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3:50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篇1

关键词 考试评价 改革实践 困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08

College Examination Evaluation Reform Practice

Problems and Solution Strategies

LI Li

(Teaching Development Center,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Dynamic evaluation reform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volved in the reform of the exam due to lack of teach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 imperfect, inadequate realities of reform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of teaching literacy and lack of capacity and other factors reform suffered difficulties. For this reason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examination evaluation; reform and practice; problems; strategies

我国高校的考试评价因过分强调其管理功能,而忽视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服务的教育功能,考试评价理念和方式手段的滞后,阻碍着整个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而诸多研究认为运用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式综合分析学生需要、利用真实的评价任务将教学有机整合,能够为实际教学改善注入动力,推动教学改革真正落实。①为此,很多高校正积极投入考试评价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但实践成效并不显著。特别是很多地方性高等院校并没有根本性地扭转传统考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些改革虎头蛇尾,无法继续推行又回到老路上。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很多高校的考试评价改革都局限于对考试模式本身的改革,对推行考试评价改革的环境和条件的研究和评估不足,因而造成考试评价改革很难落到实处。考试评价改革的推进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如果仅仅局限于考试评价模式本身的改革,其他相关系统的改革和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要推进考试评价的改革是不切实际的,当前高校考试评价改革就面临如此困境。

1 高校考试评价改革的困境

1.1 教师参与考试评价改革的动力不足

考试评价改革不论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最终的推动者还是教师,改革实施必须有教师全面参与。而任何改革的发生,除了外在的动力,还必须触及到改革者的内在需要,但从目前促使教师参与考试评价改革的动力不足。原因在于:

观念保守,思维惰性。从传统考试模式看,知识本位的标准化考试,操作简单、便利,对于规模化的人才培养具有高效性。换句话说,教师无论是出题、批阅、统计、分析、归档整理等都更省时省力。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死记硬背教材上划定的重点范围,基本可以通过考试。这种实施多年的传统考试评价在师生中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和行为模式。因此如果变革不能触及到人们的根本利益,尽管考试评价改革的愿景非常美好,仍会受到来自这种保守观念和思维惯性、惰性的抵制。

回避风险,抗拒焦虑。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来的制度框架,改变固有的行为习惯,以及利益与资源的分配格局,并且具有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成功,或失败,当人们处在这种无法把控自己未来的状态下,必然会在情绪上、心理上产生焦虑感、不安全感。对于考试评价改革亦如此,教师参与改革,就会面临失败的风险,会给教师精神上、利益上(至少时间、精力等)带来损失和极大的压力。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教师在参与改革之前,必然会权衡利弊得失,不愿意去承担因改革而带来的风险。

1.2 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制度不完善

考试评价改革要求考试评价的方式方法多样化、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反馈及时性等等,这无疑使试题研发、考试方式内容的设计与组织、各种评价工具的使用、试卷的批阅和分析等更为复杂、难度更大,不论是工作的量和质的要求都较原来高得多,特别是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需要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更多地反馈调整环节等,这些必然导致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的完全改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但目前对教师教学工作绩效的评价制度不够完善科学,不能真正全面反映教师的劳动付出,表现在:首先,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不合理。除了按课时计算教师教学工作量外,教师课外备课、作业辅导,包括考试评价中试题的研发、试卷批阅、反馈和分析等工作在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少,不太受到重视。因此考试评价改革的实施必须考虑这一重要因素。其次,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也使教师不愿意在教学和教学改革上花费过多时间精力。高校教师的评优、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外出培训机会的获得等都与科研成果挂钩,必然导致教师在科研工作上的付出更多,而对教学工作采取应付态度,对于教改的积极性不高。

1.3 考试评价改革推行的现实条件不足

考试评价改革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基础性条件的保障,而目前很多高校在这些方面的条件是不足的。首先,从人力上,目前我国高校的规模化培养,学生数量众多,基本采取大班教学,对于实施过程性的形成性评价存在很大困难,就拿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来说,对于五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教学班来讲,在有限的课时里,根本无法覆盖到所有学生。反馈环节也是如此,将每次作业、测验、实验报告等进行集体反馈都不容易做到,个性化的反馈指导就更加不可能完全实施。另外,随着高校扩招,很多学校教师缺乏,常常是一个教师要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能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已经非常不易,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而考试评价改革费时费力,必然给教师增加很大负担,遭到教师的反感和抵触。其次,从物力和财力上,考试评价改革需要资源保障,如足够的教学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考核)和各种考试评价的工具,试题库和网络评价系统等的建设,都需要足够的经费,但很多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是不足的,特别是目前很多地方性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还很紧张,能投入到考试评价改革上的经费更是有限。

1.4 教师的考试评价素养和改革能力欠缺

考试评价改革需要实施者具有较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评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我国高校非教育学专业的教师系统化的教育理论知识较欠缺,对现代教学评价理论知识的掌握有限,使用各种评价工具和技术的能力不是很强,缺乏专业的培训,对于完成考试评价标准的建立、考试评价方式方法的设计、考试评价内容的选择、考试评价结果的使用、考试评价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分析等等专业性很强的任务,缺乏专业能力的支撑。这必然影响考试评价改革的具体实施,考试评价改革的成效会打折扣,甚至出现较大的偏误,反而引起人们对评价结果的质疑,甚至对考试评价改革意义的否定。

另外,考试评价改革要求相应地转变教学方式和内容,课程、教学、评价要相互匹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学需要更大的创造性。教师不能象过去一样照本宣科,必须具有系统化的跨学科知识,以及获取、检索、甄别、组织加工新信息的能力,并要整合利用多种教学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处理。这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师搬运工的角色,教师更体现为教学中的合作者、推动者、创造者等,需要一个有效的培养制度和体系,帮助教师实现这种角色转变、知识结构的重构和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否则,教学方式与考试评价改革就会脱节,导致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的矛盾冲突,相互抵触,反而引发师生对考试评价改革的反感、质疑、抵触。

2 考试评价改革实践困境的破解策略

2.1 创建考试评价改革良好的制度环境

建立一系列相关制度,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考试评价改革工作的常规化、规范化和持续性的推进。 首先,转变观念,建立制度。任何改革都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开展的,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行为和结果,考试评价改革也必须转变观念。目前我国高校的很多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因此领导要转变观念,并引导广大师生员工重新认识考试评价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学习现代考试评价的新理论,树立新观念。推行制度的全面变革,进行资源的重组,保障考试评价改革的实施。其次,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在民主、平等、开放、公平的文化环境里,人们的精神才能得以放飞,创造性才有充分释放的空间。因此,要形成一种尊重个性差异,倡导独立思考和打破陈规,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支持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不怕失败,即使失败,也要对教师的付出给予充分的肯定,而不是嘲笑和惩罚,给教师一颗“定心丸”,从而使改革创新成为一种风尚。最后,给予教师更大的自。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就要使教师在教学和评价的过程中拥有充分的自,可以根据学科课程性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教学和考试评价的方式方法、内容等,自主地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把控和调整。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而愿意主动投入到改革中。

2.2 改革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改革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决定着对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是否全面、客观、有效。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指标看,很少将考试评价工作纳入其中。考试评价与教学过程密不可分,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该有所反映,既要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考核,特别是形成性评价,也包括课程结束后终结性评价考试所要完成的工作的要求。同时要合理测算工作量,将考试评价工作指标进行量化,量化指标要非常具体而清晰,不能笼统以课时量来计算,并恰当体现在报酬里。

