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2-10 16:23:28

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常识范文篇1

一、心理学作为非科学的形态有着数千年漫长的演变,而作为科学的形态则仅有百多年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的研究者通常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只是一个连续的更替关系,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淘汰和取代了原有的传统形态的心理学。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其他不同形态的心理学仍然与之并存着,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过去人们还认为,历史上只有哲学的心理学和科学的心理学。科学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诞生之后,就取代了哲学心理学,成为了唯一合理的心理学。其实,历史上出现过的心理学有着许多种形态。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并没有随着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出现而消亡。它们依然存在于现实生活和学术研究之中,并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和思想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看,共出现五种不同形态的心理学。这就是常识的心理学、哲学的心理学、宗教的心理学、类科学心理学、科学的心理学。解读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考察科学心理学与其他历史形态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对当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常识心理学的确与社会个体的生活密不可分,却很少受到学者的关注。

实证的科学心理学家为了维护心理学的实证科学性质,要么忽略常识心理学的重要性,要么否认外行的理解值得认真对待。当然,近年来情况有一些改变,一部分心理学家开始尝试透过常识心理学来了解人的心理生活,一部分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则开始尝试透过常识心理学来重构实证的科学心理学。

心理学常识范文篇2

关键词:心理资源;心理学形态;原始性创新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psychologydependsuponculturalandhistoricalresourcesofitsown,soithasconsiderablydifferentformsofhistoricaldevelopmentandlong-termevolution,whichpsychologycancountonforfurtheradvancement.Psychologicalresourcesshowdifferenthistoricalcategories,differentstylesofrealisticevolution,andevendifferenttrendsoffuturedevelopmentofpsychology.Therefore,currentadvancementofpsychologyshouldnotdiscardotherhistoricalcategoriesbutregardthemasculturalandhistoricalresourcesforacademicinnovationtoextendthehorizon,exploitthepotentials,andcompletethefunctionofthediscipline.

KeyWords:Psychologicalresources;categoryofpsychology;primaryinnovation

一、心理资源概述

所谓心理资源是指可以生成和促进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如心理学的成长要有自己植根的社会文化土壤,这就是心理学的社会文化资源。心理资源既可以成为心理生活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心理科学的资源。心理学面临着如何理解、看待、保护、挖掘、提取、转用资源的问题。心理学的发展不应该抛弃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而应该将其当作可以借用的文化历史资源,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挖掘自己的潜能,丰富自己的研究,完善自己的功能。

科学心理学只有很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心理学的探索却有着久远的过去。通常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只是连续的线性更替关系,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淘汰和取代了原有的传统形态的心理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其他不同形态的心理学仍然与其并存着,仍然各自发挥着自己的功能。通常还认为,历史上只有哲学的心理学和科学的心理学。科学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脱胎之后,就取代了哲学心理学,成为惟一合理和合法的心理学。其实,历史上出现过多种形态的心理学。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并没有随着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出现而消亡,它们依然存在于现实生活和学术研究之中,并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和学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共出现了五种不同形态的心理学。这就是常识的心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心理学、类科学心理学(或类同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1]解读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考察科学心理学与其他形态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对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的心理生活是生成性的和创造性的,生成与创造的过程则需要特定资源。所谓心理资源的一个含义就是指人的心理生活建构的基础、生成的养分以及拓展的依据。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自然资源,而人的心理生活则需要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心理资源具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形态。

任一学科的生成、发展、进步、拓展都需要文化、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资源。心理学也同样如此。例如,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都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5]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与文化相关的分支学科也在快速地扩展和成长,如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等。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是指心理学在自身的研究、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与文化的背景、文化的历史、文化的根基、文化的条件及文化的现实等所产生的关联。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经历了文化的剥离、文化的转向、文化的回归、文化的定位。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不仅涉及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6-11],而且还涉及心理学的单一文化背景和心理学的多元文化发展。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定位将会带来心理学的新视野、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发展。再如,心理学在成为独立学科的前后,与其他学科一直有着特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心理学的发展和演变。但是,学术界对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却缺乏系统和深入的探索。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经历了一种历史的演变过程,即从心理学依附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到心理学排斥其他学科来保证自己的学术独立性,再到心理学寻求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关系,并与其他学科建立起共生的关系。这既标志着心理学学科的成熟,也标志着心理学开始容纳所有的学术资源。这意味着心理学不仅借助于其他学科来发展自身,而且又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可用的资源。从不同学科的学术独立到不同学科的学术共生,这是一个新旧时代的重大学术转换。

二、心理资源考察

心理学无论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还是对心理学自身的反思,都需要挖掘、提取和转用自己的资源。这就是关于心理资源的考察。

对心理资源的考察首先涉及考察的视角。这是指研究者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根基。对于心理资源,不同的研究者可以有自己看待和理解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可以有自己揭示和解释问题的着眼点和着重点。即便是否认、忽视和歪曲心理资源的存在,也是对待或看待心理资源的一种特定视角。考察的视角决定了研究者所获取的关于心理资源的内涵和内容。眼界与视域的不同,都决定着研究者所捕捉到的和所提取出的心理资源的差异。

其次,对心理资源的考察还涉及考察的学科。心理资源是文化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历史的存在、生活的存在和人性的存在。这就给不同的学科分支提供了多学科交叉和交汇的研究内容。由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因此,对心理资源的揭示和解释也有所侧重与不同。例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文化学等学科对心理资源的考察,都会有不同的视角与方法。

第三,对心理资源的考察还涉及考察的内容。心理资源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思想、解说与积累。分离和分解心理资源,解释心理资源的基本性质,确定心理资源的基本方面,追踪心理资源的演变发展,说明心理资源的特征、特点等,都是考察心理资源的最基本内容。对如何定位、分析、揭示、解释、说明、借用心理资源,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它既可以是哲学反思的方式,考察关于心理资源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思想前提和理论设定;也可以是实证研究的方式,通过实证科学的手段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和考察心理资源的存在和变化;还可以是历史研究的方式,通过历史和未来的定位和定向来揭示和解释心理资源的演变和演化。

心理资源的考察结果可以成为人理解自身存在的重要内容,也可以成为发展关于人的心理研究的重要学术内容。人的心理生活的创造、建构和拓展需要资源的支撑。提供心理资源不仅是丰富人的心理生活、提升心理生活质量所必需的,而且也是心理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基石和基础。

三、心理资源分类

心理学的五种形态,不仅仅反映着心理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演变,它更是一种资源。可以说这种观念转变是心理学研究上的重大进步。

