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十篇

时间:2023-03-23 17:30:01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篇1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规范施工,现将我部编制的《浆砌圬工作业指导书》下发给你们,凡浆砌工程施工,其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均按本指导书执行,望严格实施。

一、砌体材料

1、石料

(1)、石料石质一致,不风化,无裂纹,无软弱的硬石,表面干净,没有污泥及水锈,其抗压极限强度,通过实验室检验,达设计文件要求或≮30mpa,对于浸水的砌石主体工程,其软化系数不低于0.8。

(2)、石料加工规格

表1-1

名称开采方法规格

片石打眼放炮形状不受限制,其中部厚度部小于15cm,表面较平整,边缘厚度不小于15cm。

块石用铁楔或放炮劈出形状大致方正,无锋棱凸角,顶面及底面较平整,厚度不小于20cm,长宽不小于其厚度,镶面块石外露面稍加修整,凹入深不大于2cm,由外露面四周向内修凿的进深≮7cm,尾部较修凿部分略小,镶石丁石长度不小于顺石宽的1.5倍。

粗料石用铁楔或放炮劈出厚度不小于20cm,并不小于长度的1/2,宽不小于厚度,长度不小于厚度的1/2,丁石长比相邻顺石宽大15cm以上,由外露面四周向内修凿的进深不小于10cm,其修凿面与外露面相垂直,每10cm内有凿切条纹4~5条,用于镶面其突出部分不高于2cm,周围细凿边缘的宽度为3~5cm。

半细料石及细料石用铁楔或放炮劈出比粗料石修凿更细,规格尺寸同粗料石,抗压极限强度较高。

河卵石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无脱层,圆蛋及薄片不准使用。

二、砂浆

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室分窑检验,合格后方可由物资科购进,严禁私自购进;砂由试验室经过有害物质含量及筛分级配检验合格后,到指定产地购进。砌体工程所用水泥砂浆的标号,符合设计要求,浆砌工程开始前,由实验室按设计标号通过试验选定配合比,并向技术人员、监工员及施工队发出《砂浆成份配合比选择报告单》,接受签字后严格按配合比施工。

施工时砂浆拌合严格控制计量标准,不准使用体积比,必须严格按重量比计量,并按试验规程制作好试件。砂浆须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以保证砌体灰缝充分密实。其和易性,根据试验确定掺入粉状活性材料及外加剂。其稠度符合要求。零星工程在工地直接检查,用手捏成小团,指缝不出浆,松手后不松散。

三、浆砌施工

1、浆砌片石

浆砌石必须用挤浆法分段砌筑,不准使用灌浆法,每段砌筑高度不大于120cm,段与段间砌缝大致水平,段内各砌块的灰缝互相错开,灰缝饱满、密实,各部位浆砌片石方法及要求如下表3-1:

2、浆砌块石

砌筑镶面块石,采用一丁一顺相间或采用两顺一丁砌筑。砌筑可不按同一厚度分层,但每砌0.7~1.2m须找平一次,段内和两段接缝处的竖向错缝均不小于8cm,灰缝宽度不大于2cm。

填腹块石砌筑,水平灰缝宽度不大于3cm,竖向灰缝不大于4cm,杜绝通缝。

各部位浆砌方法

表3-1

内容方法

基础底层铺砌土质基础先用较大石块干砌,片石大面向下,不许竖砌,并用力夯实,再用小石块度塞空隙,最后用砂浆灌满。

石质基础先铺砂浆,岩石空隙处,先堵塞砂浆,再用小石块插塞,使基础大致平整。

安砌定位镶面石(1)、镶面定位石表面较平整且尺寸较大,并稍加修整,砌于转角处的较方正,三面平,相邻面约垂直,高度大致相等,定位行列与腹石之间,应互相交错连接成一体。

(2)、分层砌筑,每层厚0.7~1.2m,层面大平小不平。

(3)、砌缝宽度不大于4cm,三块料石相接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7cm,缝中全部充满砂浆。

(4)、上下两层之间必须错缝,错缝距离不得小于8cm,杜绝通缝。

填腹石砌筑(1)、镶面定位石砌完之后,先向圈内底部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砂浆厚度保证石块挤压安砌时能紧密相连,灰缝饱满。

(2)、石块间砌缝互相交错,咬接密实,不得使石块无砂浆直接接触,严禁先干填石料而后灌砂浆的做法。

(3)、石块应大小搭配,以大面为底,较宽的灰缝用小石块挤塞,挤浆时用小锤稍稍敲打石块,将灰缝挤紧,砌石中不得有任何孔隙。

3、浆砌粗料石:

(1)、镶面石分层砌筑,每层事先按规定的灰缝及错缝位置等放样配好,然后在砌处铺一层比砌缝稍厚的砂浆,按顺序安砌料石,随即填塞垂直灰缝并捣石。

(2)、每层镶面石均从砌体转角部分开始安砌,首先安砌角石。

(3)、镶面石先将一个整层砌成,然后砌腹石,并与镶面石大致同高,如填砼,可先砌数层面石,不超过三层。

(4)、镶面石分层砌筑,每层应成水平,每层中各邻接石间灰缝垂直,每层砌石的高度应不变或向上递减。

(5)、每层以一丁一顺交替砌筑,上下的垂(来源:文秘站 )直缝错开不小于10cm,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不得有垂直灰缝,如错缝有困难时,允许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有一侧的灰缝稍小,但不小于4cm。

(6)、粗料石灰缝宽为1.5~2.0cm。

4、浆砌河卵石

河卵石不打破使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除铺砌及护坡工程采用栽砌法外,其他工程均以平砌。

河卵石采用挤浆砌筑,大空隙尽量填塞小卵石或小片石,较大的卵石砌在砌体的下部,各层石块间相互错叠,咬接紧密,严禁使用各层均系单个卵石砌到顶的砌筑方法,卵石间靠边但不能直接接触。砌筑时先要配料,再座浆,石料要轻放轻移,安砌后,不准撬移,如须移动,将卵石向上提起,放正位置,互铺砂浆安砌,本段任何浆砌圬工均不得采用河卵石进行砌筑。

5、拱圈砌筑(见表3-2)

表3-2

石料及砂浆强度拱圈跨度≤10cm,石料强度≥300公斤/立方米

拱圈中跨度>10cm,石料强度≥400公斤/立方米

砂浆强度≥100公斤/立方米

作业指导书篇2

【关键词】倒闸;操作;指导书;应用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65-01

1、企业发展对专业管理的要求

加强和规范变电站倒闸操作作业的动态管理,实施对现场的全过程可控、在控、能控,夯实安全基础,规范变电倒闸操作的执行环节和执行程序,确保操作中不发生各种事故,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从而确保电网的坚强、可靠和安全稳定运行。

2、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确保变电站操作安全,防止操作中发生各种事故。通过执行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把工作具体到每一个人,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使安全管理的每+环节和现场行为都达到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解决了电力生产过程中“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通过危险点预控分析,进行程序化操作,规范人员的作业行为,达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控”的目的,有效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3、倒闸操作指导书应用流程过程控制说明

确保作业全过程安全和质量处于可控、能控、在控状态,以安全性、实用性为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作业过程中人员行为和工作质量的控制。作业指导书实施动态管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完善。作业人员对指导书的应用信息及时反馈,以指导日后的编写。指导书应体现作业要求具体化,人员分工明确化,工作责任直接化。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履行签字手续。

