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十篇

时间:2023-03-22 03:58:26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意义

1、是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向多元化、多极化发展,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日渐深入我国,西方文化中的垃圾和杂质对大学生的侵蚀已越来越明显。面对国际局势变化和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教学中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新时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2、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迫切需要。个别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比重偏小、课时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实践证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传递,对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健全心理的大学生,从心理上更加乐于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并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做人处事的方法和准则,上升为指导今后生活和工作的行为尺度,进而成为体现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心理问题和困惑出现较多而自己又缺乏相应解决能力的特殊时期。据统计,我国大学生中16.0%至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等为主,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已经占到因病退学的总人数的64.4%。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产生认知障碍,他们不明白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性,学习动机不足,厌学情绪严重,持被动的心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令人十分担忧。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对心理学的学术前沿及信息动态关注不够,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停滞不前;知识面狭窄,对与课堂教学相关性较强的教育学知识、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积淀;论联系实际不够,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不强,自由发挥能力有限。由于缺乏理论功底和教学实践的长期磨练,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和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有机结合而进行再创作,“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发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措施

1、加强领导的观念更新。身为学校领导应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将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摆在首要位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重观念更新,认清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大力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高校只有努力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合格大学生,才能增强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奉献社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崇高意义的事业,它要求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用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学生,更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较强的心理适应力、良好的行为表现去影响和引导学生。

3、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新时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熟悉和掌握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体系,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广度和深度。只有加强理论研究,及时把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和体现在教学中,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4、转换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师要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不断充实和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要求广大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在多元开放的条件和环境下,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样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有些教师的课堂座无虚席,有的则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究其原因,在于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较为独特和新颖,而另一部分教师则过分拘泥于形式,毫无创意可言。因此,在长期的心理健康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接收意趣,努力探索和采用参与式、互动式、问题式、案例式等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袁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主体性教学实践研究[J]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篇2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的专业课程,是大学生提高适应社会能力以及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只有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才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更好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1积极心理品质概述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全新领域,是在20世纪末期才开始起源,并且受到人们的关注的。心理品质是个体的人生认知、情感等过程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在个体的各个方面已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率先提出积极心理品质的学者认为,积极心理品质的核心是美德和力量,是具有能够帮助人们战胜心理疾病,并且给人们生命活动以缓冲作用的品质[1]。积极心理品质是包含个体多方面的积极品质的集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品质。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联系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界为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专门开设的课程,涵盖了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2]。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的培养。

2.1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主要的渠道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在高校中,有很多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的途径,如专门开设一些心理健康的选修课程、增加团体辅导课程、进行心理实践活动等,这其中开设课程就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形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提高自我认知,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方式。

2.2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和导向的,所以说积极的心理品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价值取向。高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从而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心态以及处事做人的能力,并且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预防一般的心理问题。

3心理健康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作用

3.1健全学生的认知

一个人的认知,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并且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和事物进行信息建构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人的感觉、知觉等心理现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让学生通过认识心理学内容而将自己的认知变得更加立体和全面,能够更加真切的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价值需求。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还能够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做到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看待。

3.2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心理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仅仅传授学生知识,还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心理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使课堂和课外有效融合,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现实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是只在书面上了解。通过实践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真正的了解积极心理品质的作用,明白培养自己积极情感心理的途径和方法[3]。

4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发挥积极心理学作用的途径

要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是要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以及体验式活动等方式。

4.1让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让个人能够更加幸福的生活,如何能够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不仅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的多元化,还能够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特性,让大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品质以及个体价值,并且能够让大学生产生心理品质培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由另一个方面完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的丰富多彩。

4.2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设置与积极心理学相关的内容

要设置一些能够帮助学生满意的回忆和对待过去,幸福的感受现在以及乐观的面对未来的课程,同时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培养出积极的人格特质,帮助学生构建个体在社会之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积极地面对人生,充分的实现自我的价值。

4.3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要改变传统的心理教学模式,采用更加多样化,更加适合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行为的训练和测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好奇心发现培养自己积极心理品质的方法。并且这也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一个新途径,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教学主体,并且发挥主体的体验作用,具有“发现”的功能,能够让大学生不断地发掘自己的心理潜能。利用雷区取水、无敌风火轮、穿越电网等一些具有刺激但是却充满安全性的心理训练和游戏,让学生对自我的分析更加客观,更加深刻,能够认识自我并且把握自我,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正视摆在自己面前的困难和挫折,并且积极的克服困难,勇往直前[4]。

4.4高校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拥有的素质品质越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才能够更加顺利,更加有效。因此,高校要全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教师的积极力量,才能够让教师真正地将学生的心理潜能唤醒,加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塑造。

5结论

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之中更加优秀,让学生更加幸福的生活,更加乐观的面对困难。所以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要从目标到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要全力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大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才。

作者:臧鹏宇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98-101.

