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十篇

时间:2024-01-02 17:42:43

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

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篇1

关键词:城市桥梁设计;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对比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事业也逐渐繁盛。其中,各种的交通工具应运而生,使得公路桥梁的承载力也相对提升。其中,城市桥梁建设载荷设计也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但是由于城市桥梁与公路桥梁日常的荷载情况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要对比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桥梁设计。

城市桥梁和公路桥梁规范的发展历程

1.1、城市桥梁规范的发展历程

我国在1993 年 10月 1 日实行了是最早的规范化的城市桥梁设计标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需求不断增加,建设部改进了原有的城市桥梁载荷设计标准,在 1998 年 12 月 1 日颁布了《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这一标准从此作为城市桥梁行业中的强制性标准。在这之后,建设部又在2012 年 4 月 1 日,正式实施新的《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1.2、公路桥梁规范的发展历程

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是路桥设计的重要技术指标,各个时期的荷载标准和设计规范反映了我国运输载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至2003年,我国交通部门分别在1954~1956年、1967年、1972年、1981年对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进行了四次大的修改。

在2003年,交通部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随后不久,交通部又在2004年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桥梁荷载标准的具体应用研究

2.1、汽车载荷

2.1.1、车道荷载的计算图式

在《公路04规范》中,对桥梁设计时的汽车荷载计算图式作了明确规定。(1)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0.5Kn/m,对于集中荷载标准值的选取可以依据以下规定:

①当桥梁计算跨径大于等于50m时,=360kN;

②当桥梁设计跨径小于等于5m时,=180kN;

③当桥梁计算跨径处于5-50m的范围之内时,就选用直线内插获取相关数值。将以上标准值乘以1.2的系数就可以计算出剪力效应。 (2)公路-Ⅱ级车道荷载的集中荷载标准值和均布荷载标准值可以依据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0.75倍采用。

2.2、人群荷载标准值选取 在《公路04规范》中,对人群荷载标准值的选取有以下规定:(1)当桥梁的计算跨径小于等于50m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0kN/;当桥梁计算跨径大于等于150m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2.5kN/;当桥梁计算跨径处于50-150m范围内时,人群荷载标准值就可以运用线性内插得到。除此以外,若是跨径不等的连续结构,那么就应该以取最大计算跨径。专用的人行桥梁的取值按3.5kN/。(2)局部构件或人行道板是可以根据一块板为单元,同时在进行计算时要依据标准值4.0kN/的均布荷载。 (4)在计算人行道的栏杆时,取1.0kN/m为作用在扶手上的竖向力标准值;取0.75kN/m为作用在栏杆立柱顶部的水平推力标准值。

3、城市桥梁与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对比

3.1、汽车载荷对比

在《城市12规范》中的荷载模式构建相关规定上,其主要利用的是单-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的模式来表示城-A 和城-B 级车道荷载,以此得出,《城市12规范》与《公路04规范》有着相同之处。为明晰二者之间的关系,关于汽车荷载的基本情况对比见表 l。

在《公路 04 规范》和《城市 12 规范》中,很多有关桥梁荷载的规定都有一定想通的地方,如设计牵道数目与行车道总宽度的关系,对桥梁结构的车道荷载横5向布置以及车道的横向折减系数的规定,大部分都相同,只是个别数值有这比较小的变化。

3.2、汽车冲击力

城市规范中关于汽车冲击力的计算仍近似地认为冲击力与计算跨经之间存在着反比例的关系,其计算基本方式与《公路 89 规范》相似,和城市规范不一样的是《公路 04 规范》采用结构基频的方式来计算汽车冲击力。由此可见这两个规范中对于汽车冲击力的计算方式仍有很大的不同。比起城市规范,《公路 04 规范》的冲击系数有很大的提升,这在小跨径桥梁上的表现比较明显,但是大跨径桥梁冲击系数就比较接近,其表现就不太明显。

3.3、人群荷载

关于人群荷载的规定,在《城市 12 规范》中有着非常的系统详细的描述。行人行走的桥梁其荷载值为 4.5kPa,而那些专门单独为行人建设的桥梁其荷载值为 5kPa。除此以外,对于荷载选用的起点,《城市 12 规范》的起点要高于公路桥梁的规定的起点,这样一来,一些跨径较小的城市桥梁的安全系数就会比公路桥梁高。而对于那些跨境较大的桥梁而言,不管是公路还是城市桥梁,在设计人群荷载时都呈现出一种递减的趋势,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的控制以前出现的人群荷载产生的内力通常比汽车荷载大的情况。由于桥梁设计跨径的不同,两种规定中有关人群荷载的具体方式和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对桥梁的整体和局部进行相应的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荷载的实际采用值,从而有效的保证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4、汽车制动力

在城市桥梁和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中,对于汽车制动力的设计规定是相同的,都是利用特定的固定值和 10%的车道荷载较大值作为设计的标准值。但是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是设计中的车辆荷载存在明显的区别,此外,当荷载车道为同向两车道以上情况时,两种规定中关于汽车制动力标准值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城市 12 规范》中的各种相关因素的计算都是建立在《城市 98 规范》的基础上的,因此,这一部分可变荷载在城市桥梁和公路桥梁设计中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公路 98 规范》与《公路 04 规范》的区别上。

4、作用效应组合

在《城市 12 规范》中,除了删除《公路 89 规范》中关于履带车和平板挂车的相关内容外,其它的荷载组合与《公路 89 规范》的规定都相同。但还是有从《城市 12 规范》中的内容来看,如果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组合型式有下面五种:

(1)与《公路 89 规范》中的第一种组合形式相同,选用了基本可变荷载与永久荷载组合。

(2)选用基本可变荷载、永久荷载和其他可变荷载相组合三者结合的方式;

(3)在第一种组合方式的前提下,再加上由于船只或漂浮物碰撞而引起的偶然荷载。这种组合方式与公路规范中的第四种组合方式相一致;

(4)在城市桥梁在施工的盐酸过程中,利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结构重力、脚手架、材料机具、人群等等由于施工而产生的荷载进行组合,在公路规范中,第五种荷载组合方式与这种组合相一致;

(5)城市桥梁在设计时承受的各种永久荷载,比方说由于重力、预加力、地震等多方面原因产生的荷载相互作用组合在一起的组合方式,公路规范中的第六种组合方式也是同样的规范和要求,此外,在通过极限承载能力来进行城市桥梁设计时,城市标准和公路规范中关于永久和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的规定内容基本一致。

5、关于城市桥梁与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的思考

通过对比城市桥梁与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让我们了解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也认识到正由于它们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要严格依据所对应的规范标准,因为只有严格依据标准设计才能保证桥梁质量,在对比之余,笔者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

5.1、重视设计的耐久性问题

通过研究表明,若桥梁缺乏耐久性设计,就会使得一些桥梁受到损害甚至出现倒塌的现象,这便使得桥梁的耐久性设计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上若有缺陷就会影响桥梁的耐久性,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与常规的结构设计相比,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有着其特殊性,所以在研究耐久性时要从定性分析逐渐转变为定量分析。纵观国外的桥梁设计,他们的设计原则就是将结构物的耐久性提高,为此,他们统一考虑桥梁的结构布局,并注重其构造的细节,这样一来使得结构的检查比较容易,同时维修也比较简单,除此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维修费用的支出,确保了桥梁的安全性,最终提高了经济效益。

5.2、在世界范围内共同分享桥梁设计经验和成果

当前,由于我国的桥梁的设计人员没有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致使国内桥梁设计存在结构正常使用耐久性差、性能差以及安全性差。相比之下,对于一些发达的国家,他们则对结构物的性能设计十分重视,内容主要包括裂缝、振动、变形、疲劳性、耐久性能等。除了设计合理性方面的缺陷外,由于当前国内的设计主要是静态的设计,这种设计理念对于成本维护以及桥梁的使用寿命方面缺少全面的考虑,仅从经济的角度确定建设施工的成本。虽然我国的桥梁设计有一定的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桥梁设计有着国外一些国家所没有的优点与不具备的方法,也是可以与外国一起分享的。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保证桥梁的整体质量,在未来的桥梁荷载设计中,要在世界范围内共同分享桥梁设计经验和成果,各国家应一起努力,推进国际桥梁的建设。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与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大部分是相同的,但还是有一部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时,不能混淆两种设计标准,严格按照各自的标准来进行,同时,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延长桥梁寿命,保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勇. 城市桥梁与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对比[J]. 交通标准化,2008,14:6-10.

