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的问题十篇

时间:2024-01-16 11:45:22

能源转型的问题

能源转型的问题篇1

相对于能源部门而言,近年来其它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走在了前面。但是能源系统的改革有其特殊性,毕竟能源市场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决策者需要制定一个有助于推动中国能源发展转型的能源综合政策框架,以引导未来中国能源发展朝着更安全、更清洁和更高效的方向转型。

展望2020年、2030年,中国总体上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以及城镇化向纵深发展都将促使国内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安全、绿色、经济等都将成为中国制定能源政策乃至各项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约束条件。对于庞大的中国能源系统而言,如何为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提供稳定安全、清洁和高效的能源供应,不啻为现代能源系统的严峻挑战。

放眼全球,在未来的十年乃至二十年时间里,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能源系统,中国能源工业将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和智能通信技术深度融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等将极大地改变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广度与深度。发达国家建立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基础上的“再工业化”、“数字制造”、制造业回归(insourcing)有可能使其工业能耗再次攀升。全球能源供应与消费的格局也会因为美国等国家大量廉价的“非常规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和广泛应用而发生重大变化。相应地,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也将被重新改写。新一轮具有约束力的全球多边碳减排机制可能形成。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的碳减排工作无疑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时不我待。中国能源发展必须要朝着安全、绿色和高效的方向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战略转型,越早越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政策演进的三个重要阶段

为适应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市场导向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能源供求关系变化的客观需要,中国能源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与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十年为第一个时期,重点解决能源供应短缺和价格机制僵化等问题;90年代的第二个十年重点解决政企不分和垄断经营等问题;进入21世纪后的十余年为第三个时期,重点强调发挥需求侧政策作用、优化能源结构和深化市场化改革。总体来看,过去三十余年能源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为中国经济持续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同时,中国能源政策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挑战。

第一阶段: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1.宏观背景。20世纪80年代的十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帷幕,经济管理体制与市场运行机制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投资体制改革开始启动;价格改革探索起步,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形成“双轨制”;企业组织呈现出集中与分散两种不同方向,一方面是地方国企和乡镇企业大量涌现,另一方面是行业性总公司相继组建,如国家统配煤矿总公司等;能源长期供应紧张严重制约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2.能源政策。重点解决能源供应短缺和价格机制僵化问题。实行煤炭价格“双轨制”,推进多种电价改革;鼓励地方发展小煤矿、集资办电和外商投资;提出节能优先理念;行业管理几经变迁,能源部成立,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等撤消后恢复,成立统配煤矿总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

3.总体评价。煤炭、电力等领域适度放开市场准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存在的能源供给短缺问题。能源政策调整主要围绕着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权与放权、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关系的路径展开;僵化的能源定价机制被打破,为深化能源价格、投资、财税改革积累经验。但同时,能源价格改革不到位,准入标准不完善,能效政策缺失,能源资源政策、财税政策、创新政策不完善,市场垄断未根本触及等,这些深层矛盾未解决。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

1.宏观背景。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市场化改革步入实质阶段。“政企分开”成为各领域体制改革的重点。价格改革逐步深化,价格机制作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国有、外资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大量国际产业转移,对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加。

2.能源政策。重点解决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问题。煤炭、电力、石油行业推进政企分离改革,能源企业不再承担行政管理职能;能源管理体制进行初步改革,石油行业进行大规模重组;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明确能源资源开发与节能并重;能源法律建设加快(1996年《煤炭法》和《电力法》、1997年《节约能源法》);新能源发展步入起步阶段。

3.总体评价。能源政策导向开始由侧重增加能源供给能力的单一目标,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多元目标转变。并轨后的价格机制成为能源行业发展的基础性机制;能源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法制化与规范化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这一阶段的能源政策中,对能源投资与价格决定的行政干预依然存在;能源需求管理政策、竞争激励政策和能源科技政策不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缺乏足够的政策激励。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

1.宏观背景。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推动能源消耗和排放总量进一步增加,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国家战略,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开始成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主要基点;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各级政府业绩考核范围;能源资源外部依赖提高,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国际化步伐加快;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高度重视。

2.能源政策。供给侧政策与需求侧政策并重,更加注重发挥需求侧政策作用,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深化市场化改革。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和责任制度来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强化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系统化政策;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上网电价管理、产业发展基金等制度相继建立;“金太阳示范工程”、“太阳能屋顶计划”和“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计划”进入示范运行;能源安全、能源外交问题开始纳入政策视野;以2002年电力行业体制改革为标志,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原来垂直一体化的国家电力公司被重组为五大全国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公司;山西等地进行煤炭行业的资产重组。

3.总体评价。能源供给侧政策与需求侧政策的协调性明显增强,节能减排政策取得突出成效,可再生能源政策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市场化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但是能源政策的有效性受制于迟缓的体制机制改革,部分领域市场垄断问题依然突出;能源价格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成为能源政策优化调整的最大难点;节能减排约束目标的实现过度依赖于行政手段;能源安全政策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政策目标不明确;新能源政策面临调控过度投资还是继续鼓励投资的两难问题;能源资源税费改革进展不大。

现行能源政策的主要问题

经过上述三个重要阶段的调整与改革,现行中国能源政策体现出如下一些重要特点:

第一,解决供给短缺问题始终是能源政策的一个侧重点。虽然能源供求紧张关系自“十一五”后期开始有所缓解,但是总体来看,解决能源供给短缺局面尚缺乏长效机制。能源政策中增加能源投资和供给能力仍是长期任务。相对于需求控制政策而言,增加能源供给的政策更容易实现。

第二,市场准入限制在许多领域和环节仍然广泛存在。政府对于能源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区位选择、装备水平、贸易方式、产品采购等诸多环节,存在较多较强的准入门槛;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外资企业相对于内资企业而言,面临的准入限制更多。

第三,重要能源产品定价机制仍然是以调为主的政府干预方式。政府对能源产品的价格形成存在较多较深的干预。不同能源产品、不同价值链环节,价格决定机制不同,如火电一省一价、天然气一井一价。能源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既有脱轨也有接轨问题。天然气价格长期倒挂。成品油定价机制还存在时间滞后问题。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受到市场竞争程度、利益刚性、能源市场体系、宏观经济运行、社会承受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四,能源供给政策与需求管理政策的协调性不够。能源供求关系长期紧张导致促进能源领域投资与建设的相关政策占据主导地位,存在强供给政策、弱需求政策的现象。如太阳能板生产的财税激励政策导致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生产旺盛,而由于需求侧激励政策较少,国产太阳能板大部分出口到国外。

第五,能源管理体制中的“多头管理”和“政出多门”问题仍然存在。能源项目投资、能源规划布局、能源资源勘探开发、能源产品定价、能源终端配送、能源节约、能源环保、新能源产业化、能源生产技术改造、能源市场等政策,分别被规划、国土资源、价格、城建、工业、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分头行使,造成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

中长期能源政策面临的突出矛盾

完善中国中长期综合能源政策,首先需要厘清制定与实施综合能源政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中长期突出矛盾。

