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现象十篇

时间:2023-12-22 18:02:00

气候变化的现象

气候变化的现象篇1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总书记和总理亲自关注和领导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8年2月1日,周五,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贵宾厅。

秘书引领记者落座。片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满面微笑地走过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头发稀疏,一身西装,身高约170厘米,语气和缓但抑扬顿挫,说话开门见山。就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大陆近年来极端的气候现象,以及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担当的角色,王守荣接受了《财经文摘》的独家专访。

历史上的极端气候现象

《财经文摘》:首先,何谓极端气候现象?极端二字该如何定义、如何区分?

王守荣:从其本质上看,气候的定义与某种天气事件的概率分布有关。当某地天气气候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时,就可以认为是不易发生的事件。在统计意义上,不容易发生的事件就可以称为极端事件。

目前在气候极值变化研究中,国际上最多见的是采用某个百分位值作为极端值的阈(指界限或范围,音)值,超过这个阈值被认为是极值,该事件即可被认为是极端事件。一般来讲,这个阈值取为10%。

干旱、洪涝、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害等事件,都可以看成极端气候事件。某一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如热浪),在另一地区可能是正常的。

平均气候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对极端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强度的概率分布,产生巨大影响。许多重要的气候影响不是取决于平均值的变化,而是取决于一些超出正常变化范围的罕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极端气候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但对人类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很大。

《财经文摘》:纵观中国数千年人类文明史,发生极端气候现象的比例如何?该变化趋势呈现一个怎样的波动曲线?

王守荣:历史时期(仪器观测记录以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以依据各类古气候代用记录来识别。至今,历史时期极端事件的划分标准以及如何由代用资料来确定的问题,尚亟待研究。下面论及的历史极端事件,为历史时期出现过的重大气候异常事件。

这些历史极端事件,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记录所建立的代用气候序列,并参照历史气候的实况复原结果和用历史文献记录做出的定量推断值来认定,有些事件还可用其他代用资料,如树木年轮和冰芯的记录予以佐证。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事件的严重程度超过现代(最近100年、50年)的极端个例。

《财经文摘》:中国历史上最为密集且最值得关注的极端气候现象主要有哪些?呈现怎样的地域分布特征?

王守荣: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极端寒冷事件和高温事件。中国历史上的严冬极端低温寒害事件,屡见于历史文献的记载。严寒的标志是冬季强寒潮活动频繁,广大地区出现异常寒冷的记录,如井水结冰、大范围的竹木冻死、果树种植业遭受毁灭性的冻害、罕见冰雪的南岭以南地区大范围冰雪霜冻为害等。

这些寒冷情景在20世纪未曾出现过。虽然严冬通常集中地出现在气候寒冷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或不同的冷暖气候阶段,均有发生。

关于历史高温事件,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普查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炎夏气候事件,得到最近一千年间中国典型炎夏事件19例。其中,1743年华北的炎夏,是15-19世纪最极端的高温事件。

历史干旱/雨涝事件。研究表明,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大范围的持续时间3年以上的严重干旱事件,它们分别出现于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极端干旱个例发生在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

各干旱事例中,以1637-1643年的干旱事件(通常又称崇祯大旱)持续时间最长;以1585-1590年干旱地域最广,且地域分布变化最大,前期北旱南涝转变为后期北涝南旱;以1876-1878年为北方大旱的典型,旱区中心的山西南部二百余日无透雨;以1785年为长江中下游干旱之典型――“太湖水涸百余里,湖底掘得独木舟”;以989-990年为中原地区干旱之典型,1989年开封地区的年降水量仅190mm,比常年减少7成以上。

历史时期有过严重的雨涝灾害事件,或为流域性的,或跨流域甚至多流域齐发生的,或雨期长且强度大,或雨期虽不长而强度却特大,成灾严重的。

有同一地域连年多雨的,如1569-1670年,华北地区持续大雨,造成历史上范围最广的大水灾,黄、淮流域5省受灾;有全国大范围多雨,同一年内先后有华南、华北、东北和长江流域久雨成灾,如1794年的情形。一些个例的天气气候特点,与现代实例相类似,如1823年长江流域为主的大范围多雨,类似于1954年的情形。

沙尘暴。历史时期的沙尘暴现象,有着相对频发时期。据史料记载,给出公元300年以来的“雨土年”频数曲线,可见近千年间其频发时期大约有五个,即1060-1090年,1160-1270年,1470-1560年,1610-1700年,1820-1890年。

历史时期沙尘暴事件的实况复原结果,可与现代的记录做对比,如1980年4月17-20日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与历史重大事件相比,乃属较轻的一种。

《财经文摘》:依据您的理解,这些极端事件发生的机理是否在变化?大致有多少可供关联的因素?

王守荣:这些极端事件发生,可供关联的因素有:大气本身的自我调节,大气成分的变化,下垫面(陆地、海洋)等的温度变化,地表本身的特征(粗糙度、反照率等)变化,太阳活动、火山活动,海洋环流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影响的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贡献大小可能不同,其更深入的机理研究尚待进行。

全球变暖下中国的角色

《财经文摘》:在全球变暖的国际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思索经济与环境间的关系,并开始有步骤地增进国际合作。依据您的推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分别面临怎样独特而艰巨的挑战?

王守荣: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它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 底是发展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相对较低。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我们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和主渠道,要坚持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气候变化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我们要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发展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目标。

同时,应该积极加强各种双边和多边的对话和讨论,推动在公约机制下国际应对措施的达成。中国政府主张,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应该综合考虑减缓、适应和发展的协调关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财经文摘》:这其中,中国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王守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总书记和总理亲自关注和领导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战略指导方针。国务院还专门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经文摘》:很多人关心,气候变暖对全球尤其是对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产生哪些显著影响,带来哪些显著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将对人类生活方式亦产生影响?

王守荣:气候变暖将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对防灾减灾提出挑战。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威胁,就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强度可能增强,因而引发更加极端的气象灾害。中国目前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风险能力总体上较弱,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影响经济安全。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农业、水资源和能源等重大国计民生领域的影响。

农业可能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许多地区作物减产,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产量波动幅度增大,农业布局和结构发生变化,病虫害加重,生产成本和投资进一步增加。

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1950年以来,中国六大江河的径流量减少,北方部分河流发生断流,地下水资源锐减。同时,局部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洪灾损失日趋严重。未来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会加剧。

能源保障面临巨大压力。

此外,气候变化还影响到生态安全、军事安全、重大工程安全,并对沿海地区构成威胁,还威胁到人类健康。

《财经文摘》:那么,该采取何种措施消除其负面影响?换言之,有无此可能?

