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十篇

时间:2023-04-07 19:36:11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篇1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农村也大力推行机械一体化。于是,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不断繁华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按照学界的一般定义,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的抽样数据推算,我国2000年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是2000万人。随着2005年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前人的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的研究,前人认为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在对“留守儿童”其他问题方面的研究,前人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表明:“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前人从众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解决对策过程中,关于同伴关系及“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此,笔者打算运用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笔者对“留守儿童”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前景下,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的担忧起来。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笔者随机对山东省16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访问,根据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敌对

笔者对“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1

表1:“留守儿童”与别人发生矛盾的处理方式及所占比例

处理矛盾方式

所占比例

吵架

43.3%

闷不吭声

16.2%

向父母诉苦

18.9%

采取其他行为发泄

21.6%

从表1中可以看出:43.3%的“留守儿童”会采取吵架的行为,16.2%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18.9%向父母诉苦,还有21.6%会采取其他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可见,“留守儿童”采取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人际关系敏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36.7%的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3.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学习心态

根据调查统计,89.2%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5.4%由亲朋好友监护,还有5.4%由老师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64.9%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笔者大多对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16.2%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联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3.3%的很少联系。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调查结果表明,8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社会因素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5.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

3.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证,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学校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遏止了校内的不良成员进行破坏,避免“留守儿童”结识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发展能够“弃恶扬善”。

4.鼓励加强农业生产

“留守儿童”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5.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

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抓住对社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温暖。

6.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

首先,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格罗斯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因而对身心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第三,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五、结论

总之,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并搜集了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分析,为了能够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本文主要从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解决对策中关键抓住“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及自控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然而,由于个体心理存在内隐性,本文仅用调查、访谈、文献这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很难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深入地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2]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3):128-130.

[3]梁岭,郑丽.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⑺:84-86.

[4]林燕华.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121-124.

[5]吴承红,蔡澄,邵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74):100-101.

[6]陈少华,马勇琼.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报,2006,(4):177-180.

[7]堪海燕.透析农村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J].2005,(6):399-401.

[8]厉育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农村建设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EB/OL].

/Article.asp?Category=1&Column=64&ID=4806,2006-11-29.

[9]张国举,王彬竹.新农村建设中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131-134.

[10]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28.

[11]李晓丽.试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援助[J].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55—59.

儿童心理篇2

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杂志上发表了《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一文,文章首次提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简称TOM)”这一概念,Premack和Woodruff认为“心理理论”是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1982年,Bretherton等提出这种能力可以被看作一个推理系统,拥有“心理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对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对他人行为进行预测,因而可将该推理系统视为一个“理论”。Happe等曾对“心理理论”这一概念做了这样的界定:“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1983年开始,国外发展心理学家将“心理理论”应用到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

二、儿童“心理理论”研究范式

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集中在对信念与现实的理解上,对象主要是学前期儿童。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研究者们设计编制了众多的实验任务,形式多样、难度不同、适用对象不一,主要实验任务及其范式包括:

1.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研究

儿童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是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客观物理世界有所不同。“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主要包括:“区分想象与现实”;理解大脑的功能;再认心理词汇;图片故事理解。

2.理解知觉信息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研究

儿童能够对物理与心理世界进行正确区分后,“心理理论”能力进一步发展,儿童获得理解知觉信息与心理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能力。理解知觉信息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联系的主要实验任务有:理解“看见导致知道”;二级视觉观点采择;“区分外表与真实”;预测他人行为。

3.“错误信念”的研究

对“错误信念(False-Belief)”的研究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性研究内容。实验程序一般设计为:安排一种情境,使被试儿童的信念是真实的而他人的信念是错误的,然后询问被试他人将会怎样想或做。如被试能认识到他人将会基于自己的错误信念来行动,表明儿童具有了“心理理论”。Holmes等提出错误信念任务两种标准形式: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Perner等认为获得错误信念认知后,儿童会用更精细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和预测人们的行为,即儿童会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有研究表明4岁儿童具有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其中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属于一级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研究

