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因素十篇

时间:2023-12-18 17:39:27

人文地理因素

人文地理因素篇1

第一阶段的成因教学以教材为本,在因素即原因的教材逻辑下,教师主要从例证的角度对现有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进行淦释与说明。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真正的师生对话,主要以灌输为主,缺乏知识的生成,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学生认为教师在人文地理的学习中可有可无,对于人文地理学习的兴趣远远低于自然地理。第二阶段的成因分析教学开始尝试案例教学,采用教材所提供的北京城市功能区的案例,在功能分区成因分析时主要采用“因素分析法”,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出发找原因。这种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对地理诸因素具体作用于人文地理事象的过程分析不清,不能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诸因素在人文事象的区位与变化中所起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理诸因素在人文地理事象区位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只能僵化地从自然、社会诸因素出发生搬硬套地“找”地理成因,而不是“分析”原因。这样零碎的、不深刻的成因分析导致人文地理成因教学过于简单化、机械化,整个教学过程难以形成真正的师生对话,降低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样的成因教学也缺乏真正的思维活动过程,很难全面认识地理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反而使学生的思维简单化、僵化。这样的课堂将很难让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之“理”,难以进行有理有据的理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二、批判基础上的创新即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的提出

为了消除人文地理成因教学中静态的、机械的“因素分析”所带来的弊端,必须将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真正过程化。过程化的成因分析必然建立在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比较完整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教学时,应该运用时空一体化的案例,运用“历史分析法”〔’〕,引导学生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影响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形成、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以及分析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明确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最后概括出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即一般性的发展机制。其关键不是找出有哪些影响因素,而是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因此,笔者将这一人文地理成因分析教学法命名为“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的内在机制,才能真正理解并学会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原因。

三、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人文地理因素篇2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学生 非智力因素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心理学界的大量学者针对“非智力因素”概念及理论展开了许多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和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有经济欠发达,资源气候较恶劣,居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等特点,为学生提供的资源相对较少,这对每一个教师更是一个挑战。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根据民族学生的特点对其施以良好的影响,促进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1、 民族地区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

中学生民族地区中学生由于社会、经济、地域、家庭、学校及自身诸方面因素的特殊性,造就了他们除具有一般中学生的共性外,还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因素和心理矛盾。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一直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但长期以来,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民族歧视与压迫政策对于少数民族人民的心理还是有一些残留的影响。偏远闭塞的地域环境使得民族地区中学生在接触外界信息上相对匮乏与落后。而少数民族的文化、风尚、习俗于汉民族不尽相同,这就使得民族地区的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交往等各方面相对于汉

族居多的经济发展迅速地区来说都处于劣势,而这些劣势在西北地区体现的更为显著,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还有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制约。

总体来说,民族地区高校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与其他地区差距比较大,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任重道远[1]。

2、 非智力因素培养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燕国材教授指出: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称为非智力因素。 他又将非智力因素详细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 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第二个层次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组成;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组成因素主要有十二种,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 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 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2]。

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学习有影响的心理因素,而且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的影响还要大,通过对中学生的研究发现智力和入学考分中等的人,性格特征为审慎、冷静、理智、自立自强、不依赖别人,学习上采用“笨鸟先飞”的方法,后来他们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智商高、性格特征更顺从、缺乏信心、畏缩退却、不愿独立创新、学习上表现为喜好安逸,只求过得去的学生,结果学习成绩处于全班中下的水平[3]。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要孩子们考试成绩优秀,教师家长们就十分满意,过分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常常被忽略。 近年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虽然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但是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不得不应对一考定终生的教育制度,如此便导致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不是某一所学校、某一个地区独立存在的,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整个中国教育界的普遍现象。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如此,那么老少边穷的民族地区更不用细说。

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并占有主导地位,是实现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的前提。中学生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中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更应该把握好这个阶段的教育,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的根本任务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怎样做人,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3、有针对性地培养民族地区中学生非智力因素

3.1、引导民族地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培养成为21实际的合格人才,就要从小抓起,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保证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人生观的形成包括很多心里成分,如人生的理想、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意志、感情、意识、欲望等。而对于人生价值的体现,当今社会上,中学生的观点慢慢地和家庭的观点发成了冲突,呈现出让我教师和家长担忧的问题:他们用自己幼稚的观点去判断事情;用一些偏激的想法去想问题,而针对民族地区的中学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对于经济发展迅速地区的大学生来说相对局限,因此,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在培养民族地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时要与时俱进,跟上我们国家和世界的步调,摒弃一些落后封建的思想,成为代表民族的优秀人才。

3.2、培养民族地区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处于心理发展的可塑期,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把握好这个时期,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勇于尝试、竞争能力等心理素质,对于中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而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由于历史因素与地缘环境及社会经济等的影响,心理素质或多或少有差异。有的会产生自卑心理,而有的则对汉民族有反感心理等。这些心理的形成,并不是民族地区中学生自身素质不如经济发展迅速地区的中学生,而是中国千百年来封建思想的残留思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民族地区人们的心理素质是可以经过培育而发生转变的,要完成这种转变我们就要从孩子抓起,这就需要民族地区的教师正确引导中学生培养华夏一体、各民族一家的民族平等心理,并树立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心理素质。

3.3、培养学习兴趣,因材施教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能促使大学生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4]。当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便会自然地去关注它、观察它、熟悉它、研究它等。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于一切,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民族地区中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合理的、健康的兴趣爱好加以诱导并逐步使其深化,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引导其向合适健康的方向发展。民族地区大学生蕴含汉民族所不具备的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我们应当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适当地对其进行引导,必将很好地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冶军,刘日明.高校民族学生课堂教学探析[J].科技信息,2008

[2] 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人文地理因素篇3

关键词:高职 文科类专业学生 能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与理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相比,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既有普遍性,又有其独特性。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理工科学生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显性的“硬”能力,如操控机床的能力、计算机水平等,而文科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隐性的“软”能力,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正因为文科类学生能力的隐性化和模糊化,研究起来颇有难度,很少有人对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进行探索。但是,廓清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利于有针对性地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方式、选择合适的实训制度、建立科学的高职文科学生能力评鉴体系,从而有利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职文科毕业生,使高职教育在文、理、工、医等各领域得以平衡发展,从而全面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为此,对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进行探讨,实属必要。现尝试基于能力结构的心理学理论,依据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确立的相关因素,提出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模型。

1 能力结构的心理学阐释

从心理学理论来看,能力就是智力,而结构, 意指客观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所以,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能力结构一直是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是各派心理学家致力解决的问题。不少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结构假设,比较有影响的有因素构成理论、三维结构模型、层次结构理论、三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其中,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因素构成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分析高职文科类学生的能力结构提供了比较有效的理论依据。

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两个因素组成的(1904),即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G因素是每一种活动都需要的,是人人都有的,但每个人的G的量值有所不同;所谓一个人“聪明”或“愚笨”,正是由G的量的大小决定的。由此,斯皮尔曼认为,一般因素G在智力结构中是第一位的和重要的因素。特殊因素S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有不同种类的S,它们与各种特殊能力如言语能力、空间认知能力等相对应,每一个具体的s只参加一个特定的能力活动。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需要由一般能力因素G和某种特殊的能力因素S共同承担。斯皮尔曼用一般因素G来解释不同测验间的相关。他指出,不同测验测的总是一般因素G和某种特殊因素S,既然各测验都含有G因素,那么它们就必然有一定相关。