[2]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提升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等教育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要能够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这是目前高校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成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大学校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逐步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大学生缺乏了解、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影响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提升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可以采取以下几项对策。

一、改善教学内容

目前,不同高等院校、不同专业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采用的教材都是一样的。这就没有体现出教材的针对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能够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年龄层次来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要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设计教学内容。教师要能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要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要能够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首先,教师要能够明确教学目标,要能够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自我探索的技能、掌握调节心理状况的技能,最终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教师只有在了解教学目标与特点之后,才能够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能够重视学生的潜能,要能够通过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与积极品质,要能够让学生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学习心理辅导、生活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婚念观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等等,这样才能够充实教学内容,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的需要。

二、改进教学方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多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适当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以及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能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要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要能够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要能够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要能够多设置一些师生互动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室外实践活动等形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教师要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三、建设第二课堂

建设第二课堂也就是建设校园文化,这也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有效措施。首先,高校要能够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能够抚慰学生的情绪,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能够使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能够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校要能够营造一种优美、宁静的校园环境,要能够使校园充满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气氛,这样对学生心理有着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高校要能够积极开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这能够使学生充满活力,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时候,要能够立足学生的需求,要能够通过文化活动来建设校风班风,文化活动要有针对性、教育性。高校要能够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设计的校园文化活动要能够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要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高校要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环境,要能够学生在这种环境里能够学会团结友爱、能够相互协作、能够学会公平竞争、能够享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四、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与内容,还要能够关注大学生在课程学习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考核方法就是一张试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这种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只能够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难以考察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教师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心理测试;模拟情境,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创作一些作品,通过作品内容对学生心理进行分析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效果进行分析,都能够科学合理地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柳友荣,吴桂翎.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02.

[2] 杨立红.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09.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篇4

人有两种角色,自然人与社会人,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与人之间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关系,包括很多种类。高校大学生在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其中,恋人关系,朋友关系亦较为普遍。除此之外,大学生与家人的关系、与兼职单位的关系、与社会人的关系也不可避免。在太极拳长期习练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面貌,培养大学生之间的友情,武德教育的渗透,亦可提升整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太极拳运动在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调解心理素养,在此基础上,有助于维系好大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与不同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了,和谐校园的氛围才会得到渲染和建立。

2、太极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太极拳注重“神形合一,内外兼修”,太极拳的运动不仅注重身体的操练,更加重视心理的静养。得到身心共同的发展并不是每个太极拳练习者都能够达到的。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需要做到心静体松,呼吸自然,有实有虚,内外和谐,长久下来才可能投入其中,感受乐趣,进而排除烦恼,培养情操。长期坚持,太极拳练习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3、高校太极拳课程现状

3.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

日前,我国普通高校大都开设有太极拳课程,研究表明,多数高校只设置了简化24式太极拳课程。多数设置有体育专业的高校,大学生选修的体育课程教授的是简化24式太极拳,体育专业学生专修的也是简化24式太极拳。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太极拳运动在高校的多样化发展,并且容易形成“饱汉撑,饿汉依然饿”的状况。应考虑针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大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太极拳课程。就太极拳的教学方法来看,多数太极拳课程均采取教师领做,学生跟做,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对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班级人数普遍偏多的实际基本不适用。并且,高校体育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打破了太极拳固有的动作节奏,不利于学生多整套动作的连贯把握。再者,太极拳属于武术套路,其中的手、眼、身法、步变换较多,且要求内外兼修,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学生则很难从教师简单的示范中学透动作路线和技术细节。

3.2、太极拳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普遍较低

调查和研究表明:太极拳课程的教师,大多是高校本校的各个项目的体育教师,有些高校聘用很多代课教师,更有甚者,一些学校直接是在校的研究生担任太极拳课程的教师。这些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或专项,对太极拳的技术动作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对太极拳课程的教学更是缺乏经验。太极拳教学中武术专业的教师所占比例甚少,其他都是自己作为学生时接触过,基础较差,缺乏系统练习和培训,理论薄弱,技术不高。这种现象很容易造成,太极拳教师动作不统一,跟学生讲不清楚具体细节,缺乏权威,造成学生失去兴趣,应付太极拳课程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太极拳功能作用的发挥。

3.3、教学时间和教学课时难以满足要求

大学课程,完整的一学期安排18周左右,体育课均是每周一次(体育专业学生除外),显然,学生每学期只能上18学时的体育课。第1学时:点名、核实选课人员、通知上课地点、选取班长、记录学生联系方式等琐碎小事基本沾满课堂;第16学时停止教学、复习动作,第17、18学时安排考试。这样一来,18学时的课程仅剩15学时左右,再加上下雨下雪天气、国家假期等原因的影响就更加可怜。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学习一套最简单的简化24式太极拳尚且十分苦难,每周一次课造成的上周学过的这周上课时又不记得的尴尬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学生只能在每堂课上比葫芦画瓢,到期末考试时,动作学完了,也忘得差不多了。这种事实,使得学生将太极拳作为自己的终身体育项目困难重重。

