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途径十篇

时间:2023-12-29 17:53:14

社会教育的途径

社会教育的途径篇1

【关键词】社会艺术教育;途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丰厚的民族精神底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而得到大力的推崇和发展。幼儿处在教育的起始阶段,因此推崇和发展艺术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然而,现阶段艺术教育要在全社会推广仍存在若干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和对策:

一、健全社会艺术教育规章制度,层层分工贯彻落实

国家文化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指出,要把建立健全社会艺术教育规章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每年应给地方政府拨款从经济上给以支持,推动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各省、市、县(区)、乡镇农村也应成立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执行上级相关法规、制度,还应制订相应的细则和配套规章,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范围,完善艺术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上下级互相衔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促进社会艺术教育整体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

二、全社会关注艺术教育,遵循“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原则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和文化环境,从幼儿抓起,全体国民不分性别、年龄、学历等条件的限制,共同参与各项社会艺术教育活动,利用当地资源定期开展有特色的各类演艺活动,以增进国民艺术修养,实现社会康乐、和谐的发展,注重大众审美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艺术融入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部分,人们的言行和公共场所及地域整体的氛围均可成为艺术教育的途径,达到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目的。

三、利用多种渠道进行社会艺术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艺术教育中,自始至终要抓住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根。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出版以及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以对社会负责、对全民负责的态度,多出好作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和输送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利用大众媒体的权威导向作用,将传统民间艺术与新闻媒介结合,它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四、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艺术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社区文化艺术环境

无论大专院校、以及省市中小学、幼儿园都应尽量利用校园场地、设施、师资、经费等学校资源,给予社区居民从事体育、休闲、学术、文艺以及社区服务等活动提供方便。教育部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批区县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全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为创设良好的社区文化艺术环境尽力。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应扩大视野,在文化下乡方面尽量拓展活动空间,充分利用当地传统节日、庙会与基层文艺团体联合实施文艺联动,以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主要内容,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现代文艺的先进成果。这种文化互动,对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增强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团结群众的凝聚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稳定农村基层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搭建良好的社会艺术教育平台

各级政府应结合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一些乡土艺术内容,将社区艺术资源带入学校艺术教育,如开发利用编艺、乐舞、曲艺等艺术资源。充分调集社区各种艺术资源,为市区县、各级各类学校以及校外教育机构聘任专业的艺术人员、老艺术家兼任学校艺术教育的辅导员或艺术活动的顾问,指导学生开展艺术活动,有计划地开展面向社会的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艺术活动。学校艺术活动要和社会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观摩、演出、展览等活动。学校与社区加强联动,形成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社会艺术教育大环境。优化艺术教育环境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广泛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等一切文化艺术资源,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综上所述,在全社会普及和推广艺术教育,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幼儿抓起,才能共建协调一致的社会艺术教育环境,使国民艺术教育取得好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东风.艺术课程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社会教育的途径篇2

在我国,青少年学校教育抓得较为扎实,而青少年社会教育则不到位。对于国际旅游岛海南省来说,青少年社

>> 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探析 刍议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思路 社会工作介入来沪青少年社区教育探究 浅析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 大学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刍议 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调查 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青少年社区教育现状及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研究 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专家参与模式的思考 博物馆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作用初探 社会教育概述及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构建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青少年自我评价与社会工作介入 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社会工作介入 浅谈幼儿社会教育的途径 关于武汉市青少年宫完善社会教育功能的思考 关于永平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当代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EB/OL].[2012-02-14].http:///group/topic/27476367/?type=like.

[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13年2月司法部草案送审稿)[EB/OL].(2016-03-02).http:///content/1510710/11/1993767483981957.sthtml.

[9]史柏年,马凤芝.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53-355.

[10]樊克宁,等.深圳社工:一人管70个问题青少年[N].羊城晚报,2009-08-03.

社会教育的途径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07-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强国、强民、强魂的关键和着力点,因此在高校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新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高校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西方许多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如素有“民族大熔炉”之称的美国,美国崇尚多元文化,其大学又是如何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呢?本文将以美国为例,通过对美国大学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考察和梳理,探索出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新途径。

一、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途径或具体措施

(一)通识课程教育以及主流价值观教育项目

通识课程是美国大学本科阶段一、二年级普遍开设的课程,其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传授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通识课程主要包括历史、人文、自然、社会、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知识、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要使他们了解并认同美国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美国,除了通识课程,他们还开设有专门的主流价值观教育项目,其核心教育内容包括:职业伦理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个人和学术道德;为社区和社会做出贡献;形成道德推理和行为的能力等。可见,这个“核心责任”项目涉及的内容全面,围绕建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目标,囊括了个人道德品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权利与义务的教育,是一种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履行个人和社会责任的公民教育为核心的系统的主流价值观教育。

(二)大众传播媒介宣传主流价值观

美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国家,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美国的经济收入,而且宣传了美国的伦理道德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影等大众媒体在美国主流价值的社会宣传中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如高校利用校刊和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从而选择性地传播优秀文化,宣扬自己国家的道德标准,从思想和行为上对学生进行约束。

(三)社区与社团拓宽主流价值观教育领域

社区是美国推行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领域。美国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高校在审查申请材料时也十分注重申请者的奉献精神。社区对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国各社团开展各种活动,如爱家乡活动、集体住宿教育活动等。而校外劳动青年的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团载体,培养青少年团队意识、深化文化素养学习。他们把主流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社团教育活动,无形之中帮助青少年树立主流价值观。

二、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支配和决定性作用,应该认真学习和大力宣传、弘扬。然而,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行的具体过程中还存在少许实际性的问题。

一是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但仍然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主动理解、自觉学习的学生比例较小;二是一定比例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向模糊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确立政治导向的指导意义中,许多学生持模棱两可的态度,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就业有实际意义时,只有三成左右的学生选择愿意学习;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学还处在简单的灌输模式,与学生互动较少;四是网络平台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课外活动等相关学习活动虽然有开展,但大多数属于阶段性活动,不够深入,成效有限。另一方面,高校在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忽视了“以人为本”,即学生个体价值,学校注重教师主导、教师讲授、灌输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处于被动状态,忽视了对学生自身的教育,在核心价值教育时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在学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三、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着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引领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借鉴美国主流价值观的推行方式,以便有效地开展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

