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十篇

时间:2023-12-18 17:40:14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篇1

另一方面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生活领域,经济也持续增长,中产阶级的迅速壮大使娱乐消遣广受欢迎,从而引起了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的巨大变化,精神上的幻灭感、不稳定感加强,求新求异,及时行乐成了他们的共同心理。后现代艺术就这样成为了装饰,走向了市场,开始了艺术的大转折开始。科技的发展给艺术开辟了新的领域,消费时代的到来使艺术成为了商品,政治的热情已经消退,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享乐心理漫延开来,于是娱乐化、商品化、平面化、世俗化的当代审美文化应时而生。

可见,社会转型期各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促进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社会心理是推动当代审美文化产生的内在动因。当代审美文化对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以隐喻的方式来体现的。社会心理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并不一定都能得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影响也可能是间接的,委婉的,以一种转喻或隐喻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方式来体现。审美文化有着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表象,而所指的影响甚至制约却是始终存在的,多义性的背后如风筝线一般总能追溯它的社会心理根源。隐喻总有着相似性的解读,在语言的、图像的、造型的等各种文本中,我们总能找到社会心理与审美文化二者结合的以符号为具体表现形式的隐喻传达。如大众对时尚的追逐与从众心理,审美文化文本中自我表白的盛行与自恋心理,快餐文化的风靡与浮躁心理,各种审美文化文本的心理安慰功能与孤独心理,戏说文本与颠覆性文本的泛滥与游戏心理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各种编码方式中,都有着特定社会心理的所指。我们可以在各种审美文化文本中解码其中的社会心理动因,可见当代审美文化中的种种现象不仅是其表面化的信息,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心理中的多种复杂因素。

当代审美文化是现时代社会心理的折射。当今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充满生机和希望,同时也充满纷乱和芜杂的变革,中西文化碰撞,古今思想交汇,市场经济确立,全球时代到来,科技迅猛发展,打破了长期不变的稳定的社会状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多元文化态势造成了多元价值的冲突,社会心理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引发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以世俗化、大众化、感性化和消费化为特征,一方面促使大众的享乐思想、个体取向、多元选择、符号化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在社会出现了失衡的情况下,容易诱发物欲横流和收入不均现象,导致精神的失落和迷茫。激烈的竞争和纷繁的变化,角色的迷惘与心理的冲突,使许多人的心理趋于失衡边缘,产生相应的心理偏移。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留下许多繁复、轮回的印迹,这种印迹彰显了失衡的社会心理导致当代审美文化产生感性膨胀和两极发展的随动变化。具体而言,当代社会心理的转型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从重理性到重感性;从重集体到以个人为中心;从单一唯美到求新求变;强调身份符号的代言作用。而这些变化反映到当代审美文化中,就具有了种种与之相应的表现。

从重理性到重感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是尊崇理性至上。孔孟儒学开创了中国传统思想史上仁义第一的道德传统,宋明理学更是把道德本体论是最基本的哲学体系,历史上各家对仁、礼、理、心、道的形而上的孜孜以求,对“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存天理,灭人欲”等观念、精神地位的过高抬举,导致现实人生和个体生命被忽视的客观存在。与此相应的是温柔敦厚,深沉内向的人格和清淡平和的审美趣味,人的自然欲望处于长期被贬抑的状态。全球化经济的登场打破了这种平衡,社会进入一个从一个平衡到另一个平衡之间的过渡期,这是一个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旧的东西已经被破除,而新的东西尚未建立的后工业社会的空无状态。传统情理之间的关系被完全颠覆,理想失落了,崇高退场了,世俗的现实的生活方式占了上风,感官主义、享乐主义、游戏心态是最盛行的时尚,实用主义原则横行天下。与以往社会相比,物质丰富程度达到顶峰,精神供给却出现了严重匮乏,现代人成了失去精神家园的灵魂漂泊者,一种焦虑情绪弥漫开来,本能地寻找可以疏缓的渠道。

“消费”成为开启这个渠道的快捷方式。究其原因,是根源于商品消费过程中裹挟而来的生活泛审美倾向。现代生活处于图像和商品的包围之中,读图时代注重的是形象和表面,对于审美对象的娱乐性和感官刺激性的要求愈见显然。费瑟斯通曾言,它们被“赋予美的预约,提供美的佐餐。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作为代用品的使用价值之间既统一又有差异的这种双重性质,使得商品具备了一种审美的影像,不管它可能是什么,它肯定会为人们所梦想和追求。”

这种审美活动已经失去了精神乌托邦的传统意义,而变成了经济和利润的代言人,它把一切都转变成为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价值。世俗的享乐被极大地强化了,广告中不断是宣扬着各种快乐幸福的生活方式,清贫和节约不再是生活的主调,大众审美文化不断生产出种种欲望,刺激大众的消费,马克思曾指出如果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这就演示了审美心理的流变过程。广告文化,明星文化,时尚文化、网络游戏,都建立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基座上。从精神升华到感官娱乐的转变,表现出肯定现世享受、身体、世俗生活的倾向,它是审美大众化、世俗化、商业化从而不得不媚俗化的结果,它只作用于人的肉体,失去了精神自由的含义。人的感性的解放是时代进步的标志,然而当过度沉溺于感官快乐之时,就会造成对人文精神的巨大冲击,导致对精神追求和终极价值的削弱。如此一来,人生就充满游戏、恍惚、戏谑感,把人引向精神堕落和意识危机。