4、高校太极拳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是三位一体。运动能够使人身体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运动者血液中产生一种让人欢快的物质———内啡肽,并认为它是防治抑郁症的物质基础。找出高校太极拳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十分重要。(1)领导及教师重视太极拳课程建设;(2)举办理论知识讲座和相关技术比赛;(3)渗透心理健康常识和知识;(4)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5)通过太极拳学生社团扩大影响。

5、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篇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

独立学院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既具有许多大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又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但在基础知识、自身素质、认知能力等方面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健全独立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对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本文对如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切实有效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抗压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教学效果等方面作分析,做出了以下思考。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根据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多数独立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多数独立院校中这个课程多数被定性为选修、辅修课,学时数不多。同时该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系统的规划,内容缺乏针对性、连贯性和系统性,教材选择、课程内容由心理教师自主决定。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较随意,缺乏科学性。因此不少师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学敷衍了事,学生完全没有从课程中学到有用的心理健康知识,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2.课程教学方法过于老套、单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其内容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目前独立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没有互相融合,大部分均采取传统的讲授式和讨论式,很多独立学院仍在灌输与现实问题严重脱节的理论,上课地点大都选择在课室或电教室,学生排排坐,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普遍,完全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修学分的手段。这显然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不符合的,这也严重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急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效改革。

3.课程的专职任课教师资源匮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需要具有真正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据调查,实际教学中,真正能胜任此课程的专业任课教师较为缺乏。各独立院校为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往往让邻近学科的教师担任该课程教学,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虽然这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这就导致有的任课教师心理学专业知识贫乏,不足以承担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一系列任务。

二、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对策

1.改进教学内容、模式及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理念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改变而更新。学校可考虑三本学生的特性,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师可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选择针对性强的教材或自编教材,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并在上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探究式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可分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大一到大四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开设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各年级阶段学生的需求。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考试和测验等形式并不适合心理健康教育,应逐步淘汰。

2.采用丰富心理健康教学的形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尽管会受到场地、时间、学生人数多等诸多现实条件束缚,但应当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有机协调起来,通过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各种教学形式的结合使用,如课堂讲授、讨论、辩论、情景模拟、团队心理辅导等,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程中穿插相关讲座,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掌握自我调控的技巧,这样才会提高独立院校学生对负性情绪的自控能力。此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利用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组织教学材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综合素质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78-01

一 课程目标及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2)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3)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自身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因此,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全国高校中已体现出普及化的趋势,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却还存在教法单一、课程实施缺乏有效评价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就成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按照教学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学时为24学时,由于受学时和课程性质的限制,采用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课程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要对此门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1.采用案例教学法

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以视频或PPT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观看完毕后,就视频或PPT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特征以及矫正方案等发表意见及展开讨论。授课教师在引导、分析的同时,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融入案例分析中去,使学生通过案例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加透彻。

2.课堂讨论法

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讨论法、辩论式讨论等。如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这一章节,教师要求学生就大学生在校期间应不应该谈恋爱这一话题展开辩论。辩论环节中,教师静观其变,把主角交给学生。主持人、辩手都由学生推选,辩论规则和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掌握,教师只在最后做出总结。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他们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扮演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所以,在课堂上可以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情境扮演,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自主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如在讲授情绪管理这一章节时,在黑板上写出20个生活中情绪表情,要求学生在讲台前表演,其余学生进行竞猜。教师在环节结束时进行总结,以轻松、自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纠正并消除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

4.任务驱动教学法

采用以任课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

遴选出某一章节,要求学生按照章节的重要授课内容,提前备课,做好“授课教师”的准备,并在下次课堂上以“授课教师”的身份,进行课程讲授。学生全程参与学习备课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学学生心理健康课,更全面地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通过课程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学生对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一个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篇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取关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并有助于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与成长的素质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与传统学科课程有着较大区别。此外,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关系也存在特殊性,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知识本位还是活动本位,价值中立还是价值引导,等等,都需要我们迸一步厘清。因此,重新审视并解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涵,建构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本质的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课程教学以前苏联为模板,以教师为主体,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也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虽已普及,但在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中却很难实现初衷,这与我们对该课程的认识和定位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我们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理应蕴含三重境界,分别从三个层次来诠释教师、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即师生与知识的对话,师生与生活的对话以及师生与内心的对话。

对话本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在课程教学中原指师生双方民主平等、双向沟通的言语行为方式。在这里,对话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它可以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之间进行,而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解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可以是师生与心理健康知识的对话,可以是师生与现实生活的对话,也可以是师生与各自内心世界的对话。

