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十篇

时间:2023-12-21 17:20:34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篇1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农民专业合作社 矛盾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通过改革开放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从新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离开了土地流转,土地的潜能发挥就受到了极大束缚。因此健康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有效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随着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土地流转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有法可依的新时期。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要抓住“黄金发展期”,我们必须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深刻的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按照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理论,通过不断的实践促进对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及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当前我国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看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初期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活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初期发展过程实际上正是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过程,是人们对于实践发展需要的一种认识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虽然家庭承包经营打破了高度集中的生产经营模式,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现实中“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普遍存在的是“分”。这使得生产农产品难以与市场建立真正的直接联系,从而阻碍了农村商品市场的发育。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而提出的,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行以来的经验总结,是一种来源于真正实践的认识。

丰富的感性材料,科学的思维方式及理论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要条件。从实际流转情况来看,农村土地流转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它的发展始终不顺畅。虽然农地流转的面积和比重在增加,但进展十分缓慢,流转的比例仍然很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社法》①两部法律的颁布稳定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现并加快了土地的规范有序流转。广大农村通过一系列方式广泛地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切实有效的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

二、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看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的矛盾表现

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一次上升性循环过程往往难以达到科学性的认识,这是因为人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的限制。“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当前我国合作社的实践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其中围绕实践者对实践对象的认识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矛盾问题。

1.农民与合作社的矛盾:认识不统一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近些年开始的,很多地方农户对其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且不统一。部分农民认为合作社不过是为生产经营而组织在一起的简单联合形式,加上非常成功的典型事例较少,有的农户缺少直观认识,对成立合作社热情不高;还有些农民长期以来形成对土地的依附性强,不愿离开土地,把土地看作命根子,在其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后,仍然把承包地看成是活命田和保险田,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愿将土地转让出去。

2.社员与合作社的矛盾:专业人才缺乏

大多合作社成员基本上都是普通农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知识积累差,对新技术掌握程度低,影响到合作社与大市场的衔接。专业化人才的缺乏,社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型人才不多,加之自成立合作社以来,其基本处于自主探索中,缺乏专业培训,造成合作社无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经营管理,阻碍了合作社的创新和发展。

3.合作社与合作社的矛盾:筹措资金困难

合作社大多数自有资金少,在发展较大项目需借款时,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进行担保,这种现状对自身发展不利,且对银行信贷投放也存在着制约。同时,在部分地方成立合作社后,一些农民见有利可图,一哄而上,并不是从生产发展的角度申请贷款而是想利用合作社有关优惠政策取得信贷资金,得到政府的补贴。这种情况下发放的贷款不仅风险大,也加重了正规合作社申请贷款的困难性。

4.基层政府与合作社的矛盾:政策不完善

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重视需进一步加强,出台相关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迫切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贷、技术、税收、人才、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其发展。工商、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对此项工作认识也需加强,多出台支持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政策。

5.市场与合作社的矛盾:产品粗加工二次及三次转化能力差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多仍以农作物产品为主,其规模化的种植生产促进了社员增收、带动了农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同时,合作社也会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产量也会越来越高,再加上缺乏对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的深入挖掘,在产业项目的选择上得到缺乏指导,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优质农作物的高附加值加工和利用,如何变普通农作物为专用农作物销售。因此,提高绿色种植技术,生产高级专用、特级农作物,延长产品加工链条,提高产品加工二次及三次转化能力是农业专业种植的未来发展方向。

所以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发展中出现的矛盾,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通过不断的实践促进对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及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当前我国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从认识的两次飞跃条件看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的矛盾生产的原因

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制约主体认识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这种制约和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合作社自身的主观因素对认识能力的制约

与合作社相关的无论是农民、社员还是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其主观的认识能力都会制约其对合作社发展的认识能力,制约他们认识能力的主观因素一般包括是否掌握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是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拥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及相关的政治素质、经验储备、文化素质、价值取向和自身内在因素等。

首先,合作社相关人员掌握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就能为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创造条件,比如组织部分村民代表参观学习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效果好的典型,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提高村民对其的认识,引导他们自愿入社。其次,面对各种矛盾,要有辩证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明确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以促进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村民增收为目标;同时要以村民依法自愿,不改变土地用途,有偿使用,公开、公平、公正为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2.基层党委政府对认识能力的制约

当前我国政府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社法》等相关法律文件,正是基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行以来的农业生产实践而产生的正确的理性认识。但是理性认识必须要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并探索出具体的实践模式,同时,理性认识和实践模式还要为实践主体所掌握。

法律政策虽然依法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但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实施的主要执行者,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重视却不够,对新事物理解认识能力不到位,致使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因而,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应该对合作社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其发展。使正确的理性认识与具体的实践紧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认识能力,也在实践中验证认识的正确性,促进实践的发展。

3.社会生产力因素对认识能力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生产领域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及科学技术条件,比西方发达国家仍然相距甚远,加上人们的主观认识条件不足,因而对合作社发展的认识能力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着的实践要求,也不能客观真实的发映合作社发展的全貌。

因此,要切实健康有序的推进土地流转,使合作社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必须提高科学技术条件,促进生产生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的生产发展拥有足够后备支持力量,为认识能力的提高,理性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

四、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个发展过程和其中存在的哲学问题来看,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起着指导作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辩证法来对待事物的发展,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对现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演绎等来完成对这一领域的认识,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服务,指导人们征服自然的工作。

从上述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在各种矛盾可以看出,如果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便不能认清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根源,就可能导致走向错误的方向,影响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同时,我们更应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生事物的认识应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注释:

①《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了“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参考文献:

[1]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4]迟福林.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韩俊.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篇2

论文摘要:主体性原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基石,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从当代西方的发展状况来看,如果说其外延是现代哲学人学的全方位拓展,那么其内涵便是以个体本位为核心的主体性原则的凸现。主体性原则贯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成为一条基本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总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欧、西欧所爆发的一系列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从2O世纪2O年代初经过8O多年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它逐步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一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演化为一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社会思潮。他们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非正统地解释马克思主义,旨在重新发现、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利用资产阶级思想的成就,向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开放,允许对马克思主义作各种解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多元化。

人的主体性原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一块基石,可以说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从当代西方的发展状况来看,如果说其外延是现代哲学人学的全方位拓展,那么其内涵便是以个体本位为核心的主体性原则的凸现。它就象一根红线贯穿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直接体现在他们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成为一条基本原则。

一、自然观中的主体性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或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上继承了卢卡奇等人的传统,一方面提高了能动主义和哲学人道主义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哲学唯物主义重视不够,否认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的先在性,他们显然忘记了马克思在论述人类实践的伟大能动作用时,是始终确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存在着的,而且也是始终确认自然界的辩证发展的。

第一,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自然只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否认自然界自身的运动变化及规律。卢卡奇认为在任何给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自然形式、内容、范围和它的客观性都受到相应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受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制约。他主张,人们关于自然的知识的增长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因而这方面的知识应归属于社会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马克思那里,关于人和自然的生成问题,与其说是形而上学问题,还不如说是历史的社会问题。归根结底,人们对任何历史时期的考察都建基于一定的社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因此,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都可以用社会哲学来加以解释,对任何自然的考察都基于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之上的。这样,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功能就得到了进一步强调。

