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2-20 17:31:15

翻转课堂的意义

翻转课堂的意义篇1

一、新文明呼唤课堂教学革命

2012年美国新联盟媒体《地平线年度报告》中提到未来五年影响教育的六项新兴技术: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平板电脑应用,基于游戏的学习,学习分析,基于手势的计算以及物联网。

截至2011年10月底,工信部统计数据,我国移动手机用户占全国总人口的70%,手机将取代个人电脑成为个人信息中心。借助移动设备,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学习机会,从而拓展、丰富和强化课堂内的教学。2012年《地平线年度报告》中指出平板电脑的应用又是一场颠覆纸质教科书的革命。目前,超过200 000款iPad的应用软件极大地丰富、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正影响着我们的教育。

各种移动设备的兴起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拥有智能终端的人群将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一种新的文明正在诞生,我们进入了移动时代,互联网思维与新技术的产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未来,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必然,时代呼唤着人文的、个性的、多元化的课堂。

二、新理念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后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思想从原先的“以教师为本”逐渐向“以学生为本”转变,但我们的课堂仍然是教师“循循善诱”将学生引入自己的“文本”中,看似“精彩”的课堂其实是“跟着教师学”的思想在作祟。为了彻底颠覆传统的教学体系,彰显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改革呼唤一种新理念的产生,这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环境颠倒过来,改变了学习的顺序。“先学”强调了学生的独立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究,为“课堂教学”建构了一个前置性平台,这样的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学定教”又进一步强调了教师一切教学行为要依据学生的学,要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改变了我们的课堂结构。新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前部分课(课内学生预习成果展示、学生重点问题的研讨与深化以及学生的当堂训练)、后部分课(布置预习任务与指导)和课外学生预习。

三、新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新型课堂模式已经施行了三年,我们的课堂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先学”形同虚设

教师方面:导学案的设计没有进行深入思考,课前没有时间检查学生的先学情况,教学失去针对性。学生方面:先学单的完成率不高,学生的思考力度不大,经常敷衍了事,课堂交流失去意义。

(二)“后教”流于形式

由于先学单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且很多教师仍然不放心学生,把先学单当成习题进行校对、讲评,按照自己的流程传授知识,无法“还学于生”。

(三)“交流”只说不听

有些课堂看上去很“活跃”,小组交流很“热闹”,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发言的学生只代表本人的意见,没有去综合小组的意见,合作学习停留在形式层面。

(四)“反馈”只是作业

由于教师课前无法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教学中,教师无法超越学生自学水平,设计出提升学生能力的问题或更有效的训练,将反馈拓展的过程变成书面作业的过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明确指出:学生真正需要教师的帮助,是在他们做功课遇到问题的时候。因此,我们要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要让学生学会确定自己要学什么,应该怎么学。从目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很难体现出它的优点,这给很多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扰。而“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的新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则是主动的研究者;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是“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则是“课前学习+课堂研究”;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是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翻转课堂教学内容是针对问题展开研究;传统课堂技术应用多为教学内容的展示,翻转课堂技术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反思;传统课堂评价方式多为纸质测试,而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是多维度、多形式。由此看出,“翻转课堂”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以生为本”的课堂。

四、新技能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将课堂讲授的知识传播数字化,便于学生在家预习自学,教师也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学习的“辅导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掌握一个知识后,再往下学,这需要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技能,打造轻松的高效课堂:

(一)设计微课程

“翻转课堂” 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改变学习方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习。所以,教师须预先录制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让学生把观看视频学习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整理,便于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交流讨论,也可以上传分享资源,甚至可以直接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教师在创建视频时要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二)编写学习单

学习单的设计包含以下内容:介绍微课程资源,提出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习的基本问题,完善知识体系的框架性问题以及一些拓展性问题,还可以是配合教材的阅读材料和趣味性的活动。学习单的设计必须能实时反馈学生的信息 ,清晰呈现全体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帮助教师为学生度身定制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安排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 要求课堂有高质量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根据学习反馈实时调整教学,全面提升课堂互动效果。当学生在课外在线完成作业时,教师就能实时统计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课堂的主要时间就能留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练习。教师可以成立一些有相同疑问的学习组,并适时介入学生的活动与交流,为协作小组举行小型讲座,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关注学生间的互动及学习效果,包括学生创建的学习内容,独立思考的过程,探究交流的活动,以及基于学习内容的拓展学习等。

总之,“翻转课堂”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它创设了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营造了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氛围,建立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的课堂,它是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汪琼.中国大学MOOC(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法[DB/OL].http://icourse163.org/course/pku-72001#/info.

