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现状十篇

时间:2023-12-18 17:41:36

统计学现状

统计学现状篇1

 

卫生统计学是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了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分析结果的正确解释和表达[1]。过去,因为统计知识的匮乏,导致统计步骤中某一环节的缺陷或错误,致使诸多先进的甚至非常前沿的医学研究以失败告终。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已认识生物医学实验、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项目等的进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统计学知识,将来从事这些工作的研究者都需具备一定的统计学基础,从而奠定了卫生统计学在整个医学和公共卫生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卫生统计学》作为诸多医学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因其概念抽象、逻辑推理强、计算公式繁琐、运算量大,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较难学。对教师来说,给医学生讲解卫生统计学也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且效果甚微的任务[2]。为了解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对《卫生统计学》的学习态度、学习现状及学习难点,以便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对四川大学2013卫生统计学春季班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2013卫生统计学春季班3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设置调查表,其中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学习态度、学习现状和学习难点及对教学的评价。调查中以班级为单位,由调查员发放并讲解调查目的与要求,然后每位学生以匿名方式填写问卷,调查结束时调查员认真核查验收调查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

 

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7份(99.00%),293份有效(98.65%)。其中男104名(34.39%),女189名(64.51%);平均年龄(21.12±1.72)岁,年龄最大26岁,最小18岁。

 

2.2 医学生对卫生统计学的学习态度调查

 

本研究中对于学习态度的调查主要针对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该课程的有用性及学习动机等方面,89.42%的学生赞成现在的卫生统计学学习是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94.20%的学生认为卫生统计学知识有用,详细调查结果见表1。

 

2.3 医学生学习卫生统计学的现状调查及对成绩的期望

 

卫生统计学课上81.79%的学生能理解一半及以上的内容;69.18%的学生认为该课程课时安排基本合理;认为此课程的理论课和实习课的课程比例基本合理的占70.79%。学习卫生统计学时,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18.41%的学生对老师授课的内容提不起兴趣,不知老师所云,16.97%的学生觉得数学基础差,公式难以理解,24.55%的上课学懂了,但做作业时不知所措,40.07%的学生想花时间学习,但因课程多,没时间预习复习及上机。

 

学生认为该课程比较难学的章节依次为卡方检验(29.62%)、秩和检验(26.83%)、方差分析(23.69%)、t检验(21.25%)、直线回归与相关(17.42%)、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7.32%)、总体均数的估计(6.62%)、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6.62%)。

 

73.04%的学生希望期末考试成绩>85分,18.43%的学生希望成绩在70~85分,4.44%的认为及格就行,剩下4.10%的学生顺其自然。

 

表1 293名医学生对卫生统计学的学习态度调查 名(%)

 

条目 选项 人数

 

你认为统计课的开设

 

是否有必要? 没有必要 15(5.12)

 

有必要 162(55.29)

 

非常必要 116(39.59)

 

你认为现在的统计学

 

学习是为将来的工作

 

做准备? 完全不赞成 10(3.41)

 

不太赞成 21(7.17)

 

一般 54(18.43)

 

比较赞成 122(41.64)

 

非常赞成 86(29.35)

 

你觉得学习统计学

 

知识有用处吗? 完全没用 4(1.37)

 

不太有用 13(4.44)

 

一般 46(15.70)

 

比较有用 133(45.39)

 

非常有用 97(33.11)

 

你喜欢上统计课吗? 不喜欢 39(13.31)

 

一般 185(63.14)

 

喜欢 69(23.55)

 

你学习统计知识的

 

动机是? 教学要求 141(48.12)

 

自己感兴趣 23(7.85)

 

满足工作需求 129(44.03)

 

2.4 医学生学习卫生统计学的学习方式研究

 

75.09%的学生选择“老师指点方法,学生先学后教,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73.79%的学生觉得课上内容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来学习;40.07%的学生觉得课堂讨论时间可有可无,该有1/4讨论时间的占36.64%。

 

52.43%的学生上课能紧跟老师的思路学习,66.32%的学生认为“先预习—再上课—然后课后复习”能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仅27.83%的学生会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90.72%的学生会在课后复习,仅38.06%的学生会在课后总结归纳所学的统计方法。

 

学习遇到难题时,30.55%选择利用网络,54.55%选择会请教老师和同学,5.45%会选择利用图书馆的资料查找,3.27%的同学想不出来就算了,放着以后处理的占6.18%。

 

2.5 医学生对卫生统计学教学的评价

 

学生对卫生统计学教学总体内容的满意度调查:10.31%的学生很满意,56.36%的学生满意,27.84的学生认为一般,5.15%的学生不满意,0.34%的学生很不满意。

 

学生对卫生统计学教学内容的评价:丰富且新颖(25.09%)、平淡且重复多(21.65%)、陈旧且乏味(12.71%)、没什么看法(40.55%)。

 

3 讨论

 

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扮演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种作用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3],因此,对于现在的医学生即将来的临床医生及医学研究者来说,学好卫生统计学是尤为重要的。

 

诸多研究发现医学工作者对统计学的知识了解的甚少,Best等[4]2009年对美国口腔颌面外科的住院医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49% 的住院医生曾修过生物统计课,能够正确的解读无临床意义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的占46%,另外,现已发表的文献也存在大量的统计问题[5-9]。故有必要了解医学生对《卫生统计学》的态度、学习现状以及学习难点,查看教学效果,以便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此次调查结果,提出以下相对应的措施。

 

3.1 加强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次调查结果发现94.8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卫生统计学,89.42%的学生赞成现在的统计学学习是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94.20% 的学生认为统计学知识有用,这与West等[10]于2005年的一次对医学生、内科医师及内科医师教师的调查结果相近,调查得出87.3% (262/300)的人认为学好生物统计将有益于他们将来的事业,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及医务工作者已认识到卫生统计学在科学研究及临床工作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视卫生统计学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意识到将来工作中对统计知识的需求依然是卫生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次调查仅有7.85%的学生学习《卫生统计学》是自己对其感兴趣,44.03%的学生是为了满足工作需求,教师授课时可以举些实际例子,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卫生统计学在实际研究中的用途,提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

 

3.2 淡化公式推导,加强统计思维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对于医学知识的形象化,卫生统计学知识较为抽象,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觉得数学基础差,公式难以理解,对老师授课的内容提不起兴趣。其实,学习《卫生统计学》的目的是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统计方法以及它们在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11],学习的重点不在理论公式的推导和学习,而是在于统计知识的应用。因此,建议教师淡化公式的推导、记忆与计算,而强调各种资料应如何分析以及结果的阅读,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但是不同专业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如预防医学本科生和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卫生统计学》是基础课程,老师可适当引入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的内容帮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推导。

 

3.3 根据学习难点和章节重点针对性地讲解

 

医学生基础课程较多,课业繁重,用来学习本课程的时间较少,本次调查显示40.07%的学生想花时间学习,但因课程多,没时间预习复习及上机。如果整本书全面讲解的话,可能效果不太好,建议教师应根据章节难点和章节重点针对性地讲解,统计描述、假设检验等均是基础,应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为后面统计方法的学习奠定基础。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相关与回归等内容实际应用较多,教师应重点介绍。

 

3.4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此次调查75.09%的学生选择了“老师指点方法,学生先学后教,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但是由于课时较少、学生较多、上课内容较抽象,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可能会受限,但是教师可对逻辑推理不太强的章节将学生分组试讲,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接近一半的学生觉得上课应有1/4及以上的讨论时间,建议老师在讲理论知识时,可准备相应的案例分析,让同学在课堂上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将课堂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探索。

 

实际研究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仅用上课的知识是不能完全解决的,有调查显示仅有17.6%(53/301)的人觉得他们在统计课上学到的知识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10],因此,教学中可给学生指明进一步学习的相关参考文献与资源等。

 

教学过程中,在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医学生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课前预习提出疑问,课堂上有的放矢的听讲,课后总结归纳及时复习,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科研课题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卫生统计学》的教学质量。

统计学现状篇2

【关键词】 统计学现状 问题 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一个良好经济体系的运转离不开强有力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统计学作为信息处理的重要手段,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助推器。