在二因素理论上,赛斯顿提出了群因素说。塞斯顿反对斯皮尔曼的强调一般能力的二因素说,而是认为:任何能力活动都是依靠彼此不相关的许多能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因此,可以把能力分解为诸种原始的能力。塞斯顿对56种测验的结果进行了因素分析,最后确定了7种原始的能力,即词的理解、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和推理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能力主要由以下7种因素构成:语言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逻辑数理智力,包括数字运算与思维思考的能力;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内省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

2 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确立依据分析

心理学上的纯智力结构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人类的普遍智力问题,并没有考虑社会、教育目标、政策法规、专业方向、职业岗位要求等因素对某类特殊人群的智力能力影响,不能完全解决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问题,只能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指向。我们现在所探讨的问题是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智力结构问题,属于对特殊群体的智力结构探讨,因此,必须考虑上述因素对能力的影响。在教育领域,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培养要求,因此,在心理学能力结构理论的支撑下,我们要确立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还必须寻找其现实依据。

我们认为,高职文科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确立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教育层次定位,岗位特征和相关政策等。如果说,心理学意义上的能力结构理论为我们确立高职文科学生能力结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那么,教育层次定位,岗位特征和相关政策则为其提供了现实依据。

教育层次定位规定了培养目标,所以教育层次定位是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程度强弱的依据,比如对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同的教育层次对其培养目标规定就各不相同,对本科生的要求是系统地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对高职生的要求是有针对性地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岗位特征决定了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主要因素,虽然对能力结构众说纷纭,但是心理学理论普遍的共识是,人的能力并非是单一的,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而对于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来说,要求其具备全面的能力,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所以,我们要确立高职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还必须参考其职业岗位特征。尤其是相关政策,是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素质需求的反映和总结,为我们确立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提供了现实依据。

人文地理因素篇4

关键词:行政村名;黄石市;空间分布;地理环境要素

一、引言

对于黄石市的地名研究的资料和文章都是从地名与文化、地名与社会历史背景等角度分析研究的,虽然研究地名与文化方面的论文较多,但尚未发现有从地理角度和整体上专门研究黄石市行政村名的文献。总的来说,对于村名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系统,尤其对某一特定区域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拟以黄石市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采用统计法、归纳比较法等方法,从地理角度分析黄石市行政村名命名和自然地理要素、人文社会要素的关系。

二、黄石市基本情况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现辖四区、一县级市、一国家经济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4度31分至115度30分,北纬29度30分至30度15分之间。总人口2429318人(2010)。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黄石市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工业基础较好,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黄石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纺织等14个主导产业,拥有湖北地市首家保税区――黄石(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黄石是矿冶文明古都、山水宜居新城、国乒基地、纺织服装新城。

三、黄石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及空间分布分析

黄石市共有行政村名793个,从村名语源类型大体可分为两类:自然因素与人文要素;前者主要包括地形、水文、天文、岩石、植物、动物、方位、颜色等14类,而后者主要有建筑、工程、聚落、交通、经济、军事、姓氏、意愿、数字、农业等21类。由于每个行政村的命名是由多种方式构成的,因此在分类统计时有重复计算的,但是这并不影响行政村名语源类型的分析。

1.自然因素与行政村名

洛阳市与自然因素相关的行政村名可分为:地形、水文、天文、气象、季节、矿藏、土壤、岩石、植物、动物、方位、颜色、声音、距离诸类、计有616个(表1)。

表1 黄石市以自然地理要素命名的行政村数量

类别 地 形 水文 天文 气象 季节 矿藏 土壤 岩石 植物 动物 方位 颜色 声音 距离

数量 206 93 18 8 1 6 9 24 60 18 132 36 1 4

由表1可以看出:在自然因素中,地形、方位和水文三者最多,占所有自然类别的69.97%,在下面会详细分析 。而其余自然因素合占总数的30.03%,在后面会合在一起作为其它自然因素一起分析。

(1)地形与行政村名

黄石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延绵于湘江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脉,在阳新境内有大小山峰411座。进入大冶,分为大同山(又称南山)、天台山、龙角山、云台山、茗山、黄荆山等去脉。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拔867.7米(吴淞高度,下同),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拔840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拔8.7米。

图1 黄石市以地形命名的行政村数量

由图一可知,在黄石市内,以地形命名的行政村种类多样且较集中。其中以山命名的行政村在所有地形类命名中所占比例最大,占到总数的44.17%,例如,龙山村、彭山村、韩家山村等。说明黄石市境内山峰众多,山区面积广大。其余地形类型所占比例均不大,但垅、口、湾、垴较多,分别为14、13、11、10。

(2)方位与行政村名

方位,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样它对指示地理事物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常,方位地名不单独使用,而是会用特定的参照物,以便人们更清楚地识别事物。常用的方位名词有:前、后、上、下、东、西、南、北、头、中、角等。洛阳市以方位命名的行政村名有132个,占自然因素统计总数的21.43%,仅次于以地形命名的村名数量。

图2 黄石市以方位词命名的行政村名数量

从图2可知,在以方位词命名的行政村名中,含上下等词的村名最多,例如:上街村、上港村、上冯村、下段村、下桥村、下屋村等。其次是东南西北等词,例如:港东村、南市村、西畈村、北山村等。在现实生活中,以方位命名的行政村通常是以一个明显的地理事物为参照物的,比如河流,山地等,或者与当地村名姓氏结合,并大多成对出现,如上冯村、下冯村、上汪村、下汪村、上余村、下余村等。

(3)水文与行政村名

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与黄石接址的鄂州市杨叶乡艾家湾,下迄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全长76.87公里。市境内由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及若干干流、支流和258个大小湖泊组成本地区水系。

图3 黄石市以水文词命名的行政村名数量

由图3可知,以湖命名的行政村数量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以泉、河、海命名的行政村,由于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境内水系湖泊众多,由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及若干干流、支流和258个大小湖泊组成,所以黄石市行政村的命名受水文要素的影响很大。

图4 黄石市各县区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数量

由图4可看出,从各县市区分布来看,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大多分布在阳新县与大冶市两地,而其余四区分布极少,这与各县市区的水文特征是紧密联系的。阳新县东临长江,有狭长小平原,中小湖泊较多,被誉为“百湖之县”。境内独自流入长江水系6条,以富水为主,其次是源湖、海口湖、菖湖、袁广湖、上巢湖。这就导致了黄石市一半以上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分布在阳新县境内。

(4)其他自然要素与村名

黄石市以其他自然要素(如气象、天文、植物、动物、颜色)等命名的行政村共有185个,占统计总数的30.03%。

2.人文要素与行政村名

黄石市与与人文因素相关的行政村名可分为:建筑、工程、聚落、交通、经济、军事、姓氏、意愿、赞誉、志向、干支、数字、味道、人物、神物、诗词、朝代、农业、农具、地位、官职等21类,共计593个(表2)。