(一)能源政策长期性与宏观经济政策短期性之间的矛盾

能源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有相同的政策工具,但能源政策侧重于长期,而宏观经济政策更关注短期。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如庞大的长期投资计划),可能会刺激能源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而后者又必将导致能源供需关系变化。此外,能源价格的持续上调也会推高社会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从而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生一定影响。

(二)政府积极干预与市场自发调节之间的矛盾

目前中国能源领域依然保留着大量行政性干预,干预过度与干预不足现象并存。在能源资源开发、输配、贸易、价格形成、约束性指标的实现机制等方面,政府存在干预过度问题。与此同时,政府在能源环境、能源安全、能源创新成果市场化等领域,又存在明显的干预不足问题。此外,政府行政权力与义务经常面临不对称问题,如对于有权力而无义务、无责任的事项审批意愿较强。

(三)能源政策调整压力与经济社会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多年来,社会各界对于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实质性改革进展并不大,存在“以微调代替改革”的现象。以往能源政策调整多以调价为主,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价格形成机制。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制定部门在面对社会承受力时往往顾虑重重。如在理顺电价、油价、气价的比价关系时因顾忌到下游厂商和社会居民的承受力而逡巡不前。此外,能源财税激励政策也受到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能力的限制。

(四)能源政策的微观视角与能源战略的宏观视野之间的矛盾

能源政策服务、服从于能源战略,两者相辅相成,但又各有侧重。能源政策侧重微观性,而能源战略侧重宏观性,处理不好能源政策的微观性和能源战略的宏观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不仅会影响能源政策的有效性,也会影响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能源战略目标和重点不明确或摇摆不定,如国家核能战略、生物质能源战略、车用替代燃料战略不清晰,都会直接影响相关能源政策的实施。

(五)能源政策实施的统一性要求与能源政策制定的多元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能源政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要求在政策制定的多元化与政策实施的统一性之间保持协调与平衡。然而,由于中国能源领域的基本法――《能源法》缺失,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能源管理部门之间权责边界不清,能源政策的实施过程呈现多元化趋势,如能源、环保(及核安全)、投资、价格、标准、科技、监管、贸易、外资、国资管理、金融、外交等多重政策主体各自为战,政策激励不相融,多头管理与政出多门弊病难以根治。此外,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效果反馈、政策评价与校正机制。

(六)政府适度介入与政府主动退出之间的矛盾

在现有管理体制下,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可能难以摆脱干预意愿与退出意愿并存的尴尬局面。如政府主管部门虽然主观上不愿介入煤电矛盾,但迫于煤电僵局多年难以打破而不得不进行适度介入与协调干预。面对新能源领域民间投资过热,政府面临“放”与“控”的两难选择。在能源企业重组的介入与退出问题上,政策指向并不明确。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虽然由政府推动,但深化改革可能会伤及政府自身,使改革意愿减弱。

中长期能源政策如何转型

从中国能源政策的现状以及中长期面临的突出矛盾出发,我们将视野扩展到2020年、2030年,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能源系统,为适应安全、清洁和高效发展的需要,中国能源政策应该加快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转型。

(一)从单一化供给政策体系向多元化供需结合政策体系转型

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过度注重化石能源供给的单一化政策体系,推动形成以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分散化利用相结合的多元化政策体系转型。既要避免综合能源政策蜕变为单纯的能源供给政策,也要避免能源政策着力点仅仅局限于传统化石能源的大规模、集中式开发和利用上,而忽视了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开发和高效利用。

(二)从以二次产业为主的政策体系向三次产业并重的政策体系转型

要努力扭转以往能源政策(包括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供应领域的不利局面,将政策视野扩展到以能源需求为主的服务业领域,使得未来的综合能源政策体系涵盖工业、交通、生活等二、三次产业各个领域。特别是在需求侧,能源合同管理等能源服务业应得到大力发展。

(三)从以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投资激励政策向各类社会投资并存的投资激励政策转型

要切实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国有资本一家独大的投资格局,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等各类资本并存的多元化投资,特别是通过开放市场准入(如允许民营和外资进入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实施非对称监管(如在一定时期内适当地对处于市场支配地位和弱势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小型民营企业适用不同程度的监管政策),让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能源投资,形成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的局面。

(四)从以经济性管制和事前审批为主的政策体系,向以社会性管制和全过程监管为主的监管政策体系转型

新的能源监管政策要重点解决长期存在的侧重于投资和价格管制等前置性审批、缺乏社会性监管以及监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要加强以安全、环境和高效节约为重点的社会性监管,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监管政策。从以行政性手段为主的单一化政策体系,向经济、法律、行政、技术、标准等相结合的综合政策体系转变,切实提高能源综合监管能力。

(五)从以国有部门为主的单一化、分散化创新政策体系,向多元化、协同化为特征的新型创新政策体系转型

新的能源创新政策体系应鼓励全社会创新主体积极投入到能源创新活动当中(如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和清洁能源的高效生产利用),形成“地方队”与“国家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良性竞争局面。应避免国家创新项目和资金过多地集中于国有能源部门。同时,要解决创新主体之间各自为战的局面,国家在重点能源创新项目和资金的分配上应向创新主体之间的战略合作与联盟倾斜。

(本报告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能源政策研究”专题的研究成果。

课题总负责人:李伟

执行负责人:刘世锦

能源转型的问题篇2

资源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定义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判断资源型城市的标准尚未得到统一的度量。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文献中,对于资源型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进行梳理,可以将资源型城市理解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利用生产技术将城市与资源连结而形成的统一体,既体现了资源的特殊性,又具有城市的统一性。资源型城市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当资源枯竭,城市就可能面临衰退或者被其他发展模式取代。资源型城市形成于某个特殊的阶段,所以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同时资源型城市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是,因此也具有显著的经济性。为了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20世纪中期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而重工业的发展对于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工业基地建设的需求,围绕资源的开发逐渐形成了一个资源开发型群落,而资源型城市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计划性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方面,更多倾向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但是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都集中在西部内部陆地区,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西部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之不断加大资源开采的力度,使得很多资源都面临枯竭,这将直接导致资源型城市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日益恶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成为上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中受到极大关注的难题。随着环保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资源型城市建设过程中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矛盾点日益增多,尤其是在资源的损耗方面,已经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不理影响,所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关闭资源枯竭的矿山,因地制宜地促进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大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研究探索矿山开发的新模式”。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内容,将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上。总之,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要正确认识资源型城市的内涵,客观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问题,也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同时着手,以系统的理论结构做指导,才能保证实践工作的有效性。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发展的实现,需要着手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主要有:

2.1实现经济转型。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所以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所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需要依靠资源产业的发展,而资源产业的发展效益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当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就会导致资源产业的效益下降,进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现,需要以产业转型为基础,实现经济模式转型,才能为城市转型创造足够的动力。

2.2转型动力机制。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其当前所面临的资源枯竭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顺利的转型与持续发展。城市的发展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同时影响,如果可以找到一种新的外部推动力,加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可以在促进其转型速度的同时形成新的发展机制,而这种新的发展机制对于转型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以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等内容为基础,形成新的推动力,可以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步伐。

2.3转型保障与支撑体系。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的保障与支撑体系的建设,应当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市场推进”为主要目标,同时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等各方面政策以及相应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才能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如今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与发展的困境,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资源型城市转型更多的保障,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快速走出资源枯竭的困境,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只有在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才能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奠定成功的基础。