一、统计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所在

1、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统计学发展体系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有着推动作用。传统的统计学只注重其在经济领域的运用,而忽视了其在社会、科技、人文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我们要把目标从发展狭隘的统计学转移到建立和发展大统计学上来。大统计学的观点就是把统计学归属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性质,从而使统计学的作用得到最大范围的发挥。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经济、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现状,使我们能够制定出更加准确的经济发展策略,来为我国及各个地区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做好统计工作是我国实现“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十一五”阶段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统计工作为这些成就的获得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对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了保障。统计工作在经济普查、人口抽样等领域的作用也逐渐凸显,这些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定位,鼓励相关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能量。

3、统计工作为我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提供了数据上的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完全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统计工作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手的市场变化数据,使我们主动地去适应形式的变化和发展。统计工作在影响我国政策制定的基础上,其重要性更加作用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利益分配等都在随着市场机制的引进而发生着变化,统计工作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各种经济主体发展必不可少的利器。

二、我国统计学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社会对统计学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统一。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期,我国通过对统计学的多次研讨,社会各界已经达成了共识,人们对统计学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数理统计学发展到了,包括理论统计学和各领域应用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的概念。大统计学并非是要彻底地去除统计学的各种特性,而是把统计的各种性质加以融合,使统计学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相互包容,使其不断吸取各种性质的长处,从而增强统计学的社会适应性。

2、近年来我国统计学在教育领域的比重不断增加。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的国情。统计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其在专业设置、教材编订、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等到了充分发展。我国的大学已经把统计学作为了独立的专业,相关的经济专业中也加入了统计学的教育内容,统计从业资格证和统计师等考核也已经步入正轨。我国统计学的发展紧跟了时代的脉搏,统计教材的编订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充分体现了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的国情。

3、我国统计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获得了一定的成果。改革开放给予了统计学和各学科间融合的机会,从而赋予了统计学旺盛的生命力。我国对统计学的研究包括:国民经济的核算、计量经济分析、政府的统计改革、经济主体的发展策略、市场研究、经济预测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我们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统计学在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上的强大能力,为我国统计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统计学在教育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统计学仍然属于弱势学科。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从人才培养的力度上看,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发展状况仍然存在着差距。我国的统计学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作为数学专业的研究范畴,这种归类方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统计学和相关学科的结合,而缺点就是使统计学缺乏独立性,不利于统计学科的整体发展。我国高校统计相关专业的本科专业点设置及硕士、博士点的分布如表1、表2所示。

三、促进我国统计学发展的新策略

1、发展我国的统计学教育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统计学发展的要求包括:要正确认识统计学的测定方式,统计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体,各类统计学科都有相同点,把统计学充分应用于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其生命力等。统计学的教育要进一步明细,分清各种形式统计学的不同特点,可下设政府统计学、社会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等专业。统计教育学科的设置可以采取分级的方法,把统计学设置为一级学科,然后根据具体的专业走向来设置二级学科,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

2、注重统计学和各学科间的结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统计学科体系。统计学和经济学、数学等学科有着很大的共同点,我们要把统计学看成是一个贯穿于各个学科间的线索,构架一个综合性的统计学科教学体系。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对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要抓住统计学统计数据这一本质特征,把对统计的认识方法和应用领域中的专业学科相结合,研究出统计学在我国特殊国情下的特殊规律。

3、提高我国统计数据的质量,做到数据分析的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我国于2002年决定加入国际公布数据通用体系,然而该体系对数据的统计质量、诚信度和公开程度等方面有很严格的要求,我国统计学的发展任重道远。统计学的发展政策法规是必不可少的,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统计的理论研究体系,加强有关统计的经济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等法律从制度上保证了统计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关认定机构还要注重统计人员素质的认定,施行委派制管理,主管领导要下放权力,为下级的统计机构分配权力,从而减少乱用职权现象的出现。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报、伪造和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4、完善市场机制,做到统计数据分析与市场发展的同步。传统的统计都是政府来操作的,是一种垄断行业,在市场机制日益成熟的今天,引进竞争机制已经成为了大多数行业走向发展的必要手段。我国政府统计部门在做好宏观调控的同时,要增强竞争意思,加大对统计行业市场化的投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的统计机构的发展,鼓励政府和民间机构统计部门的资源共享,做到互惠互利,优化发展。

5、把统计学的发展加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计文化。一种理论的发展到最后都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统计学作为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含义存在于统计学与文化相互联系的有机范畴中。统计的文化包括从业人员的信念、道德素质和奉献精神,也包括了国家在法律政策上的努力,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为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统计体系而不懈奋斗。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闭关锁国式的发展模式显然是不能生存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统计学和统计人才的重视程度很高,其金融、银行、保险、医疗、财务等领域对统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限制了我国统计人才的培养,致使我国的统计行业发展迟缓。作为统计行业中的一员,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相关的统计法律法规,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为我国统计事业的稳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姜万军:顺应统计学发展的历史趋势构建大统计学的学科体系[J].统计研究,1996(5).

统计学现状篇3

中职教育是面向职业就业的教育,是为实现学生今后在专业岗位上的专业技能进行专业知识、技术的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方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几乎所有中职学校都将这一目的作为自身教育的目标。统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之一,也是经济管理专业课中比较重要的知识构成部分,将收集,整理以及对社会经济特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但是因为课程内容的原因,很容易使学生对严密的体系,丰富抽象的概念,以及复杂繁琐的运算感到枯燥。所以,在统计学教育中,应该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育力度,与实际结合,将应用能力培养作为第一目的,保证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可以在日后的经济问题的处理中充分应用。

一、统计学教育现状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中职学校的统计学教育一般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存在于众多学科教育中间,统计学课程的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辅助其他科目的学习,对于很多会计、经济方面专业的中职学生,统计学是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但如今,统计学科目的教育在中职学校并没有很好的效果,统计学现今的不良发展状况除了由于统计法规宣传不够、专业人才质量和实际社会需求不成正比、统计数据质量不好以外,还有就是因为教育模式、机构、功能、标准、资源、过程等多方面的不足造成的。另外就是中职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基础知识水平不高,个人能力不强,在理解统计知识的时候存在一定困难,实际操作能力也比较弱,再有是因为不是主要专业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这门课程。为了提高中职统计学教育的质量,我们要从专业的角度对这类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确定问题所在,提升改革程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中职学校统计学科目教学的稳定发展。

二、中职统计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学教育目的不明确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具备良好素质和实际业务水平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就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时不但要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的统计知识,还要有相当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现在的统计学教育,一般都是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忽略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学生的创造应变能力,动手实践管理能力,探究解决问题能力都相对较低。

(二)统计学教育教学方式单调

现在国内的统计教学一般都是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教师在课堂口头讲授为主,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方式,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相交流。在统计学的教育中,对理论内容的重视,而对实践能力,教学发展变化方面的重视不够。 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没有新意。教育手段也停留在过去的形式上,不能运用现代教育工具形象的展示教育内容,影响学生的知识吸收效果。

(三)考核方式方法没有新意

现在统计学考试基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或许可以促进学生明确的发展过程,使教学组织变得较为容易。但是因为考试内容严格依照大纲要求,不能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统计学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

在过去的统计学教育中,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主,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地记课堂笔记,几乎没有思考知识的时间,虽然教师讲了满满一堂课的内容,但是学生的记忆却并不深刻,完全掌握知识与并能实际应用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统计学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细致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的部分,增加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兴致。

统计学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与多门学科存在联系,包括数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以及计算机等学科都有关系,通过统计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帮助其他课程的知识的吸收掌握。就要在教学的时候依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加强统计教学教育中的财务应用的统计知识;在进行市场营销的统计教育时要提高对市场调查统计的教学内容,以此扩大知识范围,不断丰富知识储备,进而构建学生的主动思考的习惯,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现教育实践的互相融合