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对儿童“心理理论”做出理论解释,其中经典理论有理论论、模拟论、模块论和匹配论。

1.理论论

理论论是对儿童关于心理生活的认识的一种解释性理论,其核心论点是:儿童对心理的认识或理解本质上是像理论的,具有与一般科学理论同样的基本特征。理论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是一种直觉理论,是一个由信念、愿望—知觉等核心概念相互联系而成的心理知识系统,儿童通过经验不断建构自己关于心理状态的知识,心理知识逐渐形成一个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而后人们就根据这个理论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

2.模块论

模块论(Modularity Theory)是儿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中主要理论取向之一,代表性人物主要有Leslie和Baron-Cohen,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是一种天赋的、领域特殊的心理结构,个体出生时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神经系统,其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即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是生理成熟,而不是来自经验的修正,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起到“触发”的作用。

3.模拟论

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代表是Goldman,认为我们理解他人心理是通过一种“模仿”的方式进行的:个体首先将自己处于目标主体的情境之中,假装具有目标主体的信念和意图,然后判断自身在这个状态下具有的心理状态或会做出的反应,最后将这种反应或心理状态归属给目标主体。

4.匹配论

匹配理论的代表心理学家有Andrew Meltzoff 和Alison Gopnik, Chris Moore等,他们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即在心理活动情境中,儿童逐渐获得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心理关系的认识,意识到在与客体的心理关系中,自己与他人具有等价关系,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这种不断观察和再认识,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得以不断发展,逐渐获得系统的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

四、儿童“心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正如目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整体状况,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描述”优于“解释”。尽管近年来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取得很多进展,但其实验范式、研究范围、理论模型等还都亟待改进。

首先,在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领域方面,心理状态与信念认知的关系一直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核心。尽管研究者都认为在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还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究竟这时的发展是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还是解释性心理理论,或是对人格特质的认知,都有待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整合。第二,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对象,目前多是针对于普通学龄前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多地转向童年中期、青春期、成人甚至老年人的“心理理论”发展及他们之间“心理理论”差别的研究。第三,对儿童“心理理论”生理机制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投入。 第四,如何将“心理理论”研究的成果用于教育实践,将是心理理论研究未来的主要取向之一。最后,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影响因素的研究,日后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文,林崇德.“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与研究趋向[J].心理学探新,2004,23(3):30-34.

[2]庄小满.“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65-67.

[3]丁芳,刘大文.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2):70-74.

儿童心理篇3

关键词:儿童 绘画心理 分析 身心健康 研究

儿童是人类的希望,儿童的发展牵动着每个民族,每个家庭,每位父母。我们关心儿童,希望他们得到细心的呵护与精心的培养,然而往往只注重他们将来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却忽视了他们在成长中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欲使之成人,教育者必先能洞悉儿童的心灵,方能正确引导他们成长。透视儿童绘画的心理,寻找开启儿童心智的钥匙,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深远。

西班牙儿童心理学家马拉夸・德拉多认为,4岁前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学画要比学说话快,而说话远不如画中语言丰富,因此我们应该尽早从绘画中分析儿童心态和挖掘他们的潜力。儿童的绘画反映儿童的天性,表现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儿童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1)由于儿童幼稚、单纯,思维纯洁无瑕,所以他们的画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真实的约束,没有任何清规戒律,形成了儿童画所特有的稚拙、梦幻甚至荒诞的特点,是最真实的内心表现。

儿童绘画活动是儿童进行的游戏,他们画画图个开心,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随意画出了他们的快乐和不快乐,喜欢和不喜欢,宣泄自己的情绪,绘画的过程使儿童的内心寻找到平衡,促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因此,可以说儿童绘画是我们了解孩子的窗口,从他们的画中可以了解他们的情感、性格、兴趣、智力发展等,从而进一步关心和教育儿童健康成长。

