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十篇

时间:2024-01-05 17:45:26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篇1

[关键词]新中国,现代化,历史任务,条件

[中图分类号]1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9―0016―06

一、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

“现代化”一般是指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作为过程,首要标志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也随之出现变化。作为目标,一般是指以当达社会作为参考系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及消费水平。可见,现代化是向当代先进国家看齐,强调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追溯到近代早期。

“现代化”的概念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中国近代史中我们称之为“近代化”,实际上就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从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我们就可以嗅出一些现代化的味道。“师夷长技”,就是要学习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尽管主要偏重于武器,但含有明确的现代化信息。不过,真正开始实行现代化的还是洋务运动。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被学术界认为是清末最早官办的近代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是以手工制造为主,制造弹药、炸炮等军火。而真正使用近代大机器生产的要首推李鸿章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它使用的是容闳从美国买回的“制器之器”的机器设备,主要制造军火和轮船。把西方先进的大机器生产引进中国,这是近代史上了不起的大事件。从此,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旅程,但始终离近代化的目标相去甚远。

“社会主义现代化”,顾名思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情,确切地说,是从1953年开始,即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未完成,国民经济遭多年战争破坏亟待恢复,所以尚没有条件在全国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到1952年底,新中国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已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等社会改革也基本完成。这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上文所说的“工业化”,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工业化”目标,是十分激动人心的。从那时起,中国真正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曲折历程。二、“现代化”要从近代中国的

历史任务说起

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开始把独立的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近代是以苦难开端的,此后,列强一次又一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一次又一次战败。初中课程标准所列,就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一次又一次的民族危机,使亡国的阴影一直像噩梦一样笼罩着中国人民。曾经有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样历史骄傲的民族,却被傲慢的西方殖民者讥笑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甚至连起码的生存保障都没有。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始终贯穿这样的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正如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在此鲜明的主题下,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实现现代化,这是必由之路。近代屈辱的历史给中国人的教训太惨痛了,所以,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口号如此激动人心,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说,实现国富民强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奋斗目标,那么,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必要前提。实际上,在中国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卓绝努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到科学救国,中国被现代化远远地抛在后面。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无论是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没能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连民族独立都无法做到,哪里还谈得上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所以说,要实现国强民富,就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或者说,没实现国家独立,就不可能实现国强民富,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近代百年历史,1949年是一个重要节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一个新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到此完成了一个,这是了不起的伟大的历史成就,是百年来中国用几代人的生命与鲜血换来的,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近代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何党何派,谁能领导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夺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就跟着谁,就拥护谁,这是历史的选择,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一心一意地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然而这并不容易。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起步的条件

1.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满怀激情地说: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若评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此话无疑是最经典的。所以新课标要求学生“体会‘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深刻内涵”。实际上,新中国的成立,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它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1)民族获得独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和侮辱,几次濒临灭亡。中国的事情不能由中国人完全决定,外国的军队可以驻扎在中国的土地上。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先后收回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兵营的地产权。海关管理权也完全回到中国人手里。同时规定外轮一律不准在中国内河航行。在对外政策上,形象地说“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原来享有的种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近代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全部废除。中国人重新找回民族尊严。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可以独立自主地规划自己国家的建设,探索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清政府,到北洋军阀政府,再到的统治,近代中国没有一个政府能够把全国人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整个国家散漫而没有力量。新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将社会各阶层人民以空前规模动员起来,协助人民政府完成各项工作。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雷厉风行地推行到全国各地,贯彻到基层,密切协作,一致行动。这是中国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而没有实现过的局面。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写道。

“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根本改变了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互相争夺,由于各个军阀、官僚集团的互相争夺,由于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由于落后的封建经济而产生的四分五裂的状态。新中国的法律和政令普遍实施于全国各地区,国内人民间的团结,各民族间的团结日益加强。这是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上的统一,这种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甚至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如果国家还像过去那样四分五裂各行其是,而不能在统一意志下采取步伐一致的行动,那么中国的现代化是难以做到的。

2.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是,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未完成。需要假以时日,首先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然后才能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现代化的探索。

(1)解放全国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大陆还没有全部解放。仍有白崇禧、胡宗南等集团的150万军队,盘踞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进行顽抗。在各地,还有200万武装土匪盘踞山林、为非作歹。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人民经过艰苦作战,很快消灭残余军队。1951年5月,和平解放,从而实现了祖国大陆领土和的统一。

(2)社会改革

新中国建立崭新的社会,就必须对旧社会进行改造。社会改革实际上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改革是。

如果从战国时期鲁国初税亩算起,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已存在2000多年了,到了近代,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极端贫穷并毫无权利,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前,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这种极不合理的封建土地制度,不仅是农民贫困的根源,也是中国贫困的根源。不把广大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经过,中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消灭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根基。用一句套话说: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障碍。正如刘少奇指出的那样:

“的基本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救济穷苦农民,而是为了要使农村生产力从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之下获得解放,以便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恢复经济

由于长期的战争,到1949年,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中国共产党从手里接收了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以四种主要物资的生产来看1949年国民经济。

在这样的烂摊子上立即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是不可能的,首先必须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搞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这样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然而,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最重要的表现是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战争爆发的性质本来是朝鲜南北间的内战,但美国参战后,特别是越过三八线,战争的性质变为侵略战争。唇亡齿寒,如果听任麦克阿瑟打到鸭绿江,我国的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我们的和平环境也将遭到破坏。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五战五捷,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1953年,战争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战争看起来是个平局,但实际上是中国的伟大胜利,因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英勇抗击了世界最强大的美国,并且迫使它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这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安全和和平环境,从而捍卫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

曲折与成就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开始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这一年起,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应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接下来就不那么平坦了。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于社会主义苏联。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外国的模式和前代经验可以借鉴。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只能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去自己探索。这种探索是极其伟大的,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非凡。既是探索,就会有成功,也有挫折,所以要正确认识曲折与成就。

1.良好的开局

(1)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把中国建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是几代中国人一百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1953年,这一天终于到来,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第一年。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2)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很低,是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1952年,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标志的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6.7%,而苏联在1928年就已达到45.2%,波兰1949年实65.5%,捷克1948年是75%。再以钢为例,1952年,中国人均仅为2.37公斤,苏联是164.1公斤,美国是538.3公斤,日本是81.7公斤。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3)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创造了许多中国经济史上的第一。

1953年底,被称为“重中之重”的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相继竣工。这三大工程是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中国近代工业建设中所需的大型钢材一直依赖国外进口。大型轧钢厂建成后,可以制造铁路、桥梁及各种大型

建筑所必需的大型钢材;无缝钢管是无论勘探地下矿藏、开采石油、建设火力发电厂、炼油厂、化工厂,还是生产火车头、轮船、飞机、汽车和拖拉机,都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以往只能从国外进口,无缝钢管厂建成后我国就能自己生产了;七号高炉是中国第一座自动化高炉。

1953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

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造出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1956年,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出第一架新型喷气式歼击机……

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一年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53年至1956年,我国进行的三大改造主要是:把农民、手工业者个人所有的小私有制,逐渐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把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转变为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1956年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来新中国的一切进步和发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3.探索中的曲折

新课程标准规定:知道“”和化运动的失误,了解“”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这讲的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曲折,人们从中吸取了沉痛的教训。

“”和化运动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一次较大失误,也就是我们说的“曲折”。对“”和化运动的教学要点应该引导学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

首先,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探索中前进。既是探索,就难免失误。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大国,起步的基础很差;中国人过去几乎没有组织和管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验,只能边摸索边前进。

其次,“”是一场经济建设运动,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人们从近代历史深切感到“落后就要挨打”,而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和紧迫感;同时,各级领导干部急于求成,头脑发热,“”迅速发动起来。

第三,“”和化运动的主要失误,表现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违反经济规律,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拉大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第四,中国共产党在严重经济困难中吸取了“”和化运动的教训,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到1965年有了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既要看到失误挫折,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极大热情和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取得的众多的建设成就。所以是“曲折中前进。”

关于“”,重要的是认识它的性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性质明确,内容就好把握了。

其次,要认识“”的危害和经验教训。深刻的教训主要有:(1)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3)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4)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要认识到“”反面教训的作用,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根本否定‘’,但应该说‘’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的教训,就不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变成了我们的财富。”

第三,分清“”和“时期”两个概念。“”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在“时期”,我国也取得一些重大成就,如人造卫星上天,中美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等。但这些不是“”带来的,如果没有“”,我国还会取得更多更大的建设成果。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从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三十多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路线的正确。经过一百多年的摸索和奋斗,经过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努力,中国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正确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使中国的前途充满了希望和光明。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重要历史转折点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历史在这里有了大转折。理解这个转折,要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和以后的社会历史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才能深刻体会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意义。

这个历史性大转折,最主要的、最核心的是党和国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包括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从崇尚“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制的转变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使它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起点。中国终于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正确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邓小平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会议上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在开幕词中说: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改革开放是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的方针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但实行这个方针并不是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不断推进和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例如改革,并不是一开始就全面展开,而是首先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城市企业改革开始,搞活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开放也是这样,先是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引发第一次沿海开放的高潮,进而促进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

3.改革开放成就伟大

改革开放的成就是课程标准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新课标规定:“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才能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方针的正确。所以,成就要讲充分,可以采取对比、采访等多种教学形式。

【作者简介】李伟科,男,1957年生,长春市人,人

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

科书编写工作。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N]_1953―1―1.

