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十篇

时间:2023-04-10 15:26:40

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篇1

1、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它是一种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

2、概况:进化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DavidBuss、JeromeHBarkow、Ledaosmides和JohnTooby等人。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

3、它是一种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原则和进化生物学的结合,它试图用进化的观点对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进化心理学一出现就赢得了诸如“进化心理学:关于心理的新科学”、“心理学整合的新范式”、“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等溢美之词。

(来源:文章屋网 )

进化心理学篇2

 

一、进化心理学的发展演化

 

20世纪对于心理进化的研究有三个代表性的运动:传统习性学、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传统习性学主要代表人物是洛伦兹(Lorenz)和廷伯根 (Tinbergen),建立和发展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传统习性学主要研究自然状态下的动物本能行为,试图把对动物行为的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到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中,洛伦兹的On Aggression(1966)就是这样的一本最有名的著作。

 

传统习性学在20世纪70年代被社会生物学取代,社会生物学将对动物行为研究的一系列新技术运用于人类,以进化的角度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认为吸引、养育、互助、攻击等行为是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进化产生的,行为的目的在于基因的延续。

 

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生物学也遭到了一场新的运动的取代,这场运动就是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EP)。进化心理学与社会生物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提出了进化的心理机制,将对于人类行为的适应性本质的研究深入到了认知的水平。巴斯 (Buss)认为,虽然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进化理论,但他们在一些对心理学来说是关键的方面还是有分歧的。社会生物学家相信人类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繁衍的成功,成为“适合最大化者”(fitness aximizers),但进化心理学家相信人类是“适应执行者”(adaptation executors)或“机制催化剂”(mechanism activators),他们相信人类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那些有助于繁衍和改善适应性的生存问题。进化心理学家把研究重新聚焦在可观察行为背后的“达尔文主义的演绎”(Darwinian algorithms),而不是行为本身,这样就可以看清环境变迁和文化差异对潜在人性影响的交互作用。

 

二、进化心理学基本观点的反思

 

进化心理学的主要来源是:认知心理学、遗传学、行为生物学、人类学、生物学和动物学等。1989年,人类行为和进化协会(Human Behavior and Evolution Society)成立,并出版了《进化与人类行为杂志》(Journal of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标志着进化心理学的诞生。图比和考斯麦茨(Tooby&Cosmides)通过他们1992年很有影响力的著作《适应的心理:进化心理学和文化的产生》普及了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者普遍认同以下基本观点:

 

(一)心理机制是进化的结果,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

 

进化心理学认为“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要充分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必须了解这些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即心理机制的产生及其作用。“过去”不只是指个体的成长发展经历,更主要是指人类的种系进化史。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过去”不仅在人类的身体和生存策略方面刻下了很深的烙印,同样也在人的心理和相互作用策略方面留下印记,成为探索心理机制的基础。“活着的人都是一部复杂的记录,其设计提示着过去的选择史。”

 

考斯麦茨(Cosmides)认为,“过去”存在于对有关人类行为进化过程的研究中,心理机制是被丢失的环节,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在于探索进化的心理机制是如何在行为与进化之间起中介作用的。

 

(二)生存与繁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要解决两类大的问题:生存和繁殖后代。人的心理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演化形成的。达尔文列举了人类进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生存问题,如食物的短缺、气候、疾病、寄生虫、食肉动物、自然障碍等。人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心理机制,如害怕陌生人、怕蛇等,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过,从进化角度看,生存只是一个前提,繁殖后代比生存更为重要,人的另外一些心理机制也是在解决与此有关的问题中形成的。要成功地繁殖后代,就必须解决诸如同性竞争、配偶选择、配偶保持以及亲本投入等各方面的问题。心理学家必须了解人类在进化适应环境中面临的这些问题,以确定和探索它们演化形成的心理(认知、情感行为)解决方法。

 

(三)心理进化源自适应压力,功能分析有助于理解心理机制

 

巴斯、考斯麦茨等进化心理学者认为,心理机制是在人对压力的适应与选择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心理是适应的产物,某种心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解决适应问题。不理解心理现象的适应设计,就很难对心理现象有充分的了解。心理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去发现、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机制,而确定、描述和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方法是功能分析。功能分析就是弄清某些特征或机制是怎样用来解决那些适应问题的。例如,男性为何比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暴力,更容易陷入婚外恋?女性为何偏爱比自己年龄大的男性?只有弄清了这些心理现象的功能,才能对它们有清楚的了解。

 

(四)心理机制是由特定功能的“达尔文模块”构成的“瑞士军刀”结构

 

主流心理学的一个观点是,心理机制具有普遍意义,在不同领域以本质上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根据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机制加以解决。而进化心理学主张心理机制是由大量特殊的但功能上整合设计的处理有机体面临的某种适应问题的机制构成的,不同的适应问题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福道尔(Fodor)把这些具有特定功能的心理机制称作“模块”或特定范围的认知程序。考斯麦茨把心理隐喻为一把“瑞士军刀”,它包括不同的工具,每一个都能有效完成某个任务。这样,人的心理就是大量特殊但功能上整合设计的处理机体面临的某种适应问题的机制——“达尔文模块”构成的“瑞士军刀”结构。

 

(五)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

 

人的心理机制是演化形成的解决适应问题的策略,具有下列特征:(1)它以目前的方式存在是因为它在人类进化史上解决了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有关问题;(2)它从环境中积极提取或消极接受某些信息或输入,对于有机体解决适应问题具有特殊的作用;(3)通过一定的程序(或决策规则)把输入的信息转换成输出,以调节生理活动、给其他心理机制提供信息或产生外显的行为,解决某个适应问题。例如,择偶过程中男性偏爱漂亮、温柔的女性,女性偏爱有财富和权力的男性,其差异是因为在人类进化的古环境中,漂亮是女性健康和更具生殖力的标志,而有财富和权力的男性更能保证女性在怀孕和养育后代过程中所需要的投入。具有这些机制的人比没有这些机制的人更容易取得生存和生殖方面的成功,它们在解决人类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演化形成了人的心理机制。

 

(六)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的结果

 

进化心理学者反对外源决定论,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属于内源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者。他们主张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它对于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高度敏感;社会环境则影响心理机制的表现方式、强度以及频率。有三类环境因素对于心理机制的表现产生影响:(1)文化背景影响心理机制表现的阈限。例如,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人们对于暴力的反应阈限是不同的。(2)个体的发展经历使个体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西方一些研究表明,在儿童期缺少父亲会导致个体采取乱交的策略,而有父亲会使个体更多地采取一夫一妻的策略。(3)当时的情境输入影响心理机制的激活。例如,性嫉妒、觉察骗子的机制,也只有在出现不忠诚、没有回报时才出现。

 

总之,进化心理学提供了一种相互作用观,并不认为行为是遗传的、不能改变的。心理机制是解释社会行为不可缺少的要素,但它必须被情境激活才能表现为行为。所有的外显行为必然是情境输入和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进化心理学对心理学两种倾向的批判

 

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心理起源观主要有两种倾向,即内源决定论与外源决定论,进化心理学者对二者都持批评态度。首先,进化心理学反对内源决定论,主张尽管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但并不是某些内源决定论者所说的那样受某种盲目的本能或内驱力驱使,而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次,相对于内源决定论,进化心理学更反对外源决定论。外源决定论认为,人生来是一个“白板”,后天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进化心理学把自己界定为认知科学阵营中的一个门类,但却并不认同认知心理学关于心理、意识内在机制的预设。在认知心理学那里,人从被看成“白板”到被看成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计算机”。进化心理学在吸取了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原则的同时,舍弃了有关所有的心理过程都是按照同样的信息加工原则进行反映的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化心理学不仅反对所谓标准的社会科学模式,其实也包含对认知心理学的扬弃和批判。

 

进化心理学认为,现代心理学取向常常采用二分法,把遗传与环境、生理与文化、本能与推理等对立起来,从而强调某种因素而否定另一种因素的作用。这显然是一种武断的、片面的思维模式。有机体的任何表现都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正是基于以上的反思,进化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批判。

 

(一)进化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标准社会科学模式的批判和否定

 

在达尔文时代,哲学家和科学家中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人的心理像一块白板,是后天经验写上了内容。许多年后,人从“白板”转换成了机械的 “计算机”,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这就是某些进化心理学家(如图比和考斯麦茨)所称的标准社会科学模式(The Standard Social Science Model,SSSM)它是人类学、社会学的正统和主流,从20世纪20年代就一直统治着心理学。标准社会科学模式(SSSM)认为:心理学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关注文化和经验在人类行为多样性中的作用,因此社会科学不需要考虑进化在行为变异中的作用。动物行为是受生活史制约的,而人类行为是由文化和经验决定的,虽然人类天生具有某些反射和学习的能力,但本质上来说我们是白板。人类行为是个体在一生中慢慢习得的,文化决定了学习的内容,并且我们是有意识地决定许多日常生活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进化心理学对标准社会科学模式(SSSM)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图比和考斯麦茨认为标准社会科学模式的框架是错误的,认知心理学、进化生理学和神经科学30年的发展融合也证明了这种社会科学基本模式是有严重缺陷的。进化心理学提出了另一个框架并开始取代了它,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生物学的分支,而生物学是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动物行为和人类行为都是进化的产物,人的心理类似计算机程序,是一个巨大的模块,这些模块是通过自然和性选择进化成的,以解决某种适应性问题为目的,比如,配偶的选择、语言、社会合作等,我们行为的许多动机是无意识的,而文化是特殊化模块的结果。

