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4:12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篇1

生态文明不是大自然的附属品,而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跃迁的产物。它秉承“道法自然”和“人道相宜”价值导向,摒弃过度地向大自然无情索取的败德行为,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要求人们坚持“自然生态优先”原则,一切按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一句话,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生态环境这个基础,从环境承载力的实际出发,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协同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价值诉求始终与人类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相联系,并契合人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我们今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真实的价值归依。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企业和个人的生产活动受限,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从根本上压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与人类社会以往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命运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以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在高度抽象的人的基础上,关注人的外在之物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的现实存在,而且只有少数人才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于少数人的利益,因此人与物的关系被割裂开来,人与人的对立逐渐尖锐起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更替演进,这种重物轻人、重少数人轻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也逐渐被历史淘汰。而以人为本关注的是人本身,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它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保持了明显的同一性,区别仅仅在于程度不同。[1]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要从顶层制度设计入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新、绿色、环保、低碳产业,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项目,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环保、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污防污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我国是一个资源与环境双约束不断强化的发展中大国,资源供给长期偏紧,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失为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各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与资本和技术驱动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不同,人的发展要求是第一位的,人自身的发展始终与循环经济、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价值理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匹配,做自然环境的好朋友和守护人。不论生产力水平和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何种程度,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不仅从来没有中断过,反而更加紧密、全面。我们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从诞生起就开始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依靠大自然提供的水、空气、土壤等繁衍生息,当然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在这种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不论是人化自然,还是自然的人化,都必须体现这个原则。“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2]工业文明虽然为我们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远离疾病、灾难和压迫,享有尊严、富裕、平等和自由,但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度的向大自然的索取,导致诸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资源能源短缺、物种灭绝等资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危及我们人类自身的安全。“一个建立在达尔文的进步观上的世界观存在着深刻的局限性,因为它集中关注的是我们的特征,而不是我们的生活,并且它要求改造我们自身而不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这些局限性在今天的世界尤其明显,现在到处可见各种诸如贫穷、失业、流离失所、饥荒和流行病之类可以补救的剥夺、环境破坏、物种濒危、持续的动物虐待以及大多数人类普遍恶劣的生活条件。”[3]因此,我们对自然的改造应当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获得人类自身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创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我们人类的根本利益。我们知道,人类个体的需要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归结起来无非是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两个大的方面。恶劣的自然环境、极端高温事件、城市内涝、局部洪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都会破坏我们自己的生存条件,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而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不仅能够淘冶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而且还能净化人的德性,养成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的良好素质。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由来已久,人们在审视自然美的同时,也会自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的意义,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两面,和则两悦,损则两伤。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来看,一般情况是,在较低发展水平上,环境状况比较好,自然界基本上保持原始状态。当经济开始起飞时,经济增长迅速,同时环境开始恶化。但实现工业化之后,环境又会得到改善。例如,英国伦敦在19世纪直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加速,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有“雾都”之称,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重视环境保护,伦敦的上空又重见蓝天白云。事实上,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而不是主观上的认识水平问题,也不是制度、战略和政策的失误造成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环境恶化现象的发生。[5](P213)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是一项须臾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原则。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因为在一定意义上,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觉地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人这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总开关,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这一本质要求,只有尊重客观规律,生态文明建设才有现实的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可持续发展路径

作为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很长,它伴随着我们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辉煌历程,从来没有停歇过。关心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人认为,自然资源的基础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其中通常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规划有助于维持生态过程的发展活动,例如土壤肥力、废物消化及水和营养物的再循环。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资源节约利用,其最终目的既不是为了做自然的仆人无能无为,也不是要凌驾于自然之上为所欲为,而是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的理想愿景,实现我们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否认,人类通过利用化石燃料和制造材料解决的每一个科学问题,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对自然的胜利和对经济进步的贡献,但同时也可能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威胁。20世纪70年代,人们担心大的环境问题将与资源短缺联系在一起。进入新的21世纪,有一种挑战我们无法回避,即我们用来解决资源短缺的方法,包括使用自然资源的替代品、更清洁的环境生产的产品和服务,都可能会引起下一代的环境问题,从而导致“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无从谈起。正如迈克尔•雷德克利夫特所言,“北方国家把许多有毒的废弃物倾倒在贫穷国家,把肮脏的技术推广到贫穷国家,而北方国家的许多需求,像能源、食品和矿石,都来自贫穷的南方国家。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富裕和中产阶级人群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因为采用了以大量的自然资源来满足需要的发展方式。而这种方式最终会导致代内不平等和代际不平等,我们现在的掠夺,是以将来作为巨大的代价。”[6]目前,不论是土地、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水平,还是人均资源的拥有量,我国的资源保障水平和能力都比较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据相关部门统计,大江大河治理效率低下,黄河等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进一步恶化,全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39.54亿亩,对4亿多人口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北方等缺水城市不断增加,许多城市人口基本生活用水难以得到保证;北涝南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仍,每年都有近4亿亩农田受到不同灾害的影响。整体来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沙治沙、植树造林、打造绿色生态屏障的工作刻不容缓。许多国外媒体评论说,现在中国的生态现状和复杂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目前所要应付的挑战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年里所遇困难的总和。中国照搬西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已经没有出路,要依靠自己的经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不可否认,“中国政府严格地控制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能力弱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补偿,对这些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支持,以使其避免盲目发展。并且地方人口理性地向富裕地区迁移,以降低其原居住区的人口压力,鼓励拥有大量自然资源且没有环境问题的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最后,还鼓励最发达的地区按照环境能力有计划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生态重建、污染物处理和减少资源的消耗,从而保持这些地区的发展速度。”[7](P109)因此,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停留在规划层面,要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摈弃那种大兴土木式的上项目、铺摊子的急功近利行为,让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在如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面前,我们每个人最为重要的行动就是节约,节约就是最好的保护。因为我们现在虽然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大消费时代,但资源有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建立在消费无度的基础上,而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节约,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意味着节约。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包袱沉重,需要偿还的生态欠账太多,因此党的十从战略高度对如何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的明确要求。当前,绿色经济浪潮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各种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型汽车、节能建筑会不断涌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政府要搞好统筹规划工作,开源节流,为绿色产业、绿色技术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绿色革命”输血,促进绿色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与示范。应该说,同单纯的政策号召与政府强制措施相比,价格机制在促使人们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来自于市场的价格机制既可以避免道德说教的软约束,又可以大大降低高昂的监督和强制执行成本。因此,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制度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刻不容缓。好的决策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彻底改陈孝兵: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变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生态产品的做法,综合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

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1)国家范围内同代人的公平。当今世界的现实使一部分人富足而大部分人处于绝对或相对贫困状态。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权和发展权,把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优先解决的问题来考虑。(2)国家之间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目前的现实是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占用了地球的大部分资源,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占全球的80%。(3)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间的纵向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忽视后代对资源、环境要求的权利。[5](P225-226)我们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公平公正主要表现为,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代际公平公正表现为一种奉献精神,当代人要为后代人着想,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遗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公正原则,还需要完善绿色消费政策,通过消费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不断拓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的空间。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或者产业这些生产领域,还要兼顾消费品、消费习惯和消费政策的吸纳作用。绿色消费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身心健康,而且要满足我们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绿色消费不只是简单地倡导消费绿色产品,而是从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出发,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体现生态意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相契合,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消费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而且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一方面,绿色消费以绿色环保为核心,远离各种污染,契合了当今社会转变消费方式、崇尚健康节能的新潮流。绿色消费关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感受,主张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攀比、不崇洋、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良好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和乡村民约,热爱自然,绿色出行,特别要注重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另一方面,绿色消费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以绿色为标志的消费活动对深化两型社会建设有着特殊的支撑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依靠系统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依靠先进环保技术、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应用作后盾外,更要依靠全民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方式。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现状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产业的废弃物造成的;另一类是由城市居民的浪费造成的。其中第一类只要找到了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和废弃物质,控制其散播途径,是比较容易防止的。但是第二类由城市居民的消费生活引起的污染却很麻烦。所有人都在以某种形式加重污染的发生,而且污染物的种类也极其复杂。只有当追求环保、节俭、健康和适度消费的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时,我们倡导的全民参与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建设两型社会才有了最广泛的最可靠的社会基础。在践行绿色消费的具体实践中,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关系也关系到公平公正原则能否实现。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一刻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一刻不能停止生产。长期以来,我们漠视了绿色的概念,恪守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定律,没有重视生产和消费本身还有一个内涵扩张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日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资本、技术、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全球化配置的趋势日益凸显和加深,各种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层出不穷,绿色食品、绿色建筑、节能汽车等极大地丰富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内涵。毋庸置疑,有什么样的绿色消费市场,就会催生什么样的绿色生产动力,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引领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应该承认,以绿色消费为核心的绿色生产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新路。