从重集体到以个人为中心

中国长期以来的以家国天下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让国人形成一种群体思维模式,重群体性,轻个性,个人从来就属于集体和国家,唯独不属于自己。个体意识处于消隐状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地位的明确,“利人利己”的经济伦理蕴含于等价交换原则中,互惠互利的思维让人们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同时,旧有体制的打破和西方思想的涌入,以及全球化、信息化给人们带来的冲击,由此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给个体的自我实现提供了现实机缘,生活和文化的多元化也给人们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性,让人们有机会重新塑造自我,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每个人在参与竞争的时候都面临着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于是怎样让自己与众不同和更富有竞争性是让人们绞尽脑汁的问题。参考现成案例,为自己规划成功之路成为最轻松的解决方案。作为行为参照的偶像已经从保尔变为比尔,由战斗英雄变成致富能手,这反映了大众人生价值观的变化,后者这种成功型的现实榜样更能实现个人价值。人们的这种个性至上的诉求代表了社会心理中的个性自由要求,只有当实现自我成就、体现自身价值,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得到大众的认可。倘若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逃避心态,用消极的态度来应对现实对自我的压制,在各种消遣娱乐中释放无助感与受挫感。至于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真理、理想、理性和永恒等“权威”概念都已经没落,人们把对这些问题的关注都转向了自我。在自我意识极度膨胀的时代背景下,自恋与对个性的追逐正是对外界逃避和厌恶的表现形式之一。

人们对自我的关注越来越多。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和浩如烟海的信息资讯迷惑了已然没有多少信仰的人们,人们把对国家民族集体的关怀转为对自身感觉的满足,自我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重要的地位。然而,过度的自我表现所形成的审美时尚再次将个性诉求转变成共性关怀,隐含着求异和从众心理的二律背反。时尚的流行正是由一小部分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自我表现自我张扬的结果,当它一旦被大众群起而仿效之的时候,又会有新的时尚被那些想将自我从芸芸众生中标举出来的人来创立。不仅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个人化,这股风也吹到了文学界,时代的变迁让“诗人变成个体性写作的基本单位,甚至是不再热衷于打出宣言或张扬旗号,也不再注意什么‘主义’,而是关注自己当下生存状态或本能写作状态。于是,……开始强化个人写作和自己对重组中的自我形象的感受。同时还有一部分诗人开始进入非主流的、反审美的、对大写的‘人’的精神逃逸性写作。”这就是话语体系的标新立异,于是大力渲染性、欲望、变态的作品大行其道,私人叙事和关照人性的作品增多了,当个性化始终无法明确实现的前提下,人们只得继续生活在焦躁的、欲望永难满足的状态之中。

从单一纯粹到求新求变

追求新奇、趋新求异、标新立异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心态,但是在以往许多社会历史时期这种想法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或禁止。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封闭的农业社会,它要求的是稳定和秩序,儒家的仁和礼都是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一致性。长期以来,这种经济结构和生存状态强化了我们的民族心态,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和谐稳固“少私寡欲”、清静克制为核心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统治者一方面宣扬他们统治人民的合理性,说他们是“顺天承命”、“听天由命”来治理国家,这种历史积淀下的文化心理反映在审美上就是以恬淡中和温柔敦厚为美。然而从心理学上看,长期的刺激会导致对其分辨率下降,美感和都具有不确定性。大脑皮层长期受某种单一刺激,必然会阻隔神经的兴奋度,这时只有用新的更强烈的信号才能重新激起神经兴奋。反之就会形成审美疲劳,所谓熟视无睹便是此意。当前社会的转型成为这种兴奋剂的药引。社会蜕变过程的快速性无情地将人们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的全球化时代,快节奏、多信息、高速度、强竞争是这个时代的唯一标志。文学也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再到私人写作,身体写作,新新人类写作、网络写作。

文化的多样化使得各种时尚潮流异彩纷呈,出现多元共存的局面。讲个性,讲从众,讲狂野,讲内敛,讲前卫,讲传统,种种审美观念并行不悖。千百年缓慢沉寂的局面被唤醒了,自得其乐的田园牧歌被狂热震撼的摇滚打断了。人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再坚持心静如水,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人们在匆忙这中急急追赶。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充满了《喧嚣与躁动》,人们的心也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得不安份起来。当宏大叙事被消解的时候,永恒、真理、价值、意义、上帝这些人类本来的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所被宣告成为虚无的时候,当无深度、无意义的后现代文本充斥我们的文化空间之时,漂泊无依,失去家园的感觉侵扰人们的内心,人们变得浮躁了,在太多的信息面前只需要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扫描一回,新奇、变换的东西才合他们的胃口,一种东西刚流行起来,马上就会有升级版跟上,在不停的更新换代中,在不断的时尚追逐中,当代人才能找到自己没有被时代抛弃的心理根据。

