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十篇

时间:2023-03-29 01:18:41

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篇1

结构性存款的流动性较差,客户在结构性存款期间不得提前支取本金。因此客户在投资的时候需要注意资金流动的问题。储户可以根据需要办理部分提前支取,验证手续不变,提前支取部分的利率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结付,留存部分按原存日期、原订利率到期支取时结付。

结构性存款也可称为收益增值产品(YieldEnhancementProducts),是运用利率、汇率产品与传统的存款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存款。该产品适合于对收益要求较高,对外汇汇率及利率走势有一定认识,并有能力承担一定风险的客户。所谓外汇结构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外汇存款的基础上嵌入某种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类期权),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从而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较高收益的业务产品。它是一个结合固定收益产品与选择权组合形式的产品交易。它透过选择权与固定收益产品间的结合,使得结构性产品的投资报酬与连接到标的关联资产价格波动产生连动效应,可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本金或获得较高投资报酬率的功能。

(来源:文章屋网 )

结构性存款篇2

虽然上证指数一路高歌,但投资者颇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业内人士早于5月30日那次大跌之前,就在高呼:2007年迎来了机构投资的时代,散户投资时代已经终结。5000点位之上,投资者一边欢欣鼓舞,一边忐忑不安。“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大鳄的食物。”有五年炒股经历,目前在广东一家外企做编程的张先生显得有些不安。

市场风险在被无限扩大的同时,投资者在股市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在不断加压。那么,投资者如何才能免遭心理压力,而又能分享股市的高收益呢?挂钩股票的结构性存款无疑是投资者的一个佳选。

挂钩于汇率和利率

据了解,2003年中资银行开始开发结构性存款,主要是挂钩于汇率和利率。

与汇率走势相挂钩的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与国际市场上某两种货币间市场汇率的未来走势挂钩。选择此类产品的客户对利率走势必须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汇率的未来走势有一定预期,客户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短期内可以获得较高收益。

与利率走势相挂钩的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与设定的利率走势相联系,该种产品相对于汇率走势相挂钩的产品而言,收益率提高的程度有所逊色,但客户承担的风险相对降低。该产品适合于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对于资金安全性有较高要求,而对流动性要求较为宽松的客户。

但是,市场上推出的大部分结构性投资产品都是到期保本产品,其收益很难与股票、基金等投资产品比肩。直到2005年,才增添了一些投资类别,能让一些结构性存款连接到海外的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增加了投资渠道,也增加不同的资产配置的作用。

目前,外资银行更多的将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如一篮子股票、基金等相对高收益的标的,以提升结构性产品的收益。如渣打银行的“红筹H股回归股票挂钩”美元2.5年期产品,花旗银行“挂钩五大香港上市股票”美元2年期产品,东亚银行“中国运输概念股挂钩”美元1.5年期,以及德意志银行“挂钩新兴市场基础行业股票”结构性投资产品1.5年期美元产品等。

据了解,由于结构性存款属保本型理财产品,因此具有100%的现金保障。业内人士分析,在追逐高收益的同时,如何规避风险成为投资者考虑重点。结构性产品由于具有投资组合的丰富性、灵活性和投资市场的宽广性特征,将渐入投资者法眼,成为投资新宠。

结构性存款不同于QDII

近日,外资银行相继推出了自己挂钩H股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相当一部分投资者鉴于中资银行的QDII理财产品和股票型结构性存款具有相同的标的物,误以为二者为同一种理财产品。然而,二者无论从概念上还是实际收益上都相去甚远。

据悉,从目前的市场来看,银行性QDII理财产品的收益不容乐观。据了解,中国银行的“中银稳健增长”,7月25日公布的净值一度达到1.121元,但8月16日公布的净值已跌至1.0703元。交通银行的两款QDII产品得利宝澳视群雄和珠穆朗玛,虽然还未公布净值,但情况也不容乐观。从7月10日到8月16日,澳视群雄的挂钩标的中,中石油从12.4港元跌至9.56港元,建行从6.0港元跌至5.05港元,中石化从9.07港元跌至7.06港元。从7月11日到8月16日,珠穆朗玛的挂钩标的中,江西铜业从15.10港元跌至12.68港元,兖州煤业从13.58港元跌至11.04港元。两者跌幅均在20%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QDII是一些机构募集了人民币,然后改换成外币去海外市场运作,中间过程牵扯到币种的汇兑风险,而结构性存款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结构性存款是投资机构募集美元,在海外用美元操作,规避了人民币升值的汇兑风险。另外,据相关规定,QDII不能投资对冲基金、商品期货,以及投评级在BBB以下的债券,而结构性存款就不存在这些规定。因此,结构性存款具有投资组合的丰富性、灵活性和投资市场的宽广性等特征,是投资者的上好选择。

资金流动性差

结构性投资产品又被称为结构存款,它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衍生产品结构,将理财收益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参数挂钩,例如汇率、利率、债券、商品、信用指数、一篮子股票、基金、指数等市场价格参数等。

结构性存款篇3

从调查情况看,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主要采取两种方法来衡量流动性风险状况,一是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分类并分别计入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计算出流动性比例,据此来衡量其流动性状况。二是通过存贷比、备付金比例来评价流动性状况。从实际操作层面看,除部分可以从资产负债表取数的指标外,对诸如短期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应收款及一个月内到期的向中央银行借款均没有据实填列,因此流动性监测流于形式。从技术层面看,此类监测方法由于未对客户存款等重要指标做详细分类,无法识别稳定的资金来源。从理论层面看,随着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化,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逐渐复杂,不同市场的相关度不断提升,依赖单个指标的良好表现已不能全面反映其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

二、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推出及对风险的度量

流动性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测算商业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从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指标的脆弱性做出评估和判断,进而采取必要措施。分析方法主要是结合资产负债表逐笔分析,并按照流动性对资产和负债重要项目排序,抽取风险因子,分析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现结合海东市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近两年的业务经营数据,抽取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一)风险因子的选择通过调阅有关资产负债表分析其有关业务,目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业务仍以传统的银行业务为主,因此可以从资产负债表负债方抽取存款的相关情况,从资产方结合监管报表抽取贷款环比、贷款集中度、行业分布和正常贷款到期违约。并考虑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因素。

