量共同决定特定市场竞争的强度和获利能力。但是,各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同的,常常是最强的力量或是某股合力共同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一个特定市场的企业,其竞争战略目标应是在此特定市场中找到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该企业能较好地防御五种竞争力量,或者说,该企业能够对这些竞争力量施加影响,使它们有利于本企业。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分析每个竞争力量的来源。

1、潜在加入者的威胁

这种威胁称为进入威胁。进入威胁的状况取决于进入障碍和原有企业的反击强度。决定进入障碍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迫使新加入者必须以大的生产规模进入,并冒着现有企业强烈反击的风险;或者以小的规模进入,但要长期忍受产品成本高的劣势。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进入者却步不前。

产品差异优势:产品差异优势是指原有企业所具有的商标信誉和用户的忠诚性等。它所形成的进入障碍,新加入者要用很大代价来树立自己的信誉和克服现有用户对原有产品的忠诚。

资金需求:资金需求所形成的进入障碍,是指在这种特定市场经营的企业,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风险大,进入者要在握有大量资金、冒很大风险的情况下才敢进入。

转换成本:这里说的转换成本是指购买者变换供应者所支付的一次性成本。

销售渠道:特定市场的正常销售渠道,已经为原有企业服务,新加入者要进入该渠道,必须通过让价、合作广告和津贴等办法,来使原销售渠道接受自己的产品。这样就形成了进入障碍。还有其他因素。

2、现有竞争者的抗衡

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当一个特定市场的企业为数众多时,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取得更高的利润,而突破特定市场的一致行动的限制,独立行动,采取打击、排斥其他企业的竞争手段。这势必在现有竞争者之间形成激烈的抗衡。特定市场增长缓慢:在特定市场快速增长时,由于各企业可与特定市场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自握有的资金和资源的作用来发展自己,因而竞争比较缓和。特定市场处于缓慢增长时,有限的发展势必使各企业为了寻求自己的出路,把力量放在争夺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上,从而使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激化。高固定成本和库存成本:当一个特定市场固定成本较高时,企业为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势必采用增加产量的措施。企业的这种发展趋势,会使生产能力过剩,而且还会导致价格大战,从而使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激化。产品统一性高和转换成本低。一个特定市场的产品若差异性高,购买者必然是按照对某些特定销售者的偏好和忠诚性来购买,生产企业间的竞争就会缓和。反之,产品统一性高,购买者所选择的是价格和服务,就会使生产者在价格和服务上展开竞争,使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激化。同样,转换成本低时,购买者选择自由,也会产生相同的作用。规模经济的要求。在规模经济要求大量增加企业生产的特定市场,新的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就必然会经常打破特定市场的供需平衡,使特定市场产品供过于求,迫使企业不断降价销售,强化了现有竞争者的抗衡。不同性质的竞争者。任何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条件制定自己的战略,并设法在竞争中取胜。所以,竞争者的性质不同,采取的竞争方式和手段不同。退出障碍:退出障碍是指经营困难的企业在退出特定市场时所遇到的困难,这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专业化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其清算价值低或转换成本高。退出的费用高。每个特定市场的进入障碍和退出障碍的高低是不同的,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组合。

3、代用品的压力

代用品是指那些与特定市场的产品具有同样功能的其他产品。代用品的价格一般比较低,它投入市场,会使特定市场产品价格的上限只能处在较低水平,这就限制了特定市场的收益。代用品的价格越有吸引力,这种限制作用也就越牢固,对特定市场构成的压力也就越大。正因为如此,特定市场与生产代用品的其他特定市场进行的对抗,常常是特定市场所有企业采取共同措施。

4、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和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

任何特定市场的购买者和供应者,都会在各种交易条件上尽力迫使对方让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讨价还价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作为供应者还是购买者,其讨价还价均能力由以下因素决定。

特定市场的集中度:不论购买者特定市场或供应者特定市场,如果程度比对方高,由几家大公司控制,这就提高了自己的重要地位,使对方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条件成交。交易量的大小,若购买量占供应者供应量的比重大,购买者讨价还价的地位就高;若供应量占购买者购买量的比重大,供应者讨价还价地位就高。产品差异化情况:如果是标准化产品,购买者确信还可能找到对自己更有利的供应者,他们就可在讨价还价中持强硬态度。如果是差异性产品,供应者知道购买者别处买不到,供应者就会在交易中持强硬态度。转换供货单位费用的大小:购货单位转换供货单位的费用大,转换困难,购货单位讨价还价的地位自然就低。反之,购货单位可以轻易地转换供货单位,其讨价还价的地位自然就高。纵向一体化程度:若购买者已实现了后向一体化,就会使供应者处于不利地位。若供应者实现了前向一体化,就会使购买者处于不利地位。信息掌握程度。谁掌握的信息多,谁就会占主动地位。其他因素。当供应者的产品对购买者的产品影响大时,供应者的讨价还价地位就高,当批发商、零售商能左右最终购买者的购买决策,影响其是否购买某种产品时,他们就取得了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特定市场结构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特定市场的竞争力量及其基本情况,明确与这些竞争比较,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确定本企业对各种竞争力量的态度,以及采取的基本政策,制定出有效的竞争战略。其中包括如何抵制进入者,如何与代用品竞争,如何提高与供应者和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如何应付原有竞争者的抗衡等。这些都是在特定市场结构分析基础上应考虑的问题。

二、产业内特定战略集团分析

产业内特定战略集团分析,是按照产业内各企业战略地位的差别,把企业划分成不同的战略集团,并分析各集团间的相互关系和集团内的企业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产业及其竞争状况。一个产业内的企业,在战略上会有许多共同点,但也会有许多不同点。战略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纵向一体化程度不同。有的企业自己生产原材料和零部件,有的则完全从外部采购,有的企业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网点,有的则全靠批发商和零售商。专业化程度不同。有的企业只经营某一种产品和服务项目,有的则生产多品种多规格的产品和服务,有的甚至是跨产业经营。研究开发重点不同。有的企业注重争取开发新产品的领导地位,不断投放新产品,有的企业把研发重点放在生产技术上,力争在质量和成本上取得优势。营销重点不同。有的企业重视维持高价产品,有的企业则采取低价策略展开竞争;有的企业特别重视对最终用户的推销活动,有的企业主要采用为中间商的服务来扩大疏通渠道。

战略集团间的抗衡程度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般说,各战略集团的市场占有率相同,而战略很不相同,集团间的抗衡就会激烈;或各战略集团的目标是同一类顾客,其战略差异越大,抗衡也就会越激烈;一个产业内战略集团越多,相互的对抗也就越激烈。如果一个产业中虽然有不少战略集团,但其中少数战略集团处于领导地位,并且市场占有率很高,这个产业战略集团间的对抗就不会激烈。在战略集团内部同样存在着竞争,这主要是由于各企业的优势不同造成的在一个战略集团内,各企业会有生产规模和能力上的差别,如果一个战略集团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产量规模,那么,规模大的企业就会处于优势地位。另外,同一战略集团内的企业,虽然常常采用相同的战略,但各企业的战略实施能力是不同的,即在管理能力、生产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和销售能力等方面是有差别的,能力强者就会站优势。

市场竞争范文篇6

关键词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学理分析价值诉求

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对象

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是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有竞争就有胜负,就有输赢。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我们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目的是争取“双赢”。

1、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来源

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20多年里,对于“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发了7个“一号文件”;工人问题,这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是个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的弱势地位仍然是各种政策的聚焦点;个体工商户虽然还没有提上理论研究的日程,但个体工商户在活跃市场、解决就业、稳定社会中的作用,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中小企业问题,政府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直至2002年6月29日“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样,对它们进行科学抽象和综合研究,就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基础;把这个群体共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共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共同的要求和愿望,抽象出来进行综合研究,是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2、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具体对象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就是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市场活动主体。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同。第一,前者具体是指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偏重于对象的机会缺失,后者具体是指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和儿童,偏重于对象的生理特点或生活状态;第二,前者一般都有劳动能力,一部分人还有科技能力和管理能力,其中不乏创造性人才,需要的是公平、合理的机会,后者一般都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需要的是社会的救济和关爱;第三,前者与后者有个转化过程,当工人失业、农民流离失所、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破产关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就降落为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所以研究前者目的是为了创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避免前者“降落为”后者的可能性,研究后者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分配救助办法。这也是社会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区别。