 

(二)进化心理学否定和批判了主流心理学的以机械论为指导的研究取向

 

进化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纳入生命科学的范围加以研究,是与当代科学发展趋势一致的。近百年来,心理学的研究一直以物理学作为自己的榜样,以机械论为指导,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缺少“人性”,离人的实际越来越远。近年来,已有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这一点,提出要把心理学纳入生命科学的范围加以研究。进化心理学是运用进化论整合心理学的一种尝试,把适应作为解释心理现象的主要概念,把心理学纳入更广泛的知识体系。这是符合科学整合的大趋势的。

 

(三)进化心理学家重视研究平常问题,而非“重要或者意外”问题

 

主流的心理学家除非得到意外的发现,否则是会失望的。认知心理学家花很多时间去研究怎样解决我们不擅长的问题(比如学习方面的问题),而不是我们擅长的问题。但是,我们天生的能力——看、说、认为某人漂亮、互惠、恋爱——只有在很多不同的心理机制的支持下才有可能产生。我们不能意识到导致这种能力的心理机制的存在。我们都承受着对本能的无知,而进化的方法可以纠正我们对本能的无知。它可以让我们发现存在怎样天生的能力,它能表明心理是这些能力的集合,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关于心理建构的有益理论。一个进化的视点对研究极复杂的生理系统的心理学家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可以将复杂的心理结构大大简化。

 

进化心理学传统的研究领域是语言和模块化的脑(modular brain)、人类的性行为、择偶、性欲的伦理学、冲突、利他、文化的演化。在这些传统领域中,进化心理学建构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和研究假设。例如,广义适合度(Inclusive Fitness)、不同的亲入(Differential Parental Investment)、亲缘选择(Kin Selection)等等。

 

(四)进化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进化心理学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新的研究领域。进化心理学已经被运用到许多领域的研究,包括经济学、侵犯行为、法律、精神病学、政治、文学和性。进化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研究的拓宽不仅体现在广度上,也体现在深度上。它探讨一些对人类来说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如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心理从那里来?文化与心理机制的关系如何?等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进化心理学提出了其它理论没有提出的问题,对于家族的重要性、流言蜚语的内容、嫉妒的作用、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冲突等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新的预测,对于一些已有的心理现象提出了新颖的解释,发现了大量的新知识。近10年来,在吸引的特征、男性和女性选择配偶时的期望特征、配偶吸引、同性竞争、配偶保持和婚姻解体等表现出来的可预测的策略等方面,进化心理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当然,运用进化论研究心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许多方面存在争论。首先,进化心理学者坚持认为自己是认知科学阵营中的一个门类,采用了认知科学的方法,但许多学者认为它实质是一种进化史研究。这种研究带有强烈的推论性倾向,有人认为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就像“讲故事” 一样,它不能使时间倒流去直接检验心理机制形成时的选择压力,只能运用各种标准去推论可能发生的事件。这必然会导致某些谬误。其次,进化论只是一个关于心理现象起源的元理论,它只能对于心理现象的起源进行解释,但并不能预测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设计。另外,目前关于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只抓住了人类适应问题及其演化形成的心理解决机制的表面。进化心理学注重的主要是与生存和繁殖有直接关系的问题,而理解那些远离繁殖的适应问题中的心理机制是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进化心理学篇3

关键词 同性恋;进化心理学;理论模型;基因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从四千年前的古埃及、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开始,同性恋现象就已进入史实记载。当代人类学研究发现,在很多原始部落中,同性恋被极力推崇,甚至在20世纪已有三分之二的社会默认了同性恋及其活动,同性恋现象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张庆辉,2005),在《人类男性》和《人类女性》调查报告中,Kinsey指出,绝对型男同性恋者占4%。绝对型女同性恋者占3%;德国的Schnebell在上世纪70年代的调查也发现,绝对型同性恋者可能占人口总数的3%~4%,这一结果与Kinsey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许毅,2008)。尽管同性恋现象自古就有,遍布各种社会和群体,甚至在某些阶段的特定社会中成为统治阶层的一种风尚(如古希腊)。但相对于异性恋而言,它仍然是一种潜隐的弱势现象,一直受主流社会文化规范的排斥,作为一种特殊的性取向,同性恋现象已受到心理学、动物学、生物学等各领域专家的关注,研究者们对其产生的原因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精神分析从性心理发展和潜意识的角度阐释了同性恋产生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3~5岁的儿童是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幼儿会对异性家长产生本能的渴求,同时对同性家长产生敌对感,如果能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那么个体的性取向就能正常发展;否则个体将可能产生倒错(汪新建,温江红,2002)。由此,在弗洛伊德看来,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阶段固着的表现。行为主义者从心理社会因素来探讨同性恋形成的原因,他们认为学习在个体性取向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对其加以塑造,如果个体在异性恋经历中受挫或在同性恋经历中得到满足,他就可能发展为同性恋。同时行为主义学派还特别注重伙伴群体关系、偶然的机遇、以及特殊的性经历对同性恋产生的影响(李银河,1998),动物行为学家Morris认为,“错记”是同性恋形成的一种原因,即同性恋是由于第一次对象的错误导致的。如果个体的第一次是由同性引发的,并有一定强度的亢奋,那么就可能形成错记,产生对同性的固恋(莫里斯,2004),其实,动物行为学的观点与行为主义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行为主义把这种“错记”称为“条件反射”,而带来的亢奋或则具备了强化的作用。

以上这三种理论都认为在个体发展的早期,性取向具有多形态性,而同性性取向的形成主要是由早期经历导致的,并且这些在后天形成的同性性取向大多能够通过干预加以改变。

作为先天论的生物学家们则从基因、内分泌、解剖学等多种角度对同性恋现象加以解释,早期关于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同性恋的共发率上。Kallmann发现,40对同卵双生子同性恋共发率为100%,而45对异卵双生子的共发率仅为15%{张书义,2003),LeVay(1991)发现,男异性恋的INAH-3比男同性恋大1~2倍。Swaab(1991)的研究表明男同性恋的视交叉上核的大小是男异性恋的1.7倍,且其细胞数是异性恋的2.1倍(Swaab&Hofman,1991)。同样,内分泌异常也可能导致同性恋。Robinson等(2000)发现,男同性恋的食指和中指的比例比对照样本的比例小,而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食指与中指的比例与产前雄性激素的水平呈负相关,而与雌性激素的水平呈正相关,从而间接地表明了产前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容易导致同性恋和双性恋(Robinson&Manning,2000;Muscarella。Fink,Grammer&Kirk-Smith,2001),

如果说上述理论更注重对同性恋成因的解释的话,那么,进化心理学则更注重对同性恋现象持续存在的原因的解释,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任何降低生殖成功率的倾向都应该在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中被淘汰,然而同性恋的存在是进化理论中的一个谜团。由于同性恋行为不管是在人类还是动物身上一代代都显示出生物学上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程度又远远超过了生物学上的误差,因此早在1959年,Hutchinson就认为,同性恋行为有其进化功能(Kershaw&Jeffrey,2005)。

目前进化心理学家们己提出了许多理论假设来对同性恋现象加以解释,在现有文献中共发现了七种比较有体系的理论假设,但除了Kirby(2003)与Kirkpatrick(2000)对个别理论进行论述和比较外,国内外并没有全面介绍这些理论的文章,并且他们的论述也缺乏实证支持。因此本文尝试全面介绍这些理论,寻找相关研究佐证,从而系统比较这些理论的优缺点,以期从中发现最具说服力的理论假设。

2 同性恋的进化心理学理论假说

在现有的七种理论假说中,前三种理论假说与生物学派更为贴近,其主要思路与实证支持直接与基因有关;后四种理论主要是从基因和亲族维持两方面来加以解释,是一种更为间接的遗传机制,下面具体介绍这几种理论。

2.1 杂合优势理论(heterozygote superiority theory)

杂合优势理论(heterozygote superioritytheory),又称平衡的杂合优势适应性理论(balaneed superior heterozygote fitness theory),该理论从基因视角来解释同性恋进化的潜在机制,它认为同性恋作为一种隐性基因获得遗传是因为它伴随着高适应性的第二特征。