(二)情景假设及风险因子权重设计为方便统计,本文将风险因子的施压权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情景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流动性的影响。2013年以来,由于宏观层面资金供应量适度,中央银行大幅度、大范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现象减少,定向调准的趋势明显。目前,全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人民银行考核统一执行13%的存款准备金率。考虑1984-2012年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幅度为0.5%-2%,因此,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施压权重为轻度0.5、中度1、重度2。目前,可以暂定所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权重为0.5。如果因经营情况变化导致政策调整,将赋予不同施压权重。情景二:存款对流动性的影响。受政策、行业景气度等宏观因素影响和地方经济产业布局及经济环境影响,金融机构存款会出现波动,本文对6家法人金融机构2013年1月—2014年9月的存款月环比、最大十户存款客户占比数据分析其存款的稳定性(见表1、表2)。综合上表分析,B机构由于存款稳定性较好且存款结构多样化,获得施压权重0.5,A、C、D机构由于存款平均减幅等因素影响,获得施压权重1,E和F机构由于存款负增长次数占抽样月份的比例较高(47.8%和47%)、幅度出现大幅度波动(最高达24.67%),获得施压权重1.5。情景三:贷款对流动性的影响。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用于当地贷款比例较高,但也存在因有效信贷需求少等因素导致贷大贷集中和区外放贷的现象,导致资金流动性降低。为此,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贷款月环比增速和2014年9月末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及所在行业进行分析(见表3)。综合上表分析,B机构由于贷款增速、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比较低和投向行业分散且行业景气度较高,获得施压权重0.5,A、C、D机构由于最大十家客户占比高获得施压权重1,E、F机构由于贷款集中度高、最大贷款增速大获得施压权重1.5。情景四:正常贷款到期因违约直接影响流动性状况。因此对此情景进行施压。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贷款质量报表,重点分析由于资产质量变化导致贷款到期不能正常偿还导致的流动性问题。上表分析,A机构由于正常贷款到期占比低(1.87%)和月均占比低,获得施压权重0.5,B、C、D机构由于正常贷款到期违约在10%左后,月均存款低于5.07%,获得施压权重1,其余机构获得1.5的施压权重。

三、测试结果及结论

B机构在各施压因素共同作用情况下,获得3个施压权重0.5,显示出流动性压力较小,A、C、D机构由于获得2-3个为1的施压权重,流动性压力适中,E、F机构由于获得3个为1.5的施压权重,其流动性压力较大,应引起经营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从单因素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由于区域政策因素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影响十分有限;存款流失及波动过频对流动性影响较大,同时存款结构是否优化也直接影响流动性;贷款增速过快将对流动性产生直接影响,贷款投放行业的景气度直接影响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对流动性产生间接影响;正常贷款到期违约将对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对流动性压力较大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考虑多因素的叠加效应可能给流动性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提前制定预警方案,如向中央银行借款或与交易对手提前约定借款协议以应对流动性危机。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存款稳定性的认识一是逐月分析存款月环比下降的原因,对可能预见的存款流失采取事前手段予以干预。二是进一步优化存款结构,在保证储蓄存款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应进一步优化公司存款和财政存款的结构,防止因行业、政策等因素导致存款大起大落。

(二)合理调整贷款投放进度和结构一是合理匹配存款增速投放贷款,防止因贷款投放进度加快而存款大幅度下降导致流动性问题。二是进一步改善贷款投放结构,对大额贷款投放应合理设置上限比例。三是密切关注宏观和微观经济形势,分析贷款特别是最大十家贷款客户的经营情况及前景,预见性地采取措施优化贷款结构,从而缓解流动性压力。

结构性存款篇4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监管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日本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于1971年,它在建立金融安全体系以及银行危机监管和处理银行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2年日本在存款保险制度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政策性调整,即处于冻结中的存款偿付制度被解禁,以实施其“存款限额保护”政策。但是,原定于2003年4月起开始实施的定期存款以外的活期存款等流动性存款的解禁被推迟2年,改为2005年4月开始实施。揭示日本存款偿付制度解禁的作用与效果以及全面解禁延期的决策因素,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变革脉络和趋势,对我国今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机构以及存款偿付制度

日本存款保险制度是1971年依照《存款保险法》制定的。其运作主体是由政府、日本银行、民间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日本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职责可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是建立金融安全体系,特别是银行面临破产时实施资金支援以及保险金赔付。二是充当金融整理财务经管人,经管破产银行的管理业务和善后处理。三是指导和支援机构子公司及整理回收机构(RCC),使其完成从破产银行接手的不良债权的回收、整理以及负责经办原经营者的责任追究等事务。四是对健全银行实施资金支援以及不良债权的收购和处理。

存款偿付制度是存款保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具体做法是银行破产时由存款保险以支付保险金的形式限额偿还存款。自1986年起存款偿还保证最高金额为1000万日元及其利息。泡沫经济破裂后,金融机构破产频出,金融业萎靡不振,金融危机蕴藏的潜在危险正在慢慢地呈现显性表现,为维护金融秩序以至整个社会稳定,1996年6月至2002年3月冻结存款偿还制度,实施存款全额保护。2002年4月开始分两个阶段实行解禁,恢复存款限额偿还。第一阶段: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对流动性存款以外存款实施限额赔付。第二阶段:2003年4月起,除无息结算用存款外,全部执行限额赔付。由于种种原因。第二阶段被推迟2年即2005年4月起执行。

二、日本存款偿付制度解禁的目的和积极意义

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一般存款人存款数额较少,人数众多,信息非对称性使一般存款人群体与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相比处于信息劣势,为维护社会公平,有必要从制度上对存款人进行保护。另外,金融结构由于以下流动性风险,而影响其稳定性。(1)无论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存款人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的非对称性,可导致存款挤兑现象。(2)由于政府实行“通常需要部分准备金制度”,存款挤兑冲击下可能会出现不能兑现的问题。(3)金融机构的外部效应和金融信息的非对称性,一处银行的破产波及其它,即便是优良银行也会因挤兑受到冲击。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解决以上信息非对称性和挤兑冲击问题的信用保障。

为防止体系风险发生,事前性措施主要是政府加强监管和规制;事后性对策主要是构筑金融安全体系,充分发挥央行的支援机制,启动存款保险制度。但过分依赖全额保护性存款保险制度所引发的道德风险,致使存款人对银行的经营状况的关心度下降,丧失了监督银行行动的内在动机,高收益型金融商品可能成为存款人的行动指南;对金融机构来说,无风险分担的运作诱发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易倾向高收益但高风险的金融商品。监管部门的维持信用秩序手段则出现过度依赖事后性处理方式而会放松对金融机关的监控职能行使。

为控制储户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一是要确立市场退出机制。充分行使监管职能,强调问题事前性的监管,危机管理着力点也应放在迅速处理破产银行以期维持信用秩序的目的上;二是对现行存款保险制度实行改革,在金融机构、存款人、监管机关之间搭建相互制约框架。抑制道德风险发生,减少保险体系维持费用;三是存款保险金额实行限额化。而实施存款偿付制度解禁正是达到以上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存款偿付使存款保险制度的操作更具有合理性。它实质为金融机构在破产时提供一种债务清算形式,存款人1000万日元以内的存款及其利息可使其免除承担风险的责任,即存款保险机构是风险的承受主体;另一方面保险金额超过部分偿付额度要根据破产银行财务清算结果来定,因此存款人又是超额兑现风险的承受主体,从而实现了利益和风险的合理分担。存款偿付制度解禁促使金融体系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完成了银行破产时在存款由全额保护到定额保护的转变;二是实现以价值规律和市场原理为原则的金融安全体系的重新构筑。

