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课程十篇

时间:2023-04-08 01:24:57

日语课程

日语课程篇1

【关键词】商务日语教学;课程改革;人才需求;教学现状;课改理念;培养方案

近年来,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要求日益突出,对精通外语、高效沟通的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为了适应这一社会形势,许多高校的日语专业深入改革创新,在商务日语课程上更加注重实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课程安排上更加科学合理,为更好地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做出了贡献。本文从社会对商务日语人才需求分析、专业课程改革理念和培养方法上做了简要分析。

一、当前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在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正日益提高,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更受社会青睐。据企业职业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企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商务营销型日语人才上,其次为组织管理型、技术型、翻译型以及策划型的商务日语专业人才。通过分析,我们很容易看出,在各项能力中,企业最看中的是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贸易实务能力和翻译沟通能力,这就对该专业同学的专业学习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不少用人单位也对商务日语专业求职者的其他技能做出了要求,例如:最好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和相关国际贸易单证知识。

相应地,这也要求我们在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中,要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就业为导向,把日语教学和社会现实状况有机结合起来。

二、商务日语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高校的商务日语教学,总体学习环境正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1.商务日语教学内容比例还有提升空间

日前的日语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往往注重基础日语的学习和掌握,对专业方向的突出和日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太注重,造成了部分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平衡,甚至有不少同学在口语交流上不能正常进行,严重限制了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

2.师资力量不充足,老师综合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当前的日语教学环境,多为学生人数过多,配备教师数目少且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年龄偏大、学校资金缺乏、教学方法传统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日语教学的开展。

三、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理念

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理念,是根据社会发展趋势、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和人才自身能力的培养综合考虑提出的。

其改革理念在于商务日语教学内容在保持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培养为主的前提下,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模拟环境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不能疏忽大意,要对其高度重视,把深化商务日语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提高商务日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来思考,在专业设置上要确定其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一批高质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商务日语课程改革的方法及措施

明确了商务日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结合对社会形势的客观分析,我们对其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法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应更加全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应结合实际,保证教学内容全面充实。语言类专业的学习,课堂互动非常重要,在商务日语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应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从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同的感观角度刺激学生,激发其学习动力和潜能。

2.教学内容应做到难易结合,因材施教

现有日语学习教材中,不少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另外,受到主客观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些都令日语教学的开展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在商务日语的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同一种教学套路面向所有学生的做法,做到教学内容难易结合;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增加耐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灵活运用不同方法,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语言也将越来越趋向于工具的地位。因此在商务日语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能够沉着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持续进取,不断提高。

4.在商务日语的课改过程中始终贯穿文化教育

要想学好任何一门语言,都必须首先明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观点,这对于日语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言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它植根的深厚土壤便是文化。在商务日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文化教育,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学习,培养更高层次的素质。

5.努力提高师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丰富教学形式

在当前的日语教学环境下,各高校教师配备人数少、教学任务重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学校要扩大商务日语教师数目,并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大力培养年轻教师。另外,还可以定期进行教师培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学校还要加强重视,在资金、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更多给予支持。

6.加强校企合作,为在校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实践机会

传统的商务日语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比较缺乏实践操作和实地交流沟通的能力,导致在职业生涯中竞争力较弱。因此,在商务日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努力为学生寻求锻炼机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为在校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能接受社会的检验,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商务日语学习中的突破口和努力方向,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出更多专业知识水平过硬、涉外交际能力优秀的实用型人才是时代所趋。因此,我们要在商务日语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层次的复合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灵芝.《商务日语课程改革探索》,2011.11.4

日语课程篇2

【关键词】日语口语教学改革独立学院针对性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00-01

1.针对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中日文化的进一步交流、经济的合作,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对日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不同于公办高校的独立学院只有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也是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口语教材内容涉及面广,针对性不强

日语口语课程的授课课时有限,可教材涉及的内容范围太广,针对性不强,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根据各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适当增减教材内容,汇编出独立学院学生感兴趣的针对性、实用性教材。

2.2 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调

教学方法上教师着重于讲解语法点、翻译,练习方法主要是重复朗读与交替会话等,教学方法相对单调,“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式”学习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应对策略

3.1 取各教材之所长、汇编出针对性教材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1],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从教材入手。学生对实践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兴趣会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最大的潜力,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并且愉快地完成相应实践,并在圆满完成实践时享受到无以伦比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这将正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一实践的准备当中。因此,教材的选择尤为重要。相关教材各有优势,可以取各教材之所长,在多本教材中筛选出使用频率高、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对话内容,汇编成针对性强、实用性强、趣味性强的自编教材。根据我院日语专业学生的教学需求,自编教材内添加了“我的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我眼中的天津”,,“与中国不同的日本文化”等主题任务内容。