第二,只有历史辩证法,没有自然辩证法;只有革命辩证法,没有科学辩证法。卢卡奇在《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指的只是方法,即唯物辩证法。“认识到这种方法被限定在历史和社会的范围内,这是特别重要的。恩格斯的辩证法的说明所产生的误解主要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恩格斯错误地追随黑格尔,把这种方法扩大到自然界。然而,辩证法的决定性因素——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等等——在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中却是没有的。”在卢卡奇看来,“自然辩证法”,它撇开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活动去讨论自然界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必然掩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践本性和革命本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恩格斯割裂了历史(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把辩证法错误地推广到自然领域,使之变成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列斐伏尔和卢卡奇一样,也把辩证法归结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认为马克思既同认为人类、社会干预之前,自然就包含辩证运动的晚年恩格斯相对立,又同认为物质独立于意识,认识是现实的拷贝的列宁相对立。萨特把“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种种错误归咎于恩格斯,认为正是恩格斯把辩证法推广到自然界,才使辩证法成为“教条主义的公式”。

第三,强调自然的人化或社会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普遍认为人化自然对原始自然有先在性和优先性,不承认原始自然的先在性和优先性。马尔库塞认为自然界就是“人的自然”,而人自己则是“人的自然界”。并断言“自然界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主体”。要求以一种“非本体论的唯物主义”作为自然观的出发点。施密特认为,在马克思那里,自然既独立于人又以人为中介,自然概念与“全部实在”是同一的,人构成实在的一部分。关于人和自然的生成问题,与其说是形而上学问题,不如说是历史的社会问题。列斐伏尔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无动于衷”的,只有人类的活动才使自然界的存在具有意义。他强凋,“自然界成了人类的自然界。它以人为中心,存在于人类之中,成了一个世界,一种有组织的尝试。……人的劳动使人为中心的自然界人化。”

二、历史观中的主体性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历史观上主张把人的意识、主观性提到首位,恢复到马克思主义的心脏,认为历史就是人的主观性的现实化的展开。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自己认为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矛盾对立,是一种把人(主体)当作出发点的人道主义,同把人归结为客体的决定论之问的矛盾对立。

第一,否认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认为决定论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卢卡奇提出总体性理论,并认为马克思只重视了经济的决定因素,而忽视了其他作用,强调多元论和总体性。他认为。这种对经济因素,特别是对经济运动法则的片面强调,必然钝化无产阶级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洞察力和批判力,消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主体性。因此他写道:“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决定性区别的,不是历史解释中经济动机的优先性。而是总体性的观点”萨特则指责历史决定论反映了本质上是对特定社会秩序的保守的合法化。它不能促进无产阶级自我决定的革命意识,而只是把人们的自由放在一种神秘的学说和一个官僚机器中。

第二。抬高主体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把社会历史发展看成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人为的过程。卢卡奇强调,历史过程并不在我们之外,恰恰相反,它正是由我们的行动构成的。人不是历史过程的消极旁观者,而是它的积极的参与者。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认为人、现实的和完整的人,现实地生活着的个人是历史的主题。也是历史规律的主题。萨特表示承认经济条件对人的决定作用,但又强调种种环境条件都是人创造的。而人又在这些条件中创造着新的历史,所以人既是他自己产物的产物。又是一个决不能作为一个产物来看待的历史的动力。第三,强调人的选择的重要性。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并不认为人们可以随心所欲,他们都强调人的选择的重要性。葛兰西认为,问题在于若干种可能发展中,究竟将发生哪一种。并不是由历史法则所决定的。历史无非是人的实践因而是包括意志在内的。布洛赫说。选择是自由的起点。马尔库塞认为。主体作为决定因素而出现。历史命令归根到底是由人给予的,因为规定这些命令的客观条件只是提供几个选择,人的自由的本质在于选择一种超越既定实践的可能的历史实践。

第四,提出实践哲学。包括生产实践、劳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实践一元论,实践辩证法,认为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只能靠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物质与精神。他们重视对实践问题的研究,认为既然历史辩证法的主体是人,那么人的实践活动就成了历史辩证法的真正承担者。卢卡奇把劳动理解为因果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从而从新的高度形成了社会存在本体论,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新的表现形式。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论对旧的物质的本体论的扬弃是理所当然的。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者的真精神。

三、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几乎全都否定反映论、反对反映论。他们注重认识过程中的“创造”因素。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确实有“创造”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研究这些问题无疑有助于深化对认识过程的了解。然而反映论的基本观点是经过人类的千百次实践建立起来的。人的认识的基础层次是反映。如果不首先是对外界的反映的话,人们的任何实践活动以及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都是不可能的。

第一,否认反映论的观点。卢卡奇认为反映论的观点割裂了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事实上,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同等重要的侧面,不存在前者反映后者的问题。列斐伏尔认为,深入的唯物主义反映改造事物的活动,而绝不是反映事物,再没有比把“真实”放在一边。而把它在人脑中的“反映”放在另一边更加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了。施密特认为。认识的任务不是在象一道石墙似地围着人们的现实面前投降,认识由于苏醒了淹没在既定事实中的人类历史过程,而证明现实是由人生产出来,因而能被他们所改变。

第二,攻击列宁的反映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集中论述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他们只承认思想的能动创造。柯尔施指责列宁把认识看作消极反映与和谐一致的发展,是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去取代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历史存在的总体性和一切在历史上流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一种倒退式的修正: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概念完全复归到一种全然抽象的观点。梅劳·庞蒂也认为。列宁的新的独断论把认识主体放在历史的网络之外,使它几乎成为绝对的东西,解除了它的自我批评的任务,使马克思主义不必把自己的原则应用在自己身上。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篇3

1 “开放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系统论

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中,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使系统观成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课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也必然要遵循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 “四有新人”,政治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本身就是系统性问题,客观上要求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指导教学实践。

系统的开放性原则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其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思想政治课教学系统从构成系统的两个要素教与学来看,都同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社会实践,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充满了时代气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反映,接受教育的主体 ----学生,来自于各个不同背景的家庭。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受着环境的影响,接受着来自环境的信息、能量。其中,有的是健康的、正确的、有利的,有的是不健康的、不正确的、不利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大浪淘沙,社会各种腐败的、落后的、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通过家庭、社会时时影响着学生,我们如果看不到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只是局限在封闭式的教学,显然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系统的开放性是不相适应的,很难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现实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流、能流、信息流在不断运动,运动中系统要素、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个系统的功能表现过程必然是它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及时抓住社会发展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的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教与学两要素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环境对系统的关系。社会环境对教学存在着有利的一面,又存在着不利的一面。要充分利用有利的一面,提高学生对不利一面的鉴别、认识、判断的能力。全面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功能,保证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2 “开放型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开放型教学法”贯彻系统论的开放性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融入学生的思想中。把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状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信息、能量的交流,实现自我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

“开放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是:

2.1 把学校小课堂与大社会相结合的原则。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规律,把课堂上的理论放到社会实践中去验证,验证的过程就是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又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载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接受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2.2 把教材中折射出的时代气息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中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自觉培养新的思想观念和素质。如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等等,以跟上社会发展大趋势。