王守荣:总体上看,未来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此,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中国面临的突出和重大问题之一。

采取适应性措施,可以减轻气候与环境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采取减缓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可在源头上减缓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速率和程度。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综合考虑减缓与适应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权衡取舍。

极端气候不是孤立现象

《财经文摘》:在过去的三两年时间里,重庆、四川等地相继发生干旱、水涝等灾害性气候现象。对此,已有学者撰文指出,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为造成此征候的根本原因,尤以大江大河的改造为要。您对此如何分析?

王守荣:重庆、四川的干旱、水涝等灾害性天气,是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正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某些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地区的极端冷事件(如降温、霜冻)逐渐减少,而极端暖事件(如高温、热浪)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2003年夏季,欧洲大部地区遭受高温热浪袭击,造成3万多人死亡。2005年,号称世界“绿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也遭受了6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而上述地区近年来并没有大规模的人工筑坝工程。

因此,从全球来看,重庆、四川的极端高温干旱、洪涝事件并不是孤立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表现之一。

另外,重庆地区是中国长江流域著名的“火炉”,是高温伏旱的主要频发区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包括重庆、四川等都属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高温干旱的易发区。地形对重庆气候有较大的影响。

从历史上来看,近两三年重庆的极端高温干旱事件并不是最极端的,这是由重庆自身典型气候特征所决定。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三峡大坝,高温干旱对于重庆也是常见的。此外,四川、重庆极端气候事件的出现,与下垫面热状况和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密切相关。

《财经文摘》:从国际上的江河工程经验看,特大型水库的建设是否会影响周边环境和气候变化?抑或仅仅略有关联,还是说并无实质联系?

王守荣:国际社会在特大型水库的生态和环境影响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但一般认为,水库的建成蓄水对大范围气候的影响并不明显。

例如,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交界的伊泰普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与中国三峡库区的气候和环境类似。对伊泰普水文站在水库建成(1984年)前后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水库周围的年均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都增加很少,兴建水库并未引起库区周边地区的气候发生任何趋势性的变化。

埃及境内的阿斯旺水库(1967年建成)是非洲最大的水库。国外相关研究表明,该水库未对附近地区的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影响。

三峡水库是一个典型的河道型水库,虽然对周围地区的小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影响范围不大。

该水库对气温的影响范围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两岸水平方向不超过2公里,年平均气温增加幅度只有0.2℃左右,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三峡库区春、夏、秋三季相对湿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库流域内的年均降水量约增加3毫米左右(仅0.3%)。水库附近范围内降水的时空分布略有变化,但影响范围仅涉及库周几公里至十几公里。

三峡水库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国内、国际都非常关注大坝建立之后,是否会对周边气候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其中,利用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研究由三峡水库蓄水造成的陆面状况改变对周边气候的可能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国内外目前都有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其结果都表明,三峡水库的建设,不会对周边区域气候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在某些方面还会改善周边的气候特征。

此外,在三峡工程建设开始之时,中国就启动了“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监测观察,并没有发现三峡库区蓄水量的变化对气候造成明显的影响。

《财经文摘》 :这是否意味着,三峡水库蓄水并未对重庆、四川等地造成异常天气和气候变化?

王守荣:造成近两三年重庆、四川干旱和洪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化的结果,既与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有关,也与大气环流、下垫面热状况的异常有关。三峡水库蓄水,仅对局部地区的气候产生很小的影响,影响范围最大不超过10公里。

需要说明的是,重大工程建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些工程建设在一段时期以后,必然会对天气气候带来影响,天气气候的变化,反过来也会对工程本身的运行和发挥效益产生影响,这些都需要持续观察和深入研究。各级政府有关有重大工程建设的决策,仍然必须关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因素。

全国极端气候现象增多

《财经文摘》:除却四川等地,全国其他地区亦出现不同程度、不同表现方式的气候特征,该如何认识以及如何应对这些现象?此番现象是否有大爆发的可能?

王守荣:近100年来,中国年地表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约为0.5℃至0.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2007年,中国气温继续升高,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也是连续第十一年高于常年。从1986/1987年冬季开始,中国已连续经历了22个“暖冬”。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

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都趋于增加,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

中国北方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华北地区近20多年来,干旱形势不断加剧,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更是连年出现大旱,不少地区连续五六年遭遇干旱。

夏季高温热浪也增多。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最高温度大于35℃的高温日数显著增多。

在刚刚过去的2007 年,中国部分地区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气象灾害多发、并发。总体上看,全年干旱面积偏大,暴雨洪涝损失重,城市内涝频发,雷击灾害伤亡多,气候年景属中等偏差。

夏季,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北方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秋雨,并发生大范围春旱;东北出现严重夏伏旱;江南、华南遭遇严重高温伏旱和50年一遇特大秋旱。同时,热带气流登陆增多,强台风“圣帕”、“韦帕”和“罗莎”,给南方多省带来严重损失

对这些极端现象的出现,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不要恐慌。可以采取适应性措施,来减轻气候与环境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采取减缓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速率和程度。加上自然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所谓此番现象大爆发的可能性基本不会出现。

《财经文摘》:对于极端气候现象,该如何预防及应对民众的潜在恐慌心态?依据您的分析,极端气候现象是否存在根治的可能性?

王守荣:对于民众来说,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极端气候事件,既要高度重视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不应过于恐慌。要多看一些气象方面的信息,多了解一些安全保护常识,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包含人为的因素,但也是一种基本的自然现象,根治是不可能的。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首先应当树立科学的态度,高度重视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同时,提高全社会防御和减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的能力,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

《财经文摘》:在应对极端气候现象方面,政府的责任该如何体现?应如何加强国际战略合作?

王守荣:第一,要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气象灾害预警和灾害应急体系。

中国气象灾害的种类比较多,对国家安全有严重影响的重大或突发性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

首先要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组建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机构,提高对各地发生灾情的快速、联动气象应急能力。

其次要建立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不断提高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能力。同时,要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体系,让广大农(牧、渔)民更及时、更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气象信息和服务。

第二,要以人为本,进行科学预防和救援工作。加强对弱势群体应对气象灾害的社会救助,保障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科学调度,保障能源和水资源安全。

第三,要加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强度偏强。各级气象部门在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的同时,要加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特别要做好台风、雷电、暴雨、强对流等重大灾害性天气危害的科普宣传,不仅要让民众看懂、读懂,认识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危害,而且要以直观形象、贴近生活、科学实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宣传,还得向民众普及防灾避灾的措施。

《财经文摘》:应如何加强国际战略合作?