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感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篇2

[关键词]文明;文明体系;论争

[作者简介]刘辉,河南省社科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027-04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内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突出表现在:一是随着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中央文件中的相继提出,理论界掀起了一轮研究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热潮,大量研究成果纷纷涌现。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建设的提出催生了社会文明(本文提到的社会文明指的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相对应的、狭义的概念)这一新命题,专家学者围绕社会文明进行多方面探讨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三是在社会文明类型日益增多的基础上,理论界提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概念并对文明体系诸要素进行归纳概括。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不断充实完善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近年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文明的研究虽然成绩斐然并且达成了不少共识,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本文就几个主要的分歧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发展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明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从改革开放初期两个文明的提出到党的十七大生态文明的提出,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演进过程。近年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发展脉络作了不少研究。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发展脉络应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算起一直到现在,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如有研究者提出如下观点: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一位一体的文明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二位一体的文明观;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三位一体的文明观;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四位一体的文明观。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发展脉络应该从改革开放以来算起。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也有研究者提出是或者十二大)最早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到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再到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如有学者指出,从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文明”到十六大的“三个文明”到现在的“四个文明”,这是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另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经历了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提出――政治文明的提出――社会文明的形成――生态文明的提出的历史演进过程。持第二种看法的专家学者把社会文明作为我国文明理论演进历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关于社会文明形成的标志,他们的观点各异。有的认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有的认为是十六届六中全会,还有的提出是十七大。

关于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发展脉络,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1)社会主义文明理论历史演进的逻辑起点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算起较为妥当。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虽然在推进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的确没有就有关文明问题作过阐述。以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思想为例,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等六大方面,但不论哪一方面内容都没有涉及到文明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概念,继承并发展了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产生。(2)把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发展脉络以中央文件或我们党的领导人首次提出某种文明形态为标志划分为为几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的做法似是不妥。当前理论界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在探讨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发展历程时,片面强调我们党所做的贡献而对理论界的付出只字不提。事实上,几乎每个文明形态在中央文件正式提出之前,理论界已经有专家学者提出并进行过探讨。如精神文明一词,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之前,已经有学者撰文探讨。又如政治文明一词,大家都知道是在2002年十六大提出的,但是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有学者提出这一概念,如《学术研究》1986年第4期刊登了肖君和的论文《关于“社会政治文明”的思考》,第5期发表了范贤超、周建平《政治文明初探》一文。此后,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论述一直没有间断。再如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提出的,然而上个世纪90年论界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成果已经相当丰富,其中不乏精品力作。笔者以为,中央文件每个文明形态的提出,既是时代呼唤使然,又是理论界呼唤使然。笔者的思路是,对社会主义文明理论发展历程的研究除了牢牢把握我们党的理论动态外,也要牢牢把握理论界的研究动态。把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文明的阐述与理论界的有关论述结合起来,采用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既要分别研究每个文明形态的演进过程,又要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发展轨迹,从而揭示社会主义文明理论从初步形成到发展、进一步发展再到完善的过程。(3)社会文明可以视为社会主义文明理论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文明一词目前并没有出现在党的中央文件中,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理论界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社会文明的概念。早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结束不久,有研究者就敏锐地捕捉到这次全会首次提出社会建设这一信息并提出社会文明的概念。《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发表了萧君和的文章《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目前,社会文明这一提法已经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认同。

二、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包含的形态

十六大以来,随着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中央文件中的相继提出,以及社会文明在理论界的提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提法越来越多,但是社会文明体系包括哪些形态,目前理论界各抒己见,分歧很大,有“三系说”、“四系说”、“五系说”甚至“六系说”。其中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以下三个:

(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系说”(Ⅰ)。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命题,自那以来,和谐社会、社会建设成为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和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社会文明的概念。学者们认为社会文明也是人类文明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社会

主义的文明系统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如有学者指出,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状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有研究者甚至作了形象的比喻:如果用一棵生长正常、万古长青的树来比喻人类文明的话,那么物质文明是它强劲的树根,政治文明是它的粗壮遒劲的树枝,精神文明是它繁荣茂盛、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绿叶,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这棵参天巨树的硕大强壮的树干。

(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系说”(Ⅱ)。党的十七大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后,理论界掀起了研究生态文明的新一轮热潮。不少专家学者提出,生态文明应该是人类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的提出完善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道撑起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大厦。从“两个文明”建设到“四个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观逐渐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

“四系说”(Ⅱ)是当前最流行的观点,因为迄今为止,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出的只有这四个文明类型。

(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系说”。“五系说”也是在十七大以后出现的,是综合上述两种观点的结果。“五系说”既结合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的提法,又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理论,是仅次于“四系说”(Ⅱ)的一种观点。如有学者指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组成社会整体文明系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整体文明系统的全面建设。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整体文明观,才能不断走向全面、协调和持久的和谐社会。

除了上述三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以外,还有理论者坚持其他观点,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系说”;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系说”,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文明的划分问题,经典作家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尽管屡屡提及文明一词,但是文明只是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出现的,马、恩并没有对文明作进一步的细化,也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说法,更没有文明体系的提法。当前,文明的形态除了上文提到的五种以外,还有法制文明、环境文明、商业文明、生育文明、素质文明等等,照此下去,还会有更多的提法。因此,很有必要对人类社会文明系统作一归纳。

笔者以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诸要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基本的形态和一般的形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构成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本形态,其他的为一般形态。一般形态是对基本形态的细化,按照其内容可分别纳入基本形态之中。在众多的文明形态中,为什么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本形态仅有四个呢?这就需要联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这样一段经典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于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总的来看,这段话采用层层递进的手法,突出了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这段经典表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三分法”和人类社会生活“四分法”的思想。从马、恩早期著作到他们的晚年著作,在阐述社会结构这一问题上是前后一贯的,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科学概念。我们党自从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三分法”的理解也一直是一致的,如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经济和新政治,而且有新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后来,他在《论联合政府》等文中,多次阐发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思想。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定为富强民主文明,党的十五大报告按照“三分法”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指出:“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种文明形态是确凿无疑的,理论界对此也几乎没有异议。然而,马克思又把人类社会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种四分法值得深思。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把注意力集中到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等方面,对较为隐性的、相对次要的社会生活无暇顾及。事实上,社会生活也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内容,不应该把社会生活的内容分散或附属于其他文明之中。按照马克思人类社会生活的“四分法”,人类社会文明系统的基本形态细划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更具体、更科学。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不再坚持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2004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到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2006年中央文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充分体现了“四大生活”原则。

总之,生态文明是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的。人们对社会文明形态的认识将继续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无论认识怎样深化,文明形态怎样变化,社会文明的基本形态还是相对稳定地区分为上述四个方面。

