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5:14:09

能源消费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篇1

本文作者:刘颖奇鄢军工作单位: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镇江市家庭能源平均消费趋势

家庭能源消费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住房条件的改善和私人汽车普及等高档消费品的增加,不仅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增长,也改变了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家庭能源消费(DomesticEnergyConsumption,DEC),又称用能源消费或生活能源消费,主要包括房屋采暖、家用电器、照明、炊事热水等方面的能源消费(姚建平,2009)。以镇江市2005年为例:全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为814.5万t标准煤(不含工业用,仅仅是居民使用情况),比1990年增长1.2倍,人均生活用能由1990年的343.3kg标准煤上升到2005年的537.4kg标准煤。同时,能源消费结构也由以煤为主逐步演变为以电、油、气为主。1990年到2008年,镇江市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由87.9kw•H上升到586.7kw•H,提高了5.8倍;人均生活用天然气由1.2m3上升到37m3,提高了32.1倍;人均生活用煤由370.4kg下降到154.1kg。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人们生活方式变得方便、快捷、干净;能源所需增长太快,而这一切,镇江市城镇化率仅仅是百分之五十七,而全国城镇化率仅仅是百分之五十。城镇化率在发展过程中肯定要提高,能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十分突出。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总能源消费分配比例是,居民用能与工业用能、交通用能已形成明显的三足鼎立之势。我国目前民用能源已经成为仅次于工业用能的第二大能源消耗部门(占10.3l%)。通过对生活消费的分析,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能源的消费在不断增加。例如,工业对能源需求的比重较大,同时在工业生产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工业产品并融入社会后,最终用于人们的日常消耗。因此,家庭能源消费需要进行合理化的改善,通过尽可能地减少能源的不必要消耗,缓解能源供给不足的状况。

镇江家庭能源合理化的对策

(一)倡导自愿节约能源意识,逐步形成合理化的生活行为能源的节约利用以及家庭能源的选择,离不开城镇居民的个人消费心理。加强对自身消费心理的引导,不可或缺。减少能源消耗,更多的在于居民自身意识的不断提高,如自行车作为近程代步工具即节约了能源又对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又如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而个人的心理活动,受到社会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自我节约的意识,更能减少对能源的浪费。(二)对家庭能源消费分布进行相应引导,减少不合理的能源消费在能源的使用环节上或多或少的存在能量流失的情况,我国对节能技术的普遍推广与应用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从高能耗的产品向低能耗产品的转换。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政府不断地扶持和引导:如分时电价的实施、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无缝公交等。(三)加大对节能技术的开发,使更多的节能创意融入日常生活科技进步的作用在于优化人们的生活。因此,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仅仅在于对大型能源产业的结构优化,还需要对家庭基础设施的能源消耗进行调整和改善,逐步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国外不断兴起的创意设计理念,都是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为主。在家庭住宅的设计中,一方面注重对原有废弃材料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也注重对环保材料的使用,城市生活垃圾沼气化处理等对镇江居民节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如节能灯的使用,变频空调的使用,碳纤维自行车的使用,LED照明灯的使用等等。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篇2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上对全世界作出郑重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我国的碳减排目标任重而道远.当前,全球都在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各国都在努力实现“绿色生产”,力求减少碳排放量.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16%,而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求减少8%到10%,同时把该目标进一步分解到全国各地区,要求各地区务必坚持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理念,把节能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消费模式,进而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直以来,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作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一个新标识,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密切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存在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中国各省市地区的碳排放也存在显著差异.要想制定出科学合理且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政策,就必须很好地把握中国各省市的碳排放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各省市碳排放量进行全面系统的测算.然而,截止目前,我国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还是省级层面都没有直接公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官方统计数据,国内外学者的测算研究都是基于对能源消费量的测算.那么,我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到底有多少,哪些因素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产生影响?这些相关影响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又是如何呢?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制定的科学与否,也关系到低碳战略实施成效的显著与否.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参照IPCC(2006)以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3]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07)[4]的方法,运用相关方法对各省市地区的碳排放量数据进行估算,比较详细估算了我国30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1997—201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各地区碳排放量的测算

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的来源比较广泛,除了化石能源燃烧外,在水泥、石灰、电石、钢铁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反应的发生,也会有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在所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水泥大约占56.8%,石灰大约占33.7%,而电石、钢铁生产所占不足10%.为了进一步增强估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文不仅估算了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也估算了水泥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为精确起见,本文进一步将化石能源消费细分为煤炭消费、焦炭消费、石油消费、天然气消费,其中石油消费则更进一步细分为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四类.所有化石能源消费数据都来自于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水泥生产数据来自于国泰安金融数据库.水泥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CC=Q×EFcement.(2)其中CC表示水泥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总量,Q表示水泥生产总量,而EFcement则是水泥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本文估算水泥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仅仅计算了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没有包含水泥生产过程中燃烧化石燃料而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表1列出了各类排放源的CO2排放系数.经过一系列准确计算,可以得到我国30个省市地区1997—201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计值.由表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值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市地区碳排放量基本都呈现上升趋势,地区差异比较明显.为了更好的体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异性,将我国30个省(市、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其地理位置划分为三大区域,包括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具体来讲,东部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天津、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这11个省(市);中部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湖北、河南、湖南、安徽和江西这8个省份;西部地区则包括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重庆、青海、宁夏、新疆、甘肃、西藏(由于缺乏数据较多,未估算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这12个省(市、区).表3显示我国三大区域的碳排放量.表3的数据反映了我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碳排放量情况.从总体上来看,1997—2011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从1997年的336565.69万吨增长至2011年的1066359.01万吨,增长幅度达到729793.32万吨,短短15年间排放量大约增长了2.17倍.由图1可以明显看出,在1997—200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这个阶段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长为3.48%.这个阶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缩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从2003年起,亚洲各国陆续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我国经济发展加速,但由于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我国这一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处于快速增长期,2003—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达到13.70%.之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有所下降,2008—2011年增速为9.37%.虽然增长率依旧不低,但是相比于2003—2007年还是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意识到能源环境的重要性,开始探寻低碳经济路径,为实现绿色生产付出努力.特别是在2008年10月29日我国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白皮书,郑重声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积极态度和相关行动,更是明晰了我国未来低碳发展路径.从表3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碳排放量情况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碳排放区域差异性是比较显著的.总体来讲,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的规律,东部地区碳排放量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碳排放量最少.东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在绝对量上大大超过中西两大区域.从图2可以看到,这三大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其增长规律均与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一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97—2002年三大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升有降,总体来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从2003—2007年,三大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整体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从2008—2011年,三大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处于增速下降阶段.图2是我国1997—2011年30个省市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值的降序排列图.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值位于全国二氧化碳排放均值的省市地区有:山东、河北、江西、江苏、河南、广东、辽宁、内蒙古、浙江、四川和湖北.排名靠前的前五个省份是山东、河北、江西、江苏和河南,分别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均值的8.71%、8.00%、7.68%、6.21%和5.95%.我国的主要二氧化碳排放大省均为传统工业,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靠后的五个省份分别是天津、甘肃、宁夏、青海和海南,分别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均值的1.46%、1.44%、0.98%、0.40%和0.30%.图3是我国1997—2011年各省碳排放年均增长率的降序排列图.可以看到,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排名前五的省份是宁夏、内蒙古、海南、福建和山东,其中宁夏二氧化碳排放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36%.宁夏出现较高二氧化碳排放速度的原因与其快速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1997年宁夏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10.92亿元,2011年为2102.21亿元,增幅达到1891.29,增长了8.97倍.第二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41.6%增长到了2011年的50.2%,增长了8.6个百分点.快速的经济发展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刺激了二氧化碳的高速排放.除了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排名靠前的省份外,青海、陕西、广西和新疆的年均增长率也均超过了10%,高于全国8.59%的平均增长水平.排名靠后的五个省份为辽宁、山西、黑龙江、上海和北京,其二氧化碳排放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47%、6.16%、5.41%、4.32%和1.95%,其中北京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以1.95%位居全国最低.

3我国各省区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因素很多,比如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投资水平、制度环境、城市化水平、能源价格等[5-8].考虑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考虑数据可得性基础上,本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出口贸易、能源消费结构、城市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本文选择的面板数据模型如下:yit=α+Zitβ+ηi+εit.(3)其中,yit是第i个省份第t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α是常数项,β是回归系数;ηi是个体效应,主要用来控制各省份自有的特殊性质,εit是外生解释变量,主要包含国内生产总值(用gdp表示)、能源消费结构、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及出口贸易等因素.其中,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度量(用energe表示),城市化水平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度量(用city表示),出口贸易以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度量(用export表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度量(用industry表示),同时对所有变量进行了取对数处理.结果显示,该面板回归模型拟合地较好,回归系数具有较高的显著性,其符号方向与现实情况较为符合.产业结构及国内生产总值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弹性系数较高,说明二氧化碳对产业结构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比较敏感.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会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0.9744%,这说明第二产业与碳排放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产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每增长1%,二氧化碳排放量则会增加0.5812%,这说明经济增长也是碳排放量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能源消费结构与出口贸易与碳排放量的弹性系数在1%水平上不显著.