在日本,银行面临破产时,处理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存款人直接支付保险金即存款偿付方式。二是在大藏省(现称财务省)的主导下,指定其它银行接管破产银行资产和承担其债务,同时,存款保险机构在资金上给予援助,即资金援助方式(PaA方式)。两种方式相同之处体现在对存款人保护上,限额保护1000万日元及其利息,超额依破产银行状况结算赔付。两者根本区别是启动资金援助方式,可使其银行的金融机能得以维持,避免了金融机能障碍引起的混乱,同时符合处理费用最小化原则,可减轻处理破产银行的费用支出,而存款偿付方式缺乏这种功效。自1971年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存款偿付方式从未被使用过,除了以上的原因外,其根本原因来自于金融政策上。日本政府对金融业以“护送船团方式”采取严密保护措施,“绝对不能让银行破产”的主导思想在促进金融体系稳定的同时,滋长了道德风险发生,致使银行内部机能退化。

存款偿付制度解禁的真正意义正在于它终结了“护送船团方式”的全面保护时代,处理破产银行时,合理地启动以上两个方法,而不只是由大藏省出面单纯依靠资金援助方式来解决。同时,为了达到公正性、自由化、国际化的目标,必须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之一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而存款偿付制度解禁的实施有利于改革的进行,以完成上面提到的金融安全体系的重新构筑。其作用是:首先,加强了金融体系中的参加者包括存款保险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存款人的风险意识和自立意识,增强市场的调节和监管作用,形成了一种相互间的制约机制。其次,金融机构由于储蓄余额的下降造成资金筹措成本费用上升而压迫经营,但同时会激活强化内部机制找回顾客信用的动机。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的发生常常使金融机构错过改善经营的时机,致使破产时因为债务累计过大,存款保险费用加大和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公共资金。其三,解禁后,银行存款由“绝对安全资产”转变为“相对安全资产”,可能会增加存款人将资产转向股票、债券等直接金融资产的机会,这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个人金融资产结构中存款比例过大的现象,又可使直接金融资金筹措的渠道得到一定的疏通和强化,缓冲在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对日本经济的不良影响。

三、存款偿付制度解禁给金融体系带来的扰动及解禁延期的原因

从2002年4月部分解禁以来,存款移动加快,由定期存款向活期存款,由中小银行和地方银行向都市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由日资银行向外资银行。其中,中小金融机构向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急速移动尤为突出。日本全國银行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相对规模较小的第二地方银行2002年4月底到7月底的储蓄余额比上年同期以2%前后递减,另一方面,都市银行的储蓄余额却在以8%强的速度递增。银行储蓄额出现了大型银行大幅度增加,地方银行小幅度增加,第二地方银行和信用金库若干减少,信用组合大幅度减少的结果。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调节机制,改善经营状况、提高自身的竞争和抗风险能力是制度解禁的目的之一,但另一方面这又增加了对银行的经营压力,表现在:一是活期存款等流动性存款增加使存款保险费增加进而造成金融机构的费用性支出增加。二是活期存款等流动性存款增加使银行长期稳定的放贷能力受到限制和约束,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并加大了借贷后自身流动性风险。

排除了“解禁反对派”的阻挠,小泉内阁果敢地实施了存款偿付解禁而成为小泉内阁提出的金融结构改革的一大亮点,可是,预定2003年4月起实施的“全面解禁”计划却被迫推迟2年改至2005年4月起执行,改革也有可能因此错失良机甚至出现停滞不前。但是,究其原因也实属无奈之举。(1)金融机构自身内部脆弱性由于解禁而完全凸显,为了维持金融体制的完整性和功能性而不得不延期。2002年4月解禁以来,储蓄资金出现了急速移动,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向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移动,因此担心中小金融机构受打击过大以至引起整个金融系统的混乱。(2)与政府的金融政策相关联。2004年度(2004年4月—2005年3月)是政府处理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最后一个年度,利用各种政策手段处理不良债权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在这期间,银行业务收益的亏损加大将会使银行经营压力加大,为防不测,全额存款保险体系还有必要过渡性地保留一段时间。(3)经济景气刚刚出现好转的征兆,全面解禁所带来的储蓄资金的移动将会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融资政策,而使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这将会导致中小企业资金调剂不畅和周转困难,进而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四、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启示

结构性存款篇5

关键词:机构客户存款;利率市场化;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随着金融市场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多元化,金融脱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给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拓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加之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采用价格竞争、关系营销、综合服务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争夺机构类一般性存款,机构客户一般性存款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一、机构客户一般性存款发展现状

机构客户一般性存款是各家银行对公存款存量和新增的主要来源,是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支撑。以2015年12月某一级分行为例,其机构客户一般性存款新增占其对公存款新增的比例超过50%,占对公存款余额的四分之一。而机构客户一般性存款余额和新增贡献度最大的则属财政、社保存款,随着政府体制改革和财政资金存量盘活等多重变化因素,特别是多地政府采取招投标形式盘活财政、社保等政府类客户存量资金,在财政社保存款市场份额上不占优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同业纷纷采取各种手段提升综合考评得分以期争夺更多的财政社保存款份额。

二、机构客户一般性存款同业竞争现状

目前机构类客户一般性存款面临的市场竞争纷繁复杂,既有来自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机构的价格竞争,也有来自地方性商业银行关系营销等造成的压力;既有外部价格自律制约导致的存款流失,也有内部定价策略、产品设计、资源配置等造成的营销压力。

(一)价格竞争因素

1.个别同业机构存款名义价格水平一浮到顶。自人民银行逐渐放开一般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以来,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纷纷相继提高存款利率上浮上线比例,以价格竞争手段争夺一般性存款,对于政府机构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2.部分中小银行通过资本性投入等方式提高存款实际价格水平除给予客户较高的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提高客户存款的名义价格水平外,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等还借助其灵活的定价方式,通过计结息规则、提前支取方式等相关条款的调整,或者给予额外的资本性投入支持等方式,提高客户存款的实际价格水平,以吸引客户存款。

3.价格自律机制的约束作用有限。2015年5月,央行再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此后,为避免恶性价格竞争、维护金融稳定,各地陆续建立了存款价格自律机制,但自律机制多只约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银行并无约束,且各地自律机制的约束效果也大相径庭。