[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篇2

一、新中国外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向苏联举借的外债以及国内发行的公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有效利用了前苏联的贷款资金、技术设备和专家人才的支持与帮助,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迅速。1953—1956年,我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9.6%,农业生产年均增长4.8%。在生产总量、增长速度上大大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任何时期,也是新中国头30年中建没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学者对此有过专门研究,并发表了研究文章,在此不再赘述。

至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1960年撤走专家,逼我国提前还债,给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宿世芳在回顾从苏联进口技术和成套设备及苏联撕毁合同的情景时说:“回顾过去,既使我们愉快地想到在5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友好时,两国贸易大发展的情形,也使我们痛心地想到苏联专家的突然撤退,使我国40个部门的250个企业和事业单位陷入瘫痪的状况。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我国这些部门的设计、设备的安装和生产,而且打乱了中国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没带来了巨大损失。”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利用外债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

但中国不仅还清了苏联的外债,继而还清了国内公债,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虽然此时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困难重重,但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还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是,“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无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上经历十年之久的“”,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挫折、延误,说明利用内外债是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必要手段。

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资金,因此,改革开放后,一定要吸收外国资金,用资金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借外债并不可怕,但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如果用于解决财政赤字,那就不好。”因此,考察外债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从外债的使用方向和外债的使用效益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举借的外债重点投向交通、能源、化工、冶炼、机电产业等,如1979—1991年间,我国外债总额近一半投向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用以缓解这些“瓶颈”行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用外债投向社会经济急需的行业和部门,确实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利用借入的外债建成了上千个大中型项目,使长期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能源“瓶颈”得到很大改善,并利用外债建设发展了一批农林、水利、饮水、卫生和教育科研项目,不但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改善了社会环境。

总之,我国利用外债外资投向经济急需的行业与部门,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成功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建没提供了资金,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效地调整了产业结构,在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实现了飞跃,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3年,中国财政收入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8万亿元人民币,全社会金融资产近36万亿元人民币,全国总资本流量则已超过30万亿元,经济总量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世界排名已跃升到第6位。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继续引进外资、举借外债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新中国外债与近代中国外债的联系和区别

外债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产物,也是金融国际化的一种表现,最早产生于西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此,中国走上由无债、借债到依赖外债的道路,此后历届政府均向外借款。据粗略统汁,清政府举借了210项外债,总额相当于18亿银元;北洋政府(包括南京临时政府)举借外债约633项,债务总额达15.56亿银元;国民政府共举借外债85项,债务总额约28亿银元;新中国外债除20世纪50年代的债项与债额有统计外,新时期的外债尚无统一的统计数字。近代中国外债与新中国外债尽管举借的背景、目的不同,但是举借外债可以引进资本、技术、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则是一脉相承的。

外债是中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主要是通过外债这种形式形成的。清末举借的208笔外债中,实业借款有85笔,债额达374560965.7两,占清末外债总额的28.7%,相当于当时清政府近四年的财政收入。其中铁路借款37笔(318147297两),矿业借款26笔(36050927两),电讯借款7笔(8738344两),轮船招商局借款4笔(4383192两),河工借款4笔(3330515两),其他实业借款7笔(4910689两)。清政府主要用这些借款修铁路、开矿山、办电讯等。

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近代化的大生产都与外债联系在一起。北洋政府时期举借的外债中。实业借款和教育借款达4.5亿银元,约占总数的29%。实业借款虽也有被移做他用的,但绝大部分还是投入近代企业的创办与建设中。例如,1912—1927年,全国新增铁路4264公里,除沪杭甬等少数铁路由股东集资或交通部拨款外,都是借外债修筑的;另外还借款兴建了电讯业、轮船航运业、航空业与金融业;一些大型的棉纺企业,如上海宝成厂、上海华丰纺织厂、天津裕大纱厂等,也都是靠借外债来更新设备、扩大生产或维持生产的。国民政府接收了北洋政府的官办企业后,又举借了63笔实业外债,债额为3.7亿银元,占总额的8.23%。国民政府用这些外债款兴建了铁路、电讯、航空等事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通过对敌伪产业的没收和处理,又扩大了官僚资本企业。国民政府时期,还把1/4的实业借款投向了金融事业,把创建于晚清、成为北洋政府的两大金融支柱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通过参股、增股等形式加以控制;又创办了中央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简称“四行二局一库”。为加强对金融业的垄断,国民政府还改组了中国国货银行、新华信托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四明银行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在上海设立了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业四大银行的联合办事处(简称“四联总处”),统一管理全国金融,形成了国民政府金融垄断的最高形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除运往台湾和存在海外的财产外,国民政府留在大陆的官僚资本财产全部被人民政府没收,转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除了运用国内资金发展经济外,又通过举借外债发展了社会化大生产。新中国外债与近代中国外债,正是在引进技术、发展生产力这一层面上联系在一起的。

新中国外债与近代中国外债又有着巨大的差异,或者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情的变化。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政治上受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一定发展的社会。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从1840年入侵中国后,逐步操纵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力量。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借款给中国,成为他们从经济上、政治上控制中国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资本帝国主义不仅对中国进行了高利贷式的掠夺,中国的关税、盐税、厘金、田赋也被抵押殆尽,举借外债意味着丧失更多的和经济利益,也意味着丧失国家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近代中国外债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华史。新中国外债则不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国家,在对外关系上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不受制于任何外力。新中国举借外债,是出于强国富民的需求,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行为。新中国成立后,成功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引进了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及技术,建成了156项重点工程,为新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外债事业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篇3

统筹三次产业,

增强农村经济竞争力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经济构成日趋多元化,传统农业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为此,要进一步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切实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我市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全市累计建成各类特色农业基地80多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基地20余万亩、有机食品基地4万余亩,被列为部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累计发展农业企业193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5家,并投资4.7亿元,建成2平方公里农产品加工园区,区内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7.7亿元,占全市的38.5%,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全市农产品转化率和附加值分别提高到85%和35%以上,全市农民从茶叶、香榧、花木、长毛兔等四大产业获得的年收益就达13亿多元。要坚持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发展个私工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个私工业在我市遍地开花,并逐步形成了丝织、领带、花编、五金等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农村块状产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全市新发展来料加工企业500多家,经纪人400多人,带动加工户1万多户,从业人员4万多人,年来料加工产值近30亿元,加工劳务费收入4亿多元。要继续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家庭来料加工业,进一步挖掘民间资本潜力,培育工业经济后劲,并着力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农民转产转业,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在此基础上,要鼓励一批有一定积累和创业追求的来料加工户逐步走上创新创业创强之路,成为农村个私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有序发展农庄经济。以休闲农庄为主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累计投资1.2亿元,发展各类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49个,经营户107户,年接待游客76.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670万元。甘霖镇施家岙村、东坡山庄、剡溪渔业园还创建成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下一步,要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引导各地依托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人文风情等特色资源,积极有序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统筹城乡发展,