3 “开放型教学法”的教案设计和实施

在认真分析教材,遵循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教案设计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课堂教学,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讲解,以求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点,为社会实践打好基础。第二部分为社会实践。根据教材内容,把教材中的知识点组成一个专题,由学生带着专题到生活中、社会中去验证。第三部分为深化认识,教师设计主题,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把感性认识深化为理性认识。而此时的理性认识已不同于课堂上讲的知识点了,其中已包含了学生的亲身感受,内容更深刻,内涵更丰富。

实施:首先进行课堂教学。结合社会实际,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在讲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形成的社会原因之后,谈解决压力的出路并引伸出社会实践的主题设计 “如何看待民工潮”。在这一章节上设计此主题,是针对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由于每年数十万民工南下广东,自发性、盲目性很大,给广东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学生对民工是有成见的,其实质是对劳动者的感情问题。为扭转学生的思想感情,特设计这一主题。第二部分组织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在市里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并组织到工业区参观,亲眼目睹民工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然后,在“如何看待民工潮”这一主题下由学生自拟题目写小论文。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看到一幢幢漂亮的楼宇在民工手中建成,成千上万的民工辛勤劳动,建设着花园般美丽的城市。看到工业区,厂房里忙碌着的打工仔、打工妹们。使学生懂得了民工潮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学生在《劳动创造了奇迹》、《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等小论文中发出“劳动者是可尊敬的”心声,培养了学生对劳动者的感情,建立了新的价值观、道德观。

教案设计的三部分,其实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实现自我教育、培养正确思想、观念的过程。

4 实施 “开放型教学法”的良好效果

“开放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有效性表现在:

4.1 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要教材上的内容有条件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就让学生走进社会。现实生活是那么生动,那么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强烈的感受中,帮助学生自觉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树立科学人生观。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篇4

关键词:实践观 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

《提纲》曾被恩格斯高度地评价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实践性是社会与人的本质属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但人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往往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截然分开,使认识与实践脱离,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说说而已”,其结果必然导致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鉴此,本文通过对《提纲》中关于实践的观点的剖析和思考,来初步探讨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提纲》中所包含的实践观

首先,实践是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这就是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把客观物质世界看作是与人的活动无关的纯粹的客体,只是消极被动地直观的对象,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他们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把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消极被动的、直观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没有看到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因此,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他们虽然正确地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但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3]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客观世界,既不是精神的自由创造物,也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世世代代实践活动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化了的自然。人的实践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既要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又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使之发生符合人的目的的变化。

其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如上所述,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然后才有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客观世界首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然后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马克思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旧哲学认识论,都脱离实践活动抽象地谈论认识问题,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因而根本无法解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的问题。一切唯心主义者实质上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主张主观真理论,因而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在主观意识领域内寻找真理的标准。只有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实践观,才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4]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外界客观事物相符合,这个问题不可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得到解决,只有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才能解决。而实践则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唯一桥梁。因此,马克思强调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这就是说,只有实践能够证明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的问题。可见,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不仅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他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即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马克思进一步强调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这就是说,社会实践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来源,无论是正确的社会意识,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甚至宗教神秘主义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找到他们产生的根源。因此,这种“神秘东西”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实际地消除其现实的社会根源,才能把它消灭。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提纲》中的实践观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科学的认识规律

学生通过教师教学, 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的过程,必须以认识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我们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应当看到: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是能动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势和政策、理想和人生观、道德和爱国主义、法制和纪律等是客体。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借助自己的思维方式、方法、科学知识、价值观、审美观和以往的经验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加工,并形成新的认识。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探究,就是认识主体对来自认识客体的信息的整合。认识客体的信息只有经过认识主体的加工,才能形成关于认识客体的感受和认知。[8]所以,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正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采用适当的方式把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生动活泼的认识活动,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例如,积极创造覆盖面更广、承载思想信息更多、更加便于操作、更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网络载体、文化载体和管理载体等,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9]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社会的要求需要有一个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只能由实践来充当,在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差距。曾经说过:“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10]离开实践来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会失去客观的衡量准则,只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随意性,甚至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正确的理论、思想才有产生作用的基础和对象,才能真正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真正发挥生命线的作用。理论脱离实际,理论便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对象,理论的指导作用无以发挥,价值无法实现,理论只会成为抽象、空洞的概念和教条。[1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正确与否就要看在其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大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只有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符合客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时,在其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是否能够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便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例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经常及时地组织教育活动的检查和评价,把正评价和负评价、教育者的评价和受教育者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利用评价反馈的信息,加强和改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调控。[12]

(三)认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

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实践是沟通理论和实际、主体与客体、物质和精神、内容和形式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与其他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显著的本质属性”。[13]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该避免仅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上,必须符合实践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有效地连接主客观,实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只能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分析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实践基础和客观原因,决不能脱离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客观条件,空洞抽象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实际出发,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要帮助大学生运用正确思想指导实践,完成从认识到行动的飞跃;不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遵循的知行统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本质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大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特点,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社会考察、劳动教育等多种实践活动,[14]让他们锻炼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又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些理论,就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总的说来,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提纲》所阐述的实践的观点仍然是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和立足点。当前,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直接关系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运用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体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在实践中学习,锻炼,体验生活,建立社会关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和引导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8]刁隆信.试论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9-32.

[9]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7-205.

[10]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1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49-52.

[1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3.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篇5

关键词:高职/实践教学/理论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社会急需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通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是通过教学来体现的。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既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又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通过对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对提高人们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落实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研究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对自身的理解和与其他学科的学术对话和交流,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实践教学作为一个与理论教学同等地位的教学模式,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本文着重从哲学、知识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及情境学习理论五个方面探讨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作为人特有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能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它涵盖了人的全部生活。实践活动的哲学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践是人类的本质及存在方式;二是人的主体地位是在实践活动中确认的;三是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具体来说:

(一)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意

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1]。这句话揭示出,人和世界的关系首先不是认识的关系,而是实践的关系,通过操作、介入世界的方式我们获得了对世界的认识,同时,通过实践也改变着世界得以被认识的方式。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实践更是其应有之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其一,从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现代职业教育是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手工业时期,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进行,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实践教学的雏形。随着生产的发展及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学徒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大量生产一线工人的需要,因此,开始设立专门的学校来培养产业工人。

随着这类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便形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可见,职业教育是从对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业人员的技能训练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在它产生的初期,就非常重视学员的动手实践操作。其次,从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来看,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其职业性,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一个职业,则是因为这个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诸方面[2]。可见,职业性所包含的这些特征都是人们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性。再看,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关注综合能力的养成,其实践的“味道”越来越浓。职业教育面向的是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产业工人也好,开展应用性的研究也罢,总之,社会的发展是由实实在在的生产劳动推动的,不仅如此,科技创新的大部分也归属于应用性研究,而这些均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范畴内,其实现都会依靠具有实践能力的劳动者。

(二)人的主体性通过实践教学得以体现

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既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改造的过程,也不是受教育者被动、僵化的接受过程,而是以受教育者自身为活动对象,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