中职统计学教师应该将多种教育技术、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可以通过基本的讲授,课堂的启发,问题的探寻,实践的进行,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几方面来实现教育目的。在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同时要提升学生实际水平能力的培养,加强技术应用能力。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个班集体看成一个样本,确定设计模拟课题,让学生进行调查。由学生自己设计调查方案,自行进行小组分配,自行进行调查统计。包括调查目的,对象,单位以及调查的方法,数据的整合,最后的计算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撰写调查报告,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研究都由学生参与,掌握工作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加强理解认识,更好的吸收专业知识理论,提升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量将课本所讲和实际生活两者相结合,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教学,最好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接近统计学,进行统计学学习,更重要的是深刻意识到学习这门功课的意义。

(三)改变考试方式

过去的教育成果检验方式一般都是考查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掌握,尤其是书本理论知识以及介绍的方法,所有考试的内容都和学习的书本有关,正确的回答出书本理论知识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掌握了统计应用能力,统计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中涵盖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是普通考试检测不出来的。一般统计学只是理论和实际应用两部分组成,所以考核也要对这两方面进行考察。

转贴于

首先是考察统计学知识理论,这方面的概念、定义、统计作用、研究方法、特点、原则、工作步骤等都是考试的内容,最好将抽象的概念知识通过实际问题体现出来,保证学生通过理解概念来回答问题。

其次是考查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调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调查结果,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反馈,不管在什么地方,调查报告是最好体现事物根本特征和发展状况的体现,这就考验着学生的写作和专业知识两方面的能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不是统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考察效果是最有效的。另外现代教育教学工具的辅助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在统计学教育中,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除了要在教学中保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学理论,还要锻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调查、整理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依照教学的阶段性特点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进行图表绘制,计算统计指标,使用统计软件的能力。所以,在对统计学知识能力进行考察的时候,将是否能使用计算机类的现代办公工具看作是考察的一项,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实施创新型教育改革

在中职学校中普及并提升统计学教育是今后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领导的支持与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帮助才有可能实施完善。所以,最后我要提出自己在教学教育指导中的实际教学方式细节的看法。

统计学现状篇4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是众多学科不可缺少的实用型课程。专业英语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分析了统计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和主要问题,结合几年来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了探索分析,最后得出专业英语应融入几门统计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单单靠四十几个学时来单独完成的结论。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统计学专业;专业英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是众多学科不可缺少的实用型课程。而处在社会大环境中的统计专业学生要想获取最新的专业技术信息,必须对专业英语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软件涉及专业知识时能够运用自如,进而成长为学有所长,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一、我校统计学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为了能够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和国外专业发展动向,本科生应该能够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在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新形势对统计学专业大学生的要求不仅是能够阅读,也应该能写,能够进行语言交流。但是,通过近几年的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及学生反映等方面收集的信息表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能力与基本教学目标及实际应用仍有一定的差距。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日益融合,培养视野开阔、专业突出、外语过关的统计学专业人才成为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而我校统计学专业只在大三大四本科生中开设四十几个学时的专业英语课程,远远达不到专业培养的目标,为此,应拓宽这种受时间限制的课程设置模式,逐步推广双语教学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将专业英语贯穿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时时接受语言的影响,把汉语与英语,把英语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

如果汉语的专业课先行,后学相应的专业英语,学生感觉学之无味。但如果专业英语安排在专业课之前,学生又如听天书,或感觉深度不够。因此,有必要由传统的专业英语课程单独开课改为某些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2.教材局限性

我校统计学专业是由应用数学学科发展起来的,学生系统学习的专业知识涉及基础数学、经济学以及概率论等多学科,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非常丰富,因此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概率统计为侧重,同时也需要涵盖高等数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领域。各个学校专业培养的方向不同,所用教材也有相当的差异。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自己准备教材。但如果我们采取某些专业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就比这要容易得多。国外许多统计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原版的英文专业书籍,既有严谨的理论,又有富有时代气息的例子,这些对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都特别有帮助。

3.师资匮乏

统计学专业课程涉及基础数学、概率论、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和医学等诸多领域。因此教师如要能胜任专业英语的教学,不仅要求传统意义上的英语好,还要求有开阔的视野,宽广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够较好地引领学生顺利地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这就增加了专业英语教学的难度。但是对于一些学校刚刚引进的年轻博士们来说,对于自己专业方向上的英语是非常熟悉的。让他们从事双语教学也不是难事,但如果让他们上好大一统的统计学专业英语课却有相当的难度。

4.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认识不足,认为是无足轻重并且可以轻松过关的一门课程。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缺乏了解,认为是英语的后续。而如果把专业英语的教学融入到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中去,利于转变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进而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服务。由于我国传统外语教学中“费时较多,成效较低”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进而反映在学生上就是学习效率低、英语应用能力差,这是双语教学中的最大困难。

我校统计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迫切要求我们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从建设师资队伍、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改善考核方式几方面着手,对统计学双语教学进行初步尝试。

二、统计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设

国家教育部已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双语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教材)以及教学方法互相配合的复杂过程。想要建设好双语教学,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内容设计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两个模块。在基础知识模块中,划分为数学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基础知识三大板块,在应用知识模块,向学生介绍科技文献的写作规范、英语单词的构词方式以及国际交流的常见用语等,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教材的选择

国内编写的统计学专业方面教材系统性强、叙述严谨、知识体系清晰、重视基本概念的介绍和理论知识的推导;而国外的优秀教材则具有许多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实例,另外注重最新的科研成果。许多经典的专业课程在国外一些著名教授的主页上都有相关课程的案例分析资料、授课PPT、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链接丰富而且更新速度快。因此,教材以国外专业英文经典论著为基础,结合国内的优秀教材,同时运用查阅网络、资源共享、集中交流等手段选取一些介绍专业前沿领域及发展动态的相关文献,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接触到学科前沿。英文经典让学生体会原版的表达方式及相应的语言氛围,相关文献让学生体会到科技文献严谨的写作规范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逐渐培养起一定的专业素养。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专业课的实际用途,而不是只感觉到空洞的理论。

3.师资建设

目前,我校统计学专业高学历师资还比较匮乏,当然如果想让一些教师去看某一方面的英语文献肯定不成问题,但要系统地用全英文讲授一门专业课程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引进一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才或者给予比较有潜力的教师去国外做博士后的机会,在深化研究领域的同时,还可增加英语氛围的感染。

4.统计软件中的专业英语

统计软件比如SPSS、SAS和Stata中一些英文术语的命名规则。专业软件的菜单教学情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安装英文版的专业软件,如何识别和使用英文版软件菜单。专业软件建模的情景教学,让学生掌握建模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术语,通过练习掌握使用英文版软件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专业软件后处理的情景教学,让学生掌握后处理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术语,通过练习掌握使用英文版软件进行后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三、教学方法及方式的改革

整个教学环节需要教师策划,涉及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完成具体细节需要学生参与。

1.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在授课的内容上不同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而在语言运用上又与以前的专业课的讲授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能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学习,而应积极探索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程研讨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创造视觉的新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重视案例的分析

教学案例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他们的热情去思考、去品味;能鼓励他们勇于实践,积极进取;能激发他们强烈的表现欲,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统计学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其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是有用的,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学习。

3.积极开展课程研讨、互动教学

积极与学生讨论课程的设置问题,多渠道获取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或者建议,从而尽快调整课程设置。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于他们意见的重视,从而才能更好地支持教学的开展。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多媒体、网络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给课堂提供大量的信息(如以图表方式给出文章脉络、介绍一些专业背景知识等),也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等带来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如专业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等)可以增强学生的现实感。另外注重引导学生上网搜索与学习相关的资源,从而调整部分学生只会利用网络打游戏而不会学习的不良习惯。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改变过去单一的考试成绩加平时(作业及出勤)成绩的方式。要将考核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平时多一些小型测试,可分单元进行,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考核方式也不仅仅是笔试,可以是对统计学专业知识的口头表达能力测试、翻译能力测试和对课堂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这样,不仅可以体现评分的公平、公正性,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督促学生学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和改进教学方法。