表2 黄石市以人文要素命名的行政村数量

类别 建筑 工程 聚落 交通 经济 军事 姓氏 意愿 赞誉 志向 干支

数量 79 61 19 11 32 5 199 32 6 3 9

类别 数字 味道 人物 神物 诗词 朝代 农业 农具 地位 官职 总计

数量 48 1 3 19 1 4 50 1 1 9 593

由表2可以看出:在人文要素中,姓氏、建筑和工程三者最多,占所有人文类别的一半以上,为57.17%,在下面会详细分析 。而其余自然因素合占总数的42.83%,在后面会合在一起作为其它人文要素一起分析。

(1)姓氏与行政村名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汉族姓氏,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据统计,以姓氏命名的行政村中,姓氏类别有60多种且分布零散。数量超过5个的姓氏有10个,其中王姓最多,17个,接下来依次是:刘、黄、张、陈、李、金、胡、柯、袁,分别有9、9、8、8、7、7、7、7、6个。如王垴村、胡铺村、金塘村等。

在现实生活中,以姓氏命名的行政村通常是与当地地形、方位、水文等自然类特征相结合而命名。黄石市也不例外,如柯湾村、上冯村等。

(2)建筑与行政村名

在黄石市内以建筑来命名的行政村名有79个,占统计总数的13.32%。由图5可知,黄石市境内以建筑命名分布最多的是以桥来命名的行政村,占总数的46.84%。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密不可分的,由于黄石市内河流水系与湖泊分布密集,导致桥梁建筑众多,所以以桥命名的行政村数量最多合情合理。

图5 黄石市以建筑词命名的行政村名数量

(3) 工程与行政村名

图6 黄石市以工程词命名的行政村名数量

根据图6可得,黄石市以工程来命名的行政村共有61个,占所有以人文要素命名的行政村总数的10.27%。工程类别有港、塘、堰、池、闸、坝、泵站七类,其中以港和堰命名的行政村分别有26和20,占总数的75.41%。这与黄石市湖泊河流等水文特征是分不开的,市境内河港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大小河港有408条,其中5公里以上河港有146条,总河长1732公里。

(4) 其他人文要素与村名

黄石市以其他人文要素(如聚落、交通、经济、军事)等命名的行政村共有254个,占统计总数的42.83%。它们都能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

四、结论

通过统计分析,黄石市行政村名具有以下特点:

(1)在以自然地理因素命名的村庄中,命名受地形的影响最大,黄石市村名中涉及的地形要素有山、湾、岭、垅、垴、堍、口、坪等,这充分地反映了黄石市复杂多样的地形状况。同时,黄石市以地形和水文要素命名的行政村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他们多分布在高大的山地和河谷地区,体现了他们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

(2)在以人文要素命名的村庄中,姓氏所占比重最大,说明该地区家族观念很重;其次,以“桥”等建筑要素命名的村庄也非常多,这反映了黄石市的交通中桥梁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最后,以工程要素命名的村庄反映了当地港口众多,交通主要以水运为主。

(3)黄石市行政村命名往往不是单一要素影响的,很多时候是两个以上因素共同组成的。有的将自然因素与人文要素相结合,共同组成村庄名,主要是方位、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与姓氏的组合,如上冯村、柯湾村、李河村等;还有的将两个以上的自然因素相结合而命名,如东湖村、下垅村等。

参考文献:

[1]王继萍,贾文毓.浙江省乡级地名的语源类型与分析[J].绿色科技,2014,9:277-279.

[2]周立娟,贾文毓.青海省乡级地名的地理学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S1:106-108.

[3]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崔乃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D].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张景艳.忻州市地名与人地关系实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温秀秀,贾文毓.安徽省黄山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与空间分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张兴平.水与居民点及地名的关系[J].地名知识,1991(2):35-36.

人文地理因素篇5

(一)重视侗族文化自治传统因素建设

侗族文化自治传统因素即侗款,主要包括款组织和款约。新中国成立后,侗族地区成立了人民政府,侗族款组织和款约的消失;但以侗款所影响下的侗族款文化仍然影响着侗族人的心理和行为。改革开放之后,在侗族地区出现了老人协会和村规民约,可看成是侗族款文化自治传统因素即款组织和款约的嬗变体。现在侗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中对侗族文化自治传统因素如老人协会和村规民约进行了建设。老人协会是侗族南部地区所特有的村寨组织,是侗族传统社会款组织的嬗变体,符合了改革开放以来侗族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它作为一个村级社会组织,具有不同于其他村寨组织的特殊性:一是它具有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在村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权威性;二是它参与村寨事务管理,配合村支两委处理村寨中最难以协调处理的问题或矛盾,成为村支两委的助手,同时也成为村支两委的监督者,促使村支两委公平公开处理村务。只要事物存在,就具有某种合理性。老人协会能存在,自然就有其合理性。村支两委对老人协会采取鼓励发展的态度,并采取积极措施对老人协会进行建设。村规民约是规范侗族传统社会款组织行为的款约的嬗变体,符合新时期侗族地区社会管理的需要。侗族南部地区村规民约具有传统侗族社会款约的惩罚,但其惩罚性不及传统款约的效力,仅限于罚款和舆论谴责,它影响着侗族人的日常生活,在维护村寨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村规民约是侗族南部村寨的“宪法”。侗族南部地区绝大多数村寨在村口、村公共场所如鼓楼附近等有刻村规民约的石碑或木板,起着宣传、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村支两委及老人协会非常重视并组织村民对村规民约的修订和完善,使之符合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上级政府及村支两委对待侗族传统款文化的自治传统因素的态度是积极的,同时结合侗族传统社会自治传统因素,对侗族村寨出现的新社会自治组织和制度即老人协会和村规民约进行引导和建设。村支两委的成员是深受侗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侗族文化自治传统因素采取宽容和培养的态度,对侗族传统文化自治传统因素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政府社会管理中融入侗族文化自治传统因素

侗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过程中融入了侗族文化自治传统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对村寨进行社会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视老人协会的作用。比如村寨管理中很重视老人协会的作用,村支两委将一些村务管理职能赋予了老人协会,这些职能有:一是防火防盗安全的宣传教育、村寨间联谊和村寨内外纠纷包括家庭纠纷的调解等。上级政府对村寨老人协会的职能和作用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的,并派有驻村干部协助村支两委帮助老人协会建立健全老人协会的章程和相关制度。二是政府社会管理中融合侗族传统款文化中的款约因素。村规民约或乡规民约是侗族传统社会款约的嬗变体,这种民约对乡村社会约束力很强,能很好规范乡村社会关系。侗族南部地区侗族村寨乡规民约或村规民约的制定,有的乡镇政府的参与,表现为乡镇政府派驻村干部的参与,依据村寨老人协会及大多数村民的意见而制定。这乡规民约或村规民约具有乡村气息的特色,主要是规范村寨社会的关系,惩罚违反村规的行为。三是政府社会管理中重视对村寨其他社会团体的建设,引导村民参与村寨社团或组织,积极参与村寨的建设中。村寨社团组织,主要有画眉协会、腰鼓队、山歌队、侗族大歌队、侗戏艺术团等。这些社团组织不是每个村寨都有,而是村寨根据自己的特色而建立的。村支两委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加入适合自己的社团组织,在组织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相应的作用。事实上,是鼓励村民加入各种社团组织之中,过社团组织生活,发挥村民在组织中的特殊作用,促使村寨社会生活组织化和有序化,有助于政府社会管理。