增强农村经济支撑力

嵊州“七山一水两分田”,90%是农村,70%是山区,农村经济基础较弱。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切实增强农村经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拓宽农民转移空间。按照城市化、工业化互动发展的思路,加强市区和中心镇建设,切实增强城镇的集聚、带动和辐射效应。拓展农民进城镇就业、创业的空间。目前,全市有15万左右本市农民在城镇就业,有lO万左右外来务工人员在嵊州工作生活,工资性收入已占到农民总收入的50%以上。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逐步使有条件的进城农民实现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化。并积极引导有一定积累和有一技之长的进城农民在城里或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增收。

打造农村发展平台。近年来,我市积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着力推进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乡镇工业功能区为骨干、个私工业集聚区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平台建设。至去年底,全市已累计投入3亿多元,建成个私工业集聚区184个,入区个私企业达2630户,累计实现销售8.4亿元,税收3700多万元。在个私工业集聚区的带动下,全市每年新发展个私企业1000户以上。要继续坚持以发展家庭个私经济为主题,以巩固、提升、扩张个私经济集聚区为主线,真正使集聚区成为工业经济的孵化器、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和百姓致富的重要途径。

改善农村发展条件。近年来,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优势资源正逐步转化为经济潜力。原先我市山区毛竹价格每公斤只有0.2元左右,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目前已达到每公斤0.6-0.8元左右。如通源乡茶培村共有毛竹林800亩,每年可采伐毛竹30万公斤,毛竹价格提高后每年能增收10多万元。但总体而言,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统筹内外发展增强

农村经济外拓力

随着市场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制约和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为此,要按照内优外拓的思路,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不断开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基地外建。以茶叶、花木等主导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基地外拓、资源外引,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计农业外拓基地71.5万亩,尤其是茶叶产业,已相继建立市外茶叶基地30余万亩,其中部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华发茶厂,已先后在湖北、福建及本省各地联结茶园13.1万亩,成了国内最大的“茶包头”。要进一步做大做精做强产业产业,巩固我市全国最大出口珠茶加工集散中心的地位,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无公害茶生产中心和名优茶生产中心,从而实现从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绿色茶都的跨越。

市场外拓。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培育农产品贩销队伍,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全市现已组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18个,带动农户12万户,每年为农民直接销售农产品达3000多万元;有3800多名农民从事花木、茶叶、果品等专业贩销,年贩销额达6.9亿元。要进一步鼓励农业企业外进超市、外设窗口、外销产品,积极创造条件申办自营出口权,把更多的特色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不断拓展我市农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产业外输。目前,我市传统小笼包产业已遍布全国,从事小笼包经营的农户达3万多户,每年收入超过5亿元,小笼包专业村剡湖街道禹溪村有40%的农户外出制作小笼包,全村小笼包年收入300多万元、人均达1.5万元。此外,全市有100多个民营剧团活跃在农村舞台,从业人员

3600余人,演出收入5000多万元;有6500多农民外出当“田包头”。在外承包土地16.2万亩,年产值超过1.6亿元。为此,要进一步打响嵊州小笼包子、嵊州越剧等一批特色品牌,扶持发展一批特色专业村,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到城市开店经商。到外地经营特色产业,促进传统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统筹人的发展,

增强农村经济原动力

发展农村经济关键靠人。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本领,不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积蓄后劲。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近年来,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各类农民培训45万人次,共有5万多名适龄农民掌握了木工、钳工、领带、针织、厨具等相关产业的生产技术,实现了转移就业。要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深入开展新农村主题教育和农民就业转移培训,建立健全企业出单、农民点单、学校接单、政府埋单的长效机制,依托农技大师、农民信箱、职教中心、实训基地、乡镇农校等平台,切实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积极培养经济能人。近年来,我市专门建立了农村人才库,登记在册的“草木才子”已达12500多名,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要继续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思路,实施农村人才培训工程,把培养经济能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一方面。要将这些农村优秀人才作为农村党员和村级后备干部的优先发展对象: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使其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头羊”和农村经济的示范者,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提高农村干部素质。村干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引路人。如长乐镇上南庄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已发展丝织户40多户,大白菜、甘蔗种植大户40多户,两项合计年收入近500万元;崇仁镇木马蛟村投资120万元建成生态万兔场,全村兔毛、种兔年收入达300多万元,户均年增收2万多元。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狠抓教育培训,强化工作保障,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领导和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带领农民群众闯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新路子。

统筹各方力量,

增强农村经济推动力

发展农村经济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此,要认真落实各项“三农”政策,整合政府资源,引导社会力量,进一步营造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强大合力。

切实加大扶持力度。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统筹城乡30条、新农村建设30条以及山区经济13条等一系列农业农村政策,切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扶持效益农业和山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每年安排500多万元专项扶持个私工业集聚区建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努力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深入开展结对帮扶。2006年,我市结合绍兴市“双五千”以下村结对帮扶活动,启动了“百村千户扶贫攻坚计划”,全市100个贫困村累计到位帮扶资金856.3万元,完成实施扶贫项目131项,其中个私小区、农业基地等经济发展项目8l项,贫困村的“造血功能”明显增强。如贵门乡白宅墅村,借结对帮养殖业、加工业等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让山区农民发挥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实现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篇4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脱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

古语曰:郡县治,天下安。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县域经济。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亟待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县是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辖14个乡镇,397个行政村,60万人口,国土面积775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南岗北洼中间多河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1998—2000年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经济社会发展受到重创,一度陷入“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近年来,面对灾后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特殊情况,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卧薪尝胆打根基,苦拼实干谋发展,创新争先图振兴,不仅彻底摆脱了灾害阴影,而且许多工作实现了历史性大突破,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是2000年的1.2倍、1.5倍和1.3倍。

一、坚持谋发展先打基础,聚力量备足后劲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素。为此,我们把夯实基础、备足后劲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大打了一场基础设施建设翻身仗。一是抢抓机遇,决战决胜公路建设。公路通,百业兴。为彻底打破公路建设滞后这个制约**发展的“瓶颈”,2002年,我们抢抓省市大力支持公路建设的机遇,果断作出了决战“公路建设年”的重大决策,先后争取到总投资4亿多元的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并创新机制,县内多方筹措“村村通”资金6000多万元,一年新修改造各级公路600多公里,比建国以来**所修公路的总和还要多,不仅实现了乡乡通二级、村村通油路,而且相当一部分行政村实现了村内通,**百公里通车密度由过去的不足50公里迅速提升到125公里。以此为契机,我们瞄准“构建大交通网,拉动大经济圈”的目标,借机扩大战果,继续加大公路建设力度。目前,加上正在修建的漯平高速公路,**已构成了五纵五横的交通大框架和高速公路、省级干线公路与县乡村地方道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交通落后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二是城乡互动,强力推进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是拉动地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近年来,我们本着为群众创造优良生活环境的目标,以创建生态宜居城市为载体,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创新城建筹融资机制,先后筹资4000多万元,对城区主干道进行了高标准整修改造,硬化了城区130多条背街小巷。深入实施了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城区基本实现了巷巷通、街街绿、路路新、处处亮,城市品位明显提升。14个乡镇产业特色逐步凸现,城镇框架不断拉大,城镇功能日臻完善,我县省定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北舞渡镇一直在全市小城镇建设中处于领先位置。三是自加压力,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们紧抓扶贫开发和驻村工作机遇,大力实施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夺取了全省红杯赛“八连冠”,累计争取除涝、灌溉、滞洪区安全建设等各类资金1亿多元,大大改善了农田水利基础条件,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加强电力、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的大建设,成为**加快发展、脱困振兴的强大支撑。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只有正视现实,不急功近利,坚持谋发展先打基础,聚力量备足后劲,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抓重点