强调身份符号的价值

过去的人们通常没有足够的金钱来满足自己的时尚追求,即使有也主要集中于商品的现实功用,商品的符号化消费主要集中在特权阶层。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经济的兴盛为大众提供了投射自己各种幻想和欲望的符号消费及欲望消费的可能性。审美文化正是打着具有优雅品味,提高生活格调的招牌来隐藏其强大的消费逻辑。广告传媒等话语权力无孔不入,不遗余力地宣传着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安逸悠闲的幸福生活,而这些身份符号是通过购买产品来达到的,精神上的超越、心灵上自由已经成为必须通过拥有物质产品才能到达的目的地。人们在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只有凭借符号来表明自身,人可以通过消费来界定其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这种斗争能让消费者找到认同感,给自己找到属于一个特定社会阶层的满足感。时尚就是生产各种符号,满足人们各种梦想的场地。人们对时尚的从众心理表明“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篇2

一、实习前学生实际心理状况分析

社会工作职业是一份高尚的职业,但高尚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辛苦,再加上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许多人还不甚了解。因此,毋庸置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拥有浓厚兴趣的并不是很多,甚至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学生是没有考取别的专业后才无奈的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很少(即使是了解了一点,也不感兴趣),甚至根本就不了解。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都是带着迷茫、困惑甚至是抵触的情绪来到这个专业。或许,有的学生报到之后也显得兴奋点、求知欲很高,但是那只是对大学、对自己崭新生活的兴奋而已,并不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兴奋。

一般院校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只是进行专业导向工作训练,并没有正规的专业社会工作实习。这个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正是一个关键的时期。首先,通过一个学期的历练,学生对大学生活渐渐熟悉,最原始的那种抱负和激情渐渐淡化,学习状态逐渐进入“疲劳期”;其次,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开始逐渐了解(其实此时还只是表面上的了解),对社会工作的辛苦,特别是开始认识到了社会工作所要帮助的对象都是弱势群体,这对于对大学抱有浪漫幻想的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无言的致命打击。这都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活热情降低,学习状态不佳,甚至会出现厌学、反感的心理乃至对于自己社会工作专业前景感到迷茫、心灰意冷。

学生群体中出现这种心理现象不足为奇,在本质上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带有虚幻色彩的理想主义教育,学生已经对此类教育形成了潜意识的抵触心理,所以面对书本和教师所讲授的社会工作专业的伟大之处不能完全相信,甚至一笑了之。即这种非具体化和表面化的解释使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不能够正确认识,甚至曲解,严重的削弱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社会工作见习实习对学生的心理矫治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专业成长进入到了滞胀和疲怠阶段,而此时正是见习实习即将开始之时。见习实习是学生的第一次实习,学生都充满了兴奋和好奇,都会尽到他们自己最大的努力(虽然有时会很幼稚)去做任何事。如果能够把握好此次实习,就能够对学生不正确的尚未形成定势的心理意识问题进行良好的矫治,养成正确的专业价值理念,还学生一个清晰的心理认识、一个良好的专业学习状态。

1.社会工作见习实习对学生自身角色转变的影响

如前所述,在实习前的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的同学迷失了自己的角色:自己是个学生,却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自己是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但却因为对社会工作有了一点点的了解而变得索然无趣。即学生在实习前体现出这样的状态:对大学已经熟悉,学习激情却淡了;对于社会工作也已经有所了解,学习却开始疲怠。

而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小组训练和个案训练,但是他们需要与案主进行沟通交流,也就是已经进行了初步的不成熟的尝试。正是在这种初步的尝试中、在失败气馁之后,学生才逐渐地认清了自己的角色,完成了自己的角色定位:自己是助人自助的,自己助人自助能力还很低,自己的方向应该是学习如何帮助人自助。同时在实习过程中也能使许多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是否适合从事社会工作、自己做社会工作有哪些优缺点等问题,所有这些关于自身角色定位的问题是在实习以前学生所不关注或不屑于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见习实习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社会工作见习实习对学生的专业价值理念的影响

在诸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中首推“助人自助”和“平等接纳”,它们决定着一名社会工作者是否为真正的社会工作者、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同时“知情权”、“尊重”的价值理念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专业价值理念在实习前学生也经常听老师讲到,但是却未必能够真正理解其内涵。

首先,在“助人自助”方面。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也熟知和牢记社会工作不是用自己的资源、自己的财富去救助他人,而是帮助他人自己救助自己。但是到了实践层面,或许是由于没有实践经验、或是由于缺少一定的技巧,学生往往都忘记了“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难以区分“专业自我”和“自我”,将“专业自我”和“自我”相混淆。实习开始阶段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运用自己的资源、分化自己的能量去帮助他人,即从“自我”“本我”的角度出发去帮助他人,往往完全的融入到案主的情境之中,达到完全“入戏”的状态,忽略了自己是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不能跳出案主情境站到“专业自我”的角度去处理问题,没有实现“助人自助”。这主要是由于“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不强,“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肤浅的表面名词,并未形成一种潜意识植入学生思想深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锻炼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学生开始从“自我”中解脱出来,站在“专业自我”的角度去对待一切案主、对待一切问题,逐渐地开始具备了较为清醒、理智的意识,逐渐的开始了“助人自助”的探索。