其过程:操作队值班员接操作预告,副值班员根据操作预告填写倒闸操作票,操作队正值班员编写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编写完成后,传送到操作队队长进行审核。操作队队长对接受到的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如果编写正确无误,签字后将此指导书向调度所主任发送,否则,将此指导书退回正值班员修改,并提出修改意见。调度所主任对操作队队长传送的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批。如果编写正确无误,签字后将此指导书发送给操作队,否则,将此指导书退回操作队,由值班员进行修改,并提出修改意见。操作队队长根据操作任务确定操作人员,且符合作业指导书中“人员要求”的标准。操作人员提前到达工作现场,在操作前,监护人根据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中的内容向操作人交代危险点及安全措施、操作中注意事项。指导书学习、确认后,监护人和操作人检查、准备所需工器具,做好操作准备,等待调度操作指令。接到调度指令,操作人员根据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完成全部操作后,对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对可操作项、不可操作项、修改项、遗漏项、存在的问题做出统计并提出改进意见。安全监察部根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检查与考核办法对变电站倒闸操作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所有工作完毕后,对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进行网上“指导书”回填、归档。

4、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编写流程过程控制方法说明

针对现场实际,所要操作设备的具体状况,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编写时要考虑周全,对关键环节不要有遗漏;操作所涉及的工器具,从检查、统计、使用等方面进行编制;对设备及保护装置的操作,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及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在操作卡中进行编制。

其过程:根据操作预告明确应操作设备的范围,值班员根据操作预告填写操作任务。操作任务应填写设备双重名称。每份指导书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操作任务可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状态之间的互相转换,或者通过操作达到某种状态。值班员根据操作现场情况进行分析编写,编写注意以下环节:人员要求,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操作人员的精神状态及着装情况进行分析,操作程序、方法,操作票的正确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编写,从验电及接地等方面进行分析编写,检查断路器的机构和操作后的位置,避免造成误操作隔离开关,其他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方面进行分析。对编制的危险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值班人员针对危险点分析,值班人员针对危险点分析。对具体操作中使用的工器具进行统计,包括接地线、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器、操作杆、钥匙等。

作业指导书篇3

一、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就业是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高校有效完成人才培养的最后一道工序。小到学生,大至学校乃至社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效与否都是至关重要的。1、从学生角度。在当今教育制度下,高等教育尚属于高消费范畴,一般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都是希望有所回报。大学生十多年的校园生活后初次就业,尚未适应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尚未熟悉社会的游戏规则,对劳动力市场或者人才市场的运行机制缺乏了解;同时,他们多数不能正确地定位自己,对就业没有明确方向,多带有盲从性质。2、从学校角度。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高校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的项目多达18项,任何一条对于高校来说都举足轻重。就业率现在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然而按照传统机构设置,就业部门只是一个简单的职能部门,远远算不上学校的骨干部门。无论是人员、经费、权限的安排,都远不能满足实现高就业率的需求。3、从社会角度。在当前我国总体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大学生无法实现就业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由于大学生的性格尚未完全成熟,坎坷的个人发展将会造成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大学生从校门到走上社会是人生中重要的关口,因不能顺利就业而遭受挫折,将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与人格的培养带来不利。

二、目前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

从现代大学发展过程来看,书院是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国际上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构架中均设置有书院及类似于书院的机构。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部分大学也都纷纷进行书院制建设的尝试;但是沿袭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与书院制度安排的初衷不吻合。目前在书院制中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还存在诸多其他弊端。

首先,学生缺乏系统性的职业知识教育,缺乏对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的全面了解和分析,也缺乏有关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系统知识,职业意识淡薄,导致他们毕业时对职业的选择带有极大地盲目性;

其次,高校缺乏职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老师对就业指导工作比较得心应手,对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却不太熟悉,由于大部分人缺乏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方面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支撑;

再次,缺乏系统全面的信息数据库支持。传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受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限制,很难建立一个可以完整、客观的描述大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和学生个性特诊分析判断的资料系统,同时缺乏科学的参考体系以建立招聘单位档案。

三、职业生涯理论的启示意义

职业生涯理论是西方20世纪初以来,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对职业匹配和个人发展所建立的一系列理论的总称。它将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终生所经历的所有职业全部历程,主张在指导过程中无条件尊重被咨询者,强调“以人为本”,依据个人的特质来寻求职业发展。

借鉴职业生涯理论,书院就业指导工作必须突破原有就业指导层次限制,扩展到全程和全面的职业辅导范畴。书院体制下的就业指导机制应该是以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基础,以开展生涯课程和建立广泛的就业实习基地为具体手段,通过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达到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认知社会后通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寻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的最终目的。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书院就业指导工作应以以下几个方面为突破点:1、转变传统观念,更新指导思想。提高指导老师对生涯辅导意义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生涯辅导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才能将工作目标转向促进学生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工作上,才能将职业生涯辅导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使指导教师真正地从传统的就业指导观念下转变过来,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以及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2、完善就业指导体系。高校学生对生涯辅导的认识还很浅薄,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课程的形式来实施职业生涯辅导,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基础。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工作,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如西安交通大学已经将“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选修课内容。3、建立就业指导辅助系统。我国高校学生对于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有明显的借鉴和模仿趋势。统计毕业生对就业的行业、职位、工作区域等内容进行选择的规律和特点,甚至包括对应届毕业生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及职业技能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结合他们最终的职业发展道路,清晰地刻画每个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通过对招聘单位的行业、职位、工作内容等信息的统计分析,有利于归纳出社会不同层次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可以使学生结合的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合适岗位。

作者单位:郭宏斌 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

作业指导书篇4

关键词:作业指导书 操作岗位 指导

一、研究背景

生a企业面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管理要求,为使一线操作岗位员工队伍能够快速深化对新设备的学习了解和应用识别,优先掌握新工艺技术,降低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确保新设备的效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亟需有效的作业指导书对生产一线操作岗位的员工作出快速而精准的指导,以规范该部分群体的日常工作,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生产操作队伍。

二、研究意义

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生产一线岗位的日常工作通常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基本作业程序相对比较稳定;操作人员会发生频繁的岗位变动。因此,编制作业指导书对有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避免因人员的流动而造成的经验流失。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文件,是企业最基本、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数据,能够将企业积累下来的大量技术以及经验记录下来,避免因人员的流动而使其流失。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行成效。作业指导书可以有效融合前人宝贵的经验,并以标准化的形式固化生产一线操作岗位的工作内容、步骤等,为日常工作的连续性和相关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有利于企业运行成效的提高。

(三)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作业指导书可以更直接、直观地向参培人员表达出该岗位需要做什么、如何做,较传统的师带徒等模式,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及针对性,是新入岗人员的有效培训方式。

(四)有利于防止差错性工作的发生。作业指导书规范了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每个工作、每个步骤、每个细节的标准,避免工作互相推诿,杜绝犯错,减少作业过程的差错性工作的发生。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以细化、量化、优化和标准化各项工作流程及工作程序为主线,深入分析各项工作流程的关键控制点,尽可能地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优化和标准化,细化、量化、优化和标准化的度要便于操作、便于理解,不产生歧义。因此,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内容完整,客观规范。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应遵照现行国家、行业、企业颁布的系列标准,内容清楚、准确、完整、客观、规范,应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体现对设备及人员行为的全过程管理,体现作业现场的全方位管理,包括设备操作、工序管理、安全保障、检验标准等内容。

(二)简单实用,易于操作。作业指导书应在生产作业前进行编制,要注重整体策划和设计,通过细化、量化、优化和标准化各项作业内容,做到作业有程序、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能够让生产一线操作岗位的员工较为快速、直观地掌握作业标准及规范。