(三)重视管理主体的产生及其作用

管理主体是从事管理活动的组织或个体。在村寨乡村社会管理中,社会管理主体有:一是村支两委及其领导成员;二是老人协会及其领导成员;三是其他社团组织如共青团、妇女联合会、中青协会等及其领导成员;四是村民。政府社会管理中非常重视管理主体的作用,尤其是选择村支两委的主要负责人费劲了精力。在T侗族自治县PT村调研时,村一位领导说,“乡镇一位领导说,村里选上了我,他的心里悬着事就定了下来”。从村领导的话中可以看到,虽然村选举是村寨的大事,同样也是乡镇的大事。选择一个村寨能干有创新的领导人是不容易的。优秀的领导者是村寨之福。村支书是村支部委员会提名,上级党委认可,并由村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也可由上级党委任命的。村支两委的主要负责人是村寨的主要领导人,对村寨发展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选择这样的负责人,上级政府及村寨不得不慎重。对于老人协会的负责人产生也是通过村寨共同推选产生,老人协会的负责人一般是退休的村干。其他社会组织的领导成员也是该组织大会选举产生的。村支两委的负责人的产生,政府是非常重视的。老人协会和其他社团组织等的负责人的产生过程,村支两委是直接参与并领导之。从这可见,村支两委对老人协会及其他社团组织负责人的产生是非常重视的。重视管理主体的作用,就是充分发挥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而不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促使管理主体能够独立承担自己的职责。村支两委是村寨社会的领导者,对村寨社会管理负有全面的责任,对村寨经济社会发展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老人协会作为传统社会款组织的嬗变体,承担着防火防盗、村寨内外联谊和纠纷协调等职责,这分担村支两委的某些管理职能,某种意义上是给村支两委减负。其他社团组织是在各自活动范围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比如养鸟协会是养鸟人的协会,凝聚养鸟人的组织,是爱鸟养鸟的宣传教育的组织。只要村寨各个社团组织按照自身职责进行工作,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村寨社会就有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总之,侗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的经验是侗族地区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过程或行为进行归纳和总结,是侗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长期经验的积累,凝结着侗族地区人民的智慧。但在侗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或教训,需要进一步梳理或总结,以便在侗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过程吸取不足或教训,发扬优良经验,完善侗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促进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侗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教训

(一)同质化管理现象普遍

同质化管理是指政府社会管理过程中的管理组织体系设置和内容等呈现一致性的现象。侗族地区同质化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组织体系设置雷同现象普遍。侗族南部地区乡村社会,村寨管理组织体系设置基本上是相同的。村支两委、老人协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设置基本上每个村都有。还有的村寨不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部门或机构较多,往往与上级政府部门的对口,这与上级管理部门在村寨扶贫有一定的关系。比如T侗族自治县PT村设置有一个气象信息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平时没用,设置这个办公室原因是因为上级政府气象部门在这里扶贫了。管理组织体系设置,往往是根据政治管理组织系统的需要而设置的,具有政治性和管理性。根据这一要求,在村寨设置村支两委是必需的。但大多数村寨设置一些管理部门或机构基本上雷同,比如综合治理办,村调解小组等,在名称上都一样。脱产的村寨领导成员,主要有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和村计生专干。其他岗位的人员都非脱产的。村领导成员往往身兼数职。村级组织管理体系设置的雷同现象普遍,这是村寨社会管理雷同的组织因素。二是管理内容雷同。村寨事务来看具有普遍的共同性,主要包括村务建设、村寨内外纠纷的协调和村寨事务的管理等。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居住人不同和文化传统差异性,在管理内容应该有所差异。事实上,属于一个县行政区内的侗族村寨在管理内容上基本是雷同的。按照县里对乡村社会管理的要求,村寨管理出现整齐划一,管理内容上具有相似性,呈现雷同的现象。比如,社会保障、社会医疗管理内容,一个县所属的村寨是一样,这只是从形式上执行了政策,没能根据实际情况促使管理内容符合村寨的具体实际和需要。在社会具体管理方面,不同村寨情况不同,社会管理内容上应该有所不同的。

(二)对侗族文化自治传统因素的挖掘和利用不够

侗族自治文化传统因素如款约和款组织等的挖掘和利用不够,主要表现为这些方面:一是只重视款组织和款约的嬗变体如老人协会和村规民约等的象征性意义。侗族南部地区村寨设置有老人协会,老人协会活动成为老人自娱自乐的组织,有的村寨对老人协会组织在协调村寨内外纠纷或矛盾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使其成为一个摆设。每个村寨都有村规民约,但真正认真执行和实施之的村寨较少。二是村寨自治文化传统因素丰富,但对村寨款文化的定期讲款活动、款文化某些仪式和寨老等因素的挖掘不够,没有将这些自治因素很好运用于实际的管理之中,使之在侗族村寨发挥管理协调的作用。三是对侗族款文化自治性的把握不到位。对侗族款文化自治传统的研究,学界局限于学术层面上的探讨和思考,而侗族款文化自治传统因素如何运用于实际侗族地区社会管理且成为符合侗族实际的新型管理方式的研究则很少。款文化的实质是自治性,这种自治性表现为侗族人自觉自愿且平等参与侗族地区的社会管理。从这个意义上看,与现在“人民当家做主”是一个意思。现实中款文化中的“自治性”本质是村寨现实生活中未能充分体现,多数村寨表现出村支两委强势管理,村寨自治性体现不足。

(三)侗族款文化自治传统因素逐渐流失

侗族款文化自治传统因素逐渐流失,主要表现为:一是随着侗族南部地区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具有民俗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寨逐步被开发为旅游村寨,以促进侗族这些侗族村寨经济发展。侗族村寨重视民俗文化开发和传承,而忽视款文化自治传统文化因素的创新和传承。二是外来文化影响。侗族南部地区年轻侗族人外出打工、读书和交流,外面的思想文化观念逐步影响外出的年轻侗族人,外出年轻侗族人的观念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对侗族南部地区侗族款文化自治因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侗族款文化未能给他们带来实惠利益的时候,他们往往选择了改变,这也会影响到侗族人对侗族款文化自治传统的传承。三是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观念和管理方式,直接移植到侗族地区,形成了建国后至今的政府社会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这些政府社会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对侗族地区的社会管理方式实施较为有效的管理,从而影响侗族款文化自治传统因素的创新和传承。虽然侗族款文化自治传统因素,在当前侗族地区社会管理中仍然有需要,但当代政府社会管理的观念和管理方式的强势植入,慢慢取代了侗族款文化自治传统的职责和功能,使侗族地区部分侗族村寨的村规民约和老人协会成为摆设,直接影响侗族人对侗族款文化自治传统的态度和行为,这也是造成侗族款文化自治传统流失的重要因素。尽管侗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村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特别是引起侗族地区政府在社会管理中重视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在其他民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中具有某种程度的借鉴价值。