3、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研究意图

第一,从基础理论上说,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为重建社会经济学做准备。西斯蒙第181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学的奠基著作,可诞生之日起就不为社会主流观点所认同。时间过去差不多200年了,社会经济学仍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主流社会的研究视野。社会经济学的尴尬地位除了历史和社会的各种偏见之外,主要还是社会经济学自身的缺陷。其一,西斯蒙第不应当把社会经济学归结为社会财富分配问题。西斯蒙第他始终如一地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主张“财富正是属于人而且为人所享受的”,他为社会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前提和基础。可是,他把劳动人民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和社会不公平待遇看成是社会再分配或社会福利问题,他居然说“从政府的事业来看,人们的物质福利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这就为社会经济学向福利经济学方向发展埋下了伏笔。实际上也是这样,从英国经济学家与改良主义者霍布森开始,社会经济学的要求就被淹没在福利经济学的内容里面了。其二,社会经济学不应当总想改造经济学。无论是西斯蒙第,还是霍布森,总是一个劲地对经济学评头品足,总在“纠错”,总想“力挽狂澜”,改造经济学。如此一来,既不能正确评价经济学的功过,也失去了自我。客观地说,一门学科只能有一个中心,现代经济学对国民财富增长极其办法开展研究,这本身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从主观上讲,几代人形成的固有观念和知识框架结构,那能说改就改。所以,学科分离是势在必然,社会经济学应当有自己的确定的研究对象和适合自身对象特点的研究方法,再也不能“越位、错位”,干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到目前为止,社会经济学内部已经形成了两个流派,一个是古典传统“福利导向”的社会经济学,简称“福利学派”;一个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等人在“经济帝国”思想支配下创建的社会经济学,简称“帝国学派”。我们研究方向的定位是“边缘学派”。“边缘学派”与“福利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而是发现或设计新的社会运行机制,使我们所关注的社会群体有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公平机会;“边缘学派”与“帝国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分析解剖妨碍人们“清休”、影响人们安全的各种社会现象,而是要对形成物欲横流、以强凌弱社会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反思。

第二,从社会实践意义上说,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制度基础。这种关联关系,通过分析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了解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着力点,就能看出来。

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一是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面临的新情况。非均衡、非平衡发展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这种经济运行状态在政策上的反映。可是,由于计划经济思维惯性,“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渐演变为“让”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就是吃“政策偏饭”。“政策偏饭”,再加上各种违规操作,经济就向着两极分化的畸形方向发展了,主要表现就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二是GDP增长翻番目标面临的新问题。200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00美元以上,从总体上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可是,从科学意义上说,人均GDP目标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实践中的盲目蛮干、急于求成和好大喜功,整个经济的发展方向偏离可持续发展目标却越来越远了,主要表现就是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三是发展理论面临的新动态。当展理论研究出现了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新的动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多目标多方面的发展观,取代了以物为中心的增长观;发展从对进步的关注,扩大到对发展引起的问题和代价的重视;从单一的地域性发展模式到作为世界性现象的发展观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对发展科学理论宝库的新奉献。

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着力点通过比较才能说清楚。主流经济学从新古典开始(19世纪前后),研究问题的着力点是《国民财富的增长和办法的研究》,也就是研究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福利经济学着力点是研究国民收入再分配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公平、合理地切割“蛋糕”;以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为对象的社会经济学,起着力点是把“蛋糕”做得更大、更香、更甜,力求探索出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历史发展不再以牺牲穷人或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为成本。这种探索与“帕累托改进”相通,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相通。

如果占总人口80%以上的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位得到改变,并能获得平等发展机会,那么这个群体不但能组织生产自救,还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成为“中等收入者”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稳定的强大柱石。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历史地位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在近代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被彻底“边缘”化了。

1、农民——现代文明征服、改造、剥夺的对象

资产阶级领导下的工业文明,农民被征服、改造、剥夺的状况,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所谓原始积累”写得就一清二楚,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民是不是被征服、改造、剥夺的对象,国外不讨论。我们中国自己,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分析一下城市扩张机制以及反过来看城市对农民的态度就明白了。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城市人口需要扩张,这些没有问题。那么中国城市人口是怎么扩张的呢?中国城市以严格的户籍制度为基础,通过高考制度把农村的人才扩张到城市来了,通过义务征兵制度把农村的强劳动力扩张到城市来了,通过“民工潮”把农村的能人(民工买一套房子就可变为城市居民)扩张到城市来了,这就是中国城市人口的扩张机制。结果农村成为向城市输送人才、能人、强劳动力的基地,老、弱、病、残、妇女和儿童滞留农村。

城市怎么对待农民呢?计划经济时代的“剪刀差”不提了,就说现在。先看看我国最发达地区广东省的农民工:广东省总工会2005年初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珠三角76.3%的进城务工人员月工资水平处于1000元以下,1001-1500元占17.5%,501-1000元占63.2%,500元以下占13.2%。而他们的生活成本却达到每月500元左右。调查还表明,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工资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13.2%的进城务工人员入不敷出,63.2%的人没能攒下多少钱。客观地说,这种征服、改造、剥夺的方式还比较“规范”、比较温柔,看看全国各地的“政绩”工程,干活的众多农民不但得不到回报,反而倒贴,据《200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截至2004年底,全国建筑领域历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是332亿元。至于政府倒卖农民土地,从2000年到现在,单就这一项就赚9300亿人民币。这种政策,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凌的话来说,“实质是用低廉的价格对当地老百姓生存和社会保障条件的剥夺”。

农民成为现代文明征服、改造、剥夺的对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是形成这种社会关系的各种原因,以及建立新型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和外部条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2、工人——社会“劳资矛盾”中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就是在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工人在社会“劳资矛盾”中是否处于被支配的不利地位,资本主义制度下,亚当.斯密有过明确而又十分深刻的分析,现在情况是否有所变化,因不是我们的重点讨论内容,暂不置评。中国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劳动力市场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是买方市场。因此,从总的方面看,中国工人在社会“劳资矛盾”中处于被支配的不利地位,也将维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但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所以涉及到某地某时具体企业的“劳资矛盾”,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海尔类型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海尔原来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不存在“劳资矛盾”;后来海尔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劳资矛盾”出现了,随之海尔内部成立了“职工持股会”;据目前获得的资料,在整个海尔集团内部,“职工持股会”处于矛盾双方的支配地位。与海尔相似的企业还有浙江的横店集团,横店集团叫社团所有制,进入横店集团的社会成员都享有所有者的权利,横店集团总裁对社团所有者负责。另外一种情况是中小国有企业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比较规范的操作办法是这样,企业总产中,政府初始投资部分为物权,扩张部分为产权,产权是物权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历年的沉淀,所以国有企业净资产在与社保部门处理好退休和将要退休职工的问题之后,就由国资部门与企业职工按照一定比例分割,国有部分再由企业职工出资买断。

第二,江苏华西村模式内部工人的地位。江苏华西村模式在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具有普遍性。华西村模式原本是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招收了大批的外来工人,外来工人除了工资之外,没有其他权利,所以这样的经济组织内部的“劳资矛盾”实质是一部分劳动者与另外一部分劳动者的矛盾,外来工人处于矛盾双方中的被支配地位。

第三,典型的私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不管是大型私有制企业,还是中小型私有制企业;无论是自我生长发育起来的私有制企业,还是非“国有化”过程中改制后的私有制企业,通称典型的私有制企业。私有制企业内部工人在“劳资矛盾”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第四,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诸如电力企业、石化企业,也就是完全由政府投资兴办的企业。判断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就如同判断典型的私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一样地简单,因为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没有所有者所拥有的管理者任命权、重大问题决策权、利益分享权三项基本权利,所以说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但是,判断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一方面受意识形态的束缚,社会还莫名其妙地把国家所有制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公有制等同起来,意识形态代替了理性分析;另外一方面是国家前几年通过“抓大放小”政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了。

3、个体工商户——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资料介绍,我国个体工商户1999年是3160万户,从业人员是6240万人;2004年是2351万户,从业人员是4587万人。无论是6千多万人,还是4千多万人,在国际上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了,却没有受到社会的应有重视,至少在学术理论界是如此。

说个体工商户是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无意用文学语言进行夸张描述。我们通过学术检索,研究个体工商户的学术专著只见到时宪民先生的《体制的突破──北京市西城区个体工商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另外就是一些零星的调查个体工商户的实证分析了。

4、中小企业主——风雨飘摇中的小资产阶级

中小企业主是经典意义上的小资产阶级。《共产党宣言》把社会的阶级构成区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其余叫“中间等级”,风雨飘摇无疑是指中小企业主在革命风暴中的不确定地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虽然对“中间等级”分得更细,描写得也更加生动具体,总的来讲还是对他们在革命风暴中不确定地位的刻画。现在搞建设了,由于历史、社会和自身等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用风雨飘摇来描述目前中小企业主的生存状态仍然是切合实际的。