(三)统一标准,持续改进。作业指导书作为ISO体系文件中的三级文件,应与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中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互相衔接、互为补充。同时,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的不断更新,作业指导书应适时进行修订完善,持续改进,始终为生产一线操作岗位的员工提供指导及服务。

四、作业指导书的模块设计

(一)理论概述

作业指导书是为保证生产过程的数量、质量而制订的程序文件。针对生产制造企业的一线操作岗位员工,书面化的作业指导书通过可视化管理等精益管理工具的辅助运用,能够用于具体指导企业中流水线作业、机组作业、检验作业等。

(二)模块结构

一份有效、完备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以生产作业的作业顺序为主线进行编制,应包括以下模块:

1.适用范围。明确该作业指导书的适用部门、工序、机组、岗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在作业指导书编制中可以引用的文件(或标准),这些文件(或标准)是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表现出来的。

3.岗位基本信息。该模块是确定一个工序/机组/岗位工作的具体特征,其作用是使在该工序/机组/岗位工作的员工能对这个工序/机组/岗位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一项包括工序/机组/岗位名称、岗位序列、任职资格、作业区域、设备工具、岗位活动和程序、工作条件和物理环境、工作权限、工作协作关系等内容。

4.任职资格要求。明确从事该工序/机组/岗位工作的员工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一项包括学历要求、技能等级要求、从业资格要求、从业经验要求、其他特殊要求等。

5.作业前准备。对作业前的物料/工艺/设备/仪器/人员等准备工作的标准化,以保证生产组织的顺利开展。这一项包括作业前的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组织准备等几个方面。

6.作业步骤及内容。该模块从实际出发,以正常作业阶段及异常作业阶段为分类,描述了工序/机组/岗位各方面的作业流程、作业内容,并提出了完成的要求及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同时对异常作业阶段出现的情况进行了预测及具体分析。

7.作业完成阶段。具体对作业完成阶段的物料/工艺/设备/仪器/人员等结束工作进行标准化,以顺利结束生产作业。

8.工艺、质量要求及重要数据。员工应当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基本参数,掌握了操作规程,才能做到正确的操作;同时,对生产制造过程的工艺、质量要求及重要数据进行核实并记录,以指导员工的生产作业。

9.相关流程(图)。明确该工序/机组/岗位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各项生产活动,包括作业流程、工艺流程等,并一并列出流程的操作标准、操作步骤和方法等。

10.注意事项。该模块描述生产设备、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职责。这一项包括现场、安全、设备维保、危险有害因素防控等内容。

11.操作图示。该模块对生产设备的操作区域、按钮等进行实物显示,更为直观地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这一项包括设备实物图、教程图等。

12.输出图示。对该工序/机组/岗位的最终输出进行实物显示,更为直观地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这一项包括半成品/成品图示(含标识)等。

13.检查与考核。对该工序/机组/岗位的操作人员提出具体的检查与考核依据、考核指标等。

以上内容均可以根据操作实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便于增强可操作性,对一线操作岗位工作有更好的指导性。

五、本文的创新

(一)本文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为出发点进行相关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以作业流程为主线,以作业前、中、后为逻辑进行作业指导书的模块设计,是现场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

(二)本文在作业指导书的模块设计中,创新性地提出设备实物图、半成品/成品输出图的展示,更为清晰、直观地对一线操作人员进行指导。

六、本文的不足

(一)由于理论研究不可能与工作实际完全符合,所以需要进一步认真分析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创造性的利用好理论。

(二)作业指导书的模块设计应根据各个生产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及设计,其他相关工作的后续开展和实施将继续检验其科学性与实用性,并指导该模块的进一步修正与完善。

作业指导书篇5

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进行期间核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校准时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核查项目

仪器线性、定量重复性、最小检测浓度、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3

使用的标准物质(核查标准)

氯(有证标准物质)

4

核查依据;

4.1

离子色谱仪使用说明书。

4.2

JJG

823-2014《离子色谱仪检定规程》

5

核查方法

5.1

环境条件

5.1.1

安装仪器的房间应清洁无尘,通风良好,温度保持在15-30℃,室内相对湿度应在5%-85%范围内。

5.1.2

仪器应平衡地放在工作台上,便于操作,周围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

5.2

电源要求

5.2.1

电源电压:220±22V

5.2.2

电源频率:50±0.5Hz

5.3

仪器与试剂

5.3.1

秒表,分度值小于0.1s

5.3.2

电子天平,最大称重不小于100g,分辨力不大于1mg

5.3.3

移液管:A级

5.3.4

容量瓶:A级

5.4

核查方法

5.4.1

电导检测器基线漂移和基线噪声检查

调节仪器和记录仪灵敏度,使浓度为0.5mg/L的校准液峰高达到满刻度时,以洗脱液为流动相,流速取1.2ml/min,待基线稳定后,记录不少于30min的基线。不少于30min的基线波动最大幅度为基线噪声,基线起始点引出的水平线与基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垂直距离为基线飘移。

5.4.2

最小检测浓度

将仪器各参数调至最佳状态,待基线稳定后,选取相应的检测离子浓度(氯离子0.5ug/mL)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由色谱图峰高和基线噪声,按式(1)进行最小浓度Cmin(按25uL进样量计算)。

…………….(1)

式中:----最小检测浓度,ug/mL;

HN----基线噪声峰值,uS;

c----标准溶液浓度,ug/mL;

H----标准溶液的色谱峰高,uS;

V----进样体积,uL。

5.4.3

仪器线性

选择在两个数量级范围内,均匀分布的用水稀释的5个浓度的氯离子系列标准溶液进行测量,每个浓度点重复三次取平均值,并与标准溶液的标准值做线性回归,按式(2)计算其相关系数(γ)。

…………….(2)

式中:----第i种溶液的浓度;

----某一种离子的算术平均浓度;

Hi----第i种离子的峰高或峰面积;

----某个离子浓度的算术平均峰高或峰面积;

n----某个离子浓度的个数。

5.4.4

整机性能

定性、定量重复性

按照仪器说明书,打开仪器,待仪器稳定后,选择某种离子进行测量,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峰高或峰面积,按式(3)进行计算标准偏差RSD6。

……………….(3

RSD6定性(定量)即为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

式中:----第i次测得的保留时间或峰面积;

----6次测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i----测量序号;

6

核查结果与处理

6.1

应做好仪器参数、方法、测试结果记录,核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6.2

发现性能达不到规定要求,应做好记录。

6.3

本仪器核查周期为一年。

7

相关记录

《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表》

Q/QB-RT-AWT-28-F-03

作业指导书篇6

编号:QJZDQ-23

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施工

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写: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年×月×日实施

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钢板桩围堰施工适用于深水基坑,河床为砂类土、黏性土、碎石土及风化岩等地层。

2

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2.1.1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设计文件,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1.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进行围堰的设计与检算。

2.1.2制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2.1.3编制技术交底资料,详细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1.4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1.4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制订试验计划并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确保试验工作与现场施工相协调。

2.2外业技术准备

2.2.1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导线和水准复测,布置测量控制网和水准基点。

2.2.2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如现场放线、水位、地质等。

2.2.3做好现场施工调查,了解现场地理环境、地质地貌、交通、电力线、通讯线及影响插打钢板桩的障碍物情况。

2.2.4主材、地材已经选定并经过试验质量合格。

2.2.3了解沿线交通及影响设备进场障碍物情况,对不满足要求的既有道路进行帮宽、加固。

2.2.4按施工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打桩设备、钢板桩进场及检修,根据施工要求落实电力供应方案。

