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态成功案例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6:13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篇1

关键词:转型期;环境污染侵权;恢复原状;变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88-02

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因素,随着社会环境意识的提升,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污染成本,不仅加剧了环境治理难度,也给社会发展带来负向影响。据统计,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占整个GDP的10%,尤其是工业企业污染所占比重更大。在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中,除《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85条提及“恢复环境原状”外,其他法律尚无对环境污染侵权案件的适用条款说明。在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侵权责任法》第15条中,对于传统民法中的损害赔偿方法,有恢复原状和金钱赔偿两种途径。反观当前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界定,有学者提出向《侵权责任法》并轨的建议,但对于环境污染损害与救济途径,缺乏适用性。如重金属环境污染,其损害结果具有多种形式,而对于恢复原状的责任承担,则无法适用。

一、环境污染侵权与恢复原状的法学关系

从法学研究中来看,对于“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虽然两者都是一种损害的赔偿途径,但其价值与定位存在差异性。“恢复原状”是基于对被损害者的利益,旨在提供对被损害者权利或法益完整性的保障;而“金钱赔偿”则是从价值利益时尚来补偿被损害者的权利或法益[1]。从传统民法视角来看,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是相互排斥的,当恢复原状足以救济受害者损失的,则不予金钱赔偿;反之,则为了实现补偿功能,以金钱赔偿方式来保障受害者权益。可见,在环境污染侵权场合下,恢复原状更具有权益维护、功能恢复、全面补偿的特性。

(一)有助于维护受害者的利益完整性

恢复原状是传统民法中最符合损害赔偿目的的方式,如同损害事故未曾发生一样,而非对受害者的财产利益的等价赔偿。恢复原状在法学解释中,不仅包括对物质利益的保护,还包括对精神利益及其他主观利益的保护。在《侵权责任法》中,对于侵权损害,需要课以损害赔偿义务来填补损害结果,并让受害者恢复到没有损害的状态(原状)。所以,恢复原状具有保障受害者完整利益的功能,而等价金钱赔偿仅代表宏观上的财产损害。在环境污染侵权中,既表现出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又表现出对受害者健康权、财产权的损害。因此,从保障受害者利益完整性上,将“恢复原状”运用到环境污染侵权中,更能够彰显完全赔偿功能。

(二)有助于确保受害者权利的继续

从恢复原状的外在表现来看,实现了对物的功能、状态、使用价值的维系,便于确保被侵害者权利的继续。在德国法典里,将“完整利益”称为保持利益。以被损害的汽车为例,通过修复可以使汽车的使用价值得以延续,如果该汽车承载了特定的情感,其所负载的特定主观价值也实现了维持,这与等价值的金钱赔偿相比是无法实现的。同样,在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中,恢复原状不仅发挥了承担责任的方式,也实现了对被损害者权利的继续功能。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等责任承担方式被认定为预防性责任承担方式,虽未实现损害赔偿法上的恢复原状,但却是实现受害者完整利益保护的重要责任方式。以某重金属污染案件为例,由于重金属污染所带来的土地污染经济赔偿,只能补偿现实中的经济损害,但对于农民及子孙来说,金钱赔偿无法实现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维护,而因土地污染所带来的脱贫、致病等问题,则无法给予保护。另外,对于土壤污染后的修复与治理成本更高。

(三)有助于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环境污染侵权的危害是巨大的,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甚。同样以重金属土地污染为例,由于重金属本身具有一定毒性、生物累积性、持久性、远距离迁移性等特征,使得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对人类身体健康及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面对因环境污染带来的侵权救济案件,不能仅停留在当前的人身及财产损害方面,还要兼顾未来可能的不特定人群、财产和生态危害。当前,在《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第85条及《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中,有提及对生态损害赔偿的条款,新修正的《环境保护法》第64条也提及对“破坏生态”的侵权责任的追究,这些都体现了对环境污染侵权所带来的完整利益的保护。

二、当前环境污染侵权中恢复原状面临的适用困境

(一)恢复原状在保护私权损害中遭遇可行性论证难题

从法学损害赔偿中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来看,一是有原物存在,而对于原物不存在则只能转化为损害赔偿责任或其他形式;二是原物损害具有可恢复性,即可以通过技术性修复来保障恢复原状;三是恢复原状具有经济性,即恢复成本不能巨大或不具有可操作性[2]。可见,由于环境污染损害案件中对“恢复原状”的适用性存在现实,如缺乏恢复原状的参考标准,特别是一些重金属污染案件,本身对环境的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恢复原状几无可能。再者,对于可恢复性难以认定,如一些重金属污染可能带来的化学、物理、生物变化等,其直接危害、间接危害涉及范围较广,且难以评定。还有对环境污染中的“恢复原状”不具有经济性。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将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成本放于最高位,其恢复原状的代价是高昂的。

(二)恢复原状难以对环境损害提供合理救济

从《侵权责任法》第65条中“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解释来看,一是包括人身上的伤害、死亡、财产损失等;二是环境上的损害,即环境私权、公权侵害。由于在学界Α八鸷Α钡慕缍还不统一,一些观点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害”行为界定为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而从《侵权责任法》来看,环境污染侵权主要是由污染物对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超出其自净能力,使得人身、财产损害的行为[3]。因此,从立法层面来看,对于环境污染侵权损害的救济,尽管新修订的法典也提及了“破坏生态环境的侵权责任”,但对于环境损害赔偿及救济体系还不完善。如最高法指导性文件及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提到了对“环境污染损害生态环境”可以提起公益诉讼,但在侵权责任及保护环境利益救济渠道上存在缺位,使得恢复原状陷入难有作为的尴尬。

(三)恢复原状被环境污染修复责任所取代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一些老旧重污染企业的关停、外迁所留下的污染场地越来越多。由于企业污染物排放而导致的法学上的“污染场地”,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修复都带来严重危害。2014年环保部出台《污染场地术语》《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等文件,逐渐加大对污染场地的调查、风险评估和监测。但在污染场地恢复治理上,对于恢复原状责任方式,往往被环境修复责任所取代,特别是一些企业因歇业、倒闭、关停、破产等无责任承担者,使得国家负有公众利益保护的职责。

三、恢复原状适用环境污染侵权的变革建议

(一)分类构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及恢复原状标准

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害不可逆转性来看,在应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问题上,结合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及威胁程度来制定不同的恢复原状标准体系。强调对私益损害的保护,在明确人身及财产损害的同时,还要明确对土壤、水体等环境有害污染物的清除标准,如《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等,对于无法彻底清除的,需要修订各类污染物质量控制标准,来进一步保障人身、环境安全。如借鉴德国、英国、日本基于风险各类的污染场地管理办法,来实现对被污染场地的修复目标,促进其可持续修复。

(二)引入恢复原状技术可行性分析

从环境污染案例中面对“恢复原状”的技术可行问题,如某重金属污染在技术上不具有可行性,则给周围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带来危害。对现行法学框架下“生态破坏侵权”责任方式进行完善,当面对无法修复障碍时,以最佳可得技术来进行可供选择。比如在环境围绕修复技术上,常采用组合修复技术,如螯合剂――植物修复技术、基因工程、微生物修复技术等,来降低和减少环境污染。当然,在协同最佳可得技术制度建设上,一方面借助于环境损害评估机制来进行可行性论证,另一方面通过司法裁决方式来确保环境修复方案的可行性。

(三)制定恢复原状经济合理性的例外规则

考虑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多样性、严重性,多数国家的立法、司法中对生态损害的恢复责任实行例外规则制定。如德国法典中将“环境责任”纳入《环境责任法》;意大利民法典第349号法律第18条专门明确了“环境损害赔偿规定”;美国超级基金法明确了“严格、连带、具有溯及力”的法律责任,对污染场地的修复责任可溯及、无限、连带责任,企业股东或管理者应该承担支付修复费的责任。2014年我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显示,全国土地总污染超标率达到16%,主要污染物有镉、镍、铜、砷、铅等。对于“污染者负担责任原则”,当污染者灭失或主体消失时,国家成为履行治理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因此,应该考虑到恢复原状的例外规则。

