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建筑材料特点十篇

时间:2023-12-19 17:47:05

北方建筑材料特点

北方建筑材料特点篇1

建筑设计统筹于整个建筑工程,包括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注意的细节等,城市区域建筑就是把城市区域的特点与建筑设计紧密地结合起来,即建筑设计要与当地的区域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特色性。例如,由于南北方环境、气候的差异,建筑的设计则应该展现出南北方不同的文化,展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这样的话,才能提高某个城市的审美价值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以北方城市建筑设计为例

1.存在的问题从期刊网检索的结果来看,北方的城市建筑群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北方的气候寒冷,四季分明,然而一些城市的设计者往往照搬照抄南方的建筑风格,建筑的外墙面依然采用灰白的格调,而没有增加一些亮丽的色彩而遮盖寒冷的气候给人们带来的寒意。第二,在城市的规建筑划设计上,忽视了阳光与建筑格局的关系,忽视了建筑物的位置与风向的关系,忽视了季节性变化等,一些在夏天看着很美的景观,到了冬季就成为摆设。另外,北方具有广阔的空间,却忽略了这样广阔的空间如果没有建筑物的遮挡,势必会使冬天深受冷风的侵袭。第三,在一些寒冷的地区,外墙外保温设计不合理,使之成为摆设,没有实际的作用。

2.区域建筑设计的改进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很重要,首先,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图纸以及水质等,在整个建筑设计的环节中,要时刻注意外部环境的微观变化,禁止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其次,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并结合当地的区域特点,对外部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尽量做到与区域相互融合,也可以根据城市区域的特点设计整个建筑物的外观,例如,外墙的颜色、是否需要建女儿墙等;此外,还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区域的环境气候等,在其周围种植一定的花草树木,不仅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还可以美化小区,为居民带来较好的观赏效果。除了种植花草树木之外,还可以在建筑物的中间设置水池,水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起到平衡温度的作用。如果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很恶劣,还要对建筑物的体型进行设计,比如,屋顶的形状,圆锥形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散热面积。

3.建筑材料的选取节能材料是住宅节能的根本性依据,屋面的设置,门窗的性能等各项指标能否符合设计要求都是由建筑节能材料最终决定的,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材料施工时严格的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监理人员对材料质量的监督也要加大力度,要求建筑方尽可能的采取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材料进行加工和施工。随着这个新型材料的不断研发和批量化生产,使得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要求。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要紧密的结合施工地点的的实际情况进行技能方面的材料的选取和合理的施工。

4.建筑单体设计的改进对于屋顶的节能设计可以采用坡屋顶,利用建筑材料自身的性质,还可以在屋面设置保温层,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隔热屋面、蓄水屋面或者种植屋面等,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墙体的设计要做好保温、防潮、隔热等,有些环境气候比较恶劣,这时还要进行特殊的构造设计,如寒冷地区的夹心墙体设计、被动式太阳房中各种蓄热墙体(如水墙)设计以及国外较多采用的导风墙体设计。建筑门窗设计主要是增加室内的采光和热量,可以让其位置在冬季有效地利用阳光,增加房间的得热和采光,提高保温性能、降低通过门窗传热和空气渗透所造成的建筑能耗。在夏季采用有效地隔热以及遮阳措施,降低透过门窗的太阳辐射得热以及室内空气渗透所引起空调负荷增加而导致的能耗增加。建筑的平面设计,包括包括形状,建筑长度、宽度以及平面布局等。平面设计主要是根据所属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例如,经常下雨的南方小镇,建筑物就适合采用坡屋顶,有利于雨水的散失。增加建筑的宽度可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对于9层住宅建筑,当宽度由11m增加到14m,能耗可以减少6%~7%,若增大到15-16m,能耗可以减少12%~14%。

三、结语

北方建筑材料特点篇2

【关键字】绿色建材;北方地区施工;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材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材工业通过研究、开发、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国家科委、国家建材局等有关单位组织编写的“生态建筑材料研究”已经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纲要”。90年代初在北京和上海相继召开了第一次环保材料言谈会和“绿色建材”主体研讨会,2000年10在天津市举行了“WTO与中国建材世界论坛会”和“中国绿色建材产品推荐会”。

目前正在发展的绿色建筑有太阳能建筑、生态建筑、健康建筑、资源保护屋、植物建筑等。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废弃物生产的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绿色建材正在积极开发,“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正是现代建筑追求的目标。如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场馆,它具有超前的环保意识,太阳能技术,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垃圾处理技术等环保科技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是北京首座绿色建筑,也是我国较早的绿色建筑之一。该建筑采用了缓冲层策略——以减少采暖能耗和增加空气流通;利用自然能源策略——采用太阳能光电板发电技术:健康化,无害化策略——采用低放射性污染建筑材料和再生材料等

2.北方地区应用绿色墙体材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北方地区冬季非常寒冷,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采暖成为最主要的能耗形式。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用能已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1/4以上。墙体材料改革最显著的意义就是建筑节能以及环境保护。保温隔热节能建议:采取单一材料较理想,施工方便,效率高;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墙外贴苯板;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苯板夹芯墙;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孔内填苯板;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空腔内插入苯板;外墙保温常用EPS板、复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绿色墙体材料具有一般绿色材料的特征,如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产品设计以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还应对人体健康有益;产品具备多方面的功能,如防霉、防火、阻燃、隔声和防射线等。从不同方面出发,绿色墙体材料可以按以下方法分类。

2.1 按制作工艺分

按制作工艺绿色墙体材料可分为烧制品、蒸压制品和胶凝制品等。

《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 2003)已颁布并于2003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按主要原料分为黏土空心砖和砌块(n)、页岩砖和砌块(y)、煤矸石砖和砌块(m)、粉煤灰砖和砌块(f)。空心砖与实心砖相比较,其优点是可减轻结构自重,砖厚较大,可节约砌筑砂浆和减少工时。此外,黏土用量、电量及燃料亦可相应的减少。

蒸压制品是指不含水泥或含少量水泥而通过蒸压养护方式使砖或砌块结硬的制品。主要原料是砂和石灰,适用于就地取材,不占用耕地、生产耗能低、砖强度高、外观几何尺寸规整、放射性低,应称得上是环保产品。传统产品砖块小、自重大、耗料多、生产成本高且抗压强度低、抗剪强度差。现代产品泡沫混凝土砌块保温隔热性能好,吸声能力强,防火防水性能好,完全抗冻,收缩裂缝较少。

胶凝制品主要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商品砂浆和多功能砌块等产品。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节土、节能,符合国家基本政策,承载力高,较砖墙轻,有施工快,墙厚较标砖薄,可节省结构面积等优点。商品砂浆品质稳定、节约材料,有利于文明施工和环保,且可配制出适应新型墙体材料所需的性能。多功能砌块是为实现建筑节能而发展的,如抗震、承重、保温、装饰作用等。

2.2 按原材料分

按原材料绿色墙体材料可分为重工业废渣类墙体材料、农业废渣类墙体材料、建筑垃圾制墙体材料、木质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墙材产品、石膏墙体材料和复合墙体等。

绝大部分废渣,如煤矸石、粉煤灰、矿渣、炉渣等均可作为生产墙体材料的原料。工业废渣来源不同,有的可能含有不同类型及数量的重金属,产生一定的放射性,使用后影响人体健康。而绿色墙体材料应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只有满足国家标准《建设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6763- 86)规定的废渣,才能使用,主要产品包括粉煤灰、煤矸石、化学石膏、尾矿类和其他废渣类墙体材料。

农村的各种农作物剩余物——秸秆类资源,如麦秸、稻草、玉米秸、烟秆、稻壳、棉秆等在其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上均与木材相近,可以生产各类应用于墙体的人造板材。农业废弃物来源广泛、资源丰富、价廉易得、成本低,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并且节省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生产的墙体板材具有重量轻、强度好、安装方便等特点,符合绿色建材的发展方向。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的墙体材料包括麦秸均质板、纸面草板、植物纤维水泥板、麦秸人造板和秸秆镁质水泥轻质板等。