4结论与政策建议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篇3

【摘要】:在国际油价进入超高价区、世界对能源安全担忧加剧的背景下,我国也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所以我们必须分析清楚能源消费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大力发展新型能源、清洁能源,把节能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待。最终,更好的协调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使我国可以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能源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不亚于人类对粮食、空气、水的依赖程度。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能源供给赶不上需求的矛盾,在世界范围内第三次爆发了以石油、煤炭为主的“能源危机”,从而引起世界各国对能源(危机)的高度关注。我国既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国,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能源危机不可能不影响我国。在2003年11月2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分析中国经济形势时,第一次将石油提高到了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并积极开展石油外交,先后几度出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签订了石油供需计划。由此,能源之重要性可见一般。因此,如何避免能源危机、保障我国能源之安全,如何正确处理能源消费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就成为我们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1、我国能源经济形势现状

我国能源经济形势现状我国经济现在处于快速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增加较快,尽管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能够随着需求增长而增长,但是需求的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差异却随着需求的增长而越来越大。由于受资源限制,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能源工业和高耗能的重化工业仍为投资建设重点:在能源价格上涨趋势下,能源工业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高耗能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众多能源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属于低水平的由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生产技术水平低,在降低耗能、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缺乏技术支持,致使节能降耗实施遭遇困境。

2、科学进步给能源消费带来的影响

科技进步推动能源不断革新,是社会发展对传统能源提出更高要求的一面。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如何更高的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的实现,科技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只有科技,才能使传统能源的利用发生革命性变化。由于科学技术在能源不断的投入,传统能源变的优质、高效、洁净、便捷,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非常多的益处,从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我们知道,化石燃料以前的燃料主要是薪材、畜力、风力、水力以及未加工的化石燃料煤炭等。这些燃料与经过加工后的各种燃料油、火电等相比,无论从其经济性、动力性、质量、效率、便捷、清洁、用途等等方面,显然是望尘莫及的。而这一切都是科学技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能源的任何革命性改变,都是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利用才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和现实。

从上述分析中看出,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化石燃料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能源和原料,而它们又是不可再生的。按照其储量,以及越来越快的消耗速度,化石燃料的枯竭已屈指可数,开发持续能源已迫在眉睫。从目前看,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已发现多种可持续能源,有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海洋能。而其中,开发利用相对较多的为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等,但是与化石能源相比,其数量微乎其微。

3、科学进步使得节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缓解能源危机

当今世界面临着三大难题:人口、资源(能源)、环境。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了缓解能源不足给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必须走节约与开发并重的道路,从节能中增产,从节能中求效益。必须建立相关法规,防止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损失,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总的目的是: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

石油除了是主要的动力燃料外,还是主要的化工原料,目前石油化工产品多达7t种以上,石油是三大合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的主要原料,同时还是生产化肥、农药、染料、溶剂、洗涤剂、肥皂、炸药等的原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主要能源消费者——工业依然较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设备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能耗高,管理和操作水平低,许多环节能耗无计量无核算,企业布局不合理,生产能力不配套,能源利用效率低,利用效率只有8%~30%,而日本在50%以上,西欧也在40%以上。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节能:(1)改善企业管理。(2)更新改造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3)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此外,我国农村应本着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原则,更深更广地普及节能知识,推广四新: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农村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逐步降低燃煤比例,提高燃气化规模和水平,提高文化文明层次。

我国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因为节能是一种不要能源的开源,节能是人人可以“生产”的能源。我国能源浪费大,节能潜力很大。我国能源利用率若从28%提高到50%,一年可节约3亿多t标准煤,直接经济效益达千亿元,将为国家提供数千亿元收入。节能是一项有效、经济、迅速的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基本措施。

最后,我们要认真分析我国能源经济形势现状以及科学进步给能源消费带来的影响,充分利用科学进步,促使新能源开发,缓解能源危机,同时抓好节能工作,使得能源消费与科技进步可以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云帆,能源革命100年.百科知识,1994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篇4

一、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呈逆转趋势

90年代初,在工业产出中,轻重工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是重工业比重去年以上升到67.5%,今年前7个月又进一步上升到69%。由于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耗是轻工业的4倍,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这一点与其他工业先行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消费特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反观中国今年来的情况,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却没有出现能源结构的转换,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2004年却下降到22.7%。虽然从200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以超过1.2亿吨,但由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下降了。那么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是暂时的还是反映了一个长期趋势呢?我认为是个长期趋势。因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将长期限制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

首先是世界资源的不可能性,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国家,根据目前预测,中国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均17桶,中国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

美国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却是工业化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如果按日韩的石油消费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每年的石油总消费量就要增加到36亿吨,这意味着将有34亿吨石油需要依靠进口。但是,世界石油资源并不丰裕,目前每年世界全部的石油生产量约为45亿吨,其中可贸易的量为22-23亿吨。即使今后世界石油产量和贸易量还会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和韩国也没有什么石油资源,是依赖世界资源完成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的。但由于从人口看它们是中小国家,虽然人均石油进口量很高,可石油需求总量却不大。而中国是人口大国,没有可能依靠世界资源完成这个转换。2003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进口已达1.2亿吨,2004年又上升到1.5亿吨,已经把世界当年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拿到了中国,许多人甚至把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的需求。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挡住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依赖世界资源转换能源消费结构的困难。

其次,中国大量进口石油还可能导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冲突,使进口石油的增长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在目前的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中,超过2/3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2004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6.4亿吨,欧盟为6.2亿吨,日本超过2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超过了国际石油贸易的新增量,就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已经占有的国际石油贸易份额,从而引发同发达国家的石油矛盾。因此,中国在未来的石油进口量肯定还会上升,但是进口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经济的可能性问题,还有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

由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控制了石油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在大国的国力较量中,石油就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较量中的焦点。美国自2001年以来已经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占领,目前又在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策动“颜色革命”,还以反海盗为名,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军事存在。通过这些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近年来的军事部署是围绕中东和中亚石油资源区进行的。如果中国的石油需求高度依赖从这一地区进口,不仅未来的经济安全度难以预测,甚至政治上的独立都会受到威胁。因此,依赖海外资源实现能源结构转换,即便经济上可行,政治上也不安全。

所以,从长期看,中国的工业化将很难实现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同样的能源结构转换。由于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于石油比较丰富,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必将更多地依靠煤炭来支持,因此,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中的持续上升和石油消费比重的下降,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

二、未来10年中国环境将持续恶化

如果中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就将面临日益艰巨的环境挑战,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在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上完成工业化的,而在目前的中国,燃煤所导致的有害气体排放,已经占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的65%--90%,每年排放总量约8000万吨。

如果按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石油消费比重下降的情况来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0亿吨标准煤,而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不得不上升,且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5%,折合煤炭产量就是近95亿吨,由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按目前的环保水平来推算,也要达到近4亿吨,即比目前增加5倍,这当然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说,既然能源消耗与环境灾难是因为进入重工业阶段所产生的,那么中国是否可以绕开这个阶段呢?由于重工业化还带来了其他许多诸如资源与投入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许多人正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走重工业道路。

中国进入重工业阶段的原因是由于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已经引发了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这些耐用消费品都必须以重工业来支撑。所以,中国应不应该、走不走重工业道路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未来中国居民应不应该提高消费档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争论。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否则中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搞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

也有人举出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例子,说明本国的重工业产品需求可以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但是与石油的情况一样,对于只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口的小经济体来说,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确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使本国经济发展绕开重工业阶段,可是对中国这样有着巨大人口的经济体来说就不可能。石油不可能,钢铁、化工和机械都不可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走过重工业阶段才行。如此,能源的消费就减不下来。

也有人说,中国不是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吗?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是否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需求呢?例如,用废钢铁就可以减少9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循环经济是对已经加工使用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因此发展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必须是大量社会产平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终结期才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可以很发达,而在发展中国家却规模有限的原因。

在目前的中国,以钢材消费来说,房地产占了一半多,机械工业占了20%,汽车工业占了5%,而从2004年看,城市房屋建筑面积中有60%以上是近5年建造的,社会汽车和机械保有量中,也有近60%是只使用了5年的。如果房屋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0年,汽车和机械的使用年限为15年,那么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都不会有大量报废的钢铁进入可回收期。其他有色金属和塑料的情况与钢铁是一样的。所以,至少在未来10内,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大规模节能。

有研究表明,以大气环境来说,目前的环境容量空间只剩下25%,如果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要继续上升,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达到环境容量的极限。如果中国不可能绕开重化工道路,国际资源又不能支撑中国实现从以煤为主向以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转换,则中国的工业化就必须选择新的道路。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前的含义是指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然而从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看,这个“新”字更应该是指中国必须走上一条世界各国从未走过的技术道路,即必须在新的能源与原材料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建设。因此,中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不仅对自己的过去是“新”,对世界来说也是新的。

正因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化是前无古人的工业化,因此中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必然充满了各种困难,肯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在成功地转向新的工业化道路前,则必须继续依靠传统能源和原材料,即必须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继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环境由于煤炭燃烧比重上升,会持续恶化。我们对此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使中国经济能依靠煤炭,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出足够长的时间。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节约资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要求人们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我认为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从消费入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相抵触。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做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5元,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选择小排量车型。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

还有人提出为了节约资源使用,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资源的价格,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以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资源与市场体系之中,如果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增加,则世界资源产品市场的边际价格就会上升,等于所有从世界市场进口资源的国家都在共同分担这个价格上升水平,中国的负担就小得多。但是,如果中国在国内单独拉高资源价格,等于在自动放弃充分利用国际便宜资源的好处。同理,如果因为印度等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资源需求度上升,中国也要为其分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是正确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中国就没有必要主动拉升国内价格。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在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企业规模过小,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成规模经济。

四、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新资源,“增量”节约就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存量节约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的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循环经济”。

发展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才力,在财政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需要选择重点。而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至少在未来10年内,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方面。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以钢铁为例,建设工业化国家一般可以用两个钢铁指标来衡量,一个是钢铁生产能力的人均占有量,一个是人均钢铁蓄积量。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大约为700公斤到1吨,人均蓄积量则在10吨左右。

