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7:16:45

能源供求

能源供求范文篇1

199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一次性能源由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转变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而且缺口呈不断扩大趋势

长期以来,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一直超过消费量。1992年首次出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当年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0.73亿吨(标准煤,下同),消费量10.92亿吨,消费量超过生产量1914万吨。1990—2000年,中国能源年生产量净增2506万吨,而同期能源消费量净增3985万吨。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加,以及生活用能的增加,能源消费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比2000年增长91.6%。(详见表1、图1)

(二)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原煤和水电生产与消费比重均走过一个马鞍型,核电从无到有,但所占比重尚小

1992年中国原煤产量达13.73亿吨高峰后,一直持续减少,2000年不足10亿吨(低于1990年的产量),以后快速上升,2006年达23.6亿吨。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4.2%下降为2000年的72.0%,2006年上升到76.7%;占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为2000年的67.8%,2007年又上升到69.5%(详见表2)。水电、核电、风电等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4.8%上升为2001年的8.2%高峰后,2006年下降为7.9%;水电生产1990—2006年增长率为8.0%,低于火力发电10.3%的增长率,同期水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由20.4%下降为15.2%。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1995年为1.27%,2000年为1.23%,2006年上升到1.9%。

(三)资源禀赋相对贫乏的原油生产量在20世纪末期达到巅峰后,增长后劲不足,但消费量持续上升

1997年中国原油产量达1.6亿吨后,一直在1.6—1.7亿吨之间徘徊,原油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3.8%下降为1990年的19.0%,2000年下降为18.1%,2006年下降为11.9%。1990年中国原油消费量11845万吨,2000年达22439万吨,2006年达3.5亿吨,16年的平均增长率达7.2%;1990年中国原油生产量高出消费量2345万吨,2000年低于消费量6139万吨,2006年低于消费量近1.6亿吨,其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0.7%下降为1990年的16.6%,以后一直持续上升,1997年超过20%,2002年上升到23.4%的峰值,2007年下降为18.3%(见表2)。

(四)原煤中间消费比重上升,原油中间消费比重下降,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所提高

1990年中国原煤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39.1%,2006年上升为74.2%。其中,发电用煤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由25.8%上升为49.6%。1990—2006年中国生活用煤和交通仓储通讯业用煤分别减少50%和66.5%;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下降12.3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1990年全国原油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4.2%,2006年下降为8.8%。同期中国各行各业原油消费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生活消费和交通仓储通讯消费量分别增长6.0倍和5.5倍,占原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3.2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工业消费量虽由7322万吨上升到1.5亿吨,但占原油消费量的比重由63.75%下降为42.9%。1990年中国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67.2%,2006年上升为71.24%,其中发电及电站供热转换效率由37.34%上升为39.87%。

二、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未来走势

未来几十年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和供给受到诸多限制将是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基本走势。

(一)能源消费将持续增加

21世纪最初几十年,中国处于完成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将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不可逆转趋势。1990年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9.93%,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为2.82%,10年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28。其中,1990年一1996年为0.51;1997—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97%,而能源消费量基本没有变化。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虽与亚洲金融危机、出口和国民经济增速下降有关,但也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节约的结果有关。这种态势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2002年以后能源消费超速增加,也是阶段性的,只是与中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的适应,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煤油电价格全面上涨,2004年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达1.59,既表明中国能源供给的相对紧缺,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以往数年持续能源消费超低速增加的某种恢复性增长。(详见表3、图2)。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24.6亿吨标准煤,据潘家华等计算,同年出口制成品折合出口能源6.3亿吨,人均能源消费1.87吨,比2000年增长74%。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4~0.5推算,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0亿吨(标准煤)左右。届时单位GDP能耗将为2006年的一半左右;人均能源消费3吨左右,比2006年增长60%。其中若原煤占65%,则中国原煤消费将达38亿吨;若原油消费占20%,则中国原油消费量将达6亿吨,为2006年消费量的170%。

(二)能源增加生产将受到多方面制约

一是能源资源禀赋的制约。原油是未来中国消费增长最快的优质能源,但资源禀赋并不丰厚,已有的主力油田已进入衰退期,新的主力油田勘探、开发尚需时间,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距离较远。中国的化学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能源产地远离能源消费地的格局将增加能源运销成本和风险。三是丰裕能源资源开发受到资本、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制约。中国煤炭、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资源相对丰裕,但大规模开发既受技术、资金短缺的制约,又受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约束。如,中国原煤消费占世界的27%,是世界唯一以原煤为主要能源的大国。煤炭大量开采造成的地下水枯竭、地表沉陷、煤炭燃烧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等,又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又如,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中国水电资源可开发量达3.9亿千瓦,按开发利用率达50%计,每年相当于5.0亿吨煤的发电量,但水电建设又面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水库移民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四是能源开发的体制约束。能源开发是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国家与开发地区之间、开发地区与能源消费地区之间、企业与当地居民之间、能源生产企业与能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多重利益关系。中国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转型及民营企业投资能力弱小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等因素,对中国加快能源开发建设构成体制性障碍。五是国际竞争的压力。能源的稳定供给关系到国家安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竞争增加了中国从外部增加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

三、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且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不仅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为满足未来几十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从目前的发展阶段出发,实施节能优先、以技术替代为支点、能源来源多元化、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并重的能源战略。

(一)节能优先战略

中国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现代化必须节能优先。一是建立节能型的消费方式,以较少的能源消费达到较高的生活水平。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方式,既于中国资源支撑能力所不允许,也有害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中国的私人轿车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带给中国和世界的将是生态灾难。二是建立节能型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降低能耗20%、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10%的目标。目前生产用能占中国能源消费的近85%左右。能源供给不足将一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和作为世界工厂(车间)的瓶颈。淘汰高耗能产业、发展节能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努力降低产业能耗水平,提高单位能耗效率是中国节能战略的主要方向。

(二)技术替代战略

技术替代是未来中国能源供需平衡的战略支点。目前中国多数产业部门耗能水平较高,在建材、建筑、冶金、电力、采掘、化工、汽车制造等主要耗能行业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和新型节能材料,可以大大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污染。能源的综合利用、单位能耗效率的提高及新的能源资源的勘察、开采水平的提高及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所以,技术替代战略的实质就是以更多的科技创新投入换取能源的节省和高效利用。

(三)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

从能源资源禀赋出发,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根本改变,但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又不可能是无限的;原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比重的提高将受到资源储量的严重制约。因此,中国的能源来源必须实现多元化,在考虑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既要努力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又要大力发展水电,加快核电建设,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四)国际合作战略

能源资源禀赋和国际分工决定中国大规模进口原油具有不可逆性。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于国内能源开发,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能源资源的开发,包括能源开采和能源利用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中外合作,同时以制成品国际贸易形式出口能源,是中国实现能源供求平衡的必然选择。

(五)改革先行战略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时期,要顺利实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改革先行。一方面要完善市场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能源资源税收、能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反映能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的关系以及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生物质能源等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能源资源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机制。

能源供求范文篇2

199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一次性能源由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转变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而且缺口呈不断扩大趋势

长期以来,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一直超过消费量。1992年首次出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当年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0.73亿吨(标准煤,下同),消费量10.92亿吨,消费量超过生产量1914万吨。1990—2000年,中国能源年生产量净增2506万吨,而同期能源消费量净增3985万吨。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加,以及生活用能的增加,能源消费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比2000年增长91.6%。(详见表1、图1)

(二)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原煤和水电生产与消费比重均走过一个马鞍型,核电从无到有,但所占比重尚小

1992年中国原煤产量达13.73亿吨高峰后,一直持续减少,2000年不足10亿吨(低于1990年的产量),以后快速上升,2006年达23.6亿吨。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4.2%下降为2000年的72.0%,2006年上升到76.7%;占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为2000年的67.8%,2007年又上升到69.5%(详见表2)。水电、核电、风电等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4.8%上升为2001年的8.2%高峰后,2006年下降为7.9%;水电生产1990—2006年增长率为8.0%,低于火力发电10.3%的增长率,同期水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由20.4%下降为15.2%。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1995年为1.27%,2000年为1.23%,2006年上升到1.9%。

(三)资源禀赋相对贫乏的原油生产量在20世纪末期达到巅峰后,增长后劲不足,但消费量持续上升

1997年中国原油产量达1.6亿吨后,一直在1.6—1.7亿吨之间徘徊,原油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3.8%下降为1990年的19.0%,2000年下降为18.1%,2006年下降为11.9%。1990年中国原油消费量11845万吨,2000年达22439万吨,2006年达3.5亿吨,16年的平均增长率达7.2%;1990年中国原油生产量高出消费量2345万吨,2000年低于消费量6139万吨,2006年低于消费量近1.6亿吨,其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0.7%下降为1990年的16.6%,以后一直持续上升,1997年超过20%,2002年上升到23.4%的峰值,2007年下降为18.3%(见表2)。

