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十篇

时间:2024-01-03 18:09:35

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

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篇1

关键词:物理探究教学;蔡伦;科学方法;连续缺点――替代探究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70-02

一、蔡伦与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约40至50~121),东汉器械制造家、造纸专家。

蔡伦在汉和帝时被封为尚方令,尚方令监督制造宝剑和其他器械,蔡伦在兼任这个职位时,对技术产生了兴趣,很快从一个技术门外汉变成了一个谙熟各项制造技术的专家。他所监制的宝剑和器物,件件精工坚巧,被后世的人们所效法。蔡伦的最大功绩,是发明和完善了造纸术,为整个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祖师。

当时,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少数的字是写在丝绸类制品上的,而多数的字是写在由竹片制成的“简”或木片制成的“牍”上的。但是,这些字的载体都不理想。丝绸特别昂贵――一幅宽1.1米、长1米的丝织品,就要用9千克大米来换。而简、牍则非常笨重。每当蔡伦目睹这个现状时,就一直想用轻便的材料来代替。

一天,蔡伦在河边偶然看到人们把煮好的蚕丝铺在席子上,再放到水中去,用木棍把蚕丝敲烂,制成丝棉。丝棉晒干取下之后,席子上总留下一些薄薄的丝棉碎片。他觉得很新奇,就揭下一些,带回宫中。他发现,用它写字成书,比竹简轻多了,还比帛便宜。于是他认定这可能就是一种适于书写的载体。但是,丝棉也很贵重且产量很少,并且只是些碎片,形状还不规则,所以仍不理想。

但是,蔡伦却由此得到启发,经过向工匠请教和多次实验,终于在105年用生产丝棉的方法利用植物韧皮中提取的纤维,发明了“打浆”工艺,用比丝棉更廉价的麻皮、树皮、破布和废渔网等制成了实用的纸――“蔡侯纸”。这种纸在汉和帝的称赞和宣传下很快流传开来,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于是,整个世界为之改变!114年,汉安帝封蔡伦为龙亭侯,蔡侯纸也因此而得名。

二、蔡伦的“连续缺点――替代”方法

蔡伦发明蔡侯纸的故事,基本过程可描述如下:

简牍太重、丝绸太贵――用丝绵碎片代替――丝绵碎片仍然贵、产量少且是碎片――用植物纤维代替――制成“蔡侯纸”。

也就是说,解决问题时,发现原有方案的缺点,用替代的方法进行改进。若仍然发现不足,继续用替代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直至方案最优化。可以用下列图示表示:

缺点1――替代1――缺点2――替代2――……

蔡伦的这种“连续缺点――替代”方法,可以使我们通过连续“缺点列举法”和“替代法”这两种创造技法,去不断改进和克服缺点,最终实现最优化。

三、“连续缺点――替代探究”模式

将蔡伦的“连续缺点――替代”方法运用到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就形成了“连续缺点――替代探究模式”。

1.连续缺点――替代探究模式的思维程序:问题――缺点1――替代1――缺点2――替代2――……――解决问题

2.对上述思维程序的有关说明:

①问题:提出研究的问题。②缺点1:提出初步方案,然后通过缺点列举法找到初步方案的缺点和不足。③替代1:根据上述缺点,进行替代改进,形成新方案。④缺点2:再用缺点列举法,找到新方案中的不足。⑤替代2:根据上述不足,再进行替代改进,形成更新的方案。……⑥解决问题:通过最终方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总结规律。

四、连续缺点――替代探究模式的应用案例

下面通过两个典型的初中物理探究实例,体会这种模式的运用:

1.案例一: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

问题:提出问题“如何测量大气压?”

缺点1:通过覆杯实验,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水槽中的覆杯内水面高度,比较大气压大小。但是,水杯太矮,比较不出来。

替代1:学生讨论,用长玻璃管代替玻璃杯,用玻璃管中的水面高低,比较大气压大小。

缺点2:通过实验发现,玻璃管仍然长度不够,还是比较不出。

替代2:引导学生,考虑用密度大的水银柱代替水柱,进行比较。

解决问题:运用这种方法,也就是托里拆利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2.案例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问题:提出问题“如何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也即如何研究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缺点1:用点燃的蜡烛作为物体放在镜前,可以看到镜中蜡烛的像。但是,由于平面镜不透明,就不知道像处在镜后什么位置,也就不能测量出像的位置。

替代1:引导学生讨论,用透明的平面玻璃代替不透明的平面镜。这样,既可以看到镜中所成的像,也可以看到镜子后面的情况。

缺点2:通过实验发现,虽然可以从玻璃前面看到镜中的像,但是从玻璃后面找不到这个像,由此得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由于是虚像,也就无法直接测出像在镜后的位置。

替代2:引导学生讨论,用另一只完全一样的蜡烛放玻璃后面,与镜中像的位置重合,这样,通过测量第二只蜡烛的位置,就等于测出了像的位置。

解决问题: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物体和像位置关系的测量和比较,最终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五、有关说明

通过上述应用实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连续缺点――替代探究模式”告诉我们一种不断地进行缺点改进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进行缺点列举、换元替代,找到最终方案,去解决问题。

2.在这一过程中,多次采用了“缺点列举法”、“替代(换元)法”这两种创造学技法。缺点列举法的一般过程是:对于研究对象列举缺点、挑毛病,然后根据这些缺点进行改进,从而解决问题。替代法的一般过程是:对于不便直接研究的问题,寻找替代物,通过研究替代物达到研究原来对象的目的。这两种创造技法的有机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上述过程也是一个逐渐优化和臻美推理的过程:通过连续的缺点列举、连续的替代(不仅可以连续两次,还可以连续多次),使方案逐渐优化,逐渐完美,最终达到最优化,从而解决问题。因此,这是一个“最优化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研究物体运动时所创立的“逐渐逼近方法”。

4.在上述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缺点列举和替代,使最初的研究问题或对象变成另一个问题或对象,再变成第三个问题或对象……经历了多个问题、对象之间的转换,最终变为可以直接研究的问题或对象,这充分体现了精致证伪主义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科学研究纲领“问题转换”的科学认识论过程。

由此可见,早在一千九百年以前,蔡伦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就已经非常丰富多彩。我们由此借鉴而形成的“连续缺点――替代探究模式”,完全可以从多个思维角度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中国古代100位科学家故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2006.

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篇2

关键词:教法教师;短缺;补救

作者简介:邵方方(1988-),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临沂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校学生公共参与的有效路径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的视角”(BEA12003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63-03

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既是基础理论学科,又是应用技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基础教育课程特点及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并指导各科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1]高师教法师资队伍是教师教育发展专业化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教法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教法师资面临短缺的问题,这就制约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深度改革。

一、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概念解析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在高年级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师范生掌握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和教学的基本技能,培养从事教学工作和进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2]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老师是在高校师范类专业中进行学科教学设计的教师。教法教师不仅要向师范生传授教育学、心理学、教法理论等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向师范生传授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教育具有双专业的特征,即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两者在教师教育中是不可或缺。因此,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教’的问题。”[3]同样,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教育专业知识,比如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方法和技能、教育理论素养等。

二、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短缺的表现

1.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课生师比过高

教育部于2004年2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生师比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综合、师范、民族院校“合格”标准的生师比为18∶1,“限制招生”的师生比为22∶1。[4]目前,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教师的数量与学生的数量比例严重失衡、生师比过高,这就使得教法教师的工作量加大,有的教师承担3门以上甚至更多的课程,也有些教师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给不同的班级授课,课时压力十分大。总之,生师比过高将会给教法教师造成巨大的压力,教师很难有时间进行实践、科研与教学研究活动,这将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高校师范类专业高水平的教法教师相对短缺

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不是合理,高水平的教法教师相对短缺。有些高校外聘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到师范类专业兼职教法教师,虽然外聘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基本的教育理论方面的经验却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有很少一部分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在多数高校,包括名牌、重点学府,给本科生开课的教师比例不到10%,给本科生开设基础课的博士生导师则更是少得可怜,甚至不足5%。”[5]

