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十篇

时间:2023-12-21 17:20:34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篇1

关键词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的本质,心理健康问题。

分类号R395.6

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呈现为由内到外的三个层次:一是包括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的“潜在假设”(underlying assumptions);二是反映判断取向的价值观(values);三是包括服饰、语言、习俗等在内的可观察的外显特征[1]。将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问题联系起来才能够有效诠释、关注人的生命质量、生活状态,在文化冲突的背景中尤其更具有时代真实性。我们将通过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涵义、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及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和分析,阐明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1心理健康问题的涵义

对心理健康问题内涵的理解是确定这一选题具有价值性的关键。也就是说,社会文化因素只是在一定的意义上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而这一层面的心理境遇又构成大众生活的基本成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状态。

1.1什么是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所产生的不和谐心态的一种主观感受或体验。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三个特点:(1)心理健康问题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生活是个体现实的存在方式。个体通过社会生活最终确立了人的本质,拥有了人的独特属性。人的社会生活由以自我为中心的诸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神即终极信仰)构成。个体的人通过与经由实践形成的各种关系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个人的社会生活,对象性活动建构着个人作为主体的认知评价、信息加工方式、行为选择、经验结构优化等。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行为选择渐趋合理化从而实现个人生命的逐步成长。显而易见,生命的成长是以个体不断超越现有状态、克服各种矛盾为途径的。成长是在新的关系情景中面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对于进行社会生活的人来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经常性,也具有必要性。只要是人,总会有心理健康问题;(2)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个体保持和谐平稳的心态。心理是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字眼,尤其是人的心理复杂而多变,它是人的意识赋予人特有的属性,对于各种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人在生物学上优越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人因此拥有按主观意愿解释、改造生活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为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也让人品味与体验真实的痛苦。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说,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体现建构性的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认知意向,又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表现为心态平稳―不平稳―再平稳、和谐―不和谐―再和谐的波动与变化;(3)心理健康问题使个体具有两种相反的心理导向。心理健康问题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或已变态,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同时也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经由个体的自我调控得到消解,就能够达到心理平和并为面对和解决新问题做准备;也可能被个体夸张、保持受到实际意义的强化,而长久地改变平和心态,形成变态心理或不健康心理。对生命而言,前者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必要环节,后者是心理不健康的标志;前者是收获快乐与幸福的有效途径,后者是终结生活意义的不幸开始。

1.2何以提出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现时代背景中个体生命质量、生活状态问题,它来源于心理研究的“生活世界转向”[2]中人对生活及自我的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是心理学的社会历史时代性所赋予的崭新内涵,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当代价值,并因此成为具有普遍性与时代性的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冲突、融合日益加快,对保有独特传统的每一文化来说都面临着原有文化的“震荡”所带来的文化困惑,表现为标准的不统一、秩序的混乱等。文化困惑直接加剧各种生活事件对人心理的刺激及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带给人生活的日益丰富的内涵,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拓展了人们把握自己和世界的眼界的同时,不断追求新奇的时尚和瞬息万变的信息也将人坠入应接不暇的不安定中。人的疲惫不再仅仅源于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所带来的生理紧张,很多时候来自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原则所引起的心理紧张。保持心理的平衡作为决定生活方式的中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关键的问题不是生活方式本身,而是对生活方式的心理调节;三是在当代中国文化冲突与社会变迁同时进行,人们面临的社会生活问题更为突出。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生存性问题。一般性生存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靠人本能的生存意志完全可以克服(生理机能正常的情况下)。所以在传统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不是问题,也没有人过多关注。即使带有片面或不足,社会文化仍然维持着个人生存需要的基本秩序,个人生活与社会秩序之间保持着简朴的和谐。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混乱的文化规则时,个人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原始和谐被打破,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明晰和复杂起来,靠本能的生存意志难以被自然地超越。心理健康问题只能成为急需解决、深刻反思与不断研究的现实生活问题。

2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

2.1社会文化的本质

社会是人的组织与联合,是人与人的关系及结果。“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3]社会赋予了人以本质,使其最终与自然界所有的物种分离开来;文化即“人文化成”,是人与人组织与联合的过程和方式,是人以不同于自然的方式进行活动的经验及经验的外化,文化是对纯粹自然的重新诠释和超越。人是文化性动物。文化展现着人的生命本质。因此,社会和文化对人的生命本性而言具有统一内涵,两者都统一于人实现自我生命本性的实践活动。在事实上,社会与文化不可分割,没有社会的文化与没有文化的社会都是人现实生活的抽象。社会文化性就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开来的标志。由于人以社会文化的形式存在,人的自然生命就被赋予了超自然的涵义,以一种非自然本能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同样是吃,人因为有社会文化而吃得更有情调,更讲求味道、营养和健康;社会文化不同,吃的内容和方式也明显不同。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就是而且只能以社会文化的方式存在,剥离了社会文化内容的人不是人,也不存在真正的人的心理。

社会文化的形成源于人生命的生成属性。人靠生物遗传的方式获得以人脑为中枢并把感觉器官、发音器官、运动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的高级神经系统。除此以外,与任何一种动物相比,“天赋”的人都显得异常脆弱和缺憾。“动物在天性上比人更完善,它一出自然之手就达到了完成,只需要使自然早已为它提供的东西现实化”[4],每一种动物近乎完美的神奇本能成就了它们特殊的生存方式。然而动物的完善完成于自然,即使变化也是极为缓慢的本能反应。人只具有潜在的自然能力,“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人注定要靠自己挖掘潜在的自然能力,在对象化的社会实践中将这种自然潜力释放出来、发挥出来。人所具有的非确定性和开放性使人的生命永远不可能完美,但只有人的生命才可以是精彩的。人实现潜在的自然能力的过程就是占有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就是生成社会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又先在于个体而存在,是人实现物种的延续的“环境”,个体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对个体而言,社会文化就是全部生活世界,个人生命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社会文化互动并建构的过程。

2.2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方式

在人现实的生活中,社会文化因素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个体心理健康问题:

