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3:01:35

推动

推动范文篇1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这是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健康的表述,也是第一次从党的指导纲领中明确健康的地位。它反映了党和政府把保护和促进人们的健康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健康幸福不但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直以来,医院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健康教育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不断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养成文明的生活、科学饮食习惯,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我院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年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如下。

1、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发挥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作用,落实各项健康政策,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动员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在全院上下努力营造一个促进健康的良好环境,使广大职工及就诊、住院病人不断增加健康知识,掌握的健康的技能,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制定2011—2013年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规划;把落实《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及医务人员控烟为重点,结合公共卫生的大环境、关注健康与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热点话题,掌握传染病的流行防控动态,明确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任务。

3、调整、落实健康教育宣传网络,充分调动宣传网络人员的积极性,配合临床医疗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4、依托工会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推动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通过健康讲座提高职工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促进健康干预活动的开展。

5、积极参与社区健康促进工作,传播健康知识,普及预防疾病知识,构建和谐社区,做到人人重视健康,人人讲健康,人人都有健康的体魄。

6、制定健康教育经费的使用计划,争取院领导对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支持,落实必要的健康教育活动经费。

1、保证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每季度有计划,有小结,有条有理工作规范。

2、做好年初健康教育宣传员的调整工作,做到院、科领导重视、积极参与,宣传员落实、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的作用,层层深入,科室合作,推动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

3、依据《北京市健康促进医院工作考核标准》、《东城区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要点》进一步完善院内门诊、病区健康促进考核标准,将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医疗管理规划中,加强医疗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对健康促进工作的参与指导、监督和管理力度。

4、定期召开健康促进委员会及健康教育宣传员会议,利用院周会有效地向全院职工传达健康促进的新信息。

年度内召开两次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会议。

每季度召开健康教育宣传员工作例会。

5、积极参加市、区健教所举办的各项培训活动,按时参加例会。

1、有计划地完成全年各大型宣传日的院、内外宣传咨询活动,大力倡导及普及卫生知识,倡导人们采纳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有益健康的环境。全年完成不少于16个卫生宣传日的宣传,及时总结,按时上报活动统计报表。

2、依靠各科宣传员做好门诊病人的日常宣传教育工作,门诊各科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护士、医生在病人候诊和治疗时适时进行专科疾病知识的指导。

妇产科每周为孕妇播放两次《孕产期保健知识》录像。

3、门诊大厅的电子显示屏定时播放卫生科普知识。候诊区通过电视传媒播放健康知识。

4、继续做好门诊35岁首诊患者测量血压工作,定期进行检查。

5、病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健康宣教小广播向住院病人宣传健康知识,每月举行一次病人工休座谈会。宣传专栏、健康知识园地为病人提供与本病区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内容的宣教材料。护士、医生向病人传播健康知识,力求宣传内容通俗易懂,提高宣教质量,宣教覆盖率100%。

6、根据病人住院期间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各病区认真做好病人的入院宣教和出院指导,使病人尽快适应病区环境,减轻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减轻心理负担,清楚了解疾病恢复期的注意事项,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推动范文篇2

一、行知文化及其内涵

行知文化是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精神取向、思维意识及行为方式等的综合,其核心为陶行知的精神文化,即行知精神,行知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1.敬业奉献。陶行知认为“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1],但他还是坚持“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2]的敬业精神,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他指出“不要名,不要利,只要教育好;不怕难,不怕死,只怕教育不好”[1],还说“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1],以此来引导广大教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2.求真好学。陶行知将求真务实作为人生信念,他说:“教师只能说真话。说假话便是骗子,怎么能做教师呢?”[3]他教育教师要“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也跟敌人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学的博”[4]。“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1]。这些都体现了教师必须好学上进的观点。3.大爱师表。陶行知“爱满天下”的育人理念为世人所熟知,他认为教育只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并以此教育广大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他主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1],教师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品格取决于教师的德才。4.实践创新。陶行知一生奉行“生活即教育”理论,认为“思想与行动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1],因而教师要有实践精神,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真”知识,而不是故步自封、闭门造车。他还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4]来激发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行知文化的这些内涵对于新时代教育、教师、师德均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在师德养成方面。

二、行知文化对新时代师德养成的启示

1.文化在师德养成中的作用。相比传统师德建设,师德养成更注重教师自觉地实现师德的内化和提升。借鉴主体间性理论[6],师德养成是一个主体———客体———主体的过程。人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具有能动性,所有理论、体制机制、管理措施等都要透过人的自我认同作用。具体而言,个体只有清晰地回答“我是谁”这一基本问题实现自我定位,才能真正厘清诸理论、制度、措施之于自身的意义,进而为自己的行为进行定向,回答好“我该怎么做”的问题。从这一意义讲,新时代师德养成的关键是激发教师的自我认同,使其发自内心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将全部热情与激情倾注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教师的自我认同取决于推力、拉力、助力、约束力、压力等形成的合力,其中推力主要指学校通过满足教师的个人需要建立的激励机制,拉力主要指明确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形成的牵引机制,助力主要指为教师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而形成的支持机制。在此基础上学校建立约束机制,对教师的行为进行限定形成约束力,建立竞争与淘汰机制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奖励或者惩罚形成压力,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师德。教师对师德的自我认同过程中,牵引机制和支持机制是非常重要又不易实施的。饱含师德思想的行知文化对师德自律的作用不可小觑,它既为新时代师德提供标准即形成牵引机制,也为新时代师德养成提供指导和帮助形成支持机制。2.行知文化对新时代师德的启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提出“四有”、“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等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标准,这些标准一脉相承、系统完整,是新时代加强师德建设的行动指南[7],也与行知文化高度契合。(1)“四有”好老师与行知文化高度契合[8]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时,三次引用陶行知名言,体现了行知文化。他提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时引用“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提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时,引用“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提出“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时,引用“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提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虽未直接引用先生的教育名言,但与先生“爱满天下”的大爱育人精神异曲同工。(2)“四个引路人”与行知文化高度契合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9]“四个引路人”是新时代教师角色的定位,与行知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陶行知说“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1],可见教师不能只教书,还要承担育人责任,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他教育教师“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1],体现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思想;他指出“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1],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这与做学生创新思想的引路人思想是一致的;他说“我们的孩子们……都是受着国家民族的教养,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贡献给整个国家民族,为整个国家民族谋幸福”[4],这与新时代教师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是一致的。(3)“四个相统一”与行知文化高度契合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0]“四个相统一”是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也与行知文化有共同之处。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5],体现了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他说“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2],是对教师修养的要求,也是教师“身教”的基础,说明教师不仅要“言传”,还要与“身教”相统一;他谈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这个原有社会的恶习惯、坏事情,统统把它革除,把我们心中理想的新社会实现出来”[2],体现了教师不仅要潜心问道,还要关注社会;他还说“大学里最重要的原则是学术自由。这学术自由四个字往往被人误解为自由主义的学术”[4],包含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的思想。行知文化与“四有”、“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等新时代师德要求高度契合,用行知文化涵养新时代师德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三、以行知文化推动新时代师德养成