其次,在“平等接纳”方面。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二十年左右的独生子女的生活使得这些大学生养成了极强的个性,往往都是信奉个人主义和我行我素的价值理念,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接纳别人,平等接纳别人更是难上加难。学生的这种性格与社会工作所需要的“平等接纳”价值理念格格不入,这在刚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往往就会表现出来。诸如案主工作环境脏乱差、案主是弱势群体的,学生往往只是停留在“同情心”层面,只是出于同情或是为了完成实习任务而不得以与其交往,并没有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平等接纳”案主。而学生的这种“同情”或是为了任务而不得已的情绪,在与案主的交流过程中往往会被案主敏感而脆弱的心灵感受到,从而影响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工作陷入尴尬境界。工作进入到两难境界之后,却又往往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学生往往又会寻求问题的症结,使出浑身解数去解决问题,为了战胜自我,将心态放平和,逐渐趋向“平等接纳”。这样在见习实习中为学生养成“平等接纳”的专业价值理念就奠定了基础。

再次,在“知情权”“尊重”方面。作为弱势群体的案主往往不希望人们去揭他们心里的那块伤疤,再加上切入技巧方面存在着问题,所以在实习的过程中,案主往往不配合。而年轻学生又往往急于求成,不能正视、反思自己,这样很多学生为了完成访谈任务,往往自然而然的采取了向案主隐瞒访谈目的、偷偷录音等不正确的方式和手段,忽略了案主的“知情权”,违背了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这些违背“知情权”的原则的行为在实习的过程中屡见不鲜,在学生犯了这样的错误后,老师都会及时的给予批评、更正,帮助学生树立“知情权”的价值理念。所以,在见习实习中,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知情权”价值理念很有帮助的。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篇3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坚持“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层社会工作为导向,突出教与学为实际工作服务;注重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综合素质,使社会心理学有助于学生对人们社会行为、社会事件进行理解、预测和控制,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运用于解决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课程分析社会心理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它将个体置于社会的背景下,系统地研究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教学对象分析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教学对象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录取的高职本科四年制学生。入学前多数学生已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去拓展知识面,体会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而理解他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能力目标分析学生能比较系统的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构建社会心理学知识网络。学生能了解社会心理学典型的理论派别,并清楚每个理论派别的典型观点,并能将之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学生能进行一定的社会认知,掌握一些使自己表现更好地的心理学方法;明白在社会认知中存在偏差,知道对社会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学生能理解遗传和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了解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掌握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知晓如何增加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学生能理解态度的相关理论,能学会运用该理论解释社会事件;知道影响说服效果,产生态度改变的因素,从而知道如何提高说服效果。学生掌握人际吸引的原因,懂得如何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掌握依恋的类型、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对成人亲密关系形成的影响;知道什么是爱情,自己是否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增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生掌握社会影响的表现及社会影响的作用及如何应对社会影响。学生了解团体心理与行为,掌握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掌握团体沟通的内容与技巧。学生掌握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如何鉴别心理异常,掌握心理应激的相关知识,懂得自己如何应对心理应激。

4.课程内容设计(见表1)

  5.教学设计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对重点难点做到精读细讲,力求使学生准确掌握。其次,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他们仅在一年级下学期设置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为后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垫定基础,故而在讲授过程中多举一些他们生活中的现实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及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再次,通过多媒体课件,放置大量的图片、表格、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在讲授过程中,还应加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合作学习、团体游戏等课堂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加入一些心理测验和分享一些心理实验,让学生自己体会心理感受,更加了解自己。

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根据社会工作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或增加部分学习内容因为授课的对象是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高职学生更加突出实践性,突出有用性,故而在授课时,尽量选择适合他们学的内容,实践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部分,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理论的讲授。另外,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尤其是老人与孩子,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考虑适当增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或在教学过程上穿插发展心理学的知识。

2.突出教学实践,强化岗位工作的能力以“岗位职业素质+岗位工作过程”为人才培养主线,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校内外紧密结合、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摆脱理论说教,学生实践占绝大部分课时,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团体游戏等多种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服务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中不仅教会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要锻炼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如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地发言机会,或其他的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课程组还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体验挫折,从而增加他们的耐挫折能力。另外,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如在课堂中加入培养学生奉献、爱心、合作的职业素质的教学内容等。

三、教学内容安排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篇4

频频出现的大学生投毒案、大学生自杀或他杀案让人对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感到无比担忧。要减少和消除这类案件,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如今,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渗透作用日益增强,对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单凭传统家长式、说教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力,已经很难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社会工作就是联合家庭、社区的力量,充分整合家庭、社区、学校教育资源,促进三者之间协作互动,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共同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心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和导行。

(二)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协助学校改善校园环境,对于处于不利地位学生的背景作深入而客观地了解,给予适当的接纳、支持与鼓励,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与条件,使学生获得适当的心智与行为发展,克服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形成“家庭一学校一社区”三者的良好协调关系,使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得到更好发展的一种专业服务项目。

二、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及现状

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通过社工的介入,运用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而在内地,20世纪20年代初社会工作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一些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的相关专业,但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团体,与实际生活结合不多,始终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专门化的社会事业。

