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工就业前景十篇

时间:2023-12-14 17:50:29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篇1

1 工业园区简要概况

工业园区具体是指在某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是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环境。当前,对于开发区的定义已不仅仅停留在场地要求上,而将景观设计及绿化作为硬件设施加以规划,多元化的、科学健康的园区环境成为工业园区的标志。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工业园区仅仅就是工作的地方,并不承载休闲、娱乐、住宿、医疗服务等条件。工业污染一直是困扰工业园区的主要问题,国家一系列的对工业污染的防治举措,使工业污染问题已得到极大改善。景观设计是出现,成为园区发展方向的最大两点,本文就是以此为论点,对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规划出一个新的方向。

2 绿化景观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新型的工业园区设计已经转变为系统化的建设模式,工业园区设计不仅仅在于合理的规划各类工业的生产布局,工业园区市政景观设计必须从规划、景观到建筑设计都体现出生态、科技和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为业主提供集生产、研发、物流、展示及融资等内容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为企业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发展平台。要进一步明确该道路两侧的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确定正确的设计定位及发展方向,使建筑、景观、市政道路等设计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致力体现出所设计的工业园区的现代、简洁、大气及通透的设计风格,工业及地域文化的特色;还要逐步完善绿地系统、硬质景观、标识系统、附属设施等景观建设的内容,在满足园区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人性化的服务空间及自然、生态的自循环系统,使该景观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具体工作中,可以参照以下建议。

2.1园内主路景观规划,功能分区与节点广场都市生态花园路与人文关怀。根据沿路各类用地的规划性质、功能特质和车辆、行人分布与活动规律,景观结构为“生态景观带+交通林荫道+休闲步行林荫道+街角花园”,主路的景观主题:园融通顺和谐的工业园。

2.2辅路景观规划,乡土历史与自然生态保护利用。依据实际状况,尽可能实现带状民俗文化园+生态林荫道+滨水观光带的景观,可不拘一格设计合适的景观。

2.3绿化景观规划,实现节水节约型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其中以绿化带为主,体现环保主题。尽可能保留种植土和原土壤结构是道路景观的主体――植物生长的根本前提,原有植被的利用是道路绿化尽快成景、稳定更新的保证,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在花园休闲步行道在商业金融区的植物景观是围绕商业展示建筑展开的。通过植物景观的围合,为商业展示建筑提供一个植物背景,烘托这一区域的商业休闲的气氛。各主入口植物景观以高大挺拔的大乔木以及色彩绚丽的整形修剪灌木为主要植物材料,并与道路林荫树品种一致。疏林草坪植物景观以草坪结合高大庭荫树为主要植物配置方式。通过高大茂密的植物景观,在非机动车道与城市交通干道之间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将街道步道空间与吵杂的车行环境有效地隔离。在道路交叉口处,合理栽植h

2.4照明设计,夜环境的诗意与功能灯光照明工程起着方便游人观赏夜景的作用,同时,也是道路景观美化亮化的一部分。在夜间以灯光的手段强化和突出道路景观的设计构思和造型特点,使夜景成为一个以线带面、突出重点,既统一和谐又主次分明的优美景观。

此外,在设计时还要将街道景观小品设计、建筑艺术设计、居住小区绿化、文化广场与生态休闲以及雨水与中水的收集利用等等多方面考虑进去,以期获得最佳设计效果,打造高品质工业园区。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篇2

关键词: 农业; 美学; 农业美学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ims to seek an agreement between natur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 of farming crops. as a direct dialogue between men and nature, one of the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is its sense of vitality,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in essence an industry of developing life. as the most artistic of human limbs activities, agricultural work shows the greatest agreement between functionality and aestheticality of a scenery jointly contributed by men and nature. aesthetically, it is an agreement betwee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beauty. thus, agricultural scenery is an art of land in a sense.

key words: agriculture; aesthetics; agricultural aesthetics

自有人类以来,农业就是人类的命脉所在。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物都来自农业。人类一直将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直至今天。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别的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从来都是站在物质功利的立场上的。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多生产粮食,多生产棉花,多生产猪羊,多生产水果……总之是如何让农业最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与工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实在很少考虑到农业还是我们的一份丰富的精神营养,农业中还有美学的存在。

20世纪末,农业进入美学家的视野。“农业美学”成为新的美学话题。这是工业社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后理论家们提出的重要对策。而在实际上,在西方先进国家,农业景观的建设早已进入实践。2001年国际环境美学第五届会议在芬兰召开,会议的主题即是“农业美学”。这标志着农业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分支学科正式出台。

一、 自然与文化的统一

人类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阶段。人类生产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学会了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正是这种本领使得他们高出于动物而称之为人。但是,原始的人类,仍然只能主要靠猎食小型的动物和采集植物为生。在这方面,原始人类与动物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由于人类的这种生产过于依赖大自然的资源,因此,他们不得不分成小股,过着流动的生活,当一块地方的资源被人类利用得差不多了,就转移到他处。据有关专家研究,在热带丛林或沙漠地带,每养活一名食物采集者则需要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地盘。经常性的流动生活,人类的社会不可能得到完善,人类的许多重要的活动如科学活动、技术活动、文化活动也得不到发展,这于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利。

需要是创造的动力。当人类迫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将渔猎发展为养殖、采集发展为种植时,一个崭新的时代出现了。人类结束了纯粹靠自然界提供生活资料的历史,而将生存与发展的权力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掌握自身命运的行为,即是文明,是文化。人类这种最早掌握自己命运的行为体现在养殖、采集活动中,这种活动,我们称之为农业,这就难怪英文的culture 原义为农业,而现代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又以culture为词根。事实上,农业是文化的摇篮。人类的其他活动,包括科学技术活动、手工业活动乃至工业生产活动均是从这个摇篮中培育出来的。

从最早的动物养殖与植物种植过渡到农业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中东,这一阶段从公元前9 500年起到公元前7 500年止;在美洲大陆,这一阶段似乎更长,墨西哥特瓦坎山谷是美洲大陆最早的植物栽培中心之一,那里的原始农业从公元前?7 000年前后开始。中国本土生的植物如黍、高粱、稻、大豆、大麻和桑树等早在公元前?5 000年时已作为了旱地作物得到种植。中东、墨西哥、中国都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农业后来由中东传播到欧洲。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地区外,都有农业。就种植业来说,谷物是主要的种植物,现已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中东、北非、中亚以及中亚到印度河和黄河流域这一地带的小麦区。[1]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自然的活动。野生水稻是如何生长的,人类通过仔细观察,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就有意在创造一种适合水稻生长的环境,让水稻在人工的环境中也能生长。养殖业也是如此,人类在一定的水域放养某种鱼类,是一定知道野生的鱼需要什么样的食物、水环境以及别的生存必须物的,否则,不能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作物、牲畜,从本质上讲,还是自然物,它们与野生的同种植物、同种动物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农业生产中的创造发明与工业生产的发明创造是不同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制作出地球上原先没有的新的东西。但是,工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与农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工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基本上不需依托现存的生命事物,而农产品的创造则需依托现存的生命事物,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种植物与家畜,它们都是生命物。农民可以通过培植一种优于原始自然的人造自然环境,让这些植物与动物生长得更好,也可以采取诸如杂交这种手段,创造出地球上原本没有的事物,但都有所依托。养殖中最为成功的产品——骡,只是地球上的自然生命马与驴的结合而已。而马与驴,它们的生命本也是可以结合的,人类只不过是发现了这一自然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做出了这样的创造。工业品的创造,由于不需要以地球上原有的生命为依托,它虽然也需遵循自然的规律,但自由多了。工业生产创造的景观完全是人工的景观,而农业生产创造的景观却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汇进自然景观,实际上,它是一种人造的自然景观。农作物的美,其本质中具有特别明显的自然性。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将农业看成是一种纯自然的活动,因为农业毕竟是人的劳作,人为了自身的需要去培育某些植物和动物;为了达到人的目的,人自觉地按照农作物和牲畜的需要,构制一种更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人的这种目的性以及为实现这种目的而采取的种种手段,就使农业生产就明显地具有文化的意义。

审察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性,是考察农业景观文化性的前提。众所周知,人类的农业生产是人类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旨在获得生活必需物品,其中主要是食物的生产活动。可以说,农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除此以外,农业为人类的其他各项活动提供必须的前提条件。比如,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农业提供原料;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它是相关的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而对于人类的宗教性活动来说,农业的成果,是宗教祭祀的重要物品;而对于政治活动来说,拥有多少农业资源是权力地位的保证。在封建社会里,所有的统治者,他的统治权力都以拥有多少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来保证;而从军事活动来说,农业状况如何,往往是成败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因为农业的状况如何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命运,因此,无论哪个时代人们都高度重视农业,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可以说背负着的不仅是他个人、他一家的命运,而且是社会的命运。他的活动体现的不只是他个人的意志,而且还是全体社会的意志,体现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的文化性就以这样突出的方式,显示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

在这里,农具的改进也许最能体现农业生产的文化性。也许就景观的构成来说,农具不算是农业景观中的主体,但农具先进性如何,在根本上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而所有这些感性的外观,极具视觉冲击力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中世纪,人们主要使用木制的农具和耕畜生产,农田只能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每一小块土地种植的庄稼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庄稼,由于各家的种植水平不一样,庄稼长得不一样,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地景观就显得斑斓而有些零乱;而在工业社会,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机器,土地就有必要联缀成一大片种植同一种庄稼,这样,大地景观就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