该假设最早是由Hutchinson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他认为,在隐性基因存在的情况下,杂合性等位基因比纯合性等位基因在适应性上更具优势。一项关于镰刀细胞贫血症的研究支持了该理论。该研究结果显示镰刀细胞在基因杂合的情况下,隐性的贫血症状基因不仅很少得到表达,而且它还能够提高该基因携带体对疟疾的免疫力,这便是杂合优势(Kirby,2003)。

提倡同性恋基因进化机制的研究者认为,同性恋虽然没有生殖上的意义,但是其基因本身却携带着其他高适应性的特征,McKnight根据这一机制对男性同性恋者的某些特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女性控制着同性恋基因的外显率这一假设。女性更易被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异性恋男性所吸引,因为这种杂合性异性恋男性较敏感、有

创造性、交际技巧良好。但是当面对那些外显性非常明显的同性恋男性时,女性一般都会比较谨慎。并拒绝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伴侣,这是因为他们会降低后代的繁殖适应性(Kirby,2003),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性恋基因持续存在,同样也可以解释在进化过程中异性恋基因始终占据上风这一现象,

不过,该理论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首先就是同性恋基因到底存不存在的问题,并且,该理论也没有进一步指出同性恋基因所伴随的第二特征具体有哪些。

2.2 女性多产理论(Fertile females theory)

女性多产理论(Fertile females theory)认为男性同性恋的同胞姐妹由于携带了同性恋基因。因此生殖能力比一般水平更强,而她们的高生殖成功率正好弥补了男性同性恋个体的生殖缺损。

Trivers和Rice认为同性恋基因附着于X性染色体上,而携带有该基因的女性生殖力更强。X染色体存在于女性体内的概率是它存在于男性体内的两倍,虽然对抗性等位基因可能会降低某一性别的适应性,但它却可以提高另一性别的适应性(Santtila, H6gbacka, Jern, Johansson,Varionen,Witting,ct al,2009),因此一个性别等位基因如果能够有助于女性的生殖能力,那么它即使对男性的生殖能力有两倍的损害,也仍然能够留存下来,Hamer也认为同性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他通过比较同性恋男性和"aE常”男性的基因标识的差别,发现了一个“可疑’’的区域:Xq28一一它位于X染色体顶端。之后,虽然也有其他结果证明了该结果的可靠性,而且还排除了这个区域与女性中的同性恋倾向的关系,但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例如,Rice等人(1999)的研究显示,Xq28方位的基因对人的性取向并没有非常大的影响(Rice,Anderson,Risch,&Ebers,1999),Mustanski等(2005)则发现常染色体上的某些区域对人的性取向有较大影响(Mustanski,DuPree,Nievergelt,Bocklandt,Schork,&Hame~2005)。另外Camperio-Ciani(2004)发现,与男异性恋相比,男同性恋的姐妹具有更多后代。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同性恋基因的存在形式显然有利于女性的生殖成功,却不利于男性的基因传递(Camperio。Ci肋i,Coma,&Capiluppi,2004)。但King(2005)等的研究发现男同性恋的其他亲属也有更多的家庭成员(King,Green,Osbom,Arkell,Hetherton,&Pereira,2005)。Brendan(2008)的研究虽然也发现具有同性恋双胞胎的个体倾向于有更多的异(这间接表明了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后代)(Brendan,Zietsch,Morley,&Shekar,2008),但他并没有发现这一现象存在性别差异。

同杂合优势理论一样,这一理论也存在同性恋基因是否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对一些动物的行为观察中,确实发现了该机制的存在,然而目前尚无充足证据支持同性恋男性的姐妹比异性恋男性的姐妹生殖力更高,再者,假如该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男性同性恋的发生,那么对于女性同性恋的存在似乎难有说服力。

2.3 超突变理论(Hypervariability model)

Hamer和Copeland(1994)提出另一个理论假设:超突变理论(Hypervariability model),。该理论认为,同性恋性吸引与基因有关,同性恋特殊的基因结构具有超突变性,它使得同性恋尽管不符合进化的基本假设,但依然能够在进化的过程中保存下来。

Hamer(1994)认为男同性恋性倾向的成因和基因中x染色体顶端一个延展的部分有关,有些男性能够从他们的母亲那里继承这样的染色体。同性恋基因尽管没有选择性优势,但它能够在基因序列中存在是因为它的超突变性。在生物学上,具有超突变性的DNA序列能够以高于正常自然基因突变率成百上千倍的几率改变自身的结构。这一观点得到了关于脆弱性x染色体综合症的研究的支持。携带脆弱性x染色体综合症片段的个体拥有几乎为零的繁殖适应性,但所有的突变仍然在约为1%的X染色体中保存了下来(Kirby,2003),进化生物学家推测可能存在一些超突变的DNA序列。

Hamer的发现引发了一系列后续研究,不过,有些研究却得到了与Hamer不一致甚至相悖的结论,例如,Makova和u(2002)发现,细胞分裂过程中随机误差产生的基因突变性,由Y染色体传递的速度是X染色体的五倍。这预示着我们也许可以在Y染色体上找到复制男同性恋基因的超突变的DNA序列(Makova&u,2002)。虽然是染色置的差异,但Makova和Li也都认为同性恋与基因有关,这一点与Hamer是一致的。不过Rice等人(1999)进行的更大规模研究却得出了与Hamer不一致的结论“……我们的数据并不支持在Xq28方位的基因会对人的性取向有非常大的影响。”(Rice,Anderson,Risch,&Ebers,1999)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排除其他对性取向有影响作用的基因,

超突变理论的前提之一在于同性恋超突变基因序列的存在,而是否真的存在同性恋超突变基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支持。此外,即使证明了同性恋超突变基因序列的存在,那它与同性恋的关系是否就与理论假设所期望的那样,都是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探讨的,

2.4 亲族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 model) Weinrich和Wilson(1975)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亲族选择(Kin selection)理论模型来解释同性恋的进化机制,该理论模型认为,在进化过程中同性恋基因能保存下来的是因为同性恋者对亲族成员有更多地投入从而补偿了他们放弃繁殖所带来的损失,而这些亲族的后代就可能携带同性恋基因。

“亲族选择”这一概念最早是Hamilton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来,用以解释进化利他这一与自然选择的过程相矛盾,却依然能够保存下来基本理论问题,Hamilton认为“经典适应性”(classical fitness)这一概念的含义太狭窄,基因的传递不仅局限于个体自身,还应包括个体对其遗传亲属繁殖成功率的影响(巴斯,2007)。根据内涵适应性理论,如果通过某种利他机制能够保证亲族繁殖率之和超过100%,那么个体就会考虑放弃或者减少自己的繁殖努力。而同性恋的进化机制则与之相同。

亲族选择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Ruse(1982)发现,具有权势或者特殊职位的同性恋者

(如牧师和萨满)会拥有可增值的价值资源,这些能使他们更倾向于帮助亲属,但更多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假说。例如,Bobrow等(2001)发现,与男性异性恋相比,男性同性恋并没有对家庭及其亲属更慷慨,或与家庭成员之间有更多的资源交流,相反,有些男性异性恋会给兄弟姐妹更多经济上的支持(Bobrow,2001;Rahman,2005;Vasey,Pocock,&VanderLaan,2007)。

虽然亲族选择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同性恋的成因,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利他机制是如何驱使同性恋个体如此极端的帮助自己的亲属?虽然目前我们从蚁类和蜜蜂那里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但在人类身上尚无充足证据来表明拥有一个同性恋成员的家族具有高繁殖收益。

2.5 群体选择理论(group,selection model)

群体选择理论(group―selection model)是由Kirby在辛普森悖论的基础上于2003年提出来的。辛普森悖论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当人们对两种变量进行相关性研究时,可能会对它进行分组来研究,在分组比较中即使都占优势的一方,在总体评价中也有可能不占优势(王健,彭晓娟,2008;Simpson,1951)。在Kirby的理论模型中他将人类群体的性取向分为两种,同性恋和异性恋。他认为,异性恋群体是高适应群体,因为他们能生育更多后代,而同性恋群体则是低适应群体,基于辛普森悖论,Kirby举出下面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同性恋群体,见图1。

在某个有200名个体的母群体中,100名为异性恋,100名为同性恋。把该群体分为两个小群体,每个群体100人。在群体A(为高适应群体)中,有10个异性恋和90个同性恋,他们的生殖能力比为10:6,那么该子群体总的生殖能力就为640;在群体B(为低适应群体)中,有90个异性恋和10个同性恋,他们的生殖能力比为5:3,那么该子群体总的生殖能力就为480,然而,当从总体平均数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概率上的矛盾:平均之后,异性恋群体的生殖能力为5,5个单位,而同性恋群体的生殖能力却为5,7个单位,高于异性恋群体。