前面的分析文章多次提到,在资产阶级领导的工业革命时代里,就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是生产力的内涵;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资产阶级征服农民、改造农民是那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就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帝国主义征服、改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是基本的国际关系。所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等成为资产阶级领导的工业文明时代的基本理念。征服和改造的价值观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崇拜大、羡慕大、追求大,成为时尚。就是现在,人们还是认为,集中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跨国公司或“航空母舰”才是实力的象征,他们把社会化生产与大生产画上了等号,所以把企业“做大做强”几乎成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施政纲领,“又小又弱”的中小企业除了考虑充分就业时想到它之外,平时不会进入人们视野之内的。可以想见,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小企业主心中无数、六神无主就很自然了。另外一方面就是自身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有人说,市场经济是能力经济,是实力经济,这话有道理。中小企业主和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之所以被“边缘”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分散、孤立地生存和发展方式,不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所以经受不住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洗礼。

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指工人、农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原生态是指他们分散、孤立地求生存谋发展方式;其新生态是指他们在不改变独立性的前提下,按照各自的方式组合起来,以群体的方式求生存谋发展,具体是指农户经济联合组织、工人作为劳动力参与条件的职工持股会、个体工商户组合和中小企业集群(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研究现状

1、农户经济联合组织的研究现状

中国是研究农户经济联合组织的大本营。农户经济联合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中国农民发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面对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而又创造的一种新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与巨大活力。

2、工人作为劳动力参与条件的职工持股会的研究现状

工人作为劳动力参与条件的职工持股会,实践中有,比如海尔职工持股会就是这样的组织,理论上的研究基本还是空白,因为学者们只知道美国企业中职工以个人掏钱为条件的职工持股会,所以就把海尔职工持股会的基金叫做流失的国有资产。

从理论上说,企业的职工持股会可以划分为以“物”为本的职工持股会和以“人”为本的职工持股会两种模式。美国企业那种职工持股会,因为职工的股东身份是自己掏钱买的,而不是以他的工资收入作为股东身份的认定依据,所以这种职工持股会就是以“物”为本的职工持股会。按照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观点,职工的工资既是劳动力维持自身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本钱,也是职工对所在企业投资的本钱;任何企业,只要招人,那个人的工资就是他投资的本钱,他就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就是企业的股东;这种职工持股会就是以“人”为本的职工持股会。

3、个体工商户组合的研究现状

什么是个体工商户组合?成都市荷花池市场是典型的个体工商户组合。成都市荷花池市场,是成都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所属的大型商品综合批发市场,于1986年建成并营业。经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占地0.6平方公里,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的规模,拥有服装、纺织品、针织品、鞋类、小百货、玩具等十二大类商品的专业市场,有近3万个注册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年成交额55亿元,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运作规范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是全国十大贸易市场之一。个体工商户组合研究还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

4、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只有10多年的历史。“集群”一词最初见于波特著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英文版。中国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有仇保兴的《小企业集群研究》(1999)、王缉慈的《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和陈雪梅等人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2003)。

(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学理基础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原生态与新生态的关系,就是要素与复合体的关系。系统科学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组合性特征不能用孤立部分的特征来解释”,“复合体特征与其要素相比似乎是‘新加的’或‘突现的’”。

1、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可以获得集聚经济效益。马歇尔在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中认为,集聚经济可以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就是一种集聚经济,可以给他们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2、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科斯1937年的《论企业的性质》一文阐明,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机会主义等导致市场活动主体交易费用增加,节约交易费用就成为企业组建的推动力和催化剂。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能起到“企业”一样的作用,降低交易费用。

3、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有利于技术创新。熊彼特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社会创新的思想,他在书中特别强调,创新的前提是适宜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就创新的前提和氛围而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优越性是任何大公司所无法比拟的,美国、欧洲发达国家70%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就是证明。

4、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有利于社会稳定。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是竞争,竞争使社会充满活力,但又使社会不稳定。现代企业制度即股份公司制度可以缓解市场经济内稳定性差的弊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原生态,出生快,死亡也快,无法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有自己的活动基地,有自己的品牌和广阔市场,稳定性一点也不比现代企业制度逊色。

(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社会意义

1、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是这个群体融入社会的最有效方式。黑格尔说“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即历史发展往往是以牺牲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为成本。这种“罪恶”历史的存在固然有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分散、孤立地求生存谋发展方式则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在历史的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内因。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既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又代表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不但会逐渐废除不利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制度、习惯和观念,而其新生态又使他们不断适应社会化生产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社会必将恢复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原本就是社会脊梁、社会中坚的崇高地位。

2、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为“彼此适应、相互提高”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开了先河。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具备企业集团的社会功能,但形成机理不一样。企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以频繁交往、信息不对称偏差极小为纽带。所以,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成员之间,其新生态组合体之间,肯定有矛盾,肯定存在竞争,但是,由于实力的原因,使得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成员之间和组合体之间不可能有“征服、改造”别人的优越感和野心,相反,“彼此适应、相互提高”才是他们力量的源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为“彼此适应、相互提高”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开了先河,不是因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成员们是什么先知先觉,而是命运使然。

3、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为经济周期微波化趋势开辟了新的渠道。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市场不确定性和劳动者队伍贫困化趋势双重作用的结果。市场不确定性的直接结果是产销不对路,劳动者队伍贫困化趋势的市场反映是需求不足,矛盾尖锐化时便是经济危机的爆发。

经济周期有可能由过去的大起大落走向微波化,决定的因素是市场不确定性和需求不足的缓解。现代信息社会一个汽车高速公路和一个信息高速公路再加一个通讯技术的个性化特征,市场不确定性问题基本得到缓解,需求不足矛盾突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缓解需求不足矛盾的办法,但是,社会保障制度终究属于社会财富再分配范畴,资金来源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劳动者自己即期消费的转化,三是富人的捐赠,资金来源有限,所以社会保障制度缓解需求不足矛盾的作用就十分地有限了。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能遏止劳动者队伍贫困化趋势,不但可以避免财富集中于少数人的社会弊端,而且需求不足顽症就有了根治的可能,经济周期微波化趋势就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四、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价值诉求

我们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只在强调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要强化某种意识形态。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对富人只是羡慕并渴望富,而不妒忌和仇富,这当然是指正当、合法经营致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对公权有期盼,但不存在奢望,因为他们有自立于社会的能力,不需要特殊照顾;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充分理解,而不需要怜悯恩赐,因为他们的动机是把“蛋糕”做得更大、更香、更甜,不再含有肮脏的血腥味,而不是觊觎多切割一块“蛋糕”。

(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主张机会均等,反对政策歧视

目前社会环境对每个市场活动主体是否机会均等,是否存在政策歧视?以我们这次社会调查的事实为例。四川乐山市五通桥一家加工汤圆粉子的中小企业,面临一个困境:收购农民的糯谷一次性地积压资金几十万元,怎么办?对农民,不能打白条,有合同;向发展银行贷款,银行不借;企业信誉不好?在同一行业中,该企业是农业部在全国认可的两家“绿色食品”之一。这里明显地存在着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因为过去国有企业收购粮食时发展银行就提供低息贷款。

再看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我们调查的每一个企业,内部分配制度都拉开距离了,他们都很重视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他们依据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知识就同物力资本一样,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智力是一种投资。所以在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当国有资产从中小企业退出之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自然就成了企业的老板。我们排除“官商勾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之外,应当承认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问题在于,在企业中下苦力的所谓“蓝领”的地位应该怎么确定?

千百年来,“苦力”没有权利、没有机会参与社会收益的分配,这种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即便是按照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解释,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知识需要学习、需要积累、需要投入,所以是资本,那么“苦力”的能力就不需要学习、不需要积累、不需要投入,就不是资本?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是“大资本”,没有问题,“苦力”是“小资本”的身份社会总该承认吧?!

规模歧视、所有制歧视、苦力歧视交织在一起的“三重歧视”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位不断恶化的要害所在。

(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主张操作公开,反对幕后交易

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公开透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经济运行机制的幕后交易,不仅仅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受到深深的伤害,而是把整个社会推到了危险的边缘,反对幕后交易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呼声。问题的关键在于,几亿农民所在的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所谓“天高皇帝远”,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既无法公开、透明,也无法监督是否真正公开、透明。“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成都市蒲江“土地整理”经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十分宝贵的范例。

所谓“土地整理”就是在农民自愿、政府支助的前提下,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由公司在科学规划和符合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内的人居、土地、道路设施进行重新组合和提升的活动过程。该项目共规划并建设成了“柳溪小区”、“彭河小区”和“李营小区”三个现代化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蒲江“土地整理”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民间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收入,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让农村人口也能公平地享受物质、文化、精神成果,这为城乡一体化探索出一个新路子,也为今后进一步科学地推进土地整理项目积累了经验。其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土地整理’,不但使农民感受到什么是规模经营,什么是集约生产,而且为他们组织起来实现各种联合,提供了沟通的平台和契机,也为在农村实现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公开、透明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主张分配公正,反对无偿剥夺

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人们开始认真反思过去那种财富增加靠牺牲子孙的利益(非可持续发展)、靠牺牲社会的利益(负外部性)、靠牺牲劳工的利益(血汗工资制)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特别是当共和国的总理亲自出面帮助民工讨工资的事情出现后,唤醒了理论家们的社会良知,站出来为中国劳动者不公正待遇打抱不平。可是,社会既得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又站出来抽象地谈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求学界谨防在“鼓吹增加工资”的同时唤起平均主义的诉求。