农业的文化性,也体现在种植和养殖的方式改进上,为了克服气候对农作物的决定性影响,农民通过温室制作一种适合作物生长的小气候。这样,温室中的农作物就出现一种“二律背反”的现象。从温室内的小气候来说,这种作物的生长是符合自然性的,它遵循着自然规律;然而从地球这个大环境来说,它明显地违反了自然规律。农作物的文化性与自然性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示着它的合理性。

而从本质上来说,农业生产寻求的是农作物的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而且必须做到统一;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丰收。虽然,在人类别的活动中寻求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也是需要的,但是没有哪一种活动如农业生产活动这样的突出,这样的明显,这样的重要。

二、 生命与生态的统一

农业生产是人类与自然的直接的对话。也就是说,它直接面对大自然,作为植物的农作物是自然物,作为动物的家畜也是自然物。这与工业生产不同,工业生产是以自然物为原料重新创造的活动。比如,纺织工业,它以农业生产的成果棉花为原料织成布,这布是自然界没有的。而作为农业生产之一的种植棉花,这棉花是从大地生出来的,它与野生棉花属于同一类,只是它的品质更优秀罢了。又如,肉类加工业,它以牛肉或其他肉类为原料,制成灌肠,这灌肠自然界没有。而作为养殖类的饲养食用的牛,却是活生生的自然物,它与野牛属于同类,同样也只是在肉质上优于野牛罢了。这一点决定了农业景观具有工业景观所没有的生命性、自然性。去田野看长势喜人的庄稼,看在草地上自由吃草的牛群,那种清新的自然气息、生命气息,绝不是在工厂里看农产品加工能够得到的。

农业作为人类对自然直接对话的活动,是在大地这张舞台进行的,农产品几乎一无例外地都生长或生活在大地上。农作物在田地上生长,这一点与工业生产明显不同,工业生产总是在厂房中进行,尽管厂房也建在大地,而且也可能是露天的,但工业产品跟大地没有必然的关系,将它从大地上挪开,它的性质根本没有变化;而农业生产却必须在大地上进行,大地对于作物、家畜来说,不只是具有寄住的空间的意义,而且具有生命之本的意义,离开土地,任何作物、任何家畜都会死亡。这一点是与人类一致的。

生命性是农业景观的重要特点。农业生产是一种培育生命的事业。农作物作为植物、家畜作为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正是这一点,使得农业景观的美远胜于任何精致于工业产品的美,尽管工业产品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产物,但它本身不是生命,生命本身也许在某些方面不如生命产物,特别是高等生?物——人的产物那样奇特,但是,在总体上,生命本身的美是远胜于任何没有生命的人工制品的。农作物、家畜它们作为生命物,与大自然中的生命物一样充满着造物主奇妙的智慧及匪夷所思的想象(如果有造物主的话)。作为生命物不仅生命的结构是精致与奇特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演绎着、新陈代谢着。农作物的生命节律非常清晰,循环往复,从总体上体现出自然的有序性,但是,具体到每一作物、每一家畜、每一年,它又有着无穷无尽的变数。这有序中的无序、无序中的有序,极见出生命的魅力。

农业景观不只是生命景观,而且是人工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农业,它与自然界汇为一体,对于人类来说,需要的也许就只是某种作物。但实际上在这片田野里生活着的远不只是这种作物,许多非人类需要的植物、动物也在其中生长着、生活着。这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熙熙攘攘的土地,一片自然与人工共同开发的土地。人类收获着人所需要的庄稼,自然收获着符合它本性的成果。两者有相冲突之处,但更多是统一,是兼顾,而且只有统一、兼顾,才能让人类实现自身的愿望。农民在稻田里培植水稻,自然是希望收获更多的稻子,然在稻田里生活着的绝不只是水稻,除了各种各样的昆虫、鱼类、两栖动物,还有水稻的大敌杂草。杂草长势过好,必然影响到水稻,所以,农民总是不断地除杂草,但实际上杂草是不可能除尽的。如果采用剧毒农药,将杂草除尽了,水稻也许就完了。自然有它的目的性,人也有它的目的性。农作物、家畜这些人工培育的自然物既然与纯自然物共同生活在一片大地上,这两者就只能协调、只能兼顾,既让人实现目的,也让自然实现目的。所以,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性。良好的生态性是农业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

三、 生产与艺术的统一

人在大地上种植庄稼,也就是在大地这面巨大的画布上作画。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景观是人类的一种大地艺术。说是艺术,当然是比喻,农业耕作当然含有艺术的成分,但它与艺术还是有本质的区别。艺术包括大地艺术是超功利的,而耕作不能不具有实际功利性。农民将作物种植在土地上,行距均匀,整齐得就像是画家画的一条条线,从高空往下看尤其美,然而它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丰收。丰收的功利性虽是目的,却也收获美,美是丰收的副产物。也许就在这目的与副产物上,农业作为大地景观与大地艺术有了区别,画家们的大地艺术是将美作为目的的,而无丰收这一实际的物质功利存在。

农业生产作为人与大地的对话,采取的是体力劳动的形式。尽管现代农业已经大规模地使用机器,但是它仍然不能做到完全摆脱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属于人的肢体活动,人类的肢体活动,具有多种形态,一种是体育竞技,它以体现肢体的力量、速度、灵巧的极限为目的;一种是艺术活动,主要为舞蹈,它则以表现人体的美为宗旨。体育竞技与舞蹈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只有劳动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各种劳动都体现为人的肢体活动,由于劳动的目的、性质不同,肢体活动的方式、活动量是不同的。在所有的劳动中,惟有农业劳动,它的肢体活动是最全面、最丰富的,活动量的调节是最为多变的。人类肢体活动体现了人有生存意志,人的智慧、创造力是人类精神的物化形态。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认为,它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人类的劳动,特别是农业劳动,它本来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由于人类天然地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人类在从事任何肢体活动都自然而然地寻求节奏,以使肢体活动协调,体现在劳动中更是如此。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所描绘的地球上残存的原始部落巴戈包斯族人的耕作,男、女二人,一个挖坑,一个播种,配合默契,其动作也具有一种舞蹈般的美。[2]事实上,农业劳动也只有具备一种节奏感,才能减少体力的支出,增加效益。中国江南农村,多人共用一辆水车,用脚踩踏踏板,在“咿咿呀呀”的水车声中,显示出动作的协调;而“哗哗”的流水,随着叶片升起,最后变成一片小瀑布倾泻进稻田。这种劳动的情景,类似于一场艺术表演。

与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相比,农业劳动的艺术性要多得多,这原因有二:一是它的肢体活动比较丰富,也比较自由,也更具人性化;二是它以自然田野为背景。绿色田畴加蓝天白云为衬托,伴之以大自然的流水声、风声、雨声,农业劳动就有声有色,韵味无穷,难怪自古以来,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就特别欣赏农家乐。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是一幅美好的农业劳动图景,田夫、田妇之间、大儿与小儿之间,他们的劳动都有一种呼应性,而他们各自的肢体动作也具有一种韵律美。正是下雨天、漫天的雨雾、清亮的水声作为人物动作的背景,并且将人物动作融入其内,创造出了一种类似艺术表演式的美学效果。这样一种景观在工业生产活动是不可能出现的。

四、 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农业景观作为自然与人工共创的景观,它自然性的一面无疑是基础的层面,也许正是因为它自然性的一面如此突出,以至于它被常人看做是人造自然景观,而忽略它的独立性。而其实,它的独立性是重要的,这除了它具有明显的文化性外,还在于它的文化性中具有过强的功利性。由于农业主要关涉到人的食与衣,而这两者在人类生活中无疑处于首要的地位,因此,人类相对来说忽视它的审美价值。这就关涉到农业景观第二个方面的性质: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我们在讨论环境美的性质时曾指出, 环境美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它的功能性, 这一点在农业景观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由于农业直接关涉到人类最为基本的生存,自有农业以来,人们一直看重的是它的功能性。在对待农业景观的问题上,收成的好坏不仅成为善恶的评价,也成为美与丑的评价。这一观念影响至深,以至于在农业景观的问题上,形式美几乎不能独立。建筑作为环境,它的审美构成中形式美占有重要的因素。欧洲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繁缛的装饰几乎让人忽略它实际的居住功能。然而在农业景观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脱离内容的形式美存在。农业景观中当然有形式美,这些形式美有些是人工创造的,如稻田中那行距整齐的禾苗;也有些是自然创造的,如果园中那红色的果实与绿色的树叶相映衬的色彩。这些如果被表现在绘画中,它具有一种脱离内容的形式美,但是在实际的农业景观中,它无不联系到收成,具有强烈的功利性。20世纪兴起的观光农业,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农业,因为它并不在意它的收成,它只能算是一种艺术,一种大地艺术。

对于农业景观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评价,还有农业生产者与观光者两种不同身份的区别。对于农业生产者,他关心的是农业的收成。如果他试图将庄稼田整理得更漂亮些,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丰收。那种合规律的、整饬的、有序的作物排列,更适合于作物吸收阳光、养分,能让作物长得更好。对于农民,他对农业景观的欣赏总是联系到收成的,在他眼中,根本没有脱离功利的形式美存在。然而在农业观光者的眼中,农业景观则具有两重性,观光者一方面会从作物经济效益的立场上来看农业景观的美,然而另一方面,他也会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农业景观的美。

