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调研工作方案十篇

时间:2024-01-15 17:50:34

基层调研工作方案

基层调研工作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充分认识搞好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深入地开展下基层调查研究活动,以高质量的整改行动,保证高质量的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

对调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坚持边整边改,立说立行,深入研究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力求推出一批有水平、有深度、有力度的调研成果。办公室要克服蜻蜓点水、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深入乡镇、企业、重点项目一线,全面掌握区情乡情和行业企业发展状况,找准发展优势,发掘发展潜力,探索加快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整改步骤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8月中旬召开整改动员会,对整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明确整改方向和整改重点,提高对搞好整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制定方案,明确方向。对调研工作中的不足,制订出可操作性强的整改方案,做到抓重点、抓难点,统筹兼顾,分类实施,各政务秘书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自查自纠,找出问题的根源,加以改正。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按照查摆出的问题,分解立项,落实负责整改内容的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并督促有关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限时完成,保质保量完成下基层调研的整改工作。

(四)完善制度,督促检查。对整改工作分阶段进行督查落实,及时通报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听取基层单位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并对每一阶段整改工作做好总结反馈,及时开展“回头看”,查缺补漏,不断提出新的整改措施。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由办公室政务副主任具体负责整改工作,以身作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各对口秘书要认真思考,主动参与,收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发展建言献策。

基层调研工作方案篇2

负责综合协调及后勤管理,组织部自身建设,财务收支,固定资产管理,车辆调配,接待审批,会务组织,干部档案,文书档案管理查阅,参照公务员管理业务,乡科级以上干部及党群系统一般干部交流配备、调动、工资接转手续办理,因公(私)出国(境)人员审查,文件报刊资料、机要收发,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普法,妇女、工会,组工调研信息。

(二)基层办、组织科、调研室

负责基层组织建设管理、协调、指导,“三级联创”达标规划、实施、报批创建,“特色”工作选树推广,《*组工信息》、《基层组织建设简报》编报,基层组织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制定相关方案,党员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审批、管理。基层组织设置及组织配备调研,组织发展,发展党员,党员民主评议及党员教育,争先创优活动,党内统计,党费证、《入党志愿书》等入党材料发放,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管理,“三老”人员报批、补助费发放,各单位民主生活会检查、监督、指导,基层组织及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方案,组工调研信息。

(三)干部科

负责乡科级干部考察考核选拔任用日常业务,乡科级干部离退休审核,干部监督审查,乡科级干部基本信息审查变更,举报受理、核查,乡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县乡党政及群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组织指导,专业技术拨尖人才选拔管理,干部人才库建设,干部、人才、知识分子政策待遇落实情况检查督促,乡科级干部请销假管理,干部、知识分子、人才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制定相关方案,组工调研信息。

(四)电教办(远程办)

负责党员电化教育管理、协调、指导,党员电教材料发放,党员电教片、科教片译制,党员远程教育管理,争先创优活动电化宣传教育,“*党建网”更新与维护,信息建设,承担党员电化教育相关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方案,组工、党员电教调研信息。

(五)编办

拟定全县机构改革总体方案,指导、协调全县机构改革工作,管理、协调各部门职能配置和调整,审核各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领导职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代码标识,审核或审批县直属及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责任务、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编制结构及经费开支渠道,干部入编通知单办理,研究拟定贯彻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编制管理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具体意见和办法,并组织实施,机构改革、编制工作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调研信息。

基层调研工作方案篇3

关键词:中国民用航空系统;档案工作;调研报告

1 调研背景

1.1 调研依据。中办、国办于“十二五”末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航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等5个方面对未来一段时期全国档案工作提出了若干要求。结合《意见》精神,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航档案工作的意见》,并以此为参考,对民航二、三级机构“十二五”期间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笔者对其档案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1.2 样本选取。此次调研选取民航局所属7个地区管理局、21个局直属企事业单位和38个安全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监管局),涵盖民航系统所有二级机构及部分三级机构(也称派出机构)。从样本类型看,涉及45个行政单位、3个国有企业、19个科研事业单位,以此确保此次调研结果能够体现不同层级、不同类型档案部门的工作情况。样本层级结构见图1。

1.3 调研内容及方式。此次调研主要从机构人员设置等7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

2 被调研单位档案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档案机构和人员设置。主要从主管机构设置、专职档案人员占比等方面进行了调研,详见表1。

由表1可知,被调研单位档案岗位多设在办公室等综合管理部门,半数的地区管理局设有独立的档案部门,直属企事业单位及监管局较少设档案部门,多在综合部门设置档案工作岗位。各地区管理局均有专职档案人员,47.6%的直属企事业单位及15.8%的监管局配有专职档案人员,呈现层级越低、单位规模越小,设置独立档案部门和配备专职档案人员的比例也会越低的现象。这一现状必然导致多数三级机构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且业务水平的提升缺乏持续性。

2.2 档案管理规章编制执行情况。建章立制是一个单位开展档案工作的基础,完善的规章体系无疑是保证档案工作质量的充分条件,因此,问卷对档案工作制度编制情况,尤其对作为必备制度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以下简称《归档范围》)、《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了统计,详见表2。

经统计,所有的地区管理局、61.9%的直属企事业单位及55.3%的监管局制定有档案管理规章,内容涉及档案收集、整理、库房管理、岗位要求等方面。《归档范围》虽然是各单位开展档案工作基础性制度,但目前新成立的、规模较小的直属企事业单位及34.2%的监管局尚未制定。在执行《规则》方面,新成立的单位普遍存在制度建设缺失现象,上级档案部门及时对其进行制度建设指导应是当务之急。