3.2 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2.1 注重情感沟通,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表明:成功的教学不仅在于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在于教师能借助自己良好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1]。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充分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和期待在教学效果上所产生的良好作用。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学生具有“依赖心理过重”、“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信心不足”、“情绪化”等情感问题,在学习上、生活上都有过于依赖教师的倾向。基于学生的这一情感特点,教师更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关爱、信任、肯定、鼓舞、尊重等情感信息,这些情感信息会给与学生勇气、缓解学生开口说日语的紧张、使得学生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说日语。久而久之,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油然而生。

3.2.2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导入交际任务型教学法

交际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全新教学理念。所谓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来达到对语言的学习和应用的教学方法[3]。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任务型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了完成主题任务,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做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收集主题发表所需的素材内容、撰写会话文章或是演讲稿、制作PPT等。这一过程有利于转变学生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充分给与学生学习自、学生可以在主题任务范围内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准备,使交际实践的训练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日语语言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会话演讲的能力。

3.2.3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普及,弥补了缺乏日语语言环境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利用网络的有声资源、视频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创造出仿真的虚拟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看到视频里日本人的行为动作、听到日本人说的纯正地道的日语,从而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模仿日本人的行为、语言,使学生更积极地观察、思考、感受日本文化,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兴趣。

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不仅丰富了实践教学的主题内容,同时也使学生发表形式的多样化成为了可能。例如,让学生给日本动漫或日剧配音、演唱日语歌曲、PPT发表等发表形式都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才得以实现。

作为不同于公办高校的独立学院,应该从本院学生的情感特点入手,汇编针对性教材,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这对于提高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交际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也具有参考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学.激发、培养和保持学生外语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4(1):412-414

[2]施海琦.论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演讲型发言的重要性[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专辑,2010(5):196-200

[3]赵秀英.任务型教学法对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3(19):88

日语课程篇3

关键字:课程改革;日语;义务教育

G633.41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而外语课程改革又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日语作为外语语种之一,也经历了历史性的改革。迄今为止,依据教学计划制定并出版的基础教育日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共8种 。我本人希望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阶段日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各版本进行对比研究,以增强我们对日语课程改革的理性认识,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日语课程标准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帮助。

日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指导中学日语教学的纲领,也是编写中学日语教材的依据。因此,研究和分析日语教学大纲对运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一、义务教育阶段日语课程发展的三个阶段

1.中国外语教学的恢复性发展阶段(l978年―1990年)

综观第一阶段的日语大纲,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初期的教学大纲多为初高中一体,比较注重日语知识的传授,后期则强调通过严格的实践训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听、说、读、写几方面具有初步运用日语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日语打好基础。教学要求上提出了量化标准,比以往更明确、具体。

2.中国外语教学的基础性提高阶段(1988年一一2000年)

第二阶段的课程改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科学、规范、开放、完整”等方面。说科学,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大纲特别是义务教育初中日语教学大纲的编制和实施是作为一个研究和实验项目来完成的,在全过程中注意历史文献、国内外理论资料和来自实践的数据、调查观察、测量和定性定量的分析。说规范,主要指从调研、编制到大纲的实施、实验、评价、审查、试用、再评价等一系列的环节中,组织有序,滚动推进。说它开放,一方面指引进国际上有关语言教学的先进理论和观点,另一方面指反复充分的征求社会各界和全国各地教研部门、学校和广大师生的意见。说完整,高中日语单科编制了1993年大纲,保证了日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3.中国外语教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升阶段(1999年―至今)

三阶段日语课程发展是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改革的目的就是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合和机会,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培养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本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变化之一是将“教学大纲”更名为“课程标准”。主要差异在于: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其结果的行为描述,范围涉及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二、教学大纲比较

1982年《纲要》规定:“中学日语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日语的能力,在高中阶段要着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日语打好基础”。《纲要》既强调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同时提出了在一定的阶段着重培养阅读能力;要讲授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有关的规则和用法,但是,必须处理好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教学内容上,《纲要》只就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提出主要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1989年大纲比86年进步之处在于,现在实施的《全日制中学日语教学大纲》就中学初、高中的六年日语学习提出了一个总的教学目的,没有具体明确地划分初中和高中两个不同教学阶段所应达到的不尽相同的教学目的。《初中日语大纲》明确地规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日语教学的目的,这祥更有利于初中日语教师围绕日语教学所达到的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去组织教学,可以说这是大纲编写工作的一大进步。

1990年大纲规定,中学日语课程设置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具体情况巩固日语课程的设置,调整规模,促进日语教学的改善,提高日语教学效率。

1996年大纲对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事业及经济、科学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一些外语的各方面人才.因此,把外语列为高级中学的一门。

2001年―2011年的十年间,是新课标的实施与实验阶段。自《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日起,研制组一直关注日语教学实施状况,并先后与2003年和2007年对中学日语教师做了有关《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问卷调查,在总结经验与不足的同时,关注国际外语教学理论和实施的发展趋势,注意借鉴其他国家初、中等教育阶段开设日语课程的经验,认真完成修订工作,并与2011年颁布《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它更好的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结论

