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十篇

时间:2024-01-10 17:52:37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篇1

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有关核心概念定义的表述众多,地理学相关文献中有“Key concepts”、“Central concepts”、“关键概念”、“主要概念”等[2][3][4][5],虽然表述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其代表的意义相近。本文认为核心概念是指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基本理解和解释。核心概念构成学科的骨架,呈现学科发展的图景,对学科核心内容具有统摄作用[6]。因此,凡具有此种功能的概念性知识,无论其表述为关键概念或主要概念等,皆等同于本文所探讨的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对于地理教育的意义,早在《地理教育国际》中就被提及过。《地理教育国际》是指引全球地理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地理学习的核心概念(Central concepts),为地理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本文收集了有关地理学核心概念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国内外地理教育界有关核心概念的教育教学状况,为探讨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建立围绕核心概念的地理课程提供了相关的参考。

一、地理学核心概念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并没有发展出一个位居专业核心、可鉴定的清晰概念,而是出现了多个概念,其中最为核心的有空间、地方、景观、环境、系统、尺度和时间等,这些核心概念凸显了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有助于认识地球表层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7][8]。我国许多学者也针对某一核心概念进行了有关研究,并通过核心概念内涵的演化过程阐明了核心概念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这也与地理学的发展图景一致[9][10]。地理学核心概念的内涵表达了地理学最重要的思想,在认识地理学思想传统和基本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

在地理教育中,《地理教育国际》最先提出了地理学核心概念,指出地理教育共存在5个核心概念,即“位置与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相互作用”及“区域”。对于为什么提出地理教育的核心概念,《地理教育国际》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认为地理学的学习范围广阔,研究方法多样,有着自然和人文各学科内容的高度综合性,并十分重视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地理学的六大问题是“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要想较好地回答这些问题,人们就需要认识地球的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相互作用和人地关系等内容,这本身就构成了地理学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因此,从核心概念出发进行地理教学,人们能够从整体层面把握地理学的核心知识与学科特点[12]。

二、围绕核心概念的国际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自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组织起草并通过了《地理教育国际》以来,许多国家围绕地理学核心概念进行了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建设,说明了地理教育工作者逐渐加大对地理学核心概念的重视力度。

表1列举了一些围绕核心概念而形成的国家(地方)地理课程标准。尽管许多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将核心概念表述为“主题”、“基本因素”等,但其实质都是地理学核心概念的其他表述方式。从各国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尽管他们对地理学核心概念的理解有所差别,但都是围绕核心概念来建立国家地理课程体系,这也表明核心概念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各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均提及用空间(包括空间分布与空间相互作用)来显示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这也源自地理学的空间传统。多个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及地方(地区)和区域,这说明了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特点。此外,人地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出现在多个课程标准当中。因此,从各个国家课程标准中提及的核心概念来看,尽管核心概念的选择并不一致,但对地理学最核心内容的认识却是趋同的。

总体来说,《地理教育国际》中提出的地理教育核心概念,被纳入国家地理课程体系中,成为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核心概念来统摄地理学科内容,人们可以明确清晰地把握地理学的主要问题。

三、渗透地理学核心概念的中学地理教育

地理学核心概念对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已经逐渐地被地理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由于地理学核心概念涵盖了中学地理教学的观念和思想方法[18],其被渗透在诸多地理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

1.地理学核心概念与地理学思想方法

中学地理教育界已经开始重视思想方法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学者明确地提出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需要基于地理思想方法来实施,其提及的如空间尺度、空间定位、将世界组织定为区域加以认识、时空关联、空间相互作用思想等[19],均是对“空间”这一核心概念内涵的表述。“人地关系”这一核心概念,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贯穿于地理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中。一些学者提到自然地理教学的重要思想是“系统的思想”[20],这与“系统”这个核心概念及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联。由此,核心概念与地理思想方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要求是一致的。

2.地理学核心概念与地理素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及地理课程要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21],这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地理素养具有综合性、空间性、终身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其中最为重要的综合性、空间性与地理学核心概念中的系统、空间等核心概念的内涵相吻合。地理学核心概念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地理素养中有地理思维的成分,地理思维具有综合、区域、空间、联系、批判、追求新结论等基本品质[22],这也直接体现了系统、区域、空间等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认清人地关系,具备空间思维与综合思维,这些也体现在核心概念方面。

3.地理教育界对核心概念内容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围绕核心概念的具体内容,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展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例如,一些学者对“空间”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教育教学研究。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空间的教学内容包括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组合、空间联系等,这些都可整合为空间要素,促进学生形成空间思维,这是对“空间”这一核心概念在地理教学运用中的具体阐释。

对于“人地关系”这一核心概念,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进行了实践研究。人地关系思想是地理学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地理教育重要的核心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因此,无论是自然地理模块,还是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模块,都会涉及人地关系思想。