(四)保持环境修复责任的独立性

从环境污染侵权表现上,一方面是环境污染侵权导致第三方人身、财产权益受到损害;另一方面是环境损害,对周围土壤、大气、水体等环境带来结构性、功能性破坏损害;再者是企业在经营中带来的污染场地问题。对于不同环境污染侵权的“恢复原状”,其环境修复责任应该适用不同的损害。从立法上明确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及污染者修复责任的性质,界定清环境治理中的公权、私权、公法责任、私法责任界限,才是推进生态保护的基本法律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志轩.明晰责任 完善制度――《环境保护法》修改刍议[J].环境保护,2013,(16):65-68.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篇2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肝癌;胃肠功能

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在外科学的各分支领域成功开展和推广应用。作为肝胆外科,我科逐渐尝试将FTS理念应用于肝胆胰等手术的围术期处理过程,并取得良好效果。现笔者仅从肝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这一个方面,将快速康复干预护理与传统的常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12年9月~2014年6月收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2例,男84例,女38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51.5±8.2)岁,术前均经CT、MRI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其中肝左叶癌56例,肝右叶癌48例,尾叶癌12例,两叶或以上肝癌6例,肝细胞型肝癌85例,胆管细胞型肝癌37例,手术均行肝叶肿瘤切除术,排除有心肺疾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分布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常规给予术前、术后指导;肠蠕动恢复后饮水、进食;患者术后卧床,协助更换卧位,凭自愿下床活动。FTS组应用FTS理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给予个性化的心理评估与疏导;②进行快速康复的理念宣教;③术后早期试饮温盐水;④实施围床护理活动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有无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是否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自术后第1次喂服生理盐水开始,每2h听诊腹部肠鸣音1次,记录首次听到肠鸣音时间;嘱患者注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并记录;记录患者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FTS组患者术后,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总住院天数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例数减少,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手术作为一个应激源,会引起患者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出现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研究表明[1],术后焦虑抑郁程度高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差,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相对延长。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工作,缓解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减轻生理应激反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康复依从性。

3.2进行快速康复的理念教育 近年来研究表明[2],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充分且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对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及督促患者和家属配合治疗尤为重要。手术后,多数患者传统的观念认为排气排便之前应该不能吃喝,手术后大伤元气,理应卧床休息,少活动,对快速康复的理念不了解或是持有怀疑态度。王亚菁[3]研究发现,腹部手术后78.43%的患者担心下床活动时会有切口裂开、摔倒、输液外渗、引流管脱落意外发生,从而对下床活动有所顾虑。护士应帮助患者和家属转变观念,宣传快速康复理念,详细进行术后饮食和活动的指导教育,讲解注意事项,告知安全性、可行性和必要性。我科由责任护士按照快速康复健康教育路径认真实施各项术前、术后的宣教和指导,并发放指导手册,患者依从性良好。

3.3早期喂服温盐水有效促进肠蠕动恢复 林雪英[4]等研究表明,肝癌切除术后饮用少量温开水对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我科在患者术后清醒无呕吐情况下4h喂服1次温生理盐水,10~30ml/次,一方面可增加患者舒适度,湿润口唇、喉咙、消化道,缓解长时间禁食水及全麻气管插管导致的口干、喉痒等不适感;另一方面,温热的盐水可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减轻咽喉及胃肠道水肿,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另外,笔者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早期饮水可帮助患者提升快速康复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3.4按计划实施围床活动护理方案 围床活动护理是指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术后早期围床活动,促进人体内各系统代谢活动增加,改善支配内脏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提升副交感神经张力[5]。参阅有关文献,结合科室实际情况,我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围床活动方案",活动量以患者耐受不觉疲劳为原则:①超早期(术后12~24h内):床上活动,患者术后自麻醉恢复室返回病房,只要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即可予以低半卧位,摇高床头15°~30°,指导呼吸功能锻炼,活动四肢,每2h更换1次卧位,12h后协助床上坐起;②次早期(24~48h):床边活动,床旁坐、立,双脚着地;床周活动,扶床行走,坐与椅上;③早期(48~72h):离床活动,扶助行器由室内走向室外,可病区走廊内活动,适当进行生活自理训练等。早期围床活动护理可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机体合成代谢,促进胃肠道反射,增加肠蠕动,本组患者胃肠道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7例患者术后12h协助床上坐起时主诉头晕不适,延迟24h下床。本活动方案实施期间无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

总之,肝癌术后,应用FTS理念,早期实施以上综合护理干预,对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FTS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快速康复为目标"的真正体现,值得在外科围手术期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秀玲.腹部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7):1726-1728.

[2]Bucher P,Gervaz P,Soravia C,et al.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before elective left-sided colorectal surgery[J].Br J surg,2005,92(4):409-414.

[3]王亚菁. 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感受及需求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236-238.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恒牙牙合患者34例,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17~48岁,平均35岁。个别牙缺失伴散在间隙10例,余留牙向缺隙倾斜移位5例,深覆牙合深覆盖8例,外伤冠折余留牙体组织﹤2.0 mm 7例,前牙重度磨耗4例。

    1.2  治疗方法

    制取上下颌研究模型,进行分析和设计;针对患者的要求并结合其口腔情况做出设计,与患者确定最终修复方案。进行口腔清洁、拆除不良修复体等治疗前准备工作,并根据需要进行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等相关治疗。

    对于个别牙先天缺失伴散在间隙和牙列缺损伴余留牙向缺隙倾斜的患者,采用固定矫治技术集中间隙、倾斜牙正轴复位、恢复缺牙区近远中距离后,再行义齿修复治疗。

    对于安氏Ⅱ类2分类闭锁牙合患者,通过正畸治疗解除前牙的闭锁状态,恢复牙齿正常的轴倾度和修复的空间,再行修复;对于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伴深覆牙合深覆盖影响美观者,下颌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解除深覆牙合,上颌采用改向固定烤瓷修复改善深覆盖,治疗后上前牙平均内收 5.0 mm,下颌spee氏曲线平均降低1.5~2.0 mm,获得满意的效果。

    外伤冠折余留牙体组织﹤2 mm 或位于龈下:7例患者均先采用正畸助萌技术伸长患牙的临床冠长度,平均伸长1.0~2.5 mm,待其到达预定位置后,巩固 6~8周,行固定烤瓷修复。在助萌的过程中,主要注意使用轻力牵引,一般35 g 左右,不超过60g[1]。

    前牙重度磨耗采用片断弓固定矫治技术伸长磨牙,同时戴用治疗性牙合垫,为重度磨耗的前牙获得足够的固定修复空间,依据前牙磨耗的程度直接行烤瓷冠固定修复或用根管螺纹钉形成核后行烤瓷冠固定修复,恢复前牙正常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2  结果

    本组34例患者经正畸结合修复进行治疗后,不仅恢复了牙列的完整性,患者的牙列高度和牙体解剖形态也获得了较好的恢复,异常的牙合平面和牙合曲线得以矫正,建立了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有效改善了美观及咀嚼功能。随访1~ 6年,前牙覆牙合覆盖及磨牙关系稳定,无颞下颌关节症状,修复体无崩瓷、松动和脱落;基牙无松动、牙根无断裂,基牙龈缘无充血水肿,无松动。患者对疗效非常满意。