翻转课堂的意义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中英语教育 思考分析

高中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课程之一,一线英语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和研究提升高中英语教育效果的方法与措施。翻转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room Model)出现以后,引起了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在高中英语教育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一、翻转课堂解析

翻转课堂译作Flipped Classroom,是将课堂内外时间进行重新调整,学习决定权也从老师转移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更加专注课堂学习,珍惜课堂时间,共同讨论遇到的问题,从而深层次的理解与应用相应的知识。翻转课堂使学生学习更加灵活与主动,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就是使用的教学辅助视频都非常短小精悍,很多的教学视频都只有几分钟时间,最多不过十几分钟,每个教学视频都是针对特定的问题而设计,非常有针对性,而学生查找资料也非常方便。视频时间比较短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利用视频的回放与暂停等功能,学生可以自主的控制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第二,教学视频信息明确清晰,老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可以配备讲解的画外音,加上书写的符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的感觉。视频中尽量不要出现多余的摆设,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可以重新构建学习的流程,一般情况下,学习过程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信息的传递,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第二阶段是信息的吸收内化,这阶段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在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中,因为老师的支持和帮助比较少,所以学生会产生挫败感,逐渐的丧失学习的动机与成就感。

二、翻转课堂应用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新课标的发展与深入,对高中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的改革与调整高中英语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与综合应用能力。学校与老师做出了大量的尝试与努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与效果,不过在知识的输入与吸收内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知识的输入时,高中英语教学几乎都是以老师为教学核心,进行讲座式的教学,因为教学课时有限,而教学的内容又比较多,所以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比较少,导致高中英语课堂比较沉闷,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教学内容与重点一般都是语言的要点分类与语法知识,要进行机械的记忆。

三、翻转课堂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利用翻转课堂进行高中英语教学课前设计是重要的一项,老师首先要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利用视频进行学习,所以知识的传递都是在教学视频下完成的。老师可以自己制作教学视频,也可以使用网络的教育资源。在网络上有很多的英语公开课来自各个国际名校,老师要在这些开放的资源中选择优质的与自己教学内容匹配的资源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提升免费资源的利用率,也大量的节省了物力与人力。教学可以自己录制视频资源,这样制作的视频能够完全符合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老师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讲解,把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总结,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还可以跟据学生的英语基础与差异录制多层次教学视频,促进学生差异化学习。但是教师自行录制视频会占用教学很多的时间,也需要教师有很高的视频录制技术。老师要为学生提供视频教学的副本,把教学的重点内容标记好,学生在利用视频进行学习时就会集中注意力,然后认真思考教学的内容。

利用翻转课堂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课前预习作为教学基础,延伸课堂学习的有效时间,提升学习效果。因此课堂设计就是翻转教学模式中的重点,可以将英语知识最大程度的内化,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翻转课堂中老师是领路人,是引导者,要教会学生使用学习工具,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相应的英语知识,构架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将自己内化的知识用来参与协作学习。学生之间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争论,这样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协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增加学生间的沟通与包容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翻转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与反馈,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要重视评价学习过程,把学生间的评价与老师的评价结合,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指正错误,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习主动积极性,从而提升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四、结语

教育要不断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获得更好的效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改变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更好的学习效果,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为高中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25-27.

[2]张红艳,龙荣培.试析翻转课堂在国内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挑战[J].文教资料,2013,(14):33-35.

[3]李娟.基于博客的课堂改革――“翻转课堂”[J].轻工科技,2013,(04):42-44.

翻转课堂的意义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

在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将翻转课堂应用在其教学中,主要是将其中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并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进一步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质量和效率。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和具有的重要意义

1.1翻转课堂的内涵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就是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将过去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知识进行翻转,然后在通过录制视频或网络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1]。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由此可见,翻转课堂应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1.2翻转课堂开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过去传统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在所学知识中的过程,有三个阶段,分别为知识点的传授、知识的消化理解和知识的应用这三个阶段。而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使得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另外,翻转课堂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资源所呈现出的方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内容给学生提供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在这视频中,主要是针对课程中某一个主题来给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按照自身需求,进行观看,从而提高自身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由此可见,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教师对这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设计

2.1设计原则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设计上,其是无法满足各个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对此,作为教师,就可以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在对翻转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时,教师要能够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出来,以便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在交互协作学习上的设计,促使学生能够从原先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2.2教学目标分析

众所周知,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属于公共课程,同时在教学上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不仅需要充分的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要满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由于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而在学习中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模式上应按照三维目标进行,并重点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这方面[2]。这样做,能够进一步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章节都是有各个小案例而组成的,所以教师在设计上要能够按照先主要后次要、先简单后繁杂的原则来对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独立设计。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学生因没有学会一个案例而对后续的案例学习带来影响。而利用这种结构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

2.3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制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能够借助多种方式来进行。在这其中,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扩展资源等。这些学习资源都是通过相应的教学视频来完成的。因而教师在具体教学视频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保障内容清晰完整,并按照事先所选定的主题给学生讲解。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该课程的需求,来针对性的设计学生在学习上所需要的资源和学习任务单。对于所谓的学习任务单,主要是帮助学生根据课程中的学习资源来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学,学习哪些内容等。

三、结语

综合上述,在当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其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满足当前教育发展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要求。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给教学带来了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深层次的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的意义篇4

关键词:翻转课堂 计算机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29-02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置换,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老师由授课转为进行引导。教师在课前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再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1]。