三、社会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概念是相伴而生的,对社会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社会文明问题的探讨也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出现的。这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二者的关系,理论界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学者指出,社会文明是社会和谐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篇3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启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6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打造生态文明社会成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衍生而来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生态学理论、生态环保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于一体,对当时生态环境失衡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有关生态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和研究。

一、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非常稀少,未来我国的发展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而加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给予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足够的重视,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措施,但是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待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实际,其中仍存有很多问题:一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所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是指单纯地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升产值,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非常大,但是取得的经济效益却相对较低。这种模式下的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最优化,资源配置也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张的稳态经济模式,采用小规模技术实现生产的分散化、民主化,继而取代工业社会的过度生产模式。在我国这种经济模式更适用于那些传统产品、手工制品等较小规模的产业;二是,非理性消费。过度生产导致很多商品的数量远超于人们的需求数量,企业了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加大了广告宣传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人们的非理性消费,无形之中加大了资源环境所承载的压力。非理性消费不仅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还引发了一系列的过度生产、过度消费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涵括的主要内容

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形成以来,它一直将视线聚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生态危机为主线,重点就生态危机的起源以及应对方式进行了探究,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根据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我们大致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归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论述了生态危机。所谓的生态危机是指人类在进行某项活动时,由于不当行为而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视域下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和技术观,而造成生态危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错误的控制自然观念;二是,论述了异化消费。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异化是随阶级共同伴生的,它是人类的生产与人类生产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归结为社会私有制。异化消费是让人通过消费的方式来补足生产劳动中所受到的创伤,且常常是获得报酬补足的劳动生活,使人们在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利用消费来寻求刺激和满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这种异化消费进行了批判;三是,论述了稳态经济。稳态经济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阐述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生态危机提出的,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策略。稳态经济模式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强调了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平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倡导下的稳态经济要求我们将自然资源消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维系生态系统平衡为基础,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启示

作者结合上述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现状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涵括内容的认识,归述了以下几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启示,以供参考。

(一)推行科学发展

通过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具备价值属性,而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才是引发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必须要理性地运用科学技术,尽量消除科技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应该利用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进而保护生态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讲,科学技术应作为一种有效治理生态污染的手段被使用。我们一定要认清现实情况,即无论是生态环境建设、治理,还是自然资源保护、利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体而言,现阶段我们需要做的绝不是限制科技的发展,而是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节能技术,利用先进技术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传统产业的技术环境,逐渐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环保型产业以及地能源、资源消耗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环境,在技术层面上完善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相关建设。

(二)发展生态经济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势必会影响生态平衡,继而引发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要控制经济增长,发展生态经济。众所周知,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生产不断扩大的过程。但是按照以往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来看,扩大生产就意味着财富增长,而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们期望通过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这种以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最终导致过量生产、过度发展引发了更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时至今日,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发展经济并不可盲目而为,需要我们以保证人类的正常生存为前提。因此,我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发展问题,着力于传统生产模式的优化和调整,科学合理地处置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全方位考虑经济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对传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转变传统产业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积极探索新型产业模式,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从而为人们创造优质的现代化生活。

(三)倡导理性消费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政治文明观 丰富 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这不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政治文明,则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相对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蛮而表现出的一种政治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与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文明观,它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至今己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久。早在1844年11月,马克思在拟定的《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明确使用了“政治文明”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的多本经典著作,如《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都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总体上讲,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有机的结合、互相作用的统一体。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明的结构也应分为三部分,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结构三维划分的思想。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为物质文明;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为政治文明;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即为精神文明。在社会生活中,这三个方面交织在一起,互相渗透和转化。社会在发展,各种文明也在不断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马克思、恩格斯又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把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概括为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依次相对应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明的内核和基本标志即资产阶级的民主与法制进行了辩证的历史的全面分析,肯定了它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中的巨大进步和作用,并揭示了它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他们还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本质内容,即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本质.、形成及其同资产阶级民主、法治的联系与根本区别,作了科学的论述。上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文明的基本观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本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1803

1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开启了近200年的工业时代,也带来了地球资源的井喷式开采。20世纪中叶,后工业时代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抑制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问题。人类社会要摆脱困境,社会发展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核心是要解决发展的生态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导致了国内环境资源急剧恶化,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提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特色发展模式。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探索与发展,本文对国内主要的狭义社会主义论、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生态马克思主义论和生态伦理理论等5个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进行评述。

2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2.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论

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批判和解决生态危机为宗旨,以建立和谐的绿色社会为目标,深入研究了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强调人类应该依照生态要求规划生产,反对单纯经济增长主义[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主要包括生态社会主义自然观和生态危机理论,认为人类存在是建立在人类与生物系统之间和谐、相互尊重的关系上,但人类在解决生态危机、重新认识人类对世界的态度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应当关注人类世界,关注现存世界。

国内狭义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初期,学者们主要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来体现其生态社会主义自然观,其中,柯自源(1977)提出“资源枯竭论”是“庸俗生态系统论”的观点,作出了世界现在面临的不是资源枯竭、生态危机,而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断[2]。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讨论解决生态危机的生态社会主义范式,他们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对现实资本主义生态弊端的理论批判和对绿色未来社会的理论设计。潘岳(2006)提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经济危机的新手段,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3]。郇庆治(2006)则强调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性问题,即论证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和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与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的内在相融性[4]。

虽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流动快、工业发展迅猛,这对本来就有限的资源造成了的巨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但回顾我国社会发展之路,发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如今也不得不面临生态危机的挑战,可见社会制度并非影响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弊端的凸显,现下国内与其相关的研究日益减少。

2.2生态中心论:生态本位

生态中心论是当代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普遍认同的理论,它以生态优先和生态本位为基本原则。强调人类应该把道德关怀的对象进一步拓展到人类之外的自然界,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主张生物圈平等主义[5]。它主要包括生态优先论、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指人类之外的自然界具有不依赖于人类需要的内在价值和按生态规律生存下去的权利。

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在借鉴和认同西方生态中心论的基础上展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申曙光(1994)秉承生态优先理念,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着眼于其哲学、科学、能源等三大现实基础。他以生态文明在国外现实中的生产实践为论据,论证了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再考虑经济效益的必要性[6]。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提倡和发展,曹明德(2002)主张生态本位、生态优先,人类并不具有相对其它存在物的特殊利益和权利,提倡“生物圈平等”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和谐的思想[7]。

但生态中心论遭到了现代人类中心论者的反对。白光润(2003)就曾指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自然法则。人类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促进生态系统的进化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必要干预是必需的,把人类混同于一般生物的纯自然主义也是对人类进化的否定[8]。正如王雨辰提及的人类中心论者对生态中心论的驳斥:一方面,任何物种总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而不会以其它物种的福利为中心,因此人类中心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另一方面,脱离人类利益的生态运动是缺乏内在动力和不可持续的[9]。

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本位、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等观点冲击了自工业文明以来的人类利益优先的社会意识,但其论述在理论内涵上具有含糊性,而且没有建立在严密论证的基础上,而是诉诸直觉和体验。生态中心论者阿恩・纳斯(Arne Naes)在其“深生态学”中论述了他的“生物圈平等主义”: 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是一种直觉上清楚明白的价值公理。这种直觉方法下的研究成果难以令人信服。

2.3现代人类中心论:可持续发展观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仍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但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又颇为不同,戴维・珀(David Pepper)将它定义为一种长期的集体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且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人类中心论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基于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末,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被赋予了新时代内涵的人类中心论重新回到人类发展的视野,丁立群(1997)从哲学人类学的层面上,提出人类发展应以人的最终解放为元价值,旨在建立人的完整本质和需要同自然之多维价值的全面联系[10]。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展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实践,俞可平(2005)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前提,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11]。尹世杰(2004)也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人类中心论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观,承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存在着缺陷,但这决不意味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本身存在什么问题[12]。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观也会带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诸大建(2013)提出在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深化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13]。国内持现代人类中心论的学者们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但现代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也存在着不足,虽然从生物都有其利己心来看,现代人类中心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一味从人类利益出发,不尊重自然界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行为,必将导致自然的报复,这从现在全球面临的生态困境上就可见端倪。