考试评价改革也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科研的项目进行推进,作为奖励、晋升、评职称等的考核指标之一。使教师在教学改革上的投入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让教师感受到参与考试评价改革等教改工作的价值所在,体验到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就会增强改革的积极性和动力。

2.3 加大经费投入和提供人财物的保障

人财物的保障是考试评价改革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首先,学校要加强引进人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保障教学有足够的师资,减轻一线教师的工作负担,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考试评价改革。其次,加大经费投入,因为题库更新与建设、考试评价工具和现代化技术设备等完善,加之考试评价改革的研究等都需要有经费的支持,学校应该为考试评价改革提供资金和资源保障,才能使考试评价改革落到实处。

2.4 加强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和能力培训

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外送、内培,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系统性培养,提高教师教学评价理论知识和技能,扩展跨学科知识结构。同时,对于日常的教学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进行规范,使教师通过日常教学评价的实践,积累经验,提升评价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教师相互学习、合作、指导,如共同研发试题、分析评价结果和质量等,共同提高评价素养。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篇2

[关键词]课程考核;改革;阻碍因素;调查问卷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7-111

1 引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现有的考试机制必须进行改革,要尽快摸索出一条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考试机制,使考试这种手段真正为培养大量的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服务。[1]在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课程考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程考核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否得到提高。[2]科学的课程考核对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地方院校课程考核存在很多的问题,推行课程考核改革必将面临一些阻碍因素。[3]这些因素制约着高校的教育工作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高校就必须对现行课程考核制度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实现知识考试向能力和素质考试的转变,变一元考核为多元考核,以适应地方高校“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文以五邑大学为例,从学生、教师、机构、政策制度及环境等方面对影响本科课程考核改革的因素予以评价分析,得出当前本科课程考核改革的相关结论和建议。

2 样本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设计

2-1 样本数据来源

样本数据来源于对五邑大学课程考核改革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对象是五邑大学全部的在校本科生。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收回问卷639份,经过对问卷的处理,剔除了部分数据不完全的问卷,有效问卷共413份。在这有效的413名学生问卷调查中,大四最多有123名,占29-8%,大一学生最少有89名,占21-5%,大二和大三参与学生数量分别占23-5%和25-2%。本调查研究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41-3%,符合问卷调查抽样的要求,其分析结果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调查问卷主要从学生、教师、机构、政策制度及环境设施这五个方面进行分类,涉及影响课程考核改革的问题共计21项。

2-2 研究方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的,首先对推行课程考核改革将面临一些阻碍因素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说明各阻碍因素的频率分布。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问卷数据采用SPSS19-0 进行整理统计。[4]

3 指标体系及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

3-1 指标体系设计

推行课程考核改革必将面临一些来自于参与者及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5]因此,本次调查问卷从学生、教师、机构、政策制度及环境设施等方面进行设计,共有21个指标(见表1)。问题采用单选题的形式,共有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能确定、同意和完全同意五项备选项。

表1 推行课程考核改革必将面临一些阻碍因素问卷统计结果(单位:%)

3-2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见表1),分别有62-0%、66-8%、55-0%、39-2%、38-0%的被调查者同意因为学生不了解当前教学改革理念、不清楚课程考核改革效果、已习惯现有的考核方式或者觉得课程考核改革会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和影响到学生的课余休闲而可能对课程考核改革形成阻碍。分别有37-3%和37-5%的被调查者不同意课程考核改革会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和影响到学生的课余休闲而可能对课程考核改革形成阻碍。做出其他选择的调查者相对较少。

分别有33-2%、42-6%、55-9%、46-7%、40-2%的被调查者同意教师因为不了解当前教学改革理念,不清楚课程考核改革效果,已习惯现有的考核方式,可能会增加备课的时间和精力或者影响到老师其他事务而不支持课程考核改革。分别有39-2%、31-2%、 32-4%的被调查者不同意教师因为不了解当前教学改革理念,不清楚课程考核改革效果和影响到老师其他事务而不支持课程考核改革。

在关于机构对课程考核改革形成阻碍因素的调查中,分别有52-1%、45-0%、39-5%的被调查者同意形成阻碍是因为学校对课程考核的宏观管理不够到位,职能部门对课程考核改革不够支持或者院系对课程考核改革不够重视。有30-8%的被调查者不同意形成阻碍是由于院系对课程考核改革不够重视。

在政策制度可能会阻碍课程考核改革的因素调查中,分别有50-4%、48-9%、50-4%、55-0%、51-1%的被调查者同意政策制度会阻碍课程考核改革,主要体现在目前课程考核工作的奖惩制度不完善,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不明确,课程考核质量监控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考核机制不完善或者鼓励老师考核改革的政策不落实。

分别有52-5%、54-7%、46-2%的被调查者同意环境设施可能对课程考核改革形成阻碍主要是因为目前大班上课考核改革不易操作,学校对课程考核改革的系统不健全或者社会对学校课程考核改革不够配合。

对于大部分的题目而言,被调查者选择选项同意和完全同意的比例之和大于50%,甚至有部分题目超过了6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总体而言,至少超过一半的同学认同问卷中题目内容,但是,具体到题目,选择又有所差异。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影响到学生的课余休闲,教师因为不了解当前教学改革理念,不清楚课程考核改革效果和影响到老师其他事务以及院系对课程考核改革不够重视这些阻碍因素有超过30%的人不同意。

本文对样本指标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首先通过使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进行了检验。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提取因子,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因子抽取原则为以特征根大于等于1,参照碎石图确定抽取因子的有效数目。在任何因子上的载荷量小于0-4或者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的交叉载荷量都大于0-4的第7个、第19个题项都剔除。表2为SPSS输出的KMO抽样适当性检验及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通过对问卷中21个测量指标进行分析,KMO值为0-787,巴特利特检验P=0-000,这表明所选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由21个题项指标构成的7个因子(见表3)。7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去方差的65-757%。可见,其他被放弃的14个因素解释的方差占不到35%,因此说明前7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的足够信息。

表4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根据表2、表3和表4,问卷中关于推行课程考核改革必将面临一些阻碍因素的21个题目最终被简化成为了7个主要成分,共解释了原有21个指标总方差的65-757%;根据因子分析结果(见表4),文章对提取的主因子分别加以命名。原题21个题项就可以简化为7个题项。

第11、第14、第15、第16、第17、第18个题项可以重新合并为新的因子1;可以看出因子1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学校对课程考核的宏观管理不够到位以及学校的政策制度方面。因子1主要是学校在课程考核方面实施的政策以及宏观管理的因素。

第4、第8、第12个题项可以重新合并为新的因子2;因子2涉及的主要是增加学生学习压力,教师已习惯现有的考核方式以及职能部门对课程考核改革不够支持。因子2主要是进行课程改革需要改变现状。

第6、第9、第10个题项可以重新合并为新的因子3;因子3主要包括教师不了解当前教学改革理念以及会增加备课的时间和精力和影响到老师其他事务。因子3涉及来自教师各方面的因素。

