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园林景观十篇

时间:2023-08-16 17:40:38

北方的园林景观

北方的园林景观篇1

关键词:北方园林;景观;设计布局 ; 特点; 冬季管护;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占代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其中园林就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款瑰宝。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北方园林系统发源很早,规模很大,与以长江流域为主题的南方园林系统互有影响,但在布局和自然方面独具自己的风格特点。

一、北方园林的主要特点

1、宫廷园林居多

北方园林中以宫廷园林居多,并且在其造景特点上均以宫廷园林为代表,大多具有宫廷园林讲究帝王气派,雄伟高大、金碧辉煌,主体突出,强调中心的特点,而且几乎所有的宫廷园林都占地较广,平面布局严谨,壮阔,厚重沉稳。

2、融合南方园林因素

在北方,园林的景观和南方相比是不同的,可以说差异很大,但是南北总是分不开的,经过历史文化行熏染也有一定程度上的融合。所以在园林的景观中,也融合了南方园林的一些因素,并仿照了许多南方的特色园林,例如圆明园中仿照了杭州的“断桥残雪”、“柳浪闻鸳”、“平湖秋月”、 “曲院风荷”和苏州的“狮子林”:熙和园仿照了杭州西湖等等。

3、具有浓厚的四合院基调

四合院是北方的典型民居。在古代中国, 不管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其居所都是四合院的形式。受此影响,北方园林在造景上也都带有浓厚的四合院基调。如北京故宫的御花园,实际上是四合院花园的放大;前海西街恭王府花园则是北方私家花园的典范。

二、北方园林景观的设计布局特点

1、前朝后寝

在园林后园的设计中,就现在的北方园林来看一般存在前朝后寝的特点,并且一直保留到现在。这个特点顾名思义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园与宅的关系上,园林居于宫殿、住宅的后部或侧位,如故宫的御花园、景山、宁寿宫花园、慈宁宫花园都是在后部。二是园内游与居的关系上,居前游后,如避暑山庄的宫殿区在南面入口处,颐和园的宫殿区在东面入口处。

2、轴线对称

北方园林造景中区别于南方园林虽明显的特点就是轴线对称。皇家、私家、寺观都是如此。园林的轴线与宫殿和住宅的轴线一致,成为宅区轴线的延伸。轴线对称的特点在布局中的主要体现在:中轴线上布置最重要的大门、厅堂、宫殿、水池,无论大小园林都是如此,其中以颐和园轴线最为壮观,从昆明湖上的风凰墩开始,到南湖岛,到万寿山的牌坊、排云殿、牌坊、石拱桥、北大门,既可以从岛上观,也可以从山上观,气象均有不同之处。

3、一池三山

就中国现如今北方保留下来的传统园林来看形式上一般都是一池三山,这个特点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也广受设计者的热爱。一池三山已经成为园林造景中的定制的设计布局形式。一池三山源于齐国的东海神话,成就于皇家园林的祈寿夙愿。北方园林的一池三山主要表现于皇家园林之中,比如金、元、明、清四朝在西苑三海景点创作,一海一山, 南北一线, 成一池三山之制。一池三山的布局思想在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中则演化成一池一山、一池二山或一池多山。

4、仿景缩景

在中国北方园林中再设计和布局上常常运用仿景和缩景的办法,两者主要的区别就是在于比例问题上,有了差别之后,设计者也就给它们取了歌好听的名字写实缩仿和写意缩仿。早在秦朝时就开始有了仿景缩景,到了金、元、明、清定都北京之时,异地仿景和缩景达到了高潮。

5、障景漏景

障景和漏景是一对概念。北方园林的障景表现为严密性,从围墙的障景上看,大凡墙隔较少漏窗,即使有漏窗,也是较为厚重的花式或直接玻璃屏蔽。入口前的障景多用龙壁,因为大多现存园林为皇家园林,北海的九龙壁成为中国影壁的代表作。当然,入口后的障景也大量用影壁来转折空间,这一点在一般私家园林中表现极为普遍。

三、北方园林造景的自然特点

1、景观中的用石特点

石头在北方园林中是最为常见的东西,它可以说是一个景观的基础,其他景观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设计的,而在近几年这个新宠事物在园林建植中更是广泛应用,但它的作用较以往显得更加炫目。园林绿地中所应用的石头数量并不多,但它绝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北方一带园林用石多为房山石、太湖石、青石,尤以青石有地方特色。与太湖石相近的房山石,人称北太湖石,是最为普遍的。青石在河北、北京一带用得较为普遍,平置和竖立皆可。

2、造景中的植物特点

园林造景中的纯植物学内容乃是园林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缺少植物的园林或植物品种数量达不到一定比例的园林都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在植物方面,北方园林中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杨树、榆树等乔木类是用得较多的树种,其中以松柏和柳树最多。灌木类有丁香、芍药、荷花,大部分是不能过冬的,现代公园中,许多冬青类篱式灌木常作为界边材料和冬季景物。

3、造景中的用梅特点

在北方园林中,有很多梅花专类园。这些是以梅花为主题植物材料,在一定范围内,采用群植、片植的形式栽培梅花,在宏观上欣赏梅花的群体美;或者制作精致的梅花桩景,从微观品味梅花姿韵美。在北方园林的建造中,还常常用梅和其他类别的物体组景。常用的有:梅花与植物组景,如与松、竹的“岁寒三友”组景,与兰、竹、菊的“四君子”组景等等。

4、造景中的乡土植物特点

乡土植物带有浓厚的本土气息,应用乡土植物构建园林,可以营造一个近似于自然林地和开阔田野的环境。在丰富的园林植物中,乡土植物是最能适应当地自然生长条件的,不仅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

四、景观冬季管护

(一)病虫害防治

1、在园林管理。将种植园内有病虫的落枝、落叶、杂草、病果处理干净;结合冬季修剪,将病虫枝剪掉,集中烧毁;刮除在树皮缝、树疤内、枝权处的越冬害虫、病菌;对有下树越冬习性的害虫可在其下树前绑草诱杀,集中杀灭。早春培土,增施肥料,恢复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

2、涂白。在冬季,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的是道路两旁的树木树干被涂白,园林景观中的树木更要如此,这都是为了防虫害,一年2次为好,第1次一般在1O月下旬到11月中旬之间,第2次在早春进行。该方法简单易行,还可减轻冻害。涂白材料配比为水7生石灰:硫磺:食盐=40:10:1:0.5,并加入0.1%~0.2%的不怕碱、残留时间长的农药。涂白高度1-1.6 m,有条件的可涂高一点。同一路段、区域的涂干高度应保持一致,以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3、药剂防治。第一,用小棉球浸渍80%敌敌畏乳剂5~lO倍液塞人树干虫孔内,再用粘泥封口以消灭天牛、吉丁虫及在冬季严重危害棕榈植物的褐纹甘蔗象等。第二,选用有针对性的高效药剂清理虫源,例如对同翅目的蚜虫、介壳虫、飞虱、叶蝉等宜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噻嗪酮类的内吸性仿生杀虫剂。第三,大面积防治地下害虫,667m 用5%辛硫磷颗粒lkg兑细土25—30kg开沟施土中,对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效果好。第四,选择广谱内吸性或保护性杀菌剂清理病源,如百菌清等。