一 师生与知识的对话

传统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也影响着教师对其学习效果的评价。在这一重境界下,教师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局限在普通心理学学科框架范围内,无论教师变换何种教学方式,其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都是要让学生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掌握相应的技能。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生从中学学科体系中获取的知识结构很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普通心理学内容相对接,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师自说自话,师生之间无法以知识为中介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因此,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课程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必须从学生当前的认识着手,而不是从教师当前的知识开始教学。因为教师的认识水平可能与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相去甚远。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所言:“你从‘那里’出发,就永远到不了‘那里’;你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到达‘那里’。”或者这么说:你从学生不懂的地方着手,学生永远都无法真正弄懂;只有从学生懂的地方开始,学生才能弄懂不懂的地方。弗莱雷说:“不了解学生如何在其日常生活环境中思考,不了解他们各自独立形成的关于学校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教给他们内容,以便能够既帮助他们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又帮助他们理解尚不了解的知识。”[1】因此,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采取专业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给学生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注重其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必须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基础上,了解其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发展心理学学科体系中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达成教师、学生与知识三方平等的对话。

二 师生与生活的对话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论,教育不是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更是在生活中学习、领悟、成长,社会生活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实质就是进行不同形式的活动,这些生活是学生生长的社会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就是师生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课程教学的内容就有多广,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应该是生活的形式,不应拘泥于教材和书本。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这一重境界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面对课程设计时,不能只是出于对知识的尊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充分地挖掘教材知识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生活需求,站在这种需求之上看教材,教学才会有生命的活力,学生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而学生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东西,力求把生活带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学习,在对彼此生活的理解和互动中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师生在平等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对话基础上,以生活为中介联接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得师生在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之余,更能将这种快乐延续到生活中去,达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初衷。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从实际出发,采取案例教学法。这样就可以把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事件通过语言或文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心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意识,增加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判断和调适能力。[2]

三 师生与内心的对话

只关注言语层次的对话,必然忽视情感交流层次和灵魂交流层次的对话,忽视了教师、学生与各自内心的对话。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是教师、学生、学生及各自内心的多元对话,这种对话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交流,生活层面的交流,更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内心之间强烈的精神共鸣,甚至直指心灵并触及彼此灵魂的关于生命的认知与感悟。

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就是与教师、学生自身心灵成长历程密切相关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内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感悟。在进入课堂前,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也不是一片空白。实际情况是,学生从小就感知着并不断探索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体察着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可能形成调适心理的独特办法。而教师在课堂上对自己内心的剖析是学生了解并反观自己内心的好机会,某种程度上来说,师生在课堂上的心灵对话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境界。

而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又如何能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呢?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与内心的自我对话中来,学生与内心的对话发生于学生个体的心灵深处,是学生基于自身的自我理解和感悟。这种对话形式尽管在课堂中不容易直接显现,但教师仍然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来了解它们。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非正式交谈,借助学生的作业、日记,关注并捕捉学生在网络自媒体平台上的声音等手段,甚至直接把课程教学形式打造成师生相互敞开心扉的对话形式,来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这一重境界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案例的分析者,而是心灵的倾听者,起到的是陪伴学生成长又不允许被取代的重要作用。

以往的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作为教育最主要的实现形式与过程的教学活动,被定义为一种认知活动。其主要任务就是传播与学习知识,继承前人正确的经验。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但却不全面,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多重审视与反思之后,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人们为了交流各自生活经验与内心情感的交往活动。因而,在这种认识下,作为其主要实现形式与途径的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便是交往,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以生活为环境,以内心为主导的,多向交往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满足于将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作为一种教学目的和追求,而是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回归生活和洞察内心的理想境界,赋予师生自我存在与平等交往的对话意义,把知识与能力、生活与体验、内心与情感融合在一起,从实践层面上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三重境界的整合与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琨.教育即解放——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98.

[2]黄永莲,马莹,案例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心理,2013,8(4):276-279.

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

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对全国6省市展开的一项高考加分专项调查显示,逾九成家长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逾六成家长反对见义勇为加分。

91.47%的受访者支持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

31.56%的受访者认为,给见义勇为学生加10至20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8.44%的受访者认为,该政策可能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

45.63%的受访者认为,有特长的孩子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30.7%的受访者认为,来自公务员家庭和教师家庭的孩子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59.06%的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华侨子女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25.59%的受访者认为,富二代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高考加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篇8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

新世纪高等教育大发展,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给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带来了空前的生存及心理压力。对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势重新进行思考: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更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形成正确的认识和选择,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竞争压力加剧,我国精神疾病呈多发和上升态势。最新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6%,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15%,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而与严峻的发病形势相比,我国精神卫生资源却十分有限――目前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383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

