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十篇

时间:2023-12-19 17:47:05

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

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篇1

一、环境法历史转型的类型

根据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所谓原生环境问题(或称第一环境问题)和由人为原因引起的所谓次生环境问题(或称第二环境问题)两大类;次生环境问题又可分为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破坏问题,前者主要指各种污染要素对各种环境要素的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海洋污染等。传统的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学主要解决次生环境问题,特别是其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早期的环境法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日本早期的环境法尤为突出污染防治法的优先性。我国环境立法较多地借鉴了日本的经验,长期以来环境立法基本上囿于环境保护法的范畴,而理论界一直有所谓大环境法与小环境法之说。"大环境法观点其名称一般叫环境法,小环境法观点一般称环境保护法,其区别在于广义还是狭义的环境保护的划分。把资源保护、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包括在环境保护里面的属大环境法观点。反之则为小环境法观点。我国立法、管理部门采取小环境法观点,而理论、教学部门则倾向大环境法观点,两种观点并存产生种种矛盾。"[2]而事实上,所谓大环境法,也基本上不涉及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由小环境法向大环境法的发展,表现为环境法的历史转型,目前,世界上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均以不同途径、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环境法的历史转型,其作法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法国模式。作为大陆法代表的法国,其环境法的转型可形容为两条腿走路。法国的环境法渊源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于1960年至1980年期间制定的各单行公害防治法规;二是源于民法(如所有权、相邻权、地役权、损害赔偿等),并由此派生出农业、森林、渔业、矿业等自然资源专业法规,如国有土地法、都市计划法、海港法等,而且刑法的相关条文可直接纳入准用,这两类并行的法律规范统称为环境法。其中民法的有关规定产生较早,但自然资源专业法规的产生和发展要迟一些,直到1976年法国将这类规定整合为《自然保育法》,而公害防治法的产生较早但并未实现整合,且没有将二者编纂为环境法典。德国的作法与法国类似;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环境法基本上也属于这种模式,一般是将污染防治法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合称为自然保护法。

第二种类型是日本模式。日本环境立法采取先公害防治、后自然保育的作法。这种现象源于日本环境法产生时公害剧烈的特殊历史背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早期对公害没有警觉而任其发展,战后的日本专心致力于追求经济的高度成长,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遭到极大的污染和破坏,在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压力下,1970年日本修订后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强调环境优先,将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其生活环境作为立法的唯一目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确认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对日本环境法的目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于1993年制定的《环境基本法》,将其立法目的规定为:"必须以健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筑为宗旨,并且以充实的科学知识防止环境保全上的妨害于未然为宗旨,实现将因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活动造成对环境的负荷减少到最低限度,其他有着环境保全的行动由每个人在公平的分配负担下自主且积极地实行,既维持健全丰惠的环境,又减少对环境的负荷。"现阶段,日本已将环境保护的政策由控制公害转变到对整个国土环境的保全,环境立法更加注重整体化的架构,形成了以综合性的环境基本法为中心,其他相关部门法为补充,包括污染防治、自然保护、环境纠纷处理及损害救济、环境管理组织等内容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环境标准组成的完备体系。

第三种类型是美国模式。美国于1969年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为基本法,作为美国联邦及各州环境的宪法,立法工程浩大,内容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育及污染防治外,也包括社会性的种类环境侵害(社区特征之改变,环境空间之拥塞、经济关系之受影响,休闲、美感上之破坏,人口稠密、交通大众运输系统之过度负荷、犯罪及可能形成犯罪,或影响社区安宁之计划或措置,核能及核废料运输所引起之恐惧感)。环境基本法的制订使美国环境法的转型带有突变的特色,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相当的超前性。

美国的环境基本法是在对以往的环境立法进行整合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出台后,美国在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从治理为主到预防为主的转变,对环境实行综合性保护,大量制定和修改了单行法规,扩大了环境法的领域,是美国环境法转型的标志。

上述各国环境法的历史转型虽然途径不同,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这就是环境法的调整范围由污染防治为主,逐步扩大到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并重,进而扩大到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并且,当代许多国家的环境法已发展成为拥有自己的法理基础和调整对象、结构严谨、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并形成了以宪法关于环境保护规定为基础、以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其他相关部门法有关环境保护规定为补充,包括污染防治、自然保护、环境纠纷处理、损害救济、环境管理组织等内容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环境标准组成的完备体系。

二、我国环境法历史转型的选择

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多年来,法律的调整范围基本上未发生重大变化,环境法在立法上并未转型,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在体制上,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职责范围依然限于污染防治,至于自然资源保护,则主要由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负责。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正面临着如何避免重蹈一些国家生态环境先破坏后恢复的覆辙、如何在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一些新课题。从我国环境保护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国外环境法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现阶段正在进入环境法的历史转型时期,其基本发展趋势是由传统的污染防治法体系转变为包括污染防治在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论证这一历史转型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法制建设道路至关重要,是当今我国环境法学研究的紧迫任务。

事实上,我国的环境法立法较多地借鉴了日本的经验,但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完成立法的转型,亦没有像法国那样在物权法等相关部门法中充实和完善自然保育法方面的内容,更没有达到美国环境基本法那样的覆盖程度。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第7条和第三章都有广义环境保护的内容,但缺乏操作性规范,只相当于一种宣示,最多属于"软法性"规范。环境法调整范围的局限性和环保部门职责的局限性是我国目前自然资源保护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总的说来,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形成过程采取了先污染防治后自然资源保护的途径,法律规范中法典化特征明显。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展望,我国的环境立法具有跨越式发展的特点,表现为一方面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立法,通过超前性立法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不受国外立法的局限,跨越国外已过时的立法,使立法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经比较成功地实现了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的跨越式发展,可称为第一步跨越;目前正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立法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可称为第二步跨越。我国环境法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第一步跨越是防止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第二步跨越的目标应确定为防止经济开发建设导致的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我国这两个跨越式立法阶段的结合表现为我国环境立法的历史转型。笔者认为,我国环境法要实现第二步跨越式转型,需突破两个瓶颈问题:一是突破传统的污染防治法瓶颈,向生态环境法方向的转变。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在谈到西部环保工作时强调,一定要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要求,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城镇污染治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重、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方针,力争实现西部环境事业的跨越式发展。"[3]二是突破行政管理法的瓶颈,向管理法与财产法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我国转型后的环境法应定位为生态环境法,应由污染防治法与生态保护建设法(亦可称为生态保育法)两大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和各单项污染防治的立法,也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和臭氧层保护立法(此二者亦与生态保育的规定相交叉)。后者包括生态保护法和生态建设法两部分,前者可分为生物资源(主要是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等可再生资源)保护法、非生物资源保护法(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和人文生态环境保护法三部分;后者包括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生态区域建设、国土整治、流域治理、气象和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立法。

然而,是否需要在这两部分之上制定一部作为该两部分"母法"的环境基本法?笔者认为,因为我们已有环境法律规范较多的带有类似日本法的"基因",考虑到历史的前后承接和立法资源的节约,新制定一部环境基本法或修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为名符其实的环境基本法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②]

三、环境法修改的立法原则问题

笔者认为,此次环境法修改在立法原则上应体现以下要求:

1、国家生态安全与公民生态环境生存权相结合

"生态安全是指一国生态环境在确保国民身体健康、为国家经济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保障能力的状态。构成生态安全的内在要素包括:充足的资源和能源、稳定与发达的生物种群、健康的环境因素和食品。"[4]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谓生态环境是指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的环境系统。它由包括各种自然物质、能量和外部空间等生物生存条件组合成的自然环境和经过人类活动改造过的人工环境共同构成。"[5]国家生态安全直接涉及三方面的安全,一是国家政治安全,二是国土安全,三是社会安全即公民的生态(或环境)安全,由于生态安全与公民的生存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具有基本人权的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将《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第三款。我国宪法所保障的人权是以人的生存权为核心,这种生存权在环境基本法中有必要设置法定的公民生态生存权或环境安全权,作为宪法人权在环境法中的体现,并通过环境法予以严格保护。