3.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转岗问题严重

高校对于教法教师的重视度不够,而且教法教师岗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在职的教法教师得不到发展,学术地位相对较低,发挥不出自身的潜能。长期以往,部分教法教师选择了转岗,放弃学科教学法的教学与研究。教法教师的转岗一方面造成原有的教法教师数量的空缺,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相关人才的培养效果。

三、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课教师短缺的原因

1.关于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培养的政策不完善

201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对于师范教育类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课程不少于一个学期”,“支持高校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服务工作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少于20%,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该《意见》虽然对于师范教育类的学科专业课程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并未对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教师培养进一步作出阐释。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规定:“教师教育课程广义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不包括培养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课程,并且《标准》中对于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以及中学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同样对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相关规定却没有说明。

2012年教育部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于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阐释。虽然其中涉及到了高校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问题,但是并没有涉及到高等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队伍建设问题。

2.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供给不足

首先,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足。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要具备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但是目前教法教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很少,培养的相关人才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全国师范院校的需求。本研究以语文、数学以及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全日制硕博士拟招生人数为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按照30%的比例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中随机抽取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2所师范大学进行比较;按照同一比例在32所省属师范大学中随机抽取10所师范大学进行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自2010年至2013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拟招生人数共计46人,平均每年11.5人,博士学位仅仅是北京师范大学拟招生6人,平均每年1.5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博士拟招生人数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人数不相上下,而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博士拟招生人数相对来说要少很多。

注:表中招生人数是全日制学术型硕博士拟招生的人数,资料来自各院校网站的招生计划,并不代表录取培养的人数。表中“-”代表未确定具体的招生人数。

从表2、表3和表4中可以看到,10所省属师范大学中语文、数学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全日制硕士学位一般都有招生计划,博士学位的招生计划则很少,部分院校甚至没有设立博士点。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10所省属师范大学在2010~2013年的硕士拟招生人数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每年的人数也相对较为平均;而博士的拟招生人数相对来说就很少了,甚至部分师范大学并没有相应的博士点,硕博士的培养比例严重失调。

其次,高师教法教师的培养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高师教法课教师教育本身具有双专业性:学术性和师范性。高师教法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教,因此,除了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备教学实践和经验。

总之,高师教法教师的供给数量不足加上本身培养周期比较长,因此,高师教法教师的来源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全国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需求。

3.高校对于教法教师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法课一般是由相应的院系来负责。比如,数学学科的教学由相对应的数学学院来负责,语文学科的教学由相对应的文学院来负责等。虽然一些高校设有“教育学院”或者是“教育科学学院”,但是教法课的教学仍然是由相对应的学科专业学院来管理。“教育学院”只是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应的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传授则是由相对应的学科专业学院负责。因此,高校师范类教法教师在学校师资队伍的扩充方面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高校对于教师教育的体制改革、课程改革、队伍建设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以及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估等方面关注得相对较多,而对于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等方面则缺乏有效的措施。部分高校本身也有培养教法教师的硕博士点,但是数量不多,难以满足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需求,而且一般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缺乏在中小学任教的经验,缺乏高超的教学技能技巧。因此,未来教法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教学理论的讲授,而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6]

4.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

目前,教法教师的学术地位仍然存在争议,在众多的学科体系中学科教学法涉及到专业学科的很多领域,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发表言论的领域。“学科教学法在‘正统’的学术领域看来,‘专业方向不明确’,既不被专业学科所认可,也不被教育学科所重视。研究成果既不能体现相关专业学科的‘学术性’,也不能体现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学术水准’。”[7]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一般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组成,他们的待遇相对来说较低,而且高校对教法教师的重视度不够。因此,高师的教法教师这一岗位缺乏相应的吸引力,很少有教师愿意在教法课这个方向付出努力。

四、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短缺的补救措施

1.完善关于培养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政策

第一,健全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培养体系。构建以师范大学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培养体系。要充分发挥师范大学在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培养方面的作用,鼓励综合大学发挥其学科综合的优势,参与教法教师培养。师范大学要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将中小学作为实践基地,积极参与中小学的教学与课程改革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

第二,提高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培养质量。完善学科教学法专业的硕博士招生制度,科学制定招生计划,适当扩大学科教学法专业硕、博士尤其是博士的招生规模,培养高层次的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加强学科教学法专业硕博士在校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充分发挥中小学实践基地的作用,将教育实践贯穿在培养的全过程,确保硕博士招生培养与教法教师岗位的有效衔接。

第三,加强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队伍建设。要着力加强高校师范类专业现有的教法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现有的教法教师的地位,切实保障现有的教法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待遇。鼓励教法教师参与到中小学幼的教学工作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与技巧,同时要健全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到高校师范类专业讲授学科教学法的机会。

2.改革现有的教法教师课程培养体系

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供给主体是指具有培养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资格的高校,这些高校一般都设有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点或者博士点,部分高校硕博士点都具备。作为供给主体的高校课程培养体系的改革尤为重要。

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从师任教的能力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培养“反思性实践者”,同时要“强化教师实践性知识教育培养,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扎实教育理论与技能,同时具有深厚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8]

其次,要优化课程结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生课程除了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等一些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课程内容之外,还要开设实践方面的课程。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环节,“强调大学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以此构建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实践共同体’。”[9]

再次,要完善课程评价。对于研究生的程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还要加强对平时的过程性考核,加强对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技能技巧的考核。

3.转变对教法教师人才的引进观念

第一,加强校校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使用主体也可能同时是供应主体,高校师范类专业可以选择一些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优秀研究生到相对应的专业学科任教。对于没有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硕博士点的高校可以与设有硕博士点的高校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的招聘一般都要求博士学位以上,但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点是有限的,培养的人才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各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需求。高校一方面要消除只论学历的观念,积极吸收有能力优秀的年轻人才。同时要完善中小学优秀教师与高校师范类专业教学法教师的合作制度,高校建立实习基地的中小学中的优秀教师到高校师范类专业进行学科教学法的任教。一方面,可以拓展教法教师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第三,加强现有教法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提高现有教法师资队伍的待遇,提升其学术地位,完善激励政策,建立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做好现有教法师资队伍的培养发展,提升其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

4.高校师范类专业教法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篇3

[关键词]“政行企校” 高等职业教育 学科建设

[作者简介]张晓青(1962- ),女,甘肃镇原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市场营销。(广东 广州 51148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018-03

学科建设是高职教育的立校之本,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高职教育学科建设的本意是指学科主体以社会、政治、经济的切实需求为出发点,以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科建设规律为立足点,并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能力而采取的促进学科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当前“政行企校”合作背景下的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根据高等职业院校驻地的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来确立其学科建设方向。这要求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组织的利益结合点,通过合作办学模式、共建实训基地模式和项目牵引模式等方法引入校外办学资源,健全协作办学的工作新机制,强化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生存能力,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因此,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系统转型的关键期,有必要深入剖析基于“政行企校”协作的高职学科建设的现存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政行企校”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学科建设若干问题

(一)“政行企校”合作中的高职学科建设理念问题

1.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受行政化办学理念制约。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主要由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主导,这种行政化办学理念有助于统一协调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对于高职教育的投入,增强高职院校与政府就办学方向的互动,但也存在财政力量对于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投入方向的决策常演变为行政长官意志产物的缺陷。考虑到高职学科发展具有较为专业化的内生性规律,作为擅长行政权力运作的政府缺乏对于教育规律的切实把握的能力,行政长官的办学理念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理念的渗透,使得教学资源的投入方向背离高职院校的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造成高职院校学科建设资源的浪费。究其根本在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缺乏有效的“政行企校”合作平台,政府的教育主管当局的办学意志难以通过制度化渠道转化为高职学科建设理念。行政力量既不可对教育事业进行强力干预,高职院校也不可忽视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合理需求,双方应当本着互信互利的理念构建理性的利益博弈机制,合力建设高职学科体系。

