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十篇

时间:2023-04-05 20:29:03

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篇1

英文名称:Farm Machinery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9868

国内刊号:11-1875/S

邮发代号:2-69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农业机械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

1.引言

从石器时代开始,农业便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产业,它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其它产业链的发展,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国民的根本。农业机械化则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的到来,它集成了现代科学的先进成果,同时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要求,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经济快速提高的先决条件,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2.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个农业大国。而我国的农业生产,目前还大部分采用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这就使得产出的农产品相比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在品质和价格上都处于劣势。因此,发展农机化势在必行。

总体来看,我国的农机化发展成果显著。在解放前,中国的农业机械基本为零,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迅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目前,发展农业机械化已经纳入了法律程序中。“十五”期间,国家出台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这一项法规的实施充分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不断加强,我国的农机装备量逐步增加,农机种类逐步趋于多样化、小型化、机动化,农机服务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领域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化农业向设施化农业,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养殖业、畜牧业及农产品产后处理加工业等全面发展,充分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农业机械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改变了传统农业上的“靠天吃饭”的状况,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中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进而总体的发展水平还不算高,生产结构上还存在许多结构性矛盾,其突出矛盾体现在农机产品结构性过剩、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及发展不平衡,例如:在耕种环节上机械化水平较高,而在收获环节上机械化水平偏低;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则较低。因此,中国农业机械化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发展,才能满足新型农业的需要。

3.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农业现代化具体是指将现代的工业产物、现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运用到农业中,从而促使传统农业演变为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是具有科学性的生物技术,例如利用科学技术培育各种高产优质高抗逆性的新品种并推广应用,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新的耕作栽培方法及饲养护育技术等。第二是具有更加机械化的劳动手段,具体思路是建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体系,将机械化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与劳动力相结合,实现机械化与劳动力完美配合的关系,从田间作业、运输到精选、烘干、入库、加工等全部过程都实现机械化。第三是具有社会化的生产组织,其形式是将农业生产从缺乏分工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区域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形成一个产、供、销密切联系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现代化的农业科技,而农业机械化又作为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技术核心,从而使得农业机械化始终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例如正在进行的“白色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等科技革命,在整个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将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则决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手段与载体,它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在提高粮食单个产量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机械化收获、粮食产后烘干、粮食初加工等都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支撑着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是基础。如果我们想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则必须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用现代的农业工程技术及装备替代传统的人力劳动,彻底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改革开放以后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更加适应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总战略的需求,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最有效的装备保障,从技术上全力支撑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要求农机制造业尽快实施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尽快发展耕作栽培、收获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等,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

4.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在稳定和发展农业与畜牧业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通过转化,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输出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是主要力量,并通过对其水平和效益的高低的评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实现这一个奋斗目标,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为之长期的目标。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共中央给予高度重视,并下发了1号文件,系统部署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各项工作,党的十七大也强调要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针对国内农机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农机企业而言,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若要满足市场需求、吸引用户,就必须把握用户的真正需求,走高品位、低价位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开发热点农机,从而抓住市场的制高点。因此,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必须要走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装备制造业潮流的道路。

4.1 走绿色化产业道路

发展农业机械化,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走“绿色化”产业道路,同时融合高新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装备,进而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标准。从政策方面来看,发展节能农机,是“十一五”的重点领域。因此,发展节能型机械,注重技术投入、开发新型产品、减少能耗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从市场方面来看,用户对节能型的农机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机要达到环保要求,二是具有节约能源的性能。这些基本要求在我国未来的农机发展方向中起主导作用。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节能型农机正逐步推向市场,同时也受到用户的高度关注。我国农机企业应该重点发展研制满足水田机械化、旱地保护作业等方面的产品,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的农业机械设备,真正达到与国家政策、市场走向、用户需求、自身发展同步。

4.2 农业机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从国外农机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作业方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是发展高效节约型农业的有效途径。在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中,已经广泛应用了高度自动化的作业机械,这些机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数量和价格上的相对优势。我国农机业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缩小与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业机械装备方面的差距。这样国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很高的农机装备才不会占领我国市场,也不会使我国农机行业陷入困境。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农机生产企业在研发产品时应使产品和高科技兼容,在农机智能化上下功夫。首先要通过优化设计驾驶室、驾驶座、方向动力控制、空调装置等减轻机手的劳动强度,加大操作的舒适性,实现农机系统内按钮操作。其次,要加大控制系统的科技含量,使机手通过仪表装置就可以随时了解农机的生产、安全等技术指标和使用状态,从而使农机产品发挥出最大效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先进加工工艺于农机化设备产品上,实现计算机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系统(RS),高精度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等与农业机械化产品的有机结合。