2、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举与我国环境法制较为类似的日本法为例,日本环境法的目的,经历了从"经济优先"(1967年《公害对策基本法》)到"环境优先"(1970年《公害对策基本法》)的发展。1970年修订后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将"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其生活环境"作为其唯一目的,是典型的一元论目的。但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确认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对日本环境法的目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于1993年制定的《环境基本法》,将其立法目的规定为二元论(详见前文论述)。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明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其中包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应当坚持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的二元论,但同时应发展的确立当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相冲突时,环境资源保护优先于经济发展的法律目的先后序位。

3、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相结合

《决定》指出我们应当:"完善社会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环境法应当包括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笔者建议:把将来的环境基本法定位为一部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相结合的,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统领环境法治工作的全局的法律。

4、国家干预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公众参与原则,亦称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这项原则是指,环境法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护他们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的权利。这项原则最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环境法的民主与法治要求,是环境法制建设的重要保证。在环境问题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当中,公众的环境利益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而公众相对于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处于弱者地位,如果没有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就必然失去发展的动力,就会流于形式,也根本无法保证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在我国,与公众参与原则紧密联系、相辅相承的是国家干预制度。环境法中的国家干预是指国家以社会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资格(并非仅以国有资源所有者的资格),依法对各种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活动直接进行管理的政府行为。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尽管有很大争议,但在国家对环境问题的直接干预方面,总的趋势是不断加强,并日益与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相一致。这是由于环境污染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损害了全社会的利益,因而国家出面干预已是势在必行。但笔者同时也反对把非政府组织、"第三条道路"独立化的倾向。

5、行政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环境保护历来注重政府行政主导的作用。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如何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作法,如引进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税制度等;如何处理好政府环保各相关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与通过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环境保护领域,这已经成为一项意义重大且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环境基本法在这个问题上应明确宣示立法者的态度,即应明确宣示:坚持走行政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道路。

6、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相结合

国际环境法是现代国际法中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与国内环境法既是两个独立的体系,相互之间又存在许多关联。多数学者认为,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地位相同,效力没有高低之分,两者由于渊源、主体及实质各不相同,因此相互独立。但是,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又是密切相关、互相渗透和互相补充的,它们之间可以通过"移植"、"吸纳"和"接受"而相互转化。此种理论可称为"衔接说"。笔者建议:环境基本立法应采纳"衔接说"来处理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之间的关系,注重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相结合。并且这种衔接应坚持以下几个方面:国内环境法是实施国际环境法的重要保证;国内环境不能改变国际环境法中所规定的原则;国际环境法不能干预国家按照原则所制定的国内环境法;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地位相同;法律规范适用次序上,国际环境条约先于国内环境法等。

笔者的以上思考主要关于此次制定(修改)环境基本法所应当遵循的决定该法基本定位、取舍实体内容等方面的原则。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至少还应当确立以下立法技术方面的原则,即环境基本应从立法上致力于解决以下问题:确立环境资源保护中"预防-管制-整治与救济"相结合的全面有序的体系;确立环境法中核心法律概念的定义和范围;整合现行环境污染防治与资源保育领域相关法律的共通原理原则和措施制度;确立环境资源保护中各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确立环境资源主管机关的权限划定标准等。

四、环境基本法框架比较

如何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环境基本法的先进立法体例,是此次修改环境法的另一个重要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此笔者介绍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已有的或新近的有关环境基本法的立法框架,以供比较借鉴。

(一)日本的《环境基本法》(1993年)[③]

该法由三章共46条和一条附则组成,其基本框架为:第一章"总则",规定了:法律目的、主要核心概念的定义、环境资源的享受与继承、构筑对环境负荷影响最少的可持续发展社会、通过国际协调积极推进全球环境保护、国家的职责、地方公共团体的职责、企业的职责、国民的职责、环境日、法制上的措施、年度报告、防止放射性物质引起的污染等内容。第二章"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具体分为第一节"有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方针"、第二节"环境基本规划"、第三节"环境标准"、第四节"特定地区的公害防治"(分为公害防治计划的制定与推进公害防治计划的完成两条)、第五节"国家为保护环境应当采的措施"(分为国家在制定政策时的考虑、环境影响评价的推进、为了防止发生环境污染国家应当采取的控制措施、旨在防止环境污染的经济措施、有关环境保护设施的配备及其他事业的推进、促进对有助于降低环境负荷制品的利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学习、促进民间团体等的自发活动的措施、情报提供、调查的实施、检视等体制的健全、科学技术的振兴和公害纠纷的处理与救济被害者等十三条)、第六节"有关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分为有关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有关观测等的国际联合、旨在促进地方公共团体或民间团体发起的活动与对实施国际合作的关照等四条)、第七节"地方公共团体的政策"、第八节"费用负担与财政措施"(分为原因者负担、受益者负担地方公共团体的财政措施与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合作等四条)。第三章"环境审议会议等",具体分为第一节"环境审议会"(分为中央环境审议会、中央环境审议会的组织、都、道、府、县环境审议会与市、镇、村环境审议会等四条)、第二节"公害对策会议"(分为设立和所掌管的事务与组织两条)。附则规定了法律的施行时间。

(二)俄罗斯联邦的《环境保护法》(2002年)[④]

该法由十六章八十余条组成[⑤],其基本框架为:第一章"总则",规定了:基本概念、环境保护立法、环境保护基本原则、环境保护对象等内容。第二章"环境保护管理基础",规定了: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在环境保护关系领域的职权、俄罗斯联邦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在环境保护关系领域的职权、地方自治机关在环境保护关系领域的职权、实施国家环境保护管理的执行权力机关、俄罗斯联邦权力机关与俄罗斯联邦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在环境保护关系领域的职权划分、地方自治机关实施的环境保护管理等内容。第三章"公民、社会团体和其他非商业性团体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公民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权利和义务、从事环境保护活动的社会团体和其他非商业性团体的权利和义务、保障良好环境权的国家措施体系等内容。第四章"环境保护领域的经济调整",规定了:环境保护领域的经济调整方式、俄罗斯联邦生态发展联邦规划、俄罗斯联邦各主体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和环境保护措施、对不良的环境影响收费、环境保护产业活动、生态保险等内容。第五章"环境保护标准制度",规定了:环境保护标准制度的基础、对制定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环境质量标准、允许的环境影响标准、物质和微生物允许排放标准、生产废物和消费废物的生产标准及其处置限额、允许的物理环境影响标准、允许的取用自然环境构成物标准、允许的人为环境负载标准、其他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领域的国家标准和其他标准性文件、某些环境保护活动的许可制度、生态认证等内容。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鉴定",规定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生态鉴定等内容。第七章"对进行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的环境保护要求",规定了:对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和其他项目的布局、设计、建设、投产、运营、停工和清算的基本环境保护要求、对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和其他项目布局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和其他项目设计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和其他项目的建设和改建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和其他项目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和其他项目的运营和退役的环境保护要求、对能源项目布局、设计、建设、改建、投产、和运营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军事和国防项目、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布局、设计、建设、改建、投产、运营和退役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经营使用农业项目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土地改良,土壤改良系统和单个水利技术设施的布局、设计、建设、改建、投产和运营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城乡居民点的布局、设计、建设、改建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产和使用汽车及其他运输工具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石油天然气开采生产项目和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项目的布局、设计、建设、改建、投产和运营的环境保护要求、对潜在危险化学物质(包括放射性物质)、其他物质和微生物的生产、使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利用放射性物质和核材料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在农业和林业中使用化学物质的环境保护要求、保护环境,防止不良的生物影响、对处置生产废物和消费废物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建立防护和保护区的环境保护要求、对财产私有化和国有化的环境保护要求、保护大气臭氧层、保护环境,防止不良的物理影响、对违反自然保护要求的应对措施等内容。第八章"生态灾难区、紧急状态区",规定了:确定生态灾难区、紧急状态区的程序等内容。第九章"受特殊保护的自然客体",规定了:保护自然客体的措施、保护自然客体的法律制度、稀有的濒临灭绝的植物、动物及其他生物体的保护、城乡居民点绿化资源的保护、稀有何濒临消失的土壤的保护等内容。第十章"国家环境监测(国家生态监测)",规定了:国家环境监测(生态监测)的组织。第十一章"环境保护监督(生态监督)",规定了:环境保护监督(生态监督)的任务、环境保护领域的国家监督(国家生态监督)、国家环境保护监督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环境保护领域的生产监督(生产生态监督)、环境保护领域的市政监督(市政生态监督)和环境保护社会监督(社会生态监督)、对生产不良环境影响的客体的国家登记等内容。第十二章"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第十三章"建设生态文化的基础",规定了:生态教育的全民性和综合性、在教育机构中教授生态知识基础、对组织领导人和专家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培训、生态教育等内容。第十四章"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责任和环境保护纠纷的处理",规定了:违反环境保护立法的责任种类、环境保护纠纷的处理、全部赔偿环境损害的义务、违反环境保护立法造成的环境损害的赔偿程序、因违反环境保护立法造成的公民健康和财产损害的赔偿、关于限制、停止和终止有关人员进行的违反环境保护立法活动的请求等内容。第十五章"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规定了: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的原则和俄罗斯联邦的环境保护国际条约等内容。第十六章"最后规定"。