2002年,上海浦东新区在社会发展局教育处的推动下,在38所学校开始试行学校社会工作。试点推行“一校一社工”的制度,但学校社会工作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有益补充”而添入现有的学校体系中的。浦东38所学校开展的学校社会工作的试点工作,掀开了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新的一页。但和香港、台湾以及国外的学校社会工作相比,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推行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是一种从上而下的推行过程。这就使得学校社会工作的出现一开始就被界定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定位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并且,在其介入心育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如社工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必要的培训、交流,与其它相关教师之间权责不明确,缺乏民间团体支持等等,致使其实施几年以来,并没有对现行的学校教育体制从根本上产生真正的影响。在有的高校则是将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虽然发展起来还存在很多困难,步履维艰,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它们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使人们再一次重新认识并重视学校社会工作。2006年7月20日,国家人事部和民政部颁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这是我国第一次关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认定的文件,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工作将逐步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如今,学校社会工作为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也必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以实践性研究为主,注重为学校社会工作者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直接指导,其研究主要有以下取向。

(一)以增权的形式提高个体自助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一项共同目标就是帮助人们提高自己应对和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增权就是达成该目标的一个重要方式。所谓增权就是社会工作者伴同支持无力响应环境挑战的服务使用者,学习、练习动员自己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消极摆脱无能为力,积极控制有效资源,取得自我实现的过程。增权对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心育来说有较大作用的有两种方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干预模式和弹性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干预强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假定学生及其家庭已经具备解决问题的相应资源,而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资源、技能和意志力。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减轻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压力,因为学生和家庭也要担负起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责任。弹性模式则强调培养大学生在高危环境中生活却健康成长的特质,比如有些儿童学生曾生活在贫穷、艰难的环境中,却没有出现心理问题,这样的学生都具备一些共有的特质。该模式认为那些健康成长的大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素质,如认知能力方面就涉及到思维的抽象性、反向性和灵活性,社会能力方面涉及的特质有懂得变通、移情、幽默、有同情心、独立、努力控制环境等。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培养和发展这样的素质。

(二)倡导与主动来访大学生的沟通与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等帮助的相对较少。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应对自身心理问题时的主动性,由“劝导教育”转变为“沟通合作”,使其通过自身努力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大学生在咨询过程中的转变受四种因素的影响:第一种因素来自他们自己带人治疗的力量、天分、技能、资源和社会支持;第二种因素是来访者对治疗关系中的移情、热情、关心、真诚和接受的理解;第三种来自于对治疗结果导致转变的可能性的积极期待,最后一种则是使用正确的技术和模式来帮助其解决问题的结果。因此,要想获得干预的成功,调动来访大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将个案学校社会工作与个案心理辅导相结合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在治疗学生心理问题、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强化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各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在校学生提供无偿心理咨询与辅导。但心理咨询与辅导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较为注重个人心理层面的疏导和治疗,而忽视了大学生案主社会资源的运用和成长环境的改善。

个案学校社会工作,是指以单个大学生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即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方法,协调可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面对面的一对一的服务,目的在于协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自我,增强其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与社会和环境的良好适应。综合个案心理辅导与个案社会工作的优点,可以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潜能,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从而自己解决其心理问题,恢复身心健康。

(二)小组学校社会工作与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他认为,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满足,他就会产生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希望自己能被团体所接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欧美国家,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得到大力提倡。有关专家认为,团体辅导比传统的个体辅导更有成效。目前,随着发展性辅导的提出与认可,使得团体辅导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小组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团体的经验和在团体中形成的动力,协助参与团体的大学生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达成团体的目标,促进整个学生群体的成长。

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小组社会工作,按其性质可分为任务小组、成长小组、治疗小组、社交小组、教育小组、兴趣小组、社会化小组、意识提升小组、服务或志愿者小组、自主和互助小组、社会行动小组等,社会工作者可根据不同的目标建立与之相应的小组。在小组工作中引入团体咨询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小组成员在彼此互动中通过小组动力达到改变的目的,其改变的结果是持久而有效的。如北京大学曾开展的“大学体验成长小组”,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开展的“欢乐同心圆”、“朋辈辅导”、“大学生成长小组”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展示了小组学校社会工作的魅力和成效。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篇5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 G. 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 W. 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 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 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篇6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篇7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工介入模式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具体到服务对象为高校大学生,即运用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克服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更好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即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目标就是既要帮助学生接受适当教育保持身心健康,还要加强学生、家庭、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完整人格的发展。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迁,大学生群体受到各种观念的影响和干扰,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多元化特点。相关调查显示,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有入学适应问题、学习能力问题、人际关系交往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一些学者也表示当今中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焦虑、自卑、社交退缩等方面。从社会角度来看,其心理问题的成因具有社会性,大众传媒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以上问题若单纯依靠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或单一的心理辅导是难以完全应对的,因此发挥学校社会工作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优势显而易见。

二、社工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优势及意义

(一)作为多方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我国高等院校承载的任务太多表现出管理能力不足的特点,而学校社会工作者在管理与协调学生、老师、家长、学校之间的各种矛盾关系中发挥着为学校减轻负担的重要作用。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实施专业服务工作的过程中,运用社工专业知识和技巧参与到学生内外在环境进行沟通了解,找出其中重要人员和重要环境因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将个人环境与周围环境因素做到了有效结合。在协调多方关系的同时直接增进了教育功能,有效避免了高校关门教育、与社会脱轨的现象,也帮助学生个人及老师家长拓宽了获取资源或解决矛盾的渠道,有利于学生实际生存发展的高级需求。