(四)原煤中间消费比重上升,原油中间消费比重下降,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所提高

1990年中国原煤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39.1%,2006年上升为74.2%。其中,发电用煤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由25.8%上升为49.6%。1990—2006年中国生活用煤和交通仓储通讯业用煤分别减少50%和66.5%;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下降12.3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1990年全国原油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4.2%,2006年下降为8.8%。同期中国各行各业原油消费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生活消费和交通仓储通讯消费量分别增长6.0倍和5.5倍,占原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3.2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工业消费量虽由7322万吨上升到1.5亿吨,但占原油消费量的比重由63.75%下降为42.9%。1990年中国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67.2%,2006年上升为71.24%,其中发电及电站供热转换效率由37.34%上升为39.87%。

二、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未来走势

未来几十年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和供给受到诸多限制将是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基本走势。

(一)能源消费将持续增加

21世纪最初几十年,中国处于完成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将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不可逆转趋势。1990年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9.93%,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为2.82%,10年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28。其中,1990年一1996年为0.51;1997—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97%,而能源消费量基本没有变化。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虽与亚洲金融危机、出口和国民经济增速下降有关,但也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节约的结果有关。这种态势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2002年以后能源消费超速增加,也是阶段性的,只是与中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的适应,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煤油电价格全面上涨,2004年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达1.59,既表明中国能源供给的相对紧缺,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以往数年持续能源消费超低速增加的某种恢复性增长。(详见表3、图2)。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24.6亿吨标准煤,据潘家华等计算,同年出口制成品折合出口能源6.3亿吨,人均能源消费1.87吨,比2000年增长74%。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4~0.5推算,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0亿吨(标准煤)左右。届时单位GDP能耗将为2006年的一半左右;人均能源消费3吨左右,比2006年增长60%。其中若原煤占65%,则中国原煤消费将达38亿吨;若原油消费占20%,则中国原油消费量将达6亿吨,为2006年消费量的170%。

(二)能源增加生产将受到多方面制约

一是能源资源禀赋的制约。原油是未来中国消费增长最快的优质能源,但资源禀赋并不丰厚,已有的主力油田已进入衰退期,新的主力油田勘探、开发尚需时间,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距离较远。中国的化学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能源产地远离能源消费地的格局将增加能源运销成本和风险。三是丰裕能源资源开发受到资本、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制约。中国煤炭、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资源相对丰裕,但大规模开发既受技术、资金短缺的制约,又受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约束。如,中国原煤消费占世界的27%,是世界唯一以原煤为主要能源的大国。煤炭大量开采造成的地下水枯竭、地表沉陷、煤炭燃烧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等,又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又如,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中国水电资源可开发量达3.9亿千瓦,按开发利用率达50%计,每年相当于5.0亿吨煤的发电量,但水电建设又面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水库移民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四是能源开发的体制约束。能源开发是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国家与开发地区之间、开发地区与能源消费地区之间、企业与当地居民之间、能源生产企业与能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多重利益关系。中国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转型及民营企业投资能力弱小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等因素,对中国加快能源开发建设构成体制性障碍。五是国际竞争的压力。能源的稳定供给关系到国家安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竞争增加了中国从外部增加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

三、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且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不仅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为满足未来几十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从目前的发展阶段出发,实施节能优先、以技术替代为支点、能源来源多元化、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并重的能源战略。

(一)节能优先战略

中国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现代化必须节能优先。一是建立节能型的消费方式,以较少的能源消费达到较高的生活水平。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方式,既于中国资源支撑能力所不允许,也有害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中国的私人轿车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带给中国和世界的将是生态灾难。二是建立节能型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降低能耗20%、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10%的目标。目前生产用能占中国能源消费的近85%左右。能源供给不足将一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和作为世界工厂(车间)的瓶颈。淘汰高耗能产业、发展节能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努力降低产业能耗水平,提高单位能耗效率是中国节能战略的主要方向。

(二)技术替代战略

技术替代是未来中国能源供需平衡的战略支点。目前中国多数产业部门耗能水平较高,在建材、建筑、冶金、电力、采掘、化工、汽车制造等主要耗能行业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和新型节能材料,可以大大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污染。能源的综合利用、单位能耗效率的提高及新的能源资源的勘察、开采水平的提高及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所以,技术替代战略的实质就是以更多的科技创新投入换取能源的节省和高效利用。

(三)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

从能源资源禀赋出发,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根本改变,但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又不可能是无限的;原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比重的提高将受到资源储量的严重制约。因此,中国的能源来源必须实现多元化,在考虑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既要努力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又要大力发展水电,加快核电建设,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四)国际合作战略

能源资源禀赋和国际分工决定中国大规模进口原油具有不可逆性。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于国内能源开发,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能源资源的开发,包括能源开采和能源利用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中外合作,同时以制成品国际贸易形式出口能源,是中国实现能源供求平衡的必然选择。

(五)改革先行战略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时期,要顺利实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改革先行。一方面要完善市场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能源资源税收、能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反映能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的关系以及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生物质能源等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能源资源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机制。

能源供求范文篇3

2009年,国家把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国务院出台的10条扩内需政策中有5条是基础建设投入。而我省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的同时,2009年仍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但低于上年同期10个百分点,因此全年生产资料需求规模将略低于20*年,市品场供需将趋于宽松,供过于求商增加,价格将稳中回落。

一、能源类产品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价格稳中回落。

此次调查显示,认为2009年上半年能源类产品供求平衡的意见占76%,供过于求的意见占24%,其中,认为煤炭供过于求的意见增加,动力煤、炼焦煤市场供过于求的意见占64%,供求平衡的占36%;认为汽油市场供过于求的意见占18%,供求平衡的占82%。

62%的调查意见认为2009年上半年能源价格将下降,38%的意见认为价格基本稳定。其中,认为动力煤市场价格下降的占74%,价格平稳的占26%;认为焦炭价格下降的意见占56%,价格平稳的意见占42%;认为柴油市场价格下降的意见占43%,价格稳定的占53%;认为汽油市场价格下降的意见占45%,价格平稳的意见占55%。

(一)煤炭供求宽松,价格将平稳下降。20*年,国际国内煤炭价格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上半年煤炭市场供应偏紧价格大幅上涨;进入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煤炭需求出现萎缩,价格大幅下滑。预计2009年上半年,受经济增速放缓,火电发电下降,下游行业大量减产影响,煤炭市场需求萎缩,供求将趋于宽松,价格也将平稳下降。为保持煤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避免出现全行业亏损,国家将加大关停小煤矿的力度,控制煤炭产能过快增长,鼓励企业以需定产,减少资金和库存压力,并通过在管理供给和刺激需求两方面的努力,力争使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基本将保持平衡。

(二)成品油价格存在小幅波动的可能。20*年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从顶峰到谷底的大幅波动,从7月份的147美元/桶跌至12月份的40美元/每桶左右。在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的同时,我国原油价格保持稳定,其原因在于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定价政府补贴的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我国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从1993年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0%;另一方面由于国内资源匮乏,20*年因持续走高的国际油价而产生的巨额补贴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因此,理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调节供求矛盾便成为当前我国能源工作的重点。2009年1月燃油税的实施,预示着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逐步接轨,我国成品油价格还有下调空间,价格将有所回落,但由于国际油价波动性很大,因此2009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价格也存在小幅波动的可能,但汽油、柴油供求将保持基本平衡。

二、黑色金属供过于求,价格将呈下降趋势

此次调查显示:在商品供求方面,认为2009年上半年50种黑色金属类商品市场供求平衡的意见占36%,供过于求的占64%。其中,认为大型工字钢市场供求平衡的意见占67%,供过于求的意见占33%。在价格趋势方面,认为2009年上半年黑色金属价格下降的意见占63%,价格稳定的占37%。其中,31%的意见认为大型工字钢价格稳定,69%认为价格下降;33%的意见认为棒材市场价格稳定,67%的意见认为价格会下降;认为线材价格下降的占65%,价格稳定的35%。

20*年上半年,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我国钢厂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钢材价格一路走高。9月份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消费品市场需求下降,致使我国汽车、家电等行业出口量下降,而国内市场需求有限,供过于求,产能下降。此外,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新房建设开工量减少。汽车业、家用电器业和房地产业的不景气都直接影响到位于上游的钢铁产业。钢铁价格从第三季度末快速回落,*省的钢材平均价格在3个月的时间里下降了近30%。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在上半年原料价格上涨和下半年销售量、销售价格齐跌的双重压力下步履维艰。国家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预计可有效增加钢铁需求量。此外,国家从20*年12月1日起取消了67个税号钢材出口关税,这标志着国家对钢材出口的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钢材国际竞争力。但由于我国钢铁产能巨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钢铁需求量难以恢复到*年上半年的水平。预计2009年上半年钢铁市场将供过于求,价格将小幅下降。

