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定义十篇

时间:2024-01-04 17:45:04

城市设计的定义

城市设计的定义篇1

关键词:田园城市;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批判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工业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是19世纪以来影响世界城市形态演变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资本的国际流动、技术进步和一系列的物质文明嬗变使得当今各国的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分解和重构。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和自由放任的规划(laissez-faire planning)思想的主导下,城市蔓延、郊区化运动和“去城市化”成为了当代西方国家城市形态的三大表征。工业城市所创造的汽车导向的交通方式导致大量城市用地的过渡开发,同时也对中心城区的安全性和生态保护提出了挑战。郊区化运动一方面造成了城市中心区的衰退,加剧了城市更新的难度,同时伴随着郊区大量“门襟社区”(gated community)的出现,又加速了城市的社会排斥和阶级分化,导致城市空间更加碎裂化。这种以低密度开发和分散型布局为特征的郊区化运动产生了大量的公共空间私有化问题,在大量侵占城市土地的同时也在加速社会矛盾和社会隔离的形成,因此对郊区运动的纠偏和对城市蔓延的遏制成为了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城市发展的核心议题。

这场以“挑战城市蔓延”为主题的大讨论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形成一个跨文化的普适措施。地理学界和规划学界似乎都有自己的见解,却都对对方的解决方案持保留和怀疑态度,即便是在地理学界内部,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学者对此也持不同看法,主要的争论还是在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种形态:分散与紧缩之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城市紧凑型发展已经无可争议,而这里的分散与紧缩特指城市紧凑型空间形态的两种形式:分散型紧凑(多中心)和单一紧凑(单中心)。基于这两种空间形式的具体实践,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形态思潮,新城市主义便是其中之一。它包括了有关城市形式和开发的新思维方式,从众多思潮和城市实践当中吸取历史经验,肯定了紧凑型的形式,倡导混合使用、多元化的交通模式、建设自我包含的社区,创造鲜明的城市标志;反对汽车导向的粗放开发。由于新城市主义给城市居民和政府带来了良好的社区(税收)愿景,成为了众多城市形态建设思潮中较为成功的一例。

2 新城市主义的缘起:理论与实践的角力

新城市主义思潮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产物广泛存在于当今西方社会之中。作为一种思潮,新城市主义相较于理论更加倾向于在实践中表达出来,这是由新城市主义最初是在规划界中传播所决定的,因而探寻新城市主义的缘起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共同进行审视。

首先从实践上来看,可以把新城市主义的起源界定为1972年圣路易斯市所建的名为“普鲁伊特-伊戈”的高层公共住宅项目,也可以继续追溯历史,把新城市主义的起源放在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河谷。当时众多的城市特征都被当前的新城市主义所采用:混合使用、小块街区、步行导向。而从理论上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争议,新城市主义者们普遍都把西特于1989年发表的著作《按照艺术原则的城市规划》引作新城市主义的最初渊源。西特在该书中反对欧洲人设计的所谓长而笔直的大道,鼓励使用欧洲中世纪的建设原则。这一原则也较为符合林奇等人简单、弹性、易于使用的规划范式,单从这一点来看,新城市主义也较为倡导传统和现代的交叉融合。

虽然西特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被新城市主义者们肯定为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渊源,但是在理论的构建上,西特的著作却对新城市主义理论的传播贡献甚微,相较之下,雅各布斯于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是对新城市主义做出最大理论贡献的著作。雅各布斯认为:城市的活力来自密度、适当的混合使用和多样性的街区,因而反对修建高层建筑和大公园,因为它们加剧了犯罪和社会隔离,好的城市和街区必须致力于将不同阶层的人们联系起来。新城市主义以此理论作为基础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规划实践中兴起的紧凑型城市形式、历史建筑更新、城市复苏和混合分区等倾向,明确提出了有关城市发展不同模式的综合理论,新城市主义理论范式得以构建。

事实上,就连新城市主义者们自己都承认,在理论与实践的起源追溯中,存在着不同的判定标准,新城市主义思潮是一个历史的、经验的、借鉴的产物,“拿来主义”时于新城市主义者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不论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佩里的“邻里单元”理论还是西特的城市复兴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演进。正如格兰特(Grant,2002)所说的“新城市主义包括一组方法,它们并非完全协调,但是在充分借鉴和吸取的过程中,形成了某种一致的精神,那就是倡导土地的混合使用、住宅类型的混合、紧凑型布局、步行导向、高质量的城市设计、明确的城市中心和边缘”。

3 从田园城市到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演进

从历史上来看,田园城市的理念及规划设想成为了影响后续新城市主义形成和演化的开端,即便经过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思潮变迁,田园城市理念的精髓还是在当代新城市主义思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田园城市之后,修正主义学派又提出了改善田园城市设计模式开发城市郊区的呼声,在20世纪20-30年代提出了诸如“邻里单元”和“阳光城市”模式,企图把田园城市当中紧凑布局、良好的公共空间、注重生态平衡与郊区化开发相联系,拓展田园城市的价值观,并将霍华德理想主义模式演化为郊区发展模式。这些理念使得修正主义学派成为了城市蔓延和郊区化运动的主要推动者。直到20世纪80年代各界对郊区蔓延和大城市病的猛烈批判,修正主义的话语权才得以流产,以倡导遏制蔓延和构建公正融合社区的新城市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1 田园城市: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渊源

不可否认的是,每一种思潮的出现都受制于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并都致力于解决特定历史阶段的某种具体问题,田园城市和新城市主义都不例外。田园城市的出现,正是致力于解决19世纪末工业城市发展带来的拥挤、肮脏和社会分化的问题,试图通过社区设计的方式来调整和改造社会秩序。

田园城市设计理念正是在中心城市衰退和郊区化并存的背景下提出的,号召中产阶级复归成为了当时保持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田园城市的社区设计中也贯穿了城市更新的社会目标,它倡导社会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密度合理,价格适中的住宅可以被每个家庭所接受,社区居民能够享受独立性。在具体的设计理念中,田园城市一方面给出了详细的城镇功能分区和边界,强调城镇体系的重要性,利用合理的中心镇卫星城多层次布局和严格的用地规模限制郊区的蔓延;另一方面勾勒了一个社会与自然相协调的形态布局,在中心镇周围设置花园、中心镇与卫星镇之间通过宽阔的交通连接,在交通轴上布局绿地和公共设施,创造工作场所和公共空间的相互协调。总体上来说,田园城市提出了一个公平的、相互连接的、自给自足的社会城市总体规划模式。

田园城市之所以能够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内长久不衰,正是因为它成功的使用了地方社区的价值观念来定义城市问题,同时又从比较广泛的社会和政治远景上,给政府提供了满足经济发展和实现管理目标的具体战略。由于田园城市是第一个针对城市蔓延和郊区化改造问题提出来的紧凑型设计理念,景观和场所的设计也采取能够体现社区精神的价值观念,因此对后来的新城市主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2 邻里单元:田园城市理念的修正与更新

由于霍华德在其田园城市设计蓝图中并未针对中心城市和卫星镇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方式展开论述,导致在实践上田园城市理念的操作性大为降低。世界上第一个出现的田园城市“莱奇沃斯”也是设计者在借鉴了其他思潮和文化价值之后所建设的,这导致在实践上田园城市的初衷往往被抛至一边,田园城市渐渐被田园郊区化理念所替代,成为开发郊区的一种新思潮,邻里单元便是其中之一。

20世纪30年代,佩里针对田园城市理念中未曾涉及到的社区和中心镇功能布局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以适应城市自身机动交通发展的“邻里单元”理论,试图对城市中心和边缘的住宅区布局进行重新设计。其延续了田园城市紧凑型布局的设计理念、同时倡导土地的混合利用、公共空间的打造和邻里关系的融合,重点关注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提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建设模式,推进以邻里关系为纽带的公共空间拓展,促进社会公正和阶级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修正和更新了传统田园城市理念的不足,同时也为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在20世纪40-50年代,邻里单元的设计理念曾流行一段时间,但是实践证明:田园城市和邻里单元的实践并没有能够有效限制郊区化和城市蔓延,反而加速了城市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张。

3.3 传统街区设计(TND):新城市主义的开端

虽然田园城市和邻里单元理念与新城市主义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直到传统街区设计的出现才被理论界公认为是新城市主义的正式开端。这种设计模式是由新城市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杜安伊所提出,设计的基本原则假定清晰闭合的空间会给社区居民带来舒适感,因而更加注重社区和城市中心的空间设计。TND往往将商业、市政和混合居住的城镇中心看作社区标志和社会交往的核心;利用广场和绿地打造公共空间和场所;采用中等建筑密度、低层建筑形式的混合住宅类型增强社区的社会交往;采取狭窄街道调整车库布局限制车速增强步行选择;强调经济住宅和高档住宅的视觉一致性。TND的设计者们坚信,通过对居住环境和建筑景观的改造,可以促进社区的融合、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但是由于高品质的空间设计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所以TND设计者们的设想往往由于市场机制而难以实现,经济住宅往往成为了昂贵的奢侈品,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依旧是一场噩梦,社会分化依然存在。