4.3 产、学、研、推、管相结合

要想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突出关键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着力解决农机科技创新滞后、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坚持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减少和淘汰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落后机具,做到产、学、研、推、管相结合;通过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通过市场拉动,引导农机企业加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和市场机制,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和良性循环发展的推广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和国内外平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将使国内农机快速发展,农机工业装备农业能力不断增强,农机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内农机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新的发展趋势及时地调整发展策略,使农机行业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局势,促使我国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

5.结束语

农业机械正向着智能化、精准化和自动化发展,从而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向发展,以逐步实现农机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目标,提高操作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随着世界人口的继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发展是必然趋势,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也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州办事处)

参考文献

[1]王金武,李智.农业机械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贡献[J].农机化研究,2007(1):9-11.

[2]周志艳,李庆,臧英.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机化研究,2007(3):5-7.

[3]伦冠德.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7(5):247-249.

[4]王勇,蔡秀侠,蔡建峰.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31.

[5]孙立群,孙福田.新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06-25.

[6]宋宜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07. 2.25-28.

[7]石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机化论坛.8-10.

农业机械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方法

1科学制定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对农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相关知识学习的直接因素,教师要根据教材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原有的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教材的篇幅较长,而且内容以计算分析、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新的技术已经应用到农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当中,教材更新不及时,教师教学内容不更新,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无法与实际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并增添新的内容。例如,教材上对机械的维修主要集中在机械发生故障的事后,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和维修理念的进步,预防维修和计划维修已经成为了机械维修工作的主要方式,教师要将类似的内容增添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2创新教学方法

与农业相关的专业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农业专业它以农业生物科学为理论基础,与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不仅包括了生物科学,还包含着自动化控制、工业设计等一系列应用科学。农业机械化专业设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农业机械设计、制造、运用与维护的高素质人才。长期以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低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局限,主观能动性很低,大部分学生都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课内容[1]。但是,农业机械化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农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护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教师要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学的方向[2-3]。例如,在课堂上讲解机械常见故障时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调查,了解现代农业机械的几种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视频,提前学习课程知识,教师在课上安排学生进行交流,将常见故障进行汇总整理,最后由教师补充不足的部分。另外,在实践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了解常见的零件缺陷、机械故障振动诊断技术等,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的教学目标,为农业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

3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是对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次考察,能够让学生、教师、学习和社会了解到该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能够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的考核需要重点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采用理论考试与实操考试两种课程考核方式,理论考试放在学期末与其他科目一起考核,实操考核需要在实践课上进行技能考试,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减少出现高分低能学生的情况,真实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4]。

农业机械篇4

作者:许健

关键词:农业;机械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S23-0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833055

1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先进管理方法的缺乏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中一部分人认为农业就是单纯的干活,这种思想对于农业的发展滞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农业机械管理来说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因素。在农业机械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自身的职责观念不强,而这种思想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对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展开产生了消极影响,而在操作者方面来说,他们较为落后的观念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他们全面认识农业机械知识,从而在具体的使用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不够了解或者是在具体操作中进行违规操作,而其中更严重的就是操作者运用机械设备从中获取私人利益,而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以及日常的维护工作等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以及农业机械管理的有效进行。

1.2完整管理体系的缺失

我国在农业机械的管理上主要依据《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而《条例》的颁布在一定程度婚丧对我国农业机械的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中因其在管理上不够全面导致其在有些方面受到了限制,从而不能够较好的对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而农业机械管理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其制度上的不完善,在没有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维护,在实际应用中也不积极地去学习和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较好的去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不能较好的对有关制度和章程进行操作,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在具体的管理上导致个人专断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农业机械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在管理体系缺乏与其相配套的思想研究体系,农业机械管理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几个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管理机械的目的,从而促进机械管理的水平的提高。

1.3机械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和技术支撑不足

针对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的现状来说,我国农业机械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较好的技术支撑。我国农业受到多年来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我国在具体从事农业专业的管理人才上相对缺乏,而在机械管理的部门中,有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不足,对机械知识掌握不足。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对农业管理不够重视,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也没有较好的引起社会的注意,而在具体的管理设备和技术上我国还相对比较缺乏,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较好的保障措施的支撑,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我国专业人才的缺乏的现象。