当然,该理论的成立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在总群体中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小群体:(2)每个小群体内都有同性恋和异性恋;(3)与同性恋相比,异性恋适应性更高;(4)当群体分成各部分时,要存在积极的群体机制,也就是说“喜欢与喜欢的人一起生活”,即同性恋和同性恋生活在一起,异性恋与异性恋生活在一起;(5)有一个正确的辛普森悖论数学关系。

该模型说明了从自然选择的观点看。尽管同性恋个体比异性恋个体“适应性低”,但同性恋依然存在的原因,当然,群体选择理论只能是同性恋在特殊群体中进化的机制之一,如果一些群体无法分成子群体,或在于群体中,那些小的集群以及不同群体的适应性并没有遗传原群体的特性,那么这些群体产生的后代就会因为自然选择机制而最终变成异性恋倾向。

2.6 同盟形成假说(Alliance Formation model)

Muscarella于2000年系统提出了同盟形成假说(Alliance Formation model,)。该理论认为,同性有助于同性之间形成一种长期互相支持的同盟关系,同辈之间的帮助以及拥有具有高社会地位的同伴能增加个体对资源获得的可能性:同时当其他个体入侵时同盟也能起到帮助抵御的作用。所以同性恋行为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生存策略(张雷,2007;Adriaens&Block。2006;Davies&Shackelford,2008)。与传统理论不同,该理论更关注的是本身而非仅仅性取向。

同性同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龄人同盟,但更常见的是跨龄同盟。Deacon等(1934)发现,在美拉尼西亚,年轻雇员为年老雇主种地及提供,而年老雇主则为他们提供食物和教育,这同样发生在大溪地岛和夏威夷殖民前期(Kirkpa~ick,2000),这显然有利于年轻个体的资源获得。男女性的同性具有功能性差异。男性同性同盟主要是为了获得生存和社会地位,以提高获得配偶的几率;而女性在很多情况下要单独抚养下一代,因此她们结成同盟以获得资源哺育下一代和保护孩子免受侵害。不过女性同盟并没有男性突出,Kaplan等认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男性拥有更强的性驱力。因此会产生更多的性要求;另一方面,性器官长期进化结果导致女性的被严酷控制了(Muscarella,2000)。与其他理论的一个显著差异是,该假设更关注双性恋。该理论在说明自我激励式(self-motivated)的同性能够提高生存几率的同时,也指出了同性恋在进化论中的不适应性,因此他们认为双性恋比同性恋更具适应性且在数量上远多于它,

Muscarella(2005)的研究证实了具有同的个体更有可能被感知为在将来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繁衍机会。但是该研究只是应用阅读情境的方法进行的,因此其外部效度是值得商榷的(Muscarella,Cevallos,&Siler-Knogl,2005)。

总之,同盟形成假说有三个主要推论:(1)同性同盟有利于个体的生存以及随后获得的生殖成功;(2)同性恋有利于同盟的形成;(2)双性恋比同性恋更常见(张雷,2007)。不过该理论在解释为什么同性能够加强同盟的联系以及当今社会是否也存在同样状况等问题上存在不足。

2.7 父母操纵理论(Parental Manipulation model)

20世纪80年代早期,Ruse认为父母操纵(Parental Manipulation)可能是同性倾向进化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从进化角度而言,父母十分关注后代对自己基因遗传的作用,但哪个孩子传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因得到最大限度遗传。因此,父母可能会减少某个后代的生育机会,将其培养成同性取向,作为家族内抚养孩子的助手,并尽量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在他们看来生殖力更强的子女身上以实现基因遗传的最大化。从该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推测,父母对孩子投资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够从孩子身上获得的生殖益处的大小(张雷,2007),

该理论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有关出生顺序对同性恋的影响的研究,Blanchard等发现,男同性恋比女同性恋和男异性恋拥有更多哥哥,并且比男异性恋的出生顺序显著靠后。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有14.8%到15.2%的同性恋者性取向可能是由于出生顺序效应而导致的。每多一个哥哥,那么弟弟是同性恋的概率就可能增加33%,并且,如果哥哥占的比例越高,这些男同性恋的女性特质更加明显(Blanchard,1992;Blanchard,1995:

Blanchard,1997;Mustanski,Chivers,&Bailey,2002),Nash等人(1965)认为这些后生的男孩子由于缺少来自父亲的关注,因此在角色认同上出现了问题(Nash&Hayes,1965),这一点得到了Rahman等人(2008)研究的支持(Rahman,Collins,&Morrison,2008);另一方面,由于母亲喜欢生女孩的情感使他们在抚养这些后生的男孩时出现了方式上的偏差。

从理论上讲,我们有理由相信,父母对不同性别孩子的性取向操纵是存在差异的。对于男孩而言,主要是资源的“优化分配”;对女孩而言,则主要是分担家族内抚养孩子的任务。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对此加以证实。

总之,父母操纵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假设:(1)同性恋行为减少了个体生殖的成功率;(2)具有同性恋家系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生殖成功率;(3)同性恋行为在低生殖潜能的个体中更为典型(Kirkoatrick,2000)。虽然Kirkpatrick认为亲族选择也有这三个假设,但笔者认为第三个假设更适合父母操纵理论。

3 讨论

3.1 七种进化心理学理论的比较

在进化心理学关于同性恋的理论假设中,父母操纵理论和亲族选择理论最相似,Dickemann(1995)认为应该把它们整合到“内涵适应性”理论之下,因为他们的共同假设是:同性恋个体会更多地去帮助亲族成员抚养下一代(Kirkpatrick,2000)。但实质上,在两个理论中这一假设的含义是有差异的。“亲族选择”可以说完全是在自愿基础上的纯粹利他行为;而“父母操纵”并非完全出于自愿。更多地是由父母的抚养方式或者家庭压力所导致的。虽然内涵适应性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这两种假设,但实际研究却很少研究支持这两种假设,目前关于父母操纵理论的实证支持主要来自出生顺序对同性恋的影响的研究,而对于亲族选择的实证支持结果并不一致。这两种理论存在另一种缺陷是,它们更多地关注个体同性恋现象存在的机制,而忽视了同性恋现象作为一种群体现象存在的机制。因此这两个理论还有待于去进一步验证。

与亲族选择理论和父母操纵理论相比,同盟形成假说是一种“互惠式利他行为”。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史料的研究都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假说,但是这些来自于原始部落的资料是否能解释现代人的生活现实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同时,心理学在这一理论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至今还很模糊。另外,前文提到同盟形成存在两种情况,对于跨年龄同盟而言,年长的个体能从年轻个体那里获得什么,在现代社会也仅仅像原始部落那样为其提供劳动吗?这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总体而言,同盟形成假说与群体选择理论相比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其基本可以运用到任何群体;而与父母操纵理论和亲族选择理论相比。它更关注的是群体同性恋现象的存在,并且拥有更多的实证支持。Kirkpatrick(2000)对三种理论的假设和实证支持做了总结。见表1。

群体选择理论是最新的一种理论解释,该理论与杂合优势理论、女性多产理论以及超突变理论相比,并不是基因决定论;与亲属选择理论和父母操纵理论相比,该理论不需要低效的利他主义和家庭动力。该理论认为同性恋现象其实是一种纯粹的自发性现状维持,其与外在环境以及基因的特殊性是低相关的。不过这一理论假设的基础是群体内与群体间比例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最终影响了子群体的生殖力个数比。虽然群体选择理论在注重群体同性恋现象的同时也注重了个体的生殖力问题,有其优势所在,但据前文所述的那些满足条件可知,该理论的应用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在现有的文献中还没有对该理论加以实证研究。

杂合优势理论与超突变理论有共同之处,它们都认为同性恋基因虽然没有生殖上的意义,但是基因本身却携带着其他高适应性的特征,而恰恰相反,女性多产理论认为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女性异性恋者的生殖力更强,说明了同性恋基因具有生殖上的意义。因此它们之间是存在矛盾的。

双生子研究认为,影响同性恋形成的因素中70%来源于基因,而且这个比例是稳定一致的(MacIntyre&Estep,1993),因此,与另外四种理论相比,超突变理论、杂合优势理论以及女性多产理论似乎更具说服性,但这三种理论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即所谓的同性恋基因是否存在,目前学术界对此并没有达成统一认识。虽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可能与同性恋基因有直接关系,但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

3.2 进化心理学理论与其他学派的比较

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动物行为学派以及生物学派相比,进化心理学更关注同性恋作为一种整体的社会现象存在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个体,前几种理论更注重同性恋形成原因的探讨,而进化心理学则更注重同性恋现象得以维持的原因的探讨。行为主义学派虽然兼顾了成因与维持这两方面的内容,但是就像它在解释任何现象所遭到的批判一样――环境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如果说,双生子研究的结果是准确的话,那么行为主义的观点就不攻自破了,因此,若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既然同性恋现象是进化而来的,那么根据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理论,同性恋现象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并不是疾病。不过这一观点也受到了来自行为遗传学的挑战,在群体遗传学中,有些学者认为逆罕见隐性等位基因的选择非常缓慢(Plomin,DeFries,McClearn,&McGuffin,2008),因此如果能证明同性恋基因是一种逆罕见隐性等位基因的话,那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疾病。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认为,不管是生物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还是进化结果,都交互影响了同性恋现象的形成与维持,理论间存在着互补性。