一是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教化,它体现着社会文化的客观强制性与个体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教化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来完成的。因为“那些生来就缺少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低级动物,要么就是超人”[3]。只有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全部生命过程和最终目的就是社会化。社会化有两个任务:第一、是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第二、是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体扮演社会角色,按照角色的他人期望形成自我人格的过程。所以角色扮演及其相应的人格是社会文化与个人之间的中介。个体通过角色扮演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诠释并加工各种社会文化信息,为适应各种生活事件或变动进行自我调整。基于个体人格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性,而与社会文化的矛盾则会带给人情绪的紧张并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二是非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渗透,它体现着社会文化的弥散性与个体自我生成的自发性。个体生命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个体的社会文化性与生俱来,伴随着生命的始终。“遗传”基因并不单单是从父母那里获得某些物质形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父母以及他们的那个社会的一切文化形式。父母的心理状态、人格修养、生活方式等都是一种业已存在的“素质”,深刻地影响着新生命的身心状态。个体生命成长的每一点内容都镌刻着社会文化的“印记”,是以文化的形式历史传承的结果。个体的心理首先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这种文化以传统的方式悄然、毫无声息地融入到个体的血脉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就是被“中国文化”濡化的人;东北人就是具有东北地区文化特色的人。社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群体规则,包括明确的法规、制度,也包括约定俗成的“常识性”知识和“背景性”公设,即个体共同的解释生活和世界的特定方式、期待、含蓄性理解。这些特定的规则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进而生成着特定的人,满足着人特定的生命需要,个体只有在这样的规则中才拥有人的本性,才被评价(看)成人。

上述两类文化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形成与解决过程还受制于文化类型,如过分狭隘型(不能满足人生命需要的丰富性)、混乱型(同一时空内的文化冲突)、骤变型(地域文化的急速转型)都是很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文化类型。

3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人的生命的社会文化性决定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性。不同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3.1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衡量的根据也不同。不同社会文化境遇中的心理健康标准有相当甚至是本质的差异,人们对同样的行为评价标准也不一样,甚至有时对他人同样评价的自我理解也不一样,当然所产生的心理内容、心理状态也就不一样。具体表现为,同一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差异及同一地域不同时代文化下的差异。比如西方人也研究心理健康问题,但西方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根据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界定、以西方心理学研究心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西方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西方人通过追求对象化实体的方式确证人本身,他们认为在人本身中探寻人的本质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必须挣脱抽象的哲学母体,进入科学大家族之后才能成为一门学问。于是,科学心理学认定心理是客观外在的实体,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的,而且有适用一切人的规律。这种心理观支配下的心理健康标准是固定具体的几条或十几条,如对现实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等。对某一个体而言,在某一时刻符合几条或十几条就是健康的,不符合就是不健康的。这种心理健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的生成性、差异性。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反,主张通过向内的反省认识自我。心理更多的是指人际伦理和交往沟通中需领会琢磨的心思、心意与心性等,是人现实的某种整体精神状态,强调经过主观调整后的内心和谐。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方的心理观、心理健康问题标准都具有很大差异。即使同样在中国,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也形成了精神气质的地域差别,如果违反了这些代表一定精神气质的文化规则而表现得与别人格格不入。比如,一个生长、生活在东北的农民突然虔诚地信仰起妈祖,就会很难让人理解,容易被认做另类或“心理有问题”。而且,不同的社会角色也会产生个体不同的社会化方式,生成不同的人格特点,最终形成不同的心理及心理健康标准。例如中举的范进在科举制下是“健康”的,因为那时的社会就“给”人那样的状态,像贾宝玉那样视功名如粪土则是不正常的;作为学者,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思维、自我的冥想,其生活方式必然与忙于交换的市井商人有所不同,我们不能认为一个不爱说话、神情呆滞、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的人就一定有心理健康问题。

历史上各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形成人不同的生活世界,心理健康内涵也会因此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人们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方式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健康问题标准。在中世纪,人们不仅认为代表着邪恶,而且身体会遭致恶魔的袭击造成身体的伤害。虱子又被看作“上帝的珍珠”,所以古罗马人每天洗澡的习惯被摈弃,室内排水系统遭到废弃,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惯常每天把夜壶从窗户里倒到街上。大街上永远都散落着屎尿,滋长了瘟疫和各种疾病,直到一场大雨把他们冲刷干净[3]。这种无疑十分原始、粗陋的行为照现代人看来当然被判断为“……癖”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3.2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规则

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规则就是人们所面对的社会文化状况及对它的认知,包括人生活的物(设备等)和精神(、风俗习惯、哲学、艺术等)全部形式。越是内在的社会文化层次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越牢固而持久,甚至有时会作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合理化。例如,萨满法师奇特的精神分裂行为、苦行僧和基督教禁欲主义的自我摧残。研究表明,我国的精神病患者在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民族和地区比重较大[5]。同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时因产生的“规则”不同,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据曾文星等人的调查研究认为,同样是抑郁症,美国人能比较准确、适当地表达出自己很忧郁的心情,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想活了等心理症状;而中国人则多诉说自己胸中发闷,胃口不好,全身没有力气等身体症状[5]。西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根源于追求自我的先在性与绝对性为基础的西方文化,表现为自我人格分裂、孤独、极端性人格、自我中心主义;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根源于过分注重他人评价、社会影响,缺乏自我意识、自我表现,所以表现为压抑自我的抑郁、焦虑、自我冲突与困惑等。正是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体疾病、尤其是精神问题不会由单一因素造成,整个医学的医治模式才经由单一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3.3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式

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规则不同,界定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不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也必须不同。古人讲“有的放矢”,才可能“百发百中”。只有遵循问题原有的真实性,才能真正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但若不能深入反思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有时反而会加重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代社会文化冲突中,整合文化模式、逐步调整社会文化结构,坚持自我与社会文化的开放性,生成相应的现代人格,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心理变态或不健康,实现自我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文化的整合将是人生命需要的自然选择。因为人所具有的反思与超越本性正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动力,一旦过去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受到挑战,人就会聚集自己的资源,准备进行新的希望之旅。社会文化整合的过程对个人而言就是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中自觉的角色扮演,积极吸收新鲜合理的文化观念,调整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世界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侯玉波, 朱滢. 文化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02, 34(1): 106~111