第1、第2个题项可以重新合并为新的因子4;因子4主要涉及学生不了解当前教学改革理念以及不清楚课程考核改革效果这两个方面。因子4主要是学生对课程改革的不了解的方面的因素。

第20、第21个题项可以重新合并为新的因子5;可以看出因子5所涉及内容主要是学校对课程考核改革的系统不健全以及社会对学校课程考核改革不够配合。因子5主要是学校现有系统不完善以及学校的主观原因。

第5个题项可以单独作为新的因子6;因子6主要涉及影响到学生的课余休闲。因子6主要是会改变学生现有的时间分配而可能会影响课程考核改革。

第3、第13个题项可以重新合并为因子7。可以看出因子7所涉及内容主要是学生已习惯现有的考核方式以及院系对课程考核改革不够重视。因子7主要是学生不愿意改变现状以及机构的主观原因。

4 结论及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设计样本以及选择研究方法、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了关于推行课程考核改革必将面临一些阻碍因素。通过学生对课程考核改革阻碍因素的调查分析,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目前本校学生对课程考核改革可能面临的阻碍因素的看法。主要研究结论是:

(1)问卷中题目内容所涉及的推行课程考核改革可能面临的阻碍因素总体是适当的。推行课程考核改革可能面临的阻碍因素主要来自学生,教师,机构,政策制度以及环境设施等方面。

(2)学生不了解当前教学改革理念、不清楚课程考核改革效果这两个可能的阻碍因素得到很大比例的被调查者支持。

(3)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影响到学生的课余休闲、教师不了解当前教学改革理念、不清楚课程考核改革效果、影响到老师其他事务以及院系对课程考核改革不够重视这些阻碍因素具有争议性。

4-2 改革建议

(1)积极推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6]推行课程考核改革,学生,教师和学校需要共同努力。制度到位,环境设施完善是更好地推行课程考核改革的前提条件。学生作为改革的重要参与者,需要更好地了解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理念和进程。任课教师不能因为会增加备课时间或者不愿意改变原有的习惯进行考核而阻碍课程考核改革。但是,不同的考核方式,需要教师付出不一样劳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可能会使得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学校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考核改革。教师工作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政策需要同步进行,否则,会削弱教师参与课程考核改革的积极性。

(2)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教育和教学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观。考核内容应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点,进行相关课题的研讨探究,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实现从知识能力、研究能力、思想能力、辩论能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个性、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估。

(3)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课程考核的改革需要在过程中探索。但是,课程考核改革不能因为不确定性和阻碍因素的存在而不进行。应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社会等实习单位的参与度,设计并实施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科学的、多样化的学习效果考核和评价机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钟玉泉,袁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J].大家,2012(9): 88.

[3]王琼-英国大学课程考核方法对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的启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9(1):151-153.

[4]邱红,陶雪萍-地方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改革面临的问题――五邑大学课程考核学生问卷调查报告[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10):284-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篇3

⒈分析研究干部队伍状况。生产布局的调整,在人员上为新段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增加了新生力量。干部是财富,它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然而,新的成立后,在干部问题上也面临着新的课题,一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三个段的年龄、学历、专业资格等差异较大,对比之下,干部学历平均水平高,干部平均水平低。因此,在竞争上岗过程中存在一定分歧;二是干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原创:有的业务较强,有的人浮于事;三是观念的差异,原从年开始领受改制的压力,思想上有较充分的准备,而原,长期以来都作为主要行车单位,干部职工从来没有走市场的忧虑。

⒉了解掌握干部思想变化。并后的干部思想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的失落感引发了危机感,怕在竞争中落聘;二是干部的认同感引发了畏惧感,怕在不胜任今后高要求的工作岗位,缺乏自信心。三是干部的优越感引发了自卑感,怕从岗位上下来后的待遇没有保障。这些情况给推行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阻力。

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分析以上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后,领导班子成员不畏困难,形成共识,认为机构改革和干部竞争上岗势在必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通过在干部党员中宣传,在部门、车间单位中进行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的解释,并通过人性化的思想工作以及后续的安置政策,稳定情绪,稳定人心。月日下午,组织召开所有竞争上岗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进一步解释了本次竞争上岗的办法,会上党委书记重申了纪律,对此项工作做出表态并郑重承诺:没有内定,不存私心,坚决执行党选用干部“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原则,这些做法很大程度调动了干部参与竞争上岗的积极性。

二、坚持改革和稳定并重的原则,确保推行改革过程中的生产和人员稳定

⒈稳定为先,生产为重。改革和稳定并举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特别是在对待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这项事关干部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党政领导从改革发展和企业稳定的高度出发,一方面作深作细思想工作,通过形势报告、动员大会等形式,在干部职工中宣传改革的形势和深远的意义,运用“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到干部职工中,到原三个中了解情况,开展调研活动,促使段出台的改革方案符合实际,更具有科学合理性。与此同时,强化了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要求在推行干部竞争上岗的过程中,各部门、车间级单位要做到“三个到位”:生产管理到位,安全措施到位,抢修预案到位,通过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促进安全生产;以良好生产业绩促进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的顺利进行。

⒉成立小组,制定计划。月日成立制定“新段相关文件”起草工作小组。分管领导:、,小组由等六位同志组成。小组主要任务:负责掌握铁路有关“跨越式”发展的改革政策,了解周边站段改革的有关情况;调研“三合一”后的职工想法与要求;制定符合新实际的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办法。根据上级要求和新的现状和特点,我们制定出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推进表,有步骤、分阶段进行。

⒊调查研究,充分酝酿。对于机构的设置,我们注重搞好结合:一是历史和现状的结合,参考原三个单位文件的基础上,对原三个段的情况做进一步认真调研,在新的企业框架下统筹思考。二是横向和纵向的结合。机构设置、干部竞聘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在吃透上级文件精神、吸取其他路局、站段相关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机构设置和竞争上岗的初步意见,仅机构改革就制定种方案。对于《竞争上岗实施细则》,段更是不敢半点马虎,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竞聘上岗领导小组会、竞聘小组办公会等余次。反复征询各方意见,多次对《细则》加以修改,使之不断趋于科学合理。月日,段召开新成立后的第一次职代会联席会,最后讨论通过了具有法规效应的《细则》,在全段相关部门车间级单位中实施。

三、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⒈思想重视,认识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十分重视路局生产力布局调整新段成立后的人员稳定、生产稳定工作,多次召开党政会议,统一认识,明确任务,订立原则、方法,促使新机构改革、竞聘上岗工作有序开展。加强了对竞争上岗等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管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长、书记担任;组员由领导其他成员担任,同时,成立了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办公室。为确保竞争上岗工作规范进行,避免暗箱操作,经党政联席会研究,组成了分别由三个段推荐的“”发放、收缴、计票、监票小组,全程监督,促使竞争上岗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为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严肃性,采纳了车间讨论的意见,撤换了参加竞聘的同志兼任的竞争上岗办公室主任一职,改由段领导兼任,从而,打消了一些干部的疑虑。

⒉推进竞争上岗把握“均衡性”。一是适中性,对以上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聘干部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认为在制定干部任职条件中,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应从原三个的历史和新段现实中加以考虑,制定出合情合理的任职条件,让各方都能接受。二是公平性,充分吸取周边站段在干部竞争上岗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教训,把原来三个的干部分别置于原来三个的车间级管理干部职工中测评,打造了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干部竞争上岗平台,排除了因不了解情况打偏分,而造成优秀干部落聘的可能。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篇4