当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10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就会逐步衰退,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居民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已经基本上满足,消费开始转向服务业领域,钢铁工业主要是负担居民对原有产品更新的要求。而更新产品是以新顶旧,被淘汰和报废的产品,如汽车和房屋建筑,都包含着大量金属材料,而在报废的金属产品中,金属回收率一般都可以达到80%,这就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电炉炼钢占到全部钢产量的80%,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炉料是以废钢为主。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直到去年人均钢产量也刚过200公斤,人均钢铁蓄积量只有1.5吨,所以,目前铁矿砂炼钢仍要占到粗钢产量的85%,其余15%用废钢炼钢,其中还有60%的废钢是靠进口。

所以,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对增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例如从金属蓄积量来看,目前已经等同于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很大,现在就开始起步了。

五、最应节约的是土地和水:

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警惕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

生产的节约就是要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各类生产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的存在,对某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获得,但是,有些生产要素不能通过贸易,例如土地和水资源,所以,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

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平原面积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留足农业用地。因此,节约土地是比节约其他可贸易资源更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同时也是以较少生产要素投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途径。发达国家的实践说明,一国的财富形态约有2/3是房地产,食品吃了就没有了,衣服穿旧了就得扔,汽车也是减值的耐用品,只有房地产是可以保存财富的最主要形态。

对中国来说,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很容易使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例如,中国近年来新建的许多建筑容积率都很低,以城市“毛容积率”来说,即城市建筑物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全国平均只有0.5,最高的上海也不到0.8,而东经为2,香港为1.6,台北为1.2,即便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土地资源已经极度紧张的地区,在大城市中心区内,五六层的建筑物也随处可见。

我最近到浙江的一个城市,听说这里的土地开发都已经碰到“红线”,但在最近城市改造后新建的房屋中,大多还是6层左右的建筑。今年国家给浙江审批的土地利用指标只有23万亩,其中还有40%是给中央项目预留的,分到一个地级市只有2-3万亩,再分到县只有不到1000亩,这是造成今年浙江投资增长率猛烈下降的重要原因。而福建、广东和上海也面临着同样情况。以至于有人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格局正在变脸,出现了东冷西热的局面。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篇5

1陕西省能源利用现状

陕西省是能源大省,其能源消费主要为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水电。据《陕西统计年鉴》,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3%、23.3%、3.1%、2.3%。2011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为10128.41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4.66%、16.06%、8.21%、1.07%。陕西省2000~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保持年均13.09%的增长之势。因陕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四,2000~2011年间煤炭占陕西省能源消费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左右,石油消费比例略有下降,天然气的消费比例有所上升,电力消费比例一直在1%~3%之间。可见,目前乃至今后的很长时间里煤炭仍将是陕西省能源消费的主体,由煤炭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量增加的局势在短期内亦不会改变。因此,将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研究对减少陕西省碳排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研究方法

2.1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

Kaya恒等式由日本教授YoichiKaya于IPCC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Kaya恒等式建立起经济、政策和人口等因素与人类活动产生CO2之间的联系[1]。该恒等式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但因其考察的变量数目有限,所能得到的研究结果基本仅限于CO2排放与能源、经济及人口在宏观上的量化关系[1]。因此本文借鉴了朱勤等[1]的扩展恒等式,其恒等式将能够代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源效率的变量引入Kaya恒等式对其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恒等式能更全面地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2.2LMDI因素分解法

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ogarithmicMeanDivisiaIndex,LMDI)因素分解法分为“乘法分解”和“加法分解”两种。因为两种分解方法最终表达的意思一致,所以本文选用LMDI“加法分解”方法。表述如下:△Ctot=CT-C0=△CP+△Cf+△Ce+△Cm+△Cn+△Cg式中:△Ctot是基期C0与第T期CT之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之差,也就是基期与T期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增量。△Cp、△Cf、△Ce、△Cm、△Cn、△Cg分别表示能源消费碳排放中的人口效应、碳排放系数效应、能源消费结构效应、能源消费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人均GDP效应。由于各能源碳排放系数基本保持不变,因此碳排放系数效应△Cf=0[2]。

3数据来源与处理

碳排放主要产生于三大产业的能源消费,因此本文着重计算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以及餐饮业的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不考虑生活消费等的碳排放。能源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陕西省能源平衡表中的终端能源消费量(除去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损失量以后的能源数量);人口、GDP、产业结构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其中GDP以200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最后汇总各方数据并整理计算得到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数据。

3.1陕西省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量

陕西省碳排放量计算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和《2011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采用以下公式计算:Ctot=∑3i=1∑10j=1Eijrijfij(10)式中:Ctot表示碳排放总量,Eij表示第i产业第j种能源的消费量,rij表示第i产业第j种能源的标准煤折算系数,fij表示第i种产业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根据陕西省能源消费特征,选取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品种进行分析,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及标准煤折算系数见表1。其中标准煤折算系数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碳排放系数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缺省值。经整理计算得到陕西省2000~2011各年间的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表2)、各能源消费量比例(表3)及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比例。

3.2陕西省碳排放LMDI分解

本文以2000年为基期,运用上述LMDI因素分解模型对陕西省2000~2011年的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得到历年人口、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对陕西省碳排放的逐年效应(表5)及累积效应(表6),同时计算得到各因素的逐年贡献度(图1)和累积贡献度(图2)。

4结果与分析

4.1陕西省2000~2011年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

陕西省2000~2011年间的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见表2)。其中,原煤占陕西省能源消费比例最高,其次是焦炭,这两种能源的年均消费比例之和在75%以上;其他各项能源消耗随年份不同消费比例排名有所变化(见表3)。2000~2011年能源消费比例之和由大到小排序为:原煤>焦炭>柴油>洗精煤>汽油>燃料油>原油>煤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其中,原油、柴油、天然气的消费呈现增长趋势;洗精煤、汽油、煤油、燃料油的消费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原煤在各年中的消费比例均达到了55%以上,2006年消费比例最高,为74.1%,消费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洗精煤的消耗比例从2000年开始逐步上升至2005年达到最高消费比例12.7%后开始下降,2008年以后消费比例开始稳定在1.0%~1.3%。焦炭的年均消费比例为12.1%,是除原煤外的第二大能源消耗种类。原油的消费比例在2000~2007年间平均为0.4%,2007年以后有所上升,2008~2011年平均消费比例达到2.3%。汽油的最大消费比例出现在2000年为8.4%,最小消费比例为2008年的2.6%,2009~2011年消费比例稳定在4%左右。煤油的消费比例出现两个不同的阶段,2000~2006年年均消费比例为1.6%,2007~2011年均消费比例仅为0.2%,后5年比前6年的消费比例下降了1.4个百分点。柴油消费比例同样呈现两个阶段,2000~2007年年均消费比例为8.1%,2008~2011年年均消费比例为12.2%。燃料油在2000~2004年有明显的消耗,2005年以后消费量趋于0。液化石油气消费是陕西省2000~2011年间消费量最少的能源品种。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消费比例逐年上升,最后稳定在1%左右。各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情况见表4:原煤因在消费量上占绝对优势,带来的碳排放量最高,其次是焦炭;2000~2011年各能源消费碳排放比例之和由大到小排序为:原煤>焦炭>柴油>天然气>汽油>洗精煤>燃料油>煤油>原油>液化石油气。总体来说某种能源消费量越大,碳排放量相应越大,但也存在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量排名不一致的情况,如天然气、洗精煤等,这可能是在计算能源消费碳排放时受到标准煤折算系数和碳排放系数的影响。

4.2陕西省2000~2011年碳排放的LMDI分解

从表5看出,人口效应除2010年为负值外,其余都为正值,整体绝对值偏低且稳定,出现负值的原因是陕西省的人口自2000年以来一直上升但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比上年下降0.28个千分点,人口减少37万人,因此2010年碳排放的人口效应有所下降;就整体而言,人口变化对碳排放量增长有微弱的拉动作用。人均GDP的效应全部为正值且绝对值逐年增大。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逐年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7年以前逐年效应多数为正值,产业结构效应表现为拉动碳排放量增长;二是2007年及以后全为负值,产业结构效应对碳排放量的作用由拉动转变为抑制。能源消费结构逐年效应波动明显,2001、2003、2005、2006、2009年为正值,其余年份为负值;能源消费强度逐年效应总体趋势是每年递减。从表6可看出,以2000年为基期,到2011年陕西省的碳排放量增加了2485.2058万吨。人口、人均GDP、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对碳排放量增加产生正影响,产业结构产生负影响,对陕西省2000~2011年间的碳排放累积效应分别为32.3080、1431.5930、19.9395、1104.8812和-103.516万吨。可见,人均GDP是产生碳排放的最大因素,其次是能源消费强度、人口和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是唯一有抑制碳排放量增长效应的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人口效应对碳排放的逐年贡献度都比较低;人均GDP的贡献度前两年并不明显,2003年以后逐渐增大;产业结构的逐年贡献度也普遍较低,较为明显的是2009年的贡献度为-21.8%,是产业结构逐年效应绝对值最大的年份,究其原因是相比上年在这一年第二产业GDP比例有所下降,第三产业GDP比例有所增加,而第二产业的主要代表行业工业一直是能源利用产生碳排放的大部门,因此第二产业GDP比例波动对碳排放量有较明显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逐年贡献度有明显的波动;能源消费强度效应的逐年贡献度变化明显,前两年的贡献度都达到80%以上,之后虽有所下降,但绝对值普遍偏大,最后稳定在20%水平。从各因素的累积贡献度(图2)可以看出,人均GDP的累积贡献度高达53.17%,占整个碳排放增量的1/2以上;其次分别为能源消费强度41.04%,产业结构-3.85%,人口效应1.2%和能源消费结构0.74%。其中人均GDP增长和能源消费强度的累积贡献度之和达到94.21%,说明人均GDP和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是拉动碳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5结论与讨论