抽象地讨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一个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均主义一般是指处理劳动者之间劳动报酬的一种分配办法,而劳动者和老板之间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平均主义,当然也就不会有公正过了头的问题,这是一。其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平均主义”是指西欧各国曾经推行过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面对的是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即老、弱、病、残、妇女和儿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担心公平过了头,完全是无的放失。其三,社会资源配置的“平均主义”否定对象是特权理念和特权制度,以及各种不合理摊派,面对的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即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这种要求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人们才明确意识到的,试问,谁才反对这种“平均主义”?其实,效率与公平是可以同时兼顾的正相关关系,而不是此消彼长的相生相克关系。

机会均等,操作公开,分配公正,这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价值诉求,毫无疑问,它也是现代社会健康、有序运行的保证,同时还是现代社会健康、有序运行的尺度。

主要参考资料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溯源与发展》[M],孟宪昌主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M],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3你年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市场竞争范文篇7

一、迈克尔·波特的五种力量竞争模型简介

附图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

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分析认为,影响企业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五种因素(力量)可分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竞争者进入、替代产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议价力量共五种影响行业竞争力量。

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而言,企业面对的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从事相同产品或服务经营的企业不止一家,因此多家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客户,从而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就电影市场而言,随着院线制的形成,电影企业间的竞争将从原来基本没有,变得越来越强烈。

由于一种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成功,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市场的价值得到巨大的发现,会引起许多其他投资者的加入。这些新加入者既可以给该行业注入活力,促进市场竞争,也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压力,威胁他们原有的市场地位。由于进入门槛的降低,政策的进一步透明,电影市场的投资价值日渐显现,高达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使电影市场成为投资资本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将是院线制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功能相似,能够满足消费者相似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提供这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就会成为相互的替代竞争者。作为提供精神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企业,其替代的竞争者有很多,比如电视传播企业、音像制品行业、互联网、酒吧舞厅等各种大众娱乐场所,这些替代者均构成了对电影行业的竞争。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的供应商会在两个方面制约企业的经营。一是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地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其次提供的生产要素成本会影响该企业的利润水平。所以供应商提供生产要素的能力、价格谈判能力的大小以及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需要考虑的竞争力量。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供应商是上一级发行商或制片厂,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会制约发行放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用户的多少、用户的实际购买能力将决定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会引起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用户可以是下一级的发行商,也可以是电影院,他们的竞争实力会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随着院线制的发展,作为用户的电影院在院线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二、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以一个省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例)

1.传统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注:从1993年起国产影片可以直接向市县电影公司发行)

2.传统发行放映体制下的市场竞争分析

上图概括了一个省级电影市场在传统的发行放映体制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省级电影公司,还是市级电影公司,均面临着波特理论的多种力量竞争。结合当前院线制改革的实际,重点分析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各级电影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

(1)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抑制了行业之间的竞争

传统的发行放映机制下在一个地区只存在一个电影公司,形成了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高度垄断的行业管理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互竞争的压力,必然造成企业缺乏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各级电影公司安于现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这种垄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对电影市场整体利益、特别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2)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难以体现

由于高度的行业垄断造成潜在的竞争者难以进入地区电影市场,这使市场中的既得利益者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虽然从1993年起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试图突破垄断,但限于行业内部的重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3)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

从行业竞争模型可以看出,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是全方位的,对各级电影公司以及电影院都产生了影响,对比这几年电视、互联网等娱乐资讯形式的发展以及电影票房的逐年滑坡,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于发行放映的各级企业承担的功能均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对抗能力,造成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在文化娱乐市场中争得了相当多的一批顾客。

(4)电影院的竞争地位较低

从竞争模型中可以看出下一级发行放映商选择的市场供货渠道单一,电影院没有选择发行商和影片的余地,造成购买者特别是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弱,自身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5)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不强

在一个发行垄断的地区市场,影片供应商面对的是单一的发行商,虽然1993年之后国产影片的发行可以跨过省级公司直接向市级发行公司发行,但只是打破了省级公司对全省的垄断,在市级电影市场,影片供应商仍然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具有较好市场预期的影片因比较稀缺,有利于提升这类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但总体而言影片供应商在市场运作中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综上所述,在传统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行机制下,市场的竞争态势表现为地区发行放映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其他三种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地区发行商能够基本控制当地市场,形成行业垄断局面;但就整个电影市场而言,抵御替代品的能力是不强的。

三、院线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

1.院线公司运作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2.以院线公司为运作机制的电影市场竞争分析

院线公司是对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者的重新组合,简化了中间发行渠道,逐步形成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实体。这种机制的改变,必然使得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地区发行商的竞争地位发生变化,而且与其他竞争力量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改变。

(1)在一个地区市场中形成了同行业间的竞争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一个地区出现两家以上从事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局面,由此大大削弱了发行商独家垄断而形成的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对于打破市场垄断,增强市场活力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生存的压力迫使院线公司不能走老路,必须更新经营理念,提升营销手段,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院线制形成的初期,由于市场规划还没有系统地建立,各院线公司应注意避免早期市场的恶性竞争,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2)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

由于地区市场中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其他投资者进入电影市场的门槛。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市场信息是共享的,游戏规则必须共同遵守,这客观上削弱了原有企业的在位优势,降低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风险;同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经济,现有企业会通过资本运作、共享市场份额的方式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这也是潜在竞争者“借船出海”的一种途径。

(3)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相对减弱

电影与其他娱乐形式的相互替代竞争,在任何运行机制下都存在。成功的院线运行效率高,针对性强,能够牢牢锁住某个细分市场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有较强的抵御替代产品的能力,所以院线制建立后,替代产品在某些细分电影市场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小。

(4)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影院与院线公司基本上是契约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改变了原来机制下影院必须完全从属于某级发行公司的状况;同时这种契约关系不是终生制的,影院在合同终止后有选择其他院线的权利,正如图中出现的虚线箭头表示影院可以“跳槽”,因此院线公司有必要处理好与加盟院线的关系,像对待顾客一样,重视加盟影院的满意度。在这个意义上讲,电影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5)影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明显提高

市场竞争范文篇8

一、迈克尔·波特的五种力量竞争模型简介

附图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

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分析认为,影响企业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五种因素(力量)可分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竞争者进入、替代产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议价力量共五种影响行业竞争力量。

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而言,企业面对的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从事相同产品或服务经营的企业不止一家,因此多家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客户,从而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就电影市场而言,随着院线制的形成,电影企业间的竞争将从原来基本没有,变得越来越强烈。

由于一种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成功,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市场的价值得到巨大的发现,会引起许多其他投资者的加入。这些新加入者既可以给该行业注入活力,促进市场竞争,也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压力,威胁他们原有的市场地位。由于进入门槛的降低,政策的进一步透明,电影市场的投资价值日渐显现,高达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使电影市场成为投资资本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将是院线制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功能相似,能够满足消费者相似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提供这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就会成为相互的替代竞争者。作为提供精神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企业,其替代的竞争者有很多,比如电视传播企业、音像制品行业、互联网、酒吧舞厅等各种大众娱乐场所,这些替代者均构成了对电影行业的竞争。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的供应商会在两个方面制约企业的经营。一是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地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其次提供的生产要素成本会影响该企业的利润水平。所以供应商提供生产要素的能力、价格谈判能力的大小以及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需要考虑的竞争力量。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供应商是上一级发行商或制片厂,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会制约发行放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用户的多少、用户的实际购买能力将决定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会引起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用户可以是下一级的发行商,也可以是电影院,他们的竞争实力会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随着院线制的发展,作为用户的电影院在院线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二、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以一个省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例)

1.传统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注:从1993年起国产影片可以直接向市县电影公司发行)

2.传统发行放映体制下的市场竞争分析

上图概括了一个省级电影市场在传统的发行放映体制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省级电影公司,还是市级电影公司,均面临着波特理论的多种力量竞争。结合当前院线制改革的实际,重点分析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各级电影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

(1)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抑制了行业之间的竞争

传统的发行放映机制下在一个地区只存在一个电影公司,形成了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高度垄断的行业管理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互竞争的压力,必然造成企业缺乏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各级电影公司安于现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这种垄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对电影市场整体利益、特别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2)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难以体现

由于高度的行业垄断造成潜在的竞争者难以进入地区电影市场,这使市场中的既得利益者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虽然从1993年起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试图突破垄断,但限于行业内部的重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3)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

从行业竞争模型可以看出,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是全方位的,对各级电影公司以及电影院都产生了影响,对比这几年电视、互联网等娱乐资讯形式的发展以及电影票房的逐年滑坡,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于发行放映的各级企业承担的功能均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对抗能力,造成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在文化娱乐市场中争得了相当多的一批顾客。