在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才有可能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主体性的功能,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实践教学正是通过突显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在实践环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实习、实训、实验、毕业论文设计、课题项目设计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实现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主体性实践活动。

(三)实践教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的发展,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46)上,第494页)。可见,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会伴随着世界观的形成或改造、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了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充分统一。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因此,对于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自身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地获得知识、技能及道德行为等多方面的提升,不断地习得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这样在教育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满足了包括人的社会生存、社会适应、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知识观基础

知识观是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前提,不同的知识观支配着不同的教学实践,然而目前教育工作者的知识观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知识观的层面,仅将研究锁定在知识的传递与学习上,对其他知识问题则束之高阁,尤其是认为高职教育只需要加强技能的培养,而不需要知识。这种提法有些偏颇。因而。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理应成为我们思考职业教育教学问题的逻辑起点。

下文将以比较的视界,从知识与认识主体的关系、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知识的类型等维度探讨当代知识观的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对于实践教学的启示。

(一)知识的建构性

知识的建构性,即从强调客观的理性因素转向强调主体的主动建构。在强调理性至上的传统知识观看来,认知过程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理性的、被动的反映过程,有关世界的知识是可靠的、是僵化的、没有活力的东西。但在强调人际沟通的当代知识观看来.知识不再被看作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知识则是流动的,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为此,我们不应再视学生仅仅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不应该再自视为“知识的权威”、“学生的主宰者”,而应该更多扮演“知识的促成者”、“学生的导师”;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建构个人意义的学习环境,就成为有价值的教学隐喻。

(二)知识的社会性

知识的社会性,即从强调个体单向作用转向强调个体问交互作用。在传统知识观看来,知识是居于个体内部,只关涉个体本身的世界,而与他人无关,认为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个体的单向作用。在当代知识观看来,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再是个体的单向作用,而是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尤其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的过程。知识是通过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介、转化等方面的张力形式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发展的实体[3]。对于高职教学来说,除了使学生掌握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知识、技能外,其中很重要的便是养成在工作岗位、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同样,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实践中,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技能培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应是积极互动的合作关系,相互之间能够进行民主、平等对话。

(三)知识的默会性

知识的默会性,从强调知识的明言成分转向强调知识的默会成分。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指那些能用书面语言、图或数字公式等来表达明言的东西。而当代知识观认为,除了明言知识外,还存在默会知识。它通常是不能表达和交流并仅存于个体内部的经验知识,因而,其获得主要途径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要亲身参加有关实践。波兰尼就非常强调实践体验和学徒制形式在获取某些领域默会知识的重要性。此外,也有学者把知识划分为形式知识、描述性知识、说明性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四类,其中实践性知识是与人的行为和行动有关的,尤其是与人的职业或专业实践活动有关的知识。实践性知识仅存在于实践中,并只有通过实践来获得。

(四)知识的情境性

知识的情境性,即从强调知识的个体学习转向强调知识的情境认知。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可以脱离特定的情境借助个体的努力习得,知识的产生和所处的文化环境无关,强调知识的普遍性,使科学被高度权威化。当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个人与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任何知识的习得都离不开特定的空间、时间、价值体系和语言符号等诸种因素。为此,在重塑职业教育教学观念的过程中,我们就必须更多地关注如何在实践中实现教师以经验形态存在的知识向学生个体经验的转化;关注如何通过特定情境的设计提供技能应用的情境,并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学生通过个体的亲身实践把握并寻求最佳解决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新知识的生成和迁移。

三、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他认为,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离开了主体能动性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发展。认知主体将外部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或重组认知结构以吸收新的信息(顺应),在这个处于动态发展的矛盾体中,通过不断地建立认知结构与外界的平衡,实现认识的发展。维果斯基则特别强调社会交往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人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然后才有可能转移并内化为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主张特别关注知识的结构、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多种认知表征方式、探索与发现未知、直觉思维、从多重观点中建构知识和价值等[3](P107)。科尔伯格研究了认知结构的性质和发展条件,斯滕伯格探讨了个体建构认知结构的主动性问题。此外,维柯的“历史”概念、康德的“为自然立法”、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等理论,都对建构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基于对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的把握,可以尝试的归结出建构主义的教学隐喻,具体来说:

其一,在建构主义看来,个体学习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只能由学习者个体基于生活中形成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选择、加工、建构信息的过程。因此,教学要提供有利于学习者认知发展的认知工具,尽可能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激励学生的内在潜能去自主探索。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学意味着在一定的情境脉络下,为了支持学习者问题求解技能的发展,创设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明确的概念表征和问题的领域情境,提供认知工具,鼓励学习者对劣构知识进行探求、建构并通过实践共同体完成意义协

商。

其二,认知主体的认知既是个体内部的建构,同时也是社会建构。知识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必然会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因此,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脉络下,知识的社会协商、交互和实践的产物。学习过程的发生、发展是一定意义的社会建构,这些特性必然决定了教学要有助于学习者交流,提倡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建立实践共同体,达到个人与团队之间观点、经验的交互,进而提升个人的知识理解;重视学习者的社会参与,强调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的教学内容。

四、多元智能理论

智能理论越来越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它对人们重新认识智力的实质、类型提供了新视角。以下将主要介绍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

(一)多元智能理论有利于深入认识职业教育的特点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承认人的个别差异,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开放的,他还坚持人的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每个学生都有各自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它关注学生起点行为及个体优势,强调学生潜力的发挥。

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认识职业教育的特点,而且对于实践教学领域的发展也将注入新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教学符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它是实现开发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的主渠道。对于职业院校的培养对象,他们中的多数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智能,也可说形象思维智能是优势智能。他们经常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懂得“如何做”和“如何做得更好”,而对回答“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表现为相对弱势。因此,针对这类学生的教学,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明确化、教学内容的传授方式必须转换,教学方法必须适合形象思维而非逻辑思维,教学场所也应该实现多功能化。

(二)建立以开发多元智力为基础,以发展实践性智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斯腾伯格在提出智力三成分论后,再次发展了智力理论一成功智力说。在他看来,成功智力是个人获得成功所必需的一组能力,它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部分组成。他还认为成功智力尤其是实践性智力与传统的学业智力有明显不同,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所展现的领域不同:学业智能以传统的测评呈现,它通常给出一个明确、具体的问题,凭借语言智能、记忆智能加以完成,而实践性智能是个人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它可以从个体应对或完成某项任务的表现来评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其问题往往不是已知的,要求在完成任务之前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生产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除了具有学业智力以外,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对其职业能力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实践性智力,而经验又是实践智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要在了解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经验对智力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兼顾学生学业能力发展的基础上,更应强调具体工作和生活中实践性能力的培养,建立以开发多元智力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实践性智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这不仅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意,更是高职学生的有为之处。