2 张向葵, 丛晓波. 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 东北师大学报, 2004, 2: 119~126

3 埃利奥特・阿伦森. 社会性动物.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2, 1, 113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篇2

【关键词】 社会文化,团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125-02

为了解卫校专升本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探讨有效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运用社会文化视角的团体咨询,对卫校35名毕业班专升本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

1. 对象和方法

1.对象。35名卫校护理专升本毕业班学生,均为女性,平均年龄( 22.4±0.93)岁。

2.方法。将被试平均分成2个小组,每组由1名心理治疗师做指导者。活动主题是“青年成长支持”,分三次进行,每次两个半小时。咨询设计目的是试图用团体氛围给对象一个互相学习、观察的机会,让每个成员从中探索自我,接纳自我并发展自我。学会自己寻找自身及周围的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每次活动都按照统一的程序设置进行,从佛道儒等传统文化和共产主义视角,按照心理学规律提出、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咨询前对被试进行前测,活动结束一周后再对同样的被试进行后测,通过测试结果比较和小组分享等对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

1.咨询前卫校护理专升本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见表1)

卫校护理专升本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咨询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团体心理咨询前后比较,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降低(见表2),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显著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讨论

1. 卫校专升本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原因分析。SCL-90结果显示,卫校护理专升本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与以往研究一致[1]。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特殊的人生转型期:被试毕业在即,普遍面临毕业、择业、就业、深造等问题存在诸多两难选择有关。

(2)与性别特点、群体性别单一有关:小组讨论中,凸显出组员性格内向、敏感、细腻等特点。关于异友的困惑和担心反映出五年的专业学习生活,单一的性别环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异往的不确定和茫然感。

(3)较低的职业评价:对护理专业不感兴趣,职业评价较低,出现情绪低落,无所适从感。

2.团体心理咨询前后比较,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降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显著降低。以往研究表明,团体咨询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一种有效的咨询形式[2]。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团体咨询法是非常必要的[3]。但以往团体咨询范式很少从从文化的角度协助当事人[4]。本次咨询更多关注社会文化因素,从个人所赖以发展的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入手,带领组员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理解自己、他人及其行为模式,使组员们的各种情结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修通。全体成员一致认为自己在咨询过程中得到了经验和成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生涯规划中会发生良性转变和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结论

本次团体咨询的效果提示,专升本护理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社会文化视角的团体心理咨询是提高卫校专升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形式,具有高效率、易操作和可重塑群体性格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佟环宇,刘华平,郭淑丽,赵淼.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6,12(3):224-225.

2. 樊富珉.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实验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76- 83.

3. 周秋红.团体咨询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1):28.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篇3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亲属;需求;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15-02

亲属是患者的外延,不仅担负着患者的护理和康复的责任,同时也是患者的代言人。有研究认为亲属需要知晓关于患者的存活机率、治疗和诊断、有关资源和医疗费用、和专业人员有效的交流、情感支持、大概病程、康复的希望等需求[1]。因此,向亲属提供支持,满足其需求是医护人员不可忽视的工作职责。一般而言,医生和护士基本上将精力放在对患者的治疗和病情检测上,对亲属的各项需求往往未予以足够的认识。国外有研究证明未满足的需要是亲属焦虑、压力的主要因素[2]。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对患者的医疗照顾活动的参与率、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关联,并着手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7年7月~9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医院的级别(三甲、二甲)按2∶1的比例分层方法对湖南省12家综合医院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的亲属共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在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住院的患者亲属分别为200名和100名。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患者的损伤类型符合脑挫裂伤与颅内血肿的诊断标准[3]。患者病情程度区分标准采用国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分级标准,将意识障碍6小时以上,GCS计分3~7分为重度颅脑损伤,8~12分中度颅脑损伤,12~15分轻度颅脑损伤[3]。亲属的纳入标准为年龄≥16岁,自愿参加本调查,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无精神疾患或智力障碍,参与患者的照顾活动,系亲属。

本次研究共发放了305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回收率98.36%。调查对象中患者以男性居多,204人,女性96人,患者年龄分布以30~40岁年龄段最多,124人(占41.3%);住院天数以一个月之内最多,共239人(占79.6%);医疗费用来源中自费最多,154人(占51.3%);患者病情程度的分布显示:重度病情者最多,150人(50.0%),中度病情者,109人(36.33%),轻度病情者,41(13.67%);亲属以女性为多,189人(占59.7%);各年龄段亲属分布较均匀;亲属的职业中以农民为主,133人(44.3%);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120人(40.0%);亲属与患者的关系中配偶134人(44.7%)、父母63人(21%)、子女55人(18.33%)、兄弟姊妹48人(1600%);收入状况上,以1000元~2000元/月的人数最多,116人(占38.7%);来自农村的亲属为多172人(57.3%);在职的亲属188人(占62.7%)。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

1、大学心理健康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一系列新变化,大学心理健康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学业、就业、网络价值多元化等的新变化给大学生成长带来深刻影响。当前大学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势必造成大学生学业压力和毕业压力的增大。同时随着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等的兴起,使得网络平台充斥着多元化价值观.而大学生正身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又是网络新媒体应用的主要人群,容易受到虚假信息和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产生心理问题。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2.1 社会因素