(4)电影院的竞争地位较低

从竞争模型中可以看出下一级发行放映商选择的市场供货渠道单一,电影院没有选择发行商和影片的余地,造成购买者特别是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弱,自身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5)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不强

在一个发行垄断的地区市场,影片供应商面对的是单一的发行商,虽然1993年之后国产影片的发行可以跨过省级公司直接向市级发行公司发行,但只是打破了省级公司对全省的垄断,在市级电影市场,影片供应商仍然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具有较好市场预期的影片因比较稀缺,有利于提升这类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但总体而言影片供应商在市场运作中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综上所述,在传统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行机制下,市场的竞争态势表现为地区发行放映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其他三种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地区发行商能够基本控制当地市场,形成行业垄断局面;但就整个电影市场而言,抵御替代品的能力是不强的。

三、院线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

1.院线公司运作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2.以院线公司为运作机制的电影市场竞争分析

院线公司是对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者的重新组合,简化了中间发行渠道,逐步形成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实体。这种机制的改变,必然使得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地区发行商的竞争地位发生变化,而且与其他竞争力量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改变。

(1)在一个地区市场中形成了同行业间的竞争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一个地区出现两家以上从事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局面,由此大大削弱了发行商独家垄断而形成的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对于打破市场垄断,增强市场活力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生存的压力迫使院线公司不能走老路,必须更新经营理念,提升营销手段,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院线制形成的初期,由于市场规划还没有系统地建立,各院线公司应注意避免早期市场的恶性竞争,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2)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

由于地区市场中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其他投资者进入电影市场的门槛。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市场信息是共享的,游戏规则必须共同遵守,这客观上削弱了原有企业的在位优势,降低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风险;同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经济,现有企业会通过资本运作、共享市场份额的方式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这也是潜在竞争者“借船出海”的一种途径。

(3)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相对减弱

电影与其他娱乐形式的相互替代竞争,在任何运行机制下都存在。成功的院线运行效率高,针对性强,能够牢牢锁住某个细分市场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有较强的抵御替代产品的能力,所以院线制建立后,替代产品在某些细分电影市场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小。

(4)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影院与院线公司基本上是契约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改变了原来机制下影院必须完全从属于某级发行公司的状况;同时这种契约关系不是终生制的,影院在合同终止后有选择其他院线的权利,正如图中出现的虚线箭头表示影院可以“跳槽”,因此院线公司有必要处理好与加盟院线的关系,像对待顾客一样,重视加盟影院的满意度。在这个意义上讲,电影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5)影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明显提高

市场竞争范文篇9

从目前对五常大米事件的评价看,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农民生产者是受害者,对加工、流通环节获利巨大的大米企业的谴责之声不断。在大米产业链条中,农民生产者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处境,他们付出整季、整年的辛勤劳动,但是由此获得的实际收益却与市场零售价格相去甚远———这明显有违常规市场机制下的价值规律和利益分配机制,不仅无益于宏观经济的健康持续性发展,更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侵蚀其本就有限的利益。然而,当我们从整个农业市场竞争秩序的角度,冷静、全面地看待该事件带来的影响,可能就不仅是对农业生产者利益产生危害,而是对参与到农产品市场交易中的所有主体的利益都可能产生损害,这当然也包括了短期内获得巨额利润的大米企业。

一般认为,当自由竞争演化为一种经济运行样态,无论何种市场,其本质均为维系既有秩序的重要方式,对市场机制的恶性投机和肆意操弄,在阻碍经济秩序的稳定和正常运转的同时,还会显性或隐性地影响着共存于该体系中的每一个体。五常大米事件,表面上看是米业市场内部价值分配失衡的体现,然俯瞰该事件的始末后其所映射的却是农业市场竞争运行机制的震动。长此以往,价格垄断、限制交易、非法集中等违法竞争现象会日益猖獗,届时,无论是当前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生产者,还是短时牟取暴利的大米加工企业都无法抽身其外。尽管大米加工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规律使然,但在享有诸多社会福利与市场收益的同时,承担必要的道德及法律义务亦是其对称且应当的责任,然在市场竞争秩序缺乏有效监管和政策指引的环境之下,试图要求经营者自律自省、在恶性竞争条件下独善其身、并尽力维护现有市场交易秩序的稳定无疑是不现实的,当然,这也与企业追求利益的核心诉求相矛盾。因而,需要架构一套符合经济规律,契合实际需求的外部竞争机制,通过实时有效、科学合理的市场监管来实现竞争的稳定和有序。一般认为,只要存在经济性活动,就离不开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有效发生必须以自由公平的竞争为前提和保障。近年来,社会对竞争与垄断的关注逐渐升温。为了保障市场竞争机制的健康有序运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并配套相对完善的监督和执法机关———法律实施的硬件设施,而且还从社会公众对于竞争的观念认识、价值判断等非制度层面入手来普及和净化竞争文化———法律实施的软件环境。

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来共同推动对各类违法竞争的规制。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是可行的,也是有待大力推进的。然而,由于我国传统上“和合”文化对竞争理念的排斥和古代重农抑商经济发展政策与社会分层结构对商业文化和商人群体的抑制,造成了我国传统上竞争文化的缺失。加之,在新中国成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致使经济交往中竞争性因素的生成与发展被抑制,各行各业中普遍缺乏有效竞争。农业产业作为基础的民生产业更是如此,国家对农业发展管得太多、统得太死,行政指令经营代替了自由市场选择,导致在该产业内集约化程度始终不高,分散承包经营难以形成商业集体竞争力。这种生产经营状况进一步阻碍了现代竞争文化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成与发展。必须承认,竞争文化的重大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长期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传统的国度里,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被社会大众所认识,但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相对长远的周期里,竞争文化一旦扎根于一国的文化禀赋之中,将对该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事实告诉我们,现阶段在大力推进市场竞争,依法规范市场竞争活动的过程中,明显有点“力不从心”,即便有“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竞争法律制度也会因缺乏相应的社会认同而实施起来困难。在农业产业内的具体表现便是,生产经营的发展主要依托于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从业者对于发生在市场交易环节中的竞争性规范和监管不了解、不关心、不在乎。五常大米事件作为当下农产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单个事件,虽被媒体报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出公众的视野,已不再为一个热点。然而,从学术反思的角度看,该事件的发生不是一个偶然,其影响也不是短暂的,涉及的利益群体亦非单纯的农民兄弟,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惯性在面临现实需要时的一种惰性与尴尬。从这个意义上讲,该事件的发生又有其必然性,所损害的是整个社会在享受农产品市场有效竞争时所带来的利益,是竞争文化缺失与竞争监管缺位在农业发展中的凸显。

二、农业竞争文化的培育

所谓竞争文化的培育,既是将竞争的正面作用对自由公平的价值追求,对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满意度提高所做出的各种贡献;以及相应的负面影响,容易形成垄断、控制市场价格、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等两相结合全面并深刻地向社会公众进行展示和阐述,从而使健康积极的竞争意识植根于社会共识的深处。在这一过程会涉及诸多层面的因素,涵盖固有消费观念的变革、恶性经营行为的规制、有效政府监管的建构、市场经济主体间思维的沟通、市场机制与交易规则的正确认知等,可以说,经济体系的每个组成要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竞争文化的实质,其重要影响则表现为,作为职能转变中的政府部门,应当注重准确把握其在竞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致力于宏观经济的正常监管和秩序维护;作为市场竞争的参与主体,则需要果决地担负市场自由交易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社会效果,并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或资源优化等途径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广大的市场消费者,则应积极正面地运用竞争规则,努力争取竞争带给自身的正当利益,进而更加全面并深刻地理解竞争文化。最终通过竞争监管者、市场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认识与行为推动竞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体到农业领域而言,竞争文化的培育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从我国农业长期以来的生产经营模式看,分散的、非组织化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农业生产者议价能力低,商业意识淡薄。我国虽然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享有了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内过渡期待遇,但是从长远来看,我国不可能长久地享有差别待遇。近些年来,就出现了外国资本和竞争者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注资和收购。这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与竞争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产生产经营者竞争意识差,包括竞争防卫和竞争进取,竞争能力弱,对竞争价值关注不够等竞争文化的缺失。因此,必须抓紧时间,积极培育农业领域竞争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这对现阶段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将有助于推进农业领域的竞争法律政策的实施。