    3  讨论

    在口腔修复临床的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病例,如果单纯按常规方法进行修复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即使勉强进行修复,也难以满足患者对口腔的功能和美观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治疗计划时,须针对患者的口腔条件,制定出最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前牙先天缺失伴散在间隙或余留牙向缺隙倾斜移位的患者,因间隙大小不等、中线偏移、余留牙向缺隙倾斜移位,造成缺隙修复空间不足,给临床的修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此类病例,我们采用正畸治疗集中牙间隙、调整中线、竖直倾斜邻牙,使口腔内余留牙建立起正常的生理状态,为前牙美容修复创造条件,从而有利于修复体的长期稳定,达到改善局部的牙周状况,提高患者自我维护牙周的能力,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颜面部的和谐美的目的。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篇4

[关键词] 门诊;前臂骨折;SWOT分析;手法复位;健康教育;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4(b)-016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WOT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and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after manual reduction for forearm fracture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and its nursing satisfaction.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the clinical data of 136 patients with forearm fracture who had received treatment at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After outpatient manual reduc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68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68 cas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option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o routine nurs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o SWOT analysis in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rate of complications, forearm func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two groups had improved,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1).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Forearm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Conclusion SWOT analysis has better effect in health education after manual reduction of forearm fracture in outpatients, which can improve the negative mood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boost their forearm function. 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Outpatient; Forearm fracture; SWOT analysis; Manual reduction; Health education; Satisfaction

前臂骨折儆诹俅渤<骨折,其中小夹板固定治疗为此类骨折常用方式,具疗效满意和费用低等特点,且通过手法复位手术后无需住院,但考虑手术具有较大创伤,常累及患者神经系统,骨折愈合时间较长,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临床需结合有效护理措施[1-3]。临床骨折治疗目的不仅要恢复患肢正常外观,而且需恢复骨折正常功能,以减少患者功能障碍,促进预后生活质量提高;近年来,伴随骨折治疗方式不断更新,较多骨科医师强化骨折固定强度,忽视手术后功能锻炼,增加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风险,需强化临床医师和患者重视度,并依据患者实际状况(性格、手教育程度等)于手术后尽早实施康复锻炼,从而提高护理效果,恢复患者关节功能[4-6]。本文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前臂骨折136例患者采取门诊手法复位手术治疗后应用不同护理方案效果予以分析,旨在寻求临床理想护理方法,促进患者前臂功能恢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36例前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门诊手法复位手术治疗,且按照复位手术后选择的不同护理方案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为68例。对照组中看,男36例,女32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42.25±2.08)岁,受伤原因:重物砸伤5例,跌伤18例,交通事故伤45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为21~68岁,平均(42.24±2.07)岁,受伤原因:重物砸伤6例,跌伤18例,交通事故伤4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X线检查确诊为尺骨或者桡骨骨折,均行手法复位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均为新鲜骨折。排除标准: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和存在患肢开放型损伤;肾肝功能严重不全与存在精神障碍;手术禁忌证。

1.3 研究方案

对所有患者均行门诊手法复位手术治疗:包括外固定(小夹板)和患肢手术复位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性护理方案,包括护理人员需确保病房干净、整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提醒患者注意休息,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和预防炎症地加重;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执行,充分利用按摩、热敷等方式,且为患者制订合理饮食计划。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SWOT法进行健康教育,其中SWOT法包括优势(strengths):治疗与护理配合度好、性格乐观、营养条件好、年轻;劣势(weaknesses):心理负担较重、营养条件差、年龄大;机会(opportunities):受教育程度高、有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经济条件好、具相关康复知识;威胁(threats):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经济条件差,不具备相关康复知识。采用SWOT法进行健康教育包括:①护理人员对受教育程度低和不具备相关康复知识患者利用简单通俗语言向其耐心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包括积极配合重要性、康复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对年龄大者反复指导,且发放健康手册。②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交流,了解其内心思想动态,予以心理安慰,及时疏导不良心理情绪,复诊时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对过于谨慎而拒绝功能锻炼者重点讲解锻炼重要性,耐心解释合理锻炼不会出现骨折端移位现象,消除顾虑,且依据患者社会支持性系统取得家属、朋友等关心。③护理人员对于营养条件差、年龄大者于遵循治疗原则前提下尽量满足其饮食需求,采取多样化饮食,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及易消化食物,依据骨折恢复不同时期指导饮食及康复训练,逐步锻炼患者掌指、肘肩和腕关节,对前臂强化旋转练习,加强抗组训练,且护理时间为1周。

1.4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观察及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并发症(缺血痉挛、肢体坏死、关节脱位)、前臂功能[5-8]。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判患者心理状态,≥53分提示存在抑郁、焦虑心理。采用专用骨科运动功能测量尺(山东威高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分别测量腕尺偏角(尺骨纵轴线的垂线与腕关节最远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腕桡偏角(是指桡骨纵轴线的垂线与腕关节最远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腕关节屈曲角(腕关节屈曲最大位置时与前臂远端的夹角)、前臂旋后角(前臂旋后最大位置时旋转的角度)、前臂旋前角(前臂旋前最大位置时旋转的角度)。

评价护理效果满意度情况。自制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量表,满分100分,≥80表示为满意,60~79分表示较为满意,≤59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较为满意数+满意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均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同期对照组(P < 0.01)。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前臂功能状况比较

观察组腕尺偏角、腕桡偏角、腕关节屈曲角和前臂旋后角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0.01)。见表3。

2.4 两组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效果的总满意度98.53%(67/68)高于对照组67.65%(46/6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3.076,P < 0.01)。

3 讨论

前臂由桡、尺二骨构成,其中桡骨是腕关节重要组成部分,尺骨是肘关节重要组成部分,且此二骨由桡尺关节与骨间膜相连,骨间膜为强韧纤维组织,其松紧程度伴随前臂旋转发生变化,且前臂神经主要包括前臂内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等,各神经间支配相应区域[9-10]。考虑前臂具复杂生理解剖结构,采取手法复位治疗时需一次性成功,以减少多次复位对患者机体神经、血管造成的损伤,加之门诊流动性较大,患者依从性低,需强化患者正确疾病观念和康复概念,并不断完善手术后护理方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11-13]。

考虑患者存在环境、地域、性格、文化等差异,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实施相应措施,本研究中SWOT分析实质是对患者自身外部、内部条件加以概括和C合,对患者优劣势与所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从而为手术后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保障,克服存在的劣势,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和把握机遇,强化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观察组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对其内心情感动态加以了解,有利于知晓患者内心压力和顾虑,从而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保持热情的护理态度,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抚慰,且对患者存在的负性心理予以及时疏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促进负性心理改善[14-16]。护理人员对较为谨慎患者耐心解释,告知进行合理锻炼不会造成骨折端移位等不良事件发生,能够消除患者顾虑,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改善患者抑郁、焦虑心理。

护理人员针对文化水平不高、无康复相关知识等存在威胁的患者借助通俗易懂语言耐心向患者介绍骨折知识,能够克服患者受教育程度等局限性,提高疾病认知度,减少不必要担忧,并提高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强化临床效果,使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提高;于健康教育中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和向其发放健康手册,有利于提高患者意识,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7-18]。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告之积极配合的重要性与康复训练方法,具有较强针对性和目的性,不H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而且有利于取得理想康复效果,增加患者腕尺偏、腕关节屈曲及前臂旋前度,促进患者前臂功能恢复;针对年龄较大者,护理人员反复进行指导,可克服因患者自身劣势而降低护理效果;护理人员赢得患者朋友、家属等支持,于日常生活中经常关心患者,能够减少患者无助感,提高治疗信心和康复锻炼决心,且针对年龄大和营养条件差者于不违背治疗原则基础上实施多样化饮食,对患者饮食需求尽量满足,可均衡营养;强化患者康复锻炼,逐步练习掌指和加强前臂旋转训练等,有利于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提高满意度和促进患者前臂功能恢复,加速患者康复[19-20]。

通过分析两组心理状态、并发症及前臂功能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抑郁与焦虑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护理后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 < 0.05),且前臂功能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后等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和陆娜[21]文献报道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不同的是文献中仅涉及临床疗效,本研究还对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更具全面性。提示:SWOT分析应用于门诊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手术后健康教育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而且可促进患者前臂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观察组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说明SWOT分析应用于门诊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手术后健康教育效果佳,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加速患者康复。关于SWOT分析应用于门诊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手术后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影响,基于受本研究样本例数、外部环境、时间等因素制约,有待增加样本量、促进外部环境优化、延长研究时间等予以验证补充,且做合理改善。

总结上文,临床将SWOT分析应用于门诊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手术后健康教育可取得显著效果,较之术后常规性护理满意,属于一种安全可靠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降低术后缺血痉挛、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有利于恢复患者前臂功能,促进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提高,加速患者康复,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林伟茹,高雪伟.应用弹力绷带减轻前臂闭合性骨折患者肿胀程度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0):1216-1218.