进化心理学篇4

一、进化心理学范式的贡献

在理论范式上,一方面拓展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深度。进化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框定于生存、繁衍等进化问题范围之内,以揭示适应性心理机制为目标。相对于传统研究范式,其研究的主题不再是停留于心理机制的“如何”,而是聚焦于心理机制的“为何”;对人类行为的原因不再是停留于近因的探讨,而是对人类心理、行为的进化史远因的一种追溯。在人性论上,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机制即为人的本性,从生物学的维度探究人性产生的根源,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心理学家对人的生物性这一维度的深层的思考,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促进了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进化心理学范式强调以进化论和内含适应性理论为元理论的同时,又提出适用于不同领域的亚理论,比如亲本投资理论、互惠利他理论等。其研究不仅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而且还给予了对心理学理论模式建构的关注,进一步激发了心理学家进行理论建构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心理学理论与实证之间的间隙。

在方法范式上,进化心理学确立了由进化论开始,形成、验证假设,进而确认适应性问题与心理机制的较为完整的科学研究程序。相对传统研究范式而言,其运用生物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并且与其他生命学科相联系,通过二者的结合,使得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具有了更加坚实的科学基础,进一步推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建设,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不仅如此,在具体方法层面,进化心理学在研究中广泛的运用功能分析法、回溯研究法,强调研究方法的自然性。回溯分析法的运用,其实际上是思维方式的一种转变,即由因到果的顺向思维转变为由果到因的逆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进一步的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途径,也为心理学在探索人类心理机制的研究方法上实现新的突破。

在具体研究成果上,扩大了心理学研究范围的广度,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进化心理学范式不仅仅研究了一系列与人类生存、繁衍相关的适应性问题,而且它还以进化论为元理论,从进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不同的分支学科,并把自身的观点逐渐渗透到不同的分支中。例如进化认知心理学就主张人并不具有一般性的心理模块,而是具有许多特殊性的模块,正式因为这些特殊性的模块的相互配合才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许多适应性问题。不仅如此这些新兴的学科还包括进化认知心理学、进化社会心理学、进化发展心理学等。

二、进化心理学范式的局限

在理论范式上。一方面就进化心理学的元理论而言,其吸收的是来社会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具体理论,虽然能够为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一种元理论,但是其并不能真正的成为整个心理学发展的元理论,不能统领不同取向的心理学,实现心理学的整合。因为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双重性决定着心理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还是人文科学的,这就注定了进化心理学范式不能成为整个心理学的统一范式。另一方面在人性论问题的探讨上,考察人性的维度不全,探讨的深度不够,未能没有构筑人的完整形象。虽然进化心理学强调人的生物性、社会性以及文化性,但是在社会性和文化性上它依然存在不足。它所强调的社会性并不同于人的独特社会性,而是由基因决定的社会性,其目的依然是为了解决生产、繁衍等进化问题,例如攻击、合作、互惠等社会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资源,从而最终保证自身个体生存和基因得到遗传。进化心理学所倡导的文化也不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文化,而是基于进化心理机制之上形成的文化,是为了满足有机体生存、繁衍等问题解决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是服从于生物性的需要。例如绘画、雕刻等艺术其目的都是为了激活人类已有的心理机制,使得心理机制能够更好的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从而实现生存和繁衍。因此,进化心理学所强调的人的社会性、文化性从本质上而言是屈从于或者服从于它的生物性,是一种生物的社会性、生物的文化性,它依然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文化历史性。在人性发展观层面,虽然进化心理学家承认了环境、文化在人性发展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依然认为遗传基因处于主要地位,环境、文化处于次要地位,而且环境和文化都必须通过基因才能够对人产生间接的影响,实际上类似于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因此进化心理学的人性发展论虽然不能完全称为遗产决定论,但依然是一种以遗传为主导的决定论,它突显的是基因的主导作用。

在方法范式上:进化心理学范式是对心理主义范式、信息加工范式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承认心理的存在,自我报告法(内省法)在其方法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吸收信息加工的观点,把功能分析法贯穿心理学研究的每个层面;这都无不表明进化心理学依然视心理学为一门自然科学,视人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坚持的是科学主义的心理学方法论,因此,进化心理学范式并不能算是心理学中一场“范式革命”,反而只能算作是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范围内一次改良,是对科学主义心理方法论缺陷的弥补和完善。在具体研究方法上,进化心理学方法只定位于回溯研究和功能分析,只重视心理机制的“为何性”而轻视“如何性”,只重视对过去进化史、人类生活史数据的搜集而不重视神经生物学方面直接证据的搜集,其从数据收集方面来讲亦是一种只重视过去而忽视现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这也都表明进化心理学范式并不能成为整个心理学公认的范式,进化心理学也并不能代表心理学的未来。

在具体研究成果上,由于心理学既是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科学,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这就决定了心理学的研究是双方面的。然而,进化心理学视人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认同人与自然的连续性,仅仅研究了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问题,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差别,把人的主体性、社会性、能动性排除在了心理学研究的主题范围之外。基于实证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也决定了其在具体研中无法获得人的价值、自我需要、社会意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走向彰显人的全面本质的心理学

不可否认,进化心理学范式在心理学的发展中确有其进步之处,但它与传统心理学范式一样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路线,它承认人的心理、行为与动物一样受到自然进化规律的制约,重视人与自然的连续性,强调进化心理机制作为人性的核心成份,否认人与自然的差别。在研究中坚持的依然是实证主义的基本准则,重视研究假设的科学验证。总体而言其表现出的思想方法依然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歧视野,它也并不能展现人的完整本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内在生命物质本体与特定的大脑意识本体构成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关系以及其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共同构成人的社会属性。两种不同的属性共同造就了人所具有的独特性——整合本性。因此人的这种整合本性决定了心理学要想成为一门构筑人的全面形象,彰显人的全面本性的学科,还需要实现研究视野的转变,确立一种整合视野。整合视野要求“心理学的研究要立足于对人的整合本性的完整把握,据此框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确立心理学的方法,构建心理学的理论。”(彭运石,1999)

进化心理学篇5

关键词:后进生;形成原因;教育转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62-02

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有少部分学生综合行为表现相对较差,成为通常意义上的“后进生”。后进生的教育转化问题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难点。同时,后进生不能及时矫正和转化带来的不良影响,辐射深远,超出了家庭和学校的范围,甚至会影响到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科学分析和研究后进生的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措施,使后进生和其他同学一样合格毕业,成为造福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大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后进生一般表现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学业一般、既缺乏创造性,又缺乏刻苦精神,对生活、对学习表现出极强的无所谓态度,甚至不服从学校管理,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后进生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价值观等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环境等客观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家庭培养的影响等。总结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方面。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诱导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其思想消沉、生活态度消极、不思进取。例如,校园周边环境已基本等同于社会环境,餐饮、娱乐、住宿等各种消费场所林立,都期望从学生口袋分一杯羹,甚至24小时提供服务,包括本该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家庭教育因素非常重要。大学教育之前,父母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大量的个案证明,由于后进生的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得当,例如过分溺爱、简单粗暴、父母离异等因素都给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和日后的行为习惯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管理难以面面俱到

一方面,从高中进入大学,老师、家长的监管不再那样严格和细致,部分学生欠缺强大的人生观支持,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稍差,这样,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再加上管理上的落差,一旦放纵,滑坡非常的快。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管理中存在许多需要提升的方面:对学生缺乏信心;对待学生有失公平;学习指导和矫治上做法欠缺;赏罚不分;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师生关系不和谐等。最主要经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及时预防,从根上来找后进生情况发生的主要因素,从个案中寻找普遍规律,杜绝一大群例子的发生。从小处上,有时候,一些教师会对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情绪化,会出现类似:“治不了你,我就不是你的老师。”而学生则认为“大不了我毕业回老家,看你能怎样。”这样越压越不服,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三)学业方面的原因

首先,进入大学以后,一些学生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没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巨大压力,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再加上核心价值观不明确,认为上大学就是“混文凭”而已,没必要再拼。因此,享乐主义上身,要么在旷课、打游戏、上网聊天中虚度青春,要么在看小说、看碟子、打扑克牌中荒废学业,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终落得个毕不了业。其次,自1999年连续扩招以来,高考录取分数线不断下降,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基础差距拉大,两级分化明显。一些基础差的同学沿用高中“老师教”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大学的“自学式”学习,不会听课,记笔记,不会利用图书馆,出现了多名功课不及格,即使下定决心重新奋斗仍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追赶不上,造成心理压力过大,陷入困境。最后,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所读专业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从而产生转换专业的想法和要求,但目前大学对此类问题有种种限制,往往不能解决,因此,有些学生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低落,处于矛盾之中,最后导致心理疾病。