2农业机械管理的相关措施

2.1不断更新观念,加强理念宣传力度

在具体的农业机械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管理者或者是实际的操作者都要根据农业社会的变化不断的更新观念,在具体的实践中使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如可以利用其他有些行业的管理经验比融入农业管理中来。要不断地对农业机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分析和研究,从而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理念和维护制度,管理者针对具体情况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加强农业机械理念的宣传力度,从而使社会和农民了解农业机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农业观念认识。

2.2不断完善农业机械管理体制

农业管理体制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和整个农业机械管理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进行对农业机械的调查和分析,从而制定适合实际需要的农业机械规范和相关制度措施,同时还要对有关的监督机构进行不断的完善,特别是对农业机械管理内部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不断地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在有关共同问题上进行意见交流,从而更好地解决其自身问题,从而保证农业机械的各方面都能够较好的和相关部门融合,从而推动农业机械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2.3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我国的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农业机械的相关部门要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在管理中进行相应的改进和问题的调整,还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农业机械进行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准,农业机械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地与农民进行沟通,从而在农民的具体使用中获取相关的应用信息,从而把反馈的信息的改进设计运用到机械设备当中去,从而使机械设备更好的投入到实际农业生产当中。

农业机械篇5

农业的发展一直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随着新时代不断发展,农业在我国地位仍然至关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带来技术支持,使我国农业从传统人力耕作逐渐转变成农业机械化耕作,机械化设备的帮助,使得农民耕作变得极其方便,农业产量也得到了提高,但我国机械化还是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从问题入手,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关键词]

农机推广;出现问题;对策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设备的支持,而农机设备的改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机设备正逐渐被完善。在农机设备日益改进的今天,加强农机推广成为促进农业机械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农机推广的意义、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出发,浅谈加强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希望给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帮助。

1农机推广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义

农机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它标志我国农业进入到机械化发展的时代。农机推广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意义有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所使用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大力推广机械设备,才能让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的双手,提高耕作效率。所以农机推广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实现传统农业改变的有力保证。第三,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使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提升,农业生产打破了传统布局,农业生产不断形成新的发展模式,让农民对农机和设备的需求量变大,为满足农民需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农机工作势在必行[1]。

2农机推广在农业机械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农机推广受到了阻碍,农机推广问题日益明显。农机推广问题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2.1农机推广经费存在的问题农机推广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条件。目前,我国建立的农机推广点虽然有许多,但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过快,农机推广的经费无法满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投入的经费也变得跟不上节奏,无法满足推广技术的进行,推广点没有足够的资金引进先进的农机产品,导致推广点农机无法更新换代,这样做无疑会阻碍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2.2农机推广员素质要求的问题对于农村推广员来说,他们是与农民接触最深入的群体,但由于农机的推广环境十分复杂且地理分布分散,决定了其人员大多都是本地人员。而且农村的交通、通信等条件比较差,年轻的科技人员大多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环境。再者工资水平低,也降低人们对这份工作的热情,所以,从业年龄偏大、缺乏从业资格、专业化水平低和离职率偏高成为这个行业的主要现象。在加上当地政府对这问题不够重视,造成了这类人员的大量流失。

2.3农机推广手段落后的问题农机推广手段应该与时代的步伐相协调,以前,农机推广手段缺乏经费的支持,只要经费到位的条件下,引进新的农机设备,新设备直接售卖,就能达到对农机进行推广的目的,但是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改善,农民想要第一时间了解新设备、新技术,就需要农机推广员改变传统手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农机推广工作。

3农机推广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农业机械化发展离不开农机的推广,为了能让农业机械化得到良好发展,推进农机的推广工作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3.1提高农业推广资金自主化目前来看农业推广资金单单依靠政府是不可能发展的,我们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着眼于市场当中,站在市场的角度,投入推广资金,把握好市场经济发展给我们所带来的机遇,能达到资金的有效回收。值得注意前期需要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工作,让有限的推广资金在市场道路上流转起来,为以后的农业机械设备推广打下基础。

3.2组建专业化农机从业人员农机推广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讲解,专业人员的讲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为了能吸引人才加入,需提高职工的薪水待遇问题,对于已经加入农机推广人员,要提供定期的培训,更新对设备的认知。对于农机出现的问题,农机人员还需加强与设备工厂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样让农机推广形成专业化、水平化和技术化的行业,让农机从业人员成为专业化团队。

3.3多元化推广方式传统推广方式已经被社会逐渐淘汰,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要采取多元化推广模式,转变传统推广方式,并要结合实际情况、推陈出新,建立多元化推广模式手段[2]。