我们感到,作为经济欠发达县份,发展任务重,财力有限,抓工作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抓重点,以点带面活全局。基于此,近年来我们坚持每年集中精力干成干好一两件事关**发展大局的大事、要事,通过开展公路建设年、林业生产决战年、项目建设年等活动,不仅实现了**公路建设、林业生产、招商引资的历史性突破,而且也带动了全县整体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比如在抓农业农村经济方面,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特色乡镇和经济强村建设这个载体。我们感到,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必须跳出“大而全”、“小而全”、“照搬模仿、盲目跟风”的误区,树立“不求其全,但求其特”的新观念,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靠特色提高竞争力,靠特色创造高效益。为此,2003年,我们把建设特色乡镇、培育经济强村作为提升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强力推进,指导各乡镇聚精会神抓特色优势产业,收拢拳头育村级发展典型,从而达到兴一业、带多业,强一村、活全局的目的。目前,全县14个乡镇立足本地特色优势,科学选定了各自特色产业。同时,从全县397个行政村中筛选出17个有“双强”班子、有产业基础、有发展潜力的村倾斜力量重点培育。对确定的区域特色产业和拟培育经济强村,实行了县直有关职能部门“联乡包村”帮扶制度,并在扶贫开发、驻村工作、信贷资金、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目前,文峰乡的园林花卉、小杂果,章化乡、孟寨镇的烟叶生产,北舞渡、吴城两镇的商贸和城镇建设,马村乡的蔬菜种植等已初具规模,17个拟培育经济强村发展势头喜人,全县初步形成了乡乡有特色、强村竞发展的农业农村经济新格局。

又比如在抓农业结构调整中,我们突出了林业这个重点,把林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突破口和富民兴县的一个大产业来抓。按照“一年大发展,两年补充完善,三年做大做强”的总体目标,2002-2003年,在全县强力开展了“林业生产决战年”活动。推进中,我们紧抓明晰产权这个核心,以林木私有化为方向,以培育大户为重点,探索推行了置换土地、返租倒包、公开拍卖、林随地走等多种营林机制,一举实现了林业生产的历史性突破。全县新植树木1700多万株,高标准绿化县乡村通道500多公里,完成四荒及成片造林10万多亩,发展小杂果及园林花卉1.5万多亩。林业的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全县发展各种林间套种面积10多万亩,并催生了200多家木材加工厂和上百座林粮牧、林草牧、林果牧等多种立体种养农业庄园,形成了林业兴起带多业的良好局面。去年,全省林业生产现场会和漯河市林业生产机制创新现场会先后在**召开。实践证明,有所舍才能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有大作为。这几年,我们就是集中精力每年侧重于一两项重点工作,实实在在干成了几件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从而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坚持民营化方向,长抓工业不动摇

欠发达地区实现脱困振兴,重点和难点在工业,希望和出路也在工业。近年来,我们坚持“工业兴县”旗帜不动摇,在多种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始终把工业作为立县之本、强县之源紧抓不放。一是深化改革促新生。**工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曾一度辉煌,初步形成了几大支柱产业,但由于多种原因,前几年出现了严重滑坡。近年来,我们瞄准民营化方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真改实改、彻底改改彻底的指导思想,坚持因企制宜,采取租赁经营、承债购买、抵贷返租、破产拍卖、分块搞活等模式,先后对十几家县属公有企业进了彻底改制,使企业走出了困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二是招商引资抓引进。我们依托本地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和现有企业存量资产优势,先后成功招引了上海闵原电器、浙江华宇木业、北京鼎诺公司、河南奥克啤酒、漯河银鸽纸产等20多家投资超千万元的外地企业落户**,从而迅速膨胀了县域经济总量,激发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三是技改上项增后劲。我们对改制后一些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企业,通过给政策、优服务引导其技改上项,促其扩规模、提实力、增效益。近两年来,全县工业企业新上舒洁惠高档精品窖、腾飞化工合成氨、舞光纸业1760多缸长网纸机、平升植物油高档色拉油等重点技改项目20多个,总投资近6亿元,形成了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和爆发点。目前,**已初步构筑起非公有制超亿元企业群体竞相发展、各类企业加快赶超的工业发展新格局。2003年,全县限额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3亿元,实现利税6000多万元,均创近年来最高水平。

四、坚持扩大开放,善借外力促发展

区域经济“无外不快、无外不活、无外不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要迎头赶上、加快赶超,仅靠自身力量十分有限,唯有抢抓机遇,扩大开放,借势起跳。去年初,我们在认真审视经济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之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把2003年确定为全县的“项目建设年”,动员全县上下招项目引资金,借助外力促发展。一是解放思想抓观念。我们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推动项目建设的“先导工程”,在全县叫响了“**要振兴、项目来支撑”、“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吃亏就是解放思想、让利就是更新观念,外商发财、我们发展”的口号,通过外出参观考察换脑筋等多种措施,营造了人人议招商、人人想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浓厚氛围。二是打造平台建园区。我们充分利用廉价土地优势,采取政府、业主开发等多种形式控制部分土地,创办了四大创业园区。通过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供特优服务等,使四大创业园区成了外商投资创业的热土,**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三是创新方式求实效。我们结合**实际,借鉴外地经验,成功探索出了项目招商、以企招商、以地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增强了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四是标本兼治抓环境。我们在不断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把软环境作为整治的重点,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探索推行了重大项目领导服务制、外商投诉必查制、危害经济环境积分制、民主评议行风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硬起手腕,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经济环境的人和事,切实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2003年全县共签约外来投资项目130多个,资金总额突破14个亿,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目前都在加紧建设,这些项目进入见效期后,必将促进**经济跨越式大发展。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要克服自身不足,加快赶超步伐,必须借助大开放,实施大开发。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篇5

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降至7.5%,市场对下半年走势的担忧有增无减。不过,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近日在新华网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热点时表示,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还是平稳的,下半年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马建堂表示,上半年经济增长7.6%,在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之内,工业生产增速上半年仍保持在9%以上,就业数据也保持稳定,主要指标都还在预期的合理区间,中国的经济运行上半年总体还是平稳的。“7.6%的速度应该横向和美欧日等其他国家比较,应该说是比较快的速度,这在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下已经很不容易。”马建堂说。 他还强调,只要进一步激发改革的动力、发展的潜力,下半年国民经济还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年的预期增长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上海证券报

国土部:

今年上半年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连续上涨

国土资源部网站近日公布了2013年上半年国土资源有关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保持增长,房地产用地供应增长较快,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连续上涨。

一、建设用地供应情况 :上半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27.75万公顷,同比增长3.5%。从供地结构看,工矿仓储用地、房地产用地和基础设施等用地(包括公用设施、公共建筑、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特殊用地)分别供应9.45万公顷、8.24万公顷和10.05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16.0%、38.2%和下降20.8%。三类用地占土地供应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4.1%、29.7%和36.2%。

二、重点监测城市地价情况 :第二季度,全国105个重点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226元/平方米,同比增长5.11%,环比增长1.62%。商业、居住、工业地价分别为6044元/平方米、4799元/平方米和684元/平方米,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48%、6.13%和3.79%,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34%、2.06%和1.25%。

——新华财经

商务部: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20%

近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金早在参加世贸组织(WTO)第四次“促贸援助”全球审议大会时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年均进口7500亿美元,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20%。

李金早表示,多年来,中国的“促贸援助”举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受援国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一是向WTO“促贸援助”倡议捐款并设立“中国项目”,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二是承诺给予与我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帮助这些国家扩大出口;三是鼓励企业增加投资金额并拓展投资领域,从提高受援国生产能力入手促进贸易发展,同时,通过向受援国援建各类生产性项目,帮助受援国提高生产能力,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四是加强与贸易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受援国交通运输和贸易便利化条件。

——人民网

工信部:信息消费将成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据测算,1-5月份,信息消费的规模已经达到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应该说,信息消费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增长潜力巨大、影响范围广泛、拉动作用持久的新型消费形式。”对于信息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起到的作用,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新闻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做出了上述表示。他强调,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地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朱宏任指出,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对GDP贡献率只有0.9%,扩大内需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在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方面,要紧紧地把握住时机,全力扩大有效需求。在这个原则下,积极寻找在消费领域里的新的增长动力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证券日报

社科院报告:中国财政非营利化水平连降6年

在“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等具体财税体制改革方案即将大面积推开之际,公共财政建设作为中国财税体制改革进程的重要线索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在京的一份报告显示,2007年以来,中国公共财政建设综合指数呈升高态势,财政的公共化程度明显提高。不过,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财政非营利化的水平却连续6年下降。

根据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这份名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2013》(全国版)所指,2013年报告中财政非营利化指标得分为63.28分,相较2007年累计下降13.46分,累计降幅达17.54%。 报告称,由于中国当前的公共财政建设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下进行,政府与市场的分工逐渐明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以追逐营利为目的,而只能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和最终归宿。财政资金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实现非营利化是经济体制转轨对公共财政建设的具体要求。 ——中国新闻网