首先,常识心理学(又称为民俗心理学、素朴心理学等)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创建的心理学,是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经验中的心理学。它有两个存在水平,一是个体化的存在水平,是个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中获得的,是个人对心理行为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二是社会化的存在水平,是不同个体在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形成和具有的,个体可以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和掌握隐含于社会文化之中的心理常识。常识心理学既是普通人心灵活动的指南,也是普通人理解心灵的指南,它是科学心理学发展的文化资源。[12]

其次,哲学心理学也是一种心理学的资源。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心理学就寄生在哲学之中,是哲学的一个探索领域。哲学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方式是思辨和猜测。正是通过思辨和猜测,哲学心理学探索了人类心理行为大部分重要的方面。当心理学成为科学门类之后,哲学心理学在哲学研究中转换成为心灵哲学的研究。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则转而去反思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对象、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前提或思想预设。[13]

再次,宗教心理学亦是心理学的资源。宗教心理学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科学的含义或是科学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对宗教心理的研究。这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是宗教的含义或是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式对人的心理行为的说明、解释和干预。后者既是宗教活动提供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也是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传统历史资源。宗教中的心理学提供了关于人的信仰心理方面的重要阐释以及干预人的心理皈依的重要的方式。这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心理学思想理论、研究方法和干预技术。心理学的创新就必须提取宗教心理学中的资源。[14]

第四,类科学心理学(类同形态的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资源。所谓类科学心理学,是指在与心理学相类同或相接近的科学分支或科学学科当中,也有关于人类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和研究成果。这是在与科学心理学相类同或相类似的其他科学分支中的心理学思想、理论、方法与技术。这些研究和成果也在特定的角度、特定的方面或特定的层次上,以特定的方式、方法或技术,揭示和阐释了人类的心理行为,并为心理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基础和内容。因此,这些相关的或相近的学科门类也都与科学心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15]并不是只有心理学才关注对心理行为的研究,其他类同形态的心理学也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视角,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蕴含在不同学科门类中的心理学探索,得出了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不同的思想学说、不同的理论阐释、不同的影响方式以及不同的干预技术。这种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分门别类的研究给科学心理学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怎样使科学心理学不至于分解、分裂、消失和消散在其他类同学科中,以及怎样使科学心理学去吸取、提炼、接受、消化、融会类同形态的心理学研究。如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光学还是声学的研究成果都为心理学关于视觉和听觉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生物学特别是进化论对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对人类心理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解释框架和细致的特定学说;还有生理学特别是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美国科学家斯佩里关于裂脑人的研究,都深刻影响到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病学的发展也揭示了以异常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为全面认识和了解人的心理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当代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的研究,也提供了对人类智能活动的基本认识,推动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学对社会个人、人际关系、社会群体、人类社会的研究,也提供了关于群体心理、社会心理、文化心理、国民性格的成果。生态学对科学心理学的影响则在于提供了共生发展的生态学方法论。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学科的诞生,而且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的形成。在生态学的框架中,人的心理与他人、社会、环境、世界等等,都是彼此共存、相互依赖、共同成长的。生态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形成了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生态的核心含义是指共生。生态的视角是指从共生的方面来考察、认识和理解环境、生物、社会、人类、生活、心理、行为等。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主张就是天人合一。这是人与天的合一,是我与物的同一,是心与道的统一。

最后,科学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资源。心理学作为科学是通过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描述、说明和干预心理行为。科学形态的心理学虽然在短时内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面临着重大问题。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物理主义和人本主义、实证论和现象学两种不同研究取向,并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统一是其一直不懈的努力。科学心理学既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分类,也有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分类,关键是心理学研究类别的顺序。其研究方式和方法存在着实验和内省的地位和作用之争。[16]

四、心理资源的提取

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后现代是心理学研究者所处的和面对的历史时代、历史阶段、当代风潮、当代思潮。如何理解后现代的来临,如何面对后现代的问题以及如何引领后现代的发展,是心理学的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现代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与之相应,其文化思潮也由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被看做是西方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重大变革,并很快风靡欧美、震撼学界。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显然无法摆脱这一大的文化氛围。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社会不仅大踏步迈向现代大工业社会,而且逐步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科学统观一切的权威,并以此构造了西方的现代文明。但是,当今的后现代主义运动则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解构,是对理性独断和科学霸权的摧毁,它强调所有的思想和文化平等并存的发展。后现代精神在于“去中心”和“多元化”。这无疑打破了西方心理学的独霸地位,带来了不同心理资源的互惠互利。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思潮,一种定位,一种寻求。[17—18]当然,从提出关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心理学的本土化就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并体现出不同的目的。心理学本土化的目的在于,一是对科学心理学或正统心理学之外的其他心理学探索的关注和考察。这是所谓的本土心理学的最为基本的目的,也是本土心理学最一开始的基本含义。二是对西方实证心理学的霸权地位的挑战。三是对根源于本土社会文化的心理行为和研究方式的探索。四是对本土心理学资源的挖掘和创造。五是对心理学研究的原始性创新的追求。希望能够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有新的创造。

当今世界正在面临着日益突出的国际化趋势,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地球已经成了“地球村”,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全球化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各自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共同的问题。全球化既是产生全球性问题的历史前提,同时又孕育着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可能性。不同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是不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学正经历着一场转变,即由只关心单一文化背景转向多文化的融合,由方法中心论转向问题中心论,由单一理论转向复合理论。心理学不能回避现实问题。要使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现实性,必须以研究的问题为中心,抛开传统的理论派别之争,摒弃对抗,一切围绕解决现实问题展开。这就是心理学全球化的内涵。

在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框架中,并没有诞生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中国的现代科学是从西方传入的。同样,在中国的本土文化中,也没有诞生出西方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也是从西方传入的,也带着西方文化传统的印记。那么,在中国发展自己的科学心理学时,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本土文化中有没有自己的心理学传统。如果有,那么这种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具有什么性质,包含什么内容。如果有,那么应该如何去理解、解说、阐释和对待这种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学传统。因此,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能否成为中国科学心理学发展和创新的有益资源。所以,如何理解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就成为决定中国心理学未来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的和发展性的研究任务。

中国心理学的跨世纪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那就是从对西方或对外国心理学的模仿中解脱出来,去寻找和挖掘中国本土的心理资源。新心性心理学就是一种植根本土文化资源的创新努力,试图开辟中国心理学自己的新世纪发展道路,新心性心理学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确立有一个基本的变化。[19]新心性心理学涉及心理资源、心理文化、心理生活以及心理环境,即涉及心理学的文化资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对象背景。心理资源是关于心理学发展中的文化历史资源和文化历史形态的考察。心理文化是关于西方的心理学传统和中国的心理学传统的跨文化解析。心理生活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种新视野、新认识和新理解。心理环境是关于心理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的思考和分析。

总之,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应该是把自己建设成为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新型学科。心理学的未来形态就是资源形态的心理学,这可以称之为心理学的第六种形态,是立足于心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心理学形态。

[参考文献]

[1]葛鲁嘉.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及其考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0-23.