“区域”是在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实践中有诸多研究成果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也与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有关系。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性,“区域”作为地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产生了众多研究成果。从区域特征的分析、区域地理学习思路的归纳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都是“区域”这一核心概念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此外,北京教育学院地理学科团队也提出了以《地理教育国际》所给出的核心概念为基础的初中地理教学核心概念,分别是“位置与分布”、“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空间差异与空间联系”及“区域”。以这5个核心概念统摄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赋予了核心概念更多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价值。

四、地理学核心概念对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启示

自《地理教育国际》中提出地理核心概念以来,大部分地理教育工作者已经围绕核心概念来实施地理教学,这在许多国家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均有所体现,反映出地理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然而,我国地理教育主要是以内容主题的形式来表现的,主题众多,不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所以我国地理教育应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提炼出适当的核心概念,围绕这些核心概念开展地理教学,提高地理学科内容的概括性。

地理教学要体现地理学科思想,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这已经获得许多学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仍处于探讨阶段。核心概念对地理学科教学具有很好的统摄性,地理教学核心概念是贯彻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符合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要求。因此,地理教育要加强基于核心概念的地理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地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此外,从各国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来看,由于地理学科性质的缘故,各国对地理学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因此,我国的地理教育要针对我国的国情,结合我国地理学发展状况,提炼出适合我国地理教育的核心概念,建立基于核心概念的国家地理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3][6]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1):57-61.

[2][7]萨拉·L.霍洛韦,斯蒂芬·P.赖斯,吉尔·瓦伦丁.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12][13]冯以浤.地理教育国际[J].地理学报,1993(4):289-296.

[5][8]蔡运龙.高校地理教育的国际态势[J].中国大学教育,2010(7):6-12.

[9]石崧,宁越敏.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J].地理科学,2005(3):340-345.

[10]周尚意,唐顺英,戴俊骋.“地方”概念对人文地理学各分支意义的辨识[J].人文地理,2011(6):10-13.

[11]苏珊·汉森.改变世界的10大地理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4]毕超.美国《国家地理标准》[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3):64-67.

[15]曾玮.英国KS3国家新地理课程标准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9(11):92-96.

[16]张家辉,徐志梅.芬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评介[J].地理教学,2011(24):6-8.

[17]张胜前,李家清.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地理分支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0(4):107-112.

[18]张素娟.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基于核心概念的地理知识解析及案例分析[J].中国教师,2012(7):66-68.

[19]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0(7):82-87.

[20]庞艳辉,徐宝芳.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8):117-120.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篇2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团队训练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内涵

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素养。

因此,培养职校生的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是基础。同时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都要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是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追求技术提升的愿望和不断追求的行动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意识则是职业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动力。

二、树立培育理念和养成机制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明确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和树立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实现通过3年的中职学习,要掌握大致相当于中级工水平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的可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得根本保证。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和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符合国家《纲要》提出的“创新中职学生评价的价值理念与标准,学校在树立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时也应以此为据。

鉴于对当前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实进行检视和反思,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目标价值取向上,应避免将“能力本位”错误地解读为“技能(甚至是操作技能)本位”、“专业知识加专业技能本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本位”。 需要根据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目的,借鉴国内外已有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建构的实践经验,创新理念,遵循发展性原则和思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机制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素质论、新教育目标分类论等理论依据,同时,要依据国家政策规定的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依据,最终构建出包括了客观性指和主观性指标、定性与定量指标、静态与动态指标、精确性与模糊性指标的可操作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养成模式(模型)。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和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只有定位于“指导和促进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升,最终内化成学生的稳定品质”,才是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从中职教育的实际出发,养成机制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立德教育;2、文化教育;3、职业教育;4、艺术(审美)教育;5、人文教育等。

三、核心素养养成模式创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团队式教学法

(一)理念 看成一个学习体,从团队合作中感受职业素养要求。团队作为学习环境和主体。

(二)阶段 组建团队――从理论出发――团队互助学习、协作――将理论用于实践

(三)要素

1、角色转换:

2、教学内容

教授W习工具(和实践)并进行尝试 ,团队教练实行团队及个人层面的动手来学习的方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将用具体的团队工作作为示例阐明所教工具实用。

3、教学目标

培养具备职业核心素养的、能够实现高效团队合作、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中职学生。

(四)实施步骤: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篇3

一、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适应社会发展形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多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对于学生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德育教育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与路径,适应现代社会思潮,是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与课题。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二)契合当代德育教育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当代小学德育教育要求和传统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理念与思路,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适应当今学校德育教育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与科学认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

(三)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新形势下开展小学德育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切身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在面对德育教育内容的时候,会有自己的想法与认知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人本理念,是创新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保障,符合现代德育教育的规律与发展路径。

二、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

(一)注重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小学德育教育愈发强调文化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渗透与强化,通过构筑学生文化认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真正让文化成为指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有力武器,让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期重新焕发生命力,推动德育教育不断发展,推动总体德育教育效能不断提升。利用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学校德育教育,要不断创新挖掘、提炼总结,从繁杂的文化体系中提炼出适应德育教育的核心思想,让文化真正成为引领德育教育向前发展的核心,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与接收程度,实现当代德育教育目标。