五、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是继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之后西方重要的学习理论之一,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概括如下:首先,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视知识为一种基于情境的活动,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同时认为,学习是情境性活动,学习被理解为是整体的、不可分的社会实践,是现实世界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整的一部分[4](P3)。其次,情境学习还融入了社会建构主义与人类学观点,从参与的视角考虑学习,认为学习者应是完整的人,这不仅表明与特定活动的关系,还暗示着与社会共同体的关系,即意味着要变成一个充分的参与者、一个成员、一种类型的人[4](P16)。因此,学习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最后,情境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获得实践共同体成员的身份。“合法”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学习者经验的增加,学习者合法使用共同体资源的程度;“边缘性”是指学习者在实践共同体中对有价值活动的参与程度与离成为核心成员距离的程度。因此,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意味着学习不仅仅是新手获得成员资格的途径,而且学习本身就是成员资格逐渐形成的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情境学习理论有助于我们反思和审视传统教学领域,重新认识学习的本质特征,不仅如此,情境理论还提出了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等教学策略,这些对于高职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情境学习理论中我们可以获取几点启示:

首先,要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这种情境关注的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足以影响他们进行意义建构的环境创设,使学习者在解决结构不良的、真实的问题的过程中有机会生成问题、提出相关假设,进而解决问题。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学习情境终究与实际的工作环境有别,这就要求根据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的教学要求,尽量将学习内容的选取贴近现实的问题情境,创设与本专业的就业岗位(群)的真实情境相一致的职业情境,使学生通过虚拟或仿真的情境来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获得可观察、模仿、少量参与的机会;或者安排学习者到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习,学生会大量参与到职业角色中,这个环节是个体由边缘参与到熟手的重要转换途径。

其次,在实际的教学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中,会存在大量的默会知识,这些难以进行明确教学的隐性知识,仅隐含于知识与人、情境产生互动的共同体的实践之中,因此,要特别关注设计支持隐性知识发展的情境,使学习者通过“合法的边缘参与”,让隐含在人的行为模式和处理事件的情感中的隐性知识,内化为自身活动的能力。在情境学习中,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要动手去做,关键是要通过“活动”把隐性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并外显于行动,因为“做”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学生扩充学习的手段而已。在学生主体性活动的进程中,教师要在学习者处于最近发展区的最佳时机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撑,以促进学生从新手到专家的转变。

最后,情境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参与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取得具有真实意义的身份,逐步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过渡到实践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协商的、社会的,是共同体成员之间通过各种互动与联结,传递学习共同体的经验、价值观与社会规范,使个体不断建构实践能力的过程。在实践教学的方法上,可采取项目中心或任务中心的情境教学法,学习者通过实践共同体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工程问题或项目任务进行探讨,为了完成任务共同体内的成员既需要一般的认知能力,也需要成员问积极的互动、协商、交流等社会交往能力。至此,个体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木同能力倾向的共同体进行理论与实践、思维与行动策略的碰撞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形成价值观念,加速了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科学,2006,(8).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篇6

大学生实践教育在当前高校教育体制下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现代人本教育思想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人才观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更是符合教育规律和成长成熟的根本要求。然而,目前把实践教育当作课堂教育的延伸,是第二课堂,在地位上从属于第一课堂。这易于把社会实践教育作为可有可无的事情,易导致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视的现象。如果说课堂教育重在“知”的教育,那么社会实践教育则重在“行”的教育。完整的教育是知行统一的教育。

1.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不可偏废

从教育模式上看,课堂教育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而社会实践教育是学生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在社会实践教育中,指导老师是教练而非教师,发挥指导作用。

从教育内容来看,课堂教育主要是知识的传授。按照教学大纲,知识是教师准备好的讲稿或者规定教材的内容,理论性、系统性强。社会实践教育有实践主题,运用到的知识是综合性的,包括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可见社会实践教育是现场的案例教育。里面涉及到的内容没有理论的系统性,但确实非常富有强烈的现实性。

从教育手段来看,社会实践教育的教育手段除了必要的课堂教育手段之外,最突出的手段就是亲身体验方式,其实就是一种生动的案例教学,学生自己就是案例中的角色,学生需要解答的也是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当然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实践来进行。

从教育效果来看,课堂教育重在理论的阐述,即使有相关丰富的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但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品质的深刻理解,解决的是认识问题。社会实践教育是有理论作指导、突出身体力行的“演排”,是一种更加生动的课堂,解决的是行动问题。由于大学生是自导自演,所以在思想认识上能够及时找到存在的根本症结,在行为能力上也能够得到及时的纠偏,有见效快的特点。

可见,社会实践教育和课堂教育各放异彩。但从成人成才规律来看,社会实践教育具有明显的教育优势。但二者的联系密切。课堂教育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加深理解和落实,而社会实践教育又可以促成课堂教育内容、方式的改进和教育效果的增强。

2.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

一是加强德育。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是21世纪人才首要的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进一步历练和成熟的阶段。培养他们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而培养的途径除了课堂的理论教学之外,重要的就是社会实践教育。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让他们切身体会民情、社情和国情,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让他们学会探求社会发展的真善美。社会实践活动能触及大学生德育世界最深层次的问题,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二是提高实践能力。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检验。在实践中,不仅要改造主观世界,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还要改造客观世界,要遵循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不能视规律不见。这都会直接表现在实践能力和实践效果上。大学生是即将走进社会的知识青年,有着满腔的热血。如何让热血在青春和智慧中得到尽情的挥洒,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则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方式是多样的。如何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实践潜能对大学生来说是最为紧迫的事情。

三是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如何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是大学生必须理性客观面对的问题。大学生是准社会人,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领域。因此,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会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影响。这时,如何客观理性地认识社会就会变得复杂起来。社会的发展不会因某个人的认识而改变,但是对社会不正确的认识就会改变他的一生。大学生要学会辩证、历史地看待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样才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至于被社会的乱象所蒙蔽。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学会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走进农村、企业和社区,认真分析现状,尽可能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宇宙,那么人就是一个小宇宙。马克思说过:“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人认识自己首先就要学会认识人自身的社会本质问题。不管是从知识、道德、情感和心理方面都要凸显出人的社会属性。人是价值的主体。人在义与利、苦与乐、情与性、生与死等人生的矛盾中寻求社会意义上的解答,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所遭遇到的一切,在实践中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和超越自我,达到一种个人和社会在现实支点上的良性互动平衡。

社会实践教育既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又是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教育过程,是一种综合教育。在社会实践教育中要进一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的重大教育原则。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原则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的原则

思想政治素质是当代人才第一素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而社会实践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教育大学生学会辨别什么是科学合理的,什么不是科学合理的;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学会找到一种评判标准的尺度,即人民的尺度,历史的尺度。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放在社会实践教育的优先地位。

2.坚持与专业知识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是知识青年。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如何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专业知识是有着强大力量的。不管是理工知识、还是文史知识等,它们对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智力支持。社会需要大量的知识青年去改造和推动。

3.坚持与学习结合的原则

在社会实践中,要明确向谁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最后要检查学习效果。大学生要始终把学习放在心中。不学习就会被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所淘汰。社会实践教育并不是走过场,摆架子,搞形象。社会实践教育是否取得实效,其实就是看学习效果如何,最终会落到是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个点上来。

4.坚持群众原则

在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来说,和群众走得最近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学会说群众一样的话,做群众一样的事,和群众同甘共苦,从内心体验群众的疾苦和幸福,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务实、为民的现代公民素质。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只有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并与群众分享发展带来的成果,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5.坚持实际原则