3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须要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着手,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基本框架,坚持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环境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力度,才能探索出符合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需求的路径。具体的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大政府生态经济管理力度。中共十报告中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地位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并且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战略中,从而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进程。在资源型城府生态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对城市的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的统筹,包括城乡结构的合理规划、城市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城市经济和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等内容;另一方面要对城市的用地结构进行优化,增加绿化面积,使绿化面积与工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和谐的状态,有利于增强城市环保水平的提升。另外,城府要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促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通过合理的补偿机制建设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提供更多保障。

3.2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代价,实现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构建可以满足城市生态转型需要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第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降低对石油、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力度,争取利用最小的资源成本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第三,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资源耗费模式,减少由于生产活动而引起的垃圾,倡导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使资源和产品之间形成良性的再生循环系统,这也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四,绿色消费型经济发展模式。要彻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必须要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完全创新,对现有的资源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3.3推进生态经济发展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撑,为其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在环境技术的开发与发展方面的投资力度大幅增加,加大了太阳能、立体绿化建筑技术、地热采暖等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增强了可再生建筑能源技术的科学性与标准性;同时针对碳排放实施动态的监测和分析技术,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保障。

3.4加强国际间生态经济合作。如今,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的共性问题,而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间生态经济合作,增强与国际先进的城市转型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同时,为全球共同建设生态型城市贡献一份力量,也有利于促进生态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促进我国城市向着低碳、绿色、生态的方向健康、持续的发展。

4结束语

能源转型的问题篇3

【关键词】 石油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资源税改革

一、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依据

我国学术界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 年代以后逐步展开的。王青云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一书中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转型的困难,提出了经济转型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齐建珍则把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一门学科提了出来,这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一个理论突破,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学》中,她阐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性,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和本质,研究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律和模式;李雨潼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中,将研究重心放在资源尚未枯竭的城市,重点探讨了其未来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于立、姜春海、于左等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中,集中研究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框架、“顺序渐转”模式和“转型机制”(即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替代产业扶持机制)。

二、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1、石油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石油资源型城市是指以石油资源为建成基础或以石油资源为依托而发展的城市。在我国,有十几个较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如山东东营市,黑龙江的大庆市,新疆的克拉玛依市、甘肃的玉门市等。石油资源型城市一般40%以上的劳动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石油资源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50%以上的国民收入靠石油资源获得。

(1)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我国的石油产业发展虽然较晚,但发展较快,几个大油田都是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会战”的形式在短时间内建成的。这决定了其主导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依托资源优势建立的资源型城市其主导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2)依托油田而建,空间结构分散。我国主要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多数依托油田而建,城市建设以为油田服务为宗旨,主要考虑油田生产的需要,导致城市结构分散、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城市承载能力较小。

(3)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二元结构。依托油田而建的石油资源型城市,最初都会呈现政企合一的社会形态。然而,油田企业与石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导致了在城市建设中的二元结构,出现一个地区存在两套公共服务体系的局面,比如教育、医疗、通讯、交通等都存在地方与油田各成体系的局面。

2、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1)石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要素。石油资源型城市依托油田而建,其产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与石油生产息息相关。然而,同其他任何一种矿产资源一样,石油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在我国,近50年来随着石油大规模的开发,无论是地下的存储量还是油田的生产量都在逐渐地减少,石油资源的递减是石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石油城市经济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石油产量减少的不可逆转性,将成为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发展石油替代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那城市的发展必然将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而衰退甚至消亡。这就要求以石油资源为依托、以石油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必须考虑城市的转型问题。

(2)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因素。第一,其是城市提升发展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所谓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国家、地区、城市、企业等)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的强弱程度。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有效利用率,也可以说是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城市竞争力的基础是主导产业的竞争力资源型城市在建立之初其主导产业必然是资源型产业,当城市所依赖的资源逐渐失去优势的时候,就需要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的休斯敦是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典范。1901年得克萨斯油田开发后,城市随之兴起和发展。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移至此,形成了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在六十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开始整体下滑时,休斯敦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加速了石油科研与开发,油气资源产业群也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同时相应带动了为其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多种产业的发展。美国在休斯敦布点了宇航中心,带动了为它服务的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从而使休斯敦成为全美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城市性质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休斯敦的模式是按照“发展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一完善基础产业”顺序展开的。

第二,其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建设发展的初期,都存在着石油资源的高消耗、高投入和高污染,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以及城市的建设都是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这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起步晚,对资源发展的规律性和对城市建设缺乏理论指导有关。经过几十年的石油开发,石油供给的有限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到,也真切的感觉到,以东营市为例,作为一个依托胜利油田建设、为胜利油田服务的城市,近几年屡屡遭遇气荒,连专门为出租车加气的气站也频频告急;与此同时,在石油的生产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石油资源型城市清楚的意识到只有进行城市的转型,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和优化创业结构,才能摆脱石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给自身带来的危机。石油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薄弱,这也是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的通病,是由于石油资源型城市形成的特殊背景造成的。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2、人才缺乏

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其主导产业的影响,在人力资源方面,也明显存在结构失调的问题,表现为石油及相关产业人才济济,而适应经济转型的新兴产业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劳动力明显不足的现象。

3、环境压力

石油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环境压力是其转型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环境治理的问题,改善由于石油的开发、生产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状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此给地方财政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二是由于环境的破坏,使得城市发展缺乏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导致在城市转型时期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缺少资金来源,影响了转型的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四、资源税改革对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

随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财税[2010]54号)的出台,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资源税改革。2011年9月21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决定于2011年1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次改革最重要的在于改变了部分资源税的征收方式,将石油、天然气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以原油、天然气销售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税率征收,同时还保留了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调节级差收入的有效手段。征收方式的改变,将资源税的税收收入与价格的变动有机地联系起来,保证了国家与企业共同享有市场变化带来的效益。

资源税的改革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此次资源税改革对石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1、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保障

此次资源税改革,将资源税税收收入与资源价格相衔接,实行从价计征的征收机制,对于资源税税收收入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税收收入的增长。以新疆为例按照新疆2009年产原油 2518 万吨计算,从价计征后,石油资源税将高达62.95亿元,可以增收40亿元到50亿元。

按照我国现在的税收分配体制,资源税税收收入归地方政府,显然,资源税的改革使得资源城市的财政收入明显增长,这就为城市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资源城市可以将由于资源税改革所增加的收入有计划、有目的的用于城市转型上,比如可以安排相当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用于吸引短缺人才,用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2、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资源税改革对于促进资源开采企业提供开采率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2010年6月1日财税[2010]54号)明确规定,三次采油资源税减征30%,从而鼓励企业深度开采,提供开采率,对于在资源的开采环节减少资源的浪费提供了政策支持。

虽然石油资源逐渐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能做的就是减缓资源耗竭的速度,最大限度的做到保护性开发,避免掠夺式开发,避免“丢瘦拣肥”的行为,从而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韩恩泽: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2] 吴奇修:我国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D].中南大学,2005.

[3] 王海宏、李玉明:资源型替代产业选择及集群发展研究一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3).

[4] 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5] 张米尔:市场化进程中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高国力: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思路和对策研究[J].美中经济评论,2004(6).