[2]葛鲁嘉,陈若莉.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79-87.

[3]叶浩生.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J].心理学报,2001(3):270-275.

[4]麻彦坤.当代心理学文化转向的动因及其方法论意义[J].国外社会科学,2004(1):2-7.

[5]霍涌泉.心理学文化转向中的方法论难题及整合策略[J].心理学探新,2004(1):12-15,30.

[6]田浩,葛鲁嘉.文化心理学的启示意义及其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2005(5):1269-1271.

[7]余德慧.文化心理学的诠释之道[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6(6):146-199.

[8]李炳全,叶浩生.主流心理学的困境与文化心理学的兴起[J].国外社会科学,2005(1):4-12.

[9]VIJVERFVD.TheEvolutionofCross-culturalResearchMethods[M]∥DavidMatsumoto.TheHandbookofCulture&Psychology.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78-92.

[10]KIMU.Culture,Science,andIndigenousPsychologies:AnintegratedAnalysis[M]∥DavidMatsumoto.TheHandbookofCulture&Psychology.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54-58.

[11]ADAMOPOULOSJ,LONNERWJ.CultureandPsychologyatAcrossroad:HistoricalPerspectiveandTheoreticalAnalysis[M]∥DavidMatsumoto.TheHandbookofCulture&Psychology,2001:15-25.

[12]葛鲁嘉.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论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715-718,727.

[13]葛鲁嘉.哲学形态的心理学考评——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考察之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76-79.

[14]葛鲁嘉.宗教形态的心理学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34-138.

[15]葛鲁嘉.类同形态的心理学总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5-98.

[16]葛鲁嘉.科学形态的心理学议评——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考察之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42-46,64.

[17]葛鲁嘉.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5-15.

心理学常识范文篇3

关键词:哲学主义;文化主义;文化时代;心理学时代;反思

心理学在不断更替的过程中,经历了哲学主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文化主义四个不同的时代,而且在每一个时代,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心理学在从哲学主义向文化主义进行演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论都在不断的进化。本文主要是从心理学文化时代构想以及发展评述展开分析。

1从哲学主义到文化主义:心理学时展评述

1.1哲学主义心理学时代。心理学研究在哲学主义历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漫长,而且也是人类对心理问题研究的最原始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谓的哲学心理学主要是指在研究人类的性格、精神以及人格等内容时,哲学家和思想家做出的思辨性猜测或者反思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松散的知识模式。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哲学家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哲学方面的探索,而系统的心理学语言并没有形成,所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心理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认识成果,很多都是通过哲学典故或者习俗来渗透心理学知识。当人类将心理学更多的发展成为对心灵本质的理性思考时,心理学才渐渐的开始独立,心理学也有最初情感化的时代过渡到了后来的理性时代。人的灵魂和内心都具有变动性和不可捉摸性,所以在哲学心理学中必须要使用的手段便是猜测、观察和推断等方法,但也正是这种缺乏科学力度支撑的形式,让当时的人们对哲学心理学产生了一种排斥的心理。1.2科学主义心理学时代。哲学心理学后来随着不断发展,融合了生物学、生理学等多种科学知识,也逐步进入到了科学时代。显而易见,科学心理学主要强调在研究人类心理的过程中突出客观性和准确性等内容,这种研究形式对于改变哲学心理学阶段通过思辨进行思考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主义心理学时代使得人们在研究心理学本真个性时借鉴了很多科学活动的若干技术特征,这就使得当时相关专业人员对于心理学活动的认识变得更加狭隘和肤浅,并且在人类的主体需求上,科学心理学也无法进行满足,破坏了心理学真正的精神。1.3人文主义心理学时代。为了对科学心理学时代进行思考和批判,便诞生了人文主义心理学。顾名思义,这个时代的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将人作为研究的主体,企图能够通过对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能够对人进行整体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出了很多人类心理活动的新领域,比如人们的潜能、动机等,但是这种研究从本质上来讲关注的还是人自身的本能特征,即生物潜能的变异与进化,而对于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并没有做出很好的研究,所以对于人与社会之间的连续性,产生了一定的割裂。1.4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相对于人文主义心理学时代而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研究过程中融入了“文化”这一个新兴知识体系,并且能够通过文化研究人们最实际的心理状态,是目前心理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取向。但是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将研究活动和文化进行真正的融合,文化只是一种标签,是存在于个体之外的,并且受到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心理、心理学和文化之间无法获得一个准确的关系。虽然心理学时代经历了上述四个发展阶段,但是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每个阶段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关系,互相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2心理学文化时代构想

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需要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把握人类和文化以及历史之间的本质关系。心理学文化时代具有几点特征:第一,文化心理观确立。在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之所以将“文化”放到一个提前的位置,主要是为了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对心理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和理解,能够总结出心理学中多个元素所具有的不同文化特征。尽管在科学主义心理学阶段,通过科学的手段能够让心理学在科学和学术上获得一定的认可和荣誉,但是同样也使得人们的研究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所谓的心理学,既包括个人心理价值观上的诉求,也包括全人类价值观的探索。所以确立文化心理观,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科学心理学的实证观精神。第二,重新认识常识性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当心理学在心理观上发生转变后,对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就越来越宽泛,尤其是在科学心理学时代忽视的常识心理学被人们开始逐渐关注,这不但能够说明心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也隐喻着科学心理学家在其科学研究中渗透着日常性。第三,心理学者追求的生存方式。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摆脱自然精神的束缚,最终进入到一个丰富、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其实在这个层面上,心理学者已经从不证自明性进入到了一个在现实境遇中通过文化个性来研究客体的对话。这项工作对于人类的心理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学者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社会责任感来进行不断的自我鞭策和自我推动的。第四,心理学隐喻回归。所谓的隐喻回归主要是代表着心理学研究思维方向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并且人文精神从理性和逻辑的演绎过程中得到了复兴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的心理学在发展过程经历了上述的四个阶段,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既包括对本国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总结,也包括对国外心理学知识的不断借鉴。心理学文化时代不但是在反思其内在的逻辑线索,而且也在为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进行学术性的分析。我国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只有真正将中国文化传统精神进行融合,才能够让心理学者或者真正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信。中国心理学时代的发展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以更宽广的研究视野和开放的胸襟来对待。