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结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知识实际、道德实际、能力实际和心理实际等方面加以有针对性的正确引导。对大学生在实践中各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冷静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研究对策,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健康成长,健全其人格。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的运用,不能用过激的手段进行教育,要给大学生一段适应改进的时间。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活动是一个历练大学生的平台。社会实践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主要是文化、科技、卫生。实践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包括政策宣传、科技咨询、技术支持、济困帮扶、义务支教助学、义演、专题培训、文体交流、人物访谈、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科技发明等。要加强活动的质量监控。活动质量包括总体质量和过程质量,事关实践的效果。实践的效果以是否增强了理想信念、党团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作为衡量的标尺。实践考评要成立考评机构,并制定考评细则,积极动员和引导大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接受锻炼,成长成才。

2.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指导老师对实践计划包括时间进度、效果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加以指导,形式可以分为现场指导和开总结会进行深入探讨两种,值得注意的是要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指导老师不要搞课堂上的那种“满堂灌”,适时对同学们的想法和意见进行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然后让大家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最终形成统一认识,解决实践中不管是操作层面上还是思想认识层面上的困惑。特别是在学生与社会实践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学习的时候,指导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发问,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学习到单位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同时,在社会实践中,防止老师包办,防止放任不管的现象发生。

3.加强过程管理

实践是一个十分生动而深刻的过程。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实践目标的维护和改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成本的控制和管理。社会实践归根结底是看个人目标是否实现,虽然离不开实践队目标的规定。个人目标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目标的统一体现。加强个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只有不断加强过程教育和管理,才能取得实效。实践效果如何取决于是否优化整合了整个实践队的人力资源。只有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优势,挖掘了可能的社会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如期实现目标,个人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首肯。当然,要使实践节约成本,必须加强成本控制。成本包括经济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心理成本等等。只有充分酝酿、总体把握,才能做到实践成本的有效利用,不浪费有限资源。

4.培养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精神包括实践理念、敢于实践、善于实践、乐于实践。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要树立人民群众的实践理念,逐渐培养他们“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理念。社会是一个广阔复杂的天地。对于尚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对社会的认识是不成熟的,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因此,要培养他们敢于实践的信念和决心,在实践中不要怕犯错,关键在于培养他们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加以改进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方式方法,既改造主观世界,又改造客观世界,培养他们乐于与群众接触的态度和意识。在实践中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群众的鼎力支持,要牢固地树立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观念,杜绝个人英雄主义作风。同时,让每个成员深刻理解团队的力量,只有弘扬团队精神,加强团队管理,才能最直接地取得骄人成绩。

相对于实践精神来说,实践能力更显出其直接的现实性特点。大学生要学会带着问题走进社会实践的领域中去。这些问题可以是政治的,也可以是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在实践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特别要学会在实践中善于总结规律和特点。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篇7

忘不了那炎炎夏日,忘不了那队友熟悉的笑脸;忘不了朴实的南阳市民;也忘不了农村留守儿那天真稚气的笑容,忘不了敬老院里老人们那刻满风霜的脸和仁慈爱怜的眼神;更忘不了风雨中我们13个人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相视而笑,相拥而泣。而这一切的一切,将被永远的珍藏在我们的似水年华中„

x月,当同学们还沉静在紧张的期末备考中时,“三下乡”的钟声在我院已经敲响。

为扎实做好“三下乡”工作,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准备了多份宣传材料和调查问卷。出发前,我们明确了“三下乡”的目的和意义,鼓舞了我们的勇气,激励了我们的斗志,也让我们对此行的意义和活动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x月19号,我们6位成员来到了镇政府门口前,进行食品安全及农机应用基础宣传服务。乡亲们说,这次咨询像是一场及时雨,让他们长期以来积累的疑问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几位来自外省的同学对于老人口里说着的吉安方言理解有困难,但仍然以良好的耐心和态度与老人们交谈着,替他们分忧解难;有的孩子有些怯弱,站在远处默默地看着,热心的同学们主动走过去,与他们交谈,询问学习上的困难,为他们分担学业负担。

那里人民的淳朴,厚实,那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好。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卧龙区却有一番别样的宁静,它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有一片新视野,为我们探寻农村的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建设新农村并不容易。我们不可能在面对某些问题时选择默默走开的方式,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来“三下乡”不是来旅游,是要关注社会做关注的,解决群众所需解决的事,做好我们自己能做好的。 我们服务队为了发扬“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还特意带了三十多个苹果看望卧龙区敬老院的老人们。我们的到来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鼓掌欢迎。在我们即将离去的时候,老人们都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情,有的老人还把我们送出敬老院并一直说着:“你们都是好样的!辛苦你们了!谢谢你们!”简单的话道出了老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朴质的话语撩起了我们志愿者内心的感动。“社会更多的人应该关心老人们------”

不知不觉南阳师范学院化学系xx年暑期“三下乡”赴卧龙区曹江服务已经5天了。今天是下乡队员与当地政府离别的日子。早上九点,我们与卧龙区政府的领导开了个总结大会,大会期间,队员们踊跃发言,给区政府提出了一些农村存在的问题,虽然未能立即解决,但是,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反映了我们队员在此次活动的认真态度,华农与卧龙区之间搭起的友谊的桥梁将会越来越坚固。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缅怀昔日的形影不离,铭记逝去的欢乐时光,这个暑假对所有队员来说都会是意义深刻的。因为参与所以快乐,因为服务所以无悔。

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到高州根子镇开展国土资源宣传活动,在这次活动,看到当地农户的国土资源意识还是十分强的,我们又开展了文艺演出,由于请不到演员,所以都是队员们上台演出。

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重新认识了农村,重新认识了自己。这次活动也把我从理想社会拉回了现实,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包括知识储备,涉世经验等等,同时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我不断发展这些方面,以利于我以后走向社会。同时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我们必将身体力行,实现农民朋友们的愿景。

最后,本人简单地总结一下这次社会实践中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体会: l、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深化了我们对新农村的思想。经济落后,一切都免谈。社会应该给予不发达地区以更多的关注,让雨露惠及农村。我们大学生应该加倍努力,为祖国的强大多出力,多流汗,多动脑。实践活动还促进了我们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增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2、增长了才干,发现了不足,激发了热情。社会实践活动给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学习社会知识和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广大同学的才干。同学们一起努力做了很多事情,我们一起做问卷调查,一起上街进行宣传,一起表演节目„„在合作中锻炼了我们分工协作的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在这次下乡实践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专业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既为地方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维、新的活力,又培养了我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使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消化,让大家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在书本中无法学到的社会经验。而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重要形式,又能够很顺利的让我们做到了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相结合,达到两方面平衡的发展的理想目标。

范文二

1.实践目的: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怀着同样的梦想参加了这次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快乐,在活动中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在活动中我们深入民心!我们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参加暑期“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虽然是短短的十几天,却是截然不同的体会。

这次我们去的是秦安县西川镇王湾村,在这里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一方面,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2.实践内容

三下乡已经结束已经一个月,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为了让我们“三下乡”这个品牌活动更出色,这次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六个方面:

2.1、“法制下乡、法律宣传”