2.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缺乏市场导向理念。部分高职院校沿袭着传统的闭门办学理念,部分实施产学研合作的高职院校也缺乏与企业展开深入且广泛的切实合作行动。其根源有两个:一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于包括产学合作市场在内的整个市场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产学合作的效果不仅受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努力水平的影响,而且受到政府政策环境和行业协会的协调能力的影响。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合作缺乏理性的利益分配机制。校企合作的基础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分别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以形成互惠互利的资源共享优势。但由于校企合作的成果分配缺乏制度性保障,企业难以便捷地从校企合作中获得稳定的预期收益,故而缺乏深入开展产学合作的利益驱动力。

(二)“政行企校”合作中高职学科建设的若干深层次问题

1.学科制度建设问题。学术共同体是学科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建构“政行企校”在学术共同体框架下展开合作的机制,可以确保“政行企校”合作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性。当前高职院校的学术共同体成员仅限于高校教师及科研院所等圈内人士,而高职类学科建设的直接和间接服务对象则是学生和用人单位,这导致了学术共同体的决策者和服务对象的利益背离。

2.学科资源组织问题。其一,决定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水平的首要因素是教师团队。当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建设存在如下问题:高职院校非重点学科带头人匮乏,导致学科建设缺乏学术高度,脱离学科前沿;高职教师团队未能形成合理的年龄级差与学术梯队,存在显著的教学技能的代际传承问题;高职教师的学历结构失衡,较低学历的教师比重过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兼具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较为匮乏。其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专项经费制度落实力度不足,经费分配制度执行程序不规范。其三,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相关设施与设备不足。学科专用设施与设备是学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学科建设实力水平的物化表现。高职院校部分学科的专业图书期刊匮乏,实训和实习基地总量不足,制约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提升。各地高职院校的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使得不同院校不同学科的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部分学科的实践教育资源冗余与实践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并存。其四,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不足。“政行企校”合作深度与广度不足,各方之间信息交互水平弱,知识成果转化率低。

3.学科体系架构问题。特定学科的建设是对该学科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科内在规律自然演化的必然逻辑结果。其一,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科理论体系建设问题重点表现为职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尚不健全,高职学科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理念多从传统的本科教育的学科体系中移植而来,缺乏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与就业环境的适应性理论改造。从职教学科建设理论现状而言,高职教育的学科建设沿袭普通大学教育模式,偏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操作教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存在理论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问题,这使得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工作随意性较强,缺乏规范的实训教学大纲和教学成果评估标准。其二,“政行企校”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学科体系架构建设问题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制约。特定高职院校的学科结构设计方案不仅取决于该校领导及教师的意见,还受地方政府领导意志的影响和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左右。在高职院校的学科结构设计决策过程中,校方与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从而导致决策结果缺乏部门间的协调性,使得高职院校的科研与人才培养成果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脱钩,从而影响“政行企校”等多方利益。

二、“政行企校”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学科建设优化策略

(一)“政行企校”合作中的高职学科理念建设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紧扣特色化办学思路,集中优势教学资源打造出若干具有较高水准的特色学科体系。我国高职专业及学科门类体系庞大,而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有限,缺乏齐头并进的建设众多学科的能力和实力。高职院校应当遴选适合学院办学能力,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对提升学院美誉度有益的若干重点学科加以扶持。高职院校可从具有优秀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的学科、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学科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科中选定本校的特色学科。第二,高职院校应当秉持优化学科门类结构的理念来完善高职学科建设。高职学科门类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科之间并非孤立关系,而是呈现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的关系型架构。当前高职院校通常将学科划分为核心学科和一般学科。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既要偏重核心骨干学科和重点特色学科的建设工作,也要投入相应资源来完善一般学科和非重点学科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科结构设计与调整应当根据学校实力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将学科划分档次,依据轻重缓急的原则有序地推进学科建设工作。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应当坚持学科建设方向的先进性理念。当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学科建设的观点传播甚广。过度地强调学科建设的市场化导向将导致高职院校在追逐市场就业率较高的热点专业的过程中频繁变更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内容,弱化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使得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内容同质化。高职院校应当参考当前就业市场热点,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向,将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学科作为本校学科建设重点。

(二)“政行企校”合作中的高职学科内容建设

第一,强化高职学科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通过完善“政行企校”合作机制,积极引进来自政行企领域的外部智力资源,培养一支特点突出、能力卓越的教师队伍。卓越教师团队的培养应当树立内外部培养相结合的理念。行业协会可积极撮合校企人才交流机制的建设,促使骨干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摸点调研,鼓励企业骨干到高职院校进修学习,从而有效提升高职教师队伍的实战素质,确保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符合实体经济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培养还应当严格规范内部优秀教师遴选制度的建设,通过设计包含教学、科研和技能三项主体指标在内的教师素质评价体系的方式,来反促高职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动性,为学科建设工作注入鲜活师资动力。第二,完善高职学科教育平台建设。由于高职院校缺乏必要的办学经费来为各学科建立设施完备的实训教学平台,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通过实训教育来彰显其办学特色的能力。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政行企校”合作架构的力量,破除传统的自办实训基地的费力做法,转而强化高职院校与政行企之间的沟通力度,借助企业现成资源,办好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之间也应当强化合作,规避传统的各自为政式的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方法,转而建立可服务多个高职院校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再者,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政行企校”合作机制,完善学科教学与科研投资制度体系。地方政府可借助行业协会力量来掌握区域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一线企业的切实需求,并据此制订区域性高职院校学科教学与科研投资规划方案。第三,提升高职学科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培养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实用型高技术人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地方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级技工人才。此类人才既要掌握技术发展前沿理论知识,又要具备熟练操作高新技术设备的能力,能创造性地处理现代化生产系统在运行中暴露出的各式问题。这要求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方向须符合驻地主导性产业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应积极与行业协会及企业展开就人才培养方案问题的沟通,建立行校企间的人才培养利益协调机制。高职院校可利用政府财力、行业协会智力及企业资源,强化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地区经济从粗放式增长模式向精细化经营模式的质变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第四,优化学科管理体制效能。管理体制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制度保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沿袭传统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其弊端在于行政化体制所引致的官本位思想泛滥于学院管理层,导致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偏离教学与科研等核心工作。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完善现行管理体制、优化学院的基层权力配置制度的方式来落实教授治学的管理理念,促使高职院校回归以教师与学生为立学根本、以学术与教学为办学中心的本色地位。

(三)“政行企校”合作中的高职学科支撑力量建设

第一,政府应构建利于展开“政行企校”协同工作的制度体系。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弗里曼教授认为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一种政府行为,通过将产学研合作架构拓展为政产学研合作架构,将有利于提升地方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我国各级政府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和市场手段来强化对基于“政行企校”合作的高职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立法部门应完善高职学科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在《教育法》等教育基本法律中对“政行企校”合作给出强制性规范。政府还可通过财税刺激手段激励行业协会和企业积极通过“政行企校”合作方式参与高职学科建设。对于按指定方式投资“政行企校”合作项目的企业,政府应当应按投资额度等级给予该企业相应的所得税减免;鼓励国有政策性银行给此类企业以低息或无息的信贷授信额度;对参与“政行企校”合作项目的行业协会,政府应当根据项目规模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对高职院校主导的“政行企校”合作研发项目的试产及量产产品销售给予税费减免;对于“政行企校”合作项目下的人才培养与高端人才交流活动,政府应当出台政策以保障其跨单位流动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第二,行业协会应强化其服务功能,在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合作过程中起到信息交换和资源集聚的桥梁功能,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行业协会可将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作汇总分析,并反馈给高职院校,为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的制订提供数据支撑。行业协会还可收集学校的人才供给信息和科研成果并反馈给企业,促使高职院校将其人才与技术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三,“政行企校”应秉持以市场需求为合作项目的依据,将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嵌入企业产业链中,形成高职院校的学科链条与企业的产业链条环环对应的态势。产业经济学理论揭示,区域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通过一定的关联性技术与产权安排而链接为一体,并依据特定的时空布局和产业流程关系而结成相互依存的联盟。作为提供人才与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的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将其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产业链发展相结合,将学科重点发展方向与区域间专业化分工体系相结合。高职院校可以将产业链合作形式作为“政行企校”合作的载体,借助产业链的贯通功能来联通高职学院的各学科门类,形成跨学科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龙陵英.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瓶颈与应对策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33).