推动范文篇3

60年后的今天,立足新的历史起点,重温党的奋斗历程,总结运用党的历史经验,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两个务必”:西柏坡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核心内容

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正处于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夜,我们党面临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历史方位由革命党向执政党、中心任务由夺取政权向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性转变。

党中央和同志在西柏坡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以推动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光辉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展示出来的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培育形成了西柏坡精神。它包括敢于胜利、彻底革命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立国兴邦的创业精神,立党为公、艰苦奋斗的自律精神和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科学精神等主要内容。崇高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在西柏坡精神的激励鼓舞下,我们党“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尤其是经过,翻身解放的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和支援革命战争,汇成了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摧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反动政权统治的洪流,人民解放区迅速发展壮大,三大战役势如摧枯拉朽,全党锐意进取“将革命进行到底”。在重大胜利面前,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分析革命形势,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立国兴邦的政治、经济等各项工作扎实、稳健而又迅速地推进。

西柏坡精神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的历史经验,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蕴涵丰富,博大精深。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概括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敢于胜利、开拓进取,把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两个务必”的内在要求;求真务实、立国兴邦,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是“两个务必”的根本目的;立党为公,严格治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两个务必”的实质内容;努力学习,讲求科学,是“两个务必”的必要保证。

“两个务必”: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展的精神财富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都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形成自己的精神力量;否则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历来十分重视和特别善于总结经验,培育和弘扬革命精神,以革命精神教育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巨大的精神力量进而转化为强劲的物质力量,克服发展进程中的种种艰难险阻,推进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对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丰富,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长期奋斗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岁月及和平建设年代的历史表明:坚持“两个务必”,在困难和风险面前坚定理想信念、秉持本色艰苦奋斗,激发旺盛斗志和蓬勃活力;在取得的成就和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继续锐意进取和奋发向上,就一定能够永葆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受住各种考验,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更大胜利。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要求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不断开拓进取,夺取新胜利,促进新发展。开创改革开放道路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991年9月,同志到西柏坡视察工作并题词,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02年,他进一步提出:要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教育,使全党同志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地为国家和人民工作。2002年12月初,总书记带领十六届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0年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两个务必”,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人民的面貌、国家的面貌、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两个务必”: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蓝图。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实现宏伟目标,把壮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艰苦奋斗。“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

牢记“两个务必”,就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30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巨大胜利面前,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常存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极端重要性,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困难面前保持旺盛斗志,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牢记“两个务必”,就要保持党的政治本色,永葆党的先进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造福人民、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艰苦奋斗,这既是党的鲜明政治本色,又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奋斗目标。

推动范文篇4

1区域卫生规划实施前状况

1.1全市和城区医疗服务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供过于求。全市医疗病床与医生需要数及其供需平衡调查评估表明:按病床使用率65.49线计算,病床的供与需之比为。.92,若按病床使用率85%,计算则处于过剩状态。全市1993年至1995年病床使用率分别为53.5%、51.3%、50.8%;城区市直医院病床使用率1993年至1995年分别为70.6%、70.9%、“.8%。医生的供与需之比为1.2,也处于过剩状态。

1.2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城市偏大、农村不足。据卫生评估调查资料表明:每千人病床数市区为10.47张、县城为7.12张、农村只有1.27张。卫生经费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与县城,占总卫生经费投入的88.38%,农村只占n.62%。

1.3医疗机构的效率与效益低。据九江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情况调查:市直8所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综合医疗平均每名医生每日承担门诊量为2.35人次;每名医生平均分管病床2.08张.每张病床平均年业务量收入为2.9万元。

1.4卫生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重医轻防,比例失调。全市卫生总经费投入中,医疗经费占62.25%、预防经费占14.39%、妇幼经费只占2.96环。

1.5城区医疗机构过于集中,分布不合理。市区现有面积约30平方公里,人口43万,集中8所市直医院及1所军队医院。不仅医院过多,而且医院间距甚近,不利于发挥医院的效率与效益。

1.6厂矿企事业自办医疗机构多,效率与效益普遍偏低。卫生资源配置重复,浪费严重。据1995年9月对全市企事业自办医疗机构资料调查表明:全市现有厂矿企事业自办医疗机构319家,占全市672所医疗机构的47.4%,其中综合性职工医院65所,占全市81所综合性医院的80.2%。厂矿企事业自办医疗机构设有病床3188张,病床使用率很低。以上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历史遗留的,如建国前狭小的旧城区就有3所近百年的教会医院。建国后在原院址基础上扩大发展,也有当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更主要的是管理体制、计划模式、政策因素等间题,以致形成卫生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有限的卫生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地利用,使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相适应,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影响了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2推动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进程为建立一个新的、适应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需要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市卫生行政部门在市政府领导下,采取了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2.1市政府下决心在卫生部门的医疗机构布局上做了重大调整。撤消与市第一医院一墙之隔的医专附属医院,与市第二医院合并为新的附属医院,调整后按《九江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设病床400张,在分级管理与评审的第二周期按三级医院建设。撤消市传染病医院,与市第三医院合并为新的第三医院。这样,在市区东、西、南区各有1所功能较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原市第三医院搬迁后,其所在地庐山区人民医院按皿级医院规模建设,担负着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经过几年建设与努力创建,1996年初接受了江西省卫生厅组织的“二甲”医院评审。同时,在医改前,将功能相似的市妇女儿童医院与市妇幼保健所合并为市妇幼保健院;将位于东北角的市精神病医院更名为市第五医院。这些工作均于1995年底前全部完成。调整后使市区医院布局较为合理,优化了卫生资源的配置,为医改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2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改善乡(镇)卫生院条件。我市利用进行卫生贷款项目,小三项建设及地方配套资金,五年来对49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全面进行了改建、扩建和新建;65.7%卫生院也得到了不同程度改造,使这些医院的基本条件与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投入资金对全市9县1市(县级市)的防疫站、妇幼保健所进行了扩建与新建。为力图纠正医疗卫生服务的正三角、资源分布倒三角的不合理状态,全市新建、扩建卫生院业务用房4.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400万元。购置装备医疗设备700台(件)。此外,市政府从财政上每年安排70万元医疗设备专款,用于乡(镇)卫生院购置医疗卫生设备。为提高乡(镇)卫生人员业务素质与水平,免费培训卫技人员480人次。为基层初诊、双向转诊、合理分流病人创造了条件。1995年农村综合平均病床使用率较1994年提高2.4个百分点;药品收入1994年比1993年占总收入比例下降2.6个百分点;医疗收入1994年较1993年增长24•8%,1995年又较1994年增长14.0%。为使病人留在基层医院就医,改变高等级医院从事低等级服务创造条件,使病人过多集中在县城和城市几家医院的现象有所改善。

