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篇

时间:2023-04-08 19:03:0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1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师德模塑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党中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和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根源,是党中央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性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它是我们党立足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化、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新情况;放眼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而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在思想道德建设进程中,向全党全社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它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更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取向界定标准,告诉人们什么是荣、什么是辱。

二、新时期高校师德模塑的困境

教育兴则民族兴,师德兴则教育兴。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教师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勤勉努力。然而也应该看到,新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外来因素不断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学校的师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教师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倾向,主要表现为:

1.重物质,轻信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带来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等等,高校一些教师开始重新审视职业角色和劳动价值,注重谋取个人物质利益,诱发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言传不身教,在岗不敬业,教书不育人”,不钻研学科知识,课堂教学缺乏理论深度和广度,不能体现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2.重技能,轻素质。

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各高校对教师业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承受着技能方面的巨大压力,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忽略对师德的塑造,常见表现为:重科研,轻教学;重课程数量,轻课程质量。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无法从行为上和思想上给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积极的榜样。

3.重业绩,轻师德。

高校管理教师的重要方法是考核,常态做法为:其一,年终业绩考核;其二,职称评审。考核结果,关乎切身利益,受到高度关注。其中,年度业绩考核有着明确的指标体系,涉及物化成果,师德指标考核欠缺。考核如同指挥棒,指挥着教师在下一年度,或者下一时期努力的方向。诚然,这样的考评机制有助于一味追求业绩的增长,却无助于高校师德模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于师德模塑的意义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师德模塑的指导思想。

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是政党、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在社会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的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指导性地位尤为重要。当前,高校教师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越来越多样化。“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传统观念受到强烈冲击,那么,如何引领高校教师师德模塑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高校师德模塑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高校师德模塑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我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高校师德状况,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师德模塑的行动指南。

在很大程度上,现代化语境中的高校师德问题,是因为没有正确地引导造成的,为此,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行动指南,树立高校师德模塑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多元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的情形下,不论社会思潮如何风云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是不能动摇的,高等教育的第一要义是教书育人,育人要“育社会主义的人”,教书要“教社会主义的书”,所有的工作应以此为行动指南。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师德模塑的价值标准。

高校师德模塑必须有正确的价值标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模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事业发展,也有利于提升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高校加强师德模塑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造就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队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相距仅仅六年,二者的时代背景、最终目标与本质等都有相同之处。

(一)提出的时代背景相同

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以及社会转型期思想的多元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的时代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全球化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就是文化的全球化,客观来看,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文化之间的激荡与碰撞,人们就需要思考自身文化的优势与劣势,思考如何传承自身优秀传统的文化,如何吸收借鉴有益的外来文化,抵制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蚀,如何形成引领社会思潮、整合社会上存在的多元的文化与思想的一种思想体系或价值观,从而发挥其引领与指导作用。

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伟大的三个改变,中国社会再次进入转型时期。转型期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所带来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无疑给整个社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活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如此之多、不尽相同或彼此不可通约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同时共存时,没有使个体的日常生活变得井井有条、安然有序、淡然笃定,相反使有些人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对大众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的工作任务迫在眉睫。

(二)本质属性相同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和体现,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的作用就是用于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对事物有阻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是对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均是对时代主流精神的概括与抽象,能够整合社会多元思想,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意识形态。对引领社会思潮、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最终目标相同

整合社会多元文化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首先是整合社会多元文化思想。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利益格局的变动,人们的思想也变的多元,甚至产生冲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高就是为了应对这种不良趋势,整合社会多元文化思想,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其次是构建和谐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中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有统一的思想意识,有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不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平高,思想觉悟高,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与归宿感,让人们在感受物质的极大丰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精神的愉悦。

(四)建立的根基相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根基。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历史具有继承性,文化也具有继承性。一种思想体系或价值观的形成总是与其历史的文化息息相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根基。