2.3 库房管理情况。库房管理旨在维护档案的存放秩序,保护档案安全。指标设计上,主要就防火、防水等设施的配备情况进行了统计,具体数据见表3。

统计可知,密集架和档案柜是目前各单位主要的档案存放设备,其数量与库房面积、档案存量基本成正比。在“八防”设施的配备上,防盗、防火、防光、温湿度控制设施的配置率较高,防尘设施的配置率最低。过去5年间,约半数单位的库房面积、安全措施有所改善,但防盗措施不足,库房清洁频率过低,对有害生物重视不够等问题长期存在。同时,约一半单位因办公用房紧张,多将阅览室并入办公室中,个别单位甚至无独立档案库房,对档案安全产生隐患。

2.4 档案归档及鉴定情况。档案的整理归档分工情况会影响档案实体管理质量,故问卷对各单位档案整理归档分工模式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见表4。

大多数的地区管理局、三分之二以上的直属企事业单位、监管局采取业务部门收集整理后交档案部门的模式,个别单位采取业务部门收集后交档案部门整理、归档或者全部由业务部门自行整理、保存的模式。调研发现,每个单位采取何种整理归档方式与本单位档案人员业务水平关系密切。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不足、工作变动频繁、对归档范围、种类、保管期限不清楚是导致业务部门整理、归档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易出现档案缺漏、遗失等问题。

在档案鉴定、销毁方面,仅个别单位对其会计档案进行了鉴定或销毁。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一是部分单位尚无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二是部分档案人员对保管期限不确定导致不敢轻易开展鉴定、销毁工作。

2.5 档案利用情况。保存档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利用,因此问卷从档案利用数量、利用目的及宣传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统计,详见表5。

在档案利用方面,直属企事业单位年均借阅人次和复印数量最多,监管局最少。在档案编研方面,各地区管理局均开展了此项工作,其编研成果多为大事记或民航、地方史志,少数直属企事业单位、监管局也编研了本单位的年鉴、年刊、发展历程。在利用目的方面,工作查考利用居首位,宣教利用次之。在档案宣教方面,举办知识竞赛、展览是主要的宣传方式,而利用微博等网络平台宣传档案工作尚未成为主流。宣传形式单一,是当前较普遍的问题。此外,人手不足、经费有限、信息化水平较低也是导致档案宣传范围有限、力度较弱的重要因素。

2.6 档案业务指导检查情况。定期、多形式的档案指导检查是保证档案工作质量、提升档案工作成效的主要手段,故问卷从业务指导检查形式、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调研,详见表6。

当前,电话咨询是业务指导的主要方式,地区管理局还较多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授课。业务检查方面,地区管理局主要以普查为主,直属企事业单位和监管局较少开展此工作。从业务指导、检查的效果看,归档质量的提高是检查指导较显著的成效,同时,对被检查指导单位的制度完善、人员配备、档案保管条件改进等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汇总数据,目前影响业务指导检查效果的原因有三:一是人员不足且变动频繁,导致需反复进行指导;二是档案人员多是身兼数职,工作量大,无太多时间进行指导检查;三是档案人员参加培训较少,业务水平有限,导致部分档案人员无法胜任业务指导检查工作。

2.7 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开展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的开发利用。为此,问卷从信息化建设方案编制情况、档案数字化程度等方面做了调研,详见表7。

根据调研结果,85.7%的地区管理局以及约半数的直属企事业单位、监管局将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规划。但“十二五”期间编制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单位较少,其原因一是缺少顶层设计;二是经费不足,外加多数档案人员档案信息化建设经验匮乏,导致信息化建设近乎停滞。

在档案管理软件的安装使用方面,所有的地区管理局、57.1%的直属企事业单位及36.8%的监管局安装有档案管理软件。在安装使用档案管理软件的单位中,仅三分之一的直属企事业单位联网使用,且较注重文档一体化管理。监管局囿于经费、人员业务水平等因素,档案信息化程度最低。

目录数字化是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较早提出的信息化建设事项。目前所有的地区管理局、85.7%的直属企事业单位及78.9%的监管局编有机读目录,部分新成立的机构尚未开展此项工作。在编制机读目录的单位中,约三分之一的单位实现库存所有门类档案目录计算机检索,其他单位依据经费多少及利用率高低优先对库存部分基建、行政执法、会计等门类档案编制了机读目录。

档案数字化是民航系统在“十一五”期间已经着手开展的一项业务,目前来看,文书档案数字化率最高,基建、照片档案数字化率次之,而会计、声像等种类档案数字化率最低。拓宽档案数字化的种类无疑是今后工作的一个主要方向。

目前开展电子公文在线归档工作的单位不足半数。究其原因,一是多数单位的档案管理系统未与电子政务平台连通,无法网络归档;二是目前采取的纸质文件扫描后上传至政务平台的流程设计使得档案部门仍侧重纸质文件归档。这一现状明显暴露出多数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不同步,版式文件与流式文件的归档要求不清等问题。

数字档案安全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多采取异地异质备份、严格流程设计等手段保证档案实体与内容的安全。具体而言,42.9%的地区管理局及13.2%的监管局通过异地备份保障内容完整,直属企事业单位均未开展此项工作。在保障内容安全上,几乎所有的单位都采取了专人管理、物理隔离等措施。对于没有开展此工作的单位主要原因是本单位尚无电子档案。总体上,被调研单位信息保密意识强烈,而在档案异地异质备份上有待提高。