(二)提高个体的自助能力和发展个人社会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的共同目标是帮助人们提高个体应对与解决困难的能力,而立足于向学校社工的专业方法,增权就是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直接指导和实践维度。增权主要发挥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干预作用,这种干预模式强调为大学生个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资源,调动周围一切关系和资源,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则是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其自身的资源与能力,让学生和家庭担负起共同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责任。

再来,学校社会工作是学生个人社会化的切实需要。学生在学校中除了要获得知识技的训练外,还要顺利实现个人社会化,社会人的主要社会化就是与各种类型的环境协调和适应的过程,具体到大学生群体表现为大学生在群体生活中与他人沟通交流和协调互动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则会遭遇到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导致大学生融入集体生活出现难度,所以专业的学校社工通过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建立起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监护模式,帮助大学生在心理上适应社会并健康成长。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根据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和基本理念如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能、助人自助等理念去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目的是使大学生释放最大的潜能,走出心理无助、迷茫、自卑等状态,为他们提供信心和积极动力,调动他们发现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主动性。相对于传统咨询治疗单从认知障碍或行为障碍入手,社工更容易与服务对象建立友好关系,增加学生们主动求助的意识。而在这其中也会充分展示和运用社会工作的人道主义的原则,强调案主自决,社工的方法弥补了心理咨询和高校辅导工作的漏洞和不足,更人性化的对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侧重与学生个体行为去解决,可以采用预防性、治疗性、发展性工作模式等。具体到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来说,个案工作主可以从大学生的个人情感、认知、行为方面进行介入,全面关注学生个体的内在与外在的情感变化和需求。小组或团体工作则是通过开展有目的有意义的小组专题活动,回应大学生群体共同的诉求,立足于促使大学生更好的接纳自我,充分地让他们理解他人和换位思考,通过小组过程和小组动力获得能力。社区工作就是要在校内外构建心理健康支持网络,建立起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联动机制,让学校协助社区建设与发展,妥善利用社区的资源为学校服务,学校社工透过社区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有组织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从而调动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改善其心理状况。

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事实证明在实务中仍会出现很多不可避免的弊端。首先是学校社会工作者专业角色的模糊性问题,就目前中国行业发展而言,学校社会工作者还未完全纳入学校岗位体系,人们常把他们与心理辅导老师混淆。其次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缺乏专业性,加之社会工作本土化状况不理想、本土理论建构不完善,高校社会工作者大多数既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也缺乏实务经验。再来,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也亟需构建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督导模式,这部分缺陷表现于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全局中,无论是对学校社会工作者个体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还是从整个行业发展角度看,有效的督导机制去控制和引导学校社工的未来发展是必要的。综上,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高校社会工作者队伍是当前及日后一项需要努力践行的任务,同时国家还必须加大力度投入于该学科和领域的专业建设和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陆士桢,王碉.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侯童,玉禾.优势视角的学校社会工作辅导策略探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2).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篇8

1 引言近二三十年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这些研究的结果促使人们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压力、逆境中人的发展。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大学生走入大学后,可能面临更多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冲撞,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一定影响。国内外学者针对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做了大量研究,例如社会学家Becker(2000)发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社区等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密切。李志凯(2009)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及各个维度与心理弹性均显著正相关,并且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作用很大。宋广文(2013)等研究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其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并且心理弹性能显著影响并预测主观幸福感。综合以上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研究对象较为单一,两者与三者之间的综合性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将探索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间的关系,试图构建以社会支持度为前因变量,心理弹性为中介变量,主观幸福感为结果变量的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在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下,大学生即使遇到压力和逆境也能够表现出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

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和施测过程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从河南中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中随机选取700名学生进行调查,收回的调查问卷677份,有效问卷即农村户口为521份,有效率为74.43%。其中男生133人,女生388人。2.2 研究工具本研究运用肖水源(1986)等编写的社会支持量,共17个条目,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该量表重测信度R=0.92,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9±0.94之间。心理弹性量表运用2007年于肖南和张建新根据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编制,共25个条目,中文版包含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总体幸福感表(GWB),由国内学者段建华在Diner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相关在0.48~0.78,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聚敛效度为0.27~0.47。

3 统计分析本研究对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3-1:〖TP朱平生1.tif,BP〗从表3-1中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之间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0,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01,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09。三个变量间两两呈正相关。3.1 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中介作用的检验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成正相关,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也成正相关,心理弹性可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为继续验证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我们首先假设,心理弹性能够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参照Baron和Kenny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分别作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度之间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3-2中的第一步检验了社会支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表中的结果数据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09(p