三、有色金属市场供需关系宽松,价格呈低位震荡走势

此次调查显示,25%的调查意见认为2009年上半年11种有色产品供求平衡,75%的意见认为供过于求。其中,认为铜供求平衡的占31%,供过于求的占69%;认为铝供过于求的占72%,供求平衡的占28%。21%的意见认为有色金属价格稳定,79%的意见认为价格下降。其中,认为铜价格稳定的占33%,价格下降的占67%;认为铝价格稳定的占36%,价格下降的占64%。

20*年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增速减缓,价格有所回落。前三季度,全国11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速同比减缓11.6个百分点。主要国际市场铜库存压力很大,目前国际市场铜库存总量高达78万吨,而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市场信心下降,国内外铜价大幅下降。2009年,我国将投资4万亿资金,用于扩大内需,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民生需要,这些重大项目的启动,将带动铝铅锌等有色金属材料的用量,但在上半年仍难以改变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总体呈低位震荡走势。

四、橡胶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仍将震荡下行

商品供求调查显示:60%的意见认为2009年上半年46种化工产品供求平衡,40%的意见认为供过于求。其中,认为橡胶及制品市场供求平衡的意见占47%,供过于求的占53%;认为酸类供求平衡的占56%,供过于求的占43%;醇类供过于求的占20%,供求平衡的80%;认为塑料原料市场供过于求的占52%,供求平衡的占48%。

价格趋势调查显示:67%的调查意见认为橡胶市场价格下降,33%认为价格稳定。其中,认为橡胶及制品市场价格平稳的占22%,下降的占78%;认为塑料原料市场价格平稳的占56%,价格下降的占44%。

进入20*年11月中旬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并向实体经济延伸,虽然东南亚主产国宣布减产,但橡胶下游需求变得极度疲软,尤其是在全球汽车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国际橡胶价格已降至几年来的新低。目前我国部分轮胎企业开工率不足50%,橡胶消耗减缓,部分厂家原料库存较高。预计2009年上半年橡胶价格仍将振荡下行。

五、扩大内需建材市场需求增加,水泥、玻璃价格将下降

此次调查显示,认为2009年上半年36种建材产品供求平衡的意见占44%,供过于求的意见占56%。其中,认为水泥市场供过于求的占60%,供求平衡的占40%;68%认为玻璃市场供过于求,32%认为供求平衡;55%认为涂料市场供求平衡,45%认为供过于求;36%认为地板供过于求,64%认为供求平衡。66%的意见认为2009年上半年建材价格将下降,34%的意见认为价格稳定。其中,认为水泥市场价格平稳的占40%,下降的占60%;认为玻璃市场价格平稳的占35%,下降的占65%。

20*年主要建材产品生产逐渐减速,价格波动较大。1-8月份,水泥价格同比上涨,9月份,随着固定资产领域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快速回落,水泥需求明显放缓,价格高位回落。平板玻璃价格波动也较大。预计2009年上半年,随着哈大铁路、长吉城际铁路、九台华能电厂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受益于区域市场需求的拉动,我省市场需求将趋于稳定,但在全国水泥价格将走低的情况下,我省水泥价格也将呈下降趋势。由于20*年全国平板玻璃库存2250万重量箱,上升31.1%,库存较大,供求关系宽松,价格将稳步下降。

六、汽车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市场价格将继续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此次调查显示,认为汽车类商品中供求平衡的意见占12%,供过于求的占88%。其中,认为载货车供过于求的占56%,供求平衡的占44%;认为越野车供过于求的占62%,供求平衡的占38%;认为客运车供过于求的占92%,供求平衡的占8%。

认为汽车类商品中价格稳定的意见占23%,价格下降的占77%。其中,认为载货车价格稳定的占40%,价格下降的占60%;认为越野车价格稳定的占46%,价格下降的占54%;认为客运车价格稳定的占12%,价格下降的占88%。

20*年9月份,在国外汽车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的汽车出口明显放缓,汽车产能过剩矛盾较为突出,竞争更加激烈。2009年上半年,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我国汽车工业特别是重型汽车产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一是虽然我国重型汽车总量较大,但人均保有量、人均物流量依然较低,特别是运输市场潜力巨大;二是随着我国基本设施建设陆续开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农村客运货运市场将逐步扩大;三是随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专用车市场、高附加值的车辆有巨大潜力。

七、农业生产资料供需平衡,价格稳中有降

此次调查显示,55%的意见认为2009年上半年36种农资产品供求平衡,45%的意见认为供过于求。其中,认为农药供求平衡的占65%,供过于求的占35%;认为化肥供求平衡的占56%,供过于求的占44%;饲料供求平衡的占52%,供过于求的占48%。

能源供求范文篇4

1石油短缺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中国对能源尤其是海外石油资源的需求呈迅猛增长之势。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影响因素。如果从总量和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能源的总需求略大于总供给,供求总量矛盾不太突出,但结构严重失衡。基于资源禀赋特点和建国初期所制订的经济建设路线,中国能源供应几十年来一直采取完全依靠国内资源的方针,从而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进入新世纪,中国的能源消费呈不断增长之势,并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份额中占有很大比重,导致中国能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现阶段,中国国内能源供求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石油短缺是中国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说国内石油供应不足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

2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石油市场

中国目前石油最终可采储量较低,人均占有量只有1Ot,居世界第41位;油气剩余可采储量多年没有较大的提高,占世界比重很低,而且储采比又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中国东部高产油田因开采难度增加,成本攀高,大都已进人开采中晚期,因此,中国的石油产量在未来10年左右不可能实现大幅度增长。而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中国国内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有增无减,供求缺口越来越大,对外石油依存度不断提高,使得石油供应安全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3国际环境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制约

全球油气资源的政治性博弈和控制权争夺愈演愈烈,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有利空间可能被挤压。中国在海外的石油资源产地大多分布在政治、经济不稳定的地区。所有这些都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中国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所作的贡献不相称。中国必须依托大国外交、经济合作和一定优势的海权,在全球范围参与石油竞争,确保在海外石油市场份额及其石油运输的安全。中国处在亚太新的能源消费增长中心,面临着与周边油气资源消费大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尽管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赞赏中国一如既往地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国际公共问题所作的巨大贡献,但中国对能源需求进口的正常商业行为常常被过分“政治化”。因此,不管自觉不自觉、愿意不愿意,在全球化浪潮之中,中国别无选择,已经并将继续卷入世界油气资源领域的激烈竞争。全球石油供应链中断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国际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难以避免。国内外有关专家研究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国际石油供求态势大体平衡,除非受到国际政治、地缘战略等非商业性的剧烈争夺而偏离正常运行轨道,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全球石油供应链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然而,全球石油供求总量能够平衡是一回事,能否以在合理的价格波幅内实现连续充分的供给则又是一回事。虽然发生石油危机的几率很小,但是因政治因素,特别是战争因素,会使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出现波动,增大人们预测油价走势的难度,动摇石油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进而扭曲世界石油市场格局,阻碍世界石油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国石油威胁论”有所抬头,中国公平合理参与全球油气资源的竞争受到少数大国的误解。近年来,中国能源进口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增加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相一致的,也是大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然而,某些国家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石油进口量和海外油气资源的拓展行为表示”高度关注”和”忧虑”,甚至明里暗里挤压中国的海外油气拓展空间,应该说不是什么正常的现象。这种论调和不负责任的推测,将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对外开放的环境,对开拓海外石油资源和建立资源保障体系极为不利。对此,必须给予高度警觉和重视,并通过一切必要手段,消除世人的误解和疑虑,为中国石油安全的“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4实现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战略

提高对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认识要具有国际战略眼光。一方面,中国的能源安全绝不可能关起门来实现。石油作为中国清洁能源中需求增长最快而供给能力严重不足的品种,它的短缺已经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瓶颈和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能源安全之路虽然不可能完全步欧美大量进口海外能源模式之后尘,但中国的能源安全绝不可能关起门来实现。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这样的对外石油依存度较高的大国来说,能源缺乏有利有力保障,尤其是缺乏海军对海上运输线安全的保障,其石油安全问题承受着较大的风险和压力。壮大中国海军力量,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以确保在国际市场上通过正常的经济贸易手段而获得的正在不断增长的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经济利益。