建筑垃圾包括渣土、废砖石块、废混凝土块等,其中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以代替砂石集料,重新用于生产砂浆、混凝土和其他建材产品,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我国建筑垃圾用于墙体材料的研究生产尚处在起步阶段,已开发成功的产品有轻质砌块。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墙材产品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墙材的有效途径。

3.结束语

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筑材料势在必行,在北方地区,首先应当大力提倡使用绿色墙体材料,应当发展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加快推广使用绿色墙体材料。使用绿色墙体材料对于提高我国消费者的居住环境质量、保护我国的有限资源、减少废物的排放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绿色施工也应当减少资源的消耗,节约能源,提高效益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力求结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最佳的建筑节能材料方案,实现多功能化、智能化,满足愈来愈高的安全、美观、耐久、舒适的要求,同时着力推广和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将是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金宗哲.论中国的绿色建材.中国建材,1998,(2)

[2]丁大钧.砌体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北方建筑材料特点篇3

在景观设计当中,材料作为表达设计概念的基本单元和主要物质基础,与设计本身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材料的种类、质感等,直接关系到景观的艺术表现力,适当材料运用能突出设计的特点,增强景观的氛围。每个地方都有其盛产的地方材料,对这些材料的利用往往能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环境空间。不论是古代园林景观还是现代城市景观,其艺术形式都是遵循特定的文化脉络而创造出来的,地方的特色材料在其中承载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在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和景观设计中,就有“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地方材料在地域性建筑、景观当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精神。

二、地域性景观中常见的地方材料

(一)植物在地域性景观中的应用

说到地域性景观,最容易让人想起的就是构成景观的地方植物,不同的地区,因其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不同,植物的生长和分布也不同。这些在某一地区自然分布生长的植物被称作乡土植物,不同的乡土植物往往表现着不同的地域特点,有很强的景观氛围感。比如,当提到椰子和榕树,人们会想到东南沿海的南国风情;苍郁的松树林则让人想起东北地区;而胡杨是西北边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设计当中,合理的运用这些乡土植物,往往是最便捷最节约成本的构成景观、体现地域特色的一种方法,也是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表现。在进行地域性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时,场地内及周边的植物就代表着场地特有的品质,反映了植物对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是该地景观深层次的体现。对这些植物的保留和一定程度的利用,能最快的形成地域性景观也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城市文化的尊重。四川的都江堰因其著名的水利工程闻名中外,逐渐发展成为热点旅游城市,其城市景观的规划也随之发展起来。该城市常见楠木、银杏、水杉和柳树等树种,均为自然本部的乡土植物,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基本保留和利用这些树种作为景观构成的一部分。

都江堰的公园、城市广场、街道,都可以看到这些树木形成的植物景观,如玉垒公园(现都江堰景区)中的楠木林,便是对天然楠木的保存而形成一处景点。又有街道“杨柳河”,因河岸两边都是柳树而得名,街道两边多为茶馆、小吃店,垂柳、河岸、复古的建筑和喝茶聊天的人,共同形成了具有川西地区休闲特色的城市风景。而每到秋天银杏金黄之时,都江堰的街道都被染上一抹热烈的色彩,也是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植物材料的应用还能带来别样的乡土田园景观。东北大米一直是公认的优质大米类型,出产这种大米的水稻也是东北地区具有特色的乡土植物。沈阳建筑大学便利用这样的乡土植物材料,建造了稻田校园。校园所在地原来是一片农田,土地肥沃,盛产东北大米。设计师俞孔坚在保留稻田的基础上,与当地的乡土野生植物结合,规划了极具农业和地方特色的新型校园。水稻等乡土植物不仅具有景观观赏功能,也有着生产功能,同时还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学习和户外活动的场所。出产的稻米也由此被称为“建大金米”。与建大的水稻一样,很多乡土植物不仅能形成地域性景观,具有观赏作用,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如西南地区的油菜田,是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开花时节颜色鲜艳,引得许多人游玩观赏、拍照留念;而到了收获的季节,不论是作为蔬菜上市还是提炼菜籽油,都受到当地居民的喜爱。同样,四川龙泉驿盛产桃树,春天桃花开遍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而龙泉产的水蜜桃也是相当有名。

(二)石材在地域性景观中的应用

石材属于一种很传统的自然材料,天然的石材具有自然的亲和力。石材是人类最早用于建造的材料之一,因此不同的石材往往代表着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地域特性。我国浙江、贵州、福建和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对石材的利用都很充分。石材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最典型的要数太湖石。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形成,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闻名。南方尤其是江南的古代园林,大多用太湖石叠石为假山,在园林中塑造风格各异的石质景观,唤起观赏者对崇山峻岭的联想,仿佛置身在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因为其大多出产于江浙一带,特点鲜明又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太湖石几乎成为江南园林的一种象征,由太湖石构成的景观往往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地域特点十分突出。而在北方园林当中,同样使用石材,但更多使用北方盛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一类,这也是不同石材在不同地域景观中应用的表现。在我国西南的羌族地区,山高水险,民风淳朴,在建造房屋时大多就地取材,用当地山中的石片堆砌成平房和碉楼。平房用于居住,碉楼用于贮藏粮食和防御外敌,作用不同,但其石材的质感赋予两种建筑同样的美感和文化气息,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随着经济发展,在这些地区也出现许多现代城市景观,但城市中的文化广场和纪念性建筑,依然使用当地天然的石材,以保持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质朴感和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三)砖、瓦材料在地域性景观中的应用

古语有云,秦砖汉瓦,砖和瓦应该是除石材、木材外,在建筑和景观当中应用历史最为悠久的两种材料。砖瓦都要经过烧制而成,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烧制技术,因此,景观和建筑中的砖瓦本身就代表着时代和地域的特点。而在现代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中,对废旧砖瓦的再利用是一种既环保又新颖的手法。比如国美象山校区的设计师王澍在设计中喜欢使用“瓦爿墙”,均利用回收的旧砖瓦制成。在他的作品中,不同性能的材料掺杂在一起,废旧的青砖、青瓦、混凝土多孔砖等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建筑。这些砖瓦有着不同的历史痕迹,不同的质感和色彩,共同调和成了全新的建筑色彩。这样的建筑和周边环境构成独特的景观,既富有时代特征又蕴含地域气息。在景观设计中,瓦片除了构成屋顶,还能用于景墙和地面铺装,许多地方将废旧的瓦片作为传统文化的特征,作为填充物用于景观墙体的装饰和地面铺装当中,能增加丰富的光影和色彩效果。由于这些瓦片大多来自于当地的传统民居,因此也是非常富有地域特色的一种装饰。

三、结语

北方建筑材料特点篇4

一:关于建筑节能材料:

节能建筑材料作为节能建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建筑节能的根本途径。在建筑中使用各种节能建材,一方面可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降低采暖空调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又可以极大地改善建筑使用者的生活、工作环境。

走环保节能建材之路,大力开发和利用各种高品质的节能建材,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同时又对实现我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发展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就成为未来建筑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型建筑节能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指在制造过程中使用新的工艺技术,产品具有节能、节土、利废和保护环境的特点,能改善建筑功能的一类建筑材料。建筑节能材料则突出在产品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具有节约能源的特点。新型建筑材料是建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材工业中的新兴产业, 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也是节能建材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陶瓷材料、新型化学建材、装饰装修材料以及各种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等。就其品种而言,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砖、块、板等,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

1, 新型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有很强的地方性和区域性,但共同特点是:走节能、节土、低污染、轻质、高强度、配套化、易于施工、劳动强度低的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道路。总的发展趋势是:产品结构趋向合理。以黏土为原料的产品大幅度减少,并向空心化和装饰化方向发展;石膏制品以纸面石膏板为主,增长迅速;建筑砌块持续增长,并向系列化方向发展,产品以砼砌块为主,且向空心化发展,装饰砌块和多功能、易施工的砌块也将得到发展;质量轻、强度高、保温性能好的功能性复合墙板将迅速发展。

生产技术向高层次发展。生产设备向大型化、生产向规模化、生产过程向自动化发展;充分利用废弃物生产建筑材料,使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

开发各种新的制砖技术,如垃圾砖生产技术,蒸压粉煤灰砖生产技术,烧结粉煤灰砖生产技术,泡沫砖生产技术等。建筑砌块向多品种、大规模、自动化方向发展。

2, 化学建材和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1)铝合金及塑料门窗

铝合金及塑料门窗门窗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档次高。门窗组装设备向连续化方向发展,型材送进、切割、打孔铣槽、贴标记一人