3.4 公交导向的设计(TOD)和城市村庄:新城市主义的拓展

TOD和城市村庄是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另外两种方式,都具有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基本特征,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TOD重点关注交通方式的设计对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村庄则倾向于街道和社区的设计。TOD的倡导者卡尔索普(Calthorpe,1993)和凯尔博(Kelbaugh,1989)认为交通方式对社区或城市居民的影响更加直接,区域交通模式对于城市的空间形态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设计上,TOD模式力求通过公共交通方式及其站点设计改变区位和土地利用模式以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它采取混合方式使用公交枢纽附近的土地、包括商业中心、步行街道和工作场所。以网络化的公交枢纽为中心划分明确的边缘地带,形成中心到边缘居住密度由低到高的错落格局。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确定城市增长的边界,确定明确的公共空间范围。

城市村庄则不同,城市村庄的设计中包含更多的传统街区设计的原则和“邻里单元”理念,同时又吸收了公交导向开发的很多设计方式,算是新城市主义思潮相互借鉴混合的一个典型。如同其他新城市主义方式一样,城市村庄在设计上强调布局紧凑、土地混合使用和住宅类型混合,可以沿用传统街区设计的原则打造社区景观,也可以使用公交导向设计的原则进行填充式开发,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城市村庄的设计特征是自给自足、和谐的邻里关系、充足的公共空间和紧凑布局。一般说来,城市村庄要求有中心广场和绿地、步行为主的街道、土地的混合利用、发达的交通网络、商业中心、学校、就业场所以及其他配套的公共设施。由于布局的紧凑和住宅的混合,城市村庄要求居住区靠近就业场所、公共设施、学校和商业中心,形成分布合理的空间格局。同时城市村庄要求高比例的经济住宅和公共住宅,成为推动社会交往和消除阶级隔离的有力保障。

3.5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升华

新城市主义思潮在经历了30年的发展和演化大多都是以实践而著名,对于理论上的构建和阐述表现得并不够深入。新城市主义的代表人物们普遍认为理论是宣扬新城市主义的价值观念的最好手段,但规划师们从来不会完全按照理论进行设计,也毫不关心好的设计上升为理论所拥有的价值。因此20世纪90年代,新城市主义者们为了获取政治家和公众的支持开始了新城市主义理论的构建过程,精明增长理论由此产生。

不论是实现设计师个人价值还是实现社会愿景,新城市主义的理念都是建立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上的,没有城市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一切都是空想,恰逢20世纪90年代公众们强烈抵制城市过度膨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精明增长的提出便很快得到了政治家和民众的认可,并得到了迅速的传播。精明增长理论认为:二战后城市增长的主要问题来源于增长管理不当,正是因为政府采用了严格控制和分区规划的增长管理政策导致了城市蔓延、中心区衰退、过长的通勤距离和高住宅价格问题的出现,因而提倡实行新的区域规划、允许市镇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规划其增长,通过合理使用现存的基础设施减少负面的外部压力,要求公共政策对发展进行干预,同时重申了新城市主义所谓“紧凑、混合、多元、步行导向、区分中心和边缘”的原则,从目前看来,精明增长在自由市场制度下是可行的,因为它很大程度上鼓励了私人部门的发展和进入。概括起来,关于新城市主义演的历史过程和特征如表1所示:

4 对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批判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城市主义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传播、演化和拓展,新城市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城市规划思潮。尽管欧洲和北美的新城市主义者在理论尺度的把握和设计理念上存在差异,但都认同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基本原则。为了建立起新城市主义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统一的行动和研究计划,于1993年通过了“新城市主义”。它的宗旨是协调传统街区设计、公交导向设计、城市村庄这些新城市主义理念之间的差异,形成正式的新城市主义章程。其主要内容倡导改革公共政策和开发实践,在土地使用和人口上采取多样性布局;在交通设计上考虑步行、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方式;建设形体明确的,易接近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形成具有文化氛围的地方生态和建筑实践。新城市主义试图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公正的、阶级融合的、安全的社会愿景,但是在后续的实践中往往违背承诺,因此遭到各界的猛烈批判。

4.1 宣称对抗蔓延.却在造就新一轮的郊区扩张

新城市主义正是在二战后城市蔓延和城市空间失序的背景下出现的,试图通过优美公正的社区设计来促使中产阶级复归和遏制城市蔓延,但是在实践中,新城市主义并没有在对抗蔓延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是在更大的空间上容纳了边远地区的增长。正如马库塞(Marcuse,2001)所说的,新城市主义本身致力于郊区问题,但是却通过对郊区的“粉饰”带来了新一轮的郊区扩张,那种不考虑城市整体分区的“欧几里德式”区划使得城市空间更加碎裂化,新城市主义对于郊区社区的美化又一次加速了中产阶级的外迁。

4.2 宣扬社会公正论.却在形成更严重的阶级分化

新城市主义的初衷是希望结束郊区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经济排斥状态,通过设计公正的社区把贫困人口和下层阶级合并到宽泛的城市体制中来,相信社会网络是空间整合的产物。然而大量的实践却给人们展示的是另外一种场面:由复杂的设计引发的是昂贵的住宅价格,在市场原则下造就的是精英阶层的集聚;即便拥有大量的经济住宅,贫困阶层依然望之却步,社会分化更加严重。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设计所能解决的,而在于市场的分化力量和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排斥。在新城市主义的许多项目中建有大量的公共住宅和混合型住宅提供给贫困人口居住,旨在通过住宅方式的混合加强社会交往和阶级融合,但最终都往往以中产阶级的外迁和贫民的集中而黯淡收场。

4.3 倡导生态保护.却在以人造景观替代自然景观

建筑生态和环境的可承受性是新城市主义者在理论中极力倡导的思想之一,认为自然生态为城市提供了基本秩序和最初的空间结构。但是在实践中它却往往退化到次要的地位。新城市主义者在高强度的社区开发中更喜欢设计人造景观而从不考虑自然本身遗留下来的景观和公共空间,希比利(Shibley,2002)指出:“新城市主义者所提供的社区与自然显得格格不入,它只是创造了一种“仿真”的娱乐场所罢了,这种虚幻的公共空间与生态系统显得是如此的不协调,也毫无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言”。

4.4 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又力图构建单一的普适原则

新城市主义在西方多国传播,已经形成了多种新城市主义思潮,新城市主义承认这种差异,但又极力寻求差异之间的协调以推广标准的普适价值。目前看起来并不成功,这是因为城市是文化的空间,不同的地域、种族、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根基,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公民的行为和习惯,标准的东西都是不具备弹性和推广价值的。同样是步行街道的设计、北美国家倾向于用方格的布局而欧洲更偏好于胡同式的布局。新城市主义者们也许并不了解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应该去适应地方和区域文化而不是让地方、区域文化去适应他们所谓的普适原则。

城市设计的定义篇2

城市公共空间,就是指人们日常活动的公共场所。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从狭义与广义,这两个概念理解。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具体的概念,什么是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它首先是属于整个城市系统中的外部空间,其次它是为全体市民公共使用的。它包括,由多个单一的空间形成的复合结构,如绿地、广场和街道这些,称为单一的空间。它构成了城市中公共空间概念的核心部分,其概念上的界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格的。另外一个概念,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首先,它是可以容纳多种公共活动的场所。其次,它具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1)城市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就是为人民公共使用而服务的空间体系,没有任何的限定,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人们营造更为舒心的活动空间,并充分地体现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的意义所在。可以自由地出入其中,欣然共享其设计目的,基本上是可以适用于任何人群。(2)从形态上,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为一个只有底,没有顶的四方体空间,它是整个城市的外部空间的形式之一,而且具有开放性空间的特性。对于城市的整体设计和规划而言,主要的设计对象,也是城市的外部空间这部分。我们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的城市规划的整体情况,帮助城市形成良好的空间秩序从而更好地,规划出合理的空间范畴。