王守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国际合作十分重要。国际社会应共享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信息和防灾减灾经验,加强人员、技术交流。

气候变化的现象篇2

运气学说,是探讨气象运动规律及其与人体生理、病变关系的科学。古代研究气象运动,涉及面较广,诸如历法、天文、气候、物候等。人们若不能把握寒暑阴晴的变化规律,衣食住行都会发生问题。远在三千年以前,殷墟甲骨文的许多卜辞中都记有阴晴雨雪的变化。到周朝前半期,人们已经搜集了许多气象学的经验,并编为诗歌,使妇孺可以传诵。如《诗经•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意思是冬天要下大雪之前,必先飞雪珠。又《国风•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意思是早晨太阳东升时,在西方看见虹,不久就要下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普遍应用,生产技术和交通工具大有改进,天文学和气象学知识也大大提高,给运气学说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我国古代在气象和天象观测方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及详细的记录和总结。例如,春秋以前,没有二十四节气,人们的活动要看星宿的出没作决定,所以人们普遍观测天象。明•顾炎武《日知录》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多,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华’,戌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七月流火”,“三星在户”“月离于毕”,“龙尾伏辰”①,均为当时流传在民间的气象谚语,分别见于《诗经》、《春秋左传》等典籍中,可见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人民的天象知识已相当普遍。并且,对大旱、大水、大寒、以及霜、雪、冰、雹等特殊气候的记载,极为重视。例如南宋,从高宗绍兴五年(1131年)到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凡一百三十三年间,有四十二次杭州晚春下雪的记载。气象学家根据这些记载和近年杭州降雪日期相比,推断在南宋时代的春天降雪期,要比现在延迟两个星期。说明在十二、三世纪时,杭州的春天要比现在冷1℃左右。所以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说:“在我们的史书上和各地方志上,古代气候记录的丰富,是世界各国所不能比拟的”。此外,古人对气象的研究,不仅单凭直观观测,还制造仪器以辅助观测之不足。如后汉(或魏晋)人所著的《三辅黄图》记:“长安宫南有灵台,高十五仞,上有天仪,张衡所制。又有相风铜乌,过风乃动。其制法虽不详,但据《观象玩占》说:“凡候风必于高平远畅之地,立五丈竿,于竿首作盘;上作三足乌,两足连上外立,一足系下内转,风来则转,回首向之,乌口衔花,花施则占之。可知张衡的候风铜乌,和西方屋顶上的候风鸡相类。西方的候风鸡,十二世纪时始见于记载,要比张衡候风铜乌迟一千年左右。雨量器也是中国最早应用的。宋•秦九韶著的《数书九章》中有一算题,就是计算雨量的容积。到明永乐末年(1424年)令全国各州县报告雨量多少,当时各县统颁发了雨量器,一直发到朝鲜。清康熙、乾隆年间,继承了明朝这一优良制度,制造统一雨量器,颁发至当时全国各地。西方到十七世纪才用雨量器。此外张衡创“浑天学说”的同时,还制造“浑天仪”,立黄赤二道,相交成二十四度;分全球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立南北二极,布置二十八宿及日月五星,以漏水转之。某星始出,某星方中,某星今没,和实际极为相符,其精巧之程度为中外前所未有。这些仪器的制成与应用,使人们对天象和气象的认识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我国古代在气象学、天文学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季节气候的划分

各地区的气象变化都有相对固定的周期节律,称之为季节,季节反映了气象变化的规律。四季,指春夏秋冬四时,主要反映气温的年周期变化,在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周期中,地球以赤道为轴心的南北极来回摆动,是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有明显四季气象特征的天文背景。运气学在四季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背景下,独具特色地构建了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医学气象学理论。五季,是按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五个时段,其以寒热气候特征为主,又考虑燥湿等气象要素,更能反映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运气学以此为依据,把一年运气划分为五季,形成了主时五运说,每运各73.05日,每年约从大寒日起为初运木,主风;二运火,主热;三运土,主湿;四运金,主燥;终运水,主寒。六节,又称为六季或六气,也是按照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六个阶段。按五行相生次序分为六步,称为“六节”,每节各有相应的气候特征与之相配,分别为风、热、暑、湿、燥、寒,故又称为“六气”。其实质是把影响气候的气象要素归纳为六种,并以该六种气象作为常见气候类型,客观地反映了气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二十四节气的确定

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季节的交替和气候变化的时段,是将一年内太阳在赤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里。每月两个节气,月首的叫“节气”,月中的叫作“中气”,每个节气十五日多。每个节气的名称据该时间段内所特有的气象和物象而确定,反映季节寒暑变化、气温高低、霜露雨雪及其物候规律。运气学说的六步主气,就是以此为据,把一年分为六步,每步主四个节气,说明一年中各季节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病候特点。七十二候之“候”是气候的意思,是计算气候变化最小的区划单位,每候有一个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我国气象的短期变化约五日,即五日为一个气候小周期,全年七十二候。“候”是气象变化最直观的客观依据,也是运气学说的时令季节标志。1.3阴阳两历调整的成功阳历和阴历调合的困难,在于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两个周期不能配合。月亮绕地球二周所需时间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两个周期不能除尽。而古代农历把阴阳两历调和得相当成功。阴历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一年十二个月仅354天,比阳历少十一天有余。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却多了几天。若十九个阴历年,加七个闰月,和十九个阳历年几乎相等。这是很巧妙的。我国在春秋中叶,已知道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谓“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阳历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乃阴阳历并用。西洋在巴比伦时代及希腊罗马时代,也并用阴阳两历。但我国的历法比希腊、罗马进步得多。《孟子•离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古人称冬至、夏至为日至,可见在孟子时代,我国测定阳历年的长短,已极有把握,而西方至西汉末年历法还非常纷乱。二十四节气和阴阳合历的确定,不仅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也给运气学说的建立创造了极其有利的科学条件。

2运气学中的气象医学思想

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运气学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运用了大量的古气象学内容,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实践,加以发挥,将其融会于医学理论之中,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古气象学,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医学气象学。因此,运气学实际上是运用古代气象学理论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防治规律而建立的理论,并通过“气候—物候—病候”的关系予以表述。

2.1人与气象变化相应的生理观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和风热燥湿寒的气候变化。人的五脏与四时气候变化相通应,“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脾胃者,通于土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因此,五脏之气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尤其是四时气候的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四季气候的活动规律相适应。这种五脏外应五时的观点,不但认为气象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而且还认为经络之气的运行分布,气血津液的分布部位、分布状态、运行及代谢状况,以及人体的正常脉象等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运气学以四季气象变化为背景,以中医学特有的四时五脏理论为依据,构建中医运气理论。认为春日多风,气渐温;夏日炎热,长夏多雨湿;秋日干燥,气渐凉;冬日严寒,这是气候之常,为主气、主运的应时气候,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必要条件。人只有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但是,气候常有变异,有时甚至反常,这种干扰因素,就是客气、客运所主的气候。气运之至,有太过,有不及,从而产生胜、复、郁、发等各种异常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气候变化的现象篇3