根据反馈,经费不足、人才欠缺,档案管理系统操作便捷性不足,对系统厂商依赖过大,档案管理系统未与电子政务平台连接,如何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最大程度共享等问题反映集中。由此也可看出,持续的经费投入、人才培养、档案信息化与本单位信息化的协同发展是保证其持续发展必要途径。

3 相关措施

结合调查统计结果及调查对象所提意见建议,发现对规章标准的编制及理解不够,业务指导、交流频次不足,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据此及民航档案工作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 建立档案工作交流指导平台。传统的检查指导、培训等存在开展次数有限,针对性差,交流互动不足等局限。因此,可利用QQ、微信等互联网工具建立档案业务交流指导平台,将不同层级、部门甚至行业外的档案人员聚集在一起,以达到高频度、高针对性进行指导、交流、学习的目的。

3.2 尝试开展档案工作业务手册分级推送制度。制度建设是开展档案工作的基础,为完善各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民航局档案管理部门可考虑将各项档案业务制度及编制方法按开展工作的缓急程度分门别类后,利用业务交流指导平台,推送给不同需求的档案人员,使无制度基础的单位能够尽快制定必须的工作制度,同时使有制度基础的单位通过比对加以完善。

基层调研工作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本次调研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全市地税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各旗县市区地税局总体工作情况汇报,掌握当前地税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和影响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并在深入分析、深刻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有分量、有深度,前瞻性、针对性、指导性较强的研究成果,为全市地税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调研内容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地税系统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地税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深入分析和预测税(费)源结构及分布情况,强化税收征管,为组织收入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干部培训、税收宣传工作;结合实际,努力构建在信息化支撑下构建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四)结合地税系统征管工作的需要,积极探索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暨信息化建设。

(五)结合地税实际,研究探索建立健全教育、监督、预警、惩治、纠风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六)围绕科学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如何用足、用好税收政策及办法,发挥地方税收调节经济作用。

(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税收稽查检查和税收执法责任制建设,努力推进依法治税进程。

三、方法步骤

(一)调研方法

1、实地考察。由市局领导分别带队,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赴基层开展调研,深入与调研课题相关旗县局进行考察。每个调研组确定一个旗县局并延伸到所属税务所进行调研。

2、走访座谈。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直接听取基层征管一线干部、群众、纳税人及有关企业负责人对如何加快全市地税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收集信息。收集、整理在调研工作中掌握的新情况以及与调研课题相关的新思路、新做法和新经验,为调研报告的立论提供更多的依据。

(二)调研步骤

1、启动调研。收集调研课题,制定专题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工作范围等,并提交市局党组会议讨论通过。

2、开展调研。向各旗县局下发调研通知,请各地准备好有关课题材料。各调研组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搜集、整理第一手数据、资料,掌握有关情况,提高调研活动的实效。

3、形成调研报告。各调研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基层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掌握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形成调研报告,报送市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组织领导

本次调研工作在*市地税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共组成7个调研组,分别由市局领导带队,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开展调研。

*

调研课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税收稽查检查和税收执法责任制建设,努力推进依法治税进程。

五、几点要求

(一)调研主题要鲜明。本次调研工作要紧紧围绕调研方案确定的调研课题展开,重点要围绕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市地税事业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调研,努力寻求解决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与措施,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调研重点要突出。调研组要按照调研方案的要求,在掌握全面工作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旗县局的特点,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开展调研。

基层调研工作方案篇5

关键词:档案学高等教育;中国;加拿大;比较研究;武汉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1引言

档案学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国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笔者选取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作为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的两个典型机构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加在档案学高等教育方面的异同与优劣,使我国档案高校明确自身优缺点,进行调整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前身可追溯到1934年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立的档案管理特种教席,为我国档案学教育之滥觞。目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在教学水平、科研实力、教育层次等方面,均走在全国档案学教育的前列,是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极佳典型。196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图书馆学院;1981年,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开始招收档案专业硕士研究生,开了整个北美地区档案专业硕士教育的先河。1984年,图书馆学院正式更名为“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目前,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种类丰富的档案学研究生培养项目,包括档案学硕士、档案学硕士(原住民研究方向)、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哲学博士(档案学方向)等,且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进修教育,成为北美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典范。此外,2009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为iSchools联盟第31位成员,这是唯一一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成员机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也是该联盟的成员之一。因此,二者在档案专业成立的背景、现实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具可比性。

2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现状比较

2.1培养层次。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培养层次分为博士、硕士、本科教育三个层次。2003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武汉大学建立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招收档案学博士后高级研究人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档案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完整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也可能由于教学内容较为集中,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相对狭窄。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的档案学人才培养层次起点较高,从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始,向上延伸至博士层次。学院招收所有正规大学任意学科背景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档案专业学习,但学生成绩在本科期间至少在“B+”以上,同时,还招收外籍学生,为国外培养档案人才。

通过比较,我们可发现,两个学院在培养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三个层次的培养模式,其中,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体,主要原因是我国各级档案机构数量众多,且社会整体档案意识不断增强,人才需求量大。而加拿大的档案学高等教育起点高,且可为国外培养专业人才,与加拿大总体教育水平高密不可分。