能源供求范文篇5

关键词:石油储备;石油储备体系

国际能源署(IEA)根据储备主体的不同将石油储备划分为政府储备、企业储备和机构储备三种。政府储备是指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完全由政府出资建设、采购、维护和控制的石油储备形式,其目的主要是及时解决和平息全国性的石油供应短缺与油价暴涨问题,具有其他储备形式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因而也被称为战略储备。企业储备是指石油生产商、进口商、炼油企业、销售企业和石油消费大户承担的石油储备,它由两部分组成:法定储备和商业储备。法定储备是企业为完成法定储备义务而在生产库存基础上增加的储备量,它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商业储备是指企业为应对市场波动而自行建立的储备,也是最常见的储备模式,绝大部分国家都有。机构储备(又称中介组织储备)是由法律规定的公共或民间组织承担的义务石油储备,它实际上是企业义务储备的一种变相模式。储备机构是一个公共法人实体,成员均为法律强制规定有储备义务的企业,由企业共同建立储备机构进行专业化运作。政府储备、企业法定储备、机构储备、企业商业储备功能各异,各司其职,相互补充,只有将它们有机组合,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才能有效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一、严峻的石油安全形势要求我国尽快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一)石油在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石油是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的重要筹码。纵观过去50年,围绕石油资源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许多地区冲突和战争都与石油有密切关系,石油领域的竞争已经大大超出了一般商业范畴。里海地区由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已成为美国和俄罗斯争夺的焦点区域。我国的南海地区本来并不存在严重的领海争端,但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其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揭示以后,也成了周边国家外交关系中的一个敏感问题。这充分说明,进入新的世纪,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地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突出。

(二)国际油价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当代石油经济出现了新的特点,传统的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理论已很难完全解释新的情况。国际油价与供求“背道而驰”已成为常态。如,国际原油价格从1997年底开始下跌,1998年底到1999年初,欧佩克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一举跌破每桶10美元关口,创下此前12年来的历史最低记录。而从1999年3月以来,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回升,并在进入2000年后加速上扬,2000年第二季度,国际油价暴涨,2000年9月曾一度突破每桶38美元的重要关口。2001年这一行情又戏剧化地向谷底进发,最低跌到了每桶17美元。2003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在均价25美元/桶的基础上,总体呈现震荡攀升态势,实现了逐年连级跳,价格水平屡创新高。国际原油价格在2007年下半年更是持续攀高。近期许多分析机构都预测,2008年原油的平均价格可能逼近甚至超过100美元。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基本面并不支持“天价”油价,但超高油价水平显然已非石油供求基本面所决定,地缘政治风险、投机炒作、欧佩克限产政策、经合组织国家商业石油库存、天气冷暖变化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国际油价走势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可见,国际油价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

(三)国家石油安全问题呼唤石油储备体系。国家石油储备是能源与经济安全的稳定器。事实说明,一个国家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不在于这个国家能否生产石油以及能生产多少石油,而在于这个国家能否以合理的价格稳定地保障石油的供应。据统计,美国石油消费量的62%依赖进口,而日本则几乎不生产一滴石油。各国的经验证明,建立战略能源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必要措施。世界上主要消费国家不仅多方开辟石油生产、供应基地,而且建立大量的储备,以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美国继续力求在国际石油事务中起主导作用,加大对欧佩克产油国的压力,同时启用战略石油储备,加快能源多元化,减少对欧佩克的依赖。欧盟各国政府在高油价冲击下加强了联合行动。美国和日本曾凭借动用石油战略储备,安然度过1973年的石油危机;在本轮石油上涨行情中,日本因为储备充足,受到的经济影响远远小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零储备制度使中国经济在最近两年的全球能源价格飙升中吃尽了苦头。自从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后,原油价格一路上升,使我们不得不为其进口支付越来越高的成本。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面临的石油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建立石油储备体系以确保我国的石油安全。

二、完善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主要措施

(一)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石油储备是一项事关国家与产业安全,且投资巨大、选点严格、建设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样的工程建设,必须有法律法规作保障。中国现在迫切需要在石油储备和能源安全方面立法,加快石油储备建设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使石油储备建设的全过程有法可依。具体应包括:战略石油储备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发展规划;政府规模和商业储备的最低规模、紧急情况下的动用程序和规模;原油及设备的采购费、日常管理费;企业所承担的储备义务等。

(二)确保规模,坚持分步走和多元化储备策略。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的石油储备标准是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为使战略石油储备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的石油储备远期目标也应以此为标准,这就需要非常大的储备规模。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一是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先制定近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中期和远期储备目标。二是加强商业储备。鼓励相关企业在正常的周转库存外建立相应的商业储备,作为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补充,确保在石油价格动荡变化时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国家战略石油供应安全。三是在储存方式上,应充分考虑战备安全、运输、储存成本等因素,采取多样化的储存方式,做到“三个结合”:地面储存与地下储存相结合,人工设施储存与利用盐穴、溶洞等天然地理环境储存相结合,现有设施储备与新建基地储存相结合。四是在石油储备基地的布局和选址上,应合理规划,除重点考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运转石油方便、有良好水域条件外,还应考虑要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度和隐蔽度,以应对敌对势力的战略打击和安全保密。

(三)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本着适度集中、政企分开和机构精干的原则,建立起由中央统一管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相互分离的三级管理体制。其中,决策层是国务院的能源主管部门,可设立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作为具体办事机构;管理层是国家石油储备管理中心,是独立核算的特别法人机构;操作层包括政府成立的石油储备基地公司,未来将组建的石油储备联盟,也包括承储的民营企业。国家应通过法律界定好各层次的“责、权、利”关系。

(四)完善石油统计和报告制度。国际能源署(IEA)和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制定的能源安全和石油储备的法律中,大都含有对石油经营者定期报告石油生产、销售、进出口、库存统计数据的要求,报告对象或是国家统计部门,或是经济、能源主管部门,也有的是石油储备机构。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政府可以及时跟踪和监测石油供需形势、市场变化,对石油储备应保持多大规模、应急情况下的储备投放等进行决策。如果石油经营者未能如实按期报告,政府将依法采取惩罚措施。目前,我国的能源统计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石油统计数据还不完全,不能满足建立国家能源数据库的需要,不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l生。在研究建立我国国家石油储备的过程中,应建立石油信息报告制度,完善石油统计。

能源供求范文篇6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出现过四次大涨,前三次分别为:第一次发生在1973年,起因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即阿拉伯国家打击以色列,作为对以色列支持者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的报复,欧佩克联合限制了石油产量,国际油价从3美元/桶上升到10美元/桶;第二次是1979年,导火索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和1980年的两伊战争。受之影响,伊朗石油产量大幅度减少,国际油价从13美元攀升到34美元;第三次发生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石油供应紧张,促使油价跃升到40美元以上。之后,国际油价逐步回落,1998年甚至回到10美元左右。2002年以来,国际油价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特别是从2007年起,油价上涨速度明显加快,成为全球经济社会舞台中表现格外抢眼的重大事件。

关于油价上涨的原因,不同利益主体各持不同观点。欧佩克成员国认为,油价上涨是美元贬值和投机炒作的结果;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坚持称,欧佩克国家不随石油需求增长提高供给是油价高涨的主要原因;国际能源署则指出石油库存偏低导致了油价连创历史新高;还有一些机构认为,地缘政治是国际油价上涨的导火索。

笔者认为,与前三次受战争(政治因素)影响中东地区限制石油供给引发的价格波动不同,本次油价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

(一)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和供给面临较大制约导致供需预期偏紧

自2002年以来,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在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石油消费的化石经济时代,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人口大国为代表的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国际石油消费的大幅度提高,由此导致国际油价逐步上升。按照经济学理论,当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要么减少该商品的消费,要么改用其他替代品;另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会提高该商品的生产,增加供应,从而使商品价格降下来。

但是,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从需求来看,虽然高油价使没有实行油价补贴制度的发达国家的人们减少石油需求,如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资料,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出现连续三年负增长。然而,由于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大国美国和经济高增长的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以及新的用油大户中东地区都对国内成品油进行补贴,因此,国内消费者对国际油价上涨并不敏感,石油消费照涨不误。这样,没有油价补贴的国家因高油价而减少的需求,会被实施油价补贴的国家强劲增长的需求弥补。两者相抵,全球石油需求不降反升。从供给来看,石油生产国对油价上涨也不敏感,高油价并没能刺激石油生产国增加石油供给。主要原因:一是欧佩克国家是高油价的最大受益者,高油价符合他们的利益,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主观上他们不愿增加石油生产,而是留着未来卖更好的价格,客观上这些国家的炼油能力已接近饱和,增加新产能需要时间;二是英国、挪威、墨西哥等部分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的石油生产已经开始大幅度下降,即使是第二产油大国俄罗斯也已经在2007年就进入了“峰值”。

这样,一方面全球石油需求有增无减,另一方面石油供给增长乏力,其结果必然通过涨价来平衡。再且,石油现货交易是以期货市场价格为核心定价,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使高增长的石油需求预期自然地转为中长期石油稀缺预期,从而推动油价的快速上涨。