可见,我国心理咨询和精神科医师行业还有巨大的需求缺口,需要大批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对心理卫生的需要。这些人才的培养,从传统意义来说,主要依赖于高校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由此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其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素养,而且在他们走入社会以后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需要。

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内众多相关研究和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为16%左右。虽说目前高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绝大多数高校都是以选修课、心理讲座、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有机会接受心理教育的只占小部分,学生受教育面较小,其整体效果不尽人意。

此外,选修课、心理讲座和心理辅导等形式,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系统知识和技能,这不是几次讲座、咨询便可以解决问题的。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无疑是主阵地和主渠道。为此,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开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提高其适应环境、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需要

地方师范学院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在师范类公共课程设置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而且这三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未来师资的需求,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将来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从认知内容与程度方面分析,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书籍、媒体、网络、日常交流、亲身经历和自我反思等途径,学生对心理健康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形成了“心理健康理论”。逐步走向独立和自省的大学生常常利用头脑中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已经具备的自我分析和指导的能力进行辩证分析和自我心理指导。他们的心理健康理论也许是片面、肤浅和零乱的,他们的自我分析和指导也可能会有偏差,但这些都是出自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给以足够重视。

(二)从人才素质培养的模式来看,人的多种素质的培养,需要整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训练计划。

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完全同等重要的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体育处于同等并列的地位,要有与此对应的课程体系支持。在我国的教育课程体系中,从小学到大学,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都有整套相应的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却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支持。因此应在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增加与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同样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与构想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专门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为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各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由他们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咨询过程紧密结合。结合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机制、预警机制、追踪机制和反馈机制,已经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机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的基本要求,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检查和教学考核等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与师范生将来的教育、教学职业训练紧密结合。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到他个人,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他教育的学生和面对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随着中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国家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上是重视教师教育的培训,特别是在新教师的培养上更加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对此我有两种构想: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都统一在师大的培养目标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学时数应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做到基本一致,以32―36学时为宜。根据1―4年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建议分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模块进行。低年级教学模块,主要讲授艾滋病的防治和的预防教育;心理素质与成才的关系、新生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建议在新生第一学期开设,有利于大学生的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高年级教学模块,内容重点放在心理素质的强化,危机干预与应对,如汶川地震、甲流、中学踩踏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经敲响了危机预警知识与应激能力培养的警钟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还有就业心理与职业技能培养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坐标,积极应对毕业工作或者继续读研学习,建议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

二是面对就业压力,国家职业技能考试门类越来越多,学生将来有可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除教育部、省属师范院校设置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以外,国内已有学校要求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必须通过省级或部级的心理咨询从业资格考试。地方性师范院校没有设置教育学、心理学专业,面对有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他们有志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师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可以是选修课程,也可以是必修的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培养大学生心理咨询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方性师范院校在师资、教学水平上没有问题,这样做既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就业的需要,又可以为正在悄然兴起的心理咨询行业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国内有很多的高校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育体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开设,也有许多的相关教材。不同类型学校采用的教材也不完全相同,有全国性统编教材、有区域性教材、有高职类型教材、有专业性很强的教材、有普及性的教材等。教材的内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仅要与中小学的健康常识课区别开,而且不能像心理学专业的教材那样细致,要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特点与发展实际,在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回答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发展问题,着力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写能够适应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具有很强指导性、操作性的各类相关教材。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起步较晚,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大部分是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较低。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具备全面的心理学知识,而且要掌握从事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技巧,能够针对大学生遇到的心理发展问题,给予正确指导,纠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偏差。目前国内的咨询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只有不断学习接受培训、督导,才可能使专业发展处于持续状态,不至于落伍或处于职业倦怠状态。

因此,高校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实践化与研究化的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各高校在引进和培养师资时都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规划,既要根据需要积极引进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教师,又要将那些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其他专业知识的教师选派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长、短期培训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为有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各高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将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正性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完整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一方面要构建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开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报告,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另一方面要构建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尤其要建设好班级服务体系,构建动态监控、网状多向的“大学生心理防护系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育部社政司【2005】1号文件.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编写.心理咨询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12.

[3]韩延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7.