3.3.1传统模式的更新传统模式由于主动性差,导致人们无法了解设备,所以现在需要推广人员主动出击,进行“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工作办法,这样,既能知道农户对农机的要求,又能把握住市场方向,且还能将新技术带给农民,让农民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3.3.2“领头羊”示范模式新型农机推广需要示范带头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广人员应该与农民建立合作小组,对所需要推广的农机进行示范,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推广,从示范上让农民了解农机优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3.3.3合作模式通过与生产企业合作,让农机生产企业提供器具,农业推广点提供技术服务,并负责收款方式。这样不仅让新农机故障维修提供了保障,而且还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同时还能将农机问题及时回馈给农业推广点,使农民的利益得到维护。总结农业发展会一直跟随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因此农机推广成为农业和机械业发展的动力,但我国农机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更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问题,进行反思、不断总结不足,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加强农机推广的范围。还需根据农村农业现有情况,不断改进农机推广模式,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农业化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霍玉生.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4(19):39-39.

农业机械篇6

(一)农机推广队伍落后

由于农机推广涉及的地域多为县,乡村,其工作地点决定了农机推广人员多为本地技术人员。而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往往存在人员不足、年龄过大,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化水平较差,甚至不乏离岗现象。这样的农机推广群体难以将新技术、新机具适时的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有的丘陵地区,甚至以地形地貌为由,拒绝新机具的推广。这样的农机推广现状,严重拖滞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前进。

(二)农机推广经费欠缺

农机推广涉及较多的经费使用,如下乡、示范、使用补偿等等。而我国基层的农机推广站在经费的申请上往往得不到重视,经费下拨较少,对于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容易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使得农机推广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农机推广站得不到足够的经费,就不能深层次的对农机进行推广,也就无法将新技术传播到农业生产中去,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阻碍农业机械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较小。

(三)农机推广手段单一

目前的农机推广主要模式是申请经费,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引进新型农机,新农机直接销售,售后服务带动新技术的应用。这种推广模式在以前完全可以实现农机推广的目的。而现阶段,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改善,再用这种农机推广模式已经跟不上农业生产的需要,一些农户甚至自行去外地引进新农机,虽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但仍乐此不疲。可见,农机推广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改变农机推广模式和策略,加快农机推广步伐,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农机推广促进农业机械业发展的对策

(一)组建专业化的农机推广队伍

农机推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首先从推广队伍着手。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农机的推广具有主导作用。因此,组建专业化的农机推广队伍势在必行。其策略可以从以下几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1)人才引进。引进有意在农机推广中一显身手的专业人士,提高推广待遇,从而使其推动农业机械业不断向前发展。2)加强培训与沟通。对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机,农机站可以考虑将推广人员推送到设备厂进行技术沟通与培训,并加强同行之间的联合与交流,使得农机推广形成一个专业化、联合化、集约化、制度化的模式。3)调动农机推广人员的推广积极性。农机推广是较辛苦的一份工作,农机站应该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允分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人的欲望转化为推进农业机械业发展的“生产力”,才能更好的对农机推广负责。

(二)农机推广经费自主化

所谓的自主化,是指农机推广不局限于向国家申请推广基金,更重要的是看到新型农机的市场化。从市场运作角度,进行推广资金的投放、回拢,最终实现自主化。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基层部门的改革后,乡镇的农机站已不复存在已并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多元工作体系,为此,农机推广站已经失去了其固有的地位。此时,县农机站必须从市场角度出发,把握发展机遇,对新型农机做好调研,大胆走市场路线,将自主资金和国家推广资金集合起来,进行新型机具的引进,推广,从而即实现农机的有效推广,又扩大了农机站的自主资金,为后续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三)农机推广手段实现多样化

农机推广手段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多样化的推广手段,才能较快,适时的将新型农机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从而从整体上推动农业机械业的发展。因此,县农机推广站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推广手段的综合运用,结合实际情况,推陈出新,达到双赢的效果。1)更新传统推广模式。传统推广模式的主动性较差,尽乎于等客上门。所以,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机站需要将推广人员推出,搞“上山下乡”活动,既能摸清农户对农机的渴求度,又能把握市场方向,并能够将新技术引领至农业生产中去,提高农业机械业的整体水平。2)示范带头模式。新型农机推广离不开示范作用,说的再好听也没有实践来的强硬。推广人员可以成立项目合作组,对所需推广的农机及相关技术进行设点示范,以点带面进行辐射推广,从实践上说明农机的优点,加强可信度,有利于进一步推广工作。3)联合模式。即与农机生产企业联合推广。农机具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由农机推广站提供,并负责回款。农机技术推广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农业,而这种联合推广模式既解决了农民对农机的可信度问题,又为农民对新农机故障的维护提供了保障,给农业生产带来便利。同时,还能将问题通过农机推广站进行迅速回馈,对技术更新起到重要作用。