(三)我国台湾地区《环境基本法》(2002年)[⑥]

该法由五章共四十一条组成,其基本框架为:第一章"总则",规定了:立法目的、环境及永续发展的定义、环境保护与经济、科技及社会发展并重、全民环境保护责任、绿色消费,减少环境负荷、以生命周期为基础,促进清洁生产、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及执行之评估检讨、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环境保护教育宣导、组织体系及工作内容、环境保护咨询、国际合作、环境保护人才培育及专责单位、人员之设置、环保法庭等内容。第二章"规划及保护",规定了:资料库之建立、土地利用及规划、区域划分及活动限制、自然保育等内容。第三章"防制及救济",规定了:非再生性及稀有资源之特别保护、地下水、地层及海岸之保育、抑制温室效应采预防及医疗保健措施、非核国家目标、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环境品质及管制标准、建立政府事前许可、机动查核、事业自动申报及管制与稽查制度、监测及预警制度、污染者付费、国家永续发展委员会、环境资源专责部会、环境基金、受益者及使用者付费、环境纠纷处理及补偿、救济制度、公民诉讼等内容。第四章"辅导、监督及奖惩",规定了:环境保护之研究发展、环境保护事业之辅导奖励、环保工作之辅导、奖励及补偿、促进再生资源,使用环保标章产品、违反行为之确实取缔处罚等内容。第五章"附则",规定了:订定环境日和法律施行日期等内容。

五、我国环境基本法框架构建设想

我们将来的环境基本法应如何构建体系,是学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但对此目前鲜有学者提出系统的设计,笔者仅见如汪劲先生的设计,认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修改草案分为七章,即总则、政府环境保护管理的组织体制与决策机制、预防环境污染与自然破坏、治理环境污染与自然破坏、合理利用与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与能源、法律责任和附则。[6]

笔者初步的建议是,将来的环境基本法是否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为总则。主要内容涉及如:立法目的、调整对象、核心概念的界定、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国家、环境保护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的基本环保权利与义务、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保护科技发展及其资助与奖惩、国际合作的原则、方式和程序等。

第二章为政府环境保护管理的组织体制与决策机制。主要内容涉及如:环境保护管理主管机关的权限分配基准、组织的设立、中央与地方的环境保护职责划分、各类环境保护规划、各个相关委员会及其议事、决策、报告机制、公众参与决策和听证制度等。

第三章为环境法基本制度。主要内容涉及如:环保资料库及环保信息公开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环境品质监控制度、建立政府事前许可、机动查核、企事业单位自动申报及管制与稽查制度、监测及预警制度、受特殊保护的自然客体制度(如,生态保护区制度、稀有的濒临灭绝的植物、动物及其他生物体的保护制度、城乡居民点绿化资源的保护制度、稀有和濒临消失的非生物资源的保护制度等)、各类环境保护领域的经济调整制度(如环境税收制度、循环经济制度、环保产品标识制度、污染者付费制度、受益者及使用者付费制度等)、生态灾难和环境事故紧急应对制度等。(该章内容较多,可以考虑分节。)这部分内容学者们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应保持一定的超前性,但不可过于具体。

第四章为环境法律责任和环境损害救济。主要内容涉及如:环境法律责任、环境基金制度、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环境纠纷处理及补偿、救济制度、公民诉讼、生态保险等。这部分可借鉴日本的有关专门立法。

第五章为附则。主要内容涉及如有关法律的生效、补充规定和解释规制等问题。

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篇2

一、环境法历史转型的类型的选择

根据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所谓原生环境问题(或称第一环境问题)和由人为原因引起的所谓次生环境问题(或称第二环境问题)两大类;次生环境问题又可分为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破坏问题,前者主要指各种污染要素对各种环境要素的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海洋污染等。传统的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学主要解决次生环境问题,特别是其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早期的环境法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日本早期的环境法尤为突出污染防治法的优先性。我国环境立法较多地借鉴了日本的经验,长期以来环境立法基本上囿于环境保护法的范畴,而理论界一直有所谓大环境法与小环境法之说。“大环境法观点其名称一般叫环境法,小环境法观点一般称环境保护法,其区别在于广义还是狭义的环境保护的划分。把资源保护、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包括在环境保护里面的属大环境法观点。反之则为小环境法观点。我国立法、管理部门采取小环境法观点,而理论、教学部门则倾向大环境法观点,两种观点并存产生种种矛盾。”[2]而事实上,所谓大环境法,也基本上不涉及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由小环境法向大环境法的发展,表现为环境法的历史转型,目前,世界上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均以不同途径、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环境法的历史转型,其作法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法国模式。作为大陆法代表的法国,其环境法的转型可形容为两条腿走路。法国的环境法渊源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于1960年至1980年期间制定的各单行公害防治法规;二是源于民法(如所有权、相邻权、地役权、损害赔偿等),并由此派生出农业、森林、渔业、矿业等自然资源专业法规,如国有土地法、都市计划法、海港法等,而且刑法的相关条文可直接纳入准用,这两类并行的法律规范统称为环境法。其中民法的有关规定产生较早,但自然资源专业法规的产生和发展要迟一些,直到1976年法国将这类规定整合为《自然保育法》,而公害防治法的产生较早但并未实现整合,且没有将二者编纂为环境法典。德国的作法与法国类似;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环境法基本上也属于这种模式,一般是将污染防治法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合称为自然保护法。

第二种类型是以日本模式。日本环境立法采取先公害防治、后自然保育的作法。这种现象源于日本环境法产生时公害剧烈的特殊历史背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早期对公害没有警觉而任其发展,战后的日本专心致力于追求经济的高度成长,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遭到极大的污染和破坏,在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压力下,1970年日本修订后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强调环境优先,将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其生活环境作为立法的唯一目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确认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对日本环境法的目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于1993年制定的《环境基本法》,将其立法目的规定为:“必须以健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筑为宗旨,并且以充实的科学知识防止环境保全上的妨害于未然为宗旨,实现将因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活动造成对环境的负荷减少到最低限度,其他有着环境保全的行动由每个人在公平的分配负担下自主且积极地实行,既维持健全丰惠的环境,又减少对环境的负荷。”现阶段,日本已将环境保护的政策由控制公害转变到对整个国土环境的保全,环境立法更加注重整体化的架构,形成了以综合性的环境基本法为中心,其他相关部门法为补充,包括污染防治、自然保护、环境纠纷处理及损害救济、环境管理组织等内容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环境标准组成的完备体系。

第三种类型是以美国模式。美国于1969年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为基本法,作为美国联邦及各州环境的宪法,立法工程浩大,内容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育及污染防治外,也包括社会性的种类环境侵害(社区特征之改变,环境空间之拥塞、经济关系之受影响,休闲、美感上之破坏,人口稠密、交通大众运输系统之过度负荷、犯罪及可能形成犯罪,或影响社区安宁之计划或措置,核能及核废料运输所引起之恐惧感)。环境基本法的制订使美国环境法的转型带有突变的特色,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相当的超前性。