本文对《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陕西能源消费量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计算了陕西省2000~2011年的碳排放量,并利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将其分解并分析了人口、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对陕西省碳排放增长的影响。总体上,人口、人均GDP、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对碳排放量增加产生正影响,产业结构产生负影响。不管是从累积效应还是从累积贡献度来看,人均GDP和能源消费强度都是拉动碳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陕西省的碳减排工作应该多关注这两个领域。产业结构是唯一有负影响的因素,应该继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减少碳排放量的增加。虽然人口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量产生正影响,但作用比较微弱,今后仍需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其对碳排放的增量影响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对能源消费结构应实施调整和优化并最终使其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转变为负值。各因素的逐年效应变化显示,人口变化对碳排放量增长有微弱的拉动作用;人均GDP除2001和2002年的正影响微弱外,后面贡献度都逐年上升,说明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陕西仍是以高碳排放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总体上在2007年以后趋于合理,应当继续保持并寻求更加优秀的产业结构布局以达到增强产业结构对碳排放抑制能力的目的。能源消费结构逐年效应正负波动明显,但其累积效应增量为19.9395万吨,说明在这11年里能源消费结构使碳排放量增加;2003和2006年陕西省能源消费总量较前年有所下降,但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增量在这两年却为正值,说明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够优化,碳排放系数较高的化石能源品种使用量大;而2010、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明显上升,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增量却为负值,说明碳排放系数较低的天然气等能源品种使用量增大,所以陕西省应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高效且低碳排放的能源品种的使用比例,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逐年效应总体趋势是每年递减,最后两年稳定在20%左右,碳排放增量为70万~80万吨之间,其中比较突出的是2003和2006年,逐年贡献度分别达到-70.1%和-51.44%且是唯一能源消费强度产生负影响的两年,也是这两年中对碳排放量增长起主要抑制作用的因素,这是因为这两年的碳排放强度是陕西省2001~2011年间的最低水平,由此可见碳排放强度下降对碳排放量增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应该深入分析陕西省2003年和2006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原因并加以利用从而抑制不断增加的碳排放。本文的不足之处:(1)本文在测算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时,选取的能源品种虽然有代表性但是却未涵盖所有的能源品种,因此计算的碳排放量可能比实际的碳排放量偏低。(2)利用人口、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作为分解碳排放的因素还不够细化,未来应该以此为基础更加深入分析,寻求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并引入模型中,将碳排放分解为更小的部分,以期更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实施碳减排工作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作者:韩红珠王小辉马高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欧亚学院管理学院

第二篇

一、文献回顾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碳排放量的研究使用LMDI法已有相当程度的进展。国外学者较早使用LMDI法展开对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Ang(2004)使用LMDI法对中国各工业的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量进行了分解研究。[1]Wang等(2005)采用LMDI法对中国1957~2000年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分解研究,分析了能源结构、人口、能源强度、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2]国内对碳排放的研究集中在对中国整体角度的碳排放分解和进行区域化碳排放研究两个方面。徐国泉等(2006)使用LMDI法建立了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给出了1995~2004年间经济发展、能源效率、能源结构这3个因素的变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3]宋德勇和卢忠宝(2009)采用“双阶段”的LMDI法,对减少碳排放关键因素分解和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4]朱勤等(2009)使用Kaya模型和LMDI法,把我国能源碳排放分解成人均GDP因素、人口、能源消费结构、产业比例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因素。[5]上述研究都分析了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原理,同时在碳排放影响因素上得出了比较相似的结论,都认为人均经济规模是增加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能源消费强度是抑制碳排放增长主要的因素。对不同区域的碳排放使用LMDI分解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也有相关成果,如赵欣、龙如银(2010)对江苏省的碳排放现状及因素的分解研究,[6]宋杰鲲(2012)对山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的研究,[7]张伟等(2013)对陕西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的研究。[8]上述文献对相关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和作用强度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对合理制定该区域节能减排政策有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对于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较多,并且对模型、方法的应用都比较完善和成熟,但已有的文献对陕西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研究还较少,更没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解释如何在快速经济增长下有效抑制碳排放量的增长这一区域热点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陕西省2002~2012年间的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后运用LMDI分解法对陕西省7种主要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变动因素做了定量分解研究,以利于陕西省科学地制定能源发展政策,以期达到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相互协调。

二、陕西省碳排放总量分析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直接公布各省份的CO2排放数据,因此需通过相对应的核算方法估算。对于碳排放量的测算,本文采用能源消费量数据,考虑到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7种能源上,因此本文碳排放量的测算主要依据这些能源消费量的相关数据。陕西省碳排放总量测算方法:(1)1千克标准煤的热值大约为29271.2千焦,可将各种能源按照折标准煤系数折合出的数值换为净发热量。(2)使用《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里所标注出的类别,根据这7种主要能源的净发热量值,确定这几种能源的碳含量。(3)把1兆焦热值通过换算可变成34.163千克的标准煤,使用计算出的碳含量去除34.163便可得7种主要能源碳排放的系数。由于产生碳排放的是三次产业的终端能源(扣除由于加工转化二次能源)消费量,可不考虑生活能源所产生的排放量。由于电力并不是一次能源,不再计算这7种能源终端消费部门电力的碳排放。表2中的能源消费总量由《陕西统计年鉴》中所列举的7种主要能源种类的消费量按各产业数据折合为标准煤加总而得;碳排放数据由各产业使用不同种类能源乘以其对应的碳排放折合系数汇总而得。可得出以下结论,近十年来陕西省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均逐年增加,能源消费量从2002年的1472.40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3640.66万吨;碳排放量由2002年的1181.77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3200.43万吨。其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总量中第二产业占有绝对比重,其次为第三产业,最后为第一产业,这与陕西省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完全相符。

三、陕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

运用LMDI法展开对陕西省7种主要能源碳排放的因素分解研究,根据能源碳排放等式:定义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增长量为综合效应,表示为ΔY。依据LMDI模型,综合效应可由以下6个方面构成,即人口效应ΔYA、人均GDP效应ΔYa、产业结构效应ΔYb、能源消费强度效应ΔYc、能源消费结构效应ΔYd、碳排放系数效应ΔYβ。由于主要能源碳排放系数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碳排放系数效应ΔYβ=0,不再列入公式。假若把t-1期换成2002年(基准年度),或者将第t期之前的逐年效应累计则可以算出各因素每年的累积效应。运用上述LMDI模型,以2002年作为基期对陕西2003~2012年7种主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分解,表3和表4分别表示历年人口、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的累积与逐年效应。以2002年为基期,2012年陕西能源消费强度的累积效应是负值,人口、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这4个因素的累积效应是正值。由以上数值结果可得出,在累积效应这一维度中,能源消费强度变动对碳排放量增加有很大的负向作用,即对碳排放量增加有抑制作用;而人口、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这4个因素的变化则对陕西省主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的增加起到正向影响的作用,即增加了碳排放量。使用累计贡献百分比这一维度进行观察,人均GDP产生的累积效应最大,对碳排放累计增量的贡献达到195.56%;人口、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强度等因素的累积效应很小,对碳排放累计增量分别有2.59%、12.16%、47.55%、-157.88%的贡献。以逐年效应来看,人口因素恒为正但数值较小,同时人口效应贡献度也小,这反映了人口增长这一因素所带来的对碳排放量的增加影响比较微弱。而人均GDP的逐年效应一直为正值,并且贡献度在这些因素中也最大,这说明人均GDP的增加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的拉动因素。产业结构逐年效应的变化趋势呈现上下起伏的水平波动,2003年为53.059,2004~2009年逐渐减少,但自2005年开始产业结构逐年效应明显下降,2009年变为负值,2009~2012年的趋势大致为先上升然后下降。这说明2003~2012年主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的变化同陕西工业在GDP整体中比例的变化趋势比较切合。陕西2002~2012年产业结构变化见图3,可看出,2002~2008年第二产业占GDP比例处于上升阶段,2009年有微弱下降,2009~2012年后缓慢增长。同时可见,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比的下降相对碳排放的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说明陕西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关中地区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力度,陕北地区要推进能源化工向高端化升级,陕南地区要做好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便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的抑制性贡献。能源消费强度逐年效应除2009年外剩余年份全为负值,且绝对值呈现逐年递增的情况,表明了能源消费强度在2003~2012年间逐年降低且抑制了主要能源碳排放总量的增长。但能源消费强度带来总量的下降值远没有抵消其余因素带来的增加值,这说明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仍然是制约陕西省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能源经济走廊这一历史机遇下能否取得突出成绩的主要问题之一。能源消费结构的逐年效应波动较大,2003~2006年逐年增加,2007~2009年为负数,2010~2012年缓慢增加。这样的变动趋势同原煤这一高碳能源(此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远远高于另外6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在陕西三大产业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图4为原煤占陕西三大产业终端各能源消费量比重的变化,能源消费结构效应是负值的这三年其原煤消费量比重都比之前一年的消费量下降。由此可得出,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费比重对抑制碳排放总量增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篇6