(二)地方保护政策影响

地方政府“以贷定存”部分评分指标设置有利于当地商业银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以贷定存”方案,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类指标及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等“弹性”指标设置较大的权重,作为其对金融机构在新增存款及业务分配方面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当地商业银行一般信贷政策较为宽松,门槛较低,审批流程快,能够较好地契合客户需求。同时,近年来本土商业银行借助各省经济大发展为诸多政府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使得其在综合评分结果中得分较高,排名靠前,在以综合评分为标准的财政、社保等资金招投标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三)负债产品设计及运用差异

个别商业银行创新机制灵活,产品设计超前,通过灵活的计结息方式、差别化收益率等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性、灵活性和吸引力的负债产品。如对单位特色存款不设存款底线,按照实际存期靠档计息,对一年期(含)以上定期存款实行分段计息、按季结息等,对村组账户根据账户资金水平和运用情况给予差别化收益率等,通过创新存款产品和创新理财产品,增加客户资金沉淀。

三、应对机构客户一般性存款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经营策略:有收有放,区别对待

1.对于支撑性的业务领域,要“收”。在机构客户一般性存款中贡献度最大的则是财政、社保类客户。财政、社保类客户作为源头性客户,往往具有综合贡献度高、业务关联性强、辐射力度大的特点,对于拓展负债业务、结算业务、业务和中下游客户营销等都具有带动作用,因而要“保”、要“收”。

2.对于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也要“收”。军警客户一般性存款业务与财政、社保类客户类似,军警客户资金体量大、综合贡献高,是各行机构业务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因此也要“收”。

(二)定价策略:工具先行,综合算账

1.树立综合算账意识。在对机构客户存款进行定价时,首先要树立综合算账意识,设定合理的综合EVA阈值,综合考虑负债业务可能带来的其他衍生业务收益,积极营销高于综合EVA最低标准的负债业务。

2.加强定价模型建设。随着业务发展转型的不断深化,存款定价管理权限的下放将成为必然趋势。应加强定价能力和模型建设。笔者建议机构客户一般性存款定价模型也应设定单笔定价模型和综合定价模型两类,则接受某笔负债业务的条件为:单笔业务EVA≥可接受的单笔业务EVA下限(单笔定价模型);或者单笔业务EVA

(三)产品策略:加强负债研究,创新负债产品

1.充分利用利率市场化契机,加强负债研究,创新负债产品。围绕负债产品相关要素,包括账户、金额、期限、客户、产品等,在客户存款的计息方式、支取方式、交易结构、定价模式等要素上进行灵活的组合配置与创新,丰富负债产品类型。同时,积极借鉴和推广同业和我行在其他对公客户类型负债产品创新中的可行做法,如适时推出阶梯式计息、结构化存款等创新型负债产品。

2.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提前介入新领域,积极争取新项目。密切关注政府工作动态和市场形势变化,深入分析潜在业务机遇,提前介入新兴业务板块,积极争取新项目,提升客户综合贡献,开拓一般性存款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结构性存款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会计

商业银行是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经营货币的企业和资金供需方的媒介,但仅靠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本远远不能满足其资产活动的需要,这个资金缺口的弥补有赖于银行的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提供了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资金来源,因此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负债管理方面明显较为薄弱,加强其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刻不容缓。

早在2005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就“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问题已达成了五项共识:以降低资本占用为中心,大力调整资产结构;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为核心,积极调整负债结构;以提高服务能力为基点,主动调整客户结构;以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为重点,加快调整业务结构;以扩大非利息收入为基础,逐步调整收入结构。论文百事通自此,负债管理被重新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近年来,大多数商业银行人民币对公存款业务面临发展困境,“季末效应”异常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银行客户的信贷投放,牵制了商业银行业务新产品推广的精力,也削弱了公司业务在商业银行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可以讲,负债管理理念的科学性不仅直接影响到客户结构的合理性,也影响着资产业务的发展和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先进的负债管理理念和方法是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发展历史数据的分析,并借鉴国际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理念,初步构建了一个适合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体系,以期建立负债业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国外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念

(一)核心存款

核心存款主要从当地市场筹集,与购买的资金相比对利率敏感性弱、利息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强,核心存款的拥有量是衡量商业银行价值的标准之一。核心存款主要包括四部分:

活期存款账户(DDAs)。在国外,该类存款指不支付利息的支票账户,银行只承担处理成本,为弥补处理成本,可以根据账户的使用频率或余额收取费用,比如对“不足量资金”的收费;其他可签发支票余额。该类存款指支付利息的支票账户,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称为“可转让支付命令”或NOW账户;储蓄账户。主要指存折储蓄账户和卡储蓄账户;小额定期存款。在美国,定期存款(CDs)根据面额或规模分类,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存款保险上限(10万美元)为临界点,10万美元以下为小额定期存款,以上为大额定期存款。

核心存款管理的意义在于其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且利息成本较低。假定其他条件相同,核心存款较多的银行具有较强的付息成本优势。

(二)管理负债

管理负债(或“购买的资金”),是银行资金来源中的“热钱”。与核心存款相比,管理负债是在国际国内市场筹集的、对利率相对敏感的不稳定资金,主要包括在国外分支机构的存款、在国内分支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购买的联邦基金等。

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变化回顾与管理现状

(一)国外商业银行负债结构

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其核心存款与管理负债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相差较大,并且银行资产规模和核心存款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规模越大核心存款所占比重越小。除活期存款(DDAs)外,这一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类银行。美国1985年到1995年11年间四类规模商业银行的历史数据基本验证了这一规律(表1所示)。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变化的回顾

1.第一阶段(1989-1996年):企业存款为主、储蓄存款为辅的“二元模式”。在这一阶段,由于网点覆盖面有限、客户认知度不高,储蓄存款规模非常有限。同时由于成立初期,迫于扩张规模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积极拓展公司业务、吸收企业存款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营销策略。

2.第二阶段(1997年至今):企业存款存量占优、储蓄存款增势良好、管理负债增速明显的“三元结构”。随着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兴起,企业存款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由于网点的增加,银行负债业务呈现出了新的形式:企业存款在负债业务中占比逐步下降,储蓄存款稳步上升,以同业存款为主的管理负债也明显增加;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在震荡中呈增长趋势,基本保持在60%以上,定期存款则呈下降趋势;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呈增长趋势;若以对公存款和对私存款划分负债(将管理负债计入对公存款),则对公存款仍占负债总额的60%,但呈下降趋势,对私存款稳步增长,达到负债总额的40%。

(三)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现状

从业绩考核角度来看,银行对负债业务的管理在剔除同业存款后,主要分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两大类,以日均增量考核为主,时点余额增量考核为参考,并没有根据各类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进行分类,也就无法计量和考核各类负债的成本。

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体系构建设想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积极吸收储蓄类存款、着力优化企业存款结构,降低负债业务成本、增强负债业务稳定性;同时灵活运用管理负债、发挥资金蓄水池功能”的思路,并初步构建了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新体系。