2.2培养目标。

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在不同培养层次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在本科阶段的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在研究生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从事研究、敦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注重学生“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硕士阶段,则主要培养学生“能够高效地计划、实施和提升档案馆保存、组织和有效利用社会记录信息的能力”,注重对档案从业人员工作技能的培训;在博士培养阶段,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能够从理论和方法论角度丰富档案专业核心知识,通过研究创新贡献于信息学领域及其学科的发展”,意在提升档案学教育的发展水平。

通过培养目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国虽然都认为档案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加拿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而,直到博士层次才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我国则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设置了不同的培养层次来贯彻这一专业教育理念。

2.3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反映档案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为了便于比较,本文选取了两个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进行分析,课程设置详情见下表。

武汉大学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例如,设置了《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数字档案馆原理与技术》等课程。学院设置了4个研究方向,包括:档案学理论与应用;电子文件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现代化。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应修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8—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至少2门),其余为选修学分。

自1981年设置档案学课程以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紧密结合本国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不断调整课程的设置。学院要求学生应完成48学分的课程,其中,24分为核心课程,24分为选修课程,以及一些0学分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例如参观)等,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的要求上,中加两国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是获得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而加拿大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选择是否写毕业论文。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设置

通过两个学院硕士课程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学院课程设置,均具有浓厚的院系背景色彩,武汉大学设置了许多与政务信息相关的课程,而哥伦比亚大学则设置了图书馆学相关课程。

2.4师资队伍。

根据相关统计结果,近年来,我国档案学专业教师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改善:从职称结构上来看,2000年至2008年,全国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档案学专业教师数量逐年增加,由52人增至84人,增长约61.5%;从学历结构上看,2000年至2008年,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档案学教师数量大幅增加,由2000年的26人增至2008年的129人,增长近4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经调研,目前,档案系共有教师10名,拥有“正高”、“副高”职称的教师占整个师资队伍的8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0%。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除了拥有12名档案专职教师外,还拥有26位兼职教师,共29人拥有蹲士学位,占师资队伍的76%以上。兼职教师来自当地一些信息机构或大学图书馆、城市档案馆,拥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师资队伍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 色——教师的国籍构成多样化,分别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多国文化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沟通与交流。

3启示

我国档案学教育具有多层次的培养模式,有利于系统地培养档案人才,这是我国的优势。同时,也存在问题与不足,应进行一定的改革。

3.1在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化的前提下,分类型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在1982年和2004年,分别开展了对档案工作者职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并根据得出的结果指导档案研究生教育和档案就业工作的开展,使美国的档案学高等教育取得r良好的教育效果,成为世界范围内档案学教育的典范。而我国与加拿大都没有档案工作机构为高校档案学教育进行类似的实际调研,并指导其制定培养目标,这是两国档案学教育的共同缺陷。

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分为本、硕、博三个层次,其中,本科教育是整个培养体系的基础,硕士、博士阶段均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主。在本科教育阶段,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本科毕业后希望直接从事档案工作的学生,增加其专业技能性课程的比重,并为学生积极提供实习机会;而对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在本科教育的后期,就要注重他们研究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开设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课程。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生大都处于导师助手的位置,在导师确定的研究课题下,负责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不具备“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显然,不符合硕士、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这也是制约档案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瓶颈。

3.2课程设置在坚持特色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相关学科的内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档案学课程体系中,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现了浓厚的“档案”特色,如,设置了《档案古文书学》、《档案文献管理与著录》等课程。由于其档案学专业是由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建立而成,因此,课程和培养项目的设置还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该校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项目中,要求学生完成档案、图书馆学两个学科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适应文档一体化、图书与档案管理一体化工作需要的能力,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

教育部档案学学科指导委员会提出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档案学高等教育要真正达到此目标,必须在保证学生学到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打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隔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也大都依托历史学或图书馆学建立起来,长期以来,为了保证学科发展的独立性,我们过多地关注削弱甚至消除与历史学、图书馆学有关课程,今后,我们应该适当增加这些相关课程的内容,达到“厚基础”的人才要求。此外,为了适应学科、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如英语、计算机能力。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强以计算机网络设备和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在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特别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时,要着重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基层调研工作方案篇6

关键词:档案;纸质档案;档案修裱;黏合剂

为了解市县级档案馆纸质档案修裱黏合剂使用情况,课题组于2015年上半年对部分市县两级档案馆和部分市县直属机关档案室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49份,有效回收率81.67%。以下是调查的基本情况。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参与调查人员所属单位分布情况。从收回的调查问卷看,参与调查人员所属单位按人数多少排序,县级综合档案馆12人,占24.49%;事业单位档案室10人,占20.41%;市直机关档案室7人,占14.29%;市级综合档案馆6人,占12.24%;企业单位档案室5人,占10.2%;县直机关档案室4人,占8.16%;其他机构档案室3人,占6.12%;社团单位档案室2人,占4.08%。两级档案馆合计占比数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1.2 单位在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中使用黏合剂的来源情况。从调查看,档案机构在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中使用自制黏合剂的有3人,占6.12%;使用购买黏合剂的有32人,占65.31%;同时使用购买+自制黏合剂的有14人,占28.57%。大多数机构使用购买的黏合剂来修护档案,极少有机构仅使用自制黏合剂。