[2]刘萌,李平.政行企校深度融合共建共享实训基地[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6).

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篇4

关键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现状;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1当前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暴露的问题

国外相关学者在进行对中国的教学调研时曾经表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受到人才的制约,从而难以有效的推行产业升级计划。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对我国当前高校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判断,当前我们国家的高校教育中,主要使用书本型、理论性以及教师单向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很难与学生日后的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培育出的高校学生在社会上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基于这种观点,提出了应当改变当前以课堂、教材、教师等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应当面向社会需求以及日后的工作实践进行教学,从而走上一条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道路上。笔者通过对当前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进行调查,总结了如下几点当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办学水平差异明显,许多院校需要对专业进行提升

目前工程管理这项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而这项学科是一项涵盖较广、跨度较大的学科体系,有着理论紧密连接着实践,并且呈现出文理交融等特性的综合性学科。此外由于各个高校的背景存在差异,各个工程管理专业的开设院系不同、课程设置不同、教学水平也有很大不同[2]。当前我们国家的工程管理专业有六成的学校不能达到标准水平,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主要是由于社会突然对此专业需求扩大,导致许多学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直接开设这项专业,另外一方面在于上述院校在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后并没有跟上相关的配套设施,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掌握到全面的知识技能。

1.2缺乏实践教学

通过对当前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调查可以看出,多数高校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从工程管理的实际出发,学生缺乏对这项专业的了解,并且对工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缺乏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认识概念,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性,使学生缺乏对于工程管理中问题的切身了解,影响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的能力培养。

1.3缺乏对学科定位的准确认识

工程管理这项专业出现的时间较短,当前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还有这一定的分歧,不确定这项专业应当是以学生知识结构为中心还是应当以管理技术作为中心进行教学。这也使得许多学校在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定位时,出现一定的偏差,将不同的方向的专业捆绑到一起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导致了不同院校将工程管理专业放在了不同学院中,。如有些学校将工程管理放到管理学院。有的则放到建筑工程学院。这种学科定位上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影响到了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在学生的学习中,不同学生对于不同专业课重视也不同,所以最终所学习到的知识重点与知识架构也存在着差异,这一点对于日后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都会产生影响。

2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的改进与优化策略

2.1突出重点课程,合理进行专业课设置

各个高校之间工程管理的归属存在差异,有效高校将其划入管理学科、有的是工科;此外还有着房地产方向、项目管理方向、工程造价方向等等不同的培养方向。但是从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不管是如何划分以及哪种培养方向,都应当让学生明白核心课程是哪些,这样学生才可以有的放矢的知道学习重点[3]。此外不仅要指明重点课程,还需要强化重点课程所配套的实践。当前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缺乏实践,到了社会工作后,空有书本知识而不能施展,还需要从头进行实践学习,面对这种状况就要有针对的去解决,使学生能够明白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并且加强对于工程管理的实践。

2.2高校明确培养目标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专业牵涉到建筑施工领域的许多环节,所以在进行专业的设置上,许多高校以为求大求全,但是在实际的培养方向上,却没有清晰的目标,最终培养出的学生“什么都懂一点,又什么都不精通”。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进行工程管理教学中,要明确和清晰培养目标,在不同专业上做到重点突出,兼顾其他专业,只有搞懂了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在进行其他方向上的学习,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3强调对学生专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在社会中许多建设单位反映,当前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中,经常出现学生的技术水平较高,但是与之配套的职业素养却较低。进入工作单位后,在实际的工程管理时间中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在一些人为因素上对建设工程的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就说明这当前高校教育中过分的强调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所以这一点也应当应用到高校教学的优化中去。

2.4对教师队伍进行机构上的优化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大建设的时期,迫切的需要实践性人才。而在当前高校的工程管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工程管理教学理论知识储备上较为雄厚,但是在实践上存在着经验不足等问题,所以在面对工程管理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出现解决方案缺乏操作性、过于理想化等现象[4]。这样的教学最终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工程实践的认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高校在进行师资力量建设时,应当注意多使用实践性人才进行工程实践类的教学。工程管理对于实际操作有着较强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教师在发展中应当注意理论知识需要搭配着实际的工程管理实践进行,也就是说高校应当注意对高校教师的时间培训,使教师对实际的工程实践有所认识,保证学生能够从学校也学习到工程管理的实践知识。

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篇5

【关键词】参与式培训 优点 缺点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2-02

一、参与式培训的含义

所谓参与式培训,是指学习个体参与到培训、教学和研讨中,与其他参与者个体一起学习和共同提高的培训方式。参与式培训是借助特定的情境或者一些材料,引导参与者,激发出他们原有的经验与理论,在平等自主的前提下探索。

二、参与式培训的优点

(一)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参与者,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理论素养与科研能力

参与式培训可以了解教师的需求,并且运用科学的方法设置培训课程,促使参与者能够参与到培训内容的确定中。参与式培训属于一种多元化的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方式是通过各种活动调动起教师参与热情,自觉主动的参与起来,建立和谐的氛围环境,充分利用教师的经验,搭建一个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让教师在实践中锻炼,完成培训任务,最终提高综合素养。

在参与式培训中,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学识水平,而且还有助于他们更快地熟悉和掌握中小学教学,锻炼教学能力,增强自我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此外,参与式培训对教育规律的不断探索,运用教育理论对教育现象进行分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仅在科研活动中改变教师固有的思想认识,改变教育观念,而且让大多数教师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了提高理论素养与科研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充分调动参与者专业化成长的内在动力与积极性

在相关调查中,参与式培训能够真正激发起参与者内在的动力,同时,这也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正因为激发起了参与者内在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那么才促使他们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投入到任务中。

参与式培训应当积极的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以挂钩学校的方式,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内容,开设培训课程。此时,培训内容不再由单方确定,而是根据教师的需求与迷茫,设计培训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且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领导作用,通过开展专题讲学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促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教科研水平。

(三)参与式培训有助于增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与参与式培训相比,传统培训方式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等缺点。参与式培训来源于学校又服务于学校,不仅解决了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开拓视野,提高理论层次,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展参与式培训,不仅激发了教师的内在动力,促使参与者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的任务中,从而提高培训最终的成绩。

参与式培训不仅增长了参与者的学识水平,而且促使参与者尽快熟悉教学模式与课程,能够锻炼出能力,增强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理论水平能力和科研能力。参与式培训不仅运用教育理论知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科研活动。

参与式培训不仅促进广大师生树立了教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适应新课程与实践新课程的能力。

三、参与式培训的缺点与思考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参与式培训体制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优良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实际应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缺点,我们在分析缺点的同时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参与式培训虽然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培训的理论观点与操作模式,虽然这在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以中小学专业化发展为例,理论框架、有效策略和操作运行机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这就需要相关研究机构对参与式培训不断的探索研究,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其次,从整体来看,参与者的教育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虽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些现代教育理论,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运用到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在实践应用中发展、创新和完善,无法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

最后,参与式培训属于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关系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虽然在发展中已经实现了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新课程已经实现有机结合,但是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中还需要整个相关资源,调动一切资源力量促使教师专业培训的实行。

四、结论

参与式培训属于参与者行动研究的尝试,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与培训者一起改进培训教学方法,提升参与者的意识与能力,改进教学实践水平与质量,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了参与式培训的优点与缺点,通过简单清晰的介绍,介绍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以此实现参与者们之间的合作学习,并在小组教学活动中,参与者提供的理论能够为未来参与式培训提供全新的思想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牛东亚.参与式教学的反思策略.《教学研究》.2011年第5期

[2]许光驰,宋奇慧.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及效益评价.《职教通讯》.2013年第18期