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二者有着不同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了国家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性质,进而也体现着整个社会思想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与概括,三个“倡导”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它更加符合大众化、通俗化的要求,便于阐发、便于传播,强化了教育引导实效。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关联性,又各有侧重。从某种角度上说,二者是表象和内容、外延和内涵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制度安排和实践运动提供科学、完整的依据。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启示

正所谓善于总结才会有大的收获,通过对比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现实生活,有以下实践启示。

(一)厘清内涵,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明确二者的关系是首要任务。唯物主义认为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其本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全面把握事物。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就要先厘清二者的基本内涵,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与时代背景,探究其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探究其目标与作用。明确二者的关系是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相距仅仅六年,在名称上也很相似,没有仔细琢磨思考的人就容易将二者混淆。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等,对于普通民众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

(二)加强宣传,让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正确而充分的宣传让社会成员更易认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人们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和熏陶,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随处可见,人们可以随时可以用这些主流思想衡量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是建立健全社会奖惩制度的依据

制度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这句话深刻体现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种行为标准来约束和衡量的自己的所思所想,整个社会也需要一定的奖惩制度来激励人们恪守诚信、关爱他人、遵纪守法等。因此,社会奖惩制度必不可少。社会奖惩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它需要丰富且切实可行的内在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我国社会的核心思想,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既内涵丰富,又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可作为社会奖惩制度的重要依据。

(四)重在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践行。正所谓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唯有真正的转化为实践,才能发挥其生命力和指导力,才能掷地有声、落地生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就是实践,而且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实践,而是中国社会每一个人的实践,即人人参与,人人实践。只有人人实践,坚持知行合一,才能最终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才能更快的构建起和谐社会,才能提高国家的软实力,伟大的中国梦也才能更快的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3

关键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从根本上是为了人、发展人、完善人,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把人置于价值关系的中心以及真正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形成了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评价,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起着凝聚功能、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评价功能;在新世纪发展的关键期,在多元价值并存难以取舍的复杂情况下,起着强大的价值统摄作用,为价值关系的整合与重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基本涵义

(一)“人本”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主线。“人本”即“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人”并非抽

象的人,而是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本”指根本、中心,即指人的行为和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人视为一切价值的中心、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它是针对以物为本、以官为本、以资为本的错误价值取向而提出来的。目前,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成败的标准。以人为本可概括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精神和价值理念,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只有以人为本才能重视人的尊严、体现人的价值、充分发扬人文精神,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从发展角度看,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发展,如果离开具体的人抽象的谈发展,发展就失去了其所有的意义和内容。只有当人的个性、能力素质、需求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合理引导和激发,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人作为价值主体,其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价值的多维性,实质是人的本质的全面性,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所谓全面,意味着多维是不可取消的,取消或压抑意味着不全面;全面也意味着多维之间是相互连结、相互补充的,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和表现,当然是主体,是人,是人的全面发展。”[1]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主体特征的全面开拓,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来说全面发展都是一种终极的价值原则。全面发展的过程是自我价值和尊严的实现与确立,是人道主义的最高体现,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也指人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是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协调发展,是人自身各种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内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本原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其中居于最高层面,起到统领作用。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建立就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并认为“人本”理念在本质上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做出的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最高价值承诺。马克思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摆脱人的异化畸形发展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成为全面关系的占有者,成为全面需要和全面创造力的主体。人的自由而又全面发展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确认,把人发展为全面普遍的人,从而把人从变态片面之中解放出来,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马克思以“人”为出发点对人的全面发展给予多方面阐释:

(一)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与人的需要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作为有机整体共同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中。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具体体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高度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方面能够完全满足人们的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另一方面又会推动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去不断追求和创新,从而使人们的需要更趋科学和完善。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体现和提升。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复归和发展,也是对人的对象世界的非人性的质的扬弃。只有打破人对自然、他人及他物的依附感,才能将人从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的全面发展也能促进人的本质的实现。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作为对异化劳动下人与人之间畸形关系的全面反拨,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基本点。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必须与外部世界建立起多维的对象性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关系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是指人在社会关系中自由度的提高。克服异化后,人能够自由支配并全面控制社会关系,人成为自由发展的人,并为人们之间自由而和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在共产主义社会,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加强,形成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那时,“狭隘地域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2]只有建立健康良性的社会关系,全面协调地发展社会关系,人在社会中才真正具有归属感,才真正寻求到解决异化问题的突破口