数据来源与理论模型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计算方法能源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做功的物质的统称。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计算能源消费碳排放时,为避免直接利用一次能源时产生较大误差,而采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省能源平衡表中的终端能源消费量数据,包括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天然气等18项化石能源消费数据计算传统能源所造成的碳排放。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计算公式如下:C=∑18i=1Qpi×u×NCVi×(Cfi×VCO2+Mfi×VCH4)(1)其中:C为化石能源消费造成的碳排放总量,单位为104t;Qpi为第i种能源的终端消费量,单位为104t;u为单位转化系数,将t转化为Gg,为10-3;NCVi为能源净发热值,单位为TJ/Gg;Cfi为缺省CO2排放因子,单位为t/TJ;Mfi为缺省CH4排放因子,单位为t/TJ;NCVi、Cfi、Mfi均采用IPCC指南2007[29]的给定值;VCO2为CO2所含碳量,为12/44;VCH4为CH4所含碳量,为12/16。区域碳汇能力的计算方法典型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地碳汇主要包括植物光合作用和化石燃料沉积等过程,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在此,仅考虑植物的光合作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中,林地和草地为主要碳汇(碳的吸收源),根据林地和草地的碳吸收系数,可以将林地和草地的面积转化为碳的吸收量[3]。在此,将林地和草地的碳吸收量近似看作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的生态容量。区域碳汇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CA=∑ni=1Ti×si(2)其中:CA为区域碳汇能力;Ti为第i种土地利用方式的面积,包括林地和草地面积;si为第i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碳的吸收系数,林地和草地的碳汇系数来源于方精云等[2]的研究成果。2.4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的构建本文结合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特征,以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缺乏西藏、台湾、图1碳排放洛伦兹曲线Fig.1CarbonemissionLorenzeCurve香港和澳门的部分统计数据,故本文的计算和分析不包括上述地区)为评价单元,定义洛伦兹曲线为不同单元能源消费碳排放曲线,为碳排放实际分配曲线,连接45°对角线为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绝对公平曲线,如图1所示,据此构建省级区域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设实际碳排放分配曲线与绝对公平碳排放分配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碳排放分配曲线与OX轴之间的面积为B,那么碳排放基尼系数=A/(A+B),碳排放基尼系数反映的是依据不同的参考因子,碳排放分配的公平程度。A面积越小,基尼系数越小,碳排放分配越公平,反之,A越大,基尼系数越大,碳排放分配越不公平。当碳排放基尼系数为0时,实际碳排放分配曲线也就与绝对公平碳排放分配曲线重合,表示碳排放分配绝对公平。当基尼系数为1时,B为0,表示碳排放分配完全不公平。在用基尼系数测度碳排放分配的公平程度时,采用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碳排放分配“高度平均或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为“差距偏大”;0.5以上为“高度不平均”。通常以0.4作为分配差距的“警戒线”。采用梯形法求取碳排放基尼系数:基尼系数=1-∑ni=1(Xi-Xi-1)(Yi+Yi-1)(3)其中:Xi为参考因子的累积百分比,Yi为碳排放的累积百分比。当i=1时,Xi-1、Yi-1均视为0。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以纵轴OY表示各个行政单元碳排放量占全国的累积百分比,横轴OX表示各个行政单元的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量的累积百分比。其构建意义在于以各个行政单元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量为参照,基于排放一定比例的碳需要贡献相应比例的碳吸收量,则从生态角度来说在假设碳排放绝对平均的基础上,若某一区域碳排放的比例大于主要碳汇对碳吸收量的贡献率,则其侵害了其他区域的利益,使其他区域为其承担了过量碳排放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反之,则有相对较高的生态容量,而相对较低的碳排放量,对减轻碳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有重要贡献。为此,这里提出生态承载系数用于衡量各区域碳生态容量贡献的公平性。生态承载系数(EcologicalSupportCoefficient,ESC)=主要碳汇对碳吸收量的比例/碳排放比例:ESC=CAiCACiC(4)其中:CAi、CA为各区域和全国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量;Ci、C为各区域和全国的碳排放量。由以上分析可知,若ESC>1,则表明某一区域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的贡献率大于碳排放的贡献率,说明其具有相对较高的碳的生态容量,对其他区域有贡献;反之,若ESC<1,则表明某一区域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的贡献率小于碳排放的贡献率,说明其具有相对较低的碳的生态容量,由于碳排放带来温室效应具有外部性的特征,碳排放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需要其他区域共同承担,侵害了其他区域的利益。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以纵轴OY表示各个行政单元碳排放量占全国的累积百分比,横轴OX表示各个行政单元的GDP累积百分比。其构建意义在于以各个行政单元的GDP为参照,基于排放一定比例的碳需要贡献相应比例的GDP,则从经济角度来说在假设碳排放绝对平均的基础上,若某一区域碳排放的比例大于GDP的贡献率,则属于经济效率较为低下,对碳的排放侵占了其他区域的利益;反之,则经济效率较高,对其他区域有贡献。为此,这里提出经济贡献系数用于衡量各区域间碳排放经济贡献的公平性。经济贡献系数(EconomyContributiveCoefficient,ECC)=经济贡献率/碳排放占全国的比例ECC=GiGCiC(5)其中:Gi、G为各区域和全国的GDP;Ci、C为各区域和全国的碳排放量。由以上分析可知,若ECC>1,则表明某一区域经济贡献率大于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率,说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反之,若ECC<1,则表明某一区域经济贡献率小于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率,说明其具有相对较低的经济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侵害了其他区域的利益。

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序演变分析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变化趋势分析从计算得到的碳排放量变化趋势线可以看出,从1996年到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分析碳排放的年变化量可知,从1996年到1999年期间,从总的趋势上来看呈上涨趋势,但呈现波动变化,在1999年出现了一次负增长;从2000年到2002年期间,上涨趋势较为平缓;从2003年到2007年期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能源需求旺盛,碳排放上涨趋势尤为明显,年均涨幅远远高于前一时段,是前一时段的7倍左右,呈现急剧上涨趋势;2008年的上涨幅度出现了急剧下降,年涨幅仅为前一时段年均涨幅的1/3,暂不将其归入前一时段。因此,根据碳排放年均变化量,可将我国1996—2007年的碳排放趋势大致分为3个时期:1996—1999年,波动增长期;2000—2002年,缓慢增长期;2003—2007年,高速增长期。随着碳减排力度加大和科技进步,可以预见,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增长将趋于平缓,甚至将呈现下降趋势。

Fig.2ThetimesequencecurveofcarbonemissionandGDPinChinafrom1996to20083.2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为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选用能源消费碳排放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两个指标。弹性系数通常用于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根据弹性系数的内涵,提出能源消费碳排放弹性系数的概念,即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化率与经济生产总值变化率之比,表明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多少个百分点,其计算公式如下:E=ΔC(i,i-1)/Ci-1ΔY(i,i-1)/Yi-1(6)其中:E为能源消费碳排放弹性系数;ΔC(i,i-1)为第i-1年到第i年碳排放量的变化量;Ci-1为第i-1年的碳排放量;ΔY(i,i-1)为第i-1年到第i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量;Yi-1为第i-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综合反映了一个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等,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D=CY(7)其中:D为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C为区域碳排放量;Y为区域地区实际生产总值。计算得到我国从1996—2008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和弹性系数曲线,如图3所示。从1996年到2002年,我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从总体趋势上看,除2003年到2005年略微上升外,1996年到2008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呈显著下降趋势,综合反映出13a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由碳排放弹性系数曲线可知,从2003年到2005年,碳排放量快速上涨,弹性系数大于1,即每增加1个单位的GDP,所引起的碳排放量大于1个单位;其余年份弹性系数均小于1,即每增加1个单位的GDP,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量均小于1个单位。从1996年到2001年,除部分年份波动外,我国的碳排放弹性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2年到2004年,弹性系数呈上涨趋势,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急速提高,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边际能源消费量偏高,呈现非理性发展;从2005年到2008年,弹性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的碳排放弹性系数仅为0.2813,说明我国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边际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逐渐降低。

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公平性分析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篇7

一、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呈逆转趋势

90年代初,在工业产出中,轻重工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是重工业比重去年以上升到67.5%,今年前7个月又进一步上升到69%。由于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耗是轻工业的4倍,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这一点与其他工业先行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消费特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反观中国今年来的情况,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却没有出现能源结构的转换,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2004年却下降到22.7%。虽然从200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以超过1.2亿吨,但由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下降了。那么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是暂时的还是反映了一个长期趋势呢?我认为是个长期趋势。因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将长期限制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

首先是世界资源的不可能性,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国家,根据目前预测,中国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均17桶,中国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

美国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却是工业化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如果按日韩的石油消费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每年的石油总消费量就要增加到36亿吨,这意味着将有34亿吨石油需要依靠进口。但是,世界石油资源并不丰裕,目前每年世界全部的石油生产量约为45亿吨,其中可贸易的量为22-23亿吨。即使今后世界石油产量和贸易量还会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和韩国也没有什么石油资源,是依赖世界资源完成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的。但由于从人口看它们是中小国家,虽然人均石油进口量很高,可石油需求总量却不大。而中国是人口大国,没有可能依靠世界资源完成这个转换。2003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进口已达1.2亿吨,2004年又上升到1.5亿吨,已经把世界当年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拿到了中国,许多人甚至把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的需求。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挡住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依赖世界资源转换能源消费结构的困难。

其次,中国大量进口石油还可能导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冲突,使进口石油的增长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在目前的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中,超过2/3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2004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6.4亿吨,欧盟为6.2亿吨,日本超过2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超过了国际石油贸易的新增量,就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已经占有的国际石油贸易份额,从而引发同发达国家的石油矛盾。因此,中国在未来的石油进口量肯定还会上升,但是进口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经济的可能性问题,还有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

由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控制了石油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在大国的国力较量中,石油就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较量中的焦点。美国自2001年以来已经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占领,目前又在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策动“颜色革命”,还以反海盗为名,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军事存在。通过这些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近年来的军事部署是围绕中东和中亚石油资源区进行的。如果中国的石油需求高度依赖从这一地区进口,不仅未来的经济安全度难以预测,甚至政治上的独立都会受到威胁。因此,依赖海外资源实现能源结构转换,即便经济上可行,政治上也不安全。

所以,从长期看,中国的工业化将很难实现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同样的能源结构转换。由于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于石油比较丰富,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必将更多地依靠煤炭来支持,因此,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中的持续上升和石油消费比重的下降,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