在不妨碍城市合理发展的条件下,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表现的类型,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居住区的小区里面,专门为居民活动身体设计的公共设施的空间,就是属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公共使用空间。其中还包括一些权利范围内的使用,但是开放的情况不是那么明确的场所,我们把这种空间称之为公共性的私有空间。例如,在国外的一些城市调查研究中,由于他们本国的区划条例的规定,属于私人机构的,高层建筑底部架空形成的公共空间和一些城市中成立政府与私人联合机构开发的公共空间,还有一些是城市委托给私人公司管理的,公共公园和一些可以进行多样性公共活动的比较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纳为多种类型的公共活动的空间场所。但是相比之下,城市的重要特征的表现形式,一般都是体现在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比较多,因为其范围比较小,针对的人群比较集中所以可以更有效的反映出市民的需求点,通过设计可以形成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区域。设计上也更为独立一些,没有那么多的限制。而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时间和内容上一般都是一些特定的,人群服务比较多,在空间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受商业利益的影响比较多,形成了潜在的消费文化,在设计上显得目的性和针对性比较强,限定的范围比较多。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更好地丰富城市的空间内容,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的。在城市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狭义的公共空间承担了更多休闲娱乐和交往活动等功能,在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场地的归属地形成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二者之间要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在整个城市的社会组织和形成空间秩序等方面的作用。

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的归属感的形成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除了考虑其物质实体特性构成的美学特征以外,还应该更多地考虑城市中公共空间人们的需求点和活动的类型,还有各个空间所代表的实际的意义等现实问题。

2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的历史息息相关

城市中的建筑,在形式上强调积极向上、美观和实用。如果把美观与经济和实用割裂开来,甚至于对立起来,单纯地把美限制于“观”,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误解。但是当意大利的进口石材,欧洲的新古典柱廊和雕塑还有美国进口草坪和我们经常看到国外的装饰图案,越来越多的作为一种流行的设计符号,出现在我们的建筑中时,这些都是越来越空洞的空间的形式美的体现,说明人们把注意力完全都放在了经济和使用功能上面,甚至于将其作为一种的社会进步的评判标准。

城市设计的定义篇3

关键词:城市伦理;城市设计;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6-09(5)

埃蒙·坎尼夫(Eamonn Canniffe)1960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市,在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接受建筑学教育,1986年至1998年间在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院任教,1998年至2006年在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任教。他在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工作期间出版的重要学术专著《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Urban Ethic——Design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于2006年出版,这是一本颇有新意和价值的城市设计伦理著作。

《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在阐述城市发展进程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有关城市更新与当代城市生活矛盾的种种争论,阐释了城市的形式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与美学状况之间的关系,并聚焦于城市的空间特性,提出了一种分析与设计当代城市环境的方法论,力图通过四种城市设计元素,即格局(patterns)、叙事(narratives)、纪念(monuments)和空间(spaces),将那些能够明确分享的精神特质(ethos)置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以创建一个“伦理的城市”(ethical city)。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城市发展的进程”,共四章,以对城市问题的反思为出发点,旨在追寻和梳理城市的历史发展线索和文化背景,为的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坎尼夫坚持这样的主张,即割裂过去来理解现代城市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并依据当代审美和政治结构的特点,分别从历史城市、工业城市和后工业城市这三个维度勾勒了城市发展的基本进程。

坎尼夫所称的历史城市(the historic city)大致是指工业化之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市是一种紧凑性城市,通常既有辨识性又容易认知。这个阶段的城市发展贯穿着一个重要主题,即城市的建筑与空间如何才能反映并支持城市的精神特质,并通过具有高度意象性的场所,使市民牢固树立对城市的认同感。坎尼夫认为,宗教及其神力约束在古代城市的布局和社会结构方面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古希腊人,还是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和古罗马人,建城都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城市的命运需要神的庇护和魔法的保护,因而城市建设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宗教仪式和宗教行为。他以古雅典城每年举行的“泛雅典娜节女神游行”为例,说明了宗教性公共生活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效应和诗意共鸣(poetic resonance),正是由市民互动而形成的神圣化与仪式化的城市公共生活,强化了人们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

坎尼夫认为,随着18世纪中后叶开始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及其所引发的对城市元素的非神秘化的解释,导致了对城市环境的伤害,而这恰恰是以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工业城市(the industrial city)的主要特征。

18世纪下半叶,伴随第一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城市时代。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影响。虽然工业城市充分调动了制造业财富创造的潜能,但却出现了后来被称为“城市病”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导致城市结构混乱、城市环境恶化、住宅拥挤、疫病流行等问题迅速出现,且日益严重。一些城市观察家们,例如恩格斯,通过亲身的观察与交往,直接研究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尤其对曼彻斯特工人非人道的生活条件有触目惊心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坎尼夫认为,恩格斯对曼彻斯特城市状况的描绘,表明了城市和建筑形态与社会状况之间的联系,以及道德维度的重要性。

同时,18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的标准性,利润率与批量生产之间的关联,都对城市设计产生了影响,使其回避了传统城市的伦理价值。工业化的模式带给城市的是更快的功能分区过程。功能分区的城市,创造了一种工业化时代占支配地位的城市特性,即单调而乏味的环境,或者是工业区,或者是商业区,或者是居住区。这种功能分区使土地开发满足了制造业的需求,但在如何寻求公共建筑的代表性语言,以及营造友好的居住环境方面却并不成功。

尤其是当代的城市设计,在许多方面仍然完全受制于二战刚结束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所提出的城市规划教条。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人们都满腔热忱地贯彻着这样的规划策略,即用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取代传统城市的建筑形式。由此所导致的零乱的、单调乏味的“城市沙漠”现象,正是人们期待城市设计者们要解决的难题。

坎尼夫所说的后工业城市(the post-industrial city)主要是指20世纪晚期的西方发达城市。他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说在发达国家城市体验是最基本的存在模式,但为什么对许多居民而言,那些丰富的城市设施变得如此让人疏远?而且,这样的城市环境表面上体现着公共价值,但实质上却表达着私人利益。他认为,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的前提是运用城市总体控制规划,在一个更健康的城市环境中创建一个更平等的社会。但这种乐观主义的看法,不能简略地说成是落入以下两种情形。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发展形式、抽象的功能主义表达、缺乏明确界定的介入式空间,都让人认识到疏远感的产生既来自空间尺度,又来自可识别性的缺乏。另一方面,城市总体控制性规划又让人认识到,它消除了地域和地形因素上的差别,取而代之以普遍主义的解决方案。

如何才能从城市设计层面解决后工业城市所带来的问题(如无场所感的郊区化蔓延、城市设计与人的需要疏离)?坎尼夫主要讨论了两个在理论上明显对立且处于支配地位的城市设计理论,即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与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在美国提出的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它旨在寻求扭转城市各个功能分区相互疏远的问题,赞同城市形成一种更为综合的整体,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的设计准则强调界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边界,以便居住区的市民中心在城市体系层次中具有明显的辨识度。新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运动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他们认为不可改变的人性与技术的进步是一种共生关系,应借由理性的逻辑进行道德上的控制,因而主张重新恢复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些理性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征。新现代主义抛弃了现代主义先驱者们以改革者自居的伪装,赞成应服从市场的需求,但却很难满足创建全球城市过程中的人性化需要。

坎尼夫认为,无论是新城市主义在物理和视觉上的限制,还是新现代主义自我陶醉的精英主义的影响,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当代城市问题,当代城市的现实状况需要一个能够有效恢复城市主体地位的理论,而其出发点是相信城市有能力表达一种共同的精神特质,包容相互对立的各方,鼓励多样化,反映个体的诉求。于是,在《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的第二部分“城市环境元素”中,坎尼夫将卡斯滕·哈里斯(Karsten Harries)所宣扬的建筑的伦理功能中的“伦理”引入到城市设计领域,提出了更广意义上的“城市伦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坎尼夫并没有明确界定“伦理”的含义,但他的城市伦理中的“伦理”一词的含义,与哈里斯所说的建筑伦理中的“伦理”一词的含义相同,即与希腊语ethos(精神特质)更相关,而不是我们通常谈到“商业伦理”或“职业伦理”等应用伦理层面时的那种意思(如人际交往或控制工作行为的一套准则)。

坎尼夫对当代城市的失望,主要源于他认为在当代城市中,伦理价值还远未被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为了更加明确地展现伦理城市的精神特质,坎尼夫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从城市精神的层面,提出了当代城市空间设计的方法论,即他所说的城市设计元素的“四重模式”(a fourfold model)。这“四重模式”由四种城市设计元素构成,分别是格局、叙事、纪念和空间。在城市环境中,这四种元素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坎尼夫的主题——“城市伦理”。

坎尼夫提出的城市设计四重模式的表述,较为抽象和晦涩,也许这与他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推崇有关,他自称自己提出的四重模式是对海德格尔的宇宙(世界)四重结构的自觉回应。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定居在天、地、神、人这四元合一的结构之中的,即拯救大地、接纳苍天、期待诸神、关怀人性。人以定居的方式保护着四重结构,使四者的本质得以显现。尽管坎尼夫的模式、叙事、纪念和空间比海德格尔的地、天、人、神更加具体,但是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意义层次,对城市建筑这个特定研究任务而言,有相同的目的。