3

技术要求

3.1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施工应满足相关规范、验收标准中的规定。

3.2钢板桩围堰的变形、尺寸应满足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要求。

3.3围檩、支撑的连接及加固应满足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不得擅自变更。

3.4围堰顶面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0.5米。

3.5对河流断面被压缩而引起的冲刷,应有防护措施。

3.6围堰应做到防水严密,减少渗漏。

3.7围堰内面积应满足基础施工的需要,同时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钢板桩围堰,只是为了施工桩基础承台或扩大基础所设的临时围堰结构,它的作用性质和混凝土沉箱围堰结构是一样的,需要施工完成后拆除,满足环保要求。从测量放线、筑岛开始经过插打钢板桩,使之形成一种围堰结构,便于桩基础或扩大基础的安全施工。

4.2工艺流程

图4.1

基坑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流程

若无水

基底冲刷

混凝土封底

渗水缝处理

凿桩头、检测

施工准备

场地平整

安装导向架

打入钢板桩

基坑开挖

设置支撑

基底平整

材料、设备进场

挖水槽、抽水

5

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平整(修建)临时施工便道(便桥),确保施工机具、施工材料进场道路畅通。

5.1.2架设施工电缆,确保工点施工用电正常。

5.1.3清除施工范围内的地下及空中施工障碍物。

5.1.4设置轴线控制桩及水准基点桩。

5.1.5检查钢板桩,对不合格钢板桩进行整修。

5.1.6筑岛和场地平整,大型设备占位处要适当夯实,确保施工安全。

5.1.7测量放线:技术人员将平面位置与标高向施工人员交底。

5.2施工工艺

5.2.1筑岛:插打钢板桩应在筑好的岛上平整好场地进行施工。筑岛的材料应选用透水性好、易于压实的土(砂类土、砾石、较小的卵石)且不小于含有影响岛体受力及钢板桩插打的块体,筑岛的尺寸,应满足基础施工的需要。

5.2.2安装导向架:根据围堰定位,在围堰四周安装导向架。导向架由导梁和围檩桩组成,导向架位置不能与钢板桩相碰。围檩桩不能随钢板桩打设而下沉或变形。导向梁的高度适宜,要有利于控制钢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工效,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控制导梁位置和高度。

5.2.3插打钢板桩:插打顺序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一般应由上游分两侧插打至下游合拢。插打必须有可靠的导向设备,沿导向架和已经插打完的钢板桩锁口逐步插打钢板桩,插打过程中保证锁口的紧闭性,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加以控制。打入钢板桩根据施工条件可以逐根或逐组打入。钢板桩插打可用锤击、液压、振动或辅以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锤击时应使用桩帽。

5.2.4基坑开挖和支撑安装: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安装第一道围檩和内支撑,严禁超挖施工,所用型钢的连接和接长要符合设计要求。

5.2.5抽水堵漏:利用抓斗取土,当坑内积水到一定深度时即可抽水,然后继续开挖。抽水深度大于支撑高度时,需加设支撑才能继续开挖,严禁在设置支撑前超挖。在加设支撑时要检查各节点是否顶紧,防止因抽水而出现事故。抽水速度不能过快,且要随时观察围堰的变化情况。当锁口不紧密漏水时,用板条、旧棉絮条等在内测嵌塞,同时在外侧水面撒细煤渣与木屑等,任其随水流自行堵塞。较深处的渗漏,可将煤渣等沉送到漏水处堵塞。

5.2.6封底:当渗水量较大,水泵不能满足抽水要求,需要进行水下开挖,可采用混凝土封底方案。即遇水后,支撑布置工序暂停,使用高压射水泵进行水下基坑开挖,使用吸泥机吸泥,必须保证基坑内水位要保持在最下一层支撑之上。基坑开挖至承台底部标高以下一定深度后,即进行水下混凝土封底。封底后,再进行抽水,根据支撑布置,要边抽水边设置支撑,严禁抽水过深,要随时观察围堰变化情况,有问题及时处理。

5.2.7拔桩:在钢板桩插打前,对插入土层内部的钢板桩内外两侧涂刷沥青,减少拔桩的摩擦力。钢板桩拔桩前,先将围堰内的支撑,从下到上陆续拆除,并陆续灌水至高出围堰外地下水位1~1.5m,使内外水压平衡,使板桩挤压力消失,并与部分砼脱离(指有水下砼封底部份)。再在下游选择一组或一块较易拔除的钢板桩,先略锤击振动各拔高1~2m,然后依次将所有钢板桩均拔高1~2m,使其松动后,再从下游开始分两侧向上游挨次拔除,对桩尖打卷及锁口变形的桩,可加大拔桩设备的能力,将相邻的桩一齐拔出,必要时进行水下切割。

6

劳动组织

6.1劳动组织模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工前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表6.1

每班组作业主要劳动力需要量表

序号

工种名称

人数

备注

1

技术、试验、质检

3-4人

2

安全员

1人

3

工班长

1人

4

电焊工

5

5

电工

1-2

6

装吊工

2-4人

7

司机

4-6人

8

普工

10~15

7

材料要求

7.1施工所需钢材等根据设计数量配备,所有原材料必须检测合格才能使用。

7.2新钢板桩应有出厂合格证,机械性能和尺寸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经整修或焊接的钢板桩,应经同类型的钢板桩作锁口通过试验检查。验收后的钢板桩应分类、编号、登记存放,锁口内不得积水。

7.3钢板桩堆存、搬运、起吊时,不得损坏锁口和产生由于自重而产生的变形

7.4钢板桩接长应等强度焊接。

8

机具设备配置

表8.1

机具设备配置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履带起重机

3

2

柴油震动锤

3

3

长臂挖掘机

1

4

自卸汽车

3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严格执行现行的施工技术指南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9.2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设计图纸组织施工。

9.3钢板桩插打和就位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合龙时楔形桩上下口宽度差不应大于桩长2%;

⑵到达设计高程后的倾斜度不应大于1%;

9.4将钢板桩运到工地后,详细对其检查、丈量、分类、编号,同时对两侧锁口用一块同型号长2~3m的短桩采用检查小车进行检验。

9.5锁口通不过或桩身有弯曲、扭曲、死弯等缺陷,采用冷弯,热敲(温度不超过800~1000℃),焊补、铆补、割除、接长等方法加以整修。同时确保接头强度与其它断面相等,接长焊接时,用坚固夹具夹平,以免变形,在焊接时,先对焊,再焊接加固板,对新桩或接长桩、在桩端制作吊桩孔。检查小车示意图如下:

短标准桩

受检查桩

已检查的钢板桩堆置场

未检查的钢板桩堆置场

小车

绞车

组桩及单桩的锁口内,涂以黄油混合物油膏(重量配合比为:黄油:沥青:干锯末:干粘土=2:2:2:1),以减少插打时的摩阻力,并加强防渗性能。

9.6插打钢板桩过程中,当导向设备失败,钢板桩顶达到设计高程时,平面位置允许偏差:在水中打桩为20cm,在陆地打桩为10

cm。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10.1.1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围栏、安全爬梯、照明设备、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

10.1.2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前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检查,加强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具备完好的安全装置,机械设备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检修和例行保养。

10.1.3所有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10.1.4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安全用电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现场电力设施的布置和使用。非专业人员不使用和操作专业电力机械和供电设施,用电施工机械设施安装触电保护器。

10.1.5所有施工人员均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拴系安全带,并张挂安全网。

10.1.6交叉施工的工程项目,在施工前了解交叉施工工作内容、施工时间,安全注意事项等,必要时派专人进行协调、防护,确保安全。

10.2

环保要求

10.2.1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场地平整,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