参考文献

心理学常识范文篇4

【关键词】变态心理学;共病;抑郁症;晕轮效应;心理卫生院

早在2011年,笔者就论述逻辑起点的变态心理学与临床起点的精神病学的概念整合问题[1]。近几年,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拉越高,教育部专门印发文件,将学生抑郁症检查列为体检项目。网络新媒体更是铺天盖地宣传抑郁症案例和预防,凡是自杀身亡的干部、教师、医生、老板、员工、学生都被定义为因抑郁症而自杀,抑郁症已经产生扩大效应,成为所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代名词。媒体可以科普宣传和教育报道,但必须纠正片面的错误导向,使社会民众更加科学地认识抑郁症和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一、基于普通心理学概念体系的变态心理学共病现象理论分析

变态心理学按照普通心理学的概念体系,将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分为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病。其中认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综合为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包括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严重者被称为躁狂抑郁双相障碍;意志障碍包括意志增强、意志缺乏,行为障碍包括攻击行为、虐待行为、自伤行为、自杀行为、成瘾行为、厌食行为等。人格障碍包括反社会型、爆发型、偏执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等,神经症(神经官能症、精神神经症、心理神经症)中的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还有部分心理行为障碍属于综合交叉型疾病,如性爱心理障碍,包括同性恋(尚有争议)、异装癖、易性癖、露阴癖、窥阴癖、窥淫癖等,最严重的是精神病中的躁狂抑郁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还有青春型、妄想型等亚型。身体疾病临床诊断往往是采用仪器检查和生化检验,患者首先有呕吐、肿胀、疼痛、出血等表征,虽然各种部位的疾病会发生辐射和弥散,但通过机器透视和经验判断,总可以找到主要患病部位。而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因为按照普通心理学概念体系分类分型,而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知情意行)内部存在时间交融,认知的同时产生情感,情感反应的同时交叉意志冲突,意志冲突的同时发生行为,普通心理学的概念体系是基于生理心理学的形式逻辑需要,结合人类文化社会思想积淀,按照要素主义理论,进行相对分类分型研究。应用于变态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便出现知情意行障碍和疾病类型症状交叉重叠,这就使变态心理学为基础的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出现困难。以至于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越来越复杂,逐步脱离变态心理学的概念体系,成为临床心理学体系,许多章节一级概念与二级概念、总概念与亚概念并列,许多行为障碍单列研究和治疗。因为个体心理是知情意行和气质性格的同时性综合体,根据精神疾病治疗历史积累的概念,如神经官能症和精神分裂症,与变态心理学的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组合成新的精神病学,便出现学术概念与临床症状的冲突,比如神经症与神经病之间基本没有关系,但这个概念很容易被人误解为神经病。比如精神病这个概念,与民族精神、奥运精神、精神焕发、精神抖擞、精神文明、精神实质等无关,但容易发生联想。比如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都有人格基础,而性格缺陷和人格障碍症状与四大神经症广泛深入交叉,即使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的症状也是相互交叉,反社会型、爆发型、偏执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等人格障碍类型症状和行为更是严重交叉,这就是变态心理学无奈提出的共病现象[2]。因此,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将焦虑症、恐惧症诊断为抑郁症,将自恋人格障碍诊断为表演型戏剧型人格障碍,也就可以理解。网络媒体和社会民众将人格障碍和神经症全都归入抑郁症,也就可以理解。

二、抑郁症媒体报道数量扩大效应的正向和负性后果辨析

抑郁性神经症简称抑郁症,是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持久情绪抑郁,程度较轻、病程迁延症状。患者具有持久性的情绪低落、沮丧、压抑,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无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抑郁症表现,日常生活学习无明显异常,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夫妻争吵、亲人分别、意外伤残、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因素都可能造成抑郁症。情绪低落、寡言少语、喜欢思考、精神不足、凡事悲观、回忆过去谴责自己、展望未来缺乏信心、面对现实困难重重,都是抑郁症的人格基础。偏执的认知模式也会造成抑郁症。躯体疾病如癌症等也会因为焦虑情绪而抑郁。身体的生化物质改变如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减少也会形成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抑郁情绪,消沉、沮丧,有躯体症状如头、背、四肢疼痛,无器质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胀、腹泻、便秘,典型特点是失眠和自杀倾向[3]。21世纪2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经济转型、科技发展、文化建设速度持续加快,价值观念、社会心理、行为规范变化持续推进,干部民众都处于持续的跨文化适应过程、跨思想发展过程。个体社会心理的适应和发展是螺旋上升波浪式前进,部分民众因为需求膨胀、压力过大、适应不良、发展受阻,产生系列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自我等心理活动障碍和强迫、焦虑、恐惧、抑郁等神经心理症状,属于常态社会的个别或部分心理机能变态,正常运行的异常疾病,就和身体疾病同样,如感冒发烧、咳嗽吐痰、痔疮肛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颈椎病、腰椎病、脚气病,没有个体大惊小怪、媒体大呼小叫的必要。强化民众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社会认知范围,引起更加广泛的重视,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基本要求,社会心理建设和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是培育理性和平、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社会心态,首先需要社会心理建设者和心理健康服务者自己的社会心理理性和平、积极向上、乐观自信。最近十年因为媒体点击量的商业需要,片面宣传、污名报道,而且部分江湖心理咨询师为了招揽培训和门诊收费需要,随意扩大抑郁症的发病数量,形成晕轮效应,干扰了民众的科学认识,造成了抑郁症发病数量的扩大效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部门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需要科学地宣传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病机理、发病数量、预防措施、治疗技术,随意编制问卷测评诊断推论、根据小样本推理大样本数据,随意解释抑郁症,将所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特别是严重精神病,都归类为抑郁症,造成民众误解误会误知,以至于常识概念中的抑郁症成为精神病的代名词,有违心理学和卫生学的科普道德原则。这需要心理教师、心理医师进行科学的变态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知识普及活动,以免以讹传讹,造成科学心理学的江湖心理学冲击,形成概念定势,影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科学治疗。