1.3 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中单位使用过的黏合剂种类分布情况。调查发现,在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中使用过的黏合剂种类分布较广,主要有胶水、固体胶棒、透明胶条、糨糊、小麦淀粉糨糊、梭甲基纤维素、纸质档案糨糊。使用率从高到低分别是:固体胶棒44人,占89.8%;胶水42人,占85.71%;透明胶条30人,占61.22%;糨糊32人,占65.31%; 小麦淀粉糨糊15人,占30.61%; 纸质档案糨糊7人,占14.29%;梭甲基纤维素5人,占10.2%。固体胶棒和胶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黏合剂。

1.4 参加调查的人员最早接触与使用的黏合剂情况。在参加调查的人员中,最早接触与使用的黏合剂从多到少排序:胶水23人,占46.94%; 固体胶棒10人,占20.41%;糨糊10人,占20.41%;小麦淀粉糨糊4人,占8.16%;透明胶条1人,占2.04%;梭甲基纤维素1人,占2.04%;纸质档案糨糊没有人选择。

1.5 参加调查的人员个人使用最多的黏合剂情况。在参加调查的人员中,个人使用最多的黏合剂排序情况是:胶水17人,占34.69%;固体胶棒15人,占30.61%;小麦淀粉糨糊8人,占16.33%;糨糊5人,占10.2%; 梭甲基纤维素1人,占2.04%;纸质档案糨糊3人,占6.12%;透明胶条没有人选择。

1.6 参加调查者依个人习惯或偏好首选的黏合剂排序情况。在参加调查的人员中,依个人习惯或偏好首选的黏合剂排序情况是:胶水17人,占34.69%; 固体胶棒16人,占32.65%;小麦淀粉糨糊7人,占14.29%;纸质档案糨糊5人,占10.2%;糨糊4人,占8.16%; 透明胶条和梭甲基纤维素没有人选择。

1.7 参与调查者调配制作档案糨糊情况。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参与调配制作档案糨糊的只有15人,占30.61%;没有参与过的有34人,占69.39%。

1.8 参与调查者在选择黏合剂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排序情况。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选择黏合剂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排序情况是:方便居首位18人,占36.73%;牢固其次14人,占28.57%;习惯和经济居第三,各有6人,占12.24%;好操作位列最后4人,占8.16%;还有1人没考虑过,占2.04%。

1.9 参加调查者对使用过的黏合剂正面评价情况。在参与调查的人员当中,对黏合剂评价最好的排序情况是:纸质档案糨糊15人,占30.61%;固体胶棒13人,占26.53%; 胶水12人,占24.49%;小麦淀粉糨糊6人,占12.24%;糨糊2人,占4.08%;梭甲基纤维素1人,占 2.04%;透明胶条0人。

1.10 参加调查者对使用过的黏合剂负面评价情况。在参与调查的人员当中,对黏合剂评价最差的排序情况是: 透明胶条36人,占73.47%;固体胶棒5人,占10.2%;胶水4人,占8.16%;糨糊3人,占6.12%; 小麦淀粉糨糊1人,占2.04%;梭甲基纤维素和纸质档案糨糊0人。

2 调查情况分析

2.1 参加调查人员主要来自基层,各类机构均有参加,来源广泛,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参加调查的49人中,两级档案馆共18人,占36.73%,大约三分之一强;各类档案室31人,占63.27%,三分之二弱。档案室中市县两级机关档案室19人,占38.78%,在调查中占比最高。事业单位档案室、企业单位档案室和其他机构档案室人数较少,社会团体档案室参加人数最少。但总体上各类机构均有参加,参加人员来源广泛,使得调查具有了比较好的代表性。

2.2 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中使用的黏合剂绝大多数来自购买,少数自制,混合使用占比近三成。而曾经参与调配制作档案糨糊的只有三成。从调查数据看,65.31%的受访者在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中使用的黏合剂完全来自购买,只有6.12%的受访者自己制作。有28.57%的受访者既使用购买的黏合剂,也使用自制的黏合剂。考虑到混合使用的情况,几乎95%的受访者使用购买的黏合剂,使用自制黏合剂的人员占比较小,单一使用自制黏合剂的人员占比更少。也就是说目前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中使用的黏合剂基本上是来自购买。在这些人员中,曾经参与过调配制作档案糨糊的只有15人,占30.61%;差不多70%的受访人员没有参与过档案糨糊的制作。基层档案工作人员在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中对购买黏合剂的依赖非常明显。

2.3 基层档案工作者在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中大都用过多种黏合剂。调查列出的7类黏合剂中,多数受访者使用过3~4种不同的黏合剂。其中以固体胶棒和胶水使用频率最高。纸质档案糨糊和梭甲基纤维素使用频率最低。表明多数情况下基层档案工作者在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中使用黏合剂并不符合要求。

2.4 胶水、固体胶棒是基层档案工作者最早接触与使用,使用最多和首选的黏合剂。在参加调查的人员中,最早接触与使用的黏合剂从多到少排序是:胶水46.94%; 固体胶棒20.41%;糨糊20.41%;小麦淀粉糨糊8.16%;透明胶条2.04%;梭甲基纤维素2.04%。个人使用最多的黏合剂排序情况是:胶水34.69%; 固体胶棒30.61%;小麦淀粉糨糊16.33%;糨糊10.2%; 纸质档案糨糊6.12%;梭甲基纤维素2.04%。依个人习惯或偏好首选的黏合剂排序情况是:胶水34.69%; 固体胶棒32.65%;小麦淀粉糨糊14.29%;纸质档案糨糊10.2%;糨糊8.16%。胶水和固体胶棒在三种情况下均居前两位。不仅是基层档案工作人员最早接触与使用的黏合剂,而且是日常工作中使用最多的黏合剂,并且已经习惯地成为工作中的首选。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2.5 方便和牢固是基层档案工作者选择黏合剂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选择黏合剂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排序情况是:方便居首位18人,占36.73%;牢固其次14人,占28.57%;习惯和经济居第三,各有6人,占12.24%;好操作位列最后4人,占8.16%;还有1人没考虑过,占2.04%。