[7] 吴奇修、陈晓红: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一个文献综述[J]江汉论坛,2005(3).

[8] 曲建升: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比较研究一以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D].兰州大学,2008.

[9] 潘惠正、王道温、徐启敏:日本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与政府的支持政策[J].中国煤炭,1995(11).

[10] 李猛、张米尔:资源型城市区域竞争优势再造研究[J].决策借鉴,2002(4).

能源转型的问题篇4

路 明

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路明:

第一,产业接替问题。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是可持续产业,阜新有这个资源和优势把这个产业发展下去。近几年来,阜新狠抓农业及食品加工业,引进了双汇、伊利等80多个龙头企业,实现了14个农业产业链,这个经验要肯定。但是必须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食品质量安全,就是要把质量能够控制起来。二是可以考虑发展功能食品,增加附加值和生命力。三是食品工业也有污染,一定要做好防控工作。

第二,环境保护问题。阜新是一个风沙区,建议买行以玉米为主的保护性耕作:第一个环节是玉米延迟收割;第二个环节是春季免耕播种,同时使用缓控释肥料;第三个环节是喷洒除草剂。在城市环境治理上,建议阜新走低成本、生态化的城市污水处理道路,从源头开始处理城市垃圾。还要注重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脏、乱、差问题。

第三,就业问题。对下岗职工和大学生来讲,职业培训不能光注重技能培训,还要搞创业培训,以创业来带动就业。这样,在原有的加工产业外,将来可以搞旅游业、新兴服务业。此外,在解决就业贷款难问题上,建议建立担保体系,财政、民间都可以。

第四,统筹城乡、促进转型问题。建议发展县域经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系,让县放手发展。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大部制、大局制。这一点可以向北京和成都学习。

转型要以发展为核心

彭会军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副司长彭会军:

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刚刚全面推开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也面临严峻考验。对阜新市下一步转型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是必须充分认识转型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刚刚起步,阜新市作为全国第一个试点城市也仅仅七年,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继续埋头苦干。

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目前,阜新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转型的思路。要认识到转型的本质是创新,是产业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能源转型的问题篇5

一、实现城市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市作为一个老工矿城市。支柱产业大都建立在资源开发和围绕资源产业形成的加工行业上。长期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市承受了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近年来,虽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式新增了一批税源增长点,但由于资源严重枯竭的影响,资源型行业提供的税收持续萎缩,固有税源不断下滑,导致全市整体增收困难。地方财力的严重不足,使在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人员就业、可持续发展等等各方面都面临极大的财政支出压力,收支矛盾凸显,直接影响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市要走出资源枯竭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困境,必须探索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城市转型的重要决策,面对困境。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国发[2007]38号文件为契机,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为目标,以培育新型支柱产业为抓手,以实施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抓好技术改造和创新,着力拓展延伸产业链,着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推进经济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矿区群众就业、居住、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转型与科学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启示

才能解决资源枯竭导致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城市要维护社会稳定,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提炼的共同经验在于:一是只有通过产业转型。就必须进行产业转型、扩大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样才能标本兼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从根本上控制社会不稳定因素。二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定位。城市产业转型定位的差异是由它产业基础、区位、自然等转型条件,以及不同的转型目的造成的而产业转型定位又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效果,并进而使社会和谐稳定也呈现不同的水平。三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使接续产业与替代产业共同发展,并逐步侧重替代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以发展接续产业为起点是现实的选择,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要发展替代产业,并形成接续产业与替代产业互动发展、循环渐进的局面。四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要大力加强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转型提供保障。绝大部分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采用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制度保障。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机制和管理方法上的僵化、落后,致使企业创新能力微弱,这是隐藏在资源枯竭背后的危机。

2市城市转型存在问题

因煤兴市,因煤立市。由一个农业地区发展成为江西的工业重镇和江南主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开采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长期累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过近百年煤炭开采,一是煤炭资源严重枯竭。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7.52亿吨。现在可开采储量不足1.2亿吨,其中近四成为低质煤,且处于地层深部,开采难度相当大。随着资源枯竭,全市煤矿数量从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剧减少到2007年的132家,现存的132家煤矿企业中,属危机矿山的煤矿有15家,其余煤矿的剩余服务年限都不足十年,因此,10年之内就会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大多数煤炭企业将不复存在数万产业工人将面临失业。

就业再就业压力大。随着煤炭产业的逐步萎缩,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多。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据调查,煤炭系统共有在册职工15.94万人,其中在岗4.7万人,离退休人员2.5万人,下岗8.71万人,另有下岗大集体职工近2万人,合计有下岗职工10余万人,均未改制。煤炭系统下岗人员占全市下岗人员的64.66%全市煤矿伤残人员和抚恤对象共3.9万人,占全市伤残抚恤人员的63.5%就业再就业压力极大。

据测算要支付经济补偿、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伤残补助等改制成本达30亿元,按照现有全市企业经营状况和地方财政能力,根本无法承担这一巨额改制成本。三是煤炭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欠费严重。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矿企业普遍进入衰退期,生产经营困难,人员包袱沉重,据调查,目前,全市国有资源型企业累计拖欠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达11.8亿元;对国有资源型困难企业进行破产改制。

通过产业转型、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式新增了一批税源增长点,四是财力增长缓慢。近年来。但由于资源严重枯竭的影响,资源型行业提供的税收持续萎缩,固有税源不断下滑,导致全市整体增收困难。2007财政总收入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地方财力的严重不足使在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人员就业、可持续发展等等各方面都面临极大的财政支出压力,收支矛盾凸显。

恢复治理投入不足。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五是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破坏趋势加剧。由于煤炭开采量大面广,时间长,加上污染治理欠帐较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恢复治理投入不足。

三、产业转型的科学发展对策

就必须把国内外城市转型的经验教训与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以上这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警示我要实现城市转型。就是要立足本地实际,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探索实践,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快发展的总开关。一件事情、一项工作、一种转机想都想不到怎么可能做到对我城市转型来说,一是要向发达地区看齐。重要的有三个方面的思想观念要转变。首先是资源观问题。日本、亚洲四小龙、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没有什么矿产资源优势,但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由此可见,有没有矿产资源、有多少矿产资源并非绝对重要,只要从人力资本、技术、资金等方面综合考虑资源问题,转型思路就豁然开朗了其次是发展观问题。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大体上采取了由沿海到沿边、沿江、内陆的梯度推移战略。进入新世纪我国虽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至今发展的重心仍在东南沿海,或者说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但我不能满足于消极地等待推移,而要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第三是环境观问题。从交通条件、城市建设、自然生态、市场规模、融资环境等方面看,确实比不上发达地区。但发达地区由于土地价格飙升、劳动力成本高昂、市场进入门槛渐高、能源供给短缺等问题,也有其成长中的烦恼。古人讲,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要把自身的比较优势认识清楚,并能针对发达地区的软肋”进行招商引资,就能通过高效优质的服务来弥补先天环境之不足。