(三)人的自我个性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从全面发展个人特征的量与质的方面来看,个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力量又包括精神力量的充分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而完整地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载体。人的个性的全面解放,就是人类的全面解放;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在异化了的社会中,人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理性实践

(一)要把人置于价值关系的中心。首先既要将人当作价值评价的主体又把其当作价值评价的客体,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最高标准。在价值评价中,要把人真正当作本质和目的,正像康德所说:“你需要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还是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作目的,总不把它只当作工具。”[4]主体的需要是价值评价的内在尺度,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形成共同的社会评价标准,切实加强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设,正确反映社会存在及其发展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利益和需要。要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三个代表”所提出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从党的高度对人民的社会历史地位作了最精辟的论断。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只有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屏弃金钱本位、权利本位等旧的思维方式,才能切实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把民本思想内化为普遍共识,并外化为自觉行动既要心系人民、尊重人民、又要真正的为人民办实事,切实关注民生问题。只有把人作为价值主体,维护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人的需求、人格、道德为价值取向,以人的需要和利益满足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才能重视人的尊严、体现人的价值、充分发扬人文精神、全面实现人性关怀。“人是一切价值的出发点,也是一切价值运动的归宿,无论价值现象多么复杂,多么变异不定,多么扑朔迷离,它的源、它的根、它的本就在人这里,抓住了人也就是抓住了价值问题的根本,只有抓住了人才可能找到和猜对价值之迷的谜底。”[5]

(二)要全面整合、重构价值关系。当今社会处于特殊的价值分化的转型期,所以需要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要尊重人的自我价值,摒弃忽视个人利益和个性差异的旧的价值观。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因此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从人的利益出发,来构筑价值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并严重忽略了人民的利益,这势必造成了“以人为本”理念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背离。如不当的倡导个人要绝对服从国家的极端集体主义,这种体制片面强调国家、集体、全局的利益,严重忽视局部的个人利益;片面强调个人对国家和集体的贡献、责任、义务以及人的社会价值,严重忽视人的想要、需要、尊严、权力和自我价值。旧的习俗和价值观念顽固的植根于整个社会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中。这种传统的社会体制严重忽略了人民的利益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人的价值观的倒退和社会精神的缺失。这势必造成了“以人为本”理念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背离,产生了与核心价值观念相违背的效应,使它对大众价值选择的实际支配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所以要想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必须完全克服这种保守价值观念的模式化和惰性力,要由国家是价值的主体转到人民是价值的主体。应当努力寻求个人与社会的最佳契合点,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整体价值的统一,力求更好地协调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要建立“新集体主义”的观念,其“新”是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旧”而言的,是对这种“旧集体主义”的积极扬弃,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机结合。社会整体利益是`最大的集体,集体是最高价值的代表和体现,个人只有回归集体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承认和促进人民合理的功利主义的基础上,最终归结到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7]要切实尊重人的类价值和尊严(人本价值),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尊重人的个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说全面发展的实质乃是个性的发展,只有这样,以人为本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德顺,价值论种主体性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19、320页

[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43页

[5][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上海: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4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

同志指出:“我们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认真理解同志的这一重要论断,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这一论断实际上包含着紧密相联的两层意思: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另一层是前述论断的必然延伸和拓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就第一层意思而言,这里所说的“根本”,既从地位上说明:在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的旗帜,是第一要义,是最主要的;又从实质上说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心骨。归结起来是一句总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任何时候也动摇不得的。认清这一点至关重要。