[ 参 考 文 献 ]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消费观念;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1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消费观念的转变

在古代中国,古丝绸之路发展体现了沿线不同民族互惠互利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蕴涵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如今,在古丝绸之路的意义之上又延伸出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构想寄托着沿线各国人民共同繁荣的期望,更期盼能够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

而“一带一路”战略在促进沿线国家对外贸易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合作之路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化的交流,因为文化交流能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国情状况下,因为受到内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正在逐渐放缓,从高速变为中高速发展。在这样的速率转换中,以技术进步和创意创新为核心,以消费为导向的产业类型就能有望成为新常态下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们处于经济发展的换档区,前期经济的高速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基本的物质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所以在物质基础得以保障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追求文化精神方面的满足,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与此同时,大众的消费观念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单从景德镇为例子来看:

1.1 实用性消费到品牌性消费的转变

实用性消费主要指的是“购买商品时选择经济实用、物美价廉的商品”。品牌性消费则主要指的是“购买商品时会选择知名品牌,只要质量能得以保障,哪怕贵一点也没关系,考虑更多的是能够突显出生活品位的提高。”例如,一个在地摊买的盘子和一个知名厂商设计出来的盘子,两者用途上都没有差别。但一个比另一个更具有设计感、有更好看的釉色、更精致的做工等。而目前选择后者的人越来越多。

1.2 个体消费到群体消费的转变

早先,或许因为陶瓷产品类型的单一,价格或者个人欣赏眼光的制约,购买陶瓷产品来装饰空间的人数较少,属于个体行为。现如今,人们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顺应这种要求,市场也出现了琳琅满目、各个价位都有的陶瓷装饰品。能够接受的受众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群体性消费行为。

1.3 物质性消费到精神性消费的转变

物质性消费指的是对具体的物的消耗,这里所指的是以前人们只对陶瓷产品实用性的关注。而精神性消费是指在实用性的前提下,人们更加关注器物上纹饰、绘画、雕刻的美感和器物的本身细节,比如把手的手感、壶嘴或口沿是否滴水等等,更多地把好的陶瓷器物当做艺术品来鉴赏。

2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有着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对陶瓷文化的发展起着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从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江西景德镇都是中国通向世界各地的重要文化产品输出地之一。为传播中华文明,促进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政府角度来看,在5月中旬江西省政府印发的《江西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来看,推进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政府举措。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古御窑申遗、景德镇陶瓷及文化创意基地都成为江西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优先推进项目。这些举措都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支撑。

从科研角度来看,随着景德镇陶瓷学院申大、申博的成功,景德镇高专更名为景德镇学院。依托部、省、市级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国家日用及建筑工程中心等科研机构,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人才和技术储备。

从2004年,景德镇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陶瓷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每一年瓷博会的举办,都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优秀陶瓷企业和艺术家,这不仅提高了景德镇陶瓷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海内外的陶瓷企业和艺术家的交流和合作,更是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产业指引了方向。此外,还有乐天创意市集和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等类似的创意产业公司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以古、御窑旅游商贸区、陶瓷科技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引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活力迸发、生机无限。

3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3.1 陶瓷资源和文化丰富、底蕴深厚

景德镇被称为千年瓷都,当然陶瓷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多处古代遗址、历史人文景观已被列为部级文物遗迹和历史文物保护区。这些窑址代表着历史对陶瓷和传统制瓷工艺的记忆,体现了陶瓷文化的深刻内涵,突出了景德镇自汉唐以来的制度文化、器物文化、装饰文化、工艺文化等。

3.2 陶瓷创意人才储备雄厚

景德镇有三所本专科高校,每年培养出一大批的陶瓷专业人才,构建了一个从职业教育到学历教育,从职业中高专、本科、研究生一直到博士生教育的多层次、多学科、多结构的完整陶瓷教育体系。这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优势。不只是景德镇本土院校在源源不断地输出人才,人才的引进和交流也是近几年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一。本地院校以及一些陶瓷文化创意公司等与国内外高校联系互动越来越多,人才交流往来也越来越多。同时,也有许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借助景德镇的资源优势在景德镇建立自己的艺术工作室。这些人才的培养和引入都在积极地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观念落后及复合型创意人才的缺失

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随着几大国营瓷厂的没落,产生大量分散的家庭式小作坊。由于生产模式限制,小作坊只能生产小批量的订单,单一的生产方式也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单一。这些小作坊虽然熟练地掌握了拉坯、修坯、刻花、彩绘、上釉、烧窑等手工技术,但由于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的生产主体,在设计创新、生产观念等方面都较为落后。

景德镇陶瓷企业在创意人才、技术开发人才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出现这一现象并不是由于景德镇没有这些人才,景德镇有三所高校,每年培育出大量的陶瓷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但许多企业可能没有把目光放在这些充满创新意识与活力的年轻人身上,导致大批学生选择自己创业或去其他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这些自己创业的学生虽然有优秀的创意理念,但又会被小作坊的生产模式所限制。这样的局面并不利于大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格局的形成。

3.4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由于我国对陶瓷知识产权的保护起步较晚,缺乏健全、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导致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近些年,景德镇陶瓷产业飞速发展,大量的大学生加入创业大军。人数的增多导致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秩序也更加混乱。抄袭、模仿之风盛行,最后演变为打价格战。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健全,版权局、工商局、专利部门等机构不能协调一致,这些不良风气没有得到控制,不利于陶瓷产业的长远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想要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不仅仅是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还要加大力(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度对陶瓷文化创意成果的保护。

4 新型消费观念对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

新型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确定。有消费就证明有需求,有需求就会有供给。随着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文化创意产品,尤其是北上广这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文化创意产品已经成为提升个人生活品味的象征。而景德镇借助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其文化创意产品也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追捧。而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也直接影响着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

4.1 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

文化创意产品的质量越高,生产成本也随之提高,消费此类的产品就要求大众有更高的收入。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鼓励国民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需求。例如,通过出台一些减免税收和放宽银行贷款的政策,来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开拓市场,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文化创意产品目前的受众还是较多地集中在中高收入者,建立合理及完善的文化创意产品价格体系,拓展针对中低收入者市场。积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扩大综合消费信贷规模;为景德镇大量的小微陶瓷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的问题,加大研发和设计力度,以生产出更加优良的文化创意产品。

4.2 广大居民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偏好提升

文化创意产品品质越高,对消费者欣赏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前提就是提升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欣赏能力。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景德镇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仅是针对景德镇本地人民,也可以说景德镇本地的消费需求只占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小部分而已,所以其面对的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受众。欣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全面提高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偏好水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在“一带一路”开放的背景下,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一起努力,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迈步前进。

4.3 居民消费模式的转变

大众收入的如何分配很大程度上是由消费模式决定的。在发达国家,消费者会把收入的一部分花在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文化娱乐消费上。而在中国,由于受到传统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当居民收入提高后,人们更愿意在餐饮、旅游等方面消费。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里,以人文交流为支撑的方针指导下,在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大众也越来越多地将自己可分配的收入花费到文化创意产品上。政府应该在考虑建设文化场馆的时候多将重点放在一些普及型的场馆上,比如开放更多的免费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等等。当然这些在一些一、二线城市都做得很好,搜索地图就能找到很多美术馆和博物馆。但是在景德镇这种三、四线城市,这种政府行为的公共资源就非常少。此外,家庭是文化活动的重要基层单位,要引导文化走进家庭,并以家庭文化水平和意识的提高促进整个社会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文化创意产品以及消费的增长。

5 结语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想要进一步发展,政府应从管理体制、思想观念的转变、合作平台的搭建、经济政策环境的营造、专业人才的培养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入手,整合相关资源,构建政府、陶瓷创新型企业、高校研究所联动的产业发展机制,渐渐地开拓出一条“以重大项目为龙头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打造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传统制瓷工艺国际奖品瓷研制基地和御窑历史文化博览园”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雄德,吴媛,黄勇.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08(12).