着重抓好项目建设工作。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二是要立足实际。立足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基本市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扩大投资总量,加快发展步伐。认真研究国家投资导向,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相关咨询机构的协作,精心谋划和筛选一批符合本地实际、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树立机遇稍纵即逝、机遇只可抢抓不能坐等、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抓住机遇才有更多机遇的机遇意识,以敏锐的发展眼光捕捉、争取一个个项目。利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既挖掘资源、土地、区位等方面的有形优势,又发挥服务、品牌等方面的无形优势。通过争取国债资金、经营城市等多种手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一流的科技园区,改善投资硬环境。

努力提升传统主导产业。能源、建材、花炮、电瓷等传统主导产业现在依然是市的支柱产业,三是要挖掘潜力。这些产业多数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存在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以致工人劳动强度大,企业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这些产业,不仅不能放松,而是要进一步加大改造提升的力度,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再造新优势。要争取新上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起点高、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工业技改项目,巩固和提升传统主导产业的地位,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作为我市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积极帮助资源枯竭企业内引外联,使其现有的生产加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继续支持我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使其不断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的各项改革,尽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

必须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四是要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区域内分工协作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调整优化存量结构。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上,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既要突出高科技型,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既要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开发,又要像珠三角、长三角的许多地方一样敢于发展“两头在外”产业。要利用园区的孵化、辐射功能,冶金、机械制造、电子、生物制药、煤化工、非金属矿物质品、能源等领域,催生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项目,使之逐步成为接续替代产业的生力军”乃至“主力军”千方百计借助外力求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和投资的同时,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进民资和外资,形成内资与外资结合、民资与国资结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投融资新格局。加强与国外和发达地区的联系,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的重要引擎,有针对性地瞄准国内外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组织招商,加强和央企、民企、外企、科企对接,采取大团队与小分队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新客商与老客商相结合、传统项目与高新技术项目相结合等办法,卓有成效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矿产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五是要节约使用资源。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无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都应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节约管理制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遏制资源浪费和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矿业服务年限。积极改造提升煤炭、电力等资源型产业,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六是要利用衍生资源。一定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要彻底摆脱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得到合理保护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企业、产业和社会等不同层面推进循环经济,鼓励企业进行循环式生产,要求产业进行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进行循环式消费。要把企业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首要“抓手”督促企业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节约使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利用资源。科技园区建设中,尤其要树立和落实循环经济理念,自觉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区域产业体系。城市建设中也要走“循环经济+适宜人居+城市效率”新型城市化之路,统筹解决废水处理、废品回收、垃圾分类、绿化美化等问题。总之,要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发展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拓宽资源开发领域。必须高度重视接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科学利用工作,七是要重视寻找后续资源。延长资源的服务期。市应当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大勘探力度,应用新的探矿技术、装备在已有矿体的周边及深处寻找新的矿体,开发后续资源,为经济转型创造条件、赢得时间。加强地质勘探、增加探明储量的同时,规范开发秩序,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高效利用。坚决改变矿产资源是唯一资源的传统资源观,树立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管理、环境等都是资源的全新资源观。要在有形资源优势逐步衰减的情况下,更加重视和充分利用好无形资源,使物质与非物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聚集、增值和盈利。

能源转型的问题篇6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产业 产业结构

一、产业转型的途径及方法

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是产业转型研究的核心部分。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

分析转型的具体方法及路径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产业转型的路径大体上包括哪些内容。

张利泉、张重艳在研究西部民族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中阐述了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应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地方经济多元化;要“以工补农”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要引进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培育创新型人才。

至于如何转型,一些学者认为转型要根据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处在幼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在资源产地和城市发展的规划上下功夫,城市不一定要建立在资源产地,应科学规划和定位以实施避规转型;对于中年期的资源型城市,应提前做好转型准备,这可以利用资源优势来调整产业结构并争取实现资源的优势转换;而对于老年期的资源型城市,可利用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把重心转移到非资源型行业的发展中。

考虑上面的观点,从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是资源型城市的中年期,而在这个阶段转型的主导力量是政府,转型的关键是政府的经营能力。因为城市的竞争力是在政府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提高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综合环境建设也是通过政府建立完善的生态和地质环境综合防治机制来完成的,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由政府来规划的。在政府的介入下,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以改变传统产业的“三高”现状,在建立起技术优势后,资源优势才会成为稳定的优势,这是资源产业转型的关键举措。另一个关键是优化产业结构。周晓雯和王喜荣认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资源在产业之间的配置不断优化的过程。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应该在资源和产业两方面下功夫。

然而,杨涵的研究看起来更为全面和深入。他在研究中指出,先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为促进城市发展应在产业的成熟期寻找合适的替代产业,重点在于替代产业的选择,应该在提高替代产业技术含量的同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了解本地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注重国内外市场需求;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并发展新兴产业也是一种好的途径,但这是在资源开采的鼎盛期就应该考虑的;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也应该被重视,新兴产业的管理需要对资源型产业的工人进行培训以使其适应新产业,引进人才是为适应产业转型而做的;最不可或缺的是筹集资金,资源型城市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国家的财政支持也能保证转型所需的资金。

钱勇也从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角度研究转型,只不过他更加注重发展的早期问题。他建议,政府应该区别对待城市的发展规划问题,在建矿之初就该考虑城市发展的可行性,当发展出现问题时也要区别对待,特别是要尽早规划,有意识地创造转型环境,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化。同时,选择好转型的主体并对其进行培育,鼓励企业实施转型。

任玉琨的观点看起来较为悲观。他认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单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必须借助外部多方的力量。纵观我国几百个资源型城市,其中不乏势单力薄的城市,这样看来他的观点有其合理性。此外,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见解与上面所阐述的各种观点不谋而合。

除了上述的转型途径,刘海滨、孙秀静、曾祥渭建议在其他方面做出努力,而政府在转型力量中同样是领军人物。他们建议,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适当增加国家的投入,重点解决条块分割现象和产业布局定位以促进地企协调发展;通过金融体制改革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为发展好矿业城市,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对城市及其发展做好规划,适度开发资源;在转型过程中,运用适度的产业调整援助政策,推动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转换,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合理化,选择好支柱产业、提高人口素质、深化市场改革并改善生态环境等;努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关键的一步在于体制改革及创新。

上面所提到的转型途径基本上都是要求政府或企业从大的方面着手来改善或转变现有模式,以使资源型城市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后,从小的方

面看,在转型过程中谁是主体?该重点关注和做好哪个方面?张新颖和吕萍的研究给出了比较好的具有代表性的见解。

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产业转型应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并利用它来改造传统产业,可提高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含量以促进产业结构的技术升级,目的是创造竞争优势和培育比较优势,而这正是转型的主要途径,即“由资源型城市转向创新型城市”。

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转型的重要内容,因为产业转型实质上指的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它包含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先来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是否应该调整可以加以肯定,这里只需知道怎么调整,樊燕萍和牛冲槐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完好的答案。他们认为,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转变旧有的思想。要有循环经济的观念,因为循环经济能够延长资源型产业的寿命,实现废物再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其次,要在尊重资源型城市特殊规律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调整产业结构。循环经济思想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对资源型产业从设计、施工、开采、运输、加工、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实施,而要想实现这些离不开对循环经济的制度及政策的建立,对企业和消费者实行“循环经济思想”的激励政策。