在教育部开展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大背景下,职业学校也进入提高办学质量,尤其是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深入研究和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翻转课堂的发展和涵义

2000年,美国Maureen Lage, Glenn 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在论文“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中介绍了他们在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翻转教学”的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但当时并没有提出“翻转课堂”或“翻转教学”的概念。

2000年,J.Wesley Baker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The classroom flip: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的化学老师 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 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方法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并引起争论[2]。

国内也曾经有类似的教学探索,比如1998年山东杜郎口中学所尝试的杜郎口教学模式, 但被冠以高效课堂。与当前的翻转课堂不同,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些模式中学生并不使用微视频和在线做题,而使用导学案,课本和习题册。

翻转课堂译自英语“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亦称“颠倒课堂”,核心要义在于“翻转”,它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课堂之内不再学“知识”,课堂之外不再做“作业”。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侧重于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看微课视频、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在线论坛讨论等方式自主地进行学习;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师生更多深入的交流互动,完成作业,检验学习的成果。

二、引入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翻转课堂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升课堂教育质量、以及增强学生独立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倒置,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W后教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难题和困惑,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与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相契合。

翻转课堂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老师由授课转为进行引导,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励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树立学习应用实践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近可解决职业学校学生课堂睡觉、玩手机的厌学困境,远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增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翻转课堂的实施

传统课堂(先教后学):新课导入知识讲解作业布置课外练习

翻转课堂(先学后教):

教师主要做好导演角色,精心设计好剧本,准备好道具;学生是主角,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翻转课堂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专注于制作分享微课视频、预习指导、课前学习效果分析、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等各个环节;同时对学生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们培养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学习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翻转课堂要求学校搭建相应的软硬件信息化平台,为师生教学活动创造一定的基本条件。具体来说,教师要有录制微课和学习内容的条件,学生有课外学习的设备。为最大限度地发掘利用职业学校现有教学实训设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可实行多媒体机房晚自习开放,机房连接因特网,教室配备电子白板、联网教学电脑及投影仪,提供活动型教室等。

四、翻转课堂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1.不是视频取代教师

翻转课堂不同于普通的课程视频,不是简单地把面授课堂录制下来,而是要充分利用科技的手段(教育平台,一种仍待不断完善与开发的教学软件系统)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它把课堂时间留给更有意义的“团队学习反思”,留给更有意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课堂内,老师组织学生们共同完成“作业”。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此“作业”并非“答题”,而是师生间在充分互动中应用“知识”去“思考”,去解决“现实的问题”[3]。

2.不是在线课程

在线视频、作业、讨论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手段,是为获取信息,为课堂内的“作业”做好知识储备和必要铺垫。学习的效果必须回归于课堂,在课内“作业”中得到检验和升华。

3.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

学生可配合学习任务书,与小组成员一起互助学习,有问题可随时通过在线讨论或Q群、微信群等与教师交流求教。

4.不是学生无序学习

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剧本,准备好道具,布置好学习任务书,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规划好学习流程和进度。在此过程中可采用小组协作法等手段监控、引导学生学习进程,防止无序学习。

翻转课堂的实施,学情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实践中感到对高职学生较适宜;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基本素质、认知水平等因素制约,实施难度和普及程度会受到一定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能努力创设让学生主动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环境氛围。它改变了传统课堂管理,老师是主导,不是主讲;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学习实践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增强学生参与社会求职竞争能力。它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尊重学生个性、发挥潜能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便于复习或补课,也有利于不断补充和完善,具有共享性。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可以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间的友谊和共同发展,从而提升职业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与完善教学硬件信息化平台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的意义篇5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职英语 教师角色

一、研究背景

1.“翻转课堂”的发展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化策略、学习技术、社交媒体技术等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种重要课堂教学技术变革――“翻转课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首次在高中化学课上尝试让缺课的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上由教师讲解作业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2011年,孟加拉裔美国人Salmankhan创办了Khan Academy(可汗学院,罕学院),免费提供优质教学视频,降低了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难度,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发展。2011年后,随着Moocs亦称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崛起,“翻转课堂”在实施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早期的课前观看视频、课上老师讲解的“翻转课堂”相比,慕课更重视“互动与反馈”,提倡建立“在线学习社区”。

2.“翻转课堂”的定义及特点。所谓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由教师提供视频教学资料,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再由师生在课堂上协作探究、共同完成作业答疑,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翻转了原有的“教师课堂上课,学生课后写作业”的教学结构,重新建构了“学生晚上自主学习新的知识,白天在课堂在教师的辅导下参加课堂活动,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师给予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观念中讲台上的主讲者,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助教和辅导员。

3.英语教师角色的定义及其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角色”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演员扮演剧中人物,或是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也指工作中一个环节、一个部分。“教师角色”包括以下三种含义:一是教师的行为;二是教师的地位和身份;三是对教师的期望。对于高职英语教师来说,传授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是教师的核心角色。而英语教师角色是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不同而介于学生互动所形成的不同教学作用的统称。