应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加深认识。

一是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贯穿这一体系的旗帜和灵魂。《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一概括,内涵十分丰富。首先,它突出地强调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定它是这一价值体系的旗帜、灵魂、第一要义。其次,它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认定它是这一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创造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再次,它既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一致、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注重民族性、历史性、继承性;又吸收当今世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注重全球性、时代性、先进性。认定把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这一价值体系的精髓。复次,它为我们的社会生活确定价值取向,并为道德判断提出基本准则: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认定它是这一价值体系的基础。而在这一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的完整体系中起指导作用的则是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提供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思想意识形态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不被假象所迷惑;也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才能像《决定》指出的那样,“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是要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决定》明确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建设这样的和谐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失去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理论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那将给党、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当然也就没有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言。

三是要从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着“两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中,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紧迫性。这种紧迫性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作分析。

从国际上看,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西化分化的图谋始终没有停止,意识形态领域的碰撞冲突、对抗始终存在。冷战结束后,过去那种正面对峙的刀光剑影虽不明显,但缓和对话的背后却不乏东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及非马克思主义的较量。西方社会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推销产品、输出文化的同时,时刻都在兜售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观,试图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达到利用西方意识形态、文化影响,演变世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他们意图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第四代、第五代身上。

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面临着“四个深刻的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在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经济、文化日趋多元的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态势。国门打开后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文化,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带来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和错误思潮。这是一种客观趋势和显著进步,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给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带来新的考验。如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增强其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主流的声音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制约,主流文化也会受到错误思想、思潮的冲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就会泛滥成灾,甚至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任意修改、随意解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会在社会上蔓延。

四是要从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剧变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性。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科学理论在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这一错误始于共产国际,盛行于斯大林时期,泛滥于所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去世后,苏共新的领导人,不是认真纠正这些失误,而是从苏共20大开始,大反斯大林,全面丑化苏共党的历史,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的理论,放弃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指导。特别是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就公开主张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实行没有限度的公开化、没有阶级性的公开化和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舆论多元化,使得反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思潮一下子就在意识形态领域打

开了缺口,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政局严重动荡,党的组织分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迅速下降,最终发生剧变,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这个失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不当(先是教条化、后是取消)而造成的失败。这个教训深刻地告诉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去占领。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而不可能是其他的什么“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立党立国、治党治国之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灵魂,是哲学社会科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和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其指导地位是千万动摇不得的。动摇了,就有的危险。

五是要从中国近代革命以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性。在《论人民民主》一文中深刻地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以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可是,“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多次奋斗,都失败了。前后,社会思想五花八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出现,其结果都是昙花一现。唯独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经和广大人民的革命运动相结合,就“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历史的大量事实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并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是对的。”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既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要义,那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途径和首要任务,就必然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马克思主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科学体系。它从不满足现状,主张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根据实践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变革,不断地进行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正在于它植根于社会实践,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因而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回答时代课题。恩格斯早就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领导人民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富于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思想,第二次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是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提出来的,是在现阶段特殊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涉及内政、外交和国防等重大领域,既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最新成果,是指导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理论。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回答了新形势下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我们党等重大问题。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主题,相互贯通,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和高度,表明我们党的理论创造力大大增强。实践证明,只有贯彻落实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最新成果,是解决各种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说过,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对着“两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和困难的法宝是什么?就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正是我们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良计妙方。坚持不懈地用这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就能成为解决各种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渡过拉美等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出现的最难渡过的关键时期,使这一时期由“矛盾凸显期”转化为“黄金发展期”,让马克思主义的光芒在中华大地四处放射,产生出越来越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吸引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路径和方法

创新路径和方法的问题,实质上是在新的形势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什么样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坚持好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问题。从当前情况看,我以为最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强化建设,强化创新。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和“多元化的社会思想”的关系。马克思早就说过:“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阶级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和“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并存,几乎是任何一个有阶级社会的共同特征。社会主义如此,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奴隶主义社会也都如此。问题只在于执政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党总结多年来在这一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主张对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各种文化、思潮、思想,应该坚持原则,区别对待,正确引导。