(四)职业发展方面的原因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周期性影响,原来的“天之娇子”,不得不面临巨大的就业和生存压力。倘若大学生不能够从心理上和综合素质上调整好自己,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修得一身“硬功夫”,在面临着就业和竞争的压力时,则往往会表现出缺乏自信、自卑感强、缺乏青年人的活力和朝气等问题。

二、大学后进生的心理辅导与转化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要加强在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与矫正

高等学校应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工作敬业、懂得心理教育常识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定期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知识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工作素质。要开展学生工作经验交流,使实用、有效、科学的管理和教育经验得到推广,应建立由学生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寝室管理人员、学生党员干部等组成的后进生教育和转化体系。在形成力量的同时,要引导后进生自我的心理素养,多宣讲、多安排身边儿事、身边儿人的例子予以心理引导;推荐有正能量作用的励志文学和励志影视、音乐资料,这都是易于采取并行之有效的实际手段。措施和手段是多方面的,核心是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建立适应高校乃至社会主流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指明学生前进的基本道路,树立“为人一生,奋斗不止”的人生观,树立“我为人人,人人才为我;我入社会,社会才为我用”等类似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根本心理上强健自我,达到这样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马不扬鞭自奋蹄”的事半功倍效果。

(二)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对待学生须一视同仁,寻找他们身上的发光点,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

辅导员在后进生的教育管理与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应尊重和认可后进生,后进生内心脆弱敏感,他们需要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这是建立信任的前提。同时,辅导员应对优等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不应区别对待,不能因为是优等生就一味迁就,也不能因为是后进生就完全否定。此外,辅导员在教育中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入手,多肯定、多鼓励、多关心,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斗志和追求。教辅后进生难度大、挫折多、收效期长,这更需要现在的辅导员自身素质过硬,有良好的心理辅导能力和多样化、灵活的交流、沟通手段。本身这个对后进生的教辅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位辅导员自我修养的成长过程,这也可以说是与学生相辅相长的一个过程。

(三)坚持原则,运用强化理论,多肯定、赞扬,唤醒后进生的自尊、自信

后进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卑的心理,只要我们留心就不难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总是独来独往,或是到外校或者本校的其他学院找同乡,或是一个人在操场等无人的地方或者是人较少的地方逛,或是在网络游戏里沉迷,其实他们并不是想成为后进生,只是在这些环境里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因此,在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中,应多鼓励,少批评,在教育中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在方式、方法上讲究科学,利用现在的手机QQ、微信等多种交流手段,随时掌握学生动态,随时进行教辅,让学生感受到如沐春风的关怀。在具体的交流沟通中,要有层次感,注意方法和技巧,不要让学生觉厌烦。

(四)利用集体的力量,坚持在集体中进行教育辅导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集体对个人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因此,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单靠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使后进生不论是在家庭、学校、寝室,学校都可以对后进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对后进生进行全方位转化。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社团、学生组织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积极动员同学们参加一些学术论坛及各种文艺活动,让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活泼健康的文化气息,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当然,宿舍作为同学们的家,宿舍文化建设也是后进生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开展“宿舍文化节”等活动,让同学们把对家、对亲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化为美化宿舍的动力,这些活动既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可以丰富宿舍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五)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增强他们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大学后进生的心理特点表明,他们心理素质较差,这与他们的受教育经历有关。据相关调查表明,现阶段,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缺失比较严重,其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这就提醒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具体方法是:在中小学即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制度,包括开设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配备专职心理老师等,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应急教育等,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后的生活。

(六)与后进生家庭恰当的交流与沟通

后进生的家庭是教辅转化的重要力量,一定要注意好工作和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保护后进生的隐私和自尊,不要让学生家长产生失望情绪。要多报成果,少发牢骚,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了解后进生形成的深层次背景原因,与学生家长充分沟通,让孩子无论在校内和家庭中,都能获得正向能量,通过耐心和细心,以及配合产生促转力量。

进化心理学篇6

一、发掘共性,理解认同

在学校中,学生的生理、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自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归属和爱的需要等。我们利用“后进生”对归属和爱的需要, 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发掘其与教师之间的共同点,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予学生归属感和爱。通过走进其内心世界,嗜返匕盐昭生思想动态,确定突破点,对他们的现状抱以理解和认同的态度,及时进行教育转化工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举个实例,笔者刚从事教育工作时,班里有一位“后进生”特别叛逆,故意搞怪,什么事都与教师对着干。笔者所用的教育策略:先冷处理――“你故意出新搞怪,我偏偏不为所动”;后理解认同――“我理解你认可你,尊重你格格不入的言行”,通过这种方法对其进行转化,当学生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其恶作剧的行为自然而然地减少了,逐步地脱离了“后进生”的队伍。

二、赞美赏识,保护自尊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时,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习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的价值。”现今社会,小学生的自尊需要越来越强烈,而“后进生”同样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那么,教师在转化“后进生”时,保护其自尊心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上,再让其分析自身问题,让其感觉自己做了不恰当的事,进而完成自身心态的转化。笔者曾经有这样的真实事例:班上有一位学生陈杨倒垃圾时把一部分垃圾倒在楼梯上。另一学生马莉向我汇报情况,我没有马上指出陈杨的不是,而是对另一学生说:“陈杨是个负责任的值日生,应该不会这样做的。”此时,我看到陈阳的脸刷地红了。于是,我马上说:“陈杨,要不去做件好事,把垃圾扫干净吧。”“好的,老师,我马上去!”在他扫完了垃圾后马上向我承认垃圾是他倒在楼梯的,于是我对他刚才错误进行批评教育并对他知错就改表示赞许。如果学生没有自尊心,我们也不要急,先培养再指出。作为教师,应时刻铭记:批评学生的前提是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自尊心,认可他可以成为一名好学生。

三、承诺要求,逐步递增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为“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显然,“后进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他学生相比明显较低。几年前,我们班有一位“后进生”数学成绩很差,只有23分,缺乏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很低。我发现他的试卷上多处空白,判断题亦未完成。我主动找他谈话,并未马上批评他:“你看你的试卷多可惜,判断题可以有5分的,乱填也应该有两分吧。以后你认真听课,下次你把判断题完成了我就有奖励,好吗?”学生觉得要求很低,马上答应了。当他认真听了几节课后我有马上提出新的要求,“如果你每天都认真上课,你提高的可能不止是5分”。他再次得到我的肯定和表扬,认真听课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不停地增加要求,同时也提高了他的自我效能感,而后他的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

四、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及时强化

进化心理学篇7

一、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所谓方法论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一种研究工作的模式,库恩(T.S.Kuhn)称其为“范式”[2](P167)。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方法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构造主义的自我观察的方法——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论

以冯特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与间接经验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意识的基本要素;而后者只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而非经验本身。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既然是一门关于研究人的经验的科学,因而心理学的方法必定是研究如何观察这种直接经验。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观察到自身所体验的经验,所以心理学的方法必然只能是采用自我观察的手段(亦称内省法,Introspection)[3](P273)。心理学研究的这一观点和方法论思想在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的工作中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他认为只有训练有素的自我观察者才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被试。

这种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技术受到了许多批评。因为内省法只强调以被试、而且一定是需经严格训练的被试的自我观察报告为依据,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一致,而且也使得研究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和偏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消极的影响往往就是他们所规定的训练产生的。此外,他们还力图排斥同时期出现的其他一些心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方法、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这就使得自我观察法不可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其结果则必然被新的研究方法论所取代。

2.机能主义的多样化研究方法——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只对直接经验进行自我观察式的研究,因而不能现实地解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发展和相互作用的,也不能真正解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它受到批评的同时,先后在西欧和美国产生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以詹姆斯(W.James)为先驱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强调心理学在人类实践中的应用,主张心理学不仅应该研究正常的成人,而且还要研究动物心理、儿童心理、个体差异和变态心理等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采用了描述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和生理实验法等。虽然机能主义心理学并没有完全放弃内省法,但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强调了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重视心理活动在操作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探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机能主义心理学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应用研究方法,不仅弥补了内省法的不足之处,而且推动了心理学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为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临床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到来打开了大门。