[2] 刘萍,王鹏飞,付亚辉,等.上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4199-4203.

[3] Colaris J,Reijman M,Allema JH,et al. Single-bone intra?鄄medullary fixation of unstable both-bone diaphyseal forearm fractures in children leads to increased re-disp?鄄lacement: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Arc?鄄hives Orthopaedic Trauma Surgery,2013,133(8):1079-1087.

[4] Shah MB,Ferracane JL,Kruzic JJ. R-curve behavior and micromechanisms of fracture in resin based dental restorative composites [J]. J Mech Behav Biomed Mater,2009, 2(5):502-511.

[5] Feehan L,Fraser T. Early controlled mobilization using dart-throwing motion with a twist for the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an intra-articular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nd scapholunate ligament injury: a case report [J]. J Hand Ther,2016,29(2):191-198.

[6] 曾丽.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7):1674-1676.

[7] 马蓝,莫凤莲,邓带欢,等.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26-127.

[8] 金卓.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发肋骨骨折预后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0):1446-1448.

[9] Henry B,Zhao M,Shang Y,etal. Hybrid diffuse optical tech?鄄niques for continuous hemodynamic measurement in gas?鄄trocnemius during plantar flexion exercise [J]. J Biomed Opt,2015,20(12):125006.

[10] 施娣,刘鸿,刘雷,等.前臂皮神经与浅静脉解剖学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2):3132-3134.

[11] Picelli A,Lobba D,Midiri A,et al.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 into the forearm muscles for wrist and fingers spastic overactivity in adults with chronic strok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hree injection techniques [J].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14,28(3):232-242.

[12] Abrahamsen B,Jorgensen NR,Schwarz P,et al. Epidem?鄄iology of forearm fractures in adults in Denmark:national age- and gender-specific incidence rates,ratio of forearm to hip fractures,and extent of surgical fracture repair in inpatients and outpatients [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2015,26(1):67-76.

[13] 英飞,徐晓庆.康复训练护理在促进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4):81-83.

[14] 孙芬,傅翠梅,朱达惠,等.基于KABP模式的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骨折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30-131.

[15] 张明霞,卢星星,何丽,等.延伸护理干预对骨折出院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7):160-163.

[16] 李艳容.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08-509.

[17] 彭婷,黄婧琼,陈邦菊,等.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骨折术后恢复的意义[J].西部医学,2015,27(8):1245-1247.

[18] 孙宝莲.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6):120.

[19] 吴丽梅,陈红卫.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4):89-92.

[20] 金蕾,梁静娟,朱雯君.疼痛控制护理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疼痛及功能锻炼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3(26):2583-2585.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篇5

论文摘要 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正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实现产业遗产地段的生态恢复是确保产业遗产保护顺利进行的关键。特通过分析列举产业遗产地段生态恢复的实践,提出具有现实技术针对性的生态恢复方法。

1研究的必要性

在中国,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产业遗产的重要性,并逐渐对此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由于缺乏恰当的方式和方法,产业遗产的保护很难形成规模。因此,中国当今的产业遗产保护仅仅停留在建筑单体的保护上,而并没能从整个环境上去把握。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很少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要么全部重新更换,要么就置之不理,这使得改造后的区域仍然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合理、污染环境的情况。本文从国外产业遗产地的生态恢复实践总结经验,以期可以对我国的产业遗产保护有所启发。

2国外工业遗产地的生态恢复实例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产业类历史建筑保护性再利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此后逐渐发展成为对产业遗产地段的保护,出现了以鲁尔工业区和英国伯明翰再生等一系列产业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产业建筑历史地段保护、改造和再生事业也逐渐引起世界建筑同行的关注。

2.1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

德国鲁尔工业区曾经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有无数大型工业企业,生态环境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使许多夕阳产业停产,从而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此,当地政府对这个见证了德国工业发展历史的工业区进行了生态恢复及再生改造。

2.1.1重建艾美绿色景观系统。生态系统中的土地、水域、各种各样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每一个部分都不能与其他相邻的土地、水域及各种生物割裂。艾美溪河流域的绿色景观结构由于在工业化进程中遭破坏而显得支离破碎。在改造中,重新构建了这一地区的绿色景观系统,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紧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统一规划,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2.1.2生态治理艾美溪河水系。该地区的工业废水严重污染了原有的自然河道水系,影响了周围地区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对水系进行了生态治理。

2.1.3兴建花园式的工厂。发展绿色产业,使“绿色经济”在新世纪扮演重要角色,大面积的景观绿地建设,使绿地覆盖率都在5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工厂。

通过对德国工业用地生态恢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产业遗产地的生态恢复要重视现有生态系统的本底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充分依靠现有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不要强行施加人工措施,一厢情愿地去建设一个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新系统。

2.2英国伯明翰中心滨水区改造

伯明翰是英国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也是英国运河网络的中心枢纽所在。该市中心滨水区大部分用地曾经被产业类建筑设施所占据,二战中的轰炸、城市更新、产业调整、河水污染都曾给该地段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周边房地产业一蹶不振。为使伯明翰中心区重新焕发活力,1984年,伯明翰市政厅宣布将对中心滨水区进行整治改造和再开发。该计划首先是从滨水河岸边的拖船纤夫路径、船闸和水质清污整治开始实施的,连续3a的清污,清除了河里已经持续200多年的污染物,并将水质等级从3提高到1b(仅比最高水质低一级)。其后政府又出资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和建设项目的建设。伯明翰案例的经验表明,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和改造,一定要落实到在城市大环境和背景(如河流疏浚清污、道路改造乃至经济结构调整等)的层面上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2.3其他

瑞士温特图尔苏尔泽工业区和苏黎世工业区改造、美国纽约soho区、gentry公园、日本横滨mm'21地区、加拿大温哥华的格兰维尔岛(granville island)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改造实例,它们都强调了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成为引领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作品。

3来自案例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及方法总结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产业遗产地段保护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保护已不仅仅只停留在建筑的狭小天地,而开始关注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等思想和措施都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这些理念在后工业时代产业遗产保护所谓生态恢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前面讨论的案例中,有一些新颖的生态恢复方法和思想值得借鉴,如材料的循环利用、污染的就地处理、生态处理手段和植物景观设计等。具体来说,产业遗产地段的生态恢复有以下新的途径。

3.1材料的循环利用

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应尽量维持场地的景观特征和生态发展的过程。场地上的物质和能量都应当得到尽可能

地循环利用,那些残砖瓦砾、工业废料、矿渣堆、混凝土板、铁轨等都能成为景观建造的良好材料,它们的使用,不仅与场地的历史氛围十分贴切,而且演绎着一种材料可持续利用的过程。