[4]杨晓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2,(65).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趋加快,人才资源竞争日益激烈,当代青年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和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而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使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如不妥善处理,将严重影响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就显得愈发紧迫和重要。

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通过以任务为驱动,以过程为导向,达到理论实践一体化,实现了由“教师主体”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转变,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参考基于工作过程改革的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改革,是科学可行的。

1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特殊性的需求

1.1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挫折感和自卑感

因为高考选拔机制的原因,高职学生的录取批次是最后一批,较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讲文化基础相对较差。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优异,因高考发挥失常,无奈报读高职院校。因此从整体来看,学生思想上信心不足,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缺乏动力,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缺乏奋斗目标,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挫折感和自卑感。

1.2 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学生对环境不满意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原中专学校或职业大学升格改制而来,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办学历史不是很长,没有财政户头,经费投入不足。高职院校的在校园环境、住宿条件、仪器设备总值、图书资料总量和更新等硬件建设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学生想象中的高校差距甚远。学生普遍对自己选择的院校不满意。

1.3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与高职大学生的理想有落差

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企业一线,这与高职学生理想中“坐办公室的白领人才”有较大差距,学生普遍心态不平衡;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历颇为担忧,而用人单位不论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都要求录用学历高和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更人为地加大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得比较忧虑。

1.4 高职院校的培养周期短,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

现在的高职教育,其学制最长为三年,其中至少一年时间为实习阶段。很多的高职学生在经过一年学习后就进入社会顶岗实习。而在实习阶段,学校基本上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周期变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在一年级开设,没有考虑层次、专业和性别的差异性,学生很难系统的掌握有针对性的预防和调控方法。

1.5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多是兼职的行政、教辅人员。绝大部分任课教师缺乏相关专业背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缺乏了解和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也缺乏理论思考和理论升华的思维习惯。由于承担了大量的行政、教辅事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的精力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课堂渠道的“教”之外,缺乏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活动的指导。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2.1 适用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应该结合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潜在就业的行业或岗位的心理,围绕毕业生适应行业岗位需要的心理知识进行研究,使其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内容。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掌握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2.2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在保证课堂主渠道的同时,开辟第二课堂,使学生通过参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和发展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2.3 教育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应注重日常教育的作用。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新生入学教育、晨会、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结合,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并对学生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指导。

2.4 自助与干预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改革,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求助方法和途径。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问题监控体系建设,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3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注定高职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应“不走寻常路”。参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方法,对其进行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对不同专业进行分析――得出典型工作任务的心理健康需求――针对需求的侧重点有针对性设计学习情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教学组织实施和分析。以方法能力为本位,以案例为载体,以过程为基础,完成由“教师主体”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转变。

3.1 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前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进一步完善,建成了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自助与干预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同时,结合校园文化,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文化艺术节、女生节、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班会、素质拓展训练、晨会教育、6S文化等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3.2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为核心

3.2.1 分层次、分专业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境

针对高职大学生个体成长的特点,对不同层次学生有针对的设计教学内容。如一年级以环境适应、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人际交往为主,二年级在了解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技能的基础上,具备人际交往的技能,确立健康的爱情观,自觉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与优化,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实现与环境、社会的积极适应,三年级以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健康为主;针对专业就业岗位的差异性,科学设计了学习情境。如针对酒店专业的学生,就业后面对的是形形的客人,有时客人会提苛刻的要求,我们设计了“做情绪的主人”、“你我他――人际交往艺术”等学习情境。

3.2.2 精心编写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

目前市面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类教材,针对的群体基本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有的虽然打着“高职院校专用的”牌子,却没有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内容多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涉及到预防和调适的内容很少。教材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不强,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研室组织相关人员,精心撰写了以心理知识为基础、以案例为载体,贴近高职大学生生活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3.2.3 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多为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积极性不高,效果不理想。改革后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从课堂走向了多媒体教室、走向了户外,学生既可以在光影声中感悟,也可以在蓝天白云绿草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资讯―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5步教学法。根据教师提供的资讯或下达的任务书,学生自主制动工作计划,进行任务分工,并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料查找相关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查询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实践相结合。

3.2.4 建立了双闭环多元制赏识激励型的评价体系

改革后的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为核心,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的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评价、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和工作态度评价。评价的方式有:通过任务小组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成员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最后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成绩。重在通过赏识激励,使学生增加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提高自信心。

3.3 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关键

通过改革,一方面学院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宣泄室,配备了专业心理咨询师。二是通过对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理念和专业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经教学能力测试合格后方能上岗,真正成为既可上理论课,又可以在实践中指导学生的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三是聘请企业心理咨询专家进入学院校外兼师库,定期举办行业心理学知识讲座,传授给学生最真实的行业心理知识。四是与企业共同开展学生心理课题研究,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彼此完成知识的升华。

3.4 以加强课外指导为保障

定期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类活动,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将参与情况记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在活动中配备专职指导老师,将任课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实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并给予相应的课时工资。学生通过参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外的教育指导,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和发展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关于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索

4.1 不可一味提倡集体备课

鉴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不同的专业应凸显不同的主题。“集体备课”固然有好处,但也会消除专业、性别间的差异性。不顾集体备课的劣势,一味提倡集体备课,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集体备课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大家共同的看法往往被吸引,而不同的观点往往被否定。对上课对象来说,集体备课往往考虑到了同一年级的共性,而忽略了作为一个班级的个性,针对性来说是不如个人备课的。备课最重要的不是备内容,而是备学生、备方法,如果说围绕学生来备课,个人备课更能解决实际问题。可见,我们并不能因看到了集体的力量就作出集体备课是新事物的判断,在实践中,更不能否认个人备课的价值,而大力提倡集体备课。