10.2.2施工中不得造成与施工范围无关的其他建筑物的稳定破坏,保持周围环境协调,严格保护用地界以外的植被、树木。

10.2.3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施工场地清理,原材料及施工机具堆码、摆放整齐,机械车辆停放有序,保证施工场地整洁、美观。

10.2.4生产机生活垃圾应用封闭运土车运走,不得随处遗撒。

10.2.5夜间施工灯管集中照射,避免灯光扰民。

10.2.6施工现场和施工便道要采取有效的扬尘措施。

10.2.7机械施工噪声大,夜间施工对附近居民造成影响,应协调好关系。

作业指导书篇7

论文关键词:职业指导;职业教育;理论;中华职业教育社

在民国时期,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鉴于职业指导在当时的中国乃是一新生事物,有关的理论尚十分缺乏。因此,诸多的教育家和知识分子极力开展对职业指导理论的引入、探讨和研究,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有关职业指导理论著作的编写、编译及撰写上。众多的职业指导理论著作,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无数仁人志士“职教救国”的心路历程,这本身就是中国职业教育近代化的一个缩影。

一、职业指导理论著作的初步编写(译)

职业指导最早诞生在美国,而在中国,则是始于1916年。这一年,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为帮助清华毕业生赴美留学时有效地进行选校、选科,在学校举行职业讲演,并将职业指导规定为学校的必修学科,同时加强理论上的研究,是为职业指导在中国的滥觞。Www.133229.coM自此到1927年,是职业指导著作的初步编写(译)时期。

这一时期,先是1917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视职业指导为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于1920年3月组织职业指导部,对上海等地实业界的职业种类和教育界的一些重要学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作了一定调查,并将上海各实业界著名人物的谈话所得由陆规亮汇集成《职业实验谈》一册,于是年5月作为《教育与职业》临时增刊出版。

1923年5月,在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的支持下,清华设立了职业与统计委员会,下设职业指导部,由受美国职业指导影响的留美学生庄泽宣专门负责。从此始,至翌年冬。在庄泽宣的领导下,清华开展了近一年的职业指导活动。1925年初。庄泽宣将这次职业指导活动的经过和经验编纂成《职业指导实验》(第一辑),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教育丛刊”的一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是年1月出版。

与此同时,中华职教社于1923年7月组织职业指导委员会,并于1924年4~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在“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引起学生对择业的认识,同时使各校的职业指导员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个人谈话,由职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刘湛恩编辑了《择业自审表》,由青年协会书局于1924年3月出版:而邹韬奋则将这次职业指导运动的概况编纂成《职业指导实验》(第二辑),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25年1月出版。

不仅如此,鉴于各方面对职业指导的要求日益迫切,为了扩大职业指导的影响,并增强其推行力度,中华职教社更于1923年9月改组,设立指导股,“专掌执行职业指导委员会议决案及办理其他关于职业指导事项”。并负编译职业指导相关书籍之责。在指导股的组织下。联合先前组织的研究部,编辑出版了《职业指导丛书》、《职业教育丛刊》、《职业修养丛书》。其中有关职业指导的书籍主要有:邹韬奋编译的《职业智能测验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和《职业指导》(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黄伯樵编辑的《职业分类表》(1923年版),刘麟生编辑的《世界十大成功人传》(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王志莘编辑的《青年与职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唐海编译的《服务箴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潘吟阁编辑的《职业概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邹韬奋编《职业心理学》、《书记之知能和任务》(上海商务印书书馆1926年版)和《中等学校职业指导法纲要》(中华职业教育社1926年版),等等。

此外,在当时职教社同仁看来,“职业指导开端于小学时期之职业陶冶,完成于毕业以后之服务指导”。所以,早在1918年2月,中华职教社研究部即将“职业陶冶之性质及其种类”作为其第一个研究课题,随着报刊上有关职业陶冶的理论文章不时刊登,1925年7月,杨卫玉、彭望芬夫妇编译的《小学职业陶冶》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26年7月,杨卫玉所撰写的《小学校职业陶冶纲要》又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印行。

在以上职业指导著作中,《职业智能测验法》、《小学职业陶冶》和《小学校职业陶冶纲要》是影响最大的几部。

《职业智能测验法》为“职业教育丛刊”的第二种,原著者为美国耶鲁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贾伯门博士。邹韬奋在该书“自序”中说,“职业智能测验法乃利用实验心理学以解决实际问题者也。……余以其与职业教育甚有关系也,乃发编译,介绍其原理与方法,冀引起国人对于职业智能测验之兴味,由此而殚精研思,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甄别职业人材与训练职业人材之种种问题”。黄炎培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则言道:“职业指导为施行职业教育之前一步工夫,而职业测验又为施行职业指导之前一步工夫。对于曾就职业者,因测验而识其知识与能力之程度,对于未就职业者,因测验而识其天赋才能长短优劣之所在”,对于职业指导中运用测验的方法再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小学职业陶冶》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工艺教授勒维持(leavitt)及芝加哥工业学校陶冶部教员布朗(brown)所著的《prevocationaleducationinthepublicschool》一书其中之第6章并“以己意补充两章”而成,由黄炎培校订。内容包括:“职业陶冶之起源与目的”,“职业陶冶在教育上之趋势”,“职业陶冶与工艺陶冶”,“职业陶冶一般问题的讨论”,“儿童个性考查与职业陶冶之关系”,“职业陶冶实际问题之研究”,“职业陶冶的小学课程与训育”等。该书为“职业教育丛刊”第六种,黄炎培和邹韬奋特为该书作“序”,予之以高度的评价。

《小学校职业陶冶纲要》是杨卫玉据自己对职业陶冶的理解与认识所写的一本小册子,在杨卫玉看来,职业陶冶“就是使儿童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为己谋生、为人服务之兴趣与习惯”,它是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训练,每个人都应当受职业陶冶。其“实施大纲”:在课程方面,首先,“教材要含职业化”,即“使一切教材与书本上的学问,要与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互相联络起来,发生深切的兴趣”:其次。“教学要重实际”,即使儿童接近生活,并养成对事物的正确观察。如教电学参观电气厂,教种稻参观农场,教河流、山脉而举行远足等。在训育方面,则“要有社会化的环境”,“要有因地制宜的设备”(如城市的学校可设附属商店或实习工场,农村的学校可设农场),并“组织训练团”:另外,还要定期召开家属恳亲会,及进行简易的职业智能测验等。

二、职业指导规范下职业指导理论著作的出版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日趋严重的社会失业问题,教育部门吸纳大批进步教育家的意见和建议,将职业指导工作视作解决失业问题和发展国民生计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抗战前的十年间,国民政府不时关注、强化对职业指导的规范和指导。1928年5月,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设立职业指导所及厉行职业指导案》,要求“各级学校之修业年限最后一学年间,应有职业指导及升学指导”,“全国各大学及中学,应设立职业指导部”,“由大学院拟定进行顺序,会同有关系各部,通令各省设立职业指导所”。此后,随着各地职业指导机构的设立,为了加强联络,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共谋发展。1930年9月21日,全国职业指导机关联合会成立大会于南京召开,它以研究各机关共同的职业指导问题为宗旨,旨在推动职业指导在全国的扩展。与此同时,中华职业教育社1927年9月和12月先后成立了上海职业指导所和南京职业指导所,开展职业谈话、职业介绍、升学就业指导等活动,成效颇著。1933年7月,教育部更颁发《各省市县教育行政机关及中小学校施行升学及职业指导办法大纲》规定:“为增进中小学各级教育效能指导学生之升学与就业起见,应由各省市县教育行政机关,督令所属中小学实施升学及职业指导。”在政府对职业指导的规范下,在各地职业指导机构的努力下,1927-1937年间,职业指导在全国已经得以蓬勃开展。这也必然使得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得以加强。不仅职业指导著作的编写和撰写者出现多元化,而且有关职业指导著作的内容也更为具体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组织编写的职业指导书籍