美国的环境基本法是在对以往的环境立法进行整合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出台后,美国在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从治理为主到预防为主的转变,对环境实行综合性保护,大量制定和修改了单行法规,扩大了环境法的领域,是美国环境法转型的标志。

上述各国环境法的历史转型虽然途径不同,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这就是环境法的调整范围由污染防治为主,逐步扩大到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并重,进而扩大到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并且,当代许多国家的环境法已发展成为拥有自己的法理基础和调整对象、结构严谨、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并形成了以宪法关于环境保护规定为基础、以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其他相关部门法有关环境保护规定为补充,包括污染防治、自然保护、环境纠纷处理、损害救济、环境管理组织等内容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环境标准组成的完备体系。

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多年来,法律的调整范围基本上未发生重大变化,环境法在立法上并未转型,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在体制上,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职责范围依然限于污染防治,至于自然资源保护,则主要由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负责。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正面临着如何避免重蹈一些国家生态环境先破坏后恢复的覆辙、如何在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一些新课题。从我国环境保护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国外环境法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现阶段正在进入环境法的历史转型时期,其基本发展趋势是由传统的污染防治法体系转变为包括污染防治在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论证这一历史转型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法制建设道路至关重要,是当今我国环境法学研究的紧迫任务。

事实上,我国的环境法立法较多地借鉴了日本的经验,但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完成立法的转型,亦没有像法国那样在物权法等相关部门法中充实和完善自然保育法方面的内容,更没有达到美国环境基本法那样的覆盖程度。虽然我国环境基本法第2条、第7条和第三章都有广义环境保护的内容,但缺乏操作性规范,只相当于一种宣示,最多属于“软法性”规范。环境法调整范围的局限性和环保部门职责的局限性是我国目前自然资源保护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总的说来,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形成过程采取了先污染防治后自然资源保护的途径,法律规范中法典化特征明显。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展望,我国的环境立法具有跨越式发展的特点,表现为一方面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立法,通过超前性立法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不受国外立法的局限,跨越国外已过时的立法,使立法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经比较成功地实现了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的跨越式发展,可称为第一步跨越;目前正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立法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可称为第二步跨越。我国环境法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第一步跨越是防止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第二步跨越的目标应确定为防止经济开发建设导致的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我国这两个跨越式立法阶段的结合表现为我国环境立法的历史转型。笔者认为,我国环境法要实现第二步跨越式转型,需突破两个瓶颈问题:一是突破传统的污染防治法瓶颈,向生态环境法方向的转变。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在谈到西部环保工作时强调,“一定要按照江总书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要求,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城镇污染治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重、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方针,力争实现西部环境事业的跨越式发展。”[3]二是突破行政管理法的瓶颈,向管理法与财产法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我国转型后的环境法应定位为生态环境法,应由污染防治法与生态保护建设法(亦可称为生态保育法)两大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现行的各污染要素防治的立法,也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和臭氧层保护立法(此二者亦与生态保育的规定相交叉)。生态保育法包括生态保护法和生态建设法两部分,前者可分为生物资源保护法、非生物资源保护法和人文生态环境保护法三部分;后者包括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生态区域建设、国土整治、流域治理、气象和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立法。然而,是否需要在这两部分之上制定一部作为该两部分“母法”的环境基本法?笔者认为,因为我们已有环境法律规范较多的带有类似日本法的“基因”,考虑到历史的前后承接和立法资源的节约,新制定一部环境基本法或修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为名副其实的环境基本法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②]

二、环境基本法的立法(修改)原则

制定一部环境基本法或修改现行《环境保护法》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基本法的造法活动必须遵守事先确定的立法(修改)原则,立法(修改)的原则是立法指导思想的具体化,是立法(修改)实体内容取舍、编排的依据。笔者认为,此次环境基本法立法(修改)的原则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国家生态安全与公民生态环境生存权相结合,坚决保障基本人权。

“生态安全是指一国生态环境在确保国民身体健康、为国家经济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保障能力的状态。构成生态安全的内在要素包括:充足的资源和能源、稳定与发达的生物种群、健康的环境因素和食品。”[4]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谓生态环境是指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的环境系统。它由包括各种自然物质、能量和外部空间等生物生存条件组合成的自然环境和经过人类活动改造过的人工环境共同构成。”[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将《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第三款。环境权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属于我国宪法所保障的人权已含涉的应有之意,与国家生态安全相对应,我们必须同时注重公民生态生存权的保护。

2、环保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二元论。

举与我国环境法制较为类似的日本法为例,日本环境法的目的,经历了从“经济优先”(1967年《公害对策基本法》)到“环境优先”(1970年《公害对策基本法》)的发展。1970年修订后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将“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其生活环境”作为其唯一目的,是典型的一元论目的。但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确认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对日本环境法的目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于1993年制定的《环境基本法》,将其立法目的规定为二元论(祥见前文论述)。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明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其中包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笔者建议:应当坚持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的二元论,但同时应发展的确立当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相冲突时,环境资源保护优先于经济发展的法律目的先后序位。

3、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相结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决定》指出我们应当:“完善社会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环境法应当包括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笔者建议:把将来的环境基本法定位为一部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相结合的,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统领环境法治工作的全局的法律。

4、国家干预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反对把非政府组织、“第三条道路”独立化的倾向。

公众参与原则,亦称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这项原则是指,环境法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护他们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的权利。这项原则最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环境法的民主与法治要求,是环境法制建设的重要保证。在环境问题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当中,公众的环境利益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而公众相对于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处于弱者地位,如果没有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就必然失去发展的动力,就会流于形式,也根本无法保证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在我国,与公众参与原则紧密联系、相辅相承的是国家干预制度。环境法中的国家干预是指国家以社会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资格(并非仅以国有资源所有者的资格),依法对各种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活动直接进行管理的政府行为。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尽管有很大争议,但在国家对环境问题的直接干预方面,总的趋势是不断加强,并日益与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相一致。这是由于环境污染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损害了全社会的利益,因而国家出面干预已是势在必行。但笔者同时也反对单一地依靠非政府组织、“第三条道路”来解决一切环境问题的异想天开。

笔者的以上思考主要关于此次制定(修改)环境基本法所应当遵循的决定该法基本定位、取舍实体内容等方面的原则。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至少还应当确立以下立法技术方面的原则,即环境基本应从立法上致力于解决以下问题:确立环境资源保护中“预防—管制—整治与救济”相结合的全面有序的体系;确立环境法中核心法律概念的定义和范围;整合现行环境污染防治与资源保育领域相关法律的共通原理原则和措施制度;确立环境资源保护中各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确立环境资源主管机关的权限划定标准等。

三、环境基本法的框架构建

如何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环境基本法的先进立法体例,是此处制定(修改)环境基本法中另一个中心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此笔者将主要介绍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已有的或新近的有关环境基本法的立法框架,以供比较借鉴。

(一)日本的《环境基本法》(1993年)[③]

该法由三章共46条和一条附则组成,其基本框架为:第一章“总则”,规定了:法律目的、主要核心概念的定义、环境资源的享受与继承、构筑对环境负荷影响最少的可持续发展社会、通过国际协调积极推进全球环境保护、国家的职责、地方公共团体的职责、企业的职责、国民的职责、环境日、法制上的措施、年度报告、防止放射性物质引起的污染等内容。第二章“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具体分为第一节“有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方针”、第二节“环境基本规划”、第三节“环境标准”、第四节“特定地区的公害防治”(分为公害防治计划的制定与推进公害防治计划的完成两条)、第五节“国家为保护环境应当采的措施”(分为国家在制定政策时的考虑、环境影响评价的推进、为了防止发生环境污染国家应当采取的控制措施、旨在防止环境污染的经济措施、有关环境保护设施的配备及其他事业的推进、促进对有助于降低环境负荷制品的利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学习、促进民间团体等的自发活动的措施、情报提供、调查的实施、检视等体制的健全、科学技术的振兴和公害纠纷的处理与救济被害者等十三条)、第六节“有关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分为有关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有关观测等的国际联合、旨在促进地方公共团体或民间团体发起的活动与对实施国际合作的关照等四条)、第七节“地方公共团体的政策”、第八节“费用负担与财政措施”(分为原因者负担、受益者负担地方公共团体的财政措施与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合作等四条)。第三章“环境审议会议等”,具体分为第一节“环境审议会”(分为中央环境审议会、中央环境审议会的组织、都、道、府、县环境审议会与市、镇、村环境审议会等四条)、第二节“公害对策会议”(分为设立和所掌管的事务与组织两条)。附则规定了法律的施行时间。