4、加强检疫。对有病虫的植物繁殖材料,需加强检疫,进行处理,杜绝来年种植扩大蔓延。

(二)冻害防护

1、加强栽培管理。春季加强肥水供应,合理运用排灌和施肥技术,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增大,提高光合效能,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强树势。夏季适期摘心,促进枝条成熟;冬季修剪,减少蒸腾面积,以及人工落叶等均对预防低温伤害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整个生长期中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在土壤封冻前灌防冻水,在早春萌芽前再灌1次返青水,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使苗木增加抗冻和抗风的能力。

2、加强自然灾害天气预测预报。园林绿化相关管理部门应紧跟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信息,制定相关的防冻减灾紧急处理预案,做好防范工作。

3、加强园林植物的保护。灌完冻水后结合封堰,依不同树种和规格,在树木根颈培起大小不同的土堆,这样既能防止冻伤植株根系,同时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在灌完冻水后对花灌木平茬修剪,盖一层干树叶后,再盖40~50cm细土,轻轻拍实。这样既可防冻,还能保持枝干湿度,防止枯梢。新植的幼树或不耐寒树木用草绳缠树干1.5~2m高,可达到防冻目的。在霜冻来临前1-2个月对园林植物喷施防冻剂,增强抗冻能力。在将发生霜冻的黎明,向树冠喷水,防止急剧降温,起到减缓降温防止霜冻的效果。

结语

在北方园林造景中,建筑的形象多趋于稳重、敦实,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北方园林的封闭感,别具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北方园林造景上,不管是在建筑布局上,还是自然的风格上,还是建筑与自然的结合,相比南方的园林,都明显别具一格。

参考文献

[1]李艳丽,王海龙.浅析北方园林的人文精神及特点,科技信息.

[2] 刘庭风.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园林赏析,2OO4.

北方的园林景观篇2

关键词:北方园林;设计

1 背景

园林的历史在中国可追溯到3000年以上,从殷周时期的“囿”发展至今,先后形成了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人园林、公共园林、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等多种类型。著名的北方园林就颇具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论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典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园林绿化越来越重视,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

2 中国北方园林设计、布局的现状

2.1 北方园林设计

北方园林的一大设计特点是崇山性,具体表现在园林的堆山上,园山雄伟,以高、壮为美。北方一带园林用石多为房山石、太湖石、青石,尤以青石最为有地方特色。太湖石虽是审美中最得宠的石材,但由于此地远离江南,所以不是十分普遍。与太湖石相近的房山石,又称北太湖石,产于北京市房山区,从开采到运输较为方便,因此最为普遍。青石在河北、北京一带用的较为普遍,平置和竖立皆可。在植物方面,北方园林以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杨树、榆树等乔木类树种为主,其中松柏、柳树因其耐寒性强,能过冬且使用最为广泛。北方园林的建筑与自然关系密切,主要反映在温度和风向与建筑的关系上。防寒是建筑最主要的功能,所有建筑的6个面都显现抗寒、耐雪的特点。四面围墙都用厚墙、小窗并且窗子极少,窗扇很少用盲窗而多用玻璃,柱子不如墙宽,被包在墙体之内。

2.2 北方园林布局

北方园林布局的特色主要表现于前朝后寝、轴线对称、一池三山、防景缩景、障景漏景等方面,内容的布局特点主要表现为儒道佛3家对园林的渗透。前朝后寝,指园林的后园式布局:一是园与宅关系,园林居于宫殿、住宅的后部或侧位,如故宫的御花园、景山、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慈宁宫花园都是在后部;二是园内游与居关系上,居在前、游在后,如避暑山庄的宫殿区在南面入口处,颐和园的宫殿区在东面入口处。此等布局与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一致。

轴线对称,是北方园林最明显的特点,皇家、私家、寺观皆如此,只是在轴线和对称的程度上有所差别。园林的轴线与宫殿和住宅的轴线一致,成为宅区轴线的延伸。中轴线上置最重要的大门、厅堂、宫殿、甬道、水池,无论大小园林都是如此,其中以颐和园轴线最为壮观,从昆明湖上的凤凰墩开始,到南湖岛,到万寿山的牌坊、排云殿、佛香阁、须弥灵境、牌坊、石拱桥、北大门,既可以从岛上观,亦可以从山上观,气象不同。

一池三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直至现代园林中表现最多的布局形式,而且成为定制。它源于齐国的东海神话,成就于皇家园林的祈寿夙愿。皇家园林之中,如金、元、明、清四朝在西苑三海景点创作都很好的展现了北方园林的一池三山、一海一山、南北一线,成一池三山之制。颐和园有大小三山,大三山是:南湖岛、藻鉴堂、冶镜阁,小三山是:凤凰墩、知春亭、小西泠。当然,一池三山思想在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中则演化为一池一山、一池二山或一池多山,与私家没有绝对权力有关,对于生命的把握不如皇家至高无上,大臣生命的存在有时不过皇帝的一句戏言,老百姓的生死更是无足轻重。在园林中凿一池堆一岛,就大呼蓬莱瀛洲,赞叹不止。

3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设计的反思

目前园林设计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于:不少设计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原有地形地貌尊重不够,忽略自然起坡、植被遮挡等诸多自然现象;忽视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性,缺乏事前控制意识,只是一味地追求景观效果,而忽视经济适用、美观大方的原则;细节上的疏忽,对气候、土壤、水文、地下基础设施等环境基础资料掌握不充分,对历史人文景与现实环境调查不够深入,导致设计与实际具有偏差。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以下几点可供参考: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人的因素,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和行为;融会贯通,按照“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科学方法,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创造中国特色的北方园林。

参考文献

北方的园林景观篇3

关键词:北方园林;绿地环境设计;景观设计;主题性;生态化;美学意义

一、北方园林

我国的园林造景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即各具特色的南、北方园林。园林的研究成为我们为重建周围栖息环境而做出的重大跨越。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的遗迹、以及气候的影响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南北方园林的差异。正因差距的存在,我们总结了南方园林建设中可吸收的精华之处、北方园林中最博大精深的民俗特色以及北方园林的荡气回肠的历史底蕴。我们北方园林的建设是可以借鉴前辈的经验,南方的经验以及外国的经验。只要是合理的、适用的就可以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将各种文化融汇贯通,形成新的北方园林的文化形式。

二、植物

我国园林植物造景艺术已有千年历史,这千年历史的开篇便是北方的皇家园林。以帝王宫苑为代表,大多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园林植物是园林五大要素之一,也是季节特色的传承载体,蕴含着丰厚的自然语言。不光是古代帝王对园林植物造景相当的重视,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传承者,植物景观的研究与发展也应当引起当代人的持续关注。

(一)植物及种植方式

根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要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生存法则,在不断地进化过程中,遵循物种多样化。据不完全统计,园林中绿化面积一般占整个园林面积的30%-80%,这使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1.乔木。乔木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高达五米以上,且明显主干内有木质层和木质部,乔木又可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常绿乔木一般分布在公园、陵墓以及山上等,如云杉、白皮松、迎客松等。由于乔木高大,枝叶茂密,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起到消除噪音,净化空气、引领以及遮阴作用;在艺术领域还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做出不同的造型,如公园中植物盆景艺术(人工造型)、迎客松(自然造型)。

2.灌木。灌木也有木质层和木质部,它和乔木的区别在灌木是主干不明显、植株矮小且丛生的植物,在园林设计中一般起到装饰作用。园林中的观花、观果、观枝类植物一般为灌木,常见灌木有石榴、茶树、沙柳、茉莉、牡丹等。