[3]王艺璇,杨春维,滕洪辉,任百祥.参与式教学法在《环境学》课程中的应用.《广东化工》.2014年第五期

[4]吕霄.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分析及其特点、方法.《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10年第5期

[5]罗华丽.参与式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今日中国教研》.2013年第1期

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篇6

1.培养模式陈旧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还沿袭单项灌输授课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很少甚至没有思维余地,束缚了学生的想像力。从毕业论文选题、立论、资料信息提供、协作指导到评阅答辩,全过程几乎都由导师在操纵,研究生很少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忽略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研究生学制僵化,限制了部分优秀研究生的迅速成长,也影响了大科学、大问题研究的连续性。人才近亲培养严重,影响了学术思想的交流和交叉以及向多元化发展。许多研究生只注重本专业的学习,忽视交叉学科专业的学习,使得医学研究生不能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

2.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我们科研现状缺乏独立的科学思想、独创的科学工具以及独有的科学文化。读书能力不强。首先是部分研究生读文献的欲望不强,导师指定读什么文献就读什么文献,缺乏系统性阅读;其次是缺乏阅读技巧,读文献没有问题线索,只是多和散,前沿进展脉络不清楚;第三读文献比较片面,引申和关联文献缺乏阅读,工具和技术方法类文献缺乏阅读。问题意识缺乏。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内在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术创新的突破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入手[2]。但调查显示,研究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读了相当多的文献后,归纳总结不出问题。创新实践欠缺。很大部分研究生不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设计,而是按照导师申请到的科研项目开展实验研究,为导师完成项目任务。

3.学术交流层次低

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还相对封闭,很少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交流合作,导致科研前沿信息沟通不畅。同时,部分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观念淡薄,或因自身基础差、底子薄,知识面窄,缺乏主动沟通和交流的勇气,更不说“平等交流”。

二、提升研究生创新培训质量的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基于研究生招生规模不可能大幅提升的现状,提出“平推转重优、优生优育”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思路,实施以获得“全国百篇优博论文”为导向的优秀研究生培养计划,构建培训新模式,搭建新平台。

1.逐步实行长学制一贯式直博培养

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方式呈现多样化和弹性化的趋势,培养目标均紧密地结合生产和科技的需要,逐步淡化硕士、博士分阶段培养观念,对基础医学(包括医学院校生物学学科)实行基本学制为5年的直博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中期或阶段考核,全程实行学分管理和分流淘汰,分流淘汰者可转入硕士研究生培养,或因课题研究需要也可适当延长1-2年。

2.试行研究生实验室轮转训练,实行“师生互选”

为培养直博研究生系统完整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遴选前沿优秀培育点,有序地、交互地让研究生到校内相关实验室轮转。原则上在研究生修学位课程期间,边修学位课程,边选择2-3个相关领域或一级学科内的实验室,花半年的时间完成。通过轮转,使研究生尽快熟悉科研环境,培养系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加深对相关领域研究方向、学术前沿、人才梯队以及平台条件的了解。同时,进一步严格和提高导师的上岗资格,在研究生实验室轮转期间,加大对符合招生资格研究生导师的系列宣传,经学生-导师双方面了解磨合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互选,最终确定导师。

3.实行以导师负主责的导师组培养制度

研究生导师确定后,由导师负责甄选和组建不少于3人的导师组。导师组成员原则上是本领域优秀学术骨干、技术看家人,可跨学科组建或从校外聘请。导师负责研究生日常指导和管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担全部责任;导师组负责研究生阶段考核和培养质量把关,其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分工指导。导师组要结合研究生的特长和对研究生的课题进展进行定期考核和审查,包括读书报告,开题报告,课题进展报告以及阶段学习等,进一步指导下一步科研计划,决定研究生是否能够提交论文进行评阅、答辩等。

4.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

针对当前“研究生课程知识老化,实验技能不足”的问题,弥补研究生开展科研实验基本技能的不足,联合主要学科和校生物医学分析测试中心,开办研究生暑期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了“基因表达调控基本理论及实验技术”、“活细胞工作站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电生理膜片钳技术”等前沿技术培训模块。邀请到国内外前沿技术专家授课或指导,满足各自研究生科研实验的需要,反响较好。

5.举办基础医学博士生论坛

为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培养转型发展,加强研究生间高层交流,每年举办基础医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坛以“创新、协同、碰撞、提升”为主题,由研究生自行组织,在机关协调,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面对面交流。在今年举办的“第一届基础医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中,来自全国7所知名院校的21名知名专家和全国优博以及在CNS、本领域顶尖杂志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的优秀博士生作了学术报告和最新前沿进展报告,交流的内容覆盖生命科学相关前沿。通过跨院校、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碰撞,实现了校内外优秀研究生的学术思想碰撞,带来了头脑风暴似的激发和启迪,同时也锻炼了广大研究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建立了学术友谊。

6.发起了基础医学高层论坛

为进一步提高导师队伍学术交流水平,寻求多方支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发起了“邀请本领域国际大师或领军人物来校讲学、合作”为目标的基础医学高层论坛。从免疫学、神经突触研究、脑科学研究以及血管组织工程等前沿领域,邀请到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等12位欧美院士以及22位相关专业领域国际顶尖专家来校交流,与导师们探讨深度合作,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

7.启动国际“1+1”研究生教学

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篇7

如果说讲课是一门科学,那么评课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恰如其分的讲评,能使人心悦诚服,深受启发,不恰当的评课则会产生负向效应,在数学评课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数学评课是对一节数学课的客观评价。评课时要联系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注意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去分析,评议的内容要准确,语言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评价的手段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在教研活动中笔者经常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模式就是“如果这样讲是不是会更好”,简单的把自己对这部分的处理方案说出来,而不去解释或挖掘不同处理的根据,这样的评课事实上对授课者来说没有太大的益处的,是典型的低层次讲评,是缺乏科学性的。

二、客观性原则

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一节授课,不管是执教多年的老师的课,还是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的课,都要充分肯定成绩,看到不足,要用全面地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反映教师课堂的真实情况。对每一个环节作出恰当的评议。在教研实践中,往往走入两个极端,对名师或老教师的课,由于受权威心里的影响,很多老师是盲从或不好意思说,而在年轻教师面前,又多少有点摆老资格,以追求完美的心态,事实上形成了群而攻之。这都违背了评课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针对性原则

数学评课要有针对性。要结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例进行讲评,运用教育学理论去阐述,提出问题,指明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从而使执教者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要抓住重点和特色进行评议,突出对优缺点的分析,使执教者能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要害问题,以便尽快地加以改进和提高。笔者在多年的教研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评课时,张三说一点,李四说一点,王五聊一点.....,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点评只是蜻蜓点水,含糊其辞,无论评课的角度还是深度,都缺乏针对性。因此,教师在评课时要采取直接了当的方式,坦率地阐明观点,点出要害问题,千万不要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四、探索性原则

把数学评课活动当成研究问题的媒介,看成进行教育科研的园地,这是数学评课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评课中可以探索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怎样落实课程标准,怎样运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等。评课是学术研讨,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不要搞少数服从多数,更不能采用行政手段“统一认识”。评课时要多提启发性问题,不要轻易下定性结论,让大家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大胆发表各自的见解,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评课会应是评议讨论会,不要开成评判会。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课评议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讲求教学评议的实效性。对教改实验课的评价,应注重其研究性,鼓励发表不同意见,总结有效和先进的教学经验,找出问题,加以改进;对评优课要注重比较性,要有严格的标准,公平的态度;对新教师的试讲课,要注重其基本素质,考察他们的可发展性;对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的研究课的评课应着力研究具体问题,探索教学规律,以此提高教研组的教学水平与教研能力。