内蒙古:

累计投资近70亿保障房新开工量突破9万套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内蒙古自治区采取多项措施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已经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多套。

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孙卓敏介绍,虽然今年下达给内蒙古的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小于去年,但是由于去年和前年的很多工程项目需要续建,今年内蒙古的保障房建设任务空前繁重。为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今年自治区政府比往年提前1个月左右向各盟市分解下达了建设任务,地方国土部门也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实行一站式土地审批服务。同时,财政部门提高了资金下拨效率。截至7月底,内蒙古已经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多套,总建筑面积为750多万平方米,累计完成的投资近70亿元。按照国家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今年内蒙古需要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7.77万套,预计需要投资426亿元。

——北方新报

内蒙古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全面建设“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内蒙古不断加大项目规划、审批、建设力度,新获批、开工了一批清洁能源重点项目,特别是煤制天然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内蒙古在建煤制天然气项目有两项,即:大唐赤峰克旗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和汇能鄂尔多斯16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其中,大唐克旗项目总投资257亿元,截至6月末,累计完成投资278.5亿元,年产13.3 亿立方米的第一系列生产线已试车运行,2014年将全部建成;汇能鄂尔多斯项目总投资88.7亿元,截至6月末,累计完成投资42.6亿元,年产4亿立方米的一期工程年内建成,明年正式运行。

另外,国家发改委同意内蒙古开展前期工作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有5项,分别是中海油新能源40 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北京控股集团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河北建设投资集团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和新蒙能源杭锦旗40亿立方米/年的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兴安盟40 亿立方米/年煤电化热一体化示范项目。

——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582元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今年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582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7个百分点。

据了解,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5936元,同比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3.5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

另外,上半年,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1%。此外,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0.22亿元,同比增长11%。4月份以来,世界黄金、白银等价格持续下跌,带热了我区黄金、白银投资品及金银首饰的旺销。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5%。

——内蒙古晨报

今年内蒙古高产创建示范面积超过500万亩

今年内蒙古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共落实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415个,每个农业和半农半牧旗县均有高产创建示范片,示范面积达到500多万亩,预计带动全区粮食增产20亿斤以上。

从2008年开始,内蒙古开始在12个盟市组织实施高产创建活动,聚集科技、人力、资金等多种资源,以示范片建设为核心,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载体,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以示范片建设为核心,实现了从小面积攻关到核心区示范。通过几年的创建推广,高产创建规模不断扩大,创建目标不断充实,从百亩高产攻关到千亩展示示范到万亩辐射带动,创建机制不断创新,区域增产不断提高,推广方式也由业务部门单项技术指导落实向集成技术配套落实转变,对农业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各地还紧紧依托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有效提升了产业化经营水平。

目前,高产创建示范片规模由最初的25片扩大到415片,极大地挖掘单产潜力,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成为各级农业部门重农抓粮的典范和重要抓手,对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科学种粮增加收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内蒙古经济信息网

上半年内蒙古财政收入实现任务过半 同比增长5.3%

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获悉,今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426.6亿元,同比增长5.3%,同比增收72.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0.2%,实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任务。

其中,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10.6亿元,同比增长11.1%,同比增收90.7 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2.6%。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完成税收收入613.7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7.4%;完成非税收入296.9 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2.6%。——内蒙古日报

辜胜阻:让经济在“七上八下”合理区间前行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 “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博士、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要看到经济“两面性”,既面临着下行压力,又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可谓“喜忧参半”。

总理的“合理区间论”是统筹考虑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经济转型的合理决策。理解“合理区间论”要从准确理解总理的执政理念着手。之前有国外研究机构将“经济学”概括为不用经济刺激、金融去杠杆化和结构改革“三大支柱”,而辜胜阻所理解的经济学有三大要义:一是新方向,以转型打造经济升级版;二是新引擎,用好城镇化内需“最大潜力”和创新驱动战略;三是新动力,用改革释放 “最大发展红利”。

——新华网

连平:下半年准备金率不会大幅下调

“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速仍有下行压力,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7.4%和7.2%,但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有可能维持在7.5%左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近日表示。他同时称,鉴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达到应对外汇占款下降、保持流动性合理的目的,下半年准备金率不会大幅下调。

连平表示,一方面,消费需求总体稳定,二季度消费实际增速明显回升,显示国内消费仍有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为保证全年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等指标不滑出“下限 ”,政府已经并将继续出台温和经济刺激政策,这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此外,当前经济运行接近潜在增长水平,未来现实增长不大可能大幅下挫。

对于下半年的货币政策,连平表示“需要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进行平衡。”对此,他进行解释:一方面,宏观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货币政策有放松的压力;另一方面,为避免房价大幅反弹、防止地方政府债务进一步攀升和治理影响风险,货币政策也不宜明显宽松。“基于以上考虑,下半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进一步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准确把握调控的力度、方向和节奏。”连平说。

——证券日报

王一鸣:

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没有滑出“下限”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长7.6%,高于年初7.5%的全年预期目标,经济增速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更重要的是,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指标,比如,城镇新增就业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700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就业目标80%左右。物价保持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4%,涨幅与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转型升级稳中有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幅比第二产业高0.7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幅度较大,单位GDP能耗下降3.4个百分点。总体上看,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没有滑出“下限”,物价涨幅没有超出“上限”。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增速仍是最高的。

他还强调,虽然经济增速已经换挡,但换挡过程中不能失速。当前,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仍十分重要。没有一定的速度,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也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既不能不顾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盲目刺激经济增长,也不能放任经济减速跌出合理区间。

——人民日报

赵锡军:稳中求进 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

我国经济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结构为着力点,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对于当前中国来说,已经有足够的资源和经验实现经济稳增长。中国经济政策力度越来越精准,政策调整对市场的影响基本上已经可以预估。他说,“政策的主基调不需要调整,只要政策微调就可以稳定经济增速,实现全年的增长目标。比如,央行减少票据发行,或者通过再贴现增加流动性等等措施。”

赵锡军认为,由于经济实际增速有所放缓,外界预期,在“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政策导向下,有限空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可能会对投资消费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别是在投资消费政策方面有一定的宽松,包括促进消费(信息消费)、促进铁路投资、促进棚户区改造、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节能环保投资等方向将成为重点。

——中国经济信息网

专家:下半年中国市场流动性将“紧平衡”

展望下半年信贷形势,国开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杜征征认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表述表明政府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容忍度提升了。“由此我们调降今年全年新增贷款预期到9万亿元以内,此前我们认为这个值将达到9-9.2万亿元。”

鄂永健也认为,下半年制造业信贷需求依然难有明显起色,但预计部分项目加快推出对信贷增长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外汇占款增长低迷、银行存款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不强。综上考虑,预计全年新增贷款8.5-9万亿元,贷款余额增速继续有所回落。

建设银行研究员赵庆明认为,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综合来看,经济运行尚在合理区间,预计三季度增速将有所回升。“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稳健,但略有宽松,降息降准的可能性都不大,不过货币市场利率将从高位有所回落。”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总量调控方面将维持中性,这意味着央行在货币市场需要的时候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的多种工具提供流动性,以维持市场的平稳运行。这将有利于降低前期较大的风险规避情绪和流动性偏好,未来银行间市场利率将稳定在3-4%之间的较低水平,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新华网

专家:解读上半年“金融热、经济冷”现象

专家认为,上半年“金融热、经济冷”的背离现象已经引发了广泛关注。“从媒体公开报道看,四大行6月上旬信贷猛增2160亿,但此后出现了回调。”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6月份中下旬以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超级紧张,新增贷款在6月中下旬受回购利率波动影响显著放缓。

交通银行研究员鄂永健认为,6月新增贷款不及市场预期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外汇占款增量可能依然不多、银行存款增长乏力、6月下旬流动性偏紧等也限制了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专家认为,6月份席卷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短缺事件带来的波动不小。市场拆借利率在6月飙升,导致资金成本上升,限制了银行表外业务的增长,非信贷融资回落在意料之中。——中国经济信息网