二、未来10年中国环境将持续恶化

如果中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就将面临日益艰巨的环境挑战,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在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上完成工业化的,而在目前的中国,燃煤所导致的有害气体排放,已经占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的65%--90%,每年排放总量约8000万吨。

如果按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石油消费比重下降的情况来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0亿吨标准煤,而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不得不上升,且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5%,折合煤炭产量就是近95亿吨,由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按目前的环保水平来推算,也要达到近4亿吨,即比目前增加5倍,这当然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说,既然能源消耗与环境灾难是因为进入重工业阶段所产生的,那么中国是否可以绕开这个阶段呢?由于重工业化还带来了其他许多诸如资源与投入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许多人正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走重工业道路。

中国进入重工业阶段的原因是由于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已经引发了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这些耐用消费品都必须以重工业来支撑。所以,中国应不应该、走不走重工业道路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未来中国居民应不应该提高消费档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争论。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否则中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搞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

也有人举出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例子,说明本国的重工业产品需求可以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但是与石油的情况一样,对于只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口的小经济体来说,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确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使本国经济发展绕开重工业阶段,可是对中国这样有着巨大人口的经济体来说就不可能。石油不可能,钢铁、化工和机械都不可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走过重工业阶段才行。如此,能源的消费就减不下来。

也有人说,中国不是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吗?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是否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需求呢?例如,用废钢铁就可以减少9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循环经济是对已经加工使用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因此发展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必须是大量社会产平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终结期才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可以很发达,而在发展中国家却规模有限的原因。

在目前的中国,以钢材消费来说,房地产占了一半多,机械工业占了20%,汽车工业占了5%,而从2004年看,城市房屋建筑面积中有60%以上是近5年建造的,社会汽车和机械保有量中,也有近60%是只使用了5年的。如果房屋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0年,汽车和机械的使用年限为15年,那么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都不会有大量报废的钢铁进入可回收期。其他有色金属和塑料的情况与钢铁是一样的。所以,至少在未来10内,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大规模节能。

有研究表明,以大气环境来说,目前的环境容量空间只剩下25%,如果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要继续上升,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达到环境容量的极限。如果中国不可能绕开重化工道路,国际资源又不能支撑中国实现从以煤为主向以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转换,则中国的工业化就必须选择新的道路。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前的含义是指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然而从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看,这个“新”字更应该是指中国必须走上一条世界各国从未走过的技术道路,即必须在新的能源与原材料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建设。因此,中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不仅对自己的过去是“新”,对世界来说也是新的。

正因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化是前无古人的工业化,因此中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必然充满了各种困难,肯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在成功地转向新的工业化道路前,则必须继续依靠传统能源和原材料,即必须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继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环境由于煤炭燃烧比重上升,会持续恶化。我们对此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使中国经济能依靠煤炭,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出足够长的时间。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节约资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要求人们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我认为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从消费入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相抵触。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做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5元,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选择小排量车型。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

还有人提出为了节约资源使用,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资源的价格,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以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资源与市场体系之中,如果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增加,则世界资源产品市场的边际价格就会上升,等于所有从世界市场进口资源的国家都在共同分担这个价格上升水平,中国的负担就小得多。但是,如果中国在国内单独拉高资源价格,等于在自动放弃充分利用国际便宜资源的好处。同理,如果因为印度等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资源需求度上升,中国也要为其分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是正确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中国就没有必要主动拉升国内价格。公务员之家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在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企业规模过小,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成规模经济。

四、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新资源,“增量”节约就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存量节约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的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循环经济”。

发展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才力,在财政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需要选择重点。而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至少在未来10年内,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方面。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以钢铁为例,建设工业化国家一般可以用两个钢铁指标来衡量,一个是钢铁生产能力的人均占有量,一个是人均钢铁蓄积量。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大约为700公斤到1吨,人均蓄积量则在10吨左右。

当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10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就会逐步衰退,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居民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已经基本上满足,消费开始转向服务业领域,钢铁工业主要是负担居民对原有产品更新的要求。而更新产品是以新顶旧,被淘汰和报废的产品,如汽车和房屋建筑,都包含着大量金属材料,而在报废的金属产品中,金属回收率一般都可以达到80%,这就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电炉炼钢占到全部钢产量的80%,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炉料是以废钢为主。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直到去年人均钢产量也刚过200公斤,人均钢铁蓄积量只有1.5吨,所以,目前铁矿砂炼钢仍要占到粗钢产量的85%,其余15%用废钢炼钢,其中还有60%的废钢是靠进口。

所以,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对增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例如从金属蓄积量来看,目前已经等同于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很大,现在就开始起步了。

五、最应节约的是土地和水

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警惕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

生产的节约就是要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各类生产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的存在,对某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获得,但是,有些生产要素不能通过贸易,例如土地和水资源,所以,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

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平原面积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留足农业用地。因此,节约土地是比节约其他可贸易资源更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同时也是以较少生产要素投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途径。发达国家的实践说明,一国的财富形态约有2/3是房地产,食品吃了就没有了,衣服穿旧了就得扔,汽车也是减值的耐用品,只有房地产是可以保存财富的最主要形态。

对中国来说,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很容易使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例如,中国近年来新建的许多建筑容积率都很低,以城市“毛容积率”来说,即城市建筑物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全国平均只有0.5,最高的上海也不到0.8,而东经为2,香港为1.6,台北为1.2,即便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土地资源已经极度紧张的地区,在大城市中心区内,五六层的建筑物也随处可见。

我最近到浙江的一个城市,听说这里的土地开发都已经碰到“红线”,但在最近城市改造后新建的房屋中,大多还是6层左右的建筑。今年国家给浙江审批的土地利用指标只有23万亩,其中还有40%是给中央项目预留的,分到一个地级市只有2-3万亩,再分到县只有不到1000亩,这是造成今年浙江投资增长率猛烈下降的重要原因。而福建、广东和上海也面临着同样情况。以至于有人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格局正在变脸,出现了东冷西热的局面。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篇8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就是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就增长0.4个百分点。据此,中国在考虑长期发展战略的时候,曾设想到2020年以前能源弹性系数为0.5,但由于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去年和前年的能源弹性系数已经分别上升到1.32和1.6。这是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标志。

一、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呈逆转趋势

90年代初,在工业产出中,轻重工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是重工业比重去年以上升到67.5%,今年前7个月又进一步上升到69%。由于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耗是轻工业的4倍,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这一点与其他工业先行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消费特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反观中国今年来的情况,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却没有出现能源结构的转换,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2004年却下降到22.7%。虽然从200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以超过1.2亿吨,但由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下降了。那么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是暂时的还是反映了一个长期趋势呢?我认为是个长期趋势。因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将长期限制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

首先是世界资源的不可能性,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国家,根据目前预测,中国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均17桶,中国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

美国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却是工业化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如果按日韩的石油消费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每年的石油总消费量就要增加到36亿吨,这意味着将有34亿吨石油需要依靠进口。但是,世界石油资源并不丰裕,目前每年世界全部的石油生产量约为45亿吨,其中可贸易的量为22-23亿吨。即使今后世界石油产量和贸易量还会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和韩国也没有什么石油资源,是依赖世界资源完成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的。但由于从人口看它们是中小国家,虽然人均石油进口量很高,可石油需求总量却不大。而中国是人口大国,没有可能依靠世界资源完成这个转换。2003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进口已达1.2亿吨,2004年又上升到1.5亿吨,已经把世界当年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拿到了中国,许多人甚至把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的需求。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挡住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依赖世界资源转换能源消费结构的困难。

其次,中国大量进口石油还可能导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冲突,使进口石油的增长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在目前的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中,超过2/3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2004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6.4亿吨,欧盟为6.2亿吨,日本超过2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超过了国际石油贸易的新增量,就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已经占有的国际石油贸易份额,从而引发同发达国家的石油矛盾。因此,中国在未来的石油进口量肯定还会上升,但是进口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经济的可能性问题,还有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

由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控制了石油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在大国的国力较量中,石油就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较量中的焦点。美国自2001年以来已经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占领,目前又在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策动“颜色革命”,还以反海盗为名,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军事存在。通过这些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近年来的军事部署是围绕中东和中亚石油资源区进行的。如果中国的石油需求高度依赖从这一地区进口,不仅未来的经济安全度难以预测,甚至政治上的独立都会受到威胁。因此,依赖海外资源实现能源结构转换,即便经济上可行,政治上也不安全。

所以,从长期看,中国的工业化将很难实现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同样的能源结构转换。由于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于石油比较丰富,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必将更多地依靠煤炭来支持,因此,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中的持续上升和石油消费比重的下降,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

二、未来10年中国环境将持续恶化

如果中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就将面临日益艰巨的环境挑战,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在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上完成工业化的,而在目前的中国,燃煤所导致的有害气体排放,已经占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的65%--90%,每年排放总量约8000万吨。

如果按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石油消费比重下降的情况来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0亿吨标准煤,而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不得不上升,且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5%,折合煤炭产量就是近95亿吨,由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按目前的环保水平来推算,也要达到近4亿吨,即比目前增加5倍,这当然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说,既然能源消耗与环境灾难是因为进入重工业阶段所产生的,那么中国是否可以绕开这个阶段呢?由于重工业化还带来了其他许多诸如资源与投入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许多人正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走重工业道路。

中国进入重工业阶段的原因是由于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已经引发了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这些耐用消费品都必须以重工业来支撑。所以,中国应不应该、走不走重工业道路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未来中国居民应不应该提高消费档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争论。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否则中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搞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

也有人举出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例子,说明本国的重工业产品需求可以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但是与石油的情况一样,对于只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口的小经济体来说,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确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使本国经济发展绕开重工业阶段,可是对中国这样有着巨大人口的经济体来说就不可能。石油不可能,钢铁、化工和机械都不可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走过重工业阶段才行。如此,能源的消费就减不下来。