2.4生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论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底蕴、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一种当代资本主义理论。我国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学者们从我国社会实践中汲取经验,是根据我国历史和现下实际情况所提出的独特思考模式,它主要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生态批判理论等。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物质、精神和生态的协同共进,这个理论在中国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充实,形成了现在的“五位一体”发展理论,生态批判论从生态角度对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在科学技术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等方面展开生态批判。

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直到今天仍备受国内学者的认可,刘思华(2008)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以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生态经济学的特点进行了探讨,提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明确人类社会需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14]。此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建立与实践的重要性”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讨。刘俊伟(1998)认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社会实践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主客体关系)和历史唯物主义观作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石,社会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15]。王雨辰(2009)也一直提倡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应转向历史唯物主义范式[16],强调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用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揭示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实质,应当通过变革不公正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合理协调人们在自然资源占有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来解决生态危机。此外,刘仁胜(2010)也赞同中国建设生态文明要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成分[17]。但有许多学者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足也作出了中肯的评价,曾德华(2013)就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仍存在一些不足[18],生态马克思主义在把资本逻辑作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时,未能深入检审资本运作的内在机制;分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时,又未充分发掘文化的深层内涵以及生态危机所彰显的文化问题。

生态马克思主义它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全面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其中不乏深刻之处。它力图将生态运动引向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双重变革,但由于它在使用马克思哲学观点和方法论时具有一定片面性,可能会造成改革途径偏离。

2.5生态伦理理论:“人―自然”中心轴发展

生态伦理理论出于中国传统人类伦理基础,承认生物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道德地位,但它并非生态中心论,更不属于人类中心论,它超越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理论模型,构成“人―自然”中心轴系统。人与自然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一方的繁荣与发展也必定以不损害另一方利益为前提。生态伦理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论和道德关怀论,要求人类要承认自然界拥有与人类平等的道德地位,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其他伦理主体自觉地、能动地履行道德义务、提供道德关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生态伦理学也为我国研究生态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角度。生态价值论定义了自然界价值的双重含义,狭义上是对人类需求的满足,广义上是指对地球上一切生命维持生存需要的满足,后者就是生态价值。叶平(1995)要求我们理解自然界价值和生态价值,提倡的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价值观,是对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生态价值所进行的总体透视[19]。

不过,生态伦理理论把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尺度的观点引起了学界的争论。刘福森(1997)认为,人类之所以应当保护生态自然,最终是出于对人类全局的、长远的生存利益的终极关怀[20]。但余谋昌(2009)提出生态伦理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明,出于保护自然价值的目的,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行为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成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社会的积极力量[21]。人类在保护生态与关怀人类生存利益存在的是联动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现在生态伦理学正在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范式。

生态伦理理论紧密结合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倡环境道德研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并将成果转化为公众的精神财富,为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伦理基础。不过其“合乎生态规律的就是有价值的”的论述把生态规律看成唯一的价值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格尔(Georg W.F. Hegel)唯心存在主义的影响,这一观点仍存在广泛地争论。

3我国生态文明研究的发展趋势

撇开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不谈,自生态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提出伊始,它们及其拥护者之间的争论从未停息,它们都在一定程度相对正确地阐述了后工业时代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并推进了生态文明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观点的缺陷与不足也逐渐显现。新的理论不断出现,其中结合了我国生态建设实践与经验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论,以及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出发的生态伦理理论等较受学界认同的理论也加入到论战当中。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未来一段时期内,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感谢:本文在选题及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江宜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美\]乔尔・柯维尔,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宣言\[J\]. 绿叶,2008(12):96~100.

[2] 柯自源. 评“资源枯竭”论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质――批判披着科学外衣的马尔萨斯主义\[J\]. 自然资源,1977(1):1~10.

[3] 潘岳.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 绿叶,2006(10):10~18.

[4] 郇庆治. 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论评\[J\]. 江汉论坛,2006(4):13~18.

[5] 陈伟华,杨曦. 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4):15~19.

[6] 申曙光. 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7] 曹明德.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转变――兼论道德共同体范围的扩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8] 白光润. 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 人文地理,2003(2):75~79.

[9] 王雨辰. 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争论及其价值\[J\]. 哲学动态,2012(8):24~30.

[10] 丁立群. 人类中心论与生态危机的实质\[J\]. 哲学研究,1997(11):58~62.

[11] 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5.

[12] 尹世杰. 弘扬生态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社会科学,2004(2):5~10.

[13] 诸大建,朱远. 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207~218.

[14] 刘思华. 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5] 刘俊伟.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6):55~58.

[16] 王雨辰. 略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J\]. 哲学研究,2009(12). 11~16.

[17] 刘仁胜. 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C\]//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局,2010.

[18] 曾德华.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

[19] 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68~73.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篇6

关键词: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人类社会文明

 正 文: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1月10日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到“政治文明”,在2002年5月31日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问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对文明总体结构的把握臻至完善。本文围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面,谈十点粗浅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

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社会文明的发展史。文明代代相传,未曾须臾中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以往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没有也不能割裂同以往政治文明的联系。

“政治文明”的概念,早在1844年时马克思就使用了,并且曾经计划就“集权制和政治文明”[1]作出专题理论阐述。人类的政治文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国家的形成。国家的出现,是政治文明的起始标志。它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并合法地压迫着被统治阶级,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使得政治统治有了“‘秩序’的范围”,通过缓和冲突,使“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2]近代日本研究文明的思想家福泽谕吉也指出,政治“是和文学、商业等共同构成文明的一部分”,文明就是“形成一个国家体制”。[3]这些话包含了国家是政治的文明之义。

政治文明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形态相联系,处在不断的演进之中。不同社会形态的政治文明相互轮替,后者是对前者的一定积淀,也是对前者的更新和超越。不停地延伸发展的政治文明具有相对性,当新的政治文明形成后,旧的政治文明就显得落后、反动,相对地可被视为愚昧、野蛮。此外,在同一个政治文明社会里,也并非一切政治生活都是文明的,存在着对政治文明的破坏,会发生政治丑陋、政治衰败现象。从奴隶社会的政治文明,到封建社会的政治文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人类的政治文明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崭新阶段。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创新概念

江泽民论述“政治文明”问题其突出的贡献是:在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创新概念,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重大发展。

何谓政治文明?无论是从政治文明的产生还是从政治文明的发展来看,政治文明都是与政治愚昧、野蛮相对立,是人类政治社会处于进步向上的状态。然而,政治文明与政治愚昧、野蛮的分野在哪里呢?最主要的在于实行国家民主。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上述马克思把政治文明同专制集权对立起来、恩格斯指出国家是民主和暴力相结合的合法化统治的论述中得到确证。马克思恩格斯讲政治文明,就是指民主政治。政治文明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国家民主和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广度、深度的发展上。封建社会的民主比奴隶社会的民主深、广;资本主义的民主又比封建社会的民主深、广;社会主义民主比起资本主义来更是如此。由此可见,政治文明的含义是,以民主为核心,包含自由、平等、正义、法治等的思想、制度和行为的形成及其进步状态。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传承了以往政治文明的精髓,吸取了其中的积极成果,例如民主和法治。江泽民在论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时,正是强调了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并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5]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过去的政治文明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适应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具有坚持党的领导、实行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鲜明特征。