4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4.1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间及主观幸福感两两呈现正相关这一结论与国内外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例如Pinquart 和Nahum-Shani,吴丹伟等人,其研究结果均发现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社会支持度获得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也越高。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论增强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变量的水平,都对其它两个变量有积极的影响作用。4.2 心理弹性在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度和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之前的部分研究也表明,心理弹性在两个变量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例如衡书鹏(2012)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得出心理弹性对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有中介作用。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下,大学生即使遇到压力和逆境也能够表现出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同时在社会支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可能还存在其他中介和调节变量,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之,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之间两两正相关,并且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方向,在今后的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高社会支持度,增加对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关心和支持,可以有效地增强心理弹性水平,最终实现提升农村大学生提高主观幸福感的目的。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篇9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精神分析理论;心里动力学派;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临床心理学是直面心里或身心问题而被构建的一门学科,它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临床心理学有如下三点特性:第一,临床教育性。是说临床心理学不仅要身临十几场所面对面的针对当事人的问题给予帮助,还要采取严谨认真、辩证分析的临床思维态度,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达到改善心理问题的目的;第二,治疗操作性。临床心理学具有理论加实践的目标体系,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当处于一线位置,临床心理学作为一门操作性强的专业,在实践中发挥着确有实效的矫治作用;第三,公共服务性。临床心理学面对日常大量心理问题的处置,应是一种健康服务体系,担负着为防治心理问题提供建设性公共服务的重任。

通过以上对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定义及特性的比较,不难看出,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工作在工作原理及工作目标上有着大面积的重合。两者都是为了使个人更好的融入群体、融入社会,发挥其社会特性和社会功能。都能够做到对当下问题快速准确的诊断与治疗矫正,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及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在工作内容上也多有重合,都是首先从案主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恰当准确的判断,再结合其系统的理论知识给予正确的矫正方法,付诸实践,真正的去影响和作用于案主,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在社会工作导论的课堂上,老师要求我们寻找一个案例,然后用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去解决其问题。我曾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作为案例,并做出讨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

以人质为例,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第一,是要你切实感觉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胁,让你感觉到,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是毫不犹豫。第二,这个施暴的人一定会给你施以小恩小惠,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你各种绝望的情况下给你水喝。第三,除了他给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你得到,完全隔离了。第四,让你感到无路可逃。有了这4个条件下,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个事件引起了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讨论。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验。最终总结出一个说法:人是可以被驯养的。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者,我们所讨论的重点并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产生原因,而是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对被解救案主进行社会工作,使其解决心理问题,尽快融入社会,发挥其社会功能。

在分析中,我应用了社会工作理论中的“心理动力学派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心里动力学派是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可分为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人能体验到的部分;而无意识则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部分。弗洛伊德还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我驱使,由超我所抑制的;而自我则是在寻求本我和超我过程中的平衡点。认知-行为理论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中存在一些有缺陷的认知,这些有缺陷的认知引导或控制着他们的行为,如果改变这些认知,不良行为也就随之改变。

临床心理学中,对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也做出了大篇幅的介绍,其人格结构理论中讲到人格分成三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源泉,处于无意识状态,包括各种本能欲望。自我,是意识状态下的自己,具有认知周围现实世界的意识。超我,是道德和良心的我,是幼儿期从父母、学校、社会教育中获得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具有自我控制与道德监察的作用。自我,担负着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协调机能,使二者保持平衡。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自我的调节能力,或者自我调节机能低下或不完善,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甚至导致神经症。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篇10

中小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亲社会倾向 多元回归分析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自愿使他人获益的行为,包括助人、分享、谦让、合作、安慰、捐赠、自我牺牲等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内容,培养中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帮助他们养成帮助他人、友善合作以及学会分享等亲社会倾向是他们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的方面,所以心理学者做了大量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潜在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重点研究三方面的内容――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感体验以及积极组织环境,目的是帮助个体发现和利用上述三种积极心理资源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生活品质。自从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在2000年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后,积极心理学引起了教育专家、心理学者的普遍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或者只是从理论上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实证研究较少,探讨积极心理品质和个体其他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系研究几乎没有。为了填补空白,本研究试图通过测验法来考察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之间的关系,拟证实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其亲社会倾向的出现有促进作用,为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更好地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5289名中小学生参加,其中小学生2257人,初中生2401人,高中生为630人。

2.工具

(1)积极人格特质问卷儿童版(VIA-Youth)

本研究采用积极人格特质问卷儿童版(VIA-Youth,Park和Peterson等人编制)来评定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问卷包含六个分量表――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自制、超越自我,一共有198个项目,适合用于10~17岁的中小学生。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7。

(2)亲社会倾向问卷

本研究测量中小学生的亲社会倾向是采用寇、洪慧芳2005年修订的PTM(prosocial Tendencies Measure)。这个量表包括以下六种亲社会倾向:匿名、公开、利他、情绪性、依从和紧急。其中匿名的亲社会倾向指帮助者在受助者不知道他名字的情形下出现的助人倾向;公开的倾向指帮助者在公开的场合或者有他人在场看见的情形下出现的助人倾向;利他的倾向是帮助者为了减轻他人痛苦而对他人实施帮助的助人倾向;情绪性倾向是指帮助者在具有情绪唤醒的情形下产生的助人倾向;依从倾向是指帮助者在别人提出请求的情形下对他人实施帮助的助人倾向;紧急的倾向是指帮助者在他人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实施帮助的助人倾向。六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匿名的、公开的、利他的、情绪性的、依从的、紧急的分别为0.778、0.708、0.755、0.726、0.738、0.561,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758、0.494、0.801、0.789、0.800、0.803,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指标。

3.统计方法

本研究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亲社会倾向的相关分析

表1表明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表1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的相关分析

注:**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指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2.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美德与亲社会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