2.3本着成本效益的原则,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我市除对1所三级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另作安排外,其它医院按级别以装备适宜设备为主。在乡(镇)卫生院已装备的医疗设备中,95%是适宜设备。对高档医疗仪器,都要经过市卫生委员会设备配置专家组严格论证、评估。原则上在同一层次不做重复配置,尽可能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高档设备的效益。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全市430万人口,配置CT4台,城区市直医院2台,偏远的大县2台。

2.4提高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加速医院分级管理与评审。我市大多数医院由于撤、并、改等原因,医院分级管理与评审比全省要迟一步。但各级医院抓住医改契机,深化医院内部管理,按照卫生部评审标准,积极创建。医院领导把主要精力从抓经济收入转到抓医疗质量上,把抓硬件转到抓软件建设上来。由于医改,新制订部分医疗收费价格,职工医疗保险用药范围都按医院等级应用,促使医院以抓医疗质量、全局质量达标管理。1996年初,本市有7所医院通过了评审。

2.5落实《条例》精神,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管理。经市政府批准《九江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原则上不增医疗机构,不再盲目扩增病床。对卫生资源本着“规划总量、调节存量、优化增量”原则,市县两级医疗病床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存量横向调整。与此同时,加强对社会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管理:一是原则上不新增社会医疗机构,按《九江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实行总量控制;二是对特殊专科,根据人群需求,实行二级审批;三是对个体的执业人员经过严格考试,合格者才具有执业资格。1995年全市对1800名个体执业人员进行了执业考试,合格率为65%;四是强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督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条例》规定,不听劝告的,卫生行政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推动范文篇5

一、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和主要内容

要探讨金融深化理论,首先明确“金融抑制”这一概念,它是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1973年,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往往不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强行规定利率和汇率,使它们低于市场均衡的水平,而过低的利率抑制储蓄,过低的汇率(本币高估)抑制出口,最终抑制经济发展,形成所谓的“金融抑制”。

同年,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金融深化”这一理论。金融深化论的核心观点是:政府应当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和控制,允许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和汇率机制自由运行,充分反映市场上资金与外汇的供求情况。在这个前提下,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够有效地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向生产性投资转化,还能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各经济单位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又刺激了金融业的扩展和完善。由此,形成金融——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爱德华·肖教授认为,解除金融抑制,实行金融深化,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繁荣金融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工业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可见,金融深化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推进金融改革的需要,而要实现金融深化首先要实施金融自由化。

二、金融深化的手段——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这一概念密切相关。金融自由化就是指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程度,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从内容上来看,金融自由化包括国内金融自由化——废除对利率和信贷配置的管制,以及国际金融自由化——消除资本管制与外汇兑换限制。我们下面讨论的金融自由化主要从国内金融这个层次上来讲。因此,从本质上讲金融自由化是指政府在金融领域行为方式的转变。相应地,金融自由化的衡量只能采取质的标准,即政府对金融部门行政干预的程度。

“金融深化”则是通过金融自由化,让资金和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适当的利率和汇率水平,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实现金融增长带动经济全面增长。它的关键在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金融效率的提高,因此金融深化有质和量的标准。量的标准,麦金农认为可以用广义货币M2/GDP来衡量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深化质的标准则包括金融运行机制的深化,金融运行效率的提高,金融资产的优化等。

从这里可以看出,金融深化是目的,金融自由化是手段金融自由化是金融深化的必要条件,不消除政府对金融的行政干预,不实现金融自由化,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就根本谈不上金融深化。然而,金融深化并不是金融自由化的必然结果。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它如果促进了储蓄与投资,提高了金融部门的效率,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推动作用,这便是金融深化,否则,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便不能被认为是金融深化,也就是说,金融深化仅是金融自由化可能的结果,在这方面,东亚和拉美的金融自由化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多数东亚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金融深化,而拉美则没能达到整个目的。因此,通过金融自由化实现金融深化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三、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实践

1拉美三国的实例考察。上世纪70年代初,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三国进行了激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取消利率管制和指导性信贷管制、国有银行私有化、降低存款准备率、取消外汇管制和资本流动限制等。三国金融改革后,实际利率急剧上扬,金融资产大幅提高(表现为M2/GNP比率的飞速提高),金融部门迅速发展。但从提高资金分配效益这一目标来看,改革无疑是失败的,即实际贷款利率超过实际资本边际生产率,企业还贷成本猛增,造成大量亏损倒闭;存贷利差拉大加剧了银行系统的垄断程度;银行为少数财团控制,风险评估能力低下,银行坏账激增;央行为救济银行和企业而采取的信贷膨胀措施演变为恶性通胀,政府管制再度强化,金融抑制卷土重来。尽管90年代以来,三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金融体系也进入了良性循环,但激进式改革失败的后遗症使其金融体系仍很脆弱。比如:为偿还政府的坏账援助资金,智利政府与银行股东就银行利润资本化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乌拉圭的负实际利率水平显示其仍处于金融抑制状态;阿根廷更因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而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而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

2亚洲国家的实例考察。亚洲各国采取的是渐进改革方式,这里以韩国为例说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韩国开始有步骤地推行金融自由化。第一步,实行国有银行私有化,放松对银行信贷分配的监控;第二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放松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第三步,逐渐放宽资本流动管制和利率限制;第四步,推行商业存贷款利率自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政策性融资制度,开放资本账户,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等。改革的成效基本令人满意。从宏观经济成就来看,GNP持续增长,储蓄与投资稳步提高,通胀得到较好控制。从微观操作成果来看,实际利率逐步提高,且未引起利率狂升和金融混乱;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和规范化;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与非正式市场逐渐一体化,金融深化度提高。

3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历告诉我们:金融深化论既有合理积极的一面,又有片面消极的一面,在实践中必须慎行,否则会过犹不及。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失败的教训中,世界银行总结了以下几点:

(1)金融自由化首先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应控制通货膨胀,否则会引起利率和汇率的剧烈波动以及不正常的资金流动,造成银行企业破产。这一点从智利、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中可以发现。

(2)金融自由化必须以价格自由化为前提。在价格受到管制的情况下,扭曲的价格信号将误导资源配置。

(3)金融自由化不是绝对的自由化,而是相对的自由化。政府在解除不合理的金融抑制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一套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审慎监管机制。