根据观察,我发现儿童的绘画的确和他们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绘画不同与音乐,它更趋向于独立创作发挥的艺术。在这样的一个氛围里,儿童自由地展示,毫无保留得把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以造型、色彩等形式表达出来,画面就成了儿童心灵的窗户,是儿童性格的自然流露。图1的小作者蒋子阳,他为人热情开朗,是个典型的外向型性格。他的创作构图大胆,画面上总是热热闹闹的。图2的小作者蔡玲红,一个安静的小女孩,画的花也小巧而拘谨。

图3图4画的是好朋友,图3小作者徐鑫晨的好朋友都是穿着靴子的勇士,都有有力的拳头,连铁甲勇士也是他的好朋友。看到这些,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充满正气的小大哥形象。后来我向班主任一打听,知道了这个小男孩平时说话嗓门很大,声音总是盖过其他的小朋友,还喜欢给同学做主。图4小作者徐福安,他画的朋友个个手上都拿着刀,还戴着尖尖的帽子,全副武装的样子。小朋友的脸上用直直的短线条表示眉毛,脸部表情很严肃,一看就知道这些朋友之间并不友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徐福安是调皮捣蛋的小男孩,课间总爱与同学追逐打闹,上课时也不安分守己,所以小朋友们不爱与他玩。

图5是黄若恒小朋友表现一家三口平凡而温暖的生活场景。画的是夜晚小作者睡觉了,爸爸妈妈还忙碌得干着家务,家里的小猫悠闲地走动着,画面中暖暖的色调给人温馨、和谐的感觉。图6王雨涵小朋友记述的是夜晚爸爸与妈妈吵架的场景,一张蓝色的双人床把画面由中间分开,一面站着妈妈和妹妹,另一面站着爸爸和自己,爸爸妈妈正对视着指手相骂。画面中冷冷的色调,直直的线条描绘了一种紧张、压抑的家庭气氛。事实上王雨涵的父母是在闹离婚,妈妈准备把年幼的妹妹带走,把王雨涵留给爸爸。小作者王雨涵就是通过画画记录下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宣泄内心的苦恼,使情绪得到缓和,找到心理上的平衡。

儿童画像日记本一样,记录下了儿童丰富内心世界的点滴。儿童在绘画中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展现着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精灵,我们应该给予细心的呵护,对他们的心理、个性发展中的问题要给予帮助,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训练而加以一定程度的克服,但要想真正地提高,还要抓其本质,即儿童的性格。在心理学上,通常把人的性格气质分成四种类型:多血质型、胆汁质型、粘液质型、抑郁质型。前两种性格的儿童在绘画时更富有激情,但是缺少耐心,又稍带马虎,所以画面上往往是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只是缺少细节;而后两种类型的儿童,则更多地表现出认真,有始有终,只是动作过于迟缓、拘谨。所有的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儿童性格的写照。所以,要使前两种类型的儿童,改变虎头蛇尾的创作习惯,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去仔细观察,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的一面,写生就是个好方法;要想使拘谨的作品能放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通过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一面,不断通过暗视、表扬等办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很有效。

心理学家在二十世纪初就注意到儿童绘画能力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美术教育家杨景芝在《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一书中写到“儿童的绘画能力与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同时,各种智力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这一点。学校一年级新生组班都是随机自由组合的,开学初学生的智力水平还不能在文化科目等中体现出来。图7图8为第一课《我的新朋友》学生作业。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图7所画的好朋友脑袋特别大,眼睛、嘴巴、鼻子拧巴到一起,身上也没有手,线条也很稚嫩,看起来像4、5岁儿童画的作品,而小作者伊岚小朋友已经8岁了。图8画是雨欣小朋友表现自己和姐姐一起玩耍的场景,画得比较高大的是姐姐,她正侧着脑袋看着作者自己,8岁的小作者通过耳朵、眼睛、嘴巴、头发等细节的处理来表现姐姐是侧面的,可以看出雨欣小朋友有较强的方位感。画面中人物生动的手势也看到了小作者的灵活性。后来了解了两位小作者的情况,图7小作者伊岚是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一个小朋友,她的智力发展水平比同龄孩子要迟2、3岁,上课坐不住,常常站起来,或者不由自主地离开教室,考试总是答不上几题,自然成绩总是个位数。图8小作者雨欣平时自主性强,各科成绩优秀,还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被选为班长。