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篇3

【关键词】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同时对于提升经济、人文方面的实力同样起着巨大作用。以深圳的环保体制改革创新为例,要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完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据此,加强有关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则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部门统管未落实

我国的环保管理体制中存在较为常见的问题,便在于相关管理部门的统管工作落实不到位。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工业生产模式也为环保工作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党和政府以及各级相关部门都制定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虽然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总的说来,环保形势依然不容懈怠。其中,关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的便在于领导机关的统管实施方面。要实现“上行下效”的环保工作浪潮,使管理工作不单单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上,而要通过上下一心的协调管理,完成环保管理工作的重任。

(二)立法体系不完善

环境恶化问题虽然来势猛烈,但我国大多数人民群众还是在近些年来才建立起关于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又因现代化、科技化的工业发展历程较短的原因,所以关于环境保护这方面的各项立法也并不完善,仍旧存在大量法律法规未涉及、未规范的方面,或是依然有一些不合乎实际的法律内容。这些“漏洞”也为环境破坏者们提供了“可趁之机”。

(三)环保部门缺乏独立性

在环保部门进行日常管理的工程中经常会涉及到与其他部门之间相互重叠或形成管理“缺口”的情况发生。环保部门中无论是环境保护的行政区划的管理部门还是环境资源管理等其他部门,都是按照土地、林业、矿产等相关要素设置的管理模式。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却时常出现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协调不到位、实际管理部门缺乏管理能力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利益纷争等问题。所以,环保部门因为缺乏独立性而造成部门内部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牵扯,也为环保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形成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体系

根据上述环境管理工作施行过程中涌现出的问题,据此,要完成环境保护的体制改革,首先便要建立健全环保相关的立法体系,并在加强立法的基础的同时,以丰富管理规范的方式作为法律补充。以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的“三同时”的管理办法为例,该项管理办法不仅立足实际,全面分析了深圳市环保管理工作重要监察方面,同时对于工程方案的施工设计、资格审查、检查申报、跟踪监察、后期管理等内容都进行了细致的规范设置。

(二)消除不合理的机构设置模式

要保障各项环保工作处于高效、优质的运行状态中,那么加快步伐,消除不合理的机构设置则显得极为重要。无论是机构冗杂所造成的环保部门工作时的互相推诿,还是因设置不合实际,给管理工作带来阻滞的设置机构,都应得到消除。深圳市立足实际,便在此项内容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推进了简政放权工作的进一步实现,将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和排污许可合并,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提高了审批的效率。通过对运行机制与管理机构能力的建设,也为环保工作的圆满实现铺平了道路。

(三)扩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

环保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政令不行”的情况,有些企业或单位机构在环保部门作出决定后,仍旧“我行我素”,使得环保整治成了“一纸空文”,让环保部门失去了警示效用,因此,加强环保部门的独立性与扩大管理职权,对于环保工作的开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三、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实行环保系统的垂直管理

环保管理体制的创新,为国家环保工作不断向前迈进开辟了捷径。要实现体制内容的创新,首先要从环保系统的垂直管理着手。举例来说,深圳市荣获了关于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的“绿坐标”大奖,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其中努力探索环境监测体制改革与垂直改革的互相配合办法,也成为了深圳市环保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这种由省级环保部门对市县以及其他机构的直接管理,改变县级环保局作为单设的环保派出机构的模式,既能够在开展工作时更加有利于落实环保管理责任与承担管理义务,这种制度创新也为切实推动环保工作的落实开辟了有益条件。

(二)坚持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领导

环境保护不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单独作战”,而是需要从整体出发,以全局性的眼光完成各项管理任务。因此,坚持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领导,也改变了过去环保事业“一盘散沙”的形象,例如,深圳市则建立起自然资源核算体系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预警机制,并由执法部门统一领导,这种模式也进而转换为凝聚在环保管理工作中的统一整体,以全面性、准确性的领导方式,做到立足实际、联系全局的落实工作。

(三)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建设,都还处于一个不完备阶段。因此,也需要对国外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与创新理论积极地进行吸收借鉴,通过学习先进的环保管理体制,再结合我国实际加以运用,也能为我国的环保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工作贡献出重要价值。比如,深圳市政府在发挥改革先行示范作用的过程中,提出通过汇集国内外环保产业的优势资源,争取为我国环保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走出去”树立标准。此外,在对国外的环保优势产业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更应当对其环保管理体制“兼收并蓄”,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专家学者所著的关于环保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佳作进行研究,实现中国与其他先进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环保体制建设内容的求同存异、融会贯通。但这些文献作品也会存在只探究单个国家内部环保管理制度改革与经验措施的特点,往往缺乏全面性与综合性的解析,所以在对国外这些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学习的同时,也要对众多国家展开多样化的分析,以求探寻出正确、合适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环保工作不仅对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对于每个个体的生存、发展延续也都有着极其巨大的意义。环保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内容作为管理制度建设的艰巨任务,也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实现奠定了有益基础。因此,在国家推进环保体制的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各级部门建立起完整、全面、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以此促进环保事业获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周训芳.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改革构想[J].法学杂志,2015,05:25-35.

[2]周生贤.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J].环境保护,2014,05:10-12.

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篇4

关键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总的原则是:有利于客观公正的反应企业环境污染状况,有利于“三同时”制度执行,有利于控制污染,有利于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确保新建项目不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环境保护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我国也颁布了相关的条例和制度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而建设项目在完成以后要进行环境保护的验收工作,这是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它是确保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共同运行的最重要的一步。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务院第253号[19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局环监字[1991]088 号《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若干规定》及[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都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做了相关规定,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为:业务委托编写现场勘查的方案还有对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核,填写现场的监测报告和审核报告。

1 现场勘察

现场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勘察建设项目的主要工程,就是相关的生产设施,还要对相关的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和勘查工作。主要检查能否开展验收监测工作,另外还要对验收监测工作的范围作出确定,制定出一套验收监测的具体方案,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它也是验收监测工作的一个部分。

2 监测方案的编写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编制验收监测方案

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方案主要是描述一个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环评报告和环评批复中所规定的环保措施的建设情况,还有对环保设施的实际安装状况进行详细的检查还有监测。它的主要内容是:

2.1.1 前言部分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是简单的描述建设项目还有验收监测工作的原由,对建设项目的由来做简单介绍,并且说明工程开始建设和建成的时间,以及委托单位还有监测单位和现场勘查时间等问题。

2.1.2 验收监测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是国家颁布的和地方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的技术规范、与建设项目自身有关的环保技术文件以及国家机关、地方机关和行业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意见等等。这些都是进行验收监测的主要依据。

2.1.3 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简单介绍项目所在位置及周边环境状况,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建设情况做简单介绍,此外介绍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原辅材料消耗,对主要的污染源和环保设施的设计安装情况做以介绍,并对项目环境影响提出意见。

2.1.4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和监测的具体内容:在评价标准中,列举出国家或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还有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环评当时适用的和现行的)。监测的主要内容应该按照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分类,全面简要地说明监测因子、时间、频次、监测点位布设情况,附示意图,采样、监测分析方法,验收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等,附监测点位示意图。在监测中严格按照标准及规范进行。

2.1.5 环境管理检查:项目建设初期、建设期间和试生产阶段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情况;环保设施、竣工及运行情况;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情况;工业固(液)体废物处置和回收利用情况;生态恢复、绿化建设及植被保护情况;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办法落实情况和卫生防护距离执行情况;施工期、运行期扰民现象调查;环保组织机构及规章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

2.2 编制验收监测方案需注意的问题

2.2.1 建设项目实际建成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复和初步设计是否一致, 有什么差异都应在验收监测方案中列表对照说明。