(4)金融自由化改革,必然会触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政府应采取一些过渡性措施来减轻社会动荡。

四、对我国金融深化的启示

基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应当看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许多问题与矛盾被掩盖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经济发展开始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买方市场开始形成,经济与金融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为了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需要进一步推动金融深化。具体来说,当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1要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实现国有独资银行完全商业化。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是金融深化的微观制度基础。只有消除政府对银行的不当干预,实现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主体市场化,才会有金融市场的规范化;金融创新动力增强,才会有金融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更加有效,才会有金融效率的提高。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包括重组银行资产和负债,增加呆账准备金提取,核销果账与坏账,逐步降低不良资产,优化资产存量,这是我国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必要前提条件。从长远看,国有银行商业化的方向是实行股份制改造,而现阶段应以完善国家对银行经营者的监督、考核、奖罚机制为主,理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实现两权分离与约束有力的统一。

2建立统一、高效、规范的现代金融市场。金融深化的核心是以市场机制提高金融效率,只有金融市场实现了统一、规范,市场机制才不致于扭曲,才能使资金在各个市场的流动中得到合理配置。当前,应在金融机构市场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市场的信息公平和信息效率。应当加快货币市场的建设,推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要把股票市场的建设与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革相配合,并以适当的形式推动公有股上市流通,促进资本运营。股票市场的发展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是金融改革与企业改革最重要的连接点,而企业改革又是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因此金融市场的改革应以实现股票市场的规范、有效运行为核心来展开。

3建立更加灵活的利率机制,实现利率水平、利率结构的优化。利率自由化是实现金融深化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利率自由化已有了相当基础,今后应视金融体制改革与企业改革的状况,逐步放宽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并最终过渡到完全的市场利率,使利率成为调节金融资源配置的有力武器。

4要加强金融监管,为我国审慎推进金融自由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前所述,金融自由化是金融深化的主要手段,但它也需要约束,成为一种受到约束的、有纪律的自由化。现在推行的信贷登记系统是加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储蓄实名制的推行,建立全社会法人和个体信用数据库系统,加强对金融机构和经济人的监管手段是实现金融自由化从而实现金融深化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廷科:《现代金融制度与中国金融转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2]王建国:《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金融研究》1998年第9期。

[3]巴曙松:《中国金融结构的变迁与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整》,《经济科学》1997年5月。

推动范文篇6

一、计算机审计是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加快改进审计技术方法和审计作业手段,运用现代化的工具——计算机已势在必行。

(一)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是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的审计事业正处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发展的技术转型期和战略机遇期。李金华审计长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要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就要把信息化建设,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看成是我们提高审计效率,改善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加强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个方法、手段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审计事业发展的问题。

(二)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必然选择。首先,计算机审计既突出了审计重点,又丰富了审计手段。运用计算机的自动筛选、汇总、分析等功能,改变过去手工逐笔分析的做法,使审计思路更为清晰,重点更为突出,发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线索更为可靠。同时,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使得全面审计成为可能。其次,计算机审计拓展了审计空间,提高了审计效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把社会经济各方信息汇集起来,及时地进行综合和分析,完整地把握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实质,为国家审计在拓展审计空间、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和监督服务等方面构筑有利的作业基础和信息平台。

(三)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是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时效的重要手段。现代计算机技术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软件系统提供的操作权限控制功能,并在各审计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实行适时监控,从而有利于审计质量的跟踪检查,同时也使得审计质量的控制更加实时有效。此外,对审计人员收集的各种电子数据,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高效、准确地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的审计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建设性作用。

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开展计算机审计的过程中遇到许多一时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正阻碍和制约着地方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阻碍了计算机审计的快速推进。首先,存在着用传统思维方式看待审计信息化,缺乏推进计算机审计的信心和远见。在计算机审计遇到困难时,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而是简单地否定计算机审计的应用价值。其次,对计算机审计持观望和等待的态度。有的认为计算机审计没什么大的用场,还不如手工审计快,不愿把时间浪费在掌握计算机技术上,无暇顾及计算机这一技术问题,自我隔离在信息化之外。其三,存在着技术困难和理念困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审计信息化必将带来人们思维方式、审计作业方式和作业流程的变革。

(二)审计业务能力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匹配,影响了计算机审计的整体推进。目前,有些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审计业务水平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队伍的老龄化,部分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知识和经验,但由于历史、客观的原因使他们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造成一些知识结构上的欠缺,他们还很难提出符合信息化规律的审计需求,将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操作的语言还需要有个磨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由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仅掌握浅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编译检测技能,还不能有效分析系统结构。因此要真正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尚有难度,需依赖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协助,造成审计人员独立性减弱。此外,由于培训时间短,技术掌握不熟练,在审计过程中,还没有将计算机审计真正应用起来。实际运用与软件设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审计机关信息化程度与被审计对象不对称,造成计算机审计的“短缺与过剩”现象并存。一方面,在金融、税务、社保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领域,由于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与这些部门相比开发较晚,以及其他原因,使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水平难以满足对这些行业的审计需要;另一方面,在涉及农业、基本建设等领域又由于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较低,不具备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条件,也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四)计算机审计还存在不少误区,不同程度影响着计算机审计作用的发挥。首先,计算机审计审前准备不够充分,审计重点不够突出,制定的审计方案操作指导性不强。其次,存在“五重五轻”现象。当前,个别地方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重开发轻推广、重数据库构建轻加载更新、重设备配置轻人员培训、重形式轻实效等现象。不同程度影响着计算机审计作用的发挥。

三、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计算机审计的几点建议

为适应我国经济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计算机审计。

(一)要克服两种倾向,提高对计算机审计的认识。要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首先要转变观念。近年来,通过审计机关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动,审计人员对开展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紧迫性已有一定认识,审计人员已初步认识到“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资格”,但还不够全面、深刻,不少同志还存在两方面的模糊认识:一是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仅仅是个手段,作用有限,不必急于推进;二是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专业性太强,高不可攀,离自己很远,只要由计算机辅助审计处室和专业人员完成即可,和自己关系不大。因此,推进计算机审计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既要破除神秘感、克服“恐高症”,又要摒弃“无用论”、“无为说”,全面准确地理解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紧迫性,为推进计算机审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全员培训

计算机审计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审计人员将计算机技术与审计思路结合的能力。因此,地方审计机关首先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突出以应用导向,做到缺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力争学用结合,提高培训实效。其次要突出重点,培养骨干,以点带面。在搞好全员计算机基本技能普及培训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强审计业务骨干计算机中高级培训,将其逐步培养和锻炼成为推进计算机审计的“排头兵”。再次要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让更多的审计骨干通过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良性循环,拓展技能、提高能力,成为推进计算机审计的中坚力量。