(一)基本原则

1.负债成本最小化原则。每一项资金的总成本包括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其中非利息成本包括分摊到该项负债资金的全部营业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人力成本及营销费用的分摊等,总之,要将吸收该项负债资金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归集并分摊到该项负债。实务中,可以根据负债资金对利率的敏感性将其分为核心存款、管理负债两大类,再依据其所承担的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的不同进行细分,最终通过计量、控制全行加权资金成本,实现负债成本的最小化。

2.客户关系最优化原则。本文认为,评价负债结构合理性的标准是:能否与资产业务结构相匹配并创造最佳的风险调整收益率(RAROC)。基于这一标准,商业银行总是试图通过“交叉销售”让现有客户接受其更多的服务,以便用其产生的非利息收入抵消净利差的收窄。为此,商业银行往往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协议满足客户信用要求,如贷款承诺、信用额度,在核心存款不足时,为了维持最优的客户关系,将更多的考虑吸收管理负债。

3.合理规避监管的原则。和其他形式的价格控制类似,存款利率上限监管造成了资金供求关系的扭曲和低效。因为存款利率上限虽然监督了商业银行所支付的显性利息成本,但是却迫使银行通过支付相同甚至更多的隐性利息或者寻求利率市场化的负债资金以抵消监管的影响。

4.灵活性原则。进入负债业务发展的“三元结构”时期,灵活掌握管理负债在全行负债业务中的比例、适度调控高成本的企业大额定期存款、积极发展储蓄存款将成为负债管理的有效办法。在当前形势下,要加大储蓄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占比,降低定期存款占比、严格限制高成本的协议存款,实现负债结构的整体优化。

(二)初步框架构建

核心存款。一般包括:储蓄存款、企业存款(扣除企业大额定期存款,具体金额标准需进一步测算)、机关团体存款、农业存款以及其他存款;管理负债。一般包括:企业大额定期存款、财政性存款、金融债券、应付及暂收款、卖出回购证券、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往来、委托及投资基金存款、金融机构贷款基金以及各项准备。

应当说明的是,核心存款和管理负债的比例及其内部各项负债的比例应当结合其银行的规模和在同业中的地位而定,核心存款是基础,而管理负债具有一定的“蓄水池”功能。

(三)技术支撑

数据集中后以及管理会计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为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其意义在于以下方面:

1.区别利润中心与成本中心,在分行范围内构建一套横向的、模拟的、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对于以负债业务为主的经营部门和以资产业务为主的经营部门,在功能定位时可区别对待,前者更适合为成本中心,而后者更适合为利润中心。若不做区别,在目前以净利润为导向的经营策略下,必然会导致更多经营部门“为利是图”,用更多的资源去竞争有限的资产业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在于为具有成本中心性质或具有利润中心性质的不同部门建立一个价格协商、自由交易、利益分成的市场化机制。简单讲,办理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的部门可以根据业务的成本收益自行选择、自由交易,分行的职能在于提供和规范这一机制。若客户经理由分行集中管理,这种交易的主体则由部门演变为客户经理。

2.将成本核算到具体的产品,在分行范围内构建一个纵向的、以条线考核为主的管理会计考核体系。事实上,办理资产业务的部门(资金需求方)和办理负债业务的部门(资金供给方)在交易时更多的是基于某一项业务,而非某一个部门,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负债业务还是资产业务,其成本必须核算到具体的某一项或某一类业务。也就是说,必须为每一项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定价,而不是粗略地为一个部门定价。

3.全面计量利息成本与非利息成本,在银行内构建一个各类负债的管理会计成本核算体系。与以往财务会计成本概念所不同的是,管理会计成本蕴涵的不仅仅是显性的利息成本,更重要的是非利息成本,其中包括正常的营业性费用分摊以及该项业务所隐含的超额服务及营销管理费用。现实的例子是:频繁交易的账户理应承担较多的服务成本;存款余额大户往往意味着须承担更高的营销维护成本。

(四)配套措施

1.建立以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为交易对象,以客户经理为交易主体的市场交易机制。须注意的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存款低利率、零利率化及管理负债利率上限的市场化,决定了资产业务引导负债业务、负债业务必须满足和匹配于资产业务;从管理会计中作业成本的角度分析,资产业务是负债业务的成本动因,相应负债业务所产生的付息成本与非付息成本应该通过其所匹配的资产业务得以补偿。

2.建立以产品创新为手段、以“交叉销售”为模式的负债业务营销机制。管理负债由于对利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吸收管理负债更多的是借助于较高的利息支出。不同的是,核心存款由于利率上限管制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将更多地借助于非利息成本支付或产品创新、“交叉销售”来吸收。显然,后两者为上策。

参考文献:

1.葛奇著.美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李杨勇等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彭建刚.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结构性存款篇7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被视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因为其货币乘数效应而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往往是中央银行慎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的西方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逐渐趋于零的发展趋势,而我国却恰恰相反,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2003年的6%逐渐提高至2007年末的14.5%,2007年年内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跃然成为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并进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入中央银行一定数额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模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入的存款,就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再存入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这种货币管理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银行券和客户存款的兑付。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它正演变为央行调控金融机构存款派生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一制度下,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通过存款准备金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和流动性管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有研究认为,完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内涵不仅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还包括所需缴存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是否付息与(付息时)付息利率的确定和调整,以及违反这一制度的相关罚则等。但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仍然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核心,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存款准备金制度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图,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强制性。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都必须依法执行;另外存款准备金制度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通常被认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功能演变

依据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其功能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1984-1998年:中央银行筹集资金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1984年,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为人行筹集资金, 用以支持信贷结构从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为大型建设项目融资。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人民银行从而中央财政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相对应,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支付相对较高的利率。

(二)1998-2004年: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1998年同业拆借市场的恢复运行,改变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我国基本上构建了间接型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架构,存款准备金制度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然而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工具难以在短时期内成为我国调节银行信用总量的有效工具,所以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频繁应用的主要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期间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三次调整,其中1998年3月21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七大项,核心内容有二:合并备付金账户与准备金存款账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

(三)2004年至今:一般性与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与支付清算保证

面对2003年来我国出现的经济过热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过热特征,央行创造性地将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改造成具有结构性调整功能的一般性操作工具,即将银行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指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的有机结合,也创造性地发展了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属性。

特别是2006年7月至2007年末,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为了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央行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仅2007年年内上调竟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率也由2004年的7%调至2007年末的14.5%。存款准备金制度已经成为央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三、近期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分析

2006年7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上调主要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对资金的流动性进行回笼,对整个经济实施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防止通货膨胀。