操作一条线。另外,焊接生产线从焊接到清角全部自动化,铝合金及塑料门窗总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绝缘性好、多颜色、视角和触觉良好、复合化的方向发展。

(2)塑料管材

塑料管材的发展趋势是由重质向轻质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欧洲开发了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管、改性聚丙烯管等新型管材的生产技术与装备。近年来,美国又开发了发泡的ABS管和PVC发泡共挤出复合管材,后一种管材的结构中间是发泡层、内外两层是密实层的三层结构。

3, 建筑涂料

建筑涂料的发展趋势是重视基础材料和配方的研究,向无公害、功能型方向发展。水乳性涂料仍将是建筑涂料的主流,但无机高分子涂料、弹性涂料、具有除虫、防潮、防霉、防污、防结露等功能型涂料、粉末涂料、纳米材料等高技术涂料也在广泛的应用于涂料工业。

4, 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他相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材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水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

如今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为主导屋面防水材料,防水涂料已成为对油毡与高分子防水卷材的一种补充。尤其是高分子防水卷材应用明显呈增长趋势,并向复合化方向发展。防水涂料以橡胶类为主,并向功能化发展。

5,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我国现阶段以岩棉、玻璃棉和泡沫塑料制品为主导,膨胀珍珠岩也占一定比例。从今后发展看,现场发泡的聚氨酯泡沫塑料、高密度的膨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防火性能的各种泡沫塑料、高耐水性的泡沫塑料等性能良好的保温材料和无氯氟烃的健康型保温板将获得较快发展。

三: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求结构建筑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目前主要目标仍然是开发高强度钢材和高强混凝土,同时探索将碳纤维及其他纤维材料与混凝土聚合物等复合制造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

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涂料;

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

门窗重点发展塑钢和断桥铝合金门窗,并解决好五金件的开发配套;

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化工类塑料管材件,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问题。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在大空间建筑中“第五代建材”膜材料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它是由高分子聚合物涂层与基材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粘合而成。可以发挥极大承载力,构筑灵活大空间,并且具有自然生态美外观。很多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都采用了膜结构。

建筑材料也有向细微发展的趋势,随着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纳米材料也可制成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生态建筑材料,包括空气净化建材、抗菌灭菌建材、除臭和表面自洁建材等。

利用废弃物持续开发研究环保型建筑材料。充分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等)可生产水泥、砌块等材料;利用废弃的泡沫塑料生产保温墙体板材;利用废弃的玻璃生产贴面材料等。

未来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与预测: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型建筑材料代表了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人类发展的需要。新型建筑材料将一直更新,有毒害的材料不断减少,新的绿色建材产品不断涌现。它的应用遍布各行各业。新型建材不断开发应用必将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静.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 刘之洋,王连广.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3] 赵鸿铁.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北方建筑材料特点篇5

地域性缺位

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建筑地域性的表达不应仅限于形式,更应在内涵中体现。然而,这种理想很多时候还不能成为现实,虽然在全球化越来越强的作用下,很多建筑在表达上抛弃了“过时”的“形式表达地域性”手法,但仍无力在“内涵”上有所突破,因此造成地域性缺位的现象。这种现象或多或少地表现在一系列部级重大项目的竞标建设上,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堪称中央电视台新台址CCTV 办公大楼。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以东,属于北京中央商务区(CBD)的核心地带,邻近国贸、嘉里中心、京广中心等商务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55 万平方米。新台址方案于2002 年开始设计招标,同年底确定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库哈斯的方案为中标方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国内设计合作单位配合施工图设计。

CCTV 大楼从设计方案公布至2008年竣工的6年间,惊叹和批评的声音始终相伴。CCTV 大楼的“Z 交叉”方案不仅成为了建筑界的热门话题,也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尽管从结构到形式的怪异和复杂令各种评论纷至沓来,但几年间在CCTV大楼巨大、奇特、不同寻常并逐渐清晰的面貌渐成事实的面前,国情、传统、继承这些声音已经不堪一击,无力地被淹没在现代、挑战、革新的声音中。有专家表示,这是一个不卑不亢的方案,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作为一个优美、有力的雕塑,它既能代表新北京的形象,又可以用建筑语言表达电视媒体的重要性与文化性。方案中标主要来源于4方面的好评:代表了“新北京”的形象;表达了中央电视台媒体的特性;结构方案有创造性;代表中国建筑史的新里程。然而,批评的声音更猛烈、更广泛,也更持久。在建筑上的批评集中在以下两点:造型怪异,超出结构、经济理性限度;诠释的“新”北京形象有标志性,但和“旧”北京没有关系,这两点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提出了此建筑地域性的缺失。

对此,库哈斯及其设计团队有所解释。针对批评中关于物质层面上“经济、结构不合我国国情”的第一点,库哈斯的助手赵亮说:“CCTV 大楼对城市空间有很多考虑,它代表北京21 世纪的新标志、新形象,代表一种能够向世界表明的态度,我们欢迎一切创新。”对于精神层面上建筑的标志性和“旧”北京没关系的说法,库哈斯不承认CCTV大楼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如果CCTV大楼会成为一个地标,那它也只是北京100 个地标中的一个而已。同时,CCTV大楼不等同于悉尼歌剧院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这两个地标性建筑,因为库哈斯认为具有过于强烈地标性的建筑很难和历史悠久的城市相融合,因此北京不适合建造悉尼歌剧院或者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那样的地标性建筑,他主观上也不想将CCTV 大楼设计成一个地标性建筑。

但是客观来看,首先CCTV 大楼的标志性很难否认;其次,CCTV 大楼能否真正融于北京,不能仅通过有无“标志性”来证明,而应以更多的建筑语言,如布局、空间、材料、形态等表达同北京城市的关系。显然库哈斯的建筑语言并没有为此作过多阐释,CCTV 大楼“Z 交叉”环形模式的生成,更多出于对高层建筑形态和内部交通方式变革的一种探索。因此,即使能从物质层面上解释CCTV 大楼存在的合理性,也难从精神层面上显示其对北京城市地域性的积极呼应。

除中央电视台新址CCTV 大楼,类似的建筑还有位于中关村的中关村金融中心、位于东二环的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部、中国海洋石油办公楼、位于西二环的北京西环广场、位于西长安街的北京凯晨广场等建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全球化所带来的建筑材料、设计手法趋同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和北京这个有特色的城市的联系。

各说各话的地域性表达

很多建筑作品因为地域性而受到争议,表面上看争论的焦点还在于“有”和“没有”地域性上,但进一步深究评论者与设计者各自的阐述可以发现,其实二者对地域性的态度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希望建筑具有地域性。分歧的关键问题在于二者对地域性的理解、认知和表达存在偏差,评论者期冀的地域性并没有在建筑中显现,而设计者在建筑中表达和依托的地域性没有被评论者所体察。这是现阶段很多北京建筑存在的现实情况,在此借用一个引起广泛争论的建筑实例——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西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西侧,1998年国家大剧院开始征集设计方案,2001 年开工、2007年竣工。其间经过两轮正式竞赛与3次修改,实施方案从来自10个国家36个设计单位的69个竞标方案中选出,由法国保罗·安德鲁和巴黎机场公司完成方案及初步设计,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施工图设计。然而,千挑万选的方案还是掀起了热烈讨论,近10年间国家大剧院在饱受争议的状态中设计建成,而且建成之后,对其的评论文章还是层出不穷。如此争议的出现和地域性有关,当中反对者众多,几十名院士和百名建筑专家曾公开提出意见。在49位院士联名的意见书中写道:这不是学派之争,而是脱离中国实际与务实中国传统文化之争,我们认为建筑要讲求功能合理、经济节约。可见院士们的意见基本能代表绝大多数人观点,认为方案在功能、经济、形式上都没有表现中国及北京地域性,无论是庞大的面积、巨额的投资、还是半椭球性的形体、钛合金的材料等,诸多方面都过多地使用了全球化语言,而忽视了从中国到北京,再到天安门广场,由宏观到微观意义上“地域”的特点。