3.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一般分布在园林植物中的最低层,其茎具有不发达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但没有形成层。与木本植物相反,其木质包围在韧皮部的外侧,其茎称为草质茎。

(二)北方园林中植物设计原则

在北方园林空间设计中合理搭配各种植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植物的生态和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园林中的功能和观赏特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把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塑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然后,我们还要按照园林的整体性原则以及植物特性把周围环境与植物特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园林空间统一协调。最后,远期工程与近期工程相结合,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北方园林植物搭配原则

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及园林意境园林设计中植物之间的搭配我们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1.局部与整体的搭配。在植物搭配的过程中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统一很重要,不一样的植物搭配,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过程,要是景观得到较好的保持,不仅要考虑植物之间的搭配,还必须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草灌乔之间的结合,这样才可以使园林的整体美学得到发挥,增强植物之间的错落感;

2.色彩与环境搭配。在园林景观之中植物虽然不一定是主体,但是植物的色彩却影响着整个空间的气氛,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不同会使园林风格不同,因此各种情况下都要考虑到颜色搭配的主次关系。要处理园林整体色彩时,我们应该多考虑以绿色为主色调,为之加以补色以及辅色,我国北方夏季以及冬季占据的时间比较长,应多考虑这两个季节的植物色彩搭配。

3.植物与建筑小品。实际上一组优秀的建筑小品作品一定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它离不开植物的衬托。建筑小品和植物同为园林建设的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景观氛围。

三、植物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

修建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绿化栽植等多个方面都为园林工程所涵盖。建造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致力于营造更加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然而由于部分工程的特殊性,而导致的植物反季栽植的现象屡见不鲜。本着为生物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原则,为了树木的高成活率为前提,在植物栽植的运用中就需要对应问题采取相对的措施。除去植物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及其广泛,可净化空气、吸附尘土、减弱噪声等,其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防止尘土飞扬和水土流失。

(一)原有绿植的保存

在工程期间,绿植一经确认被保存,在施工前就要开始防护。机械施工对植物带来的损伤,属于物理损伤也即轻度损伤,可以用草织物保护起来。而在施工过程中,危害性最大的因素要数石灰和水泥,其危害程度可造成土壤碱化,严重危害树木生长,这种对土地和树木都有危害的因素,在必要时可作垫层保护树穴。

(二)反季节栽培

通常北方地区落叶树栽培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常绿树栽培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会受工期等因素影响,而不得不反季种植。若要确保反季节栽植的成活率,可使用生物培育途径。其中涉及与生物学科的交叉,需要各工程之间相互配合。

四、北方园林中植物的应用意义

北方气候等制约因素很长时期以来限制着北方地区植物景观建设。建设好北方园林植物景观,无论从人们的观赏角度还是对社会的贡献意义来讲,都具有非凡的价值,因此,以下将北方园林植物应用的意义作为一个重要部分。

(一)全球经济已经步入高速前进的轨道。商业和旅游业都是当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业,园林的绿化应用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优秀的园林设计可以作为人们向往感受自然生活的新动力,与此同时生态、自然的园林自然而然的吸引旅游业及其周边产业带动北方经济快速发展。

(二)减小南北方园林的差距。尽管最早出现的园林是北方园林,但较于南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北方园林的发展不得不令业内人士担忧。通过研究北方园林中植物的应用与意义,能逐步减小南北方园林的差距,缩短南北方园林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江南北能够相互借鉴、缩小差距、共同发展。

(三)千年造景文化的传承。树木千差万别的姿态造型决定了中国具有千年历史的园林造景艺术,植物与植物之间的搭配更是经过历朝历代能工巧匠的精研细琢才成就了园林造景艺术。通过写北方园林,除却给人呈现一种地域感,更为重要的是为呈现一种文化感,这种文化是千年流传的文化,是造景艺术的文化,是在我们中华儿女间流传的文化。

(四)全民绿色行动。在城市绿化匮乏的今天,说起植物并不能为城市中麻木的意识流带来什么冲撞,但若是一座园林,一片植物,不仅能唤起人们心中潜在的绿色向往,也能唤起人们绿色家园意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今天,园林的建设也代表着时代的进程。

(五)利于缓解土地资源问题。在土地资源极度紧缺、土壤功能衰退的今天,土地俨然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即合理利用,努力做到不损害、不浪费,避免土地富营养化。

五、结语

北方的冬季,并不只在现代人的眼中是孤寂的,在千年前诗人的诗中就流露着北方冬季的萧条,甚至是惨淡。作为园林,其意义是提供人们陶冶情操的艺术价值,带来丰厚的精神洗礼,如沐春风一样的享受。气候的影响,环境的制约,土地资源的限制都在为北方冬季园林建设带来不断的新挑战的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所以,在北方万物萧条的冬季不仅要配以耐寒常绿的植物,更要适当配以可供观枝型的植物,使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使冬季既有冬味,且实现有景可观。这些对于我国北方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工程都具有不可小觑的非凡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北方的园林景观篇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提出了一定要求。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园林建设。在进行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团队仅重视园林的设计和施工,缺乏对园林后期养护管理的关注度,导致园林景观未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因此,进行精细化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对园林养护进行了概述,根据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旨在促进我国园林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园林养护;应用;措施

我国在早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城市园林养护管理有所忽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养护的重要性日渐突显。我国加大了对园林养护管理人力和财力的投资,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北京地区也不例外。城市园林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设的完善性和养护的精细性是城市面貌的重要体现,所以城市园林养护在现今的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实行精细化的园林养护管理,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科学的养护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实现园林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如何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创造更加具有审美特征的生态园林景观,是园林养护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任务。

1园林养护管理的概述

1.1园林养护的工作内容

园林养护的主要工作内容即对园林中的各类植物进行护理和美化,保证其观赏价值。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相对复杂,细节众多,要求养护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养护知识和管理经验,需要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并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施肥、除草、修剪工作,保证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由于园林养护工作涉及面广,要求养护工作人员最大程度降低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

1.2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对城市园林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工作即将养护管理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将各工作环节细化到每个人身上,并将责任落实到实处,以此提高园林养护管理的工作质量。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求养护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素质,也需要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系统,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通过合理的园林养护措施提高城市园林植物成活率,降低多次采购植物的成本,提高精细化管理的经济效益。通过园林养护的精细化管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净化城市空气,缓解尾气排放、工业污染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精细化管理还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品味,帮助人们缓解工作压力,提供接近大自然的生活空间,实现良性发展,提高人们的满意程度。

2园林精细化管理的问题

2.1养护管理认知问题

园林工作人员在进行养护管理时,缺乏对养护管理的认知。大多数北京地区园林项目的责任单位主要重视园林前期的设计和施工工作,缺乏对园林养护管理的重视程度,仅进行了简单的除草和灌溉工作,针对园林中的植物,未实施有效的病虫植物救治和死亡苗木的清理,对园林绿地没有实施全面的养护管理工作。为营造生机的园林生态环境,北京地区部分园林建设项目的责任单位在移交前进行突击补救,造成接管部门后期的养护成本增加,养护管理的积极性下降。当园林景观遭到破坏时,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认知意识薄弱,未及时展开针对性的养护措施,造成问题的严重化,进而加重对园林养护管理的经济损失,破坏了园林的观赏效果。