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篇2

关键词:照明详细规划,控制内涵

中图分类号:J914 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近些年 “照明文化品味”、“绿色照明”、“照明可持续发展”等词频繁地出现在媒体和研讨会上,我国的城市夜景建设水平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照明规划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照明科学体系也并不完善,我国的城市照明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完善城市照明规划理论体系,控制城市照明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1.城市照明规划层级梳理

我国的城市照明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次,城市照明详细规划需要遵循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李农:《城市照明总体规划与实例详解》,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城市照明总体规划层次是针对整个城市或较为独立的城区进行的,近似于城市规划中市域规划与总体规划阶段控制的内容。照明详细规划层次是针对较小的城市区域进行的,近似于城市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控制的内容。照明详细规划通常由政府管理机构与建设单位联合组织,对该区域的照明提供具体设计的依据和指导。

2.城市照明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我国2010年颁布实施的《城市照明管理规定》对城市照明规划的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首次做了明确规定;另外,《关于印发“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的通知》对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也首次提出了发展的要求,随着城市照明规划需求的增加,完善我国城市照明规划理论体系意义重大。城市照明规划是一项专项规划,其编制需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编制指导建设。由于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相对完整,科学,可以为城市照明规划的理论提供相对权威,合理的参考。城市规划的控制以土地使用为重点,城市照明规划控制以光的建设为重点,两者虽然在控制深度,控制要素等方面各有差别,但是在产生背景,作用和规划层级等方面十分相似,所以城市照明详细规划的控制内涵可以参考类比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内涵建立。

3. 照明规划控制内涵研究

通过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的内涵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从城市规划管理的眼光看,任何城市建设活动,不管是综合开发还是个体建设,其内在构成都包括六个方面: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和行为活动,城市规划管理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控制一般也是通过这6个方面来进行的。[夏南凯:《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

类比城市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控制内涵,当前城市照明规划的控制就是要通过“控制建设、光容量、节能环保”来协调“照明效果与开发利用的矛盾”;另一方面,城市内的任何建设活动,不管是昼景观还是夜景观,其内在构成也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环境容量、设施配套、城市设计引导及行为活动,都需要从这四方面着手控制。只不过,城市规划中涉及土地使用和建筑建造的控制内容,而城市照明规划由于其复杂程度有限,控制的主体是光,城市规划的控制内容有时又是其载体要素,故控制内容相对有限。

城市规划的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作出规定。其具体内容包括用地性质,用地使用相容性,用地边界和用地面积等。城市照明规划的主体是光,光的建设需要载体,而载体的建设和控制则是城市规划的这部分内容。城市照明规划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功能分区,对不同区域的照明效果提出要求,并不涉及这部分内容。

城市规划的环境容量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合理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人口容量,绿地率和空地率等。这些指标分别从建筑,环境和人口三个方面综合,全面的控制了环境容量。城市照明规划的主体是光,而创造良好的光环境,照明不应该仅仅只是提供好的可见度, 营造轻松并且舒适地感觉也至关重要。因此考虑到照明规划的特殊性,光环境必须满足环境对照明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一般而言照明必须确保视觉舒适, 使人们感觉到舒适安宁;视觉功效, 使人们即使处于困难的条件中, 也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视觉目的;视觉安全, 使人们能够看见周围, 发现险情。为满足这些要求, 必须考虑对光环境有影响的内容,如光的强度,光的方向性,光色,闪烁等方面。

城市规划的建筑建造控制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和建筑物之间的群体关系做出必要的技术规定。其主要控制内容有: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等,同时还包括消防,抗震,卫生防疫,安全防护,防洪以及其他专业的规定。城市照明规划依赖载体表达,昼景观是夜景观建设的基础,城市照明规划的控制并不涉及城市规划的这部分内容。

城市规划的城市设计引导多用于城市中的重要景观地带和历史文化保护地带,是为了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依照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的原则,从城市空间环境对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其控制指标比如建筑风格形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等内容。城市设计贯穿在大部分的规划编制类型中,它对于空间品质的营造至关重要,但其偏向空间美学的内在特征,使得实施管理的难度非常大。在“控规”中,城市设计的美学部分被纳入“引导性”的导则,城市照明规划的景观照明建设也具有美学的艺术性,对于照明方式,灯具造型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控制。

城市规划的配套设施控制是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保证,配套设施的控制是对居住,商业,工业,仓储等地上的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提出定量配置要求。城市的照明建设不仅需要载体表现,也更需要灯具和一系列电力管线配套设施的建设才能实现效果,同时对于设施节能的问题也是需要重点控制的内容,城市照明规划的控制需要包含这部分内容。

城市规划的行为活动控制是从外部环境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就交通活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提出控制要求。其中环境保护控制通过限定污染物排放的最高标准来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对环境污染和危害的一系列因素。城市照明规划为了防止夜晚的光污染。也需要对城市环境进行控制。

4. 城市照明详细规划评价指标控制内涵分类

城市照明详细规划评价指标的来源主要来自我国的照明设计标准和规范和CIE相关技术文件。如《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83-2008)》,《城区照明指南CIE_136_2000》等[李农、张琳:《城市照明详细规划的探索性研究》,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从以上标准规范里总结提炼出了规定的评价指标有:平均照度,亮度值(出自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均匀度(出自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阈值增量(出自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照明功率密度值(出自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色温(出自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诱导性(出自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光源及灯具选择(出自城区照明指南,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灯具造型(出自城区照明指南,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按照城市照明控制内涵将其分类,得到:环境容量—平均照度,亮度值,均匀度,色温;设施配套—光源及灯具选择,照明功率密度值;城市设计引导—照明方式,诱导性;行为活动—阈值增量。

结论:

通过分析,城市照明建设的内在构成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容量、设施配套、城市设计引导及行为活动,城市照明控制需要从这四方面着手。因此,城市照明规划的控制内涵也就是对这四个方面的控制。

参考文献:

李农:《城市照明总体规划与实例详解》,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篇3

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城市建设往往靠近江河。江河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水资源,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洪涝隐患。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进程加快,但从总体上看,城市防洪设施还比较薄弱,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没有跟上城市建设的发展步伐,与城市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为了确保城市发展和防洪安全,各地已将城市防洪规划列入了重要日程,并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点和水利工程建设的中心任务。做好城市防洪工作,必须有一个好的城市防洪规划。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来谈对城市防洪规划的认识:一是城市防洪标准的确定;二是协调好城市防洪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三是综合考虑城市防洪规划与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的关系;四是协调好城市防洪工程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水利工程。 1城市防洪标准的确定 城市防洪标准指采用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后城市所具有的防洪能力,用防御洪水的频率或重现期表示。城市防洪标准与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影响直接相关,应与城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按照现行的《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标准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或非农业人口数量进行确定。根据城市的各自特点、防洪工程现状、同一城市不同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程度等,可采用不同的防洪标准。就我国目前城市防洪来讲,大江、大河、大湖沿岸城市的防洪标准应与其干流相一致。中小支流上城市的防洪标准在与流域防洪标准相协调后,为确保城市防洪安全,也可采用略高于周边其他圩堤的相对标准,但在堤防断面和超高上要留有一定的安全余地;对特别重要的城市,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协调好城市防洪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城市防洪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防洪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防洪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防洪保护范围应与城市规划范围相一致,并应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防洪保护范围应适当加大。中心市区与城市郊区应根据目前发展情况合理界定,应采用不同防洪标准设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不少城市是先有总体规划后有防洪规划,使得防洪建设十分被动,无形中就加大了发展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2)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城市防洪规划防护的对象是城市,而城市是一个多元体,与城市防洪工程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也较多,这些相交叉的设施有:城市路网、城市雨污水排放管网、城市桥梁、城市景观、城市江滨旅游、城市居民生活设施等。城市防洪规划既要研究为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提供防洪保障,又要与这些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相协调,改善或不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3)与城市发展总体格局相协调。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防洪工程布局时应与城市发展总体格局相协调,这些需要协调的内容包括:城市规模与防洪、除涝的标准;城市建设对防洪的要求;防洪对城市建设的要求;城市景观对防洪工程布局及形式的要求;城市的发展与防洪工程的实施程序。在协调过程中如果出现矛盾,首先应服从防洪的需要,在满足防洪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结合其他功能的发挥。正确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才能使防洪工程既起到防洪的作用,又能有机地与其他功能相结合,发挥综合效能。 2城市防洪规划要服从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 城市防洪规划是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在城市范围内的深化和细化,必须服从流域或区域的防洪规划。城市防洪规划与流域或区域的防洪规划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同,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注重于研究整个流域防洪的治理格局,侧重于面上工程及运行方案的研究;而城市仅为流域中的一个点,这一点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流域防洪规划中是不可能研究得很深入。城市防洪规划应服从于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应在流域防洪规划指导下开展,与流域防洪有关的城市上下游治理方案应与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相一致,城市范围内的流域性工程应与流域防洪规划相统一,同时允许与流域防洪规划有—定的差异。 3协调城市防洪工程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河流两岸是城市最自然的风景线,可供旅游、观光和城市居民就近接触自然,因此应充分注意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景观建设,在城市防洪规划中应遵循保持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环境的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建设人类居住环境除了必要的生活设施外,还需要优美的环境,其中亲水性是尤为重要的。历史上,把城市建在湖边、河岸及海滨有其必然的道理。城市防洪堤的建设,使城区与水之间形成一道屏障,限制了城市居民与水的接触,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影响美观,因此城市防洪工程设计中,防洪堤本身应设置一些亲水步道、亲水台阶、亲水广场、亲水绿道等滨水建筑物,利用有利地形种植花草树木等,以供游人欣赏水的景色、亲近水的芳泽,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防洪堤建成沿江河的滨水道路,使其成为城市内的主要景观,并成为滨水休闲游憩性道路,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观光的场所。 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意识 现时的堤防工程只能是现阶段历史文化、物质水平的一种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设计标准的提高、施工技术的进步和设计理论、新材料应用的发展,必将对今后堤防建设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多为今后的堤防建设留出一定的“空间”。这就要广大工程设计建设者思考堤防如何结合城市的持续性生态发展,即要有长远的观念。创新是一个产业、一项工程的精髓,是技术进步的动力。要鼓励因地制宜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从长远看,这需要职能主管部门的扶持,给出切实的优惠政策,也需要设计单位之间、施工和新材料企业生产、管理部门间的技术融合、信息反馈,这样才能带动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这次千里江堤建设中就涌现出一些新的设计探索,如射水法、高喷技术和土工织物材料在堤防上得到广泛应用。#p#分页标题#e#

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篇4

在我国现行的规划编制体系中,法规层面的城市规划更注重对城市的理性分析和量化控制管理,缺少在三维空间形态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次系统化的控制和引导手段。而总体城市设计对于城市空间环境建设的控制与引导的目标使其成为一种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而作为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一部分,当前总体城市设计进入到了指定具有指导作用的技术性文件和具体编制实践的阶段。在实施应用中,对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合理程度和实践指导的有效性成为总体城市设计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从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对象、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应用分类、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使用方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讨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形成与具体应用。

2、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对象

2.1明确总体城市设计目标、确定研究方向

总体城市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凸显城市空间特色。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意图强调建立地区内的空间结构框架与设计引导。通过对城市自然山水特征和历史文化特色的把握,明确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框架与发展思路1。

总成城市设计对城市特色的塑造贯穿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众多环节之中。总体城市设计层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与之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为城市宏观空间布局提供城市设计角度的思考。另一方面则是为具体城市设计、详细规划以及规划管理层面提供宏观的控制和引导原则。这种逐层分级控制引导的序列使得城市的特色,从宏观到微观,从规划到建设,得以维系、延续与强化。而总体城市设计导则作为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重要工具,在确立哪些城市设计要素能够建立起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框架,如何控制这些城市设计要素的问题是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工作的核心议题。

2.2建立总体城市设计框架、明确控制对象

⑴公共空间资源的管控。在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中,应首先注重对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管控和统筹布局。研究得出的框架结构在总体城市规划中,通过用地规划布局、设施建设、开发容量等技术指标规定,实现总体城市设计结构在具体空间范围的存在和大致的空间范畴和几何形态。其中,城市公共空间资源可以涵盖城市道路、自然环境、广场公园等各种形式的物理空间资源,同时也应该将城市形象、建筑风貌、等视觉资源以及社会文化、人文特色的城市要素纳入其中。

⑵控制标准的建立,明确对公共空间资源的开发、保护、特色建设的各项要求、以及城市各种资源与公共空间控制点之间质、量的关系。采用指标体系、管理措施以及设计指引等以量化和法规化的技术手段来构成建设控制标准,融入到城市的日常建设当中。在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形成对公共空间资源的具体内容的技术规定。

⑶结合城市形象的塑造,协调城市特色空间整体发展框架的合理建构。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给予公众共同的稳定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总体形象定位是城市性质、功能和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结合城市意象理论、社会人文理论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分析,提取城市中的重要特色空间,使其成为城市建设实施中需要重点把控的对象。

⑷建立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并将所有的设计策略转化为管控措施(法规+导则),积极的纳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或自成体系,以规划管理的语言和工具来实现和操作框架的控制引导作用。因此应将管控的内容、要点、方法等各种元素统一整合,通过总体城市设计导则这种工具,来形成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对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行动指导。

3、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应用分类

3.1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等级

从城市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来看,框架是由整个地区环境内重要的城市设计要素组成的。内容多种多样,规模巨大,系统繁复。城市建设实践需从这些设计要素的重要程度、意象作用以及建设安排进行序列组织,具体行动。

从控制概念的构成来看,控制行为由控制主体、被控制对象、控制因子三部分组成。对城市这个巨系统内的空间物质要素的控制,除了控制主体、被控制对象、控制因子(多个控制因子,或是平行的各种系统要素)这三部分外,还应该突出对控制因子具体的控制机制的考虑,包含控制集合点,控制因子排列两个组成。

①控制集合点——城市整体的广袤性要求了城市中被控制空间实体的有限数量和主次之分,超过了这个标准,会导致面广体大,控制力度的减弱。

②控制因子排列——而控制因素的多样性要求了不同物质要素各自的有限数量和权重,模糊了这个标准,其间产生的各种作用力必然会发生偏移甚至抵消,导致对于一个具体空间点的控制目标混沌,同样使控制力度减弱(一身兼数职的尴尬)。控制机制的关键点在于理解城市空间是这些控制因子的有机综合,而不是各种因子的机械叠加。

3.2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分类

由前面论述可知,城市总体设计确立的城市特色空间框架是一个层级式物质构成体系,需要建立逐层分级控制引导的序列,才能保证其从宏观到微观,从规划到建设的控制指引。因此,总体城市设计导则需要针对不同层级的控制对象,形成不同控制力和限定作用的导则分类。结合城市空间层次的划分以及控制程度的深浅,设计导则被分为四类

⑴强制性导则:这些内容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被贯彻的,如果希望得到豁免,必须向政府提交申请和可行性报告,强制性导则针对的具体城市物质对象,需要结合城市的空间发展框架进行对应,主要依据以下一些要素: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城市空间与景观、城市形体的量化控制(建筑高度、密度)、重要公共空间等。

⑵说明性导则:这些内容是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应该被贯彻的,如果希望得到豁免,必须向规划主管部分提交申请和可行性报告。

⑶建议性导则:这些内容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执行。执行批准书必须提交给规划主管部门并得到批准。