再来了解产业结构优化。黄斐对此做了详尽的说明。他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认为产业结构优化需要组建企业集团并发展集群经济,以形成集团的成本优势、扩张优势、市场优势和创新优势,有效地吸引相关的各种要素并相对集约化的兴建一些配套设施,而且随着集团化产业规模的不断放大,可以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黄斐也赞成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他认为产业转型需要培育接续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科研和高技术职工在这方面成了关键角色,由此产生了对人才和高科技的需求,而这往往是资源型城市的薄弱环节,因此需要对这两方面加强投入。他还指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要注重转向技术密集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来。城市的品牌效应也应加以重视,这对城市的发展十分重要。

上文多次提到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这是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而路卓铭和刘乃军更为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提出了培育非资源型接续替代主导产业集群的重要路径。他们建议,必须加快改革和开放新接替主导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加快改革要通过改革城市的经济管理制度、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和培育市场中介组织,来解决资源型城市政府职能过大、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所有制结构单一和“条块分割,市矿或市企关系不顺”等问题;加快开放要通过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梯度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克服我国资源型城市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供给能力薄弱等导致的内生发展能力不强问题,为即将成形的接替主导产业提供开阔的外部市场空间。要把各种良性生产要素供给新接替主导产业及其集群,而集群的构建必须高度重视区位优势的提升,从根本上增强资源型城市的集聚能力与辐射能力。为提升区位优势,对城市内部而言,一定要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等有利于城市的工作;从外部来说,要在更大的区域经济版图和城市集群里找准资源型城市的定位,主动融入到更大的城市群中,以接受他们的良性影响。

一些学者从产业转型模式选择的角度来分析转型的路径,如张玲等人对此问题的研究颇具代表性和概括性。张玲、袁增伟和毕军概括了产业转型的四种模式:纵向延伸式、横向衍生式、内部资源挖掘式和空降产业式。(1)基于现有产业基础的纵向延伸式。这是一种以原有资源型产业为基础,通过改造技术及装备来发展下游加工型产业并建立起资源深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的路径。这种路经适合矿产资源优势比较突出而且有开发前景的城市,如煤炭资源型城市可以依托煤炭采掘业,发展以煤为中心的炼焦、煤化工等产业。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城市的资源优势而且转型的难度相对小。(2)基于现有产业基础的横向衍生式。仍是以原有资源型产业为基础,所不同的是向产业基础技术相通并有一定地方优势的产业领域拓展,使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横向转移。该路径适合那些有着单一产业结构且具有产业优势的资源型城市,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产业共生体系。例如,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可利用其优势发展火电和金属冶炼等产业。(3)脱离现有产业基础的内部资源挖掘式。这是一种内生型转型方式,实质是重新挖掘城市的资源优势,也就是将发展的重心从资源依赖型产业转移到本地现有的其他产业,如农业和旅游业。这种路径适合那些产业综合化发展趋势比较明显的城市,因为这样的城市可能存在有发展潜力和带动力的产业,对这种产业进行扶持,使之成为城市主导产业从而达到转型目的。(4)脱离现有产业基础的空降产业式。这是一种外生型的转型方式,就是借助外力直接在资源型城市植入新型产业而脱离城市的资源来发展,实际上是通过建立新的城市产业体系来创造城市的竞争力。该路径适合资源枯竭或开采成本高

的资源型城市,适合具有比较优势、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和发展前景好的产业。

二、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突出问题,呈现的矛盾也难于化解,考虑转型迫在眉睫。幸运的是,当前大量的专家和学者研究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并且研究出许多成果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最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已有若干个资源型城市成功地实现了转型,如辽宁省的阜新市,这不仅鼓励了当前正在转型的城市和未来即将转型的城市,而且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借鉴,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产业转型提供了思路并开辟了捷径。

参考文献:

[1]张利泉,张重艳.云南泸沽湖摩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以落水村和里格村为例[j].中国高新技 术产业,2010 (4).

[2]张永凯,马国霞.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j].资源科学,2008 ( 7).

[3]周晓雯,王喜荣.基于城市竞争力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以榆林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0 (2).

[4]杨涵.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思考 [j].知识经济,2010 (7).

[5]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5 (12).

[6]任玉琨.基于博弈模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以油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为例 [j].经济问 题探索, 2009 (4).

能源转型的问题篇7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府责任

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26-03

国外治理资源型城市问题的经验表明,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问题及其治理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出现时间较晚。在建设之初和以后的发展中,本应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由于资源衰退甚至枯竭造成的不可持续发展及被迫转型的问题。但受传统体制下 “基地发展模式” 的影响,在建设初期未能统筹安排、做出有前瞻性的长期发展战略;在资源开发鼎盛时期,资源型城市又没有预留自我发展基金,及时推动工业化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到资源衰退乃至枯竭时,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滞缓、就业压力巨大、财政资金短缺、居民生活困难、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被迫转型。

从表面上看,我国资源型城市问题的成因在于过度开发的短期行为;而从根源上看,则在于制度缺陷,需要政府来承担城市转型的体制和制度责任。同时,从国际经验看,资源型城市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财力支持和统筹安排。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进行了积极的干预。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是把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支持政策,也逐渐由资源枯竭型城市拓展到各类资源型城市、由单一的资金扶持到资金扶持和机制建设并重、由转型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经过11年的转型发展,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境、城市功能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但它们的后续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诸如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内生动力、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等社会问题突出,居民生活不稳定。因此,2012年初国务院通过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表明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需要相应的理论总结和指导。

本文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为前提,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和环境保护为条件,以人和社会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转型所涉及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既包括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统筹解决的诸如政府财力支持与长效机制建设的关系,也包括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协调处理的诸如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等,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合理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科学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二、中央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责任

第一,规划指导的责任。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中央政府必须正确处理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做好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就是要求中央政府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制定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宏观指导框架,对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产业发展机制、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作出宏观规定。分类指导就是要求中央政府尊重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鼓励资源型城市立足自身发展的资源及其开发阶段和所在区域的不同,科学灵活地选择转型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政策扶持上,要体现城市类型的差异、区域的差异,要有重点地支持落后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对于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国家要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及其财政支持力度;对于正处于成长、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国家要及早谋划转型,避免重蹈覆辙。

能源转型的问题篇8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人力资源负责人在任何企业中都应该是第二号人物”,但在中国99%的企业都做不到这一点。原因很简单,人力资源部没创造这么大的价值――业务增长很快,但人力资源总在拖后腿。有人说人力资源部是“秘书”,有人说人力资源是“警察”,在中国,真正认为人力资源部是“业务伙伴”的,凤毛麟角。

而当前,人力资源转型、业务伙伴、共享服务中心等词汇,成为业界流行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人力资源转型,希望提供转型使人力资源部门成为“战略业务伙伴”,从而提升人力资源职能对企业的价值。