每一个儿童的智力发展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变化,总是有快、有慢,有先、有后,家长和老师都不能因此而放弃他们或者“拔苗助长”。我们可以通过绘画观察儿童的智力成长状况,判断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尽早采取有利的措施,进行因材施教。

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个画车画得很好的孩子叫赵雄越,在他5岁的时候就已经能画立体的车了。他喜欢车到痴迷的程度,能准确说出各类车的名字,翻斗车、装载机、平地机等不多见的车也知道,不同类型的火车最高时速也了解,说到车便滔滔不绝。他爱车,也爱画车,拿到笔和纸就能迅速画出车的框架,但是他只爱画车,画的车里没有人,车子不上色。经过观察,发现这孩子对自己的爱好热情度高,但没有足够的耐心。我开始鼓励他,能不能给车刷上好看的油漆,让更多人喜欢上你画的车;那么好看的车,肯定有很多小乘客吧,把他们画上去吧!赵雄越的妈妈对他的关心和教育更是无微不至,鼓励他能画完整一张画,就奖励他喜欢的汽车模型;不断提醒他用各种颜色来装饰汽车,有进步了就带他去看火车。就这样循序渐进,不厌其烦地鼓励和引导赵雄越。经过一段时间,赵雄越参加“天眼杯”绘画比赛。他画的是几辆赛车前后奔驰在彩色的大马路上,画面上立体的赛车之间画出了前后遮挡关系,在幼儿组里算是比较突出的,得奖了,对他鼓励很大。

当然不是每一个喜欢绘画的儿童长大后都能成为画家,在绘画方面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成就,但是绘画能启迪儿童的智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早期及时接受绘画教育。对儿童进行正确的艺术启蒙,可以极大地挖掘人的潜能,促进儿童绘画能力和智力的超前发展。

每一个儿童都爱画画,他们都是天生的小画家,他们是无忌惮地画、自由自在地画,他们画在墙上、在地上、在床上、在纸上,他们的画里有希望、有无奈、有快乐、有悲伤……每一张画都是一个小世界,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随意评价它们“好”与“不好”,更不要说“像”或者“不像”。可能一次无意的“不像”,这个儿童就不爱画了。在这世界上,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环境,接受着不同的教育,他们的智力特长也不相同,当然表达出来的画面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简单的给一个结论。我们要善于发现区别,找出特色、特长,及时给于足够的重视和肯定。

儿童爱画画,更重要的涂涂画画的这个过程,使他们的压力得到了释放,情感得到宣泄,心情获得了放松。我们可以把画面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与儿童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情感,我们应该细心耐心的观察儿童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更深层的东西,以便从中发现儿童的种种未表露问题并能通过美育予以改善和缓解。

通过儿童绘画,我们可以了解儿童心理;而通过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又可以促进绘画水平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当然,性格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也不能一劳永逸,而要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德宏 《创造与心智成长》[M]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3

儿童心理篇4

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有人对130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36.97%的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独生子女生活空间小,缺少玩耍同伴,家长凡事包办代替、过分溺爱孩子,而抑制了儿童语言、行为的自然发展,儿童得不到身心锻炼的机会。加之家长缺乏相关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认识,且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与纠正,久之就造成心理行为问题和一些不良习惯的形成。干预的措施是提高父母素质,创造家庭健康环境氛围和儿童正确行为习惯的培养。

厌学心理:有人认为家庭生活维度(主要评价亲子关系的好坏)、同伴交往维度(主要评价同伴关系的好坏)、学校生活维度(主要评价儿童在学校中的感受以及是否喜欢上学等问题)的好坏与厌学情绪的出现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三个方面明显不如正常儿童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讲,要让儿童建立自我同一性,即对自我形象、自己社会角色的定位,主动与他们探讨相关话题,如“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等。帮助他们尽快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果厌学是由于抑郁、焦虑或者其他心理障碍,就要对症处理。