(二)落实校本教材教育方式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摒弃传统的德育教材观念,创新教材认知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树立校本教材观念,提升教学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德育教学资料。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也要加以重视,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教材认知观念,开展多元化教学,有效整合德育教学资源,实现科学教育目标。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通过编制校本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箴言纳入其中,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契合学生实际,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三)注重学生的德育实践教育

开展德育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养,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生活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践教育对于小学德育教育来说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高素质的道德人才,有效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德育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利用生活检验自己的道德水平,通过实践检验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将来深入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过于注重理论基础教学,这与当代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背道而驰,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教师要从理念和方式入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充分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高中篮球;课程改革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术界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方面的探索越发广泛,其一系列观点的提出为核心素养理念的推广与实施奠定了基础。从本质上讲,核心素养即是指人之成为有用国民的素养,是各阶段、各学科教育必须要珍视的问题之一。未来,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势将引领高中体育教育发展新潮流。

一、核心素养理念概述

早在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启动了“素养的鉴定与遴选”。时至今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世界性课题,已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范关注,对其内涵的剖释研究也越发深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梳理,世界上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分为四种取向,包括成功生活取向、终身学习取向、个人发展取向以及综合取向,其最终指向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同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不确定性现实生活情景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具体到高中篮球课程教育事项上,核心素养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系统运动技能、健康体育意识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等。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实践

作者基于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结合高中篮球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实践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提升教师素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主导,其综合素质及能力表现直接影响了高校篮球课程教学实效。新时期,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对相关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其作为推动此项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专业化建设,以适应教育发展需求。对于高中学校而言,应适时、恰当地组织教师培训工作,积极灌输核心素养理念,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提高其教学服务能力及综合素养,使之主动承担起全面发展学生的重任,实现培养育人的目标。而对于教师个人而言,需认真学素养理念相关知识,准确定位自身岗位职责,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扩展科学视野,全面审视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工作,扬长避短,及时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以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学术思维开放,加之良好的科技支撑环境,为高中篮球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具w的课程实践中,部分教师依然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过度强调自身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利于其个性成长,同时略显拘谨、死板的课程教学氛围,还影响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对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参与兴趣和能动性,使之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有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组织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之余,检验他们各阶段的水平情况,进以作出全面、针对性的指导。

(三)优化评价机制

完善评价机制是高中篮球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亦是转变学生主观思想,引导其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传统教学模式下,篮球在高中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不大,其目标定位仅局限于强身健体,而在较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学生往往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此科目上,继而影响了其核心素养培养。因此,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需着重注意完善评价机制建设,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等水平,潜移默化中引导转变他们的价值观念。具体而言,完善的评价机制应就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评价主体等进行优化,确保师生全方位参与,尊重他们的主观意愿及建议,保证反馈结果公平性、全面性以及合理性。在此之后,认真分析评价结果,给予表现优异学生奖励的同时,审视篮球课程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进以为核心素养理念实施奠定基础。

结语: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高中篮球课程实践存在差异,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高中学校严格落实《意见》规定,认真学素养理念,重新定位自身教育目标,结合篮球课程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多有效改革措施,进而在全面发展学生的位面上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丽. 基于培育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的实践与思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例[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50..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篇5

论文摘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按照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坚持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指高校教师根据社会所要求的理想观念、理想形式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理想体系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符合规律、切合实际,从而使之能更适应时展的要求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时展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因此,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研究影响大学生思想形成的背景和因素等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科学的理论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wWW.lw881.com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当前,特别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去。

3、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理想信念教育只有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扣时代主题,关注社会热点,强化形势政策教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才能让学生自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引导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保持创新的时代精神。

二、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人的认识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确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构建直接关系到理想信念目标的实现,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

1、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领理想教育工作的全局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才会保障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为高校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

3、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

第一,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所以,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良好保证。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重点是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的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第三,创新教育。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把这种融合在其他素质之内、由所有素质共同作用的创新素质,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竞争力。

三、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对于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有效性、针对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持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思维更加成熟,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更加强烈,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灌输教育时,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使他们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互动教育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实际。大学生处在思想成长阶段,他们的思想既受到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受到个人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的影响。

3、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胡锦涛同志强调:“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比如,可以组织他们参观伟人故居、历史博物馆、革命展览馆,到革命圣地考察以及调查收集日军侵华史料等活动;可以开展志愿者活动和社区援助活动,比如照顾孤寡老人,用所学专业知识辅导下岗工人及子女学习,为农村或社区捐赠书籍、衣物,到农村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社区办黑板报等活动。

4、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建设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网站,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渠道、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阵地、全面服务大学生的新平台。校园文化建设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正气,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让它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4.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篇6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科学教育领域对概念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结合生物学科核心概念教学已有的研究内容,阐述了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明确了核心概念教学的意义,最后针对如何进行中学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其对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提供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学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建议;STS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108—02