第二,从我国农村地区享有的文化、教育资源和农业生产者的综合素质看,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短时间内培育和提升农业从业者对竞争价值的理解与认知水平困难重重。我国实施改革开放至今,学术界持续的科研关注以及新闻媒体对完善相关法制建设的呼吁对于推广竞争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建设水平差别大,文化、教育、宣传资源投放不均等自然与社会原因,导致在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中对现代法治理念和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培育效果不理想,加上传统的农村治理模式,相对封闭环境下的熟人乡里情结和村落结构,致使农业生产者对竞争性生产、生活方式的懈怠和不渴望,对商业性、竞争性信息的不敏感和忽略等现象广泛存在这些都为现阶段,在农业领域内培育和传播竞争文化设置了诸多障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竞争法律政策的认知和实践,这反过来又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者对竞争文化的理解与支持。鉴于此,应加大资金、人员以及教育技术的投入,举办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宣讲,其中将经常在农业领域发生的违法竞争类型及其救济途径作为讲授重点,注重实例与案例演示。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农民或农民经济组织设立竞争法律救助安排,提供法律服务,减免相关收费。通过知识传授与法律实践帮助,两方面积极、有效地在农业领域内培育和传播竞争文化,营造农业竞争法律政策运行的良好认知环境。从而整体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竞争意识、竞争观念以及对竞争价值的评判,推进农业竞争法律及其监管的有效运行。以此进一步推动农业领域竞争文化的巩固与发展,在农业领域内形成竞争文化培养与竞争监管实施两者间的积极互动。

三、农业竞争监管缺位的应对策略

在五常大米事件中,一方面,我国既有的法律对于农业市场竞争问题缺乏系统制度规定,可供参考的类似案例也相对有限,暴露出相关部门对于制度构建和实际操作上经验的欠缺;另一方面,作为竞争基本法的反垄断法对农业领域特定主体所实施的特定行为规定了适用除外,但是对特定主体———“农业生产者”、“农村经济组织”以及“农产品”等关键词,没有明确的补充解释,这导致了对大米企业、大米协会身份认定上的困难。虽然大米企业的协同行为属于反垄断法农业适用除外中的特定行为,但是主体是否适格不明确。因此,能否适用反垄断法农业适用除外条款还是个未知数。在这种情势下,一方面现有农业法律,对该事件应处不力;另一方面,反垄断法农业适用除外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在两者共同的作用下,最终导致了法律监管的缺位。近些年来,结合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形式,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农业领域颁行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农业法律体系已初具雏形。然而,令人扼腕的是,我国农业领域的法学研究很难与农业立法趋势及执法需求相同步,致使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无法充分发挥,这对于农业法学的发展以及对“三农”问题的深刻理解是有所影响的。五常大米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由于农业法与其他规范农业经济社会关系的法律在衔接上出现问题所致———主要是与反垄断法中有关农业适用除外规定之间的关联出现漏洞所引起。鉴于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农业法学的研究,科学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质量,在完善农业法律体系的同时,协调农业法律与综合性竞争法律的关系,从法律系统内部平衡产业发展与竞争的关系。

一方面,考虑到市场竞争条件下农业产业抗拒风险能力的薄弱以及农业危机所带来的连锁社会反应,现有农业法律均旨在加强对农业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支持,体现出国家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态的关注和监管,其对于“三农”问题的态度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农业法律来付诸实施,属于产业法范畴。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必然会遵循一般的市场竞争规律,适用于竞争法对此类活动的调整和规制。既然将农业法划分为产业法,那么当用农业法来调整农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各类经济关系时,其本身就面临着一定风险,因产业法旨在实现产业的整体提升或发展,至于产业内部价值秩序是否协调,自由公平理念能否得以充分体现,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效果便已经超出了产业法能够兼顾的范畴,甚至在产业利益与竞争利益相悖时,产业法会自然地偏向前者。因此,对农业领域的市场竞争监管,应交由综合性竞争法律或者是体现产业特征的专门性竞争法律来完成。在五常大米事件中,农民兄弟之所以收入甚微,除了农产品市场竞争秩序监管上的法律消极冲突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在于自身市场议价能力低,与大米企业无法形成利益上的博弈,加之大米企业和大米协会滥用了其农业经济组织的身份。农产品自身具有的易腐性,致使其对于运输和储存环节具有极强的流通依赖性,这也导致大部分个体农业生产者同中间商(如收购商、物流商、批发商)间难以保持平等的市场交易地位。个体农业生产者为了保证生产成本,避免供求失衡时为积压的农产品消化市场风险,通常会选择与农产品收购商提前签订收购协议,在这种情况下达成的订单很难准确反映实际交易时的真实市场价格。五常地区的农民大多数与大米企业签订了销售订单,收购价格普遍偏低。更有甚者,在五常市绿色食品办公室或稻米产业管理中心抑或大米协会的引导下,收购价格也趋于一致,形成了价格卡特尔。以上诸因素的综合作用则呈现,本身就处于交易中弱势的个体农民与优势的收购企业无法达成在自由竞争环境下的博弈,只是一种非正态下的压迫性交易。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对“大米协会”功能的滥用,在滥用现象出现之后,又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已经施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是普通农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困难重重。这两方面的对比,一是政府主控下的所谓“农业行业协会”的滥用,二是普通农户想创建、使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而寻不着门道,如此现实怎能营造出农产品市场自主选择、公平交易的自由竞争局面。进一步论,一方面,我国农业法和竞争法法等法律,为农业生产者及其经济组织,从事开放、竞争、有序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一般性规定和特殊性规定,并不是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另一方面,我国存在特殊的法律实施和运行机制,加上超大型国家法律实施中,统一的法律与各地方经济社会区域特点的协调,致使在法律实际运行中,极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使用上的混淆,以地方利益取代国家利益,以产业团体利益挤压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

针对于此,首先解决农产品市场交易双方力量不均的问题,鼓励和扶持普通农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势均力敌方可进退自由,公平交易;其次依法加强监管,严格规制产业组织滥用产业功能。政府主控下的诸如“大米协会”等经济组织,归根到底可认定为一种产业组织,其发挥产业功能无可厚非,但是允许其过度扩张则势必损害基于自由竞争所带来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合理利益;最后做好农业法与反垄断法适用的衔接工作,注意各地方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特征对法律适用的影响,在保证农业产业组织的功能得到充分并且正确发挥的同时,尽可能地防止或降低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应灵活但有原则地运用法律法规,始终把社会公众利益作为衡量法律适用的标尺。

市场竞争范文篇10

关键词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学理分析价值诉求

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对象

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是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有竞争就有胜负,就有输赢。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我们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目的是争取“双赢”。

1、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来源

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20多年里,对于“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发了7个“一号文件”;工人问题,这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是个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的弱势地位仍然是各种政策的聚焦点;个体工商户虽然还没有提上理论研究的日程,但个体工商户在活跃市场、解决就业、稳定社会中的作用,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中小企业问题,政府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直至2002年6月29日“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样,对它们进行科学抽象和综合研究,就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基础;把这个群体共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共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共同的要求和愿望,抽象出来进行综合研究,是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2、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具体对象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就是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市场活动主体。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同。第一,前者具体是指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偏重于对象的机会缺失,后者具体是指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和儿童,偏重于对象的生理特点或生活状态;第二,前者一般都有劳动能力,一部分人还有科技能力和管理能力,其中不乏创造性人才,需要的是公平、合理的机会,后者一般都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需要的是社会的救济和关爱;第三,前者与后者有个转化过程,当工人失业、农民流离失所、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破产关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就降落为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所以研究前者目的是为了创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避免前者“降落为”后者的可能性,研究后者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分配救助办法。这也是社会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区别。

3、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研究意图

第一,从基础理论上说,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为重建社会经济学做准备。西斯蒙第181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学的奠基著作,可诞生之日起就不为社会主流观点所认同。时间过去差不多200年了,社会经济学仍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主流社会的研究视野。社会经济学的尴尬地位除了历史和社会的各种偏见之外,主要还是社会经济学自身的缺陷。其一,西斯蒙第不应当把社会经济学归结为社会财富分配问题。西斯蒙第他始终如一地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主张“财富正是属于人而且为人所享受的”,他为社会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前提和基础。可是,他把劳动人民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和社会不公平待遇看成是社会再分配或社会福利问题,他居然说“从政府的事业来看,人们的物质福利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这就为社会经济学向福利经济学方向发展埋下了伏笔。实际上也是这样,从英国经济学家与改良主义者霍布森开始,社会经济学的要求就被淹没在福利经济学的内容里面了。其二,社会经济学不应当总想改造经济学。无论是西斯蒙第,还是霍布森,总是一个劲地对经济学评头品足,总在“纠错”,总想“力挽狂澜”,改造经济学。如此一来,既不能正确评价经济学的功过,也失去了自我。客观地说,一门学科只能有一个中心,现代经济学对国民财富增长极其办法开展研究,这本身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从主观上讲,几代人形成的固有观念和知识框架结构,那能说改就改。所以,学科分离是势在必然,社会经济学应当有自己的确定的研究对象和适合自身对象特点的研究方法,再也不能“越位、错位”,干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到目前为止,社会经济学内部已经形成了两个流派,一个是古典传统“福利导向”的社会经济学,简称“福利学派”;一个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等人在“经济帝国”思想支配下创建的社会经济学,简称“帝国学派”。我们研究方向的定位是“边缘学派”。“边缘学派”与“福利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而是发现或设计新的社会运行机制,使我们所关注的社会群体有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公平机会;“边缘学派”与“帝国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分析解剖妨碍人们“清休”、影响人们安全的各种社会现象,而是要对形成物欲横流、以强凌弱社会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反思。