儿童抑郁症:要注意儿童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当孩子表现为不愉快、游戏的兴趣减少或缺乏、不与小朋友在一起而喜欢独处、哭泣多、睡眠过多或过少、进食量减少、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自觉记忆力下降、自我评价低、对生活和学习没有兴趣,严重者出现厌食和轻生的念头和行为,甚至头痛、腹痛、腹部不适、头晕、胸闷、无力、无欲望症状时,就要注意抑郁症的发生。儿童抑郁症可有药物治疗,当然也要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儿童抑郁症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认知治疗和家庭治疗。儿保工作者如果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也可以在配合治疗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要对患儿所表现的困惑、疑虑、恐惧不安、发脾气、冲动和痛苦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同情,在此基础上劝导、鼓励患儿配合医生的治疗。

儿童焦虑症:从婴幼儿至青少年均可发生焦虑症。儿童焦虑症的发生除有遗传因素作用外,与患儿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环境的效应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交活动发生作用。在所有这些环境因素中,家庭因素无疑为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有遗传易感因素的儿童在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更易发病,在做好孩子心理治疗的同时,要教育家长帮助儿童克服焦虑情绪,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群体项目,可以帮助孤独、怪僻、不大合群、不习惯与他人交往的孩子摆脱焦虑,并可使其逐渐对集体产生兴趣;参加游泳、溜冰、滑雪等运动,有利于孩子克服腼腆、胆怯、自闭等弱点;参加下棋、钓鱼等活动,有利于孩子克服遇事易急躁、感情易冲动和缺乏自制力等弱点。

儿童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征以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行为刻板为典型的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则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我国按一般低患病率估算,孤独症儿童约10万,儿童孤独症是慢性病程,预后好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幼年语言的发育状况、智商的高低、训练教育及疾病干预时间的迟早有一定的关系。儿童保健工作者在工作中要以专业知识及时发现患儿,使其早日进行正规的训练和治疗。

讨 论

儿童心理问题要引起家长、学校、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儿童保健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遇到儿童心理问题,所以,必须不断学习、更新儿保知识,利用各种形式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儿童保健工作更全面、更完善。对于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患儿家长往往不能意识到孩子已经有了心理障碍或者早期表现,儿童保健工作者就要凭借专业知识及时发现患儿,使其早日进行正规的心理辅导或治疗。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儿童心理行为保健,不要等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了才去求助心理医生。对稍大一点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服务,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进行心理治疗。同时还要重视儿童情商的教育,幼儿到四五岁时,脑量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的发展。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

儿童期是心理和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心理卫生工作应在儿童保健工作中贯穿始终,并伴随整个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在儿童保健工作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工作,不仅要重视体格发育,还要注意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唐光政,陈红卫,潘顺英.儿童心理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37.

儿童心理篇5

1.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留守儿童主要依靠隔代亲属抚养,缺乏父母的关爱。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这些孩子往往会出现自卑内向、孤僻不合群等现象。类似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必然会影响了儿童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想法偏激、行为失控甚至更严重的后果。一些留守儿童不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反而会认为受到父母的冷落或抛弃,导致了他们看待问题视角片面,心理倾向于愤恨世界,产生情绪波动、仇恨、嫉妒的消极情绪,给家庭带来更多的问题和烦恼。

2.对社会的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成长时期是需要人教育引导的时期,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自己思想和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亲情的滋润,极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认知、价值观的偏离。这种偏差作用到社会上,就是行为上的偏差,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发展。决乏家庭管护、过度放任的留守儿童很容易因无人教导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留守儿童因为心理问题违法犯罪的例子并不鲜见。

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家庭息息相关。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依然对父母有很强的依附性。孩子在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更容易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作为留守儿童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儿童心理成长中也担负着十分主要的义务与责任。

1.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极其有益。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加强与子女的亲情联系,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孩子多加交流,经常性沟通感情,及时为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在精神、道德成长方面的加强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应通过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关心子女的学习和生话,及时地发现他们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引导与纠正。