统计学现状篇5

一、引 言

2009 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移动运营商颁发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这标志着我国迈入 3G 时代,3G 信息技术的成功运用促进了手机媒体和互联网之间的融合。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2%。在新增加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1]从年龄结构来看,与整个网民群体相比,手机网民用户集中在年轻群体,20~29 岁人群占比达到 36.0%。[2]这个年龄段中,青年大学生手机用户的增长态势突出,大学生群体成为手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手机网络的发展日益改变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深入了解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二、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重庆市三十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选取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四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211重点院校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二所、民营私立学院一所)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西南大学182人、重庆工商大学177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178人、重庆交通大学182人。学生专业分布情况为文史哲教育类占35.1%、理工科类占26.9%、经济管理类占18.9%、艺术类占19.1%,生源地分布情况为农村学生占65.0%、城市学生占34.7%。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以访谈为辅。采用的是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调查表”。调查问卷由31个问题组成,内容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性别、生源地、年级和月均生活费等;第二部分是手机网络使用的基本状况,主要包含每天使用手机网络的时间;第三部分是使用手机网络的目的和内容,主要包含使用手机网络的惯常场所、上网浏览的内容和手机上网的目的等;第四部分是对手机网络使用影响的认识,主要包含手机网络使用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学习状况等影响的认识;第五部分则是手机网络使用中的问题,包含不良信息的获取状况和手机网络使用存在的其他问题等。

(三)资料整理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由课题组成员完成,本课题组成员均来自这四所高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37份,回收率为91.0%。全部问卷数据通过SPSS/17.0 中文版进行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统计。此外,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编制了访谈提纲,共8个开放式问题,分别在四所高校选择了16名学生进行访谈,以保证调查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三、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率的特征分析

1. 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率的现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每天都会使用手机网络的人占样本量的69.7%,近半数的学生每天的手机网络使用时间在2~4小时之间,10%的学生超过5小时。这表明手机网络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比率为:1小时及以内的为40.0%、2~4小时(包括4小时)的为49.5%、5小时以上的为10.5%。

2.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手机网络使用上的差异

为考察不同生源地(农村、城市)大学生在手机网络使用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列联分析。结果见表1,在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上农村和城市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χ2=8.444,df=2,p<0.05),具体表现为农村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时间低于城市大学生,这表明生源地与大学生的手机网络使用时间存在依赖关系。结合后续访谈研究发现,农村学生中本身包括了乡镇学生和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而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接触手机网络的时间普遍比较晚,大部分学生是上大学之后才开始使用手机网络。此外,有超过50%的被访者表示,自己使用手机上网主要是受到来自城市同学的影响,后者早在中学时期就已经使用手机上网。

3.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上的差异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中每天都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分别为64.8%、69.9%、72.6%呈递增趋势。进一步对不同年级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进行列联表分析,结果显示,各年级在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上不存在显著差异,χ2=10.832,df=6,p>0.05。

4. 每月生活费金额对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影响的差异分析

对每月生活费金额不同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网络的情况进行列联分析,结果发现,他们在使用手机网络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χ2=18.689,df=6,p<0.01,基本表现出生活费越高手机上网时间越长的趋势,这表明生活费与大学生的手机网络使用时间存在依赖关系,具体见表2。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大学生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存在共性,这使他们在手机网络的使用上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群体的特点。主要反映在手机网络使用的场所、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内容与目的等几个方面。

1. 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场所分析

调查表明,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网络的地点有: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上学放学的路上。其中,有69.7%大学生表示自己每天都会在教室上网,有85.9%的大学生认为课堂上使用手机网络很普遍。此外,有49.8%的学生都表示自己有睡前使用手机网络的习惯,睡前“刷刷微博,看看空间,聊聊QQ”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这凸显了手机网络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手机网络较之传统互联网的优越性。

2. 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内容分析

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手机上网浏览的内容;二是常用的“手机网络应用”。调查表明,在上网内容上经常浏览的主要是娱乐,而就业和考试方面的信息则很少被关注。根据问卷分析,具体浏览内容按使用率排序为:C( 娱乐21.80%)>D(生活16.70%)>A(时政16.30%)>B(社会16.20%)>G(校园 10.70%)>E(体育 6.70%)>F(就业 6.10%)>H(考试 5.40%) 。

在“手机网络应用”方面,使用比例最高的是即时通讯类应用和社交展示类应用。在即时通讯类中,手机QQ的使用达到了79.4%,成为大学生“手机网络应用”最广泛的载体。其次是微信,使用人数占到了46.2%。访谈中,学生就谈到“手机QQ、微信与短信比起来,费用低廉,而与电脑上网比起来更即时快捷”。在社交展示类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手机QQ空间,占调查总人数的71.3%,其次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分别占49.6%和46.2%,这表明手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人际沟通的重要载体,线上人际沟通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纳和认可。

3. 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目的分析

调查表明,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交流沟通”(71.2%),此外,“获得资讯”(52.8%),“表达自我”(47.1%),“满足好奇心”(31.0%)等也是他们使用手机网络的主要目的。当然,也有19.9%的学生表示他们喜欢使用手机游戏。这表明手机网络是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求知和个性表达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但是,也不能忽略少数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现实。

(三)大学生与手机网络的互动关系分析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网络走进大学校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已是大势所趋。手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会逐步深入,旧有的文化、生活方式也会随之而改变。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学习、思想等各个层面的改变。从另一方面看,大学生对待手机网络的意识与态度也是值得去关注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与手机网络之间的互动关系。

1. 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分析

据国外研究机构的测试,3G手机的辐射量远远大于2G手机,长期使用手机网络,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辐射。[3]手机辐射有可能改变人体组织,引起基因突变。长时间使用手机,手机辐射会造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性障碍、神经衰弱,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4]而大学生群体对手机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手机辐射对大学生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在调查中,大学生自身也意识到了手机辐射的危害,有80.7%的学生都担心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2.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调查发现,有66.53%的学生会即时通过手机网络关注朋友状态,并通过在线聊天、微博互动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其中70.13%的学生认为“使用手机不会导致人际情感淡漠”,18.35%的学生“不确定会不会导致感情淡漠”,只有11.52%的学生认为 “使用手机会导致人与人疏远,情感淡漠”。由此可见,大学生在主观认识上对手机网络使用的情感沟通功能持乐观态度,这可能表现了一种积极偏差效应,体现在主观忽略过度使用手机网络对心理健康带来的负性影响。比如,访谈中发现,平均每天手机上网3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更依赖于手机网络沟通方式,而他们往往自诉为更容易感到孤独、空虚、寂寞。

3. 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95.6%的学生选择携带手机到课堂,其中90.9%的学生选择将手机处于待机状态,而只有9.1%的学生将手机关机。超过80%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曾经使用过手机网络,58.8%的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源于“上课过于单调”,22.1%的学生是为了查资料,8.9%的学生是因为有急事。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手机网络的使用中很少涉及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将课堂上使用手机网络的原因进行外归因,这一方面表明,教师的授课内容在活泼性、生动性方面还需加强,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4.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由于手机网络的即时性、便利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互动平台。个体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出者,这样无障碍的信息互动,打破了社交群体之间的藩篱,打通了不同群体之间交流的渠道。这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知,促使他们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调查中有91.7%的学生经常或偶尔转发自己感兴趣的消息,而超过50%的学生会通过手机网络平台评论热门事情或热点新闻。但是,大学生毕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而手机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类不良信息。调查发现,近一个月内,58.2%的学生收到过“诈骗类信息”,60.1%的学生收到过“虚假广告短信”;其次21.0%的学生收到过“谣言类短信”,分别有19.6%和18.5%的学生收到过“假新闻类短信”和“恶搞短信”,而“没有收到过其中任何一类不良信息”的学生只有14.3%。同时,在手机不良信息的鉴别上,有33.0%学生认为自己有很好的鉴别能力,40.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好的鉴别能力,仅有4.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鉴别能力“较差”或“极差”。