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要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完美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学生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要使之社会化、生活化、实践化,调整和改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学生心贴心,敢于直面学生困惑,善于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学生疑惑,系统解答学生疑问,在互动参与中让学生增强核心价值观共识。这种认同共识不仅要体现在思想上,也要反映在感情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展现理论体系的真理力量,展现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力量,情通理顺,入情入理,春风化雨。只有这样,核心价值教育才能让大学生入耳、入脑、入心。

(二)强化学校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是进行文化传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应以课程教学为载体,通过通识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其内涵渗透到课程的教学中去;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注重各学科教学对价值观的“载道作用”。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并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特色设计不同侧重点。如对管理学院的学生则注重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教育;实验学科更多强调的是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法学则应该加强法律道德的灌输。只有将专业德育课和其他专业课紧紧结合起来,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信念不动摇,才能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对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手。辅导员教育学生时,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例如重庆文理学院周末思想教育课,辅导员在课堂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意义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为例,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三)利用校内外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党委、党支部、团学组织以其他各种组织形式多组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大力推广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方面,校园内各种组织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周末文化活动、节假日纪念庆祝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团员组织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价值观辨析会、宣传模范典型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巩固稳定的、长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对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到工厂、企业、农村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学生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国情市情民情,知晓我党的奋斗史、创业史,明白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认可和接受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借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媒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高校应该利用QQ、微博、电视、电影、广播、校刊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生工作QQ群、微博和BBS论坛传播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学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组织好学校领导在线交流,领导与学生做好互动交流工作,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正体会到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加深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接受核心价值观,达到约束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增强同学们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依靠高校规章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

建章立制是持续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手段。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制度化,以制度为保障,并进行考核,才能不断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项活动。高校依靠制度考核来监督学生学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情况及学校各部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情况,并将其作为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学校要考核各部门开展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使各部门都把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通过制度保障、规范机制,形成一套持之以恒的机制,确保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光明前途。我国高校在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许多国家的教育方式与方法,以便更有利的推动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主动选择、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思想上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燕萍.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清教主义缩影[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黄紫华,粟莉.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6).

[3]李萌.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实现途径与启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6).

[4]张伟.国外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做法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2).

[5]郑洁,刘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重庆的实践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社会教育的途径篇4

一、建立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廉洁观教育是统一领导、多主体共同实施的过程。要使廉洁观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领导是关键”。成立专门的廉洁观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廉洁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可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廉洁观教育组织实施,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廉洁观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还应建立廉洁观教育工作的专家系统,积极开展廉洁观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工作研究;培养高素质的廉洁观教育工作者;组织有关部门科学制定廉洁观教育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切实发挥切实发挥党政机关在廉洁观教育中的作用,逐步形成廉洁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具体来说,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廉洁观教育工作,意识到廉洁观教育是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吸纳优秀的社会教育资源,广泛开辟廉洁观教育的工作渠道,注意建立和积累廉洁教育的教育教学案例,以及主题实践活动的系列资料,并以政策、法律、行政、舆论、教育等手段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约束、激励和调节;另一方面,政府与社会各界形成教育合力。如联合纪委、精神文明办、文广影视局、青联、学联等,建立科学的廉洁观教育方案,形成机构健全、分工明确、上下联动、左右协调、任务清楚、运作合理的工作机制。还可以积极争取学校、家庭对廉洁观教育的支持配合,使廉洁观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衔接,达到最佳效果。

二、创建廉洁观教育基地

组织人们参与廉洁观教育基地实践活动是廉洁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廉洁观教育基地包括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爱心教育基地、企业精神教育基地等,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创建廉洁观教育基地,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廉洁观教育活动。

具体来说,(1)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结合历史,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通过挖掘红色教育革命素材,在重大纪念日组织受教育者参观革命纪念地,如延安、渣滓洞、遵义会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通过对革命先烈和建国以来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高尚品德与感人事迹的宣传,感染受教育者,激起他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树立廉洁意识,培养廉洁情感,从而提高廉洁观教育的正向效应。(2)建立法制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受教育者到法院旁听各类贪污受贿案件的审判,到监狱与服刑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将警示教育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用现实案例说法教育人们。(3)建立爱心教育基地。利用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学校与街道福利院携手结对、“三下乡”、“四进社区”、新农村建设服务小分队和西部服务支教团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人们在志愿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奉献的美丽与价值,提升人格和思想境界。(4)建立企业精神教育基地。企业是容易产生利润的地方,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的场所。通过积极挖掘企业资源,使受教育者在企业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企业家努力奋斗的精神。如高校可以在各大油田建立实习基地、工作站等,将石油知识、企业理念、大庆精神及铁人精神等融为一体,利用石油特色文化教育和核心价值理念,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品质,更好地实现育人铸魂的目标。

三、创新廉洁观教育载体

教育载体必须紧跟时展,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创新廉洁观教育载体,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在有形手段中无形灌输、渗透廉洁观念,达到教育人、陶冶人、影响人、塑造人的目的。