2.学校方面

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学校教育环境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学校应担负起更多的监督责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细致的照顾与关爱。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监护人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及时发现、诊治出现的心理问题。现在,心理辅导站已经在农村学校逐步扎根,学校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平时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儿童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开展有意义的趣味性的课外话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加深交流,培养学生们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

3.社会方面

儿童心理篇6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 道德心理研究 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

儿童心理篇7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成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人员的规模不断扩大,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特殊的环境里,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与监护,与父母联系少,更谈不上沟通。家庭教育的空白,而学校教育与管理又不能有效地弥补这类教育,促使留守儿童产生消极情绪,不良体验,性格内向孤僻,学习滑坡,有的甚至厌学、逃学、散漫、打斗、小偷小摸、沉迷于网吧游戏室。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远离双亲,缺乏来自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失。他们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单一性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没有规律,影响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不能健康成长,心理状况更让人担忧。他们变得孤独、脆弱、敏感、多疑、自私、自卑、任性,在家中与监护人矛盾重重,在学校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导致他们普遍产生厌学心理,结伙沉迷网吧、游戏厅,养成懒散、不负责任、乱花钱的坏习惯等。综合看来,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良情绪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不开朗、内向。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怨恨、忧郁,具体表现为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等不良心理,不能很好地与老师沟通或求助,孤僻、自闭 。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

2 人格障碍

相当部分留守儿童任性、霸道、自私、冷漠、敏感多疑、逆反心理重。常为一点小事乱发脾气,有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理,表现出一种叛逆态度,放任心理、行为走向极端。总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周围的人不关心自己,甚至敌对自己。由于自己缺乏父母的关爱,妒忌他人的幸福,严重的还有破坏行为:偷走他人的新文具盒,弄脏或弄坏同学父母刚买的书包、新衣服。自暴自弃没有进取心,没有荣辱感、甚至没有一点自尊。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内心里厌恶自己,瞧不起自己。

3 耐挫力差

留守儿童遇到问题与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显得孤立无助,表现为消极悲观,自暴自弃,意志力薄弱。不能很好地面对困难,用积极的心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抱怨困难为什么找到我。既不找人帮忙,自己也不努力,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既使去做也浅尝即止,尤其遇到困难更是畏缩不前。

4 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主动,遇到困难不能很好地求助老师及学习好的学生,抄袭严重。有的用不正当的手段让朋友帮忙完成作业,老师发现适当的质疑与说服,反而出现抵触情绪。更有甚者千方百计找理由不做作业,故意不带、撕坏甚至丢掉作业本。

5 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督,常常是问题儿童。周围不论用怎样的公平对待他们,也弥补不了他们精神上的渴求与缺失。他们错误地认为周围人对己不公,没有人喜欢他们,常以怀疑不信任的情感与周围人交往,信奉“钱”的力量,使自己的交往功利而狭小。他们在交际中并不是没有遵守交往规范,也不是不懂交往技巧,而是他们不愿交往,不敢交往,对活动不太感兴趣,不愿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独来独往,孤独自闭,产生交往心理障碍。他们既渴望友谊,又怀疑友谊。在与他人相处时常有报复发泄的情绪,暴力倾向严重,有的甚至拉帮结派。

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并努力寻求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为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加强内部机制培养,提高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促进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青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对策干预.开封教育科研,2008.1: 88~89

儿童心理篇8

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有6100多万,近三分之一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政协委员刘佳晨、朱军等26名委员向两会递交联组提案,此前,26名委员专门分3组前往3地调研留守儿童问题。提案建议,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健康问题,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流入城市的农民和城市人口享有同等权利,尤其是放开重点小学和城市公办学校招生限制,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顺利上学。