2.2管理资金投入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园林建设的规模逐渐增大,北京地区也不例外,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园林建设的投入资金也逐渐提高。但是由于对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较少,导致城市园林景观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当前北京地区部分园林的观赏草坪出现老化的现象,当由于绿化养护投入成本过高,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缺乏对养护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造成对城市园林的资金投入分配不均,可持续的资金供给不足,养护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频发。北京地区城市园林养护管理的资金无法满足逐年扩大的城市园林建设数量,管理资金投入问题成为阻碍园林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矛盾。

2.3技术水平不足问题

当前我国专业的园林养护管理人员匮乏,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极少,因此导致在实际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技术水平不足。在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后即可上岗,这不仅影响了园林景观的养护效果,还对养护管理的经济造成一定损失。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数量增加,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管理部门的人员也不断增加,但是在实际的养护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人员年纪偏大,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导致北京地区园林养护工作效率较低,养护效果不理想。北京地区当前大多数园林养护工作人员的养护工作不规范、作业强度较大,当面临病虫害问题时,只会采取喷洒农药的方式,当草坪中草过长时,只会使用割灌机打草的方式,这将严重影响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缺乏对植物生长习性的了解,当城市园林景观出现问题时,无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应对,造成北京地区城市园林管理的经济损失。由于园林养护工作人员的工资较低,部分具有经验的养护人员选择到物业、房地产等企业单位就职,这也是造成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管理人员匮乏的主要原因。

3精细化管理在园林养护中的应用措施

3.1强化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的认知

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园林中的植物,通过强化管理认知水平,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气候因素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植物的顺利生长。在北京地区,根据季节性的养护管理认知需要采取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在于对北京全年不同季节的养护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实施综合养护管理。由于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漫长寒冷。在进行精细化的养护管理时,春季主要进行植树、施肥、维护巡查等工作,及时拔除冬季死亡树木,科学的补种。夏季主要在于病虫害防治和修剪,高温天气下保证植物的需水量,多雨天气时,及时加固树木,对绿篱进行修剪,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的维护巡查工作。秋季当树木即将进入休眠状态,精细化的养护管理措施在于对落叶植物进行树木基部封堰和灌冻水,不耐寒树种可在适宜的时间采用草绳缠绕树干的方式进行抗寒保护。冬季由于树木处于休眠期,则主要通过积肥、积雪等措施进行养护管理工作,对露地树木进行积肥,并在下雪天后堆雪于树根处,给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证植物次年的长势。根据北京地区园林绿化的季节性特征,采取相应的养护管理办法,有效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

3.2完善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的制度

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具有系统化、多环节、内容复杂和技术性强地特点,所以只有对园林的养护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使得北京地区园林养护工作顺利而科学地开展。完善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制度,促进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能够为园林养护的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地依据,使其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养护计划,实现园林养护的全面化管理的同时,还能确保园林植物的安全和健康生长。明确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的工作内容和步骤,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最具针对性的管理方法,是实现全面化养护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养护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养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实现园林养护的精细化管理效果。提高园林养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也是完善精细化养护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北京地区为培养专业的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由政府部门组建相关工作小组,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监督,加强对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聘请高水平的人才指导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调整北京地区对城市园林建设的资金投入制度,合理分配园林建设在前期设计、施工和后期养护上的资金安排,养护管理部门有效的把控资金的使用情况。完善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管理的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下一阶段的拨款政策中,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努力投身于精细化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

3.3掌握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的技术

精细化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且相对复杂,对养护程序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养护管理工作人员掌握先进的技术。根据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植物的修剪工作是重要环节,因为修剪植物的枝干不仅能够使布局更加地合理,也能保证园林整体观景效果。在修剪过程中,可以使用短截、回缩等方式,不同植物所采取的修剪方式也不同,只有科学地运用修剪技术,才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好的通风和透光空间,才能避免病虫害和枯枝等现象的产生,拥有更好的观景效果。进行园林的水分管理工作时,结合北京城市园林的布局特点、园林大小等因素,通过科学技术研究北京地区的温度、湿度和关照条件,采取机械灌溉的方式进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春季施用有机肥,夏季追施氮肥,秋季注意施用磷钾肥,促进植物根茎的良好生长;根据北京地区园林植物的特性选择施肥次数,为保证城市园林景观效果。展开病虫害管理工作之前,需要分析北京地区城市园林中的植被特点和病虫害特征,并使用针对性的措施。根据北京地区园林植被的生长特性,保证环境的清洁程度,及时修剪枝叶,清扫落叶,营造最佳的生存环境。根据北京地区的土质条件,种植合适的树种,对外来树种进行检疫,避免病虫害的传播。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技术,将北京地区园林景观的社会价值发挥至最大化。

4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加。城市园林作为休闲放松的场所,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北京地区园林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将发挥出园林景观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许圣远.在园林养护中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科技与企业,2014(12):112.

[2]俞连刚.浅谈园林养护系统长效管理方案的优化对策[J].绿色科技,2014(9):110-111.

[3]赵攀.我国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现状及相关对策[J].现代园艺,2014(16):205.

北方的园林景观篇5

关键词:果树;北方地区;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44-1

植物是园林绿化的基础材料和主题,北方园林要实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二季见果以及乔、灌、藤、草综合绿化效果,就需要在绿化中大量应用果树。大多数果树都具有优美的树姿、艳丽芬芳的花朵、形色各异的硕果,季相鲜明,花朵的开、谢具有时令变化,可形成丰富的园林景观。尤其经济林果树,抗性强并兼有食用、药用价值,有望成为城市绿化、美化的新宠。

本文探讨了果树在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发展与应用,以提高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位置,使更多的果树优良品种应用到城市绿化中,为城市绿化增色添彩。

1 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历史及其价值

1.1 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历史

我国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果树资源和栽培经验,为选育优良的果树品种应用到园林绿化工作中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早在周朝,果树就已经应用在园林中。西汉时,在上林苑内收集栽植奇花异果,其中大部分是果树。从隋唐时期开始,在长安和洛阳的街道两侧种植果树。明代时在苏州兴建的拙政园,也应用了果树造景。果树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而且在配置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果树的生态习性和周围建筑、环境的关系。

但随着近代园林的发展,大量的选育、引种和应用观赏树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果树的作用。近些年,现代园林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又重新认识到果树的景观价值,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2 果树的园林绿化价值

1.2.1 果树的观赏价值 果树大都是乔木或小乔木,除了和一般园林植物一样,具有树体美观的特点外,其花、果、叶的观赏价值也很高。成为营造四季景观的骨干园林植物。可以孤植、列植、丛植和群植,应用广泛。

1.2.2 果树的文化价值 很多果树在具有观赏价值的同时,还具有文化价值。例如,桃树被誉为吉祥之兆,梅花代表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

1.2.3 果树的生态价值 与园林植物相比,果树由于枝叶繁茂,其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和风速的作用更加显著。

1.2.4 果树的经济价值 如市郊绿化多栽植果树,形成一定规模,加之有效管理,不但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 果树在北方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 我国北方地区可适生的果树绿化树种

现已应用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果树绿化树种很多,包括苹果、梨、山楂、杏、桃、李、无花果、枣、枸杞子、核桃等,其中每一个种下面常常还有亚种、品种和变型。

2.2 北方果树园林绿化的原则

2.2.1 按照适地适树适景的原则合理选择果树品种 在选配植物前,要充分考虑该地所处的环境,包括土壤类型、养分情况、无霜期、光照强度等,除此之外,植物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容忽视,根据已有的植物进行搭配,尽量栽植和已有树种能够相互促进生长的品种,保证景观的可持续性。