(三)要营造一种“以结果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激励机制,为推进计算机审计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李金华审计长指出,审计信息化只有与审计实务相结合,在审计实践中开花结果,它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要提前介入审计项目,在当年审计项目确定之后,根据审计重点、方向及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条件,确定计算机审计的重点项目,保证人力、物力、时间到位。

二是要提前采集、转换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数据及管理电子数据,积极参与审计业务部门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采集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并根据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技术手册,将所采集到数据转换为审计人员可以读懂的数据;要提前分析数据,将转换后的相关电子数据交由项目承担部门,在进点之前联合召集参审人员召开电子数据分析研究会,根据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对采集转换的电子数据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确定审计重点和整理审计线索,并据此完善审计实施方案。

推动范文篇7

教育是社会发展之母,教育也是个人成才之父。教育使我们知道谁是谁非,扬善抑恶,更使我们懂得知书达礼,行善积德。古人以“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来说明教育对人的重要。教育的这种神奇功力,对个人礼仪的培养与形成同样也有必不可少的作用。个人礼仪的教育培养就是培养人们提高对礼仪的认识、陶冶讲究礼仪的情操,锻炼讲究礼仪的意志,确立讲究礼仪的信念以及养成讲究礼仪的习惯。这是塑造人们精神面貌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其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引导、指点和言传身教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使受教育者从中得到真正的感悟,进而提高自身内在的素质。虽然个人礼仪的形成如积跬步而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但教育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确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推动范文篇8

「摘要」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顾客心理安全需求等问题。为完善保险业诚信体系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加大诚信宣传教育、改革保险公司营销体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工作。

「关键词」保险;最大诚信原则;社会信用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险法》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但这一原则的理论阐述和现实的实践活动存在差异。分析保险最大诚信原则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背景

1、最大诚信原则的落实已成为时代难题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不和谐问题也日益显现。不和谐的原因是风险的存在,风险存在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导致风险是因为竞争。竞争有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本身不是把对手击败,而是比对手领先。但当前保险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却没有一家是又快又好稳健经营的领跑者,几乎全都成为恶性竞争的追随者。恶性竞争就好像一个险恶的漩涡,大家都往里跳,谁都迷失了方向。这是因为产品同质化和费率市场化,导致可供竞争主体选择的空间非常有限。恶性竞争的结果是行业内相互抵毁,违背价值规律高抬手续费、降低费率。

保监会从今年四月开始在广东、湖南试点打击三高:高回扣、高返还、高手续费,以维护市场有序和行业形象。同此,“诚信危机”已成为道德伦理之外的商业景观,“失信”已经是中国社会中很普遍的现象、很危险的事实、很可怕的后果。人们惊呼保险不保险。

2、失信惩戒已成为热门话题

对于诚信危机的出现,尽管已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但终究不能被道德伦理所接受、不能被人们良知所接受。从法制建设的角度、从风险机制建设和行政方面的态度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在今年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为了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现保险业做大做强,保险监管已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以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为三大支柱的监管体系框架[1].其中之一就是市场行为监管,其核心内容就是诚信有为、失信惩戒。

3、诚信建设已成为共同主题

商品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品质问题要求当事人能否按照最大诚信原则在法制建设机框架下自控、在伦理价值下自主、在风险机制下自省,否则导致契约品质问题出现。尤其是保险业,由于契约的附合性和射幸性,更容易诱发这问题的出现。诚信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诚信建设评价标准已纳入监管的常规检查内容。人们普遍认识到:今天的诚信、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品牌。

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

1、解决保险经营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当事一方对自己的认知远远高于另一方对他的了解。保险经营尤其如此,对于保险人而言,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性质和大小直接决定着其能否承保与如何承保。然而保险标的是广泛且复杂的,作为风险承担者的保险人却远离保险标的,而且有些标的难以实地勘查,而投保人对其保险标的的风险及有关情况却最为清楚;因此,保险人主要也只能根据投保人的告知与陈述是否属实来决定是否承保、如何承保以及确定费率。于是要求投保人基于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告知义务。对投保人而言,由于保险合同条款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一般难以理解与掌控,对保险人使用的保险费率是否合理、承保条件及赔偿方式是否苛刻难以了解。因此,投保人主要根据保险人为其提供的条款说明来决定是否投保,于是也要求保险人基于最大诚信履行其应尽的此项义务[2].

2、解决保险合同的附合性与射幸性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

由于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保险人应履行其对保险条款的告知与说明义务。另外保险合同又是典型的射幸合同。由于保险人所承保的保险标的的风险事故是不确定的,而投保人购买保险仅支付较少的保费,保险标的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被保人所能获得的赔偿或给付标准是保费支出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因此就单个保险合同而言,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已远远高于其所收的保费,倘若投保人不诚实、不守信,将引发保险事故陡然增加保险赔款,使保险人无法承担而无法永续经营,最后将严重损害广大投保人或被保人利益[2].

3、基于保险产品特殊性的需要

尤其是寿险产品它是无形产品,是将无生命的产品赋予生命的意义。永续经营永续服务是其特有的职能,诚信便是其生命意义的组成部份。

4、满足客户购买的心理安全需求

保险是客户不需要时购买为需要时使用,寿险购买的还是一份期望、一份尊严、一份生活品质。特别需要保险人用诚信满足客户的心理安全需要,以减少客户的心理成本。

三、最大诚信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最大诚信原则产生初期主要是约束投保人的工具,保险人往往以投保人破坏此原则而拒绝履行赔偿义务。为了平等地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现代立法已予修订,即最大诚信原则同时适用投保人和保险人。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增加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3].所以,保险诚信原则运用的主体应当同时是保险活动当事人即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同时涉及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目前,虽然《保险法》对当事人双方的诚信行为提出了法律要求,但保险理论的阐述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较为全面,对保险公司和保险关系人的要求则不够,而在现实中保险公司存在的诚信问题较多,它产生的负面影响辐射较广。

一般理论认为,最大诚信原则由三条重要的法理组成,一是告知,二是保证,三是弃权与禁止反言[4][5].最大诚信原则主要针对投保人或被保人而言,为了保持合同的公平原则,后来才产生了对保险人具有约束力的自动弃权和禁止反言原则[4].这一内容明显与社会现状相违背。诚信原则对投保人的投保行为规范是保险活动的开始。新《保险法》对投保人这一主体在该环节的诚信要求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前,必须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保险合同是典型的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就是告知。实践证明,保险人危险负担的有无或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保人能否恪守诚信原则。因此,为避免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这就首先要求投保人在合同订立之前,如实、准确、无保留地向保险人告知其投保标的的一切重要情况。其次,投保人必须履行通知的义务。《保险法》第22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另外《保险法》有关投保人应按合同的约定交付保险费、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规定也体现出法律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