收稿日期:2013—10—26

作者简介:梁靖(1988— ),女,陕西西安人。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王永胜(1961— ),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兼职教授,研究方向:生物课程与教学。

一、生物核心概念的内涵

(一)核心概念的定义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德认为:“核心概念是组成科学课程的概念和原理,应该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1]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视角,还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2]

(二)生物核心概念的定义

生物学是一门以研究和揭示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为主的自然界学科,生物学概念是它解释基本的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原理的重要基础和呈现方式。因此,生物核心概念是位于生物学科中最重要的知识,包括定义、原理、理论等内容。生物学核心概念分为四类,构成型概念用来概括生物体的构成层次特点及构成单位的特征;组成型概念是构成型概念的具体化描述;过程型概念则偏重于对生物体的整体生理过程的表述;结果型的概念主要强调某一过程或诱因所产生的结果。[3]

二、核心概念教学的意义

(一)核心概念教学精炼知识、化多为少,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因此,采用“凸显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方式,构建生物学核心知识的基础框架,精炼知识点,让学生在课业任务重的情况下,学习到“少而精”的知识,大大减轻了学习负担。

(二) 核心概念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生学习与认识活动的实质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取、对旧知识的改造、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合理三个阶段。生物学习的认知结构,是指在一定阶段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及其认识在抽象与理论思维层面上达成统一,在理解已获得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上,结合现阶段自身的思维、记忆、知觉、想象等心理特点,组合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科学的整体结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提高的过程。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自然科学,内容涵盖了许多概念性的知识,且初、高中知识的关联性较强。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前提,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结合一线教师精选的50个核心概念,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对旧知识不断反思,对新知识进行探究。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迁移应用知识,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核心概念教学提纲挈领、去粗存精,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重点

核心概念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概括性,有助于教师前期备课和教学中把握知识的重点,将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用于重要知识的教学之中。教师将核心概念提炼并组合成体系,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中掌握核心概念的内容,以核心概念的内容为目标组织课堂内容,精选出较少量的知识,淡化无关的知识,比课程中庞大繁杂的知识体系具有更强的教育功能,从而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与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核心概念教学提纲挈领,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重点,是一种高效科学的课堂教学方式。

三、核心概念教学的思考

(一)准确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厘清概念联系

传统教育方法往往强调学生对事实信息的记忆和背诵,教师们过于关注细小、琐碎的知识点,而核心概念包含了许多逻辑内容,涉及的是对抽象的重要概念、原理进行精心组织。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从大量事实中概括出抽象的规律和原理。许多核心概念包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背景知识的辅助教学,因此,在实施具体的教学之前,教师自身要认真梳理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概念的细化拆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梳理构建概念图,将所有联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分析概念中的“

关键词 ”,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迁移应用于新知识、新情境中的教学目的。

(二)丰富核心概念的学习内容,创设生动导课

核心概念的学习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必须将事实性知识置于学习者的概念框架中;第二是概念被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展现出来。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4]在课前导入知识时,不能和传统方式一样,先呈现给学生概念的文字性内容,而是要精心准备素材,巧妙设计导课方式,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对核心概念有自主探究的热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学生当前已有的知识导入,或者通过生物实验、生物科学史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导入,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用纪录片等视频材料进行导入,创设趣味性和知识性并存、探究性与科学性较强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概念的内涵。

(三) 结合STS 教育理念,创新核心概念的教学方式

STS 概念诞生于20 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初的美国,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它旨在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5]STS 教育的内涵本质在于使人类经验和社会科技发展融入到科学教育之中,一方面,让教育紧跟时代潮流,另一方面,增强自然科学教育的社会化和应用性,运用STS的教育理念可以丰富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中尽量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化抽象为具体,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增强核心概念的应用性,鼓励学生多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去看待和解决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价值观的形成与统一,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完美结合。

(四)及时了解核心概念的学习效果,动态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是促进和鼓励课堂教学、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对教师来讲,要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使学生厘清概念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帮助他们区分学习中的相异概念。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开放式评价方式,测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深度,包括通过以问题简答为主的对话方式对学生进行访谈,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让学生调研形成报告等方式,掌握学生在新的情境下概念应用的程度,动态追踪核心概念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教师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Paul Dehart Hurd.New Directions in Teaching Secondary School [M].Chicago:Rand McNally & Company,1971.