[2] 魏百慧.知识经济时代下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知识特性初探[J].美与时代(上),2013(8).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篇4

流水断桥春草色,槿篱茅屋午鸡声。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径点蓊台,墙遮翠柳,闲亭面面开疏牖。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徐崧《踏莎行》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屋头枣结离离实,池面蓣浮艳艳花。

——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中国传统园林,伴随着文人山水文化,以描摹自然的奇思妙想为基础,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威严壮观的紫禁城、清凉秀丽的避暑山庄、浪漫多情的西湖十景……莫不是古典园林的产物。

中国园林不仅是景观的载体,更是历史的烙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如今的园林已经从庭院设计过渡到城市公园与开发绿地的设计与规划中,与其他设计行业相似,园林设计也充满着创新、神秘与文艺的色彩。走进这个专业,你将会了解到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如何将中国红和中国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也会了解到设计大师如何用两个巨大的正方形空间记录纽约双子楼倒下时的一声哀鸣。

在报考志愿选择专业时,不少同学将园林专业误认为是“种树”与“绿化城市”的专业,这有可能是将其与园艺专业混淆了。研究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繁育技术和生产经营方法的是园艺专业。它与园林专业的设计导向不同,园艺专业更侧重生物微观方面,以植物栽培与养护、土壤肥料为主,生物方面则会学习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而在园林的营造中,更多的是运用地貌学、生态学、植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还有美学理论和艺术创作方法,尤其需要绘画技法和文学知识,并且还涉及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建造一个城市公园,哪里挖方造湖,哪里堆筑山石,都离不开园林专业严谨的理论体系;哪里休憩游览,哪里娱乐游戏,则体现出一个设计师独到的眼光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如何栽植树木以实现季季有花香,月月有花色,如何保护场地中原有的历史文物,更是对设计师知识与设计能力的考验。当你漫步在公园小道上,疲劳时,突然显现于眼前的休闲广场与餐饮设施会让你顿时神清气爽;当你在生态园区度假,依山傍水的度假村配合着茂密森林的天然氧吧,更能让你体味健康生活的美好。这一切,都是园林设计师与规划师辛勤工作带给市民的享受。

理工与艺术在这里擦出火花

日前,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原来的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学、风景园林专业合并为风景园林专业。授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部分代替了原来的农学学士学位。之前不同名称反映出来的更多是该专业在发展方向的不同。综合总结来看,园林专业根据不同的院校类型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一是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些理工类大学开设的“建筑型”园林专业,它们大多依托院校自身强大的建筑系而发展起来。在园林设计中,这类院校的学生更注重空间的感受,强调运用建筑空间的组织手法组织园林景观。例如设计一个广场,会通过西方“流动空间”理论,让广场的活动路线更加自由,为的是减少划分空间而给人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在表现方面,该方向学生的明显特点是对于建筑的描绘更加细致,这往往是由于整个课程体系对于建筑的重视而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建筑、空间设计、材料构造等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建筑理论课程也更强调实际的动手操作,例如构成设计往往会将概念做成实体模型。其雇主主要包括景观设计与施工企业、房产类开发公司、园林局等行政主管部门、项目管理公司以及园林类教学科研机构等。

二是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这些农林类高校开设的“植物型”园林专业,它们从农林院校的特质出发,充分结合了农林类高校植物学的强大实力,在强调设计的同时,也强调了对于植物的运用。对于一个在建的园林景观,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搭配什么植物。比如要降低成本,他们会优先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以及耐旱型的植物和自播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如果想要建设季相分明的园林,则配置异龄树种,比如说种植富于季相变化的乔、灌、草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而要想实现生物多样化和种群稳定性,就要种植适应能力强、种源多,栽植后恢复生长势头较快,对于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的植物,如美国红栌、秋红枫、地中海荚迷等。在课程设置上,这类高校会增加一些植物体系课程,例如园林植物概论、树木学、花卉学、景观生态学、植物保护、植物栽培等。植物设计是“植物型”园林设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大型的设计公司往往也相应配有植物设计部门。相较于方案设计,植物设计需要有良好的植物学基础,特别需要设计师了解本土树种,并在实际设计中合理的运用植物间的相互关系,构造立体合理的生态系统。

在艺术类专业中开设有园林专业的第三极——环境设计,相比前两种园林专业类型,就课程体系而言,环境设计专业在工程方向及植物方向课程较少。部分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中,课程内容包括了室内设计、陈设设计、家具设计、景观设计、环境系统设计、建筑空间设计、展示设计等,具有偏向于陈设艺术的特点。在就业方面,相对于其他两类型的园林专业,它们还可以选择平面设计(广告、海报、刊物)以及展示设计(策划类、策展类)等工作。我们平常看到的精美海报、现代感十足的杂志封面、大型活动的现场布置,就出自这些艺术天赋十足的环境设计师之手。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院校的招生中,考生要格外注意招生时间与学费等条件,合理评估与选择。

风景园林促进城市发展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篇5

关键词:工业景观; 视觉元素; 时空价值; 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 [J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不同地区的人们感到地域文化与全球主流文化互动与融合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设计界对地域性和伴随建筑、构筑物而产生的空间形式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两点在当前的工业景观设计中也将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目前国内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工业景观设计严重滞后。工业景观的设计仅针对工艺流程、功能布局等方面,而忽略了工业企业形象、工业建筑形态、地形及道路铺装、灯光照明等方面因素。视觉设计就是在工业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将以上多种因素串联起来的重要手段。工业景观的视觉设计,就是顺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大趋势,在工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充分研究场地现状、场地历史,深入分析场地矛盾,在遵循工业生产流程基础上,尊重原有的构筑物、机械、环境等条件,采用现代造景手法使各大工业生产中要素,以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方式呈现。

任何工业景观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建筑创作也就必然离不开地域的环境启示,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古今中外,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常常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地域与时代的某些特征如:迈耶的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以轴线和单元旋转表述了“新与旧”的关联;厦门高崎机场候机楼微微曲起的构架隐喻着闽南屋顶的特征;上海金茂大厦对中国 “塔”的联想……或许正是表现了各自开放的地域特征而为世人赞赏。

任何空间的产生都有其具体的目的和使用功能,工业空间尤其如此。工业空间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实体的壳,而是空间本身。就好比围成一个空间必然要使用各种材料,并按照一定的构造方式把这些材料加以组合,但组合材料本身不是建筑的目的,而是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工业空间设计不仅要满足专业的工业生产、生产安全的需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还应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即要符合其地域文化。工业景观的时空性主要体现在功能性、科学性、艺术性三个方面。

1视觉元素的功能性

功能性是工业景观设计的第一要遵守的属性,任何空间都不可能脱离功能性而存在。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空间的内部功能性与外部表现形式之间联系的过程。就工业空间来讲,功能性的合理性不仅仅是空间要素设计的合理,而且有赖于要素之间的组合设计的合理。如:在一些工厂中机器和人的视觉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厂房内大体量、结构复杂的机器对空间产生压抑感,造成工人视觉的不舒适,人长期工作在某种不舒适的环境中会某种程度影响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因此厂区空间中如何处理好人与机器的矛盾,给员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空间,显得尤为必要。

2视觉元素的科学性

一定的功能性要求有相对应的表现形式。然而,能否获得该种表现形式,却不单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愿望,而主要是取决于工程结构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科技发展不仅仅是指对新知识的单纯掌握和运用,它还意味着人格心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的转变,发展科学技术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空间 形式将变成一种幻想。历史上每出现一种新结构,都为空间形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3视觉元素的艺术性

具有思维与精神活动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艺术性是指通过形象反映地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所达到的完美和感人的程度,也包括在艺术形式上达到的高度。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就在于作品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能发生多大影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愈完美并富有独创性,就愈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感染力就愈强,艺术性也就愈高。因此,在表现形式满足功能性的需求之后,必然会考虑其对精神层次上的巨大影响,这就对空间形式提出了艺术性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已经不满足于那种重经济轻文化、重理工轻人文简单得以“工艺流程”为主的工业厂区规划设计,而要求工业厂区规划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之上应符合一定审美的需要,整体规划更加倾向于融入周围的环境而不是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4工业景观视觉化设计手法

工业景观是由光与空间以及材料和细部四个方面与场所、现象、以及人对场所纠结的经验共同构成的。刚刚过去的20世纪建筑景观留给我们的不是其建筑风格或建筑形式。因为,当代景观设计更多是以一种无风格、反形式的形态出现,任何的历史词汇也无法完全而准确定义当代景观设计。那么20世纪的建筑景观留给我们到底是什么呢?是一种思维与感知方式,以及这种感知和思维方式下的场所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在工业景观的视觉优化过程中,我们是将光与空间以及材料和细部四个方面之间显性趋同或求异,达到彼此间在时间、空间、技术等层面平稳过渡、整体和谐或凸显对比关系的目的。而这种整体和谐或凸显对比有其内在层次上的精神的文脉。以下笔者将介绍几种常规的视觉化设计手法。

4.1 不规则融入

工业景观作为后续空间环境对既有空间环境的不规则融入,不同于过去的硬性介入,知识经济时代比其它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人性化的场所,但由于工业景观的特殊性,它又不可能做到与周围环境完全融入,因此,产生了不规则融入的概念,其基本设计思路一方面,以毗邻新旧空间环境之间材、质、色、形、构、筑、比例等一系列外在形态要素之间的相近或者殊异、相异关系为重,通过上述的要素间显性趋同或求异关系的设计,达到彼此间在时间、空间、技术等层面平稳过渡、整体和谐或凸显对比关系的目的;另一方面不局限于新、旧环境之间外在形态要素的趋同或差异,更侧重于对彼此某些潜在、隐含关系和线索的发掘,寻求其内在关联性关系,在此基础上,赋予整体某种更为深远的内涵意义。

4.2 并置与重组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地域文化越来越由实际存在的空间标准退化为各种符号。如果说场所精神作为微系统,那么地域美学的关注点要大的多,它通过地域观念的强大惯性,对观者的思维方式施加影响,并最终通过一种并置与重组的方式体现出来。

工业景观由于其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化,为便于管理和安全的需要,于是在其景观规划的第一阶段就出现了通过道路或其它实体的方式进行分割的规划设计。不同工业景观分区的并置与重组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并置与重组过程中引入“虚拟界定”的概念,即以虚像的形式实现了场所界定所必须的另一边界。由于人的进入和使用产生了场所,在场所界定过程中强调景观参照物的存在意义,通过人的进入和使用所产生的围合空间及其组织结构方式,确保人能从中感应到后续空间环境与既有空间环境以及后续空间人、物、空气、树木等等景观元素交织成的特殊场所空间所带有的精神内涵。