2.2.2 充分利用乡土树种,适当引进外来树种 乡土树种是指长期适应当地生境条件,保留并发展起来的树种。这类树种已在当地长期使用,绿化时应优先考虑。近年来,彩叶树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全国各地大量引入彩叶树种,在引种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外来品种的适应性,按照程序进行引种,经过科学试验后再大面积推广种植,切忌不可盲目跟风。

2.3 果树绿化管理注意事项

2.3.1 日常养护 果树与一般的园林植物不同,对土、肥、水的要求很高,平时要注意增施有机肥,并根据果树的生长时期适量浇水。花芽分化是果树生长的关键时期,要及时追肥,保证明年花繁果多。

2.3.2 整形修剪 果树应用在园林绿化中时,其整形修剪不同与生产用的果树,修剪的目的不能单纯按照生产的要求,还要考虑观赏特性,做到既要树形优美,又要花繁果硕。

2.3.3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时防治绿化果树的各种病虫害。

3 展望

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历史悠久,价值多元,前景广阔,应大力发展。现阶段,完全符合绿化条件的果树品种不多,为此,育苗基地应加大科研力度,培育一些适宜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果树将不仅作为经济树种在种植,而是更多的发挥它的观赏和文化价值,应用于创造园林景观中来。

参考文献

[1] 李保印,周秀梅,孙红岩.观果树种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3,(3):54-59.

[2] 张玉量.果树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张卫东,楚景月.果树在我国北方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新农业,2009(11):40-41.

[4] 李如意,徐天明.石榴树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J].山西林业,2002(4):16-17.

[5] 纪殿荣,冯耕田等.观果观花植物图鉴[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3.

北方的园林景观篇6

关键词:城市绿化隔离 因地制宜 郊野 绿色 生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是由2000年开始建设的,其最初目的是以绿化造林为主要任务,实现北京城市中心与周边区域的隔离划分,形成城市的一道绿色屏障,并起到隔离防护,改善城市生态、生活及发展环境的作用。伴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外向扩张,隔离地区现有的‘以林为主’的格局已不能满足区域内的生态景观建设与功能需求。

2007年,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北京市2008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的要求,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刘淇书记关于“要把100多平方公里绿地建成市民休闲游憩的大公园”的指示精神,北京启动了绿地隔离地区“公园环”的建设。营建以森林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的清新自然,绿色怡人的公园景观,形成以生态绿色环绕市区的公园绿地体系-公园环,最大程度的发挥绿地的多重功能和效益,满足不同层次社会群体的需求。由此,作为公园环地块中最早建设的一批项目,金田郊野公园应运而生。

一 项目概况与分析

1项目概况

金田郊野公园共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乡,南起劲松东延路,北临杜仲公园,西接通惠灌渠,东至双桥路。项目占地1000亩,合66.7公顷,投资5195万元,工程投资4479.8万元。

建成后的金田郊野公园会成为北京市朝阳区郊野公园环中的重要节点,并且将其近邻的古塔公园、白鹿公园、杜仲公园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朝阳区中南部郊野公园板块的连线、连片。

2场地分析

劣势:

该项目最初功能为城市隔离绿带,园内为备苗区和苗圃地。西北侧是以枣树为主要品种的大面积果林,东北侧为柳树片林,均为苗圃式种植,植株矮小,树种单一,缺少林木层次,苗木树势情况不好(图1)。

场地南侧劲松东延路以北有一条与道路并行的废弃沟渠北大沟,为硬质混凝土驳岸,周围杂草丛生,严重影响园内景观(图2)。

场地北侧沿广渠路一侧有很多电台线杆、发射塔需要保留使用,在景观布局上对公园的建设有比较大的影响。

同时,园内基础设施薄弱,缺少水电等配套设施的使用条件。因此,为达到郊野公园的建设标准,在林木调整、利用,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上,有大量工作要做。

优势:

项目中心及南侧为毛白杨林,其中沿劲松东延路一带的毛白杨林带,胸径达到10cm以上,树干端正长势良好,且已形成一定规模,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图3)。

园区内南侧入口处有一小片常绿树长势较好(图4),可通过间苗、移栽等手段进行调整与替换,同时运用丰富植物品种与复层种植的手法,与毛白杨林共同形成良好的入口景观效果。

公园西侧紧邻通惠灌渠,实现了通过引水入园的方式来满足公园内的景观用水的需要。

二 设计原则与理念

区别于城市公园的规划理念,郊野公园建设的总体精神为――以野为魂,以林为本。

基于对现场条件的分析和利用,我们将金田郊野公园的景观定位为:集城市生态、日常健身休憩为一体,以“森林、植物、自然、野趣”为特色的城市郊野公园。具体的设计原则是从六个方面来体现的。

1因地制宜,保留、改造、提升相结合

方案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大面积保留原有成形、骨干树种,对园内其余苗木根据总体规划合理移植,对现状条件良好的道路保留翻新,对现状沟渠加以改造和利用形成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

2突出特色

利用场地内现有条件,改造沟渠护岸,变硬质为生态,形成蜿蜒的水溪湿地景观,与公园中心区大面积的混交林相结合,形成郊野森林的自然风貌。

3完善功能

绿化隔离地区提升为郊野公园环,是让群众直接享受绿化建设成果,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去处。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在林间、林缘增设场地,充分满足居民健身休憩的要求。

4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

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多种节约环保技术措施,种植乡土树种,耐旱植物,降低维护成本。

5生态优先

郊野公园是以围绕中心城的第一道绿化隔离带为基础而建设的公园环,应具有很强的生态隔离保护功能。在种植手法上采用纯林、混交林复层植物群落,提高绿量,改善生态,最终由人工林向自然林衍替过渡。

6植物多样性

以现有植物为基础,在重点区域增加植物品种,丰富植物多样性。

总平面图

三 公园功能分区及景观特色:

方案分为四个景观功能分区:南部湿地景观区,中心林地休闲体验区,东部特色植物观赏区,西北部秋色生态枣林观赏区。

1主门区及湿地景观区

主门区南临劲松东延路市政主干道。北侧保留的现状毛白杨林带高耸挺拔,但林下空间过于通透,设计中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林下增加桧柏等郁闭性好的常绿树组团,丰富景观层次,形成一条走进绿色、宁静的森林之路。

将现状沟渠的混凝土护岸拆除,改为自然式的草坡入水,引中水入园。同时,将通直的沟渠进行改造,局部加以拓宽,并增设绿岛,形成曲折蜿蜒的水岸形式。在沿岸有节奏的安放一些高低错落的木质种植池,并栽植芦苇、菖蒲、千屈菜等水生植物,形成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与高大的毛白杨背景林蜿蜒相伴,横贯东西。

设计中结合了池塘、水溪、栈道、亲水平台、景亭、石桥、叠坝等多种设计语言,与丰富的复层植物相结合,营造了一处生态自然、野趣十足,富有特色的入口区景观。

2中心林地休闲区

穿过主门区一大一小的景桥,进入以休闲、游憩为主题的公园中心景区。道路系统分别向东、西两侧引导。东侧是以穿过林中的蜿蜒小路为主要形式的自然式植物群落景观。西侧首先是一个规则式林下景观空间,以栾树、海棠为主要植物品种,下层配以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等规则式绿篱,结合木质坐凳,形成安静郁闭的景观氛围。中部是具有一定集散功能的树阵广场,以木亭为主景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停留,休憩的基本功能。北侧则设置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场地与健身器材,实现群众健身活动的需求。