该课堂形式首先被应用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国内外的学者们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翻转课堂”的理念也可以应用于职业院校层次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学活动能否获得成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层次或是课程的操作流程都不是“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推广的障碍,教师角色转变和准确定位是此项教学改革成败的基础和关键。未来的高职英语教学应该是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担任的不同角色对高职英语学习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未来的“翻转课堂”也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英语教师角色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外语教师的角色的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

一是从教学法变革的角度,分析英语教师在不同教法中的角色和作用。Harmer(1983)认为外语教师的角色为控制者(controller)、评估者(assessor)、组织者(organizer)、提示者(prompter)、参与者(participant)和知识源头(resource)。Voller认为在帮助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教师扮演的最重要的三种角色分别为促进者(facilitator)、指导者(counselor)和知识来源者(source of knowledge)。Wells(1993);Hall(1998);Hall& Walsh(2002)在课堂师生互动中研究了语言教师的角色。Richards and Rogers(1986)所著的《语言教学的途径和方法》,Breen and Candli(1980)发表的《交际语言课程的要领》,Widdowson(1987)发表的《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Tudor(1993)发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等论文和著作中都体现了这一角度。

二是研究教师信念(belief)对英语教师角色的影响。教师角色信念系统对教师在语言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与学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师信念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西方语言教师的信念可能和亚洲语言教师的不相同。研究教师角色信念的代表作主要有:Williams and Burden(2000)所著的《语言教师心理学》,Richards(2001)所著的《超越专业技术训练》,Brindley(1984)所著的《成人移民教育研究的需求分析和目标设定》。

三是从文化角度出发,对比东西方文化中教师角色的不同之处。他们(Watkins & Biggs,2001;Holmes,2005)认为东方教师倾向于专制主义(authoritarian),不善于沟通(antisocial),善以考试为主、以大量信息大量记忆等方式进行辩证法实践论证(dialectic approach)。西方教师通常被认为是课堂教学中的促进者(facilitator),组织者(organizer),友好的评价者(friendly critic)(Pratt,1991;Cortazzi & Jin,2001)。

此外,也有学者根据教师风格的分类,研究英语教师角色在课堂上发挥的不同作用。如Lewin,Lippitt,& White(1939)等人将教师的领导行为归纳为三种:专制(autocratic)、民主(democratic)、放任(laissez-faire)。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研究了英语教师角色。曲文婕(2004),申海霞(2008),赵蓉(2011)等调查、分析并评价大学了英语教师在语言课堂的中介作用,徐锦芬(2007)进行了“中外籍英语教师课堂中介作用调查与对比分析”。华维芳(2001),徐锦芬(2004),王一普(2005),项茂英(2010)等探讨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及角色定位的重要性。刘士祥(2013),但冰洁(2014)等研究了外语教学改革下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唐卫红(2009),刘毅(2012)论述了大学英语学习者和教师角色期待之间的关系。陈冰冰(2008),丁仁仑(2014)等对大学英语教师信念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大部分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都以描述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较少,仅有庞继贤(2004),王霞(2013)等进行了量化教师角色行为的实证研究。笔者以“翻转课堂”和“教师角色”为关键词在搜索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后发现,相关研究文章的数量仅为5篇,以平面分析和展现“翻转课堂”中教师应承担的角色为主,以“翻转课堂”,“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研究文章数量为0篇。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还很局限,还没有深入到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还需学者们作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研究内容

传统高职英语课堂角色单一,而“翻转”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的是教师角色全面重塑与革新,给身处改革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完整课堂教学活动的分析,研究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包含内容及影响因素、教师角色现状,提出其改革需要;通过研究分析提炼角色相对应的特征及细分角色的演化过程,从多维度提出促进教师角色转化的诊断性建议,重新定位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中高职英语教师角色,构建新角色模型,实现教学改革中高职英语教师角色的顺利演化。具体内容包括:

1.把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建构、师生角色、师生关系、师生信念等问题作为研究内容,研究教师角色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各种影响教师角色的因素。

2.传统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现状的调查研究和思考。

3.传统课堂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角色对比研究;预计通过对“翻转课堂”实验教学班级和传统教学班级中师生角色对比,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分析高职英语教师角色的演化过程,研究教师角色的不同作用,找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诊断性建议,提高学生的英语输入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4.“翻转课堂”中教师新角色呈现方式和作用的研究分析。

四、创新点及研究价值

1.创新点。目前国内能够检索到的相关研究大都是针对“翻转课堂”中英语教师的角色期待或是角色转变的意义讨论研究,研究内容比较单一,实用性不是很强,很少有深层次的应用研究。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和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本研究的思路更系统、全面,容易找出影响教师角色的关键原因,因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科研的效率,优化教学改革的方案。