所谓坚持原则,就是同志所指出的:“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不能有半点含糊。

所谓区别对待,就是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和主义应当有所区别。我们抵制、批判的主要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前者大多是认识问题,教育问题,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

工作去加以解决。就是对于前者的抵制和批判也不只是简单地说个“不”就算完结,而是给以科学的具体的分析,指出其错误的实质和产生根源,并从反面中吸取其错误的教训,用以告诫自己。

所谓正确引导,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而引领的方针则是《决定》提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大力发展先进的,支持健康有益的,努力改造落后的,坚决抵制腐朽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先进思想、文化的特质,也是先进思想、文化发挥主导作用、走向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是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法则,也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法则。执行这条法则,就要在坚持四项原则的前提下,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强化差异互补、多样共生的意识,摒弃“见异思斗”、“非己必伐”的思维定势。倡导人们既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又善于倾听别人的声音;既依法争取自己的利益,又尊重别人的权利。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品格,融入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贯彻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

其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在理论研究和建设中,要确立“问题意识”,做到“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要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帮助人们分清楚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长期坚持;哪些是针对当时历史条件所提出的个别论断,随着时间的转移已经过时;哪些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哪些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需要澄清。要用创新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基础学科的建设,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念、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要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不要把学术问题上纲为政治问题,不能采取行政手段,给不同学派贴政治标签。学术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二为”方向、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支持和鼓励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大胆探索和自由争论,为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5

由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所以在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提是认识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性质决定的,不仅如此它还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与制度体质有重要影响。它包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合理因素的启发,整个体系包括了核心价值体系、和其他社会制度的共有部分。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并不是它的全部。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体现在价值存在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两个方面。价值存在体系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人的价值等等。具备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属于价值客体,有需要和有需要意识的人是价值主体。价值观念体系是指一定主体价值观念的系统化等。不同的价值观念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但它都是由核心部分与其他主体价值观念共有部分组成。核心价值存在体系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核心价值观念体系是全国人民应该树立的理想信念。

核心价值存在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念体系有不相同的地方,也有相互联系的地方。所以认识其中一者对另一者的认识也会有所帮助。价值是在改造主体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创造的。实践既能改造客体,使客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又能改造主体,改善主体的需求结构,提高主体的素质能力。从主体方面看,价值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及结果中所进行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从客体方面看,价值创造是客体在主体作用下所发生的形式变化,主体赋予客体以意义和价值。

综合上述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体的结构,应该多维的去理解和构建,而不是停留在单一的平面结构。中国人民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由核心价值存在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两个方面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性

(一)鲜活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靠理论就能总结的出来的,而且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主流观念以及行为中总结出来的。核心价值是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从这一性质我们可以的得出研究核心价值体系应从人民日常生活中发现,观察社会事实,整理人民现实生活中价值观念。而不是脱离人们群众,突发奇想的理论。这正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保持一致。

(二)大众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民群众人人奉行的,其实人们在日常中也都这样在做。做任何事情都是讲道理有原则的。就例如工作,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来换取报酬,这就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前提。核心价值也是一样,信任就属于核心价值,如果人们缺少信任相互欺骗,社会的运行就不可能正常,人们不可能正常交流。

(三)日常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人民群众时时奉行的,不能与其背离,否则不能称之为核心价值。其中遵可以体现其性质。小则遵守企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大则遵守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人们遵守着这些法律法规社会秩序才得以维持并良好的发展。

(四)崇高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高于一切的地位。商人考虑行贿的“机会成本”远远小于商场上搏战,是腐败的重要原因。其实,我们无须批评商人的思路不对,问题根子在于核心价值崇高性受到损伤,导致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放弃核心价值而专注于机会成本。