那么,什么是我们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呢?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它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社会的安定、政府的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确立弥补了以往理论阐述的不足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在解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指出,改造自然界的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是精神文明。这样的分析是非常正确的。但问题发生在以下接着的阐述,认为精神文明的内容中包含了“政治水平的提高”,“改造社会的成果是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的改造,社会制度的进步,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6]把“政治水平的提高”、“改造社会的成果”不是首先直接归属于政治文明自身的进步和发展,而是纳入别的文明,由其他的文明体现之,这在理论上是不合逻辑的,留下了缺憾。现在来看,当时所阐述的这些政治成果的内容,应该属于独立的“政治文明”领域。

只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没有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带有明显的弊端。其一,它把政治建设混同于文化建设,甚至于经济建设,模糊了政治与经济、文化的区别;其二,它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等同于政治文明的发展,容易导致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取代政治发展的倾向,使政治发展本身显得可有可无。

现在,江泽民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克服了以往理论的偏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对社会文明体系认识的完整理论。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篇7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6403

1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对天人关系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中国传统的哲学发展史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人为”的合一。战国时子思、孟子提出这种理论,汉儒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二为一”,这是天人合一说法的最早正式确立[1]。千百年来这种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上至君王大臣下至普通老百姓。随着历史的发展,传统生态智慧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又分别被道家、儒家和释家三家学派各有侧重地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

1.1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建立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之上,通过道德内在地超越实现和谐统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服务于统治阶级的过程中多依附于政治,因而多倾向于政务。在天人合一思想上更明确地表现为一种道德认知的特殊模式和思维模式,其薄弱之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然领域天地万物的性质和规律[2]。

1.2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而作为道家学派来说,道家哲学力求维持的是人与自然客体之间的统一,道家提出的万物一体、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也体现在其著作中。《春秋繁露·阴阳义》、《素辞下传》中有“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在这样的自然“天”之下,便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天人合一”理论,即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和天地自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人与天地自然相互沟通协调统一[3]。

1.3释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释家哲学思想中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以及“心即物,物即心”等物我一体的观点,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观念相互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天地人协调、天地人贯通等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家教义体现了顺应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与“天人合一”相类似的的思想。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各家学派的发展中都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实践中追求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发展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三个阶段,无论哪个阶段向自然索取物资资源都是必然,而在追求三者的和谐统一的思想指导下能在向自然索取物资资源的同时充分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至于造成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索取与开发后形成资源环境的破坏,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也是中国生态智慧的最高境界。但同时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更不能等同今天我们所提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基础之上通过发觉其精华并与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

2继承传统生态智慧的生态观

传统生态观是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在继承和发展了古老生态智慧的基础之上经过提炼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生态智慧从仅仅是一种萌芽状态的思想,经过各个学派的归纳演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能用精炼语言描述的定义性质的理论,即生态观。

2.1传统天人合一中的生态观

在淘汰落后的封建思想前提下,从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中能很好地找到东方文明中的传统的生态观。传统中国文化以儒道佛三家为主,儒家思想中认为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的快乐、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儒家认为,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天即自然界的功能,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自然界,它本身就是生命整体。儒家倡导“畏天命”、“知天命”、“制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地干预其发展规律,并可以在掌握自然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利。道家认为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的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并且认为,天、地、人“本是同根生”,要“知常”、“知和”、“知止”、“知足”。“知常”,就是说认识了天地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明智。道家关于天人关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指出了天与人或者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同律性,天与人在演化过程中虽有很大的差异,但天与人还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佛教认为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只有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人类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必须与自己生存环境里其他生命体共生。由此看来,传统文化对天人合一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对当今生态观的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2.2现阶段的生态观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到2007年11月中央政府将“拥抱生态文明”作为一项重要措施[4],再到“十”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同的高度,“五位一体”成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这表明在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虽然在工业、农业以及第三产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现阶段生态破换、环境污染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五位一体”的提出也表明政府在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后势必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另一方面加大对未污染地区的保护力度,防止新的污染。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也是引领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南针。

2.3中国式生态观的选择

一方面,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技术不可缺少,但环保理念的树立、加强和巩固成为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一步,找到简单、并能很好被民众接受的生态观念也就成为其中的关键一步。另一方面,中国式生态观必须符合中国国情,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考虑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农业文明后建立起来的生态观的具体情况,儒道佛三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所要汲取和利用的。而这些思想也能很好地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理解,原因如下。

2.3.1东西方生态观异同点

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包括资产阶级革命都是以人为中心的运动。资本主义国家在经过300多年的工业文明后,其生态观是建立在对工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破坏的黑色文明的基础之上,而中国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基本处于农业文明时期,在两种不同的文明背景下建立的生态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中国建立、强化和巩固生态观必须根据国情,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生态观,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民众所接收和实践。

2.3.2传统的文化背景

儒家、道家作为发源于中国本土的思想,经过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家、道家思想在封建社会构成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体系,现阶段对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佛教在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之士也都加入这个行列,这也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的长河,之后经过不断地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借助三家思想中的有关“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来说,更有助于广泛地宣传、理解和接受。

2.3.3教育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教育模式虽然和传统的私塾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教育中的精华。按照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实现85%的地区覆盖,这就改变了旧中国时期大量民众因旧社会官僚贵族垄断教育而不能接受教育的现象。义务教育在让传统的东方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的同时,也让人民群众更容易接受、理解和实践这种教育背景思想体系中的内容。

3当代生态文明理念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生态文明开始起步,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再到党的十将生态提高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同样高的地位形成“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这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跨入了新的阶段。当代对生态文明的概念理解上有以下几种观点:①三重维度的生态文明观,此观点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来探讨生态文明的概念;②结构论的生态文明观,此观点从观念、制度和实践形态三要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形态来阐述生态文明;③文化角度的生态文明观,此论点侧重于生态文明中的文化内涵;④理念论的生态文明观,它是一种包容经济、环境各个方面的包容发展的模式;⑤三层次的生态文明观,此观点认为,从最终结果来看,生态文明就是作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人类实践的成果,在作为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积淀和升华,集中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王如松认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形”,生态是“神”只有将“神”融入到“形”中才能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6]。上述观点从不同的侧面较全面论述了生态文明的概念,现阶段我国在环境、生态上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从各个侧面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层次解读,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展望未来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建设

李宗桂认为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却有主张顺应自然、天人协调、天地人相贯通的思想,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水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7]。2002年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立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我国在工业废水、废气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污染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开始向全过程控制转变。截至2008年,工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已达到 90% 以上[8]。经过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和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问题依然严重,国家生态环境处于“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状况中,所以,借鉴和参考我国传统生态智慧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态观,进一步探索天人合一引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成为下一阶段取成绩的突破口。

5天人合一引导下的生态文明之路

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生命指数显示,在过去的40年间,地球物种健康程度和数量下降了约30%左右[9],所以寻找一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路势在必行。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加重的形式下继承和借鉴传统思想中的精华部分,让天人合一与现代的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完善补充促进我国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探讨天人合一生态观指导下的发展之路,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5.1加强生态观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所以在全社会范围里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态观对于建设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正确、合理生态观的树立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形成了人们基本的价值取向。先从基础教育来说,一方面,基础教育使人们形成了价值观的雏形,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具有广泛性,加大生态观的教育力度,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并对生态文明形成一定的初步理解。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由于其不具有基础教育那样的广泛性,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也更加具体和透彻,所以,在高等教育阶段让生态文明更加牢固的基础上,应该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层次更加深化,从内涵、长远利益,以及如何将古人天人合一与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等方面探讨我国现在及其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日本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中国公众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愿更为强烈[10]。教育的另一个侧面是宣传,我国目前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大都停留在政策层面,如果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就必须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认可和接受,以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5.2建立天人合一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天人合一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好坏的具体评价指标,这一指标的建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评价、巩固和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天人合一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应包括自然环境评价指标、社会活动评价指标,在这些指标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应将人民群众的幸福度指数作为重要标准,以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

5.3建立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

尽管我国在短短的30余年内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但从各项法律法规的立法理念、目标和内容、相互关系以及实施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11]。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特别是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法律体系才能适合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从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法律法规的建立是重要保证,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现阶段我国一部分的法律法规是仅仅停留在书面,具体来说就是在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上不够,一部分法律法规在制定后实际过程操作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在实际过程中因为一些主观原因而达不到其应有的目的。所以在建立法律法规的过程应注重其操作性,以及实施的力度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十分必要。

5.4加强交流与学习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势必会碰到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些典型矛盾,因而,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在技术上,引进一些先进环保技术对已经产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地区进行恢复性治理,另一方面,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环保理念的基础上,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工作,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中国本身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理念,在同西方先进的理念交流的同时必须注重实际情况,将中国祖先所总结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西方环保管理融会贯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海峰.论追求天人合一的媒介生态观[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4):90~95.