本文简单分析历次基础教育日语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这将有利于认清已经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日语课程改革的理论;也有利于开展纵向、横向比较研究,对促进中国日语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更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理论指导,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将为教材编写提供理论支撑,为一线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提供帮助。通过对各阶段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比较,积极吸收好的方面并针对其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法系统考察 李家祥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外语分社,北京 课程、教材、教法第32卷第8期2012年8月

[2]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 2012年3月第3次印刷

日语课程篇4

关键词:教学 对象 过程

全日制普通高中开设日语选修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开设日语选修课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规划人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笔者通过高中日语选修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教学对象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才能有效的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高中日语选修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生,笔者从学习动机、学习时间、个性特点三方面来分析教学对象。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十分重要。笔者通过与日语选修课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高中学生选择学习日语的目的多数是为了能看懂日本的动画片、漫画、影视剧以及歌曲,有部分同学是对日本的文化感兴趣,有极少数一部分就是觉得日语可能比较好玩,并无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明确的学生在日语学习中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毅力,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在知识的习得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习动机模糊的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容易产生消极态度,会轻易放弃,学习效果不佳。

学习时间

作为全日制的普通高中生,高考是学生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因此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应试课程的学习上,可支配的选修课日语学习时间很少。学生只能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来理解知识,并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练习。

个性特点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同时又在家长以及教师的引导下把高考视为唯一的挑战。他们有认识多样世界的渴望,又担心影响应试课程,存在矛盾的心理。在学习过程中,有坚定的学习信念,又因畏惧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而表现出的浮躁。

日语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意志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日语选修课程不是学生的主干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注意力分散,所以要充分刺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动机产生,将会促使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让学生明白学习日语是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在教学中穿插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吗,让学生产生去学习日语的欲望。学习动机能促进学习,而学习的成功感又能加强学习动机。

2.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选修课程日语的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都非常有限,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上好第一节课是关键,能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引导,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笔者这些年的经验,第一节日语课便用日语作自我介绍,如:“みなさん、こ初めまして。自己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わたしは林ともします。これから、皆さんこいっしょに日本を勉しまょう。”学生当然听不懂,更写出来,就有“自己绍介”“大学”“日本语”、汉语人名等汉字,再复述同时配以弯腰鞠躬,学生们便明白了是自我介绍。由此而引出“日文的由来”、“日文中的汉字”“日语的表记”等有关日语的基本常识,使学生们产生“中国人学日语有有利条件”,从一开始就建立起必胜的信心。

其次,利用英语的学习基础,对比着学习日语。语言的学习都是相通的,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高中生接触的第一外语往往是英语,英语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知识与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有利基础来进行日语教学。日语中的片假名很多是从英语转变过来,在发音上和英语存在相似性。比如テブル(table)、ドア(door)、ペン(pen)、アイスクリム(icecream)等,让学生去猜相对应的意思。学生猜到后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日语学习的信心。又例如日语动词的活用型,可以对比英语的形态变化来进行讲解,这样会大大的降低学习的难度。

再次,运用文化教学方法给日语课堂添色彩。教师不仅要将课本上的内容归纳、总结,还要将课文、语法、概念、惯用句等所涉及的日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介绍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也了解到了一些日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兴趣。一方面,在日语教学中,我们尽量让学生感受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的精神,即一种渴望进步,勤奋不辍,危机感强的精神,使学生了解:日本吸收文化,更注重消化与创新,即通常所谓的“拿来”和“嫁接”。

第四,恰当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环境。随着教学硬件的不断完善,很多高中都安装了多媒体装置,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网上下载的听力资料、电影对白等培养学生的听力,也可以建立教师专属的学习资源库,开展有效的听力练习。教师也可以利用网上下载的图片、新闻等开展教学,可以让沉寂的课堂环境变得多姿多彩,也更为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放松心情,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中开设日语选修课程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校的课程,更是紧跟时代步伐的创新举措。抓好课堂教学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婉莹.大学非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定量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03期

[2]曾令明.二外日语的教学特点与教学设计分析[J].科技风.2012年15期

日语课程篇5

日语听力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以基础听力为主,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力方法和科学的听力技巧,以培养学生的连贯思维能力为目标,充分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现阶段高职院校日语听力课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接受度较低、学生自觉性差等。在现有的听力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教师教授,学生始终是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听力内容以及进度安排大都由教师掌握。学生在听力课上往往会感到学习效果差,精神压力大,甚至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在这种听力教学下,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互动和交流,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现代社会国际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作为外语人才,交流能力越来越重要。听作为交流中的重要一环,要求教师在日语听力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内容,要听懂、会说、敢说。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听力结果的现象,采取分组合作学习法,达到提高日语交流能力的目的。日语听力课程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以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这就需要从多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在近几年的日语听力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小班分组教学与听说结合