具体来说,(1)充分利用网络。近几年来,网络廉政文化和网络反腐文化在迅猛发展,而且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现在中国手机用户是7.4亿户,国家三网合一后,网民人数将会超过5个亿,并且每年将有2000多万新网民加入。可以说,网络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我们要规避不利因素,顺应发展潮流,开拓创新,利用网络积极引导人们的思想方向。各级各行业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述职述廉,开展网上政务公开,推进网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机关可利用学校、机关主页,宣传廉洁观念、价值等,使廉洁观教育渗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全社会形成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2)挖掘廉洁素材。通过纸制媒体和网络媒体,创作出具有特色、富有深度影响力和穿透力的廉洁文化产品;创作能够传世的优美动听的勤廉歌曲、大型舞台剧;拍摄廉洁题材的电视剧、影视剧等文艺精品,举办精彩的勤廉文艺演出;还可以结合各地的曲艺戏种,创作富有时代精神的勤廉主题的话剧、京戏和地方戏等戏曲戏剧等。另外,通过举办廉洁典型事迹报告会、组织专题讲座和培训;开展勤廉征文活动、廉洁格言警句创作征集活动、勤政廉政知识竞赛、勤廉书法比赛、勤廉音乐作品创作比赛、勤政廉政文化丛书展等,激发人们的兴趣,塑造人们的廉洁品质。(3)创新形式,使廉洁观教育融进百姓的生活。如浙江宁波市建设了一批包括廉廊、廉亭、廉墙、廉路、廉政雕塑的城市景观,还依托千年古县衙,修建了全国第一处廉政文化主题景观――清风园;湖北荆门市修建了廉政文化广场,设置廉政警示石、文化墙等景观;重庆市九龙坡区打造廉政文化一条街、廉政文化园等,这样廉洁观教育既美化了城市环境,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又悄然无声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形中增强了人们的廉洁自律意识。

四、拓宽廉洁观教育渠道

因为廉洁观教育的内容不仅仅属于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属于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内容,同时还与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密切相连。所以,廉洁观教育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廉洁观教育要结合其内容特点,广泛地渗透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人的素质教育的各个层面,渗透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领域,因此,要拓宽廉洁观教育渠道,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廉洁观教育的全覆盖。

具体来说,充分利用机关阵地、学校阵地、家庭阵地、社区阵地等,对党员干部、社会公民等开展思想教育,利用多种渠道,如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教育中融入廉洁观教育,告诉人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引导人们学以致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品德,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将良好的廉洁意识转化为自觉的廉洁行为。

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力量源泉和强大精神支柱,是人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廉洁理念是廉洁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建塑廉洁观的思想根本。

社会教育的途径篇5

高等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亟待哲学社会科学给予解决近年来,高科技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前进,也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很多高校对自然科学学科的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对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都做了巨大的投入,但就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来说,这几年的投入并不多。在高度科学进步的今天,我们依然要解决和处理社会方面与个人方面、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价值关系。这些价值的选择和判断并不是通过理工科的专业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如何走、走向何方,同样面临着选择。高等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复存在,教学的价值追求与实践的背离,从而出现教与学“无味”局面。与之并存的是,在缺乏人文底蕴和教学工具化取向的条件下,人的生成发生了异化,走向了一条媚俗化的道路。这些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原因之一就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并没有对哲学社会科学给予应有的特别重视和研究。强调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等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惟其如此,才能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学校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高等教育课程要扎根于现实生活基础之上,才能具有针对性并取得教育的实效性。

哲学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创新中教书育人的作用

有的学者将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归结为“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可见,哲学社会科学不但能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为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创新理论的动力支持。在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中,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将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向与未来,保质保量地实现高等教育的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

1.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体制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它所起到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作用,更是为了实现“化人”和“育人”的主要目标。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是直接的,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正是其价值的直接体现。如何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让大学生肩负起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职责。社会未来的发展是以创新为原动力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使命不再是简单的传授技能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勇于尝试和勇于创新。知识有新旧更替,但创新的意识无关新旧。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领域是当下高等教育急需引导和灌输给大学生的宝贵财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大学生掌握的不是一劳永逸的某些知识本身,而是拥有强大创造力的终身受用的创新方法与理念。哲学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体制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提供给广大学生以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标准。大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提升,能使他们不断产生出符合发展规律的全新思想观念和方法,并真正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2.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化心灵的重要作用,保证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果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且必要的物质条件。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单是物质需求的满足,而是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满足。当前,物欲的泛滥、功利主义的盛行不仅伤及我们个人对幸福的感受能力,而且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力。面对现状,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教育和科学引导。如何解决大学生的“成才”到“成人”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仅凭传统单一知识技能教育方式无法完成“成才”到“成人”这个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高等教育通过提升广大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的素质教育,让大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能处理好社会关系,不仅继承传统更能开拓创新。这正是我们高等教育的目的所在,更是哲学社会科学教化心灵作用的终极体现。显然,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与培养已经成为当下高等学校中“成人”教育的关键环节。

3.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针对性的重要作用,保证高等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现代的“福特式”教育,将人的教育简化为固定的学习程式,简化为个人行为功能的训练。让教育成为一种事先筹谋好的、科学或艺术地控制人们心智的技术,成为一种必须服从的机制。从一个人幼年的时候被强制地送到教育的工厂中去,教育的规训就以一种权力的眼睛监视人的一言一行,就以一种考试的手段来衡定人的现实和未来,就用一种利益诱惑方式生产着人的野心,就用一种奖惩的方法培养着虚伪的道德。在这样的规训结构中,一个人除了努力迎合,就是彻底地被规训的利益所抛弃,再别无选。“随着社会机制日益发达,尤其是现代的生产、分配和传播制造了大量的表面目的和利益而掩盖了生活的真实意义。各种体制和标准把生活规划为盲目的机械行为,人在利益的昏迷中失去了幸福,在社会规范中遗忘了生活。就好像行为仅仅是为实现具体的规范目标的行为,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生活意义。社会成功了而人失败了”[3]。个人完全没有了真正的自我和自由,被彻头彻尾地异化了。为了摆脱和扬弃此种异化,高等教育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教书育人的作用与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掌握哲社知识,真正理解和践行“一切人文科学的特质就是均不能只停留在‘对象’品的层面观察,而必须从人作为文化缔建者的心智活动去考虑”[4]。从而让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反思和体悟,在获得对真理的真切把握的同时去领悟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书育人作用的途径

1.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大量传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外化”与“内化”相结合的教育。这不仅要求高等学校既要培养大学生的学业能力等基本素养,更要培养大学生做人的内在品质。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的外在行为上体现为做事的应有内涵和内心深处体现为做人的高尚品格。在当下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教书育人功能是高等学校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更需要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可以促进大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让他们不再是“书呆子”,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都通晓的综合人才。“素质教育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发挥主体作用,在良好素质的空间里获得个性的解放和全面的发展”[5]。