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篇5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生态城市的墓本内洒,从城市的 经济 、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探讨了广西城市建设生态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宁、柳州、桂林、捂州和北海的城市建设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提出了时创建广西生态城市的几点认识。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提出,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l -al。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 发展 ,相应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环境的不断恶化,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广西虽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并且已提出了建设“生态广西”的目标,但与生态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标准、体系和实施办法,使许多相关政策难以贯彻实施。本文以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和北海五城市为例,探讨符合广西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的获取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确定依据。

1广西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的构建

1.1指标体系

从传统城市、田园城市到园林城市、人居城市、生态城市,国际国内都制订了不同的评价体系及其标准(} -iol,但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 自然 条件、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平衡对近远期要求等诸因素都存在很大的特异性和差异性,用一种评价体系及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城市显然是行不通的。

笔者所选取的评价指标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 参考 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的评价体系,从中选取适合广西特点的指标进行评价。

为了 科学 地评价广西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一些符合广西城市自身特点的指标,例如:酸雨频率和降水ph最低值是根据广西城市特别是柳州酸雨酸度低、频率高、范围广的特点而提出的评价指标;城市景观均匀度和城市干道绿化面积/总面积,主要是根据广西城市绿地较为丰富,指标也比较高,但最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离城市居民最近、最能调剂居民生活的中心区绿地却相当贫乏,可见部分市区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基于这一点,笔者根据城市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这两项指标fnl,用来评价城市建设用地和绿化面积的搭配均匀程度以及各个绿地面积的连通程度,以确保物种具有足够的生存环境和迁移的重要路径和通廊,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滨江防护带宽度的提出主要是根据广西大部分城市依河而建,近20年来,城市河流滨水区的发展明显滞后,一些城市修建了防洪堤,几乎完全改变了河流的原始风貌,而有些防洪堤就像城墙一样,隔断了市民与河流的联系,一些城市将河流作为纳污体,河流城市段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绿色防护带则能为生物多样性和动物的迁徙提供自然场所与廊道,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休闲娱乐场所,环城绿色生态圈宽度主要是根据有些城市的防风带较窄、不能创造自然化的物种丰富景观结构而提出的。

根据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特点,从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反映城市社会各系统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城市主要资源的丰裕程度和开发利用程度,以及城市环境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容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2参考标准值

i.z.i标准值确定的原则

确定指标的标准值是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本文根据宋永昌提出的制定生态城市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路,参考以下几项原则指定标准值:①凡已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②可以参考国外具有生态特色的城市的现状值作为标准值;③参考国内生态建设良好的城市的现状值,作趋势外推,确定标准值;④依据现有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力求定量化作为标准值;⑤对那些目前统计数据不完整,但在指标体系中又十分重要的指标,在缺乏有关指标统计数据时,暂用类似指标替代;⑥评价中一些重要但又难以量化的指标,可以通过主观评判或专家打分的方法加以定量化[3j

1.2.2标准值的确定

在进行城市生态评价时,需要对各项评价指标确定其标准值。评价标准的确定,也可以说是要建立起一套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或生态城市建设进程的定量参照系,是人们能够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来找出自身的差距,明确其发展的目标。有些指标,例如:大气环境水环境等已经有了经过研究确定的国际、国家标准,对于这些指标可以直接使用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价,但有些指标没有一定的标准,根据某一城市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指标体系,对于此类指标标准的确定就比较困难。因此,各地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生态城市的内涵和要求,科学合理地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

2指标的 计算 和评价

2.1各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z.i.i三级指标数值的计算「,z-,4}

三级指标数值(qj是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指标数值越大越好时,q;=c;/s; 当指标数值越小越好时,q} s;/c;

其中二

s;—某三级指标的标准值; c一根据评价城市选取的某三级指标的现状值。

2.1.2二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二级指标数值(v;)时根据其所属三级指标数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而得,其计算公式如下:v} } e q;) }m

其中: q;—某三级指标指数值; 一改二级指标所属三级指标的项数。

2.1.3一级指标值的计算

一级指标指数(助是根据其所属各二级指标值乘以各自的去中后进行加和,计算公式如下:u艺v;w;

其中:

从—二极指标的数值;w*一.某二级指标的权重; 一一级指标所属二级指标的项数。

2.1.4生态综合指数的计算

生态综合指数(eci)是将各一级指标数值乘以各自的权重,再进行一次加和,计算公式如下:

eci=u;= e v;w其中:

v;—一级指标数值;

w}—一级指标的权重;

n—一级指标的项数。

2.2权重的确定

根据广西城市的实际情况,经专家咨询,参考宋永昌、夏晶等所制定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一级和二极指标的权重,确定广西生态城市的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3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选择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和北海五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计算各级各项指标的指数。结果见表2、表3、表4和图to

从上表和图可以看出,广西五城市的经济、社会指标都比较低,只有生态指标相对比较高,但是柳州和梧州也只有0.656和0.7620从城市生态化综合指数看,广西五城市从高到低依次为北海、南宁、桂林、梧州、柳州。北海居首位,主要是因为城市绿化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较高。但是参照国外的综合指数分级方法,大于1.5才属于协调水平。广西五城市距离国内外生态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各城市需要针对自身特点和问题,加速城市的生态建设。

4对广西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认识

广西要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要把城市生态建设放在首位,选择可持续 发展 战略,运用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方法, 科学 地组织各项 经济 、社会活动,逐步建立健全合理的生态城市结构,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4.1加强宣传 教育 ,提高生态意识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是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广西应该加大教育投资,加快教育发展,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

意识,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发展实现 法律 化、制度化。

4.2重审发展目标,完善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强调人与 自然 的和谐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及相互促进,要求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既发扬 现代 城市生活的种种优点,又不失自然环境的纯净、清新和宁静。根据以上生态城市的理念,城市建设应力求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的和谐统一;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疏解建筑密度,保护城市水域面积和绿地面积,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城市由外延转向内涵发展。

4.3净化城市水域,构筑迷人景观

山以水秀,树以水青,景以水名。水文化,是现代城市颇具魅力的赋情景观,是生态城市的“点睛之笔”。广西大部分城市都是依河而建,因此,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应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借助园林 艺术 手段,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截流污水、净化水质,沿线布绿、因势设景。应进一步加强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和城市中水(净化后)管道建设,使中水服务于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从而实现“水清、水畅、岸绿”,在都市中创造出闲适幽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4.4重视区域合作,协调城乡发展

城市不能仅注重自身的繁荣,而掠夺外界资源或将污染转嫁于周边地区,这与生态城市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城市间、区域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因此,在生态系统协调方面,应实行城乡一体化规划,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使城市和乡村之间能够功能互补、彼此发展,而不把乡村当作城市来建设。

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篇6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国务院国发〔2012〕23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引导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发展。据统计,当前我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住建部于2013年1月公布了国内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并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但在智慧城市的具体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全国性的建设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少城市及部门根据自身需要自定标准,不同城市之间、不同部门之间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换共享,这影响了智慧城市在应用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和提供民生服务的优质高效性。因此,迫切需要将标准体系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以标准体系建设来推动智慧城市实现健康发展。

何谓智慧城市标准体系?