2.6 基层档案工作者对使用过的黏合剂评价较为客观。从对参加调查者对使用过的黏合剂正面和负面评价情况看,纸质档案糨糊的评价最好。评价最差的是透明胶条。使用率最高的固体胶棒和胶水正面与负面评价均居二、三位。说明使用者对黏合剂的评价基本上是比较客观的。但这种评价对是否正确使用黏合剂影响并不明显。

3 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办公及档案用黏合剂性能机制,定期在公众媒体上公布。由于国内市场上销售与使用的办公用黏合剂品牌与种类众多,基层档案部门没有能力对这些品牌与种类的黏合剂一一进行性能检测与比较,因而无法做到选择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黏合剂。因此,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必要建立办公用黏合剂性能年度机制,定期在公众媒体上公布国内市场上销售与使用的各种品牌办公用黏合剂性能,以便使基层档案工作者掌握相关信息,进而选择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黏合剂。

3.2 加大对档案用黏合剂性能的研究,向基层档案工作者及公众推荐质优价廉的品牌。为了动态性地了解办公及档案用黏合剂的性能,应当加大对档案用黏合剂性能的研究,向基层档案工作者及公众推荐质优价廉的品牌。由于基层档案机构没有能力进行办公及档案用黏合剂性能的研究,相关研究应当由国家档案专业研究机构来完成,也可依托全国档案专业高校分头进行,还可以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构采用向专业研究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现。

3.3 将相关办公与档案用黏合剂的规定与要求列入档案专业高等教育与档案工作者岗位培训的必修课。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使用黏合剂的规定与要求不能期望通过一两次宣传就能奏效。应当将相关办公与档案用黏合剂的规定与要求列入档案专业高等教育与档案工作者岗位培训的必修课程,通过持续的有目的的教育,使基层档案工作者能够意识到档案整理、修补和修裱使用的黏合剂是否合格对档案长期保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工作中养成选择和使用符合标准黏合剂的自觉。

基层调研工作方案篇7

明确总体新思路

市政协结合新形势的发展和新任务的要求,明确了“一二二四三”的总体思路。即立足一个基点:为实现全市总战略、总目标认真履行政协职能;突出两个抓手:建设学习型政协、争创科学发展示范政协组织;实现两个目标:履行职能水平要高、对外社会形象要好;发挥四个作用:政协委员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主体作用,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在政协经常性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各界别、县(市)区政协在政协整体功能中的合力作用,良好的创新环境在活跃政协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坚持三个评价标准:每位同志要有新姿态、整个队伍要有新气象、各项工作要有新局面。工作思路的进一步明确为开展政协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确立参政新理念

为使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深入人心,总结和提炼了市政协科学发展核心理念—“履职为民”,在工作中用这一理念武装人、引导人、激励人,使市政协真正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充满活力的集体,更好地为履行职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创新学习新方法

结合十届市政协开局之年的实际和特点,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协,总结探索了“十学方法”,即:领导带头学、专题辅导学、培训考察学、测试促进学、小组讨论学、演讲互动学、心得交流学、网上浏览学、典型带动学、成果展示学,以创新的学习方式调动群众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推出示范新模式

一是形成了“四层”学习模式。领导层率先垂范,委员层集中培训,机关层工学结合,社会层开设讲堂。在社会开设“人文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向广大市民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二是形成了“四性”调研模式。即战略性问题超前调研,重大性问题集中调研,攻关性问题专门调研和普遍性问题在岗调研。根据委员专长和界别优势,动员特邀研究员参与,拓展调研层面,开展在岗调研活动,为建言献策搭建平台。年内整个调研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三是形成了“四度”提案模式。征集提案注重广度。全会前根据社会焦点、热点、难点,向委员印发提案提纲,同时延伸征集界面,研定向上级政协反映的重大问题。办理提案加大力度。具备落实条件的,在全会上集中办理一批。群众共同关注的,在社会上公开办理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由主席分包一批。日常带有规范性的,深入承办部门督办一批。落实提案强化制度。实行提案实效问绩台账制、施行提案调度会议制、委员现场视察制和提案跟踪报道制,扩大提案的社会影响。奖励提案攀升高度。不仅表彰提案委员,也表彰办理部门,一年通报表彰,二年全会表彰。通过树立标杆,提高提案的整体水平。

四是形成了“四平台”大团结模式。强化主体力量,搭建活动小组平台。组建委员活动小组,开设议政专栏和议事沙龙。政协主席分别与其建立对口联系,为委员“安家立业”提供条件和支持。依靠中坚力量,搭建展示平台。通过走访、秘书长联席会、大会发言、调研视察、提案等各种方式,为其表达民意、施展才华提供展示的机会,密切各方联系。调动基层力量,搭建互通平台。注意捕捉焦点热点难点和重大事件带有倾向性的信息,并及时通报和反馈。如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来自基层的12期《社情民意》被省采纳10期上报全国政协,产生重要影响。团结宗教力量,搭建引领平台。深入开展爱国爱教传统教育,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密切相互感情,真心实意办实事,促进宗教和谐健康发展。