第二,从社会实践意义上说,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制度基础。这种关联关系,通过分析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了解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着力点,就能看出来。

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一是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面临的新情况。非均衡、非平衡发展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这种经济运行状态在政策上的反映。可是,由于计划经济思维惯性,“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渐演变为“让”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就是吃“政策偏饭”。“政策偏饭”,再加上各种违规操作,经济就向着两极分化的畸形方向发展了,主要表现就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二是GDP增长翻番目标面临的新问题。200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00美元以上,从总体上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可是,从科学意义上说,人均GDP目标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实践中的盲目蛮干、急于求成和好大喜功,整个经济的发展方向偏离可持续发展目标却越来越远了,主要表现就是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三是发展理论面临的新动态。当展理论研究出现了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新的动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多目标多方面的发展观,取代了以物为中心的增长观;发展从对进步的关注,扩大到对发展引起的问题和代价的重视;从单一的地域性发展模式到作为世界性现象的发展观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对发展科学理论宝库的新奉献。

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着力点通过比较才能说清楚。主流经济学从新古典开始(19世纪前后),研究问题的着力点是《国民财富的增长和办法的研究》,也就是研究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福利经济学着力点是研究国民收入再分配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公平、合理地切割“蛋糕”;以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为对象的社会经济学,起着力点是把“蛋糕”做得更大、更香、更甜,力求探索出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历史发展不再以牺牲穷人或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为成本。这种探索与“帕累托改进”相通,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相通。

如果占总人口80%以上的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位得到改变,并能获得平等发展机会,那么这个群体不但能组织生产自救,还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成为“中等收入者”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稳定的强大柱石。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历史地位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在近代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被彻底“边缘”化了。

1、农民——现代文明征服、改造、剥夺的对象

资产阶级领导下的工业文明,农民被征服、改造、剥夺的状况,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所谓原始积累”写得就一清二楚,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民是不是被征服、改造、剥夺的对象,国外不讨论。我们中国自己,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分析一下城市扩张机制以及反过来看城市对农民的态度就明白了。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城市人口需要扩张,这些没有问题。那么中国城市人口是怎么扩张的呢?中国城市以严格的户籍制度为基础,通过高考制度把农村的人才扩张到城市来了,通过义务征兵制度把农村的强劳动力扩张到城市来了,通过“民工潮”把农村的能人(民工买一套房子就可变为城市居民)扩张到城市来了,这就是中国城市人口的扩张机制。结果农村成为向城市输送人才、能人、强劳动力的基地,老、弱、病、残、妇女和儿童滞留农村。

城市怎么对待农民呢?计划经济时代的“剪刀差”不提了,就说现在。先看看我国最发达地区广东省的农民工:广东省总工会2005年初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珠三角76.3%的进城务工人员月工资水平处于1000元以下,1001-1500元占17.5%,501-1000元占63.2%,500元以下占13.2%。而他们的生活成本却达到每月500元左右。调查还表明,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工资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13.2%的进城务工人员入不敷出,63.2%的人没能攒下多少钱。客观地说,这种征服、改造、剥夺的方式还比较“规范”、比较温柔,看看全国各地的“政绩”工程,干活的众多农民不但得不到回报,反而倒贴,据《200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截至2004年底,全国建筑领域历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是332亿元。至于政府倒卖农民土地,从2000年到现在,单就这一项就赚9300亿人民币。这种政策,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凌的话来说,“实质是用低廉的价格对当地老百姓生存和社会保障条件的剥夺”。

农民成为现代文明征服、改造、剥夺的对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是形成这种社会关系的各种原因,以及建立新型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和外部条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2、工人——社会“劳资矛盾”中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就是在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工人在社会“劳资矛盾”中是否处于被支配的不利地位,资本主义制度下,亚当.斯密有过明确而又十分深刻的分析,现在情况是否有所变化,因不是我们的重点讨论内容,暂不置评。中国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劳动力市场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是买方市场。因此,从总的方面看,中国工人在社会“劳资矛盾”中处于被支配的不利地位,也将维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但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所以涉及到某地某时具体企业的“劳资矛盾”,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海尔类型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海尔原来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不存在“劳资矛盾”;后来海尔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劳资矛盾”出现了,随之海尔内部成立了“职工持股会”;据目前获得的资料,在整个海尔集团内部,“职工持股会”处于矛盾双方的支配地位。与海尔相似的企业还有浙江的横店集团,横店集团叫社团所有制,进入横店集团的社会成员都享有所有者的权利,横店集团总裁对社团所有者负责。另外一种情况是中小国有企业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比较规范的操作办法是这样,企业总产中,政府初始投资部分为物权,扩张部分为产权,产权是物权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历年的沉淀,所以国有企业净资产在与社保部门处理好退休和将要退休职工的问题之后,就由国资部门与企业职工按照一定比例分割,国有部分再由企业职工出资买断。

第二,江苏华西村模式内部工人的地位。江苏华西村模式在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具有普遍性。华西村模式原本是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招收了大批的外来工人,外来工人除了工资之外,没有其他权利,所以这样的经济组织内部的“劳资矛盾”实质是一部分劳动者与另外一部分劳动者的矛盾,外来工人处于矛盾双方中的被支配地位。

第三,典型的私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不管是大型私有制企业,还是中小型私有制企业;无论是自我生长发育起来的私有制企业,还是非“国有化”过程中改制后的私有制企业,通称典型的私有制企业。私有制企业内部工人在“劳资矛盾”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第四,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诸如电力企业、石化企业,也就是完全由政府投资兴办的企业。判断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就如同判断典型的私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一样地简单,因为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没有所有者所拥有的管理者任命权、重大问题决策权、利益分享权三项基本权利,所以说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但是,判断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一方面受意识形态的束缚,社会还莫名其妙地把国家所有制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公有制等同起来,意识形态代替了理性分析;另外一方面是国家前几年通过“抓大放小”政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了。

3、个体工商户——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资料介绍,我国个体工商户1999年是3160万户,从业人员是6240万人;2004年是2351万户,从业人员是4587万人。无论是6千多万人,还是4千多万人,在国际上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了,却没有受到社会的应有重视,至少在学术理论界是如此。

说个体工商户是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无意用文学语言进行夸张描述。我们通过学术检索,研究个体工商户的学术专著只见到时宪民先生的《体制的突破──北京市西城区个体工商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另外就是一些零星的调查个体工商户的实证分析了。

4、中小企业主——风雨飘摇中的小资产阶级

中小企业主是经典意义上的小资产阶级。《共产党宣言》把社会的阶级构成区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其余叫“中间等级”,风雨飘摇无疑是指中小企业主在革命风暴中的不确定地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虽然对“中间等级”分得更细,描写得也更加生动具体,总的来讲还是对他们在革命风暴中不确定地位的刻画。现在搞建设了,由于历史、社会和自身等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用风雨飘摇来描述目前中小企业主的生存状态仍然是切合实际的。

前面的分析文章多次提到,在资产阶级领导的工业革命时代里,就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是生产力的内涵;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资产阶级征服农民、改造农民是那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就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帝国主义征服、改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是基本的国际关系。所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等成为资产阶级领导的工业文明时代的基本理念。征服和改造的价值观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崇拜大、羡慕大、追求大,成为时尚。就是现在,人们还是认为,集中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跨国公司或“航空母舰”才是实力的象征,他们把社会化生产与大生产画上了等号,所以把企业“做大做强”几乎成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施政纲领,“又小又弱”的中小企业除了考虑充分就业时想到它之外,平时不会进入人们视野之内的。可以想见,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小企业主心中无数、六神无主就很自然了。另外一方面就是自身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有人说,市场经济是能力经济,是实力经济,这话有道理。中小企业主和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之所以被“边缘”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分散、孤立地生存和发展方式,不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所以经受不住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洗礼。

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指工人、农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原生态是指他们分散、孤立地求生存谋发展方式;其新生态是指他们在不改变独立性的前提下,按照各自的方式组合起来,以群体的方式求生存谋发展,具体是指农户经济联合组织、工人作为劳动力参与条件的职工持股会、个体工商户组合和中小企业集群。

(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研究现状

1、农户经济联合组织的研究现状

中国是研究农户经济联合组织的大本营。农户经济联合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中国农民发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面对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而又创造的一种新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与巨大活力。