三、借鉴

人文地理因素篇6

关键词:美育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理工科高校 现代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009-0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战斗力,就必须建立有效的人文素质培育机制。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与实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核心和中枢,其宗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高校的总体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双结合,造就“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情感、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一面镜子,那么学校教育就是梳理枝节、造就未来的一把梳子;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传输,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的培育和发展。但是,在这个实用主义至上的时代,当一切都与“经济”、“成绩”、“效益”之类的词语相挂钩时,人们就会渐渐地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利益权衡之中失去了方向和自我。在这种思维定势的驱动下,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的教育工作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一、市场经济下我国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知识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不同于科学教育的是:“科学”的重点在于教人如何去做事,“人文”的重点在于教人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而“人文”提供的是“道”。

现如今,强烈的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刺激同样冲击着高校的大学生。我国高校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不重视,认为是来去自由、可有可无的课程,旷课迟到早退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有一些学生利用人文课的时间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笔者在学校当辅导员的时候,曾经做过“如何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的课题研究和演讲,并对所带的260余名机械类学生做过走访、倾谈和调查问卷,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被问及到“为何要选人文素质类课程”或者“你们学习人文类课程的目的”的时候,70%以上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学分而完成任务,因为人文类课程考试比较轻松容易通过,所以没有必要花心思去学习这门课程;20%的学生认为是为了顺应社会的需求,为日后毕业应聘奠定基础;只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可以“扩充个人的知识储备,提升自我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这样的数据和结果以及背后隐藏的问题确实令人堪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市场需求使得人文素质教育被尽可能地压缩,甚至是排斥。

2.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观念等条件的制约,导致了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失衡。

3.教师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依托。

4.以“美”育人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二、人文素质教育与美育的内在统一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人的本性教育,它不仅包含着人的知识、能力、思想的提升,还包括着道德、情感、行为的规范。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以达到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目的。通过美育,可以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可以在绘画、音乐、山水、饰物等形形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上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意识美、心灵美、职业美、社会美等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事物所带来的心灵上的冲击。只有知识传授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美能储善、能启真,以美育人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子集、一个分支,是引导学生净化心灵、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的核心和实践手段之一;它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构架,感化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操,能够辨别世间的善与恶、真与假、是与非,对于科学与人文、感性与理性、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近代美学家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明确提出:“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这句话强调的正是现代教育改革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美育恰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有着志同道合的作用和内在的必然性与统一性。

三、理工类院校如何通过多样化的“以美育人”,因材施教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些传统保守的教育理念认为美育或是人文素质教育是文科生、艺术生、体育生的“专利”,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切合实际的利益,尤其是理工类的院校,这种毫不掩饰的“优越感”和片面的教育理念曾一度导致了我国高校“重理轻文;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利轻素质”的教育误区。而事实证明,理工类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与本专业的知识架构相结合,形成文理互动、文理渗透,双互双赢的效果。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同样,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和美育的同时,也可以采用扬长避短的方式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分化进行因材施教,达到最佳的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高等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成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就更应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把总体发展要求与个体差异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样化的美育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通过世间真善美的事物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体现一个健全的人格体系。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就是“重格物,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精神和审美教育思想理念,那么如何通过“美”的教育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提高高校的教师素养。我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而园丁对于花园的理解和定义最终决定了花园的整体的视觉效果,这就好比审美教育,教师是教学任务的组织者,是学生知识与情感交流的对象。教师的审美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审美能力的高低。因而,提高高校的教师素养是做好审美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2.美化校园自然环境。“天人合一”是哲学范畴上最为常用的学术词语之一,它是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相互交融,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人与自然的相互统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从内心真正地激发学生自我的审美意识,给人以一种愉悦的感觉,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积极向上、阳光蓬勃的自然之美。

3.注重高校审美教育教学,开设与“以美育人”相关的主题创造性活动。开设相关的审美教育课程,比如音乐、绘画、壁画、摄影等艺术鉴赏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长河中了解当时的人物故事、历史背景等,扩充人文知识,而且还通过学习理解课程背后的美的感染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形象和思维。同时,开展一些与“以美育人”为主题的创造性课外活动,比如红歌比赛、文学艺术讲座、文艺演出、参观历史博物馆、文艺作品展等等。让学生真正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正确地树立他们的美育观念,挖掘学科中的美育内容,运用美和美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科学美、内容美、形式美、社会美的和谐统一。

四、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以美育人”与现代性路径的结合与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高等教育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在面向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化的操作工具促进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使得教育观念与措施与时俱进,和国际化的科学技术接轨,而人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现代的、高科技的网络手段和方法使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求真、求善、求美、求理想,引导学生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理想的价值,建立他们自爱、自律与自制的精神,使他们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具有高尚的人格、道德、精神和审美品位。

因而,笔者认为新时代网络条件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美育人”的核心对策,除了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观,因为这不仅是人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包含了人文精神的培育。

1.开设相关的人文素质与美育网站,大力加强网络虚拟化校园建设。我国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美育网站,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自动化信息教育管理系统。在网络的环境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为学生搭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比如,设置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人文素质教育的讲座和新闻、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人文素质教育成果展、古今中外文明的艺术家作品展、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BBS讨论站等等。这样不仅仅注重了人文知识的传播,丰富了网络校园文化的内涵,更加强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思想的海洋中遨游,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增强素质,升华精神。

另外,可以大力加强电子化、设备化的校园文化素质教育建设基地。比如,在校园中设立专门的人文电子图书角,以触摸式固定电脑电子浏览器为核心,四壁布置各种人文素质教育的诗词、绘画、电影、雕塑、名人名作等,上空用滚动的人文天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校史景观)做点缀,配上优雅的音乐,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健康积极、格调高雅的人文氛围,寓教于美、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充实心灵,让学生在一个浓郁的美的人文素质空间里全面地发展。

2.将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交叉结合,挖掘学科中的美育内容。美育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我国高校的一些专业已经在用“美”将科学与人文联系在一起,比如机械类的工业设计专业,就是将工程设计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设计。它们如同是同一个天平上的两个不同的砝码,产品设计是核心,颜色形态是关键,工业设计就是通过对消费者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心理的定位,将材料的结构、技术、材料披上形态、色彩、装饰的外衣,达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审美的统一。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美育应用渗入到每门学科的教育当中,积极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是我国素质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考虑的问题。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大学的学习应该将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开展一些知识竞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展览、征文活动,开展纪念活动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奉献祖国、认知社会、服务人民,树立起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青年学生为国家的复兴、民族的富强而努力学习和奋斗的精神。

五、结语

基于市场经济下我国理工科高校以美育人的现代性路径的探讨是一个持久性的问题,它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不能拘泥于单纯的条条框框的课堂讲授方式,更多的是多层次、多跑道的立体式开放教学。对于每个学子而言,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无疑是青春洋溢、丰富多彩的,它代表着一个学子从青涩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择点。比如,学生的知识面、思维方式、处事方式、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因为接触的人群或是受到的教育的不同而相互差异,因而在这个时间段内教育的全面化、个性化、社会化、时代化都是至关重要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换句话说就是“把我们学到的种种知识全部忘掉,最终剩下的就是素质。”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经过时间的沉淀最终剩下的是生活和教育赋予我们的崇高理想、完美人格、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生存能力。美是对人精神的升华,是对心灵的洗礼,只有常抓不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使得“科学”和“人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让学校实现教育的目标,成为真正“教书”与“育人”的地方。因而,打造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新视点,将“以美育人”的现代性路径融入素质教育这一新的系统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归根结底,新时代下网络技术现代性路径的渗入只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而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依然是人,教师思路的开阔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仍然占着主导的地位。