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可以说,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教育的改革也是一刻未有停止过。从新中国建立初到“”结束的近30年中,中国教育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从1950年到1956年的以“以苏联为师”为特征,以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教育改革;从1957年到1965年的以日趋“左倾”为特征,以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教育改革;从1966年到1976年的以教育的自我否定和异化为特征,以教育作为阶级斗争工具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结束之后,尤其是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迄今的30多年时间里,中国教育从大处看似乎又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改革:从1978年至20世纪末期的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特征,以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教育改革;从20世纪末期至今的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特征,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着眼内涵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第五次教育改革。

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五次大的改革,成功与失败俱存,经验和教训同在。加强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反思,对指导教育改革的思想理论、政策策略、改革路径进行梳理和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清醒地认识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失败原因,更有效地探索今后教育改革思路与路径。

应该说,60多年来,尤其是近30多年的教育改革确实取得不少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从普及小学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再到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的跨越;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义务教育由收费到全部免费,再到逐步向均衡发展的方向迈进,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改革了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投入体制,各级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进一步明确,教育投入持续增加,为支撑庞大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级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队伍,使劳动力的素质大幅度提高,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各行业30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支持。成就是十分辉煌的。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我们的教育事业离人民满意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教育制度还不完善,教育体系远非充满活力,尤其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迄今的教育改革总体来看基本上一直在“浅水区”蹒跚而行。其普遍特征是:文本要求多,行动落实少;表面形式多,实际成效少;自我表扬多,外部认同少;一时效应多,可持续效果少。有许多深层次的东西,我们的教育改革无法或者无力触及,比如:育人模式、教育文化、教育方法、学历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等基本未变;教育外部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建立;素质教育步履维艰、应试教育“涛声依旧”的现状基本未变;教育的目的和功能被严重扭曲、异化;中华民族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难落实处;等等。这诸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中国教育的改革必须走向“深水区”。

二、中国教育改革之理想状态探析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曾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这项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理想的教育改革状态应该是教育文化、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层面比翼齐飞、共同进步。

在教育文化层面上实行变革,改变“官本位”的政治核心观、“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功能观和“人上人”的人才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追求做人上人。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其成人成才;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其接班人和建设者,传承文化血脉,推动文明进程。为此,我们需要教育文化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的空前解放和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等一系列观念的转变。

在制度、机制层面上实行变革,就教育外部而言,首先要改变选人、用人制度,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选人、用人环境,打破以学历论英雄的制度,在招录、提拔中注重实用人才,注重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就像广东珠海在公务员招考中给一线工人、农民留出一定名额,给自学成才者开通绿色通道,从而让真正的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其次要改变工资制度,建立一个真正激励人才在本职岗位努力创造业绩贡献、人人奋发有为以及优劳优酬的制度环境,改变学历职称挂钩岗位、决定工资的现状,确保各行各业的出类拔萃者都能享有优厚工资待遇,从而改变迄今仍然存在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

就教育内部而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改革考试制度。无论中考、高考,除了考试内容的改革要导向真正着眼于考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教学过程只是注重死记硬背、注重标准答案的现象之外,最重要的是建立另一种公平机制,即让一些偏才、奇才、怪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要切实按照200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的要求,“对于在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以及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就的学生,可免试升入高等学校学习”,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开通绿色通道。对于这样的人才,每年拿出百分之一二的招生比例,通过高校自主招生建立由考生申请、校长推荐、县市初审、省和中央根据高校权属成立专家委员会尝试以面试为主直接录取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比例可适当扩大,以真正打破一考定终身、一分定高低的局限和由此而带来的考生须门门(功课)都好、平均发展的不良导向,以引导基础教育精心呵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注重因材施教发展良好个性等等。二是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制度。首先改革对毕业学生的评语,普遍推广写实评价。从小学到高中,根据学段不同特点,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体状况及社会义工、实践锻炼等,尤其是特殊表现(鲜活事例)进行定性写实的阶段性总结评价,以改变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过多地倚重量化结果的状况。其次注重发展性评价。对学生每一个学期的学业状况,除了期末考试成绩的记录之外,主要应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心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从人格维度、心理维度、能力维度等,通过一些具体的指标,如按照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进行发展性评价,以使对学生的评价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转到关注综合素质上来。

在育人模式层面上实行变革,主要从教育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方法层面上深化改革,坚持以理性的启蒙为主,知识观是以永恒的真理为主,教学观是以探究知识为主,教学方法是以思辨讨论为主,学习态度是以鼓励质疑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构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建立规定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行均衡分班与按程度、分层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逐级递进与跳级、跳科、导师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办法,实施考试成绩与特长认定(等级证书)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建设灵活而富有弹性的以学生可自主选择和研究性学习为主的培养体系。

上述三个层面的改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之所以成效甚微,原因在于三个层面(宏观、中观、微观)的改革未能配套,存在许多错位、缺位现象。由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制约和支配的,而“官本位”的政治核心观、“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功能观和“人上人”的人才价值观等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这些特征,让我们得出这样一个逻辑:“政治是社会的核心,它统摄着经济、文化和教育,要想进入这个核心,就必须通过教育的培养和考试的选拔;只有通过‘应试’,才可以‘学而优则仕’;只有‘入仕’了,才可以成为‘人上人’。”这个逻辑的逆推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你必须‘入仕’,要‘入仕’,你就必须通过‘考试’;要通过‘考试’,你必须接受为‘应试’而准备的教育”。可以说,这种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几乎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根植在大多数老百姓的骨髓里,而这正是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或者素质教育推进真正难见实效的深层次原因和最大障碍。

虽然文化思想层面的问题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大障碍,但导致教育文化思想未能得到解放的最根本原因,或者说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效式微的根本症结,还在于我们的制度机制层面的改革长期缺位和错位,从教育外部的选人用人制度、工资薪酬制度乃至政治体制和教育内部的考试制度、评价制度一直未能进行系统整体的设计和改革,因而未能从根本上触动传统教育文化观念的变革,从而也无法对树立新的教育文化观念传递正能量以及产生强有力的引领与导向作用。于是乎,全社会都认可素质教育的好,但大都成为“叶公好龙”者,以至于大家都在口头上唱着素质教育的赞歌,行动上则仍是操着“应试”教育的旧业。这反映在教育内部,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虽然也有新课改的倾力推进、“轻负高质”的大力倡导等等,但始终难接地气,难有很大的作为,以致我国今天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乃至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仍一以贯之地演绎着“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种令人不堪但又无可奈何的局面。

党的十报告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基础上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可以说清楚显示了要将教育领域改革向“深水区”推进的国家意志。但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常识告诉我们,改革一旦涉入“深水区”,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将绝非“浅水区”所可相提并论的,将难免充满艰难和险阻,甚至会出现反复。

三、“深水区”改革的路径探索与策略分析

中国教育早已病了且病得不轻。许多事实表明,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小学苦、初中累、高中拼、大学“混”的现象,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小学玩、初中乐、高中学、大学拼形成了鲜明反差。