我们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发挥我们的特色,根据农村法律普及率低的情况做一些法律宣传。我们可以通过彩页宣传,传单宣传,走访宣传等。

2.2、法律调研

利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深入实际的调查该地的农民对“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认识。调研主要有三个大的课题:

(一)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农民工打工难;

(三)农民的维权途径;

2.3、模拟审判

在农村可能审判案子可能大多适用“简易程序”,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炕头审案”,所准备的“模拟审判”项目可以让村民了解真正的审判程序,认识法律的威严性。为此我们准备了两个案子,一个民事案子,一个刑事案子。

2.4、支教

在支教方面,我们结合自身的特长,给初中孩子们进行授课,内容有,首先,我们讲述我们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大学校园,促进他们的求知欲。其次,我们将自己成功和学习的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2.5、文艺演出

将我们将为为村民准备两台台晚会节目有印度舞、话剧、独唱等,以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2.6、支农

在业余时间,我们将深入基层,帮助农民干农活,真正的走进农民,了解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是实践与知识的一个结合过程,是我们的“第二课堂”。

2.7、支持环保,低碳宣传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意识也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淡化,加之我们实际行动的破坏,整个地球的环境问题不能忽视,热爱我们的地球,热爱我们的家,就让我们献出自己微笑的一点点力量,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2.8、电影法律宣传

通过农村题材维权电影的放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因素,更是农村法制建设的艰巨任务,农民的法律意识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支教、法律宣传、低碳宣传、趣味心理游戏、文娱汇演?、模拟审判……这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每次,当我想起大伙在例会上激烈讨论的情景,我满腔热情;当我想起在每次活动中大伙忙碌的身影时,我满怀感动;当我想起学生淳朴的笑容时,我满盈开心……成长看似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经历中体会成长。这种成长,何其珍贵!

3.实践感想

从活动进入最后的筹备开始,我就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团结的力量。我们齐心合力的备课,我们认真的排练,我们激励的讨论。这一切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团队凝聚力、团队合作精神就应该是这样的。十八名队员在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人群,总有众多挑战和艰难,但是,当十八个人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团结互助,挑战艰难,这是本次活动的主旋律。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或许真正的磨难只是与我们擦肩而过,并没有过多的纠缠。大多数的我们一直在安逸的环境下生活、学习。很多东西都可以唾手可得,但是在某个遥远的角落里,却有一些人过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山村里,面对知识,孩子们露出如饥似渴的眼神;面对生活,农民们展示出与烈日暴雨搏斗的精神。谁能不为之震憾,不为之动容呢?此次,我们走进山区,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一场心灵的碰撞,一种关心,一份感动。

4.结束语

我们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深刻认识到,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所以,我们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老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但培养了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也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记得有人曾说过:一个毕业生是不是人才,一看学历,二看社会实践经验。因为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点社会实践能力,就无法与快速发展的社会接轨。于是有了此次的龙颈行。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篇8

还是在读高中时,听说大学生每年暑假都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我既感到神秘和好奇,又非常羡慕和向往。步入大学后,通过几年的社会实践以及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观察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暑假期间走农户、进车间、下矿山、积极调研,深入实践,主流是好的。但是,理性分析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尚存在目的不明确,信息不灵通,关系不协调,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通过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梳理,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六种类型:

1、应付差事型。一些同学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到位,加之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因此对参加实践活动思想上懈怠,行动上消极,实践活动的内容表格或靠打电话问熟人,或凭空想象、主观臆断去填报。实践活动的鉴定不是家长填写,便是家长找人填写,这种现象势必造成高分低能,知识僵化,最终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

2、单枪匹马型。独立特行,有想法、有抱负、单独前往企业调查,无可厚非,但由于个人经验欠缺,知识及阅历局限,虽然身入心也入,实地参观了企业,了解了运营形式和管理模式,却难以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调查的问题无法提出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社会实践活动事半功倍,收效甚微。

3、闭门造车型。数据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主要依据,一切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调研,都离不开翔实的数据。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掌握重要的数据和资料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唯数据是听、唯材料所用。一些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只注重查看企业的简介、历年的工作报告及经验材料,忽视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因此对被调查企业的困难和挑战视而不见。调查材料洋洋万言,但空洞乏味,苍白无力,被调查单位一无所取,自身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

4、雾里看花型。笔者了解到一位学习法律的大学生,暑期回到家乡县级法院实习一个月,每天上班8小时,所做的工作却是收文发文,接电话叫人,打扫卫生看门。法院开庭他因值班不能旁听,群众来访说他因经验不足不让参与,偶尔看到案件卷宗,却不能直接见到当事人,分析案情,解决纠纷,好似雾里看花,难辨真伪,致使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日常学习形成“两张皮”,互不关联。

5、观光旅游型。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在思想上缺乏认识,行动上随意浮躁,放暑假后七八个人聚集在一起,既不商议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也无人牵头做准备工作,而是攀亲比贵,找关系显能耐、借车辆、要物质、兴师动众,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没有活动内容,不但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自身没有受到锻炼,而且在群众中还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6、打工挣钱型。极少数同学因家庭困难,利用暑期打工挣钱。不可否认,打工本身也是体察民情、服务社会、锻炼自己,增长阅历的好形式。但一般大学生打工主要是做零活,而不是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服务经济建设中得到一份收入。因此,不但所学专业知识得不到有效巩固,而且更不能很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有时还会导致本人丧失学好专业的信心。

上述六种情况的存在,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组织领导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现实方面的问题。大学生暑假实践活动,事关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活动的质量呢?笔者认为,把握好“三个结合”至关重要。

1、把个人积极准备与学校组织培训相结合。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必须准备充分。这种准备包括思想认识的升华、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技术资料的收集等各个方面。尤其是要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安排、活动方式、调查提纲及服务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题培训,应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重点培训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增强吃苦精神教育;二是传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三是确定好负责人并做好组织方面的落实。通过培训,让同学们掌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提高同学们进行社会调查和开展社会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克服盲目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建议学校公开实践活动的内容、经费、考核标准、奖励办法,对考核标准要有硬指标,以期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把个人努力与地方支持相结合。调研是一个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但需要自己的积极努力,更离不开被调研单位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大学由精英教育转为平民教育,人们对大学生没有了过去的神秘感,但对90后在心理上却有一种怀疑抑或不放心的态度。尤其是被调研单位,既要介绍情况,还要关照吃住行,所受麻烦较多。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首先要放下架子,用吃苦耐劳的精神,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淳朴的语言,感激的心情,打消人们的疑虑,赢得积极的配合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情况,掌握实情,使调研活动有意义,有收获,真正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用一份心,尽一份责。

3、把个人心得与同学们的经验交流相结合。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调研涉及方方面面,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们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程度上都有许多收获和经验,有的同学对专业问题有了新认识,有的同学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新理念,有的同学对民生有了新体会等等。辅导员应适时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广泛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对实践活动所触及的社会消极腐败现象,要采取科学引导的办法,解疑释惑,提高同学们分辨是非的能力。

总之,实践出真知,调研出智慧。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既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需要不断输入新的内容和内涵的课题;既要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努力,也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配合支持。要深刻地认识到,随着教育体制、机制和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与生产科研的联系越来越紧,千百万大学生暑期实践蕴藏着巨大知识和能量,只要组织有力,注重实效,就能转化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强大动力。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篇9

针对成都大学组织的大学生2019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活动过程最后评比活动的看法,以及协助团委志工部促进及改善工作我们对参赛的十九支队伍进行了调研。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成都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随机选择暑假社会实践队的100名同学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全场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49份,回收率49%

三、调查时间

2019年9月22日

四、调查内容

此次调研主要调查成都大学暑假社会实践十九支队伍在这次活动的成长历程,及在最后的活动评审会中参赛者(十九支志愿者队伍)对志工部组织这次评审会的评价。

(1) 如果再给你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你会选择哪方面的实践活动?