诚信原则对保险人也有明确规范要求。《保险法》第106条、第131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工作人员、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应自觉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得“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不得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承诺“给予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归纳起来,《保险法》对保险人的诚信要求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客户如实告知义务,二是对保险合同内容如实说明、解释的义务。

1、诚信原则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一是造假问题屡禁不止。假数据、假账本、假报表、假保单、假收据现象在保险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打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2年甚至开展专项打假活动。尽管如此,造假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二是惜赔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保险公司理赔手续繁琐,服务不到位,个别案件拒赔不合理,客观上表现出惜赔现象,在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中形成投保易、索赔难、收款快、赔款慢的恶劣印象。三是误导问题并未根治。由于营销机制的不完善,营销员误导问题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轻,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投资意识较差的客户中,误导、欺瞒现象并不罕见。

(2)对投保人、被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道德风险防范困难。近年来,我国保险知识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险后竟打起了骗保骗赔的主意,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骗赔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2、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信息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开放没有明确规定,信息资料数据库建立滞后,信用法规缺乏,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势必影响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2)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滞后阻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尽管我国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进展,但与现实的保险经营活动相比仍显滞后及不完善,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许许多多新现象、新问题,有些问题是直指诚信的,比如回佣,为了争夺客户资源造成遵纪守法遭受了损失,违规失信却增加了收益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助长失信毁约的歪风蔓延。

(3)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信息采集制度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务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及品质伤脑筋,如营销员挪用保费问题,如果没有制度能保证营销员不接触现金,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客观上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资料都是新的,其真实准确与否无从评估。对于投保人来说,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无法掌握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只能道听途说地片面了解保险。

(4)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落后不利于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扩大保费规模上,上级公司对下级的考核体系突出强调保费收入、完成保费收入指标。为达目的,在竞争中任意抬高手续费、降低费率,弱化对营销员的诚信教育等,无暇顾及公司的社会形象、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5)保险营销机制不完善困扰着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保险营销员的数量占从业人员总数的绝大多数,这支销售大军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现行的营销机制随着市场的扩大,其弊端也日益暴露,主要表现为缺乏对营销员的保障制度,缺乏长效激励制度,对营销员的考核以业绩为主,佣金提取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诱发营销员产生背信弃义、误导欺瞒客户行为[6].

四、贯彻最大诚信原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保险业的顺利发展,需要加强保险活动当事人的诚信教育与体系建设。现实中,人们感到社会缺少诚信,并不是诚信内容和法律规定不存在,而是缺少对诚信行为的激励和保护。尽管国家在加强法制保障、加大诚信宣传、加大失信惩戒、考核保险诚信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并没有对诚信行为起到有效的保护和推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1、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契机,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建设保险业诚信体系,必须结合现代化社会信用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环境。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展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国家六部委曾于2003年9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恰逢其时,应把握契机,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为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做出贡献。

2、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在诚信方面已经加强,对失信惩戒的力度也在加大,已经出台《保险营销员管理办法》,行业自律对保险公司的约束力度也在加大。但在如何站在维护行业的整体诚信形象方面、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如何配合保险监管部门加大惩戒方面的具体措施尚未出台,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并加大惩戒尺度。

3、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

一是要建立刚性的诚信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有制约制衡机制,用制度保证诚信得以实现。二是要建立信息采集及披露制度。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个人诚信数据的管理制度,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道德风险无法规避。对保险人的信息披露已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营销员持证上岗规定的出台,建立保险营销员专用网络,强化了营销员的诚信行为,但各保险公司之间还应建立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平台,如公众网站,现场常设咨询台等[7].

4、结合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大诚信宣传教育

保险行业应按照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要求,联系客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员工进行诚信有为教育。

5、改革保险公司营销体制,为保险业诚信体系的建设注入活力

目前,各保险竞争主体的营销体制普遍采用保险人制。保险营销员处于“城市边缘人”的尴尬地位,无法在社会中树立诚信形象。同时由于首期高佣回报的利益冲击,使一些营销员没有将诚信植根于保险职业的生命之中,见利忘义。如果采取职员制营销,改变营销员身份,将会大大提高诚信水平。

6、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工作

目前保监部门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针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行为考评体系,也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与之相对应的考评指标,更没有形成一套常规的考评考核工作程序。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行业协会应建立一系列严格的考评体系与科学的考评指标。在这方面,广西保险行业协会进行了两年的诚信考评工作,考评体系按3大类36项量化成100分制的考评指标,以80分以上作为合格标准,对达不到合格要求的保险公司将上报中国保监会和相应的总公司,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定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创新性行业,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Z]2006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文件,中国保监会办公厅,20065

[2]吴定富保险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84-85

[3]穆圣庭,徐亮关于保险合同主体中的最大诚信原则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87-290

[4]朱应芬,王瑞兰,王时芬等保险学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5115

[5]许谨良保险学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6

推动范文篇9

改善资源配置

发展民间金融,扩大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不仅是扩大民间投资、增加就业的需要,更重要地,它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进一步发展、健全的需要。

在我们的经济中,目前非国有经济对GDP贡献已达63%,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已达74%,而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使用的比率不到30%,70%以上的银行信贷仍然由国有部门利用(证券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也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而国有部门目前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只有不到30%。这种情况的后果,自然是一方面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存在大量的坏账,而另一方面则是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不畅”,制约着整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着金融市场的成熟和发展。纠正资源配置的上述扭曲,显然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发展市场竞争与改善市场管理

发展民间金融,也有利于发展金融业的市场竞争和对竞争的管理。过去20年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竞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它们带来的竞争机制。但是,过去我们积极在制造业发展民营经济,引入市场竞争的同时,却忽视了在金融市场上发展民营经济和市场竞争,致使在金融领域内仍是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处于垄断地位,竞争严重不足。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对金融市场进行规范、管理的发展与成熟。其原因在于: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水平,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展开而逐步提高的,管理者只能随着被管理者的成长而成长;只有市场竞争主体发展了、竞争存在了、展开了,管理者才会知道问题会出在什么地方,应该管什么、怎么管。

全面理解金融体系和民间金融的地位与作用

所谓金融市场或金融体系,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包含至少两个组成部分,即为企业直接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和为企业提供银行服务和间接融资的银行体系。