据中国校友会网的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高达60%的人选择出国留学攻读硕、博学位。在社会公众还普遍将高考状元作为最优秀学子代表的当下,如此高的比例选择“一路向西”、远走异乡深造,有其必然性,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出去的理由是对身边的教育失望,以致他们都在给中国今天的教育“用脚投票”。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除了四大发明之外的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最重大的制度创新,它曾经对中国古代社会公平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流动,对推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中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科举制度在时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却选择封闭与傲慢。正如宋明理学因其“理性的傲慢”拒绝开放、排斥异端一样,科举制度因其制度的傲慢拒绝向时代和未来开放,“应试教育”及其方式日益精细化、精致化,留给每个个体的自由空间日益被压缩,最终导致个性的窒息和创造力、适应性的全盘丧失,它在1905年过迟地被废弃时,中国社会已为此付出了今日仍需支付的代价。

今日的中国教育,在体制机制、内容及方法层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在其基本面上是有其光辉灿烂一面的,在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互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贡献巨大。可以说没有这样几十年教育的贡献,没有如此规模巨大、日益增厚的人力资本的投入,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奇迹是不可思议、无法解释的。但在另一方面,也日益暴露出目前教育实质性、深层次改革的乏力,一切围绕考试转,分数至上、升学率至上,如今全社会仍有点像当年的科举制度一样,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陷入教育的极端功利性而不可自拔。教育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面向造就全体学生,而是为了一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教育的过程似乎不是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而是一味地加班加点、超时重负、机械训练,没有学生个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的时间空间。为了高考,设计为3年教学的高中课程,普遍地提前一年甚至更早完成,到高三纯粹就是索然无味的应试训练;又因为重点高中的选拔制度,今日的中考同样有着不能承受之重,以致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过早地承受超越其年龄阶段之重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情地扼杀无数个体的创造力,扼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今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之艰难与曲折,其背后最深刻的原因正在于创造力的匮乏,无论是科技创新抑或文化创意,均没有高质量的源头活水的注入。虽然在局部领域有所突破,却难以掩饰更大范围的创造力的匮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一个曾经创造四大发明,曾经领跑世界创造独特文明的民族,何以找不到旺盛的创造力,何以培养不出一大批杰出人才而有“钱学森之问”?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文化、制度机制及育人模式三个层面的变革没有形成整体配套全面推进之势乃是重要原因,尤其是制度机制的变革鲜有重大突破成为瓶颈制约。为此,中国教育改革的路径与策略,必须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必须“对症下药”,必须以系统整体的思想指导改革的实施,必须采取“整体设计、统筹推进、重点突破、滚动发展”的方针,务求逐步消除病症,争取更大改革实效,以期教育能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所谓整体设计,就是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是一项综合系统的改革,它既涉及教育系统内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范畴、不同要素的改革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改革都是教育领域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涉及教育系统外部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各基本领域重大改革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基本领域重大改革都是教育领域改革无法回避的背景与环境。因此,必须对教育领域的改革进行严谨的整体的大视角的顶层设计,把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全部放置于深化教育改革的整个视野中去认识与把握,不能随意忽略,不能任意缺漏,因为任何忽略和缺漏都会影响教育领域改革的整体性与均衡性。整体设计,可谓教育领域改革的前提,没有整体设计,所谓教育领域改革的综合系统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所谓统筹推进,则是要把教育系统内部和教育系统外部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合理放置到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整体结构中去处理、去实施。尤其是在教育文化、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维度上明晰节点与难点,区分轻重缓急,实事求是地确立深化改革的实施路线,否则任何不分青红皂白的单项突进或四面出击都会影响教育领域改革的科学性与平稳性。统筹处理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整体推进教育文化、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层面的改革创新,可谓教育领域改革的关键。改革的最终结果,应当是教育系统各组成部分和维度之间共同的、相互促进的全面提升,是整个教育的真正转型。没有统筹推进,所谓教育领域的改革可能只会成为众多单项教育改革的简单叠加,而这些简单叠加的众多单项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不相干、不吻合、不协调的问题,甚至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相互制约。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篇5

《方案》明确提出,实施高中课改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原则。借鉴区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制定各项工作的实施办法。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客观、科学地处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杜绝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

二是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存在的差异。在全区统一规划、同步推进的前提下,区分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允许差异化发展。各地、各校按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新课程实施工作。

三是以校为本原则。普通高中学校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要深入学校研究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尊重普通高中学校的自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以校为本实施新课程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四是科研引领原则。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合作,做好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工实施新课程、探索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热情与积极性。

五是通力作原则。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通力合作,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各种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共同推进新课程实施工作。

据了解,实施高中课改的主要任务为:提高培养质量、实施三级课程、改革课程结构、实行选课机制、采用学分管理、重建评价体系、推进考试改革、促进教师成长等。其中改革课程结构、实行选课机制、采用学分管理以及重建评价体系是本次高中课改的亮点。

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将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学习领域、学科科目和模块。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每一个学习领域由相近的学科组成。比如语文与外语同属语言与文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归入科学领域。新开设的科目有通用技术和艺术。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的经验和相关知识,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在以上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执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其新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每学年教学时间为40周,社会实践1周。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每周4个学时安排。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此外,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学生在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选修学分28分以上(其中选修二至少获得6学分),总共144学分方可毕业。

实施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实施课改以后,国家规定要推行学生成长记录及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把学生在高中三年的评价结果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同时推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改革。要求学校建立符合普通高中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长历程。

《方案》指出,在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有效保障高中课改的顺利进行。

一是组织保障。自治区成立了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自治区政府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人事、编制、发改、国土、物价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研究广西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在政策、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自治区教育厅成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统筹、组织、指导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

二是专业保障。自治区教育厅组建了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家团队,其中包括14个学科课程指导专家组,12个项目指导工作组。专家团队负责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分别制定学科指导意见和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以加强

(下转第35页)

(上接第24页)教学指导和科研引领,为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管理指导。

三是经费保障。从2012年起,各级财政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经费纳入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用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所需的教师培训、队伍建设、校舍建设、课程资源配置、专业教室建设等支出。

四是政策保障。自治区研究制定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教师配备及教师工作量标准、经费投入、教学管理、督导评估、考试改革、条件装备等配套政策,从政策层面保障我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基本原则;建议

中国分类号:G623.5

“做不完的课后作业、无尽头的考试模拟”是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所存在的普遍问题!繁重而无任何新意的课后作业,不仅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背道而驰,而且还严重打击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笔者对我市几所重点小学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充分的调研。通过调研,笔者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但调研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我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彰显了加快小学数学作业改革速度、加大小学数学作业创新和发展力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布置小学数学作业,不但可以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1]。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工作。

一、 推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所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即在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改革的全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循的一般性、根本性的准则,是把握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基本方向、保证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质量水平、确保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稳步、有序前进的指导性方针政策。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笔者认为在推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层次性。合抱之木,基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讲究事情的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实现操作者的最终目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想要彻底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忽视了改革的层次性,那么不仅不能推动改革,反而会使改革原地踏步,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因此,要注重改革的层次性,分步骤进行改革,比如,第一步转变思想、第二步试点探索总结经验、第三步全面展开等等。

自主性。《新课标》格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张“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因此,在推进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自主性,实际上就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实践性。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计算、辨识、分析能力,实际上都是在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打基础,因此,推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同样应当坚持实践性的原则。老师在给学生留作业的时候,应当将重点放在实践性较强的题目上面,要确保课后作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课的教学目的。