2.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学生学习为主线来提升大学生精神品质和文化品位“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之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6]。一个没有文化品位和高尚精神追求的人,不只是对自我的放逐和精神家园颓废,更是对他人的冷漠和对社会责任的缺失。人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品位的提高,取决于人对自身的认识和社会的认识。因此,如何能够让广大学生提升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讲解,更需要学生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这同时也要求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拓宽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教师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效讲解能对大学生起良好的教育作用。高等教育创新要求:广大的高校教师不但要授业,即传授知识,而且要传道和解惑,即要求教师在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既体会科学中的美感,又体验德育的魅力。对于学生而言,则需对哲学社会科学要有充分的认识,认识到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塑造健全人格和培育精神家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

社会教育的途径篇6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接班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功与否。大学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可以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的环节来实现,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路径可以从情感契合的叙事对话、真实情境的个人体验、知行统一的生活熏陶三个维度进行尝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教育;内化;路径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接班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的信仰认同和民族的情感认同,关系到大学生未来政治参与和社会治理的能力和素养。大学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根植于心灵深处,产生归宿感和敬畏感,才能外化于行,成为每个人习以为常并践履的实践精神,进而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可以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的环节来实现,在承载着价值观的理论叙事基础上,促进受教育主体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形成良性互动和精神交往,使受教育者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生命意义,领悟自身存在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最终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群体共需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一、情感契合的叙事对话

知是行之始,“情”“意”是“信”和“行”的中介。“有道德的生活”首先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使其成为“有道德知识的人”,能够影响和指导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有道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的前提,对话不能停留在叙述性的实然层面,更指向了应然层面,让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即生活的“可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现成的直接道德知识的灌输,而是间接道德观念的养成,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头脑里灌满了关于道德的观念却不付诸道德实践。第一,情感促进认知的升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以大学生的正确认知为首要前提,即大学生能够正确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知识是经验世界的总结,知识要成为每个人的“德性”和“德行”就要通过叙事对话以情感契合碰撞激发出情感共鸣。叙事对话是前提,情感契合是结果,对话蕴含着情感,事理要有情理,情理通过事理得到验证。真正的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是对话式的,是经过反复辩难、比较、修正才形成共识的。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引起学生独立的思考,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一味地灌输只能造就出有“道德知识”的人。

马克思多次强调“人的世界”和“现实的人”,只有富有生命力的创造者和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责任者才是教育的价值归宿。所以,要努力探求对话的方法来取代灌输。强制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陷入杜威抨击的“直接道德教学”的怪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教育,绝不能单纯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只获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成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的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具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而且学生在此种方式下获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也可能是与其外化的行为无关的和零碎的片段知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是统一的,也是有张力的,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是两种世界的教育方式,人的生存具有二重性,人不但要认识自然,也要认识社会,二者统一于人的认识世界,基于此,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也应该是统一的,生活德育不是万能的,知性德育也是必需的。道德知识作为一种知识符号,无法在教育中替代道德教育本身,道德知识的道德意蕴才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表现。第二,情景促进认知的发生。叙事对话教学不是简单的对话,更要重视情感因素,不但要有体验,还要有启发。

在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以知识为中心,干瘪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进行叙事对话,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情感因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过程的内化要依赖于情感因素,所有道德判断都内含鲜明的情感倾向,因此,要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列宁明确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情感是一切人相互依存的东西,教育作用的发生一定有情感因素在其中,同时培养有情感的学生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师生之间心灵对话和精神交往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教育所发生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情境中的认知活动和体验活动共同生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情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认知伴随着情感,情感升华着认知。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是单纯地依靠理性认知和实践经验来获得,必然有自我的情感共鸣,并据此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否则难以持之以恒。只有通过这种“心理层面”的心际沟通和情感交流,才能在“思想层面”上上升为对真理的追求。[2]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承载着价值观的理论叙事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是以心际沟通与情感交流为基础的精神交往,绝不是一厢情愿。

二、真实情境的个人体验

第一,教育构建的情境是师生共同作用的教育教学环体。教育构建的情境离不开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深度挖掘。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在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技能、制度、人格、理念、设施等基本要素。而针对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是可以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轴心所能辐射出的各种各样的一切知识、信息和经验。狭义的教育资源概念具有包容性的同时,更具有针对性,体现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该概念的基本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高校通过营造出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二是教师通过提升专业素质和创新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示范功能。三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活动教学,活动教学促成彼此交流和互动,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要善于抓住和运用这些教学资源,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实现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教育绝不是单纯的言传,更是身教。在知识爆炸时代,获取知识的手段丰富多样。可以说,在知识性方面,谁都不缺老师,但学生素养的熏陶、理想信念的引领、思想境界的提升、思维方式的转换、人格品性的养成、创造精神的培育,需要人师的心灵感化、文化濡化和深度对话,以教师的教育性和师范性的专业引领促进学生成长。大学生在“修业”的同时,更要注重“修身”;所有教师不能片面地注重“言传”,更应该强化“身教”。所以,要在教育中实现教育教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所有这一切才构成教育的情景。教育情境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也可以在预设后的教育进行中生成。教育情境预设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育目标,经过精心的挑选设计或者积极主动构建的、针对相应教育内容的教育环境。这种教育环境具有生动性、情感性、仿真性,它包含教育教学所需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不同于现实的“事物的环境”,它是经过艺术地、科学地组织和加工注入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文化环境”,它能激发学生教育教学中的深刻体验,对学生具有更高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学生在教育中获得知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通过日常生活实践获得现实世界所必须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来源于经验世界;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进入符号意义的精神文化世界获得所必须的学习,这部分是精神文化世界的继承。要实现两个世界知识成为学生自我世界的知识的目的,需要构建情境,完成知识由学生的外部世界向学生自我世界的转化,而转化发生的场域就是教育情境。