下面简要阐述坎尼夫提出的四种元素:

第一、格局(patterns)

城市格局这个元素,是一种存在于被动适应地形与有意识规划的主动干预之间的现象,旨在确认建筑物和街道之间的关系,人口密集区域和空旷之地的关系,确保城市形态具有一定的秩序。初看之下,格局乃是财产分配与地形(topography)的功利主义产物,实际上它受理智建构与意义积累的影响。这种阐释使城市格局被看作是社会精神特质的物质表现形式。或者可以说,格局即便不是对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反映,但至少它依赖对地方特性的理解。通过观察一个地区的连续性地图,例如罗马的托拉斯维特区(Trastevere),解读它们的格局及其所包含的意义,就可能超越单纯形式上的东西而阐释其所代表的地方特性和社会进程。坎尼夫提出,应重视历史城市的肌理及蕴藏于其后的精神本质在城市复兴中的价值,当代城市应重新规划城市的各个区域,使城市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加丰富和紧密。

第二,叙事(narratives)

自古以来,叙事便在城市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本身就具有叙事的特征。坎尼夫认为,所谓叙事,是指运用对公民而言有重要意义的类比和意义元素等表达方式,为城市中人类活动的关键角色设定场景,使城市成为一种故事的集合。在功能方面,他将叙事作为一种方法来分析、理解和归纳城市设计的意图,强化城市文脉之间的联系,进而来有效地建构建筑及城市的社会文化意义。坎尼夫尤其强调,叙事空间可以理解为一种与“置身其中”的实地体验密切关联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而只有体验才能产生场所精神。因而,坎尼夫提出对城市叙事进行解读的典型形式应该是,假想我们正经历一次穿越城市的旅程,在这次旅程中,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经历与体验都融合在一起。坎尼夫反对城市设计中单一的主导性叙事,他建议城市应展现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叙事,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他认为,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情境主义(situationist)以及心理地理学(psychogeography)试图倡导对城市环境新的感知方式,为建设20世纪城市的多元叙事做出了有益尝试。

第三,纪念(monuments)

纪念这一术语,来自拉丁文monere,意思是“展示”,是一种明确地宣传公共信息的产物。坎尼夫所说的作为城市设计元素的纪念,主要指具有可识别性的、能够吸引公众参加公共活动的各种公共建筑,尤其是公共性文化建筑。他认为,纪念在强化支配性的叙事形象方面有悠久的传统。而当代城市的叙事,作为一种集体体验,镌刻在城市的各种纪念物之上。通过一个城市公共性的纪念建筑网络来理解和读懂一个城市,是一种最普通地的了解城市历史的方式。纪念建筑语言所呈现出的建筑尺度与精巧成果,使其与周边环境区分开来,并赋予其公共形象。而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和抱负,便栖居于纪念建筑的形象之中。因此,对于当代城市而言,如何在商业王国所主宰的环境中表现纪念建筑的公共形象,以及通过它们表达包容性的城市价值,既是城市设计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也是城市重建的关键之所在。

第四、空间(spaces)

坎尼夫认为,城市设计的四个元素当中,从根本上说,最蕴含伦理诉求的是空间元素。所谓空间,不能仅仅把它们看作是建筑物之间的空隙,而是通过实现一个空间及其本身的形式意义和清晰界定,为特定的城市文脉提供新的价值。实际上,坎尼夫说的空间,本质上是指市民可利用的开放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元素以一种微妙但具体的方式吸引公众,表示公众是作为一个共同体而非仅仅是个体的存在。他认同卡斯腾·哈里斯关于城市空间的公共性与其所体现的城市伦理观念之间的关联。因此,为了实现当代城市空间的伦理潜力,公共领域应拥有比私人建筑更具价值的东西,因为共同价值的多样化在公共领域中能够获得体现。坎尼夫主要以广场这种空间类型为例,讨论了城市空间服务于人们的特定活动,可以强化社会团体一致性的功能。传统城市空间相比于现代城市,更具模糊性,更多体现着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市民价值。因此,当代城市的重建,需要重新引入城市空间的层次体系、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以及对城市景观的再评估。坎尼夫认为,最成功的城市空间展现出三个特征,即它们具有真正的开放性和渗透性、相对而言是朴素的以及具有清晰的空间边界。

概言之,坎尼夫在海德格尔现象学与哈里斯建筑现象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设计元素的“四重模式”,正是这些元素——格局、叙事、纪念与空间,大体构成了包容性城市设计的准则体系,这是一种走向伦理性城市的方法论。在书中,坎尼夫还通过集中讨论相关范例,以及提出一系列的设问,来具体表达自己对伦理性城市形态的向往:

“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判定城市形态是否具有伦理性与包容性。这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对居民与观光客来说清晰而方便吗?这个城市在我们去一个安排好的地方后,还能很容易地到达其他地方吗?这个城市的建筑虽然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却很和谐吗?这个城市的建筑具有一定程度的坚固性、渗透性甚至是模糊性吗?这个城市的空间大部分时间能能够提供一种多样化的用途吗?这个城市拥有方便使用而不是让人厌恶的公共空间吗?这个城市建筑的功能,无论它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政府的还是机构的、宗教的、世俗的、商业的、慈善的、以居民为中心的还是以观光客为中心的,都能鼓励不同种族与阶层的人们偶然相聚吗?这个城市总体来说是通过高品质的设计、材料、创新技术和表现方式来加以装点和美化的吗?这个城市的传统惯例与社会机制能够使每个市民平等受益吗?这个城市有类似佛罗伦萨圣母领报广场这样的广场吗?伦理的城市环境,应当对上述所有问题都持肯定的回答。当然,这也是西特所赞赏的空间类型。这样的城市环境,是简练的、易于读懂的空间形态,浓缩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的许多方面,既包括特殊的方面也包括一般性的方面。这样的空间形态是持久的,当它们被使用的时候甚而荒芜的时候都是宁静的,能够促使人们创造一个彼此熟悉的环境,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城市,并鼓励人们相互合作与分享。”[1]

除以上所提到的外,坎尼夫的书中还有不少精彩的观点。例如:坎尼夫充分肯定了现代城市设计先驱者们所具有伦理压力与道德立场。他指出,现代城市设计先驱者们往往有一种伦理上的压力,即他们要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设计与社会大众的理解相平衡,同时,他们还具有医治城市疾病的善良愿望这样一种道德立场。然而,今天的城市设计者们常常令人遗憾地缺乏这样的伦理压力和道德立场,他们往往将促进消费主义看作最重要的目标,但是社会底层的境况并没有得到足(下转69页) (上接12页)够关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当代恩格斯,去发现类似早期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那些肮脏的状况,它们正以不可想象的规模在蔓延。虽然建筑与城市规划并不能彻底解决社会病,但是它却可能带来一个关注社会不平等的伦理立场,注重对公众价值判断的优先取舍。坎尼夫还认为,在当代城市,起主导作用的商业价值从根本上说仅仅满足了少部分城市市民的需要,而代议民主制度实际上推动了其各自所代表的人口的分裂。因此,城市设计应当积极了解市民的想法,而且市民所表现出的意愿也是希望能够共同参与城市的塑造。

此外,坎尼夫还提出了城市设计中的三个伦理难题。首先,如何理解城市形态设计中的某些方面与政治结构和虚拟叙事之间的关联程度。其次,如何寻找到能够恰当表现市民态度的设计方法,以及提供一种既满足现实需要又富于表现力的城市设计语言。第三,从我们对历史城市形态的分析阐释中,揭示当代城市环境在空间技巧应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三个难题解决不好,走向伦理的城市便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城市设计的定义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重要性

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使得城市规划之间的竞争也变的越来越激烈,并且成为了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建筑作为一个城市景观中的核心要素,其对于城市的规划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适应整座城市规划的特点,并做到建筑与城市规划协调的效果。因此说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就必须充分重视到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充分协调,并使得整个城市中的经济、政治以及环境得到更加有利的发展。

一、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

城市规划设计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以及空间布局等建设工作进行综合部署的过程,简单而言也就是人们活动的区域空间以及各个区域空间之间的协调。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符合城市整体的规划要求,并需要建立在城市发展方向这一基础上。

二、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的目的在于方便整个工程能够在预期投资限额的范围内,来按照完善的预定方案来进行施工,并对整个施工环节有着很好的协调作用。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除了要求建筑能够满足对使用者以及社会的不同需求之外,还需要立足与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此外在建筑设计并非是凭空想象,其也需要经过实际的考察与体验,才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设计效果,因此建筑人员需要拥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并能够根据建筑设计的使用价值来进行设计,从而让该建筑工程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已经城市的需求。