一、概述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DwightLasswell)是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1948年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人类的传播活动分为五大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1]。科学传播属于大众传播,具有传播的全部要素。将拉斯韦尔5W模式具体化到科学传播活动中,即形成科学普及和传播的五个要素:科普主体、科普内容、科普媒介、科普对象和科普效果,藉此可以展开具体领域的科学传播研究,包括控制分析(科普主体研究)、内容分析(科普内容研究)、媒介分析(科普媒介研究)、受众分析(传播对象研究)、效果分析(传播效果研究)等[2(]图1)。依托中国科协资助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普内容及其传播的研究”课题,作者前期展开了名为“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普及”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知识问答”(40题)、“参与调查人基本信息和一般认识”(25题)等两部分,地域覆盖为贵州(西部)、湖南(中部)、北京(东部)三省市,调查对象覆盖中学生、大学生、城镇社区居民和农村社区居民等,有效问卷为392份,获取了公众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较为真实、客观的认识。本文即根据问卷调查的一些分析结果,结合由拉斯韦尔5W模式对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现状及对策进行阐述。

二、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现状

(一)成果和经验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经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具有多元的科学传播主体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主体的构成比较多元化,组织者包括:科协、共青团、教育、宣传等部门系统;实施者既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电影制作单位、环保团体等媒介系统,也包括中小学校、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支持部门包括科:普场馆单位、气候、环境、经济、能源等部门和有关科研院所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个体也参与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在多元主体的推动下,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了各种联系,促进了科学传播网络的宽化和深化,丰富了科学传播的方式。同时,随着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问题认识的深入,科普主体的能动性、思想意识、态度观念等有了进一步提升,并且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过程中,科普主体自身也受到一定的教育、启示,增强了科普主体的科学传播能力。

2、科普内容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当前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中,多数科普活动基本从气候变暖的表现、成因、危害、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脉络出发,归结到低碳经济以及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上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在一些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等科普活动中,也穿插了大量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大大加强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普内容的广度,使得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内容更加多姿多彩。在内容开发方面,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逐渐形成体系,同时也和绿色环保、能源、地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等内容相互结合,使得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在科学传播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在内容载体建设方面,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普知识被制作成适于各种媒介传播的载体形式,如电视节目、卡通图书、标本模型等,促进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网络的发展。

3、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参与在当前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中,利用科普场馆、学校、企业及社区平台举办的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博览展览会等传媒比较活跃,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电影、互联网等公共传媒积极参与,以人为媒介的口头传播也有较大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社区志愿者工作者与居民之间的传播不容忽视。此外,在传统的图书、电视广播、报纸期刊、展览博览、图片画廊、报告座谈之外,基于互联网和手机平台的博客、微博、电子书、即时通讯、动漫画等新媒体也加入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推动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媒介的多样化。

4、科普对象逐步扩大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普对象正在逐步扩大,拓展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范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公民社会日益成型,人们对生命、地球以及人类未来更加关注,对于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科学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入,生态污染、空气质量、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域的群体积极参与科学传播活动,使得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覆盖面更为广阔。

5、科普效果比较明显当前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科普对象在知识积累、观念转变、行为方式改变等方面有较大提升,彰显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能力。例如,调查问卷中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您知道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环境问题吗”?受访者的回答选择“完全不知道,也不关心”的占6%;选择“不太了解”的占17%;选择“知道,但不是很清楚”的占51%;选择“知道,我非常关心这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占26%。第二个问题是“您对低碳经济这个概念了解吗”?受访者的回答选择“从没听过”的占7%;选择“听说过,但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占34%;选择“知道大概含义和内容”的占47%;选择“熟悉具体含义和内容”的占12%。这些说明多数人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提升。

(二)存在问题

在当前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还应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协调性较差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科普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统一的目标和行动纲领。各个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难以实现,一些热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单位、个人等无法融入既有的科学传播体系;一些渴望受到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教育的单位和个人,缺乏必要的管道获取相关资源和信息,科普媒介与公众的互动、交流还有诸多欠缺。#p#分页标题#e#

2、针对性不强由于既熟悉科学普及业务、又熟悉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专业领域的推动机构比较缺乏,目前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针对性有一定欠缺,表现为科普内容的归类整理不够、科普媒介的率意而为和科普对象的分类施教不够。例如,针对老年人、家庭主妇、中小学生等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没有得到有效的区分,影响科学传播的效果。

3、“为科普而科普”,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感化主要表现为存在某种程度的传送、灌输形式,“为科普而科普”,难以充分调动受众的主动性和实现观念转变。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关键在于树立全民的低碳理念,但是在目前的相关科普活动中,多数时候将重点放在了低碳生活方式、方法、技巧的传播上,对低碳理念的科普显得较弱,低碳科普对于思想层面的教化也非常薄弱。低碳方法、技巧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感化,人们的低碳行为则很难长期坚持,取得的效果也是不稳定的。

4、持续性需要加强我国的科学教育、思想教育等领域长期存在运动式、节日式的特点,这样的运动式教育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中表现也十分明显。比如在世界水日(3.22)、世界气象日(3.23)、世界地球日(4.22)、世界环境日(6.5)等特殊日子一般会有较多的科学传播活动,但是平常日子则可能偃旗息鼓,这十分不利于科学传播的持续性。因此我们既要在纪念节日时加强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还要在平常加强有关科学知识的传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科普传播效果。

三、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对策措施

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3],针对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必须作出有效的应对。

(一)推动科学传播方式创新

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是一项持续的社会公益事业,只有在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推动的情况下,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才能不断深入和发展。

1、积极发展社会组织鼓励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社会组织在科协、共青团、气象局等系统内挂靠、注册,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协调,并对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予以指导和帮助。

2、突出实践和体验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活动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科普对象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认识到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问题,引起心灵的共鸣和认同,最终转化为切实的低碳行动,推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普及和传播。

3、注重理念和行为的培养将提升公众的低碳意识置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系统中,注重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细节设计,在具体科普活动中强化理念的培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加快科学传播网络发展