(五)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是社会主义的。眼下日常使用的社会主义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指一般社会主义,一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中央文件对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阐述,此词当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内含二义:一指公天下的大同社会,一指家天下的小康社会。邓小平称当前要建设的社会为小康,这就确定了社会主义一词的意义范围。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与方法论

笔者认为,现执政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这关键的作用。首先,政党的形成就是基于某种共同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其次,政党的力量来自政党的团结,而对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认同就是政党团结的思想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政党的阶级性质、政治目标和历史使命的集中体现,因此,执政党首先应成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示范者。应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实际,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论问题。关于如何构建核心价值观,目前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要进一步提炼共同价值目标。所谓“提炼”,就是要梳理、调整优先顺序,充实新的内容,并寻找更符合民族心理和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第二种认为,要解决好不同价值思想要素的综合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三类主要的价值思想资源:一类是体现历史性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思想资源;一类是体现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资源;一类是引入性的国外优秀价值思想资源。对这三种价值思想资源如何交相为用,还有待大家的努力。第三种认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除提炼出积淀在近代中国志士仁人心中一以贯之的被具有不同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念的先贤们所共同认同的东西之外,还应包含人类文明成果中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笔者以为这三种看法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是仁者见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处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价值观、、民族文化认同等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制度层面上升到价值观层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整表述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贯推行的精神思想道德体系,从的“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四项基本原则、“两个文明”、“四有新人”,再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基础是一贯相承的,是有合理的生存土壤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制度层面上升到价值观层面,是一大进步。借用M.S.李普塞的一个说法:“效率主要是一种手段,而合法性却提供价值判断。社会群体鉴别一个政治制度是否合法的依据,是看它的价值取向如何和他们的相吻合。”紧接着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列出了7个导致20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政治制度丧失合法性的因素:失业的存在,议会妨碍政府的有效运行,私人暴力增长,工业与农业的二元对立,民族矛盾与部落矛盾,知识分子异化,战争失败带来的屈辱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李普塞的吻合指的是国家行为与国家所倡导的价值观的吻合。换句话说,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单单是靠社会存在的舆论来确立,更要靠国家行为来确立。资本主义国家在随后的发展中,一系列的国家行为导致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他们所提倡的自由、平等与实际的剥削、压迫相互矛盾,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就受到不断的挑战和攻击,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连续受到质疑。但是,随着福利主义时代的到来,国家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凝聚力和公民认同感越来越强烈,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又逐渐与国家行为相统一,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文化矛盾不再尖锐。

从这个角度来反观我们的社会,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身的合法性与正义性是无可置疑的,并且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这样的一个价值观与我们党一贯的行为方式是互相吻合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普适性。

中国共产党依据《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并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在当前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正面引导力量,我们可以看到众多诸如感动中国的人和事的存在,指引社会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其合理性与现实性是其继续存在下去的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

在整个以经济指标为衡量社会发展对象的进程中,精神文化的要求自然会缩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重新平衡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来补充原有的国家发展模式与行为的不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使这些文化理念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样,也具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首先必须是社会主义的,再次“中国特色的”更是点睛之笔。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国家行为模式的分裂导致人的异化和文明危机不断发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克服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对人的发展的束缚。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得以形成,其本质就是人的彻底解放,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呼应了儒家“和”思想中“天人合一”,“天地和谐”,更值得我们欣喜的是,科学发展观已经进入到真正贯彻落实的阶段。从表面看,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只是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方针政策,但实际上却包含了国家价值观的复兴,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与国家行为像契合。同时,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了机制上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上提出的重要价值取向,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文化作为软实力,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按理来讲,文化全球化,即意味着多种文化形式并存,相互借鉴和吸收,共同发展。但今日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化,其实质就是全球文化的资本主义化,或称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西方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与中国相距甚远,甚至完全对立。虽然人权、平等、民主、自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在资本主义那里得到了强调并不同程度的得以实现,但是社会主义也同样在追求着这些价值观并更加普遍、广泛地实现这些价值观。社会主义追求的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是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的价值原则。这也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矛盾冲突更加强烈的根本所在。与西方欧美国家相比,中国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当各种西方文化不断充斥着东方市场时,东方文化却很难进入西方社会的主流。面对全球化的迅速渗入,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意识形态的最高指导。