在植物品种上,集中了华山松、雪松、银杏、法桐、碧桃等百余种乔灌木及地被植物,全面改善和提升原有林木结构。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实现了植物在季相、色彩、层次上的变化。大手笔的种植手法,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公园的科普认知功能。

3特色植物观赏区

特色植物观赏区位于公园最东侧。由于这一地段的现状苗木情况不好,因此对现有苗木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调整和移伐。在此基础上通过起伏的地形,错落有致的空间划分,搭配亭廊小品等元素形成了月季园、海棠园、樱花园、静心园、怡心园五个特色休闲园区。其中,月季园内栽植雪松、桧柏等常绿树,结合台地休闲广场,形成围合空间,一侧的弧形木质围廊既满足群众赏花观绿又可停留休息的需求。怡心园则以白皮松、元宝枫、茶条槭、红瑞木、柿子树等植物品种为特色,供游人怡情观赏。

4生态枣林观赏区

设计中对公园西北侧原有300余亩的雪枣片林加以利用,通过现场勘查,选择植株长势较好的区域增设游园小路,并通过种植秋季观果植物,丰富林木结构层次,形成秋色秋实、曲径通幽、自然野趣的特色植物体验区。

以下为建成实景:

穿过森林的路湿地水溪

绿色掩映下的门区木栈道

木质景亭 月季园文化休闲廊

四 节能环保措施体现

公园设计之初就把环保节能作为重要的设计理念。始终本着因地制宜,尽量避免大兴土木的原则,最大化的利用场地的现有条件。

在实施过程中,透水砖、太阳能灯、生态厕所、雨水收集、中水接入等环保节能材料、设备、措施大量引用。种植池、坐凳、亭廊、栈道、果皮箱等景观小品均采用木质结构;所安装的路灯大部分为太阳能灯;路面铺设渗水砖;植物灌溉、人工湖蓄水尽量采用中水;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建设了雨水收集设施。

在植物品种上多采用乡土树种,并适当增加耐旱植物的比例,方便后期养护与管理,避免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浪费。最大程度的实现公园的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结语:

金田郊野公园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的建设要求,从原先的千亩林地到现在集生态、绿色、自然、野趣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从最初单一的防护造林目的到现在多重景观功能的实现。

全园种植落叶乔木三万余株,常绿树九千余株。花灌木四万余株。修建园路3.2万平米,停车场、林荫广场1.9万平米,公园管理处、游客服务中心、健身运动场、小卖部、生态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是一处理想的郊游观光的绿色生态公园。

建成后的金田郊野公园更好的发挥了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了不同层次社会群体的需求,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北方的园林景观篇7

大雁塔北广场是西安建成的一个大型文化广场,以唐文化为主轴,突出大雁塔慈恩寺,以塔为南北中心点,建成后的北广场不仅仅是全国最好的广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文化广场。广场地处西安市南郊,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它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64米。景观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构成。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大雁塔北广场在园林设计上应用了中式园林与欧式园林交合布局,两种风格互融,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广场风貌。在内部空间处理和环境塑造方面利用点、线、面结合,广场绿化立体进行,使广场具有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大雁塔北广场中的中式园林风格与欧式园林风格的应用特色如下: 1、中心水景和音乐喷泉中的中、欧式园林风格。欧式园林风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整齐、对称和均衡,有明显的主轴线和交点建筑。在大雁塔北广场中,中心水景和音乐喷泉位于中轴线上,整个广场南高北低,修筑成有规律的阶梯状台地,百米瀑布水池、八级跌水池及前端音乐水池修建成规则的几何图形,两侧的地景浮雕对称布置,其交点建筑即是世界著名的大雁塔,完全符合欧式园林风格的特点。中式园林风格其最大的特点是写意山水,这一点在中心水景和音乐喷泉中也有体现。修建喷泉水池时,根据大雁塔北广场南高北低的地形将水池修成阶梯状,南北高差9米,分成9级,由北往南拾级而上,每个踏步为5级,意为“九五之尊”,由北向南形成了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 2、万佛灯塔和大唐文化中的中、欧式园林风格。欧式园林风格中一个最有标志性的特点即是罗马柱的应用,体现了广场的大气豪迈。在大雁塔北广场中,万佛灯塔与大唐文化柱也可以看成是罗马柱的一个变形,它们的建成是大雁塔的一个衬托,表现出大雁塔的气势雄伟,同时也能表现整个广场的气派。中式园林风格虽然可以看作是罗马柱的一个变形,但是又不尽相同。塔身上的雕刻表现出来的佛教文化以及柱形华表下的莲花宝座、吉祥纹饰又时刻展现着东方大唐的文明,与整个广场的意境相呼应。 3、大唐盛世书卷铜雕、地景浮雕、“诗书画印”雕塑、大唐精英人物雕塑中的中、欧式园林风格。雕塑在欧式园林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包括人物以及一些抽象的东西。在大雁塔北广场中,雕塑的应用是一个极大的特点。虽然雕塑在欧洲园林中应用极广,国内园林却应用不多。但近几年随着国内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使得雕塑在国内园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唐盛世书卷铜雕,拉开了广场的序曲,引导人们欣赏大唐盛世的历史文化,增强人们游览文化广场的情趣。 4、植物种植方面的中、欧式园林风格。大雁塔北广场在植物配置上选择了银杏、白皮松、大叶女贞、红叶李等乡土树种,使得整个北广场在白天的颜色不是那么单调。其中最吸引人前往的是地景雕塑区,那里是北广场主题树林区。每八棵银杏为一组,共十组。八十棵直径35厘米以上的百年银杏在那里一栽植,广场的气势一下就显现出来。在大雁塔北广场的林灌草种植中,乔木类均挺拔高大,树冠园整;灌木类则层次色块分明,错落有致;它们与整齐划一的草地形成高中低的布置格局,丰富了空间。 欧式园林风格中的栽植形式多用列植与对植,列植是一种固定的行列栽植方式,如列兵排列一线,多用于行道树;对植是对称式栽植,一边一株,多在路旁两侧应用,与列植同为规则式种植方式。在大雁塔北广场中,80株百年银杏成行成列,两侧的“诗书画印”雕塑四周,采用苍劲的白皮松分隔,白皮松采用行植,显得文雅肃穆。 中式园林风格的栽植非常讲求崇尚自然,尽管北广场中处处显示出规则对称的格局,但是我们依然在小小的园林绿地中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在唐文化代表人物李白、杜甫、陆羽、王维、韩愈、怀素、僧一行、孙思邈八个精英人物雕塑四周,在乔木、灌木、草地、景石的精心搭配下,每个小园子都达到了立体感强,空间疏密有度,色彩变化丰富的效果。在孙思邈雕塑旁边,将高大的乔木大叶女贞,红叶李与中型的灌木法青,青翠的草地组合栽植,再加上棕榈、云杉,红枫,景石的点缀,一座精致的小园子马上呈现在人们眼前,平添了许多浓郁的文化趣味。

北方的园林景观篇8

关键词:郊野公园;生态修复;规划

1 北大山现状资源概况

1.1 项目区位

北大山郊野公园位于长清区东北部,大学科技园片区北部,104国道与大学路交叉口西北的山体区域,东至104国道,与开山相望,西至海棠路、南至大学路、北至平安南路,与泉城农业公园相邻,山地面积约333.33hm2,为长清区北部的主要山体屏障。