1935年5月,教育部普通教育司首先编成《职业指导参考资料》第一卷,并要求各省市对之进行翻印,以为各省市实施职业指导之用。在教育部看来,“职业指导,并非凭空从外面指示一种职业。乃使各人之‘生活’与‘职业’合而为一,再谋‘职业’与‘人’依据科学的方式为合理的联系,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增进个人生活之安定与国家社会之福利。”基于这一认识,《职业指导参考资料》第一卷计包括“职业指导之意义”,“职业指导设施标准”,“职业调查”。“个性调查”,“择业辅导”等方面的内容,虽然这本簿簿的仅有几十页的小册子内容并不十分丰富,但由于它几乎涉及了职业指导的方方面面,所以,仍然对当时各省职业指导的开展。有着极大的参考作用。

1936年4月,由教育部编著《青年择业问题》一书也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在该书“弁言”中如此写道:“《职业指导参考资料》第一卷注重职业指导上一般问题之初步的叙述,如职业调查、个性调查及择业辅导等,均仅略述一二,以求对于各问题有基础之认识:本卷则注意于业务内容之探讨与其所需之适应的性能”。正基于此,该书不仅包括“职业之种类”、“择业与家庭之关系”、“择业与乡土之关系”、“自己之身体与职业”等职业指导的基本问题,而且还就有志于军人、铁道事业、通信业、教育事业、银行业、新闻事业、农业等的少年给予了建议。可见,标明为“职业指导丛书之二”的《青年择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乃是《职业指导参考资料》第一卷的重要补充。

(二)职业指导理论著作的翻(编)译

在开展职业指导实践的同时,多部国外的职业指导理论著作被翻译或编译出版。如潘文安、蒋应生译《职业指导之原则与实施》(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莫若强编译《职业指导与职工选择》(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郑文汉编译《职业问题之探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喻兆明编译《各国职业指导》(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三)职业指导理论著作的编撰

1927-1935年这一时期编著的职业指导著作众多。特别是中华职教社,其同仁在继续开展职业指导实践的同时,极力开展职业指导的理论探讨。据统计,这一时期的职业指导理论著作主要有:

郎擎霄编《职业指导大纲》(上海泰东图书局1927年版),《职业指导实施概览》(中华职业教育社1929年版),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实验部编《民众职业指导》(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30年版)。喻兆明、陈重寅编《中学职业指导及升学指导》(南京书店1931年版)和《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何清儒主编《职业指导论文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甘纯权著《职业指导实施法》(中华职业教育社1935年版),黄逸蜂著《铁路职业指导》(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特别是曾任上海职业指导所副主任的潘文安撰写或编译出版多部职业指导理论著作,如《青年职业指导》(上海大东书局1929年版)和《职业指导abc》(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职业指导讲演集》(上海职业指导所1930年印行),《青年升学指导》(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版)、《青年服务指导》(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版)、《职业指导》(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小学职业指导》(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职业指导讲演集》(上海职业指导所1930年版)、《青年成功之路》(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与陆凤石合著《青年成功指导》(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版),与陈重寅、喻鉴清合编《小学职业指导实施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与孙祖城合编《女子职业指导》(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版),等等。

(四)有关升学指导的理论著作

升学指导是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1929-1937年这一时期,有不少升学指导的理论著作出版。如光华书局读书会编的《学生升学指导》(上海光华书局1931年版),中学生社编的《升学与就业》(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6月版),潘文安编的《学生升学指导》(上海光华书局1936年7月版)。

特别是上海职业指导所,为了对当时中学生的择业和升学更好地加以指导和帮助,编写了多种升学指导理论著作。如刘湛恩、潘文安编辑了《升学指导》(上海职业指导所1929年版),潘文安编辑的《职业指导讲演集》(上海职业指导所1930年印行),甘纯权编辑的《升学、就业指导》(上海职业指导所1932年版)和《青年职业指针》(上海职业指导所1934年版),上海职业指导所编的《升学便览》(中华职业教育社1934年版)、《升学一览》(上海1936年刊印)和《升学指南(上下册)》(中华职业教育社1937年版)。所有这些升学指导理论著作,为当时青年的就业和升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以上职业指导理论著作,涵盖了职业指导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不少更成为职业指导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

如《职业指导实施概览》由中华职业教育社辑行,1929年5月由该社出版。1929年,鉴于1928年5月全国教育会议议决《设立职业指导所及励行职业指导案》后,“国内对于职业指导事业,实施者日多,而进行益力……各地学校之举办职业指导者,又时以办法见询,并有索取章程表格。以资参考者”,故中华职教社决定“就所办京沪两职业指导所之经过,与各专家各机关所订之程序、办法、表式等等,汇集成帙,刊行问世,以供实施职业指导者之考证。”于是,由刘湛恩、潘文安二人负责编辑了《职业指导实施概览》一书,这部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于是年5月刊行的著作,收录有刘湛恩和钟道赞、潘文安、徐受谦共同拟定的《筹备职业指导所程序草案》,潘文安所拟的《小学升学与就业指导办法》。郑通和所拟的《中等学校职业指导办法》,由上海职业指导所所拟的《上海职业指导所章程》、《职业指导宣传周办法》,和一些实施职业指导需用的表格,如《就业指导表》、《学校毕业生调查表》、《教育与职业指导自析表》、《个人品性审查表》,以及由刘湛恩所拟的《择业自审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所拟的《调查职业指导效果表》等;另外,在“附载”中,还收有七篇职业指导理论性文字,其中包括刘湛恩、潘文安合写的《职业指导是什么》、《职业指导与青年》和《职业指导运动与学校教育》等。其中《职业指导实施概览》是对前一阶段上海、南京两职业指导所实施职业指导的一个总结,更为下一阶段职业指导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何清儒主编的《职业指导论文集》也是一部重要的职业指导理论研究著作。该论文集计收集近一两年国内职业指导专家发表的论著30余篇,如陈选善的《职业指导概论》、《职业指导的价值》、《智力与职业指导》、《兴趣与职业指导》,何清儒写的《实施指导的几个实际问题》、《青年生活与职业指导》、《职业指导的续行工作》、《主要兴趣测验》,钟道赞写的《职业指导与青年出路》、《职业指导与大学生》,杨卫玉写的《女学生之升学与就业》等。潘文安写的《升学与就业》,潘序伦写的《会计职业之选择与预备》等。这些论文,内容涉及职业指导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职业指导有关的测验。职业指导与其他问题的关系等,既反映了当时职业指导理论探讨的水平,也是研究及从事职业指导者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抗战时期与战后的职业指导理论著作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职业指导工作被迫转移到抗战所需要的人才问题和战争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失业问题上。1940年,国民政府社会部又特设职业介绍部,负责全国职业介绍事务。该部成立后,不仅在重庆设立了职业介绍所,而且在贵阳、西安、桂林、衡阳、内江、遵义等设有社会服务处的城市设立职业指导组,并制作职业统计表(卡)60余种,分发各地以供职业指导使用。随后广东、贵州、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也先后设立了职业介绍所(组)。而由于大片国土沦人敌手,职业指导工作主要在大后方进行。特别是通过内迁西南的中华职教社。先后创设了桂林职业指导所、重庆职业指导所、昆明职业指导所、贵阳职业指导所等,开展职业指导实践和理论探讨。抗战胜利后,出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职业指导受到了国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重视。1947年1月31日。行政院公布了《解决大中学生毕业后失业问题办法》;同时,中华职教社除通过新成立的比乐中学开展职业指导试验外,还通过随总社由重庆迁沪恢复工作的上海职业指导所开展职业介绍和指导工作。正因为如此,在抗战时期及战后,鉴于职业指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出现的新特征,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也更为深入。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的职业指导理论著作主要有:何清儒著《职业指导学》(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重庆职业指导所编《升学指导》(重庆职业指导所1940年印行),江恒源编著《如何办理职业指导》(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广东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编《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编者刊1941年版),沈光烈编《职业指导之理论与实际》(上海中华书局1941年版),刘志聪编《大学升学指导》(前驱出版社1941年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中及同等学校毕业生升学指导》(金华正中书局1941年版),(日)增田幸一著、沈光烈译《职业指导概论》(上海世界书局1942年版),成都市社会服务处等编《升学指导》(成都市社会服务处1942年版),潘文安编《小学职业指导实施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钟道赞、喻兆明编著《中学生教育与职业指导》(重庆正中书局1944年版),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编《升学指导》(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1945年印行),苏健文编《实验的职业指导》(世界书局1947年版),中华职业教育社编《升学备览》(国讯书店1947年版),喻兆明著《职业介绍理论与实施》(中华书局1948年版)。