1、发展新型科普传媒加强基于互联网、手机、动漫画等传播平台的新型科普传媒建设,强化网页、视频、博客、微博、QQ聊天、电子书、短信、铃声、动画、漫画等表现手段对低碳科普的传播,开发适于现代技术传播的数字内容和素材,建立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普数据库等[4]。

2、促进传播主体融合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活动比较活跃,但是还处于各自为政、相互割裂的状态,因此我们必须促进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普主体的协调、融合,加强科普主体在科普媒介、场馆资源、知识资源上的协作,并增加科普主体的交流、研讨,实现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普及的长效机制[5]。

(三)促进科学传播范围扩展

1、加强宣传,吸引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推广,增加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的重要性和荣誉感,突出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和低碳发展带来的益处。

2、向农村、向边远地区普及推广科普主体建设要面向农村、边远社区、贫困地区渗透,不留盲点地区,不排斥末端人群,提高对农村居民、低学历人群、低收入人群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力度,

3、突出重点,彰显特色针对企业人员和社区居民的差异,重点突出低碳生产方式或低碳生活方式的科学传播,让每一场科普活动都极具特色,并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低碳科普目标。

(四)加强科学传播能力建设

1、增加经费投入主要包括增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普场馆建设经费、科普媒介建设经费、科学传播活动组织经费等。

气候变化的现象篇4

关键词 气温变化趋势;分析;辽宁大连;旅顺口区;1965―2015年

中图分类号 P4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21-02

Analysis on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Lvshunkou District in Dalian City During 1965-2015

YANG Bo 1 WANG Hong-xiang 2 CHEN You-bao 1 HAN Fang-qiang 1

(1 Lvshunkou District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Dalian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Dalian Liaoning 116041; 2 Dalian Meteorological Bureau)

Abstract Based on monthly temperature data of Lvshunkou District National Observation Station during 1965-2015,the temperature change trend was analyzed by the climate mean and mean square deviation method,and the seasonal temperatures of Lvshunkou District in recent 51 years were analyzed by Monte Carlo significance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Lvshunkou District was gradually rising,the rising trends of spring,autumn and winter were obvious,and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rising by 0.27 ℃ per 10 years.

Key words temperature variation trend;analysis;Dalian Liaoning;Lvshunkou District;1965-2015

当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全球的关注。各个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已经召开了多次气候变化分析大会,结论一致认为:全球变暖是有人类活动以来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1-2]。20世纪全球气温增幅最大的2个时期分别是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大连市旅顺口区作为京津海上门户和东北的天然屏障,三面环海,具有北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日光充足,雨量适中,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为了掌握在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下,旅顺口区的温度是否也发生了相应的增加以及其变化趋势,本文对旅顺口区近51年的温度进行分析,得出旅顺口区气候变化的特征。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选取1965―2015年旅顺口区国家气候站旅顺本站的逐月温度气象数据,计算春、夏、秋、冬季的平均气温、月最高气温和月最低气温,绘制变化曲线来反映旅顺地区温度变化特征。

一定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一定时期内气候平均变化或者气候变化率数值,也就是气候相关要素在均方差变化上体现。因此,气候的均值计算或者均方差计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变化的相关规律,对气候分析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对旅顺地区温度均值进行计算,采用蒙特卡洛显著性检验,即只要满足不小于某一标准值时,一定时期的温度变化就是超过自然变率的温度异常变化[3]。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季气温线性趋势系数

旅顺口区年、春、夏、秋、冬季气温变化率线性趋势系数分别为0.268、0.197、0.004、0.341、1.589 ℃/10年。其中秋季相关系数r>0.273,通过蒙特卡洛显著性标准0.05信度检验。

2.2 年、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通过计算得出旅顺口区近51年气温线性趋势系数,结果表明:旅顺口地区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都呈现上升趋势。从春季(图1)、夏季(图2)、秋季(图3)和冬季(图4)的气温趋势线来看,春季、秋季和冬季气温的上升趋势明显,分别以0.20、0.34、1.59 ℃/10年的速度上升,夏季的上升速度较缓和,从0.004 ℃/10年缓慢上升,分析近51年均气温变化(图5)可以得出旅顺口区近51年气温是以0.27 ℃/10年速度上升,和四季变化趋势吻合。同时,可以得出旅顺口区气温升高主要是以春季、秋季和冬季气温升高为主导因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旅顺口区近51年来冬季降雪较少的现象。

2.3 暖冬分析

对旅顺本站冬季平均气温51年取均值得-6.6 ℃,则把旅顺地区冬季平均气温>-6.6 ℃时的冬季称为旅顺口区的一个暖冬年[4]。依据此标准,1966―1975年、1976―1985年、1986―1995年、1996―2005年、2006―2015年分别有暖冬1、4、9、7、7个。因此,1965―2015年旅顺口区共出现28个暖冬,其中1986年以来就出现了23个,说明暖冬出现频率随着年份的增长在增加。

3 结论

分析表明,旅顺口区近51年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春季、秋季和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以0.27 ℃/10年的速度升温。旅顺口区1986年以来就出现了23个暖冬,说明暖冬出现频率随着年份的增长在增加。从侧面也反映了气温在上升的趋势。气候变化包括ο喙氐钠象要素进行累加取平均和求的线性变化斜率。随着获取气象资料年份的增加,累加取平均的结果表明了均态值变化,线性变化斜率总体反映了变化趋势。同时,还需要更多的模型研究来分析问题[5]。

4 参考文献

[1] 丁一汇,张锦,徐影,等.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228.

[2] 胡毅,李萍,杨建功.应用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57.

[3] 李爱珍,刘厚风,张桂芹.气候系统编号与人类活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气候变化的现象篇5

关键词:寿光市;地面温度;气温;气候倾向率;气候突变

中图分类号 P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37-03

IPCC第4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100a(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1]。我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揭示:在最近的50a全国年平均气温增加1.1℃,增温率为0.22℃/10a[2]。廉丽姝等对山东省近40a(1961-2001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山东省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24℃/10a[3]。多项研究证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制约着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发展[4-7]。

本文选用寿光市1961-2010年的地温和气温资料,运用现代气候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寿光市近50a的近地面温度和空气温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寿光市的温度变化规律,旨在为寿光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开发气候资源、科学预防和减少各种气象灾害提供参考,同时为当地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选用寿光市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平均地温(0cm地面)和气温、极端平均(包括平均最高、最低地温、气温)资料。按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生成逐季序列。多年平均值采用1961-2010年的50a平均。

3 结论

(1)近50a来,寿光市平均地温和气温均呈递增趋势,年、季、月平均气温的增温率均高于地温的增温率。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地温与气温增温率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

(2)平均最高、最低地温和气温均呈递增趋势,最低温度的增温速率远高于最高温度的增温速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高于最低地温的增温速率,最高气温的增温速率低于最高地温的增温速率。

(3)由于平均气温的增温率远高于地温的增温率,故二者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小,平均地气温差递减率为-0.18℃/10a,50a来年平均地气温差已减小了0.9℃。年平均最低地气温差也呈递减趋势,递减率为-0.09℃/10a,平均最高地气温差呈递增趋势,增温率为0.04℃/10a。

(4)寿光市地温与气温的显著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可以看作是对全球和中国气候变暖的一种响应,气温对气候变化反应较地温敏感,冬季较其他季节敏感,气候变暖在最低温度上表现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IPCC.IPCC Fourth Assessment(AR4)[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12.