也有人说,中国不是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吗?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是否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需求呢?例如,用废钢铁就可以减少9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循环经济是对已经加工使用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因此发展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必须是大量社会产平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终结期才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可以很发达,而在发展中国家却规模有限的原因。

在目前的中国,以钢材消费来说,房地产占了一半多,机械工业占了20%,汽车工业占了5%,而从2004年看,城市房屋建筑面积中有60%以上是近5年建造的,社会汽车和机械保有量中,也有近60%是只使用了5年的。如果房屋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0年,汽车和机械的使用年限为15年,那么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都不会有大量报废的钢铁进入可回收期。其他有色金属和塑料的情况与钢铁是一样的。所以,至少在未来10内,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大规模节能。

有研究表明,以大气环境来说,目前的环境容量空间只剩下25%,如果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要继续上升,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达到环境容量的极限。如果中国不可能绕开重化工道路,国际资源又不能支撑中国实现从以煤为主向以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转换,则中国的工业化就必须选择新的道路。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前的含义是指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然而从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看,这个“新”字更应该是指中国必须走上一条世界各国从未走过的技术道路,即必须在新的能源与原材料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建设。因此,中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不仅对自己的过去是“新”,对世界来说也是新的。

正因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化是前无古人的工业化,因此中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必然充满了各种困难,肯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在成功地转向新的工业化道路前,则必须继续依靠传统能源和原材料,即必须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继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环境由于煤炭燃烧比重上升,会持续恶化。我们对此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使中国经济能依靠煤炭,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出足够长的时间。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节约资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要求人们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我认为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从消费入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相抵触。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做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5元,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选择小排量车型。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

还有人提出为了节约资源使用,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资源的价格,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以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资源与市场体系之中,如果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增加,则世界资源产品市场的边际价格就会上升,等于所有从世界市场进口资源的国家都在共同分担这个价格上升水平,中国的负担就小得多。但是,如果中国在国内单独拉高资源价格,等于在自动放弃充分利用国际便宜资源的好处。同理,如果因为印度等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资源需求度上升,中国也要为其分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是正确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中国就没有必要主动拉升国内价格。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在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企业规模过小,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成规模经济。

四、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新资源,“增量”节约就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存量节约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的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循环经济”。

发展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才力,在财政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需要选择重点。而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至少在未来10年内,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方面。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以钢铁为例,建设工业化国家一般可以用两个钢铁指标来衡量,一个是钢铁生产能力的人均占有量,一个是人均钢铁蓄积量。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大约为700公斤到1吨,人均蓄积量则在10吨左右。

当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10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就会逐步衰退,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居民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已经基本上满足,消费开始转向服务业领域,钢铁工业主要是负担居民对原有产品更新的要求。而更新产品是以新顶旧,被淘汰和报废的产品,如汽车和房屋建筑,都包含着大量金属材料,而在报废的金属产品中,金属回收率一般都可以达到80%,这就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电炉炼钢占到全部钢产量的80%,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炉料是以废钢为主。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直到去年人均钢产量也刚过200公斤,人均钢铁蓄积量只有1.5吨,所以,目前铁矿砂炼钢仍要占到粗钢产量的85%,其余15%用废钢炼钢,其中还有60%的废钢是靠进口。

所以,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对增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例如从金属蓄积量来看,目前已经等同于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很大,现在就开始起步了。

五、最应节约的是土地和水:

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警惕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

生产的节约就是要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各类生产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的存在,对某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获得,但是,有些生产要素不能通过贸易,例如土地和水资源,所以,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

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平原面积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留足农业用地。因此,节约土地是比节约其他可贸易资源更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同时也是以较少生产要素投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途径。发达国家的实践说明,一国的财富形态约有2/3是房地产,食品吃了就没有了,衣服穿旧了就得扔,汽车也是减值的耐用品,只有房地产是可以保存财富的最主要形态。

对中国来说,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很容易使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例如,中国近年来新建的许多建筑容积率都很低,以城市“毛容积率”来说,即城市建筑物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全国平均只有0.5,最高的上海也不到0.8,而东经为2,香港为1.6,台北为1.2,即便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土地资源已经极度紧张的地区,在大城市中心区内,五六层的建筑物也随处可见。

我最近到浙江的一个城市,听说这里的土地开发都已经碰到“红线”,但在最近城市改造后新建的房屋中,大多还是6层左右的建筑。今年国家给浙江审批的土地利用指标只有23万亩,其中还有40%是给中央项目预留的,分到一个地级市只有2-3万亩,再分到县只有不到1000亩,这是造成今年浙江投资增长率猛烈下降的重要原因。而福建、广东和上海也面临着同样情况。以至于有人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格局正在变脸,出现了东冷西热的局面。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财政投入

一、我国走低碳经济之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能源结构,改变现有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论文的基本保证,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促进产品低碳开发,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有资料显示,我国l亿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12.03万吨标准煤,大约是日本的7.20倍、德国的5.62倍、美国的3.52倍、印度的1.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0%。能耗过高不仅给我国带来日趋紧张的资源危机,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一)走低碳经济之路是维护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主要有: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石油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其对能源需求始终保持强劲增长的态势,但是我国的煤炭产量已经接近极限,对于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从近期看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从长远看可能会带来相当大的能源安全隐患。走低碳经济之路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约束状况。我国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源等低碳或无碳能源蕴藏丰富,但利用率一直很低,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走低碳经济之路就是要逐步降低煤炭、石油等化石型能源的消费比重,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改变当前我国能源结构性缺陷,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二)走低碳经济之路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能耗物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十五”期间,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的目标基本上都未完成,全国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均在2003年后出现反弹。发展低碳经济论文,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可以显著减少废水、废气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总之,走低碳经济之路是实现我国“十一五”各项目标的重要措施,是我国协调经济发展、维护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方法,是打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主要的制约因素

(一)能源结构不合理

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储量达到94%占有绝对优势,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仅占5.4%和0.6%。这种“煤富、油贫、气少”的能源结构特点,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不可避免的长期存在。过去20多年,中国努力促进能源结构的多样化,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72.2%下降到2001年的66.7%。但近年随着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攀升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又有回升势头,2006年达到69.4%的水平。

由于煤炭的碳密集程度比其它化石燃料要高,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天然气的近两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

尽管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但其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很低,到2006年总共只占到总能源消费比重的7.2%,远不能满足我国生产和消费的需要。由于能源结构调整的难度大,中国在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将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多的困难。

(二)经济发展阶段不适应

中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投资依赖性大。同时,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工业发展战略也使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导致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一方面,从工业发展来看,投资增加加快了重工业的发展,对能源、交通的需求也增加,碳排放随之增加;其次,从居民生活来看,随着经济增长、人均GDP增加,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碳排放水平也增加。尤其在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刚刚起步,碳排放增加速度很快;另外,由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以砍伐森林、破坏环境为代价,使得碳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增加。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实现。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避免。如何统筹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成为一个重要而艰巨的课题。

(三)资金投入缺口大

我国用于节能减排的投入严重不足。2007年中央财政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以来,当年安排预算235亿元,其中用于促进节能产品与技术的创新、示范、推广及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仅90亿元人民币。2008年节能减排资金增加到了270亿元,其中用于节能方面的资金为125亿元,包括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6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40亿元,建筑节能补助资金15亿元,支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和支持节能能力建设资金lO亿元。在2009年的财政预算报告中,财政部明确提出将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专项用于支持节能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资金将有单达到495亿元人民币。?从投入力度上看,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论文转型过程中,引进技术的年需资金应当达到250亿美元(约合1700亿人民币),只有近500亿的财政支出预算显然不能满足这个需求。巨大的资金缺口将可能成为我国走低碳经济之路的重大障碍。

三、中国走低碳经济之路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打造低碳经济模式

1、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服务业

落后生产能力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源头,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工业的高能耗高污染特征相比,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拉动能力强、能耗低排放少等特点。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但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刚刚超过50%以外,绝大多数省市第三产业比重还很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在2006年时,上海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就已经达到全市GDP增加值的51%,位于中心城区的卢湾区第三产业比例更是达90%以上,其万元GDP能耗只有0.24吨标准煤,而当年全国平均万元GDP能耗是1.21吨标准煤,平均能耗最高的宁夏更是高达4.099吨标准煤。可见,实现同等价值所消耗的能源,服务业将远低于工业。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商务、文化等服务业。

2、推动技术创新,改造高碳产业

在向低碳经济论文转变过程中,我们需要着力对钢铁、水泥、电力等工业部门的低碳技术改造,提高其生产流程效率,实现产业的结构性升级。在能源结构方面,当前世界各国的共识是把创新低碳技术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任务之一,各国都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廉价、清洁、高效新能源技术。针对当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短期内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技研发上我们首先应当着眼于发展清洁煤技术。借鉴英国、美国的经验,建设低碳示范发电站,加大对发展清洁煤技术、收集并存储碳分子技术等研究项目的资助。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对经过示范验证可行的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商业化推广,使新技术具有市场竞争力。随着旧电厂逐步退役,我国应逐步降低新建电厂的碳排放标准,推动高效清洁煤炭技术的商业化,同时加速下一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及示范推广。同时,应当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等低碳或无碳能源。由于风能、太阳能发电在短期内尚难形成规模,当前可以适当加大核能发电和水电的装机容量。但是,不少新能源开发始终受到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困扰。因此,在下一阶段的技术创新中应把重点放在降低成本,开发出适合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经济型新能源上。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支持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发展低碳经济涉及到很多经济结构转型中深层次问题,而且前期资金投入相当巨大、技术改造难度很高,没有政府的强力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制订出一套完整而有效的财税政策体系将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1、调整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投入