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存在着诸如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导致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产生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努力消除不和谐的因素和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负面思想,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邓小平文选》[M](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3]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7

Abstract: Society the principle core value system is containing the rich materialistic dialectics thought. The tru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and understood that this core value system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compulsory part. Only then insisted that truthful and the value, the integrity and the hierarchical, traditional and the contemporaneity,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global dialectical relations can construct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内涵 辩证统一

key words: The core value system connotation unifies dialectically

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当代中国价值精神的凝结和精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确立的,它是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顺应时展的合乎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及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终目标,“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又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即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都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两大根本原则;真理与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依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求相关真理。真理的发展推动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的发展。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在精神层面上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二、整体性与层次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要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层次分明,各自有具体的内涵规定。共同的理想是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目标和追求,没有理想和追求,就没有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在这面旗帜下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指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开拓进取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传统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一精髓充分地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传统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根基。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要求,成为爱国主义的新形态与时代精神的核心。这种时代精神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相互交融的,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四、民族性与全球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民族性和全球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具有中国传统内核的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中,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伦理美德;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体现出中国特色和民族气韵。离开了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念,离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就得不到民族的广泛认同,就谈不上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既要坚持本民族价值观的独特性,在人类文化中发掘中华文化的特殊性,又要在中华文化中提炼人类文化的一般性,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上把民族性与全球性协调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特别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1]。那么何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含义

价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涉身处世,取舍抉择必然要碰到的基本问题;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解决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我们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励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理想和价值追求,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能力。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密切结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就能最大限度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平等、效率的观念不断增强,扶贫济弱、公平公义、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民主、科学法治的理念成为普遍共识,逐渐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与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范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大力发展各民族和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巨大进步。2006年3月******同志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当代社会生活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级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铸就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意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样的判断,基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准确把握,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国现实的科学归纳,回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突出主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握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它本身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吸引人、感染人、凝聚人、鼓舞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把握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鲜明展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念品质、中华民族富民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打牢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让我们努力探索,按铸造灵魂、突出主题、把握精髓、打牢基础的基本要求,体现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我们的认识统一起来,把我们精神振奋起来,把我们的力量凝聚起来,创造和谐文化建设的新境界,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于幼军,路甬祥.《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4-163.

王淑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07-10-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方面。这可以说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规律,我们应按照这一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所有环节和全部过程,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局面。

第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国民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它们对人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念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和延伸,努力建设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成每个公民的内在精神信仰和现实行为追求。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细胞,是每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几位重要的影响。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启蒙和熏陶作用。一方面,家庭教育不仅是人们认知能力和道德意识培育的第一个场所,还伴随着人的一生,是一种全程教育。另一方面,父母子女之间的亲和力减弱了学校、社会教育易于产生的逆反心理,父母子女之间的代际传递自然而有效地保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延续性,这无疑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效果。心理学家杰拉尔德・帕特森所说:“父母常常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向子女传授些什么。” 因此,家长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引导和教育子女,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好的表率,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家庭教育方式中,把父母的积极影响转化为孩子的内在品质和相应行为,为他们将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好基础。

学校的功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它是社会成员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具有教育内容系统化、途径方法综合化、管理规范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要善于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针对各教育阶段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制订相应的教育目标、要求和方案,既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各级学校的层次性特点,又注重不同阶段的整体性衔接。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者,要自觉、主动地承担起道德实践领航员的职责,要从调查研究入手,摸清受教育者的思想脉搏,自觉把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一门课程、每一次讲授都有利于帮助受教育者从心灵深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化和补充。因为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在社会中完成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加以锤炼。越是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越需要通过持续的社会教育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更加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做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实现校内、校外、家庭、社会的相互联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和环节中。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这项工作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少先队、共青团、工会等组织,要密切配合,增强工作合力,提高整体效果,共同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共享工作。