[2]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3]廉丽姝,李为华,朱平盛.山东省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06,34(1):57-61.

[4]白美兰,沈建国,裴浩,等.气候变化对沙漠化影响的评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7(4):457-464.

[5]廉丽姝.山东省气候变化有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5,33(1):73-76.

[6]丁丽佳.潮州农业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J].气象科技,2009,37(2):190-195.

[7]张星.福建粮食生产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研究[J].气象科技,2007,35(2):232-235.

[8]贾金明,王运行,王树文,等. 濮阳市多时间尺度气温变化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气象,2006,32(9):99-105.

气候变化的现象篇6

一、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光资源的影响

中国总辐射量在20世纪60―80年代呈减少趋势,90年代后有所回升,但总体呈下降势。1956―2002年间,全国平均年日照时数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变化趋于和缓,减少趋势最明显的地区是华北和华东地区,黄土高原中东部下降也比较明显。辐射减少可能与火山喷发、城市和工矿业发展引起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有关,实际观测与数值模拟也表明气溶胶的增加导致直接辐射的降低,作物的光合有效辐射量随之减少,减少的趋势是渐缓的,冬小麦比水稻的减少趋势更明显。

2、气候变化对热量资源的影响

近50年,除四川东北部和南部地区的气温略有下降外,全国大部地区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温升高最显著的地区是华北、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气候生长期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平均增长速率为每年0.16天。近47年,全国无霜冻期以每10年3.4天的气候倾向率延长。东北、西北积温增加明显。未来各种排放情景下,以冬季的变暖最明显。区域分布为青藏高原增温最大,东北、西北、华北次大,其余地区则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分布。CO2浓度增加越多对温度的影响就越大,温度升高幅度越明显。

3、气候变化对水分资源的影响

近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西部、华南降水呈增加趋势,华北、东北和西北东部降水呈减少趋势。华北每10年减少20~40mm,华南与西南地区每10年增加20~60mm。未来各种排放情景下降水变化分布基本一致,年降水增加显著区域为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沿岸及其以南地区有小幅度增加。

温度升高,导致作物需水量发生变化。利用比较宏观和简化的内岛善兵卫公式发现温度升高对蒸发率的影响夏季大于冬季,北方大于南方。CO2倍增时,1月北方月蒸发率增加约 10%,南方增加4%;7月北方增加18%,南方增加约 10%。未来温度上升,在其他气象要素保持不变的情景下,华北地区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冬小麦需水量增加最大,棉花次之,夏玉米最小,业已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规避极端气象和气候灾害风险,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将面临一个新的课题。气象观测年序列增长、气候变化或短期气候异常也迫使人们重新认识一个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需要修改以往利用较少年数资料得到的气候资源的农业分析和区划结果;改变以往仅考虑热量和最低温时间来确定作物种植界线的做法,进而需要考虑气候变暖和变干的趋势给气候资源带来的影响。

1、优化我国农业种植制度

优化种植制度是适应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且能立竿见影的技术手段。利用我国长时间序列的加密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我国以及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可能影响,分析当前气候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光、热、水资源重新分布和农业气象灾害分布格局的影响,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热量资源增加、复种指数增加等优势,规避高温热害、干热风、干旱等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进而改进作物布局,科学的调整种植制度,趋利避害,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保证粮食生长的高产稳产。

2、调整作物种植结构(趋利避害)

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可以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而规避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例如甘肃近些年玉米及马铃薯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小麦播种面积有所下降,调整了作物种植比例而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而在洪灾多发的两湖平原,通过发展早熟早稻品种与迟熟晚稻组合搭配错开洪涝高峰期,部分实现了农业避洪减灾。可见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可以减少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应该开展适应当地气候变化的作物种植结构研究,调整种植结构,研究和探索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基本建设。开发高效灌溉和节水技术,扩大灌溉面积;强化综合防治气象灾害的工程设施建设,科学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增强农业的生产能力和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

气候变化的现象篇7

关键词:气候变暖;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70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升温,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柳江县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从而导致了降水量减少,旱情严重,病虫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研究气候变暖的现状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指导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气候变暖带来的改变

1.1 气温升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相对于20世纪初气温上升了0.5~0.8℃。冬季增温幅度高于夏季,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连续出现了16个全国大范围的暖冬季节[1]。位于广西中东部、柳州市南部的柳江县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已达20.5℃,并以0.04℃/10a的速度上升。

1.2 降水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除了对气温有很大影响,对降水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且较温度变化复杂。在过去60a中,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减少至最低值,随后略有增加。柳江县降雨量减少主要体现在夏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467.7mm,多集中在4~8月,占全年的71.9%。

1.3 CO2浓度升高

CO2作为大气中的微量气体,对气候影响最大。气候变暖直接导致CO2浓度升高,地球表面温度升高,温室效应愈演愈烈。据全国气候模式数值的模拟结果得出,CO2浓度增加一倍,平均温度将升高1.0~4.3℃[2]。

2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暖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具体来说,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以下4个方面:农作物品种布局、农作物生长发育农作物质量及农作物病虫害(如图1)。

2.1 对农作物品种布局的影响

由于气候变暖,年平均气温上升,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从而导致农作物种植区成片北移。柳江县平均温度上升1℃,10℃ 积温的持续日数平均可延长约15d。很多作物将因冬季寒冷期不足,满足不了春化作用对低温的要求,而被其他品种所取代,而耐热性好、耐旱性强的作物面积将不断扩大,如甘薯、甘蔗、莲藕等。

2.2 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由于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造成生育期缩短、生长发育不足,减少了农作物光合作用累计干物质的时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柳江县玉米、谷子在平均温度升高1℃时,生育期将平均缩短7d,减产幅度约为5%~15%。此外,降水量的变化对甘蔗的产量、含糖量也有较大影响,降水量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产量下降(如表1)。气候变暖所带来的降水量变化会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