三、精神障碍及其治疗机构改为心理障碍及其机构的实践意义

汉语中的“精神”是一个多义词,可以是宗旨意识,如建设精神文明、学习讲话精神,也可是情绪状态,如精神焕发、精神抖擞,也可以是文化学和政治学概念,如民族精神、奥运精神,更可以指长相英俊,如那个年轻人很精神。也可以是医学领域的概念,如精神病、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精神病院、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分裂症等。因为长期以来民众怀有精神病的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因此随着心理学逐步普及,民众逐渐习惯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概念。

(一)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中外语言学术概念比较分析

据学者考证,精神和心理这些概念都是我国翻译西方心理学、卫生学著作时,参照中国古代哲学、医学著作的概念,对应出来的新概念。比如“mentalhealth”,20世纪初都翻译为精神卫生,现在有的学者则翻译成心理健康。最近几十年,因为中国精神病学的习惯,“mentalhealthcen-ter”被翻译为精神卫生中心。但有学者把心理健康翻译为“physicalhealth”。这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将心理与精神混用,二是将健康与卫生混用。早在30年前笔者的论著就辨析这个问题[4],按照汉语习惯,卫生是动词,是维护健康的活动,健康则是身体或心理的状态。因此将“health”翻译为卫生违背汉语习惯。西方的英语单词“psychol-ogy”作为心理学概念,也是经过长期的演化,现在我国翻译成心理学,这没有问题。英语单词“mental”表示心理活动,也是经过长期演化。精神通常用“spirit”对应,卫生则通常用“hygien-ism”对应。所以笔者主张将“mentalhealth”翻译为心理健康,将“mentalhygienism”翻译成心理卫生。“mentalhygienismcenter”翻译为心理卫生中心,将“mentalhygienismhospital”翻译成心理卫生院。

(二)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与精神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标准

20世纪这100年是中国医学和心理学学习西方的100年,因此有西医和中医之分,心理学也有西方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之分。因为20世纪初将心理疾病翻译为精神疾病,简称为精神病,使民众将精神病理解为胡喊乱叫、打人毁物的疯狂者,或者简单地将精神病理解为精神分裂症。到新世纪,则因为将许多心理疾病宣传为抑郁症,使民众将精神病狭隘理解为抑郁症。现在的心理学和卫生学家都意识到,经过百年进化和学术研究、临床治疗和咨询实践,美国精神疾病标准DSM、世界精神疾病标准ICD、中国精神疾病标准CC-MD都已经吸收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临床心理学研究成果,调整出更加符合逻辑和实践的分类分型、分级分别标准,精神疾病成为心理学家和卫生学家共同的领域。无论是世界精神疾病标准ICD、美国精神疾病标准DSM,还是中国精神疾病标准CCMD,都倾向于不再使用精神病、精神疾病的概念,转而使用精神障碍、心理疾病概念,同样,变态心理学也不再使用认知变态、情感变态、意志变态、行为变态、人格变态等心理变态的概念,而使用心理障碍的概念,如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为了适应民众的认识和排斥,全国的精神病院都改为了精神卫生中心,这说明医学界始终抗拒心理学的概念,难以放下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这些概念,不接受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卫生院等概念。鉴于此,笔者重申,为了推进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建议医学家特别是精神病学界与心理学界概念契合,将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精神卫生中心改名为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心理卫生院。以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为基础,将健康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卫生学整合为卫生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

(三)精神障碍治疗机构改名心理障碍治疗的理论实践意义

当代世界科学研究学科分化特别激烈,每个学者都希望创立新学科,西方变态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领域,分化出健康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临床心理学等分支或交叉学科。这些学科只是研究的方式和内容略有差异,其目标都是维护心理健康,治疗心理疾病。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学者始终致力于翻译西方心理学和卫生学的著作和概念,缺乏根据汉语文化和民族文化整合的取向,以至于形成西方英语世界的学科概念霸权。很多概念与汉语习惯差距过大,形成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的巨大错位。如心理学的气质概念与日常概念内涵差别很大,将健康和卫生混同,将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分开开设课程。研读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精神卫生学,其理论和概念相同,只不过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更加偏重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中介变量关系的基础研究,而精神病学、精神卫生学更偏重预防和治疗。所以抛弃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精神卫生中心改名为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心理卫生院。以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为基础,将健康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卫生学整合为卫生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是学科建设的必然,也是专业建设的必然。同样,因为学科地盘竞争,心理卫生实践领域目前存在抢占地盘的问题[5],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虽然是心理学和医学的结合,但咨询师的目标是既要做心理教师,更要做心理医师。因为利益驱动,许多咨询师不满足于心理咨询,而扩展到心理治疗领域,有的则扩展到心理辅导领域。现在的后果是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试图占领学校和公司的心理保健、心理辅导地盘,学校的咨询中心、辅导中心则希望占领医院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地盘。其后果是医院做成学校教育模式,学校做成医院治疗模式。因此,统一学科研究内容和学科概念以及机构名称的同时,需要分化领地,学校的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师就做心理课程教学、心理问题咨询、团体教育辅导。医院的心理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保健师做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这样就可以形成学院派研究理论,医院派研究临床,社工派面向社区和企业公司,政工派面向学校和司法机构,根据各自的对象和问题,选择相应的咨询、辅导、治疗、保健技术。总而言之,变态心理学的共病现象问题需要学术界深入研究,抑郁症的晕轮效应问题,则既要规范媒体科学普及活动,更需要将精神疾病、精神障碍改名为心理疾病、心理障碍。这种改名既有学科建设的理论意义,也有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心理保健的实践意义。学科要整合,专业要分化,建议将精神卫生中心改名为心理卫生院,建议学校心理教育辅导恪守教育本位,立足心理素质提升,破除心理卫生模式,医院心理保健治疗恪守卫生本位,立足心理疾病治疗,破除心理教育模式。轻度心理问题、中度心理障碍、重度心理疾病分级分类开展预防、咨询、辅导、保健、治疗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海钟.论逻辑起点的变态心理学和临床起点的精神病学的体系整合[J].河西学院学报,2011(6):79-81

[2]王建平.变态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2-137

[3]钱明怡.变态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56-278

[4]张海钟,赵志勇.论心理教育与心理卫生[J].健康心理学,1997(2):91-93

心理学常识范文篇5

1.1铁路客运培训现状现行铁路客运职工培训有三种形式:一是新入路职工的岗前教育;二是职工培训基地举办的客运人员岗位周期培训;三是客运部门自行组织的业务技术培训。岗前学历培训以铁路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岗位周期培训与技术业务培训以规章、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以及客运组织等为主,这些培训虽然有效提高了客运职工的作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但实际工作效果却没有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笔者认为这与在培训中没有融入心理学特别是旅客运输心理学有很大关系。