第二,情感体验是价值观教育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来了解、认知和学习,由于“触景生情”,才有了认同和信奉,如果这个过程缺乏感情,就很难教育和感化学生。进入教育构建的情境世界,对学生而言,除了蕴含的认知意义之外,还具有情感意义,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之中时,犹如身临其境,情感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这样学生得到的认知才是理性的认知,才能够再次指导实践活动。教育情境即一种实践活动的建构,在情境的对象世界中获得对象的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一定的情境和生活空间里发生的,因此,要把学生带入体验情境中,使其有能力体验自我和创造自我。教育情境的建构应以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过程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体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体验教育情境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领悟自身存在以及世界的意义。个体的体验不是抽象存在的,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现实和文化沉淀。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通过把握表象经验和现实生活的关系,把体验生命的过程建立在新鲜材料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美好理想和价值理念渗透在教学情境之中,促进外部生活世界与学生情感世界的恰当对接,促进教育需要的各种情境与真实的学生生活世界相互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但要强化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理解,更应当强化对价值观的情境体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在活动中养成,就如不下水而学游泳。教育是为人类能够终身领悟世界和自我真谛服务的,这个教育过程需要构建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知。

三、知行统一的生活熏陶

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大学生的生活,确保大学生在生活中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生活世界。第一,要认知于生活世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起源于生活,脱离生活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生成价值自觉和实践自觉。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是教育的目的,生活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方式。促进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接轨,是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于心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生活,首先,可以从大学生的生活诉求着手。生活诉求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应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生活诉求的一致性,让学生真实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例如,促进大学生有序参与高校民主管理,保证大学生有利益诉求和维护权益的常规渠道。其次,可以从大学生的各类生活着手。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面临多方面的具体生活问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可以融入班集体建设,也可以融入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再次,可以从大学生的生活话语着手。由于大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和“互联网+”的微时代等因素,使得大学生拥有了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如“蓝瘦、香菇”“三生三世体”等独特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也要尝试用类似的话语表达来解读和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转向生活化。第二,要服务生活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从而服务于生活,这样扎根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有牢固的基础,才能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要影响人们的生活,激发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或者难点问题紧密关联。例如就业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国家利益问题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和剖析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判断,也会促进大学生外显出行为的自觉,同时又印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具体的、实用的。“

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现实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场景,结合身边每一个具体可感的‘故事’,通过感知、领悟和升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最后升华为‘信仰体系’,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而且成为他们行为的指南,从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影响人们的生活,激发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内化成为每个人配享幸福的素养,影响每个人对生活的看法、观念和日常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有意义。在生活中检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将是一场“持久战”,要想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就要杜绝虎头蛇尾,避免浮于表面的不良现象,始终如一地致力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工作,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落到细节上来,落到小事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品格的新时代大学生。“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这就说明了社会生活能够成为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途径,一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方式还不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尚未成熟,尽管有时候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认为形成了深刻而全面的认知,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往往与之前所认知的观念相反,在行动上呈现出“半截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成为了行动上的“矮子”;如果只是凭借知识性的考试,或者大学生的主观范围内的原地徘徊,问题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同时,也不能单纯诉诸于核心价值观理论本身的客观性,必须要有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来综合衡量;二是由社会生活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可以使得大学生的主体认知与实际行动相比较,从而得到更为可靠的检验结果。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就会变成高居殿堂的空壳理论,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原则,从多角度积极探索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路径,使大学生生成符合主流价值的健康价值判断和合理行为选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细致入微和扎扎实实。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李春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社会教育的途径篇7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被人们广泛关注并且能够引起很大社会影响的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就业、住房、医改、教改、社会保障等。从涉及成员看,有工人、农民、农民工、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公务员、白领、离退休人员等;从表象看可分成经济、民生、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等。这些问题具有大众性、综合性、复杂性和深刻性,牵动着各领域、各类人群的切身利益,也包括高校的大学生群体。我国现处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转型阶段,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错综复杂,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社会热点的快速广泛传播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给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

现时期,大学生普遍生于80、90后,正处于人生认知的活跃期,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敏锐力,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较大的影响。

社会热点问题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方式主要是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是大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教学途径、社区和家庭、各种新媒体、社会实践、人脉交流等途径,感受和体验着许多社会热点问题,但是这些热点问题在网络信息昌达的时代和网络监管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心智发展、社会阅历及认知等方面还不成熟大学生群体正确引导。间接影响主要是指大学生具体感受社会心理气氛特别是社会情绪的途径如人际关系、群体心理气氛、周围人群处理公务或外部事物的态度和活动规则、社会公共活动秩序、网民情绪、民间舆论与牢骚等等。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心理状态基本一致。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以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难点,其前提就是努力做到“三贴近”,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今大学生早已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社会的现实性和多样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更是紧紧牵动着他们的神经,教育者如能清醒认识到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思想的影响,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引来大家的广泛关注及讨论,教师就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水到渠成、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鉴别和分辨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是个体“钟摆式地寻求自我”的特殊时期。其心理还不成熟,易感情用事,思想观念理想化,在面对一些消极的社会热点问题时,极易产生矛盾、偏激的思想,甚至丧失正确的是非判断力。利用一些典型的社会事件是最好的“现身说法”,通过正反面典型的引导和教育,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法制观,促使他们重新审视事件,“进得去,出得来”,进一步提高社会分辨能力。

3.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够很好地反映时代焦点。这些复杂的热点问题能够促使公众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社会道德、利益、公平等的意愿和思考。大学生也是公众,社会热点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社会、思考人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进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求真务实、弘扬社会正气、激发爱国热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帮助其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4.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思想教育,这个阶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方面的要求。社会热点问题“知名度”很高的,学生乐于探讨,教师可带领学生挖掘其中包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浅显化,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踏入社会、规划人生、规避风险等做好准备。

三、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在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有一个正确认识之后,我们考虑如何将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1.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教师除了扎实搞好课堂教学之外,也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认真设计教学,通过讲座、BBS、演讲、辩论、调研、参观、撰写小论文、问卷调查等探究式活动进行交流、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2.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结合社会热点,利用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实习及公益类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社会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敢于批判,坚持真理,锻炼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提升胆略和勇气。学校需完善现有的评价考核体系和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再是成绩优先,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认知能力,从长远来看,思想教育对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着更深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他们心智的健康成长,增长阅历,增强社会防腐拒变的能力。

总之,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入,为大学生提供观察社会、了解自身、思考未来的“窗口”,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2]黄金柱,鹿军.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

[3]张萌.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2,(15).