外语教学应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笔者所在的院校采用的是小班化教学方式,每个班的人数控制在二十人左右。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分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4人,针对录音内容以及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学生在发言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比如语音、语调、语法上的错误,教师要注重纠错方法,在必要时提供帮助,鼓励学生交流。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提高了学生的日语实际听说能力,增加了教学强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日语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提升了学生听、说技能。除了课堂上分组教学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外提供录音内容布置协作互动作业,让学生模仿听力录音扮演角色等,集体完成任务。听与说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日语听力课中,通过分组教学将属于接受性技能的听与属于运用性技能的说结合起来,以听带说,以说促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极积性。并且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课堂上采取多手段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创造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二、使用日文原版教材

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日语听力课程的教学中,大都统一征订由中国语言工作者所著的听力教材,而专门面向高职院校的听力教材较少,有些高职院校使用的甚至是面向本科学生的教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有些教材功能设置存在不足,听力教材通常包括单词、练习、作业这几部分,设置较为单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较为被动。而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使用日本凡人社的原版教材《叭栅温き取り50日》,这系列的教科书涉及衣食住行、家庭起居、风俗习惯等体现中日文化差异的趣味性强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为日语听力课程增加趣味性,为学生营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日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社会文化背景的解读非常重要,教师应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作为课堂的重要环节,全面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编排,帮助学生加深对听力材料的了解,使教学顺利进行。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多媒体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中。多媒体视听教学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于一体,将大量的信息通过视听途径传递给学生,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十分钟的时间,播放下载好的日本新闻或者趣味故事,在课堂的剩余时间教唱日文歌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教师要大胆创新,研究与制作多媒体课件。日语听力课程要重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注重课程资源的拓展性和开放性,要逐步改变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但也应注意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特性。另外,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图文并茂的日文视听网站,如NHK、日本雅虎在线新闻、日本电台电视节目、沪江日语学习网站等多种媒介,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事实上学生在课外学习中,虽然上网频率很高,但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运用搜索引擎从网络中获取日语听力学习资源,学习自律性有待提高。为了促进学生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监控与指导。

四、采取过程性动态考评方式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考核学生日语听力课程学习效果应遵循动态考评原则。改变重视考试结果的评价方式,教师要注重日语听力学习的过程,树立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全面评价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内、课堂外的日语听力学习,包括学生平时的出勤、小组发言等课堂表现,以及固定的统一听力考试等评价。从学生听力能力多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价,采用如听写、翻译、模仿、情景表演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多种考核形式可以全面考察学生听力、口语及概述等能力。

日语课程篇6

关键词:日语视听说;视频;课程设计;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46-2

0 引言

《日语视听说》课程作为大学日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举足轻重的课程,是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日语能力的重要手段。视听说课程不光是单纯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的能力,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同时刺激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等多个感觉器官,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运用日语交际的能力、运用日语思维的能力、日语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对经济、政治、文化、文学、金融、军事等日本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了解,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完整的、全面的、立体的语言环境。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的迅速发展,《日语视听说》课程的学习环境也随之不断改变。教师要避免《日语视听说》这门课变成大一、大二《日语听力》课程的延续。由于《日语视听说》教材大多数内容更新速度过慢,内容陈旧,因此固定使用教材会使所学日语脱离实际社会,出现语言陈旧等现象,对学习地道的日语及日语环境不利。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日语水平和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中、合适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材料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通过观看影片把“听”和“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来提高学生日语综合能力。用于教学的各种影片、学习素材也变得更加容易搜集的同时,在选择视频材料时,由于数量庞大,使得如何选择合适的视频成为首要问题。另外,由于“视”、“听”、“说”三方面都要兼顾,所以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难度,需要教师事先进行充足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

笔者将从视频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及过程这两方面进行论述。

1 视频内容的选定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将视频内容从情节、内容和语言三方面去考察和选定。

1.1 情节

尽量选择情节简单的视频内容。为了避免学生过度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忽视了语言的训练,视频的时间不易过长,可以进行节选,情节不易过于复杂,登场人物也不宜过多。生动的情节,形象逼真的画面,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日本社会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经济文化等。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留下深刻的印象。

1.2 内容

视频内容是决定学生是否对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关键。视频内容如果太陈旧,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感觉枯燥乏味。可以选择合适的日语原声电影、电视剧、时事热点新闻、动画片、娱乐节目等视频内容。视频尽量能够体现时代的特征。价值观要正确,最好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教育意义,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最好能够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视角。题材不能有局限性,要能够引起共鸣。如果视频内容能够包含丰富的日本社会文化背景,会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尽量提供给学生一个贴切生活、最真实最自然的语言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对日本各个方面的认识。