1.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信贷规模激增

据统计,截至2006年11月,银行人民币存贷差已达11万亿元,银行手中可供使用的信贷资金空前泛滥,截至2006年9月各项贷款合计为221035186亿元。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来说,出于自身收益的考虑,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压力下,商业银行的放贷热情必然提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银行完成重组和IPO这种融资的增加实际上是资本金的增加,扩大了商业银行信贷的杠杆效应,可以使银行的新增贷款成倍增长。如果不把流动性控制在适当水平,银行过度扩张贷款的压力会再度上升信贷规模将出现高速反弹,这势必会加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过热现象。

2.国际收支顺差矛盾突出

中国海关总署1月11日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年中国进口总额9558.2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180.2亿元,累计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已达15282亿美元。高额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占款,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结构性存款篇8

本文采用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主要是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Chow’s断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一)数据来源本文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历年《广西统计年鉴》,各项数据均以1982年为基期的广西RPI(零售物价指数)调整为年度实际值。所有时间序列、变量符号及数据均指实际值。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样本区间确定为1982-2009年。(二)变量选择本文采用GDP(变量符号为lnGDP)来代表经济增长指标,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变量符号为lnDEPOSIT)、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变量符号为lnLOAN)、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变量符号为lnSAV)来反映金融资源的规模,用存贷比(各年贷款余额/各年存款余额)(变量符号为lnRA-TIO)和金融相关率(各年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之和/当年GDP)(变量符号为lnFIR)来反映金融的发展程度。为减少异方差的影响,本文对各时间序列均采用对数形式。截止2012年7月,广西上市公司总共只有28家,且在沪深主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只有23家。截止2011年末,广西累计从国内A股市场募集资金280.434亿元,2006-2011年累计发行国内债券462.1亿元,其中短期融资券234.1亿元,中长期债券只有228亿元,相对于间接融资额的比例十分微弱,因此在计量分析中不考虑来自直接融资形成的金融资产对GDP的影响。另外,由于1990年以前的广西保费收入的数据缺失,无法取得同长度的时间序列,在此不予考虑。

实证检验

全部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考虑到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经过多次尝试,逐步剔除t检验值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后,本文最终建立的协整方程形式如下:2.协整方程可见,该协整方程各参数估计值的t检验值均显著(其中lnGDPt-1的系数估计值可在10%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模型的修正判定系数为0.999955,说明模型拟合效果很好。对模型的残差进行ADF检验。按照AIC取最小值的原则,确定滞后期P为1期,模型形式不含截距项和趋势项,检验得ADF值为-1.632142,通过10%水平值,说明残差序列平稳,广西GDP与上一期GDP、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金融相关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协整检验的结果来看,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对GDP都是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是0.48和0.47,t检验值均显著。这说明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增加1个单位,可引起GDP分别增加0.48和0.47个单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对GDP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是推动GDP增长的重要因素。上一期GDP对当期GDP的影响系数是0.06,说明GDP增长存在一定的惯性,但这种惯性不算大。金融相关率(FIR)对GDP的影响系数是-0.98,t检验值显著。金融相关率对GDP的影响是负向的,表面上看来似乎与金融深化理论的一般结论不相符,但是结合广西金融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分析,这恰好说明了广西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由于广西历年来直接融资规模较小且不连续,与间接融资的比例严重偏低,本文选择的金融相关率仅表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和占GDP的比例,可以部分地反映来自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规模相对于直接融资的协调程度。金融相关率对GDP的影响是负向的,意味着降低金融相关率有利于GDP的增长。间接融资虽然也能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严重不平衡的融资模式的缺陷也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良性增长,反映了这种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的融资结构缺陷是难以长期维持的,广西的金融结构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括号内为该系数估计值的t检验值。由估计的系数可见,在短期内,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对GDP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影响系数都是0.49,基本等于长期中的影响系数,t统计量值大于2,影响显著。这说明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对GDP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都比较大。短期中金融相关率对GDP的影响系数是-1.025,比长期中的影响系数略大,说明不合理的融资结构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可能更为显著。上一期GDP的影响系数t统计值太小,影响不显著。修正系数反映了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和金融相关率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系数为-0.295,t统计量值显著,说明GDP实际值与均衡值的差距有约30%得到清除。4.Chow’s断点检验为检验上述协整模型的结构稳定性,需通过Chow’s断点检验(BreakpointTest)把1982-2009年的样本期间分成两个时期,分析各个中介目标与实际最终目标相关程度是否有变化以及变化的趋势。考虑到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开始的,本文以1999年为断点进行检验,F统计量和对数似然比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都接近零,拒绝零假设,断点前后两个子样本拟合的方程有显著差异,关系中的结构改变,应以1999年为分界点做分段回归。对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按照AIC取最小值的原则,确定滞后期P为1期,模型形式不含截距项和趋势项,检验得ADF值为-1.789446,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序列平稳,1982-1998年样本区间的GDP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和金融相关率存在协整关系。对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按照AIC取最小值的原则,确定滞后期P为1期,模型形式不含截距项和趋势项,检验得ADF值为-3.084,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序列平稳,2000-2009年样本区间的GDP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和金融相关率存在协整关系。F值为1.50,对应的概率为0.25,应接受原假设,结论为加入2007-2009年样本值后,回归参数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Chow模型结构是稳定的。从两个新协整方程系数估计值的变化情况看,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对GDP的影响系数几乎不变,从0.581变为0.58,在两个方程中该系数估计值都是正数,都大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系数估计值。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GDP的影响系数从0.56变到0.42,有所下降,反映了西部大开发以来,广西信贷投放快速增加,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虽然仍是正向的,但已呈递减趋势。金融相关率对GDP的影响系数从-1.06变到-1,负向影响略有减小,说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广西的金融深化程度有所提高,直接融资等融资方式的应用有所扩大,金融结构的改善使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有所减轻,但减轻的幅度仍很小,说明金融结构的改善程度还远远不够。5.格兰杰因果检验为了进一步考察这种相关性是否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前文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1982-2009年的序列lnDEPOSIT、lnLOAN、lnFIR与序列lnGDP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用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滞后期根据AIC值最小的原则确定为3期根据表6的检验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增长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银行存款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资源。联系到存款余额也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可以间接反映广西间接融资在广西GDP增长中确实承担了关键角色,这种“存款—贷款”转换机制运行在总体上仍是比较有效率的。但GDP增长不是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存款资源的生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广西作为相对落后地区,收入结构相对简单(如表现在工薪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上),基于收入的存款资源往往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性特征。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增长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大量投放的银行贷款在广西GDP增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GDP增长不是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增长不是本地经济增长的结果,是一种外生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金融相关率的变化是GD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金融发展程度可以解释广西GDP增长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能说明金融发展程度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关系。如前所述,这种关系在实证上是负向的。GDP变化不是金融相关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说明不存在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这种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显示了广西金融发展仍有明显的政府推动色彩,尚未形成经济对金融的反向促进效应。在各种显著性水平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变化与贷款余额的变化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这是因为广西的融资结构严重偏重于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而广西的银行业又是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广西本地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相对较弱。大型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上实行全国统一管理,存款规模和贷款计划受各银行总行调度,而受广西本地的经济状况影响相对较弱。因此从长期来看,造成二者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结合上文的协整方程各参数均具有显著性,协整方程未出现多重共线性,从另一角度验证了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间不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在各种显著性水平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的变化分别与金融相关率的变化之间也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金融相关率的影响因素不是受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中一个方面的影响,单纯从存款余额或贷款余额方面无法解释金融相关率的变化。