1.2铁路客运培训存在的问题

1.2.1对旅客运输心理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铁路企业奉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理念,对岗位作业标准要求很高,许多管理者把安全生产、完成任务作为全部工作内容,忽视了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缺失对职工和旅客心理需求的正确认识和研究。

1.2.2岗位培训内容缺乏心理学知识。要从根本上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必须牢固树立“旅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这就要求客运职工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行培训中缺乏提高以上能力所必需的心理学培训,目前的岗位培训与心理学培训存在脱节现象。

1.2.3心理服务不到位,遇突发事件无法正确处理。现职的客运职工大多不具备相应的心理学常识,不能够换位思考,灵活改变服务方式,也不能妥善处理旅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自身先惊慌失措,往往不能冷静应对,造成紧张局面等等,这些均易引起不良的社会反映,影响路风建设。

1.2.4客运职工自身心理素质差。心理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决定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客运职工因为自身的工作环境、文化基础等原因自我修养的条件不充分,又未接受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自身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表现为工作中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状态和长久的工作兴趣。

2旅客运输心理学融入客运培训的对策措施

2.1加强服务理念教育,提高职工认识加强旅客运输心理学的培训目的是使职工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提高客运职工对工作的兴趣,管理部门的工作应该围绕服务旅客和职工的心理开展,才能针对性地实施管理。因此各级管理部门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旅客运输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加强服务理念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探索服务规律。

2.2开设服务心理课程,提高理论指导根据不同的培训模式,旅客运输心理学的培训内容、方法应做针对性选择。复退军人岗前学历教育中可增加旅客运输心理学课程,让新入路的职工系统地学习旅客运输心理学的基础浅议客运培训中旅客运输心理学的应用张炜(太原铁路局职工培训基地)知识,重点在于培训职工掌握正确分析旅客心理的方法和自我情绪的控制方法,使职工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的组织纪律性,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成为精神文明的组织者和实践者,用良好的心理修养适应客运服务工作的要求。这需要得到铁路主管部门与主办院校的支持。岗位周期培训和业务技术培训可以在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教育中穿插旅客旅行心理、心理服务技能等关于旅客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学常识范文篇6

呵呵,说远了.还是说那本小册子.从那时起,我就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我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根基比较扎实,所以我对心理学有了这样的理解:心理学是人类在研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关系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一种学问,所有的心理学,实际上都是处理人的关系:人的自身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按照我的理解,我便开始从心理学的本原开始看起,那就是哲学.说起哲学,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头疼.其实不必如此.我最先接触的真正的哲学,是大一下半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时觉得,那纯粹是一种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根本没有好好学.但是从我的发现之后,我便又重新拿起了马克思的哲学原理,认真的进行了学习和研究.而后,我又看了现代西方哲学导论,以便从整体上对西方的哲学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中我又发现了心理学的起源便是人本主义.武断的讲,我认为学习心理学,必须了解唯心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虽然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不过我必须承认,唯物主义哲学在解决人类自身的思维问题上还远远不够完美.

大家可以看看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读物,不过<<梦的解析>>不看也罢,因为那本书太艰涩,不太好懂,而且弗老先生太强调他的性学三论了,似乎人类的一切问题都跟性有关系.不过他提出的精神分析疗法,却恰恰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心理咨询问题.然后呢,还应该看看贝克莱和休谟的关于存在主义的东西,我觉得这些跟人得意识有一定联系.另外,我建议大家通读一下海德格尔,康德,托玛斯阿奎那,笛卡尔等哲学家的主要观点.这样的话,就会有一定的哲学根基了.

然后呢,就是医学常识了.建议大家学一下生理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主要是为了神经内科知识.因为我记得在管理员夏天转载的那篇关于开心理诊所的帖子里面提到了,对一个患者进行心理咨询,首先你要明白他到底是精神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所以,我认为,相应的医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也觉得,人的心理问题,多少跟精神问题是有联系的,二者不可分.

然后就是正题了.有了以上的基础,就可以开始学习心理学了.

这时候我觉得你需要一个图书馆.因为学习心理学不是像一般的学科,你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资料的辅助.我记得我看过的书太多太多了,虽然不都是精读,不过差不多也都过了一遍.具体的书名,我想应该没什么必要说,因为我自己并不清楚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不过我可以指出一个我认为的误区,那就是有许多人倾向于看一些励志读物,认为那些东西就算是心理学的东西,比如说什么心灵鸡汤啊,心灵地图啊,等等.

心理学常识范文篇7

1.1国家政策的支持

2005年1月颁发的《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提出,“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不断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政府从国家层面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工作,要求学校所有教职员工,各部门都要主动承担起一部分心理担子,形成全校全员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1.2心理学的高度发展

国外心理学蓬勃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国内心理学近期发展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距今已有30多年。现代的世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学术交流,知识传播,思想碰撞方兴未艾。心理学在国内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很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学本科专业,心理学硕、博士点。无心理学专业的学校,也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大学生善于了解新事物,吸收新知识,心理学作为一门蒸蒸日上的,符合人心理需求的学科自然受到大学生青睐,愿意去了解它。

1.3社会对心理学的认识革新

以往把心理等同于神经病,正是最近心理学的极大发展,人们对心理学认识才更客观。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通过这些心理研究成果更好的指导人,帮助人。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骑车通过一条两边都是浅沟的窄路,人心理本能的潜意识对话就是不要掉到沟里,最后你还是骑到了沟里。为什么?因为人的注意具有专注性,当心理想不要掉到沟里,你的注意就会关注到“沟里”二字,专注“沟里”,就进“沟里”。当知道人的注意有这个特点,我们把心理潜意识的对话改为“我要顺利通过路面”,结果就完全不同了。社会上不仅善于用心理知识服务自己,还对心理咨询有了更深入认识,不再片面的认为有神经病的才需要去心理咨询,懂得心理咨询乃是心理咨询师通过和来访者商谈、讨论,帮助、启发和教育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以便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的科学。心理咨询是全民的精神享受,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你需要都可以寻求心理帮助。通过心理服务,可以排解心理困扰,获得心理舒适,提升幸福感。总之,社会大众已经能够接受心理学。作为在校大学生,高知识分子,更是渴望心理学能够帮助自己。