五、激励性原则

1.唤醒“胜任内驱力”。一般来说,人们对胜任的工作会越做越感兴趣,越干越好,尤其是在工作中时常得到同行的赞誉、认可和鼓励,就会引发强烈的胜任内驱力,从而不断进取。评课时要以“优点谈足,缺点抓准”为原则。优点谈足,就是要能合情合理地满足人的受赞誉需要,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增强做好工作的自信心,同时也使其乐于接受评课人善意的指点;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人心悦诚服,评与被评双方就会实现较为理想的沟通。当然,有时会遇到优点极少而缺点甚多的课,评价时可以将优点拆大为小分开评,连同表扬其认真的态度和做出的努力,总之,是先让其得到适当程度的认可。缺点多,可归类抓主要的说,或点出缺点的根源,或进行鼓励式的探讨,使讲课人感觉到评在点子上,谈在情理中。

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篇8

【关键词】 典型问题;护理人才培养

【中国分类号】 R69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12-0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1]在乡镇卫生院中,护士培养存在典型的几个问题。

目标缺失型。由于乡镇卫生院处于基层,护士培养方面缺少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保证,在培养目标方面缺少系统目标。培养哪些内容,达到什么目标,医院管理人员缺少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定位。或者目标出示不清晰具体,这样就缺少必要的目标取向,培训效果不理想,泛泛学习,针对性不强,不知道系统培训到底如何安排,护士出现学习的亚健康状态,思维出现真空,实际效果欠缺。

培训理论失位型。乡镇卫生院处于基层,护士长管理工作和一线护理工作繁重,学习时间不充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需要强化,尤其理论水平需要着重加强。跟上最新护理创新理论,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实践,护理管理者就必须不断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护理人才,使护理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过程失控型。在护理人员整个培养过程中,时间比较零碎,精力受到约束,乡镇卫生院过程管理精细化欠缺,有时某些护理人员理论水平欠缺甚至是护理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是在这个过程中缺少作为造成的,或者受到护理人员自身的因素影响。这样失控的缺乏一以贯之的培训势必影响卫生院整体护理人才实际业务能级的提升。

结果放任型。有的护士没有达到护士长所要求的标准,但是没有必要检查,反馈;要么反馈不及时,不具体。这些影响了护士的培训的动力和效率,有的护士学习惰性的心理就得以滋长,护士培养的实效性就无从谈起。

方法呆板型。乡镇卫生院业务学习考试和实际操作是常用方法,而缺少多种方法相结合,影响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护士和护士长习惯的业务培训,我们以习惯的态度和习惯的方式,无论是其内在的变化还是面对当下医改的新形式,都是不允许的,习惯思维运用的不好,有可能对基层卫生院业务培训是个不小的阻力,因此业务培训迫切需要应用新思维,新方法。

乡镇卫生院护士业务培训的理论性和实效性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我们试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全程以目标定位。

护理管理者应该全面了解护士信息,做个细心人,把收集的资料汇集、归纳起来。根据护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划分为若干等级,初步提出适合各级的培训目标和发展计划。再结合每个人的不同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做出微调,以保证培训计划具有个性化。例如:把年资较长,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强的护士分为一级,根据其特点制订出较高的培训目标,提供他们发展平台,如: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或者安排协助护士长参与病房管理和质量检查,帮助其向更高层次发展;把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或基础知识差的护士划分为二级或者三级,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就要着重“三基”知识的内容。老中青,三个层级分别发展,造成你追我赶,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生动发展局面,最终达成各自目标。

二 、 护理培训理论到位。

只有培训理论的支撑,培训行为才能有依据,有科学和系统性,培训行为才是培训理论的体现。在乡镇卫生院中护理程序理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效用,是一种科学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及工作方法[2],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步骤和行动,实行系统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并且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与反馈功能的过程[3]。护理程序理论引入护士培训中,是比较切合护理管理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是护理程序理论在护理管理领域的新拓展。它充分说明护理程序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也同样适用于护理管理中。[4]

三 、 过程应该得到监控。

任何系统都要与外在发生关系,不可能单独存在的。 护士培训能力的提升是与各方面相关的。护士培训计划和措施确定以后,按照培训的步骤按时进行。并且充分发挥主管护士、护师的传帮带职责,帮助落实各项培训计划。护士长定期检查学习情况,查笔记,考核学习效果。根据落实情况进行适当的奖惩,培训不合格者找谈话,戒勉,并作详细记录,再学习,循环往复,直到合格,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便下一阶段的顺利推进,对于优秀者适时表扬。护士培训管理关键在过程,实际效用才能明显。

四 、 结果需要有效反馈。

按照心理学最近发展区的观点,编制考核的题目,在此处用力,尤其是年轻经验不足的护士感受到自己知识储备较少,但通过努力,能达到预期目标。护士长不断总结培训效果,分析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价整个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培训计划做出相应的修改,问题的出现并反馈是为了更有效果的培训行为的落实。

五 、 方法需要优化。

最优化方法(也称做运筹学方法)是近几十年形成的,它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最优化方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其生产经营活动。[5]护士能力的的培养包括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培养、护理管理能力的培养。乡镇卫生院护士实际操作培训应该常态化,平时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学历层次,选拔优秀护士到高校进修,护士长交流到具有优良管理条件的医院挂职学习,多种培训方法最终要优化。

总之,在“医改”背景下,关于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护士长要按照文件精神,“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护理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1]护士长要敢于管理,管理要在点子上,不需要“走马观花”式的业务培训,而是需要“欣赏啊,慢慢欣赏”的有实效的业务培训,切实帮助护士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促进整个护理队伍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

[2] 魏彦芬,沈宁,赵书元。对6所医院护士运用护理程序情况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1996年。

[3] 袁剑云,金乔,主编。系统化整体护理与模式病房建设,卫生部护理中心教育委员会组编,1993年。

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篇9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系统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 D230 [文献标识码] A

The Building of an Assessment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Higher Education

YANG Yeping, WANG Liying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he main channel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ssessment of teaching is a key link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a key pattern for monitoring the teaching effect. However, at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current assessment system for the course is not good enough in terms of scientific nature, long term effect and integration. A scientific assessment system could help increase the teaching effect. As a result, the principles of integrity, hierarchy, and openness should be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building the system. To promot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ing staff should solve current problems for the system by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assessment system and upgrade assessment pattern from a new perspective.

Key words: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ory course, assessment system, systemization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教学考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形式,对教学过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引导、规范和促进作用,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的构建是提升教学实效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对课程考评进行改革和创新,逐渐完善考评体系,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但还是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考评体系

科学的考评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自身课程特点对考评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还停留在经验层面,没有规范化的标准,不能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考评体系。

第一,缺少对考评的系统化研究。系统性是事物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评也不例外,科学的把握其系统性,可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和教学的质的飞跃。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只是就问题研究问题,将考评的各个方面简单堆积,缺乏对其全面、深入、系统化的研究。

第二,缺少对考评体系构成要素的合理分析。考评目标、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标准等作为考评体系的构成要素,其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的运转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也没有弄清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致使考评体系的整体属性和功能得不到最好的发挥。

第三,缺少对考评体系的开放性研究。考评体系也具有开放性,它与外界环境相互联系,需要通过不断吸收外界的有利因素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然而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不能根据外界因素的变化及时更新和改进考评目标、考评标准、考评内容等,致使考评体系出现明显的封闭性和滞后性,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2.缺乏长效的考评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考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注重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建立起与时俱进的长效考评机制。

第一,考评过程缺乏连续性。在传统的考评中,学生可以依据教师的教学特点,准确地估计出教师的考评时间,甚至是考评内容,进而在具体的某一时间段上采取积极的应对行为,熟记概念和原理等理论性的内容,利用这种机械的、被动的方式顺利通过考评。

第二,考评要素缺乏关联性。现阶段的考评体系中,各要素从设立到应用,都只是从要素本身出发,单纯地对学生某个方面进行考评,而忽视了各要素间的相关性和考评体系的整体性,各要素的最大考评效能难以发挥,不能真正评价学生。