1.3 语言

选择视频内容时要注意日语的语音、语调及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视频中的日语语速要正常,不能太快,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日语水平。难度过高的日语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刚开始尽量降低视频中日语的难度,可以帮助学生客服恐惧心理。要避免选择频繁出现过高的方言、流行语的视频,主要以日语的标准普通话为主。专业词汇也要避免出现频率过高。字幕会让学生放弃通过视觉去捕捉信息的自觉性,从根本上达不到提高日语水平的目的,所以以选择没有字幕的视频内容为宜。

视频内容的选定是决定《日语视听说》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在视频内容选定上做好充足的准备。由于可选择的视频数量多而且复杂,选择适当的视频内容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2 教学方法及过程

《日语视听说》课程不是单纯地观看影片,不是影视鉴赏,并且一味地观看视频也会让课堂变得单一,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看视频内容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是上课的终极目标。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大学日语专业《日语视听说》课程适合的方法,以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教师作为主导,进行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中设置分组讨论、回答问题、角色扮演等环节。教学重点要突出,目的要明确。教师要注意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视”、“听”、“说”三方面有机结合,都得到全面综合的训练。

2.1 提出问题

为了在播放视频之前,让学生快速地进入状态,教师先讲解影片的背景、主要内容、梗概、出场人物等内容。围绕视频内容,提出相关问题。问题可以是开放式的,学生边观看视频内容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能理解视频内容的前提下回答问题。

2.2 整体观看视频,再边观看视频边进行讲解

根据视频难易及学生接受程度,调整观看次数。根据视频内容,适当讲解重点和难点。

2.3 观看完影片,分组讨论

让学生就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视频从日本社会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进行探讨。

2.4 回答问题

训练学生用日语思考问题,回答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问题以开放式为宜,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使用外语思维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运用日语的能力。

日语课程篇7

关键词:人才需求 自主学习 “语境实践” 校企合作 创新

一、太仓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需求情况与人才培养要求

随着太仓经济的高速度的发展,投资太仓的日资企业越来越多,涉及金属制品、贸易、服务、制造、电子等很多领域,对日语人才出现极大需求。

按照用人单位需要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来看,依次是办公室文秘、销售部门等需要与日本人接触的部门。企业招聘日语人才时,普遍要求学生的日语水平2级以上,具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企业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日语能力和水平,而不像其他专业,非常重视学历,这为我校的日语专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我校日语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调研的数据来看,日资企业的增加为日语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但我校日语专业所培养的日语人才和企业对日语人才的期望值之间还要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如下。

(一)学生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中专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和不断反复的过程,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学习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相对而言,中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远远低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差。

2.语言基础相对薄弱

日语专业学生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当低,而且普遍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积极进行交流,导致语言交际能力差。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乏和语言基础薄弱给日语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在两年的时间内,提高中专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日语的语言运用能力,适应企业对中专日语人才的要求,是日语教学改革中必须解决的课题。

(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课堂把控能力弱

日语作为语言课,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但目前日语专业班级人数30人以上,如果教师缺乏从事专业日语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系统培训,就会出现无法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的情况。

2.日语教学内容重“知识”轻“实践”

由于日语教师缺少日语教学的系统培训和企业实践的经历,日语教学内容中注重语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提高日语教学质量,造成了学生虽然能通过日语能力等级考试,但却不能满足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

三、我校日语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

(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1.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介绍语言学习的特点。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输入主要是通过“阅读”和“听”,输出主要是通过“说”或者“写”。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学生必须根据语言的学习特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输入”。另一方面语言学习是一个“记忆”――“遗忘”――“记忆”的过程,因此学生必须养成经常复习的好习惯。

(2)介绍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听、说是大多数学生的弱项,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对学法进行指导,比如《日语听力》,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听力练习,课后每天也必须练习。同时建议学生大声朗读听力原文,朗读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

(3)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接触真实的语言情境的机会有限,而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情境,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学习,沪江日语(http:///)等除了提供日语学习资料外,还有很多供日语学习者参与交流的平台,对学生的日语自主学习非常有帮助。

2.课内外并举,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1)课堂上通过“语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日语语境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创设丰富的交际活动情景,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尝试,促进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2)利用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言语的习惯和自动化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实现的,必须在“课外”的各种环境中不断地重复和使用,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我们举办日语“秀”,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用中学。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使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得到较大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了解企业需求,弥补师资缺陷

1.与日本的教育集团合作,共建教学平台

为了弥补我校缺少日语外教,师资缺少教学经验以及系统日语教学培训的缺陷,我校积极寻求与日本教育集团的合作,目前已与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团滋庆教育集团建立合作关系,日籍教师定期为学生授课,学生日语学习的兴趣和日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为日语教师应如何进行日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2.加强与当地的日企合作,促进学生岗位能力的提高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可以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动向。日资企业要求的是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人才,如果想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公司的要求更贴近,那就必须让那些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来教授。我们经常邀请企业人士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专业人士的亲身经历来传授,增强了学生的实战性,让学生尽快地掌握公司所需要的专业性知识,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要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紧密联系企业,及时了解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通过“多元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综合素养以及岗位适应能力。日语专业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多进步。