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这是由于大学生虽热在年龄上已经迈入成年人的行列,但是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极少,他们理想中的社会与现实的社会存在一定差距。在社会带来的竞争压力下,大学生的理想主义多半会幻灭。经过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那些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要远高于那些社会支持较差的大学生。这是由于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而大学生的心理情况更是与社会支持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大学校园文化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有着一定影响。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同时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此外,良好的校园文化还能够有效的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大学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2.2 家庭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对大学上心理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家庭是人们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再加上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讯越来越便捷,大学生们与家庭的联系仍旧十分密切,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心理断乳。首先,每个家庭选择的教育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选择的差异性决定了大学生心理情况的差异性。而一般来说教育方式主要包括民主型、专制型以及溺爱型三种。其中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是指,父母有着坚定的自身观点,同时也能够考虑孩子的意见。而专制型的教育方式则是,父母只固执的坚持自身观点,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想法。而溺爱型的教育方式具体是指,父母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一切以孩子的意见为主,即使孩子的想法是错误的,父母也不会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正。通过一些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民主型的父母教育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远高于专制型与溺爱型。因此,父母应详细了解孩子的想法,辨别对错,给予孩子充分的家庭温暖,这样才能确保家庭因素能够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家庭结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中父母的婚姻情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影响,通常那些离异或丧偶的家庭结构下的大学生心理情况不如那些圆满家庭中的大学生。同时,拥有一个或多个兄弟姐妹的大学生心理情况不如独生子女。此外,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的职业以及对子女的期望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

2.3 个人因素

同时个人因素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有着重要影响,首先,由于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或多或少会收获一些成功,同时也会受到一些赞美,因此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通常带着一定的光环效应,进而使得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偏高。所以,一旦在生活中出现与大学生自我评价不同的客观评价,就会使他们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进而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其次,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这是由于不同的性格在心理压力的承受度上有着显著差异。大学阶段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们在渴望友情、爱情的同时,也注重对孤独的追求。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交际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在遇到生活学习上的挫折时,承受的压力不能有效的排解,就有可能造成心理失衡,进而出现心理问题。而那些性格外向、善于与人沟通、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更善于排解压力与烦恼,不易出现心理问题。再加上大学生的心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要想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要有稳定的情绪,热爱生活。

2.4 其他因素

研究表明,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运动通过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例如刚刚失恋的大学生有可能会通过跑步的方式来减缓内心的伤痛,因为这样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进而可以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识品质,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扩展了人际圈,并且使得大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过度沉迷于网络也会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今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大多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久而久之也就不善于与他人打交道,严重者会失去社交能力。这些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身心健康。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而其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家庭影响因素、个人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以及运动、网络等其他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凌四宝,舒曼.(2003).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分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3):

91-94.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篇5

一、心理环境的营造

所谓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在校园建设中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的一种心理氛围。学生在这种心理环境的影响下会形成一种自己的心理状态,对其行为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外部的影响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在校园建设中就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我们健康教育地有效开展,也是我们健康教育的有效辅助。

中学生所处的心理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环境是指学生身处其中的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的总和;狭义的心理环境是指学校内部对大多数成员都发生影响的传统、风气、人际关系气氛以及任务目标的明晰性等。校园的心理环境主要是由我们的管理方式以及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心态决定的。我们每一位校园工作者都要提高对学校心理环境的认识,创建良好、健康的心理。校园心理环境既不同于客观的物质环境,也不单纯指成员个体对环境的心理感知,其实质是一种能动的气氛环境。

二、健康教育与心理环境相辅相成

有效的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要付之于行动,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为了使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开展,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受到十分复杂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因素之间又构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相互交叠的影响。学生的健康教育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校园心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是有其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会随着学生个体年龄和学段的增长日益明显,从而表现出在同一心理环境下,学生的健康教育既表现出一定的共通性特征又有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特性对学校心理环境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健康教育和校园心理环境对学生健康意识、生活态度、生活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健康意识、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生活形式都会受到健康教育和心理环境的影响。在整个校园心理氛围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影响,这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外部因素,也是学生时期的主要外部因素。健康教育主要是在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休息习惯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降低影响学生健康的外部因素。在学生形成这些习惯的同时,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生活心态,积极向上的心理意识。因此,健康教育对学校心理环境的营造是一个促进作用。良好校园心理环境的形成就会促进大部分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意识,从而把这种心态体现在日程行为中,促进健康生活态度的形成。因此,健康教育和校园心理环境是相辅相成的。这两方面的工作,在学校建设中都应狠抓落实,不断提高。

三、健康教育与心理环境的新特点

1.当前学生所处校园心理环境的复杂多变性特征更加突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并改变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组合形态,生成了日益激烈,内容丰富的竞争环境。对外开放,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形式;互联网不断普及,使传媒环境、虚拟环境对人们身心的影响凸现出来。基础教育的社会化,正在改变着学校传统的教育交往形式,扩大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文化交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也影响着校园心理环境。由此,新教育理念下的校园心理环境因素与传统教育下的心理环境因素以及现代社会的环境因素相互衔接、交互影响,从而使现念与历史传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学校传统文化交汇在一个现实平台上,构成了一幅纷繁复杂的现代学校心理环境图景。

2.在心理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学生的健康教育空间得到了扩展。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日益广泛地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摆脱了对自然空间的依赖,发展和拓展了社会空间。基础教育的社会化改革,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交流,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为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形成新的社会关系提供了可能。学生在活动空间上的扩展和在社会关系上丰富的过程,也是学生健康教育空间的扩展过程。随着学生健康教育空间的扩展,在影响学生健康意识、态度、行为等的因素中,健康教育与校园心理环境的影响更加交错,让人难于区分。

3.心理环境作用的强化向学生健康教育提出了挑战。心理环境作用的强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泛影响性。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接触环境的多元性,使得各种校园心理环境因素的作用不像生物因素那样有明显的特异性,诸多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具有很大的重叠性。校园心理环境因素作为刺激源,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缓慢逐步积累发生的,是潜移默化的。这就使得本来难以显示其特异性的心理环境的刺激作用更无特异性了。第二是恒常性与积累性。校园心理环境广泛存在于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持久的作用,即作用的恒久性。校园心理环境作用的积累性是指环境以一定的时序作用于学生个体,可以形成健康效应累加等作用,即环境作用的积累性。第三是交互作用。校园心理环境对学生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交互的方式进行的,是文字、图像、声音、动作等形式的共同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内容和功能的交互而发挥作用。心理环境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意识、态度及行为,也可以作为其他环境因素的中介,或以其他环境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篇6