5. 大学生对手机网络运行现状满意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当前手机网络的运行存在不满,主要表现在不良信息过多,同时,学生对手机网络管理的态度呈现出信心不足的特点。在“你觉得手机网络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调查中,最突出的三个问题是: 第一,“网上虚假信息、不健康信息和违法犯罪活动太多”,有393名学生选择了该项,占62.3%;其次是“一些谣言、不良情绪的传播没有得到控制”占52.5%,此外还有“网络文化环境太差”占43.3%。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从本次调查数据看,主要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大学生手机网络的使用情况特征可归纳为“两高”:普及率高、依赖程度高。调查结果显示手机网络的使用已经深入大学生的各个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生源地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相当普遍;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只存在着使用时间长短的区别。大学生对手机网络的心理依赖程度高,手机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2)大学生手机网络的基本使用状况表现出与传统网络的差异性。首先,反映在上网地点上,从传统的宿舍、机房向教室、户外等更广阔的地域延伸,教室成为使用手机网络最为普遍的地方;其次,手机网络时间已经超过传统网络使用时间,手机网络时间呈现碎片化、零散化的特征;[5]再者,手机网络使用内容也比传统网络更丰富,不仅囊括了传统网络的各项内容,还新增了手机网络特有的内容,如即时通讯、即时个人动态、即时信息查询与检索等。

(3)大学生与手机网络的互动关系特征可以归纳为: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动机具有明确的感情色彩,以寻求情感交流、表达自我、满足好奇心为主。而在“手机网络内容”的调查上,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娱乐、生活、时政,而真正将手机网络与学习融合在一起的人很少。手机网络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积极和消极影响,对于负面影响的认识,部分大学生还存在认知度较低的现象。

(4)大学生对当前手机网络运行现状及满意度上存在着矛盾、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他们对当下手机网络运行中存在的乱象有较明确的认知,并对当前手机网络文化的管理显得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他们又对手机网络运行发展前景有着积极的心态,并抱以很大的期望。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对如何认识和解决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

1. 充分认识“多屏化”[6]移动开放共享带来的时代效应,辩证分析手机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随着3G技术、WIFI热点技术的不断完善,智能移动网络终端的异军突起,现已形成与电视、电脑“三足鼎立”的“多屏化”传播时代,而这是一个“更强调策略、更强调创意、更为注重受众”的时代。[7]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网络兴起,并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亚文化现象已然成为时代趋势。而高校的管理者应当顺应趋势,对手机网络这一新事物采取客观冷静的态度,既不一味抵触又不盲目乐观,而是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现状基础上,理性辩证地分析手机网络带给大学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唯有如此才能作出积极有效的对策。

(1)积极影响。首先,手机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依托手机这一移动网络终端,大量名目繁多的即时通讯软件应运而生。这不但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对象扩大,更使交往方式多元化,交往内容趋于丰富,从而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其次,手机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手机网络信息传播多频化、图像化、互动性、非线性输入等特点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交流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这将有利于他们迎接“多屏化时代”对于学习的要求。此外,手机网络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手机网络凭借其时尚、便捷、娱乐、大众等特性迅速被爱好新事物的大学生接纳。它开辟了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的网络文化时代,让大学生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让他们能够更加开放地展示自我、了解社会、学习知识;它与传统互联网络一起为大学生建立了一个更完整的个人虚拟世界,这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2)消极影响。综合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手机网络对于大学生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部分大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及娱乐中,对手机心理依赖程度高,甚至有学生产生“手机综合症”。[8]而过分依赖手机网络作为沟通渠道,会缩小大学生社交圈,易使其脱离集体生活,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此外,还会扰乱高校原有的秩序。除了对现实层面的消极作用外,手机网络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削弱,价值观念多元化倾向等都是需要高校管理者、教育者特别关注和积极引导的。

2. 在手机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统计学现状篇6

    一、引导学习理念的转变:从“表层学习”到“元学习”

    学习理念可以界定为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美国着名的自主学习研究专家齐莫曼教授非常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性因素。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首先即是“为什么学”,其次是如何学、何时学、学什么、在哪里学……[1]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源差别较大:①为升学(考试)而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7.2%;②为交际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22.9%;③为今后工作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2.4%;④为提升个人素养与受人尊重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34.9%;⑤为爱好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0.8%;⑥其他,占学生样本的1.8%。由此可见,一部分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源是不持久的,如为了升学(考试)而学习语文;一部分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源具有相对持续性,如为了兴趣爱好而学习语文。从学习语文的动机看,中学生学习语文都持有明显的目的性,但是由于其目的不同,所以其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澳大利亚学者比格斯(Biggs)根据学习动机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即:表层式学习方式(surface approach)、深层式学习方式(deep approach)和成就式学习方式(achieving approach)[2]。我们可以将这三种类型用于说明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动机的关系,即采用表层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受外力的要求(如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采用深层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往往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地展开学习(亦称“元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兴趣是其内在的驱动力;采用成就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其学习动力来自对学习成果的期待,注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当然,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由被动的学习动机转变为成就动机,也可以转变为内在的深层学习动机,关键在于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因此,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自主地、主动地学习,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所以更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着名文学家、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本序中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3]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受到爱与美的熏陶,体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二、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从单一到多样的有效互补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但是,目前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新课改中学习方式的要求有着一定差距。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一般学生都不会仅仅拘泥于某一种学习方式,往往是对几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但是,他们会更习惯于某种学习方式,并形成某种学习行为的惯性模式,这就显示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类别。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学习方式做了如下划分:根据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则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4]。在奥苏伯尔看来,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不等同于意义学习,所以两两组合又构成机械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机械发现学习和意义发现学习四种学习方式。我们认为,从一般性学习过程看,学习者往往经历着记忆学习、理解学习、拓展性学习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学习过程。因而,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对中学生学习方式调查主要侧重四种类型:以记住课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A)、以理解课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B)、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的学习方式(C)和以拓展知识面为主的学习方式(D)。

    “近一年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你注重的学习方式是什么?”问卷资料显示:从平均赋分值水平看,注重A、B、C、D学习效果的中学生样本总体分别是4.19、4.22、4.14、4.10分。从“注重”比例水平看,“很注重”和“比较注重”A、B、C、D学习效果的注重比例分别是80.8%、80.8%、78.3%、78.3%,这组数据表明:从平均赋分值看,学生样本总体对A、B、C、D学习效果都给予明显的注重,这表明学生样本总体已经形成综合运用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模式。但是,从“注重”比例分布看,学生样本总体对A、B学习效果表现出更高的关注程度。语文教师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并引导学生向注重C、D学习方式转化。

    在“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你更习惯通过哪些渠道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问卷统计资料表明:有44.6%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上听教师授课”及“复习课本相关知识”,有21.2%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讨论中”,有20.3%的中学生选择“在阅读课外书籍的学习过程中”,有9.6%的中学生选择“与同学的交流学习体会中”,有4.3%的中学生选择“在观察与写作的实践过程中”。有近一半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上听教师授课和课后复习课本内容的渠道学习,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性学习(当然不排除主动性接受学习),注重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有近25%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讨论中”提升语文素养,这一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更习惯于参与其中的探究性学习。还有近25%的中学生选择通过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进行拓展性学习。有9.6%的中学生选择“与同学的交流学习体会中”提升语文素养,这是一种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只有4.3%的中学生重视观察与写作实践能力的价值。这说明,在中学生群体中,尚十分缺乏重视语文实践能力提升的倾向,这是实践性学习方式不足的表现。语文学习只在记忆、理解上下工夫,尚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实践学习,才能体现出语文学习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忽视实践学习的倾向问题,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中学生差异看,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前者表现出更加注重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前者在拓展性学习方面弱。在实践性学习方式的表现上,前者也弱于后者(初中样本回答为4.0%;高中样本回答为4.6%)。

    同样,学习策略的选择行为,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目的及与之相伴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显现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水平。

    “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你的基本学习策略是什么?”问卷统计资料显示,有53.2%的学生的学习策略是按照教师和按照升学考试的要求而进行的。虽然这样的选择策略表现出现实的合理性和学习过程的某种合理性,但是其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即学生在跟随性学习(跟课本、跟老师、跟考试等)过程中往往失去主动性学习意识和主动性学习行为。

    谈学习方式的变革并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概否定。因为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局限性,学习者针对不同的学科内容也会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即使是面对同一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对某种学习方式有所侧重,综合运用。比如语文学科,对于语文的基本常识、语法知识的学习,大多学生会采取以记忆为主的接受式学习;对于文本分析(包括对古诗词的理解、小说意义的阐释等),往往会采取体验、感悟、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写作,则更多依赖于平时的观察与积累,自主的发现式学习。应该正确理解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因此,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不能脱离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自身特点。比如,有的学生善于通过自己读(或看)而学,有的则善于通过听而学,还有的愿意通过自己做或说一遍而学。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