面对激烈的反对甚至是“讨伐”,设计者安德鲁本人这样回应:“唯有准备好失去你的文化,唯有松开所有那些捆绑住你,使你觉得安心的保险,同时又是你麻醉瘫痪的绳索,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文化将再次充满新生的活力,像喷发的新泉一样不可抵挡。”这段话中安德鲁表达了自己对继承传统文化的革新态度。此外,安德鲁还就建筑的具体手法问题进行阐释:“我倒想提一个问题给你们,一个圆的建筑在方形的水面上是什么概念?这个建筑的空间是一层一层、环环相扣的院落风格,这就是中国建筑的鲜明特点。中国人在这个建筑中,可以找到中国文化的踪影,在找到自己传统的同时,又看到全新的建筑。”安德鲁的话除了表明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似乎还在暗示反对者对他的不理解,来源于他们对“新地域性”和“旧地域性”关系认识的守旧,即反对者期待旧而传统的地域性表达方式,但他却代之以一种吸取内涵的全新手法和形式来表达新地域性。

其实,很多时候对于“建筑应具有地域性”并不存在争论,恰如国家大剧院,尽管反对与支持的双方激烈争论,但二者对于表现中国北京地域性的态度一致,矛盾的关键在于深存于二者思想中的“地域性”不尽相同,对于表达地域性的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认知和表达存在差异,是全球化现阶段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全球化的今天应表现什么样的地域性,它和传统地域性的关系如何,又该怎样表达?这是问题的关键。这样一个复杂却客观存在、萦绕在每一个创作者心头的问题,应该被加以探讨甚至是争论,目的为寻得差异中的相互理解和出路。

基于城市意向的地域性表达倾向

建筑缺乏地域性,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认知和表达存在偏差,是一些北京新建筑存在的问题。但也不可否认,并非所有建筑都如此。虽然全球化的热潮席卷了北京乃至全中国,但仍有部分建筑师坚持地域性的表达,并通过一些作品反映出这种坚持和探索。如崔恺的德胜尚城、史蒂芬·霍尔的当代MOMA 、隈研吾等建筑师的三里屯Village等,都是在这一领域研究中开辟道路的范例。

德胜尚城是一组商务办公楼,2005年建成,位于德胜门西北角。建筑师崔恺从保持北京城市地域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德胜尚城这组建筑。他在一次讲座中这样阐释:“整个城市缺乏特色在中国、甚至亚洲都是一个通病。我们在日常的设计工作当中,如何能够去寻找这样的特色,或者说能够通过我们的一点努力来使城市多保持一点特色,实际上是我们工作当中很重要的问题。”他表示:由于北京城的规划结构非常清晰,它大多数的建筑实际上比较内向,也就是说通过街道、胡同、四合院进入到建筑内。所以,在设计当中采用的是一个比较严整的城市外界面,使人们进入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完整空间。步入其中,你可以看到年岁久远的大树,以及通过旧材料、老方式改造的建筑,它们带有北京城市的记忆,跟北京城市的历史联系。建筑师们希望借由街道、胡同、四合院等外部空间组织暗示北京城市的结构,使一个新的城区跟城市历史之间建立潜在关系,令这个建筑作为城市界面在北京的历史中延续。可见,崔恺的观点是建筑作为城市的一部分,通过个体建筑对城市结构和肌理的呼应,能够延续、促进城市的地域性,而建筑总体布局、空间序列,乃至尺度、材料等细部处理都是表达建筑、城市地域性的载体和手段。

美国建筑师史蒂芬·霍尔设计的当代MOMA ,是一组高层公寓建筑,共8栋,位于北京东二环东直门外,于2005 年底公布设计概念方案,2008年竣工。方案除在绿色节能技术方面做了特别考虑外,同其他高层建筑的不同之处还在于8栋建筑在16~18 层高空以空中廊道连接,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建筑群体空间。建筑师的草图展示了设计概念的推导过程,可见此设计对于北京传统邻里间相互交往的生活状态有一定考量。连廊在功能上主要作为茶室、书吧、展览厅、游泳池和健身等公共活动区使用。显然它对于高层建筑中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而言,是一个具有开放性、有利于拉近人们距离的公共空间。但对于外部城市空间而言,它又是为建筑内使用者服务、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小范围开放公共空间。事实上这种“中间”性正是胡同空间的属性,连廊实际上是胡同空间的一种隐喻,因此尽管在形式上连廊、胡同有着差异,但其基本属性的相通提供了类似北京传统生活空间的意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同北京SOHO 现代城“在高层建筑中引入空中庭院作为共享空间”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希望通过交往空间的设置,唤起人们在情感上对北京传统城市生活方式的记忆和靠近。

另外,三里屯Village也是一个在北京朝阳区使馆区附近的商业综合体。这一带原来就因为三里屯酒吧街而闻名,现在在旧酒吧街的西侧建成了三里屯Village。它分为南北区两部分,北区主要是公寓、酒店和国际名牌旗舰店,南区为商场、餐饮娱乐酒吧、文化广场等。这组建筑群的地下部分相连,其纵向有一条错位的南北通道,在偏南侧交错的位置形成一个小型广场。同大型封闭商业建筑相比,这些街道将人的活动自然引入其中,整个建筑变得生机勃勃,在尺度和形态上同传统北京城市街道相似,给人带来北京城市特有的空间体验。在街道中穿梭时,没有任何形式上的直接模仿,就轻易使人获得了身处北京“胡同”空间的感受。由此看来,尽管三里屯Village 运用了彩色玻璃、金属、镜面不锈钢等颇为“时尚”的新材料和新形式,但却吻合了老北京的城市结构、空间尺度和肌理,造就了其前卫表象下暗含老北京城市的独特气质。

3类地标建筑的思考

以北京几个热点新建筑为例,总结近年来北京新建筑地域性表达的3类倾向,即地域性的缺位、各说各话的地域性表达、基于城市意向的地域性表达。

任何地域都具有各自特点,不可避免在建筑上留下烙印。尤其在北京这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地域性缺位的建筑,虽然具备了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积极优势、符合建筑的理性要求,但不免造成情感上的失落。但是,对地域性的认识存在偏差是建筑发展的必经过程,几乎不能避免。因为地域性是一个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概念,它不是过去固定不变的“地域性”,虽保持相对稳定性,但总在去旧出新。对一个动态变化的事物,持有不同观点,能够在争辩中判断前行的方向也是一件好事。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创作者与受众的观念,由此创作出更多表达地域性的方式。可以说,建筑在全球化道路上继续前行,满足了日益发展的功能需求、运用了新材料和技术、采用了新形式,这些都是建筑不断发展进步的表现。但同样重要的是,将人的心理情感需求,即对地域的归属感也作为设计目标,对于建筑语言本身无疑是一个质的提升。

北方建筑材料特点篇6

近5年学校获得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项目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奥运工程、故宫古建筑大修等项目的支持下,率先开展了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提出了快速精密“按需建网”的控制测量理论与技术,研制了基于经纬仪、全站仪以及数码相机为传感器的高精度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的精密三维重构技术,发明了专用测量装置,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金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7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68篇(其中EI 9篇),出版专著3部,制定行业标准3项。

本项目已在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机场新航站楼、CCTV新址、探月工程50米天线、北京国贸大厦、武广客运专线、故宫古建筑大修、全国地铁建设等大中型工程中得到应用,经济效益达到7亿多元,为北京奥运会、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该项目属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针对国家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解决了道路建设中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橡胶轮胎、钢渣、建筑垃圾等代表性固体废弃物在公路中高掺配率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生产线与试验示范基地,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本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受理发明专利申请7项,编制国标4部、行业规范4部,相关技术已在全国18个省市的32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中成功应用。近3年来,本项目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累计经济效益33亿元,引领了交通运输、建筑、钢铁等行业的技术进步。

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地下工程开挖诱发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开发迅速发展,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里程就达150公里以上,市政基础设施等大型穿越工程显著增加。确保开挖、运营以及相邻构筑物的安全是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核心,本项目针对大型地下工程开挖领域的超近结构物隔离保护、风险辨识与控制、灾后结构恢复等重大技术难题,展开了长达15年的科技攻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本项目通过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项,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6篇,形成地方标准2部,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已经在“首都机场滑行道穿越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依托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工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等学科,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