表2对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美德与亲社会倾向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在逐步回归分析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品质的仁慈美德首先进入回归模型1,说明此美德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最为密切,正义、超越自我、勇气与智慧与知识等美德先后进入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P

表2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亲社会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

三、讨论

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个体拥有越多的积极心理品质,他对别人实施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大。24个积极心理品质中最能预测个体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是仁慈、正义、超越自我、勇气、智慧与知识这五种美德,共同预测率为53.7%。这告诉我们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其亲社会倾向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下面将详尽讨论为什么这些美德会促进中学生的亲社会倾向出现。

1.积极心理中的仁慈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积极心理中的仁慈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首先可能是因为拥有更多仁慈美德的中小学生常常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对别人仁慈和宽宏大量,能从帮助别人中得到快乐,所以容易产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以往许多相关研究证实了这点。例如Staub(1991)通过研究发现人格品质中亲社会行为价值取向强的个体,他们的亲社会动机比较容易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被激活,发现别人有痛苦,他们用一种积极的行为方式作出反应。又如,Van Lange(1999)和Van Dijk(2004)的研究表明,那些具有亲社会价值取向的个体更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其次,拥有较多仁慈美德的个体更了解和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感受,很容易识别他人心情的变化,容易产生移情。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进因素,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动机源之一。许多研究证明移情可以增加个体亲社会倾向。Waxler(1992)对儿童进行研究,发现进行过移情训练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相对于没有进行移情训练的儿童明显增加,而攻击明显减少了。李百珍(1993)发现移情训练显著增强了幼儿的合作、助人、礼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2.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正义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正义美德能够促使中小学生出现更多的亲社会倾向,因为拥有更多正义美德的中小学生更加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善于从大局出发,平等对待团队成员,尊重团队的目标和规范,忠于团队,自觉维护团队利益,为团队建设尽心竭力,所以容易出现亲社会行为。S.H.Schwartz(1977)认为,个体的行为受社会规范影响和支配,利他的社会规范会被内化成个体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义务感、以及价值观,会促进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出现。另外,拥有正义美德的中小学生相信世界是公平的,是可以预测的。好的行为将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奖赏,不良行为将会受到惩罚。这种信念使他们相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好事,施善者会从做好事中获益,所以会出现亲社会倾向。

3.积极心理品质中的超越自我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积极心理品质中的超越自我美德能够促使中小学生出现更多的亲社会倾向,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是拥有超越自我美德中的审美品质的中小学生容易发现周围环境及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件和人物,例如别人的亲社会行为等,根据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他们会模仿榜样,从而出现亲社会倾向。同时他们更追求完美,感到重要他人为自己设定了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去追求完美,自己需要达到这些他人设定的高标准。例如张兰鸽(2011)发现青少年为了博取老师、家长和同伴等重要他人的认可,维持自尊,也会表现出更多依从的、利他的和公开的亲社会倾向。二是拥有超越自我美德中感恩品质的中小学生意识到美好的事物并心怀感谢,会感谢父母生养抚育之恩,感谢老师辅导教育之恩,感谢别人支持帮助之恩。根据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感恩具有亲社会的本性,会激励、强化感恩者亲社会倾向的出现。许多研究表明,感恩有利于亲社会倾向出现。例如,Bartlett,DeSteno(2006)的研究表明常常体验到感恩的个体会作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Peterson等人(1996)的研究认为得到别人的帮助而产生感恩体验的个体更可能对他人做出亲社会行为。

4.积极心理品质中的勇气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拥有更多勇气美德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更好,他们性情真挚诚实、乐观热情、富有感染力,做事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坚持到底,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或面对压力时意志坚定、不退缩、乐观勇敢地面对、冷静果断地应对。张睿(2011)通过研究发现心理弹性高的中学生面临困难时敢于乐观地面对,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当别人有困难时,也会以相同的方式去安慰和帮助他们,出现亲社会行为。也就是说,拥有更多勇气美德的中小学生心理弹性更高,社会适应性更强,容易产生亲社会倾向,具有实施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5.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智慧与知识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首先拥有更多智慧和知识美德的中小学生很有洞察力、充满智慧,能够看清事实、对事物作出准确判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他们更能够觉察他人的需要和意图,从而产生对他人的亲社会倾向。因为根据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注意到他人的需要、对情境的解释和利他行为意图的确立,其中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起点。其次,拥有更多智慧和知识美德的中小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热爱学习,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观点采择(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把其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区分开来的能力或倾向)和道德判断水平较高,而许多研究表明这两者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高相关。例如,Moore(1998)发现控制被试的年龄因素以后观点采择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高相关。Rushton等人发现,被试的道德判断水平与他们是否参加献血、在超市购物中先让别人付款等行为有显著的相关。

四、结论

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其亲社会倾向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其亲社会倾向的出现有促进作用。中小学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来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

参考文献

[1] Eisenberg N,Miller P.The relation of empathy to prosocial and re-lated behaviors.Psychology of Bulletin,1987(101).

[2] Park N,Peterson C. 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

[3] 寇,洪慧芳,谭晨,李磊.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4] 张兰鸽,张莉,寇,田启瑞.中学生完美主义特点及其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4).

[5] 崔杨.医科高职生感恩品质和亲社会倾向的特点及关系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