学生心理健康危害成才健康心理是每个人健康、快乐、幸福的基础,对于心理不健康的人而言,阳光太刺眼;雨天太潮湿;阴天太沉闷……所有的外在事物都会给他带来忧郁、烦闷、愁苦等心情。在这些人群中容易出现悲观、自卑、暴躁等不良情绪,其个人的人格、价值观等也会受到一定的扭曲,是学生获得幸福、获得成功的最大阻力,也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此外,学生还处于思想意识的逐渐成熟阶段,其心理健康发展对他们的未来有深远的影响,对个人将来的发展、成就意义重大。

一、不健康心理对学生的危害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首先可以通过心理不健康发展的危害来证实。由于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遇到问题,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令人难以理解的异常。学生的道德水平、个人追求等方面,就会展现出一些低级的趋向。而且学生心理的不健康,会导致学生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容易走上违纪犯法的道路。首先,不健康的心理会使人走上歧途,影响个人的学习、发展以及未来的成就。例如,一些学生受“拼爹”思想影响,情绪消极、悲观,觉得自己家境不好、爹不是官也不富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容易使学生产生悲观、仇富等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一些学生就将自己的未来寄托于“潜规则”这类的捷径,而不思进取、游手好闲。一些学生大量的向父母伸手要钱,乱请客、乱拉关系,觉得这是“不富有”“不出息”的父母欠自己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寄生”的心态,父母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时,甚至对父母大大出手。一些学生受仇富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不正当、不合法的“致富”思想,如经营网站聚集财富、抢劫、勒索等,从此走上了不归路,将个人的未来、前途毁于一旦。其次,不健康心理使学生的思想难以成熟,难以担当时代的大任。一些学生自小生长在溺爱之中,思想幼稚、抗挫能力极差,稍有不如意就会觉得整个天都要塌了。如因考试成绩不好,难以面对挫折而选择上吊、跳楼等极端方式。如在与同学游戏、交往中稍有不如意就挥刀相向,造成严重的。如受到冤枉、误解时不能理智处理,易走极端等。再次,一些同学在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还会将自己内心的愤恨、妒忌发泄到无辜人的身上,如欺负比自己弱小的群体、破坏公物等等。毁掉自己前途的同时,给别人的家庭及自己的家庭造成了沉重的伤害,给我国社会发展的健康、和谐制造不和谐的“音符”。

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第一,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关注及情感关怀。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学生的逆反心理会很强烈,容易形成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如一些学生片面的认为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坏”学生。这种错误的认识,抹杀了学生的天性与独立自主的个性发展,致使学生的自立能力、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第二,家长的过分溺爱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一些缺陷。现在社会独生子女较多,特别是城市90%以上的学生都为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祖辈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心态,不懂得与同学和谐相处。事事都要拔尖出头,与人相处矛盾频频、计较多多,使自己的情感陷入人际关系的泥潭,导致学生忧郁、激动,容易走上偏执道路。第三,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是不可推脱的。一方面,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打骂学生、在校园发生意外等都有可能造成学校名誉受损,甚者牵扯上官司。因此,在学校,老师对于学生的关爱也是多方面的,而且更加深入。随着这种关爱的过度发挥,学校对于学生的约束力减弱,学生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下,学生减压却始终落不到实处。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下,成绩仍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因此,形成了教育问学校要成绩――学校问老师要成绩――老师问学生要成绩,学生的重担不管学生愿不愿意都必须扛着。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被动和苦闷,同时受成绩“压榨”,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也发生了扭曲。如为考高分作弊、贿赂考官(有的学生不会答题在考卷上贴一张百元大钞),等等,不论学生的行为是否成功,这些思想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在泛意识行为下,一些不道德行为甚至成为学生相互仿照的“榜样”。如为考试过关买卖答案,买到答案的学生再转手卖给其他同学,不管真假就这样热火朝天的买卖交易,极大的降低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第四,社会对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也是较为突出的。一方面,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面对社会的强大压力,一些学生无法平稳调整自己的心境,滋生了一些不良的情绪,这些情绪的积累促使学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大众传媒比较广泛、廉价、自由,学生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一些不良的信息,影响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如学生通过手机、网络浏览涉黄网站,造成了认识表面的早熟,加之学生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就会犯一些荒唐、无知的错误。犯错后,如不能正确地认识、排解等,就会造成心理的阴影,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三、学生心理健康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

相对于学生不健康心理造成的危害,健康心理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就显而易见。第一,积极、健康的心理使学生能够轻松、自在的应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状况,养成了学生对立思维、敏锐观察、正确判断的能力。减少了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犯错误的几率,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更广泛、更轻松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第二,社会与梦想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健康的心理提高了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使学生更有信心迎难而上,勇敢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学习、事业的成功。第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德智美体劳的全面。有利于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及时的纠正了学生思想、意识、行为中的不当观念、动作,促进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能够更多的展现心灵“美”,使学生的“才”和“德”紧密的结合起来,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精英人才。第四,健康的心理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如使学生形成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对于运动、对于锻炼的重视程度,确保了学生的正常生活规律,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第五,积极、健康的心理,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理智地应对问题,避免了过激犯错、过激犯罪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积极、健康的心理,使学生身上的正能量得到更大的发扬,如乐观的精神使学生面对挫折时不至于悲观、绝望,为学生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心理素质基础。第六,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在社交场合放弃了因外部因素而造成的自卑、自傲等不良思想,提高学生社交活动中的亲切感。使学生在社交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为自己的成功铺平道路。同时,使学生在社交中获得更多的自信,为学生的学习奋斗提供了更多的动力,有助于学生成才。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在这个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拥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对于学生良好人格、正确人生观形成的积极作用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成才、学生的才能是否能够最好程度地发挥。就像人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性格的核心就是心理的健康趋向,在心理作用的潜意识下,学生才能更广泛的、深入的挖掘自己的潜能,最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