[2]艾里克森著.兰英译.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吴云杰.重视核心概念教学 打造生物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3).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60-03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富国强民的一面旗帜;是引导人民奋发向上的价值导向;是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最重要因素。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的场所,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高校人才培养,牢牢占领大学生思想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阵地,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新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社会主义社会这阶段而言,这四者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同层面。灵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它反映了我们的理想、信念、追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前行、奋斗的目标与动力。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基础――“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守道德,确立正确方向,明辨是非善恶,筑牢心灵之基。这四个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据此,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主要体现在“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上,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

二、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制定等,都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各高校在不断地积极思考与实践探索中,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目前,一些高校的教育理念在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侧重培养目标的量化考核,教学评价标准的客观精密,以及教育教学的“依纲扣本”。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就过于单一、刻板,对当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未能提供发展的空间;教师只限于讲授大纲规定的范围,学生只专注于大纲规定的范围,非教材内容教师避而不谈,学生避而不学;大学教育趋向“中学化”与“应试化”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被动消极,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禁锢了学生的创新与开拓意识,同时也限制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不利于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2.机械性的教学管理思维。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具有机械性特点的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所谓“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指利用行政方法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种模式,其特点是按照权威性的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实行教学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其优点是能够集中、优化教学资源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能够按章办事,避免各行其是、任意行事。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学生求学和就业需求提升、教育培养方式多元化、教育收费标准的调整,以及管理体系人员、技术、财力、信息化等这些外界环境及管理系统要素的不断变化,要求教学管理模式也要适实而变。显然以维持常规运行的强制性教学管理已不适应变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已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发展。

3.非主流价值观念的冲击。随着社会多元性文化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非主流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呈现出多元性、现实性、不稳定性、可塑性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的、健康的,但部分学生因经济、文化、家庭等外在因素及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的影响突显出一些有违主流观念的思想,主要表现为:①集体价值观的缺失。当今社会,高校大学生存在过度注重个人主义价值实现的现象,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的价值观,这些学生意识不到个人的利益与价值是同集体利益与价值紧密联系的,对集体价值意识淡薄、欠缺奉献精神、责任感不强等,成为他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趋势。②社会理想的缺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部分大学生凸显了对金钱的重视与追求。加之西方文化的引入,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世俗化、务实化方向。主要体现在:入学志愿的填报与就业的选择上。学生填报志愿往往是根据专业的就业前景好坏,而忽略了自身的理想与兴趣,从而导致冷热专业的区分;学生选择就业往往也是根据工资待遇好、工作环境好来选择,放弃了实现自己的理想。③艰苦奋斗精神的缺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绝大多数身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家庭生活条件相对富裕,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久而久之,价值观上出现了畸变:虚荣、急功近利、好逸恶劳、互相攀比、学习松弛、害怕吃苦等。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是符合时展需要的。但是,非主流价值观念产生的消极影响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

抓住做人的根本,发挥高校教育育人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探索核心价值引领下高校育人新模式。

1.坚持思想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头脑。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大学生步入高校,黄金年龄,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知识积累、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三个代表”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思想,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形成他们科学的社会主义世界观;形成他们为人民服务、追求理想、奉行诚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拼搏敬业的精神、坚韧务实的精神、为理想而执着追求的精神等。

2.坚持学习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我国高等学校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道德、坚韧的品质、创新精神、扎实牢固的文化基础知识的人。在高校中,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人才培养。首先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育人环境,融入管理、融入教学,融入课堂、融入考核、融入评价、融入实践等。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和关心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社会责任感以及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其次,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各方面知识体系的认知、理解,提升大学生知识储备。最后,强化实践,通过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了解国情,增加社会阅历,深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从实践中体会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精髓,进而为以后真正地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坚持创新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核心,大学生要时刻拥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校园,离不开校园的学习和生活。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良好校园文化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激情,给人以强大的凝聚力与感召力,潜移默化、点滴渗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注重细节,强化人文关怀,增强教育效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下,继承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传播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倡导崇尚学术、崇尚科学创新的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参加社团、学术交流、专题讲座、学科竞赛、心理健康教育等。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陶冶了情操,具备勤奋、善良、勇敢、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人才。

高校是人才培的养基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自身发展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根本需求。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奠定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社会责任教育,道德诚信教育,正确审视、面对社会的发展,认清自己,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做准备。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2]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金亨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J].人民论坛,2010,(26).

[4]李斌雄,夏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界定的多维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5]霍丽洋,焦阳,于萍,刘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

[6]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篇8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2-0006-02

充满运动激情和创新活力的2016年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11月17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这次在镇江举办的2016年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通过镇江新区伯先中学和镇江新区实验小学这两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教学现场,为参会者创设了和谐包容的教学研究情境,在数千名活泼可爱的中小学生参与下,我们以“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活动,使“基于学校、为了学生”的宗旨落到实处,体现了贯彻中央“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指示的力度与深度,凸现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对教育部2014年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的“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关注和热议。

一、焦点:为什么现在提出“核心素养”理念

本次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盛况空前,60多位体育特级教师和近500位体育骨干教师济济一堂,短短两天,六节体育实践课、两场大课间活动,五个讲座,六个点评,十几位专家和老师的发言,全部聚焦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本次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的一大特点。

为什么在课程改革一系列理念、方案、措施尚须进一步落实和巩固提高的时候又提出“核心素养”这一理念?