    在中学生学习实践中,应该提倡主动性学习方式的学习行为。学生以往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忽视学习方法的学习,这是学习过程的很大缺失。学校教育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缺失性问题,这是学校教育很突出的问题。在问卷调查资料中,显示出很少的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有关学习方法或学习方式的知识,也显示出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有关学习方式或知识的主动性。学校教育缺失学习方式的主动引导机制。除此以外,中学教育又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这种压力导致学校教育必须关注与升学考试相关内容的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记住课本知识。这是教育体制上的问题。中学生的被动性学习状态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改变它也是个渐进的过程,改变它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体制及良好的教师队伍。

    三、转换教师的教学思路: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统计学现状篇7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

研究者设计了测试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问卷,在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专业的大一选取5个班级进行测试,共发放调查表300份,回收300份。测试内容共有7项:文化知识(3项);时间观念(3项);会话原则(5项);言语行为(6项);非言语行为(3项);社会价值观(3项);社会行为规范(3项)。本研究分析的依据主要是以学生回答问卷中的各项问题的(平均)失误率为准。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医学生在此次跨文化交际的测试中总体失误率偏高。失误率最高的是社会行为规范部分失误率高达65%,最低的言语行为部分也高达43%。

三、结果分析

总体来说,此次测试的结果不是很理想。通过对文化知识这七方面的了解程度进行考查,研究者发现大部分医学生缺乏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将来在全球化环境下开展工作。通过调查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高职高专院校对英语相关的文化知识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了解也很缺乏

调查发现,很多医学生对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知识缺乏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在课堂上着重是对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可能涉及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自身对英语不够重视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过级,尤其是医学生,本身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英语基础较薄弱,畏难心理重,导致很多学生反应英语很难学、不愿学、厌学,不了解语用规则,语用错误频出。

(三)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不良影响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校英语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应付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用于英语的学习时间很少,学生本身又缺乏对英语文化、交际知识的了解,使得他们习惯于用母语汉语去学习英语,跨文化交际时倾向于将本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模式套用到跨文化交际场景中去,导致了母语文化负迁移作用的产生。

四、对策

依据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者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升高职高专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语言应用与交际能力为中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地道的英语。这就对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运用“文化移情”策略,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所谓文化移情,简而言之,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摆脱自身原有文化的积淀和约束,将自己置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在主动的对话和平等的欣赏中达到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的目的。教授文化移情的交际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对比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语言教学法。英语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各自的语言中均可以体现出来。研究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词义、世界观、言语交际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教师通过分析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可以帮助学生排除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经济全球化带动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升高职高专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变成了英语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统计学现状篇8

中图分类号:TN911-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8-0072-02

Application of Matlab in Modern Control Theory Teaching

LIU Qiang, JIA Hong-li, DONG De-fa

(Na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Harbin 150027, China)

Abstract: The Matlab is used to design experiment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cours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the purpose is using the Matlab function to simulate the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and to analyze the modern control theory. In this paper, the pole placement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the 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 design of the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simula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get the system closed-loop pole placement in P1, P2 position of the system state response curve. This article is designed to solve modern control theory, controllability, observability, and pole assignment basic issues such as human-machine interface.Keywords: modern control system; Matlab;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收稿日期:2010-03-19

现代控制理论作为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与求解、控制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控制系统的标准形及典型结构分解、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最优控制问题等内容[1]。由硬件来设计现代控制理论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利用现代控制领域最流行的Matlab软件设计现代控制理论实验,具有很多的优点。

在控制理论的学习中,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这些工作如果用传统法去完成,将显得效率不高误差较大。因此,引用一种借助计算机的高级语言来代替传统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Matlab集科学计算、可视化、程序设计于一体,对问题的描述与求解较为方便,在控制理论的学习是一种备受欢迎的软件。

1 状态空间的实现及Matlab试验设计

1.1 控制系统的极点、零点、特征值和稳定性

对单输入、单输出(SISO)线性时不变系统,可使用系统工具箱命令[z,p,k]=zpkdata(G,V)。对多输入系统,命令的形式为[zz,pp,kk]=zpkdata(G)[2]。如果AЬ嗾笏有的特征值均在左半开平面内,则该系统是渐进稳定的。对SISO系统,从zpk形式中得到的零点也可以使用控制系统工具箱中的传递零点指令tzero(G)计算出来[3]。或可以直接使用命令。pzmap(G)绘制系统的零点和极点。对高阶系统而言,从状态空间矩阵计算得到的零点和极点比求解传递函数分子和分母多项式的根更为可靠。求其传递函数的零点、极点和增益,这里使用pole 和tzero函数验证系统的极点和零点,在S平面绘制零点和极点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4]。若传递函数的极点全部位于复数平面的左半部,则该系统稳定。

1.2 Matlab实验设计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模型转换主要是系统的多项式传递函数模型、零极点传递函数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之间的转换[5]。通过该次实验,主要了解在Matlab中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表示,转换以及通过串联、并联、反馈及其他复杂联结得到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

2 倒立摆系统的仿真研究

2.1 倒立摆线性模型

倒立摆这一控制对象本身是一个固有不稳定的非线性多变量复杂系统,其控制的目标是通过给小车底座水平方向施加一个控制力,使小车在有限长的导轨上运动,以保持小车上的倒立摆杆稳定在垂直向上的不稳定平衡点上[6]。由于倒立摆系统模型的特点,它常被用来检验各种控制策略的实际效果。许多抽象的控制概念如系统稳定性、能控性、能观性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等都可以通过控制倒立摆直观地表现出来[7]。首先将倒立摆的非线性模型在yT=[0,0,0,0]附近进行近似线性化,得到在yT=[0,0,0,0]Ц浇的线性模型为:

=Ay+Bu

式中:

A=0100

31.184000.2227

0000-0.594700-0.0724,B=0-2.2268

0.7432

2.2 采用极点配置方法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8]

将闭环极点配置在P1=[-5, -6, -1±j],调用Matlab控制工具箱中函数(2),得极点配置状态反馈增益矩阵:K=[-39.184 1,-7.092 9,-2.745 8,-3.857 5], 状态初始值y(t)=[0.1,0,0,0]时,系统状态响应曲线如图1所示。当将闭环极配置在P2=[-5,-6,1±2j]时,求得状态反馈增益矩阵:K=[-41.906 9,-7.597 1,-6.864 5,-5.368 2],Т耸毕低匙刺响应曲线如图1所示。可见当闭环极点取不同值时,对应系统的状态响应也是不同的。

图1 闭环极点配置在P1,P2位置时系统状态响应曲线

对于第一组极点由于极点-5,-6远离虚轴,其作用可忽略,此时极点-1±j为主导极点,系统响应主要由它们决定。而与第一组极点相比,对应第二组极点的主导极点虚部的幅值更大,因此对应系统响应的振荡更严重,见图1。

2.3 采用线性二次最优控制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9]

选择加权矩阵Q,R调用Matlab控制工具箱中函数,可求得线性二次型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增益矩阵K[10]。当加权矩阵Q=dig[1,1,1,1],R=1,求得状态反馈增益矩阵K=[-36.721 0,-6.695 9,-1.00,-2.776 5],状态始值y(t)=[0.1,0,0,0] 时,状态曲线收敛速度慢,系统快速性差。为此增加系统状态的加权系数Q,控制量的加权系数R不变,取加权矩阵Q=dig[1000,1000,200,1],R=1。由此可以求得状态反馈控制增益矩阵:K= [-140.272 0,-40.344 1,-14.142 1,-20.665 3]。

状态响应曲线的幅值被降低,系统响应速度加快,但控制输入增大,即系统能耗增加。为降低能耗,增加控制输入的加权系数,取R=10。由此可求得状态反馈控增益矩阵:K=[-59.919 9,-14.678 8,-4.472 1,-7.120 2]。

可见由于状态的加权系数Q没有改变,所以状态响应曲线基本未变,但控制u(t)的幅值被明显降低。

3 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Matlab应用在现代控制理论中是很方便的。特别是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的判断和极点配置等问题可通过Matlab软件来直接实现。倒立摆系统的仿真试验在Matlab中实现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鄢景华.自动控制原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GONZALEZ S. Development of a Matlab/Simulink model of a single-phase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J]. IEEE Transactions Energy Conversion, 2005,24(1): 195-202.