三、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建筑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的设计起着指导的意义。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目的在于进行土地资源、空间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并需要运用一些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整个城市的布局与设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大局上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协调。而建筑建设作为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使得建筑设计对于整个城市规划工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就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该建筑物建成之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需要尽力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只有这样,才建筑建设完成之后才能够充分符合城市规划的具体需求,并借此取得一个良好的建筑使用效果。

(二)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遵循城市的规划方向

在现阶段我国建筑物与城市规划以及周边环境还存在不够协调等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的过程滞洪,并没有充分重视建筑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在实际设计环节中只注重于对建筑使用性能的设计,并会直接忽视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通常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将近年来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换几个发展蕴含在发展计划之中,并要求建筑在建成之后能够与周边环境进行相互呼应。因此说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对上述的几点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并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该城市的规划方向,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这种基础上进行的建筑设计,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对城市建筑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三)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具体象征,其也能够直接代表该城市的面貌与特点,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设计人员对建筑的形象特征有着良好的把握,并能够彰显出该城市的风格,此外还需要确保该建筑能够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相处。而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发挥着代表的作用,其还对城市的具体规划有着一定的制约性。因此建筑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该建筑的使用性能,其还需要设计到场地的选择等设计问题。场地设计是为了充分满足建筑设计的一个项目所选择的地方,其也经常会伴随有一系列建筑群的产生,而进行场地设计的目的则是在于让该场地中的各个因素能够和谐融为一体。建筑物作为场地设计中的重要常务,其除了需要满足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之外,还需要充分满足场地设计过程中的其它组成部分,因此说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向。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设计的大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该城市规划设计得到顺利推行,并促进该城市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建筑物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繁荣发展的具体表现,这就使得建筑设计在诚实规划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建筑设计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该城市的具体形象。因此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之中,就要求设计人员能够从城市规划的方向入手,并在充分满足建筑物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来与该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和谐融合在一起。只有让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总布局和谐发展,才能够促进该城市经济的的发展与进步,并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邱锋 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的定义篇5

城市指标体系实则建立已久

一方面是城市层面的统计数据尚不健全。评价一个城市,涉及城市功能的各个方面,其统计指标体系的组成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会有所区别,诸如基础设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不像经济统计数据那样容易获得;另一方面是世界范围内(即便同一国家)的城市各具特色,各自提供的统计数据其可比性常常难以保证,这为城市间进行对比借鉴造成了障碍。因此如果能够在国际层面上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城市指标体系,无疑将为各国度量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联合国人居署依据《人居议程》所开发的一套城市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一个样板。1988年,联合国人居中心依托住房研究项目,建立了一套用来监测和评价城市住房发展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城市指标项目启动。第一阶段(1988~1993年),人居中心建立了用来评价世界各地城市人居环境状况和可持续性的初步指标体系;第二阶段(1993~1996年),形成了一部包含一系列如何开发和使用城市指标的推荐指南,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二次人类居住会议上进行了;2000年,联合国在全球发起致力于解决全球贫穷、健康、可持续等一系列问题的千年发展目标,基于此责成人居署根据《人居议程》制定城市指标体系,2004年人居署《城市指标手册》,核心就是从人居角度形成的一套城市指标体系。

42项指标构成城市指标体系

尽管相当一部分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化进程一直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可细究起来,城市究竟是什么?这仍是一个需要界定的问题。根据人居署的《城市指标手册》,关于城市的划分,手册给出了三种界定:

第一是城市群:是指建筑物密集或人口密集的区域,其中包含市区、郊区、连续居住的市郊地区。一个大的城市群可能包括几个城市或城镇及其郊区边缘。第二是都市区:是指地方政府所在地,通常作为一个整体和主要通勤地区。第三是城区:单一的政治司法管辖区,包括历史悠久的市中心。

可以看出,上述三个概念是逐级包含的,最狭义的概念是城区,然后依次扩展到都市区、城市群。城市指标设立及其数据收集的范围首先是城市群,其次是都市区。城区作为一种较为狭义的界定,通常不单独列为统计对象。

城市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它应该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由此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口,使其规模效应得以扩大。以人居为核心所开发的城市指标体系中包含以下五个主题:住房状况、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环境管理、经济发展、政府管理。由此可以体会其中所包含的逻辑:城市应该为人提供相应的住房服务,通过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来防止城市贫民窟的出现和蔓延,以环境管理提升城市人居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是达成上述目标的物质基础,政府管理则是实现上述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

基于上述五个主题,设计了如表中所示的具体指标。一部分指标是可以量化的,但相当多的内容难以用“多少”来表示。为此手册针对不同内容设计了以下三类指标:关键指标,与重要政策和目标相关联,数据便于收集,通常表现为总数、比率、比例;定性指标,难以量化的评价指标,经常以“是”或者“不是”作为回答;扩展指标,体现对主要指标的扩展,以量化指标为主,用于对特定问题做深入评价。整个指标体系由42个指标组成,其中包括20个关键指标、9个定性指标、13个扩展指标,各主题下的具体指标构成如表中所示。依据资料收集的难易程度及其资料来源,上述指标被分为A、B两个类别(见每个指标后面的标识)。其中,A类指标可以从统计局或者官方部门的调查得到,如全国住户调查;B类指标则要涉及其他官方记录、研究出版物,甚至可能是非政府组织以及专家群体的估计数据。表中所列出的指标仍然是比较综合概括的,相当一些指标,尤其是定性指标和扩展指标,还需要进一步展开信息,通过各项指标的具体构成方法来给出解释。

使用《城市指标手册》有章可循

《城市指标手册》是一套方法手册,其中对每一指标的意义、定义、数据收集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谓意义,是指每个指标对分析城市状况和发展趋势的意义及其在《人居议程》中的含义;所谓定义,是指按照国际标准赋予该项指标的定义,以方便数据结果的比较;进而是获得和收集数据的来源和方法,以及进行相应计算的方法。此外,手册还给出了每个指标的收集等级(部级或城市级),并对不同指标之间的关联做了说明。

这里简要介绍两个有代表性的指标,以便读者从中感受该手册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作用。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一个关键指标。手册指出,该指标是衡量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与城市的废水处理、排污以及卫生健康设施等方面直接相关(这是意义)。该指标被定义为“一年内5岁生日前死亡的女童和男童占过去五年中安全出生婴儿的平均数的百分比”(这是定义和计算方法)。同时,手册重点指出儿童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不同,后者指1岁以内婴儿的死亡率,并且建议该指标的信息通常可以从国家和地市级的人口普查数据中提取,或者从人口登记办公室收集(这是对数据来源和相关指标的说明)。

“城市暴力”是一个定性指标,它所提供的信息超出了一般的犯罪率指标,该指标包含以下用“是”或“否”表达的信息,由此可以感受到与城市暴力相关的各种维度:是否存在警察认定的危险地区(是/否);学校和儿童中的暴力(没有、有一些、很多);反对家庭暴力的官方政策(是/否);预防犯罪的政策(是/否);武器控制政策(是/否);暴力受害者的援助计划(是/否)。

城市设计的定义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都市主义;城市生态学;理论体系;实践案例

一、城市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建筑物决定城市的形态,而城市则被当作放大的建筑来设计。从文艺复兴时期,城市作为艺术品和图案,到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关于城市的模式和设计理论都是以建筑和建筑学为基础的。管道、路网和各种铺装构成没有生命的灰色基础设施连接一个个同样没有生命的建筑,规范着人们的活动,定义着所谓城市和城市性。这种城市和城市设计理论可以被称为建筑城市学或建筑都市主义。这种主流意识主导了设计学院的课程和实际的工程项目。其后果是我们看到的城市对自然生态过程的忽视、对城市空间系统的吝啬、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与冲突,城市形态的随意与混乱等等。城市由单个物体主导,典型的例证是各种标志性建筑堆砌而成的上海浦东和北京及迪拜近年来的城市建设。

二、景观都市主义

在过去10年间,一种新的关于城市和城市设计的理论―景观都市主义,开始在北美和欧洲的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领域开始被议论、被宣扬、并广受学生们的欢迎。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论点是:景观,而不是建筑,更能决定城市的形态和城市的体验。这一观点把景观设计学推到了城市设计的前台,可以认为是对景观和景观设计学的再发现。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景观的这次再发现,主要是由建筑师和建筑学背景的学者发起的。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一词的创造者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是建筑师和建筑学背景的景观设计学者,让景观都市主义在全球掀起波澜的是建筑学教授莫森.莫斯塔法维及其当时领衔的英国AA建筑学院,在全球推波助澜的学者和实践者或多或少都与AA有关。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是建筑学和建筑师从他们的角度发现了景观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建筑师屈米和库哈斯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设计,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景观都市主义实践的最早案例。在这个案例中,不但建筑师主导了一个公园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个公园在组织城市和人们的行为体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景观在这里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园”本身,而是开放的、组织城市形态和功能的空间结构和触媒。