发展清洁能源、改造传统落后产能都需要充足的财政资金安排。从2009年财政预算报告看,国家专项用于这部分的资金将达到495亿元人民币。然而,资金投入不足仍然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论文的瓶颈,在未来仍要加大对节能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支持力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1%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平均为2.9%。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发投入比重不断下降,1997年仅为0.54%,近几年有所上升,也不足1%。因此,应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进一步向节能减排领域,尤其是技术研发领域倾斜。

目前我国已经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政府应该继续整合各部门专项,由财政部统收统支,避免财政资金平均分配和“撒胡椒面”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可考虑设立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新能源开发等预算科目,用于专门核算低碳改造和研发方面的收支情况。

2、改进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政府应该改进资金投入方式,采取政府采购、建立基金、贷款贴息等办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自2004年起,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节能环保产品采购的鼓励政策。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节能产品政府采购金额占到同类产品政府采购金额的比重达到60%;在此基础上,2007年国务院对节能产品实行了强制采购政策,全年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达164亿元,占采购同类产品的84.5%。进一步加强对政府采购招标的引导、管理和监督必须坚持效率性、公开性、公平性、竞争性原则,认真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扩大政府环保产品采购的引导和示范效应。财政贴息和补贴则可以通过少量财政资金的投入,引导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中来。

当前,江苏、广东、山东等地纷纷出现了由财政投入资金,地方政府管理的“节能减排专项基金”或“循环经济专项基金”,这些专项基金的目的是帮助和鼓励企业发展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成立“国字号”的“中央低碳经济发展基金”,由财政部出资,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共同管理。该基金的核心任务应当是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要求,紧密结合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对碳密集产业的改造,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建立低碳试验区,达到对基础设施投资的示范效果,同时吸引私人投资、银行资金进入节能技术和低碳技术领域。设立该基金,财政部可以先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保本经营,滚动发展。基金的投资方向可以是在节能减排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产品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这些企业加速研发有利于低碳经济论文发展的新产品、新工艺。同时该基金还可以以股权投资等手段参与传统企业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节能及循环经济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推广项目等等。在技术改造完成或企业形成规模效益后以股权交易、转让等方式退出,所得收益再用于投资其他项目,实现基金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

3、完善税收政策,鼓励经济转型

近年来,尽管我国政府也对资源税和消费税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但是由于这两种税收的作用对象狭窄,因而对我国节能设备和节能产品的生产推广及使用收效不大。针对我国当前过于倚重鼓励性政策的税收体系,我们应当引入有奖有惩、奖惩并重的政策。资源税是与节能减排事业关系最紧密的税种,我们应着力改革现有资源税制度,从征税对象的角度来看,将一些尚未纳入资源税征税范围的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纳入资源税征税范围。这样,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全面保护;从税额计算来看,适当提高资源税的税额,甚至可以尝试从量定额征收与从价定率征收相结合的征税办法。企业所得税是调节范围最为广泛、作用最为直接的税种。我们应该以我国目前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和各企业节能减排的自身特点为出发点,将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将减税基与降税率相结合,设计出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的企业所得税体系,充分发挥企业所得税制度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效应。此外,还可以考虑增加新税种,例如开征环境税、碳税等等,将一些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高污染高排放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加大这类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利润空间,遏制生产冲动。同时引导社会投资向节能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公务员之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尽管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论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仍然深信,低碳经济模式一定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应当牢牢把握当前这个大变革的历史机遇,将改革扎扎实实的推进下去,用合理的市场手段和政策导向来达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注释:

[1]财政部:《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009年3月5日。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篇10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

其次,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应当充分利用目前“两网”改造的本论文由

,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对各项业务进行监控,才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第三,基于买方市场的要求建立起新型电力营销理念。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供电企业应当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市场基础上的旧的供电管理模式,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

第四,进行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政企分开后,电力企业仍然是一个接受政府监管的企业,因此,在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同时,还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市场营销政策和业务范围,从事电力市场的营销工作。

二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总体策略

在电力经营体制的转变和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引导下,可将电力营销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即: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环保、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需求预测管理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中心,以市政、商业、居民用电市场为主攻方向,以稳定工业市场用电为重点,积极开拓其他可替代能源市场,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比例为目标,实现社会效益和公司效益的同步提高。

以环保、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为契机。电能是公认的最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大量煤炭直接燃烧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它被替代已是必然趋势。依据我国现行的能源政策,调整并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占有率将成为一种必然,这为电力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开发并形成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努力开辟新的供电领域,积极引导广大用户对电力的消费,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寻找电力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以需求侧管理为手段。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借助经济、媒体宣传等手段,引导客户合理用电,提高用电效率,提高负荷率。积本论

以优质服务为宗旨。转变观念,增强电力企业职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来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扩大电力消费市场。同时通过加强电网建设,保障供电可靠性,提供优质电能。

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中心。不仅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优质、可靠、价格合理的电力电量,还要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引导客户改变传统的用能观念,使用高效洁净的电能,提高生活水准。

以市政、商业、居民生活用电市场为主攻方向:现阶段开拓电力市场的对象应以潜力很大的市政、商业、居民为重点。建立电气化示范小区,组织各级部门参观电气化示范小区,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增加可靠性,增强人们渴望生活电气化的欲望,推动生活电气化进程,进而推动电力消费。特别是随着农村生活城镇化的发展,在未来十年中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将有很大增长。

以稳定工业市场用电为重本论文由

一半左右,采用积极的措施来稳定这个市场是很重要的,能源替代重点在替代煤锅炉,目前燃煤锅炉很多,能源替代潜力很大,家用燃气热水器也是替代的一个方向。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目标,完成电力营销目标,以获取较大的社会效益和适当的经济效益。

总体策略具体化如下:

(一)环保能源的品牌宣传策略

清洁、高效、快捷是电能的优势,使用电能符合国家的环保能源政策,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在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人们对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重视,以此为契机作为能源市场的切入口,在宣传和推广上打出环保能源的品牌,并成为形象设计的主要特点。

(二)销售市场的扩张策略

一是营销地域的扩张,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必定会要逐步放开电力销售市场,打破现有的专营体制,抓住机遇,立足本地,辐射周边,实行销售市场的扩张策略,通过完善地区的电网架构建设,主动出击,以提供各项供电服务为手段,扩大电力营销市场。二是能源市场的扩张,搞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工作。

(三)优质可靠的产品策略

通过改善电网结构,提

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的质量,来提高对客户的吸引力。产品质量是营销的基础保证,要加大城网和农网的改造力度,加快一户一表的改造步伐,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四)全方位提供的优质服务策略

未来的供电企业在服务市场上赢得并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意味着在多层面上与他人竞争。因此,必须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的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并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真正树立全员营销的观点,与客户建立并保持一种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

(五)激励用电的价格策略

积极推行新的电价政策,到2010年前逐步取消各类价外加价,处理好电度电价和基本电价的比例关系,在电价中考虑供配电工程贴费的因素,建立灵活弹性的电价体系。

(六)气电联合的能源互补策略

气电联合是在对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产和微型分散电源的研究的基础上,主动进行气电联合的能源互补,以求得协调发展。

(七)规范到位的管理策略

跟踪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调整内部的管理,使之与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要相适应。以在城区成立抄表公司为契机,逐步推广公变台区管理,规范营抄秩序,提高用电营抄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加快整章建制,出台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对外树立优质服务的企业形象。

(八)稳妥实用的技术推广策略

积极在营销系统推广新技术,提高营销的自动化水平,以达到减人增效和优质服务的目标。在推广的过程中要积极稳妥,以实用为准则。在近期要充分利用当前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设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做到决策科学化,缴费银行化,管理集中化和考核制度化,以新技术的应用带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总体策略的实施规划

(一)建立新型营销体制近期首先实施向市场营销体制的转变。

按市场需求设置营销机构,改“用电管理”机构为“电力营销”机构,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同管理、公共关系与形象设计、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用电咨询、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工作,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它包含主营系统、支持系统、监督系统三部分设置。

(二)拓展市场份额

1.运用灵活的电价政策,争取市场份额

根据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可把整个用电市场细分为价格刚性市场、价格弹性市场和价格敏感市场。运用“价格”扩大营销的目标市场是价格敏感型市场,如高能耗工业用户等。为此需要调整现行的用电政策,主要措施:对大工业客户实行超基数优惠电价、丰水期季节折扣电价,稳定工业用电市场;拉大分时电价差。利用价格杠杆启动分时用电市场。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两时段电价,引导居民的合理用电;对冰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及其它蓄能设备实行分时段优惠电价;遵循市场细分原则,对不同用电性质的客户采取差别定价策略,如负荷率电价、节假日电价、可停电电价等;通过同网同价,直供到农户,占领农村市场。

2.推广用电,增加电能的使用

城市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企业应当联合政府部门和用电设备制造商,适时加强宣传力度,鼓励使用蓄热电锅炉、电空调、电炊具,引导消费,力争以电的消费逐步取代燃煤和燃气,增加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有率。

3.细分市场,重点突破

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实施重点市场开拓,在今后的五到十年内重点在居民生活用电和大型的能源消费市场,在居民生活方面重点促销烹调、热水、空调、暖气、干衣等电气设备,大型的能源消费市场主要是电锅炉。同时加强对农村电力市场的研究,改善农村电力质量,占领农村用电市场。

(三)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1.电网支撑;

2.提高营销在线监控和营销信息自动采集水平;

3.建立客户服务计算机管理系统;

4.建立需求侧管理支持系统,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工作。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公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在电力经营体制的转变和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指示下,可将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总体策略的实施规划包括首先建立新型营销体制,实施向市场营销体制的转变。其次运用灵活的电价政策、推广用电、增加电能的使用、实施重点市场等措施扩大市场份额。第三要完善技术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