[3]薛定宇,陈阳泉.基于Matlab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孙祥.Matlab 7.0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美]OGATA Katsuhiko. Matlab for Control Engineers[M]. [S.l.]: Prentice Hall, 2008.

[6]曹戈,赵阳.Matlab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吕宏丽,张雅静,张国旭.Matlab 在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J].唐山学院学报,2005,18(2):82-83.

[8]黄忠霖.自动控制原理的Matlab实现[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统计学现状篇9

关键词:就业监测 监测数据 指标体系

一、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背景及现状

1.毕业生就业监测的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制度也经历着一系列的改革,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就业制度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实行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新机制。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要靠学生自己找工作,国家为掌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高校开始统计毕业生的就业率。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决定》,提出了改革大学招生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这在政策和机制上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99年,教育部第一次向全社会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被视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开始。经过五年的积累沉淀,2004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督查和评估制度;建立高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教育部根据现实情况,在系统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于2004年6月启用重新修订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办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

这次统计方法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将将灵活就业纳入毕业生就业统计范畴;

(2)确定了毕业生就业的7种形式,增强了高校统计就业率的可操作性;

(3)对待就业毕业生进行登记和统计;

(4)完善毕业生就业状况定期报告制度,使就业率统计的时间更加合理。确定每年9月1日、12月30日为当年毕业生就业率和待就业率定期报告时间。

2.毕业生就业监测现状

2.1统计就业的指标

我国现有的对已就业形式认定:1)协议就业。2)劳动合同就业。3)指令性就业。4)升学。5)自主创业。6)出国。7)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8)灵活就业。就业率统计指标较单一,基本上没有对毕业生就业的层次、单位性质、薪酬、就业地区、满意度、专业相关度等进行统计分析,只对就业、未就业比率进行统计。

2.2统计机构

目前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要由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统计并上报,由主管毕业生就业的政府部门进行审核、整理、公布就业率数据。并以此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衡量尺度,同时与高校办学质量、教学成果、薪金奖励等相挂钩。

2.3搜集就业信息的方法

主要依靠高校自身的就业部门,统计整理本校的就业数据,上报给政府主管部门。政府部门在毕业生离校后部分进行电话抽查。

2.4统计时间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每年9月1日、12月30日为毕业生就业率和未就业率上报时间,而9月1日的就业率(也称初次就业率)在实际操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

2.5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公布的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是由高校自身的就业部门收集信息、整理并上报的,基本没有来自第三方监督。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调查

为充分了解现行就业率统计现状及存在了问题,以及大学生对高校就业率统计方法的的认知程度,笔者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实地访问等方式以大连市高校为重点,对东北部分高校就业部门的负责人,并随机调查一些学生,调研收集数据信息。

调研问卷涉及就业率统计就业率认定形式指标、就业率统计机构、内容、关于就业率统计时间、学生对就业率统计方法认知、是否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了解高校特色做法等方面,共计20个题目。

此次调研,通过E-mail方式向东北35所高校发送了调查问卷,共回收33份问卷,并实地走访15所高校。调查结果显示:

1.绝大多数高校就业部门负责人认为出国、升学不应算入已就业范围,事实上出国、升学也不符合传统的就业概念,根据现行的就业率统计方法,把他们计算在已就业范围内,在技术上造成了就业率统计结果的失真,扩大了统计范围,无法反应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同时也与社会传统的就业观念相悖,容易造成社会的误解,质疑之声也就无法避免。 从问卷结果来看,更多人选择是单独列出,而不去简单化为已就业或者未就业。

2.目前,高校很少对毕业生就业后的薪酬水平、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就业层次、单位性质等进行统计,一般只是简单对毕业生就业数量上进行统计。这样就导致就业率只能反映出就业的“量”,而不能反映出就业的“质”,单纯依靠就业率的数据的高低就简单判断高校就业状况的好坏,容易使学校一味追求就业数量,进而造成对就业“含金量”的忽视,因此容易让社会产生误解,影响市场对教育的调节作用,误导学生的报考,增加就业市场压力。

3.灵活就业在高校的就业比重中大约是20%左右,在对灵活就业统计的准确性上,普遍认为基本准确,在统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统计口径不统一、统计难度大、缺乏监督。

4.在就业率统计过程中,高校充当着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方式,为就业造假提供了温床,同时也极易引起社会的质疑。调查显示就业负责人普遍认为就业不仅与高校办学有关,还和经济环境、社会需求等很多因素有关,这也就导致了就业率的暂时性和延后性,不能仅凭很短时间内就判断某个专业是否应该减少或者扩大招生,难免会适得其反。同时调查大多学校认为就业率统计应该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细化统计内容。

5.近60%的高校认为上报就业数据的最佳时期是毕业半年以后,由于找工作是一个漫长、谨慎的过程,很难整齐划一的签约,尤其是有些单位是每年下半年才能确定最终的录取名单。而根据我国现行的就业率统计办法,每年的8月、12月上报就业数据,以8月份就业率作为最主要的指标。很多高校为了追求本校的更高就业率,其就业指导部门就会在学生离校前想尽各种办法“引导”学生就业,引起社会对毕业生就业率的真实性强烈质疑。

三、建议

笔者针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

1.明确就业认定标准

就业要以毕业生是否参加劳动并获得报酬或者收益作为评判标准,并且就业情况统计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已就业、选择性未就业、未就业。像出国、留学,没有获得收入,不应算作就业。一些毕业后可以就业自己意愿暂时不就业的毕业生,这类情况又不适合简单的算入失业率,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把它单独列为选择性未就业,它也反映了就业状态的一个方面,所以在公布就业状况时不应该只公布就业率,应该分为已就业率、选择性未就业率、未就业率。

由于社会的发展,就业出现多样性,自由职业、临时就业等隐性就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现在的统计方法的统计口径不一致、认证困难,缺乏监督等,针对此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对于灵活就业,要以一段时间内经济收入作为评判标准。对于自由职业毕业生需提交能够证明其在一段时间内的收入凭据,否则归为选择性未就业。对于临时就业等不能提供劳动合同和不需要就业报到证的毕业生,国家应统一印制工作报酬协议,由雇佣方和毕业生共同填写,协议规定工作最低时限及应取得报酬的多少和方式。如能够提交该协议并满足以下条件可以被认定已就业。

2.细化就业统计指标

我国现有的就业率统计指标比较单一,只能反映就业的“量”,而不能反映出就业的“质”,缺乏指导意义,不能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需要,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目的细化就业统计指标,包括:单位性质、薪酬水平、就业城市、专业相关度等,通过以下形式反映出来,不仅完善了就业率统计体系,而且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一下子实现,应该通过政策引导,不断加深的方法实现转变。

3.规范统计机构

由于我国现行就业率统计方法是由高校具体实施统计,并由地方高校主管部门逐级上报,同时就业状况与高校的具体利益相挂钩,统计过程缺乏监督。

借鉴国外的做法,我们提出:就业率由政府、社会第三方组织、高校共同完成。政府通过自己的就业统计机构整体上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掌握就业市场发展形式,为国家发展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不对外公布。与高校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社会第三方组织针对社会关注群体的不同需要,对外公布数据并公布统计标准,为学生选择专业、学校、地区等进行特定的服务。根据我国现状,政府应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并进行监督。 高校自己统计的就业率只注重对本校毕业生的就业进行更完善指导、不断优化教育内容、提高办学质量,统计结果仅限于高校本身。同时弱化就业状况与高校的直接利益相挂钩,破除促使高校造假主要动力。这样由不同层次统计的就业率满足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使结果更准确。

4.统一统计口径

对于不同的统计机构,应该统一统计口径,避免对于同一个就业状况因标准不同出现截然不同的统计数据。如果由于实际情况决定不能统一标准,那么应该在公布数据时应同时说明统计标准,以免引起人们不必要的疑惑。