三、景观都市主义的几个实践项目

案例一:拉・维莱特公园,巴黎,法国。在20世纪80年代巴黎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项目中,获得设计竞赛前两名的方案――分别来自屈米和库哈斯―如今被认为是景观都市主义最早的实践。他们的设计方案抛弃了传统的公园设计手法,而采用了一种景观与城市语汇紧密交融的设计策略―一种“城市化的景观”或“景观化的城市”。屈米认为拉・维莱特虽然名为“公园”,其实是一种新类型的城市,是“巴黎最大的不连贯城区”;而库哈斯同样认为无法用传统的“复制自然”的公园设计手法达成设计目的,他期望拉・维莱特成为“社会工具的稠密森林”。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不约而同的运用了一种秩序系统控制了大尺度空间,让景观成为一种容纳和安排复杂的城市活动的媒介。

屈米的方案最终获得头奖并付诸实施。他摈弃了传统的城市和园林设计中那些中心、轴线、等级等组织空间的手法,以一个“点-线-面”相叠加的系统覆盖整个场地,成为公园的基本架构。这一系统是无中心、无等级和蔓延的。“点”是按120m方格网排布的被称为“疯狂”(Folies)的红色构筑物。“线”是主要的交通系统,包括两条长廊、林荫道、中央环路和一条将10个主题花园联系起来的蜿蜒步道。“面”即是这10个小型的主题花园和其它场地、草坪及树丛。10个主题小园包括镜园、恐怖童话园、风园、雾园、龙园、竹园等,分别由不同的风景师或艺术家设计。

屈米把这些风格迥异的主题园比喻成一部电影的不同片断,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游人在其中进行不同的活动。同时公园中的几座公共建筑也都常年安排多样的公共活动。从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事件”在公园中上演,事件景观代替自然景观成为公园的真正内核。同时,拉・维莱特是开放的,与城市之间没有明显的隔断。从某种意义上说,“点-线-面”的系统正是一个基础设施网络。

库哈斯的方案尽管最终排名第二而未能实施,但也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库哈斯设置了4个策略性的“层”的叠加:“人流集散点”是不同尺度的服务区;“东西向带状区”是一种并置的条带系统覆盖,整个场地,相邻的条带是异质的,包含着不同的自然和人工地形;“大的组团”是线形和圆形的树林;“交通组织路线”是不同类型、等级的道路。与屈米方案相类似,容纳多种城市事件、活动以及未来变化的可能性是这一方案的中心理念。库哈斯声称:“可以有把握地预言,在公园的一生中,计划将经受不断地变化和调整。公园越是运作,越将处于一种不断修正的状态……计划的不确定性是根本的原则,作为形式概念的基础,允许任何转换、修正、置换或是替代的发生,而不损害最初的前提。

案例二:弗莱士河公园,斯塔顿岛,纽约州,美国。该项目创造性地将890.3hm2(2200英亩)的弗莱士河垃圾填埋场改造成纽约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其特色是广阔的潮汐湿地和溪流,超过64.4km(40英里)的小径步道,以及重要的娱乐、文化和教育设施,包括一个引人注目的山顶纪念碑,用于纪念“9.11”事件失踪者和为修复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场,9.11事件后世贸中心的残垣废墟就填埋与此。其主要创新在设计中融入长效变化机制,打破陈规,在最初的阶段就构建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动态灵活框架。詹姆斯・科纳Field Operations景观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展现了如何将原来的垃圾填埋场改造成一座比纽约中央公园大3倍的城市公园。这项长达30年的规划项目涉及大型景观的恢复,改造并利用原来垃圾填埋场上被污染的湿地。除景观设计师外,项目的整体规划还需要建筑师、规划师、生态学家、交通工程师、土壤科学家和水文学家的通力合作。

四、景观都市主义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在强调城市生态和谐发展的前提下,作为国际城市发展的新理论,景观都市主义对我国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比如对城市工业废气地的处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均,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已经显露了一些后工业化的特征,大量遗留的工业废弃地面临回收再利用。大量工业遗产地,不应仅仅只是保留原样的工业文化。这样并没有达到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应该学习国外的较好实践,利用景观生态主义理论的精髓,重新打造地块形象,提升价值。

考虑自然演变的过程融入设计,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强调设计是一个过程,不可以设计某些生硬的人工景观,而是在总体框架的引导下,充分尊重场地中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变与发展,减少人为活动对场地发展的影响,使场地的景观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

五、结语

景观都市主义给了建筑学、景观设计学一次大融合的机会。它敲打去长期以来学科之间的藩篱,给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反思;更重要的是,给景观设计学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当然,它的理论还远远没有成熟,它的论点需要更多的实践来验证和说明。而史无前例的中国的城 市化和城市建设,将为景观都市主义的发展创造最大的机会,必将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理查德・马歇尔;美国城市设计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城市设计的定义篇7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实践,启示

ABSTRACT:The theory of Urbanism is a self-examination to our regional planning, it requested the traditional doctrine be brought to the planning area, is a regional plan of the renaissance. This is the new theory was traditional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in two ways and discussed with the case, the theory and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ussion.

KEY WORDS:Urbanism, Practice, Revelation

中图分类号: B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市体型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日渐成为美国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热点。可以说它是在1960—70年代重点强调规划中的社会与经济要素之后,传统的体型环境规划与设计的复兴。那新城市主义是从哪些方面继承并复兴了传统,并有和发展的呢?让我们先从新城市主义理论提出的背景开始。

1、新城市主义兴起的背景

西欧北美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大约经历了绝对集中和绝对分散两个时期(城市化——城市问题——郊区化——城市空心化——新城市主义理论与实践)。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城市的发展进入了诺瑟姆曲线的第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1970年代后,西欧、北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城市离心化发展趋势严重。城市蔓延不仅造成了交通拥挤, 更对人们的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如城市内部出现阶层与种族分化、郊区孤立等问题,缺少社区氛围等社会、经济问题。[1]

基于这些问题的出现,1993年10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北部亚历山大市, 第一届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the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 CNU) 召开。这次大会标志着新城市主义时代的正式来临。新城市主义就是在西方城市发展停滞的时候提出来的,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论,而是根据前人的理论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奥姆斯特等人的“紧凑城市”思想,并结合城市的发展现状提出来的,所以,新城市主义的具有复兴和发展的两个方面。

2、传统的复兴

传统的体型环境规划与设计的复兴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就有了萌芽。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社区邻里有其特殊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的社区设计思潮与概念。例如,1920—1930年展的社区以格网路为基本特征,亦称为传统邻里模式。1950—1960年代的社区路网模式往往是弧状线型。到了1970—1980年代,尽端路成为典型特色。进入1990年代后,低密度蔓延已成为极其普遍的模式。[3]新城市主义反对低密度蔓延,倡导传统的社区邻里模式,其目的在于革新房屋开发与社区建造的各个方面,新城市主义强调邻里社区要多功能混合和适宜于步行,而非单一土地使用功能的单调重复并仅适于小汽车使用。

2.1、传统邻里发展模式(TND)

传统邻里发展模式主张社区是人性化、适宜步行的中等至高密度社区。TND通过鼓励和建设多种交通方式,还能促进社区内交流,降低车辆的行驶路程。[4]

TND的核心是邻里的设计,DPZ 夫妇对邻里的设计原则有比较权威的描述:邻里具有一个可识别的中心,通常是公共空间,中心设有公交站, 大部分住宅都位于距离中心5 min 的步行路程之内。住宅形式多样化,包括普通住房、板楼和公寓等。邻里边缘设有商店和办公区,类型多样以满足居民日常需要。单户住宅后院允许建造辅助建筑供出租或办公。小学要建在足够近的地方,大多数孩子可以从家步行上学。每栋住宅边上有个小广场, 与住宅距离不能超过1/ 10 英里( 约160 m) 。邻里街道呈互联网络状, 提供各种各样通往任何目的地的步行和车辆行驶路线。邻里中心的建筑都建在街道旁边, 创造了良好的户外景观效果。停车场和垃圾站尽量不要面向街道,停车场设在建筑背后,通常有小巷相连。一些突出的位置通常用于建造公共建筑,为社区提供全面、教育、或文化活动的场所。