1.4心理学服务有效性

目前人们体会到了心理学服务的“甜头”,社会各行各业大兴心理学之风。依据心理学人职匹配理论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公司企业招人要加考心理测试,以招到人合岗位的员工;就连教师资格证面试通过后都要加试心理测试,以供发放教师资格证参考;新生入学后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心理普查,筛查有问题学生,做好预防治疗工作。上海有很多心理总裁班、市长班等等,这些无不是为了通过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懂得更多的心理常识,在自己岗位上做到更好。作为学校校医院,若懂得一些心理常识,无不为工作锦上添花,前来看伤治病同学也会受益良多。心情好,病也就好了一多半。

1.5心理与生理的密不可分

万物皆有联系,联系只有远近之说。生理和心理是密切密不可分的。生理方面出了问题的人,其心理是难受的,不情愿的。所以说生病的人外显是体征不正常,内隐的是情绪化。看病不仅是症状消失,还有情绪得到安抚,一般医生大都是通过开药打针使症状消失,通过简单讲解疾病使情绪得到安抚。若通过一些心理学方法(共情)和病人简单聊几句,情绪可以得到更好安抚,身心愉悦许多,疾病自然好的快些。其次,很多疾病都是心理原因引起的。比如消化性溃疡大都是反复的精神刺激或长期的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功能性痛经也是由于行经期精神过度紧张,对行经产生忧虑和恐惧而引起的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原发性行经疼痛。这些疾病就叫心身疾病。常见的高血压、偏头痛和支气管哮喘等都属于心神疾病。若医生能加以有效心理安抚,事半功倍。

1.6校医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实证调查研究

为了解学生对校医院开设心理咨询室需求,特自编问卷进行调查。本调查在某大学随机发放问卷110份,有效问卷105份,有效率95%。其中男生40人,占38%,女生65人,约占62%;涉及全校28个专业;对心理学一点不了解的16人,占15.25%,近85%的学生对心理有所了解,自然也会催生对心理的需求。被调查对象中有55.24%的学生认为医生职责包括心理安抚,学生在去校医院看病的时候,有49.52%的同学存在心理需求。还调查了学生从入学以来去校医院看病,医生是否提供了这些额外帮助。医生“一直做到”为0%“,常常做到”占9.52%。当询问医生做些心理尝试是否有益于医患双方关系,只有5.71%同学认为无益,大部分都是认为很有益处的。校医院融入心理成分不仅是学生心理需求,更是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善举。

2校医院开展心理工作途径

目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校医院是2个完全独立的部门,分属学生处和后勤保卫处。各自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工作,缺少相应的沟通配合。在大学生注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重需求下,若能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解决需求与供给矛盾,将大大提升培养学生的质量。

2.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校医院合作开设心理门诊

心理咨询界一直在讨论心理老师是否应该主动寻找来访者,至今仍无定论。心理老师可以走到“潜在需求者”身边,以便他们需要时及时提供服务。校医院可开设一间心理咨询室,心理老师进驻轮流值班。学生在来看病的时候,正如前边所论,不仅仅带着疾病症状,还带着情绪来的。也许是疾病带来的痛苦;也许是自己遇到了难以启齿的事情,只言症状,不言产生症状的原因;也许是自己有心理疾病,但不敢走近咨询室,想通过吃药解决…若心理老师及时跟进,对医生来说事半功倍;对求助者来说,问题可得根治。本组学生都一定程度(非常支持占62.86%)上支持校医院开设心理咨询室。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在校医院开设了心理门诊,医院特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心理专家定期来校医院坐诊,进行心理咨询及精神卫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在校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主要面向大、中学生以及社会各界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收到了较高的评价。

2.2校医院医生心理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校医院合作中关键的部分就是校医院医生对心理知识,尤其是心理治疗知识有一定认识,对谈话技巧有一定的掌握。求助者除希望医生为其看病治疗外,更希望能懂自己感受,能站在自己角度说话。如果医生满足求助者心理需求,其心理上也得到了治疗。校医院的医生可以通过自学心理学书籍、参加相关心理专题培训、同行间的相互交流学习、进修心理学学历或学位来达到对心理学了解。

2.3校医院转介

校医院医生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具备一定心理咨询的特质(共情、关注、尊重等),他就可以在心理上予以一定帮助。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医生接待每位求助者时间很短,这就要求医生从求助者坐下就要掺入一定的心理交谈技巧。如有需要,可以适当增加交流时间。为防患未然对某些确需专业帮助同学,提议来访者可以去心理咨询中心或者就近的校医院心理咨询室,找专业老师聊聊。有些求助者可能就听从建议。(如果医生同意)有些喜欢和医生有私下进一步交流,这时候医生就需要运用已经掌握的心理知识进行帮助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或者医生可以事后与心理中心老师描述来访者情况,听取进一步帮助建议。医生要做到多倾听,多理解,鼓励其多运动,多找人沟通。

2.4校医院健康知识宣传时增加心理知识宣传

校医院是健康宣传的前线阵地,在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学生保健意识和能力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健康教育宣传的时候增加心理知识宣传。如具有选择性消极关注特质的同学,发觉自己饮食不好,就自认得了绝症,心情压抑,饮食更差,本来没什么问题可能真的最后出了问题。通过宣传,让同学认识到心理同等重要。养成阔达爽朗的性格,遇事沉稳冷静,待人友善亲切。

2.5校医院医生和心理老师互相交流信息

心理学常识范文篇8

尽管,大脑在认知活动中扮演着无可争议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具身认知理论一般将大脑视为身体的一个方面,对认知活动至关重要———就像眼睛、耳朵、舌头、脚趾、手指和肘部(或一些最小的物理成分组合)也可能是必不可少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研究或讨论心灵时必须随时考虑整个身体,但它确实意味着我们的认知能力并不完全独立于身体而存在或运作。心灵的活动和/或内容与身体与世界的接触,以及一个人感知这种接触的能力(感觉运动活动)相联系。这一点标志着与经典认知科学和常识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背离。肉身,在历经几个世纪后,重新回顾到心理学与认知科学舞台的聚光灯下,获得一种学术史的新生命。《具身认知心理学》第二个大的学术贡献在于完全再现了当代心理学与认知科学中长期蓄积形成的“理性背叛”力量。