二、必要性

很多企业产生人力资源转型的想法,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第一,人力资源对业务的支持力度小。业务发展较快,人力资源工作无法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更多时候扮演着“救火队员”的角色,对业务不能提供咨询与指导。第二,人力资源的专业能力不足。无论是经理人还是员工,大都认为人力资源是以处理事务性工作为主,很少涉及战略或业务相关的工作,往往得不到他们的认可。第三,人力资源的工作重点不突出,效率低下。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都存在着这种现象:人员处于“忙、盲、茫”的状态,而业务部门又认为人力资源人员冗余、重叠。第四,人力资源管控思路不清晰。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出现了各种问题,常常出现“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现象,总部与下属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矛盾重重,相互不配合。第五,人力资源政策与制度落地困难。按职能模块模式开展工作的被动式管理思路,导致人力资源与业务的距离相对较远,推出的政策常受到业务部门的抵触。

三、面临的问题

归根结底,人力资源的转型需求,往往是基于当前处境:离业务太远,不了解业务的需求,因而无法对经理人与员工提供咨询与指导,同时,又缺乏专业性,只能从事务性工作的角度帮业务解决相对较低层次的问题,因而价值得不到业务部门的认同,地位自然不高。

然而,通过以上的思考,虽然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人力资源转型需求,但没有真正意识到?D型对于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深层次价值,更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现实困境,即使将转型为BP模式,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必然难以达成所期待的转型效果。

四、转型思路

因此,人力资源转型,决不能为了转型而转型,要让转型真正见到实效,真正为企业的业务战略落地起到促进和支持作用,就必须分析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优化思路,理清人力资源战略,再配合提出转型思路。

(一)诊断调研,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核心问题

人力资源的诊断调研,不应仅限于从人力资源职能的角度出发,更需要从人力资源对企业战略、业务和组织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对企业战略落地的支持作用,对业务运营的支撑作用,以及对组织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分析人力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二)理清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明确人力资源转型的核心思想。

在明确人力资源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后,应进一步澄清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只有战略足够清晰,才能科学设计人力资源转型的目的和思路,从而使转型真正解决企业深层次的问题。

人力资源战略的提出与业务战略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将业务战略转化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挑战。例如,以技术为导向的业务战略,对于人力资源而言,其挑战则在于人力资源如何有效实现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优化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

人力资源部的组织结构一般都是按照传统的“职能式”,即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这只是体现了人力资源自身的职能,不能很好地为人力资源的客户提供针对性服务。因此,从组织结构的角度,人力资源转型实际上是转变为从“客户”角度出发,形成内部高效的相互支撑的组织结构,即所谓“三支柱型”人力资源组织结构。

实际上,三支柱组织结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几个阶段循序渐进式的达成,首先,在保留现行组织架构不做大的调整的前提下,将相关功能进行分离;第二,待初见成效时,开始分步骤逐步剥离,形成“三支柱”的雏形;最后,待三支柱模型已具备基础,人员的能力已经形成时,真正落实“三支柱”架构。

(四)优化人力资源政策与管理体系的设计过程

人力资源转型过程中,应配合人力资源战略,不断进行人力资源政策与管理体系的完善,使人力资源各项政策真正满足业务战略的需要。首先,根据业务部门对人力资源政策与管理体系的了解、推进力度等的分析,有效获取业务需求,以及如何推进人力资源政策;其次,根据人力资源政策与管理体系落实效果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设计人力资源政策与管理体系;根据人力资源政策与管理体系的工作效率的分析,确保工作高效开展,使经理人与员工能够方便快捷的获取人力资源服务。

(五)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服务水平

为确保人力资源政策与管理体系的落地,需要对人力资源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按照“三支柱”模式,建立相对应的业务流程。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帮助提升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对于人力资源流程持续关注和优化,是实现人力资源转型落地的关键途径。

人力资源流程设计与优化的关键,是按照人力资源三种角色设计相应的管理流程,并按角色将流程整合起来,从而实现人力资源业务的整合。

(六)优化人力资源人员专业能力,强化业务支持力度

人力资源不同角色,应明确其相应的专业能力,并设计能力提升的训练课程,以支持各方面人员的能力提升,从而强化对业务的支持力度,这是人力资源转型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针对各种角色设计相应的专业能力,并提出能力提升训练方案。这也是人力资源转型落地的关键内容,通常,需要按照不同角色,根据企业的特点和战略,设计相应的人力资源专业能力,并设计能力培养方案。

五、结语

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的转型,可以使人力资源部门将工作重心从原有的事务性工作向战略性与咨询和设计类工作转变,从而加强人力资源部门对业务的支持作用,提升人力资源的定位,这也是人力资源转型的核心。

能源转型的问题篇9

一、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全市“十二五”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城市转型主线,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和引领作用,以解决资源城市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为突破口,以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壮大、城市功能转型、人才结构转变、民生改善为重点,着力培育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和谐新。

(二)基本原则

1、政府组织、专家领衔。转型规划委托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编制,具体工作在市政府领导下由市发改局组织,全市各有关部门单位通力配合。

2、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实行规划编制的程序化、科学化,建立规范的公众参与制度、衔接制度和审议论证制度,提高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3、统筹兼顾、全面对接。转型规划的编制要以国家关于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为依据,符合国家、省及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并与相关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相衔接。

4、深入研究、科学论证。专项规划必须认真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搜集、前期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前期研究必须达到一定深度。

5、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转型规划要体现转型特色,明确定位、目标、战略、任务、保障措施等重点内容,着力解决我市因资源枯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规划期为4年,即2012年—2015年,展望到2020年。

二、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前期调研

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能,在全面分析我市转型期发展环境和现状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对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重点对转型定位和发展目标、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城市建设、水土资源、能源、矿产资源、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政策支持等重点问题及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部门、本领域清晰的转型基本思路。

(二)强化规划功能

转型规划是推进转型的纲领性文件,要加强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在突出特色和规划内容创新的基础上,提出我市转型发展战略、目标、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定位,明确转型方向和转型途径,确定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城市功能区划和空间区域发展布局,明确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整治、资源保护等改善民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相应配套政策措施。

(三)加强重大项目论证

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当前国家政策,研究提出和完善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体现转型主题的重大转型项目。每一个调研课题必须有与之配套的重大项目库,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三、规划编制的步骤

《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具体分为六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1月30日—2月10日)

组织学习第一、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经验和做法,全面启动和布置规划编制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前期调研并形成规划性调研报告,为编制课题组调研收集基础资料。拟定和安排编制课题组实地考察、座谈等调研事项。

(二)集中调研阶段(2012年2月11日—2月20日)

编制课题组到实地调研,各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范围提交基础资料,介绍基本情况和转型初步意见,并做好接待工作。同时,各相关部门单位在进一步开展调研基础上,完善转型的基本思路。

(三)形成规划思路阶段(2012年2月21日—3月10日)

编制课题组在前期调研和分析研究各有关部门单位转型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形成《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城市转型的城市发展定位、产业定位、总体目标、转型方向、转型思路、转型途径、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

(四)形成规划初稿阶段(2012年3月11日—3月29日)

市发改局组织对编制课题组提交的规划基本思路进行充分讨论,就重点问题与其充分交换意见。编制课题组形成《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初稿)。

(五)咨询论证阶段(2012年3月30日—4月9日)

市发改局组织对《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初稿)进行审议咨询,包括市转型规划专家组论证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审议。在此基础上,形成《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送审稿)。

(六)送审阶段(2012年4月10日—6月30日)

4月10日报送市发改委审查,4月30日报送省发改委审查,6月30日报送国家发改委审查。

四、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一)组织领导

规划编制工作在市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进行。

市发改局具体负责提出转型规划编制方案和意见,组织和衔接转型规划的资料收集、前期调研课题、编制课题组实地考察,组织策划和凝练支撑规划的重大项目,组织规划征求意见和评审论证。

承担专项调研任务的部门单位,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落实必要工作经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调研任务。

能源转型的问题篇10

(1)工业的发展带给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发展.如今产业一词已经不再是孤立的笼统概念,往往加以名词修饰.体育产业作为产业名目划分下的一种,正以其独到的绿色、低碳性改变着世界产业的格局.工业发展一方面带给我们便利,另一方却在无孔不入地侵蚀着我们的未来,21世纪人类在全球变暖海平面抬升的大危机里,终于意识到绿色、低碳的重要性,而这一时机恰是体育产业的发展时机.抓准这一时机体育产业定会蓬勃地发展起来.