左小蕾:下半年经济平稳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我们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是大概率事件。”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日前就2013年下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走向作了预测。 左小蕾指出,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是合理而稳定的。 但是,经济增速放缓到什么水平是合理的需要界定,这可以通过 “充分就业,长期均衡增长率”来判断。意在现在的增长水平下,除了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以外,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则可以界定为充分就业下的长期均衡增长水平。 数字显示,无论是去年第三季度的GDP7.4%的增长,还是全年7.9%的增长,以及今年第一季度7.7%的增长,中国都没有大规模的失业。

“我们认为现阶段的潜在增长水平应该在7%-8%的这样区间之内,换句话说,只要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这个区间的增长都是均衡稳定的增长,也就是说到了7%仍然是均衡稳定的。”左小蕾说出。

基于以上判断,左小蕾针对宏观政策指出,7.5%的增长是正常的增长速度,如果人为地去刺激更高的经济增长,那是反规律行为,反规律行为要付出代价的。 虽然左小蕾认为下半年经济平稳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但她也对可能的风险提出了警告。

——中国产经新闻报

江明德:

中国扩容衍生品市场助推金融改革

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39个月之后,中国国债期货开始进入上市“倒计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借助衍生品市场的扩容,助推以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 与18年前相比,当下中国国债现货市场的发展状况为国债期货的重新上市提供了更为成熟的环境。数据显示,2012年债券市场各类债券发行合计8.1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一成半;截至年末全市场托管量接近2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近52%,与1997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以上。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篇6

关键词:宪政思想 法治建设 经济基础 

 

近代中国宪政思想是在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以救国强国为目标被引入中国而产生的,具有与西方不同的显著特色。分析近代中国宪政思想的特征和宪政实践失败的原因或教训,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 

一、近代中国宪政思想的评析 

(一)近代中国宪政思想的特点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的自然经济基础遭到破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以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在总结鸦片战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吹响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号角。早期改良派在向西方学习、寻找拯救中国良方的过程中,接触到西方的民主宪政思想,在近代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初步的民权和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的宪政主张。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广泛传播西学,掀起了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运动,提出了比较完整系统的兴民权、争民主,建立以设议院定宪法为核心、以三权分立为原则的君主立宪制度的宪政思想。戊戌变法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提出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宪政思想。上述近代中国宪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近代中国宪政思想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救亡图存的时代性、主权在民的民主性和建立以民权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民族性的特点。 

(二)近代中国宪政实践失败的原因或教训 

1.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还不具备实行宪政的政治动力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一元结构的社会,长期处于一种结构上的超稳定状态,除了君主之外,其他所有的社会集团都不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君主权力高于一切,神权、族权最终必须服从于君权。这种社会结构形成了中国社会独特的大一统局面,没有一种超越君主权力的权威。法律、道德和宗教都必须为皇权服务,都是统治者与政治家手中的工具,因此,皇权成为分配社会权利唯一的源泉,公平地分配政治权力、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规则由于没有多元的利益集团这一社会基础而无法产生。 

2.近代中国的经济条件还不具备实行宪政的经济基础 

从宪政产生的历史看,宪政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占居支配地位的经济始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且长期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到近代也没有什么改变。这种经济密布于广袤的国土上,充斥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大批农民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剩余农产品不多,无法形成农业的商品化。虽在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缓慢发展,但商人、商品生产并得不到封建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自由的经济交往和财产所有权无从受到国家的保护,因此他们从事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积极性必然大大降低。这些经济条件不仅不会产生自由、平等、人权保护和法治等宪政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反而会成为滋生等级特权、家长统治、君主专制、轻权利重义务等观念的基础,成为并且已经成为阻碍和破坏宪政的经济绊脚石。

3.在传统农民占绝对多数的中国缺乏实现宪政所需要的社会力量 

市民社会是宪政的真正发源地和社会基础。市民社会形成的条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近代中国占主体地位的是小农经济,与此相适应,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近代中国的农民依旧受着封建的神权、政权、父权、夫权的压迫和束缚,伦理纲常仍然是他们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法律文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仍然超不出封建的忠孝节义、仁义道德的藩篱,他们不可能成为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力量。 

4.近代中国的文化条件还不具备实行宪政的文化环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学说。它缺乏对个人权利的关怀,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强调家国同构、义务本位、道德本位、重刑轻民等具有深厚公法传统的法文化。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思想一直没有与世俗权力相分离,世俗的政治权力主宰了一切,封建专制得到了纲常伦理的强有力的支持,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这样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混淆,现实中伦理代替法律,伦理具有法的效力,使得中华法律文化成为礼法文化,中国的礼法文化不仅不会支持君主、平民之间的独立的主体地位,而且抑制各种具有共同利益的集团主张自己的权利。社会意识中出现了人对自然力量的依附,不能从这种礼法文化中分离出一种超世俗的正义标准,也就不可能产生宪政意识,更不可能与皇权相抗衡,而我国民众长期处于皇权专制、礼法统治之下,绝大部分中国人对皇权产生了依赖感,没有尊重法律规则的传统,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根本不存在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等宪政观念。因此,近代中国虽然制定了体现民主政治的宪法,但文化主导因素并未改变,人们很难从儒家思想中摆脱出来,这种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文化体系不能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普遍适用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至上的观念。 

二、近代中国宪政思想对我国当代法治建设的意义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但法治建设中仍存在着皇权思想根深蒂固、市场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重人治轻法治和权力至上义务为本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障碍,影响着社会主义法治目标的实现。我们能否较好地化解这些障碍,将直接关系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效,关系到是否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篇7

一、近代化的含义及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

近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核心,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三大领域。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一社会发展的过程基本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实现的。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步履维艰,至今尚未彻底完成,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近代化的过程经历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两大历史时期,对这一过程的命名,一般的把发生在近代史阶段的叫做近代化,把发生在现代史阶段的叫做现代化。

由于中国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开始的,与西方欧美近代化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中国的近代化呈现出许多自身的特点。

第一、阻力大,内在阻力有技术薄弱、人才不足、观念落后等。外在阻力有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本国封建因素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第二、起步时缺乏内在驱动力,外在因素起主要的作用,在列强侵略的背景下被动起步。

第三、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没有同步进行,走过了一个从经济领域起步,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不断深化的历程。

第四、主导力量多样化,先是地主官僚、封建政府,后有弱小的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政府,新中国成立后是人民政府。

第五、近代史上工业领域以轻工业为主,工业化发展不平衡。

第六、历时长,从19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

二、世界历史大潮下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工业化的进程1.近代史阶段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工业化起步。

第一:影响中国近代化的国际形势:此时期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英法等国为打开和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发动两次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过程中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意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开始重新认识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这样被动地开始了。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于中国既是“强盗”又是“先生”,侵略中国的同时,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科学技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第二:中国工业化起步的主要表现:【洋务工业】(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主导力量是封建政府、地主官僚;兴办目的是自强求富,维护封建统治;企业性质是总体上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企业;技术设备方面依赖西方;地域分布是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最终结局破产,主要原因是只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改变落后的制度。客观历史作用:中国工业、教育近代化起步;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一些技术,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产生原因,主要是受资本主义侵华经济和洋务经济的影响,而不是14—16世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和发展。地域特色: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分布极为不平衡。发展要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指的是缺乏资金的原始积累、缺乏技术,后天畸形指的是发展领域主要在轻工业。

影响因素方面:受中外双重阻碍,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阶级特色:民族资产阶级比无产阶级晚20年左右出现,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以革命性为主。

(2)甲午战争后的19世纪末,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帝国主义加紧新一轮的殖民扩张,各国互相争夺原料产地、市场、投资场所,在此背景下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了大量侵华利益,此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频遭列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表明宰割中国的联盟形成,中国完全成为依附于资本主义各国的半殖民地。随着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资本输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腐败的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甚至采取奖励实业的措施,这些都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利环境,使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也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传播和爱国救亡运动(和辛亥革命)。

(3)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获得进一步发展。

民国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得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夹缝暂时变宽,再加上辛亥革命的推动,民族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4)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民族工业总体日益萎缩,形成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对工业的垄断。

2.现代史阶段工业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中国,封锁和孤立中国,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并支持中国。国内形势是新中国处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此阶段中国工业化的主要成就有:①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奠定了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基础。通过一系列措施,到1952年底,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②建国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得以恢复与发展。