总之,市场经济下网络的高速发展为高校“以美育人”的现代性路径渗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不断地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为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发展,为开拓网络“以美育人”工作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基金项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之课题“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号:72123794)

参考文献:

[1] 孟天屹.美育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2005年8月第3卷

[2] 程泽峰.论孔子教育思想在语文文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辽宁师专学报,2009(3)

[3] 廖爱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4] 银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广西大学学报,2002年12月第22卷

[5] 张庆威,章立源.加强高等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高等教育.1999(4)

[6] 杨叔子.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应忽视.中国科学报.1995.10.16

人文地理因素篇7

关键词:丹纳;艺术哲学;三要素;南北宗论

丹纳是十九世纪法国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历史家兼批评家。

《艺术哲学》这本书是丹纳文艺理论的代表著作之一,在书中,对于民族与环境、艺术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虽没有提出明确概念,但总结概括了艺术“特征”说的诸多问题――经典艺术作品是怎样创造的。书中从艺术的发生发展角度论证了古代希腊雕塑、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风格、以及十五世纪意大利绘画史,这些都因“种族、环境、时代”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三要素中的“种族”一般是指同民族中的种族遗传因素,或着理解为民族性,它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内因。“环境”一般是指天然的地理环境,是一种外因作用对人类的精神文化的影响。“时代”因素包括文化、政治、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的人为因素。即书中经常提到的“精神的气候”。阅读完这本书后获益良多、常有新启示。

从“种族”方面看。民族性是民族的本能,有根深蒂固的遗传性。丹纳所认为民族性是一种突出的力量,这是受那个时代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而提出。而且这种遗传性质因不同民族而各异。如希腊民族开拓进取,出海寻求新的财富,造就了聪明的才智。这种民族性又与希腊雕塑清明理智、自然朴素的风格相吻合。“拉丁民族最喜欢事物的外表和装饰,讨好感官和虚荣心的浮华场面,合乎逻辑的秩序,外形的对称,美妙的布局,总之是喜欢形式。相反日耳曼民族注重事物的本质,注意真相,于是法兰德斯人创立了一个写实的画派,风景画派,注重色彩的美妙与细腻,不同于意大利表现人的绘画风格”结合这个学说来尝试分析一下中国传统绘画的“南北宗论”,将这种种族遗传倾向理解为阶级倾向。通过历史的研究不难发现“北宗”的画家有些是皇族宗室:如李思训是唐代李姓皇帝的宗室,赵伯驹,赵伯兄弟,是宋太祖第七世孙。有些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院画家:如马远、夏圭等人。而“南宗”的画家多是些平民士大夫和因异族入侵而退隐村野的前朝王孙。这种当朝,在野的阶级性差异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绘画的风格自然就想着不同方向发展。

三要素中的“环境”,一般是指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他认为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性格,从这个方面又对“种族”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进而影响艺术的发展。我国北宋杰出画家郭熙在其论著《林泉高致》中写到“近世画手,生吴越者写东南之耸瘦,居咸秦者貌关陇之壮阔,学范宽者乏营丘之秀媚,师王维者缺关仝之风骨”。从他文中不难看出其观点:影响艺术风格塑造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环境。“吴越”就是指“东南”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耸瘦”概括了这一地区的地质要素,这些因素影响了“秀媚”的艺术风格:同理,“咸秦”、“关陇”是“北方”的某一个是不同于“吴越”的另一地理位置,“壮阔”亦是这一地区的地质要素的概括,这些因素同样造就了“风骨”的艺术风格。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他认为南北文人风气的差异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域文化传承再加上自然环境本身就是画家师法的直接对象,因此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形成“南北山水”不同风格的重要条件。

“时代”因素,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把它们统称为“精神的气候”。他认为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是一种精神的气候,和自然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通过对绘画史的研究不难发现盛唐以前对山水的描绘多是依附于人物画中而未独立出来,只是人物画的背景和点缀。且“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占了很小的比例。到了吴道玄“于蜀道写貌山水”,才使山水画独立出来,并有了山水画的写生。再从这个因素看文人画与院体画。其产生是受翰林图画院设立的直接影响。翰林图画院自五代始,经后梁、南唐、后蜀直到宋展成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机构。官方设立翰林图画院,目的是以画取仕和教育画人。优秀的画家虽是从文人士大夫中择优选拔,但“游戏规则”因统治阶级的意愿而定。画家被选上,便要依统治阶级的审美取向,按照宫廷的严格要求作画。宫廷统治阶级的趣味左右了院体画风的形成。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统治者,文人画的发展又会出现多少种崇尚的风.格?其结果不言而喻。这种“时代”因素如果细分下去还包括政治文化、思想感情、社会制度等诸多因素,因此丹纳称之为“精神的气候”。

当然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方面谈“南北分宗”,也不能静止、孤立的谈及一方面。单一强调某一方面必有其局限性,如:从阶级性上看,在朝为官的不一定就不能成为“文人画家”,在野为民的,也未必一定是“画工”;从“南宗”、“北宗”所处的地域位置进行简单分野,南宗之祖王维和北宗宗主李思训都是北方人。(王维是山西祁县人,李思训是甘肃天水人)而北宗的典型代表马远、夏圭都是杭州人。

正如董其昌所言“其人非南北耳”,是画家的审美取向决定了其绘画的风格形成。而画家的审美取向又因种族、环境、时代多方面形成。把任何一方面单独拿出来作为充分必要条件理解难免有偏颇,所以只有综合地理环境、天时气候、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生产方式等影响人们的心理素质的诸多因素来分析,将其以一种研究艺术风格形成的方法来把握,才能将研究推向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陈传席冲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人文地理因素篇8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资源评估

很多企业在未对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各种资源要素进开发评估前,对自身的家底是模糊不清、心中无数的。评估对企业所基于的地域特色、行业大势、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现实契机等进行分析,将各种要素界定在特定的研讨范围内,以文化视角审视其背景要素,探询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由来和发展;评估将对企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企业形象以及管理方针、经营思想等进行判断,对业已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基础资源进行评估,这将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设计提供重要和充足的依据;评估将对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与其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负面因素,尚存的难点和差距进行诊断,以期引起关注和改善。同时,在评估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思考,逐渐形成企业文化主体设计的思路。

一、企业文化核心资源评估

在企业文化资源的各种要素中,人的因素第一,企业文化的各种要素,人的因素第一,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人化”。“企”字没有了“人”就成了“止”,止者,停也;企业也就不存在了,人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旋律。企业文化核心资源评估包含企业家、中层管理者、基本员工三个方面的文化资源评估

企业家文化资源评估。在企业人中,最核心的人是企业家。企业家不仅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企业领袖,而且还应当是企业文化的思想领袖。在有的企业,企业文化有的时候往往是企业家个人思想的扩大化,他的思想资源,往往是企业文化的源头。企业文化资源开发首先要以企业家的思想资源为源头,围绕企业家的个人经历、性格特征、文化背景、决策水平、创业意识、经营哲学、管理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等各方面开展,为评估分析积累丰富的素材,找出企业家的个人特质。对企业家个人特质的正面评估,要符合实际,恰如其分,不能任意拔高,但也不能评估不足。