2.3 对农作物质量的影响

气候变暖而引起的干旱性气候及昼夜温差的减小会严重影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质量,降低经济效益。此外, CO2浓度的升高虽然会增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矿质元素和养分,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品种,但是,不同农作物对CO2的适宜浓度不同,CO2倍增的环境下虽然会提高大部分农作物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但也降低了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

2.4 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病虫害发生面积达210~245亿hm2,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占同期粮食生产的10% [3]。而气候变暖导致冬季气温升高,越冬病虫卵蛹死亡率大大降低,很容易导致翌年春夏季节农作物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无疑对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有加重的趋势。夏季气温升高,更会加速病虫害的蔓延,如水稻稻瘟病、稻飞虱,棉花害虫红蜘蛛、棉铃虫,瓜类白粉病等病虫害有严重发生的趋势。

3 我国应对气候变暖的对策及措施

3.1 加强灾害预报

依托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的能力。依托社会的电视和通讯科技发展能力和现代通讯技术,把针对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气象信息无缝隙的及时送到农民的手中,帮助广大农民防灾减灾,最大限度地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着力加强农业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农业气候年景预测和预估技术研究,积极支持针对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气象服务技术方法研究,进一步增加农业气象服务信息。

3.2 调节种植结构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应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对现有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因积温增加和生长期的变化,一熟区的南界将北移,双季稻区和三熟区北界也将北移。水稻的种植应选择抗旱品种,在干旱地区应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而适当发展玉米、花生等耐旱作物。此外,尽量增加土壤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农业生产活动吸收CO2的能力。

3.3 提高抗旱能力

应努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管理和灌溉系统。政府主管部门应增加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兴水利,大力发展人影工程,提高现有水利工程利用效率,提高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应把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和防雹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作业,及时采用高炮、火箭等方法进行人工消雹、化雹为雨[4],提高干旱地区人工增雨能力,增加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用水。

4 结语

气候变暖无疑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深远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带,气候变化更为复杂,因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此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研究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探求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指导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 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2(1): 3~8.

[2]郑有飞, 牛鲁燕.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93~4195.

[3]周文魁.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综述[J].科教园地,2011,24(2):109,119.

气候变化的现象篇8

【关键词】极端气候 粮食安全 影响 措施

全球变暖,极端气候频发,粮食生产环境和条件恶化,粮食生产的自然风险不断加大,对粮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必须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政策扶持,多渠道、多方面防范极端气候带来的负面效应,将损失降到最低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 极端气候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中国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3个突出问题,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对产量的影响可能主要来自于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变化。极端灾害天气的发生,对我国部分区域的粮食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革,气候变暖一方面将使中国作物种植制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将使中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发生变化;气候变暖导致病虫害发生规律性变化,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化将改变施肥量,加大的农药和除草剂用量。

2.极端气候背景下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

2.1科学规划农业生产格局 要高度重视和着力缓解极端气象灾害和不利气候条件对粮食增产、稳产的不利影响,重点加强主要粮食作物和粮食主产区农业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建设。从保障农业持续增产和粮食长期安全角度出发,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优化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深入分析未来光、温、水资源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格局,开展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和利用途径研究,加快更新农业气候区划。通过对现有农业结构和品种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尽快适应新的资源环境,提高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2.2依靠自身力量保障粮食安全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的影响具有全球性,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粮食安全问题。世界粮食市场可交易量、库存量在不同年份会有更大波动;加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分歧,粮食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趋势难以根本扭转,加大了粮食需求压力,全球粮食贸易可用于我国进口的总量微乎其微。因此,我国粮食安全不能依赖国际市场,只能立足自身。当前,要更加严格地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质燃料的政策。国家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各项政策措施应当长期坚持并认真落实,夯实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

2.3适时加大粮食储备 粮食储备是为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项物资储备制度。由于气候变化影响的不确定性,我国粮食生产波动幅度将会扩大。因此,要认真对国家现有的粮食库存进行一次彻底摸底,适时加大粮食储备,建立健全粮食储备的法律制度。

2.4重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和防御 着力加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御技术研究,加强长期天气预报和极端气候事件预测及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评估研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调控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提供科技支撑。从防范气候变化的风险角度来看,农业生产应当加强能力建设。

2.5加强农业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预测和防治 加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气候背景的关系研究,加强气候变暖对病虫害发生、流行趋势的影响研究,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气象指标体系,重点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大发生年份的气象预测预报工作。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等抗逆作物品种,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

气候变化的现象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象灾害 对农业 影响 对策

前言:由于气候变暖后作物发育期提前,使春季霜冻的危害加大,内蒙古草原区春旱加剧,生产力下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损失加大。如果不采取适应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下降为主。2050年后受到的冲击会更大,主要作物产量和品质将进一步下降,病虫害加重,肥料和水分的有效性降低,农业使用的化肥和灌溉水量将增加,生产成本将提高。

一、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1、干旱:当植物发生水分亏缺,叶片就会出现萎蔫。萎蔫可分为暂时萎蔫与永久萎蔫两种。萎蔫特别是永久萎蔫会使植物受到一系列伤害:(1)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加强;(2)有机物的运输减慢,积累减少;(3)有机物质合成与分解的正常比例遭到破坏;(4)原生质脱水、衰老,遭到破坏,最终使得植物死亡。

2、洪涝:(1)生长减慢,植株较弱: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需要能量,土壤水分过多使根系周围缺氧,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能量转换效率降低,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根系吸收水肥的需要。(2)叶片发黄,茎秆变红:玉米的氮素营养主要来源于溶解在水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及有机质中的有机氮,当受涝时,一部分被流失,另一部分会经反硝化作用而还原为气态氮而跑到大气中去。(3)根系发黑、腐烂:在受涝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嫌气性微生物活动加强,有机质发酵分解,大量积累二氧化碳,会使根系细胞受害。同时土壤氧化还原电势下降,有害的还原物质硫化氢、氧化亚铁等大量出现,都会使根系受害。

3、台风:台风携带的风雨会对大部分的农作物产生影响,10级以上大风就可使果树、农作物等大面积倒伏,并且带来的暴雨会让土壤水分达到饱和,土壤空气缺乏使得作物根部呼吸作用受阻导致作物出现生长不良,枯萎甚至死亡。

4、沙尘暴: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牧畜死亡。所到之处使农作物和牧草根系外露,刮走种子和幼苗,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当年农牧业减产。

5、寒潮:寒潮来临带来强降温及霜冻,对越冬农作物很不利;低温冻害可能冻死农作物,导致来年农业减产;大风、冻雨会损坏树木,影响来年水果产量;暴雪覆盖率草地、压塌了圈棚,使牛羊等因缺乏草料及受冻大批死亡,导致畜牧业下降。