[4]曹国华,黄俊化,刘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热点事件相结合的有效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0,(3).

[5]刘树良.社会热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6]高凡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及解决方法探究[J].中国市场,2008,(26):10-11.

社会教育的途径篇8

1.社会实践是坚定信念的“催化剂”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谓“信”,是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在高中《理想与奋斗》教学时,部分学生对现阶段还要提倡艰苦奋斗表示不以为然。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组织学生访问了市级明星企业——宁波兴业集团。该企业原只是5名工人,12000元资产的村办小厂,2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企业成为有6.26亿元资产,年产值6.01亿元,利税3193万元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他们至今保持着创业者们当年“只值几分钱的旧扫帚柄也加以再利用”的优良传统,规定“上至厂长,下至各级管理人员,不得私用、挪用企业的信封、信笺”。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懂得“经济发展了,但艰苦奋斗绝不能丢”,“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小结会上,一位家境较为富裕的男生说:“过去我一直大手大脚化钱,月生活费支出五百元以上,从未考虑过节约,有时随便丢弃半成新的鞋、袜等,通过这次活动,我深为过去的行为而惭愧。”

2.社会实践是乡土教育的“好教材”。

高中学生能从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知识,挖掘“乡土”典型,加强乡情教育,使学生倍感亲近、亲切,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情感。高中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感到很迷惘,有学生说:“市场经济讲究物质利益,个人是物质利益的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放在首位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一思想,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其中一组调查、访问了市先进党组织——龙山西门外村党支部,该支部在“鸭司令”陆永康的带头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几年来,他们从未向村里领过一分津贴,相反从自己的“私企”中拿出四十多万元用于村集体建设。这一真实的典型事例深深地激荡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并深深地感受到“旗红、村强、民富”。

3.社会实践是培育兴趣、发挥特长的“沃土”

培养学生正当的爱好和志趣,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了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小组等。结合社会热点,广泛接触社会,如针对国企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走访了本市最大的国企——慈二棉;针对企业转轨问题,走访了国家优秀企业——中国金轮集团;针对富起来的农民如何消费问题,对市文明村——宗汉庙山村和中国周巷食品城的农民公园进行了调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小论文,分析入理,见解深刻,为有关部门高度肯定,并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其中《金轮的秘诀》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小论文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4.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的。在高中进行“共同富裕”教学时,为把先富与共富关系讲深讲透,尝试了社会实践教学法,把一个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观工厂,访问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调查农村走向共富的现状,然后各小组撰写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诚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

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显效果”和“隐效果”的关系

所谓社会实践的“显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社会实践的“隐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事实上,高中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后在信念、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和“无形变化”的矛盾运动,“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

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辩证效果。为此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两分法,反对只把“显效益”作为唯一效果的一点论观点。

2.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

3.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手段,是途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手段时时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处处体现着手段的作用。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社会教育的途径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民教育 融合

(1)重视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工作,理性梳理和掌控当代国民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规律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方法途径。

其一,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规律的探索力度,给予此项科研活动相应的人员、资金、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在调研对象调配、资料分析运作以及社会资源整合等研究中给予一定的保障。

其二,转变传统的价值教育理念,不断充实拓展现代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结构和科学内涵,完善理论化、系统化、现代化的主流价值体系建构,最大程度上最大范围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体地位。

其三,及时总结国民教育在宣传、教育、培养、施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积极探讨民众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判断分析、认同选择、内化行动的内在规律,实现价值观教育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化。

(2)动态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国民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外部推动和内在主体认同的双重合力,促进地区民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自觉追求。

其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民众教育培训的发展规划,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设定领导机制、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使价值观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其二,以科学量化的方式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奖励办法和约束方式,有效构建公正、合理的定性定量标准,对于好人好事应采取相应的言论支持和荣誉物质奖励,保证社会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性和实效性。

其三,完善预警和调控机制,以防患于未然。可以配备专门的人员以督导、调研、分析可能发生的状况,通过组织、教育、感化、奖惩等方式及时对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言行进行调控。

(3)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教育功能,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

其一,改革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针对大、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调整理论教育内容,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机整合基础理论与热门观点,切实使理论内容具有前瞻性,以便于及时总结和剖析现实社会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意识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要以科学规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确立价值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满足学生对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公民人格等多方面的理论思考,保证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辨别社会是非曲直,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追求,从而引导他们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转化成具有时效性的自强自立的民族振兴行动。

其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手段,改变传统单一简单的政治说教方式,采取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问题式教学讲授,注重课件、视频、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以使声音、图像、动画之间互相配合,让学生在感性与理性双向教育中得以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使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集中地、大量地接受教育信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其三,注重知行合一,积极拓宽实践教学的新领域、新形式,让学生深入工厂、乡村、社区、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和社会考察,亲身感受和体验理论的魅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育人功能在实践中得以有力发挥。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这些课程和学科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要不断把马克思主义课堂教育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领域、新形式、新途径,让学生深入工厂、乡村、社区,接触社会,进行实地调研和社会考察,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亲身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实践行,接受社会主流的熏陶,领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升华,激发青年学生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追求,从而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成自强自立的现实行动。其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加建设,及时更新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定期进行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培训,拓宽视野,提升业务水平,以言传身教。

其五,革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集理论考试和道德言行于一体,共同考察学生的思想品行、价值取向和政治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重在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在价值理念方面,思政课要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学习的意识,凸显学生受众全体的主体性创造性,在实践方面,思政课的考核不能够仅仅凭借一张卷子,也要考虑到学生具体的现实的思想、道德、素质表现,二者要相互结合,共同考察学生的价值言行。