在这些职业指导著作中,何清儒著的《职业指导学》是一部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著作。

作业指导书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1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学生就业指导的定义

就业指导就是为了帮助劳动者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和工作岗位结合,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狭义的就业指导是为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劳动者求职与择业。广义的就业指导就是为劳动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长期的良性发展。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优势及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资源优势,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进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学校长期的良性发展。

毕业生所面临的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及劳动供求区域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等原因而导致的失业。它的特点是失业与工作空位同时并存, 即一方面劳动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有工作无人做, 另一方面求职者自己的技术水平、技术结构等原因而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找不到工作。从学历层次看, 就业困难者主要集中在大专和高职毕业生、热线专业供不应求。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如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求职技能、求职心态不成熟,对职业收入不切实际的期望等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就业导向服务的有效措施

就业信息是指通过各种媒介传递或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消息和情况,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信息。就业导向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指的是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示获取信息的途径,使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是教给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使大学生具备获取就业信息的技能。

(一)开辟就业信息专题阅览室

建立就业信息专题阅览室,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就业导向服务的重要途径。专题阅览室集中图书馆所有的就业信息文献,如求职礼仪、求职心理调节、怎样写求职信、公务员考试、各行业介绍、中国企业简介等方面的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分类设置专架,实行开架阅览;集中相应的先进多媒体设备,便于学生检索和上网查阅信息。专题阅览室要有专人负责,平时要注重收集非正式出版的一些择业、就业资料,如各级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文件,就业工作会议纪要、讲话及总结材料,各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及选拔毕业生的条件信息。

(二)开展就业心理导向服务

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情绪很不稳定,充满着矛盾与冲突,从众、攀比、自负、自卑等心理障碍非常明显。如不及时纠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将会对他们的生造成影响。为了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择业、就业的现实,及时做好心理调适,排除心理障碍,可在图书馆网页上开设就业心理咨询窗口,专门由心理咨询老师在网上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图书馆经常利用场所的优势,通过专家问询会、各种互动交流会、求职训练与模拟就业、图片书刊展览等系列活动,引导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克服就业心理障碍,增强择业竞争意识,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

(三)加大参考咨询力度,开展就业指导咨询工作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加大参考咨询工作力度, 对咨询馆员开展就业服务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形势变化,转变角色,承担起毕业生就业信息导航员的任务。一般来说,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馆员具有系统的图书馆学理论知识、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 能敏锐搜集、捕捉、接收就业信息,并作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这种能力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当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利用多种服务手段, 充分发挥参考咨询部的参考咨询、中介纽带作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四)举办就业讲座,提升求职效率

图书馆要联合就业指导中心,请高校分管毕业分配的专家学者、人才交流中心的领导和著名的企业家,到图书馆举办大学生就业讲座和专题报告,如“网络环境下如何搜集和利用信息”、“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技巧”等,这无疑是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要目标。图书馆员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就业讲座,把静态文献信息与社会动态信息相结合,更直观地了解就业现状和人才需求,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以提升大学生的求职效率。

总而言之,图书馆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过程,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就业信息意识、确立择业竟争意识,端正择业就业思想的过程,也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色服务。只有图书馆领导重视,全体 图书馆员协作,就业服务团队拼搏,才能开创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卢国盛,杨晓玲.高校图书馆就业指导服务的现状与建议[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1).

作业指导书篇9

【论文摘 要】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毕业生阅读是图书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高校应将毕业生阅读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阅读教育长效机制,使其制度化,从而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持续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毕业生就是高校的“产品”,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产品”是否合格,需要接受社会的检验。2011年广东省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9万人,加上外省到粤求职以及往年暂缓就业的学生,预计超过60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人数再创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仍面临巨大压力。直面大学扩招浪潮的今天,高校就业指导的有效开展与实践,是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关键所在。就业考试压力带来的功利心理,导致大学毕业生阅读中存在着严重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还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读书的愿望,但却不知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书,不知如何阅读,阅读能力不足,无法有效阅读。大学校园的“阅读危机”与阅读教育密切相关,必须有的放矢地实施有效的阅读教育对策,建立与完善阅读长效机制。

一、加强新生阅读培训机制

图书是知识的载体,载先贤之遗言和今人之心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的知识、思想、情感以书籍传播和交流为主。读书永远是人生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青年尚未广泛养成读书的习惯,大学生养成阅读图书的习惯亦在少数。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大学期间多钻图书馆多读书的意义。大多数学生满足于教材上的知识,课余享受网络文化大餐或游戏。这就要求在学生入校后就要进行阅读培训,引导学生参观图书馆。馆员与学生不应仅限于问答式交流和给予方法答案,而应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寻找各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在进行阅读指导时,馆员必须明确阅读指导的服务方向,掌握指导的技巧,提高服务质量。在指导过程中尽量营造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咨询状态,与学生形成互动关系,从中了解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阅读习惯和阅读障碍,根据学生情况和馆藏情况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建议,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及时跟进学生阅读情况,主动联系学生,改进阅读培训。

二、开设检索课程

高校图书情报界以前之所以把高校检索课列为讲座、选修课,是因为这门课尚未成熟,而开设这门课的经验不足、教材不成熟、师资不足等原因。但从教育部关于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文件下达以来,高校检索课已有数年开课经验和一定的教学研究成果,课程的开设情况也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一些公认的成绩和效益,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赞扬和认可。检索课已开始在高校扎根、初步奠定了基础。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的检索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实习、师资、评估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成果。这说明检索课定为必修课已在大范围上具备了条件。检索课有两个主要教学环节:情报检索与情报利用。专业情报检索课学以致用,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可使检索与利用都能密切结合起来,解决专业学习遇到的问题,获得专业情报去指导专业研究,从而学用结合。进一步开发利用专业文献情报,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专业趣味性,使情报检索课获得更高价值与实效。从教学实践上来看,要组织同行写各种成套的专业检索实习用书参考图谱或直观教材。按原工具书编制实体复制汇集成新的情报检索工具书体系。有这种专业检索直观教材或参考图录则可以部分解决目前存在的实习工具书不足、实习空间、时间的限制,加深直观感性认识,可以教师边讲解、学生边翻阅,教师边指导、学生边操作,还便于学生自学、复习。