创新性。创新意识,是21世纪对成功人士的基本要求,小学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打基础阶段,小学数学更是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更加注重创新性。在数学作业改革的过程中坚持创新性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多做题、靠记忆等不正确的作业布置方式,使课后作业变得更具规律性、技巧性和趣味性。

二、 加快推进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两点建议

如何推进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立场不同,观念上也就存在着差异,相信每一名教师都有自己的打算。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经验,结合此次调研过程成发现的问题,从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两方面出发,对当前形势下加快推进小学数学作业改革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优化作业布置方式,在确保稳健性的前提下,逐渐对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形式进行改革。作业的布置要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3],突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其中具有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作为课后作业的主要内容,注重好中选优、优中选精,避免打题海战术。此外,还应当格外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对待,比如可以给学习速度较快、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多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反之亦然;要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多给学生布置一些操作性和实践性强、与生活结合密切的作业。

优化作业批改方式,注重批改作业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和良性互动,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被鼓励,小学生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单纯从对与错、是否符合标准答案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判断,尽量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和肯定学生努力程度的基础上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让作业评价成为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学习的动力,充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作业改革的稳健、有序进行!

加快推进作业改革、提升小学数学作业的质量和水平,不仅是上好数学这门课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形势下对广大小学教师所提出的最新要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数学教师一定要继续努力,不断推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潘志海.刍议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吉林教育,2012(28):84.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篇7

——**市全力推进“厕所革命”

长久以来,我市农村地区多数厕所以简易旱厕为主,粪水乱排,臭气冲天、蝇蛆成群,是这类厕所现状的真实写照。这种传统的厕所环境不但极大制约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而且很容易滋生多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严重影响了农民身体健康和人居环境。按照“小厕所、大民生”的重要指示,全市上下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着力改善农村厕所这一短板。

一、扎实谋划安排,把好“部署关”

今年初,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唐晓明和市长戴超分别就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特别将农村“厕所革命”硬任务进行了强调安排。同时,全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按照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和《甘肃省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市农村厕所革命行动实施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全市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以上,安定区、陇西县、临洮县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5%以上,行政村卫生公厕基本全覆盖,并对基本原则、措施办法、工作步骤、责任分工、保障措施等都做了明确要求,确保了政策文件符合实际、便于操作、能够落实。部分县区还积极对接联系市内外农村改厕开展较好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为县级层面具体部署落实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梯次推进工作,把好“建档关”

省农业农村厅根据全市各县区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将我市**、**、**确定为“厕所革命”二类地区、其余四县确定为“厕所革命”三类地区。经过县区统计测算和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对接,全市截止2018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数量为54935座,2019年农村卫生厕所计划改造60500户,其中**4100户,**20000户,**14000户,**6700户,**5700户,漳县5000户,**5000户。近期,各县区将按照任务计划,对农户改厕建档造册,并标明户主信息、厕具产品、技术负责人、验收负责人、管护员和包户干部,确保底数清、任务明。

三、坚持因地制宜,把好“模式关”

今年,全市农村改厕工作将按照“整村推进、分类示范、自愿申报、先建后验、以奖代补”原则,综合考虑区位、地域、布局及发展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采用不同改厕模式和技术规范,在推进改厕的同时着力解决群众“不愿用、没法用、用不上”的问题。在城镇及城郊污水管网覆盖且冬天有保暖措施的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推广使用水冲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在川道地区、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在干旱、高寒地区及偏远、农户分散区域以卫生旱厕为主。特别是,统筹结合易地搬迁、灾后重建、农村公路、乡村加油站、危房改造、旅游景区、特色小镇、农家乐等项目,同步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在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周边及人口密集村庄要重点推进。

四、深入分析排摸,把好“整改关”

今年初,全市对农村改厕工作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农户卫生厕所总数174314座,其中能够正常使用的168027座,不能正常使用的 3709座(因冰冻原因的2140座,因厕具质量问题的41座,粪污清理不及时1528座),闲置的 2578座。市上相关部门深入县区和厕具生产企业对农村改厕情况进行了多次调研,对于当前农村改厕现状及卫生厕所设备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我市农村改厕主要存在冬季封冻影响使用、清粪等维护成高、农民卫生意识不高、因增加水费不愿使用等问题。随后,全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和两办督查室。同时,衔接省上,对后续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农村厕所将继续使用配套资金进行整改和维护。

五、营造舆论氛围,把好“宣传关”

“厕所革命”离不开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全市上下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从提升卫生健康、环境改善、生活品质、资源利用等各方面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了群众的改厕自觉性。特别是充分发挥乡镇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等各方面人员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上门宣传,树立群众是主体的意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了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的良好氛围。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篇8

一、地方高校课程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试理念滞后,考试目的功利化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目前地方高校的考试依然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反馈的情况。对于大多数高校教师来说,考试意味着一门课程的结束,并且用分数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衡量和检测手段。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意味着获取了一门课程的学分,便于将来顺利毕业,至于是否获得了相应的技能和素质,则无关紧要。对于高校管理人员来讲,考试就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便确定补考、重修人员,从而完成成绩录入、学籍管理和存档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课程考试是否规范、科学与合理,是否真正检验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这些问题很少有人去真正关心,并最终导致考试等功能不断被削弱和异化,使考试失去了应用的作用和价值所在。

(二)考试内容书本化,考试模式单一

目前,很多地方高校要求各个学科考试都要建立试题库,并且每学期都要对试题库对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但许多高校教师考试命题时还是以书本作为主要依据,考试内容大多来自课堂讲授的教科书,依然沿袭教师考前划范围,学生考前背重点的传统模式。就考试方式而言,闭卷考试较多,开卷考试较少;重视结果的期末考试较多,侧重过程的中间考试较少;采用单一的笔试考试较多,面试和实践等考试方式较少。在试卷命题方面,客观性试题较多,主观性试题较少;考试重在检测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记忆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利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依照标准答案批阅试卷,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这种情况下,考试背离了初衷,约束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三)考试制度不健全,考试管理不完善

“当前,大部分地方高校针对课程考试命题、出卷、考试的组织管理、试卷评判、成绩录入等环节,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但尚不够完善。”比如,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命题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按照双向细目表设计试卷,但很多老师依然不会使用命题双向细目表,只是根据自己课堂讲授的内容,参照往年的试卷,主观认定重点内容,使命题带有较大程度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尽管很多高校要求实行 ab卷,但考试时大多使用 a卷,b卷只是补考、缓考时使用,这样一来,很多教师对 a卷高度重视,严把质量关,命题质量较高;而对 b卷则重视不够,命题不严谨,导致补考、缓考的学生不及格率较高。此外,考试结束后,教师认为只要完成试卷批改,把成绩录入和提交到教务系统就万事大吉了。尽管有学校要求按照专业进行试卷分析,对学生的答题和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但很多教师对试卷分析抱着应付的态度,很少把考试的情况反馈给学生。

二、地方高校考试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

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知识渴求和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符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考试制度。尤其是在考试目标的设定上,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充分发挥考试所应有的评定、检测、导向、反馈和激励功能,推动学生个人才能和潜能的发挥;在考试内容的设计方面,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目的和中心,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注重试卷设计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把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结合起来;在考试信息的反馈方面,制定规范的试卷分析标准,并把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学生反馈,以利于学生的改进和完善。