3.行为主义的极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以操作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由华生(John.B.Watson)所开创,后为斯金纳(B.F.Skin-ner)所发展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完全否定了对意识的研究,坚持只有能被观察到的、可予以客观记录和定量化的行为才符合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标准和原则。这在实质上就是把布里奇曼(P.W.Bridgman)在物理学中所倡导的操作主义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并以此指导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叛,在方法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机能主义心理学重视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原则,彻底抛弃了对意识的内省式研究方法,提出了SR的研究模式,并最终成为一种“没有头脑的心理学”。由于行为主义在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上的极端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偏见,使它无法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和意识等有关人的内部过程作出完整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解释。但是,它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能精确控制、测定行为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还有它对环境、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反应变化的关系所作的客观描述与精确的测量,使心理学彻底脱离了仅仅只能依靠被试的自我报告这一缺乏客观依据的非科学状态,成为一门能为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能对人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规律进行测量、预测、控制的实用性科学。诚然,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机械论思想否定了心理学对人的意识和心理活动内部过程的研究,从而最终把自己推到了发展的死胡同里去,但是,它却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其他一些反对机械决定论的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4.完形主义的整体方法——以现象学和场论为指导的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作为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对立面,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走的是与行为主义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格式塔心理学在康德(I.Kant)哲学的影响下,强调人的知觉的完整性和组织性,反对去寻找心理和意识中的“元素”,认为应自由、公正地描述人的直接经验,而人的这种直接经验是按原来的结构被接受的。对于这种整体的经验,如果强加分析、化整为零时,其原有的整体性就会被破坏。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坚持1+1>2的观点。这在当时把心理现象分解成基本的组成单位的研究倾向中,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并对其规律(如知觉的组织原则)进行研究,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受物理学场论的影响,采用拓扑学的研究方法在格式塔心理学中独树一帜的是勒温(K.Lewin),他提出的行为函数:B=f(E,P)发展了对人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推动了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一种方法论工具,现象学的观点被认为可以用于对人的主观体验进行科学研究,并弥补那些只注重行为的实验数据的不足,它主张对经验采取自然的整体观点,从而获得了知觉研究的大量成果。但是,“现象学的方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对于某一研究者运用这种方法是否取得成功或成功的程度也是很难判定的”[4](P524)。

5.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方法——以信息论作为主要方法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理过程。计算机科学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探索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它使过去无法“看到”的心理操作过程得以模拟和表达。认知心理学纠正了行为主义否认意识和心理可以加以研究的错误倾向,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对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做出了更好的描述和前所未有的揭示,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确实是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具有历史性变革意义的进步。但是,这仍然是以机械论的观点去研究人,把社会的人简化为机器的人。因此,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能完整解释和真实反映人的实际心理活动规律。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也许是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尚未达到科学心理学所需要的程度,或许未来能制造出完全类似人类的机器人,心理学家也许就能从中破译出人类所有心理活动的秘密和规律。但是,现象学家休伯特指出:没有任何脱离肉体的机器能够赛过人类的意识,因为它缺乏每一个人所特有的那种与世界紧密结合的共同发展的特征,人工智能仍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5](P25)。

二、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现状与问题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与指导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化。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从意识到行为,又回到了意识,似乎转了个大圈子。但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研究方法论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冯特的自我观察报告和现代认知心理学有关表象研究的心理操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并没有错,但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适当的手段去研究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只能依赖被试的自我观察这种原始的方法,显然缺乏科学的依据,效果也不可能理想。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给心理科学留下的一大笔财富,即它的研究方法、仪器、测量手段等,今天的心理学家还有不少人在使用着,行为主义的大量研究成果仍是当今教科书里广泛引用的内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心理过程,而有关人格结构和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王国。从这个发展历史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纵然有良好的愿望和确定的目标,如果缺少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仍然是“欲速则不达”。但即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展研究的技术手段,若不能及时修正和调整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对象和范围,甚至在指导思想上“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话,仍然会事与愿违。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前车之鉴。

时至今日,心理学的学派之争已基本结束。心理学对感觉研究基本上已经有了较一致的结论;有关知觉的研究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而记忆和思维的研究则侧重于对信息加工过程的探索;至于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发展看来困难更多一些,正在寻找更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情绪心理学在几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着研究,从认知、生理、环境和社会等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去解开人类情绪之谜。关于动机和意志的研究,似乎仍然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赫尔的驱动递减论、勒温的场论、麦克米兰的成就动机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海德、凯利以及维纳的归因理论等主要流派所占领。但以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更加强调了对人性、人的价值与人的潜能的研究,并力争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斯洛特别强调了整体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反复研究法(iterationtehnique),即以整体观为前提,通过实验来理解各有关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他还特别重视对个体的研究,认为一般规律不能直接推论个体的特点,而由个体的研究却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规律。一般规律只能帮助人们去理解个体,但解决个别的问题仍需要用个案法的整体分析手段[5]。

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就目前来说仍尚未达到一致的认识,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研究领域的各种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和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法论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常常同时并存。首先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在对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就像对待任何科学一样,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单一的研究模式去人为地强制性地统一所有的研究工作,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在是一种最复杂的现象,它有着许多不同的水平、层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研究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方法去处理。但也不应该用“随心所欲”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形成一种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去的新方法论,是科学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科学心理学研究发展中新的方法论构建与整合

无论是否意识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总是在研究者一定的方法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的研究同样也不例外。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决定了的研究目的所需手段的选择。并非任何研究目的都可以找到研究的手段。当技术还不能提供必要的手段时,对原有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加以重新选择,寻找某些子目标以现阶段可实行的手段先予以解决,然后再对总的目标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辩证的研究、分析和归纳。鉴于心理学的历史经验,心理学家们已经在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论。例如,朱智贤等人曾提出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构想。在其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2)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3)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6](P52-58)。研究心理现象,首先要对人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这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并不能替代具体的研究工作,但是任何具体的研究工作不可能摆脱一定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过去的许多学派,虽然曾经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都由于他们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在其后为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所取代。特别是在当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时,就更有必要对人们原来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指导思想进行周密的反思,修正原有理论的错误,弥补不足和空白,才能使研究工作不至于重犯类似行为主义的错误。同时,也能使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有了正确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还需要形成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并受到研究工作可能具备和达到的条件的制约。在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微观阶段——分析研究之后,科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向宏观阶段——整合研究迈进的趋势。有关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香农的信息论和维纳的控制论,即所谓的“老三论”。而在此之后又出现了所谓的“新三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理论和托姆的突变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为现代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提供了有用的思想。虽然这些理论并非出自心理学,但对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而且,正是由于心理学派系林立、众说纷纭的状况,就更需要用像系统论那样的思想方法,来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这个本身就具有客观系统性的研究对象。正如哲学方法论不能代替科学的具体研究那样,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并不能代替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指导。心理学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建构符合心理学科学发展的一套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最后是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问题。可以说,心理学现在已经涉及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因此在具体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上必定有相当大的差异和跨度。具体的方法是与具体的研究问题相联系的。心理学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几乎运用了所有各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了物理的、生理的、药理的、临床的、数学的方法;心理学本身又有实验的、准实验的、非实验的、思维推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但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多层次、多元化和动态的;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我们不仅需要在某个局部问题上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微观的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以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的思想理论与研究方法论,归纳和综合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学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的初级水平阶段,而应该是可操作的、有预测力并有控制力的。这样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间既有自己较完整、较一致的理论,包括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又具有更为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作用和效果的现代科学。

【参考文献】

[1]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进化心理学篇8

有一天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看到同事正和一位家长怒目相对。经了解,王老师所带班级学生张某在校内吸烟、喝酒且屡教不改,于是他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配合教育。家长到校后,王老师痛陈张某的种种劣迹,还忍不住抱怨家长家教不严,随着语言越来越不投机,家长竟然愤而反击:“男子汉抽点烟喝点酒算什么呀?我的孩子出了问题我负责,你的责任是教好书!”家长的态度让王老师觉得十分委屈,认为无法与家长沟通,结果不欢而散。

一次成功的家校联系可以事半功倍,相反,则会把学校教育推向尴尬的境地。几乎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要达到家校配合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笔者觉得要从拉近家校之间的心理距离着手,建立信任互助的家校关系。这里说的问题学生是指在思想意志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需要矫正的学生。

一、 共情明目标,争取家长合作

不论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多么糟糕,他(她)的父母内心深处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而导致一个孩子出现问题除了孩子本身的因素,或多或少也与家庭教育有所关联,但是不能因此就把责任推卸给家长,而是要尽可能地和家长形成合作教育关系。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教师主动联系家长,在家长看来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曾经有一位朋友对我说,接到学校教师的电话让他很有挫败感。而另一位本身是教师而孩子在我们学校就读的朋友说,孩子在学校出问题她觉得特别尴尬。他们渴望和教师一起解决孩子的问题,又害怕和教师联系,特别是遇到本文开头的这种情况,极有可能从配合到抵触学校教育。因此,要想家校联系取得良好效果,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消除家长的心理顾虑,让家长明白家校联系的目标是家校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

首先,从形式上可以选择多样化的家校联系方式,如网络、电话、家访或请家长到学校等等,做到尊重家长,尊重学生。为了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不到迫不得已不要请家长到学校,请到学校后也尽量不要在人多的地方解决问题。