[2]轩玉荣.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解读[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4(4):16~19.

[3]魏学宏.儒道释的天人合一观与生态文明构建[J].河池学院学报,2013,29(3):18~21.

[4]Arran Gare. China and the Struggle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HINA TODAY, CAPITALISM NATURE SOCIALISM, 2012,23(4):10~26.

[5]李校利.生态文明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13,2(365),53~54.

[6]王如松.生态文明与“五位一体”[J].经济研究参考,2013,1(2489):75~76.

[7]刘志礼.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选择——第五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5):642.

[8]王彬彬.论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基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33(3):132~135.

[9]李琳.向绿色经济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13,1(2489):25~27.

[10]王琪延,王俊.公众环境意识中日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的抽样调查数据[J].北京社会科学,2010(3):47~52.

[11]赵成.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及其构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1):27.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篇8

关键词:经济人;生态人;生态文明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limitation of the theory about economic person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oints out the realistic possibility of ecological person. It defines the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person and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person.

Key words: economic person; ecological pers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一部人类史既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不断进步的历史,也是人的存在内涵、范式不断深化、丰富和演变的历史。因此人类历史的进步发展阶段既可以用狩猎、农业、工业的科技发展形态或原始的、奴隶的、封建的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来概括,也可以从人本身的生存状态来规定,对应于社会形态的演变,我们可以把已经有过的人的存在类型也相继分为“自然人”、“道德人”和“经济人”三种不同阶段。

“自然人”是史前时代处于原始状态中的人,此时的人既无独立的意识,也无独立的个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个人完全臣服于自然。“道德人”是农耕时代依靠自然血缘和封建宗法等级观念维系的人,这一时代生产的目的不是发财致富,而是自给自足,立身做人是根本的,追求利益被看作是不道德的,主张“连同肉体的邪情私欲,通通钉到十字架上”,利益的淡漠使人与自然基本上保持了一种和谐状态,但同时这种重义轻利的思维方式弱化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两种人性也为历史的发展所淹没。工业文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经济人”,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一下“经济人”的人性特征,为解决当代人的生存危机寻找一条出路。

一、“经济人”的人格透视

“经济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而出现的。17、18世纪的西欧,封建的地租制逐渐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易所取代,决定人们地位的不再是门第、出身,而是看拥有财富的多寡,社会已经最大限度地围绕着利益来运转。1776年,亚当斯密撰写了《国富论》一书,在书中他描绘了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自身动机的“经济人”形象,并阐述了其思想特质、行为类型等,由此“经济人”形象获得了广泛传播,并成为人格塑造的重要依据。

“经济人”假设的提出确实有它积极的社会功能,如:它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弱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但“经济人”本身是存在缺陷的,也正是这种缺陷引发了今天的生态危机和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首先,“经济人”的思维方式是“最小—最大”式的,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是其行为的根本目标。在他的头脑中思考的只是物质利益、财富和利润,“经济人”成为了一个完全的经济动物,一个精于算计的逐利机器,这必然驱动着“经济人”在生产过程中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毫无节制地掠夺资源和原材料,把自然界当成原料库和垃圾场,而毫不顾及他人、社会、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且“自然界是公共的、免费的资源,如果我不开采别人也会去开采”这样的思想也在“经济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这些必然引发哈丁所描绘的“公有地的悲剧”。

其次,“经济人”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错位,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但在“经济人”身上我们很难发现其自然属性,马克思所强调的“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的观点更是无从体现,这种自然属性的缺失也使得“经济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片面地归结为“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将“作为人类生命之源和价值之源的自然界”视为人类的奴仆和奴隶,在“经济人”的视野中人才是“万物的主人”和“自然界的立法者”,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类毫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蔑视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最终将人类推向了生态危机的困境中。

最后,“经济人”的主体性过度膨胀,轻视生命过程,只看结果,只重物质享受。“经济人”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和物质欲望的满足,削弱人在其他方面的价值追求,导致了人性被泯灭,丰富的感性丧失,引起了人类价值世界的分化和迷失,人成了“工具人”、“单面人”。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说:“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却成为动物的东西。”

[1]

上述“经济人”的人性缺陷及其所造成的生存困境都表明,工业文明及其人性标准都已不合时代的发展,历史呼唤着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需要新的人格模式的确立。

二、生态人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对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时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托马斯伯里将其称为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态时代”。而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全社会的共识。与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尖锐的对立不同,生态文明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协调、良性循环,并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和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类型,生态文明也需要一种新的主体承担者,一种新的主体形态,以此表征、创造和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将这种人类存在的新形态称为“生态人”。[2]

(一)“生态人”概念的界定

“生态人”是与“经济人”相对应的,与“经济人”相比,它是一种更加符合人类本质的理论设定。“生态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人”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还追求人与他人、与自身的和谐,这是一种理想中的人,一种完人;狭义的“生态人”是特指单纯的环境保护人士。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所指的“生态人”主要是对“人与自然平衡的向往”,对生态文明充满憧憬的人们。毕竟生态危机是当代社会所有危机当中最为根本性的,同时也应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完善,因为“对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态人”定义为具备生态意识,并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约束个人与集体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个人或群体。“生态人”既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政府、企业和个人。

(二)“生态人”的价值观

“生态人”并不是从纯粹的功利角度来阐述人对自然的依赖性,而是更加强调从人的本质内涵来诠释。在“生态人”的观念中,生态问题的解决不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某一特定阶段上用来应付特殊生存境遇的权宜之计,而是一种根本的生存原则,因此“生态人”除了具备关爱自然、生态平衡等生态意识外,还应具有以下价值观念:

(1)具有整体论世界观或生态世界观范式。与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对自然的掠夺观不同,“生态人”抛弃了近代以来机械论世界观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以有机系统论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人—自然—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整体,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普遍的联系中,认为人和其他生命一样,只是生态系统这个有机网络上的一个网络点,人类生命的维持与发展要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人与自然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2)树立生态安全观。 “经济人”只注重经济利益,无所顾忌地掠夺资源,而“生态人”将生态安全放于首位。生态安全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它是指在地球几十亿年漫长的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生物必需的特定气候、温度、湿度、光照通量等生态参数处于稳态时的状况。“生态人”能够意识到失去生态安全的最大效益是虚假的,因而在决策时将生态安全置于首位,如果其行为危及到生态安全即使利益再大也要放弃。

(3)拥有生态善恶观。生态善恶观是“生态人”的核心,生态善恶也即生态道德,它扩展了传统道德的界限,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使人们以道德理念去维系生态平衡,树立人们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因而对人类具有更大的约束力。当有了这种善恶观时,“生态人”就会把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个人的一种人生责任,当其行为有利于生态平衡时就感到高兴,而对破坏生态、伤害生物的行为则感到悲哀。