工业遗产地上材料循环利用的方式:一种是就地取材,使工业废料成为独特的景观设计材料;另一种是对废料二次加工后再利用,利用后看不到原来废料的原形。例如,将钢板熔化后铸造其他设施,砖或石头磨碎后当作混凝土骨料,建筑拆后的瓦砾当作场地的填充材料等。

3.2就地处理产业遗产地段的污染

对产业遗产地段污染的处理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方面,可以利用植物改善土壤和周围的环境。例如,在西雅图煤气厂公园中,设计师哈格(richard haag)并没有把污染的土壤全部铲去,而是在土壤中掺进了一些腐殖质和草籽,来增加土壤肥力,以此培植一些微生物和植物来“吃掉”这些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污染的土壤。在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项目之一的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中,设计师拉茨也尝试利用工业废渣和污染的土壤,培植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即演示花园,并专门挑选了那些能适应这种特殊生长环境的植物材料。

3.3生态技术的运用

在产业遗产地段污染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将工业水渠改造成自然河道,进行河流的自然再生,可以提高抗洪能力和补充地下水源,为野生生物创造栖息地和活动廊道。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大微生物的活跃程度,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生态技术还包括利用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活动来处理污水的技术,通过景观设计,收集雨水,对其进行处理后循环再利用等技术。

4总结

近几年,在中国还是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实践经验。例如,中山歧江公园建造借鉴了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对工业设施及自然的态度——保留、更新和再利用;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中江南造船厂地段等产业建筑和地段保护再利用研究;常青等完成的数项涉及工业遗产的保护试验个案;鲍家声等完成的原南京工艺铝制品厂多层厂房改造;张永和等完成的北京远洋艺术中心,以及“798”工厂改造等案例。但在中国已经将产业遗产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今天,能将生态理念在保护中贯彻应用的人仍很缺乏,对于产业遗产的生态恢复往往缺乏重视。因此,针对产业遗产地段特有的生态恢复还缺乏大量的研究和利用。专家和学者中研究如何解决工业带来的污染问题的很多,但是产业遗产地段的生态恢复这个课题却很少有人涉及。因此,在这方面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研究。不过,必须承认,在产业遗产地段的生态恢复中,仅仅凭借城市历史保护专业、生态环境学专业的努力是不够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运作的实施可行性等都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参考文献

[1]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钱静.技术美学的嬗变与工业之后的景观再生[j].规划师,2003,19(12):36-39.

[3] 钱静.工业弃置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再生[j].江苏建筑,2003(1):29-32.

[4] 王建国,蒋楠.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6(8):8-11.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篇6

因此维修经验的推广和交流对做好这项工作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北广发射机,故障维修,功放模块

一、北广发射机特点:

南京广播电视台老鹰山发射台于2005年购置了两台北广公司的全固态TVU316UHF系列电视发射机。

北广发射机具有以下较完备的功能和应用优点:

双激励器设计使整机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有适时的全面的运行参数监视显示屏;

有先进的DVC(数字视频补偿电路)非线性线性失真矫正电路,它可手动调整,也可自动调整;

外部接口有标准的RS-232通讯接口,可实现远程遥控;

另有一个远地接口,便于远距离操控,等同于在机器面前的操控;

有较强的故障记忆功能。

这两台发射机分别用于本台十八频道无线发射播出,使用至今已愈6年时间。现在发射机工作较为稳定,这与日常的精心维护是分不开的。良好的维护保障首先建立在对该机系统充分掌握的基础之上。我们使用的维护仪器就是示波器、万能表等。实践经验证明,在一般的通用仪器条件下是能够维护好该系列发射机的。

二、北广发射机以及功放模块结构介绍:

要维护首先就要了解掌握发射机的系统结构。

北广发射机构成示意框图如下(图1):

北广全固态电视发射机的功放为并联冗余放大,由4个标称功率为300KW的功放模块进行同相位合成而构成。

三、整机故障分析。

1、故障现象:

早晨开机为风机供电的交流接触器MS102,MS103快速且频繁的吸合又断开,最终MS103烧毁,机内冒出浓烟和焦糊味,LED显示乱跳,无法开机。故障现象和结果严重。对照系统图纸如下,因图纸太多,故仅指出相关图号。

-2/2的接口板上,该板上的RL602固态继电器的LOAD两个端子之间被220V烧糊,因此即使它的INPUT控制端子没有控制信号,220V也短路直通过去产生风机误动作指令,造成逻辑混乱。而电路板被烧糊是由于夏季空调在印刷电路板上产生冷凝水滴所造成。

2、处理方法:

用刀刻去烧糊的部分电路板,再用酒精清洗干净,换上新的交流接触器后,发射机恢复正常。

从此我们制订了一条制度:

在夏季应首先开发射机后再开空调进行降温冷却;播出结束后立即关闭发射机和空调,利用风机延迟冷却进行散热和潮气驱除。该制度制定多年来得到严格执行,效果良好,类似故障没有再次发生。

四、模块故障分析

模块出现的故障相对较多而且较典型。每个模块就相当一个1KW发射机。所以本文列举多个模块故障,分析原因,给出维修方案。

案例一:

1、故障现象:

发射机的故障自动记录里(LOG功能)记录某个模块“输出功率故障”而且瞬间能自动消除该故障并恢复正常。对发射机的正常工作并没有什么影响。

2、处理方法:

经检查,发现此瞬间报警并自消的故障是由于功放1中使用的三端稳压器TA7805F带负荷能力不足,经向厂方询问,厂方也在售后服务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是北广公司设计问题导致的。我们在器件选择上提高了一个档级,现在改为使用78M05三端稳压器,并增加了散热片,增大了带负荷能力。此类故障没有再出现,完全被消除。在此基础上,我们举一反三,变被动为主动,没有等待多个功放模块的器件渐次失效后再逐一更换修复,而是主动将全部功放模块内的三端稳压器更换完毕,工作量巨大,但是更换后效果很好,类似故障没有再出现。

案例二:

1、故障现象:

模块无功率输出。

引起无功率输出的原因有多种,如反射保护,温度保护,无激励信号保护,电源异常保护等。所有的保护都通过相应的继电器将12V关断,进而关断功放1保护模块。功放模块结构如图2。功放模块逻辑控制和保护电路示意图如图3。

2、处理方法:

模块无功率输出原因很多,我们在此仅举两例进行说明。

一例故障为温度保护继电器RL403自身损坏,4脚与3脚短路造成无功率输出,更换新的继电器后模块功率输出恢复正常。

另一例故障为反射保护继电器RL402自身损坏,4脚与3脚短路造成无功率输出,更换新的继电器后恢复正常。上述类型故障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直接用万能表测相应保护功能继电器的相关管脚的通/断状态即可判断故障点。

案例三:

1、故障现象:

模块无功率输出。而所有保护继电器都正常。

2、处理方法:

断开功放1向功放2的输出,功放1的输出点外接50欧姆10瓦电阻。特别要确保功放2无输入信号!此时因为模块从机架中抽出修理,1KW的输出口处于全反射状态。又因无300KW输出,所以模块被正常保护,同时功放1的12V供电被关断。所以要人为给功放1外加12V电源来模拟正常的工作环境条件。这时加输入激励信号,用示波器发现IC307(μPC1678G)的1脚有信号波形,但5脚输出却没有信号波形,更换新的高频集成电路μPC1678G后模块恢复正常工作。这说明原集成电路IC307已损坏。

案例四:

1、故障现象:

模块输出功率偏小。

2、处理方法:

查看整机EL显示报告中末级某个功放管(BLF861A)的动态电流和静态电流分别只有其他功放管的一半数值。在断电时用万能表直接测量该FET管的栅极对地电阻,并比较其他正常的管子,从栅地电阻的差异中可以立刻判断出该管损坏。

更换新的BLF861A管,并细调它的静态电流,功放模块恢复正常。

3、注意事项:

所有更换器件的工作必须特别小心,严格按照FET管的安装规范,在装配密度很高的地方更要仔细操作,做好除静电措施,否则极易人为产生新的故障,损坏价格昂贵的场效应管。

案例五:

1、故障现象:

模块没有电源输出。

2、处理方法:

检查25V开关电源模块,发现20W10Ω的水泥保护电阻开路(非正常因素造成)。因为没有北广公司的原备件,所以用市售的20W10Ω水泥保护电阻替代。但在使用中发现开机瞬间极易开路损坏。所以用市售30W10Ω水泥保护电阻替代。经过在多个电源模块更换后长期运行的结果证明可行。

五、总结

本文介绍了北广全固态电视发射机的结构特点,给出了多年来我台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及在基本的维修设备条件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安全播出,重于泰山”,拙文抛砖引玉,希望其他电视发射同行有更好的维护经验发表以供大家学习。

参考文献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篇7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人性化管理;抑郁;满意度;精神疾病;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指的是由诸多症状群组成的临床综合征,该病诱发因素有很多。虽然截止到现阶段为止,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外部社会环境及个体心理等不良因素等均可能导致该病[1]。精神分裂症具备较多的临床病症,涉及范围广,包括认知功能、情感、意志行为、知觉及思维等,由于个体差异导致临床病症不同。而恢复阶段的治疗在整个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出于该时期的患者心理活动相对复杂,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抑郁等,导致疾病恢复延缓[2]。所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讲十分重要[3]。专业、精细化的护理方式及药物干预有助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次实验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29例男患者,21例女患者;年龄22~53岁,均龄值数(30.25±1.54)岁;患病时间1~6年,平均患病时间(3.25±0.41)年;研究组中,27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年龄20~55岁,均龄值数(30.34±1.62)岁;患病时间1~4年,平均患病时间(3.36±0.21)年;组间基线资料对比,包括年龄、患病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与CCMD-3的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相符;②疾病处于恢复期。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脏、心脏、肾脏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合并言语功能障碍、神志模糊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于患者入院后,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治疗医师及护理人员等,确保病房内部秩序良好,保证患者人身安全,并对患者病情发展密切监测,根据患者需求开展生活指导等。

1.2.2研究组。人性化护理管理:①强化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责任护士及护士长示范、引导作用,使患者感受到源于医护人员的关爱。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护理难度增加。护理期间,部分护理人员伴有抵触、拒绝心理,进而导致患者病情恢复延缓。所以,护理人员应合理调整自身心态,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②创建舒适、温馨、和谐、友好的治疗环境: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多关心患者,为患者构建良好的治疗环境,加快疾病恢复速度。基于此,针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的采取通俗易懂语句进行详细解答。予以患者护理服务时,采取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与此同时,予以患者足够的尊重,针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医院实际状况、卫生部需求不断完善个性化护理管理,建立健全入院须知等规章制度,一切制度的建立均以护理服务为基础,全面落实各项制度,确保每项工作的落实有章可循。此外,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到人。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④生活指导:定期清洁患者病房,确保室内干净、整洁,促进患者舒适度的提高,尽可能的将患者不良心态消除,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加强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关注,在患者产生无助心态后,予以患者足够的精神支持与鼓励。并根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营养充足、均衡等。如果患者食欲降低,则适当调整饮食方案,使其与患者日常饮食需求相符。患者休息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需尽可能保证动作轻柔,确保室内安静,提高患者睡眠质量;⑤健康教育宣传:以患者实际病情发展为依据,为患者介绍疾病诱发因素、治疗及护理注意事项、治疗方法等,协助其进一步认识自身疾病,自主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此外,定期对不良心态出现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心态进行相应调整,以便更好的开展临床工作;⑥情感干预:护理过程中,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在患者身边,增加家属探视时间,在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后,可让家属带领患者回家过节或者带领患者参加各种活动,如郊游等,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关心,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及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

1.3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干预前后BPRS评分、SDSS评分、SDS评分及满意度。①BPRS评分(精神病评定量表)主要评定患者精神状态[4];取值18~126分,分值越低,说明病情越轻;②SDSS评分(社会功能量表)主要评定患者社会功能[5],取值0~20分,分值越低,说明社会功能越好;③SDS(抑郁自评量表)主要判定患者抑郁程度[6],分值界限为53分,轻度抑郁评分为53~62分;中度抑郁评分63~72分;重度抑郁评分:超过73分。④满意度判定[7]:分值总计100分;非常满意取值范围为80~100分;满意取值为60~79分;不满意取值在60分以下。(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准确处理本次实验数据,采用(x-±s)表示的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值;采用率(%)表示的计数资料检验值为χ2,两组比较检验值为P,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及BPRS评分:

在SDSS及BPRS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干预前后SDS评分:

在SDS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中,21例非常满意,18例满意,1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8.00%;研究组中,26例非常满意,21例满意,3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4.00%;研究组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更高(χ2=5.316;P=0.021)。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篇8

共享存储使灾难

恢复成为可能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的区别。灾难恢复是指遭到大规模硬件故障或破坏、设施故障及/或区域性的自然灾难后,重新建立IT服务。灾难恢复能力是按照重新建立服务所用的时间和数据丢失的数量来衡量的。业务连续性是指在上述这些情况下,继续正常运营的能力,基本上没有什么停机时间。

成本合理的共享存储是中小企业向实现灾难恢复迈出的第一大步。当数据存储在服务器内的磁盘上时,数据的可靠性和扩展性完全取决于服务器本身,例如主板发生了故障,数据就无法访问,哪怕硬盘是好好的,数据也访问不了。存储局域网(SAN)和网络附加存储(NAS)设备把存储从服务器独立出来,提高了可靠性、灵活性和易管理性。

最新一代的SAN和NAS设备具有快照和复制功能,这是最有效的灾难恢复策略的两大核心功能。快照可以在某个时间点捕捉存储系统的状态,而复制用于把一个存储系统的状态拷贝到另一个存储系统。如果与服务器镜像软件结合使用,这些快照和复制工具可以在替换的硬件上恢复正常运行。

不过还是面临两个重大的挑战:提前很短时间获得服务器硬件并非总是易事;即使借助最新的镜像工具,可能也需要相同的硬件,而相同硬件可能不再可用。位于灾难恢复站点的匹配硬件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是一种成本合理的选择。

虚拟化消除了对硬件的依赖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改变了规则。举例说,它改善了镜像软件。虚拟机作为文件被完全封装起来,然后这层软件(虚拟机管理程序)让这些虚拟机可以在任何硬件上重新启动。这就消除了对硬件的依赖性,有可能使用数量较少的灾难恢复物理服务器来支持生产系统,从而让更多的企业买得起一个或多个适当的备用物理主机。实际上,由于服务器虚拟化让整合成为可能,主站点的备用物理主机经常是空闲的。

虚拟机管理和站点恢复工具提供了一种途径,可以指示虚拟机迁移到异地位置。在异地位置,这些虚拟机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就可以重新启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需要好几天或好几个星期。有了虚拟化,就可以建立起更具弹性的生产架构――服务器很容易在物理主机之间迁移,共享存储解决方案提供了可用性高达99.999%的企业级功能,快照提供了多个时间点恢复点――这就意味着有望减少必须使用灾难恢复策略的情形。不过确实需要使用灾难恢复策略时,中小企业能避免给业务带来重大危害、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停运时间。

尽管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是使用虚拟化技术的一个充足理由,但让IT主管们高兴的是虚拟化还有其他诸多优点。

虚拟化虽然提供了企业梦寐以求的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但是它还是有一定难度。现在市面上有一大批虚拟化厂商和平台,并非所有解决方案都是一样的。要想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需要的不仅仅是查看功能和优点列表。