基层调研工作方案篇8

2、2005年,赵忠祥等26位委员在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联名提出了“关于强化环境保护统一监管能力”的提案,会后,提案委员会组织提案者以及国家环保总局、中编办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联合调研,形成了《关于强化环境保护统一监管能力的调研报告》。2005年10月16日,曾培炎副总理批示:“政协的调研报告反映了当前环保工作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建议中编办、环保总局研处,请建敏同志阅示。”中编办、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根据领导批示精神和调研报告中的有关建议,在全国建立了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等五个“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的区域环境督查派出机构,积极推动了我国环境监察体制的建设。

3、2006年,郄秀书等多位委员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多件关于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认真解决存在问题的提案。会后,提案委员会组织提案者以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进行了联合调研,形成了《关于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调研报告》。2006年8月27日,回良玉副总理批示:“请国家林业局阅研。”相关部门采纳调研报告中关于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的建议,免除森工企业债务8.24亿元。调研报告中关于改革中产生的富余人员国家应纳入分流安置方案予以补助的建议被采纳后,国家制定了森工企业下岗职工补贴方案,补助资金将陆续到位。

4、2006年,何慧娴等多位委员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多件关于利用奥运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案,会后,提案委员会联合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提案者、中央文明办、北京奥组委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关于利用奥运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2007年3月1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同志批示:“要高度重视政协的调研报告,所反映的问题是实事求是的,所提的建议也是可行的。望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研究如何克服‘一般化’,加大力度、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动作用。”2007年3月1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刘云山同志批示:“请按长春同志批示,就进一步克服一般化、加大力度、形成合力搞好‘迎、讲、树’活动提出意见”。2007年3月14日,国务委员陈至立批示:“请文明办参阅”。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中央文明委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了“文明中国”宣传活动,编辑出版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简明读本》,组织了主题公益广告制作和刊播活动等。

5、十届政协期间,钟南山、张鹤镛、谢小军、陈守义多位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加快食品安全立法方面的提案260多件,为促进提案的办理,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于2005年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后,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提案列为重点提案,组成了以殷大奎委员任组长,包括部分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和中编办、国务院法制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在内的联合调研组,于2005年8月23日至9月3日赴甘肃、四川、重庆三个省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先后召开了8次座谈会,考察了农产品种植基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超市、批发市场、餐饮和检验机构共17家,听取了当地政府及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的汇报,并与当地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政协委员、食品企业和专家代表进行了座谈。最后形成了《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政全厅发〔2005〕63号)。对即将于今年12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6、十届全国政协期间,蒋秋霞、滕进贤、赵士英等多位委员连续多年提出了关于抓紧制定国家调解法的提案,为促进提案的办理,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根据全国政协黄孟复副主席关于要进一步做好调解立法调研工作的指示,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召开了多次提案办理协商会,并组织了由黄孟复副主席任组长,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杨振杰、倪豪梅任副组长,包括部分政协委员和最高人民法院、商务部、贸促会等相关部门的同志在内的联合调研组,赴重庆、浙江、山东三个省市进行了考察,先后召开了6次座谈会,听取了当地人大法工委、高级法院、中级法院、政府法制办、司法厅(局)、贸促会以及工会、社区等相关部门的汇报。形成了《关于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的调研报告》。在国内调研的基础上,杨振杰副主任又率团对英国、瑞士、意大利进行了考察。2007年,《调解法》的制定问题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

7、2003年,多位委员在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几十件关于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方面的提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办理提案过程中,把提案的办理作为推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关负责同志三次到东北地区开展调查研究,与委员交换意见,在圆满完成办理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研报告上报国务院。通过提案的办理,对中央提出和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层调研工作方案篇9

【导语】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环保局个人工作总结》,供您查阅。

XX年,在局党组的领导,全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目标。现将我处XX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及实施

制定了XX年局系统各执法单位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细则,并指导局系统各部门、单位制定责任制目标分解方案,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个执法人员,保证了执法责任制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并于半年对局属单位、各区、县(市)环保局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进行了通报。

二、立法协调工作

协助市人大开展了《哈尔滨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修改工作,在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并提报了该《条例》的征求意见稿,《条例》已经于5月16日公布并实施。起草并提报了《哈尔滨市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办法》的草拟稿,配合市政府法制办开展了立法调研。该《办法》已于今年3月1日。《哈尔滨市餐饮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办法》的立法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年内可公布。

加强了政策性、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工作。对市政府有关部门转来的25件立法项目提出了15条修改意见。

针对基层提出的法律问题,分别向省局、市人大和市政府法制办提报请示,并及时向区局和基层单位转发,对基层单位在环境管理和执法工作中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规定给予指导。

三、行政执法制度建设

1、年初制发了《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有关规定》,对处罚案件办理程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其在指导和规范全市环保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2、为了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了责任机制,与监察室等部门联合起草并实施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对预防和查处环境执法人员违法执法、作为不当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3、结合“查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制定了《环境违法案件移送转办规定》,

四、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

1、加大联合、专项执法检查力度

配合省、市人大组织开展了以水资源污染防治为重点的执法检查。对全市建设项目和呼兰、双城等重点区、县(市)所属开发区进区项目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组织了两次专项执法检查。

2、对行政许可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重点检查了我局驻市行政审批大厅工作窗口和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管理中心在实施许可的过程中,执行许可公示、监督检查、许可听证等相关制度以及使用行政许可文书的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许可文书填写不规范、检查监督文书归档不及时等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