2.2.2 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要选择正确。

2.2.3 验收监测因子和频次选择合理。

2.2.4 环境管理检查内容要反映项目特性, 筛选出主要环境因子,确定调点。

3 签订合同关于合同经费问题

应根据收费标准和所测项目核定收费明细,签订监测合同。

4 现场监测及注意的问题

4.1 现场监测情况

监测职能科室项目负责人应明确如何监测,包括出发前定员、联系车辆、安排仪器与实验室准备,把握现场监测情况及人员安排,及时向业务室项目负责人反映产生的可疑数据。

4.2 现场监测时需注意的问题

4.2.1 现场采样期间应查看工况是否正常,是否符合验收工况要求。另外,编写报告所需资料应在现场及时收集,包括工艺情况、设备运转情况、环保处理设施设计参数及运转参数、环保处理设施清单、环境保护管理内容资料、文件档案齐全检查等内容。

4.2.2 有关敏感点监测时要讲策略,不要因为测试引起新的纠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2.3 监测职能科室现场发现问题,可以直接补测;监测结果出来后发现问题,业务室项目负责人应分清是本站责任还是企业责任后安排补测,如是企业责任,应收取一定监测费。

5 验收监测报告中编写的内容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验收监测报告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和环保验收工作的需要进行编制。前言、验收监测依据、建设项目工程概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意见及其批复的要求和验收监测评价标准的部分的编写应在监测方案的基础上,加入需要补充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5.1 监测期间工况分析:主要交代在监测期间该厂的生产是否正常运行,生产负荷是否达到竣工验收监测要求。

5.2 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介绍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执行情况和结果。

5.3 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验收监测结果,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废气量、年排放量等以及无组织排放监测值,厂区周围环境特别是敏感区环境质量的监测值等。根据验收监测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对各种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5.4 环境管理检查:根据验收监测方案检查内容, 逐条进行说明。

5.5 编写验收监测报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5.5.1 建设项目实际建成与初步设计、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复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异都应在验收监测报告中说明;

5.5.2 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及其应用要合理;

5.5.3 验收监测结果的评价准确;

5.5.4 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核算;

5.5.5 环境管理检查结果详细、公正;

5.5.6 发现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建议。

6 报告报送

报告完成后应及时制作报告的多媒体演示讲稿,并准备好验收相关材料。建设项目验收后要及时建档,然后移交科室档案管理员。

7 结束语

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而工程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对环境保护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加以重视。由此,我们针对工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1:75~80.

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篇5

1现场勘察

1.1勘察的主要内容

现场勘察是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众多的难点之一,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及法规,全面的调查污染现场的实际情况及问题。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可能产生污染的污染源及排放口进行认真彻查;对处理废气、废水、废渣及噪声等的仪器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可能会影响居民生活的项目以及可能会产生污染纠纷的地方都要进行一一的排查。

1.2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在开展现场勘察工作时,工作人员要详细了解项目中哪一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详细的有关资料,认真检查相关的施工设施是否已经配备齐全。在实地勘察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的勘察,不可以留有任何的遗漏。如果在勘察中发现,项目中出现有问题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指出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要求他们立即整改。

2现场监测

2.1监测的主要内容

现场环境监测就是工作人员使用环境污染监测仪器设备对可能或者已经受到污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实时监督及检测。监测的主要内容是:首先,针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全面分析和了解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状况,检查各个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也要检查环境污染现场的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要充分展示出验收工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地位,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2.2监测中存在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因我国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开展的较晚,环境监测的技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因此,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首先,工作人员在现场采样的过程中,应当时时查看工程的具体开展情况,并认真记录全面的资料和数据;其次,对于敏感地带的监测要格外留心,采取适当的方法,尽量避免引起纠纷;另外呢,如果在监测现场中发现问题,必须要马上进行补测,同时,监测中如果出现异常问题,也要及时与委托方进行沟通,采取合适稳妥的措施来完善。

3监测方案的撰写

3.1方案撰写时需要明确的问题

在撰写方案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合作方提供的相关资料是否详细完整;他们是否具备准确的监测条件及能力;各项环境保护设施是否可以正常无误的运作;是否将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实处等等。

3.2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监测方案撰写时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是将环境评价报告书的批准标准认定为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来进行考量的,但是,在项目进行期间,如果标准需要修订,那么环境质量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此时的环境质量标准就要按照新的来执行。对于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执行不同的行业标准。

4编制监测报告

4.1编制报告的主要内容

编制的检测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大致介绍一下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内容;其次,阐述一下本次项目的基本内容;然后,详细介绍一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内容,比如:对噪声、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量情况详细记录,同时,对一些特殊地带的监测内容与标准要进行标注说明;最后,对现场环境勘察与监测的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及分析,为以后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4.2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编写报告时,要认真注意几点:一方面,编制的报告中,对于项目的验收范围、监测的频次和因子都要详细准确的记录;另一方面,该项目的目的和特点在报告中要明确的阐述;同时,要确定该项目的成果与环境报告书中呈现的内容是相同的。

5小结

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篇6

知识与技能:

识记我国几个主要的环境保护法律名称,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保护环境的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辨别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环保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本框的教学重点,课程标准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提出理解要求,是因为这些内容是环境保护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教法建议:

1.利用教材或将学生通过网络、影视等途径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展示于课堂,使学生意识到环境的资源的重要性,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污染和破坏的严重性。启发学生思考一些如:为什么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应采什么措施保护环境,国家颁布了那些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等问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

2.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去收集身边的环境问题的案例,设计研究专题。然后以文字、照片、图片、课件等形式在课堂上交流;也可用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进行探讨。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帮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3.学生根据发现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垃圾的处理、白色污染等,可提出治理的建议或采取行动,让学生知道自己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第一步:通过提问复习导入新课:

(1)举例说明什么是环境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

(2)面临如此严重问题的环境问题,每个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请同学们就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教师因势利导引入本节新课。

第二步:介绍有关环境保护法规。

二、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看教材第二段: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请大家思考,宪法的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划上相关重点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第一目题内容,概括出教材上所介绍的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根本大法:《宪法》

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专门性环保单行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请同学看投影资料:材料分析(详见扩展),学生分析后老师归纳,说明制定这些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第三步:分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教师提问: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在环保法中的地位、作用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划出相关内容并总结:它是我国环保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对环保方面的社会关系实施法律调整的基本指导规范,是环保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教师提问:贯穿于环保法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教师重点分析"三同步"、"三统一"

教师提问:我国环境保护的其他原则还有那些?

学生回答:

2、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

学生回答这一原则的核心是"防"还是"治"?为什么?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防",即着眼于产生环境问题的危害,否则就容易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结果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为环境污染于破坏一旦形成,一般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不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难以恢复的,有的甚至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必须以防为主。

3、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凡是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不仅有开发的权利,而且有保养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凡是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都负有治理污染或补偿污染损害的责任。

4、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提问:在环境保护中,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环境质量好坏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攸关,尤其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保护环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每个公民都自觉地保护环境,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

第四步:教师简单归纳并概括本节课知识点。(条件较好的学校,可让学生归纳。)

用结构图表示如下:

探究活动

收集校内外有关白色污染的情况,并提出治理建议。

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篇7

【关键词】环境监理;工程监理;作用

长期以来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管理的重点围绕着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竣工验收两个环节开展,而环境监理的出现填补了项目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的空白,有效的控制施工期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1 环境监理的内容和目标

环境监理通过现场监督的方式实施环境保护工作,与整个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紧密结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环保核查,即项目设计是否与环评及批复要求内容一致,环保设施设计是否符合要求;二是施工期环境监理,即生态保护措施监理、环境保护达标监理、环保设施监理,涵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是否合理处置,设计中的环保措施是否逐一落实等;三是试生产期间的环境监理,即对项目试生产期间环保“三同时”和环保设施运行、生态保护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技术监督。

环境监理的目标主要是确保项目建设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与批复意见中各项环保治理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规范施工单位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行为,将项目建设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降至最低。