4.3 转换与叠加

蒂文•霍尔(Steven Holl)在诺伯格•舒尔兹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场所在建筑设计中起到的决定作用。他认为,建筑与音乐,绘画,雕刻,电影,文学不同,它是与所存在的特定场所中的经验交织在一起的。通过与场所的融合和汇集显现该特定场景的各种意义,建筑得益于超越物质和功能的需求。而我们在工业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也往往如此,是通过工业建筑、机械、植物、人等多种因素的之间的转换与叠加来加以实现。

新科技使人可对任何资源做最有效的运用,这种 "过度"运用导致对全新事物、对未来、对乌托邦的超乎现实的夸大。也因此导致了形的消失与极度简化,从而产生了认为机械本身蕴涵着美感的机械美学和对结构加以分解以找到本元的解构主义等一系列的后现代审美倾向。在工业厂区节点中常会出现一些尺度与体量过大的建筑或构筑物,如果不加处理会造成视觉的压抑从而产生的压迫感和紧张感,影响工人的工作情绪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建筑、植物和微地形来进行视线的分割,利用建筑、植物和微地形来创造一个视线的阻碍,造成空间中的前景和背景的相互转换,在缓解压抑感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隔离建筑内机器产生的噪音。

4 结 论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篇6

关键词:文化景观;德国;解读

Abstract:Cultural Landscape is one of the terms from the German academic dictionary, Landschaft.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is te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rman academic background. Basically, Landschaft is based on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and German history, especially the history of German industry. It is key part to make clear that this term on the context of the German development, not only for the academic understanding, but also for the China’s Landscape study and World Heritage application.

Key words:cultural landscape;German;represent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4-41(5)

作为文化遗产理论重镇的德国,一直以来,对“文化景观” (Cultural Landscape)概念的研究和实践上的运用都深深植根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并深刻地影响了当代遗产保护界对“文化景观”概念的解读。概括来说,德国学术界对于“文化景观”的阐释,一是源于德国人文地理学和古典主义哲学传统,二是基于德国近代工业化的现实语境。理解文化景观的德国解读,对于目前中国进行的文化景观的研究和世界遗产的申报都将有所启迪。

1 文化景观的“德国血统”

1.1 文化景观的概念缘起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的概念来源于1925年Carl O. Sauer的文章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文中他对“文化景观”做了如下定义――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s fashioned from a natural landscape by a cultural group. Culture is the agent, the natural area the medium,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s the resul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given culture, itself changing through time, the landscape undergoes development, passing through phases, and probably reaching ultimately the end of its cycle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introduction if a different C that is C alien culture,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sets in, or a new landscape is superimposed on remnants of an older one.”①

Carl O. Sauer的观点,正如他在文中指出的,是源自于德国地理学者Schlüter提出的“景观”(Landschaft)概念。在德语词汇Landschaft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将文化的视角带入了自然景观的研究中,探索人对于大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并探讨文化对于自然造成的不同结果。这样的观点是不同于以往的“人和文明是被环境决定的,会出现什么样的文化是受到环境形塑影响却没有办法去改变环境”的论断。他指出了文化的能动性,将塑造景观的动力由自然环境移到了文化。文化是动力,自然环境是文化展演的舞台或是素材,而文化景观则是呈现出来的结果 。②

1.2 UNESCO对文化景观类型世界遗产的分类

如果说“文化景观”的“德国血统” 具有明显的哲学意味,那么当代的“文化景观”的“UNESCO解读”则具有显著的现实诉求。

文化景观是1992年12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讨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它通常体现持久的土地使用的现代化技术及保持或提高景观的自然价值,保护文化景现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世界遗产的体系中,文化景观可分为以下3个主要类型:

a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b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还在于显著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c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2 源于德国哲学传统的文化景观的解读

2.1 自然与文化――谁包容谁?

德国的文化景观的教育,以笔者的经验,是从“自然与文化――谁包容谁?”这个问题开始的。在学术界提出并讨论“是自然包括文化?”还是“文化包括自然?”这样看似抽象的题目后,引导出的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两个理论:二十世纪初的“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和1940年代的“环境可能论”(Environmental Possibilism),二者基本上都保持了自然环境中心论的看法,将文化视为环境允许下所展演出的戏码。

而居于这两个理论背后的,与此相对的是德国唯心主义传统,特别是康德哲学。

康德(1724-1804),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康德通过强调“判断力”的重要性来驳斥经验主义的论调。康德认为,我们不可能认识事物之如其所是的样子(作为物自体),而只能认识事物如其显现的样子(作为现象)。我们感知到的客观对象,但并不是真正认识它们,因为我们面对的只是表面现象,而不是其本质。当我们运用判断力,尤其是审美的判断力时,我们仍然为现象所困,但却又可以(可能)从中找到一种一瞬间窥见实在界的方式。

康德哲学理论在19世纪以“德国唯心主义”闻名的哲学运动中得到了重新界定。唯心主义否认“物自体”的存在,认为世界是我们的感知而存在。

2.2 作为方法论的文化景观

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观出发,德国文化景观是以“文化包括自然”为基础的。这种“唯心主义”的景观论,与IUCN和UNESCO③主导的以自然遗产为基础的“唯物主义”景观论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种区别就是,文化景观的德国解读带有更多的方法论的特质,而不是遗产类型的特质。

作为方法论,文化景观首先是一个价值评估的方法。文化景观是从一个整体来考虑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在具有统一意象、共同主题的景观里,每一部分的分散价值远远低于作为整体的文化景观的价值。

作为方法论,文化景观还有判断遗产外延的要求。这种对外延范围的划分,既考虑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也要考查遗产地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不仅要把“核心遗产”――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其周边自然环境所形成的“缓冲带”,也要考虑“核心遗产”周边的非物质空间环境(Intangible Setting),要明确这种文化环境是否本身就是“核心遗产”的一部分。

3 基于德国工业传统的“工业景观”

3.1 工业景观和工业遗产

如果按类型来分,文化景观既可以按照世界遗产的分类方法(如前所述),也可以简单分为工业景观、农业景观、历史遗址景观、历史设计景观等几种类型。而工业景观是与工业遗产密不可分的。

工业遗产是一个孕育于上世纪50年代、成熟于二十一世纪初的新概念。在50年前,即使是欧洲国家也不把19世纪、20世纪的工业类建筑和景观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看待。1970年代以后,德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倡导工业遗产、工业景观,并逐步定型“工业遗产”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工业遗产是指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出现的各种产业类历史建筑和相关的产业景观,它们与建筑学、考古学、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和产业景观相联系,具有建筑、规划、景观、考古、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而工业遗产的狭义理解则是依据这个概念产生的背景,将这个概念基本限制于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拥有工业、仓储、运输等产业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建构和景观。

1973年,英国成立了工业考古学会,同年在产业革命的发祥地之一的世界最早铁桥所在地铁桥峡谷博物馆召开了第一次工业纪念性遗产保护国际会议(简称FICCIM)。随后,为保护工业遗产,使其免于被遗弃、毁灭的命运,一些专门从事工业遗产保护的组织机构如国际工业考古学会(The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rchaeology)、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CCIH)应运而生。同时,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矿场、工厂、冶炼场和制造厂也跻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列。2003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下塔吉尔》,这是关于工业遗产的第一个国际,也标志着工业遗产的概念已经成熟。在该的第一部分即定义了工业遗产的概念:“工业遗产是指那些在历史、技术、交往、建筑或科学方面有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遗物。它可以是建筑、机械、车间、磨房、工厂、矿场、冶炼场、仓库、店铺、能源聚集和传输设施、交通设施,也可以是那些与工业相关的用于社会活动(如供给或改善住宅、宗教礼拜、教育)的场所。”④

3.2 德国的工业景观

德国作为以往的工业大国和如今的工业景观大国,原因在于工业化是德国近代的核心问题。德国的工业化较英法美诸国起步晚,经济发展也较之落后很多。但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半个世纪里,德国就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由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先进的工业国。19世纪末叶,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16%,接近于英国。到20世纪初,就超过了英国,仅次于美国,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德国的工业化是随着1840-50年代铁路网的修建和鲁尔地区发现巨大矿藏而开始的。铁路的修建带动了钢铁工业、煤矿工业与机械工业。德国的煤矿从1820年的1.3百万吨增1913年的190百万吨,加上87万吨的褐煤,几乎占了整个欧洲大陆煤产量的三分之二。然而,1950年代以来,德国传统的工业发展开始出现衰退,到了1980年代,鲁尔区开始出现大的失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大力发展了以鲁尔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区的转型,变工业化为“逆工业化”,全力打造“工业景观”,保护工业遗产。