(二)坚持平时考察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于日常的教育、熏陶和实践,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模式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束缚了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因此,地方高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模式,把过程考察和期末考试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试卷评定结合起来,尤其要使学生通过日常的自主学习、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和实践锻炼,不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而且推动学生运用书本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基本理论的魅力和改造现实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相结合的原则,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教师要转变观念,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还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考试环节的设置方面,不但要体现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注重在日常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适应社会等方面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实践锻炼和养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毕业之后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并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凸显出良好的专业背景和优秀的个人素质,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地方高校考试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更新考试观念,完善考试内容

应树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育观和考试观。知识是素质和能力的前提和载体,创新人才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认真思考和研究本课程的考试目标,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设定考试的具体内容,解决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课程考试的内容要注重专业性和灵活性、知识性和创新性、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有机统一,既要反映出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又要突出本专业的新问题和新发展,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更要检测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从而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遵循教学规律,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是对教学的检测和反馈,高校课程考试也要遵循日常教学规律,把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性质,采用多元化的考试方式方法。首先,由过去单一的期末笔试考试转变为和平时的论文、课堂讨论、作业、实践操作等形式相结合等方式,把过程考察和期末考试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在日常考察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形式,由多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再次,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

(三)规范考试环节,完善监管机制

目前,随着地方高校的不断扩招和考试改革的不断发展,传仅凭教务处一个部门几个工作人员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一方面,地方高校教务处要设立专门的考试管理科,专门负责全校的课程考试和全国性的大型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等。考试管理科除了教务处人员外,还要成立由各院教学业务院长组成的委员会,专门配合教务处人员做好课程考试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考试监督机构,负责对考试实施方案、考场分配、教师命题、监督考试、评卷阅卷、考试结果反馈等具体环节进行监督。对于在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以文件的形式向学院汇报。这样一来,不仅树立了规则意识,强化了考试效果,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而且能够检测出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保障考试改革效果

“激励约束机制是实现考试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由于地方高校的扩招导致师资力量不足,要改革现行的考试模式,必然会给教师和管理者增加工作量和更多的压力与风险。目前的高校职称评审制度依然是以学术成果为主要衡量指标,在这种情况下,考试改革对教师来讲是一件付出多而回报少的事情,因此,需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比如以教改项目立项的形式支持教师进行考试改革尝试,对效果良好对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名誉表彰,并将考试改革的效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挂钩,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考试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鼓励各个学院去兄弟院校参观考察,对于良好的经验认真学习和推广,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深化考试改革的良好氛围,循序渐进地推进学校考试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葛冰 ,刘志明 ,毛靓 .高校考试方式改革探索 [J].教育探索 ,2014(08):15~16.

 

[2]李萍 ,张锐 .创新视野下的地方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J].教育探索 ,2014(02):26~28.

 

[3]范靓 ,陈文军 .培养创新人才诉求下的考试改革 [J].教育与职业 ,2014(12下 ):190~191.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篇9

关键词:改革创新;县级;公立医院

Abstract: The county public hospital reform is the new health care reform one of five key tasks, health care reform has entered a crucial period in Sham Shui Po and. Rushan City, as determin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National 311, the province's 30 counties reform, this paper Rushan progress in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to sort out, try to make feasibl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county public hospit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experience.Key words: reform and innovation; county; public hospital

X799.5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乳山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康宁医院和结核病防治所等5家县级医院于2012年12月30日正式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改革方案设计中,乳山市多措并举,多环联动,即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保险支付制度、财政投入保障政策、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等同步推进,使改革的措施可复制、可持续、可发展,形成了群众、政府、医院和医务人员多赢的局面。

1、注重顶层设计,确立改革切入点

根据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要求,乳山市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实施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具体内容是:以坚持县级医院公益性为改革的总体目标,把“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为改革要求,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按照患者总体负担不增加、医疗合理收入不减少、政府和医保可承受的原则,统筹推进补偿机制、管理体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制度、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通过推进改革,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建立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医院运行新机制。力争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针对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半壁江山的现象,以药养医机制是群众、医生不满的问题,乳山市把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作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入点,努力做到试点公立医院摒弃利润最大化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突破口。目前10个试点病种已经确定,市卫生局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做好试点病种费用测算工作,同时,切实规范控费工作,把门(急)诊次均费用、住院床日费用、出院者平均医疗费用、自费药品控制率、总费用增长率等纳入公立医院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尤其是对市、中两院,规定总费用控制率必须保持零增长,确保患者总体费用不增加。从试点效果看,逐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初步建立“大病不出县”的有序就医秩序。

2、确立“四项改革”为综合改革内容

为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顺利实施,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乳山市确立了“四项改革”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综合内容。

一是改革补偿机制。通过试点改革,我市县级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将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二是改革医疗服务收费政策。按照医药费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调整治疗费、护理费、床位费和手术费等。住院诊疗费由原来的每天3元上调至5元,占服务价格调整总额的7%;三级、二级、一级护理费分别由原来的3元、6元、9元上调至5元、9元、12元,占服务价格调整总额的12%;床位费由原来的每天15元、20元分别上调到30元、40元,占服务价格调整总额的60%;患者手术费较原来上调了26%,占服务价格调整总额的21%。调整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诊查费、床位费价格与医保、卫生、财政政策同步调整,不增加患者实际医药费用负担。

三是改革财政、医保投入政策。在财政压力紧张的情况下,顾全大局,权衡利弊,兼顾供需双方,通过资金预付和定额补偿的资金调度方式,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和投入比例,实行付费改革机制,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服务是医院、医保和新农合的共同责任。把床位费纳入医保范围,确定较长周期的政府投入规划,加大医保、新农合对公立医院投入比例,着力建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所需的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保障机制,努力实现平稳运转,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市财政局挤筹资金,按月拨付试点医院,每年增加财政投入400万元。其中,市人民医院年补助资金206万元、市中医院135万元、市妇保院6万元、市康宁医院14万元、市结核病防治所39万元,为医院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四是完善政府监管机制。针对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突出原因是政府责任的缺失和错位,明确责任,采用多种措施主导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效益性制衡,强化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政府主导公立医院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经营过程中先算“社会满意帐”,而不能只算“经济收入帐”,通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社会满意度”调查,把维护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用好政府市长热线和物价局价格举报热线,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看法,开好卫生系统内部医改动员大会、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会议、医改政策解读会议和医改座谈会四层会议,明确责任、强化督导,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建立了面向社会开放的医院公用信息平台,增强院务的透明度。特别在做好预防保健,多发病、传染病、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减少疾病发生等这些不盈利项目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对医院的监管作用。

3、提高服务水平,改进考核体系

患者最关心两件事,一是尽可能少花钱,二是尽可能买到合意的服务,针对这个问题,乳山市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作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启动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考核工作。改变了以往只重视医院经济指标和数量而忽视服务质量和社会效果的旧考核体系,通过“服务与效率相挂钩”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新考核体系。新考核体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医院绩效的最重要标准,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安全”等问题。