(二)美元对主要货币持续贬值是油价上涨的直观反映

国际石油价格一直都是以美元作为主要报价和结算货币,80%左右的石油贸易以美元结算。美元兑主要货币的变动情况直接影响着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势,两者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受到美国财政、贸易“双赤字”和次贷危机所导致经济下滑等因素的影响,美元兑主要货币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贬值,从而自然带来油价的上涨。据欧佩克计算,美元每贬值1%,国际石油就上涨4美元/桶。

(三)投机炒作对高油价具有推波助澜作用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股市、房市不断下跌。石油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石油具有金融产品的属性,在股市不景气、房地产价格下跌,以及石油供求基本面有利于做多的情况下,养老基金、对冲基金等投资基金源源不断地涌入石油商品期货市场,推动了石油价格的上涨。根据有关报道,目前国际石油市场上,有数百亿美元的指数基金投资于石油期货。同时,一些投资银行通过对外石油供求关系偏紧的信息和价格上涨预测等方式,诱导石油期货交易,推动石油价格上涨。

(四)地缘政治不稳定导致市场对石油供应紧张的担心

伊朗和尼日利亚分别是全球第四大石油和第八大石油输出国,因核计划原因,伊朗与西方关系紧张,石油出口面临西方国家封锁的风险;尼日利亚则受国内武装分子的破坏,石油出口波动比较大,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使市场担心石油供应受阻。另外,部分主要生产国炼油厂不时发生问题,也使供求关系脆弱的石油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出现价格上涨。

从本质上讲,供求关系是国际油价上涨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其他因素对油价的影响最终仍然还是通过供求发生作用。当供求因素决定了油价的根本走势后,其他因素就会成为催化剂,会加速油价的上扬或下跌;当然,某些时候其他因素也会转变为主要因素,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预测与影响分析

关于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不同的机构和专家有不同的观点。国际投资银行高盛认为,国际油价将继续上涨,并在不久的数月内将突破150美元,未来几年内将可能达到200美元。摩根斯坦利的研究也提出,供给制约和总需求的增长将轻易地把国际油价推高到150美元以上。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预测,随着世界需求减少和产量增加,世界石油价格可能在三年到五年后降到104美元至108美元。雷曼兄弟甚至认为,国际油价将下降到80美元至100美元。

笔者认为,判断国际油价的走势,必须看从前述四个影响来分析。一是石油供求逐步偏紧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全球53%的石油用于生产汽、柴油,另外的47%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只要人类没有能够摆脱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只要汽、柴油消耗大国不取消补贴政策,对石油的需求就会继续保持增长,而在供给方面的制约却是不言而喻。二是美元弱势格局将继续维持一段时间。虽然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均称将采取政策手段稳定美元汇率,维护美元的地位,但美元的走势主要受美国经济的影响,只要美国经济没有出现大的起色,美元就难以走强。从目前的情况看,受次贷危机和高油价的影响,美国经济最近1-2年内走出低谷的可能性不大。三是投机基金做多意愿不减。从投资银行和基金分析师发表的预测来看,做多石油期货的观点仍然占多数,说明很多机构还在看好价格的上涨。而且,这些机构为了证明自己预测的正确,不排除进一步人为推高石油期货价格市场的可能性。四是地缘政治的紧张关系近期内不会消除。伊朗与西方国家的不和、以色列与伊朗的对立、尼日利亚国内武装冲突等矛盾将继续威胁石油供给的稳定性,加大油价的波动。按照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国际油价在短期内还会继续上涨,最终上升到足以迫使新技术的运用、能源效率的提高、替代能源步伐的加快,从而导致石油绝对消费量的减少,改变石油需求预期,才会抑制石油上涨的势头。但这不是短期之内能够做到的,当然,期间不排除石油价格出现阶段性下降的现象,宽幅波动将是一种常态。

国际油价迅猛上涨且持续6个月站在100美元以上,不禁令人们回想起了前三次石油危机的情况:经济停滞、物价飞涨、股市下跌。在经济社会生活高度依赖石油资源的时代,油价高涨自然引起人们对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担心。事实上,尽管各方面意见不一,但与伴随高油价而来的全球经济增长放慢、物价上涨、股市下跌已经发生了。因此,要对油价上涨给予高度重视,合理评估它所产生的影响。

(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变得有利可图,导致工业用粮需求快速增长,这些新增的边际性玉米需求导致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涨。随着大量土地被用于生产玉米,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价格也跟着出现大幅度增长。这样油价、粮价联动上涨,加上矿产等基础资源价格的上涨,通过各自的渠道向下游传导,导致汽柴油、食品、消费品等价格上升,从而引发广泛领域的通货膨胀。今年以来,很多国家的CPI涨幅都超过了两位数;美国的CPI上涨也在4%以上,创18年来新高;欧盟成员国的CPI涨幅以连续数月超过3%,高于欧洲央行确定的2%调控目标;越南5月份的CPI甚至高达25%。

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侵蚀了工薪阶层劳动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作为补偿,他们自然要求增加工资收入,否则就会减少劳动供给,结果是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慢。根据一些国际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油价每上升10美元,将导致全球GDP总值下降0.5个百分点。按此推算,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平均价格比年初已上升了20美元以上,将使全球GDP增幅下降1个百分点。假若下半年油价达到150美元,按全年均价上涨30美元计算,全球GDP将下降1.5个百分点。更为严重的是,油价高涨刚好和次贷危机交织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放大了油价上涨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当然,由于各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不同,受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日本由于能源利用效率比较高,能耗低,加上日元升值的抵消,油价上涨对其GDP增长的影响不大。美国虽然是第一石油消费大国,但由于它的服务业占GDP的80%左右,制造业只有13.7%,且美国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补贴,因此,从目前看,高油价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远小于次贷危机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油价使全球经济告别了2003-2007年的高增长(4.9%)、低通胀(3.6%)的黄金时期,正在滑向低增长、高通胀的边缘,如果石油资源价格上涨的势头得不到遏制,全球经济陷入滞涨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大。

(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大国,2006年消费量达到3.49亿吨,其中1.68亿吨即48%来自进口,国际油价飙升对中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国家控制成品油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弱国际油价高涨对国内CPI上涨的冲击,但它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增加了财政补贴。为应对今年以来高居不下的价格水平,政府暂缓成品油价格调整步伐,以维持国内成品油的低价格。由于我国原油价格已经和国际市场完成接轨,国际油价不断上涨造成了国内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进一步扩大,炼油企业的亏损不断增加。为此,政府财政需要对炼油企业进行补贴,以激励炼油企业继续生产,保证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应。如仅4月份,中石化就获得政府财政71亿元的进口原油补贴,5月末进一步增加到123亿元,为3年中单月补贴数最多的一次。

二是导致国内成品油供给不足。尽管有国家财政补贴,但由于补贴数额仍不足弥补亏损,即使是享受补贴,炼油厂的炼油动力也不足,更何况没有获得补贴的民营炼油厂,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国内成品油供应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国际成品油价格和国内的价差越来越大,部分经营者形成了涨价预期,他们不惜冒险囤油以期待成品油价上涨而获利。这就是近期以来国内出现“油荒”的主要原因。

三对下游行业造成严重影响。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国际油价上升对电力、煤炭、化纤、棉花、金属、建材等多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当然,不同行业受到的影响是不均衡的。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行业是交通运输、石化产业、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物质、金属制品等产业;农业、纺织业、建筑业、汽车产业也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化肥、农药、涂料染料、纯碱、塑料、化纤等行业,都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影响。

近期中国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影响及建议

在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各国政府纷纷提高成品油价格的背景下,中国继续维持成品油低价格的做法,已日益暴露其弊端,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各行业的协调发展。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于6月20日起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平均提高幅度为15%左右;电价每度提高2.5分。上一次提价时间是2007年11月1日,成品油平均价格提高了8%。

成品油价格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内炼油厂增加供给、缓解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国家财政补贴。当然,成品油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将通过价格的传导,推动下游产业价格的上涨,但是由于石油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仅占20%左右,在CPI价格指数的权重仅占3%-4%,而且国家还配套出台了对农业、公交等行业的供应保障和价格控制政策,因此此次提高成品油价格对整体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温和的。尽管如此,在国际油价上涨还没有见顶的情况,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加以应对。

一是稳步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成品油“倒挂”问题。尽管本次成品油价格提高幅度比较大,但国内汽油、柴油的价格仍然比国际价格低25%左右。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内“油荒”和成品油走私等现象就难以消除。为此,要积极创造条件,继续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择机实现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

二是努力探索能源替代新途径,缓解我国对石油的依赖。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紧缺和全球气候变化,替代能源成为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和客观要求。生物燃料不仅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替代能源的主要途径与方向。我国积极发展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不仅符合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要集中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探索石油能源的替代方式和途径。