2.2、TND 开发案例

位于佛罗里达州西北部的海岸地带的滨海城的建设。占地面积约32.4hm2,是一个供居住及旅游度假的多功能社区。由于其设计理念及建成部分的独有特色,滨海城逐渐受到了高度评价,并被《时代》杂志赞赏为“近10年来最好的设计”。[4] DPZ夫妇将滨海城项目定位为美国南方地域特色的小城镇的设计,从而避免了现代主义城镇发展的那种随机性。然后他们与开发商一起游遍佛罗里达和美国南方小镇,对这些小城镇进行测绘和资料收集、研究。并邀请建筑师、木匠、房主、艺术家等共同商讨制定了一套基本原则和滨海城建设法规,指导以后不同建筑师的不同时期的设计保持有机协调和统一。

新城市主义带给人们的不是发明而是反省,将街道设计、开放空间、功能混合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传统理念重新带回到规划领域中,这些理念在现代主义兴起以来的城市建设中常常被人们忽略。

3、传统的提升

新城市主义者借鉴“紧凑城市”的理念,提倡功能混合的城市布局;倡导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提倡建设高度自组织的社区,并尽可能把现存景观纳入新区设计之中;主张从现有建筑和城市肌理中寻找线索和提示,以保持空间的连续性;注重城市中心区的再生和复兴。他们相信这些策略能最有效地减少一人一车的机动交通出行,增加邻里社区的宜居性,并最终遏制城市蔓延。

3.1、公交主导发展模式TOD

将商业、住宅、办公楼、公园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步行可达公交站点的范围内。建造适宜步行的街道网络,将居民区各个建筑连接起来。混合多种类型、密度和价格的住房, 使公共空间成为建筑导向和邻里生活的焦点。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再开发。开发中等至高密度的住宅区, 伴以相关的公共设施、办公区、零售业和服务业, 集中于混合使用的邻里,另有区域公交系统在其中设置站点。[5]

3.2、TOD案例

“波特兰2040年”,通过确定其增长边界来遏制城市的无序蔓延,加强高密度和旧城区可用空地的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高速公路发展为辅的交通发展战略。[6]

城市设计的定义篇8

关键词: 城市化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城市建设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基本上都通过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以及工农业郊区化、第二第三产业化等方式来进行城市建设;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也出现许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

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大量农村人口 (或失去土地、或弃农进城) ,盲目流向城市;

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资源过于集中;

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城市居住环境恶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交通堵塞严重;

地价房租昂贵;

就业困难;

强制暴力拆迁;

建设周期短,建筑质量差;

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基础设施不敷使用;

城市规模尺度过大,工作生活便利性差;

城市设计工作落后,缺少亲切感,缺乏地方特色。

关于城市的社会问题不是简单独立的,它们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关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了解什么事城市化?什么是城市规划?什么是城市设计?

城市化

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一般简单的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水平从某一方面表现了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现了国家工业化的程度。

城市化的表现特征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要经过比较长一定时期的发展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中期阶段:经过初期的积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左右。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的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较快,部分人口转向第三产业。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涵义和目的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它是为了合理的制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对城市物质空间建设及其时间顺序按排的综合部署。它以满足市民日益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为目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依据。

城市规划的任务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以适应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涵义和目的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而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主城部分,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平面化、抽象化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立体化、具象化和图形化。

城市规划的性质

城市设计的性质就是对城市中区域性、局部地段或某个子系统的空间形体环境的创作构思,为了达到社会、经济审美和技术方面的目的、分析并解决城市区域性或大范围局部地段的统一设计和管理问题。

城市规划的任务

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的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它以创造一个优美的城市形态,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为目的。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公共设施、园林绿径等方面,研究重点在于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组合――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环境、建筑环境、日常行为、空间视觉的研究,它渗透在城市规划的每个阶段,是多学科、多专业的三维空间的整体规划。

以人为本的观念解决国内的城市化的种种问题

笔者从事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建筑设计工作多年,深刻的体会到城市化建设的本质和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当前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发展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以及城乡一体化战略,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本为核心的。

城市是由于人类在聚居中对防御、生产、生活等方面要求而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的进程和人们的要求变化而发展。因此现代城市的建设需要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满足当前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现代城市包含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及社会行政三层意义。

中国人口多,城市压力大,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化任务异常艰巨。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大约为3.8亿,城市化程度约为30.4%,2010年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47.5%左右。根据相关专家的预测,到2050年,国内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在未来40年中,将有5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我们是要建立大量新城市新城区还是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显而易见,城乡一体化、 配套设施一体化、资源教育一体化、劳动就业一体化以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是当前我们的方向和出路。

而现阶段,国内城市化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脱离了中国国情,脱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权力过分专制集中、监督体制形同虚设、贫富M型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体制的弊病已经在各个方面暴露无疑。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国家的土地调控政策的落后、“一届政府,一张规划”的盲目、政府部门的懒政和执行不到位导致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的长官意识、搞形象工程、拉GDP等已经“深入人心”。

因此只有弱化政府职能、强化监督机制、完善立法制度、保证司法公正公开和人权自由,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地从城市规划的研究论证开始,踏踏实实地做好城市设计,回到以人为本的核心上来。

结语

本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仅仅是笔者从城市居住者的角度出发的一个建议及畅想,希望大家来关心城市、爱护城市,共同营造身边的美好家园,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2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城市设计的定义篇9

关键词:市形象;设计符号;作用

前言

城市形象是一种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符号化的城市标记,其核心的价值就是作为一个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更可以是历史文化的底蕴体现在城市的形象中,借助这个形象可以帮助城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城市最具特色品牌,让更多的人通过城市形象,引发兴趣深入了解城市,这就是城市形象对城市的重要价值。

1. 符号——人类城市文明进步的特征

符号是人类最早所形成的对事物的认知的表达,其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方式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文字也是人类创造的特殊符号。因此具有一个特定的符号可以说是人类城市文明发展的特征,就好像城市都有其名称。城市形象就是城市名称意外的抽象符号。其从产生就被赋予城市特质,其内涵是所有城市人都可以接受可以引起共鸣的符号象征。城市形象无论是文字、图形、理念蕴含的是城市所有特征最为突出的核心内容,其就是凸显城市特征的符号。城市的历史沉淀所积累的是城市特有的性格和文明,无论城市存在还是消失,其城市居民新中都会有一个符号具有特殊意义,并代表城市的历史或者精神。就像古埃及所留下的金字塔或者迪拜所建筑的迪拜塔和帆船酒店,我国的西安兵马俑等等,这些都是一种城市的符号,其代表的就是城市,其构成是通过对象的写实或者仿效而性的符号代表所在城市。符号系统不但表征的是对象系统的意义,更是扩展被传播和深化。

2. 设计符号的双重性

从设计角度,符合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双重性质,其客观的形式表征是外在而主观的则是内在的,通过符号在表象的基础上表达受众所能接收的含义。城市形象的设计符号在现代意识形态中,可以是一个影片、海报、图形、文字等,其通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并且此核心构成完整的设计符号系统,以此展示一个字最为普通的符号意义。设计符号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其双向性的体现,符合的形成与传达符合伴随的精神、文化、理念息息相关,而符号本身的观念又会形成理念和文化,其反过来还会加强符号的主观性。符号的象征性通过双向的阅读来实现,即外在表现和其所传递的内涵。所以城市形象符号的设计不能将文化与传统和现代观念割裂开,只有从城市的社会、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把握 设计的所有素材,才能建立起客观与主观相互统一的符号系统。

3. 设计符号的价值

城市形象符号的设计必须体现其价值,即符号所要体现出的主观和客观意义。根本的目标就是通过设计符号系统来完善和加强一种和谐的公共关系,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从而让城市获得一个公众认可的标识系统,更是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和富有特色的城市建筑,即利用城市符号系统让城市的所有建设都集中体现这个符号的性格。符号本身是没有价值的,至于根治在城市的特质上才能体现其双向性,才能获得真实的价值。城市形象符号系统给城市的特质找到了表达的依托,通过山水、风貌、精神等给城市带来了无形的资产。

4. 城市设计符号的原则

城市的符号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其设计的必须兼具历史和时代的精神,具有较好的审美价值,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产品。城市所在地域的文化、风俗、宗教等都成为城市形象设计的精神来源,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整体印象,是这个城市的文脉。在设计符号概念的失衡,必须利用以下原则进行,其必须具备感性、表意、叙事;于此相对的精神和文脉构建也应遵循,城市感情、城市意象、城市意境等。城市情感的构筑是符号的感性内容,就是利用建筑、绿化、自然资源、城市社会等诸多的因素构成形象的外在表象,以及这些具体表象都将给人带来舒适与高雅、通俗的特殊感受;设计形象的原则必须突出城市意象的建设,即表意原则突出形象符号的隐含意义;符号的叙事层则是为了体现城市的意境,通过对城市的体验对形象完成自我的解读,通过一个简单的符号表达出更深层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等等。