健康出现偏差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朱军:在受教育方面,农村很多学校的条件比较差,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堪忧。同时,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也缺乏保障,由于缺乏照顾,也就造成很多孩子成为犯罪分子拐卖、害的对象。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受到的关爱全面缺失,极容易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孩子的父母很多都是一两年才回来一次,和孩子聚少离多,沟通非常少,导致很多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偏差。由于缺乏感情依靠,很多留守儿童性格内向,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也使得一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等心理。全国妇联2010年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由于长期远离父母,45.1%的留守儿童“感到心里孤单”,三成以上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一个让人揪心的现状是,尽管孩子们在关爱、生活照顾等多方面都缺失,但部分孩子觉得很正常,他们认为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是为了赚钱让他们上学。孩子越是这样“懂事”,越让人心里不好受,因为它本身不是一个正常的状况,可是孩子们已经觉得很正常。当这些孩子走过童年、少年,真正开始有思想有判断的时候,一些问题可能才会显现,也许那时孩子们也会对自己的成长方式有所反思。

建寄宿制学校和托管机构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组织部部长张黎明:对于已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要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扩建农村中小学,对学校的教育安全等加强管理。同时,建立寄宿制学校及托管机构,让孩子放学后有地方可以去,有人管,有人继续教育。对学校而言,要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状况调查摸底,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结对,进行精细化管理,给予经常性的教育、心理引导等,严厉打击侵犯留守儿童的行为。教育部门应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加强对其规范管理,适当配备心理、生活教师,针对留守儿童特殊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关爱帮扶。政府应从部级层面设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在留守儿童集中大省的农村社区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把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内容纳入其中,依托现有基层公共活动设施等建立儿童之家,配备必要的图书、文体活动器材等,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托管、救助服务、家庭教育指导等。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成贵:今后一段时期,政府应把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农村教育投入的重点,不断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的建设力度,在现有资助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村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逐步扩大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范围,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实在的帮助。

儿童心理篇9

一、心理问题诊断

(一)、家庭健康教育严重缺失

缺位环境给孩子蒙上了一层阴影影绰绰。隔代教育与亲友代管的缺陷,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健康教育缺失易于引发留守儿童心理疾病。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从而让他们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负疚式”教育观让留守儿童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安全教育的空白对留守儿童健康极为不利。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出门在外,监护人管不好或管不到,甚至有不管的现象,儿童安全意识差,自我防范能力低下,而儿童的可塑性极强,极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据我们调查,留守儿童出现安全事故问题时有发生,同时留守儿童在外学坏,时有发生违法犯罪的现象。某校六年级刘亮(化名),因其父母双双在外务工,由于监护人舅舅在医院工作,无暇管教。半年时间,就和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在一起,泡网吧,偷东西,打群架。

放任自流的管理让留守儿童健康知识缺乏。通过部分问卷调查和与学生座谈交流,发现尚有部分学生不知“健康”之意,学生还有许多的不良生活习惯,如不吃早饭,爱在无证摊点购买劣质食品吃,爱睡懒觉,睡前不刷牙等。至于一些疾病预防知识更是知之更少。

(二)、学校健康教育步履艰难

美国教育家霍列斯曼十分重视学校健康教育。明确提出学校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使儿童少年获得卫生知识,转变卫生态度,产生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发育,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的已度过了健康教育低级阶段,迈进了健康教育高级阶段。再加之我国健康教育普及较晚,作为我们贫困城镇山区来说,更是差之又差。

应试教育发霉的奶酪还飘在教育的天空,健康教育还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近年来,由于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高歌猛进和学校健康教育逐渐引起重视,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思想的逐步转变,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健康。但不可否认,由于教育制度的问题,学校应试教育“涛声依旧”,健康教育成了一各种摆设。据调查,我县虽然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体系,但认真开展此项工作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即使开展者,教育效果也不如人意,健康教育课时常被数学、语文等学科挤占。此外,据我调查,我县百分之百的心理健康教师均为兼职。