笔者认为任何一个教育理念的提出都离不开那个时代的特征和需要,20世纪80年代“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提出是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新认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作用而提出的理念。“素质教育”则是20世纪90年代为迎接21世纪而提出的理念,《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国发[2001]21号文,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理念,为素质教育在课程领域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现在,我们又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其实质是培养21世纪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全球化时代的“健全的人”,张华教授称这“健全的人”为“新人”,他说这样的“新人”能“将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处理不可预测情况所形成的能力和道德”。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延续和深化,是课程改革“完成了教育价值观后”朝着立德树人目标的“再出发”,是对国外提出的21世纪素养的呼应。

二、热点:如何认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本次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上,上海闵行区特级教师冯敏所作的“开启‘三化’模式,培育核心素养”报告,为大家呈现了一条上海市“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12年系列化体育核心素养“自主健身”通道;浙江温州市特级教师陈钦梳所作“直面体育教学现状、指向体育核心素养”报告,个性化地提出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整体地介绍了浙江省“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单元构建策略;江苏连云港市特级教师惠志东所作“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报告,则从展示自己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引出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以高中三门球模块为例,介绍了自己学习《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后,对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模块建构方案的探索。三位特级教师的报告和现场教师的即兴发言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既包括跨学科核心素养,又包括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自主发展、文化修养、社会参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身心健康发展和形成终身体育习惯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一词与“素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强调的是后天的培养和养成,这就需要知行合一。体育与健康课程具身体验、行胜于言的实践性特征无疑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世界各大经济体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均提到的素养有4个:合作;交往;信息通讯技术素养;社会文化技能与公民素养。可以说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囊括了这4个素养,因此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率很高。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亮点: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常态体育课

本次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上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六节体育实践课。江苏的两节课均由特级教师来上,更引来众多参会者的围观。

大家一定还记得在第五届全国体育教学展示活动上,那节受到毛振明教授好评的篮球课授课教师王竹平,此后,他不仅成了专业期刊封面人物,还评上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此次,他挑战自我,上一节不是他专业项目的“支撑跳跃-斜向助跑直角腾越”体育实践课。课上,他用四个诱导性练习,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地引入“斜向助跑直角腾越”,并让全体学生都达成了学习目标。为什么在很多人看来学生怕学、教师怕教的横箱支撑跳跃在这节课上取得了成功,原因是王竹平老师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直角腾越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未口号式地要求学生果敢、顽强、合作,但通过学练,学生确实表现出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展现出互助合作的新风貌。这就是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育课。

江苏另一位特级教师、南京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倪晨瑾所上的一节小学体育实践课“障碍跑”,展示了常态课的真实情境,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学生天真可爱,学得主动活泼,如果每节课都像这样,日积月累必然养成小学生良好的学练方式和运动习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常态课平实但不平淡,自然但不自流,简约但不简单。

在伯先中学富有育人气息的教学现场还有两节体育课活力四射,受到观摩教师的啧啧称赞。上海静安区体育学科带头人王广转老师所上的“映象长三角 快乐定向跑”结合校园运动场地创设了学生们游览长三角主要城市景点的定向跑情境,让学生依据地图的提示依次通过各个城市景点,然后在通过城市景点途中教师又设计了一些障碍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抗赛。学生们在跑中玩、玩中跑,在互动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累得满头大汗却非常快乐。这样高密度的耐久跑不仅让学生跑出了乐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在篮球场上,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体育兼职教研员、杭州市名师莫豪庆老师正在上一堂“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体育实践课,莫老师在该课的设计思路中提出“围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育课堂教学应从单一运动技能学习模式转向学会运动、发展运动能力为重点”。他在课堂教学中身体力行,注重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动作技能,在合作与对抗的学练中发展运动能力,把核心素养这一热词转化为课堂上可操作的行为。

当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常常因为某些学校针对体育中考的应试教学和只带优生玩而让大多数学生自流的“活动课”而受到质疑,本次研讨会上展示的三节初中体育课让人眼前一亮,它说明在党中央“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号召下,初中体育课同样能上得有趣、有效、有活力。

四、难点:将“核心素养”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出台后,“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热词,从本次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上就可略见一斑。但是核心素质绝不能停留在理念上,它应该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

首先,我们要明确“核心素质”是对“三维目标”的优化,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质”我们要解决的是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实现课程目标的科学化与具体化。因此,我们要对课改十几年来“三维目标”下的教学作一反思。例如,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往往有大而空和贴标签之嫌,如何依据发展运动能力这一主线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可行而又可观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是我们的追求。

其次,“核心素养”本身包含了探究过程,这是对我们转变教学方式的巨大推动。回望课改之初,我们曾轰轰烈烈地进行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的实验,但是很遗憾地是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美国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就曾经提出过一个学习方式的金字塔模型。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表层到深层可以分为七种。在相同的时间对相同的内容进行学习时,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差距极大。因此,将“核心素养”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再次,要在学习评价上下功夫。课改十几年来在学习评价上有过很好的研究,但一到实施层面就变得困难起来。例如,我们曾在十几所学校进行国际田联北京中心推广的趣味田径实验,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不少教师感兴趣的仅仅是“形”即趣味化器材,而真正的“神”即趣味田径运动模式和对团队进行集体评价的方法却没有学到家。有些教师提出疑问:只对团队进行评价,团队中的每个学生怎么考核呢?这就涉及到对学习评价的认识观了。正因为我们的学习评价总是指向学生个体的技能动作的考核,所以,我们的体育教学往往只注重教学“动作方法”而不教学生怎样在运动中学习技能,并转化为运动能力和相关品格。