4.2 要消除社会偏见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办学类型,自兴起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依然存在。上至政府下至高职学院自身都要为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做出努力,准确定位、积极发展、做大做强,用事实和成绩来纠正人们的偏见。

4.3 对心理危机的干预要执行“五早”和“五个一”机制

高职院校要本着教育为本、及时干预、跟踪服务的原则,制定好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具体措施,畅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通道,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早发现、早研判、早预防、早报告、早控制。同时要做到一名患者、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学院、社会、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只有持续不断的改进,才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为其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篇10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原因 途径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承受着空前的压力,由此而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习这门课尤其重要,因为“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关系未来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新世纪基础教育水准的高低”。[2]然而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这门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对这一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1.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因

相关研究把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1)课程内容设置陈旧,时代性不强。大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人际交往、恋爱和性、学习、求职择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及问题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对他们造成的困扰也是不同的,但教材的更新似乎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2)教学方法单一。很多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主要的形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基于此,相当多的研究者认为,应切实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将课堂讲授+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网上辅导。”[3](3)课程的针对性不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发展中的学生,但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遇到的问题的侧重点是有所差异的,从这点上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针对性是不够的,例如大一的学生主要解决的是对环境的适应问题和学习方法的的转换问题,大四的则主要是升学就业问题。

为什么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呢?除了前述的课程内容设置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外,还有以下两个深层次的原因。

1.1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一个核心和基础的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发展中的正常健康的学生,解决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难题,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有一个基础和前提,那就是学生对生命的本质及意义有一定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唯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人际交往、学业、恋爱和求职问题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对生命本身的意义与价值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即便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诸多知识,那么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也仅仅限于表层,很难使它们进入其灵魂的深处,其结果便是“无力接受挫折,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4]那么所建构起来的心理防御体系一触即溃,犹如空中楼阁。当今,“年轻人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却对于了解生命整体意义,以及与生存息息相关的主题,茫然无知,有哪件事情比这个还要讽刺的呢?”[5]目前的教育只是充当了谋生的工具,而很少启迪学生认识生命,了解死亡,进而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所以,生命教育既是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始终的主线,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1.2当代主流心理学的弊端

现代心理学涉及很广泛的领域,现代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踪迹,心理学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于心理学的责难似乎已经很多,但毕竟它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不应再对它求全责备。但是有一点是要肯定的,它缺乏应有的深度,缺乏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讨,缺乏对爱、关怀、善心、慈悲等人类高级情感的探索,缺乏对人性超越部分的探讨及对超越存在着误解。

长期以来,主流心理学追求以自然科学的模式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在研究对象上追求可观察性,在研究方法上追求可实证性、可操作性。不可否认,在关于人的基本心理过程,例如记忆、感觉、知觉、表象、遗忘等方面,主流心理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的科学地位才得以巩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越来越发现,主流心理学在理解人的高级心理现象时显得那么贫乏和无力,面对现代人道德迷失、生命失重、前途渺茫,人们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之中,时刻感受到空虚、无聊、绝望、迷失,这些没有责任感、道德良知和精神追求,面对此,人们不禁发问,人的本性究竟如何?怎么样的自我才算是真实的自我?如何寻找迷失的自我?但对于这些,主流心理学在根本上回答不了。就像保罗・凯林所说:“冷静一点,睁开眼睛,看一看所谓的心理学是怎样的一门科学,人们像鸭子一样赶过去,饥渴地寻觅属于自己的东西――最终却发现找到的东西没有营养,纯粹一堆垃圾。”[6]那么建立在主流心理学理论体系之上的心理健康知识可想而知缺乏应有的深度,触及不到人性的深处,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健康的价值则在于提升生命的意义与境界。[7]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关注生命的教育,如果不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为其终极意义,那么它将失去存在的根本意义。