(1)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是企业初创时期的主要融资方式

长期以来在观念上存在的一个“误区”是,以为所谓企业融资就是“借钱”。而实际上,对于新生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即没有过去的“信用历史”,又没有财产可以抵押,靠借钱使企业开始起步,是极为困难的。这当然不否定向亲戚朋友借一些钱作为初始投入,曾是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的起点,但世界上多数企业的最初资金来源,要么是自己的积累,要么是别人的“直接投资”——不是借了要还的“贷款”,而是投入企业同时拥有一部分产权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并不需要信用历史和财产抵押,而只需要:第一,对经营者人格的信任,相信他创办企业的目的不是要“骗钱”,而是要发展,相信他会兢兢业业地办企业;其次,需要的是对投资项目本身赢利前景的相信,尽管人们都知道投资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这里的融资渠道,其实就是资本市场,不一定是狭义的“股票市场”,却是广义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现在变得非常时髦的“风险投资”,其实历来是中小企业所能获得的主要资金来源。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金融体系中所缺乏的,首先还不是缺少民间银行,而是缺少一个多层次的、能够为广大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我们现在有了两个全国性的股票证券市场,可以使少数(国有)大中企业进行直接融资,但是多数其他企业,特别是大批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却仍然无法融资。即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了全国性的“创业板”市场,但若就此为止,我们这么大国家这么多地区的那么多中小企业,还是不能获得应有的融资渠道,更何况我们中国的一个特殊情况是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改革产生了许多“股份”,各种产权能否转让、买卖,不仅关系到企业改革能否继续深化,而且关系到那些已经改革了的企业能否开始成长。

因此,我们现在不仅需要树立起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概念,而且需要尽快根据我国特殊国情(企业多、地区差距大、企业改革的情况复杂),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资本市场,使得各种投资活动得以展开,使得大批中小企业得以发展。

(2)银行所提供的首先应是金融服务而不是投资信贷

在有关银行体系的问题上,过去存在的一个“误区”是把银行业主要当成是投资资金的来源,而在实际上,银行业首先是“服务业”,服务于企业之间短期的资金周转。人们需要银行,首先不是因为没钱要借钱,而是有钱要存放、要支付、要完成交易所需的资金往来。首要的一种“借钱”行为也是由于在售出货款或生产资金没有收回之前需要银行给予一些短期的流动资金信贷。无论如何,短期流动资金信贷也是银行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大量中小企业目前最缺乏的其实也是这种银行服务(特别是缺乏由地方性小银行提供的成本较低的金融服务)。

当然,银行也可以成为长期投资信贷的来源,过去我国因为缺乏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更是要作这样的工作。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银行在这方面的任务将大大缩减。

中国需要大批的中小型、地方性、民营金融机构

现在有些人在担心中国的银行规模还不够大,加入WTO后难以与国际上的大银行竞争。

但是,首先,竞争力的根本在于效率,有了效率可以由小变大,而没有效率,拼凑出一个大机构,早晚也会被挤掉、被淘汰。

其次,世界上的那些大银行,不仅本身是由小银行发展而来的,而且即使发展到了今天,在我们看到的少数大银行的后面,还是有许多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存在(美国有2万多家,意大利有9万多家),发达的市场经济内部,都是一个由少数大银行和一大批中小银行形成的金融体系,分工合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保证着经济的有效发展。

大银行有其规模经济效益高的一面,也有其交易成本高、管理成本高的一面。因此,大银行也许更适合于为大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不适合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鼓励国有大银行为中小企业增加贷款,但因种种原因难以施行,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银行获得中小企业信息的成本较高,审批程序较长,利率低了无法贷款,高了小企业又难以接受。加上国有银行的一些特殊问题,困难就更大一些。

而对于一个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左右、九亿农村人口有待进城、四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进入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仍是大量的地方性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也需要有人为其提供金融服务。但一方面,我们本国的大银行很难对它们提供这种服务,另一方面,外国的大银行进了中国,也不会、不愿、不能为我们那些大量的地方性中小企业去提供服务,而只有一大批地方性的、“土生土长”的中小民间金融机构,才能胜任这一工作,与地方性的中小民营企业共同成长。这当中的合理性在于:决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用;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最能较充分地利用地方(以至社区内)的信息存量,最容易(成本低)了解到地方上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这一金融服务业的障碍。地方上的人们自然知道地方上谁的“生意好”,谁比较讲信用,可以省去大量调研费用,也可减少审核批准程序,从而使金融业务的成本较低,服务价格自然也就可以较低,使供求双方都能发展。正是这一经济合理性,使得地方性的小银行可以有稳定的服务对象和市场基础,与国有大银行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就像大企业和小企业可以各得其所、各有各的市场一样。

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应该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首先想想清楚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面临着几类不同的问题,想一想一类金融机构或一级金融市场能否满足我们所面临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多种需求,适应多种经济主体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的心目中只有少数几个大企业、大银行,那就大错特错了!

发展民间金融本身要求发展对它们的监管

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市场,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包括非国有的投资公司、投资基金、投资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等等,也包含民营银行、保险公司等。而一谈到这些具体问题,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民间金融的风险问题,包括它们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所带来的风险。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发展民间金融本身的涵义当中就包含着发展对民间金融的监管。金融业是个风险较大、容易出现“欺诈”行为的行业;任何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都是需要监管的,不监管等于不去发展。过去我国已经出现的一些民间金融之所以后来问题较多,不是因为这种经济形式本身有问题,而是政府(或社会性金融组织)没有对其进行应有的监管。我们过去不断地把国有大银行纳入正规的监管系统(同时使它们享有事实上的存款担保),而对民间金融则是让其自生自灭,或者一出问题就想到关掉它、并掉它,没有对其给以足够的关注和管理,其结果自然是要么“不清楚它们是怎么运行的”、“为什么运行(目的是不是就是‘骗钱‘)”,要么就是问题出得较多,成为金融风险较大的一块土壤。正确的做法是在让其大力发展同时将其纳入严格监管的范围,而不是要么不管、要么不让其发展或是宣布其为非法、或是出了点问题就关掉了事。世界上的大多数银行都是民营的,而它们能够健康地发展壮大,原因之一是它们被纳入政府(代表社会)对其进行监管的体系之中。从监管难度上说,民间金融实际上要比国有银行更加好管,因为你可以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严厉的、有经济意义的惩罚,甚至把它关掉,而对国有银行,多数经济惩罚措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对官员的“行政惩罚”还有些意义),也很难对其实施破产性处理。

在建立金融监控体系的问题上,制度设计的前提就应该是假定人们想“投机”、想“骗钱”,而不是假定人们会“出以公心、为经济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监控制度才能真正做到防范“骗钱”的人,不让其得逞。而不是出了骗子却大惊小怪。一切制度的功能其实首先都是“防小人”,使小人受到惩罚,讲信用、做“正经生意”的行为才能得以发展。在建立对银行的监控体系的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发展对合法、正当银行行为的保护与保障,比如通过法治对“赖账”行为进行打击和惩罚,通过提供“存款担保”,对一般性的金融风险加以防范。