③1953年———1956年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之获得了新生,转型为社会主义经济。

④1953———1957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指导下,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初步基础。

(2)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探索,在20多年的探索中,中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曲折与挫折,但同时也必须重视这20年中经济建设的成就,20多年P3366KAOSHIYUZHAOSHENG2011.3的探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基础,培养了骨干力量,提供了工作经验和历史借鉴。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欧洲和日本崛起,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促使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亚洲国家在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下,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发展不均衡。苏联在斯大林逝世以后,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东欧各国也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效果欠佳,导致经济困难。由于帝国主义封锁包围,苏联背信弃义,中苏关系的恶化破裂,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科技的交流。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际上美苏争霸消长,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更加重视科技和人才,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经济建设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新格局,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预计20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从1992年以来,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今,世界经济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正在努力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注重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强调管理方面的现代化。

(二)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法制化的进程

1.政治民主化的探索与发展进程(近代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历程)

(1)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弱小妥协,资产阶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只有民国之名而没有民国之实。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继续进行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3)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以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目标,共同进行国民大革命。

(4)1927年———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纲领的指导下,经历了从武装反抗反动派,到反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革命斗争。

(5)1937年———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倡导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为主的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

(6)1945年———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建国,以巨大的让步换得《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但是国民政府坚持内战,破坏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迎来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

2.中国近现代民主法制文献

(1)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部宪法,但它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大权,所谓宪法只是一个名誉,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2)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1914年,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实质是为其复辟帝制服务。

(4)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明确了新生红色政权是工农民主政权。

(5)1946年,伪国大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的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6)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该文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

(7)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地得到健全和完善。

一个国家实行的历史,体现了这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又包含着其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三部宪法分别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三)思想观念的近代化(从传统儒家思想向近代民主科学思想的转变)

在中国近代史上,思想近代化的过程,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是中国思想界在认识上不断深化、不断理性与成熟的过程。它的深化与渐进过程为:器物的变化———制度的变化———思想文化的变化。其中每一阶段的国际环境与工业化的国际环境相同(参看上文)。

1.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渐进历程

第一阶段器物的变化:自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从天朝上国、妄自尊大中清醒,但只认识到中国技术落后,单纯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器物,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要表现为:

①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开端。

②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③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观点,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第二阶段制度的变化: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不仅是技术落后,而且制度落后,需要变革。主要表现为:

①早期维新派:不仅主张要学习西方的科技,而且认为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把其政治理想阐发为三民主义,主张以暴力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第三阶段思想文化的变化:

①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主要表现为: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源是思想观念落后,要彻底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必须清除陈腐思想观念,于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彻底批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送来了世界上最新鲜的思想空气,以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

③以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逐渐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理论———思想。

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指导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

①从内容上看: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国最先进的指导思想。

②从主题上看:救亡图存是主题,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

③从过程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依次递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

④从结果上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儒家思想失去其千年不变的统治地位。新思想、新文学、新科技不断涌现。

三、从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一)近代史上阻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有:中国封建势力强大,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专制统治和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些都使我国近代化缺乏先天实力、缺乏后天发展的社会条件。

外部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长期侵略、掠夺、阻挠和破坏,使中国经济呈现出极大的殖民地性。列强侵略势力控制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并依仗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阻挠压制中国民族工业,从政治上操纵反对政府,攫取侵略特权。这一切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极其艰难。

总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斗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实现近代化前提。

(二)当今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利弊条件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世界形势,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更多地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出口。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也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主要有资金不足、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技术相对落后,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历史告诉我们,顺应趋势,抓住机遇,主动争取,就会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在挑战与机遇面前,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就会尽快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篇8

一、紧扣一个主线——以创新为先,激活党员干部思想,使党建工作适应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个时代的主题,思想的解放是贯穿党建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为适应与时俱进的需要,应该坚持把党的建设渗透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的全过程,把党的建设与推动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大党建”观,有效地克服重经济、轻党建和党建工作、经济工作“两张皮”的倾向。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思维方式,使工作更加贴近经济工作,在服务经济中更好找准着力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发展为主题的党建工作理念。思路决定出路,加快发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前提。推动**新一轮发展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束缚发展的思想障碍,革除体制弊端,让一切有利于民众创业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志于创业的的成员充分调动起来,使广大党员干部当好率先创业的发动者、支持者和示范者。近年来,**区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应该源于党员干部思想上的破旧立新,我们通过发展思路大讨论,区情大讨论,先进性标准大讨论,正确认识**区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方向所在,把握发展阶段论,大力倡导敢想敢干,开拓进取,勇于争先,苦干实干的良好风气,树立了敢上头班车,敢抓潮头鱼,敢当排头兵的意识,大大促进了干部思想大解放。通过党建工作在全区营造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使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找准了对接点。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的党建工作理念。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实现是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一条根本标准。我们注重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全区各级党组织始终把握一点,就是做到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切实提升人居环境,为人的生产、生活、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几年来我们从破解群众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但自身又无能为力解决的难题入手,大力实施“办实事工程”、“民心工程”。近三年来,我们共投入基础设施资金71.86亿元,修建堤防40公里,修建道路59.7公里,改造背街小巷157条,同时,在群众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投入资金近1.5亿元,使人民群众直接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树立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建工作理念。正确把握执政规律,提高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新时期对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尤其处于实现中部崛起,区域经济大发展的激烈竞争态势中,执政能力能否适应形势要求,能否在风尖浪口处于不败之地,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是实实在在的一场大考验。我们抓党建,就是要强化干部的自身素质,夯实发展基础,建立一支高素质、强能力、能够处理复杂事务,能够领导广大群众创业兴业,能够实现富民强区的干部队伍。近年来,**区委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着力提高干部对形势判断的能力,对事物规律把握的能力,对重点问题突破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做到见之未萌,能够分清轻重缓急,能够把握是非曲直,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围绕一个主题——以发展为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为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我们必须在牢固树立起“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观念,使党的建设目的始终着眼于发展,工作始终围绕着发展,措施始终服务于发展,成效始终用发展来检验,实现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同步加强、同步推进。一是围绕发展抓党建,必须充分认识、体现发展第一要务。在党各种繁重任务中,发展始终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我们制订了长期与短期的发展计划,确立了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并把这些指标落实到各单位,引导各单位把工作重心都转移到加快发展上来,用发展考核政绩,衡量干部。近年来,我们改革和完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在去年探索考核评比干部政绩的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不断调整充分考核内容,加大了目标考核力度。年初,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街镇、区直部门单位和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把指标的量化与经济发展目标紧密结合,积极营造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氛围。通过科学制定和实施干部绩效考核,在全区上下形成了鼓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激发干部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二是围绕发展抓党建,必须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选用干部。加快发展,关键在人。围绕发展抓党建,就必须通过用好人,为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这几年,我们**区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干部队伍担负着十分繁重的任务,选贤任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大力培养和使用善政之人,坚持在建设中锻炼干部,在建设中检验干部,在建设中发现干部,提倡无功便是过,有为才有位的政绩观,坚持以工作政绩判断是非,以工作政绩论英雄。我们坚持认为,用好一个人,鼓舞一大片,用错一个人,伤透众人心。我们一直坚持公正,出以公心,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重用政绩突出的,启用敢闯敢冒的,少用四平八稳的,形成了“重实践、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重一线”的正确用人导向。有效地调动了大家抓发展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来,把干部使用向一线倾斜,向基层倾斜,主要在经济建设一线察人,在经济建设一线选人。同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领导干部公选范围,积极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使**成为各类人才聚集、各类人才发展的良港。三是围绕发展抓党建,必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围绕发展抓党建,最终也必须落实到每个共产党员为发展作贡献的思想和实践中。要教育党员从我做起,从本单位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创造一流业绩,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出示范、树起榜样,在转机建制、在新的生产经营格局中找准新位置、当好新角色、作出新贡献;所有共产党员都要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走在群众的前头,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今年在先进性教育中,我们强调先进性的标准把握三个要求。一要做文明的标兵,二要做创业的样板,三要做奉献的表率;就是号召全区党员要为发展作贡献,在支持发展中体现先进性。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篇9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70-01