作者简介:

日语课程篇8

关键词: 理工类专业日语课必要性可行性

一、引言

2008年未就业的大学生近100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大概是611万人,合计710万人左右,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就业市场,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这就反映出人才培养与社会的脱节。因此,高校应在课程设置方面,作出一些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理工类专业开设日语课的必要性

1.就业市场大

2007年中日两国的贸易已经达到了236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12%;双边贸易连续两年突破2000亿美元。从1999年至今,中日贸易额连续9年更新了前一年的记录。从数据就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经济关系上是非常良好的。中国已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日本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此外,日本一直都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国,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在华日本投资企业超过10万家。

“我们迫切需要既懂技术又懂日语的复合型人才,但这类人才在市场上非常难得,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缺口几乎是100%,他们要么是学日语专业的不懂技术,要么是懂技术不会日语。”在某个日资企业招聘会上,众多日资企业招聘者这样告诉记者。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机械产品生产大国。我们所用的产品很多都是日本的品牌,比如:丰田、本田、东芝、索尼、松下、三洋、佳能、爱普生、夏普等。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性能优良的日本高科技产品不断增加,机械、电子产品大量出口,但机械、电子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日本权威机构已发出人才告急警报,从2000年至2010年,日本各类科技人才将短缺160-445万人,其中软件技术人才缺口尤其巨大。据《日经周报》报道,日本目前有大约19万名软件工程师,但与需求相比仍存在9万名的缺口。由于和日本比邻的关系,我们对日的软件人才输出近年来渐成规模。事实上,在国内一些专业人才服务机构的大力推动下,日本市场上来自中国的IT人才已经占到了引进人才的60%。

近年来,中国软件出口呈大幅度增长趋势,中国的对日软件出口以每年近60%的增长,持续成为全国软件出口的重中之重。但随着对日软件外包业务蓬勃发展,相应软件人才匮乏问题日益突出。懂软件开发的不懂日语,懂日语的不懂软件开发,极大地制约了对日软件产业的发展。因此,培养既懂日企文化,又懂日企开发规范的对日软件优秀人才已迫在眉睫。

笔者于2009年4月23日试着在中华英才网搜索招聘信息,输入关键词:日语,职位类别:计算机・网络・技术类/电子・电器・通信技术类/机械・仪器仪表类,显示出了1647条信息,试着在前程无忧网搜索招聘信息,输入关键词:日语,职能类别:计算机硬件+电子/电器/半导体/仪器仪表+计算机软件+汽车,显示出了2421条信息。

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出,学生若具有电子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再加上懂日语,不仅能满足在中国的日资企业及与日本有经济交流的中国企业的需要,还有更多的机会去日本工作、学习、深造,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2.增强我校毕业生竞争力

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调查显示,2003年在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约为38万人,而2006年约为68万人,3年间学习人数增加了1.8倍。但在日资企业的招聘会上,招聘人员却连连摇头表示结果很不理想。其原因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不是知识单一型的日语人才,而是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有专业知识且具有较好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说明成绩优秀的日语专业人才不符合要求,成绩优秀的不懂日语的工科专业学生也不符合要求。

目前各类学校开设的日语课大致可分专业日语课和非专业日语课。专业日语课:以培养高素质日语人才为目标,但由于外语专业的单科特征,多年来我国的外语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中普遍忽略其他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相关学科的内容,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结构单一,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但不适应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专业日语课:除了清华大学等少数几个大学在全校开设了日语选修课外,我国主要是在外语专业本科教学中开设二外(日语)课,其他专业都没有开设日语课,只是开设了大学英语课。所以,在就业市场上的理工类毕业生基本上都会英语,很少有会日语的。

根据智联招聘推出的《三月才情数据报告》显示,2009年3月,全国竞争最为激烈的十大行业是: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理工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我校理工类专业学生懂一点日语,那么在就业市场上就将有很大的竞争力。

三、理工类专业开设日语课的可行性

有人认为,怎能在短时间内学好一门语言呢?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这场教育改革的先导,改革是必然的趋势。我们要处理好本科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本科教育只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目标是为学生在今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以及专家、学者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好日语,而是使他们了解日语,应用日语。

那么能否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了解日语,应用日语呢?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因为日语与英语不同。日本最初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是日本文字的基石,所以在日语里面有很多汉字;同时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据统计,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像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大都是自日本舶来。如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政府、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等,实际上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还有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健康、卫生、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律、封建、共和、美学、文学、美术、抽象、电话,等等,数不胜数,全是来自日语。因此,日语中有大量的单词是汉字,而且意思也与中文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日语汉字里面有些是繁体字,但是,这些并不会对中国学生造成影响,所以即使你是日语零起点的学生,也已掌握了大量的日语词汇,只不过不会读而已。