一是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于去年6月1日在全市县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镇卫生院全面积极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对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以及其他病情危急需紧急救治的患者,推行这一服务模式,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了彰显,进一步优化了服务流程,细化了服务措施,提升了服务质量,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得到了重塑,缔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三个病种被确定为威海市临床路径试点病种的基础上,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又筛选了14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在医保和新农合的支持下,为了控制不合理检查,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农和资金的合理使用,按病种制订了详细的诊疗规范,对诊断、检查、手术、护理、用药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范路径。约束临床诊疗行为,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使患者得到了合理的治疗,保障了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控制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使合作医疗资金得到了更合理的使用。

三是实施分级负责诊疗机制。“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了造成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个主要原因。“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因为县外转诊率高,越是大城市、大医院,越是“看病难”、越是“看病贵”。所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措施是降低县外就诊率,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也把这点作为改革的一项目标。为了方便百姓就近就医,力争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较重疾病不出县,降低县外就诊率,提高各级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乳山市科学划类分级,实行分级负责诊疗,差异性补偿,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在县内流转。通过分级诊疗,控制转诊,能够使更多的资金回流,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具体做法:先根据各自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硬件设施,分别确定了村级、乡镇卫生院、县级公立医院负责治疗的疾病病种数量,然后分析县域范围不能治的病,经过外请医生可以治疗的疾病病种数量,最后确定县域确实自己不能治疗,到县外转诊的疾病病种数量。参加新农合或医保的报销时按不同的比例实行差额补偿。用这种方法引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病种确定在哪里诊治能得到更多的补偿。

四是开展惠民利民服务。深入实施“医疗惠民行动”,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节假日门诊、出院随访、院务公开等便民服务,利用好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报纸,宣传明白纸五个载体,在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积极推行就诊“一卡通”制度,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缩短候诊时间。

在实际考核中,将各试点医院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先诊疗后付费”、 临床路径、实行分级负责诊疗和差异性补偿、优质护理服务、医德医风、卫生信息化建设等医改措施落实情况作为主要内容,着重细化考核医院基本药物与抗菌药物使用率、药占比、医疗合格率、县外转诊率、患者满意度、社会监督评价等医疗服务内涵指标完成情况。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各单位的目标岗位责任制完成情况直接挂钩,考核不合格的,按照市委市政府年初制定的目标岗位责任制,扣减奖励补助资金,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绩效考核体系既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又遵循医院发展的基本规律,引导医院加强内涵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篇10

一问:开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背景是什么?

答: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城市公立医院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战场。由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等诸多方面,既需要公立医院内部综合改革,又需要外部改革配合支持,还要与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基层综合改革等工作紧密衔接,因此这项改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为探索改革的路径,2010年国家在17个城市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4年试点城市扩大到34个,今年增加到100个,2017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将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从前期实践来看,各地积极探索,锐意创新,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便民惠民措施稳步推开,群众的就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比如破除以药补医、管理体制改革、服务价格调整、收入分配以及落实财政投入等方面,都探索了有益做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拓展深化改革试点的基础。同时,城市公立医院当前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逐利机制还未完全破除,体制性机制性改革有待深化,外部治理和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有待健全,结构布局有待优化,合理就医秩序还未形成,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依然较重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持续努力,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为此,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和主体作用,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改革的路子。

二问: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建立一个新机制、构建一个新格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建立一个新机制,就是要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通过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使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添动力、资金保障可持续、医院发展有后劲。构建一个新格局,就是要改变目前公立医院资源分布不均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各自为战,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庭冷落的局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引导形成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和就医格局,让群众更好地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改革联动原则。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促进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同步改革,强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和上下联动,与社会办医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公立医院改革环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避免出现改革“孤岛”,形成改革的叠加效应。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目前,全国各地分布着约6800家城市公立医院,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层级类型,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相同,情况比较复杂。因此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公立医院,精准把脉、精确制导,在医保支付、价格调整、绩效考评等方面进行差别化的指导,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三是坚持探索创新原则。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到了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的关键时期。在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下,鼓励地方发扬首创精神、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突破政策障碍和利益藩篱,建立符合实际的体制机制。

三问: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公立医院改革千头万绪,要抓住牛鼻子,才能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这次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要重点抓好以下任务:一是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二是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合理界定政府、部门、公立医院、患者和社会各方面的责权关系,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三是强化医保支付和监控作用,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并逐步覆盖所有医疗服务。四是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五是构建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强化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分类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扩大服务资源,满足多层次需求。六是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增强群众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完善与分级诊疗相适应的医保支付政策,畅通转诊渠道,调控引导群众合理就医。七是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与居民健康相关信息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推动建立综合监管、科学决策、精细服务的新模式。全面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四问: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运行新机制,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答:一是落实政府四个责任。要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根据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宗旨,明确公立医院的职责和改革发展目标,建立科学的治理机制,确保实现政府办医目的。要落实政府的保障责任,落实财政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员培训、公共卫生、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等方面的投入政策,建立可持续的补偿机制。要落实政府的管理责任,完善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财务预算、绩效考核、质量安全、人事薪酬等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公立医院围绕公益性目标提高运营效益。要落实政府的监督责任,加强对医院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和质量安全的监管,引导建立多方监督机制,保证其依法、合规、安全、有效地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总体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经过科学测算,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医用耗材费用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留出空间,合理调整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部分比重,改变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益。要强调的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不仅仅补偿取消药品加成所造成的损失,而是补偿新机制的运行成本。因此,价格调整要进行详细测算、统筹考虑,并将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分级诊疗等政策相互衔接,既要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还要兼顾患者和医保的承受能力,切实防止增加患者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看病就医负担。

三是改革药品采购机制。这是切断以药补医机制利益链的重要环节。当前药品和耗材费用虚高是加重群众看病负担和医院运行成本的重要因素。国际和国内的实践充分证明,实行“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的集中招标采购办法,有利于切断以药补医利益链条,有利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有利于遏制药品流通领域的腐败行为,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健康发展。特别是通过降低药品和耗材虚高价格,能够有效扩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空间,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奠定基础。因此,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不同类别的药品,明确了分类采购的办法。特别是对临床用量大、多家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和非专利药品,要发挥省级集中批量采购优势,由省级药品采购机构采取双信封制公开招标采购,以量换价;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价格谈判机制,医院作为采购主体,按中标价格和谈判结果采购药品,挤出流通环节的水分。

四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将坚持公益性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统一起来,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就是既要打破“大锅饭”,又要坚决切断医务人员收入和药品、检查、耗材等收入之间的挂钩机制,通过科学的薪酬制度和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形成正确的导向,促进医务人员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五是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善医院管理和服务流程,强化财务和质量等各类管理,杜绝浪费,减少冗员,优化组织和人员结构,大幅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补偿机制的可持续性。

五问: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任务落地?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要真正取得实效,惠及广大群众需要各地和各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攻坚克难,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各试点城市要将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重要工作,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部门职责,责任到人。要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纳入试点城市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使改革成效成为评价政府绩效和干部业绩的一个“风向标”。

二要建立联动机制。建立试点城市国家、省、市公立医院改革联动机制,确保试点区域内所有的公立医院都纳入改革范围整体推进,并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联动,统筹推进。

三要明确进度安排。试点城市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把握好改革重点任务、优先顺序、推进方式。

四要加强督导评估。各省(区、市)都要建立督导、考核、评估、问责机制,督促试点城市整体推进改革任务。相关部门要制定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定期通报和退出机制,对改革进展滞后的地区向省政府通报并落实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