5.延后初次就业率统计时间

由于学生找工作是一件复杂又对其职业生涯意义重大的事情,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离校后的就业毕业生比重也是比较大,为了给毕业生创造一个就业时间比较充裕的环境,使学生更好的择业,更充分的就业,同时也为了提高就业率统计的准确性。笔者提出的对策是:

初次就业率统计延后到学生离校后六个月。适度的延伸就业率的统计时间点,不仅可以对就业有利、同时也不影响对次年高考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导向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毕业后生就业的稳定性来检验高校的办学质量。对就业率造假也有很大的监督作用。

6.注重就业率统计方法宣传

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学校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对学生作就业率统计方法说明,容易造成统计数据与社会认同的偏差。所以就业率准确性不仅需要其通过科学的方法使其能够更贴近真实情况,而且必须得到社会认可才行。我们建议采取的对策是:

高校的就业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学生及家长的就业统计知识的普及。当就业率与大众的潜意识的正确估算比较接近时,往往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

7.加强监督水平,扩展搜集就业信息渠道,强化后续服务

在优化统计方法的同时制定详细、有效的监督办法。现行的监督方法一般知识电话访问毕业生抽查,但很多学生离校后去了外地,电话号码也会更换,导致联络不畅,即使建立联系,学生也会认为承认自己是否就业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碍于学校的面子会说假话,针对追踪就业信息面临的困难,我们研究认为:

首先应该扩展搜集信息的渠道,不仅通过电话访问,还可以通过不易更换的E-mail、QQ、发送家庭书信、调查问卷等方式多渠道统计,并采取反复多次调查的方式提高反馈比率。其次是强化后续服务,对未就业的学生可以获得由政府组织的免费推荐工作和待业期间接受免费职业培训的机会,在国家政策就业项目具有优先录取的待遇,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毕业生就业后续服务质量,促进就业,同时也避免了毕业生因无利而作假,提高了就业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经济的健康发展,毕业生一生的成长,作为国家决策的主要依据,就业市场杠杆调节的风向标――就业率,只有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去完善,以更科学、更准确的统计方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数据可靠性,才能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4):127-131.

[2]张剑.试论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评估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4,6:56-61.

[3]胡宇辰.试论建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监督机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189-191.

统计学现状篇10

现代控制理论为测控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包括状态空间的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打下理论基础。因为本课程理论性较强,以课堂讲授为主,如果教学方法不当,仅仅根据课本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传授课本专业知识,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挫伤学生的学习激情与主动性,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因此需要对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为此针对课程设计了研讨式教学方案。

二、研讨式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

课程主要是关于状态空间的基础理论,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求在理解有关状态、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系统矩阵与稳定性的关系,线性系统状态转移的过程,能控性、能观测性,与系统设计的关系,掌握并灵活运用极点配置,观测器设计方法对系统进行设计。通过课程实验,掌握模型转换,李亚普诺夫矩阵方程的解法,掌握运用状态反馈对系统进行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学会应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辅助分析设计的基本技能,为日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做到对各章概念融会贯通,解题方法灵活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现代控制理论的研讨式教学方案设计从内容结构、教学方法、训练载体、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设计了以知识点问题为主线,将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研讨式教学、综合知识应用大作业、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现代控制理论研讨式教学知识点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学习对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和系统综合方法。即建立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模型,特别状态模型的三种实现能控标准型、能观标准型、约当标准型,以及各种模型之间的相互转化;在模型建立后分析控制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利用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改善系统性能,然后对系统进行综合设计,即利用状态反馈实现极点配置,为了解决状态不能直接检测的问题,利用带状态观测器进行状态反馈系统设计。

(二)现代控制理论研讨式教学模式

1.通过理论教学应掌握的知识与方法。了解自动控制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建立控制问题的系统观,学会用控制系统的思想理解问题;掌握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方法。重点掌握由传递函数(矩阵)到状态模型的三种实现:能控标准型实现、能观标准型实现、约当标准型实现;掌握如何求线性定常系统齐次状态方程和非齐次状态方程的解;掌握线性连续定常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概念及判别准则;掌握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李亚普诺夫第一、李亚普诺夫第二分析法;掌握通过反馈设计控制系统。重点掌握状态反馈能任意极点配置的条件和利用极点配置实现状态反馈,重点掌握全维状态观测器的实现;掌握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设计。

2.通过实验教学进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数字仿真软件解算实际控制问题,学会掌握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分析,通过对MATLAB软件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模型变换、典型系统的响应分析等语言,提高解决控制问题的计算与分析能力。通过模拟仿真电路实验,提高学生控制电路调试与实现的能力。通过控制理论实验装置,学生根据自行设计的控制理论教学实验电路进行模拟仿真电路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整个课程教学设计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开展研讨式教学,本课程共设计了五个研讨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探索知识的精神。针对重点内容分别设计了综合知识测验和综合知识应用大作业,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实践和研究性教学,学生基本具备运用自动控制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初步完成今后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基本控制任务。

三、研讨式教学训练载体的设计

研讨式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引例进行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式教学,按照知识点进行研讨式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学习,查阅文献和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的能力;配合课后练习对基本概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重要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效果检验。每部分配合教学内容进行综合知识运用的训练,配有大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验训练项目。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研讨式教学模式。

1.习题。根据各章知识点,每章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课堂研讨式教学。第一章课堂研讨式教学一:如何从各个角度建立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讨论状态空间表达式实现的非唯一性。第二章课堂研讨式教学二:讨论求解系统方程响应的不同方法。第三章课堂研讨式教学三:讨论能控性能观性的含义。第四章课堂研讨式教学四:讨论稳定性的含义以及判别稳定性的各种方法。第五章课堂研讨式教学五:讨论如何实现系统综合,以及实现极点配置的各个反馈结构的优缺点。

3.随堂测试及综合测验。第一章随堂测试一次,第二章随堂测试一次,第三章随堂测试一次,第四章随堂测试一次,第五章综合测验一次。

4.综合知识应用大作业。课后综合知识应用大作业共三次。第一次根据课堂讨论,查阅资料,建立一个实际控制系统不同形式的模型(如传递函数、微分方程、状态空间表达式等)。第二次根据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用不同方法求解控制系统的方程,总结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第三次根据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用不同方法判别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总结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5.实验教学。实验内容:(1)控制系统的不同实现。(2)状态反馈极点配置。基本要求:观察实验结果,有一感观印象,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验证所得的理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训练他们整理资料、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培养严格的科学作风。

四、研讨式教学的训练组织形式和安排

1.练习题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安排。根据教学日历,布置课后习题;阅后,下一次课,根据习题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评。

2.课堂研讨式教学组织形式和安排。根据讲授内容,布置讨论题目,10人一组,讨论后演讲,回答问题,老师总结点评。在研讨时,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提醒和引导,控制研讨的进度,避免研讨过程散漫。

3.随堂测试及综合测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安排。根据教学日历,讲完本节内容后,随堂进行,可以参考资料,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收卷后,课后阅卷,给出成绩,课上根据测验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评。

4.综合知识应用大作业教学组织形式和安排。课堂上布置综合知识应用大作业,学生课后完成,可以查阅资料文献,独立完成,根据要求对所用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分析,需给出参考文献。

5.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和安排。根据教学日历,讲授完实验内容所涉及的各个知识点后,联系实验中心,安排实验任务,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五、学生课程成绩评价体系与标准

1.学生成绩考核形式与比例。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随堂测试及综合测验×20%+课堂讨论及大作业×10%+实验成绩×10%

2.课堂研讨式教学成绩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研讨式教学成绩进行评价:阐述问题的逻辑性及流利程度,能否恰当运用控制理论相关知识点,能否正确回答问题,能否提出自己的见解。

3.综合知识应用大作业成绩评价。主要从大作业的问题的分析过程质量和撰写质量两方面评价。包括对问题的提炼能力、能否提供清晰的解决方案、能否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否正确进行分析、能否正确提炼出结论。

4.实验报告评分。实验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理论计算、实验电路的设计及分析、预期结果和实验结果、报告的撰写及结论进行评价。

六、效果及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