伴随科学的长足发展,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闲谈到各种形式的媒体的描述,“理性”通常被描绘成人类心灵的一种独特能力,与我们的身体运动和感官无关。我们可以走出去,以深思熟虑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寻找食物、阅读、运动、参加舞会等等。但我们也可以退回到一个完全内在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似乎能够与我们的身体分开运作。例如,我们有可能在拥挤的人行道上流畅地穿梭在一群人中间,即便摩肩接踵,却不会莽撞地撞到任何人,也没有走错一步。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在杂货店里需要买什么材料来做曲奇饼干。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和心灵都在活动,但它们似乎是独立运作的。这至少是人们认为将我们与苍蝇、龙虾和家养宠物等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方面。看起来,它们更多的是反射性地生活在当下,而人类可以将我们的心灵从行为本身抽离到一个更高的思想层次,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行为,或思考一些事情。

《具身认知心理学》通过深入考察语言与概念、自我意识、行动、错觉、共情、意图理解、学习等人类核心认知能力的具身性特征,并结合作者课题组开展的相关前沿实验研究结论,雄辩地论证了一种现象学意义上前反思的(pre-reflective)和前理论(pre-theoretical)的心灵。虽然,人类可以将自己的思想从行为本身抽离出来,进入更高的思考层面,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这个行为,或者完全思考其他的东西。然而,即使面对这个貌似简单的、无可辩驳的常识证据———心灵独立于身体———具身认知的支持者依旧明确地质疑该结论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这些情景,我们会发现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所有的认知———即使是在不行动或脱离身体活动的时刻发生的认知———都是心灵、身体和世界之间活动的结合,而不是纯粹的神经或神奇的非物质事件。虽然,从心理学史与认知科学史的角度来强调身体与世界的接触会影响心灵并不是一个新的或令人惊讶的观点。但《具身认知心理学》一书旨在系统回答:任何关于认知的具身理论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心灵、身体和世界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这正是传统的“具身”一词可能变得令人沮丧的模糊之处。至少,大多数认知理论会承诺心理内容是基于我们通过的身体与世界之间的独特互动而形成的。

心理学常识范文篇9

一、心理学的作用

心理学是一门反映人类心理现象、精神功能、行为活动的科学学科,比如我们的思维、人格习惯、社会关系、言谈举止,都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出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学主要是帮助有心理障碍的人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的休息、工作、人际交流关系的方式。总体来说,心理学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Who am I(我是谁)?”这一问题要从人的性格、情绪、习惯出发,从不同角度了解“我”需要什么。“What is I(我是什么)?”这一问题要从感觉、触觉、视觉、听觉的角度认知“我”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对生物具有怎么样的理解,意识到生物本身的特性。另外,人的五感和思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从人类神经生理的角度来剖析人的心理,可以快速解决人们的问题。所以说,心理学可解决与人相关的生活、作业、工作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每一个人的问题,我们要知道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确定所谓的问题,给定所涉及的信息、目标、障碍,创造出需要克服的情境。例如“求边长为 5 厘米正方形的面积”问题中,边长为 5 厘米就是问题的初始状态,求正方形面积就为其目标状态。所以说,了解与人心理问题状态、目标、限制因素相关的元素,可以帮助消除人们的负面心理。

二、心理学可以解决的问题

心理学常识范文篇10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护理专业都是通过调剂或是亲戚家人介绍的专业,很少是由于自己真心热爱护理学专业才选报护理学。专业课不听,对成绩丝毫不上心,甚至有些产生了抑郁轻生的念想。学校往往只是注重表面,难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而通过上护理心理学这门课程,我与同学们敞开心扉,以自己作为案例,告诉他们,我们不管在什么领域,都能做出很好成就。向同学们教授护理的另一面,让他们了解护理的乐趣,特别是护理心理学[1]。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常识,让他们观看相关小短剧微电影,对护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稳固了年轻的护理接班人,提高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与专业忠诚度。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如今已是新媒体新技术时代,多媒体教学早已进入各个高校。对于护理心理学,媒体上有非常多的影视资源可以让同学们加深印象。采用新媒体教学,让学生们爱上护理心理学这门课。比如通过播放影视剧《都是天使惹的祸》中护士桥段后,发现班级同学争相观看此剧,后来,班级学习的气氛达到顶峰,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影视明星演绎着自己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爱屋及乌,也就热爱上了护理工作,增加了学习的热情[2]。

3列举事例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的良好途径

因为护理心理学的课本内容比较枯燥无聊,学生往往很难做到死记硬背,而笔者又拥有着多年的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加上又是护士出身,手上有很多病例资源。通过匿名化分享心里病例,让学生们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惊叹心理学的奥妙,同时也反思自身有没有相同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听完事例后写下里面用到的主要的护理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这样,死板无趣的护理心理学知识正因为有了事例的依附而变得生动形象了起来,学生也会更加想要探索护理心理学。

4借助课堂完成学生们的心理问题疏导

因笔者坐诊多年的理咨询师,特别是对于青年心理问题有着非常成熟的解决办法。通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建立亲密友善的师生关系甚至是朋友关系,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信任,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与同学们联系,成为同学们的“树洞”,帮助解决他们的难题,帮他们抚平紧皱的眉头,让他们在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年华可以不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的待人接物的想法,从而让他们健健康康的度过学校生活。往往一个人的学校生活对这个人今后的人生轨迹都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

5为护理改革提供后备力量

护理工作与其它医疗工作一样,也是受一定的医学模式制约的。中国的护理工作基本上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的规范之中,实行的是功能制护理。有的负责量体温、有的负责数脉搏、有的负责打针、有的负责送药等。这种作法确实可以节省人力,而且有益于提高某一功能护理质量。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忽视了人的社会因素和心理活动。护理界所倡导的整体护理,就是要求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不仅要看到疾病,注意到功能,而且要把病人视为完整的即身心统一的活生生的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责任护理应运而生,逐渐发展并推广开来。所谓责任制护理,就是责任护士对所护理的病人做到全面负责,即从生理、心理与社会诸方面进行全面护理。在责任制护理的护理程序中提出了如下三项护理内容:一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与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二是对病人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对病人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能耐心地解释;三是要善于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上述三项护理内容与护理心理学的指导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讲好护理心理学课程,培养出准确了解护理工作实质的护理接班人,就是在为护理改革推波助澜,为国家的护理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3]。

总而言之,护理心理学在护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所占比重也会越来越突出,只有讲好这门课,培养出好的护士。这些优秀的护士进入病房,能给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大大减少医患纠纷,大幅度地提高了医疗和护理质量,了解了病人的心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推动者中国医改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吕薇,孟丽娟,王慧捷.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护理专业为例[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01):22-25+39.

[2]刘振兴,潘书波.积极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8):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