(4)积极创建有思想、有内涵、有品位的社会人文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载体,采取各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全力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引导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使民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启迪和培育。

其一,大力开展各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艺术节、文化节、读书节、体育节等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以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感染教育民众群体。要逐步把马克思主义渗透融入大众文化,积极创建有思想、有内涵、有品位的大众文明,让群众身置于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中,用高雅文化熏陶、感染、教育国民,使之潜移默化地感受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迪和培育。

其二,加强社区中社团活动,定期开展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内容的报告会、红歌红诗会、书画展,使民众群体随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和养成。

其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手段,广泛登载传播具有深厚主流价值观念和浓郁爱国情操的典型案例和人物事迹,弘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主旋律,加强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营造广泛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育成氛围,让人们时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浓郁氛围。

其四,着重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凸显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加强中国语言、文字、伦理的培训和教学,重视中国传统节日的开展,适时用中国人的逻辑、思维陶冶民众的人文素质。

其五,重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塑造和培养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使其以身作则,成为民众中的中坚力量,起到先锋模范表率的作用,让群众耳闻目睹典范的言行,从中汲取经验,引领社会群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5)高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抢占互联网这一当代社会的新制高点,主动建造高质量、高水平、强吸引力的网络系统,从而开辟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代途径。

其一,主动利用网络优势,建设红色网站、网页平台,通过论坛、博客、邮件等方式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强化民众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和价值判断,把网络打造成价值教育的坚实基地。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数字化网络符号信息的传播,让群众在网络交流中获得正确的引导,从而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鲜活地内化为人民的民族责任和使命。

其二,大力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手段,刊登广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弘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主旋律,加强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营造广泛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育成氛围,让民众时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浓郁氛围。

其三,高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活动的平台。诸如当前辽宁正在进行的红歌、红诗活动,这是我们新开辟的民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代途径,它可以让群众在交流中及时获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准确把握。

(6)注重社会综合力量的作用,营造全社会舆论氛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方位的普及工程。

其一,营造全社会舆论氛围,搭建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平台,让大众时刻置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灌输体系之中,以全社会的力量帮扶成就人们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和主体信仰的理解认同和判断选择。

社会教育的途径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干部教育培训;方法;途径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发展都必然具有一种符合其自身本性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必然有指引这个国家和民族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的统一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魂。加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从培训的理念、内容、方法、机制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并使之转化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这是当前地方党校加强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党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地方党校作为地方党委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是党委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思想库,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对于地方党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党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第二条规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1)地方党校担负着党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包括党性锻炼、党纪党规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其第四条还规定,“党校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针对干部成长的特点和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2)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育与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干部教育培训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强化和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是地方党校各方面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要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时作为一种精神与力量,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面旗帜,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应该首先在党员领导干部中进行认真的学习与践行,并形成一种基本的价值导向、榜样和表率。党校教育之本在党员干部,党校的发展在于培养什么样党员干部的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全过程,不仅是党校的一项根本工作,更是党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党校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党校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党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义不容辞的重要工作任务,应当努力把党校办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研究的主渠道、主阵地和生力军,推动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

第二、从党员领导干部价值认识与价值选择的特殊性来看,地方党校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先进的价值体系引导,更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表率作用。“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较为特殊,这种特殊性就表现为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扮演双重角色: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教育对象,也是所谓的受众,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是受众与主体的内在统一。”(3)也就是说,广大党员干部是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主体和中坚力量,在整个社会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引导力、感召力、凝聚力和示范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引领、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生深入学习、领会、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如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一致,就会产生强大的精神驱动力和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共同奋斗。反之,就会失去“价值认同、行为指引、精神激励、规范约束的作用,引发价值目标偏离,致使政治资源流失,引发部分领导干部腐败,增加领导成本”,(4)甚至导致执政地位的丧失,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的地位与认识现状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地方党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灵魂和指导思想。党校是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是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途径。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几乎所有的党校、行政学院(校)、社会主义学院等干训机构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了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从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模范性出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和课程设置上,积极主动地开设了许多相关的价值观教育专题课,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员广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重点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富有针对性的释疑解惑、理论阐述和价值澄清,紧抓学员的作风学风文风建设,并且组织教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都能够牢记党的宗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领、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地方党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尽管地方党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和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无论是从地方党校的制度建设、学员素质、干部培养模式还是从社会评价等各方面考量,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或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等相关专题,或者就是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专题,这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天下党校是一家,都是兄弟式的关系,但非常松散无力。尽管说有《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等的规约,但在上一层级的党校对下一层级的党校的业务指导等方面缺乏相关的具体制度安排和系统监管。干部教育培训轮训,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和安排。地方党校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完全取决于同级党委,办学取决于组织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办学意志,弹性非常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相当紧张甚至严重缺乏,培训调学工作难开展,谈不上采取专门的活动(理论专题课和社会实践课)加强对学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教育和践履,缺乏内外衔接、系统配套、协调推进的整体制度调节和保障。甚至还存在互相拆台、排斥、抵触、冲突的现象。不少异地培训的开展,成了变相的旅游观光活动,有的红色教育庸俗化、娱乐化,甚至任意肢解、解构我们党的历史,歪曲历史的事实真相,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体验效果,造成价值观的撕裂、冲突、混乱。对当前党员干部价值观缺乏调查研究,对干部教育培训需求不甚了解,为宣教而宣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不健全、不实在、不灵活,缺乏系统性、长效性和针对性。