第三,考评监督保障机制缺乏有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虽然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学校还没真正从课程设置的价值本源出发,为课程考评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保障机制,更没有科学规范的评定和验收程序,没将其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无法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无法解决“考核标准的直观性与学生思想品德的隐蔽性之间的矛盾”[1],达不到将学生认知外化为行为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3.缺乏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考评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实践性,然而在考评过程中却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一,实践内容没有融入考评理念。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过程中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落后现象,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考评是教育的手段与过程,过多的将关注点落在结果上,而忽视了学生平时表现和进步,使学生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

第二,考评目标的设置上缺少实践内容。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目标虽有对实践考评的设置,但大都流于形式,淡化实践性,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失去了考评目标的导向性作用,不能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第三,考评内容的选择上缺少实践内容。教育者虽在考评内容的选择上已经考虑到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的同等重要性,但在实际的考评中,由于实践教学模式未完整的建构起来,仍然存在缺少实践内容考评的现象,削弱了教学实效性。

第四,考评方法上缺少实践手段。理论型考评仍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的主要手段,学生平时的实践表现和道德行为没能很好的融入到考评中,致使考评成绩与平时品行表现不一致,考评结果缺乏全面性、公平性、真实性、准确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考评体系构建的原则

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其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考评体系是一个由处于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考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体,应从其整体性出发去认识考评体系和处理考评体系建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弄清考评体系在整体上呈现的新属性和功能,使“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新的力量。”[2]是考评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可以使教育者正确认识和处理考评体系中各要素间的联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联系,揭示考评体系的特性,挖掘体系的深层规律,实现体系整体功能的优化。

2.层次性原则

考评体系内部的考评要素具有不同的属性、规律、功能,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为此,考评体系的建设应遵循层次性原则。教育者要分清考评体系内在的层次,发现不同层次上的共性规律与个性规律,尤其要注重对考评体系各层次上的质的差异性的研究,利于把握考评体系的本质,从宏观到微观都能科学、合理地规划考评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实现功能最优化。

3.开放性原则

系统的开放性体现的是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与传递的关系。[3]它是维持系统良性生存的重要途径。考评体系作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系统,需要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与传递,吸收有利因素,及时调整自身的结构,依据现实需要不断更新考评理念、考评方法、考评内容等,以适应社会、学校和学生的需要,真正发挥考评体系的作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构建的新路径

教育工作者应从新的角度构建科学的、系统化的考评体系,以克服传统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实效性。

1.构建科学合理的系统化考评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育者应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工具,将其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揭示其整体特性和内部各组成要素间的联系与运行规律。

第一,科学分析考评体系的构成要素,明确其地位与功能。对考评体系内部各要素的分析是科学认识考评体系的前提,其主要包含:考评理念、考评目标、考评主体、考评原则、考评内容、考评方法、考评标准、考评过程、考评保障机制九部分,他们共同推动考评体系的合理运转。每个考评要素自身是一个系统,有各自特殊的属性与运行规律,在考评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存在很大差异,必须要充分挖掘各要素的运行规律,进行合理设置。

第二,理清体系内部各要素间的联系,保障考评体系良性运转。考评体系功能的最优化受其内部各组成要素间关系的影响。教育者应明确考评目标、原则、主体、方法等各要素间的具体关系。如考评目标引领和调控整个考评体系,考评标准规范考评过程,考评保障机制维护考评体系各要素和整体正常运行。可见,考评体系内部各要素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的良性运行是考评体系合理运行的重要保障。

第三,注重吸收外部有利因素,促进考评体系发展。考评体系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其必须通过鉴别与筛选不断吸收外界有利因素,才能促进体系自身的有序发展。为此,教育者在考评中要不断吸收相关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的优秀成果,可以将其应用于考评内容、方法的选择,考评原则的设立,考评过程的监测等。还可以引用当今先进的数据分析与综合技术,收集和整理考评对象的具体信息,预测考评对象的动态等,为考评服务,使考评体系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建立科学的长效考评机制

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篇10

[关键词] 福建省中医妇科学 发展报告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治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卜辞中,就记载着许多生育问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妇科学已在经、带、胎、产、杂病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辩证施治体系,在防治妇科疾病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为发展妇女保健事业、繁衍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大量整理古医籍文献,进行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高了学术水平,完善了学科建设,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医疗方面:运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研制了宫外孕I号方、宫外孕II号方,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手术治疗;针灸纠正胎位,可防治难产;中医中药治疗宫颈癌;在计划生育方面用中药引产;多年来对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孕征、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的诊治,完善和优化了中医药防治方案,探索了个体化诊疗规律,建立了符合疾病演变规律的较科学、客观的临床诊疗评价体系,并研制了相应的院内中药制剂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研方面: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疗崩漏,在研究中发现舌象与阴道脱落细胞有相关性;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探讨了肾虚与血瘀的关系,阐述了血瘀是一直贯穿其始终的重要因素,能更准确地、科学地、客观地说明中医疗效与辨证施治的关系。运用补肾健脾法防治自然流产;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从分子与基因水平研究中医药安胎的机理,探讨中医补肾法对妊娠期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围绕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进行综合性研究,补肾疏肝法治疗黄体欠佳;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免疫性不孕;中药配合放射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对异位妊娠、盆腔疼痛、妇科肿瘤的诊疗规范及治疗机理进行临床与基础研究。对多囊卵巢雄激素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增多的可能机制,证实外周雄激素过多可直接损害患者的中枢多巴胺活性,导致生长激素、垂体甲状腺轴以及泌乳素分泌异常,中医药干预有效,等等。在学科研究的前沿,为妇科常见与疑难疾病的诊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承担多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出版和发表了论文、论著,搭建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报告会。

教学方面:1958年中医学院成立后,连续参加编写六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还编写了七年制规划教材(七年制)、全国专科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及大纲》以及《中医妇科学及大纲》(清华大学出版社),等等。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医妇科学人才和学术骨干,储备了一批医疗科研教学复合型的学科带头人。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精神,促进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通过对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发展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前瞻性分析,编写《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发展报告》,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1 中医妇科学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用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形成鲜明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在防治妇产科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中医妇科在理论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药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以外测内归纳为证侯,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构成中医药因人、因事、因地的个体化诊疗体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用药随证变通,符合患者个体要求,这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

中医妇科学具有本学科独特的理论基础,认为女性的生理特点是月经、胎孕、产育、哺乳和带下,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月经是女性的生理基础,月经的产生是在肾气充盛、天癸至、任通冲盛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受带脉约束和督脉调节。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损伤冲任胞宫而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是通过调理脏腑、气血的方法来调补冲任即通过调整全身功能而治疗疾病。她不是机械地孤立地看待人患的“病”,而是把“病人”看作是一个整体,把“病”作为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在一定时间的失衡状态。治疗上,既要怯邪、又要扶正,强调机体正气的作用,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遵循月经的周期性变化,带下病的特点,妊娠期、产褥期等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总结出不同的治疗原则,并根据妇女“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特点遣方用药。方药治疗是中医妇科学治病的主要工具,方剂的多种药物的君臣佐使配伍,针对人体的多因素,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适应于妇女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的特点,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1.2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学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妇科学在防治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重症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相对低廉,易于接受,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中医妇科学在临床应用中的突出特色与优势在于调经、助孕、安胎、治疗带下病、产后病及杂病等。

在治疗妇科内分泌功能疾病、生殖器官炎症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盆腔炎、宫颈炎等,此外对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也有显著作用。

在助孕、保胎等方面,如排卵障碍性、免疫性因素、输卵管炎症性、不明原因等造成的不孕等效果显著。中药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以及人工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等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

在治疗产后病方面,如根据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对产后发热、产后身痛、恶露不绝、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大便难、缺乳等疾病有确切的独特的疗效。

总之,在经、带、胎、产、杂等疾病的防治方面,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1.3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科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与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同志曾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广大中西医妇科临床工作者积极运用传统理论和方法,又善于结合现代医学,在临床工作中不仅仅采用中医理论诊断辨证论治某一疾病,还与辨病相结合,使得治疗更有针对性,提高临床疗效;对某些疾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