所谓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指的是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环境和治理、智慧人群等多个领域,广泛运用标准化的技术和服务手段,以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效地实现智慧城市高水平建设、全方位发展目标的科学有机的一整套体系。一方面,它是由智慧城市建设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必须涵盖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所必须的、现有的、正在制定和应着手制定的所有标准;另一方面,它是由多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分体系构成,是一个系统有序的统一整体。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

目前,国内众多城市都在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但真正形成系统性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还不多见,缺乏统一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成为大多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

在理论研究层面,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代表性机构和组织主要有:中国通信学会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标准工作组、中国智慧城市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这些机构和组织从智慧城市评估体系及标准、规划和建设咨询、智慧城市发展重点问题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在实践层面,不少省市已开展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建设探索。如浙江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委共同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合作框架协议》,以推动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同时,成立了浙江省智慧城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全省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产业等领域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工作。武汉已建立了包括《智慧城市的名词术语》、《智慧城市的需求》、《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与技术要求》、《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等在内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并在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家居等专业应用领域制定了技术要求与测试规范。常州制订了《常州市政务云计算中心技术标准化指南》,完成了《常州市智慧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在省市层面开展的这些工作,更多地是结合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而提出的针对性的、区域性的解决方案。

总体上来看,国内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主要有: 一是缺乏规划。表现为行业标准建设方面的规划不足,资金投入较少,标准化研发人员匮乏,专业队伍的培养建设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较大;二是缺乏整合。城市的管理部门多有自己的一套信息系统,但在城市层面,基本没有形成统一、可工程化操作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存在着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的现象,横不能连接,纵无法贯通;三是各做一套。城市的各个管理部门、企业多采用不同的信息化标准,对标准的引用范围、深度与广度也不统一,缺乏整合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造成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标准存在割裂的情况。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需科学合理地构建

标准体系构建量多面广,从技术、行业应用和服务三个层面的标准出发,可构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如下:

一是技术标准化。智慧城市是一个综合化的大平台,其服务最终依赖于大量的底层应用,并且需要将各种应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而标准化的技术平台体系与技术接口,则是保障实现平台应用要求的基础条件。技术的标准化,有利于在创新产品应用的过程中,实现低成本的研发。而且,得益于技术的标准化,使得处于不同平台上的各个厂商在基础性的工作上无需过多的重复劳动,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优质化、特性化的创新和研发工作。该层面包括总体(通用规范)标准(主要定义智慧城市技术中的名词术语、总体框架以及需求分析等)、感知层标准(主要涉及智慧城市中动态感知层的相关标准,包括传感器接口、组网协议、接入标准、统一标识和安全标准等);通信层标准(这是智慧城市标准体系中现有已较为完善和发展较好的部分,已有大量的国际和国内标准可供参考引用)、数据层标准(主要涉及云计算、信息描述、信息存储和云安全标准)、接口标准(主要包括中间件接口、数据接口、通信接口和用户接口等标准)、测试规范标准(主要包括系统的一致性测试、互操作测试和系统测试等标准)。需要指出的是,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对已有的技术和标准,我们应尽可能进行引用而非重新制定。如,通信层所涉及的电信行业,已有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标准,我国可以进行直接引用。而对于目前尚缺失、需要重新制定的标准,则需在坚持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原则下,广泛吸取各方意见,形成可被认可和接受的标准,推动产业的发展。

二是行业应用标准化。行业应用标准化是智慧城市所体现出的标准化的更高层面,即通过智慧城市的应用平台,使各行业的应用得到有机统一。这种有机统一的状态即是打破各自为阵、分隔分离,实现有机共享。而在实现有机共享的过程中,各类行业应用需要有统一的应用标准,通过打造标准的行业应用接口来实现技术互通,实现标准化的应用界面和应用流程。该部分主要涵盖各种行业标准。由于各行业的标准制定情况各不相同,专业性强弱也各有不同,还需考虑跨专业、跨单位和跨地域的协同运行和管理,为此,在制定应用标准时,需要加强对跨地域、跨单位协同运行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三是服务标准化。服务标准化是智慧城市应用的最终体现,也是行业标准化的最终结果。从智慧城市的目标定位角度,需要将提供标准的服务作为最终应实现的目标,即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使最终个人用户与企业和行业用户享受到标准化服务、统一的人机接口、统一的服务流程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并提高用户的使用黏性和使用舒适性。该部分包括统一人机接口和统一服务流程,而后者是服务标准化的高级阶段,即通过提供同质性、无差异、标准化的公共服务,让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能普惠民生。

推进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鉴于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涉及城市中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方方面面,需要结合城市的各自特色和发展阶段,稳步有序地加以推进。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各方参与,推进智慧城市标准创新。在城市层面,成立由牵头部门、质监部门、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共同组成的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小组,策划宣传、指导协调,统一解决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中碰到的综合性、普遍性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技术标准层面,积极引导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设计、网络化制造、清洁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工艺技术和附加值。在产业层面,将政府支持和市场化运营进行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从“买设备、建中心”向“定标准、买服务”的转变,加强产业集群内的标准开发与创新合作,建立标准资源共享、研发风险共担、成果收益分享的经济共同体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智慧城市标准化研发创新体系。

二是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提升标准制订和应用能力。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有代表性、可重点突破的几个领域进行深入的标准化研究,积极引导各方采用标准化的手段和方法,改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在构建、完善城市级智慧城市标准的基础上,将部分有代表性、成熟的标准推广、上升到更高层面,成为区域性及国家标准。

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篇7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设计要求

随着我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日益重,生态城市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生态城市的概念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国际上的正式提出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通常来说,生态城市是指以生态与人类协调为城市性质、目标与特征.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整体和谐与科学发展的城市类型。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等特征。我国总体城市化水平还不是很高,但东部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超速”阶段,在城市发展建设上构造一个内部结构合理、系统功能强大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这可克服城市发展规划“先污染,后治理”的旧模式。因此,研究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及设计要求对指导生态城市实践有重要价值。

一、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原则,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该计划提出了“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五项生态城市规划总体原则。依据联合国生态城市规划原则,结合国情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原则。

(一)控制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我国城市人口比例逐年上升。随之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地方政府于是从政策层面控制城市人口的膨胀,但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时期,大量农村与城镇人口涌入大中城市,城市越大其就业和魅力就越大,从而吸引了更多人口的涌入。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适当调控外来人口,但并不是指硬性限制,以保证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承载力。但是,一些特大城市的人口已趋饱和,城市功能难以满足膨胀的城市人口规模,应在城市附近积极发展副城、卫星城、新市镇,严控大城市人口规模。因此,找出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平衡点是生态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二)控制城市土地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在逐年减小,大城市中此问题尤为突出。要增加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然要扩大城市规模,而城市规模扩张与控制城市用地及保持城市生态系统是存在矛盾的。因此,协调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间关系是控制城市土地的关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集约节约土地资源是保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政府相关部门应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状况,制定城市土地规模的发展战略,评估城市土地规划方案,合理规划工商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森林、自然水体等,以支撑城市的科学发展。

(三)合理城市布局

合理的城市布局是以城市功能为依据,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以中心城市为基础进行城市布局,确定城市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以点带面地辐射带动区域内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生态化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合理的城市布局要协调几类关系。一是协调生态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农业是农业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需要调整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其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协调城市绿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绿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已无法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基础,而城市绿化发展是城市经济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生态城市规划要将城市绿化因素列入城市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打造“以人为本”,美丽、安全、清洁的生态城市。

(四)符合法规标准

建立完善生态城市的立法和标准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可使生态城市建设更为正规,法规对生态城市的科学管理与规划有重要意义。加强生态城市法制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生态城市法规,研究合理方法促使社会遵守生态城市的法规,如有人违反法规时有良好的司法介入程序,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治目标。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是为实现城市规划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城市规划的准则与规定。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可实现城市规划在考虑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使其管理更为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步伐。生态城市的标准在国外有《生态城市的判定标准》、《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结构、交通、能源物质流、社会经济议题等四个方法。国内标准有《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等。

二、生态城市的设计要求

生态城市的设计以“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为目标,要求城市的规划设计既要符合城市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又要把生态因素充分融入设计中去。

(一)优化生态城市的空间构架

生态城市具备自然、美学、文化的三重属性。自然属性是本质属性,美学属性是人们的主观评价,文化属性是其精髓内涵。优化生态城市的空间构架,首先要以构建现代生态城市为目标,采取组团式等布局模式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设置森林、水体、草地等生态隔离带。其次是充分规划利用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绿地与山、水、林、田绿化连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生态系统。再次是合理规划城市水体系统,将江河湖海与地下水系统统一规划,并可考虑设计相关景观,既符合生态属性,又考虑城市美学和文化属性。