三、开设毕业生阅读指导专题讲座

进入大三的学生,找工作和进一步深造都进入冲刺阶段,在利用图书馆方面表现出对专业文献的依赖心理,对此图书馆应根据他们的需求调整采购策略。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都感到空前的压力,在问到“您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毕业生们绝大多数的选择是“大学生期望过高,就业择业观不正确”、“大学生毕业人数太多,可选择职位太少”。这说明部分毕业生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主要原因。但当问到“面对困难,您采取了措施吗?”很大部分学生回答没有。对此,我们认为毕业生们还存在依赖心理,还不能转变角色认真考虑对待就业问题。所以图书馆可以根据这一时期学生心理,联合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毕业生阅读指导专题讲座。图书馆是实践和普及毕业生阅读的最佳场所,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则是实践和普及阅读学的得力老师。阅读指导工作的好坏,取决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才能引导学生更健康的阅读:要不断提升业务素质,熟悉馆藏、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博览群书,掌握书籍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脑海里形成一个较全面的知识网。只有这样,读者才能了解你、相信你、求助你,也才能“导”有人听,“引”有人随。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要有良好的态度,高校图书馆提倡“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就是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用满腔热情的态度对待读者。

四、毕业生阅读教育联席工作机制等运营机制

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有许多原因,学校的某些学科和专业的结构本身存在着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发展不适应的问题,或者说是某些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已经落后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大学生能否成才,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多层面的引导和推动,图书馆就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调作为支撑。需要建立与完善阅读教育联席工作机制。为保证毕业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有正确面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心态,建议学校成立阅读教育促进工作委员会。该机构由教学校长直接领导,负责人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图书馆人员担任,委员从教学管理、学院等关联单位产生。其职能包括:组织协调与阅读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就业引导等。

高校毕业生教育是学校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与此关联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单位、图书馆、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及有关的工作者都要参与其中。由此提高毕业生的规划意识和自主意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建亮.当前大学生的阅读问题及解决方法[J].图书馆论坛,2010(10)

2 吴金仲.大学生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指导[J].情报探索,2009(7)

3 陈耀盛.改善高校检索课的若干问题探讨[J].广东图书馆学刊,1990(2)

4 王慧秋.建立大学生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和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0(12)

作业指导书篇10

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指导,而且取决于学生认真和努力的程度,还与教学秘书的辅助性工作息息相关。教学秘书在毕业论文中应当发挥能动作用。本文仅就教学秘书的辅助性工作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毕业论文工作中教学秘书的工作流程

1.完善论文选题工作

选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而影响学生完成论文的效率和质量。有些教师选题结合自身科研项目,过分偏重实用,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作用;有些教师选题过宽过难,学生做不出来,又多次更改题目;更多的教师不对学生选题作出要求,导致学生选题盲目,更换同一专业选题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每年都会出现学生要求更换不同专业的指导教师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可能与教师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学生选题没有规划,该写什么题目不清楚,对论文指导教师不了解。此外,历年论文选题高度一致,前面写过的论文,后面的学生依然在写,造成写作资源的浪费。比如,网络虚拟财产的问题,已经连续几年有学生写作,但并没有多少创新之处。面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教学秘书应做到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教学秘书在分配指导教师和该教师指导的学生时,要对学生充分介绍这名指导教师的研究特长,然后征求学生的意见,看学生是否对这位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感兴趣,由其自主选择指导教师。二是教学秘书必须整理历年已经选过的论文题目,并对学生公示,以免造成资源浪费。选题应当根据学生自选意向和一人一题的原则进行,教学秘书应当提示部门领导根据情况提供选题,避免选题过于集中。三是在已经建立论文题库的学校或院系,教学秘书应当提醒指导教师每年更新题库,使学生的研究也能与时俱进。在学生选题完成之后,教学秘书应当回收选题方向和题目,建立毕业论文题库,协助督促每年更新,确保每年有20%更新率。

2.协助督查工作

本科毕业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建立合理的监督检查制度,以便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这种检查,一般分3次,首先是初期检查,即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后,院(系)应当对毕业论文的选题、论文研究计划、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进行初步检查,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指导教师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完成有价值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秘书应当负责汇总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毕业论文做特别记录,然后将选题情况报告院(系)或教研室领导。其次是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论文计划的执行情况。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完成之后,由于找工作或实习等原因,会将毕业论文弃置一边,拖延写作时间。为了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必须建立中期检查制度。中期检查制度可以由教学秘书主抓,毕业论文学习委员辅助进行,内容是检查学生的毕业论文计划与实际进度是否一致。如果工作量过大,可以采取抽查的形式,然后将检查或者抽查的结果予以公示。最后是后期检查,也就是毕业论文答辩和评分的检查。教学秘书可以参与部分答辩,对此后面有详细论述。中国政法大学在毕业论文后期检查中的一些制度值得借鉴,他们引入“论文打假”制度,由教学秘书组织学生通过“打假软件”对论文抄袭情况进行检查。此举极大地抑制了学生抄袭的动机,提高了论文质量。

3.积极参与答辩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答辩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毕业论文答辩的效率。首先,根据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的学科分类,教学秘书应将同一学科的学生分入同一答辩小组,然后组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应当由本小组所属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组成。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例,答辩委员会的组织方式大约有两种,一是同一专业的3名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的学生就是这一答辩委员会成员指导的学生。二是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指导的学生不在其所在答辩委员会答辩。笔者认为,从效率的角度出发,第一种方式更有效率,因为,本专业的指导教师人数往往不足3人,如果由非本专业的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可能导致教师对所写毕业论文内容

转贴于

并不了解,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其次,教学秘书必须安排答辩时间,由于有些学生在外实习或为找工作参加面试,所以最好将答辩时间安排在周末,并且及时将确定下来的答辩时间以及基本程序通知学生。在答辩过程中,教学秘书应当抽样听取各答辩委员会的答辩内容,注意答辩时间是否充分,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

4.及时提供保障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工作的制度保障,主要是告知指导教师和学生关于毕业论文的现有政策,如毕业论文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学校和教学部门对毕业论文的要求等,向指导教师分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并按规定回收检查各项填写情况;向上级有关领导反映毕业论文制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建议。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教学环境的保障,主要是指保障指导教师有一定的场所指导学生。目前,很多学校的指导教师都是在办公室完成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办公室人员众多,容易影响学生的思路,指导效率不高。学校应赋予教学秘书申请空余教室的权力,保证每天都有空余教室提供给指导教师。教学秘书对财物的保障,主要是指指导教师所需的办公用品、通讯设施以及及时统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兑现工作报酬等的保障。

5.认真总结归档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总结归档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对毕业论文本身的总结归档。毕业论文是学生重要的永久性学习档案,学校要求对毕业论文总结归档,教学秘书应当将毕业论文纸质版按照专业、学号顺序排列,存放在适当场所,同时保存毕业论文电子版。每个院(系)应当将每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形成一个文档,其中包括论文题目一览表、各专业毕业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档一式两份,一份由院(系)留存,另一份则上交教务处留存。其次,是对毕业论文工作文件的归档。教学秘书应当将有关毕业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毕业论文要求和规范、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材料等相关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归类保存。对毕业论文制度进行总结也是教学秘书的工作之一。总结毕业论文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二、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秘书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