5. 城市标志符号的设计过程

5.1形象定位过程

城市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系统,在设计形象符号的时候必须做到兼顾多数的城市属性,利用细分的方式对城市优势和特征进行整理,对复杂的城市进行分析以此确定城市的形象定位,其中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功能性的形象特征,功能形象通常是将城市的一般功能与核心功能结合起来,完成形象定位;城市的总体形象与区域形象;城市内涵形象与外在形象等。按照城市的环境形象定位,包括其自然环境形象、人文环境形象、经济环境形象等,其所代表的是城市突出的环境特征,并使之形成联想突出城市特色。还有按照城市的文化特征进行形象定位,包括现代文化或者古代文化形象,就好像前面提及的西安,以兵马俑作为城市的形象代言就是结合了古代文化。在这里无论选择何种形象定位,其核心都是突出城市的特征,在此必须进行形象的细分,将多种形象元素集中起来,进行细致分析与对比,找到某一个形象方面最为突出的特征,并进行拓展,使得城市的整体形象与众不同,且容易被公众接收,并以此形象为自豪。在城市形象细分后,对优势特征进行总结,并归纳与提炼,从而形成一个城市的形象化概念,并以此理念指导完成视觉的表达,也就自然会形成一个以定位为基础的城市标志。

5.2城市符号的获得

在完成城市定位后,就需要按照定位对符号进行提炼,即找到定位的核心思路,与城市特质之间的关联,并以形成一个符号。其具体的提炼思路如下:以城市发展为思路,即城市符号标志着城市理念,是发展理念的视觉载体,而城市发展是城市理念的重要构成。利用自然资源提炼,城市所在的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可以作为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的地域孕育的是不同的文化模式,城市虽然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不会因为现代化为发生改变,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已经为城市形象打下来深刻的烙 印,因此利用这些提炼城市符号也就水到渠成了。此外还可以利用历史文化、产业特色、民族特色等支持符号的提炼,也可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符号。

6. 结语

符号是千百年来人类创造的重要文化元素,其价值甚至高于语言。因此对于城市而言,形象符号是其城市特质与发展理念的体现,更是历史与文化的精髓。借助城市形象定位与符号整合提炼,就可以完成对城市形象符号的设计,也可帮助城市获得具代表的性的形象特征,这就是符合对城市形象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燕.城市标志符号设计[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2]张宁.城市标志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03)

[3]郭艺.小标点,大智慧——标点符号设计的教学与探索[J].才智,2010,(05)

城市设计的定义篇10

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城市的特色。一方面,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它能够反映并培育城市文化;另一方面,城市文化是城市景观的灵魂,它能够不断改变和塑造城市景观,两者在一个反馈环中相互影响[1]。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作为两种客观存在,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需要通过人作为中介才能实现。(1)城市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需要通过人来实现。尽管城市文化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元素出现,但它是能够被人们感知和理解的。这种对于城市文化的感知和理解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从而塑造着城市景观设计者、决策者及公众的意识形态方面,再以不同强度影响城市的格局、肌理和景观形象。城市景观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迎合某一群体共同的使用需求与价值取向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城市文化对于城市景观的影响有时候是温和渐进式的塑造,有时候则是疾风暴雨般的骤变。比如,罗马就是在渐进式的城市建设中延续着城市文化,因而留下了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观,反映了罗马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而巴黎则是在19世纪经过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改造和重建后呈现出现在的景象,反映了19世纪工业发展对城市的功能需求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自身成就的标榜。(2)城市景观对于城市文化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需要借助于人来实现。人们不仅建造景观,而且还通过观赏和体验来理解景观,并且依据他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人们对某个城市的文化最直观的感受通常来自于城市中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场所,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所以能够成为人们脑海中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形象”,再通过群体的共识,便会发展成为大众对城市的文化认知[2]。人们对这些景观场所进行改造可能会增强或减弱其原有的文化特征,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文化氛围,再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积淀,又会孕育出新的城市文化。

2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

2.1视觉符号化表达

通过视觉符号来表现城市文化是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文化表达方式。符号是可以为人类所感知的能够代表意义的载体形式,是联系物质和意识的桥梁,也是文化的产物[3]。人们使用约定俗成的符号来代表或区分某种事物,是信息传播和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尤其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单调形式使得许多城市身陷“千城一面”的危机时,景观视觉符号常以寓意深刻的形态语言展现城市的历史片段或民风民俗,成为人们认知、体验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4]。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在设计和建设中就大量运用了体现地域文化的视觉符号。比如在色彩上,公园将红、黄、白、灰等最能表现皇城色彩的颜色作为基调色,反复运用在景观小品、铺地、植物和灯光色彩上,给人以极强的心理暗示,同时通过一系列分布于空间节点中的主题雕塑概括了北京城的历史和民俗风情。通过视觉符号来表达城市文化的时候要注意特定的时代、地域、社会背景及价值观等方面因素。比如,日本庭园的枯山水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这种意义是与其形成的时代、地域文化紧密联系,中国古典园林也有自己的文化渊源,如果把枯山水作为一种符号直接插入中国古典园林,势必与整体环境不和谐,其文化意义也会让人难以理解。因此,在景观视觉符号的选择上,必须紧扣城市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放入恰当的城市环境中,才能引导欣赏者正确领悟其所要传达的内涵。在我国当前的城市景观设计实践中,存在一些对视觉符号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有些城市在景观设计中,对视觉符号生搬硬套,甚至直接复制,导致城市景观丧失特色。还有的城市想要吸引眼球,运用一些造型奇特而突兀的景观视觉符号,结果违背人们的审美偏好,也难以和城市的环境相和谐。这种对符号的不合理使用反映了部分城市建设者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理,不仅不能产生优秀的城市景观,还会损害城市形象。

2.2场景氛围的营造

处于城市文化结构中层的制度与行为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也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城市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更是城市特色的重要来源。但是,这个层面的城市文化仅仅依靠视觉符号来表现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场景来激发。实际上,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不仅仅因为它们能满足人的视觉观感,更重要的是它们凝聚了人的活动,体现出城市特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新建的城市景观如何吸引人的参与,激发人的活动呢?阿摩斯•拉普卜特在《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中提出了“场景”和“规则”的概念。场景和空间不同,空间是客观的存在,并不具有文化信息,而场景则由于融入了人的活动,从而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并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5]。比如,欧洲街道和广场上会形成人们喝咖啡、聊天的场景,而中国街道和广场上则会呈现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场景。因此,城市景观设计不应该仅仅提供空洞单调的空间,而应该站在空间使用者的角度,营造他们乐于参与其中的“场景”。“场景”的营造离不开对“规则”的解读,这里的“规则”实际就是某种文化中经过长期积淀延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规则”形成了环境的性质,也限定了不同空间中人的行为和活动,使得空间成为具有文化意义的“场景”。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之前,就应当对当地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理想环境的理解进行深入调研,将其中对今天生活有意义的部分提取出来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促使新建景观对人的活动产生持久的吸引力。比如在成都都江堰广场设计前,设计师了解到场地北侧原有的一些揽船用的水泥坑一直是是当地人玩牌、看牌的适宜场所,于是在广场设计时按照原来水泥坑的尺寸设计了一系列5m×5m见方的、由矮墙石凳围合成的小空间,空间内布置石桌石凳,给人们提供玩牌、看牌的场所,从而将当地人特有的生活习俗延续下来,形成了极富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6]。

2.3精神与心理的满足

城市景观设计除了通过提炼视觉符号、营造场景氛围的方式来表现城市文化,还应该注意传承和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精神和心理的需要。实际上,富有文化含义的视觉符号、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场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但是要进一步表现一个地域的精神、价值观、审美趣味等,那就要上升到城市的精神文化层面。如前所述,中国城市景观的建设自古以来就受到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北京紫禁城还是江南古镇民居,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还是苏州私家园林,都体现了人顺应于天、与自然相融的天人思想。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更是综合运用各种元素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把人们凭感官感觉到的物质空间升华为对人们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7],成为中国传统哲学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精神因素的集中体现。中国当代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精神文化的精髓基础上的,因而今天的景观设计必须深入研究传统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且解决好传统精神文化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转化问题。这种转化不是对传统精神文化的简单复制或挪用,而是在认识传统精神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进行分析、评估、扬弃及更新发展,将那些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内容以及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提取出来,使其成为景观设计的新的创意和启发[8]。比如,中国传统景观艺术中蕴含浓郁的人文精神,但其毕竟主要是为少数人服务,当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则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行为,所以在当代景观理想的探索过程中,应该从现实的需求出发,寻找其中的民族智慧。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中,设计者通过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营造出山环水抱、诗情画意的空间意境,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中的审美意趣,而且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让古老的城市轴线融入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9]。因此,优秀的城市景观应该是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赋予景观以新的时代内涵,这样的城市景观才能真正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归属感。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