2.研究价值。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课堂结构的彻底变化,从而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发展。国外对“翻转课堂”中外语教师角色的实践和研究比国内早,也更为丰富,但由于国外“翻转课堂”的教育背景、发展水平、办学层次、评价体系等和国内的情况不尽相同,而这些方面又都影响着“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师能力发展,相关的研究结果对我们有借鉴价值,但未必完全适合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的特殊要求。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下:

(1)本研究旨在对高职英语教师角色进行多维度分析,以建构主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研究“翻转课堂”中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并对教师角色特征进行分析和证据性描述;并结合教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提出诊断性建议。通过研究转变教师角色来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由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探索者和体验者,解决本院英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如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输入效率不高、交际意识和语用能力不强等问题,弥补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

(2)本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学者及教学一线的老师所用,用于不断完善自身角色定位,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为探索深度课堂交互提供指导,促进“翻转课堂”的推广,实现教学改革中高职英语教师角色的顺利演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继而改变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3)本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思路,研究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教学研究,如教师角色冲突、角色行为与技巧等问题的研究。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还可以进行迁移性应用,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层次的外语教学中,为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3]张男星,饶燕婷.“慕课”(MOOCs)带给中国大学的挑战与机遇――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J].大学(学术版).2014(1).

[4]柯森.论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1997(6).

翻转课堂的意义篇6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成为中国各大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流行术语。所谓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又译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是一个舶来品,该教学模式创始者是萨尔曼?罕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2007年开始在美国一些学校流行,到2011年为欧美众多教师熟知,并逐渐引起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对此的研究也逐渐热衷起来。

2012年伊始,国内相关研究亦如火如荼地展开。早期研究有胡铁生的《“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和焦建利的《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专门论述翻转课堂这一概念的论文有张金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钟晓流的《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张跃国的《透视“翻转课堂”》等。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南通大学普本非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现状,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本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 翻转课堂在南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翻转课堂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要求学生课前学习教师事先制作好的短视频;广义包括所有主要学习资料和学习任务的布置。学生在课前或课下自学,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答疑、解惑、讨论和交流的学习模式即称之为翻转课堂。放眼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开始使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南通大学普本英语教学在此方面正在急速跟进,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实施自己的微课和慕课建设。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南通大学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校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创新型精英人才。通过突破传统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本校在已经进行了两年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基础上,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模式应用到2014级普本新生大学英语教学中,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举有利于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并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南通大学本科英语教育品牌。

本研究主要针对南通大学2014级的各个学系,从文科、商科到理工科各个专业都有涉及;发放调查问卷的对象不仅有学生也有教师,在学生的选择中也注意到男生和女生兼顾,总之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发放的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旨在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讨论议题是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改进教学。最终的数据收集令人满意,截至2015年1月底,共收集到95份调查问卷,其中有90份是有效的,可以做进一步统计分析。

针对教师的第一份问卷包括10个封闭型问题和2个开放型问题,以四选一的提问形式为主,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一个适合他们的选项。问题1、问题2和问题3是有关本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普及情况;问题4和问题5是有关任课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态度;问题6和问题7是测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效度;问题8和问题9探讨的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微课的情况;问题10是为了解教师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英语教学的习惯如何。针对学生的第二份问卷则以开放型问题为主,间或穿插四选一问题。问题1、问题2和问题3是用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其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接受度;问题4和问题5是调查喜欢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大多属于什么类型;问题6和问题7旨在探讨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度;问题8、问题9和问题10是调查学生对他们的教师和教学课件是否满意。

二 翻转课堂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效果

在过去两年中,很多学校都认识到利用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进行辅助教学的重要性,关于这一话题的文章有许多已被发表于各级各类的刊物上。但当谈论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中的应用这一层,本课题组发现相比于实践研究,教师更注重理论研究,且大多数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翻转课堂优点。翻转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决定于微课的课件质量,其应包含传统书籍、磁带和录像带,在形式上囊括 2014年度南通大学教务处项目“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南通大学为例”成果(项目号:2014B30)

书面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从而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率。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综合能力,为学生创建一个更生动的课前学习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实现个人学习自主化。学习者不仅可以选择在一个特定地方或特定时间段内学习,而且可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学习进度。众所周知,海量的微课材料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许多自主学习资源,从而他们可以决定要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如何学习、学习多长时间。一个成功的自主学习者是能够对自己的学习事先规划好一切的。微课材料的多样性,在不同形式上对自主学习起着积极作用。此外微课课件还具备其他优势,如省时、明晰、语言准确、发音标准等。