(二)完善城市要素的生态设计

城市的要素由街道公路、桥梁、住宅区、商业区、景观区等组成,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也应注意城市生态环境,处理好构建生态城市的多重关系,包括建筑景观与自然山水景观的关系,街道公路中人与车的关系,城市绿化与文化特色的关系,商业区、住宅区与景观视觉走廊的关系,历史性建筑与现代建筑间的关系,城市光照、通风、温度控制间的关系,城市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对象、交通枢纽间的多重关系。从而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总体设计,加强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规划,也加强城市绿地、生态公益林、沿河生态绿化带、绿色公园等设计,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

(三)尊重生态城市的历史人文

生态城市设计要符合生态环境,也要符合城市的历史人文内涵,不断采取现念构造崇尚历史文化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设计中要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以主要街道和高架路为中轴,做好高层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协调,构造城市的艺术形象。

(四)规划城市水源的循环系统

合理规划城市水体系统,推广各种节水、节能建筑和城市管网,使城市建筑内用水的循环,设计出性能良性的城市管网循环系统。因此,城市设计要不断完善改造雨污管网,下水道口采取隔油隔污技术,规划建设一定能力的污水处理中心。郊区设计则要保护农田灌溉水源,控制农业、禽畜业生产对水源的污染,通过河口湿地、植树造林等达到净化水质、保护饮用水源和保持水土的目的。

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篇8

1城市排涝与城市排水内涵

城市排涝与城市排水都是确保城市雨水安全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内涵不同。

1.1服务范围及应对对象不同城市排涝对应大排水系统(由内河、蓄滞洪水区、深隧等组成),目标是排除整个城市集水区域内的涝水。在进行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规划建设时,由于这类工程服务对象是整个城市,受到超标暴雨破坏时,其后果对城市的经济、安全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较大,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因此,城市排涝工程重点是应对城市超标暴雨,设计标准高。城市排水对应于城市小排水系统(即常规雨水管渠收集排放系统),目标是排除雨水管渠汇水范围内的雨水。在进行城市排水工程的规划建设时,由于这类工程服务对象仅是雨水管渠服务范围内的城市地块,受到超标暴雨破坏后所造成的损失及影响范围都较小,一旦地面积水消退,即能较快恢复,且超过排水能力的雨水可通过道路径流、雨水调蓄池和滞洪区等设施来调蓄排放。因此,排水工程主要解决城市常规降雨问题,设计标准较排涝标准低。

1.2选样方法不同城市排涝标准采用“年最大值法”确定重现期,即假设有N年原始资料,在选取特征雨量作为统计系列时,每年选一个最大的雨量,得出N个雨量组成一个样本。虽然新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规定具有20年以上雨量记录的地区,应采用“年最大值法”,说明今后的趋势是向“年最大值法”统一,但目前大部分城市仍采用“年多个样法”确定重现期,即先在每年资料中选出n0个雨量,共得N•n0个资料,然后再从这N•n0个资料中采用超定值法选出S个雨量组成样本,S=N•a,其中1<a<n0。在不同的选样方法下,对于同一暴雨强度,年多个样法样本排序的次序必然大于或等于年最大值法排序的次序,而同一暴雨强度对应的重现期仅与排序有关,所以同一暴雨强度前者推算出来的频率通常大于或等于通过后者推算的频率,即前者的重现期通常小于或等于后者。

2城市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的既有研究

目前国内针对城市排涝标准和城市排水标准衔接问题的研究不多,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两个标准之间如何“相当”的研究,即1年一遇城市排水标准相当于多少年一遇的城市排涝标准,研究方法主要分以下两类。

2.1数理统计法邓培德的研究中指出:年最大值法可用耿贝尔分布表示,非年最大值法可用指数分布表示,在此种概率分布条件,非年最大值法重现期(TE)与年最大值重现期(TM)两者的关系为:胡斌的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法证明,对于N年降雨资料而言,同一暴雨强度在容量为N•a的样本中(年多个样法),其累计频率为PE,则年频率为P=aPE;而在容量为N的样本(年最大值法)中,其出现一次的累计概率同样为PE,则每次不出现的概率为1-PE,根据概率相乘定理,每年都不出现的概率为(1-PE)a,一年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为1-(1-PE)a。随着次频率的增大,年多个样法和年最大值法两个年频率之间的差别就越大,见式(2)、式(3)即重现期越大(频率越小),两个年频率越接近;重现期越小,两个年频率则接近于倍数a,研究结果指出:对要求不高的工程,重现期可由1~a倍来推算。

2.2涝水量计算法文献[3]选用集水面积2.94km2的片区,分别采用水利部门的推理公式法与城建部门排水流量公式法,计算该片区的涝水流量,从二者涝水量大小的对比关系中大致得到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的衔接关系,见表2。

2.3小结以上研究成果从理论计算层面上对城市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进行重现期数值上的“相当”研究,对城市排水防涝工程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学者们认为在以下几方面需做进一步的研究:(1)数理统计法:当年最大值法不采用耿贝尔分布或非年最大值法不采用指数分布表示时,如何确定两种重现期之间的转换关系。(2)涝水量计算法:如何提高单个片区的涝水量计算结果的代表性,使其重现期对应关系可推广应用到普遍范围内;当城市化开发建设程度高时,如何选取水文推理公式中的参数,以便与排水公式相衔接。

3城市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的衔接研究

由于城市不同区域的排水特性和下垫面特性差异性大,且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的服务范围及应对对象不同,既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排水标准与排涝标准做到理论上的数值“相当”很困难。此外,由于既有的研究成果未充分考虑排涝系统中的内河水位与排水系统中的管网出流能力互为边界条件这一物理情况,因此城市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应在“相当”研究的基础上,从上述物理机制上进行两者之间的衔接与匹配研究,便于确定使排涝系统和排水系统相互匹配的规划方案,实现城市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的有效衔接。

3.1模型统一评估法由于城市排涝与排水系统均以通过有效处置城市降雨径流来提高城市雨水排放安全性为建设目标,同时考虑到《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建城[2013]98号)推荐采用耦合雨水管网和内河等相关因素的水动力模型进行上述两个系统的规划设计,因此笔者建议采用模型统一评估法解决城市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衔接的问题。城市开发强度大的区域其主要特点是城市排涝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的布局和规模已成定局。即:一方面受城市用地限制,城市内河无法无限制拓宽;另一方面受城市交通、环境等限制,已建成但设计标准较低的排水管网系统难以重新敷设。城市开发强度低或待开发的区域的主要特点是城市排涝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尚处于规划、建设阶段,其布局和规模未形成定局。因此,城市开发强度大的区域首先需对现状排水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用其他相应策略实现城市排水安全,最终达到衔接目标;开发强度低或待开发的区域首先根据传统计算方法形成规划方案,再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与校核,然后基于评估结果,调整规划方案或采用其他相应策略,实现城市排水安全,最终达到衔接目标。模型统一评估法进行衔接的总体框架见图1。

3.2水位衔接法模型统一评估法的精确度较高,是一种最接近于城市排水实际状况的方法,但对基础资料、模型建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所需的时间较长。当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初步实现两者的衔接时,可从内河水位和管网出水口水位上进行衔接,即水位衔接法。城区雨水管道一般就近排入内河,因此城市雨水管网的排水能力受内河水位的影响。对于给定的雨水管网,管网的长度和坡降一定,管网的排水能力主要取决于管道的水力坡降(i)。当内河水位低于管道出口时,管道排水为自由出流,管道的水力坡降与管道坡降保持一致,排水能力不受内河水位顶托影响;当内河水位高于管道出口时,管道排水为淹没出流,此时管道的水力坡降将逐渐小于管道坡降,排水能力受内河水位顶托影响亦随之逐步降低,且淹没深度越高排水能力越低。由此可见,当城市排涝标准提高时,若能维持内河最高水位不变或降低,城市管网的排水能力将维持不变或得到提高。基于上述原理,水位衔接法以内河与管网出水口处可承受的最高水位(记为临界水位)为排涝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共同边界与条件,排水系统和排涝系统以此边界条件分别进行规划设计,以实现两个系统标准的合理衔接,共同形成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城市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的衔接是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编制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研究和技术关键。本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为:(1)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相当”的研究已无法适应当前城市排水防涝高标准的现实需求,应着重研究两者之间的匹配与衔接。(2)模型统一评估法和水位衔接法可从物理机制上确定使排涝系统与排水系统相互匹配的规划方案,实现城市排涝标准和城市排水标准的衔接。