应该与这样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合作:能够全面理解用户当前的环境、需求和目标,全面了解用户在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方面的服务级别协议。应用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类型,哪个最有效,是SAN、NAS还是支持两者的系统?应当考虑适应未来增长的灵活性,避免劳民伤财的叉车式升级(forklift upgrade)。

一旦值得信赖的顾问公司知道了这一切,它就能详细规划合适的架构,推荐能满足要求的最合适的厂商设备。成功实施还要求在这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传授给用户中的IT人员。毕竟一旦实施完毕,用户就要使用这个解决方案了。哪怕这一切都做到了,还是会出现问题,所以要确保很容易联系到提供商,以便得到售后服务。

链 接

应用案例

设想一下这种环境:日益老化的服务器堆在一间拥挤不堪的服务器机房里,机房一直在为高效冷却而努力,所有不同服务器上各自运行着相应的应用程序。这就是美国东北三角洲牙科服务机构(Northeast Delta Dental)在实施最佳服务器和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之前所面临的真实情况。

东北三角洲牙科服务机构不但建立了具有弹性的生产架构,达到了其在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方面的目标,还大幅减少了电力和冷却成本,并简化了整套IT基础设施的管理。

通过快照而不是通过磁带来恢复数据是个快速而简单的过程。对东北三角洲牙科服务机构的IT经理Dan Kaplan来说,能够使用这种解决方案来测试灾难恢复非常重要―他们能够在工作时间,进行全面的非干扰性的故障切换试验。此外,Kaplan还喜欢根据需要灵活添加服务器,这为IT部门和开发人员节省了时间。

简讯

昆腾DXi4500

支持重复数据删除

本报讯 昆腾公司日前宣布其DXi4500全系列磁盘备份设备上市。DXi4500系列包括DXi4510和DXi4520,两款设备均带有非破坏性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备份软件包,为中小企业和分支机构用户提供简单且高性价比的备份解决方案。这两款DXi4500设备均包含所有DXi软件许可,内置重复数据删除和复制功能,支持VMware环境的备份软件。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更好地实现备份,DXi4500系列可将备份性能提升2~3倍。另外,这套设备还提供了高重复数据删除率来降低因为需要不断扩大磁盘备份容量而增加的成本。同时,重复数据删除提供了更低成本的数据迁移,大大降低了介质管理和容灾中异地数据传输的难度和开销。DXi4500系列采用简单的NAS界面,使重复数据删除的部署和操作更加简单,受到中小企业用户的极大欢迎。DXi4510有效容量为2TB,DXi4520为4TB。DXi4500其吞吐率为每小时400GB,并带有RAID 6保护,支持最多节省99%网络带宽消耗的加密和压缩复制流。

QLogic助力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篇9

关键词:湿地生态;修复;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湿地有助于调节气候、水文,对水质起到净化的作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对湿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导致湿地的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对湿地进行保护、修复,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态系统结构及水平。

1 城市湿地现状

1.1 城市湿地污染现状

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到湿地中,导致湿地水质质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部分湿地甚至丧失了其基本的功能。1998年以来,很多淡水湖以及城市的湖泊均遭受了不同程度污染。湿地的污染严重威胁到湿地的功能。污染使得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尽管我国对湿地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污染还在继续。要恢复湿地原有基本功能,必须加强湿地保护,加大治理的力度,恢复湿地功能,使湿地得到可持续发展。

1.2 湿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在我国,很多经济海区以及湖泊存在滥捕的现象,损害了天然的鱼类资源,物种的生存繁衍受到威胁。此外,湿地的平衡遭到破坏。海域鱼类的数量、种类减少,种群结构呈现低龄化以及小型化的趋势。在内陆的生态系统中也是如此。

1.3 湿地面积减少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我国湿地的面积在不断减少,湿地的功能严重下降,原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滥开农用地;改变湿地的功能;湿地向城市化的方向转变。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围垦湖泊的面积达到130万hm2,由于围垦湖泊,丧失的湿地面积达到350亿m3,总量超过我国5大淡水湖泊的面积。

1.4 过度的开采水资源

湿地为工农业以及居民生活提供水源,湿地供水能力的降低,最主要的原因是用水不合理。例如,西北以及华北等地区,从湿地过度的取水,湿地水文遭到严重的破坏,部分湿地已经消失,如居延海。

2 城市湿地生态修复

2.1 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的原则

城市湿地与自然湿地存在差异,城市的湿地比较零散,多呈斑块状,面积比较小,功能因城市而异,对湿地的破坏主要是人为的因素,恢复的原则以及目标和自然湿地存在差异。

2.1.1 生态学的原则

结合城市生态系统演变的规律,有步骤、有计划性的进行修复,结合生物的多样性,建立生态系统的群落,使得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转化处于最佳的状态。

2.1.2 地域性原则

在制定湿地生态恢复方案时,需要结合城市的地理位置,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按照湿地的类型以及功能要求等,制定合理的方案。

2.1.3 风险最小以及效益最大原则

修复城市湿地,技术性较强,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资金。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较为复杂,环境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受到人为因素的限制,对于生态系统的恢复不能进行准确的把握。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在修复城市湿地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准备,以最小风险、最大效益为原则。对湿地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结合湿地的生态特点,进行科学估计。此外,还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问题,力求3者达到统一。

2.2 湿地修复的目标

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的目标总体上分为3个方面:修复湿地的生态功能即生命支持的功能;提高城市的人文服务功能;增加湿地的美观,提升休闲度假的程度。

从细节加强分析,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增加物种多样性。湿地系统动物群落以及植物群落得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以及自我维持的能力得以提高;使植被与土壤达到原来的水平。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适度的植被可以对地表的径流循环进行充分的利用,使湿地具备更好的涵养水分的能力,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以使植被覆盖度增加;把湿地的美化以及污水的处理紧密结合;使湿地景观体现视觉以及美学的价值;恢复城市湿地的面积,只有面积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正常的发挥作用;修复湿地水文情况。湿地的水量有助于调节动物、土壤等。

2.3 湿地修复的方案

湿地修复的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将占用的农地退还成湿地,增加湿地的面积;针对污染,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达标排放;开凿人工的渠道,使城市内部湿地的斑块连接度增强;人工种植挺水植物以及芦苇,使植物群落得以恢复;实施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覆盖率;在湿地投放底栖动物,连接腐食食物链以及生食食物链,恢复生物的多样性;在湿地建立污水处理的系统;修建水利工程,使水源问题得以解决。

上述方案具有普遍适用性,然而城市湿地退化的原因存在差异,在进行城市湿地的修复时,必须对当地的气候、社会条件以及经济条件进行仔细的调查,综合多种因素考虑,进行科学的判定,根据湿地退化的程度,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3 城市湿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规划的措施

3.1 加强湿地保护的立法工作

现阶段,在我国,对湿地保护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虽然部分政策、法规与湿地相关,但是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湿地的管理非常混乱,因此,需要针对湿地保护制定专项的法律法规。

3.2 改善湿地的水体环境

修复湿地的水环境,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如促流、清淤等,改善水体的纳污能力。结合城市湿地地形、水文特征以及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利用微生物进行净化,建设生物栅,进行复合滤床的处理。改善污染点的情况,实现水质的改善。

3.3 对水生的动植物带进行修复

种植水生植物,可以对湖泊富营养化起到抑制的作用,从而使水质的情况得到改善。在选择植物时,需要对原有的植物进行保护,以乡土植物为主体,适当的补种植物。

采用多种植物,可以产生视觉上的效果,与此同时,景观效果比较丰富,具有层次感,可以补充水污染处理功能,有助于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在配置植物时,从植物的层次来讲,注意灌木植物与水草植物的区别,把不同层次的植物合理的搭配在一起;从功能的角度考虑,可以采用发达的茎叶类植物,对阻挡水流、沉降泥沙起到一定的作用,发达的根系类植物可以起到吸收的作用。植物搭配,可以保持城市湿地的完整性,生态效果较好。