3、严格行政处罚案件审查

审核局系统各执法单位提报的一般程序处罚案件83件,对其中12存在证据不充分、执法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的案件,退回办案部门重新办理。对部分案件存在处罚畸轻畸重、量裁不当等问题,经与办案部门沟通后,按局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调整。另外,对立案后,要求销案、变更处罚额度等问题严格把关,计划明年完善相关处罚变更审查程序。

4、积极协调市、区法院,推进强制执行工作进展

为了给一线执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们积极与市法院、道理区及新成立的松北区法院沟通协调,取得支持。今年向法院共申请强制执行立案22件,其中已执行到位7件,执行金额7.5万元;以往立案的案件执行到位5件,执行金额4.2万元。

五、行政复议和执法投诉的应诉工作

依法办理了3件行政复议、1件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和一件行政投诉案件。依据《行政复议法》有关规定,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根据3起复议案件的不同情况,对复议申请人提出的对相关区环保局行政审批中乱作为或不作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复议申请分别做出了不予受理、终止复议和复议维持的复议决定。对于哈尔滨市阳光数码影像中心因不服我局对其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而提出的行政复议,已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省环保局提交了答辩书,省局已做出复议维持的决定。

六、环境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服务工作

组织开展了对新修订的《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宣贯工作。邀请市人大法工室对《条例》进行了讲解和现场答疑。

认真做好环境法律咨询工作,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全年共受理来自社会各界和基层环保部门的各类环境法律咨询300余件次,每一件都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回复,为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帮助基层单位解决环境管理和执法工作中的问题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

七、做好政研和调研综合工作,为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服务

1、完成了XX年市委、市政府、局重点调研课题的申报及分解落实工作。

2、完成了XX年度全市环保系统优秀调研报告的筛选整理并开展了调研报告评选工作,共评出优秀调研报告37篇。

3、完成进行了全市环保系统优秀调研报告推荐工作,共向省局推荐14篇,并对5篇调研报告修改后向国家环保总局推荐。

4、参与了扰民噪声污染防治成效机制法制调研工作,完成了王世华市长布置的扰民噪声污染防治成效机制6项重点调研课题的协调工作。

5、完成了我市市区内农垦系统企业环境管理问题的调查研究,起草了《关于在我市市区内农垦系统企业环境管理情况的调查与建议》调研报告,并与农垦总局环保局就环境管理问题进行了协调和对话。

八、创新性工作

1、针对集中式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的实际,今年采取了按需施训方式,上门开展培训。培训采取典型案例讲解、执法人员疑难问题问答的互动方式,增强了培训的效果,对提高执法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帮助,受到基层环保部门的欢迎和好评。

2、针对执法薄弱区域重点督察

基层调研工作方案篇10

一、参加对象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及党员领导干部,各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

二、调研时间

调研活动总体安排原则上从4月下旬开始,到5月上旬结束。调研的具体时间、地点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安排确定。

三、调研主要内容

调研活动要紧扣“科学发展谋跨越,奋力赶超求崛起”这一主题,重点*工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城乡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工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农”服务体系建设、平安创建、党的建设等方面,结合党员领导干部各自分工和单位职能特点,精选调研课题,开展调研活动。县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学赶沿江、争先进位、崛起皖北”的宏伟目标,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任务确定重点调研课题。各参学单位也要结合职能特点,重点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突出发展成效、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等方面开展调研。

四、调研方式方法

县委常委班子、县政府班子分别确定3-5个调研课题;县人大、县政协班子分别确定2-3个调研课题;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县长助理每人结合工作分工,牵头负责一个调研课题;各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单位领导班子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也要结合实际,分别确定1-2个调研课题,开展调研活动。

调研活动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通过深入到基层单位、乡镇、村及企业,实地观摩、询问、座谈交流、专题研讨,掌握基本情况,了解群众所想、所思、所忧、所盼。

(二)通过召开座谈会、恳谈会、沟通会、设立意见箱、电子信箱和开辟网上互动专栏等方式,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扩大群众对调研活动、调研内容的知情范围,面对面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尤其要注意倾听群众对“科学发展谋跨越,奋力赶超求崛起”的意见和建议。

(三)通过选择不同层面、不同群体发放问卷调查表、征求意见表,接待来访,带案下访,了解实际情况,通过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帮扶困难群众,着力解决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调查问卷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征求意见由各参学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自行安排。

(四)通过梳理了解到的真实情况,给发现的问题把“脉”,理清哪些是群众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哪些是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哪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本部门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要上级协调或调整政策才能解决的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

(五)通过对基层调研单位调查了解和典型案例剖析,结合全县面上的情况,认真进行分析,找出共性和差异性,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评估,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六)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症下药,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七)通过召开形势分析会、工作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宣传党的*大精神和*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要宣传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讲清*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五、调研要求

(一)做好调研准备

按照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明确调研的单位、主题、时间、步骤、和任务,制定具体的调研方案,按照“找准问题,搞清情况,研究对策,提出措施,落脚于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认真开展调研活动。

(二)注重实际效果

在专题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要及时梳理汇总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认真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办难事。调研报告形成后,将适时开展调研报告评比交流活动,将优秀调研报告编辑成册,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研工作,把调研工作转化为解决突出问题、建立体制机制、推进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跟踪落实

领导干部在调研活动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积极协调解决,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专题督办,切实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集中调研工作结束后,领导干部对调研单位要适时进行跟踪回访,重点回访调研中具体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