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色彩设计:数字化色彩设计;色彩个性

中图分类号:TU-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7-0071-05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古建筑就是其中最为璀璨者。它之所以名扬世界,不单凭它精巧的结构与精美的雕饰,其独特的色彩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上世纪前半叶我国经历连年战乱,城市建设几近停滞。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城市建设得以复苏,但由于期间受意识形态影响,我国建筑设计一直以突出政治色彩为主,建筑形式和色彩单调。正如当年人们的服装,除了军绿,就是黑灰色和兰色。直到改革开放,人们才跳出“以意识形态为首”的雷池,开始自由选择审美取向。

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硬件条件,各种思潮流派的引入,极大拓宽了国人视野。但是,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在看到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却常感叹城市整体面貌缺乏个性,个体建筑过于标新立异。从建筑造型到建筑色彩,都缺乏一种和谐感,许多大城市的“色彩污染”现象严重。人们调侃说中国成了各国建筑师的“实验田”和建筑流派的“陈列室”。

我们且不谈建筑风格,单谈建筑色彩。色彩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建筑装饰的手段,吏是建筑个性和建筑性质的体现。中国古建筑有明显色彩个性,北方以故宫为例,金瓦红墙,金碧辉煌,鲜明的有彩色搭配,效果强烈,卓显皇家尊贵与威严;南方以苏州园林为例,粉墙黛瓦,清新淡雅,素雅的无彩色搭配,配以精致雕饰和亭台轩榭,玲珑中同样透着高雅。古建筑色彩虽然单一,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则不然,城市建筑过于追求“个性”而忽略城市环境的和谐,我们面对色彩斑斓的城市,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概括城市特征。这种看似“丰富”的背后,却是一种无序!造成这种无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缺乏完善的城市色彩规划。

1 关于城市色彩

色彩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色相、艳度、明度”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世间万物,正是有了色彩的表达,才变得绚烂多姿。在现实中,存在两种色彩:一种是自然物整体的部分,或者说具有物质属性的色彩,他们不会改变:另一种则是人工色彩,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外观。城市色彩,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物体外部被感知色彩的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

2 城市色彩设计的意义

2.1 城市色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抛弃传统色彩而一味追赶“时髦”,并不是进步的表现!我们现在仅从城市整体外观上看,根本无法得出北京和巴黎有同样悠久历史的结论,甚至还会产生后者历史更悠久的错觉。这正是因为北京在过去城市建设中,对城市传统色彩的保护不够所造成的。

2.2 城市色彩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色彩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影响。协调的城市色彩,透射出城市的和谐幽雅,使居住其中的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反之,躁动而不和谐的色彩则会使人心情烦躁,产生不安和暴力倾向。这样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

2.3 城市色彩设计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只有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产生专门的城市色彩设计。古人对色彩的运用,通常是出于对美的自然追求,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封建社会对色彩等级的划分,则是封建专制的腐朽产物。我们对城市色彩的设计,却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旨在提高大众生活质量,这是一种科学行为。

2.4 城市色彩设计,是体现城市个性的重要手段。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能够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建筑风格趋同、城市缺乏特点是当前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地域性是色彩的一个天然属性,将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运用到城市色彩设计中,可使建筑色彩和地域特征浑然天成,充分展现城市个性。

2.5 城市色彩设计,是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巧妙方法。像我国这样正处速发展中的国家,城市规划持久性差,城市建设冒进现象明显是比较常见的。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城市规划常出现新老脱节现象。在完全改变这种现状之前,色彩设计不失为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对那些建筑风格和城市面貌相对混乱但在短期内又无法重新规划和改造的地区,进行色彩改造。此法成本低,易普及,后期可调整性强,效果却十分显著。

3 城市色彩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

过去我们对色彩的描述,是单凭感觉概念化的模糊描述来描述某种颜色,只能做到定性,无法定量。这就给设计师与业主和大众之间的沟通造成严重障碍,从而导致色彩规划无法准确落实,色彩设计无法准确表达,业主无法准确预见色彩设计效果,也无法向设计师表达色彩需求,出乎预料的事也就难免发生。是否有一种系统化的色彩标准能在行业内普遍认可流通呢?答案是肯定的。

过去由于我国对城市色彩设计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规范条文也不够健全,并没有一个全国或全行业认可通行的色彩标准。仅在部分建材厂商内部自发使用标准色卡,而这些标准色卡多为企业自行制定或借用国外色卡,只能在建材企业与设计师或业主之间建立一种小范围点对点的数字化色彩交流平台。这显然是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色彩设计需求的。因此,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国家色彩标准势在必行。

我国其实早在1988年就确立了“中国颜色体系的研究课题”,1994年至1995年间,又相继了“GSBA26003-1994《中国颜色体系样册》”和“GB/T15608-1995《中国颜色体系》”两项国家标准。2006年5月,《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和《中国颜色体系样册》修订工作正式结束。

至此我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色彩标准,这为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有了它,城市色彩规划文件就能以数字限定色彩范围,保证规划文件执行的准确性。今后,对色彩不仅有定性描述,更有定量的计量标准,它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适应国际交往,更是我国建筑业

打开国际大门的钥匙。

4 城市色彩设计,从规划做起

《国语・楚语》中记载,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就给“美”下过定义,其曰:“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说明美的本质就是和谐。城市色彩由人为要素和自然要素两大部分构成。所谓自然要素是指城市中的天然环境要素,如岩石、土壤、水体和自然植被等;人为要素是经人工创造或改造的事物,如建筑物、道路、城市广场、人工绿化景观等:广义上说,它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人和相关活动,比如灯光、广告、交通、衣着等。对城市而言,诸多要素中,唯有建筑、城市道路和人工绿化景观所占面积最广,对城市色彩影响最大,且最不容易改造。只有这些要素之间和谐发挥作用,城市才能产生美感。

虽说建筑色彩设计从某个角度上说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创作过程,但它绝不等同于单纯艺术创作。建筑色彩不只取决于建筑师对建筑形象的把握以及业主的偏好,它更是城市色彩的组成要素,除了具有体现建筑个性的作用,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构成城市景观,为大众营造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因此,城市规划要做的就是为这些因素制订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计划,让单体建筑都在这个和谐的大环境中展现个性,避免出现混乱现象。因此建筑创作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空间。可以这样理解,城市规划就是为建筑单体创作划定合理的自由度,使建筑在符合城市大环境的同时,拥有最大的自由空间。

城市色彩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对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控制一样,建筑色彩的控制对城市建设而言同样重要。成功的城市色彩规划,应该继承传统建筑色彩要素,体现地域色彩特征,合理划定城市色彩范围,充分预见未来色彩发展趋势,严格控制躁色出现,为营造和谐城市色彩环境提供指导性和控制性的文件依据。

5 城市色彩设计的一般方法

5.1 进行色彩调查,广泛收集“自然色”。

在做具体色彩设计前,首先应该到实地进行色彩调查,获得一手色彩数据,为今后进行深入色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建筑色彩应该来源于自然,任何一种在自然界中无法找到的色彩运用在建筑上,都将使人产生不舒适的视觉感受。由于色彩具有地域性,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色。我们需要从土地、大海、天空中,去广泛提取可用于建筑色彩中自然色。

5.2 调查研究当地传统色彩。

建筑色彩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地方都有“本土化”建筑色彩。抛弃传统色彩就是抛弃历史,背离传统的城市色彩设计是难以立足的。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继承传统,从传统服饰、建筑装饰、饮食文化等方面去提取“本土色”,并在城市色彩设计中优先选用这些具有“优越感”且不容易造成观众反感的传统色彩(图7)。