翻转课堂强调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但单纯依赖微课仍远远不够。在这一环节教师尤其需要提点学生注意,在二语习得进程中足量英文惯用语输入是必要的。英语能力提高体现在口语和写作上,这两项都是产出活动,没有输入就无法运作。另一方面,国内学生并没有置身于英语自然环境的机会,所以他们需要在课前学习中加入大量Native English元素。对本校不少新生而言,课前的学习容易出现母语的负转移现象,主要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语言类因素和非语言类因素。语言类因素包括词汇、句法、段落和篇章,每种负转移的影响都能以某些例子来阐明。至于非语言类因素,比语言类因素更复杂,还会涉及一些深层原因,如认知模式、思维方式和文化迁移等。当然,本课题组更多注重研究语言习得本身而没有在非语言因素上展开大量论述,只是兼顾认知力、个体差异和文化影响等对当前大学新生的课前自主学习确实有一定影响。当然,还有很多相关研究仍处于实验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份就发生了转换,不再是知识传递者,而是检测者。鉴于学生已在课前提前学习,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出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遗漏内容,并且通过大量的测试引导学生发现并弥补自身不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安排不能只是传统的照本宣科,而需要有全新设计并以提升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试举一例证之,为能让学生活用课前学习的单词和句型,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事先去掉结果的两个当地人间一段日常谈话或是一则短故事,然后让学生继续叙述此谈话或故事,但前提是上下文中的故事人物或谈论的人物和文化要与原文时间、发生地相一致。老师应注意学生运用的词语,并在练习完成后指出他们的错误。总之,老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一定要加强英语交流的观念,这样就能实现真正的大学英语课堂翻转的意识。

三 翻转课堂的问题呈现和改进措施

当下有很多论文集中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但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却探讨得不够深入,对其缺点研究只停留在有限理论水平上,如制作微课资金消耗过大、高质量微课较缺乏等,这与具体英语教学实践基本不相关。通过在本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之后跟踪调查,本课题组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亦存在各种问题,这在英语的教与学中同样不能被忽视。

首先,微课录制迫使教师花费更多时间去做准备。好的微课的确能建构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教学手段。但它涉及文档、图表、声音、图像和视频的混成和同步,66.7%教师称这非常耗费时间。当下已有部分微课材料在商业领域流通出售,因此许多教师不做任何修改就在他们的教学中直接使用,但有54.9%教师反应现有微课课件不能满足他们在特定教学环境中的需要。鉴于中国各地英语教学和学生水平存在较大地域差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将当地数所高校联合在一起,共同为某一个课程制作微课,集中本地优秀教师资源,将成员划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组分别根据某一单元教学计划,负责该课的微课制作。采取这种方式能减轻每个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做出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微课课件。

其次,以短小精缩为特点的微课课件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多媒体课件,穿插太多内容会转移学习者的注意力。在设计微课时,很多年轻教师经常陷入滥用装饰的误区,如很多意义不大的过场动画等让微课显得不够紧凑。微课首先必须适用于语言教学,可许多教师却倾向于把它们做得尽可能的美丽生动。他们下载大量漂亮图片并且不加筛选地全部放入课件里,错误地认为微课里包含内容越庞杂则效果就会越好。事实上太多的图片和声音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尤其是刚接触新知识时会有误导之嫌。事实上,翻转课堂模式本身存在一些缺点,与学习者自控能力相挂钩。对学生来说,课堂翻转使他们被迫面对大量新信息的引入,从而使学习焦点不够明晰,重点不够突出,学生自我控制也变得更加困难。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各种不同的学习内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显得过于花哨,虽然便捷性和易接受性有所提高,但用其辅助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容易被分心。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合理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必须要告诉学生该如何把握重点,而不是放任学生自己去单独完成翻转课堂的学习。

翻转课堂的意义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育技术;教学

1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现状

1.1学生之间基础差距大

纵观目前的高校教育,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基础知识储备量差距较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不同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相差甚远,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的意义在于对教学环节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答,将课程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利用先进技术,选择最佳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进行表现,让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1.2评价体系欠缺

就目前我国教学评价来说,教师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这就使得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欠缺,在评价环节没有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虑在内。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有失公允,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候应当注重学生内在品质的养成,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列入考核范围。

2翻转课堂的概述

2.1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与常规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课上学习向课前学习的转变,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变成自身的能力。翻转课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围绕学生展开教学。

2.2翻转课堂的模型设计

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时候,要注重教学模型的设计,这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只有科学的教学模型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开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翻转课堂的模型设计包括两个方面:课前教学模块和课堂教学模块。对于课前教学来说,分为教学视频的观看以及课前练习。在翻转课堂上,通常是通过教学视频来完成知识的教授,学生利用教授指定的平台观看教师所制作的视频资料。《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较为特殊,有很多教学内容都需要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完成,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所学知识,将知识内化。这就需要教师提前设计练习,这些练习要难度适中并且具有针对性,学生在观看完视频之后完成相应练习。对于课堂教学模块来说,其开展基础是课前预习,借助任务驱动法,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其指导作用,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教学环节顺利开展,利用课堂所布置的任务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翻转课堂的实施关键

3.1信息技术的使用

信息技术是翻转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今社会,信息的传递大多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信息,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成绩的提高都大有助益。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3.2强化教师专业能力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频的优劣、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策划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教师要对自身能力不断加强。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加强自身建设,跟上时代潮流,用先进技术制作出精良的视频以供学生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索能力进行引导,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

3.3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前完成视频观看之后,要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将有疑惑的点与同学、教师进行讨论。学生在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利用教学视频完成课程的学习。所以,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上,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4转变教学评价体系

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合作能力、时间控制能力、沟通能力等。我国传统的考试模式无法将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得到的能力进行全面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对评价体系进行转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评,将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都列入考核范围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进入教学体系,为高校创造了更多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大挑战。目前,我国的学习网站数量多、质量优,这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翻转课堂的出现丰富了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将互联网资源与教师教学有机结合,让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在未来的教学中,将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综合利用,必然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娟,陈静飞,程彬.基于博客的课程改革:“翻转课堂”[J].轻工科技,2014,(7).