此外,在对企业家文化资源评估方面,除了对企业家个人特质进行评估外,还必须注意对以最高领导人为代表的高层领导层这个企业家群体作出分析评估。在分析评估时,在维护团结稳定的前提下,不回避矛盾,甚至把他们放置到问题的焦点中去分析,既正面肯定他们的正面要素,同时也恰当准确的分析他们存在的负面因素。

中层管理者文化资源评估。在现代企业中,中层管理者一般指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在企业里,他们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是企业的精英分子和中坚力量。在企业文化评估实践中,除了重点把握企业家的思想资源外,重点和主体的考察调研对象就是这个阶层的人员。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多数是在企业成长起来的骨干,也有的是引进的管理人才。当今不少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多数用竞聘上岗的制度,这个层面人员的文化心态,往往形成企业文化的主流心态。如中国电信业有一个名列前茅的规划设计院,有600多员工,其中,博士、硕士就达40%,本科生占42%。此前,他们对中层管理岗位实行竞聘上岗,一批年轻有为,年富力强的精英分子充实到了中层管理岗位。企业文化资源评估需要对这一中层管理团队进行客观评估。

在正面评估同时,对中层管理者存在的负面因素,也要加以中肯恰当地评估。

基本员工文化资源评估。这里所谓的基本员工,是指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基层员工他们的整体素质则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以人为本”,“平等地对待员工”几乎已正式成为了国内国外的企业的共同信条,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员工的文化心态也是评估的重要内容。如天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在对某一改制企业考察后进行的分析评估:员工的文化传承的正面因素,如忠诚企业、爱岗敬业等,同时,也存在在企业变革中产生的心理失衡状况:固守老企业的亲缘、血缘、地缘的封闭心理;国有企业主人翁自豪感的失落心理;怀念行业体制“大锅饭”的怀旧心理;因实施市场化规则而“利益减少”的抱怨心理;对企业变革前景的“不确定”的疑惧心理。

企业文化的要素之一是平等地对待员工,如何正确评估这种状况,对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文化外部资源评估

企业文化资源,包括民族、地域、行业、社会、政治等化外部资源,也是企业文化资源评估的重要内容,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民族文化资源评估。在当代企业文化塑造中,不少企业在其需求中明确地提出要弘扬民族文化,要在现代企业文化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民族思想文化精华。民族文化资源评估要对这一资源现状做出恰当的判断。

地域文化资源评估。通过企业所在的地方志,地方宣传图书,甚至还拜访当地的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了解当地的地理、交通、气候、人物、风俗、民族、物产、资源等各方面的情况,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员工素质、亲缘血缘、风俗习惯影响的现状。

行业文化资源评估。在企业文化背景要素分析上,其所在行业的行业特征,行业态势必及行业的行为习惯,也是企业文化资源评估的内容之一。不同的行业,必然形成不同的行业特征,比如电力行业,历史形成的垄断特征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不会消失;城市商贸企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可以说是短兵相接;高科技的科研人员,更强调的是激情创新……

社会政治文化资源评估。实际生活中,企业所处的当地社会和当地政治是水融、密不可分的。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下,企业与社会、社会与政府、企业与政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因素甚至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多少英雄豪杰,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而功败垂成。

三、企业文化内部资源评估

企业文化内部资源涉及体制、经营、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品牌形象等文化现状,作为文化要素加以评估。

价值理念资源的评估。价值理念就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有的企业的价值理念,在未经自觉塑造、系统整合、精心提炼之前,仍然在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存在;有的企业甚至通过简单地整理,形成了价值理念的初步框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估。

企业历史文化资源评估。企业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企业的历史背景,是企业历史文化的沉淀。对一个企业的历史文化评估,除了对其特征进行定性评估,还可以按企业历史沿革分阶段进行评估。这样可以简要地回顾企业历程,揭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每一个阶段产生的文化要素。

企业体制文化资源评估。企业文化是企业体制和企业战略在企业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体制必然要影响文化,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在评估企业文化时,体制因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对于体制已经定型比较稳定的企业,在体制问题上还表现不烈。但在一些处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企业,其体制的因素表现文化心态度就更加强烈。

企业经营文化资源评估。企业文化不能脱离经营,因此,对企业的文化资源评估,必然涉及企业的经营问题。企业文化评估企业的经营,不是评估其实际运作,而是反映其价值理念。也就是企业的经营文化。 在当代企业的经营文化中,主要涉及下列理念:诚信理念、市场理念、创新理念、危机理念、竞争理念、发展理念。在考察企业的经营文化时,往往是以这些理念为要素进行评估。

企业管理文化资源评估。管理不只是单纯的管理,管理也是文化,管理文化主要是指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和管理风貌,它包含管理机制,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对企业作文化资源评估中,管理文化经营涉及的是制度执行,行为规范,上下沟通等方面。

企业组织网络文化资源评估。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有组织机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因此,在考察企业的文化建设时,就要关注是否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是否指派专人负责。企业文化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如何,机构的人员是否接受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文化机构开展过哪些活动?企业是否聘请企业文化专家等等。

人文地理因素篇9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资源评估

很多企业在未对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各种资源要素进开发评估前,对自身的家底是模糊不清、心中无数的。评估对企业所基于的地域特色、行业大势、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现实契机等进行分析,将各种要素界定在特定的研讨范围内,以文化视角审视其背景要素,探询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由来和发展;评估将对企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企业形象以及管理方针、经营思想等进行判断,对业已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基础资源进行评估,这将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设计提供重要和充足的依据;评估将对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与其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负面因素,尚存的难点和差距进行诊断,以期引起关注和改善。同时,在评估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思考,逐渐形成企业文化主体设计的思路。

一、企业文化核心资源评估

在企业文化资源的各种要素中,人的因素第一,企业文化的各种要素,人的因素第一,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人化”。“企”字没有了“人”就成了“止”,止者,停也;企业也就不存在了,人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旋律。企业文化核心资源评估包含企业家、中层管理者、基本员工三个方面的文化资源评估

企业家文化资源评估。在企业人中,最核心的人是企业家。企业家不仅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企业领袖,而且还应当是企业文化的思想领袖。在有的企业,企业文化有的时候往往是企业家个人思想的扩大化,他的思想资源,往往是企业文化的源头。企业文化资源开发首先要以企业家的思想资源为源头,围绕企业家的个人经历、性格特征、文化背景、决策水平、创业意识、经营哲学、管理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等各方面开展,为评估分析积累丰富的素材,找出企业家的个人特质。对企业家个人特质的正面评估,要符合实际,恰如其分,不能任意拔高,但也不能评估不足。

此外,在对企业家文化资源评估方面,除了对企业家个人特质进行评估外,还必须注意对以最高领导人为代表的高层领导层这个企业家群体作出分析评估。在分析评估时,在维护团结稳定的前提下,不回避矛盾,甚至把他们放置到问题的焦点中去分析,既正面肯定他们的正面要素,同时也恰当准确的分析他们存在的负面因素。