第二,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同时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将其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也就是说,精神文明建设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从始至终都要融入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使之成为统领和支撑。

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具有不同特点,物质文明建设是务实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则是务虚的,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明显成效。因此,必须虚功实做,化虚为实。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点,不断丰富理论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同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生活、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入心入脑,取得实效。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级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宣传报道,特别要采取舆论引导、评价思想道德事件、监督不良思想道德行为等有效方式,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氛围。同时,要打造一批功能不同的宣传平台,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级党政要把这些硬件投入纳入政府的年度预算内,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并尽快建立宣传文化发展基金和精神文明建设基金,以及有效的筹资机制,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兴办先进文化阵地和设施,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因此要立足于基层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他们联系群众直接、方便的优势,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不断扩大覆盖面。要紧密贴近各层次群众生产生活的新变化,不断创新教育方式,精心设计组织开展富有人情味、群众乐于接受且乐于参与的活动,使他们在参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思想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要不断消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盲区”,重视流动人口、外来工、个体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建设,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中,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的吸引力。

第三,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结合起来,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又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检验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在经济建设中,要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原则来统筹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地区差别、城乡差别、不同群体收入差别也有了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和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统筹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关注困难群体的生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在政治建设中,要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规范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以及保持社会稳定有序为目标。否则,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我国的政治建设从观念层面来说,要树立和倡导进步的政治思想、政治道德、思维方式,如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等,以及包括民主、高效、廉洁的行政观念;从制度层面来说,要健全和完善包括规范、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政治运行机制、监督机制,以及确保这种制度和机制理性运转的规范程序;从器物层面来说,要建设和改善包括能完整体现民主、法治进步的器物表现方式,如我国的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将之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并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为此,要积极利用文化手段,以文化人、寓教于乐,使人们在娱乐审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要认真研究当前文化发展的特点,尊重文艺创作的规律,加强对创作思想的引导,用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传播核心价值体系。要正确引导时尚文化、休闲文化、通俗文化的发展,把握价值导向,体现社会良知,坚决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要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领悟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在社会建设中,要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要求来推动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建设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加强社会建设,必须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体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原则,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着力在“融入”上下功夫。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理论武装、思想道德、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群众性文明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工作的实践中,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6

[3]韩震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10

2*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那么,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需要认真给予回答。

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此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才能树立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的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和谐的心态,才能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共同的理想信念。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玄妙。其实,它的内容很明确、很具体,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作为一个产生于150多年前的理论,今天为什么还要坚持呢?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是科学真理,它把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综观当今世界,各种理论思潮、流派纷呈林立,但不容否认,马克思主义仍然处于人类社会思想史的高峰,仍然是指引人类前进的一盏明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始终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勃勃生机。正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顾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追求和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改革开放29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又在除弊创新中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

理想是灯塔,是风帆,引领着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愿意为之共同奋斗。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千百年来,无论面对多少困难挫折,面临多少艰难险阻,中华民族都始终高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火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由贫穷走向富强,靠的也是这样的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的精神实质,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始终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刻,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它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融合在一起,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严谨,定位明确,层次清晰,是完整的、系统的,它坚持了社会主义又有中国特色,总结了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概括,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是能够通过努力实现的,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到青岛,人们会想到迷人的海滩、清爽的啤酒。今天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又多了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微尘"。"微尘",起初是一位青岛普通市民数次捐款时的签名,后来越来越多热心公益事业的人都留下了"微尘"的名字,"微尘"逐渐成为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它命名的募捐箱、徽章等走进了青岛的大街小巷。许许多多类似"微尘"的行动,汇集成了我们时代的共同价值追求,这也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古人说:论先后,知为先。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运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提高创建水平,使人们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和熏陶,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事有千万件,总得抓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日日照、时时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老百姓去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