所以,通过一段时间的日语学习,学生基本上可以了解日语、应用日语,为今后的就业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四、如何在理工类专业开设日语课

《清华大学本科生选修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水平I考试。学生可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所以我们也可以试着把日语课开设成选修课,设64个课时,共两个学期。选修的学生范围可暂时定为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和大三、大四中对日语有兴趣的学生。因为大三、大四已经不开英语课了。教材选用《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新版)初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主要是指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基本的语法、句型以及日文输入法。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熟练使用日语词典、网络等工具获取知识,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语言和有关背景知识问题等。同时,学生还可以背诵商务日语、IT日语等常用词汇。由于本课程是选修课,所以授课对象不是“为学而学”,而应是“想学而学”。如果学生对此课程感兴趣,就可以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竞争力,使他们顺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需要我们培养出既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又独具优势的大学生。所以,在理工类专业开设日语课是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彬彬.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A].为批评正名[C].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9.

[2]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第二版)[M].大学日语教学大纲修订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3]李玉节.浅议日语教学中的汉字教育[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增刊(增001号).

日语课程篇9

关键词 日语;听力课;听力障碍;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产生了对日语人才的巨大需求,尤其是口头日语人才的需求更显得尤其迫切。但目前从各个高校的日语专业的听力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来看,主要还是按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表现为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即教师解释单词――教师播放磁带――学生听力练习――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这一做法脱离了具体语境,脱离了实际运用,只能说是听力测试,而非听力教学,因而造成了学生的“哑巴日语”。所以迫切需要对日语听力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

二、听力课程的重要性

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译,而听是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第一步,是吸收和理解口头信息的主要渠道,听力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和语言技能在日常生活和语言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听力理解能力已越来越成为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日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明确提出:“日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显然,加强听说教学已成为日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

三、学生听力障碍的原因分析

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当中,归纳总结得出造成学生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因素.

(1)主观因素――学生因素:①基础知识贫乏②背景知识缺乏③自主学习能力弱④焦虑的心理普遍存在⑤受英语干扰大。

(2)客观因素――教材因素和老师因素:①教材因素②教学氛围紧张

③提问方式不妥④评价方式不妥。

四、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

中国日语教学多年来没有摆脱应试教学的局面,忽视了语言的应用功能。尤其是听力教学,学生从初学开始就音,形,义分家,教学围绕学语法,练翻译进行,重视笔头,轻视听说,知其形,不知其音的情况极为普遍,那么如何消除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角色定位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有益的语言活动,给学生必要的示范,提供有效建议。具体来说,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些比较好的日语学习网站,提倡学生无论课上课下,尽可能地多运用日语来交流,练习心译,分享和讨论在各种资源上获取的日语咨询,培养自己的日语思维。

2.扩大背景知识,拓展听的思路

日语听力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拓展文化背景的知识的过程。反过来,对日本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水平,这是相辅相成的。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要不断渗透日本文化和知识,让学生尽可能的多了解日本的经济状况,,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生活禁忌等。只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清除日语听力中文化背景障碍,有效地提高日语听力。

3.设置学习环境,优化心里素质

在听力课上将听说结合起来,设计听读,跟读,听后由学生复述等不同的教学形式,通过模仿来熟悉语音语调,培养语感,促使学生话语流利,说出正确的语句。同时告诫学生,听力水平的挺高是需要一个艰巨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正确对待所碰到的困难和挫折,提高自控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4.选择合适的教材,缓解听的压力

选取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教材,以丰富课堂教学,增加背景知识的渗入,比较中日文化的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教材的选定一定要难易适中,否则学生很难从中得到学习的满足感,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而教材的好坏可以从该教材在目前的使用情况以及每课前前是否提供背景知识和关键词等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5.保持和蔼的态度,营造听的氛围

教师在课堂中应有自然得体、温柔和谐的面部表情,但教师不是演员,那种横眉怒目、咬牙切齿、滴泪交加的表情不宜在课堂上表现,因为这样过于不理智,容易使课堂陷入不必要的亢奋,不利于传递信息。反过来,那种面无表情,冷若冰霜的神态也易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让学生感到压抑,失去学习的兴趣。通常情况下,教师课堂表演的面部表情应该是平静而有活力,严肃而又和蔼,开朗而不放纵,充满信心而无骄气。这样的面部表情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真诚,充满热爱和信赖。

6.改变提问和评价的方式,激发听的兴趣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提问的技巧,要循序渐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信心,消除焦虑状态。在评价时,充分利用积极评价手段,以发展的目光,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日语听力能力。

五、结语

在教学改革当中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并收益于听力课程,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听力教学课程,并希望对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日语课程篇10