如针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试验研究方面,吴婷博士等[1]随机将316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补肾调经系列方及西药治疗。补肾调经系列方I号方用于出血期,II、III号方用于血止后调经,以西药炔诺酮、倍美力和安宫黄体酮为对照药。通过对2组止血及调整月经周期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浆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血浆、子宫内膜、经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变化,结果证实中药止血效果优于西药组,调周作用与西药相当。中药组血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中医妇科学独具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对人体生命科学的深刻认识。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对中医药有了新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进一步发挥中医妇科学的优势和特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2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治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1 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随着新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的出现,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得到进一步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成长点和亮点,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许多疑难病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积极推动了学科的进步,为中医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1.1 中医妇科学在防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重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特点

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突出的优势与特色表现在月经病、妊娠病、带下病、产后病和杂病等诸多方面。在诊治妇科生殖内分泌功能疾病方面: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痛经、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在诊治生殖器官炎症如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方面;在诊治排卵障碍性、免疫性因素、输卵管炎症性、不明原因等造成的不孕症,以及诊治妊娠恶阻、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产后子宫异常出血、产褥感染、产后缺乳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疗效。得到了国内外医务人员的称赞和患者的认可。对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疑难病的干预和治疗也具有明显成效。此外,对宫颈不同分级的非典型增生、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亦有较好的疗效和优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起的《中医治疗不孕症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由我省制订。

在临床诊治时突出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强调辩证与辨病相结合,采用传统方加减、分型论治,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给药、针药结合、多种途径综合治疗等方法,有效地发挥了中医药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方便经济的优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

2.1.2 大力传承名老中医妇科专家的学术经验

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是一部继承、发扬、创新的历史。继承是基础,发扬、创新则夯实根基。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在传承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学术经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省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孙朗川、孙浩铭、郑兰芬、陈雨苍的学术得到发展,他们的继承人孙坦村、王惠珍、何桂英、王玲已成为省内学科带头人,吴熙、钟秀美、黄宝英分别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为了传承和创新,我们在整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挖掘古代、近代和现代妇科专家、药物学专家及方剂学专家有效的、独到的治法和方药,拓展我们的研究思路,发现更多新的、行之有效的诊疗途径和方法。已出版《孙朗川医案医话集》、《孙浩铭临床集》、《孙氏妇科集》、《妇科郑兰芬临床经验》、《中医妇产科学》、《吴熙妇科溯洄》等30多部专著,其中《中医妇产科学》、《吴熙妇科溯洄》、《现代中医不育症学》等三部专著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著作一、二、三等奖。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中医妇科辞典》使中医妇科学领域再次掀起学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高潮。

2.1.3 中医妇科创新研究硕果累累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会会组织了70余位全国妇科界名医家编写的大型《中医妇产科学》专著,集当代中医妇产科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之大成,内容丰富、新颖,获2004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一等奖。

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研究、辨证分型、证候规律、治则治法及方药的分析研究等方面。系统整理了“女子生殖、天癸的生理基础”,提出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理论,同时论证了与西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环路相对应性。在以往“肾主生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肝为女子主令之官”、“肝为女子致病之贼”,深入研究了肝在多种妇科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对中医妇科寒证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行了“补肾活血法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机理研究”、“导痰种子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及机理探讨”、“益真1、2号对高龄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研究”、“补肾益骨膏防治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研究”、“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和生存质量关系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及证候特点相关研究”等。采用生殖免疫学、内分泌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

在临床研究方面,运用辩证施治,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建设全国和省级重点专科。用中医妇科学学科自己的病区,在诊疗中突出中医药特色。开设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不孕症专科门诊,探索子宫肌瘤非手术多途径治疗的机理探讨与围手术治疗优化方案。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辨证分型方面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前瞻性研究,有了新的发现。对月经失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肌瘤、盆腔炎等疾病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客观评价中药的临床疗效,为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2.2 福建省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战略、需求与目标

2.2.1 学科发展战略

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在医学模式转变和人类健康观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参照疾病谱的变化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围绕提高临床疗效,发展优势特色病种,解决中医妇科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丰富和发展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和中医妇科治疗学。扩大服务领域,在妇女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2.2 学科发展需求

随着妇女对生存质量提高的重视和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从中医妇科学科的内涵不难看出,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色在中医妇科领域必将发挥其独特作用。在吸收和利用现代科技和人文成果的同时,中医妇科学将重点解决妇科生殖内分泌领域和亚健康状态的身心疾病,促进中医妇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与创新。

2.2.3 学科发展目标

首先,要培养一支热爱中医妇科事业、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梯队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造就一批具有独立创新能力、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第二,要建设一批在中医妇科学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中医妇科学科专病专科的医疗、科研、教学基地;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三,要建立中医妇科学科的专业网络,通过专业网站促进信息交流,不断普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促进中医妇科学学科的继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第四,要建立和完善中医妇科病的诊疗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优化中医药诊疗方案;研究个体化诊疗的标准。

2.3 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

2.3.1 加强中医妇科学术继承研究

开展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重点研究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

2.3.2 提升中医妇科学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中医妇科基础理论研究,系统整理中医妇科理论研究成果,重点开展病因病机、辩证方法、中药作用机理等研究。

2.3.3 开展中医妇科防治优势病种研究

选择中医妇科在临床诊治中疗效确切、优势明显的2~3个病种,开展诊疗技术与方案的收集、筛选、验证、评价,总结中医药在防治这些病种上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价方法,形成科学的防治规范和疗效评价体系,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培训和推广。

2.3.4 加强中医妇科防治疑难病种研究

选择1~2种高发、难治的疾病,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疗效评价,以及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客观分析中医药防治的优势所在,对这些疾病的中医药诊疗方案、疗效评价体系作科学的研究分析。

2.3.5 建立中医妇科标准体系

继续组织实施40项中医妇科行业标准的制定。初步建立中医妇科标准体系。

2.4 中医妇科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4.1 基础研究方面

(1)创新不足。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医妇科学的理论研究缺乏创新,虽然有些学者对某些妇科疾病的病机提出自己的认识,但还是停留在对前人理论的进一步解释上,这只能被称为“继承”,而不是“创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医学发展的原动力。中医学的发展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中医理论有所突破,才能使中医实现划时代的超越。两千多年来,中医学一直在创新中寻求发展,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等学派纷呈,无一不是创新的产物,这种创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医理论。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理论和技术上的真正创新,这是一门学科生存的希望所在。

(2)证候研究缺乏规范化。这几乎是中医妇科学发展的一大难题。现代社会是要求证据的社会,中医学也需要“循证”,但中医学从出生就是经验医学,它的主观性阻碍了中医学的“循证”。有学者提出“中医软指标的规范化”的观点,即对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为中医的“循证”提供基础。因此,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也应要求对中医妇科疾病进行规范化。

(3)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在中医妇科基础研究中选用的动物模型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实验的结果缺乏可比性和可重复性,严重阻碍了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因此,急需创建符合妇科疾病特点的动物模型并使之规范化。

2.4.2 治疗方面

(1)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方药研究。临床治疗一直是中医妇科学的骄傲,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时候,中医妇科学会显示出奇特的效果,而且副作用少。中医妇科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内治、外治、针灸等多种方法和途径。在许多种妇科疾病上中医妇科治疗都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但临床上的治疗研究多是小样本的观察,大样本群体性的临床研究还需进一步扩大范围,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2)中医妇科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

临床上缺乏统一的辩证分型、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实验设计不甚合理,需尽快建立中医妇科标准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婷.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试验研究[J]. 中华中医妇科杂志, 2002, (2).

[2] 吴婷. 补肾调经系列方1号方用于止血期[G]. 全国中医妇科论文汇编, 2001.

[3] 吴熙, 等. 功血饮治疗无排卵功血[J]. 中华中医妇科杂志, 1999.

[4] 谢波, 等. 功血胶囊1号治疗功血[J]. 中华中医妇科杂志, 2001, (1).

[5] 谢波. 熟地胶囊治疗青春期功血[J]. 全国中医妇科汇编, 2003.

[6] 何贵翔, 等. 益肾健脾颗粒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妇科杂志,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