四、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如何纠正学生思想中的不健康意识,第一,老师应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第二,重视素质教育及学生的实际减负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主动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变换,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排泄心中的愤怒、仇怨、恐惧等不良情绪,避免这些情绪发展成为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第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多方面的为学生开辟实践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积累智慧。增加学生阅历,弱化外界因素对学生情绪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处事冷静性等。第四,重视班级体精神文明建设,以集体的思想、行为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思维习惯,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第五,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不健康心理的危害,鼓励他们积极的接受心理咨询,对于不利于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因素能积极的与老师沟通、配合,及时的进行处理。避免不良情绪在心中的积累、质变,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憾。第六,对学生适当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选题和讲授的灵活性。避免严肃的气氛使学生难以接受。同时,重视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对问题学生及时的沟通、密切的关注。随时疏导学生情感意识中的不和谐因素,建立学生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健康心理。

五、结语

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心理形成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老师,要有足够的耐性和信心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帮助他们克服性格中的弱点、缺点,避免一些不良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和摧残。及时地纠正学生的不健康、不理智思想、行为,提高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全能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曹玲玲.试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J\].中华少年,2013,(19).

\[2\]王君君.“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干预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2).

\[3\]李铁军.社会体验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J\].职业,2013,(23).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篇7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原因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小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有直接联系。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受个体神经系统类型的特点的影响。例如,高级神经活动强而不平衡的典型胆汁质的学生,容易形成冲动、暴躁、易怒等心理障碍;高级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的典型抑郁质的学生,容易发生孤独、焦虑、自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二)生理因素

1.生理疾病或机能障碍

儿童时期曾经患过的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肺炎、病毒性感冒等病,会对脑神经组织造成严重伤害,从而引起某些心理障碍。

2.身体发育

首先,身体发育影响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脑发育成熟状况密切相关。在小学阶段,正是由于儿童神经系统的结构基本发育完善,接近成人,才使得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性过渡成为可能。其次,身体发育影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身体发育良好的小学生,在与他人展开社会交往时往往容易获得积极的评价,从而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而身体发育不良,甚至出现异常的小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可能更多地获得有意或无意的负面评价,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再次,身体发育还会影响儿童个性的发展。个子矮小、协调性差、体质相对较弱的小学生,倾向于表现出胆怯、消极和焦虑的个性。而身体健壮、精力充沛的小学生,则往往表现出喜欢自我表现、富有创造性、健谈等人格特征。此外,体质强健的儿童,父母往往会给其更多的独立空间,因此更容易形成乐观开朗、生气勃勃的个性特征;而体弱多病的儿童,父母往往会对其倍加呵护,再加上生病的痛苦体验,较易形成依赖性强、谨小慎微的个性特点。此外,生理成熟也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二、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影响在减弱,但是儿童时期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影响却是一生都无法消除的。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稳定状况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离婚问题是当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

(二)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即指家庭的环境气氛和情调。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小学生活泼、开朗、诚实、谦逊、合群、求知欲及好奇心强;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孩子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行为放任、不讲礼貌。

(三)教养方式

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在行为问题学生中教育方式为民主的和尊重孩子的情况均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学生。

三、社会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发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人口、住房、环境、交通、治安、人均生活水平、休闲娱乐方式等多个方面。小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

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状况是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基础。当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竞争加剧、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变革频繁、不稳定因素增多(如下岗、离异)、生活压力增大等原因,加上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治安、就业现状、社会保障等问题,造成人们精神压力更大,挫折感增多,不平衡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安全感水平下降,这一切都增加了人们的焦虑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人的情绪会对小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导致其情绪不稳定、迷惘焦虑。甚至有极少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对自己未来的升学、就业、择业前途感到了悲观无望。

(二)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伴随着网络、电视成长起来的小学生来说,上网、看电视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除了正面、积极的作用外,传媒中一些暴力、色情、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内容的传播、渲染,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和价值观的发展也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引起模仿或成为罪错的直接诱因。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沉溺于网吧、迷恋于网上游戏或在聊天室里跨越时空的“谈心”,出现了“网络综合症”这一新的身心障碍,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

(三)社区环境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需求;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高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健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且社会环境变化、家庭环境的变化都会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降低外界因素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笔者拟通过说明高职学生的特点,在阐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一)思想较为活跃但缺乏学习动力

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标签,当前的高职学生也有自己的特点。多数高职学生都对自由有着较为强烈的渴望,因为他们处于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并且思想意识都较为活跃。但同时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数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丧失学习动力,进而阻碍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缺乏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接受过较为良好的教育,因此多数高职学生都能正确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普遍都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但是多数高职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拥有较多的不良习惯,再加上缺乏父母的管教,这些习惯普遍难以纠正。这一系列情况都直接导致高职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故虽然他们都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却无法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三)渴望与外界进行交流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使得高职学生可以从网络平台获取到更多的信息,见识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同时在互联网平台中也不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多数高职学生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赖性较强。也正是因为沉迷互联网平台,多数高职学生都逐渐丧失了与现实世界沟通的能力。与此同时,这些沉迷互联网的高职学生更渴望受到身边人的关注,而这种需求一旦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更加地沉迷于互联网,进而不可自拔。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引领高职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及心理素质,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职学生是促进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态不仅会影响到个人毕业后的发展,还会对我国未来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故对作为我国发展中坚力量的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高职学生形成科学成熟的价值观,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其在社会中实现更好的发展。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深化高职学生对社会、挫折、团队及得失的认识,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心态,帮助高职学生战胜遇到的挫折与困难,让其建立健康自信的心理,即具备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以便淡定面对社会的复杂状况,进而保证高职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促使高职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还是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1]。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硬性需求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观念,如享乐主义等,这些思想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大部分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够成熟,非常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高职学生还受到升学、就业、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压力也会使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出现一定的问题。曾有学者通过研究调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退学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每年有将近50万人退学。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并且此项研究数据还包括了各类大学,而高职学生更易受自身因素影响,故我国高职院校退学率远高于3%,基于此,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国家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职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且帮助高职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了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要求高职院校从根本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未来高职学生将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教育部门应该重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拥有高素质的职业性人才[2]。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心理需求失衡