经过多年的努力,德国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和工业景观的领先者。著名的德国鲁尔区在其自然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引导了国际工业景观的发展,成为研究工业遗产的必修课。如“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 Emscherpark) 位于德国鲁尔区,由西边的杜伊斯堡市到东边的贝格卡门市(Bergkamen),长70km,从南到北约12km宽,面积达800km2,区内人口约为250万。埃姆舍河地区原为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经过150年的工业发展,这一地区形成了以矿山开采及钢铁制造作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区。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运河、高压输电线、矿山机械、高大的烟囱、堆料场等成为地区的典型景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主要工业的煤矿和铁矿开采,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倒闭,大量质量很好的建筑也不再使用,地区人口减少,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化为乌有。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促使当地政府必须为地区的复兴采取有效的措施,即建造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处于核心地位的埃姆舍公园,把这片广大区域中的城市、工厂和其他单独的部分有机联系起来,同时为整个区域建立起新的城市建筑及景观上的秩序,成为周围城市群及250万居民的绿肺,园中有人行小径及自行车道系统。埃姆舍公园的最大特色是巧妙的将旧有的工业区改建成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并且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设施,同时又创造了独特了的工业景观。这项环境与生态的整治工程,解决了这一地区由于产业的衰落带来的就业、居住和经济发展诸多方面的难题,从而赋予旧的工业基地以新的生机,这一意义深远的实践,为世界上其他旧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范。

4 文化景观的德国解读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的文化景观的解读源于其历史文化传统,作用于当今现实环境――而这也是中国目前最可以借鉴的。

4.1 中国哲学传统的“天人合一”与文化景观

中国的传统哲学源远流长,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这是值得我们在当代大力弘扬的宝贵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不仅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表明了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

天人合一的表述从某些方面很类似于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

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中国传统建筑从来都是综合考察“景观”,然后再思考“建筑”。对于传统建筑和建筑物的周围环境的“风水”的重视,使得我们的陵寝、宫殿、民居、石窟等等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

4.2 中国的农耕文化传统与文化景观

从中国目前的现实环境看,我们传统的农耕文化产生的农业景观没有如德国的工业景观一样受到深度的挖掘。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追溯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工,也是 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早在河姆渡时期,至迟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相继展开。

4.3 中国的文化景观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是中国目前的文化景观研究中急需解决的――

・ 时空一体的文化景观的真实性、完整性如何界定?

・ 中国文化景观的特点是什么?

・ 中国文化景观申遗的问题与对策?

・ 中国历史地理的变迁、中国历史交流通道(驿道、商道、移民路线等)与当代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认定的关系如何?

・ 中国传统的风水与当代文化景观的认定?

5 结语

理解文化景观的德国解读,既是深刻理解这个概念的学术意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对于目前中国进行的文化景观的研究和世界遗产的申报都将有所启迪。

概括来说,启示有二:第一,中国的文化景观应建立全球战略,中国的世界遗产应建立全球战略。德国的文化景观的解读是我们的榜样,UNESCO的全球战略(关于信誉与推广的战略部署)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的全球战略的追求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中国气派的弘扬,而不是对国外概念解读;我们的目标是化解中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人地关系危机、民族身份危机与精神信仰危机;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的儒家、道教哲学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彰显农耕文化,推重农业景观。

第二,我们要重视作为方法论的文化景观,而不仅仅是作为遗产类型的文化景观。一直以来,文化遗产领域对于时间的重视远远超过对于空间的重视。空间总是被当作固定的、非辩证、不动的东西来对待,而时间则代表了富有、丰饶、生命、而且是辩证的。而文化景观概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情况。

注释:

① Carl O. Sauer: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1925)

② Schlüter:《文化地景的理回》

③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英文缩写;IUCN,国际自然遗产保护联盟的英文缩写。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 威廉 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 丁援.无形文化线路理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4]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November 1972,UNESCO

[5]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1 February 2005,WHC/05/2,UNESCO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篇7

 

一、当前景德镇工美陶瓷业形势

1、呈现三种生产模式,向艺术陶瓷转型。

三种生产模式即工艺美术陶瓷规模化生产(简称规模类)、大师艺术品生产(简称大师类)和普通艺术品生产(简称普通类)。前者以景德镇瓷厂、佳洋陶瓷公司等为代表,中者包括景德镇艺术研究院、省级以上大师和众多高级工艺大师等,后者为小规模的中低层次工艺美术生产。规模类大部分企业兼具工艺美术、文物仿制品和非遗手工生产性质,大师类产品实质上已完全由工美产品转型为艺术品生产,因此,原有定义的工美产品大部分已转型为文化系统业务管理范围的艺术陶瓷,全国产瓷区工美陶瓷门类转型为艺术陶瓷的趋势也较明显。对应文化系统国家管理法规,艺术陶瓷主要分文物复仿制品、非遗手工产品、以艺术家作品为主的陶瓷美术作品三类,其中三类又有互相交叉。

2、景艺术陶瓷业持续高速发展,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基础城镇化构成景艺术陶瓷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坚实基础。艺术瓷日用化,日用瓷艺术化已经成为现代生产生活新的重要理念,大大推动了艺术陶瓷业进发展。自古以来,景德镇就以高档日用瓷和工艺美术瓷著称于世。明代以来至1970年代的数百年间,景德镇陶瓷产值高达全国陶瓷产值30-40%,出口值更高达全国陶瓷出口总值的近40-50%。当代景德镇瓷业已经渡过最困难时期,逐步振兴。景德镇2011年的陶瓷产值220亿元,含艺术陶瓷80亿元,分别占全国3400亿元的7%和18%。,陶瓷产值由全国第四上升为第三,艺术陶瓷产值居全国第二(列潮州之后),成为江西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最大和最有特色的门类之一,也是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中华特色鲜明、国际影响巨大的重要门类之一。更可喜的是,近几年景德镇陶瓷包括艺术陶瓷年增长率是全国各省最高,达50%以上(远高于其它产瓷区年均32%的增长),2012年居全国第三,增长40%,并缩小了与第二位湖南的距离。2008年至2011年,景德镇部级大师平均每人年产值由约1000万元升至约2000万元。按陶瓷业年增长40%、艺术陶瓷年增长30%以上的速度,五至六年之后,“追一赶二”,以艺术陶瓷著称的景德镇将重新成为全国产瓷第一,重振瓷都雄风。

3、景艺术陶瓷人才队伍发展迅速,未来空间仍然很大。

景德镇艺术陶瓷人才总量全国第一,超过全省文艺、文博等任何一文化门类专业人才的总量。(请勿抄袭好范sss文网:Www.HaoWord.COm)景直接从事艺术陶瓷业人员2-3万人(不含在校美术专业大学生),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6000多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700多人(含省级、部级大师180多人),还有一批未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但技术高超的老艺人200多人。因此,景高级美术人员队伍近千人,算上景高校美术类大学生则有3000人以上。近几年,外地、外省美术工作者不断加入其中,古时“工匠来八方”转为当代“名家来八方”。 随着景市着力打造“艺术陶瓷之都”战略成功实践和景陶瓷产业“追一赶二”全面振兴,愈来愈多的艺术人才聚集景市。数百年来,景德镇的瓷业工匠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占全国同行业的1/4至1/3。2004年时,景德镇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数量仍然占全国的1/4,2012年底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数量占比降低到全国的1/9。因此,当前景德镇大师数量并不是过多,而是不足。伴随景德镇陶瓷加快全面振兴,将诞生一大批高级艺术陶瓷人才。

 

二、三个主要问题

1、管理职能不明。景艺术陶瓷业及其人才未正式纳入国家、省和景市文化系统行业管理范围。当今艺术陶瓷业实际上已脱离工艺美术及其轻工业属性,但作为文化系统行业性质还不明确。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由于历史原因,中老年艺人大多属于国有工艺美术单位,没有作为文化系统的人才。近十几年来,因我省大部分工艺美术企业破产或转制为民营企业,现有民营艺术陶瓷规模远超国有规模,而大多数艺术陶瓷青年人才或散于非工美国有单位,或属于民间人士,其人才界别归属游离于工美和文化艺术之间,有待明确和转化。以上情况全国也是如此。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篇8

关键词:联通路城市特色道路景观绿化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和它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城市道路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城市建设的水平。只有符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城市特点的道路绿化配置模式,才能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道路绿化系统。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联通路作为淄博市一条贯通东西主干道,将来也是淄博的政务大道,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景观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使联通路道路景观体现淄博的城市特色,充分发挥道路绿地景观和生态的双重效益,将是本次调查和设计的最终目的。

联通路现状分析

联通路是淄博市一条贯通东西的主干道,是由济青高速公路进入中心城区的交通枢纽和重要景观门户。道路西段延伸至周村区经济开发区,中部贯穿周村区北郊镇、淄博新区,东段延伸至老城区。因此,从空间意向上可以看做是一条景观纽带。本次调查和将要改造的范围为正阳路至世纪路,全长14公里。该范围内道路现状可以以道路断面形式和用地性质进行段落划分。

2.1按道路断面形式划分

整条道路以道路断面形式划分可以分为两个段落。

(1)正阳路——姜萌路,机动车道双向8车道30米,中间无隔离带,非机动车道7.0米,机非隔离绿化带5米,未实施人行道设计宽度为4米,道路两侧各28.75米绿化带。

(2)姜萌路——世纪路,机动车道双向6车道22.5米,中间隔离带8米,非机动车道5.5米,机非隔离绿化带5米,人行道宽度4米,人行隔离绿化带1.5米,姜萌路——滨博高速段两侧绿化带宽度28.75米,滨博高速——世纪路两侧绿化带宽度为18.75米。