(4)主张环境公平、正义观。环境公平是针对环境伦理的缺陷而提出的,但它也同样是“生态人”坚持的一个准则。环境公平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尽管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不同的阶级、群体对环境会有不同的诉求,因而其利用自然的权利、履行环保的义务也应有所差别。环境正义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实现环境资源所有权与享有权分配方面的公正,应承担环境责任方面的公正,最终达到环境权利、环境责任和环境义务的统一。

(5)推崇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相协调的发展观。“经济人”以高耗费、高污染的方式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生态价值、生态效益和社会和谐,是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生态人”则不然,“生态人”是以全面的、整体的视角来审视问题,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统一,追求包括经济持续增长、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有序在内的综合效益。 

以上只是对“生态人”价值观的一个简要陈述,并不能表明其全部内容,而且在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出于不同的立场和主体利益的差异,对“生态人”的内涵及其特征的理解也会有差异,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重视生态观念和生态保护是共同的。

(三)“生态人”何以可能

从上面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态人”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人性假设,但它并没有违背人的本性和客观现实,因此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或空中楼阁,而是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性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一个社会范畴、历史范畴。马克思将其表述为“人的本质并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382。而社会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变化发展的,因而人的本质也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生态人”就是在社会历史条件发生变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形下逐渐萌芽的,“生态人”取代“经济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本能或需求,一种是沿着生物谱系方向逐渐变弱的生理需求,另一种是随着生物进化而逐渐增强的心理需求。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已使得物质财富在满足人类需求和欲望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人类社会的、心理的、感官的、环境的、生态的等非物质需求则越来越强烈,旅游、休闲、景观享受、闲暇生活、绿色消费已逐渐为人们推崇。伴随着消费需要的变化,生产者也把降低环境成本、标榜绿色生产作为自己追求的利益目标,可见在人的本性中蕴涵着生态因素、生态因子,这些就为“生态人”的塑造提供了现实可能。

第三,当代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大拓展了人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联系,一国的生产和消费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各种文化间的交流、碰撞、融合日益频繁,生存方式、生存境遇日益公共化,各种主体间的差异不再明显,这些都为“生态人”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和可能。同时生态问题的跨区域性以及本身的复杂性,也决定了生态问题并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事情,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它需要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努力。

三、“生态人”理论的当代价值

“生态人”假设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经济发展遭遇“环境瓶颈”的时刻,对于我们走出发展的困境具有极好的启示。

第一,“生态人”价值观对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维护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代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膨胀,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所引起的。而“生态人”坚持一种人地和谐的自然观、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荣衰与共,要求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谋取个人利益,力求实现自然、社会、生态的互动平衡、协调发展,因而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时“生态人”的观念也有利于平息环境伦理学内各个流派的争论,像“动物权利论”、“生态中心论”在“自然的价值”、“自然的权利”等问题上展开的论辩。而“生态人”并不在某些问题上过多地纠缠,它从人的本性出发,提倡一些更易于理解的观念与普遍的价值观,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和传播。

第二,“生态人”的观念深化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是人的发展中的一个更高层次。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发展三阶段”时并没有具体展开,只是抽象地将其描述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294。“生态人”理论恰好弥补了这一缺失,是对人性的更为具体的描述,而它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公平与正义”、“重视人的需要的满足”,也为引导人们如何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维方向。

第三,“生态人”理论的确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表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就要求我们实现从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到产业结构、经济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摈弃铺张浪费的现象,坚持实用节约的原则,要求社会的经济生活以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共赢。而这一切恰好是“生态人”的利益目标和价值取向,是“生态人”应有之义。因此,“生态人”的理论建构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大有裨益的。

第四,“生态人”的观念有利于推动当代的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当前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沿袭多年的单纯用GDP的数据来考核干部政绩方式;按行政区划管理生态,破坏了生态本身的统一性,造成自己利益优先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因此,假如政府成为了“生态人”主体,它必须推进体制改革,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建立生态管理制度;将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的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依法保障公众在在环境事务上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力求对极具整体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统一而有效的保护、管理,努力构建“生态型政府”。

总之,“生态人”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功能,但它本身还不完善。如何实现从“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过渡,还需要靠理论界、知识界的共同努力克服种种障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4.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篇9

95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拉开了我国新纪元的帷幕,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和思想政治都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我国逐渐成为经济大国走向世界。95年来,党秉承着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领导人民群众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带领着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90多年间,我国实现了民族解放、民族独立,打倒了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在9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文浅析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与实践,并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

一、相关的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本文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国的社会主义是结合我国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相对于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更具有自身特色,符合我国实际国情。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党初期成立时的理论指导思想,也是新中国建立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照搬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而是借鉴了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观点,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成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我国马克思主义包含了早期的马列主义思想、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三个代表”、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国家领导人的思想的结晶,党的十召开确定了我国新一代的领导人,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将在我国当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得到新的发展与充实。

(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以来,我国当代领导人站在谋求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实现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大力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二十一世纪的时展主题是环保、生态文明建设,已经逐渐取代了大力发展重工业。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变得尤为重要,保护环境成为了全人类的任务。顺应时展的潮流,我国当代领导人在执政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反腐倡廉树立党的形象的同时,不忘对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打好第三个“三十年”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生态观

从建国至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60多年历史表明,党的执政是成功的,我国从受人欺凌的封建主义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国际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对世界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在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不可否认的就是我国是个高耗能的国家,并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单从二氧化碳的气体排放量来看我国肯定是稳居世界首位,并且我国是燃煤大国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量都是位于世界前列,并且我国有13亿人口,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其他国家几倍乃至几十倍。可以说世界上大部分的污染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往往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然而生态环境的治理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在生态资源逐渐面临枯竭,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开始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这种时代潮流的引领之下,我国当代领导人紧跟着时代潮流,在新时期结合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思想,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倡导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系统阐述,提出“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树立党的新形象同样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想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经济,就必须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推新新型城镇化。

(二)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思想进行建设的,新时代、新世界、新思想,环保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城镇化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只有搞好了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才能更好的建设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够更好地与国际经济接轨,跟上时代的潮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自觉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使自然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促进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使自然界最大受益者的人类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的重要理论支撑,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石。

(三)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建设

生态文明思想即是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损害周边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环境的能动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记治理环境,使发展和环保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当代人的利益的同时不伤害后代人的利益。在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任务。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符合时展的主题,是时展的必然,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只有以人为本,尊重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当代人的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利用科学技术降低耗能,减小污染物的排放量,尽可能的减缓生态资源枯竭的速度,保证生态平衡,保持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当代我国领导人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有利于促进我国全面的经济建设,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我国的长远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生态基础,将造福于后代。

三、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的启示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

为了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建设,我们应当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深刻贯彻落实五大理论,认真学习党的思想,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同时应当坚持环境的治理,保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给生态环境一个修生养息的机会。我国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做出了很多努力,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例如退耕还田还草、休渔期等等,这一系列的政策都表明了我国治理生态环境的决心。要想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建设就必须科学的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思想建设。

(二)坚持以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财富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刻谨记共产主义,防止资本化,坚持社会主义。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尊重了人们群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为我国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三)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这九十多年间,我国政治经历了三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是时代,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第二个三十年”是邓小平理论时期,那时候的改革开放带领我国走向了小康:第三个“三十年”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环保是时展的主题,因此,为了更好的推进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建设,我们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充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指导思想。葺

参考文献:

[1]徐民华,刘希刚.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实践[J].科学社会主义,2015,(01).