6、雪灾:雪灾对新鲜蔬菜的生产,在有些地方甚至是“毁灭性”的,降雪积压造成了菜棚倒塌。

二、适应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适应对策

1、不断应变能力和抗灾水平。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不稳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地区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以改土治水为中心,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提高应变能力和抗灾水平。

2、选育抗逆品种,采用稳产增产技术。

通过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要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的新格局,改善布局作物品种,有计划地培育抗逆品种,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预防病虫害。

3、发展生物技术等前沿学科。

面临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食物以及气候的袭击,要加强生物固氮、光合作用、设施农业(如温室大棚)、生物技术、抗御逆境和精确农业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强化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及对农业影响的能力。

4、科学地调整种植制度,适应气候变暖。

在北方,要充分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气候变暖,生长期延长的现象,科学地调整种植制度,适应气候变暖,大力发展东北粮食产业。

5、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

加强气候灾害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完善气象综合检测和应急服务系统建设,把气象、遥感和计算机通信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建立部级和升级的农业生产气象保障系统。还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的建设,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极端气象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现象篇10

(一)切实抓紧抓好各项气象服务,大力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中国特色气象事业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工作首位,秉承气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的根本宗旨。

毫不放松地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切实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作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的准确性,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时效性,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要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全力做好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切实加强汛期气象服务,认真抓好精细化气象服务,全力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第11届全运会、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做好上海世博会气象馆建设、参展、服务和第16届亚运会气象服务的筹备工作,继续加强气象防灾科普工作,把气象科普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要进一步提高防范应对的科学性,高度重视和着力加强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继续发展基层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社区(村镇)创建活动。

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科技作用。高度重视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布局、农业生产、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力提升气候变化科技支撑、气候变化预测预估业务发展和气候变化决策服务能力,为国家制定科学的战略对策提供决策依据。要加强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增强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趋势分析认识能力。要加强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国家经济布局、农业生产、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水资源的影响评估。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积极做好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继续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和市场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按照贯彻《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指导意见》,加大粮食生产气象保障工程项目落实力度,制订《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针对农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气象服务,加强森林草原火险等级气象预报服务。要积极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实施,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科技和作业水平。要加强基层灾害防御队伍管理和培训,积极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

(二)切实抓紧抓好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工作,不断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关键就是要加快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一靠需求牵引,二靠工程带动,三靠科技人才支撑,四靠科学严谨扎实的作风。我们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为核心,综合气象探测业务为基础,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统筹协调发展。

着力加快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按照科学布局、需求牵引、优化结构、完善体制、突出效益的要求,以提高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气象服务满意度和气象服务效益为目标,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要尽快建设现代化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推进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在国家和省级业务中应用。要加快建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壮大中国天气网并启动省级站网建设。要建立公共气象服务考核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稳步推进省级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及业务建设。要切实提高科技含量,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气象科技服务的活力。

进一步强化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始终把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作为现代气象业务建设的核心任务,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要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为重点,提高数值预报系统业务支撑能力,提高数值模式同化所需资料获取能力。要着力推进以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为主体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要继续推进MICAPS3.0省地级业务化应用和升级工作,启动综合气候业务平台开发工作。要强化观测资料综合应用,推进卫星遥感资料共享和应用工作。要完善会商流程,改进和加强各类重大气象服务和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总结工作,编写预报员手册,制订并实施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范。

扎实推进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按照科学布局和统筹集约要求,进一步强化综合气象探测系统的顶层设计,加快建立观测内容较齐全、密度适宜、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的综合观测体系,高度重视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质量和效益,推进业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优化部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加强对区域气象观测网业务运行的指导。要加快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风云二号03批卫星工程、雷达信息共享平台、海岛/海岸自动气象观测站、部级地基GPS/MET站和空间天气监测站建设。要加强农业、交通等专业观测网的规划设计,调整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完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要完成气象探测环境分级分类保护方案,加强省级装备维修维护能力建设,完成部级实时气象业务灾难备份系统方案设计。要推进灾害预警系统重点工程的立项工作。

(三)切实抓紧抓好科技和人才工作,加快建立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科技和人才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始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

着力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的方针,积极推进气象科技自主创新,努力实现农业气象、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气候资源利用、气象服务等五个方面的科技新突破。要加强气象行业科研专项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强化项目的业务应用目标。要加大公共气象服务和农业气象业务科技研发力度,提升气象仪器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要建立气象科技成果交流平台,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机制。要完善科研项目定期检查、反馈和通报的机制。

大力推进气象人才体系的建设。要紧紧抓住当前国际、国内人才资源的有利条件,加大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和新时期的用人导向,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大力加强培养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实施“业务科技骨干计划”和“青年新秀计划”,着力加强预报员队伍建设,加强编制外用人管理,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切实抓紧抓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工作,着力完善有利于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构建有利于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依法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职能,优化气象事业发展发展环境。

大力推进有利于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围绕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科学发展要求,完善体制机制。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和完善多灾种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加快形成部门联动、上下联合、区域联防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要完善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的监测、评估、预测、服务体制,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要切实改进气象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有机联系的方式和渠道,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技和气象业务发展的运行机制,加快形成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合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协调运行的业务流程和规范,完善观测、加工、传输、预报和服务环节,加快形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要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与业务服务密切结合、优势互补、成果有效转化的机制,加快形成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交流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立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基层人才队伍补充和稳定的机制,加快形成促进气象科技创新和保障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气象人才体系。要继续推进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完善强化科学管理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加快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努力构建有利于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开放合作新格局。要完善与中央有关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快建立军地气象信息共享、天气会商和联合保障机制,完善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双边、多边合作交流机制。要建立同有关国际机构和各国在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技合作。要做好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示范项目、国际沙尘暴示范项目等的实施工作,做好智力引进和境外培训,继续推动与港澳台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

依法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依法发展和依法管理是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的基本要求。要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建设,依法履行气象信息、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空中云水资源开发、雷电防护、气球施放等社会管理职能,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条例》制定工作,制定《防雷检测管理办法》,修订完善《气象行政处罚办法》。要加强标准化科研创新和标准化基础研究,加大标准培训和实施力度。

(五)切实抓紧抓好基层工作和党的建设,全面促进全面协调可秩序发展。

着力加强基层工作。要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气象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基层现代化建设,提升艰苦台站气象业务自动化水平,降低基层气象台站工作强度,加大艰苦气象台站综合改善力度。要加大对青海等省藏区气象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做好《气象部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气象部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的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