2.2按用地性质划分

道路两侧的用地性质可分为东、西、中三段。西段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中段以居住用地和教育用地为主,东段以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和行政办公用地为主。

3、道路景观存在问题

通过对于联通路现状绿化景观的调查,联通路目前在绿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偏少,种植均匀,缺少林冠线;

(2)道路绿化景观未能与周边环境用地性质相符合,未能体现城市特色;

(3)彩叶树种应用较少,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搭配不合理,不能体现绿地景观色彩多样化和季相变化;

(4)道路绿化植被群落层次结构不明显,缺乏科学合理生态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5)联通路正阳路至姜萌路路段道路两侧主要以工业为主,目前各企业已初具规模。工业的聚集,对于道路两侧以及周边的环境势必造成影响,目前联通路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在功能上不能与周边环境相适应,未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4、道路景观整体改造设计

4.1改造设计原则

4.1.1强调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结合

按照先进城市的经验,在联通路的改造设计中强调道路绿化应起到的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使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密切结合,乔、灌、草合理搭配,引入“绿量”的概念,使设计做到景观层次丰富,让有限的绿地的生态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4.1.2树种选择和配置注重科学性

在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搭配上,注意根据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科学合理,避免盲目性。同时,在搭配上也注意考虑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的兼顾,适度提高苗木的规格和种植密度。

4.1.3以乡土树种为主,力求树种的多样性

对联通路绿化植物的配植,在大量运用常见乡土树种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本地区的植物资源,筛选适宜的树种并适当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外地优良植物种类,使植被景观更加丰富多彩。通过采用多种植物种类混用的配植方式,对绿化的病虫害发生和危害起到有效的抑制。

4.1.4倡导新技术的运用,绿化配植考虑维护便利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了后期的日常维护问题。长达14公里的绿化规模、日常维护工作量较大。其中的浇灌工作,可以采用实施绿地的自动喷灌,使后期维护工作量减轻。另一项日常维护量较大的工作——草坪的维护、修剪,也可采取以下两个减量措施:

(1)在植物的配植上加大灌木和地被植物种植量,缩小草坪面积,以减少草坪的维护量。

(2)引进马蹄金、钩叶结缕草等不修剪、少修剪的草种,使草坪的维护工作减少。

4.2绿化景观的改造设计措施

4.2.1分段设计、景色分区、统一变化

整条道路以姜萌路和滨博高速为分界点,从西向东将联通路分为工业生态段、自然风貌段、城市景观段,分别利用植物色彩营造不同段落氛围,使联通路的各段绿化独具特色。

工业生态段:展现现代工业文明——绿色

自然风貌段:展现村庄农田、田园风光——红色

城市景观段:展现城市建设、政务中心——黄色

工业生态段

位于正阳路与姜萌路,道路两侧的梅河工业园以机械机电、纺织印染、照明产业为主,初具规模,致力于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但部分企业对环境仍有一定影响。在此段的设计中,我们要发挥绿化植物在调节空气湿度、降低噪音、杀灭细菌、防风防火、清除灰尘、改善工业区环境质量的作用,以丰富多彩、富有层次感的绿化,满足工业区企业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改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道路景观。

在原有植物种植基础上,进行调整,移走樱花、雪松等长势不好的植物。保留抗污染物、杀菌、滞尘的植物,为保证冬季效果,增加常绿植物,突出绿色。保留原有的法桐、千头椿双排行道树,以形成林荫夹道的景观。隔离带增加绿色铁丝网,种植攀爬月季,既能有效的阻止行人随意穿越马路,也能营造三季繁花似景的景观。绿化带以高大乔木国槐、栾树、大叶女贞作为背景林;中间仍采用现状的紫叶李、木槿、紫荆、蜀桧、黑松作为观赏林,位置进行调整,数量补充;下层植丁香、紫薇、花石榴等,地被植物更换,原有蓝亚麻更换为整齐的铺地柏、玉簪、假龙头。节点处点植流苏,春夏花繁时,如白雪压树,景色壮观。

绿化层次在纵向上形成:高大背景乔木—小乔木—花灌木—地被花卉四个层次。在横向上考虑车行时人的视觉感受,形成有节奏和韵律的单元群落绿化。考虑瞬间视觉冲击,景观形式采用有节奏的波浪形起伏,300米为一个单元重复设计,整齐大气。

自然风貌段

位于姜萌路与滨博高速段,中段为淄博职业学院,3个校区拥有3万多名学生,人流量较大,有游览休憩需求。两侧都是村庄和农田,景观以展示新农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现状绿化带除人民公园苗圃处植物茂密外,其余段植物种植稀疏,整段重新设计。

第一排行道树银杏多处缺失,生长不好,建议更换为法桐。背景林采用雪松、五角枫,前部以成团成片的花卉垂丝海棠、樱花、丁香、紫薇、锦带等花卉景观为主要特色,并通过带状栽植的金叶女贞使各组花团联系起来,呈现出生动、自然的景观效果,使该段的绿化色彩十分艳丽,主题鲜明。

城市景观段

此段处于联通路的东侧,是淄博的政务中心,建筑风格现代。该段植物种植已初具规模,长势较好,保留以增加调整为主。

该段以醒目的黄色系为主,展现新城的活力。植物以银杏、黄金槐、金叶女贞、榉树为主,使该段的绿化色彩十分艳丽,主题鲜明。配以紫薇主题植物,同时栽植萱草、美人蕉、连翘等色彩鲜艳的花灌木及地被,达到花开不断的效果,突出新城特色。

4.2.2强调节点的浓墨重彩和段落间的过度处理

作为联通路绿化景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主要出入道路与联通路的交汇及各景区段之间的过度地带作为突出的靓点加以处理。具体的手法采用大面积花卉、色彩植物图案化组景、景观大树丛植组景的形式,使之对联通路的绿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过度地带通过节点化的处理,避免了不同景区区段的生硬对接。

对于重要节点的浓墨重彩的处理,突出了重点地段,强化了道路绿化的整体性,高潮段紧接一段的出现引人入胜达到了较好艺术效果。联通路东西向分布,与多条南北向城市道路相交,可形成了12个主要节点。

整条道路全长14公里,东西中的三个主题标准段,12个节点的设置,必将使联通路随道路空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丰富有序的植物景观特色,形成色彩缤纷的景观大道。

4.2.3强调文化氛围

道路应以不同的城市文化为主题,对外展现文化特色。根据联通路的性质定位,应着重强调现其代化城市特色和城市景观轴线的影响。以突出淄博现代工业城市的地位,充分体现“现代齐都”的内涵。

在文化氛围的营造上,要着重处理各路口和节点,延续城市景观轴的秩序感。 以雕塑、景墙为表现形式,采用不同的材质、手法,做到特色鲜明、主题突出。

5、结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也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其生态功能能够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联通路作为淄博市的主要干道之一,其在地理、文化、政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相信经过改造设计后的联通路能够更加体现淄博的城市特色,在淄博城市发展道路上增添一笔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

[2]土木学会.道路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0-72,80.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篇9

1、国外景观概念由来已有百年之久一一理念和手法已相当成熟和先进。而国内则是近二十年来的事。现在国家正进入一个大建设时代,景观建设也刚同步开始,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

2、随着人们对景观认识的加深,景观工程已成为城市规划上档次的一种时髦用语,城市景观建设以补课的方式超负荷发展,一夜之间可以诞生众多的“景观规划师”、“设计师”,在规划、设计、COPY、克隆的比比皆是,众多的“能工巧匠”奋战在夜与昼的工地上,鱼目混珠,造成了景观行业的混乱,所以本行业更加需要规范、纠偏,更需要有个性化、经典性的景观设计作品。

二、景观设计事务所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钻石有别于玻璃,月亮有别于星辰”,好的方案需要有创新理念,好的主题需要好的景观设计事务所和景观师去创造实现。优秀景观设计所具有“蓝海”战略,也就是在国家、区域、城市板块移动建设中具有超前的理性战略目光,合理确立景观所的设计宗旨和企业发展的战略。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目标:经典,创新,传播。

1、地景规划——场景(主题)——物态景观——大地肌理美

一个空间场所序列的布局,应达到承载容量、比例尺度、形态大小、人、建筑和环境的和谐。因此地景规划是确立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理念,是顺应地脉生态发展肌理的场所主题景观规划,我们在做景观规划时要了解大业主(城市运营商——政府、地产开发商等)需要什么,小业主需要什么;同时要了解母体——土地的承载容量是多少,只有对土地承载容量进行详尽的分析,对土地厂上承载的建筑物(住宅体和活动硬质空间)、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性、创新性、能量释放性的主题景观空间规划。才能按景观规划师的理念将景观造景元素组合成为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DNA”系统,使地形地貌的动感空间和建筑物静态空间序列实现互动,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2、生态复原——情景(升华)——心态景观——感受生态美