工程中心围绕我国代表性建筑和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迫切需求,发挥与国内古建筑数据库生产企业联合的产学研优势,通过研究开发与工程化的环境建设,构筑起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的工程能力平台;建立并完善工程化产业化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研发与工程化产业基地。

工程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建筑三维空间数据获取系统与技术: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研制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与扫描系统为代表的数据采集设备,形成一个能够以多种手段获取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各种空间几何、影像纹理、点云等多源数据的系统。

面向古建筑等大型复杂对象的逆向三维建模软件与技术:对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逆向,包括数据处理构建点云模型、根据点云模型提取构成建筑构件的结构实体几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模型、基于点云模型构建建筑表面的三维不规则三角网(3D-TIN)模型、在CSG模型或者3D-TIN模型上加载影像纹理构成建筑的仿真模型4个步骤。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技术:数据库中要包含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还有文学数据、历史数据、影像数据等。要设计一种能够管理、查询、显示和利用这些数据的数据模型和结构,构成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数据库系统。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将数据库应用于建筑遗产生命过程分析、建筑遗产备灾数据库、数字化建筑遗产复原研究、推动建筑学的实境化教学、国际化的建筑数据交换平台等5个方面。

基于文献的历史建筑复原研究数据库:将中国历史不同时期建筑的资料与文献数据重建为历史建筑的代用数据,并使用现代信息获取、存储与可视化技术,提取各个朝代特色建筑的丰富资料成为数字化信息,进而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可共享的历史建筑档案数据库。

建筑信息存储与交换数据标准:建立富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据库,以及国内首个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字档案信息交换及应用平台。

近几年,该中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8项。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建设,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实验室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紧紧围绕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水环境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中的突出共性问题,以城市雨水系统为切入点,以可持续水循环为引领,以建立健康的城市水环境为目标,以揭示城市水环境水量水质保障各环节的科学机理为支撑,在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水质净化与环境风险评价、水资源再生利用与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领域,通过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重点开展跨学科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与水环境生态修复:城市雨水系统发展战略与规划设计评估模型工具研发;城市雨水产汇流特征及其对水环境响应机理研究;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理论与技术;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理论与生态处置技术研究;城市雨水管理政策与制度设计研究;城市雨水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

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数学模拟优化与数字化智能决策控制系统 ;可持续污水生物营养物去除回收反应过程和机理;高效低耗的污水再生处理新工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内源过程机理研究;污水资源化回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

城市节水与水系统优化管理:城市生活公共建筑节水技术研究;城市工业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城市规划对城市节水影响机理研究;城市工业节水潜力分析和技术集成;城市工业和公共建筑节水相关定额研究。

目前,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子课题6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企业合作与社会服务项目200余项。包括:北京市东方太阳城水环境系统与雨水利用工程、数字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研究方案、龙潭湖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的研究与示范等。

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与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建设。实验室凭借学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和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建设行业优势,面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需求,通过产学研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研究构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城市运行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特色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为企业运营提供技术服务。实验室将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平台。通过营造一个创新、开放、和谐的实验室学术环境,培养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中青年优秀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形成高层次学术交流、成果培育转化和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

现代城市测绘技术体系与标准化:基础测绘方面:研究大地基准现代化、城市三维测量与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主要研究多源对地观测数据高可靠高精度处理、高效能网络分布式光学遥感数据一体化处理、倾斜摄影与面阵摄影测量技术、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及其与摄影测量数据融合、遥感数据智能解译等;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主要研究地图智能综合与质量控制、地理信息自动化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时空数据通用模型与一体化管理、地图数据级联更新、地理信息智能服务等。要大力推进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测绘生产技术装备建设,建设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测绘基准框架,通用和专用标准。

城市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及应用:重点研究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研究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城市运行保障的策略、模型、方法和技术;研究构建城市历史多源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平台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城市空间信息应用与共享服务模式,发展面向网格化、精细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空间信息支撑技术,探索基于空间信息的城市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新方法。

建筑精细测量与重构重点研究城市建(构)筑物精细测量技术:为建筑施工进行精密放样、建筑运营进行质量监控和安全监测服务;文化遗产精细三维重构技术,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服务。

近年来,学校重点实验室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获得2009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体育场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获得2008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时荣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和认定的首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6月成立,2009年12月通过第二期建设项目验收,2010年9月进入第三期建设。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包括研究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天然气梯级高效利用技术、集中供热和区域供冷技术、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所应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相关技术。

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包括研究供热系统量化管理节能技术、空调用冰蓄冷技术、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系统监测和优化技术、浅层地热和水源热泵技术等。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包括研究室内空气品质的检测方法、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手段相关技术、室内空气品质改善技术。

建筑节能综合应用技术研究:包括研究降低建筑用能系统、能源输配系统能耗并提高能效技术、监测和优化管理建筑用能技术、改善建筑围护结构或建筑构件热工性能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技术、发展绿色建筑和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相关技术。

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25项,科研经费2,22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十一五”子课题7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实验室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中,许多已直接应用于北京市场,内容涉及旋流式烟气除尘器、低污染催化燃烧炉、烟气热能回收器、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同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实验室是2010年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主要为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中所遇到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提供科技支持。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服务方向,将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多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结合北京的城乡建设需求,致力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课题:

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绿色建筑规划评估理论与应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理论、方法与模式;新型围护结构研究;建筑风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技术研究。

节能墙体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和玻璃幕墙的设计、生产和施工的系统理论;研究混凝土、砌体外墙及玻璃幕墙节能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及节能玻璃幕墙的系统设计理论。

可持续性建筑材料研究: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研究再生结构材料与再生功能材料的形成机理;研究节能环保材料设计与机理研究;研究工业废弃物在可持续性结构材料中的性能机理及应用技术。

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研究: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研究;新型高效制冷、热泵机组及系统研究;建筑能耗及环境控制系统特性评价指标研究;建筑用能管理自动控制系统研究;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理论及技术研究;蓄能机理及建筑应用研究;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混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研究。

绿色建筑水循环系统:雨水收集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成套化研究;非传统水源循环途径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建筑节水与场地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绿色建筑水环境生态调蓄净化技术与集成技术。

该实验室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1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项;编制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数十项。

实验室自组建以来,在绿色医院设计研究、采光遮阳一体化建筑构件研究、高层建筑风噪机理及对策研究、节能材料制造研究等多个方向,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并进行了示范项目的成果转化实践。同时,实验室针对绿色建筑重点方向,面向北京及全国进行开放性课题资助。典型的研究课题及成果有:中国驻厄立特里亚使馆经商参处绿色建筑设计、北京腾达大厦绿色建筑优化对策研究、北京宣武医院绿色医院评价及设计研究、佛山东平新城项目绿色建筑星级认定技术咨询等。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于2010年1月成立。该中心具有北京市高校唯一的“工程结构与建筑材料”工程检测资质,拥有国家设计甲级资质的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全国行业领先的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市建设领域龙头企业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政路桥控股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北京的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旨在提升北京在工程结构节能、抗震、耐久性、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结构工程材料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

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节能抗震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工程结构相关的抗震新技术和国外先进抗震技术的国产化研究,节能新型墙体的研发和应用研究。

现代大型复杂结构施工监控技术与标准化施工技术:开展大型复杂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和施工监控技术研究,高效预应力成套技术标准化施工研究。

既有工程结构的检测、鉴定与维修加固:开展工程结构的材料检测、结构检测、检测鉴定和加固新技术的研究。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结构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结构材料关键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

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城市道路工程材料:开展环保型城市道路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展热再生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成果转化。

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共计80余项,研究经费达1,000余万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1项;申请专利10余项,获批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年4月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中心结合学校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学科优势,致力于该领域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享性技术的研究,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的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为北京乃至全国建筑安全监测提供所需高新技术和装备。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声学技术的建筑安全监测。

大型建筑运行环境状态监测。

建筑安全物联网系统工程。

特种机器人的研究在建筑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建筑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安全评估及可靠性技术。