不论哪种方式,教师要明确家校联系的目的在于通过沟通交流达成共识,互相协作,解决问题,特别要避免以追究问题的形式进行交流。因此,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保证家校联系有效,比如明白如何客观地呈现问题,希望获得哪些信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家长交流效果最好等,通过交流把目的明确无误地传达给家长,消除家长的顾虑,统一目标,建立合作关系。

二、尊重正角色,避免家校矛盾

曾看到电视里很多这样的画面:教师在办公室里正襟危坐,家长在一旁点头哈腰。教师与家长交流时容易出现角色错位,把家长当学生,把学生犯的错当作家长的错,同时,把学生出现问题的责任推卸给家长,武断地要求家长这样做那样做,这种言行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

教师没有权力教育家长,抱怨指责会把家长推向自己的对立面,造成家校矛盾。家校是合作的关系,一旦家校之间产生矛盾,会影响师生关系,让学生无法信服教师的教育。

因此,教师在与家长的交往中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从师生角色定位中转换过来,待人以诚,行之以礼,把自己和学生家长摆在平等的位置上沟通交流,才会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三、引导助家长,获得信任与支持

有一部分家长对家校联系的认识有误,以为教师请自己到学校就是告状或对自己的孩子有偏见,在家校联系中表现出护短,推卸家庭教育责任,指责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等言行。获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对纠正学生错误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家长耐心引导,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这个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

如针对护短的家长可以采取从孩子的优点或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方面或从认同家长的某一方面谈起等。本文开头的家长因孩子出现问题到校,本来就心情忐忑,焦虑不安,他需要安慰,情绪需要宣泄。到了学校,还没来得及平复情绪就被教师劈头盖脸地训斥责骂,结果克制不住,出现了一些过激言行。本文开头提到的王老师如果能够多理解家长的心情,在交流时注意一下方式,结果也许会不同。

需要对家长坦诚、直接指出问题所在的时候,一定要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客观铺陈利弊,帮助家长正确认识问题。不论是什么样的家长,只要让他切实感觉到学校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都会配合学校的教育。

四、家校协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联系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的家长不知道真正的症结所在,也不知道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心中要有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措施,和家长商议,得到家长的认可,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教师在制定教育措施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明确目标并且实践性强,一定要避免为了教育而忽略学生本身,甚至仅仅是在家长到来后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如果王老师在家长到来后,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在校情况,说出自己的观点与家长交流,那么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比如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角度与家长交流情况,希望有针对性地共商对学生有效的教育方法,督促学生改掉坏习惯等等。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后,就会降低教育工作的难度,家校联系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进化心理学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后进生;思想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基于传统心理学多指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研究,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传统心理学大多把注意力放在神经衰弱、抑郁、焦虑这些症状上,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

1概念界定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本身潜力的科学。它旨在发掘使个人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征:“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教育大辞典》里指出,“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 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缺点, 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习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心理、品德不良。

一般班级当中“后进生”可以划分为三种:一种是学习后进生,这类学生不会出现违规违纪现象,思想各方面表现良好,只是学习成绩较差;第二种是思想行为后进生,这一类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其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不良,如任性,和同学闹矛盾,不爱劳动等等;第三种是学习和思想都后进的学生,这一类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他们学习成绩较落后,思想行为上表现不良,并且二者经常形成恶性循环。

2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1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积极的看待世界的方法,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对人性优点的认识。心理学的功能应该是建设而不是修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积极心理学倡导发扬人性的美德,恢复人性的积极面。积极心理学强调认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为前提的。

3 “后进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中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质的转变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许多新的东西突然涌现,未成年学生来不及消化和适应这些变化,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体验。

主观方面:学习兴趣低下,丧失自信心,青少年时期,非智力因素、生理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及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他们正处于身心矛盾期,经受不住困难的考验。意志不坚强,自控能力差,学习是一种极其艰苦的脑力劳动。

客观方面:家庭教育的失误成为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和终身老师。因此,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家长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方法不正确。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或只强调物质生活,对子女的教育和学习漠不关心。

4“后进生”思想转化的策略

赞同思想是行为的指导,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本文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对后进生思想转化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

(1)培养后进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对后进生的情绪,情感的调节,使其保持健康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是学困生迅速转化和持续进步的基本动力。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教师应该为学困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为他们提供积极前进,争取成功的动力。

(2)培养后进生积极的认知。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强。教师应该适时的以恰当的方式,对后进生进行肯定性评价。教师要尽量改变原有的评价方式,让后进生在评价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为后进生在学习成长中树立自信,让后进生能够发挥其特长和优势。品尝在成功中带来的喜悦。

(3)提高后进生自我效能感。高自尊和强效能感可以促进个人力量和顺应能力的发展,当人们相信自己会在努力争取的目标上获得成功时,人会感到更幸福和健康。影响自我效能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个人行为的结果成与败能提高自我效能感。成功的机会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4)对后进生评价,要转变评价标准,树立多元智力理论。评价学生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准则,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智力包括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知智力,观察辨别智力,存在智力等,每个个体都是不同智力的组合,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5营造轻松的氛围,对学生实行赏识性评价。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快乐的。实行赏识性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首先要克服心理定势,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觐别与选拔,端正评价的态度。

后进生思想转化工作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多年来对于后进生转化的研究和实践从未间断。如果教师能够采纳有效地方法促进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发扬后进生的某些优点,激发其潜在的力量,并最终为后进生提供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强调培养后进生积极的情绪,强调幸福的体验;重视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增加成功的体验。突出赏识性评价,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后进生思想转化以及相关问题还有待继续;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积极心理学领域还有很多领域值得探索。

参考文献

[1]黄希庭,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陈栩,雷万胜 20年来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J]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李怀玉,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5

[4]卡尔,积极心理学[M] 美 郑雪 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尹恺力,打开心灵之门激励学生信心[J] 当代教育论坛,2005.8

作者简介:

进化心理学篇10

作为农村初中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应注重对班级的软文化建设,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软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我作为长期奋斗在农村教育一线的班主任,就农村初中班级软文化建设对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班级行为规范等制度文化的建设

农村学校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纪律性不强,自觉性不够,因此,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中,我首先召集本班学生开班规制定听证会,认真听取并收集好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然后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班级特色的班规。我们班的班规内容要点是:要有班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一致爱我班级;要尊师重道――见到老师问声好,争分夺秒学习好;要宽容互爱――见到同学说声好,同学情谊常青藤;要树立身之本――对自己要严律,待他人要真诚;懂得格物致知――疑问面前敢于质,请教他人虚心听;要有真才实学――踏实求学,拒绝抄袭;要文明休息――谈笑是一种风度,安静是一种优雅;要大方大雅――朴素的着装绝对不是你得体言行的绊脚石;要有健康的体魄――生命在于运动,拒绝垃圾食品; 要有整洁的环境――美丽校园,清洁我班。我把班规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再张贴在教室的后墙上,班级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学生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加强班级价值观等观念文化的建设

做事先做人,为了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平时,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经常开展有关人格教育的活动。如,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怎样和教师、同学、父母相处,应交怎样的朋友,怎样看待成功与失败,怎样面对得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等。开展这些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人沟通和正确定位自己。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等有关社会基本内容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每带一个班级,我都会开展“我班的精彩=一个都不能少”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本班的精彩离不开全班的努力,无论缺少哪一位同学的参与,都不可能造就出精彩的班级。这就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必须积极地融入集体,这样的班集体才具有凝聚力,集体才会有力量,才具有竞争力。通过“把你的心里话说出来,我们是你最忠实的听众”的主题活动,学生都能踊跃地站到讲台前,打开心扉,诉说自己尘封已久的记忆,说出自己心中的故事,和老师、同学分享自己成长过程的悲喜。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大家的心靠得更近了,更能够融洽地在一起交流心声。

三、重视班级评比竞赛等行为文化的建设

每个学期,我都会定期开展一些有利于放松学生心情、陶冶学生情操的文体活动。我利用体育课,以小组对抗赛的形式开展校园广播操竞赛活动;我利用音乐课,以小组唱、独唱的形式开展“班级好声音”歌唱大赛;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校园晚会等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作为班主任,我注重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经常和各科任教师交流思想,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还和他们一同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学习成绩,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和学生一起,帮助他们制定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计划,同时还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方法,我给学生观看有关科学记忆的录像,请平时学习成绩较拔尖的学生介绍他们的学习方法,我坚信,勤奋+方法,就会学有所成。

综上所述,班级软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核心。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爱护、理解和信任,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建立完整的班级体系,成立爱心基金会,注重班干部的培养,班级的奋斗目标就明确,凝聚力及竞争意识就强。我班学生表现出了勤奋朴实、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班风正、学风浓,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班级以及学生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力量。建设班级软文化,如同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心灵的避风港,为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起推波助澜之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