[2]刘希刚,王永贵.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篇10

1.1 古代和谐论

2004年9月16—19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我国在此后几年中,形成了对“和谐”的研究热潮。

其实,和谐思想,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在两周时期,太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论断,他在《国语·郑语》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万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的和谐思想。《易传》中,也极力提倡和谐思想,并提出了“太和”观念。北宋思想家张载指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太和篇》),“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在这里,“太和”便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左传》用“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的图景。

我国和谐思想在儒家、道家和佛家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与提升。在儒家,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道家学派的典型代表有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第五十六章),以及庄子提出的“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庄子·外篇·田子方》),“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庄子·外篇·缮性》)等思想。佛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是“能善和谐,造作业果,转轮生死,无有穷已……能如此者,即是众生真善知识。不毁净戒能修禅定,增长觉慧能坏恶趣,得解脱道观四谛方。”(《无明罗刹集》),“佛之遗嘱,以戒为师。师训七支,弟子奉行。莫令污染,仁让贞信。和雅真正,战战兢兢,动静和谐,故言以戒为师也。”(《四念住》)。

在西方,毕达哥拉斯派最早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其和谐观揭示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某些和谐现象,为艺术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和观点。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黑格尔认为各因素的协调一致就是和谐。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单子论》和黑格尔的和谐思想,以及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怀特海的合生思想、哈贝马斯的和谐观等等,这些都表明西方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有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可以说,它植根于哲学,又在政治学、社会学中表现出来[1-2]。

1.2 当代和谐理论

从和谐论的理论渊源来看,早期的和谐思想,源自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和谐”认识,从自然界的和谐有序运转,得出了启发,并将之运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与实践。到了近代、现代,和谐论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社会学方面着手的,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和谐社会”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其内容也很少涉及到自然界的“和谐”,或者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和谐”。

1987年,席酉民先生在《和谐理论与战略研究》的着作中阐述了其观点,认为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其理论的核心基础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1989年,席酉民、汪应洛、李怀祖在《和谐理论》中,对社会经济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各样负效应,提出了一种降低负效应使系统最有效发展的“和谐发展理论”[3-4]。

1999年1月18日,张国庆在知识论坛上发表了《和谐发展初论》,以及随后发表的《论和谐发展》和《再论和谐发展》,从全球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角度,提出了和谐发展理论。2006年,张国庆又从发展学角度,分析了人类社会的显性危机和隐性危机,构建了发展学学科架构,倡导符合和谐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此时的和谐论,已经基本拓展到了广义的生态系统。2012年4月10日,随着张国庆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了《生态健康概论》,以及稍后发表的《和谐论概述》《生态论概述》和《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和谐论已经基本融入了广义系统,此时的“和谐”,对广义系统来说,既是系统的最佳状态,也是系统的理想目标,还是系统朝理想目标进化的过程。至此,和谐论已经拓展到了广义的系统,已具理论雏形[5-16]。

2002年,刘长明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研究后,认为该理论尚在一定的缺陷,他认为和谐发展是在物种平等的思想指导下,人类自觉吸取大自然的生存和发展智慧,促使生态系统内部进行良性互动、协调共进,从而优化生态系统,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2005年,刘长明、刘明辉又分别从经济学和政治学角度对和谐理论进行了阐述。2006年,刘明从社会公正角度指出,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2006年,袁吉福从代价论角度分析了和谐发展代价的特点与付出方式,认为社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更是如此,当代和谐发展也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负面代价,我们能够肯定的只是产生的负面的代价不会危及总体和谐的局面[17-21]。

2 和谐林业的内涵

林业是 “人·地”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维护社会、生态系统和谐的主体之一。和谐林业应以“人·地”系统为对象,以 “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诸因子间的关系。因此,和谐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参与协调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采用生态化技术,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诸因子间关系,倡导生态文化,维护人类心理系统与生理系统健康,实现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共荣。

3 和谐林业研究进展

张国庆分别于1999、2002年发表的《和谐发展初论》与《全民参与,按需育林, 和谐发展中国现代林业》,初步从和谐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和谐林业定义与发展策略[7-12]。随后又在2003年发表的《试论和谐林业》中探讨了和谐林业的内涵。此后,和谐林业的研究进入高峰期,按照中国知网检索,至2012年9月底,重要的有关“和谐林业”研究论文多达57篇,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余方银(2004)和张培洁(2006)从林业的经营对象、原则、思路3个方面论述了和谐林业理念;王学兵(2006)从发展学角度提出了和谐林业定义,并根据我国林业现状,提出了我国和谐林业发展策略;万承永、曾德庆、万青(2007)从生态建设、林权改革、城乡统筹、建设平原林业和现代林业角度,分析并提出南昌市创建现代和谐林业事业的建议对策;吴静平(2006)运用和谐林业理论,论述了森林法的作用,指出了我国现行森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曹 文等(2006)从财政政策角度提出了国家应当制定以公共财政为主,全社会多渠道投入支持和谐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张冰新(2008)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阐明林业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的作用,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上探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武雷、刘立成(2010)从林业文化角度,[!]提出了我国林业持续和谐发展的对策[22-29]。

4 我国和谐林业发展对策

(1)林业现代化。我国林业要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激活行业活力,因而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原有的思维惯性,进行林业体制改革,从而加速我国林业产业现代化进程。

(2)林业生态化。只有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将生态学规律融入到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中去,人类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林业生态化就是将林业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生态化,按照生态学、社会学规律,发展林业,促进林业系统功能充分发挥,使林业系统发挥其生态化样板作用,促进社会这个大系统生态化进程,从而达到林业与社会和谐的目的。

(3)林业社会化。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林业发展必须遵从社会学规律,将林业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融合起来,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够促进林业的和谐发展。

5 参考文献

[1] 康渝生.和谐发展的理论渊源及其在当代的实践[J].学习与探索,2006,162(1):144-147.

[2] 李莉.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提出背景与实现途径[D].武汉:湖北大学,2010.

[3] 黄丹,席酉民.和谐管理理论基础:和谐的诠释[J].管理工程学报,2001,15(3):69-72.

[4] 席酉民,汪应洛,李怀祖.和谐理论[J].系统工程学报,1989,4(2):79-89.

[5] 张国庆.和谐论概述[EB/OL].(2012-10-05)[2012-10-07]./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19388.

[6]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7] 张国庆.和谐发展初论[EB/OL].知识论坛,(1999-01-18)[2012-10-07]./bbs/dispbbs.asp?boardID=5&ID=1005.

[8]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EB/OL].(2000-02-28)[2012-10-07]./bbs/dispbbs.asp?boardID=5&ID=1299.

[9] 张国庆.再论和谐发展[EB/OL].(2001-01-08)[2012-10-07]./bbs/dispbbs.asp?boardID=5&ID=1351.

[10]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3(1):69-79.

[11]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B版,2003(3-4):79-83.

[12] 张国庆.全民参与,按需育林,和谐发展中国现代林业[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2(2):163.

[13] 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45-49.

[14] 张国庆.生态健康概论[EB/OL].(2012-04-10)[2012-10-07]./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31.

[15]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5-246.

[16] 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的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4(3):37-41.

[17] 刘长明.发展的革命——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1):5-14.

[18] 刘长明.和谐文明论纲[J].学术界,2005(1):79-105.

[19] 袁吉福.从代价论视角看和谐发展之代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12-115.

[20] 刘明辉.试论政治和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43-46.

[21] 刘明.论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2-35.

[22] 余方银.试论和谐发展与现代林业[J].安徽农业,2004(5):37.

[23] 张培洁.浅议现代林业的和谐发展[J].辽宁林业科技,2006(6):42-43.

[24] 王学兵.论中国和谐林业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6 (11):59-60.

[25] 万承永,曾德庆,万青.创建城市现代和谐林业的思考[J].林业建设,2007(5):41-43.

[26] 吴静平.从和谐林业理论探讨我国森林法律体系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6(12):61-62.

[27] 曹文,陈建成.构建和谐林业的财政政策取向[J].山东经济,2006,136(5):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