一、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但相对应的农民文化生活却提高不快。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阅书报刊物、看戏看电影的支出几乎为零。其中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最为贫乏,47.6%的农村老年妇女把“烧香拜佛”当作精神支柱,其余时间都从事家务劳动,几无精神文化生活可言。

第二,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文化建设的不平衡现象非常突出。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来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其滞后于城市文化建设的状况也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体制,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方式,使城市文化日益强化、乡村文化不断衰落’由此也形成了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由于福鼎财政相对困难,对文化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十分匮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尚未全面启动。文化消费普通低下。农民急需的科技图书很少,看书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依赖于“文化下乡”,缺乏一种长效机制。

第三,基层党委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依然存在。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是搞经济建设,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GDP的增长上,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基层文化的发展问题。有的乡镇领导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把有限的财力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项目上,无暇颐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第一,贴近农村建设发展的实际。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时代,至少是面临着四大变化:一是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二是传统的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三是传统的社会结构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变;四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村发展变化的现实表明,我国大多数乡村已经不是传统的农村形态,农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正在不断缩小和融汇。新形势下多种内容多种样式多种层次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文化活动与时俱进,拉近与农村的距离,抓住农民最关心的内容和最感兴趣的形式开展文化服务。

第二,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在调查中不少农民认为农村文化就是老百姓过日子的文化。近年来农民对文化需求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一是追求文化服务的内容扩大。农民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通过市场信息和科技手段致富的愿望迫切;希望子女成才、邻里和睦、能够互助互敬互亲的期望值提高;借助岗前培训提高素质和技能达到社会流动的人数巨增;参与娱乐活动追求身心健康的积极性高涨等等,都是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必须贴近的内容。二是参与文化活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家庭、邻里、村组自发组成的学习型、娱乐型、健身型、经营型自治性文化群体不断发展增多。三是文化需求量整体增大。突出的表现是农民闲暇时间增多。据统计表明,我国农村机械化操作程度已接近80%。农民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休闲时间增多为农民参与大量的文化活动提供了条件,那种忙时停闲时玩、节日喜庆过把瘾的时间安排已经成为过去。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篇10

一、既要借助政策推动,更要依托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央、省里都作出了相应的政策。江山市作为我省26个经济欠发达县市之一,一定要把握上级的有关精神,做好对接文章。力争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五大救助体系建设、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工程,为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外力支持。与此同时更要重视推动内部的产业发展。实践证明,产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支撑。近年来,江山市深入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战略,大力培育“2+6”特色产业,积极做大做强核心企业,大大提升了经济开发区、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等工业平台。工业经济不仅成为江山市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据统计,近几年,江山市工业企业每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势头持续增强。农业产业化更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支撑。近年来,农业龙头战略、品牌战略、基地战略、科技战略有效实施,种养企业化、生产园区化、加工企业规模化、流通组织化等产业化发展全面推进。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竹木、白菇、蜂产值成倍增长,白菇种植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生猪、绿牡丹名茶、猕猴桃等产业继续得到巩固提升。全市保持了22万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兴建扩建各类农产品市场15个,农贸城被列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个,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5家。2005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94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40.9%和64.6%。

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要继续强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并以工业化的思路培育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继续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战略,加大力度发展工业经济。2006年,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全市新增亿元企业4家,总量达到16家;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5亿元以上,在二产中占比达到90%左右,涌现20亿元大企业3家。要围绕白菇、蜂蜜、生猪、绿牡丹名茶、猕猴桃等产业,按照“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走出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2006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培育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2家、超5000万元10家,争取有1家新列入省级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4亿元,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8家,农产品加工率达30%以上。

二、既要关注就地建设,更要重视移地发展。新农村建设,总的应该坚持就地建设的方针。但是,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许多乡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如果一味坚持就地建设,不仅全市难以统筹发展,同时也缺乏现实性和科学性。因此,欠发达地区,既要重视就地建设,更要关注移地发展。下山脱贫工程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山区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之策。近年来,江山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的若干意见》,坚持依托产业、依托集镇、依托城市,累计投资25000多万元,建成下山脱贫小区26个,下山脱贫点98个,建区面积2239亩,帮助5234户1.9万农民走上了下山脱贫之路。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把下山脱贫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进一步抓实抓好。一要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即用好用足省里的各项扶持政策,如把上级原有的通村道路、广电、电力、供水等扶持资金,直接用于脱贫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市内各个部门安排的项目,也要向下山脱贫小区倾斜。二要加快下山脱贫小区建设。抓好市级和重点乡镇下山脱贫小区的建设,土地指标要优先保证,并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予以扶持。三要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认真落产《关于鼓励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的若干意见》,在农户搬迁过程中,帮助解决好临时居住、用电、用水、用厕等实际问题,统一安排、优先解决建房用地指村标,适当减免各项行政事业性规费,及时兑现经济补助,并在教育、医疗、计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帮助和优惠,优先安排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各类企业优先及纳下山农民就业认真做好农民搬迁后发展致富问题,真正使山区农民移得出、稳得住、富得起。

三、既要争取外力支持,更要培育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江山市各级、各部门对村庄建设给予很大的支持,形成了浓厚的“争村挂联”氛围。其中企业“挂联”成效显著,探索出了不同的类型和模式:例如村企共建型、企业自建型和资源共享型等等,每年仅企业支持“三农”的资金就达600多万元。但是,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除了争取外力支持以外,更要重视培育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提高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具体来说:一是必须突出项目理念,以项目推进发展。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下山脱贫、康庄工程、“三百”工程、生态示范村建设以及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千库保安、河道清理等一批工程,促进了“三农”建设,推进了城乡统筹。同时,通过建设河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农村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涌现了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生活舒适、管理民主的农村新社区。在今后新农村建设中,要更加突出项目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抓项目,特别要抓好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直接有关的项目。二是抓多元投入,大力倡导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大力引导工商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鼓励企业投资农业产业开发项目、扶贫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积极倡导企业回报社会,建设企业回报社会捐赠记录,受予荣誉称号,给予政策倾斜。总之,要采用“上面扶一点、财政补一点,村集体和农民出一点、有关部门和包村单位帮一点、动员社会力量筹一点、市场运作省一点”的“六个一点”办法,探索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和集体反入为主体、社会力是不是多方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三要努力创造统筹城乡发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我市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三农”发展的工程项目,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速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发展机制,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统筹发展局面和良好的合力兴农氛围今后要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以士村示范百村整治、农民饮用水、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等工程为载体,加强农村供水、供电、道路、通信、垃圾和汗水处理等网络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退二进三”的步伐。

四、既要关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要关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就不可能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也不可能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因此,必须把发展经济、增长农民收入放在首要位置。那么,如何才能增长农民的收入?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发展经济的能力。一是要抓好农民素质培训,积极培育现代农民。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作用,引导、激发和保护好农民的创业热情。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根据农民意愿和市场需求,大力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积极组织农村的初、高中毕业进行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对贫困家庭实行培训和就业联动。推动区域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合作,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打造江山职业培训品牌。要加强以“2+6”产业用工为重点的技工培训,加强校企对接与合作,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提高农民本地转移就业的能力。二是要创建农民外出务工的良好环境,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要继续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结等服务;完善务工农民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符合农民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三是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创业热情。近年来,我市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兵役义务费、屠宰税和特产税,停片农业税,积极实施信用村建设,探索农民小额贷款办法,开民用工业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工程,不断创优农民创业的环境,农民的收入得到不断增长。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盘活资 产、开发经营等办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从而使农民个人收入和村级集体经济都有一个大的提高和增长。

五、既要有硬实力的壮大,更要有软实力的增强。新农村建设,既要重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壮大硬实力;也要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软实力。近年来,江山市把软实力的增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农村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农村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教育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四项工程”顺利实施;教育强市创建成功;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有线广播和电视用户分别达到10万户和11.3万户;全面推进农村五大救助体系建设,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走在全省前列,集中供养率稳定在81%左右;农民健康工程全面启动,88%的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新增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率达到70%以上。不断加强农民道德文化教育,促进乡风文明,使农民群众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推进。江山市实行党支部“三荐一选”以及村委员“自荐海选”办法,顺利开展了两次村级换届。大规模开展农村干部轮训,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岗位业务、实用技能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保障机制,实施村干部最低报酬保障及乡镇统筹统发制度、退位村主职干部关怀制度,建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