三是积极倡导能源节约,降低石油消耗。要把节约能源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制定各行业的节能标准和实施办法,加强节能教育和舆论宣传,建立激励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节能意识深深地根植于广大民众的脑海中,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能源供求范文篇7

(一)石油在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石油是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的重要筹码。纵观过去50年,围绕石油资源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许多地区冲突和战争都与石油有密切关系,石油领域的竞争已经大大超出了一般商业范畴。里海地区由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已成为美国和俄罗斯争夺的焦点区域。我国的南海地区本来并不存在严重的领海争端,但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其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揭示以后,也成了周边国家外交关系中的一个敏感问题。这充分说明,进入新的世纪,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地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突出。

(二)国际油价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当代石油经济出现了新的特点,传统的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理论已很难完全解释新的情况。国际油价与供求“背道而驰”已成为常态。如,国际原油价格从1997年底开始下跌,1998年底到1999年初,欧佩克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一举跌破每桶10美元关口,创下此前12年来的历史最低记录。而从1999年3月以来,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回升,并在进入2000年后加速上扬,2000年第二季度,国际油价暴涨,2000年9月曾一度突破每桶38美元的重要关口。2001年这一行情又戏剧化地向谷底进发,最低跌到了每桶17美元。2003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在均价25美元/桶的基础上,总体呈现震荡攀升态势,实现了逐年连级跳,价格水平屡创新高。国际原油价格在2007年下半年更是持续攀高。近期许多分析机构都预测,2008年原油的平均价格可能逼近甚至超过100美元。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基本面并不支持“天价”油价,但超高油价水平显然已非石油供求基本面所决定,地缘政治风险、投机炒作、欧佩克限产政策、经合组织国家商业石油库存、天气冷暖变化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国际油价走势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可见,国际油价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

(三)国家石油安全问题呼唤石油储备体系。国家石油储备是能源与经济安全的稳定器。事实说明,一个国家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不在于这个国家能否生产石油以及能生产多少石油,而在于这个国家能否以合理的价格稳定地保障石油的供应。据统计,美国石油消费量的62%依赖进口,而日本则几乎不生产一滴石油。各国的经验证明,建立战略能源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必要措施。世界上主要消费国家不仅多方开辟石油生产、供应基地,而且建立大量的储备,以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美国继续力求在国际石油事务中起主导作用,加大对欧佩克产油国的压力,同时启用战略石油储备,加快能源多元化,减少对欧佩克的依赖。欧盟各国政府在高油价冲击下加强了联合行动。美国和日本曾凭借动用石油战略储备,安然度过1973年的石油危机;在本轮石油上涨行情中,日本因为储备充足,受到的经济影响远远小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零储备制度使中国经济在最近两年的全球能源价格飙升中吃尽了苦头。自从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后,原油价格一路上升,使我们不得不为其进口支付越来越高的成本。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面临的石油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建立石油储备体系以确保我国的石油安全。

二、完善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主要措施

(一)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石油储备是一项事关国家与产业安全,且投资巨大、选点严格、建设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样的工程建设,必须有法律法规作保障。中国现在迫切需要在石油储备和能源安全方面立法,加快石油储备建设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使石油储备建设的全过程有法可依。具体应包括:战略石油储备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发展规划;政府规模和商业储备的最低规模、紧急情况下的动用程序和规模;原油及设备的采购费、日常管理费;企业所承担的储备义务等。

(二)确保规模,坚持分步走和多元化储备策略。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的石油储备标准是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为使战略石油储备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的石油储备远期目标也应以此为标准,这就需要非常大的储备规模。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一是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先制定近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中期和远期储备目标。二是加强商业储备。鼓励相关企业在正常的周转库存外建立相应的商业储备,作为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补充,确保在石油价格动荡变化时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国家战略石油供应安全。三是在储存方式上,应充分考虑战备安全、运输、储存成本等因素,采取多样化的储存方式,做到“三个结合”:地面储存与地下储存相结合,人工设施储存与利用盐穴、溶洞等天然地理环境储存相结合,现有设施储备与新建基地储存相结合。四是在石油储备基地的布局和选址上,应合理规划,除重点考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运转石油方便、有良好水域条件外,还应考虑要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度和隐蔽度,以应对敌对势力的战略打击和安全保密。

(三)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本着适度集中、政企分开和机构精干的原则,建立起由中央统一管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相互分离的三级管理体制。其中,决策层是国务院的能源主管部门,可设立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作为具体办事机构;管理层是国家石油储备管理中心,是独立核算的特别法人机构;操作层包括政府成立的石油储备基地公司,未来将组建的石油储备联盟,也包括承储的民营企业。国家应通过法律界定好各层次的“责、权、利”关系。

(四)完善石油统计和报告制度。国际能源署(IEA)和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制定的能源安全和石油储备的法律中,大都含有对石油经营者定期报告石油生产、销售、进出口、库存统计数据的要求,报告对象或是国家统计部门,或是经济、能源主管部门,也有的是石油储备机构。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政府可以及时跟踪和监测石油供需形势、市场变化,对石油储备应保持多大规模、应急情况下的储备投放等进行决策。如果石油经营者未能如实按期报告,政府将依法采取惩罚措施。目前,我国的能源统计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石油统计数据还不完全,不能满足建立国家能源数据库的需要,不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l生。在研究建立我国国家石油储备的过程中,应建立石油信息报告制度,完善石油统计。

(五)多方筹资,实行税收政策和部分商业化运作。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达到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石油储备标准,必定要建立大型石油储备基地,这需要巨额资金,将给政府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维护、管理等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资金来源是一个难点、焦点问题。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所需资金全部由联邦财政预算包揽,在政府财政赤字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战略石油储备所需的巨额支出已成为联邦政府的沉重负担,并因此制约着其战略石油储备的发展。对此,我国应从中汲取教训,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一是政府给予财政拨款。二是设立专门的战略石油储备税,即对石油产品消费、石油及石油产品进口征收战略石油储备税,用于战略石油储备设施建设、石油购买、维护和管理等。三是开辟石油期货市场或远期合约交易制度,加强风险分散的市场化力量。四是建立期货储备,如参与国际期货市场投资,通过在期货市场上的适度持仓影响市场价格、摊低进口成本。五是对战略石油储备设立最低保有量,在达到最低保有量后,可利用超出的库容在国际市场进行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运营,以减轻政府负担,使战略石油储备系统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

(六)加强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国际合作。石油是世界性的战略产品,而且供求关系十分脆弱,价格波动大。而我国已经成为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在建设石油储备体系过程中,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以增加国际石油信息的透明度,缓解全球油价的波动。首先,应加强与国际能源署的合作。虽然我国不是国际能源署的成员,但在采购和动用石油储备时应与该机构进行合作,遵循一致的石油储备使用原则,共同应对投机操作、恐怖主义等影响国际能源安全的重大问题。可以建立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与国际能源署的定期对话机制,互相通报各自的石油供需情况,实际储备规模,在石油储备动用前双方应交换意见。其次,应强化东亚区域能源合作。目前,除日本和韩国外,东亚其它国家都没有建立公共石油储备,政府难以在石油供应中断时调控市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东亚大部分国家可使用的石油储备极其有限,难以应对石油危机,并影响区域能源安全。因此,我国应积极参与亚洲能源合作论坛,主导东亚区域能源协作,协调各国石油储备政策,共同维护能源安全。

能源供求范文篇8

(一)石油在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石油是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的重要筹码。纵观过去50年,围绕石油资源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许多地区冲突和战争都与石油有密切关系,石油领域的竞争已经大大超出了一般商业范畴。里海地区由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已成为美国和俄罗斯争夺的焦点区域。我国的南海地区本来并不存在严重的领海争端,但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其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揭示以后,也成了周边国家外交关系中的一个敏感问题。这充分说明,进入新的世纪,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地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突出。

(二)国际油价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当代石油经济出现了新的特点,传统的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理论已很难完全解释新的情况。国际油价与供求“背道而驰”已成为常态。如,国际原油价格从1997年底开始下跌,1998年底到1999年初,欧佩克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一举跌破每桶10美元关口,创下此前12年来的历史最低记录。而从1999年3月以来,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回升,并在进入2000年后加速上扬,2000年第二季度,国际油价暴涨,2000年9月曾一度突破每桶38美元的重要关口。2001年这一行情又戏剧化地向谷底进发,最低跌到了每桶17美元。2003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在均价25美元/桶的基础上,总体呈现震荡攀升态势,实现了逐年连级跳,价格水平屡创新高。国际原油价格在2007年下半年更是持续攀高。近期许多分析机构都预测,2008年原油的平均价格可能逼近甚至超过100美元。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基本面并不支持“天价”油价,但超高油价水平显然已非石油供求基本面所决定,地缘政治风险、投机炒作、欧佩克限产政策、经合组织国家商业石油库存、天气冷暖变化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国际油价走势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可见,国际油价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