1.2 现状概况

北大山用地类型单一,主要是林地和未利用地,现状栽植苗木以大规格的侧柏为主,现状海拔160m以下植被覆盖率较高,山顶土壤贫瘠,多为岩石,部分种植侧柏并未成活。现状生产防火路基本形成,长度4709m,路面为碎石路面,坡度较大,山体区域内有几处废弃的护林房和4座蓄水池,无其它设施。

1.3 现状景观资源情况

现状山体生态环境良好,主要有:徐志摩遇难处、齐长城遗址、泉城农业公园和王府古槐等景观资源。

1.4 存在问题

山体绿化已初具规模,但林分组成单一、林龄参差不齐、林相结构不整、绿化管护不便、视觉效果不佳、森林火险难控;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不足;现状游赏方式单一,整体环境和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宣传力度不强,知名度需提高。

2 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生态修复就是帮助退化、受损或破坏了的生态系统自我恢复的过程,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1]。生态修复具体要恢复生态系统4个方面的功能:恢复生态功能、恢复生态结构、恢复生态的可持续性、恢复文化、人文特色。

3 生态修复规划和措施

3.1 规划目标

结合北大山自身独特的自然景观及其人文景观,规划将北大山郊野公园功能地位为:以自然――生态为核心,文化体验为本,山林景观为特色,集游赏、观光、休闲、康体健身为一体的山地郊野公园。

3.2 植被修复

植被修复主要针对山体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的地段设观景节点,恢复生态利用区。选用一些比较耐贫府的乡土树种,一方面恢复生态,另一方面保持水土。通过这些措施改善土壤质量,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现状面形成的水土流失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步入良性演替,自然景观得到质的改观。

3.3 林相改造

北大山有较大面积的侧柏林,对水土保持、抵抗自然灾害和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利影响,为达到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在保护好原有植被的前提下,植物配置合理利用并搭配富有野趣的花灌木、地被植物,用3~5年的时间完成北大山郊野公园的林相改造任务,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选用的植物有:丝棉木、暴马丁香、金叶榆、北方栾树、侧柏、白蜡、黄栌、刺槐、五角枫、榆叶梅、山桃、山杏、紫薇、珍珠梅等。

3.4 整地造林

根据林业工程造林规范,结合北大山的立地条件,在荒山、林间隙地、疏林地实施高标准造林绿化工程,整地以高标准鱼鳞坑为主,苗木选择大规格苗木,增加客土填运量,完善引水灌溉,采用覆盖及化控技术等措施,增加成活率,提高覆盖率,丰富植被资源,实现绿化质量提升目的。

3.5 外来入侵物种的治理

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管理处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识别、防治技术、风险评估技术、风险管理措施的培训,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意识。建立郊野公园相关规章制度,对无意或有意引进外来入侵物种的情况进行防范和管理[1]。

3.6 其它设施

(1)引水上山工程。规划在各个山体设置引水上山管道,每条管道设两级泵站,山顶设蓄水池,满足山林消防用水,同时,兼顾绿化用水。(2)安全设施。在陡峭的观景点、道路加上安全防护栏,在观景平台和广场周围添加安全防护栏等,在林中设置鸟巢,方便鸟类繁衍。(3)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设在北主入口附近,及时清运园内的废弃物,并在园内的主要观景平台设置垃圾收集点,在人流集中的出入口、长度较长的游步道旁,按间隔200m设置1个果皮箱。规划厕所 5处,公厕设置主要布置于各入口区、各主要景观节点处,按照游人容量的2%设置厕所蹲位,男女比例1:1.5。

4 结语

针对北大山郊野公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生态修复规划措施:植被修复、林相改造、整地造林、抵御外来生物的入侵等。目的是保持景观的连续性,达到景观设计的要求,营造一个美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因为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北大山郊野公园最大的休闲资源和依托。

北方的园林景观篇9

关键词:地被植物;北方;园林绿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所谓地被植物也就是在园林工程建设中,覆盖在地表上的所有低矮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其本身具有特殊的特点,因此其适应能力非常好,即使园林工程相对比较复杂,同样也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它不仅能够美化生态环境,还能够为城市来生机,增添此光彩。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是不可缺少的基础用材,是园林植物景观配置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园林植物景观起着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重要效果。所以研究地被植物在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情况,对于改善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方面的丰富性、多性和生态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1、概述

1.1、地被植物的分类

地被植物是当前城市中对园林建设常用的种植物种类,地被植物可以按照它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本身所具有的植物学特性以及对地被植物的观赏部位进行分类。其中,地被植物按照它本身的生态习性可以分为:喜好阳光的地被植物、喜好阴凉的地被植物、抗旱能力强的地被植物以及抗盐碱能力强的地被植物等。按照地被植物所具备的植物学特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草本类地被植物、灌木类地被植物、藤木类地被植物、矮生竹类地被植物等等。按照对于地被植物的观赏角度,可以将地被植物分为:观叶类的地被植物、观花类的地被植物以及观果类的地被植物等。

1.2、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如果将园林绿化按照空间层次划分的话,地被植物所处在园林绿化中的位置是处于绿化园林的最底层,对于整个园林来说起到了衬托的作用,是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对园林进行景观建造的重要材料。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美观程度,同时也是地区风貌的重要展示手段。地被植物的应用保证了园林中的植被多样性,维持着园林中的生态平衡,对于增加园林绿色面积以及改善园林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随着地被植物种类在园林中应用方式的多样性,人们对地农植被的认识也随之增加地被植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2、地被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园林绿化应用现状分析

2.1、地被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园林绿化的配置

相对于我国南方地区而言,北方地区的气温较低,气候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因此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种植的植物往往受到季节的变化而达不到理想的观赏效果。为了使园林工程在建设中达到观赏效果,我们首先应当对地被植物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需要将其应用在北方园林绿化工程当中当地被植物在北方园林绿化中进行配置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要严格遵循其配置的园林。在我国北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者一般都会将地被植物种植在土壤贫瘠或者光照不足、干旱的地区,这样可以避免园林工程建设中出现死角,达到理想的园林绿化效果。另外,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属于干冷气候,那么通过管理人员在其中种植地被植物,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地被植物在北方园林绿化中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些问题,例如引种的不合理、收益不高等,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之后采取最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保证其配置的合理性。

2.2、地被植物在北方园林绿化工程中配置时存在的问题

2.2.1、地被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与园林绿化规划不一致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有些北方地区的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被植物往往呈小斑块分布,这种并不能满足园林工程的建设要求,也与园林绿化规划的实际情况不一致,导致地被植物在配置中并不能够达到观赏的效果,改善生态环境与空气质量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将城市建设与园林工程的建设视作一个整体,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将地被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不仅要凸显美,还要真正能够为北方的城市化发展做出贡献。

2.2.2、物种单、机械配置、无层次

现代的园林建设,其多追求的是一种整体的效果,所以其主要的内容是多种地被植物的立体组合,但在在北方城市的大多数园林绿化中对于植物的配置,地被植物种类常常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对于相关机械的配置过于生硬,植物配植没有做到景观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所以其自然的生态性也就出现不足。部分地被植物建设只是成片的单调景观,缺乏配置其他的植物。而要想使得园林绿化工程凸显出其整体的效果就应在地被植物的配置过程中选取多样化的物种,以此才能够凸显整个园林风景和生态功能。