视觉——感觉——启迪,人对场景感悟升华着意识,多维潜移着拓扑出生态情景空间,生态复原设计理念不是单纯的绿色植物生态设计,人和其他物体都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是主体但又是生态系统里的一部分,是一个赏景的动体,又是一个景观造景的动静态元素。“景”与“观”是互动的,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并重的设计才是生态设计。当然生态复原设计包含属地原生态上的保留原生态土质的重要性:自然界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阅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由食物链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塔底是孕育万物的土壤、水分等,其上为微生物、昆虫等分解者,位于分解者之上的是将太阳光、水转化为有机物并产生氧气的植物,塔顶为消费者的动物和人类。原有的地球生态系统是亿万年演化而成的,在自身系统内可以完成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换,所以属地原生态表上的保持相当重要,而以往在城市、住区的开发建设中常常忽视这一点,随意弃土、回填土、整土会无意中破坏大地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原生态环境。因此尽可能保留城市、住区的本土是生态复原的基础。在规划时要注意在借景(山、水、树)的同时既要保护土壤、防止原生态水土流失,又要做好地形地貌,保护原生态水土;流失和形成地形地貌可使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留仅存的野生生物顺着绿脉而得以生存繁衍,而人作为城市和住区的生物主体也和其他生物一起共生共存。起伏的地形是自然界的表象,形成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小环境,有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有了地形环境的多样性才可能有植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人类向往的聚居环境包含了海滨、河流谷地、森林、岛屿,而森林大部分生长于地形起伏的山岭中,对于绿地面积有限的城市、住区来说模拟自然的地形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增加绿地面积,形成区域小环境、小气候,有利于地表径流,有利于排水。在南方因地下水位过高引起的植物种植难度系数可相对降低,有利于栽植高大怕湿性景观植物,如雪松等各种各样的植物种类,丰富景观层次,使各类植物在层次上有变化、有景深,有阴面和阳面,有抑扬顿挫之感进而可做到生态、视觉景观和大众行为的三位一体。

3、精神文化一意境(意识)二一意态景观——哲学美

哲学层面美,是意识流;是一种融化实体和虚体之间的精神,有文化才可能升值,赋予景观的文化内涵。生态文化(自然美)或社区文化(交流层面),生活品味、品质的提高就在于设计理念的升华,就会产生经典的作品,我们在感悟昨天的历史中对今天的景观进行着实施,就必须要考虑实施景观未来的结果,这就是景观文化,如草坪中随意的几块石头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的乡村气息——乡土文化;再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现代设计师必须是具有宽广的文化视角,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知识;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知识渊博、敏感并能解决问题的人,应考虑社会反映、社会效果,力求设计作品对社会有益,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应概括当代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真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起码应当明白,优秀的设计师有自己的手法、清晰的形象、合乎逻辑的观点,因此优秀景观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1)忠诚度:设计理念不断纵横发展,个案设计手法多变,有现代传统的、自然的、中西合璧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

(2)勤奋度:拥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精神,了解景观设计的上下左右衔接关系。

(3)专业度:具有专业综合知识、创新能力素质,景观设计师创造的是作品不是产品,应能把握、高、中、低的景观经济度。

(4)职业度:理念是思维的起源,手法是表现的工具,景观设计师关键要把握住设计的效果,要有从方案到施工的全程景观经济考虑,对做的方案要有“把握是全局、细节是上帝”的态度,对每一个细节不放过,善于处理现场的技术难点。

(5)创造性:创造性设计需要多学科的融贯,目前项目的开展多是某一专业工任为主导,其他方面专业配合的工作模式。如果主持设计者(一位或数位)能有多方面的修养,其创意更能高屋建瓴,发人所未发,这也为近年来重大工程设计中优秀的作品所证明。

三、景观设计的步骤

1、方案了解基地要细。对当地的自然属性、周边环境,委托方的要求要吃透,在此基础上进入下一步工作。方案设计要有经典意识和创新意识,并将文化融入其中,彰显自己的强项,这与景观设计师教育背景有关,加强自己的弱项学习,创造人与环境的对话,重归人性的场所,在景观视觉走廊的所到之处,皆体现到这一切。

2、扩初方案进一步优化,多听意见,设计师一定是景观思想的综合者,在主题思想确立后,是不会也不能大变的,是说服其他人的工作(包括土地运营商、开发商)。

3、施工图是扩初的深化,是施工前的关键程序,任何闪失都可能成为败笔,尺度、节点、细节的精致性,这都为下一次的景观具体实施提供了保证。

4、施工现场服务。设计图交底,现场服务指导,是必须做的,因为景观施工的效果是设计师把握的。景观总设计师会随施工进度需要派出设计代表在现场把握,进行跟踪服务,对现场的突况进行现场快速变更,有利于工程顺利进行。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篇10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要点;措施分析

1施工阶段的方案设计

每一项工程的建设都需要一套完善的设计方案,方可进行施工。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以及土质状况来进行与植物种植条件相匹配,在设计中要熟悉掌握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生长的状态,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要充分考虑风景园林绿化的艺术效果,注意景观要丰富不可单调无味,要层次感十足,要错落有序,充分强化园林景观的视觉感。

2植物配置

植物的土壤极其重要,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来检测2cm以下土壤的构造和性质进行分析,根据土层结构来勘察是否适宜种植。在勘察中,土壤里的砂石、生活垃圾或是建筑残留在土层的表面出现,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清理干净。在清除过程中,不可盲目行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其次,在植物配置设计方案中,要根据植物的不同结构以及不同的生长层次来体现植物景观的层次感,不可杂乱无章的乱栽乱种。对于草本、乔木和灌木这些植物,要以乔木为准,重点突出,且要注意把控好乔木的密度。根据试验证明,乔木的种植是5-7cm为最佳间距,过于宽松或密集,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底层的草本植以及灌木类植物的阳光,影响其生长。

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要点

3.1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工艺要求整体标准高,专业性强,施工技术复杂多样,每一道工序之间都需要密切的配合,并且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在投入园林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对生态环境条件进行充分考虑。植物的选择要符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以当地的苗圃采购本地的植物为主,并且要对设计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控制。

3.2放线技术

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前,最关键的基础工作就是定点放线。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和保障树木生长所需的空间,切实保障风景园林工程中花花草草与树木之间和平相处,创造价值与作用,在实际操作中,放线工作人员是运用定点放线的方法将定点进行标记。例如,工作人员将需要种植的树苗位置以及树木间距做出准备的标记,要做出最精准的保证,因为植被的类型不同种植的方法也会不同,所以放线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类别来选择放线坐标。

3.3移植技术

在移植过程中,树木的成活率是保障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关键点,我们需要根据植被的不同品种做出不同的方案。首先要从选苗开始,必须要保障根系的完整度,要求无损伤或是病害,形成饱满的球形。其次,要注意的是有的苗木可以隔天栽种,但是要尽量做到从起苗到种植之间的最短间隙,有效防止苗木在起苗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其根部受损。有的苗木却是明令禁止不得隔天种植的,这就需要我们予以假植,以此来保障苗木的成活率。

3.4挖坑技术

风景园林放线工作完毕后,根据放线的点位用石灰点锁定好树坑的具置,以石灰点做为基点,在此基础上垂直向下挖掘和向两侧延伸,坑的大小要比苗木土球的要大10cm左右。挖好坑后,要将坑底施足基肥,再覆盖一层土质。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填土时保证苗木的垂直性,以此杜绝填土不实的状态出现。

3.5修剪技术

树木在移植起苗之前要进行修剪,使其方便运输,更重要的目的是防止水份过多的流失,影响苗木的成活。对于不同的树种采取不同的修剪技术,比如灌木,不需要大面积的修剪,只是将一些枯枝或是衰弱的枝条剪掉即可;对那些落叶乔木,如杨树或是柳木,由于其长势强大,必须将大部分树冠剪掉,以降低树根的负担。对于长势比较慢的树木来说,要尽量保持树木本身的形状,降低修剪幅度。另外,对于有病虫根的苗木根系我们要彻底的清除,并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防腐处理,保障其在生长的过程中不受病毒害的侵蚀。

4园林绿化施工保障措施

4.1设计图纸交底会审

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人员要依据细节变化对设计理念进行有效凸显,但是不得根据自己的喜好,擅自更改施工方案,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在工程开展前对所设计的图进行交底会审,要根据设计意图开展工作,让此项工程的设计理念得到完美呈现,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当遇到一些突况,由设计、施工与监理三方人员合作协商,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4.2强化设计、施工人员水平

专业化的知识、超前的设计理念、对植物的了解以及环境、绿化等等各个方面的专化知识,尤其是高尚的职业道德都是一个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人员的必备条件,它们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底蕴。而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更应该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等等各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有对花草树木的热情,能够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所以,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的施工人员是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保障。

4.3严格验收工程

优质合格的质量是园林绿化工程的终极目标,验收合格是一个工程结束的标志。做好验收工作,保证工程质量是每个监理人员的任务,需要他们运用专业的科学合理的方法展开工作。并且在工程的进度中,时时做到全面的监督,遇到不合格的材料或者产品以及施工的工艺流程都要及时的更正,让每个环节的质量都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及效果,改善生态环境,造福百姓。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工程的实施,不但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还可以改善人民群众对于优美环境的渴望,为他们的生活增添新的氧气,缓解工作压力,带动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完美呈现,需要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的施工技术,完善的保障措施,可充分保障工程质量,使其达到风景园林工程的视觉效果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胡志财.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要点及措施分析[J].浙江园林,2016.

[2]李志杰.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要点[J].中外企业家,2014.

[3]张欣.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要点及其管理对策[J].现代园艺,2016.

[4]才国超.风景园林施工原则及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6.

[5]李孝济.园林工程施工要点及措施[J].北京农业,2014.