三、结语

农业机械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保养;维护

1造成农业机械性能恶化的原因

1.1农业机械较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农业机械在农作物耕种和收获时期应用较多,日常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其使用时间受作物生长的限制。例如,播种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一年中使用时间约15d,剩余时间闲置在家,在这段时间,如果机械设备得不到妥善的保管,停放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保管不当很容易会让里面一些零部件、油管等腐烂、老化、变形,这样来年使用时很容易会对机械设备造成故障,对机械的损耗也比以往更严重,甚至会影响到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1.2农业机械的作业环境恶劣

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农田中的泥土颗粒等容易进入发动机或者燃油系统中,会阻塞燃油管道或者发动机,影响机械正常运行。在农业机械运行时,由于震动等原因,容易造成一些紧密相连的零部件松动、掉落,进而影响使用。此外,机械在使用或者闲置的时候大都处于露天环境下,阳光曝晒加上夏季潮湿的空气,会让农业机械的零部件受损,机械表面也会掉色生锈,许多易损零部件会老化,缩短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

1.3农业机械本身缺陷较多

首先,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经常私自改装农业机械。因农民自身的机械知识水平不高,私自改装后的农业机械往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其次,农民为了贪图省钱便宜,往往到不正规的农机销售点购买不合格的农业机械,这样的机械设备质量得不到保证。再次,农民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维修和保养,经常让机械带病作业甚至超期服役,形成恶性循环,很容易造成机械报废。

2农业机械的保养方法

2.1注重日常保养

在日常使用及闲置时期要做好保养维护工作,不要等到机械出现问题时才去修理,用修理代替保养作为弥补手段。保养机械时,一定要按照必要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严格执行操作步骤,根据具体的机械型号,按要求进行逐项保养,使机械保养达到必要的技术标准,保证农业机械性能稳定。同时,要尽量到正规的机械售后服务点去保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来进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用质量好的油,定期检查油品质量,保证油的清洁;二是检查农业机械的散热系统,为了避免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要定期添加冷却液,检查水箱;三是农业机械零部件较多,要及时检查是否有零部件松动、脱落的现象,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四是农业机械闲置时,不要露天放置,尽量放置在通风的库棚,定时清理农业机械上的灰尘和泥土,以免灰尘进入机械内部,引起故障[1]。

2.2保养时选用高质量的零部件

农业机械零部件较多,存在许多易损零部件,每年用于更换零部件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在选用零部件时尽量选择那些质量高、价格实惠的合格产品,不要为了图省钱,选购那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此外,对易损零部件要做好统计,对于零部件的更换时间、使用寿命要有详细的记录,以备在零部件使用寿命到期时及时更换。采购员一定要做好记录,保证库存,以备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更换。

2.3加强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农业机械操作人员主要是农民,但是现阶段农民对于机械操作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因此,当前阶段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对机械操作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让他们懂得农业机械保养的必要性和保养时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今后在农业机械维护保养时按照规定要求来操作,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2]。

2.4完善农业机械检测、维修、保养的专业设施

农业机械的维护保养离不开专业设备,没有专业的维修保养设备,一切都是空谈。要在农业机械较多的地区多设置一些维修保养服务站点,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因为一些机械故障仅凭人眼很难诊断,需要专业检测设备来检测。维修站点要配备专业技术维修员,切实做好农业机械的保养维护工作,为农业生产作出贡献。

3结语

农业机械保养工作影响着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因此,要不断规范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流程,加强对农业机械保养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切实将农业机械的保养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出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王洪均.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技巧[J].农村科技,2009(9):72-73.

农业机械篇8

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更重视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效率,传统的人工生产模式效率低、农民劳动强度大、产量低、农产品质量不高,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大王庄镇是山东省境内的一个农业县,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产品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生产也是大王庄镇农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方向,机械化生产是提高农业种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当前农业机械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1农机推广问题

农机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重要途径,当前大王庄镇的农机推广工作不断推进,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部署不全面。农业部门是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对农业机械化生产工作的认知直接影响推广水平。当前农业部门的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工作过程中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部署与规划不够全面,对农业机械推广优惠政策设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农户无法负担农业机械费用,因此对农业机械推广效率产生影响和阻碍。第二,缺乏高素质农业机械推广队伍。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实现农业机械推广,农业机械推广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农业机械推广队伍综合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有的地区农业机械推广人员没有真正深入到各个农村基层地区,对农户进行教育,农户对于机械设备的接受程度较低,对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产生影响。第三,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经费不充足。在农业机械化生产推广过程中,有的地区并没有注重对这项工作的经费支持,由于经费支持不足,导致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开展受到阻碍。