笔者曾经对9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几乎全部高职学生都希望可以进行本科层次的学习;有86.0%的高职学生认为高职院校是专科层次,对自己的学历满意度较低;有15.7%的高职学生是由于自身学习水平不足才选择的单招。由此可知,多数高职学生都是由于各种原因“被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同时该项调查显示多数高职学生对于学历更为重视。可见,虽然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取得的成果越来越丰硕,但是其学历限制仍无法满足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

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并未从根上改变应试教育在我国的地位。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多数高职学生只重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动手能力,进而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学习要求。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且与社会联系较为紧密,因此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职业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失

近年来,我国对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而高职院校硬件设备的更新与建设制度越来越完善,但是其对高职院校校园环境建设不够重视,忽略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我国高职院校扩建、扩招的范围越来越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将工作中心放到了新校区建设及招生上,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这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管理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不同校区的师生接触受到限制,导致个别校区成为“孤岛”,缺乏与主校区的联系,进而使该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更为困难。由于“孤岛”式校区的文体活动和社会联系都会受到限制,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人文精神也就无法更好地展现。同时,由于不同校区所处地域有所不同,高职学生在实习阶段也会受到诸多限制,更难进行对口专业实习,无法深入了解社会岗位,这会造成高职学生就业前的恐慌心理,从而不利于高职学生未来的心理发展。

(四)高职院校缺乏锻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

高职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也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现阶段,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拥有种类丰富的社团,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对社团活动不够重视,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部分社团缺乏资金支持。同时,高职院校的社团活动要想达到锻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目的,就需要与相关的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有80%的高职院校都没有与相关企业建立稳固的关系,在这种条件下,高职院校的社团要想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是非常困难的,由此导致高职学生通过社团活动锻炼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可能性较低。当前,我国多数高职学生都因为自己就读的是高职院校而产生过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导致高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提高对社团活动的重视程度,为高职学生提供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以此减轻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3]。

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需求的重视

笔者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多数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都无法被满足,因此高职院校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需求的重视。高职院校只有充分重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才可以更好地对高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高职学生自身心理需求,为高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求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积极主动地与高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态,并对学生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以此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提升院校实力与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减少高职学生对就读高职院校产生的自卑感,进而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信心。

(二)降低应试教育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阶段我国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已经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师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导致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都较为表面,将应付考试与检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推行,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降低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以改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的教育观念为出发点,明确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降低应试教育思想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响。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满足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引领高职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4]。

(三)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

环境是可以通过人为创造形成的,同时环境也会对人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人与环境是一个辩证整体。基于此,高职院校通过对校园环境和文化的构建,可以对高职学生产生正向的引导,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影响,我国多数学校都进行了封闭式管理,高职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都在校园内进行,与社会环境的接触减少,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环境与文化会对高职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

(四)为高职学生提供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构建稳固的关系。高职院校在与相关企业建立稳固的联系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定点实习或让学生在接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余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以提高学生对企业和自己以后将从事工作的认识水平。通过让学生进入企业,可以帮助高职学生了解自己毕业后的发展路径,以此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并且还可以锻炼其心理承受能力。高职院校在与相关企业建立稳固的关系之后,还应该重视校园内部社团发展与创业团队发展,让高职学生可以在社团与创业团队中提升自己,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同时,高职院校的社团及创业团队都应该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正向引导,以避免学生团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高职院院校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与重视院校社团与创业团队的发展来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进而引领高职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5]。

(五)积极引导高职学生心理发展

高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其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对不良思想的分辨能力,降低学生被不良思想影响的概率,以此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更为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生活与自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自身的心理发展状态,即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反思自己,做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6]。

五、结语

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提高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使高职学生形成更为健全的人格,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7-10]。

参考文献:

[1]沈春英,秦玉梅.以教师为主导: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翻转课堂改革之导向[J].职教通讯,2019(10):44-47.

[2]黄明田.基于特征差异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1):17-22.

[3]何木叶.地州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问题与对策:以云南地州高职院校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2(2):5-7.

[4]韦宏霞,谢晶星,莫小兰.关于新时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思考:基于行动导向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8,5(50):371-372.

[5]梁业胜.浅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3):117-118.

[6]王玉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时代文学,2014(2):202-203.

[7]董傲然,纪新莉.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00-101.

[8]万虎,边素贞.“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体构建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9):34-36.

[9]梁芷萍,薛婷,马利娟.浅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现状及完善对策[J].才智,2021(32):125-127.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篇9

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智力、性格健全正常,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和刺激能进行自我控制,具有良好的承受能力,能较好的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意义:心理健康是社会极度重视的问题,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对维护身心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青少年学生而言更为重要,一旦心理出现不健康表现,就可能导致成绩下降、和外界脱离,不利于健康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

学生心理健康是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以及生理素质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在学校、家庭乃至社会教育基础上是经过长期磨砺、培养而成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教师通过讲解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对不健康心理案例同学生们共同分析等来全面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和全面发展,开导心理不健康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弱点,积极面对学习和未来。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是:(1)传导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让学生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身边的人和事。(2)讲解心理卫生常识,传授心理锻炼的方法,比如运用适当自我调节、找人叙述等来消除心理障碍。(3)结合心理不健康案例,给学生讲解心理不健康的起因和不良后果,教学生如何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4)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教育学生德、智、育全面健康发展。总之作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和丰富经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不是治疗而是识别,对存在不健康心理的学生及时发现和教育以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概况起来主要是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丹方面相关,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任何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愉悦、压抑,乐观、忧郁;开朗、恐惧等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父母爱好,成天无所事事,脾气也不好,稍有不适就会吵架、打架等,这样家庭的孩子对生活、学习的信息就会逐渐下降,心里也会产生压抑,表现十分犹豫等。