(三)国家石油安全问题呼唤石油储备体系。国家石油储备是能源与经济安全的稳定器。事实说明,一个国家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不在于这个国家能否生产石油以及能生产多少石油,而在于这个国家能否以合理的价格稳定地保障石油的供应。据统计,美国石油消费量的62%依赖进口,而日本则几乎不生产一滴石油。各国的经验证明,建立战略能源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必要措施。世界上主要消费国家不仅多方开辟石油生产、供应基地,而且建立大量的储备,以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美国继续力求在国际石油事务中起主导作用,加大对欧佩克产油国的压力,同时启用战略石油储备,加快能源多元化,减少对欧佩克的依赖。欧盟各国政府在高油价冲击下加强了联合行动。美国和日本曾凭借动用石油战略储备,安然度过1973年的石油危机;在本轮石油上涨行情中,日本因为储备充足,受到的经济影响远远小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零储备制度使中国经济在最近两年的全球能源价格飙升中吃尽了苦头。自从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后,原油价格一路上升,使我们不得不为其进口支付越来越高的成本。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面临的石油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建立石油储备体系以确保我国的石油安全。

二、完善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主要措施

(一)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石油储备是一项事关国家与产业安全,且投资巨大、选点严格、建设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样的工程建设,必须有法律法规作保障。中国现在迫切需要在石油储备和能源安全方面立法,加快石油储备建设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使石油储备建设的全过程有法可依。具体应包括:战略石油储备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发展规划;政府规模和商业储备的最低规模、紧急情况下的动用程序和规模;原油及设备的采购费、日常管理费;企业所承担的储备义务等。

(二)确保规模,坚持分步走和多元化储备策略。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的石油储备标准是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为使战略石油储备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的石油储备远期目标也应以此为标准,这就需要非常大的储备规模。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一是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先制定近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中期和远期储备目标。二是加强商业储备。鼓励相关企业在正常的周转库存外建立相应的商业储备,作为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补充,确保在石油价格动荡变化时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国家战略石油供应安全。三是在储存方式上,应充分考虑战备安全、运输、储存成本等因素,采取多样化的储存方式,做到“三个结合”:地面储存与地下储存相结合,人工设施储存与利用盐穴、溶洞等天然地理环境储存相结合,现有设施储备与新建基地储存相结合。四是在石油储备基地的布局和选址上,应合理规划,除重点考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运转石油方便、有良好水域条件外,还应考虑要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度和隐蔽度,以应对敌对势力的战略打击和安全保密。

(三)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本着适度集中、政企分开和机构精干的原则,建立起由中央统一管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相互分离的三级管理体制。其中,决策层是国务院的能源主管部门,可设立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作为具体办事机构;管理层是国家石油储备管理中心,是独立核算的特别法人机构;操作层包括政府成立的石油储备基地公司,未来将组建的石油储备联盟,也包括承储的民营企业。国家应通过法律界定好各层次的“责、权、利”关系。

(四)完善石油统计和报告制度。国际能源署(IEA)和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制定的能源安全和石油储备的法律中,大都含有对石油经营者定期报告石油生产、销售、进出口、库存统计数据的要求,报告对象或是国家统计部门,或是经济、能源主管部门,也有的是石油储备机构。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政府可以及时跟踪和监测石油供需形势、市场变化,对石油储备应保持多大规模、应急情况下的储备投放等进行决策。如果石油经营者未能如实按期报告,政府将依法采取惩罚措施。目前,我国的能源统计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石油统计数据还不完全,不能满足建立国家能源数据库的需要,不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l生。在研究建立我国国家石油储备的过程中,应建立石油信息报告制度,完善石油统计。

(五)多方筹资,实行税收政策和部分商业化运作。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达到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石油储备标准,必定要建立大型石油储备基地,这需要巨额资金,将给政府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维护、管理等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资金来源是一个难点、焦点问题。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所需资金全部由联邦财政预算包揽,在政府财政赤字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战略石油储备所需的巨额支出已成为联邦政府的沉重负担,并因此制约着其战略石油储备的发展。对此,我国应从中汲取教训,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一是政府给予财政拨款。二是设立专门的战略石油储备税,即对石油产品消费、石油及石油产品进口征收战略石油储备税,用于战略石油储备设施建设、石油购买、维护和管理等。三是开辟石油期货市场或远期合约交易制度,加强风险分散的市场化力量。四是建立期货储备,如参与国际期货市场投资,通过在期货市场上的适度持仓影响市场价格、摊低进口成本。五是对战略石油储备设立最低保有量,在达到最低保有量后,可利用超出的库容在国际市场进行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运营,以减轻政府负担,使战略石油储备系统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

(六)加强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国际合作。石油是世界性的战略产品,而且供求关系十分脆弱,价格波动大。而我国已经成为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在建设石油储备体系过程中,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以增加国际石油信息的透明度,缓解全球油价的波动。首先,应加强与国际能源署的合作。虽然我国不是国际能源署的成员,但在采购和动用石油储备时应与该机构进行合作,遵循一致的石油储备使用原则,共同应对投机操作、恐怖主义等影响国际能源安全的重大问题。可以建立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与国际能源署的定期对话机制,互相通报各自的石油供需情况,实际储备规模,在石油储备动用前双方应交换意见。其次,应强化东亚区域能源合作。目前,除日本和韩国外,东亚其它国家都没有建立公共石油储备,政府难以在石油供应中断时调控市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东亚大部分国家可使用的石油储备极其有限,难以应对石油危机,并影响区域能源安全。因此,我国应积极参与亚洲能源合作论坛,主导东亚区域能源协作,协调各国石油储备政策,共同维护能源安全。

能源供求范文篇9

一、**年至今液化气购进价、销售和价格情况

阿克苏地区现有7家液化气供应公司。购进气源地为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塔西南油田、中油塔南油田、塔河分公司。

中石化西北局**年至今共调整价格28次,其中最高价3600元/吨,最低价2700元/吨;塔西南油田共调价25次,最高价格3605元/吨,最低价格2305元/吨;塔里木油田公司共调整价格15次,最高价格3700元/吨,最低价格2500元/吨。在此期间,7家液化气供应公司的销售价格为两个阶段,即:**年9月7日前执行市场零售价每瓶52-62元(12.5公斤),阿克苏市61元/瓶;9月7日至今执行每瓶54-64元,阿克苏市63元/瓶。

**年1月至12月7家液化气公司的销量11141.98吨,**年1至8月销量6058.71吨。

二、液化石油气经营成本情况

液化气经营成本主要由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组成,变动成本受气源价格直接影响,固定成本有运输成本、税费、管理费(人员工资、办公费、业务费、检验费、电费、折旧费、统筹费、保险费等费用)组成。

(1)目前液化气购进价格平均3500元/吨(库车、沙雅、拜城县除外)。

(2)运费400元/吨;每瓶装液化气运费5元。

(3)税费185.6元/吨;每瓶装液化气税费2.32元。

(4)管理费600元/吨;每瓶装液化气管理费7.5元。

(5)经营成本价4685.6元/吨;每瓶装液化气平均成本价58.57元。

三、液化石油气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据液化气销售企业反映,在液化气出厂价格偏高时液化气供应企业为规避风险,采取限量购进和供应,势必造成市场紧张局面。当前现行的液化石油气管理办法与市场变化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不利于企业顺应市场的变化,稳定发展和供应。因此结合气源市场的变化情况和燃气市场的特点,对销售价格建议实行动态管理,具体测算企业的固定成本费用,核定一个合理的费用额,比如每瓶气的运行成本,销售价格由企业购进成本的变化,适度调整,报价格部门核准,高进高出,低进低出,能使企业有发展后劲。

对价格管理部门来说,国内液化气出厂价格的放开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难以把握疆内、外液化气出厂价格的变化动态,这不利于制定合理的零售价格和执行价格的管理以及监督检查。

四、**年液化石油气供求形势及价格趋势预测

**年液化气供求形势从本年度价格供需波动情况来看,疆内液化气生产总量是供大于求,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层面上分析,液化气做为工业化工原料和燃料存在供不应求现象,致使近几年液化气价格的持续走高。目前疆内大部分化工企业都有自己的线路装车专线,受公路、铁路运输能力的影响,及疆外市场的价格波动和国际油价的影响因素,液化气出厂价格同比在逐年上升,比如受**年“春运”影响,疆内铁路、公路危险品停运,中石化西北局、中油塔里木油田的液化气价格大幅下调至2500-2700元/吨,恢复运输能力后,价格在3月、4月以很快的速度上升,最高调整到3700元/吨,目前价格又调整到3500元/吨,由此根据我们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年下半年的价格应在3400-3700元/吨的区域内波动。

五、在液化气价格管理中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民用液化石油气价格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对市场价格的调控和管理十分必要。