1.2农业机械安全管理不足

农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影响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农机安全监理站工作人员的安全监理意识比较淡薄,在农机推广过程中没有形成配套的安全监理体系,监理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农机推广工作,因此导致某些地区的农户在使用农机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在农机安全监管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工作标准,另外没有重视农机安全监理体系的构建,对于农机推广过程中安全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最终影响农机使用安全水平。

1.3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我国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主要依据《农业机械管理条例》,《条例》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农业机械管理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表现出一些弊端。当前农业机械管理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制度上,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在管理上缺乏民主的管理制度,在一定意义上不能较好的对有关制度和章程进行操作,导致个人专断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农业机械管理出现混乱现象。

2农业机械化管理策略

2.1不断加强农业机械推广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模式,还必须要强化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当前农机推广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旧还有不足。在未来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农机推广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此提高农机推广水平。第一,要形成系统性的农机推广意识和理念,农业机械化生产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农业机械的推广和普及,农业部门必须要重视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与安排,首先要制定系统性推广方案,例如组建推广队伍、加强与机具常见的联系、在各地区做好农业机械推广的宣传讲解等。第二,要组建高素质农业机械推广技术队伍。高素质技术队伍是提高农业机械推广效率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充实农业机械推广队伍,招聘更多专业化人才,对农业部门的机械推广工作进行落实,农业机械推广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要对农业机械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在推广过程中对农户进行讲解,提高农业机械推广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服务意识,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中必须要建立配套的服务措施,将农业机械推荐给用户之后还应该要提供良好、完善的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在一些乡镇集中建立农业机械售后服务站,对农户在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第三,要加强农机推广过程中的资金支持。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也可以积极加强对社会资金的整合,引导社会企业资金投入,例如通过政府引导,引进更多企业在农村地区办厂设点,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切实解决农业机械推广经费不足问题。

2.2加强农机安全监理

随着农机数量不断增多,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农业机械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农机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在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农民如何使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还应该要加强对农机的安全管理,减少农机安全事故。农机安全监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农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提高农机质量和安全性能,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要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范畴中,对农机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管理,落实具体的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基本原则,确保农机质量满足要求,减少使用个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第二,对农户进行相关教育,引导农户学会正确使用机械,当前有的农民思想层次不高、文化水平不高,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因此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频频上升。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学会正确使用机械,减少误操作带来的安全事故。

2.3不断完善农业机械管理体制

农业管理体制的完善是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农机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作,在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辖区范围内的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从而制定适合实际需要的农业机械规范和相关制度措施。例如在大王庄镇的农机管理过程中,有的乡由于经济水平较落后,农民的购机压力太大,所以农机推广不足,导致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形成死循环。对此,当地政府积极开展了农机推广体系研究,对当地的农户实行补助政策,通过优惠政策,结合一些社会资金的支持,当地农户在购买农机设备的时候几乎不用自己出太多钱,很好地缓解了当地的农机应用不足的问题。另外,在农机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交流,从而不断解决农机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农业机械篇9

近年来,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各种农业机械进入农村,在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达到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因此,农业机械的节能减排不可小视,做好农业机械的节能增效,是降低农业机械使用成本,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2013年,北京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7.7万kW;机耕面积7.26万hm2,机耕率87.8%;机播面积14.75万hm2,机播率66.8%;机收面积12.86万hm2,机收率56.3%;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05%。数据表明北京开展农业机械节能增效将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1北京市农业机械节能增效发展情况

1.1农业机械制造环节

农业机械产品制造环节作为农业机械节能增效的基础,对农业机械节能增效起着推动作用。“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北京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都想方设法依托北京强大的科研院所力量,采取不同形式的合作,把产品的节能增效作为企业产品技术更新的目标,从生产设计、原材料采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环节实行全程控制,从生产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控制污染的产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1]。

1.2农业机械应用环节

农业机械应用环节是农业机械节能增效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机械节能增效的关键环节,包括机械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机械化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收获环节。

1.2.1机械化耕作节能增效技术目前,机械化耕作环节中,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比较节能增效的一种实用技术。保护性耕作采用机械化复式作业,一季可减少作业工序2~3道,降低燃油消耗。由于减少了作业次数,节约了能源,使作业成本降低,从而达到节能增效的作用。