笔者认为现在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一定要抓好“学业质量标准”的软着陆。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篇9

一、建构核心价值理念,引领学校方向。

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育和教学问题组织在一起的,但由于师生家庭状况、受教育程度、所处环境、及受外界影响等不同,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且有着正确与错误、主流与非主流、高尚与低级、新与旧的区分。管理一所学校,必须对这些价值观进行整合。当然,这里的所谓整合是整合学校中积极价值观念,将个体的、游离的、独立的个体或群体价值观念整合在一起,凝练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实现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行为统摄与引领作用,提高办学教效益,实现办学目的。

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应当是一个民主的建构过程,决不能仅靠灵感爆发拍脑袋而形成,应当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让教职员工通过评判、讨论、争论和观点的碰撞,廊清陈腐观念,接受现代教育思想实现个体与组织价值的统一。

另外,从学校实践来看,多数学校核心价值理念都外化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校风、校训等形式。但因为当前各种教育理念很多,相互之间也有一些基本差异,所以校长在确定本校核心价值理念时,要鉴别各种理念与自己学校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要避免将自己学校的价值理念变为各种流行教育口号的“大杂烩”。符合学校实际的核心价值理念一旦形成并得到社会承认或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必然会使自己学校从众多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独树一致的品牌学校。此时,学校核心价值理念也就成为学校特有的精神,成为学校的“软实力”,在硬件条件相差无几学校的竞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发挥出巨大威力。

二、提升师生精神品质,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所谓的价值引领指的是学校管理者对已经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倡导,从而提升广大教职工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境界。

价值引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能引领“集体话语”。每个组织都要有自己的集体话语,透过集体话语就可以看到一个集体的精神世界,引领了集体的精神世界,引领了集体话语也就是引领了学校主流价值走向。因此,在学校价值管理中,除建构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外,还要善于引领集体话语。引领集体话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领导以身作则。学校领导的一言一行对广大师生员工可以产生巨大的上行下效的效应。二是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学校领导要善于发现典型人物,来自群众中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他们的价值理念和系列行为,有血有肉,易于被群众所接受和学习。三是开展主题活动,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感悟。例如:庆祝五四青年节大型活动中,因其具有强大震撼力和感染力,往往能给每一个置身于其中的人以心灵的冲击,在思想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四是坚持正面教育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演讲;也可以面对学校组织内部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讨论,努力营造一个公平正义和爱憎分明的思想氛围。

三、优化学校办学行为

所谓价值转化就是要把学校核心价值追求真正转化为学校办学行为。行为是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如果没有在办学实践中贯彻渗透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不能内化为师生的行为,不能打上这所学校所持有的“烙印”,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就没有任何内在的价值,犹如口号与广告一样,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已。在督导评估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学校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追求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发生“错位”现象,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工作,与办学理念成了两张皮;有的学校虽然建构了核心价值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贯彻落实,每项工作如同“贴标签”似的冠以核新理念标志等等。这些现象,都是核心价值理念没有真正转化的表现。对核心价值理念的转化,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计制度加以落实。我们知道,一种思想与理念,如果不能变成一种制度,它行也不远,行而不久。而把理念“装进”制度,则会加速理念的转化和认同。当制度被大家广泛地认同,教师们自觉地以日常方式实现着制度的约束时,制度就转化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

二是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价值管理不是传统的控制,其精髓在于它“管”的是心而不是身。要进行价值管理,学校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构建民主型组织,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组织管理氛围,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自由的、平等的心理平台,进而为学校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心理情感层面的支持。对涉及教师利益、学校发展的重要决策、重大人事任免、重要教育事件和大额资金支出等,要实行民主决策,广泛听取教师意见。要实行扁平化管理。管理机构要由“金字塔式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让管理重心下移。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使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的贯彻落实减少阻力。

三是塑造高品质学校文化。走进一所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显性文化,比如走廊里悬挂的学生美术作品,学校的校训、校魂,宣传栏,悬挂的格言警句,一草一木,等等。这种显性文化一般是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物质形态。学校里还有一种隐性文化,这就是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教子,尽量多地听取和参考孩子的一些意见,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耐心地先沟通好,或努力说服孩子,千万不要强迫孩子遵从自己的意见,否则只能促使孩子逆反,走向极端,使教育走上弯路。建议家长多和孩子聊天,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对每个人的一生及家庭的幸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方法直接遏制孩子的发展,要真正解决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还需从提高家长素质和重建家庭教育标准两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篇10