1、强化价格管理措施,对居民日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到户价格实行提价备案制度管理,严格规范企业涨价行为,在价格调整中,降低差率,控制涨价幅度,始终坚持依据气源价格变动和市场供求状况以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的作价原则,积极寻求经营者让利,减轻群众负担的有效办法,减轻用户的实际负担。

2、狠抓市场监督检查,为维护市场气价稳定我委价格监督局组织开展日常市场巡查,督促经营者公示销售价格,依法查处乱涨价、哄抬物价等行为,特别是加强对节日气价的检查,在“春节”、“五一”、“十一”长假期间,安排“12358”价格举报电话全天开通,受理群众价格举报和咨询,有效控制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的势头,保持居民生活用气的稳定。

六、液化气价格监督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副波动,导致液化气价格上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居民液化石油气价格在今后一段时期仍然处于高位,价格调控和监管难度仍然较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价格水平和居民生活的基本稳定。

1、为确保价格管理部门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液化气出厂价格的动态,制定合理的零售价格以及更好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建议由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定期公布液化气出厂价格。

2、将液化气价格纳入成本监测体系,加大价格监测和成本分析力度。建立市场价格监测定期报告制度,密切关注国际原油价格和本地进货价格变动,根据市场变动,及时监测销售价格。加大与周边市场的价格联系和衔接,保证市场供求平衡。坚持价格备案管理制度,制止经营企业不合理提价行为。

3、继续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开展燃气市场价格监管,督促液化石油气销售店实行挂牌公示,进一步加大规范瓶装液化石油气销售行为,保证供气质量,同时,工商、质检等部门要加强液化石油气市场管理,依法严厉查处质价不符、短斤少两、掺杂使假等变相加价行为。

4、积极疏导价格矛盾。液化石油气的上游产品是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从远期看价格走高是必然趋势,建议政府通过发展管道燃气、天然气等,改善居民生活能源结构,保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稳定气价。从近期看,应着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实行产销见面,建议整顿液化石油气经营环节,采取由供气部门直接设置销售网点的方式向居民供气,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减轻用气居民负担。

能源供求范文篇10

面对粮价上涨可能引发的粮食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的部分媒体和政要,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把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国人吃肉多了,印度人的粮食消费多了”,使粮食和谷物饲料供求紧张。此言一出即引起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不满,这仿佛一个锦衣玉食的富人指责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穷人过度消费。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印度和OPEC成员国等发展中国家认为部分发达国家加速发展生物能源,特别是“美国用数千万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才是本轮粮价飞涨的始作俑者。这个观点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如,2008年7月,英国《卫报》报道,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认为“生物燃料对粮价上涨的贡献是75%”,一时间舆论哗然。当日,该报告作者Don•Mitchell即向《华尔街杂志》澄清,“文中的75%是指从2002年到2008年2月粮价上涨了75%,并不是生物燃料使粮价上涨了75%;引起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

价格反映供求关系,要探寻粮价上涨的真实原因,首先要考察粮食市场的供求问题。从统计数据可见,近十多年来,世界谷物、小麦、稻米和玉米的产量逐年上升,大米和小麦的年均增长率都在1%以上,玉米在4%以上;同时消费量也在平稳增长,消费年均增长率与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十分接近,个别年份消费增长率还略低于产量的增长率。虽然2000年后,世界粮食库存呈现出渐进式减少的趋势,但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消费库存比17%~18%的安全线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最近十几年的世界粮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其次,判断以“玉米制乙醇”为首的生物能源开发是否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需失衡?数据显示,2006和2007年,美国分别用5340万吨和6500万吨玉米生产了乙醇,但2004-2007年美国的玉米出口量一直增加,其中2007-2008粮食年度还以7680万吨的出口量达到历史新高。这说明美国玉米产量的提高足以应付生物能源开发带来的玉米市场的供需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在此次全世界感受强烈的粮价危机中,恰恰是玉米价格涨势比较平稳(见表1)。

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小麦的价格涨幅超过了130%,而作为生物能源(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的价格涨幅不足40%,充分证明了生物能源对世界粮价危机的影响很小,不可能是“主要原因”。

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

时至今日,粮食价格已明显回调,对于当初的上涨原因,可做如下总结:

(一)市场的正常周期性波动被夸大

数据表明,1995-1996粮食年度国际市场粮价升至历史最高,同期全球粮食生产达到低谷。1996年以后,国际粮价走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96-2000年,粮食价格处于下行阶段,并于2000年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比1995-1996年度的历史高位下降了55%~65%;2001-2004年,是粮价的低位盘整阶段;2005-2008年上半年,粮价逐步回升并达到新的历史高点。

鉴于国际粮价的长期过低,2005年以来粮价的渐进式上涨,在某种程度上是市场规律的正常表现。然而追求新闻效应的媒体却对粮价上涨及其原因做了略显片面的报导,造成并加剧了社会的恐慌心理,对粮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提升了粮食的生产成本

通过长期研究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国际粮食价格与石油价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全球的粮价和石油价格几乎同步涨跌。其缘由不难理解,因为粮食种植、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化肥、农药、塑膜和农业机械,化肥等是石油的衍生品,农业机械需要消耗柴油和电力,油价的上涨必然增加粮食生产成本。由于粮食的需求具有刚性,成本的上升注定会抬升价格。

(三)金融危机中出逃的资金扰乱粮食市场

自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欧美股市屡屡下挫,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欧美等国家多次下调利率,释放出大量的“热钱”。由于股市低迷和美元疲软,存在上行预期的农产品市场成为这些出逃资金的新流向。据新加坡《星岛日报》报道,2007年商品指数基金通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持有的玉米、小麦、大豆等期货合约增加了29%;而据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统计,2007年11月份到2008年4月,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资已从250亿美元猛增至650亿美元。大规模频繁交易使得粮食价格和波动率都创出历史纪录,华尔街的投资家们一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

更能反映世界粮食市场有非正常资金进出的,是国际粮食价格的迅猛回落。以200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研究报告宣称“次贷危机影响被低估”和拥有150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从2008年6月以前的金融系统危机阶段进入了7月以后的实体经济危机阶段。此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预期已不可能存在,投资者增加资本效用的主要方式也从增值转变为避险。在这个时期,虽然没有任何国家宣布减少用于生物能源的粮食数量,但国际粮价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大幅回落。FAS(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月初主要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各自的最高价跌幅都超过了40%(见表2),而且如此巨大的下跌都是在2008年第二季度以后突然出现的。这只能是投机者抽逃资金所致。

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全面认识并积极对待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清洁环保、可再生。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巴西、印度、马来西亚、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甚至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大国都非常重视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和扶持。我国曾在2006年出台四项财税政策,大力支持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后,因为顾及“生物能源威胁粮食安全”的舆论,生物能源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实际上,这种舆论忽视了生物能源对于粮食生产的正面作用:一方面,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会因生物能源的需求而提高,有利于刺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另一方面,农民“卖粮难”的可能性会因此变小,有利于粮食政策的长期稳定和粮食的持续增产。此外,开发生物能源并不一定要消耗大量粮食,如巴西主要使用甘蔗,马来西亚主要使用棕榈油,中国可以主要使用薯类等非粮作物或农作物秸秆。总之,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下降,发展生物能源既能控制环境污染,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又能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现实选择。

(二)坚定不移地推行农业改革

“粮食安全”问题的出路在于提高粮食产量,而不是限制出口、压低粮价。保证和提高粮食产量的根本途径则是维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必然要求粮食价格,即粮食相对于工业品、服务等的相对价格,要适时适度提升。实际上,农产品的供给完全不存在垄断,也不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农民协议一致抬高农产品价格的可能性,因此,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只是供求平衡的正常表现抑或通货膨胀的中间环节。一切直接限制农产品价格的措施,只能压缩农民的利润空间,迫使农民减少粮食生产并且把预期升值的农产品作为“金融资产”囤积起来,进而在减少农产品供给总量的同时增大涨价压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名言:“粮荒和饥荒从来不会因气候原因而产生,更多是人为因素,即政府对自由市场的人为干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面对中国有13亿人需要吃粮的客观实际,中国必须比其他国家更加坚定地坚持农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途径。在此过程中,一切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产业,包括生物能源产业都应当鼓励而不能打压。

(三)关注金融与粮食市场的相互作用

本轮粮价危机再一次提示,如今粮食的期货和现货市场都已成为国际游资逐利的重要场所,金融机构有必要更加关注粮食市场,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尽早发现异动,提示风险。当前中国还应当研究增加粮食期货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作用,给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以更多选择,给国家宏观调控以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粮引导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282号,2007

2.庾晋.生物燃料的主要作物及经济性分析.中国新能源网,2008

3.福特•朗格,本杰明•赛诺,官进胜.生物能源:发展趋势还是穷人梦魇.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