建筑装备安全监测规范与服务。

目前,中心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各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2项。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2年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该中心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依托,并联合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集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大型交通枢纽设计、交通基础设施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等于一体的省部级科研及成果转化平台。中心整合了北京交通基础设施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协同开展科技创新,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为北京建立高效、安全、环保的世界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并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中心技术研究开发主要方向:

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理论、功能设计方法及行人交通特征,解决高效交通换乘、优化枢纽内部流线等交通运行效率及紧急情况下行人疏散等安全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综合防灾减灾,解决地下道路及空间火灾烟气控制、内涝防治、安全疏散、结构抗震设计及安全评价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相关技术难题,着重开展混凝土耐久性及工程应用技术、交通基础设施使用性能预测、评价技术与应用和交通基础设施抗震设计新技术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解决施工的空间制约、资源制约、无障碍施工等问题。

该中心近3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4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6项;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5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75项;部级工法5项,省部级工法10项。科研成果已应用于工程约60余项,其中包括:奥林匹克公园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地铁4号线的防灾减灾设计、长安街大修改造的全寿命设计、北京市四元桥立交工程的施工新技术等。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于2010年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

基地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开展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研究、空间哲学研究、建筑伦理研究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5次,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人次。出版著作20余部,150余篇。有20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有100余篇论文被CSSCI收录。基地重视人才培养和建筑文化科普工作,2012年开始招收“设计伦理学与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建设了建筑物文化特色资源库,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地主要研究领域:

北京城市建筑文化特色与功能研究:北京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及功能;北京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建筑文化特色;北京城市公共建筑物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北京城市建筑形态的文化功能等。

建筑伦理研究: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价值取向;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公共参与;西方建筑思潮的伦理分析。

北京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类型与特征;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文化功能评价;北京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于2012年3月,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共建。

基地的基本定位: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智库;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服务中心;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研究和技术交流平台;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储备中心。

基地建设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汇聚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精英人才和技术,集成利用北京市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各类资源,开展气候变化对本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研究,培养储备本市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努力将该基地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教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于一体的产学研综合性基地。

基地将组建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交通、建筑、环境、生态、经济与金融、规划与管理等跨学科研究力量,紧密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系统全面地分析气候变化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研究本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应对机制与技术、应对计划与方案。

基地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开展相关发展战略和政策标准的研究;搭建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交流和研发网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包括基础研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研究、提升温室气体减排水平的研究、温室气体减排及相关低碳政策在短期内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等。

北京建筑大学——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源,促进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孵化与转化,建筑工程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由北京建筑大学和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勤业集团”)共同组成并申报建设。中心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批复(浙经信技术[2009]311号)。

研究中心的建立是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切实发挥产学研联合作用为目标,以实现提高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

中心自建立以来围绕工程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主要包括:围绕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重点在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建筑四新技术”方面开展创新研究与开发,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技术成果,并大力做好应用与推广工作。

中心的科研项目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浙江勤业集团设立或拟定的项目,包括工程建设的行业标准、发明专利、部级工法等;二是学校根据具体土木工程热点、难点技术而设立或拟定的项目;三是国家及地区科研主管部门的相关科研课题。浙江勤业集团与学校拟定的项目由各单位分别提交到研发中心,并由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列为正式选题并由中心负责编制项目申报指南。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的优势学科及科技创新资源,面向首都城乡建设,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扩散高新技术,建设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中心;是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基地;是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是首都城乡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

科技园以建筑科技为主导,围绕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是重点开展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建筑监理、智能建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设计、实验、应用、信息等产业化基地。

北方建筑材料特点篇7

学校名称

广州市花都区风神实验小学

执教教师

谢韵菲

课程内容

走进现代建筑

学时

1学时

学科

美术

课型

欣赏-评述

教材版本

岭南出版社

适用年级

三年级

教学内容分析

    该课是岭南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在“漫步建筑世界”单元,属于欣赏-评述类型。本课是让学生通过认识现代建筑的功能、新材料和新技术,感受到现代建筑艺术的造型美、空间美和材料美和建筑美术文化的内涵。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通过一、二年级阶段的美术课堂学习,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观察、整合和总结能力,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感受。教师可从“形状”“材料”“功能”等美术术语进行引导,学生便能有针对性地对建筑进行有条理的观察与评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在观察与比较重认识民居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区别及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分析、探讨中自主了解现代建筑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点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感受现代建筑应用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与科技的联系、尊重科学。

教学要点

1、重点:了解现代经典建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特色。

2、难点:理解现代建筑新材料与科技的联系。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用恰当的美术术语对现代建筑造型和材料进行描述;

2、较高要求: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对典型的现代建筑进行描述,说出形状、材料、颜色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3、个性探究:能选择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自己想象的现代建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量

 

 

教学准备

 

    1、收集本地老房子的照片;

    2、准备相关题材的学生作业。

    3、制作多媒体课件。

   1、找现代建筑与民居建筑的建筑材料上有什么不同?同时思考居住功能上有什么不同?

2、学具准备:画笔、画纸。

   培养主动对比探讨学习的习惯。

 

 

 

 

 

 

 

 

课堂发展

 

   1、欣赏现代建筑图片,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走近现代建筑)

    思考: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

    凝聚孩子学习注意力。

2、欣赏引导示范描述:

现代建筑的几何造型和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所构建的外观、给予我们那些不同的感受?

(1)你觉得它的造型像什么?它为什么要建成这样子?

   (2)它和你见过的建筑有什么不一样?

(3)你喜欢这个建筑的创意吗?你够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这个房子的感受吗?

总结:现代建筑材料大量运用了新技术和钢、玻璃、合成材料等新材料,外形简洁美观、奇特、新颖、雄伟。

2、小组思考

根据图片素材,小组思考现代建筑的材料有什么,并说出这些建筑的基本形状或外形像什么。

(罗浮宫金字塔:像三角形,玻璃材料;

北京国家体育场,像圆柱,钢材料;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像正方形,合成材料。

材料:玻璃、钢等新材料;造型:三角形、圆柱、正方体、莲花、钻石……)

2、了解现代建筑大量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结构,突出轻、光、透、薄等特点,大幅度地延伸了空间,体现高科技的新形象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3、想一想,说一说:

    欣赏图片,介绍现代建筑的功能、用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建筑的艺术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说说现代建筑的优点。

    (引导学生从建筑的外形、材料、功能这些方面来想象)

3、小组讨论:

假如你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你想要用什么材料设计什么形状的房子?

3、拓展学生图形组合夸张的想象力。

 

 

创作实践

设计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

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子,要求:

(1)构图饱满;

(2)造型奇特;

(3)花纹丰富。

学生作业

 

 

 

 

 

 

 

展示评价

    1、哪位同学描述得最清晰、最生动、最精彩?为什么?

    2、哪位同学语言描述得特别好?

    3、哪组同学绘画表现得最仔细。

  

学生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对建筑外形、材料、功能造型特点与使用功能进行描述,说出其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小组评选最佳评论家。

    1、引导孩子用评论的方法介绍设计的房子。

2、引导学生分享描绘建筑材料细节的方法。

 

拓展延伸

 

    课余时间参观体育馆等现代建筑,观察建筑用的材料和其造型特点。

北方建筑材料特点篇8

关键词:新农村 住宅 节能 新能源 太阳能建筑

前言

农宅作为一种普通的居住形式,反映着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对它的影响,不同地区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自然条件、民族文化,造就了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在环境,建筑,室内布置方面打下深深的而文化烙印,农村的居住环境则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东北地区地处我国最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夏季凉爽短促,其特有的气候条件与自然特征,必然对居室的环境设计产生影响。农村传统住宅多为红砖房,取暖能源以秸秆、柴草为主,平房居民的采暖形式仍以烧炕为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建住宅越来越多,由于建造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大都是自己搭建,建房时选用建材比较落后,使建筑在节能和功能造型上比较混乱,造成了在材料、金钱、土地、甚至房屋使用上产生极大的浪费及不便。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村民住宅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同时对于建筑平面进行了设计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的农户对建筑功能和建筑经济的要求。新农村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传统形态的保留,东北农村住宅中取暖的火炕在新农村住宅中仍然使用。对于新能源,在新农村住宅在也要充分得到利用。比如使用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沼气等。