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结构性存款篇9

流动性风险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其伴随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的全过程。因此,加强流动性管理就成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很多,笔者主要选取超额准备金率、流动性比率、存贷比、存款结构比、中长期贷款比、贷款总额与总资产比六个流动性指标综合评估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

一、近五年来流动性变动分析

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角度分析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实际存款准备金率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的比率。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9-2013年超额准 备 金 率 变 动 趋势如下: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从图1超额准备金率趋势图可以看出,2009-2013年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呈波浪式下降态势。

从流动性比例角度分析流动性比例指标是在侧重资产管理方针下,商业银行衡量流动性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流动性比例反映了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匹配程度,监管部门对该比例的要求为不低于25%。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9-2013年流动性比例变动趋势如下:

从图2流动性比例趋势图可以看出,2009-2013年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呈先大幅下降后趋于平稳态势。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流动性比率在75%以上的高位运行,自2010年12月末下降至53.62%后, 2012年6月末流动性比例达到40.50%的最低值,此后小幅回升。从流动性比例发展趋势来看,2009至2013年五年期间,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总体较高,远远高于“不低于25%”的监管比例要求,表明这一时期,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较为充足。但是不断下降的流动性比例,表明流动性有趋紧态势,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流动性风险有增大的可能。

从存贷比角度分析存贷比是评判流动性的传统指标,通常而言,该比率越高,表示机构的流动性愈差。监管当局对该比例上限有严格规定,即不能超过75%.

从图3存贷比趋势图可以看出,2009年-2013年近五年来,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贷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各期存贷比均在监管部门规定的75%以下,至2013年末存贷比跌至近5年来的最低点60.95%。这表明从存贷比角度分析,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整体充足,且流动性状况逐年好转。

从存款结构比率角度分析存款结构比率用来衡量商业银行融资基础的稳定性。通常而言,该比率越低,表明机构的流动性越强

从图4存款结构比率趋势图可以看出,2009-2013年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结构比呈两头高,中间低的发展趋势。2009、2010年存款结构比率较高,保持在58%-70%左右,2011年6月末,12月末,2012年6月末三期下降至23%左右,2012年12月末又上升至70%左右。存款结构比的这一变动趋势主要与五年来的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有很大关系。

二、流动性变迁中的特征分析

流动性整体充足。上述6个指标近五年来的分析显示,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整体充足。6个指标具体分析如下:超额准备金率平均3.56%,高于人民银行基层央行规定的1%-2%;流动性比例平均58%,高于监管部门不低于25%规定比例23个百分点;存贷比平均66%,低于监管部门不高于75%规定比例9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比平均200%,高于监管部门不高于120%规定比例80个百分点;存款构成比平均52%;贷款总额与总资产比60%,6个指标除中长期贷款比例远高于监管部门规定外,其余5个指标均符合监管比例和行业标准。

流动性与经济周期及货币政策存在较强的相关性。2009年6月份以来,为了防止我国经济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出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由此前的稳健转为“适度从紧”再到“从紧”。(2009年6月13日国务院会议要求货币政策转为“稳中适度从紧,12月5日,中央经济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10年7月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保证经济不下滑,国务院决定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12年开始,货币政策的总基调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强调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一点从2012年前三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以看出。(2012年-2013年,人总行12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前3次仅大型金融机构上调,中小金融机构不上调)从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9-2013年流动性评估的各个指标来看,在经济形势及货币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流动性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以流动性比例为例,2009年在高位运行,2010年开始下降,下降幅度达30%,2012年开始小幅回升。

部分指标异常,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中长期贷款比例主要衡量机构中长期资产负债结构的匹配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机构贷款资产的流动性。近五年来,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表明其中长期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问题严重,潜在风险隐患较大。

三、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对策建议

增强金融市场参与能力。积极参与市场交易不仅能提高资金运用能力,提高收益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资金来源渠道和市场感知能力。一是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场外市场和通过省联社资金调剂中心等渠道,提高市场化融资能力。二是增加交易的频率,在实践中增强市场知名度,提高市场信誉,提升操作水平。三是与大中型银行建立稳定但并非固定的联系,提高特殊情况下资金获得能力。

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该学习国内外大型银行经验,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负债动态管理水平。一是增加负债来源渠道,拓展资产运用渠道,提高中间业务水平,改变资产负债形式单一的现状。二是注意资产质量的变化,降低资产在传统热点领域的集中度,开拓新的信贷领域。三是资产配置向流动性强的工具倾斜,在合规基础上增加票据、债券投资,提高资产流动性。

结构性存款篇10

为何要取消存贷比?

存贷比指标是商业银行用来衡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之一。根据现行《商业银行法》规定,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央行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也就是说,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最多可以用(贷)出去75元。因此,银行在存贷比接近75%的时候,一般都会收紧贷款并增加存款来控制存贷比。75%的存贷比指标,被认为是悬在银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过去20多年我国经济快速扩张,由于国家隐性担保、刚性兑付不破、国企及政府融资“饥渴”、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简单等原因,存贷比指标在管控银行流动性风险、抑制信贷过快增长、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新常态”,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建立。而银行危机的发生,更多的是流动性风险所致,并不是贷款发放太多。因此,我国银行开始向流动性风险管理靠拢,取消存贷比乃大势所趋。银行要走上真正的市场化自主经营道路,这就需要解除身上的枷锁。

此外,存贷比监管的效率也越来越低。首先表现在银行资产负债越来越多元化,特别是存款短期化、同业化,贷款表外化、影子化,单一的存贷款总量比对难以反映复杂的结构;其次,存贷比刚性限制忽略了存款和贷款的性质、期限、质量等结构因素,加上存款流失和短期化,还掩盖了流动性风险;最后,在金融创新的掩盖下,逃避存贷比限制很普遍,存款“洗澡”、“一日游”、“贷款绕规模”等现象频现。

存贷比取消对农合机构有何影响?