翻转课堂的意义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可行性;研究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正式的学习中,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里或课前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进行学习,然后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的交流问题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2007年起源于美国。开始主要用于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这种在线教学视频很快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近几年来它风靡世界,也传到了中国。由于翻转课堂具有许多优势,英语教师们纷纷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这一教学模式是否可行呢?本文将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翻转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尽量创设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尽可能的将学习者嵌入到和现实相关的情境中。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有他人来代替的。因此,在教学中,学习者通过小组学习、协作学习的形式能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从建构主义的视野来看,翻转课堂正好能解决传统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正好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多媒体教学中的课件不仅包含了文字、图像,还能呈现音频、视频,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究,而且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为大学英语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提供实施的舞台,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可利用网络批改作业,与学生实时沟通,还可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将知识多媒体化,师生之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共享资源。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为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使翻转课堂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要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首先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依旧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通常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师生之间很少有主动的双向的信息交流,从而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厌学情绪高涨。而翻转课堂正好相反,一切从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主导者,这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想象力。基于此背景下,翻转课堂应运而生。

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教育的关键。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教师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加之国家在教师培训方面也较大力度给予了较大的支持。近十年来,我校相继派出了大量的英语教师国内访学、国外深造。因此,教师无论是在知识水平、文化修养、还是在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具有创新意识能力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为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有了理论、信息技术的支撑加上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笔者在自己的任课班级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尝试。首先,我在自己上课的两个班级中进行试验。在上课前一周我把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观看并在教学视频的指引下,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课前学习任务。上课前,通过课前学习的反馈,我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困难所在,有针对性的设计了课堂教学内容、课内要完成的作业。在交流讨论和拓展练习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吸收和内化。从我所上的两个班级来看,首先,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95%以上的学生在课前都观看了视频,多数学生看了多遍并做了认真、详细的笔记。大部分学生在课后的问卷调查中坦言,观看视频时遇到的多数问题在课堂的练习、交流中得到了解决,但仍有少量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部分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表示,对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表示认可,但部分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受到了学校的学习环境的限制。

翻转课堂的意义篇9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微课;翻转课堂

1微课与翻转课堂

1.1微课的定义

先后有学者从教学资源、课程等方面来进行界定,郑小军、张霞在《微课的六点质疑与回应》中阐释微课,“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胡铁生认为,“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何秋兰、徐占春在《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中提出微课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微课是指“包括微视频、学习单与学生学习活动流程的微课程。”

当前,微课还在发展当中,我们的研究也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因此,关于微课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统一的答案。本文所探讨的微课,主要立足于中学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表现形式,以及它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

1.2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最初起源于美国,由“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而来,又被称为“颠倒课堂”。它是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进行颠倒安排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翻转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加,这与新课改要求的开放互动式教学理念相契合。

2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翻转课堂主要由微课视频、教学活动、支撑环境三部分构成,使学生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以微课视频为主要教学方式,打破教学时空限制。由此可见,微课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是翻转课堂的基础和核心,而翻转课堂则是微课发展的主要载体。

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学思想品德中的应用

当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育各阶段、教学各环节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思想品德这门课而言,课程设置与同学们的成长生活密切相关,课程内容决定了思想品德教学要与时俱进、密切联系实际。因此,运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是尤为重要的。

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在课外可通过微课自学教材相关知识点,在课内可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而思想品德教师则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就有别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互动式教学。

3.1以学科为轴心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和品德养成紧密联系的学科,将微课运用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凸显了学科特色和优势,翻转课堂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活动。

正是因为思想品德教材取材于社会生活,更要充分体现学科与生活的关系,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在微课制作中,要充分挖掘与学生成长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不照抄照搬,要有代表性、针对性、接近性。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现同步,凸显学科特色,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带动学生探究热情。结合学科本质特征,运用翻转课堂优势,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真切形象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3.2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改要求,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也特别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还原学生主体地位,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尤其是思想品德这一课程,更要彻底摆脱以往“一讲到底”的教学风格,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体现在学习主体,还要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要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切割,分版块分小节阐释,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可以自定义微课视频,比如设置视频的播放次数、进度快慢、重点标记等,实现“一样的课程,不一样的私人订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翻转课堂的乐趣,并且都能学有所得。