2学校因素

除了家庭学生在学校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方面,因为同学之间他们的年龄接近、学习范围以及兴趣爱好等都很接近,他们容易交流并相互影响,所以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3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社会风气给人们思想和心理产生间接影响,良好的社会风气会促使学生爱劳动、爱学习、善解人意、意志坚强等反之不良社会风气会阻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社会流行文化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不容忽视。

4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要把知识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关键问题是让学生理解和认识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例如: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课;开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等,为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让他们在学校和家庭拥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快乐学习、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这样既能减少和消除各种不健康心理和行为现象的发生,重要的是能进一步提高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和辅导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时社会环境的熏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间接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风气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此社会各界和社区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湖北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由此可见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杜绝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培养和造就新世界心理健康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比如带领学生心活动,关心贫困生、社会孤寡老人等等,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还可以以游戏为主,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让他们互帮互助,营造和谐的氛围;另外也可以适当结合实验,培养学生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

3对个别学生心理不健康行为展开辅导

开设或心理辅导室,对学生开展个别辅导,促进师生关系,为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例如:有一个学生,由于他父亲就单传,到他这辈好几个大爷,叔叔,就他一个男孩,爷爷,奶奶十分疼爱,不容他人说。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有错误不让人说,老师批评几句,就在下面骂老师。有一次他不好好做操,老师说几句,就不回班级上课,非得老师亲自去请才回来,老师亲自去叫他,他还和老师玩捉迷藏。还有一个男生,十分不容人,和同学之间发生点矛盾,就不依不饶,受点委屈必须找补回来,今天找不回来明天也要找回来。有一次别人在玩耍时打了他一下,上课了,他就把人家的文具盒藏起来,害得人家课上无法写作业。最后老师从他怀里找到文具盒。对此教师不要立即就批评他,先对事情了解清楚,对其进行开导和指出不对之处,分析他的心理行为,让他明白自己的过错,如何去尊重同学和同学处好关系,最后可以让他写检讨铭记自己的错误行为。

4配合父母全面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应该正确指导家长教子观念,让他们重视孩子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用家长的和行来影响孩子,教育还在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影响篇10

[关键词] 中职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及对策

一、引言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心理方面有其特殊性,不仅文化素质基础较差,而且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但是由于中国的教育在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形成了一种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在心理学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工作也有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要使其行之有效需要家庭改变教育观念加强其对学生的情感支持,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要重视形成重视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为了培养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中职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了解中职生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学生生活中哪些事件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以及如何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并对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

二、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标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意志健全,有较强的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自我观念正确,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适应能力等。

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中职生正处在青年中期向成人的转变。此时由于独立性的不完善,对家长有较大的依赖;对社会了解有限,过于理想化;环境突变难以适应;对自我的认识摇摆不定而难以定位等,从而心理特点上显露出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等。从发生心理问题的领域看,主要表现为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沟通不良、交往恐怖、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孤独无援、缺乏社交基本态度及技能、代沟等。良好的交往愿望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的矛盾常常导致青年学生内心发生冲突而心理失调。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而言,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既有个人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在原因,又有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等外在原因。

1.生理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受其自身的遗传、生物化学、性别、年龄、神经活动等生理因素的影响。此外,神经系统的类型特点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也有影响。

2.心理因素。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与其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有着正相关。同样的生活事件对于不同的中职生往往具有不同的意义,因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不相同的。一般而言,个人的认知态度、自我意识、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会使不同的中职生对同一事物采取不同的评价态度,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中职生心理发展中的内在矛盾也常常成为其心理障碍的动因。这些矛盾使他们经常处在情感波涛中,长期的内心矛盾或者内心矛盾冲突强度过大,使他们心理平衡遭到破坏而引起心理与生理上的疾病。

3.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思想成长、心理发展等会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家庭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较大。

4.学校因素。中职生的主要时间生活在学校里,中职生的成长与发展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是分不开的。由于中职生与学校的关系紧密,因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学校因素的影响。当前,在中职生活中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表现在:教学方式方法简单,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生活的要求;中职生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不能与同学和老师进行适当的交往;业余生活单调枯燥等,这些都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一定的压力。

三、提高中职生心理素质的几点建议

目前,很多人仍然是传统的健康观,尤其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学校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通过宣传、演讲等途径让学生明确新的健康概念,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更加注重自我教育,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完善自我的一种途径,积极参与学校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在以每个年级的学生可能面对的不同情境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及时排解他们的各种压力,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不定期地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举行学生热点问题讨论,帮助中职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针对中职生常见的困惑,邀请有关专家讲解,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根据中职生心理特点,设计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意志训练、适应训练、角色互换等,在活动中强化学生参与意识,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2.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不善于了解自己,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尤其是女中职生,不是自视过高,就是低估自己。因此女中职生要做到心理健康,就必须对个人有正确的估价。既不能自轻自贱、自惭自卑,也不能自骄自傲,自我中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其主要责任在于关心、帮助女中职生正确认识自我,善于肯定自己,消除自卑心理,克服自我价值的危机感,确立生活的信心,勇敢地面向现实,轻装前进。

3.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贫富差异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不止在校园中如此,在社会上同样如此,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家庭条件差一点的学生要接受现实,正视现实,调整好自我。不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处境,不要总和其他同学攀比,要学着接纳自己,认可自己,并把贫困当作一种人生财富,真正认识到“人不可以选择家庭和出生,但是可以改变命运”。

四、结论

中职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从而建立起自己稳定的人格结构;在心理上和经济上逐步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从而走向独立和成熟。在这人生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中职生面临很多重要的人生发展课题,必然会遇到各种困惑和矛盾。他们在学校期间面临着各种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压力,可能获得成功,也可能面临失败。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如何调节不良情绪,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如何确立自我等等,都是中职学生必须面对的事情。

本文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分析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与加强大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职生心理素质,预防和及时发现各种心理问题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响.浅谈如何促进中专生心理健康[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6):28-29.

[2]李萍.谈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

[3]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11,(5):280-282.

[4]朱继贤,刘芳.浅谈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6.

[5]于萍.论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