第二、市场化的利益原则与干部培养长效机制的矛盾。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讲竞争、求效率确实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高等学校和其它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选择。但是,教育培训商业化、利益化、产业化的背后存在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和负效应。受教育培训经费限制,不少地方党校办学并不规范,不少主体班次的设置随意性比较大,不分对象“一锅煮”,大班制授课且集中面授短则3-5天,稍长的7-10天,多数没有按照要求运行操作,多半是用自学来补足学时的缺余,或者是网络培训的形式充抵,不少学员因为工作需要请假甚至基本上没上过课,每期培训班开设的专题课的数量也不多,太过于追逐所谓的形式、效益、成本、实用,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突出。当我们真正的考量学员的培养问题时,我们就会发现培养学员的关键在于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健全的人格心理特别是党校原则,构筑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结构。干部的价值观建设是一个持续、系统的过程,干部的培育成长本身也需要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相互协调配合的体制机制保障。短时间的集中速成教育培训,充其量是通过几个专题课把最近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传达一下而已,开设的多是一些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方面的实用课,几乎不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方面的课程,严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教育。这和“培养造就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5)的要求差距是非常大的。党校的教育培训的产品是党员领导干部。经济主义思想被移植到教育培训方面,支配的原则是利益导向、搞创收。这和党校的办学思想、党的干部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背离。尽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第四十一条规定,将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任用晋升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之一。它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很难真正执行。

第三、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内在误区。不少领导干部自认为自身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经过几年的高等教育一劳永逸的牢不可破,不愿意承认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变动不居的,更没有把它内化纳入自己的思想方法论系统并自觉地运用它去分析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认为只有经济发展才是实实在在的硬任务,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虚的假的软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没有具体的考核评价标准,即使花了大力气也难以有显绩,落实起来往往是搞形式走过场。在严峻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面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经不起考验,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党性观念弱化,崇尚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重自我重实惠重索取重自由,轻集体轻崇高轻奉献轻纪律,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突出。归根结底,是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是因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没有真正落到干部教育培训的实处,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灵魂支柱。党员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的缺乏,在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实际上反映出了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缺失,对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况缺乏切实可行有效的考核方式方法和激励监督机制,教而不学、学而不信、不用。

第四、社会非主流价值观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信息化尤其是数字化网络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文化思潮交融交锋更加激烈,各种非主流思想价值观流播、碰撞、激荡,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道德进步本身有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多元化,利益格局复杂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非社会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渗透,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左派、传统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复古主义等在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在滋长,不同的思想信仰和价值取向多元混杂复杂交错,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虚无、紊乱。这就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生活和行为选择的困惑、迷惘、混乱和盲从。党员领导干部既是政治人也是社会人,作为社会利益多元化中的一部分,难以甚至不能超越个人、团体、部门、单位、阶层、职业利益。这就使得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被搞乱、被颠覆,尤其是那些已经混进了党内而又缺乏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和入党动机不纯的投机分子,不认同甚至否定、丑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履和传播。很多干部已经习惯了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获取知识和信息,互联网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容小视,互联网已成为思想价值观争夺的极其重要阵地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领域。这就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三、地方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途径与方法

地方党校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贯穿于党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激活干部的党性教育创新,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传播,重构党员领导干部的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导向、表率、推进作用。

第一、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党校是教育培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学员的自觉性,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加强党校锻炼和党性修养,这就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必须以学员为主体,尊重学员的主体性地位,更好地关注学员成长的培训需求,关心学员,弘扬学员的主体性,把学员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要目标,着力抓好学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训的制高点,牢固树立富强、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和谐、友善的自我意识和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事业观和伦理观,从而使学员能够不断地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精神状态,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二、强化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浓厚氛围。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效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环境,作为单位小环境在干部教育培训期间是最经常的、直接的和大量的,对干部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党校这样的小环境下学习培训,必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党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氛围,以强化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推进社会大环境的变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党校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作为党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主题,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党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精髓,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党校文化建设的道德根基,使广大学员能够从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遵守和勇于践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与示范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积极构筑和强化网络文化安全防护和监控,大力建设网络党校,“在网上开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课堂,使其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沿阵地”,(6)关注干部成长的困惑,回应干部发展的诉求,不断增强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和接受,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引擎作用。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现实实践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说服干部,才能掌握干部,才能转化为改变社会的物质力量。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和实践的各个环节上获得准确细致的科学论证和阐释,如何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抓住它的要义、精髓和根本,从而使这个价值体系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战斗力,深深地植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和生活之中,这是各级党校的共同责,也是党校理论工作者们必须充分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党校的理论工作者们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研究,切实加强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深度融入干部的工作生活、走进干部心灵的过程与规律的研究,准确揭示党员干部感知、理解、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机理,揭示各种培育的途径、载体、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之道。要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执行、多元化社会意识、干部道德建设的关系,深入探讨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和约束广大领导干部的问题,探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发展规划的制度体系。充分满足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求实、求用、求发展的需要,切实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命题转换入干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具体情境,贴近实际创新授课内容和教学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干部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和知识结构当中,采取多种形式引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识,发挥他们在引领社会思潮方面的典型示范和榜样带头作用。特别是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异地培训,探索建立干部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切身体验来进一步提升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运用。

第四、改进校风学风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校风和学风其实就是党和国家、社会对党校的基本办学理念的价值评价问题。党校性党,党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就是要从促进干部的全面发展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深入思考和回答“办什么样的党校、怎么样办党校”、“培养什么样的干部、怎样培养干部”这个根本问题。各级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充分挖掘和弘扬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凝聚办学共识,形成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成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身体力行的精神支撑和价值认同;以培养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廉洁型干部为重点,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的差异性,充分体现干部教育培训的弹性需求,突出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构建彰显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具有党校独特气质的精神品格。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校教学、科研、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在各项具体的制度安排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更加注重学员的党校修养、道德品质和科学人文素养的培育,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发展。当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归根到底还在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从党校教员和学员的价值观教育和思想理论建设角度,强化制度的硬性规定和业务指导,在教学水平评估中设置一个专项性的定期考核和监管项目,除了主管部门还应该进入第三方中介结构进行评估和监督,改进和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情况考核、登记、跟踪管理和质量评估制度体系,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2)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08-10-30.

(3)陈静.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双重角色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2,(5):103-106.

(4)参见柴世钦.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功能解读及其调控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1,(5):40-44.

(5)赵乐际.切实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功能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N].学习时报,201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