3.3以学习为核心

微课形象生动、触手可得,翻转课堂也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学生,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在中学阶段,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相对自由的教学环境里由于缺少敦促,加之微课教学本身的自由行和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精力容易涣散、学习热情可能消退,这就需要教师担任好“教学促进者”的身份,把学生引到“学习”这一核心上来,不可本末倒置。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初衷在于解决教材内容与学科知识发展脱轨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翻转课堂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但作为教学促进者,教师也不能完全旁观,要时刻关注、实时跟进。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要注意借助网络平台,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与家长之间的对话体系,辅之以各阶段各环节的学习任务清单、作业与反馈、教师评价栏等,为学生创设最佳自学环境,最优资源配置,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

4 结语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这类新兴的教学模式在业内得以广泛而快速地传播,教学反馈良好。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它是顺应教学发展趋势的,因此在教育各阶段各学科广泛运用。本文仅从中学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展开讨论,它给教学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但同时我们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看待新生事物,如何继续完善,使它们在变化中永葆生机、在教育行业持续发挥光和热,还需要广大同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思路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意义及作用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意义与作用体现在:首先,可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则在于组织和引导,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逐渐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学习能力也将在锻炼中不断强化。其次,可提高教学实效。翻转课堂的实质是对教学过程实施合理调整,使得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所以,在应用此课堂模式的情况下,教学的有效性将会明显提高。最后,可扩充教学资源。翻转课堂使得课外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可用资源。比如,在此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下时间可结合教师制作的微型视频来复习,如此一来,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清晰,复习效率也会更高。

二、翻转课堂模式的基本原则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时,必须严格遵照以下原则:首先,三基原则,指的是课堂模式的构建必须要对三基培养有利。所谓的三基就是基础知识与操作以及基本态度、基本方法,其对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效果有着巨大影响。同时,还需注意强化信息素养,保证学生能够适应技术的动态发展。其次,因材施教,指的是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应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比如,在应用此种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实际能力作为根据,在帮助学生完成基本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为他们设立不同的层级目标。在学习内容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爱好,为他们布置个性任务。再次,本土化,指的是构建翻转课堂模式的时候,教师应将地域特色纳入考虑。比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在常规教学内容之外另加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内容,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最后,可操作原则。构建翻转课堂模式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教学、帮助学生学习。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措施及做法的可行性,以确保模式可操作。可操作是翻转课堂模式发挥作用的前提,如果不能满足这项要求,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谈,都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三、翻转课堂模式的具体思路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其一为信息传递,其二为课堂互动,其三为评价反馈。为了明确具体思路,下文围绕三个环节的要求进行分析:

首先,信息鞯荨P畔⒋递在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中属于关键环节,在实践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在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模式下,信息传递通常需借助教学视频来实现。因而,教师应将视频制作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为了使教学视频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在制作的时候,教师就必须要在保证针对性的同时兼顾层次性,使视频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此,教师首先要保证视频短小精悍,其次还要做到形式多样。以“图表制作”为例,教学时教师应以微型视频为载体,将教学难点、目标要求等制作成一个时长5分钟左右的视频。这个视频既可以充当教学依据,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为了增强视频的吸引力,教师在制作的时候可考虑融入动画或者引入游戏,以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另外,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可考虑通过社交媒体与学生交流,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实现对学生需求的全面把握,进而保证教学视频与学生需求相吻合。

其次,课堂互动。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属于核心环节,对于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考虑到信息技术课堂时间一般只有短短几十分钟,教师在对这一环节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做好衔接,确保教学能顺利从信息传递过渡到师生互动。互动实际上是教师答疑的环节,也是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深度的重要过程。要想保证有效互动,教师在实践中就必须对学生在上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就是教学难点)进行汇总。在汇总、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应从中选出代表项目,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趁机与学生互动,完成引导与答疑。为了提高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时候应坚持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数据统计”为例,教师在设计师生互动环节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安排一项贴近生活、具有一定挑战性、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任务,比如,要求他们统计运动会各个项目的比赛成绩等。数据统计涉及函数及公式的引用,对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师生互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统计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对他们知识运用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评价反馈。教学需要不断改进,而改进的契机就是解决现有问题。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评价反馈的功能和作用在于帮助教师发现不足,以优化课堂模式。所以,教师必须要增强对评价反馈的重视,并对这个环节进行科学设计。评价不应局限于结果。所以,在实际开展评价时,建议实行“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的模式,将过程也纳入评价范围。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摒弃“一切看成绩”的评价模式。为了实现公正评价与综合评价,教师应将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作为评价依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比如,在讲到“网站制作”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学生在下述两个方面的表现为依据:第一,网站的整体效果。第二,学生在制作首页、为网页添加动感效果及交互功能等过程中的表现。此种做法可保证评价结果真实可信,进而为改进教学提供指导。在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过程中,评价反馈属于最后环节,只有将这个环节的设计与安排也做到位,才能够保证教学的完整性。所以,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意义,并通过科学地设计来保证评价环节的积极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总之,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既是对教师能力的巨大挑战,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为了充分利用此教学模式的优势,教师就要在转变自身角色、重新定位自身作用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设计,通过归还学习主动权、积极引导、有效辅助等方式,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