价值观;培育;养成教育

杨昌弋,重庆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国家现代化,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国家战略需要,也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自身价值的本质需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增强学校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形式。但是,如何具体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有效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必然面临的课题。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教育内容,蕴藏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过程和方式之中,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和指向。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习惯养成教育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习惯。”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强越好。“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月份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习惯养成教育逐渐被普遍认可,成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核心建构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长期以来,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建构:一方面,虽然习惯养成教育作为一种育人策略和方式,被学校教育普遍认可,但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一直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中,小学阶段普遍重视习惯养成教育,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就被逐渐淡化。这种弱化的原因并不是学校教育不能主观重视和跟进,而是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习惯养成教育必然面临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判断,传统的习惯养成教育方式面临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习惯养成教育确实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中小学阶段,大多数学校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守纪、团结友爱等素质和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相对标准更高,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应包括: 第一,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第二,社会公德的养成。第三,礼仪与文明的养成。第四,遵纪守法观念的养成等。因此,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阶段性如何体现,成了习惯养成教育的现实问题。

虽然习惯养成教育受到学校教育的普遍接受和认同,但是不同阶段的内容在选择上明显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尤其是在如何保持大学与中小学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方面,更是缺乏核心内容的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逐渐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逐步确立,为建构习惯养成教育的系统化内容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为基础促进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内化

习惯养成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确定的理性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通过严格管理、行为训练、规范反馈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使教育指向内化,养成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事实上,个体道德德性的形成包括个体道德理性的养成和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两个过程。因此,养成教育也包含两个过程,即个体道德理性的启蒙教育和个体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这两个方面统一于养成教育之中。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整合。因此,在具体的学校养成教育实践过程中,中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随着环境的变化、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逐渐走向了弱化和消解的过程。而且即便是在中小学阶段,多数习惯养成要求和规范,常常会因受到学生的质疑而流于表面形式,无法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实践。所以,如何促进习惯养成教育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成了困扰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的现实难题。

我们常常说,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命运最终是由思想决定的,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有效促进习惯养成教育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内化,其关键性因素取决于人的思想,也就是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念的认同。党的十报告指出,将立德树人明确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成了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只有促进学生内在的价值认同,才能最终实现习惯养成教育的自我认同和实践内化,进而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化为养成教育具体实施目标

当前,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由于缺乏对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教育目标的具体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停留于概念化的知晓和浅表化的植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单融入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过程中,事实上造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的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消解。

(一)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深刻内涵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即成了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红旗文稿》《光明日报》《中国社科网》曾开展激烈讨论,有学者统计,核心价值理念曾经有过59种经典说法。这充分说明,核心价值观念的确认,必然是从其他相关性理念的对比分析之中产生并确认的。对比分析的过程,便是核心价值观确认的过程。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绝不是单纯的知识知晓和概念输入,必然有与核心价值理念紧密联系的相关性理念的辨析与抉择。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如果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对具体价值理念丰富内涵的深入挖掘,必然造成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如对“自由”这一核心理念,必然伴生一系列相关性问题:“自由”是“绝对自由”还是“相对自由”?人可否选择“绝对自由”?人是否会选择“逃避自由”?“个体自由”与“自由社会”的关系是什么?“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等等。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绝不只是概念化的简单植入,而是要深入挖掘其深刻的含义,尤其是要从相关性的价值判断中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辨析和价值沉淀,最终促进学生价值认同和实践内化,这也是促进习惯养成教育最终实现自我道德实践内化的基本认知基础。

(二)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具体的习惯养成教育目标

习惯养成教育,之所以难以从小学阶段向中学和大学阶段卓有成效地可持续推进,就是因为习惯养成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内容支撑的同时,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具体教育目标定位。曾指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取得具体成效,也必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具体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详见表1)。

表1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

理念 意识 具体实践目标释例

自由 自主 1.上课积极发言;2.勇于表达真实的自己;3.学会独立判断和思考

自立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自己学会做该做的事情;3.学会精神上自我独立,不依赖他人

自爱 1.爱惜自己的身体;2.善待自己;3.学会悦纳自我;4.学会自我激励

自强 1.每天学会创造新的进步;2,每天向自己的目标迈进;3.每天增长新的知识、才干等;4.学会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自信 1.不怀疑自己;2.勤于行动;3.不封闭自己;4.勇敢面对新事物

自律 1.严守纪律;2.不妨碍他人;3.克制自己

自省 1.每天学会总结和反思;2.每天学会规划自己;3.每天善于时间管理

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核心理念,就可以分解为“自主”“自立”“自爱”“自强““自信”“自律”“自省”等意识,同时具体外化为“上课积极发言”“独立判断和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悦纳自己”“每天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每天增长新的知识、才干”等25个具体的习惯养成教育目标。

三、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转化为养成教育的内生动力

教育,作为一种个体文化和心理的内化过程,所关注的更多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因此,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就成了教育最重要的本质使命。而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基础就在于教育目标的设定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强调,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呈现了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核心内容,也同时给予了学生个体生成和发展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统一,是青少年学生通往梦想的阳光大道,是青少年学生实现自我的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