1优化住宅建筑平面设计

农宅的平面包括庭院平面和建筑平面两部分。农宅的庭院设计要尊重自然,综合考虑东北的地域风格,适应气候条件,以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为原则。

东北新农村住宅庭院在功能布局上紧凑,分区合理,充分利用空间,符合村民的生活习惯。庭院采用坐北朝南的方位,菜园子不布置在南向区域,利于作物生长。厕所与家畜区布置在住宅的下风向,并布置在相近出,便于建沼气池子,利用新能源。庭院有效的分割家畜,住宅,菜园等不同功能的区域,便于保持庭院的整洁优美。

住宅平面应多样化,这样可以满足农户中不同人口和不同经济条件的需求。建筑平面应将起居,会客,餐饮,储藏空间科学组织起来,合理的划分生活空间。使建筑中生产生活分开,净浊分开。对建筑的热环境进行合理分区,把储藏空间放在住宅的北面,有利于挡住冬天的而寒冷,把起居,卧室放在建筑的南面,便于吸收太阳的热量。

2住宅护结构的节能保温

东北地区农宅的护面积相对较大,其热量指标为73.35w/,是城市多层住宅的一倍以上。因此降低住宅的能耗是非常必要的。

控制体形系数,减少散热面。

东北地区多是以户为单位的单层住宅,为减小体形系数,住宅造型设计应尽量规整,加大住宅进深。另外也可降低北侧房间层高。由于北侧的次要房间面积都不大,所以对层高要求相对较低。北侧房间卧入土中。可取得减小北墙面积和消减北侧阴影区的效果。有利于北墙保温外。

降低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

现在农宅的墙体建筑材料仍然是实心粘土砖,这种材料必须选用上好的粘土烧制而成,毁坏大量农田,且在制造过程中还要消耗大量的煤碳,造成空气污染。新农村住宅将由复合墙体取代粘土砖实体墙,采用外保温复合墙体,240砖墙,保温材料可选用70厚苯板,也可就地取材,选用由废弃稻草制成的稻草板。经计算,厚度只比苯板厚20mm,但要注意的是,稻草板的防潮能力不如苯板,所以要设置空气层。由保温地面取代传统的水泥地面,保温层宜选用抗压与保温性能都好的保温材料,目前东北地区农村可得到适宜材料有高密度聚苯板,炉渣等。有密封和保温性能好的双层中空塑钢窗户代替单层木窗。此外,加设厚窗帘也是减少夜间散热的有效措施之一。加强入口门的保温,应减少直接风的吹入,加设门斗,构成具有保温功能的而过度空间。

3住宅能源的利用研究

传统能源利用。

沿用火炕采暖,但应改变火炕的传统做法,做成节能的吊炕,方便室内采暖,减少热量流失。吊炕热效率高,节省能源,炕面可保持30度的温度,在周围形成一个舒适的微气候空间。

新能源的利用。

与城市相比,农村利用太阳能的环境优势主要体现在大气透明度上。大气透明度是表征大气对于太阳光线透过程度的一个参数。影响它的因素有天空中云量的多少和大气的清洁程度。在晴朗无云的天气里,大气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量多;而当天空中云雾或风沙灰尘很多时,大气透明度低,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量就少。东北地区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对太阳辐射量的吸收。建筑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围护结构的保温、集热、蓄热、遮阳等方面。集热是东北地区农宅利用太阳能热技术的本质所在。通过集热部件使建筑尽可能地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再经过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向室内传递,来提高采暖期的室内温度,以便减少其它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东北地区农村的畜禽粪便产量非常大,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沼气技术利用, 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还可以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 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达到 “村容整洁“的目标。沼气与空气混合燃烧时温度可高达1 200℃,是优良的炊事、取暖燃料。

新能源由于其本身来自自然环境,并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之后对环境不造成任何影响。新能源中太阳能设备投资相对较少的经济性清洁能源,在农村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面。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据与手段,新农村建筑只有以可持续发展的节能观念为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考虑农业的特有规律、农民的生活习惯、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强生态意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细致分析并有取舍的把这些有价值的节能建房思想利用到新农村的住宅建设中,不单是对传统民居生态思想的弘扬。更大的意义是把这些经典的、优秀的民居生态营造技术对注入到那些同样需要生态思想的现代农村住宅建设中。

参考文献

[ 1] 施丽芳. 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思考与体会[ J]. 山西建筑, 2010, 36( 2): 68-69.

[2] 刘静霞, 卢素英, 安增强. 社会主义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浅析――以河南省汤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为例[ J]. 小城镇建设, 2008( 1) : 15-16.

[3] 杨丽娜, 林士军. 尊重地域文化建设东北新农村[ J]. 住宅科技, 2008( 1) : 21-22.

北方建筑材料特点篇9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符号、现代建筑形式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当前我国的国情是,城市规划主要由政府控制,建筑设计则有一部分是必须听从甲方的喜好,建筑师所扮演的角色有时仅仅是出谋划策,最终的决定权多半还是归于领导者。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出现刮仿古风、欧陆风,甚至有的建筑是未经思考的仿古建筑甚至是翻建建筑。而建筑的真正文化内涵和精神内容缺失,传统建筑文化和建筑元素已经被挤压的几乎没有空间和地位了。

建筑作为文化和技术的综合体,应该是文化的物质传播形态,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应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承及变化。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建筑文化和发展历程,建筑文化已自成体系,长城、故宫、天坛等都是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建筑的范例,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最高水平。是文化孕育了建筑,而建筑又表现了文化,两者不可分割。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物质形式

中国古代的建筑单体以木构架建筑体系为主。木构架体系在汉代已基本形成,在唐代达到成熟,历史悠久、体系完善独特、分布地域广同时地域性明显、建成数量多并一直延续至今,是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建筑体系之一。之外,中国传统建筑还存在干阑式、窑洞、碉房、土楼等等多种其他建筑体系。不同地方根据其气候、地形、材料的不同形成其特有的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的建筑群体布局和城市规划多强调对称均衡,如故宫、曲阜孔庙和明清北京城等。而在建筑群体空间上则较喜好采用一组或多组围绕形成一个中心空间的手法。同样,这些手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形式

说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就不得不提到我国一直以来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一直是我国哲学思想的主流,而这一思想也一直运用在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中。“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是在城市规划上对尊重自然的反映。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建筑形式采用圆形三重檐,总平采用方形,就是“天圆地方”和“天人合一”的体现。而其三重檐的上檐采用青色,中檐采用黄色,下檐采用绿色,则分别是天、地、万物的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同时还包括“礼仪”,这一精神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尺度空间上。如帝王宫殿的威严,民居的亲切,园林的恬静。

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在建筑设计中的符号表达

1.建筑空间的符号表达

建筑空间都表现的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礼仪”。建筑空间表现的是等级森严,建筑群的布局呈现明显的对称分布,重要建筑沿轴线布置。在建筑单体中也呈现相同的布局方式,合院式、一正两厢、前朝后寝,都是反映建筑文化——理性——的空间符号。

2.建筑形式的符号表达

在建筑形式中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反映主要体现在形式、细部的传统符号这两方面。

在形式上,建筑的屋顶、墙身和基础组成一种理性的对称式构图。中国传统建筑中,对于屋顶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重点,这一点与西方古典建筑不同,他们更注重的是立面的构图。屋顶形式是中国古建造型元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挑出的屋檐、优美的檐口曲线、反曲的屋面、起翘的屋角以及多样化的屋顶形式,使得中国的古建具有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在细部上,除了本身的装饰作用外,还有具体功能中的作用。比如徽派建筑中的代表性的马头墙、披檐,宫殿中的斗拱,民居中的窗棂,园林中的漏窗等等。

3.建筑材料的符号表达

传统材料是对历史记忆的延续,是对文人情怀最直接的表达。常用的传统建筑材料有:青砖、青瓦、竹木材和石材。而这些材料的运用在现代建筑,特别是文化类建筑中仍很常见。

4.建筑色彩的符号表达

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但有很强的等级控制,颜色越是鲜艳,权利地位越高,这也是受当时“礼仪”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官式建筑中常采用红、黄为主基调。像苏州园林、江南私宅以及徽派建筑等受儒家思想和老庄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颜色以灰、白、黑为主,纯洁、淡雅。同时,我国不同的民族因具有特有的文化和审美,建筑色彩也大不相同。云南白族的建筑大多以白蓝相间为主,在,藏族同胞则以红白为建筑的主色调。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1.上海金茂大厦——传统建筑形式的应用