中层管理者文化资源评估。在现代企业中,中层管理者一般指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在企业里,他们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是企业的精英分子和中坚力量。在企业文化评估实践中,除了重点把握企业家的思想资源外,重点和主体的考察调研对象就是这个阶层的人员。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多数是在企业成长起来的骨干,也有的是引进的管理人才。当今不少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多数用竞聘上岗的制度,这个层面人员的文化心态,往往形成企业文化的主流心态。如中国电信业有一个名列前茅的规划设计院,有600多员工,其中,博士、硕士就达40%,本科生占42%。此前,他们对中层管理岗位实行竞聘上岗,一批年轻有为,年富力强的精英分子充实到了中层管理岗位。企业文化资源评估需要对这一中层管理团队进行客观评估。

在正面评估同时,对中层管理者存在的负面因素,也要加以中肯恰当地评估。

基本员工文化资源评估。这里所谓的基本员工,是指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基层员工他们的整体素质则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以人为本”,“平等地对待员工”几乎已正式成为了国内国外的企业的共同信条,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员工的文化心态也是评估的重要内容。如天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在对某一改制企业考察后进行的分析评估:员工的文化传承的正面因素,如忠诚企业、爱岗敬业等,同时,也存在在企业变革中产生的心理失衡状况:固守老企业的亲缘、血缘、地缘的封闭心理;国有企业主人翁自豪感的失落心理;怀念行业体制“大锅饭”的怀旧心理;因实施市场化规则而“利益减少”的抱怨心理;对企业变革前景的“不确定”的疑惧心理。

企业文化的要素之一是平等地对待员工,如何正确评估这种状况,对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文化外部资源评估

企业文化资源,包括民族、地域、行业、社会、政治等化外部资源,也是企业文化资源评估的重要内容,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民族文化资源评估。在当代企业文化塑造中,不少企业在其需求中明确地提出要弘扬民族文化,要在现代企业文化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民族思想文化精华。民族文化资源评估要对这一资源现状做出恰当的判断。

地域文化资源评估。通过企业所在的地方志,地方宣传图书,甚至还拜访当地的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了解当地的地理、交通、气候、人物、风俗、民族、物产、资源等各方面的情况,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员工素质、亲缘血缘、风俗习惯影响的现状。

行业文化资源评估。在企业文化背景要素分析上,其所在行业的行业特征,行业态势必及行业的行为习惯,也是企业文化资源评估的内容之一。不同的行业,必然形成不同的行业特征,比如电力行业,历史形成的垄断特征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不会消失;城市商贸企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可以说是短兵相接;高科技的科研人员,更强调的是激情创新……

社会政治文化资源评估。实际生活中,企业所处的当地社会和当地政治是水融、密不可分的。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下,企业与社会、社会与政府、企业与政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因素甚至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多少英雄豪杰,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而功败垂成。三、企业文化内部资源评估

企业文化内部资源涉及体制、经营、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品牌形象等文化现状,作为文化要素加以评估。

价值理念资源的评估。价值理念就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有的企业的价值理念,在未经自觉塑造、系统整合、精心提炼之前,仍然在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存在;有的企业甚至通过简单地整理,形成了价值理念的初步框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估。

企业历史文化资源评估。企业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企业的历史背景,是企业历史文化的沉淀。对一个企业的历史文化评估,除了对其特征进行定性评估,还可以按企业历史沿革分阶段进行评估。这样可以简要地回顾企业历程,揭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每一个阶段产生的文化要素。

企业体制文化资源评估。企业文化是企业体制和企业战略在企业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体制必然要影响文化,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在评估企业文化时,体制因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对于体制已经定型比较稳定的企业,在体制问题上还表现不烈。但在一些处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企业,其体制的因素表现文化心态度就更加强烈。

企业经营文化资源评估。企业文化不能脱离经营,因此,对企业的文化资源评估,必然涉及企业的经营问题。企业文化评估企业的经营,不是评估其实际运作,而是反映其价值理念。也就是企业的经营文化。在当代企业的经营文化中,主要涉及下列理念:诚信理念、市场理念、创新理念、危机理念、竞争理念、发展理念。在考察企业的经营文化时,往往是以这些理念为要素进行评估。

企业管理文化资源评估。管理不只是单纯的管理,管理也是文化,管理文化主要是指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和管理风貌,它包含管理机制,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对企业作文化资源评估中,管理文化经营涉及的是制度执行,行为规范,上下沟通等方面。

企业组织网络文化资源评估。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有组织机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因此,在考察企业的文化建设时,就要关注是否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是否指派专人负责。企业文化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如何,机构的人员是否接受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文化机构开展过哪些活动?企业是否聘请企业文化专家等等。

人文地理因素篇10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现状 建议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包括文化知识素养、道德情操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追求,以及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科教兴国,人才是关键。我们所需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作为承担人才培育重要渠道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理工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本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但是,许多理工科院校只把培养学生的技术作为终极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再加之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如何使学校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何积极探索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理工科院校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首先,当代大学生中,有许多积极向上的精神,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消极错误的东西,比如价值观的迷惘、放任自我、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教育部门忽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大学生出现以上问题的实质是理想信念的疑惑、道德的迷失与存在的迷失,既表现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又表现为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渴求。面对大学生的价值困惑,学校该如何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解决自身的价值困惑,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各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其次,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各高校所遵循的办学原则普遍是“技术至上,实用为主”,特别是理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偏重科技知识的传授与专业及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因此,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存在着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倾向。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与教育,尤其是那些与功利、实用无直接关系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往往缺乏兴趣,更多地关注毕业后的就业便利。这种现象最终导致很大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虽有一技之长,但在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社交能力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素质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并不是单纯的专业与学历问题,人文素质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现状来看,人文素质较高的人,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的胜任度和创造性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优势。由于专业课程的设置,文科生相对于理工科学生较多地接受了人文素质教育,综合素质也相对较好,因而有着较大的适应性和发展潜能,而理工科学生却缺少这一条件要素。一个人所学的知识、专业技术,有多少能被正确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其人文素质的高低所制约。理工科大学生如果人文素质偏低,就可能片面逐物,唯利是图,难以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而且即使因其对某项技术操作表现出了较娴熟的技艺而得到录用,也由于其人文底蕴不足,缺少发展后劲,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同样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威胁。

二、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支持、配合与管理。

毫无疑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采取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一条是加强高校教师的认识。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不仅是相互补充的、相互支持的,而且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当前,一些理工科院校存在着人文社科教学十分薄弱的弊端,比如课程体系不科学,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人文社科教育在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上严重不足,在教育教学地位上,把文科教育视为副科或者末流学科。因此,学校要加大对人文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同志在视察内蒙古大学时也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文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从这个层面说,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在高校教育理念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不断提高高校领导、教师和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

2.强化知识传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现阶段中学教育的应试化倾向和社会上对人文科学的轻视等原因,许多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人文知识面狭窄,甚至出现对基本文化常识也知之甚少的情况。因此,在理工科学生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例如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思考,从而学习和借鉴。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初步树立起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营造丰富多彩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开设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构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提倡一种什么样的校园精神,怎样形成一种校园文化氛围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想方式、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的塑造在各理工科院校目前还比较缺乏。学校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学生建立各种协会、社团,大力举办学生参与性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活动,如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丰富学生的生活。学校可以结合各个时期的特点,举办具有特定目的的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经常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人文讲座,开展学术活动,利用好网络、橱窗、板报、广播、校报等文化宣传阵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简论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网,2008.

[2]张晓慧.高职校园普通话的人文教育功能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