A.农村普法、科教方面(6%) B.偏远的方的支持工作(60%)

C.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13%) D`医疗、卫生方面(14%)

E`民生问题方面(6%) F`其它 (1%)

由此问题可看出,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程度,对偏远地区教育问题的重视,但大学生对医疗方面志愿者的工作支持率不高,所以希望提高大学生对医疗、卫生的认识,同时志工部可以在这方面多开展一些活动,增加同学们对医疗事业方面的重视度。

(2)在社会实践中你最关心的是?

A`队友(17%) B`活动的对象(37%) C`自己能力的提高(33%) D`其它———(12%)

这个问题从侧面体现了一个大学生实践的最终目的,他们的团队意识不足够强烈。我想大学生对实践的意义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加注重团队的凝聚力 。不过与此同时也可看出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在。在以后社会实践的注意提高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多开展集体活动,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特别是志工部的服务队比较多,在服务队开展的户外活动也应注意这个问题。

(3)你预定的目标与结果是否达到一致在?

A`是(92%) B 否(8%)

这个问题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也说明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同时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非常有意义。

(4)你是更注重社会实践的?

A 结果 B 过程(77%)

对于这个问题,回收问卷中77%的同学是为了体验实践过程,可见,此次实践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为引导青年大学生服务社会,推动灾后重建,构建和谐社会,对参赛者产生了一定影响。此次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们指明了服务社会,报答人民的奋斗目标。

(5)你认为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社会意义是?(多选)

A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67%) B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57%)

C 课堂教育的延续,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47%)

D 对新世纪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见证(8%)

这个问题统计的结果是67%的同学认为活动是教育与实践结合的具体表现,57%的同学认为其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47%的同学认为其能扩展他们的知识面,而34.7%的同学通过此活动深刻的了解了社会,8%的同学希望以此改革教育体制,但对于此问题的题支,并没有涵概主题“关爱灾区群众,重建美好家园,服务地方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以至选项与题设并不匹配,题设为社会的意义,但选项却给了对个人能力的提高,不得不说在此题上是我们的忽略。

(6)这次社会实践中你最骄傲的是什么?

A 帮助到灾区人民 (26%)

B 可以集体出去工作一次(24.5%)

C 让人民看到和了解了多彩的大学生的生活(22.4%)

D 在活动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20.4%)

通过第6题的调查26%的同学认为帮助到灾区的人民是他们最为骄傲的事,24.5%的同学认为可以集体出去工作一次,22.4%的同学认为可以让人民看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20.4%的同学在活动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虽然此题问法比较肤浅,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

(7)你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人民的响应程度?

A 非常积极(69%) B 一般(31%) C 不关心

调查显示活动过程中69%的群众非常积极配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受到社会的积极接受与鼓励的。大学生的义务在实践中得到了具体体现,而大学生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活动可以得到积极开展及提高。

(8) 你认为本次评奖大会的评分标准是否完善?

A 完善(37%) B 基本完善(53%) C不完善(10%)(具体写出:

就本问卷的10题而言,53%的同学认为大会评分标准基本完善,说明在大会中有值得志工部和调研部总结的地方。

(9)你对本次评奖大会的工作效率持何种看法

A满意(43%) B 基本满意(57%) C 不满意(0%)

由C的百分比为零可看出此次大会开展得比较成功。同时,因为AB比例基本相当可以看出这次大会既有优点又有不足,其中某些不足是:志工部接待人时有怠慢的,话筒不能及时供应,会场纪律有些差。当然也有很多优点:整个流程比较好和顺利,PPT不错,志工部成员工作积极充分到位等等。希望志工部发扬优点 改善缺点。

(10)在本次社会实践中,你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你是怎么解决的?

大家反应的问题主要是1 对居民的调动性不高2 当地物资条件缺乏。 3经费不足4 与居民的交流

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大家实践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实践客观环境问题上,学院一定要在之前做好资金的充足准备,加强与当地政府的交流。当地物资条件缺乏是以后社会实践应该考虑的问题,往往大家不太注意这个问题,它的过度缺乏,往往对同学的积极性产生很大影响。

(11)你认为暑期社会实践对你个人的意义

1提高自我能力2认识社会3体验社会4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大家对参加本次实践的意义非常明确,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主要集中在能力锻炼方面,社会实践与理论结合方面,大家都对本次活动比较满意.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真的学到了不少,对社会的理解也在活动中加深了。实践中学到其它知识,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努力学习好各种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到校园外的社会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对复杂社会的进一步了解,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增加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我们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调查问卷

为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实际意义,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活动指明更先进的方向。为此,校团委调研部制作了这份问卷,请你认真填写。谢谢合作!

1. 你来自学院,你的年级:--

2. 你是更注重社会实践的--?

A 结果 B 过程

3. 如果再个给你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你会选择哪方面的实践活动?

A 农村普法、科教方面 B 偏远地方的支教工作 C 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

D 医疗、卫生方面 E 民生问题方面 F 其他--

4 你认为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社会意义是?(多选)

A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 B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C 课堂教育的延续,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D 对新世纪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见证

E 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一种基础

5 在社会实践中你最关心的是?

A 队友 B 活动的对象 C 自己能力的提高 D 其他

6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你最骄傲的是什么?

A 帮助到灾区人民

B 可以集体出去工作一次

C 让人民看到和了解了多彩的大学生的生活

D 在活动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7 你预定的目标与结果是否达到一致?

A 是 B 否

8 你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地人民的响应程度?

A 非常积极 B 一般 C 不关心

9 你对本次评奖大会的工作效率持何种看法?

A 满意 B 不满意

10 你认为本次评奖大会的评分标准是否完善?

A 完善 B 不完善(具体写出:

11 你认为本问卷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A 问卷长度 B 问题的深难度 C 问题是否有意义

D 其他(请具体写出: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看法篇10

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认识文化现象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其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文化生活无论从整体单元结构安排,还是从很多具体文化现象分析,都渗透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思想。

从单元框架看,文化及其意义、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是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则立足中国、着眼特色,是从个性意义上讲述中华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从内容呈现的顺序上遵循了在普遍性指导下认识特殊性的方法。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也体现在对许多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如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所以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文化现象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因此,文化无论其产生、发展、创新还是其作用意义无不体现着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文化的产生来看,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的发展和意义来看,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此,生活与哲学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内容中,也从文化角度作了分析: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文化知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它包括: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在文化力量的分析中就强调: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正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思想。又如,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这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