重视基础性的体制建设

现在在国际上八面威风的现代大金融机构都是由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一些很小、很“土”的机构发展而来的。在少部分金融机构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发生了很多其他的事情:第一,在大量金融机构出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竞争性、优胜劣汰的金融市场;第二,在多次金融骗局、金融危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银行监管机制和相应的法治体系;第三,形成了商业道德或商业信用;第四,在新技术基础上,形成现代金融业务;第五,在以上各种发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和新的金融市场(期货、股票市场、投资基金等等都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

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当然不必什么事都自己重新做一遍,什么“金融骗局”都要经历一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借鉴它们已经形成的体制模式和管理机制,一开始就可以起点高一些,一上来就可以也搞一些现代的、新型的东西,如电子银行业务、投资基金、股票、期货等等。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不能忘记那些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东西,关键是不能忘记我们还有许多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尚待完成,那就是金融市场上的竞争、监控体系、法治结构、以及“信用文化”等等。发展地方性的民间金融业,也是建立市场经济金融体制的基础性的过程,因为第一它是发展健全的金融市场所不可或缺的,第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有利于上述几种基础性体制的建立。

推动范文篇10

一、提高认识,增强载体意识

活动载体是工作目标、工作基础、工作内容、工作机制等内容构成的综合体。创新活动载体是推动农村党建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加强领导的需要。通过创新载体,统一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步调,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检查考核的可比性,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是强化县委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和指导职能的重要手段。

二是改进领导方式的需要。通过创新载体,找准党建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充分整合组织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形成“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机制,是改进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领导方式的重要途径。

三是提高工作效益的需要。通过创新载体,推动工作运转项目化,管理规范化,避免一些地方玩文字游戏或花样翻新,搞形式主义或短期行为,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象,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增强影响力和渗透力,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我们坚持从增强载体意识入手,学习分析外地经验典型,总结提炼先进做法,独立完成调研课题,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掌握创新方法技巧。采取辩论教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专题讲座等形式,丰富基层组织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为创新载体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能力基础。

二、广泛调查,明确创新任务

调查研究是成事之道,谋事之基。现阶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许多经验需要总结推广,许多矛盾和课题需要研究解决。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如何确定创新载体的任务,需要基层党组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吃透上情,分析下情,熟悉外情,立足基础,依托优势,顺应大局,才能找准立足点、切入点和结合点。

为全面掌握情况,针对性地创新载体,我们对近年来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将有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存在的薄弱环节、出现的新问题以及需要探索建立或进一步深化的活动载体等内容进行分类排队,建立调研课题库,每年确定1~2个创新载体任务,针对性地拟定调研方案,采取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问卷调查、网上调查等方式,深入调查研究,为载体的提出、策划及落实提供丰富详实的决策依据。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启动之前,县委组织部积极探索建立既能对接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步骤,又能适应不同类型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破解党员教育管理难的有效载体,组织了一批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深入到不同领域、行业、层次的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三个多月的调研,掌握了不同类型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情况,结合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的内容和积累的经验,反复酝酿,精心提炼了“精心提升素质、真心剖析思想、潜心整改问题、决心紧跟组织、贴心服务群众、诚心树立形象”为主题的“六心活动”载体。

三、集思广益,精心策划载体

活动载体的创新是对原有工作经验、工作优势的继承和发扬,对外地经验的引进和深化。创新载体的过程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过程。我们坚持以策划为手段,将基层的实践、群众的需求和新的工作任务有机地融入载体之中,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要求,反复征求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集思广益,精心策划,着力丰富载体的内容和内涵。

在策划载体过程中,着重从名称和内容上把握载体的感观形象和实用易行的原则,增强载体承载力。在载体名称的策划上,力求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观形象,使人看起来一目了然,念起来朗朗上口,又高度凝炼,简明扼要,概括全面,能体现承载的工作内容,蕴藏着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引起人们的共鸣。在内容的策划上,力求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全县工作大局有效对接,将工作内容与创建单位或创建对象的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促进经济与党建、业务工作与创建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基层满意涉农部门和群众满意乡镇站所被纳入“三级联创”活动的总体框架后,我们率先提出了以“素质带民、作风亲民、制度便民、帮扶助民、业绩问民”的“五民活动”为载体开展创建活动,填补了涉农部门创建的空白。“五民活动”载体将繁琐的创建任务高度浓缩为几句通俗易懂,直观贴切的短句,体现了良好的感观形象。“五民活动”以“带民、亲民、便民、助民”涵盖了创建对象的所有工作内容,以“问民”的方式将创建效果的评判权交给了群众,蕴藏了以民为本的文化内涵。

另外,注重从本质特征上把握载体的全面性、层次性和兼容性,增强载体的生命力。力求使载体符合地方实际,能涵盖某方面工作的所有内容,能与其它载体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能随着时展、环境变化和工作侧重点转移,对活动方式和内容有调整和拓展的余地。

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期间,为探索“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活动载体,县委提出并实施“四在农家”活动。学教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四在农家”活动作为全县“三级联创”活动的总载体和总抓手,通过精心策划,使其有效地承载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组织、基层满意涉农部门和群众满意乡镇站所等创建内容,从宏观上统揽了其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载体,兼容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内容。

四、完善配套措施,狠抓载体落实

创新载体的目的在于通过落实载体推动工作,而载体对工作的推动力来源于外力对载体的作用力,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为落实载体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一是坚持试点先行。试点是检验载体可行性、实践操作性的重要手段。在借鉴外地经验创新载体的过程中,我们为增强载体“本土化”的适应能力,针对性地选择了1~2个单位作为试点,成功后全面推开。2004年,我们引入四川省“支部+协会”的工作模式,在龙家镇光明村成功试点了“支部+协会+远教”载体,在全县迅速得到推广应用。

二是坚持宣传开路。加强宣传,扩大载体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激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促进载体落实的有效措施。凡是影响较大、涉及较广的新载体推出后,综合运用标语、展板、余庆党建网站、县有线电视台、《今日余庆》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活动载体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重要意义,以及取得新鲜经验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推动了载体落实,掀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热潮。

三是坚持完善辅助载体。根据载体的层次性,我们将载体分为主要载体和辅助载体,通过不断完善辅助载体推动主要载体的落实。比如以“六心活动”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主要载体后,我们进一步深化了“三个培养”、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帮扶贫困党员“四进家”等活动载体,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活动”,开展了“设施配套化、布置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活动经常化”的“四化”党员活动室创建活动。这一系列辅助载体的深化和健全,有效地推动了“六心活动”的落实。

五、健全机制,推动载体深化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活动载体随时展、环境变化和工作侧重点转移需要不断调整,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践证明,建立完备的工作机制,是推动载体不断巩固和深化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