1.2.2机械化种植节能增效技术机械化种植技术相对于其他环节,农艺要求较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精量播种和化肥深施技术在机械化种植技术中具有典型的减排效果。节种是精量播种的最大特性,同样化肥深施技术,不仅节约了化肥的使用,而且避免地下水的污染,缓解土壤酸化、板结和土壤肥力下降,因此发展精量播种和化肥深施技术,是北京市发展节约型农业的重要内容。

1.2.3机械化田间管理节能增效技术田间管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是取得作物丰收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以及田间灌溉。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相对于其他环节,对机械本身要求较高,燃油消耗相对较少。农药的使用是病虫害防治中最为快速、最为经济的有效手段。从北京市植保机械的使用效果上来看,农药有效利用率较低,在节能增效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水平高质量植保机械的研发对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节能增效起着重要的作用。节水农业是北京市发展农业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在北京市农业用水总量中,灌溉用水占了很大的份额。目前北京市积极通过农业产业全面机械化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此来降低农业用水量,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以设施农业为例,主要以喷灌和微灌技术为主,机械化节水灌溉是北京市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4机械化收获节能增效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机械化收获环节节能增效的主要技术。秸秆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如果在田间地头焚烧,不但浪费了能源,而且还向大气排放出大量的污染气体。目前,北京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等技术。大量农民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秸秆肥料利用率;养殖场或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制作青贮等秸秆饲料,不仅就地解决了饲料问题,还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2-4]。

1.3农业机械维修环节

农业机械维修是农业机械“高效、优质、安全、正常”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北京市农业机械维修主要以个体经营维修点、服务组织和生产企业售后服务为主。农业机械通过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可以有效减少功率下降,降低油耗、减少排放,但农业机械维修网点规模较小,维修人员素质较低以及对农业机械维修补贴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维修的发展,成为影响农业机械节能增效的重要因素[5]。

2北京市农业机械节能增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利用率低

农业机械利用率低是北京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生产,农业机械作业时间短,闲置时间长,造成农业机械浪费现象严重,经济效益低。

2.2农业机械作业时无用功消耗多

小地块耕作是农业机械无用功消耗过多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相当一部功率用在田间转弯掉头、地头转移上,机器不能满负荷作业,造成燃油浪费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农业机械作业生产成本增加,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增多。

2.3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节能意识差

目前,北京市农业生产大部分由中老年劳动力来完成,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节能意识差的问题,他们仅考虑到眼前利益,根本没有考虑到长远利益,导致能源浪费严重,废气排放较多。

3相关建议

北京市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节能增效工作的好坏关系着农业机械化能否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3.1加快节能型农业机械研发及农业新技术推广

北京市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应加强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从而适应都市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应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把节能放在重要位置,同时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所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为农业机械化的节能增效做出更大的贡献。

3.2发展新型农业,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土地的集中耕作是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减少无用功消耗的最有效方式,因此应加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实现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高效、节能的优势,降低单位面积作业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3.3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农民节能意识

农业机械篇10

第一条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机械作业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农业机械化促进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和设备。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市农机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业机械化促进工作。

区、县(市)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区、县(市)农机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业机械化促进工作。

发展和改革、农业、财政、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林业、畜牧、水利、科技、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农业机械化促进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加强科学引导、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六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扶持措施

第七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

第八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农业机械化专项资金,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逐步增加。

农业机械化专项资金应当主要用于下列事项支出:

(一)对农民和农业机械作业组织购买的本市重点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补贴;

(二)对购买先进大型维修设备进行补贴;

(三)支持农业机械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

(四)对利用大型农业机械深松耕暄作业进行补贴;

(五)扶持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

(六)促进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培训等服务活动。

第九条农业机械化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公开、公正、及时、有效,按照规定合理分配,不得贪占、截留和挪用。

财政、审计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农业机械化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对未按照规定使用农业机械化专项资金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财政、审计等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和举报。

第十条市和区、县(市)农机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农业机械化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同级人民政府。

第十一条市和区、县(市)农机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政府补贴购置的农业机械档案。

政府补贴购置的农业机械在二年内不得转卖或者转让。在二年内转卖或者转让的,农机主管部门应当全额收缴购机时所享受的补贴资金并上缴财政;在二年后转卖或者转让的,农机主管部门对超过购机时个人自付金额部分的所得予以收缴并上缴财政。

第十二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支持农村机耕道路、大中型机具场库棚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第十三条市和区、县(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农业机械化科研开发项目纳入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第十四条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院校和农业机械生产者,根据农业发展需求,研究、开发、生产和引进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农业机械和相关技术。

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科研成果的转化。

第三章推广使用

第十五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农业区域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设施,为农民和农业机械作业组织提供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培训等服务,逐步建立以政府推广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