关键词:日语 教学效果 提高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327-01

《基础日语》课程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课程,然而在现实的课堂学习中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只能依靠书木来获取有限的信息。造成只讲理论忽略实际的后果。把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形式与日语教学结合起来,成为日语教学的一部分,提高学生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能够有效地完成精读课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1、激发学生学习信心,产生日语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主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学习日语,也是如此。通过教师的讲述、举例,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日语的优越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意识的重要场所。我们可以利用课本图面资料、以及影音,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媒体为学生创造生动逼真、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对学习主题听得到、看得到、摸得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全方位感受真实情境,抒发真情实感,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达到情景交际的教学目的,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可以告诉学生关于一些日语学习的网站,如咖啡日语、江户日语、日语家园等等。突破日语教学仅限于课堂的局限性,让学生课下也能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自主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资源查询,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讲究语言艺术,营造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如果生动幽默,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展现在学生而前的将是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一幅幅爽心悦目的美感知识画面;如果语言优美婉转,则会使学生像欣赏音乐样在艺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得以熏陶,自然地获取所学知识,同时内心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愉悦。如:课本中出现的生词有些表达抽象含义,而日语教学又要求用日语对其准确解释,叫采用构词法先将抽象意义的词转化为学生熟知的单词,再将其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举例讲解,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了。

3、增强与日籍外教、留学生的交流

同日籍外教、留学生交流是有效提高日语会话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举办“日语角”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邀请日籍留学生、外交纠正学生的日语发音、语法,教授一些与日本相关的知识,既促进国际交流,又提高日语能力。在目前的汉语母语环境下学习日语,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使用日语的机会。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和日本人进行交流、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讲,同日本人互发电子邮件,不仅实际应用了自已所学的日语,而且又增加了了解日语、了解日本的机会。因此,在连接海外与日本的日语教育中,互发电子邮件可以看作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另外,随着来华日本人的增多,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创造使用日语会话的机会。所以,同日本游客、日本留学生等的交流是日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4、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得当的教学方法就会使教学效益事半功倍。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换角色,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创建民主式师生关系,进行民主式教学方法。

被动的、不自觉的学习是小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而且这种被动和不自觉也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认为学习是件很枯燥的事情。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呢?首先,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不要过多地“管”学生,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对学生过分的要求和看管会使学习变得被动。而被动和主动这两个互相矛后的状态是不会共存的,当被动存在时主动很难存在。就好比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举着鞭子对奴隶们说:“你们要主动去干活!”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得到“自主”。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多设计活跃的教学环节,有条件时多安排场景对话等,把枯燥的语法知识变得贴近生活—这样叫以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必要性,也就会自觉地学习了。

5、指导学生善于发现、总结学习规律

日语与我国还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唐朝起,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土大唐,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并根据汉字的草书和部分偏旁创造了日本语,结束了日本没有文字的历史,其中保留了大量汉字,即使在千多年后的现代日语中,汉字还是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在日本的正式场合都是尽量使用汉字的。在日本曾经有这样的说法,与日本人交流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用汉字就可以进行无限制的交流。这样的说法是有定的道理的,在日语中有许多汉字都保留了原有的意思,我们在理解上小会造成障碍。如:“扫除”、“花”、“草”、“数学”、“成绩”、“性格”等,都中文意思相差无几。现代日语中有许多外来语,而且大多来自英语。了解日语外来语的表示法和英语单词发音的关系,不仅叫以记住日语词汇,还叫以通过联想记住相应的英语词汇,叫谓一箭双雕,事半功信。而且,通过结合其汉语意思,可以增强对日语外来词语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6、开设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

同时要将《基础日语》课堂教学变成开放式、讨论式、辩论式课堂,只有开放活跃的创新氛围才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良好精力。在讲授知识时要启发学生,举一反二。创设主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认知和情感过程有机统一,互相促进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认知冲突,激发活跃思维,调动课堂气氛,指导学生尝试用旧知解决新知,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创设生活情境,指导学生模拟各种社会场景,扮演小同社会角色,体会人物语言和情感变化,实践交流过程,培养学生利用日语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能力。具体情境如指导学生用日语自我介绍、就职而试等。情境实践中教师应该做一些生活化、细节化的指导,如日本的鞠躬分为点头示意、敬礼、最敬礼三种,行礼时背的弯曲角度分别是:点头示意15度,敬礼30度,最敬礼45度。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的优化还要做到日语教材贴近生活、紧跟时代,以利于学生了解日本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的最新动向同时要求教师业务素质与学生整体素质同步提高,因此,高职院校日语教师要广泛涉猎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努力扩大自身知识面,保证自已的专业水准。《基础日语》课程教学的优化改革任重道远,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同时应该认清目前国内外日语教育的特点、现状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具有危机意识,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日语教师,以适应现代教育对教师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为我国日语教育贡献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升学、就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