(2)体育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已久,上个世纪90年代,体育产业已经是号称发达国家的十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而国内的体育产业尚在起步之中,产业内部的划分也还不明确,体育产业在中国,是个十足的新兴产业,其产业的空间和未来前景都是不可估量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的人均体育消费,较之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消费,竟有30倍之差.而体育产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率,从我国的0.7%到美国的11.0%,也足足有15倍的距离.这些显而易见的数字,即说明了体育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又说明了它在发展中国家的未来要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3)2009年国家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而几乎于此同时全国各地区相继出现了5个部级体育产业基地.这些产业基地是一个大信号,标志着国家正在把产业振兴从老工业的振兴转向代表国家软实力的体育产业振兴当中.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发展体育产业的做法

2.1体育产业

是个大门类,包括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同时体育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讲求经济效益,注重市场效益.但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体育产业在提高居民身体素质、振奋精神、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上,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即便是抛开资源型城市转型期,这一特定城市的特殊时期,发张体育产业也是全面提高、全方位巩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一节.21世纪是发展体育产业的大前提,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期是发展体育产业的一个约束条件,如何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期发展好体育产业,是体育产业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期发挥出其相应的效力,就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政策环境、体育基础问题研究、引进与学习、开展高水平体育赛事、完善并提升体育产业各层级管理人员水平入手为资源型城市在转型期,发展体育产业做策略研究.

2.2政策环境

因为体育产业的自身特点(外部经济性),决定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得到政策的支持.政策环境是一切产业发展优劣的外部标杆,标杆低了产业的市场竞争激烈,自身动力十足,往往发展较好.标杆高了产业的市场竞争不足,少数派坐拥优势,一家独大,自身动力不足,往往发展较慢.政府给予各个产业的政策支持,无外乎,土地使用、信贷、税收、市场保证、技术力量分配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发展体育产业,政府在政策环境上要下狠功夫.从目前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上来看,西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发展最好,资源型城市不论身处何地,一定要到发达地区求取真经,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去除糟粕,制定出科学的符合当地情况的政策扶植计划.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微观上看,是一个地区谋求生存发展的手段,宏观上看,却是一个国家从坐吃资源到综合性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发展体育产业,赢得国家和省的支持,得到自上而下的大力度是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始的环节.从2009年到2010年仅两年时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就相继出台了多项计划,针对各省市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予以资金支持.结合大时代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各方面的条件已经成熟,只等待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地方政府把握住这一重要机遇.国家体育总局一直以来都是国内体育产业的精神殿堂,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发展体育产业,能否得到体育总局的支持也是尤为重要的.想得到体育总局的支持,地方政府就要瞄准目标,找对方向,努力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争做国家高水平体育后背人才基地.国家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有先例试点,且试点城市的产业立项相对较易,抓准这一时机,争取国家对资源型城市体育产业功能区定位.只有政策环境良好,才能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做好体育产业的发展.

2.3体育基础问题研究

体育基础问题研究,同其他一切科学问题的研究一样,是一项立足长远,需要高精尖人才,过程艰辛,持之以方能能收效的事业.基础科学的研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根本,体育产业想要长久、高效、稳定地发展,离不开基础的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期,是个可以预见的持续时间不会太久的时期.体育基础问题的研究要勇者在前,抢在一切问题之先.体育基础问题的研究是体育产业的磐基,基础问题研究得越精越细,体育产业的发展就会越高越远.体育产业内部要积极划分科研区,择取退役运动员、优秀体育教学工作者、体育科研人员组成科研团队,分析、研究体育基础问题,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当然,体育基础问题的研究还包含另一层意思.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发展的大方向需要确立,把体育产业的发展放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之中,认识其重要性,确定其重大课题存在的客观,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也是体育基础问题的研究.这项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了解体育产业发展趋势、领会体育产业政策、制定体育产业工作思路、明确体育产业发展主要目标、把握体育产业发展重点等.税收、市场保证、技术力量分配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发展体育产业,政府在政策环境上要下狠功夫.从目前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上来看,西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发展最好,资源型城市不论身处何地,一定要到发达地区求取真经,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去除糟粕,制定出科学的符合当地情况的政策扶植计划.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微观上看,是一个地区谋求生存发展的手段,宏观上看,却是一个国家从坐吃资源到综合性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发展体育产业,赢得国家和省的支持,得到自上而下的大力度是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始的环节.从2009年到2010年仅两年时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就相继出台了多项计划,针对各省市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予以资金支持.结合大时代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各方面的条件已经成熟,只等待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地方政府把握住这一重要机遇.国家体育总局一直以来都是国内体育产业的精神殿堂,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发展体育产业,能否得到体育总局的支持也是尤为重要的.想得到体育总局的支持,地方政府就要瞄准目标,找对方向,努力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争做国家高水平体育后背人才基地.国家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有先例试点,且试点城市的产业立项相对较易,抓准这一时机,争取国家对资源型城市体育产业功能区定位.只有政策环境良好,才能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做好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引进与学习

3.1前文提到体育产业问题的两大方向,物质和精神.物质的一个方面表现在体育设备的生产制造上.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期发展体育产业,一定要从发达地区引进项目,寻找投资.使物质强大自然就带动精神,这也是社会发展本身的大规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大量闲置,原有生产设施闲置,人口外流明显.承接劳动力价值高,土地租赁昂贵地区的制造业转移,打造体育用品制造基地,是可行和踏实的做法.另外,政府引导中小型企业,研发生产与体育用品相关的产品,促进体育产业产业链的形成.

3.2开展高水平体育赛事,是体育精神的最好表达,无论体育产业发展到何种高度,产业结构如何完善,产业内部各项功能如何健全,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永远都不会脱离它本身的作用线.开展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一方面为体育产业发展做足动力,另一方面,它所引申出的体育表演、体育健身活动等调动了群众的体育消费意识,体育产业内需得到满足.开展高水平体育赛事,也能为经济转型期的资源型城市制造口号和招牌,扩大城市知名度,增加承办大型的国内国外体育赛事的可能.同时,开展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必然要建设综合性的体育馆,体育场地,无形之中拉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期建造业的发展.发展高水平体育赛事期间,交融和分配资源做休闲和娱乐,让体育产业衍生到旅游等其他产业当中去.

3.3完善并提升体育产业各层级管理人员水平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