5.3 集相关地理和气象资料。

色彩不是物体所固有的,它是物体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可见光波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光线受环境影响会使观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色彩也随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效果。进行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有针对地进行色彩设计,才能取得预想的色彩效果。雾都伦敦,就是因为全年日照时间短,雾天多,而选用中明度低艳度的灰色作为城市的主色调。这一气象特征与我国开展城市色彩设计比较早的城市成都非常类似,为使建筑色彩能够更好地与环境色相协调,成都也将城市色彩基调定为复合灰。

5.4 了解当地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色彩的载体。同一色彩的不同材质会使人产生不同色彩感受。建筑材料本身具有地方性。本土产建筑材料,往往取材子当地自然环境。比如黏土砖、天然石材、木料等。这些材料往往包含当地特征色,给人一种与环境相融的协调感。另外,本地建筑材料容易推广,普及率高,是影响城市色彩的重要因素(图8)。

5.5 归纳收集城市流行色。

完全接触当代文化――让自己的知觉随着时代而发展。从所有有关当代时尚的元素中,包括音乐、绘画、网络和零售场所中,收集流行文化的信息。流行色就在他们中间。流行色不是一成不变之物,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与传统色彩并不矛盾。传统色彩是经过多年自然选择后留下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色彩主流,在城市中占主导地位。而流行色则因时而异,由于经常变换,所以一般只会在点缀色和装饰色中出现,难以成为建筑色彩的主流。但它对城市色彩却有画龙点睛,展现城市活力的作用。

5.6 编制城市色彩规划文件

在获得充足的色彩基础数据之后,由专门的色彩设计师借助相关专业设备和软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前期收集的色彩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并协助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文件的编制。

6 城市色彩设计活力的保证――梯级处理城市色彩限制范围

城市色彩设计绝不是铁板一块,过于严格的色彩控制势必会削弱城市活力和建筑创作的多样性。因此色彩规划应因地制宜,分区分级限定色彩范围,即在规划区内,结合实际情况,将用色灵活度分为不同等级。

6.1 严控区:指文物保护单位周边以及具有保留价值的老城中心区等。这些区域应以传统色彩为依据制定区域主导色,严格控装饰色的使用,以使区域色彩保持历史文化底蕴和风貌。

6.2 一般控制区:包括城市居住区、办公区、工厂区、校园区以及城市公园等。这些区域可适当放宽用色自由度,允许一定数量和一定色彩范围的点缀色作为城市的辅色出现,以起到增加亮点和提升城市活力的作用。

6.3 低(非)控区: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娱乐中心,会展中心等。这些区域相对集中,面积不大,且主要服务对象为年轻人,因此色彩设计应以突出色彩个性和装饰性为主,起到营造商业气氛、凝聚人气的作用。

7 结语

这个时代是追求个性的时代,谁都不甘落于人后。但是建筑色彩设计毕竟不是人们穿衣戴帽那样纯粹的个人行为,它在体现使用功能的同时,还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建筑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品位的标志,更是衡量城市发达程度的标尺。建设具有鲜明个性的和谐城市是每个市民和建筑师共同的愿望,对于建筑师而言,它更是一种责任。

城市设计的定性标准篇10

关键词:城市 市政工程 给排水 规划设计

前言

“量水而行,在确定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因水制宜、以供定需。”这是党中央召开水利会议时提出的大政方针,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必须以此为准绳,做好各项规划设计工作。

一、城市市政工程中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一)城市用水量预测

在进行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时,需根据规划区基础资料情况,运用多种方法对规划区用水量进行预测,对比后确定规划区的用水指标和用水量。在总规和控规给水量预测时,一般采用综合生活用水指标和单位工业用地用水指标法。

(二)城市给水水源的规划设计

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应符合以下原则:

1、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发展的需要

采用地表水源时,须先考虑自天然河道和湖泊中取水的可能性,其次可采用挡河通坝蓄水库水,而后考虑需调节径流的河流。地下水贮量有限,一般不适用于用水量很大的情况。

2、水源具有较好的水质。

对于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水源的水质要求随生产性质和生产工艺而定,参见《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当城市有多种天然水源时,应首先考虑水质较好的容易净化的水源作供水水源,或考虑多水源分质供水。

3、选择水源时还应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

这些相关的条件主要包括当地的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形、卫生安全、施工、经济等方面条件。

(三)城市给水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计

1、给水构筑物设计流量

给水构筑物、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均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

2、给水构筑物类型

第一、地下水给水构筑物主要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渗渠及复合井、引泉构筑物等,其中管井和大口井最为常见。

第二、地表水给水构筑物可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固定式可用于不同取水量,其又可分为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其中前两者应用较普遍。活动式适用于中、小取水量。

(四)城市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

给水管网指从水源到城镇水厂原水输水管渠和从城镇水厂二级泵站到城镇给水管网的输水管。输水管一般不宜少于两条。从水源到城镇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管网中不设调节构筑物时,二级泵站、从城镇水厂二级泵站到城镇给水管网的输水管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另外,管网中设有调节构筑物时,二级泵站、从城镇水厂二级泵站到城镇给水管网的输水管的设计流量应为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调节构筑物供水量之差。

二、城市市政工程中城市污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一) 城市污水量的预测

城市污水量为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与城市工业废水量之和。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宜根据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确定。城市工业废水量宜根据城市工业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系数确定。

(二)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

1、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1)设计流量及总变化系数

计算出污水量后,按面积比流量分配污水量。管道设计流量Q=q?F?KZ

式中:Q——设计管段设计流量(L/s)

q——面积比流量(L/s?万m2)

KZ——总变化系数

2)设计流速

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为5.0m/s。当采用压力流时,压力管道的设计流速宜采用0.7~2.0m/s。

3)最小管径及最小设计坡度

城市道路下污水管的最小管径为D300,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塑料管为0.002,其它管为0.003。

4)最小埋深和最大埋深

污水管最小埋深一是满足地面荷载要求,二是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除满足上述两个要求外,还需考虑支管的坡降。根据以上原则,针对具体设计管段,确定干管的最小埋深。其中,最大埋深的确定应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方法而定,一般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在多水、流沙、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

2、污水管网系统布置

污水管网系统布置需要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排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污水管网敷设充分利用地形,排水方向与地形趋势一致,顺坡重力流排放。尽量少穿河道及障碍物,并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3)完善污水管网系统,避免污水收集盲区,杜绝污水直排入河。

4)充分利用原有的污水排放设施,对不尽合理的部分加以改造,尽量减少工程的重复投资。

5)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在管道坡度的选择上,坡地上和地面坡度一致,平地上和反坡地段采用规范允许的最小坡降,减少管道的施工难度,减少中途提升泵站的数量,降低排污系统常年运行电耗。

(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

1、污水处理厂的规模

根据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内的综合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确定。

2、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

3、污水处理厂的防洪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94)和规划区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规划区灾害性暴雨发生情况,确定污水厂的防洪标准。污水厂的地面标高应考虑洪水位的影响,并与规划区的防洪设施协调统一。

三、城市市政工程中雨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一)规划原则

第一、雨水管道应以就近、分散排入河流为主要布置原则,以减小管径,缩短长度,减少造价。

第二、合理利用地形,使低洼地雨水有出路,尽量不建排涝泵站,使雨水管道埋深最浅,节省投资。

第三、充分利用现状已建成的雨水管道,科学规划,避免投资的浪费。

(二)设计参数

雨量公式Q=ψ?F?q(L/s)。式中:Q—管渠设计流量(L/s);ψ—径流系数;F—设计管段汇水面积(ha); q—设计暴雨强度(L/s?ha)。其中径流系数遵循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数据采用,其中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按下表中的地面种类加权计算。

(三)雨水管渠的设计步骤

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根据城市规划图和排水区地形,划分排水流域。

2)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

3)由各流域的具体条件确定设计管网的重现期、径流系数、街坊集水时间等设计参数。

4)确定管道的最小埋深,并由竖向规划读出设计管段的地面标高。

四、结束语

做好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就是要做好包括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污水排水工程以及雨水排水工程在内的三项重要工程的规划设计,完成这三项任务也是确保整个城市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