3、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体现植株的自然美与空间美

植物景观是一种有生命的艺术,在地被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不同地被植物的叶色、花色、株型来展示地被植物的白然美。同时也要考虑景点的高度、宽度和深度,遵循园林艺术的原则与规律,通过地被植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线条来表达三维立体的空间美。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考虑空间层次感和色彩协调感,充分利用地被植物色彩的丰富性,遵循色彩学的基本原理,来搭配不同颜色的地被植物,使植物搭配高低错落,多姿多彩,创造出优美、和谐、丰富的植物景观世界。

3.2、根据地条件选择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在配置中要讲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要根据园林种植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地被种类。在配置和选用地被植物品种前,要根据种植地的立地条件来选择地被植物,即要了解地被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特点,又要充分考虑地被植物在种植地的适应情况以及和其他绿化苗木的相互关系来选择和配置地被植物。

3.3、遵循地域特色的原则

在地被植物的选择中要讲究地域特色原则,根据不同地域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植物种类。在园林绿化中,地域原则就表现为对乡土植物的选择与应用。一方面,乡土地被植物能适应本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方面有优势,因而可以创造稳定的植物群落;另一方面,乡土地被植物能够体现当地植物的特色,代表当地的白然植物风貌;乡土植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本土风情,可创造特色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

3.4、充分考虑季相景观配置的合理性

在配置中要注意植株质感的均衡性,季相景观配置合理性,尽可能做到一年四季有叶可观、有花可赏,以充分表现出不同季节的不同风情。比如在银杏和草坪的配置中,如果在林下培植一些红枫再搭配一些变叶木和一些常年异色的植物等,这样不但层次感强而且景观色彩丰富,可以随着温度气候的变化表现出季节性的色彩变化。

总之,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空气质量,从而为人们创造良好而又健康的生活环境。我国北方地区气候较为干冷,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导致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北方园林绿化工程中进行配置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要对地被植物的特点以及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选择最合理的地被植物进行种植,尽量将地被植物种植在土壤贫瘠、光照不足、干旱地区工程建设的死角,以此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居住条件。

参考文献

[1]江丽华.浅谈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223.

[2]李黛莉.北方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配置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12:213+277.

北方的园林景观篇10

关键词:园林;小品;特色;立意

中图分类号:TU986.48 文献标识码:A

1 园林景观小品功能

1.1 造景功能

园林景观小品具有较强艺术性和观赏价值,因此在园林工程中设计能发挥其艺术造景功能。小品在园林景观整体环境中虽然体量很小,但却有画龙点睛的功能。

1.2 使用功能

园林景观小品不仅可造景,还可直接使用,这便是它的使用功能。如,给人们提供休息、纳凉亭、廊、榭、椅等小品,提供照明的园灯,为儿童提供游戏和娱乐游乐设施等小品。

1.3 信息传达功能

信息传达功能是指园林景观小品所具有的宣传教育和区域识别功能。园林景观中宣传廊和宣传牌就具有宣传教育作用,道路指示牌可为人们提供交通上相关信息。园林景观小品还具有特定区域特征,是区域内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最直接反映。

1.4 安全防护功能

园林景观小品安全防护功能是指保证人们游览活动时人身安全功能。这类小品突出代表便是各种护栏、围墙、挡土墙等。这些小品还有强调和划分不同空间的功能。

2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形式创造而忽视实用性

注重园林景观小品外在形式美观性而忽视其内在实用性是当前小品设计中的通病。这样最终导致小品沦为摆设。一些小品设计缺乏细致周密考虑,建设在人流量少或不宜人们休憩的地方,导致其因使用频率过低而被废弃。

2.2 忽略生态效益

虽然园林景观小品自身有很强表现力,但也应与整体环境相适应,若一味强调自身表现力,就会造成生态效益缺失。例如,有些地方喜用大面积广场铺装和水景设计,虽然营造了景观,但对有限绿地占有导致冬无遮挡、夏无庇荫的结果,得不偿失,也会使得小品生态效益缺失,造成资源浪费。

2.3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缺乏特色

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总给人“千城一面”的感觉。园林景观小品也多是工业化生产下的成品。这样就淡化了城市园林景观的风格,更无法体现城市特色。

2.4 园林景观小品的设计缺乏规范性

园林小品设计往往只注重其外在表现力,而缺乏规范施工与管理。小品设计尺度不当便达不到其使用效果甚至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施工技术不过关造成了小品寿命降低等问题。

3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的要点及应用手法

3.1 设计要点

3.1.1 巧于立意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需借鉴书法绘画艺术“意在笔先”的方法,就是指在小品设计时要先进行立意,因为无立意作品便无灵魂,相对于小品来说便是简单堆砌,毫无内涵。前文分析过,小品的作用和功效是多重的,既能给人们提供观赏价值,又能发挥便捷的使用功能,还巧妙传达出特定精神与文化。因此,小品在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其外在形式美和造型丰富,还要更加注重对意境的设计。在园林小品设计上要达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效果。

3.1.2 精于体宜

精巧比例和合理构图能够大幅提升园林景观整体效果。在园林景观小品设计时,要注重考量空间、地势、近远景等不同空间条件下小品的体量和尺度,在设计上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要达到小品应有的效果又不可喧宾夺主。

3.1.3 独具特色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应独具特色,这是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小品造型及风格应做到与周边环境协调和融合,并能体现出一定地区人文特色。每一个园林景观小品都应该是园林景观中的精美艺术品,因此设计时应将小品自身特色尽量放大,将其熔铸在园林景观整体设计中。

3.1.4 师法自然

因为园林小品最终也是要归于园林景观整体设计,因此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师法自然,做好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设计师在设计小品时,尽量做到不破坏原有自然风貌,得景随形,充分利用其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丰富园林的自然景观。

3.2 园林景观小品的应用手法

3.2.1 主景

在园林绿地主要风景观赏点布设景观小品,使其成为视野范围内主景。通常应设在全园构图中心范围内,从位置、体量和功能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主景小品设置对整个园林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决定造园成败。如北京市亚运村中心花园里的八角亭就为园中主景。

3.2.2 对景

在园林绿地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为了观赏主要景物或与其相呼应而设立小品称为对景。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和北岸玉龙亭互为对景;北京市中山公园中轴线上主体花坛也采用了对景手法。

3.2.3 隔景

即通过设置小品将园林分隔成不同景区和多个相对独立空间,使景区景点各有特色,丰富园景,增加园景构图,使园景层出不穷,并且多个独立小空间还可避免游人相互干扰。如在园林中用廊子、景墙、拱桥将绿地或水域分隔开而形成不同景区。

3.2.4 障景

障景手法的目的是达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障景就是在园林绿地中有意识地设置小品以遮挡视线引导空间转变方向,比如在园林大门入口处,可设置一些小品来阻挡游人前行路线,将人们向两侧引导,而后进入园景展现,增加游园趣味性。

3.2.5 框景

框景就是人为设置一个框架将最美好景色集中在特定视野范围内。其常用手法就是在最佳位置设计一些小品,譬如景门和景窗,将自然美好景色框架在内,收集和浓缩,画卷一般展现在游人面前,起到强烈艺术感染力。运用框景手法营造小品,还能吸引大量摄影爱好者驻足。

4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建筑小品应该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为原则,设计中要善于立意,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并最大限度做到与自然融合。在进行园林小品建设时,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闲置,以期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苑升旺.论环境小品的设计思维方法[J].现代装饰理论,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