2 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不同

目前,环境监理工作参照工程监理的模式和经验开展,因此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工程监理主抓工程质量、进度、安全、费用方面的内容,而环境监理重点关注建设内容与环保管理措施是否按照要求落实,落实的内容是否与环评要求、批复、设计内容相一致。

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防渗施工来举例,工程监理着重检查现场防渗施工与设计内容要求是否一致,而环境监理重点关注施工的防渗等级是否满足环保要求,重点防治区域与一般防治区域的划分是否与环评中的要求相一致。

3 环境监理与环评的关系

3.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环境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监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其中提出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是环境监理工作的实施重点,需要在项目设计与施工阶段得到充分落实,因此,环境监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由环评报告书来确定。

3.2 环境监理与环境评价相互促进

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源于环境影响评价,但可能出现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环保措施与项目现场实际情况脱离,导致环保措施无法落实。此时,我们使用更有利的环保措施代替环评中措施,并通过对环境监理工作现场经验的总结反馈至环境影响评价中,使报告书中的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水平的不断提升,环保措施与现场实施的可操作性更贴近,更加有利于环境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环评与环境监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4 环境监理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4.1 深入了解项目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是环境监理工作前期核查的重点。主要关注实际建设内容与环评批复内容的差异,如平面布置的变化、建设设备设施的增减、工艺流程变化、环保设施的变化等。环境保护目标须依据环评内容进行重新核查,确保防护距离内的环境保护目标没有遗漏。

4.2 落实环评与批复要求

环评与批复中的要求在环境监理的过程中必须逐一监督、落实,监理人员对每项要求与措施都要提供相关证据,以清晰的表明现场的施工落实情况。如出现环评与批复中的要求与现场实际不相符,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于环评与批复的环保措施,并在设计中予以说明,将拟实行的措施与环评中的措施进行对比,表明所建设的环保措施是向着更有利于减少污染的方向发展的。

4.3 落实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主要针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生态保护工作开展,在满足环评与批复提出要求的基础上,确保施工期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及环境扰民投诉事件。

4.4 环保措施“三同时”监理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这意味着环保措施不能滞后于主体工程建设。工作中主要核查项目针对大气、水、固体废物、噪声、地下水、事故风险防范等内容的环保措施是否逐一有效落实。

4.5 环境监理的结论

环境监理结论中主要包括建设内容与规模核查情况、施工期环境保护达标情况、环保设施建设情况等内容,是对项目建设内容与环评及批复内容的一个对比总结。

5 结语

环境监理工作较环境影响评价更贴近于现场实际,虽然以环评为工作纲领,但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水平,对项目验收及项目后期运行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新环保法的出台与法律法规的不断更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前期评价、中期监理、后期验收将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篇8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建设项目监测

引言

环保验收工作是项目环保建设过程中确保环保法律执行、环保制度得以实施而需要进行的最终检查环节。因此,环境验收工作在项目环境管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环保验收工作的前期工作与基础性工作,环保验收监测工作长期为建设项目的竣工以及环境保护验收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是保证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得以落实的根本,其中验收监测工作建设工程污染的首次检测工作。

1、做好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在接到客户的监测委托任务之后,首先要提供如下相关方面内容的自老: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监测结果批复建议,所在地预审建议以及初步环境保护设计方案,诸如生产工艺、使用原材料、工艺流程等相关图表。设计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还涉及到环境保护生产公司、流程图、固液废弃物处理等相关材料处理建议。同时还要收集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自身也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档案及相关项目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法规要求进行检查的过程。

在进入监测现场勘测之前,必须认真的阅读相关资料,同时在现场监测过程中进一步核实环境监测评估批复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将监测现场的详细情况一一列出。在现场监测过程中将之与环境皮肤中的清单内容进行一一对应,确保各项内容都符合要求,同时还要了解多类净化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现场监测条件等。

另外,在监测细节方面,需要在监测现场对监测工作的采样位置、采样井、采样平台等相关监测条件等提出明确的要求。

例如,废水的处理,对厂方提供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单元、尤其是最初的进水以及出水位置。另外,对废水采样井处理时,一定要工程单位在现场打开井盖,对废水采样井中水流的大小、排出口的设置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其符合相关标准。同时还要在排口安装污水流量计,将实际测量数据与厂方提供数据一致性进行检查,当出现较大差异时,必须给出对应解释,同时要求厂方对采样井进行清理。

在废气的处理方面,其采样点的选择要执行《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中相关要求的规定,在勘查过程中要带好记号笔,在管道外将开孔位置、孔径等详细标出。在标注过程中,要求采样位置必须避开对测试人员造成危险影响的场所,必要时可以要求厂方设置专门的采样平台,通常要求采样平台有足够的工作面积,满足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等要求。

噪声的处理,首先要对产生噪声的声源位置、实际设备台数、隔声降噪措施以及厂区噪声敏感点等,在将这些关键点位置明确标出的基础上,还应该对噪声监测点、监测设备以及厂外界特征等进行标出。当需要对生产厂房的废气进行监测时,还需要对项目边界大小、噪声与边界距离、监测区域内电源分布情况以及现场参与人员等情况进行标出。

2、确定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相关标准

2.1 环境监测验收的根据

环境监测验收的检测包括当前有效的国家与地方所确定的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规、办法、技术规定;与该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技术性文件;国家、地方、行业管理部门相关的批复性意见;工程建设过程中与环境保护设计改动的报批手续与批复类文件;建设项目方相关环境设施的运行情况检测报告以及委托检测授权书;其他相关问题以及资料、文件等。

2.2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与主要监测内容

验收监测的评价标准通常列出了国家、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具体名称、编号、等级以及相关数据限值等。验收的监测内容可以大致上按照废水、废气、噪声以及固废进行分类,对监测因子、监测频次、监测点位置布置,采样监测方法、验收质量控制措施等,最好能够附上相关监测点的位置图片。

2.3 环境保护管理监测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管理监测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初期、建设过程以及试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执行情况;环境保护设施、竣工与运行情况;运行过程中潜在的突发性环境污染状况;工业生产过程中固(液)体废物的处置与回收状况;生态建设及环境恢复状况;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处置及落实情况;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扰民现象及问题等。

3、监测报告编写的验收

验收监测报告必须根据验收监测的结果、验收工作的世界需要来进行编写,其主要内容除了上述验收监测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以及所附的相关批复意见书之外,还需要加上其他的相关内容。例如,在环境验收监测过程中对环境运行工况分析情况、监测工艺生产过程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工业生产负荷是否达到竣工验收的监测要求;对生产质量控制与保证情况等情况进行检测;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相关的监测结果包括具体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排放气体量、年排放总量、无组织排放、环境敏感区域质量监测值的监测等。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善的监测与评价标准、指标等,对多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结果是否达标进行评价,对与主体工程相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除污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根据环境管理状况,对监测内容进行逐条编写、说明。

4、杜绝公众参与调查的形式化现象

作为环境工程验收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能够反应出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项目建成试运行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给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而言是人民群众对项目环境影响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监督权的一种体现。

(1) 对于被调查公众及对象的选择应该在经济、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选择,由于这方面的内容影响到个人、集体以及环境监测执行人员,为了避免出现公众调查公众形式化、虚假化的问题,确保受调查对象人员包括受项目影响群众、了解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项目参与环境保护监测人员。

(2) 得到的公众调查意见结论必须包含如下内容:公众对建设项目的基本态度;建设前期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及环境影响;工程营运过程中遗留的环境影响问题;工程项目试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突发污染事件;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偷排污问题。

结语:

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环境监测工作基础之上,在具体的环境验收工作中,主要针对生产项目的具体特征,考虑影响生产项目环境影响的相关因素,设置对应的环境监测节点,以提高监测效果的完善性。同时,在监测过程中还要尽量采用新型的检测技术及手段,提高监测的精确性。(作者单位:运城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站)

参考文献:

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篇9

关键词:工科院校;《环境保护》课程;教学问题;改革对策

1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内容综合性强。《环境保护》课程旨在传授环境知识、宣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人才,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等等。该课程综合性强,理论性强,包含的内容很多,学生要掌握这些内容并应用到实践中,需要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2)工科院校应用类学生特点的限制。对于工科院校应用类学生而言,要学好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他们对环境保护课程的学习基础、学习动力、理解力都较理科类高校学生稍逊一筹;另一方面,应用类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不端正。认为《环境保护》在应用型专业课程中无足轻重,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和工程设计者,只要会搞设计、懂得施工就行了,而忽视了设计的理念或思维的创新源自于理论的学习,至于环境保护则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事,更是与工程设计者无关;同时,学生认为环境保护理论高深莫测,感到课程内容也枯燥无味等等。这些在无形中增加了讲授该课程的难度。

2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确定科学的教学原则。①科学性原则。各种污染问题以及世界环境问题形势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尽量从正规的资料中查询,做到较强的说服力。②实践性原则 环境教育应因地制宜,结合社会需要、现实形势要求进行,既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又不能让知识过于成旧,显得平白无趣。③趣味性原则。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无论是材料的选取、内容的阐述,还是表达的形式都要结合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特点,要让应用类学生觉得学有所值。④创新性原则。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其中一点就是创新思维的训练。环境教育也要讲创新性,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环境知识的说教,要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将物质环境污染与意识环境污染结合起来,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结合起来。

(2)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环境保护》课程教学讲求系统性、理论性,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忽视对拓展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传统的《环境保护》教学中,多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与学是对立的,因此教学效果较差;传统的教学内容繁杂,不能很好的突出重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结果理论记得很多,考试结束后就还给了老师,眼高手低,不能将环境保护理论应用于实际设计中去。因此,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每年对旅游管理行业用人标准进行市场调研,并根据就业市场和行业要求的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将整个课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自主确立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既要服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服务于工程项目设计的需要,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生态旅游项目设计思维能力,于是备课时搜集大量的参考书籍和图片资料,并按照学生能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教学环节和程序组织教学,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对城市景区的使用情况调研中发现,游人在游览中的个人行为即心理需求对公园环境起着很大的影响。工程项目设计不仅经济、美观、舒适,而且还要符合人们心理需求,只有满足了人们在使用园林空间时的心理需求,人们才会尊重设计,从而保护旅游景区环境。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园林专业应用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随着园林学科内容的不断扩展与更新,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现代化与多样化改革。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直观性与时代性。环境保护虽有一定的历史,但在高校公选课中依然是一个初现的课题,特别是《环境保护》课程的内容理论性强,需要形象化的教学手段。②案例教学。利用典型旅游景区设计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生态设计思维。通过对省内著名生态景区如衡阳珠晖区白鹭湖农业生态园、耒阳蔡伦竹海避暑山庄及衡南县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景区兴建的历史背景、生态旅游开发目的、设计理念、当地文化艺术等对景区建设影响的分析和引导,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文精神融入生态工程项目设计中。生态工程项目设计不只局限于针对客户和某特定范围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整个社会,关注未来,不断地创造新的变化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③实践教学。虽然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但学生对环境保护理论知识还是缺少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需要加强实践运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设计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化。根据教学内容,分别组织学生到到各公园、街道绿地、居住区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并进行讨论,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课程结束后再与其它的课程一起,组织学生到南岳、江口鸟洲、蔡伦竹海等景区进行课程结业实习。通过实习,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实践知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考核方式改革。考核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点,既起到检查教学的效果,又起到对教学过程导向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考核应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对《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环境保护理论知识在工程项目设计中指导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仍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丽娜,苏艳.《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

[2]石晓枫,张晓燕.在我国高校公选课中增加环境教育内容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1,(1).

[3]徐颂.CAI课件在《环境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水污染防治”CAI课件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

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篇10

    国外的现代环境法,是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而迅速崛起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环境法在许多国家已形成一个复杂的环境法体系,并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首先,环境保护已成为许多国家宪法的重要内容。瑞士是世界上最早在宪法中规定环境保护的国家。早在1874年5月29日公布的 《瑞士宪法》里,就有关于管理山川、支持水流发源地造林工程、保护森林、制定渔猎法律、保护禽兽和益鸟的规定。后来为了适应新的条件下环境保护的需要,又先后多次增补环境保护的条款。希腊于1975年、葡萄牙和印度于1976年、加拿大和菲律宾于1987年、波兰于1989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于1991年也都修改宪法,增加了保护环境的内容。巴西1988年的宪法甚至专设了一章 “环境”。有的国家还通过对宪法条款的扩大解释将原来宪法里的某些条款解释为具有环境保护的作用。例如,美国的学者、律师、法官在解释美国宪法修正案第9条关于 “不得因本宪法列举某些权利而认为凡由人民所保留的其它权利可以被取消或抹杀”的规定时,就认为 “人民所保留的其它权利”当然包括环境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环境保护被写进宪法,使得具体的环境立法有了宪法依据。

    其次,许多国家制定和颁布了环境保护基本法,对环境保护进行全面综合的法律调整。环境保护基本法是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牵头的法律,它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基本环境政策、原则和制度,其作用是能够对环境保护法律关系进行全面综合的调整。卢森堡在1965年制定了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法》;日本于1967年通过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72年又通过了 《自然环境保全法》,并与1993年颁布了全新的《环境基本法》;1969年,美国通过了 《国家环境政策法》,瑞典颁布了《环境保护法》;1973年,罗马尼亚和丹麦分别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匈牙利于1976年制定了 《人类环境保护法》;1977年菲律宾颁布了 《菲律宾环境法典》;波兰于1980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并在1989年和1990年两度进行修订;印度、英国、保加利亚也分别在1986年、1990年、1991年颁布了 《环境保护法》。目前,其它国家还在陆续制定和颁布这种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其三,各国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单行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随着各国对环境管理的不断强化,环境立法越来越全面具体,因而便颁布了大量的各方面的单行环境法律、法规。比如日本,在1970年第64届国会上,一次就通过了《废弃物处理和清扫法》、《海洋污染防治法》等六部环境法律,并对《公害对策基本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八部法律进行修改。此后又陆续颁布了《恶臭防止法》、《特殊鸟类转让法》、《关于公害损害健康补偿法》、《公害纠纷处理法》等一系列单行环境法律,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环境法体系。有的国家甚至对某一具体污染物质就可以颁布一部法律。如瑞典就有《硫法》、《多氯联苯(PCB)条例》、《镉条例》等法律、法规。正因为如此,所以目前许多国家都有大量的单行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美国颁布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近百部,有关环境的法规和规章上千项。只有800多万人口的瑞典,其环境法律也有几十部,环境法规和规章几百项。

    另外,各国还有大量的地方性环境法规。

    环境立法的健全和完善,为各国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促进和保证作用,使这些国家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最早将环境保护写进宪法的瑞士,现已成为花园式国家;60年代被称为公害列岛的日本,由于其健全的环境立法,现已成为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和较少污染的国家;曾经多次发生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的雾都伦敦,不仅在六、七十年代以后再无烟雾致人患病死亡的报道,而且从1975年起雾日也减到每年16天以下,至80年代,雾日甚至减少到每年只有5天。鱼类在泰晤士河绝迹100多年后也奇迹般地重返故里。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世界各国围绕持续发展问题都在制定本国的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各国的环境法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其表现:

    一是环境立法的系统化和协调化。各国在七、八十年代制定的大量环境法律、法规,虽然使环境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许多立法却缺乏条理性,应为法律者却制定成了法规,应为级别较低的法规或规章者却制定成了法律,有的立法内容与环境基本法所确定的原则不相协调,甚至有些法律、法规的内容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了环境法的实施效果。目前许多国家正对现有的环境立法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并对一些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以求整个环境法体系的协调配套。

    二是环境法的法典化。许多法律部门都经历了一个由分散立法到集中性的法典化过程。现代环境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在数量上已经达到相当多的程度,在内容上也已相当丰富,在立法技术上已接近成熟,因此一些国家便准备把环境立法法典化。 德国已起草了一部 《环境法典》(草案),并已进行过广泛的讨论。瑞典也于1993年开始起草《瑞典环境法典 》,并准备在近几年内通过。美国等国家也在起草自己的环境法典。因此环境法的法典化将成为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环境法发展的一个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