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匮乏,严重影响健康教育课的效果。利用健康教育课进行较为系统的健康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方法。但学校建康教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工作严重滞后。再由于健康教育课均为兼职教师,因其任务繁重,大多健康教育课不是被挤占就是敷衍了事,至于如何把握教材,钻研健康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等无从谈及,从而影响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师专业知识缺乏,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质量。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干预措施,这根本区别于一般的教育与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的目的的不仅使学生了解健康的含义和行为,更要引导学生树立建康意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健康教育队伍中专业出身者几乎为零,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也是皮毛,根本没有系统性,无从说有专业性。这样的教师能教好学生吗?而一些学校就是说重视健康教育也是显得疲软。我在调查结果中发现,很多学校把学校健康教育与学校健康教育课等同起来,因此健康评价标准仅限于学生的书面回答。学校健康教育重在知情意行,而我们学校停留在知上,就是知,也是只知其意,不知其理。

二、心理按摩方法

留守儿童关系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留守儿童”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建构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在学校组织的引领下,充分发挥社区、监护人的作用。观察“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成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对监护人进行教育方法的培训。建立机制,定期督促外出务工家长经常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

(二)、转变学校教育观念,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加强中小学校校长和管理人员学校健康教育理论和实施方法的培训,提高领导对健康教育的理浑和重视稠度。使领导转变观念,引进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深入细致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素质教育必须落实。配备专门的健康、心理辅导的老师,解决他们平时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也能跟其它儿童一样感受到关爱和重视,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是创设亲情环境。充分利用我们的少先队阵地,用我们的少先队活动来正确引领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健康。如以班级建立亲情电话、亲情视频、让孩子定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之爱。也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和校讯通平台,引导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沟通。开展手拉手活动,对特殊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帮助,对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儿童及时做好心理疏导教育工作,对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儿童采取教师承包辅导、同学结对帮扶的方法,对家庭困难的儿童在给予物质的帮助的同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把学生父母是否在外打工,在什么地方打工以及父母的联系方式等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增加到学生的档案里。通过留守学生档案,保持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向,及时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四是培养健康教育师资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缺乏专业师资是制约中小学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呼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开办健康教育的专业,培养专门师资。各教育部门应以岗位培训的方式对在职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一定时期的专门培训,在取得合格资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应定期培训。

五是树立典型,榜样引路。学校建立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激励评价机制。对那些各方面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并给孩子的父母送去喜报等。

六是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或定期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并对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

(三)、多渠道,广宣传,进行多样化健康教育。

大多数学生获得健康知识主要通过教师授课和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获得。但这种知识的获得存在零散的现象。在对健康教育课进行正常系统的教学外,还可结合教育课、生物课、思想品德课等进行多渠道,广范围的传播。同时通过板报宣传,邀请有关校医、专家等定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儿童心理篇10

专家认为,孩子的智力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少数孩子智力超群,还有少数孩子则达不到正常标准。因此,是否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要视孩子智力发育程度而定。孩子在某个方面发育成熟了,可提早训练和引导,但切莫盲目地在所有方面进行早期教育,拔苗助长,其后果是有害的。优秀的孩子,不仅身体强壮,智力出众,更应该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那么,怎样在为孩子的营养状况、身体发育操心的同时,注意并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为了能使儿童幼小的心灵健康地发育成长,形成良好的个性,做父母的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就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愉快、团结、友好的家庭环境与欢乐氛围,让孩子在舒畅、宽心、快乐的气氛中成长。

要有正确一致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做父母的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要专心、耐心,注意说理,从正面进行引导,不要动辄发脾气,甚至恐吓训斥。另外,还应注意在教育孩子时,切忌父母、家人管教态度不一致,“男左女右”的让孩子无所适从。

要逐步培养儿童独立的生活能力

要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性格,就应早在孩子上小学甚至入园前开始抓起。诸如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洗脸、梳头、铺床、洗手帕等等。父母应不厌其烦地、耐心地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养儿童自尊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在入学前,他(她)们已有了初步判断是非的能力,比如家长表扬时就兴高采烈,批评时就羞涩自卑。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在责备孩子时一定要适时、适度、适可而止,不要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任何的伤害。当孩子有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当孩子沮丧、发脾气时要予以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