2、工人作为劳动力参与条件的职工持股会的研究现状

工人作为劳动力参与条件的职工持股会,实践中有,比如海尔职工持股会就是这样的组织,理论上的研究基本还是空白,因为学者们只知道美国企业中职工以个人掏钱为条件的职工持股会,所以就把海尔职工持股会的基金叫做流失的国有资产。

从理论上说,企业的职工持股会可以划分为以“物”为本的职工持股会和以“人”为本的职工持股会两种模式。美国企业那种职工持股会,因为职工的股东身份是自己掏钱买的,而不是以他的工资收入作为股东身份的认定依据,所以这种职工持股会就是以“物”为本的职工持股会。按照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观点,职工的工资既是劳动力维持自身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本钱,也是职工对所在企业投资的本钱;任何企业,只要招人,那个人的工资就是他投资的本钱,他就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就是企业的股东;这种职工持股会就是以“人”为本的职工持股会。

3、个体工商户组合的研究现状

什么是个体工商户组合?成都市荷花池市场是典型的个体工商户组合。成都市荷花池市场,是成都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所属的大型商品综合批发市场,于1986年建成并营业。经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占地0.6平方公里,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的规模,拥有服装、纺织品、针织品、鞋类、小百货、玩具等十二大类商品的专业市场,有近3万个注册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年成交额55亿元,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运作规范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是全国十大贸易市场之一。个体工商户组合研究还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

4、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只有10多年的历史。“集群”一词最初见于波特著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英文版。中国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有仇保兴的《小企业集群研究》(1999)、王缉慈的《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和陈雪梅等人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2003)。

(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学理基础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原生态与新生态的关系,就是要素与复合体的关系。系统科学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组合性特征不能用孤立部分的特征来解释”,“复合体特征与其要素相比似乎是‘新加的’或‘突现的’”。

1、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可以获得集聚经济效益。马歇尔在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中认为,集聚经济可以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就是一种集聚经济,可以给他们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2、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科斯1937年的《论企业的性质》一文阐明,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机会主义等导致市场活动主体交易费用增加,节约交易费用就成为企业组建的推动力和催化剂。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能起到“企业”一样的作用,降低交易费用。

3、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有利于技术创新。熊彼特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社会创新的思想,他在书中特别强调,创新的前提是适宜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就创新的前提和氛围而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优越性是任何大公司所无法比拟的,美国、欧洲发达国家70%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就是证明。

4、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有利于社会稳定。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是竞争,竞争使社会充满活力,但又使社会不稳定。现代企业制度即股份公司制度可以缓解市场经济内稳定性差的弊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原生态,出生快,死亡也快,无法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有自己的活动基地,有自己的品牌和广阔市场,稳定性一点也不比现代企业制度逊色。

(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社会意义

1、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是这个群体融入社会的最有效方式。黑格尔说“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即历史发展往往是以牺牲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为成本。这种“罪恶”历史的存在固然有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分散、孤立地求生存谋发展方式则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在历史的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内因。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既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又代表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不但会逐渐废除不利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制度、习惯和观念,而其新生态又使他们不断适应社会化生产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社会必将恢复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原本就是社会脊梁、社会中坚的崇高地位。

2、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为“彼此适应、相互提高”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开了先河。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具备企业集团的社会功能,但形成机理不一样。企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以频繁交往、信息不对称偏差极小为纽带。所以,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成员之间,其新生态组合体之间,肯定有矛盾,肯定存在竞争,但是,由于实力的原因,使得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成员之间和组合体之间不可能有“征服、改造”别人的优越感和野心,相反,“彼此适应、相互提高”才是他们力量的源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为“彼此适应、相互提高”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开了先河,不是因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成员们是什么先知先觉,而是命运使然。公务员之家

3、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为经济周期微波化趋势开辟了新的渠道。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市场不确定性和劳动者队伍贫困化趋势双重作用的结果。市场不确定性的直接结果是产销不对路,劳动者队伍贫困化趋势的市场反映是需求不足,矛盾尖锐化时便是经济危机的爆发。

经济周期有可能由过去的大起大落走向微波化,决定的因素是市场不确定性和需求不足的缓解。现代信息社会一个汽车高速公路和一个信息高速公路再加一个通讯技术的个性化特征,市场不确定性问题基本得到缓解,需求不足矛盾突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缓解需求不足矛盾的办法,但是,社会保障制度终究属于社会财富再分配范畴,资金来源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劳动者自己即期消费的转化,三是富人的捐赠,资金来源有限,所以社会保障制度缓解需求不足矛盾的作用就十分地有限了。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能遏止劳动者队伍贫困化趋势,不但可以避免财富集中于少数人的社会弊端,而且需求不足顽症就有了根治的可能,经济周期微波化趋势就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四、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价值诉求

我们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只在强调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要强化某种意识形态。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对富人只是羡慕并渴望富,而不妒忌和仇富,这当然是指正当、合法经营致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对公权有期盼,但不存在奢望,因为他们有自立于社会的能力,不需要特殊照顾;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充分理解,而不需要怜悯恩赐,因为他们的动机是把“蛋糕”做得更大、更香、更甜,不再含有肮脏的血腥味,而不是觊觎多切割一块“蛋糕”。

(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主张机会均等,反对政策歧视

目前社会环境对每个市场活动主体是否机会均等,是否存在政策歧视?以我们这次社会调查的事实为例。四川乐山市五通桥一家加工汤圆粉子的中小企业,面临一个困境:收购农民的糯谷一次性地积压资金几十万元,怎么办?对农民,不能打白条,有合同;向发展银行贷款,银行不借;企业信誉不好?在同一行业中,该企业是农业部在全国认可的两家“绿色食品”之一。这里明显地存在着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因为过去国有企业收购粮食时发展银行就提供低息贷款。

再看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我们调查的每一个企业,内部分配制度都拉开距离了,他们都很重视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他们依据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知识就同物力资本一样,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智力是一种投资。所以在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当国有资产从中小企业退出之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自然就成了企业的老板。我们排除“官商勾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之外,应当承认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问题在于,在企业中下苦力的所谓“蓝领”的地位应该怎么确定?

千百年来,“苦力”没有权利、没有机会参与社会收益的分配,这种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即便是按照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解释,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知识需要学习、需要积累、需要投入,所以是资本,那么“苦力”的能力就不需要学习、不需要积累、不需要投入,就不是资本?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是“大资本”,没有问题,“苦力”是“小资本”的身份社会总该承认吧?!

规模歧视、所有制歧视、苦力歧视交织在一起的“三重歧视”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位不断恶化的要害所在。

(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主张操作公开,反对幕后交易

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公开透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经济运行机制的幕后交易,不仅仅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受到深深的伤害,而是把整个社会推到了危险的边缘,反对幕后交易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呼声。问题的关键在于,几亿农民所在的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所谓“天高皇帝远”,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既无法公开、透明,也无法监督是否真正公开、透明。“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成都市蒲江“土地整理”经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十分宝贵的范例。

所谓“土地整理”就是在农民自愿、政府支助的前提下,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由公司在科学规划和符合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内的人居、土地、道路设施进行重新组合和提升的活动过程。该项目共规划并建设成了“柳溪小区”、“彭河小区”和“李营小区”三个现代化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蒲江“土地整理”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民间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收入,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让农村人口也能公平地享受物质、文化、精神成果,这为城乡一体化探索出一个新路子,也为今后进一步科学地推进土地整理项目积累了经验。其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土地整理’,不但使农民感受到什么是规模经营,什么是集约生产,而且为他们组织起来实现各种联合,提供了沟通的平台和契机,也为在农村实现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公开、透明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主张分配公正,反对无偿剥夺

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人们开始认真反思过去那种财富增加靠牺牲子孙的利益(非可持续发展)、靠牺牲社会的利益(负外部性)、靠牺牲劳工的利益(血汗工资制)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特别是当共和国的总理亲自出面帮助民工讨工资的事情出现后,唤醒了理论家们的社会良知,站出来为中国劳动者不公正待遇打抱不平。可是,社会既得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又站出来抽象地谈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求学界谨防在“鼓吹增加工资”的同时唤起平均主义的诉求。

抽象地讨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一个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均主义一般是指处理劳动者之间劳动报酬的一种分配办法,而劳动者和老板之间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平均主义,当然也就不会有公正过了头的问题,这是一。其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平均主义”是指西欧各国曾经推行过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面对的是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即老、弱、病、残、妇女和儿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担心公平过了头,完全是无的放失。其三,社会资源配置的“平均主义”否定对象是特权理念和特权制度,以及各种不合理摊派,面对的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即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这种要求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人们才明确意识到的,试问,谁才反对这种“平均主义”?其实,效率与公平是可以同时兼顾的正相关关系,而不是此消彼长的相生相克关系。

机会均等,操作公开,分配公正,这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价值诉求,毫无疑问,它也是现代社会健康、有序运行的保证,同时还是现代社会健康、有序运行的尺度。

主要参考资料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溯源与发展》[M],孟宪昌主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M],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3你年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