第十六条市农机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推广农业新技术与加快农机具更新的原则和本市农业生产实际需要,依据国家和省公布的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确定本市重点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

第十七条市和区、县(市)农机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农业机械科技知识的宣传工作,促进农业机械新机具、新技术的普及。

第十八条市、县(市)农机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农业机械培训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市和县(市)农机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扶持取得相应资质的农业机械培训机构参与新机具、新技术培训;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参与公益性新机具、新技术培训。

第二十条从事农业机械驾驶培训活动的机构,应当取得相应的资质,并报市农机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社会化服务

第二十一条市、县(市)农机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网络,加强农业机械信息、技术咨询、人员培训和维修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

第二十二条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集展销、演示、中介、信息、售后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机械综合服务市场。

第二十三条引导农民自愿组建各种形式的农业机械作业组织,促进农业机械规模化经营,并在购机补贴、燃油补贴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二十四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机械作业服务。

第二十五条市和区、县(市)农机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对农业机械跨区作业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服务、咨询,并受理有关投诉。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为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提供通行便利和服务。

第五章质量保障

第二十六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农机主管部门应当各负其责,依法保障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有偿作业质量。

农机主管部门可以在其职责范围内组织具有农业机械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管职能的部门,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有偿作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农业机械生产和销售者应当依法对产品质量负责,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农业机械;

(二)生产、销售利用残次零配件和报废机具部件拼装的农业机械;

(三)生产、销售没有或者不符合标准、技术规范的农业机械;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设立农业机械维修厂(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技术条件的维修场所;

(二)具有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

(三)具有相应技术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

具备前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并依法办理工商执照后,方可从事农业机械维修活动。

农业机械维修厂(点)应当在《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核定的技术范围内从事维修业务。

第二十九条农业机械维修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使用不符合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维修配件维修农业机械;

(二)利用维修配件或者报废机具的部件拼装农业机械整机;

(三)承揽已报废农业机械的维修业务;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条农业机械作业服务者提供有偿作业服务时,应当按照农业机械作业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进行,并保证作业质量。

第三十一条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有偿作业质量不符合技术规范或者作业标准的,应当依法予以更换、退货、修理、返工重作或者赔偿损失。

第三十二条市、县(市)农机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投诉机制,公布投诉电话和网络投诉信箱,受理群众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有偿作业质量的举报和投诉,并依法处理。

第六章安全管理

第三十三条市、县(市)农机主管部门负责农业机械及其驾驶员、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由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负责。

第三十四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以及其他自走式农业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申请登记,领取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脱粒机、铡草机等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产品加工机械所有人,应当自购买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备案。

第三十五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以及其他自走式农业机械驾驶员,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经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驾驶证后,方可从事驾驶活动。

农业机械驾驶员、操作人员应当遵守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第三十六条已登记的拖拉机达到国家和省规定强制报废标准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在报废期满2个月前,书面提示拖拉机所有人到期办理注销登记。

拖拉机所有人接到提示后,应当在报废期满后的30日内办理注销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公告该拖拉机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

第三十七条农业机械作业组织的固定作业场所应当有安全防护措施和齐全的消防器材,农业机具安装、电源装配应当符合技术规范。

第三十八条农业机械使用者不得利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以及其他自走式农业机械的非乘坐(站)部位载人,以及擅自增设座位、踏板或者超员、超速、超负荷作业。

第三十九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对农业机械的驾驶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农业机械作业开展安全检查,督促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及时纠正违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

第四十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佩戴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标识、出示有效证件,文明执法,接受群众监督。

第四十一条农业机械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由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进行处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依法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第四十二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定期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拖拉机登记、安全技术检验以及拖拉机驾驶证发放情况。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拖拉机驾驶员做出暂扣、吊销驾驶证处罚或者记分处理的,应当定期将处罚和记分情况通报有关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吊销驾驶证的,应当将驾驶证送交有关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农机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政府补贴购置的农业机械转卖或者转让未按规定交回补贴资金的,责令改正,并按照政府补贴资金5%以上10%以下处以罚款;

(二)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从事农业机械维修活动的,责令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三)农业机械维修厂(点)未按照《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核定的技术范围从事维修业务的,责令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以2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

(四)农业机械作业组织的固定作业场所没有安全防护措施、消防器材不齐全或者机具安装、电源装置不符合技术规范的,责令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以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农业机械使用者利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以及其他自走式农业机械的非乘坐(站)部位载人,以及擅自增设座位、踏板或者超员、超速、超负荷作业的,由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以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