2.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途径

2.1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8]至于其具体内容的设置,国内目前的研究颇多,主要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几方面:(1)生命认知。生命认知就是对“什么是生命”和“生命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回答,是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核心和基础”,通过生命认知使大学生“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既了解人类的生命价值,又了解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意义;既关注自身生命,又关注和热爱他人生命”[9]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脆弱与美好。(2)了解死亡。“今日的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就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10]而“否认死亡可怕的影响力,绝不止于个人层面,它影响着整个的地球。由于大多数人相信人生就只有这么一世,现代人已经丧失长远的眼光。因此,他们肆无忌惮地为着自已眼前的利益而掠夺地球,生活自私的足以毁灭未来。”[11]因此,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谈死亡是什么,或不去给受教育的年轻人揭开生命的真相,那将是极大讽刺,通过揭示死亡的真相,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不仅自己,更包括周围所有的人和生物,每时每刻都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进而能以怜悯之情对待一切生命,不再把很多的事情视为理所当然。(3)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以上两者的基础上,生命教育的第三部分的内容,是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既然生命如此脆弱,而我们又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何在?这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生命教育迫切要回答的内容。通过这部分的教育使学生能理解衡量人生成败的标准和尺度,进而认识到人不仅仅为活而活,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努力保持内心世界的完满和富足,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人拥有幸福的前提和基础,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则因人因物而异。

2.2开发本土的心理健康课程资源

2.2.1加强对中国古代、近现代心理学思想、哲学思想的吸收

不得不承认,当今的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内容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的实践中,往往引不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很多学生认为书本上所传授的知识、方法太过于架空,无法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例如,关于如何应对挫折,大部分的教科书认为应该:(1)保持乐观的态度,(2)理顺人际关系,(3)培养健全的人格,(4)进行合理的宣泄。可问题就在于,怎样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进而理顺人际关系呢?其建议看起来那么的苍白无力,当然,这主要与前述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弊病有很大的关系,因其对人性的研究是割裂而片面的,所以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形成整个学术界所认可的统一理论原则。当代的心理咨询、治疗理论、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之上,而中西文化、人性观存在巨大差异,而且西方心理咨询、治疗理论与方法本身也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

相比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且自成体系。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亦非常丰富,而且是在漫长的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的演变进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要真正反映中国人的心理特点,进而建构中国心理咨询的理论框架,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上”[12]。“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素以关系社会、人生、伦理等人事问题见长,是一种直面人事、伦理中心、道德先行的文化,这种文化本应该富含心理学成分。纵览中国史籍和有关的现代及当代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传统文化中确实多有心理学方面的感性经验描述和直觉洞见式的深刻见解,其中有些看法至今仍令人惊叹,光辉无比,非西方文化可及”[13]。中国古典的人文著作例如《庄子》、《论语》、《大学》中包含了大量提升人格素养的宝贵知识财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想切实提升自己的内涵和课程的深度,那势必要从中国古典的人文著作中吸取大量的精华,构建本土化的心理健康知识体系。

2.2.2加强对宗教心理学思想的吸收

因为汉民族没有统一的,所以在建立本土心理健康知识体系的时候,很容易忽视对宗教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实际上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多神崇拜的泛神信仰,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和图腾崇拜,从原始的宗教到世界宗教无所不在,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融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以在对民族性格和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上起着难以估计的作用。而且宗教心理学思想中所涉及对道德、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讨,对人们爱和善的启发,对生死意义的论述,对人性超越部分的论述,也都是对西方心理咨询、治疗缺陷的补充,同时也是我们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所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2.2.3加速心理测量的本土化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本中,所能见到的标准化量表几乎全是从西方进口后移植的,虽然修订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验证这些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效度、信度,但在具体施测过程中仍面临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所以,心理测量的本土化问题已提到日程上来。“而心理测量的本土化要从测量内容、测量手段、测量对象的本土化上入手,首先在测量内容上,目前不应再区分所谓中国人特有的心理现象,因为在未对中西文化做彻底的了解以前,我们很难说清楚到底什么心理现象才是国人特有的心理现象,而是只要涉及到本土民众的心理现象都应作为研究对象,在测量的手段上,或许可以发掘中国古代心理学、民俗当中所体现的心理测量的手段,并尽量使其规范化和科学化,例如农村妇女大都擅长刺绣、做荷包、剪纸,此外,在中国自古就有的七巧板、猜字谜、猜灯谜、对对联等或许可以将其程序加以规范化,作为测量思维流畅性、敏捷性和变通性的工具,而在测量的对象上,自然是本土的民众,但是也要有时间、地域、性别、阶层、民族、上的区别”[14]。

参考文献:

[1]黄志强,石青林.试论中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0,(4):57.

[2]单振生.高师生命教育初探[J].合肥学院学报,2005,15,(2):69-70.

[3]孔晓东,吴学思.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心理健康教育,2007,(6):44.

[4]任丽平.论大学生生命教育[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93-94.

[5]索甲仁波切.生死之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5.

[6]保罗.凯林.郑伟建译.心理学大曝光--皇帝的新装[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7]单常燕,王俊光.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9):54.

[8]黄志强,石青林.试论中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0,(4):58.

[9]董佳男.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2(2):39.

[10][11]索甲仁波切.生死之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4.

[12]缪榕楠.传统文化下的国人心理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14,(3):6-71.

[13]程刚.魅力与困惑:心理学本土化追求的两难处境[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6,(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