主动负债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在存贷比刚性限制下,各大银行均强化了“存款立行”的经营理念,并将“拉存款”作为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在存贷比75%的限制下,不得不高成本吸收存款,“揽储大战”硝烟贯穿全年。由于网点少,包括农合机构在内的中小银行受制于75%的限制更明显。虽然此前推出的“存款偏离度”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银行“冲时点”的现象,但是为了不触及存贷比75%的监管“红线”,年中岁末,甚至是季末、月末,中小银行展开的“拉存款”战仍然发生,导致存款大腾挪。存贷比指标取消之后,农合机构在做好传统负债业务的同时,可以直接从货币市场拆借资金,打通了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通渠道,资金流动也会更畅通,主动负债能力也得以提升。

融资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当前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存款增速放缓、资金成本增加、不良贷款上升等诸多困境,利润增幅普遍下滑。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将推动现有的银行体系释放信贷空间,增强银行体系的信贷投放能力。相比国有银行,以往农合机构的存贷比更“紧张”一些,相应吸揽存款的压力也较大。在硬性约束取消之后,农合机构就可以“以存定贷”进行调节,例如暂时不考虑存款的问题,或者根据存款来源和资金成本来决定资金投放的进度和规模,也可以根据资产情况去决定负债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农合机构面临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

信贷投放空间得以有效释放。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崛起、直接融资增多等因素导致银行存款增速放缓。受制于存贷比考核,银行的贷款投放也相应受到限制。当前,银行的信贷资产端经营主要受信贷额度、资本金、存贷比等限制,存贷比取消后,将解除银行头顶“紧箍咒”,缓解银行揽存压力,部分精力可以由吸储转移至资产管理、存量盘活等未来的蓝海领域,也有利于农合机构释放更多的信贷空间。农合机构的信贷投放对象主要是“三农”及中小微企业,有利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业务结构得以有效优化。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银行信贷投放规模提高,资产配置结构将调整,高息的信贷资产替代其他低息的资产,净息差回升,从而影响到银行的利润表,提高盈利能力。只要其他流动性指标允许,不妨碍银行持续稳健经营,个别机构完全有可能“超贷”。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存款逃离银行的趋势已难以逆转,农合机构追逐存款的成本也上升较快。取消存贷比“红线”,替代为实质性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使农合机构可以更加纯粹地根据自身业务开展的需要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推动负债和资产的多元化,促进银行债券、同业业务等的发展。

有利于更好适应利率市场化。从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到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只剩下“临门一脚”。利率市场化初期往往会由于市场流动性紧张,导致利率水平上升。存款是贷款的前提,由于存款利率不降低,农合机构降低贷款利率的空间有限,在取消贷存比之后,农合机构可以直接从货币市场拆借资金,打通了货币和信贷两个市场,能引导农合机构理性定价,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为其适应利率市场化创造有利条件。

农合机构应如何舞出发展新天地?

着力推进差异化经营。当前,针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区域市场,农合机构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与其他商业银行开展错位竞争,推进差异化经营,避免盲目争大,才能在金融市场上有所作为。一是在市场定位上,要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发挥物理网点多的优势和法人机构“自主、灵活、快捷、高效”的经营管理特色,走社区零售银行道路,才拓展出自己的“蓝海”市场。二是在客户定位上,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坚持以服务“三农”、社区居民、中小微企业为宗旨,以区域内农民、市民和中小微企业为主流客户,关注中高端客户,主打好“本土牌”与特色牌。三是在业务定位上,在坚持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快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大中间业务开发力度,提升服务内涵,着力营造竞争优势。如从产品建设、渠道建设、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搭建零售业务平台,实现零售业务“批发做”。

着力做实负责业务。盘踞多年的存贷比监管指标一直是银行季末揽储大战的重要驱动因素。随着存贷比75%监管红线的取消,月末、季末揽储大战的导向不在于争夺存款,而在于如何将手中的存款留住。一是提升多元化的主动负债管理能力。创新负债工具,加快智能储蓄产品、协议存款、POS 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NCDs)等新产品的研发;同时,要立足一般存款同业化、同业存款市场化、储蓄存款理财化、对公存款资本化的存款市场“新常态”,充分兼顾客户对资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需求,开发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如着眼不同形态的资产转换,加速网络申请评估时效,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平台,加载贵金属、基金、保险等功能,与贷款、存款、现金相互流转,确保客户存款“进得来、出得去、留得住”,赢得大客户青睐。二是打造客户财富中心。加快自营理财的推进力度,充分利用农合机构决策半径短、市场信息捕捉灵敏、决策反应快的优点,以客户财富管理为核心方向创新服务手段,加大力度发展高附加值、为客户增值多的产品,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增值计划。三是抓好优质客户维护。梳理目标客户清单,深入了解客户动态,针对客户特点组建专职服务团队,制定专属方案,把握有效时机,积极营销存款大户。如组建“VIP俱乐部”,举办以理财、养生等内容的专题活动,提升对高端客户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大力推广对电子银行业务,如网络银行、手机银行,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实行“一站式”服务,做到业务办理便捷化、服务人性化、产品电子化,满足新型农民需求,不断培养客户的“黏性”。

着力做优资产业务。在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基础上,做优资产业务:一是全面优化资金配置,在资产规模上,要保持资产与负债总量平衡,期限与结构相对应,做到合理配置,统筹安排,防止超负荷经营。在资产结构上,要实现由单一的贷款资产型向多元资产型转变,在信贷资产中逐步增加成长型、盈利型公司类客户,促进信贷资产向优良信贷产品、优质客户、优势产业倾斜;同时,大力发展同业资产回购、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新业务,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二是加快资产产品创新,做到产品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配套,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配套,与新农村建设加快配套,与农村消费结构升级配套,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配套,推广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存货融资、联保贷款、动产质押、循环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信贷业务新品种。三是加快利率定价创新,对黄金客户、优质客户、一般客户按贡献度大小实行有差别的贷款浮动利率政策,促进利率科学地市场化,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确保可持续地站稳市场;同时,创新服务流程,实现服务效率大提速。

着力加强精细化管理。首先,加强全面风险管控。一方面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监控。流动性风险是农合机构最直接的风险。存贷比指标取消后,未来新监管规则有望被引入,根据巴塞尔Ⅲ中关于流动性的新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可能成为新的监管指标。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资产流动性和融资来源稳定性的管理,科学合理搭配各类资产,探索引入现金流量管理方法,计量、监测、控制现金流量和期限错配情况,开展更加可靠的压力测试,制定更加可行的流动性应急预案等等,严密防范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要重视声誉风险管理。由于农合机构自身实力较弱,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首当其冲受到波及。要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控体系,从防范意识、客服工作、舆情监测、报告路径、措施办法和处置责任等方面,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应对。其次,要加强精细化管理。逐步通过资产负债管理、运营成本管理、经济资本管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外部利率定价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工具,加强对自身经营的各类成本和风险的精细化管理,使精细化管理渗透到每项业务、每位员工,让成本控制、盈利能力、风险成本等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在每一项具体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落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