上海金茂大厦虽然是由美国SOM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却很好的在建筑造型中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上海外滩的几座超高层建筑中少数未被公众质疑的建筑之一。“我在研究中国建筑风格的时候,注意到了造型美观的中国塔,高层建筑源于塔,我试着按比例设计新塔。金茂大厦不宜简单地被划分为现代派或后现代派,它吸收了中国建筑风格的文脉。”SOM事务所的主要负责人阿德兰·史密斯是这样介绍的。同时,他也证明了像钢和玻璃这样的现代建筑材料也一样可以建造出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它的外形易让人直接联想起中国的古塔,他设计的塔楼采取的是双轴对称的平面之形,阶梯状的造型逐层递增,使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塔的完美景观。

2.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教学楼——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二期工程的建筑学主楼,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的。在该建筑的材料选择上,他采用了传统建筑材料——青砖,并采用了十字形的砌筑方式,丰富了建筑立面的肌理,与对面的管理楼的普通砌筑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传统建筑材料的新型实用方式,既有创新性,同现代社会接轨,又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3.北京香山饭店——传统建筑空间与颜色的应用

北京香山饭店时由贝聿铭于1982年设计的,位于距北京市中心 20 公里左右的西北郊的香山。香山饭店的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设计是将苏州园林中的假山水榭、长廊曲径等传统造园符号经过提炼,高度的抽象和简化,运用其中,充满了文化性,但不生硬。香山饭店不仅与周围的环境紧密的结合,同时还加入了许多我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建筑虽然是用玻璃和钢等现代材料建成,但建筑整体强调的是白色抹灰墙面和灰砖线角这些传统建筑做法。同时,白灰两色又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基本色调,透露着民族性。而“方与圆,无论建筑的立面、内部、大门、照明灯具还是客房内部设计,这两个形式总是重复出现,简单而丰富。”

北方建筑材料特点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现代建筑;传承;创新

建筑有其自身的历史思潮,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古代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古代社会文化的缩影,十分珍贵。科学的古建筑设计研究需要从社会地位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我国传统文化在传统建筑中的渗透,来研究其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创新,也就是说,现代建筑设计可以根据文化特点来完成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建筑物主要组成要素之一,建筑材料能够充分的展示建筑形态,材料肌理、颜色、质感等,都是影响建筑设计特性的因素。随着不同时期新材料的出现,建筑形式也发生了发展变化,新材料的出现对传统建筑材料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这也迫使传统建筑材料不只存在于传统建筑当中,更应该寻求能够适应现代建筑设计的新途径,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1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主要类型与特点

利用砖瓦和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大的特点,它决定了中国传统建筑所具有的结构形式,使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性。除了砖和木外,传统的建筑材料也有土、石头等其他材料,下表记录了这五种材料的特点。传统建筑材料通常来自大自然,能够体现人和自然最简单、最和谐的关系。将传统材料运用到现代建筑当中,既能够继承传统的文化,又能够协调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和谐共处。我们认识传统的建筑材料,除了参考它外观的物理性,还要了解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这些都有助于传统建筑文化的情感联想

2中国传统材料的现代表现形式

2.1传统建筑材料的色彩表现

对于材料的加工,有些运用的是天然的材料颜色,有些是利用了人工着色,前者叫做固有色,后者叫做人工色彩,一般情况下,由人工处理后,其与自然的颜色有一定差异。比如说传统的青砖黛瓦,在进行烧制后,不仅有红棕色,还有灰棕色,如果抛光或做其他处理后,颜色就更多了。在自然界中,传统建筑材料多种多样,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同种材料,颜色亦有不同,这点和人工材料具有较大的差异。将天然的材料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能够表现出材料自然的美。在建筑中可以利用色彩对比来表现出材料的自然色彩,表现出色彩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2.2传统建筑材料的形态表现

通常,材料形态主要是指材料的形状和大小。通过将不同形态元素组合,能使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差异;材料配比恰当,能够提升材料强度,从而提高建筑的稳定性,传统建筑材料通常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材料,人工材料则是人工合成加工而成。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例如园林设计、民用建筑中的砖雕装饰等,能有效改善建筑设计的形式美,具有艺术感。在校园设计中,利用砖瓦材料,既可以挖掘出人文气息,又可以按现代设计手法梳理材料肌理,使得校园中渗透出一定的文化底蕴,并呈现出新的风貌,砖瓦循环使用也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传统建筑材料的创新与运用

将传统的建筑材料与现代的建筑材料组合使用,例如,将水泥、金属、玻璃等与木头、砖瓦、土石等的新老材料相结合,是创新运用的基本手法。通常新型材料冷峻硬实,给人疏离感,与传统建筑材料有效结合后,建筑空间通过材料对比,表现出温暖、时尚、人文的建筑特征。同时,建筑形态也可得益于新老材料的搭配。传统材料自然特征较强,但与先进工业加工技术相结合后,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材料的纹理和色彩,甚至改良创新为新兴材料,如陶板,使传统材料在保存自身特点外,焕然一新呈现出另样风貌。我国拥有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也累积了大量的经验,这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现代建筑的风格,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感观。现代建筑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运用传统材料进行专用空间的设计,或者,传统材料作为整体空间中的部分点缀。现代空间加入传统元素后,人们在使用功能之余,可以感受到传统人文的魅力,使得建筑更加个性化。

4传统材料与现代美学结合

为了既满足现代建筑的风格,又体现传统建筑材料的特色,就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美学结合,也就是说在进行创作实践中,要将传统审美与现代美学观点相结合。传统材料在设计之前要进行美学评估,在现代建筑设计应用中,要符合现代艺术思潮和审美观。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相结合,既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思考,在其他领域也具有借鉴和战略意义。

5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中运用的意义

总体来说,传统材料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日常建筑设计中来,这是我国乃至有历史底蕴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馈赠,是一项珍贵的财富。传统材料形式多种多样,蕴含丰富,题材宽广,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我们为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感到自豪,更应该努力的将这些传统元素传承发扬光大。当然,现阶段,还存在为了体现传统文化而生搬硬套使用传统材料的情况,最终不仅不能够展现出建筑的特色,反而使建筑失去了魅力,甚至贻笑大方,却也引人深思,例如清华大学徐腾博士研究的河北保定“他奶奶的庙”。因此,我们在使用传统元素时,是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其改造运用,表现出时代与文化特色。同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建筑文化也是丰富多彩且多种多样的。我们对国内建筑遗产进行全面总结和梳理,本身就是一个有挑战的课题。作为中国建筑师,既要了解自己的传统,还要努力吸收世界建筑的优势,这是更大的挑战。但我们应该致力于让中国的特色建筑文化发扬光大,也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

6传承创新与展望

传统材料与现代设计手法有效结合,能够创造出格调高尚且特征明显的建筑。恰当运用传统元素并不容易,更难的是,我们在运用的同时还要考虑诸多的其他复杂因素。古今结合从来不是粗暴组合,我们在探索美好的基础上,也要回溯过往,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古今文化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7结论

现阶段,新结构新材料以及新技术,不断被探索和应用到现代设计与建造过程当中来。使用传统建筑材料,既要尊重现代建筑具有的文化内涵,也要满足建筑逻辑严密的使用功能,因此,需要寻求适配的多种模式。在这个背景下,传统材料依赖于其所自带的底蕴,与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和技术相结合,创造出特色个性的建筑空间,是建构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新结构新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传统材料更加快捷方便的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来,而传统材料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运用新的设计理念以及先进技术,继续发展和演变,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现代建筑,给建筑艺术魅力添上浓墨厚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罗唯强.论传统材料在现代装修设计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11):106~108.

[2]袁烽,林磊.中国传统地方材料的当代建筑演绎[J].城市建筑,2008(6):12~16.

[3]于澎.传统建筑材料在当代华景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罗卿平.寻求传统建筑材料的再生之路———对青砖魅力的挖掘和发展[J].华中建筑,2006(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