采用乡土植物,尽量少用外来物种。外来的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外乎2种:难以适应当地的环境,成活率低;过度繁殖,威胁到乡土植物的生存,情况严重,会损害群落系统。

3.4 增加植被的覆盖率

在湿地中,植被覆盖对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在修复湿地时,需要保持原有的河岸线,利用植被进行生态护岸。主要是把乔木以及灌木混合种植,搭配水生植物,由水生植物延续到陆生植物,借助植物的根系来稳固堤岸,使护岸与自然相融合。营造差异性的生态环境,提升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湖泊湿地,为生物提供成长的空间,使生物的物种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增强。

3.5 使湿地的保护与城市水资源管理相结合

在湿地中,水是关键的部分。对于湿地生态系统而言,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湿地水资源的处理时,应当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城市用水的结构进行调整,普及节水的技术,使得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对于湿地的供水问题,必须把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用水统一起来,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制定长远的计划,对城市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

4 结语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人与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人与动植物之间也存在矛盾。湿地就是比较明显的例子。现阶段,湿地面积减少,水资源开采过度,污染较为严重,湿地系统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城市湿地的修复,进行景观的规划设计。按照地域性以及生态多样性的原则进行,加强湿地保护的立法工作,改善湿地的水体环境,修复水生动植物,增加植被的覆盖率,使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俞志成.城市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研究——以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为例[J].新视觉艺术,2012(3).

[2] 张春来.北戴河新区湿地生态景观规划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9).

[3] 何丽芳.湿地生态景观的审美价值与旅游开发[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3).

[4] 温旭月.结合某公园实例浅谈湿地生态景观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1(8).

[5] 刘晓嫣,李轶伦.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研究——以上海青西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为例[J].中国园林,2009(8).

恢复生态成功案例篇10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脊髓损伤;功能恢复;术后.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254-01

随着现代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已成为骨科的常见损伤。近年来,胸腰椎骨折的救治,取得了较大进展,总结出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但在一些学术方面仍有不同观点。对待和评价这些不同,应重视临床实践,通过应用这些技术后的长期随访结果,得出自己的结论[1]。针对该类损伤患者,本文通过回访我院1998年7月~2005年6月应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或伴脊髓损伤患者,评价脊柱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状况。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得到回访并且资料完整的患者,共49例,男33例,女16例,年龄23-71岁,平均46.2岁,患者伤前身体健康,致伤原因:车祸22例,坠落伤19例,砸伤3例,摔伤5例。其中,骨折无脊髓损伤患者28例,按Denis分型,压缩型11例,爆裂型12例,坐带型4例,骨折脱位型 2例,骨折节段T11 6例,T12 7例,L1 9例,L2 6例;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21例,经体检、X线或CT、MRI检查,确定脊髓损伤神经平面和损伤程度,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9例,B级4例,C级6例,D级和E级各1例。伤后距手术时间:3h~14d,

本组病例均选择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物为Harrington装置9例,Dick钉13例,CD棒5例,改良哈氏棒3例,AF钉7例,RF系统9例,脊柱通用系统(USS)3例。回访时间:2.5年~7.4年,平均4.3年。

1.2回访方式和评价指标

1.2.1制定表格,采取门诊复查,信件、电话回访方式,主要参考患者主观感觉、实际生活自理能力,对目前生活感受,评价、打分。

1.2.2评价指标 依据视觉模拟痛觉评分(VAS)、腰部活动范围、截瘫患者ADL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胸腰椎稳定性的评定[2],量化打分。

2结果

2.1随访患者中,有49例资料完整,符合研究要求。经访问,几乎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痛,单纯骨折患者功能独立性、腰椎稳定性、截瘫患者ADL评定明显改善,但伴有截瘫(神经损伤)患者,以上指标恢复差。

3讨论

3.1医疗干预与生活质量

医学领域对生命质量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仅注重生命的量(存活时间),而且注重生命的质(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是一个多维结构的概念,包括身体、机能、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生存质量是一个社会人保持身心和谐良好关系的状态,是个体对现实生活经历良好状态的主观感觉。外科手术虽然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却会对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社会心理活动。通过生存质量的研究,医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所关心和担心的问题,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能更好的考虑患者的意见,时所制定的治疗方案更符合患者的特点[3]。因此,我们回顾我院经手术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或伴脊髓损伤患者,综合评价脊柱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状况,希望对不断变化的临床工作和治疗治愈理念作以探讨。

3.2“胸腰段”探讨

“胸腰段”是脊柱胸段与腰段的接合部,是活动的腰椎与固定的胸椎的转换点和应力集中点,该段易遭受负荷破坏[4]。“胸腰段骨折”在脊柱骨折中的重要地位。笔者在阅读文献时, 发现对“胸腰段”的理解存在着明显差异,竟涉及T9~S1椎体,笔者认为,将T11~L2段定义为“胸腰段”较为合适[5]。胸腰段是脊柱损伤的多发部位,其治疗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争议。骨折术后的主要问题是复位不满意前方残留骨块压迫脊髓,其次是继发后凸畸形,突出表现在术后内固定失效方面,包括脱钩,松动,断裂。在有内固定失效表现的病例中采用上述固定方式的占67%,在选择这些术式时要考虑其不利因素及远期效果[6]。

3.3关于病例和回访

近几年来,我院接收并治疗了百余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依据病情采用多种内固定手术方式,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病例数支持;住院期间,保留了患者较详细的地址和电话,且大多数患者居住于周边;目前,通讯、交通发达,使通信、电话、上门回访及门诊复查较为方便而不需昂贵的交通、通信费。本次回访电话问答和门诊复查成为主要形式。经筛选,127例患者,有完整资料且符合本课题研究、回访要求的49例。

3.4疼痛是困扰患者的主要原因

在随访患者中,几乎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痛,尤其是慢性疼痛,较长时间活动或适当负重后明显加剧。分析原因有:⑴.术后惧怕疼痛,不能按时、足量完成骨折术后各期的功能锻炼任务,腰部及全身软组织力量得不到有效恢复,引起疼痛、功能受限;⑵.患者损伤的同时,本身存在脊柱的退行性改变,而退变本身亦是导致疼痛的原意之一;⑶.患者对功能锻炼缺乏重视,不能很好坚持;⑷.不排除某些心理因素。

3.5功能恢复理想,但伴有截瘫(神经损伤)者恢复差

对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我们根据其具体情况行植骨融合、减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术后常规佩戴支具以减轻内固定钉所受的应力,10~18个月取出内置物,在整个康复阶段,指导进行功能锻炼。所访患者中,术后骨折及内固定恢复、固定良好。功能恢复,对于一般的日常活动,如洗脸、刷牙、上厕所、适度行走等,都能满足,效果满意。单纯骨折病例较伴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好。其功能独立性、腰椎稳定性、截瘫患者ADL评定评分,明显高于伴有截瘫(神经损伤)患者。说明脊髓损伤,仍然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3.6重视脊柱损伤患者康复和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康复教育使患者不仅提高了在住院期间内的治疗效果,而且在结束医院中的治疗后,患者能在家庭或社区中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并可以指导其它人员如何对他进行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增加患者的独立能力(Independence),使患者能回归社会,进行创造性生活(Productive life)。重获独立是康复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康复被认为是一个通过康复训练等手段使患者获得尽可能高的身体独立水平的过程。日常生活活动(ADL)或生活自理能力(Self Care)的明显提高往往被作为是康复成功的标志。

参考文献

[1]侯树勋.脊柱骨折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华创伤杂志,2005, 21 (1):60~62

[2]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三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张育民,宋伟,姚舒馨,等.股骨颈骨折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生存质量的影响.陕西医学杂志,2011,40(2):167-170.

[4]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583- 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